佛弟子文庫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六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六(哀嘆品卷上)

 釋地動 出空不空空等十五法門 合正法寶城譬 釋伊字釋槃 釋若離若不離無常想義 釋五十七煩惱義

哀嘆品第三

桉。慧朗述僧宗曰。從前品末放口光催供。訖珠譬。猶是請門明常。此為下根說也。有六段。第一放光催供。第二動地大眾哀嘆。第三說五譬譏請佛也。第四佛勸問又奪其所得也。第五比丘嘆昔教。第六說勝修也。敬遺記僧宗曰。哀嘆品初。猶屬前品純陀騰大眾請。是第二請門明常也。從復次比丘若有疑惑以下。是開宗中。第三勸奪門明常也。有四別。第一奪果。第二奪因。第三舉寶珠譬。成昔果所以虛也。第四結會二教也。寶亮曰。大分此品有七段。第一說偈及長行。陳己之苦譏請佛也。第二佛即勸舍昔之所得修也。第三比丘還更請佛住世。教我修方也。第四佛復勸令但隨佛教。修三勝修。必獲常果也。第五比丘復請若佛果是常者。何不住世。示我勝修耶。第六更勸明今日滅度。為汝有偏執之病。汝但莫保昔日所行為實也。既三勸三請竟。眾人始懷一疑雲。理若果然者。佛初出生。何不早為我說。第七便會通古今也。道慧記曰。大分此品為四段。第一大眾哀嘆。第二佛開涅槃宗。第三說勝修。第四會通也。又曰。分為九段。第一將欲涅槃。所以動地。第二大眾說偈及譬請佛。第三佛說兩偈。止其悲請。第四若有疑惑。開常無常之端。發於眾疑。勸其令問。即說三點涅槃也。第五比丘未能受故。所以還嘆昔教為是也。第六佛為說勝三修法也。第七比丘更請佛住。佛以迦葉。當為依止。止其兩請也。第八還以珠譬。勸其令舍昔之所修。修今勝修也。第九會通昔日不得即說。今日得說之意也。後六段自相屬也。智秀曰。從此入長壽品。至童子迦葉問。正說之第二也。大意有六段。第一現動地。表佛必至。第二時眾說偈及五譬。請佛住世。第三佛舉諸法以勸問。第四說勝修以奪執也。第五說醫譬。會通古今。第六段重作六翻。舉法以勸也。法安曰。此品是開宗之第二段。有三別。第一譏請。從品初。訖伊字涅槃。第二執昔教請。從快說無常。訖三修也。第三舉今教為請。從如佛所說離四倒者。訖品也。三列之中各有兩翻。從始訖五譬。是請體。次從佛告比丘以下。答所請也。就第二請中。初從快說以下。執昔教以請也。我既不解。願住世為說也。次從佛讚比丘以下。詶己所請。雲但習今教。得離四倒也。就第三請中。初從離四倒者。訖隨佛入涅槃。謂若佛是常。常則不滅。云何不住。教導我耶。次從我以正法付囑迦葉。以詶己請也。明駿桉。此品大分為五段。第一大眾見地動。知是表滅。乃哀嘆說五譬。以邀請佛也。第二佛說兩偈。止其哀嘆也。第三舉法勸問。訖珠譬也。第四時諸比丘。聞說珠譬。始悟於理。是以發問。昔日何以不即說耶。第五佛以新舊醫譬。會通古今也。就初段中。有三章。第一經家敘地動事。第二大眾說偈自陳。第三以五譬譏請也。就第二段中。有兩章。第一寄言激切。謂莫如凡夫也。第二以偈說法。止其哀情也。就第三段中。有五翻。第一舉法勸問。第二比丘執昔所得。不解今旨。第三佛說勝修。奪己所執。第四比丘聞勝聞奪。此則已昔為非佛今為是也。以己未解。仍復致請。謂佛正應住世。教我令解勝修。乃以命要請也。第五佛以珠譬。曉其迷也。第四第五段。不復開也。

