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妙法蓮華經》,大家翻到課本。我們應該講到這個第【七明得用不得用】。一個是得用,一個是不得用。上次講到這個八萬四千法門。今天又繼續講這個,得用不得用。怎麼回事呢?我們看《玄義》這個文章。這樣說,【夫四悉檀。獨有如來究竟具得。微妙能用。下地已去。得用不同】,就是我們講的這四種悉檀嘛。從世界悉檀,一直到第一義悉檀。唯獨只有如來,也就是佛,才能究竟地具足,才能究竟地證得。他一個自己能得,一個能夠用。微妙能用,當然這個微妙的話,就是我們說的一種不可思議。就是我們都想像不到的,無法去思考到的這麼一種功能、一種作用。下地已去。下地是什麼呢?就是除了佛之外,哪怕是等覺菩薩,其他的再往下列的菩薩,什麼聲聞緣覺,凡夫就更不用說了,得用不同,他就不可能像如來一樣的究竟能夠證得這個得用,能夠隨意地任運地去運用這個四悉檀。
那具體分為四種情況,下面就說了,【凡有四句。不得不用。得而不用。不得而用。亦得亦用】,這天台宗它經常都有四句簡。我們不是經常也有四料簡嘛。禪宗裡面也有四料簡。天台宗裡面的四料簡多得很。實際上就說,就一個問題,一件事情,從四個不同的方面去分析。這個四種不同的情況呢,分別是對應不同的眾生,或者是凡夫,或者是聖人。那我們看看,具體是怎麼情況。
首先第一個,【凡夫外道。苦集流轉。尚不能知四悉檀名字。誰論其得。既其不得。云何能用也】。一般的普通的凡夫眾生,乃至其他的外道,不是修佛的,修其他的這個宗教的,都是在苦集之中流轉,就是在生死之中流轉。苦,生死之苦。集,煩惱,是吧。生死輪迴,煩惱不斷。他尚且不能夠知道,有這個四悉檀這個名字,名字都沒聽聞。如果能夠聽聞名字,那還好。他就不是凡夫,不是外道了,他起碼是什麼,算佛的弟子了,他起碼不能算外道了,他起碼算佛弟子了,他知道佛法。
但是一般這個名字都聞不到。他怎麼能夠得到他的這麼一種功能呢?怎麼能夠證得呢?既然都不能證得四悉檀,他怎麼能夠用四悉檀去利益眾生?去度化眾生呢?更不可能。自己都沒有證得,你拿什麼東西去幫助眾生,去解脫生死呢?所以說這個是對應的什麼呢,四句裡的叫什麼呢,不得不用。他自己也沒有得到。當然就談不上去用了。
打個比方,你都沒有錢,拿什麼東西去施捨,佈施呢。我們說的財施,你先得有財吧。你法施,你先得有法吧。你有法,那就是得。你自己已經得到了。你拿出去佈施,那就是用。用到眾生身上,讓他也獲得利益。但是凡夫外道都談不上,他自己沒有得到佛法,沒有得到四悉檀。他也沒有辦法用佛法去什麼呢,去利益其他的眾生,叫不得不用。
好,第二種情況,【若三藏教二乘。慇勤自行者。知苦斷集。修道證滅入真。亦名為得。不度眾生。故不能用】,這說的是第二類的情況,叫什麼呢?得而不用。雖然得到了,但是他沒法用啊。說的是三藏教。三藏教的二乘,聲聞、阿羅漢。藏通別圓四教裡面,最初級的三藏教。慇勤自行,他自己也修行佛法,而且確實也很精進努力。
知苦,知道有世間的生死之苦。知道生死之苦是因為什麼呢?這個集,煩惱引起的,也主動地去斷煩惱。怎麼去斷煩惱呢?修道啊,修學佛法啊。用道去斷集,最終能夠證得滅,滅是什麼呢?涅槃。涅槃就是遠離生死。我們叫什麼,無有生死,也叫不生不滅。超出輪迴了,解脫了,這就叫涅槃。入真,已經進入佛法的真諦。證得佛法的真道,他已經算是得,但是不能夠度眾生,故不能夠用。為什麼不能度眾生呢?他是二乘人,二乘人他沒發菩提心啊。我自己了了生死,我就管自己就完事了,自己吃飯自己飽,別人的事情我管不了。沒這個心,所以他得到了,當然他得到的並不是很多啊,他得到是一部分,沒有發起這種菩提心。他說,啊,你們事情就自己去管自己吧,我也不管你們了,得而不用。
【假令用者差機不當】,也不是說他絕對不用啊。就說二乘人啊,有時候他身邊的這些親人啊,或者同修啊,跟他關係比較密切的人。他也可能會發起心來度幾個。不會說普度眾生。說菩提心就是普度眾生。但用,還差機不當。你看。他沒辦法辨別什麼呢,眾生的根機。而經常是用不當的這種方法去度脫他,最終也得不到很好的效果。就是他不具備更高的一種智慧,知道嗎。反正你來了,我就教你。教得對不對,你能不能適合這個法門,那我管不了。
所以這裡舉了個例子,【故淨名訶滿願雲。不知人根。不應說法。無以穢食置於寶器】,這是《維摩詰經》裡面。淨名,大家都知道是誰啊?維摩詰居士,也就是菩薩。他呵斥滿願。滿願是誰呀?啊?以前講過的。我們講《阿彌陀經》的時候,佛的這個十大弟子,幾個弟子裡面就有一個是滿願。是誰啊?誰還知道嗎?滿願是誰?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啊。啊?富樓那。富樓那是誰呀?十大聲聞弟子之一啊,說法第一啊。這好,不給人家面子。你不知道眾生的根機,你都不應該說法,你在聲聞之中,你是說法第一,你到菩薩這個乘裡面,你根本資格都不具備。說的真是有點慘啊,有點不留情面。當然你在大乘裡面就是這樣子的,你小乘在大乘裡面,基本上真的是不夠格。
當然這裡我們大家也知道,這個維摩詰居士呢,他故意示疾嘛,沒病,裝病。也不能說故意裝病吧,反正他就是一個因緣,知道這個時候,需要給大家說這個大乘的方等法門了,然後他就示病。示病之後呢,然後這個佛,就是釋迦牟尼佛,他就準備派弟子去問候他,叫問疾嘛,去看他的病,慰問一下。結果呢,這個弟子也不去,那個弟子也不敢去,都不敢去。問舍利弗,舍利弗不敢去;目犍連,目犍連不敢去;富樓那,一直,反正一串,基本上都不敢去,最後沒一個聲聞弟子敢去。又問到彌勒菩薩,彌勒菩薩都有點害怕,他說,哎呦,可能我估計,我還不行,我也不敢去。最後一直到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去了,他沒問題。
然後為什麼不敢去呢?每個人都有個故事,每個人都挨過什麼呢,維摩詰居士,不能叫挨罵,反正都受過他的教育。曾經在某個時候,在某個環節,因為一個什麼事情,他自己認為做得不錯了,但是維摩詰居士知道了,立即不留情面就說,你這樣是不行的,你看,就這裡,你都說法第一吧,你不知人根,你怎麼去跟眾生說法?你還說法第一?你還喜歡說法?當然並不是說抹殺人家的說法的這個作用,但是如果真正按照大乘佛法來講的話,你確實還差得很遠。就是說因為《維摩詰經》屬於大乘方等經典,他是讚歎什麼呢,大乘佛教的,同時他是呵斥小乘佛教。
為什麼要呵斥小乘佛教呢?他就讓你們什麼呢,回小向大,要改變原來的這種小乘的解脫的心理。只自度,不度他。你得學習大乘菩薩的精神,你要廣度眾生、你要有更大的心量,要有更廣的智慧才行。否則的話,你就沒辦法突破。那當然就得使用一點,我們說,不留情面的手段了,一般人受不了啊。有些聲聞都受不了,他也害怕,不敢去啊!當然都是大家一起合作演一場戲嘛,不是說真正不想去、不敢去。像我們那根本,別說去,是吧,根本就不敢沾邊的,這些事情。好,這,你看,不應說法,無以穢食置於寶器。你看,你說別人本來是寶器,你拿個髒的這些食品放在那個寶器裡面。這飯都餿了,是吧,你還裝在這個金碗裡邊,這不浪費這個金碗嘛,可惜了嘛,這是個比喻啊。
【如富樓那】,這說的就是富樓那,【九旬化外道。反被蚩笑】。你看,【文殊暫往。師徒皆伏】,富樓那這一輩子教化眾生說法不斷,到九十歲,九旬就是九十歲啊。這個旬,十日曰一旬,十歲也叫一旬。九旬就是九十歲。去教化這些外道,但是反被這些外道嗤笑,教化不了啊!後來文殊菩薩去了,唉,一教,就立即就轉過來了,人家本事大啊。你怎麼教,你,不但不聽,反而恥笑你,沒有任何效果。師徒皆伏,就是外道的師徒,皆順從了文殊菩薩的教化,都服氣了,都歸順佛法了。
