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觀無量壽佛經初心三昧門

清古歙後學沙門成時依經錄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觀經境勝,卒難受持。經謂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當觀於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先當二字,對前勝觀而言。非對後二侍。)如先所說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來夙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則知捨勝觀劣,正是佛力所加。縱根鈍,修必成。像觀若成,具相亦現。故鈔謂觀佛入門要術也。又經前明勝相毫量,千六百五十萬里,疏僅取一丈五尺。蓋勝劣佛觀,皆發軔白毫。故疏勝相毫量,豫取後劣相文而釋。良以忍界末流,縱大機勝種,皆當創歸池像,決無頓契一切色身相者。韋提希等,於前見佛,經中盛明佛加,非通途修證教意。復次,雖觀劣身,亦圓符勝觀。鈔雲,境有勝劣,觀皆頓照,即空假中。勝身心作心是,丈六非作是耶。經云,阿彌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明示人大身小身,無先無後,非所及,非所不及也。依第十三雜想觀,述初心三昧門。下筆故序。

(行者面西,如三昧法治室,但供觀經一卷。專令心想現像。稱阿彌陀佛出入,入時投地。默白雲。)

(「南無釋迦牟尼佛,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白已,起。於問訊時,復想雲,「釋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寶蓮華。佛頂有金台,狀如須彌。極樂世界,及十方淨土主伴,悉於中現。」想已,次互跪拈香,復想雲。)

(「阿彌陀佛,從金台出。住立空中。觀音侍左,勢至侍右。皆熾盛金色,佛像八尺,大士不及八尺。」○起,至心唱和雲。)

一切恭敬,一心頂禮,十方常住三寶。(想雲,「三寶三德如虛空,眾生三障亦如是。是故平等普歸敬,願速同入法界海。」○應歸命三處三寶。謂導師,本師,及金台中十方諸佛。下除別禮,餘通禮,供養,讚歎,懺悔,三歸,共六拜。同此運想,同用上偈。想已起,主者白雲。)

是諸眾等,各各胡跪。嚴持香華,如法供養。(眾散華。和雲。)供養十方法界三寶。(執爐,想我此香華遍十方云云。想已,復雲。)

願此香華雲,遍滿十方界。供養無量壽,金台百寶蓮。如是佛世尊,佛法及佛子。普熏諸眾生,皆發菩提心。(起,唱和雲。)供養已,一切恭敬。(拜起,置爐。合掌,正立。贊云。)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一心繫念諦觀,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拜,心想生之上,遍緣三三寶。是故下,遍緣阿彌陀佛。次起立。復雲。)

以此嘆佛功德,修行淨業正因。奉感(拈香。)釋梵,護世諸天。普雨天花,持供養者。又感(問訊。)南無逆順起教,五百思惟主伴。娑羅闍世,月光耆婆,天授惡友。及步虛以來,好持是語,無忘失者,咸降密室,大慈受熏。願一切世間,增長增損。大興末法,息諍揚宗。禪教律三,會歸秘藏。(次拈香雲。)

一心頂禮,身紫金色,坐百寶蓮華,本師釋迦牟尼佛。(想雲。「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釋迦如來影現中。我身影現如來前,頭面接足歸命禮。」)

一心頂禮,佛頂妙高台中,十方無量諸佛。淨業正因,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前偈改釋迦為諸佛,此中應想無量主伴。次拈香雲。)

一心頂禮,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二大士侍立左右,無量壽佛。(應極感切。求哀救接。偈改阿彌陀佛影現中。想偈已,次即就地默想雲。「室內淨池,湧三金蓮。佛同二侍,下立華上,垂手接引。復對佛前,湧一金華。自身住其上,對佛作禮。」)

一心頂禮,西方極樂世界,在池水上,住寶蓮華,現八尺身,形真金色,圓光映徹。圓光中無量化佛菩薩,阿彌陀佛。(圓光化佛,及寶蓮華,悉從八尺像身而觀。)

一心頂禮,西方極樂世界,在池水上,阿彌陀佛。

一心頂禮,西方極樂世界,在池水上,住寶蓮華,阿彌陀佛。

一心頂禮,西方極樂世界,在池水上,住寶蓮華,現八尺身,阿彌陀佛。(丈六之文,姑且莫禮,令八尺之觀成就。)

一心頂禮,西方極樂世界,在池水上,住寶蓮華,現八尺身,形真金色,阿彌陀佛。

一心頂禮,西方極樂世界,在池水上,住寶蓮華,現八尺身,形真金色,圓光映徹,阿彌陀佛。

一心頂禮,西方極樂世界,在池水上,住寶蓮華,現八尺身,形真金色,圓光映徹,圓光中無量化佛菩薩,阿彌陀佛。(次拈香雲。)

一心頂禮,西方極樂世界,在池水上,身同眾生,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摩訶薩。(偈改二大菩薩影現中,我身影現菩薩前。)

一心頂禮,西方極樂世界,在池水上,天冠立佛,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偈改二大為觀音。)

一心頂禮,西方極樂世界,在池水上,肉髻寶瓶,大勢至菩薩摩訶薩。(偈改二大為勢至。)

一心頂禮,西方極樂世界,在池水上,於一切處身同眾生,助佛普化,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摩訶薩。(前身同眾生,謂同凡夫人中之身,七尺有零。此身同眾生,謂一切處身,乃九法界身也。次拈香雲。)

一心頂禮,無量壽佛經。(想雲。「真空法性如虛空,常住法寶難思議。我皆影現法寶前,一心如法歸命禮。」)

一心頂禮,淨除業障,得生佛前經。(偈如上,下同。)