純陀去已未久之頃(至)是故此地如是大動。

桉。僧亮曰。佛與純陀。說常住感應之義。備於上文。純陀既去之後。疑者應發。而未即問者。冀佛稽延也。故現必去之徵催令問也。六種動義。備之華嚴經也。此中有兩意。前訖眾生心動。動中有聲。說大小之相也。從兜率天下。至如是大動。明必有大事也。學地有三種。無學地有三種。而五種已過。此第六也。法瑤曰。大士既去。無人扣發。是故動地。以表涅槃。速其勸請之端也。伊字涅槃。因斯而唱也。寶亮曰。此第七相也。此端來意。非為召眾。但時人見佛威光恬然。情意小惰。更現此相。以表必去也。此下訖老少二人譬。第一自陳己苦請。而譏佛也。有三意。第一說十一行偈半。正陳苦而請也。第二後兩行偈。明佛若在世。有除苦之益也。請竟佛默然故。第三更引事譏佛也。智秀曰。此第一段也。地中有此聲者。表兩義。一者令知今是大動。二者令知此動為涅槃相也。慧朗曰。前品末放口光。此品初動也。皆是欲為下根人。重說常故也。從放口光訖偈。六段中。第一現涅槃相也。有三章。此第一章。

時諸天龍乾闥婆(至)如來見放舍猶如棄涕唾。

桉。僧亮曰。明佛去之苦也。智秀曰。此下訖五譬。第二段。自陳哀嘆。以請佛也。

譬如日初出光明甚暉炎(至)譬如須彌山。

桉。僧亮曰。佛若住世。有如是之益也。

世尊譬如國王生育諸子(至)唯願久住不入涅槃。

桉。僧亮曰。上兩章。備陳去留之損益。申己苦以請佛。而不蒙慈顧。此下訖長行。以五譬過佛也。第一明無善始令終之美。第二明以有為為苦。無為為樂。畏有為故。佛非無為也。第三說無為樂。以子在獄。父不得樂為譬也。第四慈而不等。第五都無慈也。法瑤曰。此譬自言雖得正見。而般若未具。請佛住世。成我般若也。僧宗曰。四部不一譬諸子。明慧不耶。喻端正也。初教定慧。令我修學。生我慧命應追勝慧。教以深理。則慧命不斷。佛今既去。勝慧不續。非殺如何。寶亮曰。我未免四魔。而佛見舍。豈非以子付旃陀羅耶。

世尊譬如有人善學諸論(至)則不復畏墮於地獄。

桉。法瑤曰。此譬謂佛具足。若應住世。為我說之。如其涅槃。於諸法畏而不說也。曇濟曰。如來如似畏有為也。

世尊譬如有人初學作務(至)云何如來得受安樂。

桉。法瑤曰。此譬明我未得解脫。請佛住世。教我令得也。曇濟曰。喻小乘初業也。囹圄者無明也。有人問者菩薩也。敬遺記僧宗曰。聲聞教修行。斷諸煩惱。為初作也。彼人以能勤故。得罪於囹圄。今明雖斷麁惑。而細者不傾。故為陰果之所籠樊也。有人問之受何罪者。天下有無事。傍人為復顧問。不能為益。若世尊果去。則同傍人泛爾無慈者也。又釋。以慈悲為官也。寶亮曰。謂佛不應負誓者。昔發四弘願。處生死度一切眾生。雲眾生病癒。我病乃除。今我幸是可度之數。而佛息化。豈不違誓耶。慧朗述僧宗曰。初學菩薩。懷大慈悲。誓為眾生。不舍生死。生死之應。必不可免。如官所收。若眾生得度。佛乃安樂。云何今日。獨離苦惱耶。有人問者。餘大菩薩。問始行也。

世尊譬如醫王善解方藥(至)唯願久住莫般涅槃。

桉。法瑤曰。佛若不住。教我令得解脫者。則有秘悋。如彼醫也。曇濟曰。雖謂有慈。而心存勝負傷平等也。

世尊譬如老少病苦之人(至)久住於世勿入涅槃。

桉。法瑤曰。此譬明己習學始。爾未成法身。請佛住世。諮問修學。法身可成。曇濟曰。若有慈者。則應救苦。今既舍苦。豈謂有慈也。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至)遠離諸非法自慰受歡樂。