【此是不知樂欲。不能用世界悉檀也】,就是不知道這些外道眾生的樂欲,他是喜歡什麼、他是什麼樣的根機,所以你用人家不喜歡的這種方法去對應、去教化人家,最終得不到效果,這就是世界悉檀。當然這裡面寶器的話,實際上還有個其他的比喻啊,這個無以穢食置於寶器,這個寶器就是說,本來這個眾生是大乘根機的,結果你跟他去講什麼,講四諦,講十二因緣,說些小乘的佛法,浪費了人家的材料,叫什麼呢,大材小用,可惜了。當然這裡面是有故事的,是有具體的一個故事,有個典故的。也是富樓那在教化一個弟子的時候,反正怎麼教化,怎麼都不行,人家也不聽他的。後來佛就跟他說了,人家本來是大乘根機,你拿這些二乘法,你怎麼去教化人家?人家根本接受不了,人家檔次很高的。
好,再往下,我們看,【如身子教二弟子。善根不發】。身子是誰?舍利弗。教化兩個弟子,上次講過啊,這個典故。一個是金師吧,是吧,一個是什麼呢,一個好像是守墓的人,專門看墓的人。兩個弟子出家了,修行,然後他教這個守墓人去修什麼呢,修數息觀,教這個金師,就是金匠,去做什麼呢,不淨觀,恰好相反了。人家修來修去,修了,哎呀,好長時間,也不知道一年兩年,反正就沒任何效果。
後來就直接找釋迦牟尼佛去了,他說,哎呀,不行啊,我們在這裡出家修這麼長時間,沒任何效果,算了吧,不修了。釋迦牟尼佛就問:你們具體修的是什麼法門呢?你們具體做的是什麼事情呢?後來一問,他們各自不同的行業,他說你們倆把修學的法門對調一下。這個金師呢,你去修數息觀;看墓的人,修不淨觀,因為看墓的人天天都跟這些死尸啊、死人打交道,修不淨觀。它就適合他自己的平時的這種習慣,最後,唉,沒幾天,開悟了,證道了。你看,身子他就不知道根機,他不知道,他就比較機械的,你修這個,修這個,修不成也沒辦法,說明你自己不用功唄。當然我這是隨意說的啊,不至於這麼樣。善根不發,他的善根沒辦法激發出來,不知道他過去習慣做什麼事情、喜歡做什麼事情,做什麼事情可能最適合他。
【更生邪疑】,你看,他還會產生懷疑,甚至生起邪見來。【此不能用為人悉檀也】,為人悉檀是什麼呢,生善悉檀。讓眾生的善根生髮出來,那他的善根生髮出來,說明是他過去在這方面什麼呢,造的這個業,善業比較多,他這方面的這個天賦會比較好,你就必須讓他修這個法門。他如果這個方面的業比較少,他天賦不行,你偏偏讓他修這個,他一時半會修不成,他得從頭開始啊,從零開始,得修多長時間啊。還沒等他一下修成的話,他就已經放棄了,不願意做了,所以我們叫什麼,因材施教,對機說法,這個很重要。這是不能用為人悉檀,前面是不能用世界悉檀,後面還有。
【如五百羅漢為迦絺那說四諦。都無利益。佛為說不淨觀。即得破惡。此不能用對治悉檀也】,你看,這個迦絺那也是個弟子。五百阿羅漢,你看,這好,花了多大功夫啊,輪番來教他,修四諦,怎麼修,怎麼修,這太難了,五百阿羅漢最終都沒得到任何利益,這他能不放棄,迦絺那也算不錯了。這麼多老師來教你,就沒有一個對你胃口的。後來佛又親自出馬了,說不淨觀,立即就能破惡。破除他的惡業,對治他的煩惱啊。所以說這叫什麼,破惡悉檀,就是說的對治悉檀。不知道他應該怎麼去對治他的毛病,知道嗎。前面是激發他的善根,讓他的長處善根增長;這是知道他的毛病,怎麼讓他毛病減少,根除掉。
【如身子不度福增。大醫不治。小醫拱手。五百皆不度。佛度即得羅漢。此不能用第一義悉檀也】,這也是舉的,舍利弗去度這個福增。大醫不治,小醫拱手,這什麼意思,大醫嘛根本就也看不上,小醫呢他肯定也沒辦法,也治不了,又沒辦法去治。五百皆不度,這裡又說五百,可能也是五百阿羅漢都度不了,最終又要靠佛。當然這裡,實際上他證得阿羅漢,就比前面什麼破惡,生善,還有世界悉檀那要高得多了,直接就證得阿羅漢道了,這就叫第一義悉檀,當然這個第一義悉檀是什麼呢,是三藏教的第一義悉檀,大家一定要記住啊,每個教,四教各有四悉檀,但是每一教的四悉檀名同義不同,大家聽明白了嗎,名字都是四悉檀的名字,沒有任何的差別,但是背後所代表的這個意義、道理完全不一樣。
【支佛亦然】,你不僅僅是阿羅漢是這樣的,聲聞是這樣的,辟支佛也是這樣子的,是叫什麼,【得而不用】,辟支佛比這個阿羅漢的本事也大不了哪裡去,他自己證得的呢,比阿羅漢略微高一點點,但是他的智慧也不廣,所以也沒辦法去普度眾生,這就叫做什麼呢,得而不用,這是第二句。
下面我們再看,【次明三藏教菩薩者。雖知苦集修道。止伏結惑。未有滅證】,你看,他跟前面這個阿羅漢啊,辟支佛,還不太一樣,也修苦啊,斷苦,斷集,滅苦,也修道,但是他只是伏這個煩惱,結惑,就叫煩惱,他沒有斷煩惱,沒有完全把煩惱給斷盡,所以他沒有滅證,沒有證得什麼呢,涅槃。
那他為什麼不證呢?為什麼不斷呢?因為三藏教的菩薩,他發了大乘心,他要什麼呢,要普度眾生,所以他故意啊,留一點惑不斷,知道嗎,留點尾巴,為什麼留這個尾巴呢?為什麼?因為他要是不留的話,他就跟阿羅漢、聲聞人一樣,跟這個二乘人一樣的,他就證得涅槃,涅槃裡面他就容易沉空滯寂了,他就跟世間就沒什麼因緣了,留點惑的話,他這個業沒有斷,他還會來這個世間什麼呢,受生死輪迴,但是他這個受生死輪迴,因為他已經修行非常好了,所以他能夠保持自己的一種菩提心不會斷,菩提行不會退。
所以他叫什麼呢,伏惑潤生,哦,伏惑潤生,大家就想起來了。伏惑,伏住的伏,他故意留一點點,不把它斷盡了,留一點乾淨不乾淨的話,好,他還能在世間繼續來投胎受生,受生幹嗎?他不是為了自己,他是為了度化眾生,潤生,就是增潤這個生死,讓這個生死能夠還繼續延續下去,如果他惑都全部斷盡了,他就進入涅槃了,他跟眾生就沒什麼緣分了。因為他沒有發菩提心,他菩提心沒到那種程度,他只使用相對比較什麼,比較稍微笨一點的法子。如果是真正的大乘佛教的菩薩就沒必要了,斷,斷乾淨就斷了,斷乾淨了,他可以靠願力來,有願力也可以投生這個六道之中,示現這個六道之中。他有大神通啊,可以示現,然後也可以度化眾生,三藏教的菩薩還到不了這個層次。
【但得三悉檀。雖未得一。而能用四】,但得三種悉檀,哪三種悉檀呢,問大家,世界悉檀,為人悉檀,還有呢,對治悉檀,沒有得到的是哪個,第一義悉檀,對的。他故意留那麼一點點,沒有達到最終的進入涅槃,留一點點惑不斷,但是前面三種悉檀已經具備了,就差第一義悉檀,他不進去。實際上可以,憑他的能力早就進去了,早就進入涅槃了,證得這個真諦了,但是他就故意不進去。但是他雖然沒有得,但是他能夠用,這句話叫什麼,不得而用。這個不得並不是說一點都沒有,實際上已經得了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了,就故意說,留點尾巴不進去,實際上他已經具備這個能力了。
我們就像說,我們用大乘佛教這個菩薩,地藏菩薩可以做個很好的比喻。打個比方,實際上地藏王菩薩他早就可以成佛了,但他就是為了度眾生,我就故意不要成佛,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我就永遠做等覺菩薩。為了眾生,我願意什麼呢,暫時不入佛道,不證佛道。實際上他自己的這種智慧功德早已經夠什麼呢,成佛的標準了,甚至已經遠遠超過這個標準了,表面上他沒有成佛,實際上他比佛絲毫不差,就這個意思,大家明白嗎。這裡也是,雖然沒有得,實際上已經得到了,他只是故意留那麼一點點,所以他能夠用啊。
