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法常住經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人名今附西晉錄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法常住經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人名今附西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游舍衛國祇樹給孤獨之園。佛告諸比丘:「法者常在,有佛、無佛,法住如故。如來至真,出現世間,因為宣解,分別深義,敷演至慧。志在小乘,為說四諦:苦、習、盡、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舉要言之,有陰身苦。設無有身,當有何患?是曰苦諦。目貪於色,耳、鼻、身、口、意亦復如是,由此因緣,成其六衰。從來劫數,甚大久矣,既諦見斯已,知為惡習,悉無益身。因守身行,護其心、口十惡,以拔十二因緣,根本則滅。滅除三毒,空無相願,由成羅漢。

「緣十二因,知其牽連,斷其根源,輒成緣覺。

「解身本空,奉六度無極、四等、四恩。道品之法,三十有七,空無相願,無此三事,不為取證。六通善權,常濟危厄,等心一切,無所適莫,故曰菩薩。

「逮不退轉,當成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度脫十方,故號為佛。

「道法常存,行者與合,無彼無此,猶如眾流,未到海時,各有本名;以合於海,無有異號。道德若茲,去來今佛,合一法身,行與道合;因為眾生,分別演說,陰衰諸入、十二牽連,皆為病疾。諸度無極、四等、四恩,為大法藥,療眾生病。淨如虛空,明踰日光,德超須彌,神聖巍巍,莫能譏謗。眾罪消滅,無復諸苦,以大慈悲,度脫十方。」

佛說是時,諸比丘眾漏盡意解,無數菩薩尋時逮得無所從生法忍。

佛說如是,諸比丘及諸菩薩、諸天龍神,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法常住經


上篇:大莊嚴法門經

下篇:佛說演道俗業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註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爾時喜王...

【註音版】慈悲道場懺法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一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二 慈悲道場懺法...

佛說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十二緣生祥瑞經

十二緣生祥瑞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

文殊師利問菩薩署經

文殊師利問菩薩署經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舍利弗前...

佛說賢者五福德經

佛說賢者五福德經 西晉河內沙門白法祖譯 聞如是: 一...

思益梵天所問經

思益梵天所問經卷第一 姚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序品...

國王不梨先泥十夢經

國王不梨先泥十夢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佛說懈怠耕者經

佛說懈怠耕者經 宋沙門惠簡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

進大慧禪師語錄奏札 (臣)僧(蘊聞)竊以佛祖之道。雖非...

禪法要解卷

禪法要解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等於長安逍遙園譯 行者...

【註音版】佛說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

佛說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

四童子三昧經

四童子三昧經卷上 隋北印度健陀羅國三藏闍那崛多譯 如...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 觀世...

佛說鞞摩肅經

佛說鞞摩肅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

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佛教詞典】安居日諸國不同

亦名:睹貨羅國安居日 羯磨疏·諸眾安居篇:「世雲,若...

【佛教詞典】四法施

指如來為不使眾生起邪見,而施與眾生四種法,令眾生依...

大安法師:明瞭因果和輪迴的真理就能改命

明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為什麼能夠救人?下面提出五個重...

在十齋日中,做的佛事功德會加倍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眾生。於月一日。八日。十四日。...

還是在於你的心

從前,在喜馬拉雅山的雪山腳下,有一位修行人在那裡過...

《觀無量壽佛經》第四觀:寶樹觀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地想成已,次觀寶樹。觀...

受持五戒對淨土學人的意義

受持五戒,它有兩層意思,第一個如果你是修聖道門的,...

經律關於持戒的讚歎合集

1、《遺教經》: 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

學佛過程中會碰到的問題

能夠學佛,是人生的最大幸事。佛菩薩告訴我們很多做人...

五欲猶如大賊,急當遠離

在佛法中主張人們要在生活中對名利、物質上的追求要時...

目犍連救母

有一次,目犍連尊者在七月間結夏安居打坐時,突然想起...

五欲對我們的傷害

欲就是人類的慾望希求,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精神上的...

華嚴祖師杜順和尚的故事

《華嚴經》八十萬字,皆為甚深廣大法界因緣與因果,非...

學佛人應警惕的十大問題

一、法不契機、擇法不當: 三藏十二部部部是經典,八...

【視頻】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王蓉)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王蓉)

【視頻】觀音普門頌

觀音普門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