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一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一

 釋念法無相 念僧為福田 念戒為橋樑 念施為菩提因 念天是第一義天 辨三品入胎差別 解迦葉佛法七日滅義 明涅槃經流通則佛法不滅 明惡世聲聞取相失理佛法則滅 出不得食十種肉之數及賣刀酒洛沙等事

梵行品之第六

云何菩薩摩訶薩念法(至)是名菩薩念法。

桉。僧亮曰。以涅槃經為法。朝修夕得利。夕修朝得利。故言無時而有現果。法眼所見至無為無數。說十一空。是法無舍宅至畢竟微妙。釋空以名法能涅槃也。非色斷色者。說真也。而亦是色者。說應也。非因者。非作因也。是因者。智為解脫作了因也。

云何念僧諸佛聖僧(至)常不變易是名念僧。

桉。僧亮曰。諸佛聖僧。至修行正直法。釋如法住也。佛師於法。法常故如來常。僧有三義。此釋和合及弟子僧義。不可觀見至不可思議。義常僧也。一切眾生。良祐福田。釋福田僧義也。

云何念戒菩薩思惟(至)是名菩薩摩訶薩念戒。

桉。僧亮曰。有戒不破。至諸佛讚歎。說淨戒體也。是大方等至妙寶勝幢。美戒也。能生萬行譬地。度生死河譬船。莊嚴眾生譬瓔珞。能持僧眾譬如大姓。洗除煩惱譬灰汁。障諸惡風雨譬舍宅。斷諸結縛譬刀劍。無樂不備譬寶珠。所向自在譬腳足。見涅槃路譬眼目。能生眾善譬父母。彰煩惱熱譬蔭涼。昇涅槃山譬梯橙。摧諸魔賊譬幢也。

云何念施菩薩摩訶薩(至)廣說如雜華中。

桉。僧亮曰。初訖之所讚歎。說成就外功德也。從施眾生食則施命。說內功德也。

云何念天有四天王處(至)而是菩薩所知見覺。

桉。僧亮曰。遣三塗之畏也。信戒施聞慧。三界天因。我今具之。無地獄等苦。世天無常。迴此功德。以求義天。永離生死。何有生死之畏。

善男子若我弟子(至)甚奇甚特不可思議。

桉。僧亮曰。已說修經者德。今結經不可思議也。僧宗曰。自梵行以來。明四無量慈悲喜捨。而明捨自有八段。文句相生。其義已畢。故今嘆經也。有三翻。第一明受持書寫功德。則大不比餘經。第二寄人以嘆經也。言所以得八不思議者。由經力故也。第三寄興滅嘆經。言此經在世則法興。此經若沒則淪翳。既興滅必由此典。當知眾經之勝也。寶亮曰。此以下。是梵行中第三文。嘆經流通。就此嘆經中。有三翻。第一將法華以前校量。今涅槃具足明六行故勝。然昔經但明三行。是故不如也。第二從復言菩薩不可思議以下。就益人以致嘆。此人不從人聞法。惡世中但見此經。能自依六行。而修因取益。猶經力大故爾也。第三從上佛法幾時而滅以下。盡就興廢以為嘆也。何故爾。自法華以前經。應眾生根性。漸進其行。為伏四倒。根機亦熟。便廢此教。然大涅槃。是究竟無餘之唱。三世諸佛。共宣此理。故無興廢也。智秀曰。此下品中。第四段嘆經也。夫行不孤立。立必藉經。故辨行體竟。次嘆經也。有三翻。第一約受持。第二約成就不思議。第三約法興滅。此即第一寄受持之勝負。辨經力之優降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大般涅槃亦不可思議。