桉。僧亮曰。以慈愍故。是以現滅。備之前文。但凡夫愛緣悲重。不可理悟。今偏告比丘。以厲諸人也。寶亮曰。此下第二勸也。有三意。第一戒時眾。第二總因果中勸。第三勸舍昔日所得。修今伊字也。此即第一對比丘。戒凡夫也。諸佛法爾者。有感則應。感盡歸真也。樂不放逸者。教令持戒守心。正憶念者。其修定。下句修慧也。智秀曰。此下第三段。正舉諸法。述佛本意。勸令問也。有三別。第一將欲使問。先兩偈。止其亂心也。第二廣舉諸法勸問。第三更舉異緣勸問。此即第一。止其哀亂也。

復次比丘若有疑惑(至)我當隨順為汝斷之。

桉。道生曰。佛雖為純陀。說不滅之義。而諸比丘。執昔教不已。今將釋之。以明今昔之教。則妙善同也。說一切皆者。本為眾生著三界之惑。以遣不空之病耳。言跡既漫。理應致疑。今許其疑問。微言得顯。引背歸宗也。僧亮曰。開宗有略有廣。此廣勸問也。諸比丘觀四非常。斷疑成道。聞佛常住。應於此果生疑。則應問而無問者。必以昔說是實。若以昔說為實終不悟今教也。是故稱名。發其疑端。昔說一切空。今言不空。是可疑也。僧宗曰。此開宗之中。第三也。前第一因施明常。第二純陀騰大眾請明常。今此第三勸奪門明常也。所以將奪而先勸問者。向以五譬譏佛。或言悋法。或謂慈偏。今勸其令問上開宗之旨。發今昔二教。顯二種不可請。既所未達。今應疑問也。生死虛假。終歸於空。涅槃圓極。湛然常存。為不空也。昔說無常。止於三界。今言無常。三界外也。昔以三無為為常。今明妙有以為常也。寶亮曰。此下第二舉因果。總勸問也。智秀曰。第二廣舉諸法。以勸問也。

亦當為汝先說甘露然後乃當入於涅槃。

桉。道生曰。如必不疑不知問者。亦當自為汝說。終不使汝。遂墮疑惑也。僧亮曰。謂汝自有疑。而不能問。我當為說。然後涅槃。寶亮曰。總答前五譬譏請意。自出世以來。說苦無常。除餘四倒。今說常樂具足入道。何致終始之譏耶。今昔所說。窮幽微之理。豈有畏法過耶。今入涅槃。廣為汝說甘露極理。令得常樂我淨之法。有何乖願耶。今欲令汝識常。與文殊等。豈謂慈偏耶。出世已來。教爾正路。今復示汝甘露妙道。豈曰無慈耶。

諸比丘佛出世難人身難得(至)如求金沙優曇缽華。

桉。僧亮曰。所謂將欲奪之。必固與之。僧宗曰。向來勸問。從此下奪也。有四段。第一奪果。第二奪因。第三舉寶珠譬。明昔果所以是虛第四結會二教也。寶亮曰。此下第三偏勸舍昔所得果也。有四意。第一先嘆比丘能離五難。並勸也。第二正奪果。第三奪昔所行因。第四勸脩取今常果也。智秀曰。此下訖如世伊字。第三別更舉異緣勸問也。有三章。一舉比丘德。第二舉比丘失。第三舉佛真實教勅。以勸問。

諸比丘離於八難得人身難(至)是故汝等不應放逸。

桉。僧亮曰。向與今奪也。昔偏執以為足。更不進求。豈非空過放逸人耶。僧宗曰。比丘既勤勤請住。佛不許住。而乃勸問。所舉之理。非其境界。絕諮啟之方。乃退保所得。息進向之路。承其此念。故有空過之責。舉昔苦行。以顯大慈之難負。