另外一個方面來說,這裡打了個比方,【如病導師。具足船筏。身在此岸。而度人彼岸。常以化人為事。自未得度先度人。是為不得而用】。當然他並不是說,這個病,病導師好像真的是病得已經不行了,他是示現有那麼一點點病,具足船筏,他自己沒有坐這個船筏到彼岸去,但是他已經給眾生準備了這個船筏,你們只要坐上去,他就能夠把這個什麼呢,船開過去,就能到彼岸了,但是你們上了岸,他不上岸了。這也很了不起啊,我就在苦海之中,用這個船筏來一次一次地度化眾生,但是度到你們上岸之後呢,我還停留在這苦海之中,我繼續又回去,又度眾生。
這樣的人也了不起呀,你不要以為他是真正的病,已經跟眾生病得不行了。眾生是真的病,他是算假的病,最多有那麼一點點,故意留一點點尾巴這個病,實際上是示現,知道吧。身在此岸,而度人彼岸,他具有這種能力。實際上他已經接近了這個解脫,他故意不進入解脫而已。常以化人為事,自未得度先度人,自己沒有得度,實際上他自己想自己度呢,分分秒秒的事。但是先人後己嘛,我們說的,是吧,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就是這樣的,說的就是這樣的事情。
好下面,【通教二乘。體門雖巧。得而不用。與三藏同也】,前面這個得而不用,得而不用與三藏同也,說的是三藏的二乘人,得到了真諦法門,但是不能普度眾生,不能用。反過來這裡又對比說,通教的二乘跟三藏的二乘沒什麼區別。體門雖巧,他是修體空觀啊,他是由體空觀這個法門悟得這個真諦,雖然比三藏教更加的巧妙,三藏教是什麼,是析空觀,他是體空觀,一個是拙,一個是巧,他在方法方面比他靈巧一些,聰明一些,但是證得這個真諦法門跟他沒什麼太大區別,所以說與三藏同也。
後面,【通教菩薩。初心至六地。亦得亦用。用而未巧】,通教裡面的第三乘,菩薩乘,從初發心一直到六地,又能得又能用,但是雖然能夠用呢,不能巧用,用得比較笨。【七地入假。其用則勝也】,就是從七地以上,他能夠從空出假了,他的用的方法就非常巧妙了,就很殊勝了,就是這樣子的。
好,下面再講別教,【若別教十住。但得析法體法兩種四悉檀。而未能用。十行方能用。十迴向進得相似四悉檀。亦能相似用。登地分真得。亦分真用】,這說的別教,位次不一樣,有些地方是得而不用,有些地方是能得能用,它主要是這兩個方面,沒有說不得而用的,這裡面沒有說。
最後再說,【圓教五品弟子。未能得用。六根清淨。相似得用。初住分真得用也。唯佛究竟。得究竟用】,又分不同的層次,你比如說,圓教的五品位,它屬於什麼呢,外凡位,圓教的外凡位,就還沒進入聖道,離聖道還很遠,他也沒有得到什麼,也不能用。六根清淨位是內凡位,叫相似得用,相似得用跟得用有點接近了,但還不是真正的得用。一直到初住是圓教的什麼呢,聖人位,聖人位就開始叫分真得用。一分一分地破煩惱,一分一分地證得什麼呢,佛性,到最終成佛才能究竟得用。就是有些得的不多,用的也不多;有些得的多,用的也多;有些得的究竟,用的也究竟,就看你是修到哪個層次。
我們現在是叫什麼,不得不用,統統都是不得不用,沒說你不得還能用的,不得能用,那你已經修得差不多了,就接近什麼呢,要超凡入聖了,故意地不進入聖道,他能夠什麼呢,不得而用。他這個不得,實際上已經得了,我前面說了,百分之九十九點九都得了。我們不得啊,百分之一都得不到,零點一都沒有,你確實沒什麼可以用的。你不能說,我只得到百分之零點一,我也能用,那你太有本事了,我告訴你,根本就談不上啊,談不上。
所以實際上這裡面也說出來,就說凡夫跟眾生實際上差別是很大的,別說凡夫跟眾生啊,四教的差別都很大,同樣都是佛教,出的四種不同的教、法門,三藏教、通教、別教、圓教差得很多。前面講的這四種悉檀名同義不同。
你打個比方,這裡說三藏教的菩薩也能得,也能用,或者他不得而用,但是即使他是佛,三藏教的佛,他能得能用了吧,那在大乘佛法這裡說,他還是屬於不得不用,我告訴你,根本都還談不上得。相對於別教和圓教證得這個佛性,中道佛性,三藏教和通教統統都沒有證得佛性,知道嗎,他只證得真諦,沒有證得什麼呢,中諦,中諦才是佛性。他這個真諦的話,離佛性還差得很遠。
所以在本身來說,三藏教來說,他是能得能用,一到別教、圓教就屬於不得不用了,你在這裡是滿分,你到我這裡及格線都沒達到。就我們達標不一樣,我們學校,比如我們一般普通的這個學生,他達標是多少,然後你達到什麼省級的這個運動員,又是達標多少,國家級的什麼運動健將,可能達標線又是多少。你參賽的資格都不具備。你在地方上,你好像你還是運動健將,是吧,你一到國際上,根本就不讓你進入這個奧運會的,就這個意思。
好,我們再往下看啊,【八明四悉檀權實者】,你看,同樣是四種悉檀,不同的法門,它有權有實。【四諦各辨。四悉檀者此通途說耳】,它是個通名,但是裡面有不同的說法。
首先我們看,【釋論雲。諸經多說三悉檀。不說第一義者此指三藏】,釋論是什麼,實際上就是《大智度論》。《大智度論》裡面說,諸經多說三悉檀,不說第一義者,這說的是什麼呢?三藏教,三藏教從根本上來說只有三悉檀,沒有四悉檀,沒有說到什麼呢,第一義悉檀。為什麼這麼講呢?【三藏多說因緣生生事相。滅色取空。少說第一義。就三藏菩薩。但約三悉檀明四。若就佛即具四。雖爾。終是拙度。權逗小機也】,三藏教主要說的是因緣生法,一切的法都是由因緣而生,為什麼用兩個生呢?前面這個生是能生,後面這個生是所生。什麼是能生啊?因緣是能生,法是所生。我們說的因緣所生法,那前面這個因緣是能夠生的,具備生的這種能力的,功能的,後面這個法是被這個因緣生出來的,它是所生的,所有的一切事相,這個事相就是指外在的這些有形的東西,這些法,都是因緣所生。
那最終怎麼進入空呢?它叫滅色取空。等這個外在這些色法,這些物質的東西都滅掉了,那說它們空掉了,因為你只有滅掉,才看出它是無常的,既然是無常,就說它是空的。少說第一義,它很少說到第一義諦,它即使說第一義,它這個第一義是什麼?偏空。只說空,不知道空裡面還有什麼呢,不空,還不知道空裡面還有什麼呢,還有中道。所以真正的佛教的空,可不是僅僅就一個空字這麼簡單,知道嗎?空中的奧妙無窮啊。
當下本是,它本身說的是空,這個空是指性空。但是性空的當下又具備什麼呢?妙有。性空是指它的本體、本性是空,但是外在的相是有的,因緣這個幻相,這個假有是存在的。所以說到性空的時候,實際上就是承認了外在的這個事相,這些因果法,這種幻有是存在的,雖然它是無常,但是它確實是有,你不能否認它。所以很多人認為佛教空門啊,什麼東西都不承認啊,什麼東西都滅掉啦,一無所有啦,根本不是這個意思。空是從它的本性上講的,徹見諸法的本性,這個空就說明它最終不是永恆的,它沒有個永恆不變的一個自性的存在,既然是這樣的話,就說明一切法最終它沒有本體的我,它都是無常,是改變的,但是無常改變的外在這些因緣法,你得好好地去學習,去研究。
它為什麼能夠生呢?為什麼這個能夠生那個,那個能夠生那個呢?都是有它各自的因緣。我們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法的因緣就能生善法,惡的因緣就生惡法,你得好好去研究,哪些是善,哪些是惡的。那好,分別清楚了,你就得有所抉擇,你都不想得到惡報吧?你就得多行善,不要去做壞事。你想改變自己未來的生命嗎?那就得按照這個因果律去做,這個因果律雖然是無常,是幻化的,但是它會在我們生命之中產生作用力,這種作用力能夠讓你最終又悟得這個空性,增加什麼呢,累積這種福德因緣,你沒有這些善法的成就的話,最終你是沒辦法證入這個空性的。