桉。僧亮曰。將欲致問。先受解也。僧宗曰。此下第二翻。寄人以為嘆也。以經力故。得八不思議也。

世尊以何義故復言菩薩(至)三藐三菩提因。

桉。寶亮曰。第一明菩薩得此經。無師自悟。能依六行理。而修因取佛也。

善男子如是菩薩未見阿耨(至)是故菩薩不可思議。

桉。僧亮曰。聞經發心。無有人數。未見菩提之利。而能不惜身命。第一事也。

又復不可思議菩薩(至)是故復名不可思議。

桉。僧亮曰。有兩譬。顯安苦無厭。第二事也。寶亮曰。菩薩見此經。自能修行。為眾生受苦。乃至三塗不厭也。

善男子無量眾生髮菩提心(至)是故復名不可思議。

桉。僧亮曰。上二菩薩。未階初地。而心堅固。由經力致爾。重結上二事也。寶亮曰。第四三事。明眾生發心雖多。而成就者少。此人見經。而能畢竟不退也。

善男子若有唱言我能浮度(至)是故復名不可思議。

桉。僧亮曰。為發心作譬也。力小而現事大。果其心也。第三事也。寶亮曰。第四事。世人能度生死海。此人能度。取佛果故也。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是故復名不可思議。

桉。僧亮曰。雖顛倒說。而不染生死。第四事也。桉。寶亮曰。第五事。此人為眾生說常等。而非虛妄也。

善男子人有三品謂上中下(至)是故復名不可思議。

桉。僧亮曰。凡夫受生顛倒。下者起顛。上者生貪。而六念菩薩。同是凡夫受生。不起貪顛。第五事也。寶亮曰。第六事。此人得經力。能修定學慧。自知入胎出胎等事也。

善男子阿耨多羅三藐(至)是故復名不可思議。

桉。僧亮曰。菩提果。心是因。因果皆不可以事比說。涅槃經說之。菩薩更不師人能滅。菩提能為人說。第六事也。寶亮曰。第七事。佛果真如。有而無。相非人比。類不可取。此因中得此經。故安心修行。復能令他安心。同起極果也。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不可思議口亦如是。

桉。僧亮曰。離即十善戒也。菩薩無我無我所。而修淨戒。輕重不犯。第七事也。

善男子從身離身從口離口(至)是故復名不可思議。

桉。僧亮曰。欲說菩薩善解假名。先說實法無斷結。從身作遠離。身無作也。餘類爾也。慧是實。言實有實法無斷結。不能令菩薩。遠離異生異滅也。終不生念至非虛妄。善解法假故。言不虛妄。第八事也。寶亮曰。第八事明菩薩遠離十惡。而不在離相。不見一法。是身是業及離主者。以空理而求。則不見三業以緣假而求。亦是有也。實有此慧。不能令菩薩遠離者。言菩薩不存實慧。虛心會理。故能知從身離身。乃至從慧遠離。非身非口。三業既空。十惡斯遣也。無有一法者。上句明緣成假空。此明相續假空。言無一法者。就實法道。常分自滅。前不至後。故無慧遠離。舊此下第八翻。明此人由經力故。識假名實法。知因緣虛有。能息三業。不為非法。亦不思議也。止身三惡。故言從身離身。止口四過。故言從口離口。要得慧故。能翻三毒。故言從慧遠離非身非口也。實有此慧。然不能離者。明實法之中。無別力用。前生後滅。初不相及慧生之時。無惑可斷。惑在之時。復無有慧。要是相續道中。向有而今無。方得辨用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住當久近幾時而滅。

桉。僧亮曰。欲聞經故。先受解也。當久近住者。問一切佛法也。寶亮曰。此下第三就興廢為嘆也。故先審後開問也。智秀曰。就此第三嘆中有七翻。論興廢也。

善男子若大涅槃經(至)當知爾時佛法未滅。

桉。僧亮曰。說佛常住一句偈。是此經五行文備稱之。是眾經之本。人能奉本。則枝條必茂。佛法未滅。

善男子若大涅槃經(至)當知佛法將滅不久。

桉。僧亮曰。經雖流佈。而不能信敬。則為將滅不久也。寶亮曰。若行此經者。則其道不廢。若棄而從惡。則將滅不久也。智秀曰。第一翻明此經在故。則佛法不滅。故知。理攝眾典矣。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至)是諸如來秘密之藏。