汝等比丘云何莊嚴(至)值遇寶城取虛偽物。

桉。僧亮曰。此譬廣上事也。城喻涅槃。僧宗曰。佛果排遣累。喻城之防非也。戒防身口外失。如牆也。定水為塹也。慧能決斷除惡。如俾倪也。保其所得。謂取虛偽物也。寶亮曰。第二奪果也。寶城無體。為眾寶所成。若一德不備。不得稱為大涅槃也。昔之所說。乃是涅槃因緣中說耳。

汝諸比丘勿以下心(至)未為正法除諸結使。

桉。寶亮曰。此第三奪已昔日所因也。有四句。唯勸令忘懷兩修而德也。雖服袈裟者。此乃始學之初門非涉真之極路也。

汝諸比丘今當真實(至)種種煩惱病之良藥。

桉。僧亮曰。真實事者。謂常理也。常理難解。既非散心怯弱所知。故須攝心也。唯有佛日能照。佛日沒已。汝等當為無明所覆。云何能見耶。大地是眾生共報。佛法亦爾。本為眾生故求此。即眾生法已。僧宗曰。十力慧日沒者。謂時機難差也。草木為眾生用者。資益法藥。以除患也。既有法藥。所以時不可失也。寶亮曰。此第四勸修今因。取今果也。將欲勸修。先以一句誡勅竟。略出常住體相雲。如來法性。真實不倒也。昔日亦云法性。而是斷滅之教。今日所明常果體。百非所不得。無有亦無無。謂一相無相。不斷不常。如此心緣。豈是顛倒耶。即生三法。為修因之方。謂精進攝心勇勐也。

我今當令一切眾生(至)悉皆安住秘密藏中。

桉。僧亮曰。入者常住之理。昔為無常所覆。眾生不見。今得見故。名之為入也。僧宗曰。上略開常。未出常體。今既奪彼所得。宜顯其相也。秘密者。謂十地所不見。唯佛能了也。眾德蘊在圓果之中。義和藏也。寶亮曰。住者有三位。謂信見得也。何者。從外凡至九地。通名信住。第十地者。名為見住。唯佛乃居得住位也。

我亦復當安住是中入於涅槃。

桉。僧亮曰。佛得常故。名為住也。為物涅槃佛不滅也。僧宗曰。向指大眾。今指如來。明同得不異耳。入者。謂丈六之跡。緣盡。反真。約應不現。故言入也。

何等名為秘密之藏(至)名入涅槃如世伊字。

桉。道生曰。夫照極自然。居宗在上。上不可並。故橫必非矣。所除累。近則解脫。於下無不應。兼則色身是俱。非先後故。縱亦非也。三無離理故。別之尤非。是以湛然弗差。猶如伊字。既雲常矣。豈有今滅。今滅非實。色身則存也。一言蔽諸。伊字之喻也。僧亮曰。若竝者。身能發智。智用滿故。三法俱常。智功既勝。故不竝也。縱亦不成者。身智之滅。無優劣故也。面上三目者。般若居上。身及解脫。二無勝故。竝列在下。此釋三德相緣。得常之所由也。若別者不相因也。身得智。不由智得滅。是則俱無也。具此三法。所以謂安住也。名入涅槃者。謂常法無滅。為物故滅也。法瑤曰。三法各異者。體異則有分。有分則無常。豈宜各異而合成涅槃耶。又雖云一一非耳。然離此之外。亦更無也。僧宗曰。竝不成者。明功用不同。縱不成者。明義無勝負也。別不成者。明無異體也。解脫亦非者。此總合前兩句。若言解脫功用即法身功用者非也。三法各異者。合第三若別句也。言解脫亦非有。唯主滅累一義。不收圓德。文句隱略。得意者。應雲解脫。非涅槃所成圓體已。何者。以三德成秘密藏。此收佛地功德斯盡。向者三德。各收一義。是為捉別。云何收盡。故言非涅槃也。寶亮曰。竝者。以一時俱有。以為譬也。何者。昔以事斷無為為涅槃。而此無為。與身智竝故。非今日伊字也。縱者。以前後為目。亦譬昔日無餘涅槃也。謂先有身。次有智。後有滅。故言非也。如三目者。上以二句非昔。此句正是於今。謂萬德之上。總明涅槃也。三點若別者。謂三德之上。一一偏取。亦不得也。下句雲。法身亦非等也。三法各異亦非者。謂各有別體也。