善還得什麼,善到極點,惡得把它滅到極點,一點都不留了,這個時候你才知道,善到極點,滅到極點的時候,這個時候就進入空性了。無惡可滅,善到極點,無善可修,才悟入這個空,知道嗎?你沒到達那個程度,你悟不了空的,該做的你都不做,你怎麼去開悟呢?這些資糧你必須要積累的。所以說到空的時候,叫空而不空,這個不空就是因緣法,好好去修因緣法,順因果去而為,不要去幹壞事,要做好事,然後做好事之後呢,還得尋求一種智慧,更高的通過智慧最終悟入空性。你沒有善法,你這個人都沒這個福德的話,你是沒有這個資格去獲得解脫的智慧的。
打個比方,你這個人一無是處,壞到極點,佛菩薩想救你都救不了,一身的業啊,債多重啊,給你講佛法,你也接受不了,你不是那個根器,知道嗎。打個比方,我都已經病入膏肓了,這個時候說,你趕緊起來鍛煉吧,我讓你成為運動健將,好,你這一起來,還沒鍛煉,一下就走了。我想練你,我想培養你,你都沒這個基礎了。你先好好把自己的身體調理好,讓自己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我才能培養你。你這個人,心術不正,即使你有很聰明,一些小聰明,心機很深,怎麼有其他能力,又是什麼文武雙全,但你就是心機不正,也不能培養你,培養你幹壞事去了,怎麼培養啊,難道培養成這樣的人,是吧。我們要德才,德在前面,才在後面,寧願有德無才,不要有才無德,是不是,這不但沒培養成佛,培養成什麼,魔出來了,那麻煩了,是吧。
所以說你這些東西,你得修啊,這些東西都是事相,都是因果法,你不能少,在這個地方,你有這個基礎了,然後最終才能在這個基礎上,慢慢往上走,產生突破,否則你是沒辦法的。你有這麼大的福報,去承受這種出世的殊勝的因緣嗎?這種智慧嗎?你不夠格!所以說,空而不空,最終空也證得了,不空也證得了。空而不空不二,這就是中道,知道嗎。你的智慧,你的福德,自度度他,自利利他,所有的事業都已經修到最圓滿的時候,已經叫什麼,無作而作、無修而修了,不二法門,這就是成佛。那當然,那個道路就更漫長了。
但是三藏教哪裡說這些東西啊,是吧,你趕緊滅色吧。比如我們說,你要怎麼滅煩惱,你趕緊修行,就可以了。滅色才能取空,這個色沒有滅,他取不了空,他證不了空,實際上本身我們說,色即是空,是吧,色即是空什麼,體空,這個是滅色空,必須把壞人幹掉了,我們這個世界才太平,他就不能想到,這個壞人能不能轉化過來啊,壞人沒有絕對的壞,你不要斬盡殺絕,把壞人全部感化出來,讓他變成好人,我們這世界不是更美好嘛。你把這個壞人給幹掉了,新的壞人又出來了,知道嗎,殺不淨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為什麼呢?他會因果循環的,你以為殺掉他,他就永遠就滅掉了,他懷著很大的嗔恨心走,到時候懷著更大的嗔恨心又來了。你殺他,他下回,就是他來殺你了,你能讓世界太平嗎,不可能,就是不究竟的辦法。
少說第一義,實際上說的真正第一義都沒有啊。三藏菩薩比三藏的這個二乘人稍微好點。但約三悉檀,他主要是說的前面三悉檀,但是也能明四悉檀,他能明四悉檀,但是這個四悉檀,說句實話第一義悉檀啊,還差得很遠啊。
若就佛即具四,三藏教的佛就能具足四悉檀,真正能夠具足,但是他這個具足,也是三藏佛,還是不行。說實話,他是在三藏教算是具足了,明白嗎,打個比方,你在小學已經畢業了,那小學你六年已經畢業了,那你的畢業就是什麼,初中的開始,明白嗎。在你這裡,我小學學業圓滿了,畢業了,但是中學初中,你是從零開始。三藏教也就這樣子,小學畢業了;通教呢,初中;別教呢,高中;圓教,大學。大家明白這個意思吧,你的結束,你的圓滿,就是一個別人的新的一個起點,零的開始。
雖爾,終是拙度,權逗小機也,他就是度眾生的方法,自度的法門和度眾生的法門,都非常的笨拙,實際上就是說,不圓滿,不究竟。權逗,方便的能夠逗小機,能夠去什麼呢,度化這些小乘的根機,還可以。大乘的根機,度得了嗎,度不了。他自己都沒有進入大乘呢,你怎麼拿大乘去度眾生呢,沒這個能力。
好,再往下,【若通教四諦。明四悉檀。體法即真。其門則巧】,前面是析法則真,這是體法即真。體就是當下,當體,你不要等這個色滅了,才知道它是空,而不要等這個事情已經過去了,人死了,才知道什麼呢,人生沒意義,人生就如夢如空。你活的時候就知道它本身就是空,知道嗎。因緣的當下的有,它是幻有,幻有的東西,它就是不永恆,就知道它當下就是空的。
就證明你自己的當下不是真實的擁有,我這個生命,我這個身體,它是暫時的,因緣和合。因緣和合,不要等到你死的那天,你才感悟過來,早點明白,好不好,當下就明白,我這個身體的這種虛假的存在,就證明沒一個自性的我。不然的話,我就不會有這個身體,我應該不需要這些條件的組合,我自然而然過去就有,現在有,而且不會改變。但是你現在看著自己當下,念念生滅啊,一天一天變老啊,一分一秒都在變化,你就知道啊。如果是真正自性的東西,性是不會改變的,永遠都不會改變,那你應該一直永遠年輕呢,還是永遠像嬰兒一樣呢,搞不清楚。因為你都不知道,你原來自性我到底是什麼一種狀態,反正你起碼能不變就好,但是你實際上在變啊,分分秒秒都在變。
既然是這樣的話,從當下你就立即要悟到,當體即空,你這個體性是不存在的,沒個自性的體,永恆不變的體。你只有外在的因緣和合的一個假象而已。這個假象,在這段因緣延續、持續的過程之中,你是暫時地能夠保持一定的連續性,所謂的穩定性,但是再往後,越來越衰老。你的因緣可能就越來越差了,說句實話,你離這個世界,離開這個世界,就越來越近了,是不是。你也沒辦法保證你的因緣,相對的說,一直都是說,又有福,又有壽,福祿壽什麼都有,什麼都順利,不可能的。活一百歲,活二百歲,你再長壽,還能活過一百五十歲,現在吉尼斯世界紀錄一百二三十歲,那都已經極罕見了。然後天天大家都做夢,做夢倒是活到一百五,天天躺在病床上,沒任何意思。還不如早點死,早點死當然要死得痛快,活要活得自在一點,是吧。
所以這些東西都沒任何意義的,就說你在這裡去尋求辦法,說句實話再怎麼也最終無濟於事,治標不治本。而且治的標本,實在說能力都很差,就改變那麼一點點,多活個十歲八歲已經不錯了。天天還得這個謹小慎微的,這個不能吃,那個吃了又有害,這個地方不能去,怎麼怎麼。幾點就得睡覺,超過幾點睡覺就不行啊,這身體要它自然的一種新陳代謝,要循環啊,自我補充,不合這個養生之道。最終當然大半輩子都在養生,最終確實也多活了五、六歲,七、八歲的,但是你說實際上又有多大意思。當然你是相對是一種健康生活。
但是按照這個生死輪迴,這個真正的根本沒什麼用。你就是說等於在一億這個數字上,加了個一,甚至都不到,增了那麼個零頭有什麼意義呢?比起這個無限的生命的這個長河來講,你增加那個幾歲,還不夠你費的那個勁,說句實話,是吧。付出的多,得到的就那麼一點點,最終又害怕失去,天天都擔心,何必呢,說句實話。乾脆就保持中道就行了,也不能說完全不注意,也不要天天就這麼揪著心,幹嘛呢。
你應該把自己主要的心思,放在好好修學佛法,自己的品格,自己的修養、智慧、福德方面,而不是在這些細微的地方,吃什麼、穿什麼、住什麼,幾點睡什麼,衣食起居,搞得比這個計算機還精確,有必要嗎,再精確最終該壞壞了,不是聽你的,知道嗎。不是你計算好,它就能怎麼樣,所以最終還是這個心態最重要,智慧最重要啊!