一心頂禮,第十三雜想觀,及十方三世一切尊經。(若非此章,則忍界末流,妙觀絕分。故應頂禮。又此中重在順扶觀道,故法寶結歸末位。次長跪叩雲。)

南無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叩)今向世尊,五體投地,求哀懺悔。我等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偷僧祇物,現前僧物。不淨說法。以諸惡業,而自莊嚴。乃至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應墮惡道,受苦無窮。(叩)唯願觀世音,及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我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令我聞已,發菩提心。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身,及二菩薩。豁然大悟,逮無生忍。臨命終時,(叩)阿彌陀佛,授手迎接。不離金台,遍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受記。還至本國,覲百寶蓮。廣為多眾,宣說佛語。僧那大悲,盡未來際。(三說。次起雲。)

懺悔發願已,歸命禮三寶。(拜,次起。拈香執爐。如三昧法,至心行道。想降蓮華,行池水面。舉足下足,蓮華出沒。三像肩背,及天衣痕等。一一諦想,極令明瞭。稱雲。)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摩訶薩。(七稱,或多稱。次誦雜觀章七遍,或多遍。次復如上三稱,想歸本位華上。結三歸。)

自歸於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歸於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歸於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和南聖眾。

次習坐,即觀立佛白毫。毫中空。周圍二寸五分。外八棱。右旋宛轉在眉間。瑩淨明澈,顯映金顏,分齊分明。復想舒豪下垂,長不及華台一尺。顯映金軀,及與華足。耀琉璃水,照觸自身。此觀久久堅住。或將前行儀,端坐想禮一遍亦妙。問,所禮佛位,何故重繁。答,為練觀道。令開目閉目,了了現前。當知習觀不出總別二法。初則總不如別,以總略別詳故。久則別不如總,以別漸總頓故。問,入壇已白釋迦,懺時何又白彌陀。答,欣厭綿切,方得往生。故意業白本師,又口業白導師。文以重而表專。能白之業,所白之佛,以不重而無過。問,何故亦觀白毫。答,勝劣兩觀,皆以白毫為初步。所以智者於勝相毫中,詳劣相毫狀,疏意正在此章。後世慈雲懺主等,皆扶此觀,以妙契經旨故。又末世根鈍,雖劣觀或有難習之者。故將本觀事境,詳在行儀。令行者不覺其難,而自純熟。其白毫觀,以經中前文義通故,專令坐時修習。且恐不善觀白毫者,又令坐中默然想禮行儀。既甫行行儀,想禮尤易成就是法也,動靜綿拶。事理互研。儀觀等熏。通別巧鍛。(白毫為通,本觀為別。)以斯應末世,庶可稱善順機宜也歟。其一心三觀,詳在妙宗,茲不贅。


上篇:金剛頂經大瑜伽秘密心地法門義訣

下篇:首楞嚴義疏註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註音版】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瑜伽菩薩戒本

《瑜伽菩薩戒本》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註音版】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金剛般若疏

金剛般若經序 胡吉藏法師撰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者。斯乃...

說無垢稱經疏

說無垢稱經疏卷第一(本) 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詳夫。實際...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一(序經題) 皇帝為靈味寺釋寶亮法...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讚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讚卷上 大乘 基撰 讚曰。今為有情...

信心銘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毫...

法海經

法海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瞻波國,...

【註音版】佛說法乘義決定經

佛說法乘義決定經...

勸發菩提心集

勸發菩提心集卷上 翻經沙門慧沼撰 一明菩薩種姓相門 ...

佛說佛醫經

佛說佛醫經 吳天竺沙門竺律炎共支越譯 人身中本有四病...

勅修百丈清規

勅修百丈清規 禮部尚書臣胡濙等謹 題為重刊清規事禮科...

【註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地藏十輪經...

熾盛光道場念誦儀

熾盛光道場念誦儀拾遺序 宋雲間沙門靈鑑述 宋天竺法師...

佛說蓱沙王五願經

佛說蓱沙王五願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

【佛教詞典】自然

(術語)又曰自爾,亦曰法爾,任運天然。言離人為之造...

【佛教詞典】等施僧眾

子題:僧跋 行事鈔·訃請設則篇:「四分,若請二部僧,...

波離螢光增罪結,維摩大士頓除疑

根機利的,你用一些小法來跟他談,那也不對機,這就叫...

聖嚴法師《人的三世因果觀》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此乃說...

惟賢長老《現代社會提倡藥師佛法契機契理》

一、念佛必須要與現實人生相結合 念佛如果不修福德智...

如何保持內心清淨

問: 面對這繽紛的世界,如何保持內心清淨? 大安法師...

有人障礙我們念佛,還應該順從嗎

問: 請問法師,如果有人障礙我們念佛,還應該順從嗎...

南懷瑾11歲家遭匪劫醒悟福報

福報,是佛家用語。福報是果,因在於修。福報不是憑空...

孝養父母,功德無量;背逆父母,獲罪無邊

(一)孝養父母,福德之基。 佛語阿難:出家在家,慈心...

為何放不下?因為還沒看到人生真相

你能夠真實的覺悟,你才能夠真實的放下! 今天我們講到...

灌浴如來淨自心

為了紀念本師的誕生,在四月初八這一天,佛教寺院會舉...

慧律禪師禪語精選

1、 觸目所及,與萬物為敵,是謂之凡夫。   2、 當...

「住在外境」對你是不利的,「迴光返照」才是大功德

我們的顛倒是怎麼產生的呢?「自心取自心」,第一個「...

本煥老和尚:2002年深圳信德圖書館開示

各位居士:你們大家好! 我看你們各位在念佛各方面都...

【視頻】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偈頌(香光佛教梵唄)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偈頌(香光佛教梵唄)

【視頻】《佛說父母恩難報經》演唱版

《佛說父母恩難報經》演唱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