爾時諸比丘聞佛世尊(至)於諸想中最為第一。

桉。道生曰。既聞涅槃如世伊字。始悟昔說無常之旨。止於三界。而遠表於常也。僧亮曰。受解請也。聞今伊字之譬。解佛昔說一切無常。是方便也。而此方便。能斷三界實結。何快如之。法瑤曰。佛說伊字涅槃之常。是則已說非涅槃者無常也。又自因今解悟昔說無常旨在非佛。乃所以表佛是常。可謂快說也。僧宗曰。向釋三義。旨趣幽深。求之於心。冥然分外。交聞唱滅。舍應歸本。長與物隔。故愁憂也。快說無常者。伊字之說。非情所解。前塗難涉。退保先教。何以示耶。如來昔教。令我修學無常等觀。離三界惑。依教修行。果得出苦。所以不難。今日教者。今雖言常。而我未得。我既未得。事在如來。交見滅度。雖有常言。不覩其事。如其不住。則昔說可憑。是以嘆也。象跡為上者。上句嘆教。此句嘆從教生解也。寶亮曰。從此以下。請中第二文也。若為凡請。大旨有二。第一者。佛說二十五有。作五門觀。而佛故是常。得知金剛以還是生死。而後心是常也。我是可教人。佛應住世也。第二佛雖為我說伊字涅槃。不知云何而得也。就此第二請中。有三段。第一明我是可教之人。略有所解。故先以二譬。嘆今苦空無常五門除惑。勝於昔日也。第二從帝王。訖醉人譬。正請辭也。第三從嘆芭蕉已下。執昔教。以要佛若不住世。我當尋昔所習。通於佛上。脩苦無常也。快者。快上純陀品中五門觀也。純陀品中。說常無常。今但嘆無常之理。昔來所觀常理。本所未達。且留此理。以為請辭。謂我未解。應住世教我也。我若已解今日常旨。用請何為也。智秀曰。此下第四段奪執也。有四別。第一正執。第二奪執。第三請住。第四佛答。從此訖而有諸見其無是處。第一快昔教。擬為反請也。明駿曰。此下訖無我想勸問中。第二翻上舉勝法勸問。既非己所解。乃還執昔教也。有三階。第一勸昔無常教。於我已解。第二舉帝王等譬。明所未解者。在乎今教。而佛不住。教我令解耶。第三舉嘆無我等教也。

若有精勤脩集之者(至)無明憍慢及無常想。

桉。僧亮曰。舉三界實結。顯無常教之力能也。不說瞋者。以易斷故也。法瑤曰。若能勤脩無常想者。則不離三界惑及佛上無常想倒。快說之義。其在此也。僧宗曰。想有二種。若習觀觀空前方便者。不能除結。今取空觀。恊解無常。即是空慧。作想名說也。若不爾者。還取空前方便伏結。由伏後斷。故通言斷也。及無常想者。斷見無常耳。寶亮曰。此是思惟門中。最後所斷者。故偏舉。非不先斷麁也。及無常想者。兼除佛上倒也。