好了,我們再看下面啊,這裡其門則巧,我們就是大家要趕緊,當下就要明白,不要執著,當下就要把自己這個糊塗的、煩惱的思想,錯誤的思想,給糾正過來。你不要等到死的時候,等到這個時候已經無力挽回了,哎呀,我才,算了,我知道已經不行了,趕緊,我趕緊遁入空門,趕緊來學佛吧。莫待老時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是吧。早點醒悟,及時在當下就能進入佛法,時時刻刻都保持正念,這才是我們修學的一種正常的狀態。
好,【故釋論雲】,就是《大智度論》裡面說,【今欲說第一義悉檀故。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你看,為什麼講這個《般若經》啊,《大般若經》呢,就是為了讓大家進入這個第一義悉檀。大家知道,這個通教雖然也是講這空,但是這空跟三藏教的空就不一樣,同樣都是個空字,名字一樣,意義不一樣。三藏教就只有空,叫但空,通教叫不但空,就是空而不空,它在空的這個道理上,它知道萬法的因緣有是存在的。
而三藏教它就執著於空了,哎呀,趕緊空掉,什麼都不要了,哎呀,就進入涅槃。其他的,身體最好都不要要,甚至這個智慧都不要,就只要有涅槃就行了,涅槃很快樂,留這個身體幹嘛,身體是多餘的,叫灰身滅智嘛,知道嗎。本來這個身體是成就他進入涅槃的一個,我們說的,一個工具樣的,他假借這身體去修行啊,但他修成了,他就放棄這身體,不要了,寧願。本來這個智慧也是在他破除煩惱的時候,運用的一種佛法,但他修成之後知道,這些東西我也不要,就放棄了。放棄了當然你自己自我享受,但是你想想,如果沒有身體,沒有智慧,沒這些東西、佛法的話,你怎麼去度眾生?你倒是自在灑脫了,什麼都不要,因為你也不用吃喝了,法喜充滿嘛,涅槃是最快樂嘛。你不要身體,活得很自在,很歡喜,你不要吃飯,你也不會餓,但眾生需要啊,其他眾生你要不要度啊?眾生希望身體健康一點吧,長壽一點吧,有福報一點吧。你的法門用完了,你自己解救了,這個法門可以提供給,分享給眾生啊,這些智慧你幹嘛也把它丟掉呢。
最終,啊,我學成了,就像這個大學畢業,研究生畢業了,把所有書全部燒了,不要了,我都學了,太痛苦了,總算是畢業了,書不要了。他就不知道這些書別人可能還有用,我燒光了,反正我解脫了,我不管別人,我自己圖個自在就完事了。哪能這樣啊!這叫進入空,叫沉空滯寂,沉在空裡面,滯在這個涅槃裡面,不願從涅槃裡面出來度眾生了,自己已入定了,入涅槃了。我天天往這一打坐,你們那些外面的事情,充耳不聞,跟我沒任何關係,你愛好不好的,是死是活,反正我自己,進入涅槃,沒有其他想法,挺好的,這不行啊!發大乘心,空而不空,通教就有這大乘心,最終它為什麼能夠通後別圓,它能夠,這個可以培養的人才,知道嗎,屬於比較可以具有培養前途的,這是通教的。這三藏教的人啊,比較頑固,比較固執,他就想自己好,你怎麼勸他,不太容易勸回來,暫時不屬於重點培養對像,不是說未來一直不可以培養,但是這培養的時間太長了,且花心思呢,知道嗎。
【就佛菩薩】,這是通教的佛菩薩,【皆得有四。而約方便真諦。以明悉檀。猶屬權也】,它還是屬於權,三藏是權,是方便,這邊通教也是權,因為通教主要證得也是真諦。它是以證得真諦作為它當教、它本教的一個主要的成就。但是真諦的話還不行啊,它雖然是能從真裡面出假,能夠不空,但是它沒什麼呢,由空而不空最終進入什麼呢,中道啊。它離中道還有距離,所以它還是屬於方便教,屬於權。它什麼時候被接入這個中道了,接入這個別教、圓教了,這好一下子檔次提高了,知道嗎。就是什麼意思呢,本來你剛剛大學畢業,已經算不錯了,什麼時候再把你提拔成個研究生,那就好辦了,你這個檔次就上升了。
好,再看,【若別教四諦。明四悉檀】,它四悉檀都已經說了,【約於中道此意則深】,因為它是從中道的方面去講的,所以它的意義就比較深刻。【而猶是歷別。別相未融】,就什麼意思呢,它修行是有次第的,知道嗎。歷別,每個修學的方法,這個次第是修這個,那個次第是修另外一個,之間是有差別的。別相未融,相互之間呢,就有點井水不犯河水,你修你的,我修我的,一個層次修一個的,你的修學內容跟上面的沒關係,這個內容跟另外個內容又沒關係,沒有相互之間融合在一起。所以說【教道是權。此則非妙】,教道什麼呢,就是它從教理方面來說,別教的教理是權教,是方便,還不屬於真正的妙法。當然它這個說非妙的話是相對於圓教來講,如果它相對前面三藏教和通教來說,它已經屬於妙了,但我們要依據圓教嘛,天台宗說的就是圓教。
【今圓教四諦。明四悉檀。其相圓融。最實之說】,最真實的,最根本的。【故四悉檀。是實】,是實就不是權了,前面三教統統是權。【是妙】,是妙就不是什麼呢,不是什麼呢,啊,前面是實,不是權,是妙就不是什麼呢,粗,啊,對,粗,不是拙,是粗,它是相對而說嘛,有實就有權,權實,粗妙,它是妙的話就不是粗,那反過來說,前面三教是什麼呢,是粗,哪怕別教都是屬於粗。
【若用此權實約五味教者】,就用權實這兩種法門來對應五味教,五味大家很熟悉了啊,乳一直到什麼,醍醐。【乳教則有四權四實。酪教但有四權。生酥則有十二權四實。熟酥則有八權四實。涅槃十二權四實。法華四種俱實】,不用講大家都知道啊,不說可能還真不清楚,我告訴你。為什麼來這麼多東西,是吧,權實就權實唄,還十二種的,四種的,八種的,是吧。
乳教四權四實,哪四權?哪四實?問問大家,大家有沒有自己下去好好研究的,把它搞明白的。乳教,乳教是說《華嚴經》,華嚴時,華嚴時是什麼呢?兼說別教,正說圓教,就說的兩種教,一個是別教和圓教。那麼好,圓教是四實,它四悉檀都是實,明白嗎,圓教有四悉檀,那別教也四悉檀,四悉檀都是權,所以它什麼呢,乳教則有四權四實,明白這個意思嗎,它是說兩種教,一個是別教,一個是圓教,別教的統統都是權,圓教的統統都是實,為什麼有四權四實?就是對應四悉檀呢,要權一切皆權,要實一切皆實。那麼好,別教的四悉檀統統都是權,就有四種權,圓教的四悉檀統統都是實,所以就有四種實。
那麼好,再往下,大家就知道了,酪教,酪教是屬於阿含時,阿含時是但說三藏教,只說三藏教,三藏教統統都是權,它不是只有四權了嘛,明白了啊。
生酥則有十二權四實,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啊,生酥是說什麼啊,說什麼教啊,屬於什麼時啊,生酥,方等,方等是四教並談,藏通別圓統統都說。那麼好四教並談裡面前面三教都是屬於權,只有圓教才是實,那麼三四就一十二,前面三種權的,乘以四種悉檀,這不是十二種權了嗎,後面的圓教乘以這個四悉檀,它是實,就四實嘛,叫十二權四實。
再往後,熟酥教,熟酥是說什麼呢,說般若,般若是說什麼呢,通別圓,不說三藏教,沒有三藏教,除了三藏教其他的通別圓都說了,除了圓教之外,另外兩教都是屬於權,二四得八,然後圓教還是四實。
