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此對不盡人事者而言也

印光大師  2016/12/0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此對不盡人事者而言也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此對不盡人事者而言也。若已娶而不生,則固非不盡人事也。

吾鄉一居士無子,多方祈禱均不應,遂娶一妾。而妻妾不和,頗生閑氣,又不生。一友為計畫,擬於遠鄉娶一妾,不來家中,每年其友來往一二次,以期生子。有以此事告光者,光聞之,不勝慨嘆。近來人心壞極,男女自由戀愛,幾成公開。以一少年女子,獨居於數百里外,此女不生外事,即是大賢,恐百千人中,也難有幾個。況此一女,乃自成一家,尚須用人,其費用頗可觀。幸而生子,好譏議者,必有暗昧之污衊。不幸而又不生,則此女一生孤寂,其夫一生供給,真成自投牢獄,為女作奴,可不哀哉。此種計畫,總因為名而起,以為無子乃係無德,有子則人便不以為無德也。名之累人,一至於此。

我但盡我之分,一切不計,方為樂天知命。命本無子,積德以求,求而不得,有何所憾。今之打倒父子夫婦之倫,以自由愛戀,男女裸而抱之跳舞者,非其父母所生之兒女乎。此種兒女,還是無有為好。

光兄弟三人,光最小,二兄皆無子,其門遂絕。光聞之,不勝欣慰,以其以後不會有造惡業辱祖先之子孫故也。此種事,豈但吾鄉有之,或有與吾鄉抱同情之感者,亦可以稍解其憂悶也。

而況修行之人,不願血脈相續。龐居士,男不婚,女不嫁。彭二林,一生宏法修淨業,其妻生二女,無子,亦不娶妾,亦不令侄子過繼。以彼志在往生西方,不願續由淫慾而生之子孫也。吾人縱不敢高攀於龐,彭二林之芳規,可以自守。又何必設此種極危險之計畫,而必欲得之也。

或曰,汝如此說,過於不近人情,忍令祖先墳墓,無人拜掃奉祀耶。則曰,與其娶妾,而被人譏以暗昧,則何如到育嬰堂,抱一個龐厚福態的為子,為兩全其美。彼無人養,我養之為子,即救彼之命。亦可代我奉事先人,亦令彼之先人,不至痛其子孫之填溝壑也。此義舉也,人以為螟蛉,螟蛉有何愧哉。

復胡奉塵居士書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印光大師文章列表

兒女之賢善,多半在其母之熏陶化育

人生世間,數十年光陰瞬息即過,若或虛度,則欲再得此...

現代社會應如何教育子女

佛陀在《善生經》裡,規定父母當以五事養育子女。 父母...

家不是講「理」的地方

在愛情的關係裡,有一個很多人窮其一生都不知道的秘密...

學佛是否影響正常的家庭生活

問: 在家學佛是否影響正常的家庭生活?如何使學佛與...

家庭不和諧,應該要怎麼做

問: 弟子的先生外遇時常吵鬧,又結交酒肉好色的朋友...

妻子甚獄

過去在耆闍掘山後面住有七十餘戶的婆羅門,由於宿世福...

居士如何處理好修行與愛慾行的關係

問: 愛不重不生娑婆。作為有家庭的在家居士,是不是應...

【推薦】佛為什麼把親人之愛叫餓鬼愛

問: 佛陀為什麼把親人之間的愛,叫餓鬼愛,有沒有說...

【大藏經】佛說四十二章經

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

【大藏經】【註音版】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藏經】【註音版】十善業道經

十善業道經...

【大藏經】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深夜...

以扶乩提倡佛法,雖有小益根本已錯

扶乩,乃靈鬼作用,其言某佛,某菩薩,某仙,皆假冒其...

服用動物製品,則是不知慚愧

所言天冷身弱,衣絲綿者,必須非此不能生活方可,若借...

臨終三大要講記(印光大師文鈔選編)

【世間最可慘者,莫甚於死,而且舉世之人,無一能倖免...

為何玄奘法師臨終亦有病苦

汝母何以病不見愈,蓋以宿業所致,殆轉重報、後報為現...

開著念佛機,讓佛號種在八識田中

隨著科技電子產品的發展,念佛機的品種越來越多,在多...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十方諸佛是在果地上圓滿了菩提心,我們業力凡夫是在煩...

助念不是排山倒海念佛,而是讓他內心接受這句佛號

(一)衝擊式的念佛效果不好 念佛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臨終...

心中妄念紛飛,要用什麼方法對治

問:心中妄念紛飛,應當用什麼方法對治? 答:佛在《...

如何修持藥師法門

修持藥師法門,與修持極樂淨土法門一樣,需要信、願、...

慧律法師:拜佛與拜神有什麼差別?

我們中國是一個有拜神、拜祖先傳統的一個民族,所以拜...

淺談彌勒淨土的信仰

彌勒菩薩是未來佛,經過七佛授記,為釋迦牟尼佛的輔佐...

佛為什麼要創造五淨肉讓比丘吃呢

預記末法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

念佛共修的重要意義

大家在同一個道場,熏修、共修,非常好。為什麼?如果...

這幾種人最適合修地藏法門

《地藏菩薩本願經》,屬於地藏三經之一,是佛陀為母親...

真心究竟在何處?就在念佛當中

聖人、佛、菩薩跟我們凡夫的差別,就在一念之間。為什...

對佛生歡喜心

一時,佛在舍衛城,率僧眾安居畢,從舍衛城前往王舍城...

【佛教詞典】山外宗

(流派)支那天台山,紹四明之流,稱為山家宗,晤恩之...

【佛教詞典】諸法寂滅相

(術語)諸法之實相,為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謂之寂...

【視頻】大安法師《文殊菩薩的智慧》

大安法師《文殊菩薩的智慧》

【視頻】淨界法師《菩提心修學述要》

淨界法師《菩提心修學述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