世尊如來若離無常想者(至)無明憍慢及無常想。

桉。道生曰。上云脩無常。能除無常想。想是慧名。似若鉾楯。宜更明之也。若離者。謂不脩無常想。則無般若。般若既無。則無解脫。今日豈得入涅槃乎。若不離者。取昔說相。為無常想。則是顛倒。豈得言與慢等俱離耶。僧亮曰。請也。得理觀者。境智不相離。如來若常。則離無常想。若離無常想。為物則不應涅槃。上既有為眾生之言。因之得有請也。若不離者。若佛不住理數。自滅無常之觀。竟不離佛。伊字之譬。更增惑倒也。法瑤曰。向美快說無常想。能除三界常見等惑。及佛上無常想倒。今次嘆此想亦能得常也。何以然耶。如來本若不脩無常想者。則不知無常在於非佛。常在於佛。云何得脩不濫之無常。入伊字涅槃耶。此論今日所解。不談昔日也。若不離者。此言昔解也。若果脩昔無常想者。此無常想。濫該於佛。非唯不識於常。亦未深識無常。豈得能除三界之惑。及佛上無常想倒耶。諸比丘說此得失二句。自陳已解悟無常之旨。成向所言快說之意也。僧宗曰。比丘意言。我未造極。事須滅身然後免苦。今高推如來。不同我者。既曰常住。豈待滅身。方稱涅槃耶。若不離者。懸取佛意。若言我亦不離者。即猥與我同。則不應言脩無常想為非也。寶亮曰。請辭也。捉前品中。常樂二偈。已離無常句。若尋此語。佛便是離無常想也。不應入涅槃者。此應身乃是法身。之未自在無為。若果不自在。云何言我是常住。若不離者。佛今果入涅槃。便是未離無常想。那得言我已離無常也。智藏曰。離者。滅之異稱。想者。空慧之別名。佛向雲欲入三點涅槃。若滅空慧。則無般若。豈有三點涅槃可入耶。若不離者。取佛意。若言不滅此慧者。云何昔言滅無常想。是則空慧不得不滅。三點安在也。

世尊譬如農夫於秋月時(至)於諸想中無常為最。

桉。曇濟曰。此因譏而致請也。佛若果入涅槃。故知無常想勝也。

世尊譬如帝王知命將終(至)便欲放舍入於涅槃。

桉。僧亮曰。帝王之慈。慈及一國。尚行恩赦。佛慈一切。而不見矜耶。法瑤曰。雖說昔非今是。然未為心用。猶為無明所縛。未得解脫。須佛見教也。寶亮曰。此第二章。請辭也。

世尊譬如有人為鬼所持(至)解脫等法如世伊字。

桉。僧亮曰。世醫慈淺。尚不舍病人。況出世良醫。而不救我等。法瑤曰。上譬明未得解脫。此譬明未得般若也。僧宗曰。聲聞雖斷麁結。而細者猶在。佛為良咒師。前譬明果患。此譬明因患也。

世尊譬如香象為人所縛(至)便欲放舍入於涅槃。

桉。道生曰。菩薩如香象。聲聞則未然。云何可舍耶。僧亮曰。為佛作過也。謂如來慈等。不得獨為聲聞現身。亦復餘方化菩薩也。若爾者。慈本濟急。我既不能自解。故苦重為急。菩薩能解。故苦輕非急也。五十七者。依上結名愛慢無明。橫通五行。為十五也。竪通三界。合為四十五也。無常是見。四諦亦通三界。四諦十二。合五十七也。法瑤曰。此譬明未如大法身自在也。僧宗曰。羅漢斷煩惱盡。不無習氣相承。故言有五十七在耳。又釋。不以斷見觀照智。約三界四諦為十二也。智為細惑所闇。即是無明。亦稱煩惱也。寶亮曰。於佛上起三倒。無常苦無我。此三煩惱。顯見無作四諦來治也。一諦下有三為十二。並為四十五也。四倒不取空者。空即無我。更無別義。不淨本非理觀。故不取也。

世尊如人病瘧值遇良醫(至)便欲放舍入於涅槃。

桉。道生曰。縱依昔教得解。而於餘教未了也。僧亮曰。更為佛作過也。若慈必救重。應舍聖從凡者。凡夫計常。故佛應現滅。若爾我有半病。故以瘧為譬。佛應救之也。法瑤曰。此譬明無常涅槃也。雖免分段。而變易猶在。為半日病也。寶亮曰。瘧是寒熱之病。明我等九十八使。都未除也。智秀曰。佛除我麁煩惱。即日不發。而細者。根本猶在未去。如瘧之未發也。

世尊譬如醉人不自覺知(至)便欲放舍入於涅槃。

桉。道生曰。半解尚應更教。況全未了耶。僧亮曰。謂聲聞之病。全同凡夫。非半日病也。何者。若了三界無常。於佛不應起無常想。說言佛是無常。則不了因緣。具三界常見。理與凡夫同也。法瑤曰。此譬明上所以未得四義者。良由凡夫時。醉醉五欲。情重根鈍。是以今日髣髴有解。然猶未醒。云何舍棄。僧宗曰。上四譬為聖人作譬。此通為凡聖也。智勇曰。此譬與上瘧譬。事異而意同。同以惑未盡為喻也。