到後面涅槃是十二權四實。大家一看,涅槃,法華涅槃不是一個時間嗎,怎麼它有十二權啊,是吧?它應該也是四實才對啊,怎麼來個十二權呢?涅槃有個特點啊,叫追說四教,追泯四教。它雖然是屬於圓教,但本身它又什麼呢,重新再把過去說的什麼藏通別又說了,追說,追過來說,往回裡說,知道什麼意思嗎?倒過去說,但倒過去說,光說還不行,還得追泯,泯就是泯滅,泯滅四教的差別,讓四教最終都什麼,開權顯實,進入圓教,所以這裡說,它也具備十二權,也具備四實。
到法華這裡呢,一切皆實,實際上法華並不是說好像一點權教不說,因為它什麼呢?開權顯實了,開權顯實之後呢,權就不是權,權變成實了,知道嗎?哪怕前面有十二種權,十二種權最終一歸結,全部進入四實了,它只有四種俱實,所以說大家知道,當然這四種俱實還有一個什麼意思呢?就是藏通別也是三種,圓教也算一種,叫四種。本來藏通別應該是屬於權,因為一開權顯實之後,權也就歸到實教裡面了,權就不是權了,權本身就變成實了,所以四種俱實,這就是一種微妙的地方。
所以大家看看,實際上佛法就那麼多啊,這樣,通過這個判教,通過這個分別,不同的這個種類,從權實,從四悉檀,從偏圓,從三諦,從諦啊,從理啊,從修行的這個智慧啊,最終的證得的這個果位啊,實際上這裡基本上都已經涉及到了。甚至教化眾生的一種方式啊,教理方面的,統統都涉及到了,都是有差別的。所以這樣一看的話,實際上我們對於我們自己所修學的淨土法門,自己心裡就應該更加明瞭了。
淨土法門是屬於什麼教啊?以前說過,屬於哪個時啊?圓教,誰說圓教啊,你說的?你說的能算數嗎?當然不是故意那個啊,這可不是這麼簡單的。方等時,知道嗎?《佛說阿彌陀經》,這些什麼經典都是屬於方等時,四教並談,它並不是純粹的圓教,只是它之間呢,有圓教的思想,大家明白啊,主要是這樣。如果是按照這樣的話,它應該是屬於通教的比較多一點,或者屬於什麼呢,別教的,實際上通教的是應該最多的,別教和圓教也有,但相對按我的理解實際上是相對少。為什麼相對少?因為它主要是針對我們娑婆世界五濁惡世的眾生,你不能把這個教門啊,這個調子定得太高,定得太高,大多數人是得不到利益的。但是我雖然不是定得太高,但是我包含最高的這個思想,這個理論,這個原理都在裡頭,大家明白什麼意思嗎?不像說《法華經》,或者《華嚴經》,一下門檻都很高的,不是這樣子的。方等啊,這個通教啊,最合適大家的,知道嗎?什麼東西都有,你都能在這裡面,都能獲得適合自己的一些東西。但其他定得太高的話,你上不去,太低的三藏教呢,你可能又看不上,說句實話。好,什麼都給你,你自己看著辦吧,是吧。
所以有些人經常在討論,我們淨土宗是最圓滿的,是圓教,是最究竟的,是最了義的。當然這是讚歎,從圓教來說一點沒有問題,因為它有圓教,淨土宗裡面有圓教。但是如果從它整體的大部分的主體的內容來看,它並不是主要說圓教的。比如說有些人就在爭論,這裡說的這個事情,阿彌陀佛到底是什麼佛?有些人說是應身佛。應身佛你把我們說得太低了,阿彌陀佛怎麼是應身佛?是報身佛。報身佛都不行,他是法身佛。你硬要這樣說。但說句實話,咱們不管怎麼樣,來接引咱們的阿彌陀佛是什麼佛?大部分是化身佛,你說的還比較在理,化身佛或者說是應身佛,光說化身佛還不行,還得說應身佛,應化身嘛。實際上應身、化身本身差別不大,都屬於同一個檔次,就是屬於什麼,接引凡夫眾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是屬於應化身。就屬於三種佛身裡面最低的一個檔次,我們硬要把它分一個檔次的話,他就是最低檔次。
雖然我們說三身不分家,都是佛的一個身體,但是他為什麼現這個相呢?要有分三種不同的形象來接引眾生呢?就說明你本身,你這個因緣就只有這麼大,知道嗎?你只夠這個,我們說的這個標準吧,我們說世間。有些人說,哎呦,這個佛法怎麼不慈悲,不是平等嗎?幹嘛這樣子,還分什麼高低的。不是佛要分高低,是你自己個人享受的待遇就這麼高,明白嗎。有些人說,是不是我的錢少,我只能買個什麼普通艙、經濟艙,我有錢我就買個什麼呢,商務艙,我要是再有錢買個頭等艙,再有錢我弄個包機最好,直接上火箭,我直接去得啦,檔次更高。是,確實就這樣,世間是很現實的,我們覺得有些東西,我們希望沒有這個差別,但是沒有差別,你得修出沒有差別的功夫才行。你的福德就這麼多,你也就夠買這個票的。
你不要怪佛,知道嗎?有些人說,哎呦,佛還得看,坐,上坐,什麼茶,喝好茶,怎麼怎麼著,還分別接待,有些人還看不慣寺院師父,怎麼怎麼樣,是吧?只要師父是沒有分別心,但說句實話,世間的東西啊,人啊,有些事和法,有些東西,你說一點不分別也不行,知道嗎?你不分別,我跟你都講佛法,你也聽不懂,是吧?他有些就得給他講點世間的法,用不同的法門去度不同的人,沒辦法,是吧。
所以說能夠被接引的,都是凡夫眾生,真正說到聖人,說接引只是個名字,這可以告訴大家,為什麼呢?只要是聲聞,阿羅漢也好,緣覺也好,辟支佛也好,他證入聖道,他只要一發願,他隨時都能往生,隨時都能去,即使佛不要接引他,他也能隨時去。他已經什麼呢,出離六道輪迴,他有這個能力了。我們凡夫去不了啊,所以需要佛來接你,知道嗎?你要能自己去,幹嘛還要麻煩佛來接你啊?你沒這個本事。
好,然後你被接了你還在這裡分別,哎呀,佛,你怎麼看不起我,你用這個身體來接我?你不標準、檔次提升一點嘛,讓我多有面子,顯得多好,是不是?你心裡還那個呢,還講究這些東西,還怪,那就不對了。你是怎麼樣就怎麼樣,實際上最終來說,能夠決定的不是佛,是什麼?是我們自己個人,佛只是給你這個緣分。
打個比方,我們各種服務都有啊,各種交通工具都有,都可以到西方極樂世界,就看你自己修到哪個程度,你自己坐哪個,你對號入座,就這樣子,因為他那個事情是按照自然這個因緣法去做的,誰都沒辦法改變因緣法,知道嗎?佛自己也不能改變,你做了多少,就能夠得到多少。因大則果大,因小則果也小。
所以大家不要去有任何的想法,自己好好去,是吧?跟佛法要什麼呢?要相應。為什麼要叫皈依呢,皈依不僅僅是外在的一個依靠,是內心跟什麼呢三寶、跟佛法什麼,要合為一體。你的生命,你的心,都得完全投入到佛法裡面,融為一體,你這樣最終才能真正地感受到佛法的偉大,得到佛法的這種加持。實際上這時候佛法就不僅是外在的了,已經跟我們內在是完全是一個本體了,這樣的話你才能得到受用啊。
你天天都說,哎呀,佛來保佑我,來加持我,佛給我更好的這個幫助啊,教育,教法,教化,沒用的。自己不努力,誰都幫不了你。所以我們學佛念佛也是這樣的。念佛,一句阿彌陀佛,多容易念啊,最方便吧,最簡單吧,最易持吧?簡單是簡單,如果你把它看得太簡單就不行了。一句阿彌陀佛具備多大的這些佛法的道理,你不好好去研究,你就天天就在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為什麼念?念什麼?佛有什麼道理?具體在我們的佛法之中,它是對應不同的法門,它有不同的說法,能夠解決什麼問題,你統統都搞不清楚,你修的就是最笨的方法,知道嗎?