桉。僧亮曰。理及名句為經。有三種。一謂名字經。二謂章句經。三謂紙墨經。彼時人皆強記。不須紙墨。放紙墨經滅也。有是經不者。若有是經。人應恭敬。經法不應滅。名其無者。則非共有。不應說言此經典者是諸佛秘藏也。僧宗曰。就言語中。非不相負。故致問也。假為二開。意在願聞不滅之理。乃所以為嘆經也。若常教恆在。則不應言滅。以其滅盡。則不應常也。寶亮曰。先作一審。即結兩開難也。若迦葉佛法。有此常經。則不得言七日便滅。若其無者。則不得言諸佛秘藏也。智秀曰。第二翻將顯興廢之相。先作兩開難也。

佛言善男子我上說言(至)當知爾時佛法不滅。

桉。僧亮曰。涅槃經興二種法。皆不滅也。僧宗曰。以九重法相對。明常法不滅。無常不滅也。寶亮曰。第一事。舉世法以音聲章句有滅。第一義非世間可毀。故不滅也。智秀曰。第三翻將欲答。先列諸法。略明興廢。在文不在於理。

善男子汝向所問迦葉如來(至)所不說故故名為藏。

桉。僧亮曰。一切諸佛。皆具淨穢二土。佛在惡土。開三乘教。先淺後深。漸除諸惡。故名藏也。僧宗曰。迦葉佛時。有此經不者。上已定理。今答其問。言迦葉佛時。豈得無邪。所以法教不傳者。於時人根易悟。煩惱減少。不假言教。自能深思幽旨。不可以人不傳。故使常理亦喪也。今世眾生。多煩惱故。須說此經也。若有眾生。我計無我者。出其人。政有如此人。其惑厚重。故須常教以訓物心耳。寶亮曰。豈問有無。但十一部不明。故為滅。

如人七寶不出外用(至)迦葉佛時有是經不。

桉。僧亮曰。經為滅重惡故出。若惡不息。經則名隱。經隱故。一切法滅也。寶亮曰。釋所以不明者。如外問藏積七寶。要具四種因緣。方出用耳。一為穀貴。二擬賊來賞賚。三為值惡王贖命。四擬財物難得時出用。明佛意亦然。如說四時教。後眾生斷常見病發。便為說涅槃經。令物情得法味以自充。如為穀貴而須食也。既起煩惱。於行道事發。便為說常教。如賊來運財而賜賞。眾生智慧命不續。如值惡王贖命。既起結業。招生死八苦。今說於極理。令解心得發是於生死也。是以眾生。起種種病時。如來欲為滅此之惡故。以說此理而導物也。既顯秘藏之義如此。便呵迦葉向難。然後正答。明迦葉佛法。於時住世七日後方滅。何以然。此是淨土眾生。神根俊利。智慧滋多。故七日之中。受持悉得。過是已後。不復須此音聲章句。故言其滅。理寶常恆。而不毀也。今此世界。愚癡無智。穢濁居懷。不體於常故。所以須分明宣辨理本常住。豈容滅耶。

善男子迦葉佛時所有眾生(至)雖有是典不須演說。

桉。僧亮曰。於時國土嚴淨。無有鈍根。不須三種經也。

善男子今世眾生多諸煩惱(至)何以故常不變。

桉。僧亮曰。明此國土穢惡。眾生喜忘故。具有三種經也。智秀曰。第四正答所問也。明迦葉佛法。理常不滅。正以學者根利。不須言說。由言教不興。故言滅也。

善男子若有眾生我見無我(至)不可說言如來法滅。

桉。僧亮曰。上說多諸煩惱。今說煩惱。相也。寶亮曰。對向七寶譬贖命等句也。若眾生斷常病起。便說六行。有能安心此理。則慧命增也。乃引俊等六事為誓也。智秀曰。第五翻辨諸須說時也。

