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但於事上通無事,見色聞聲不用聾

大慧普覺禪師  2018/03/27  大字體  護眼色

但於事上通無事,見色聞聲不用聾

無常迅速,生死事大。眾生界中順生死底事,如麻似粟,撥整了一番,又一番到來。若不把生死兩字貼在鼻尖兒上作對治,則直待臘月三十日,手忙腳亂,如落湯螃蟹時,方始知悔則遲也。若要直截,請從而今便截斷。

學世間法,須要理會得分曉;學出世間法,卻全要理會不得,方有趣向分。既理會不得,卻如何趣向?但恁麼究取。

佛是眾生界中了事漢,眾生是佛界中不了事漢。欲得一如,但佛與眾生,一時放下,則無了無不了。故古德云:「但於事上通無事,見色聞聲不用聾。」

僧問趙州:「柏樹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有。」僧云:「幾時成佛?」州云:「待虛空落地。」僧云:「虛空幾時落地?」州云:「待柏樹子成佛。」看此話,不得作柏樹子不成佛想,虛空不落地想,畢竟如何?虛空落地時,柏樹子成佛;柏樹子成佛時,虛空落地。定也思之!

佛是無事底人,住世四十九年,隨眾生根性,應病與藥,權實頓漸,半滿偏圓,說一大藏教,皆無事法也。眾生無始時來,為心意識之所流轉,流轉時渾不覺知。故佛在般若會上,說諸法空相。謂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皆空,徒有名字而已,到究竟處,名字亦空,空亦不可得。若人夙有善根種性,只向不可得處,死卻心意識,方知釋迦老子道「始從鹿野苑,終至跋提河,於是二中間,未嘗說一字」,是真實語。

禪不在靜處,不在鬧處,不在思量分別處,不在日用應緣處。

然雖如是,第一不得捨卻靜處、鬧處、日用應緣處、思量分別處參,忽然眼開,都是自家屋裡事。

今時士大夫學道,多是半進半退——於世事上不如意,則火急要參禪;忽然世事遂意,則便罷參——無為決定信故也。

禪乃般若之異名。梵語「般若」,此雲「智慧」。當人若無決定信,又無智慧,欲出生死,無有是處。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廣欽老和尚教打坐方法

打坐時先要身心清淨,然後上坐。初步練習不一定就要雙...

禪堂法器與規矩詳解

寺院的中心為禪堂。禪堂有四大法器:鐘板、香板、散香...

虛雲老和尚的禪風

今天給各位介紹虛雲老和尚及其禪風。虛雲老和尚的前生...

禪宗五家七宗——溈仰宗

溈仰宗是中國禪宗五家七宗之一。以唐代溈山靈祐禪師(...

接納無常、無我和苦,始是大人用心

開始用禪宗的功夫,有幾樣道理是必須要明白的。修行人...

所有顯現皆是識神所變現,切不可認以為真

古人說:分別是識,不分別是智,總的來說,不論什麼好...

學會放棄

曾經讀到這樣一個故事:大哲學家柏拉圖曾帶著他的七個...

除卻心頭火

有一個久戰沙場的將軍,已厭倦戰爭,專誠到大慧宗臬禪...

助念對往生西方起什麼作用

問: 助念對於往生西方到底起什麼作用? 本源法師答:...

既需面對時,就勇敢承擔吧

修行者問布袋和尚,什麼是佛法的大意?和尚放下布袋,...

為何修行人要過午不食

問: 修行的人過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那是為什麼? 成...

福德是承載世間富貴之根基

國慶長假,待客之餘,讀書、寫字、坐禪、念佛。 品讀《...

所有大成就者或往生人皆是菩薩示現的嗎

問:佛未顯本前,各聲聞等皆由修成,開權後,一切八部...

傳喜法師:放生也是在喚醒我們的佛性

我們今天放生就是我們生命的莊嚴,放生的這個功課啊,...

星雲大師《如何認識益友和損友》

世間上每個人都需要朋友。朋友有所謂的益友與損友。什...

國務院參事室:建議恢復我國傳統飲食習慣

我們痛定思痛,常常在尋找造成災難的原因,尋找解決災...

懺悔業障每天都要去做嗎

問: 請問師父,懺悔業障是否在向佛表達所做的業障之...

人格的熏陶

佛陀出去托缽,路過皇宮的樓閣,看到難陀和愛妃正在享...

作福不嫌多,但用於解脫正道

有一次,佛陀來到憍薩羅國首都舍衛城游化,住在城南郊...

碰到緊急關頭要記得佛號

念頭一起來就是佛號,碰到緊急關頭也是這個佛號。這個...

信願持名,如何強化信願

問: 信願持名,如何強化信願?法門無量誓願學和一門...

持咒打坐定中上升忉利天

有一位師父在那兒參禪六年出家,是真空老和尚的徒弟,...

【佛教詞典】一切如來定

即大空三昧。即如實入如來地,內證聖智而觀一切眾生悉...

【佛教詞典】四性行

指菩薩之四種性質。據佛本行集經卷一載,即:(一)自性...

【視頻】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視頻】淨土聖賢錄(動畫版)

淨土聖賢錄(動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