在修,但是不知道怎麼修,不知道它怎麼用,那還是研究不通。你好好學習,好好研究,知道了,原來這些光念不行,還得有些東西得思維,得思考。好好去研究,研究透了這個佛法,這個佛號的力量你才能真正地發揮出來。就像我們說它是個非常精密的,非常龐大的一個機器,它不僅僅是有一種功能。就像我們現在用的這個手機,有誰能把這個手機所有的功能都能用全的,沒有一個,沒有誰能。即使是研究這個產品的,我估計都沒幾個,因為有些功能根本就沒必要去用啊,他都不知道,也沒有這個時間,更新換代這麼快,怎麼去用啊,都不知道,是迷惑。但是你真正把它研究透了,你發現原來還有這個作用啊,原來太小看它了。好,你最終才能把這些理論運用到實踐之中,才能在你自己修行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力。這就是修學淨土法門。我們為什麼要聽聞佛法呀,特別要聽大乘方等的經典。否則不是這些祖師給我們講什麼《阿彌陀經》,講什麼淨土經典,你哪知道淨土經典裡面還有圓教思想啊。以前的話,佛教剛開始沒有在中國形成宗派的時候,一般人根本不把淨土法門看在眼裡的。為什麼?人家不看在眼裡有人家的道理,知道嗎。因為從那個時候大家普通的這個認識的水平,對佛法的研究,對淨土宗的研究來說,他基本上是達到也就是這麼個檔次,他說的也沒有錯。因為淨土法門本身是四教並談,他是按照這個方等教這個位置上的一般而論,一般的來去看待這個淨土宗。當然也就是說也就不高不低吧,還可以。你說太高,確實也高不上去,但是後來再一研究發現,它除了這個根本的主體的內容之外,它有更加非常微妙,更加高深的一些道理,我們沒有把它挖掘出來,後來這些淨土宗的祖師就把它挖掘出來。我們才知道原來淨土法門也可以這麼的超越,這麼的達到佛法的一種圓滿,才恍然大悟。之前並沒有,知道嗎?哪怕是到善導大師這裡都沒把這東西全部發揮出來。一直到後面天台宗成立之後,慢慢這些東西,包括華嚴宗成立之後,這些東西才真正出來。
當然善導大師的時候已經成立了,當然那時候他只還是,主要是站在淨土宗的立場去宣揚淨土教,而沒有站在其他的宗派,或者其他的經典,大乘經典的這個高度,重新去研究去審視這個淨土宗,所以他是很難去把它完全看透的,看明白的。你看,又囉嗦這麼多。大家休息五分鐘吧,休息五分鐘,我們回頭再講。
大家都辛苦了,坐一個多小時不容易。法師辛苦了(眾)。我辛苦啊,是,身體有點辛苦,確實也得付出一點嘛,這付出都是很歡喜的,大家好不容易中間休息幾分鐘放鬆一下,所以一時半會不想剎住車,行,我們還得回來。
我們看下面具體,下面有問答,天台宗經常叫料簡,問答就是料簡,也是其中的一種。【問。三藏菩薩。雖得四悉檀。望通教但成三悉檀。今通教望別教云何】。他就問,三藏教的菩薩,前面不說有四種悉檀嘛,三藏教的菩薩得到四悉檀了,他也能夠用是吧,又能得,又能用。有些說不一定完全得到,他故意不完全得到,扶惑潤生也有這種說法是吧,但是這三藏教的話,一般這種情況比較少,主要是通教,扶惑潤生,這裡記錯了。望通教那它只有三悉檀,就它的第一義悉檀在通教看來,不叫第一義悉檀,不成立,它只有前面什麼世界,還有什麼為人、對治悉檀,這三種是成立的。那麼反過來我們再看,通教來看別教,跟別教對比,又是什麼情況呢,它是有四悉檀呢還是沒有呢?【答。有二義】,有兩種說法。【當通是得四。望別但得三】。這什麼意思?當通,就通教就它自己本身來講,當下來講,它具備四悉檀,它在自己這個教裡面說得過去,但是如果按別教這個要求、這個標準去看的話,它也只有三悉檀。就跟前面三藏教,如果從它當教來說,它三藏教菩薩得四悉檀,但是它如果按照通教的標準,它只有三悉檀。這也是一樣,通教到了別教這裡,它也不具備四悉檀,也只有三悉檀,它的第一悉檀也不成立。大家就知道我前面說的沒錯吧,你這個小學畢業在我這個初中根本就不入流的,你還沒有入,還沒真正入學呢,一年級都還沒入學呢,初中,你畢業算什麼。所以說這裡我們就看了啊,反過來通教跟別教也是這樣。
再下面看第二問。【別教望圓亦爾不】,那麼別教來看圓教,以圓教的標準來對比的話,也是這樣嗎?是不是說它也不具備四悉檀,就是只有三悉檀了呢?就跟前面這個例子是一樣的呢。就不一樣了,這裡說【不例】,就是不同。不同前面的藏望通,或者通望別。什麼意思呢?【圓別證道同故】,什麼意思,圓別證道同故是什麼意思?我估計大家不跟大家講,真的沒幾個能夠知道的這個,這裡面就說圓教和別教所證得的這個道理是相同的。【並曰】,又說【三藏通教。俱證真諦。亦應俱得四】。有些就說你圓教和別教證的道理都是同的話,那麼我們三藏教和通教也證得這個真諦呢,那它應該也有四悉檀,你為什麼說它只有三悉檀呢?
【答。三藏真諦雖同。菩薩不斷惑。故闕一】。三藏教和通教同時具得的真諦是相同的,應該三藏教和通教之間沒什麼區別,那麼三藏教相對通教為什麼只有三悉檀,沒有四悉檀呢。這就說了,三藏教真諦雖然同於通教所證得的真諦,但是三藏教的菩薩沒有斷惑,沒有把所有的惑都斷盡,所以還缺一,就缺了第一義諦。他跟通教比起來,他斷的惑更少,通教斷的惑更多,大家明白什麼意思吧。以他的標準來說你就不算。然後呢,【圓別俱斷惑。是故俱四】,那邊是不斷惑,而圓教和別教呢,別教也斷惑,圓教就更不用說了,所以說別教和圓教,可以說是證道同步,但是三藏教跟通教對比呢,不能說證道同步,它是有差別的。
【又並三藏通等。雖四而三。可是權】,又說三藏教和通教這兩種教,雖然有四悉檀的名字,但實際上只有三悉檀的真正的含義,所以它只有三悉檀成立的,實際上最後這個第一義悉檀不成立。它是權,可是權,它都屬於權教。
別教呢比較特殊。【別教四而不三。應非是權】。別教說四悉檀它確實就有四悉檀,它也有跟圓教一樣的第一義悉檀,所證的道跟圓教是相同的,所以說它不是屬於權。當然這是從證道方面講,另外還有其他的不同說法,我們看。【答】又看答。【三藏通教】,這有還有這個又並,這是又一問答,又一問了,它說是不是別教應非是權,這裡說,【三藏通教。教證俱是權。故但三無四】,就是三藏教和通教呢,它的教道和證道都是屬於權,都是屬於方便。教,教法。證,最終證得的果位,證得的道,都是屬於方便。所以說,它只有但三,只有三悉檀,沒有四悉檀,它是相對於後面的別教和圓教來說。但是,別教是教道是權,證道卻是實。那就很有意思了,它從教理上說,它是方便,它不究竟。雖然不究竟,但它最終證得的果位,這個果位的性質跟圓教又是一樣的。
所以說,【從證則四從教則權】,是什麼意思呢?從證得的道果來說,它具備四悉檀。從它的教道,它的教理方面來說,它不圓滿,它就是屬於權教,它就只有三悉檀,就沒有第一義悉檀,大家明白什麼意思吧?就是你說的這個佛法還不夠圓滿,這是別教。但是它雖然不圓滿,最終如果他證得道果之後,他也能破無明惑,能夠證得一份法身,但是他證得法身,我們知道,別教沒有圓滿究竟的法身。但是他證得一分的法身也是法身,他跟你這圓滿的法身本身,這個性質是沒有任何區別的。打個比方,就說天上的這個月亮,十五的月亮是最圓的,然後平時初七初八,剛剛有月亮,到時候月亮越來越大越來越大,它半月甚至是月牙,它本身也是月亮,它性質並沒有什麼區別。從中道佛性它是一樣的,但是從它這個教法、教理方面來說,它確實是不究竟、不圓滿的。所以,它為什麼最終證得的是證道,也不究竟、不圓滿,就因為它是由教道所決定的。