世尊譬如有人嘆芭蕉樹(至)而有諸見亦無是處。

桉。道生曰。昔亦佛說。今亦佛說。昔解既非。今何必是。是故還執昔解。乃取判於佛也。僧亮曰。謂如來是常。推理而言。理應自在。而我今日。請不得住。便是不得自在。是即昔說無我是實。今說自在應虛也。如佛所說者。今昔皆是佛說。今說何必全是。故引昔取判也。法瑤曰。從快說以來。比丘雖自說解。猶未自審。今欲取定於佛。故先呈昔解。嘆無我想為真也。佛若非之。則今解是也。如其不非。今解何必是耶。芭蕉譬明解無我也。漿澤譬真言其身。理自無我。不假言其心解。七葉華。美脩無我得入涅槃也。寶亮曰。此第三章。欲還脩昔教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六

 

上篇:大般涅槃經集解

下篇:大般涅槃經義記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註音版】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悲咒修持儀軌...

阿彌陀經通讚疏

阿彌陀經通讚疏序 大慈恩寺沙門窺基撰 詳夫理絕眾詮豈...

觀音玄義記

觀音玄義記卷第一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知禮俯伏惟念。早...

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讚

觀彌勒菩薩上兜率天經題序 大慈恩寺基撰 原夫性質杳冥...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略疏

佛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略疏卷上 唐至相寺沙門智儼述 將...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

徹悟禪師文集

徹悟禪師文集卷上 門人(喚醒、了睿)輯錄 法語 示眾...

佛說雜譬喻經

雜譬喻經 比丘道略集 雀離寺師將沙彌下喻 聖王生九百...

佛說薩羅國經

佛說薩羅國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昔有大國名曰薩羅,...

【註音版】佛七圓滿日佛前大迴向後禮祖儀

此文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大師...

佛說四無所畏經

佛說四無所畏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

佛說護國尊者所問大乘經

佛說護國尊者所問大乘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

撫州曹山本寂禪師語錄

曹洞語錄序 荊山之璞。非逢明世與和氏。則空藏荊石之...

佛說帝釋所問經

佛說帝釋所問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

【佛教詞典】華嚴宗

中國佛教宗派。因以《華嚴經》為根本典籍,故名。又因...

【佛教詞典】九種正行

【九種正行】 p0092 瑜伽七十二卷二頁云:復次菩薩有九...

要做老實人,勿學口頭三昧

東林寺每逢法會繁忙時,會有許多開車的師傅在寺門外候...

慧律法師《舉弊救偏》

佛教的原貌是清淨光明的,是反求諸己的,是絕對平等無...

如是因,如是果,如是報

有一位高僧行腳於各個寺院、去禮拜參訪。有一回,他來...

《阿彌陀經》跟《圓覺經》的會通之處

如經三七日,稽首十方諸佛名字,是《圓覺》義。《佛說...

佛說佈施功德因緣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止住時,曾為大眾開...

消災免難應當吃素戒殺

我們還是都講吃素好、戒殺放生好。祖師說:「千百年來...

若非老僧定力夠,幾作驢兒被他騎

我們學佛的人,對於因果報應的道理,一定要牢牢記著,...

選擇不同,命運就跟著不同

眼見逃荒的人越來越多,王老六背起自己的全部財產一袋...

悟而未證,絕不能了生脫死

原文: 世之學佛者,率以開悟為志事。不知悟而未證,尚...

印光大師:念佛人十大礙行

妙葉禪師《寶王三味念佛直指》云:詳夫一心平等,體性...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住」應作何理解

問: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中的住作何理解?是否可以理解為...

起心動念一舉一動,全部都是佛法

我們往往搞錯了,以為所謂修行就是說我每天抽一個小時...

【視頻】《佛說大灌頂神咒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大灌頂神咒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佛說胞胎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胞胎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