善男子若佛初出得阿耨(至)當知是法久住於世。

桉。僧亮曰。明此經隱時。餘經亦滅也。行惡法者。惡法互起。起惡涅槃經隱也。僧宗曰。廣明佛法滅不滅相。乃有十二句。合為六對。要使道俗相須。方得弘法。得失相形。互辨優劣也。智秀曰。第六翻。廣明滅不滅相。

善男子我法滅時(至)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桉。僧亮曰。上說諸佛法有興衰。此說釋迦法中第六惡也。酪沙者。從波羅奢華中出也。出時純蟲可用除也。有十二萬諸大菩薩。至燒一切經典。證涅槃經不滅。直是紙墨文字滅耳。智秀曰。第七翻明釋迦法興滅之相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十一

 

上篇:大般涅槃經集解

下篇:大般涅槃經義記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第一上 青龍寺翻經講論沙門...

勝鬘寶窟

凋勝鬘寶窟敘 原夫。所謂一乘之大車者。則是法王之寶...

佛說阿彌陀經疏

佛說阿彌陀經疏 唐海東新羅國沙門元曉述 將釋此經,三...

觀音義疏

觀音義疏卷上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此文既別...

諸法無諍三昧法門

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卷上 陳南嶽思大禪師撰 如萬行中說。...

說無垢稱經

說無垢稱經卷第一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序品第一...

供五百羅漢儀軌

【施主至。客堂應酬。即報方丈。次令照客。捧香儀點明...

增壹阿含經

增壹阿含經序 晉沙門釋道安撰 《四阿含》義同。《中阿...

佛說十八泥犁經

佛說十八泥犁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言:「人生...

禪門鍛煉說

禪門鍛煉說 江西南康雲居山真如禪寺晦山戒顯著 堅誓忍...

佛說樹提伽經

佛說樹提伽經 宋于闐國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佛言: 昔有...

【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品

(根據印光大師校定本校對)...

舍利弗摩訶目連游四衢經

舍利弗摩訶目連游四衢經 後漢外國三藏康孟詳譯 聞如是...

【佛教詞典】胸行

(雜名)以胸步行者之意。蛇,蜥蜴等也。...

【佛教詞典】三自性各有二種

【三自性各有二種】 p0210 攝論二卷七頁云:此三自性,...

娑婆世界的安樂夾雜著毒藥

娑婆安樂的果報,在經典上講一個譬喻:譬如美食,夾雜...

這個人重不重要

我有一個朋友,因為與同事交惡,幾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

看人家都沒有德,其實是你自己沒德

如果皈依三寶的弟子連堅定的信心都沒有,對佛、對法沒...

《維摩詰經》的淨土觀及修行方式

二十世紀的現在,殺人利器發達的今日,來提倡修行淨土...

心中的石頭

雪齋禪師去拜訪藏門禪師。要告辭時,藏門送他到門外。...

如何判斷修行有沒有進步

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上說: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

從禪修立場使得自我消融

自我是最難消融的,這是最可愛、最堅固、也是最討厭的...

須自量根性,勿唯圖高勝

【如觀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現,此則全...

廣化老和尚開示度鬼的方法

民國四十六年,我出家,出家前就聽說要捨出所有財物,...

與其尋找好師父,不如熟讀這部經

末法行人,如我們者,比魔外的本領也比不上。《楞嚴經...

您越在乎什麼,邪淫的果報就在那上面體現

一、未來的某一天,有一位溫柔賢惠,端莊秀美的女性本...

隨業往生與隨念往生

從今生的角度來看,我們今生造了很多的業,到底什麼業...

【視頻】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

【視頻】《藥師經》印能法師唱誦

《藥師經》印能法師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