所以說,佛教講這些東西,教理行證,你教不究竟、不圓滿,你所悟得的這個道理就不透徹。悟得的道理不透徹,你要修行,你怎麼修?你要依教,要依教而修,那你依的教本身不圓滿,你最終獲得的這個果證,證的果位也就不圓滿。所以說這也是表示一種因果。所以說什麼都是從教而起行,從行而證果。如果你的教都沒有學圓滿的話,你最終修的行肯定也就不會圓滿。你修行不圓滿,你最終獲得的果位也就不圓滿。所以說,學習多重要,聽經聞法多重要,這是第一步,入佛法的第一步,第一步沒有走好,就決定你最終的成就就不行。
打個比方,我們入學,你找個普通的、平庸的老師,你再怎麼學,把他百分之百都學來,你也就跟他水平差不多。你找個頂尖的老師,我哪怕只跟他學到一分二分三分四分,都遠遠超過那個百分之百的平庸老師。如果你最終一直學下去,你跟那個頂尖老師是一樣的成就,那不可同日而語。大家明白意思吧,就像好學校,現在都爭破頭皮入重點學校,重點小學,從小學就開始拼,幼兒園都開始拼了。中學,什麼附屬中學,什麼實驗中學,最後拼大學,重點大學,重點裡面又有不一樣的,都在這裡。為什麼拼呢,實質上有點俗了,但實際上也表明,你入的學校不一樣,你最終可能獲得成功的概率,或者說成果是不一樣的。
當然這是從世間上去爭,也不是完全沒道理。但如果大家都去爭的話,說句實話,功利心太強,確實也不太好,佛教最終叫無爭。為什麼叫無作四諦,最高的標準是叫無作,無住,並不是讓你不做,心無所做,心無所住,但是實質上做得比誰都好。沒有任何的功利心,沒有任何的妄想投射其中,沒有任何的私心雜念,沒有我執,沒有法執,確確實實,在踏踏實實地做。而我們的話,都是起心動念,就是錯誤的,都是為了自我,所以就會有煩惱,成就了也有煩惱,不成功一樣也有煩惱。
【三藏通教。教證俱是權。故但三無四,別教教道權。證道實。從證則四從教則權。又並。證道有四。教道應三】。這倒是問得對了。【答。若取地前為教道應如所問(云云)】。如果你是以地前作為教道的話,當然地前都是屬於教道,地後就屬於證道。登地的菩薩,別教登地的菩薩就是超凡入聖,他是屬於入聖流,在別教這裡,他就屬於證道了。沒有證入初地之前,其他的什麼十住十行十迴向,別教這裡通通都是屬於教道,他都屬於凡夫,凡夫這個階段,他就沒有果位,他這個方面就只有三悉檀,進入初地之後,他就有第一義悉檀,大家明白什麼意思嗎?你修成了你才具有這個資格,沒有修成,還是不行。
再我們看,第九【開權顯實者】,這個就很有意思,法華經的中心思想,開權顯實。【一切諸法。莫不皆妙。一色一香。無非中道。眾生情隔於妙耳。大悲順物。不與世諍。是故明諸權實不同】。什麼意思呢?一切諸法從本來,從它的本體來說,都是屬於妙法,為什麼這麼講呢?從道理上講,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既然皆是佛法,皆有佛性,那佛性就是妙。所以我們經常說佛教裡面說的最高的一個道理,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任何一個色,任何一個物體,甚至任何一種香味,一個味道,它都是中道,都是佛性,都是佛法,我們觸目皆是,但是觸目都不是,為什麼?因為我們是凡夫,眾生情隔於妙耳。它本來具有這個妙義,但是我們看不見、摸不著,不明白,為什麼呢?情隔,情,妄情,情執。用錯誤的這麼一種執著、分別,然後你去看這些東西,看一切法,你就看不明白、看不透,所以說中間就有距離,叫隔。雖然是近在眼前,但是遠在天邊,就這樣子。
你看我們身體裡面有佛性嗎?你看到一切法有佛性?你看不到,但是佛說有,就是看不見。為什麼看不見,肉眼唄看不見,凡夫的心、分別的心你怎麼能看得見呢?只有佛的心才能看見,只有佛眼才能看得見,這是從佛的這麼一個位置上去說的,佛的眼中一切法莫不皆妙,一切法皆是佛法。好到了你這裡,本來具備佛法的一切法都變成了眾生法,降一個檔次了。這就是我們的待遇,這就是因果,我們講的十法界的因果,就是十法界為什麼會有法的分別,會有界別,是因為眾生的因緣不同,所以就分成這十個不同的世界。到你這裡,就是你人法界所能看見的這個範圍,即使佛到面前來,你也不是看到佛的形象,你看到的都和普通人差不多。然後你說,哎呀,佛,是不是你不慈悲,幹嘛不現佛相給我看呢?佛說,你是不是冤枉我了,我現了佛相,但是怎麼到你這裡,一照出來,一看出來的,他就變成人了。然後他說,不會吧,我要相信我眼睛看到的,佛你肯定是在糊弄我,不是這樣,實際就是這樣的。
打個比方,我們眼睛就是照相機,人家是非常美妙的景色,你拍出來,簡直暗淡無光。就人一樣的,有些人一照相,突然一看有光來了,哎呀菩薩。有些人感到很神異,雖然有些東西當然是有點牽強附會,不是真實的,就說明一種心理。就是有時候你隨著不同的因緣,不同的條件,他有時候同時拍一個東西,可能也會成不同的像。是不是這個道理呀?那不同的眾生的因緣,你的福報不同,所見的東西也不一樣。
我記得前段時間還看個小品,很有意思,有時候看個小品講喜劇,三個人在旅店裡相遇了,可能大家有看到的笑星比賽什麼的,我覺得這個倒是有點意思,講的這個因果。然後大家之間都萍水相逢,說見了面特別親熱,相互之間就要什麼拜為兄弟。然後就是其中一個人就比較壞,懷著鬼胎,他就想偷這兩位當時結拜兄弟的錢。然後呢正偷的時候,好像說就打雷了,打雷也沒把他雷死。另外兩個人就醒了,就問你怎麼幹什麼幹什麼,他就不好意思說了嘛,人家為什麼會有打雷?怎麼怎麼著,他說我們暗暗地已經發了誓了,誰要偷我的東西就要遭雷打。後來他說你能不能把這個誓言取掉,你看我都這個樣子了,打雷雖然沒有死,但也打得夠嗆,當然他是笑話,他說那行,我就不發這個誓了,然後我們再睡覺。趁別人睡著了,他又偷,一偷,好,拿出來,本來是金子,變成叫屎粑粑,變成糞便了。哎呦,他說怎麼這麼髒?然後那兩個人又醒了,醒了之後,他說,你剛才不是已經取消這個誓願了嗎,他說我沒發這個誓,但我發了另外一個誓,我心中暗暗地發了個誓,如果誰要偷我的錢,這個黃金就變成屎粑粑。然後因為他有那個壞心思,所以在他這裡他拿這個黃金,金子都是變成屎,別人這裡依然是黃金。這就好了,這一輩子都說咒的話就麻煩了,你說怎麼用錢?用不了錢,都變成屎了,這就他遭的報應嘛。
當然現實之中不是完全能夠實現的,就是說明一個什麼道理呢,這個因果有些東西啊,確實是很微妙的,大家不要說完全不相信,他可能會有藝術的加工誇大,但是我們換另外一個時空的話,可能他受到的報應可能遠遠比現在更加厲害。這個事件就是這樣子的,你不能欺心,不能違背因果,知道嗎?你違背因果的話,最終你就會受到相應的一種因果的待遇,就這麼回事。有些人雖然吃著山珍海味,但是吃得不香。睡的是非常豪華的這個別墅住宅,但睡不著覺。一個普通的人可能睡個什麼三尺的一個小房間,很簡單很簡陋的,但是人家睡得香得很;吃的是粗茶淡飯很健康。你看是不是,東西有區別,反而得到的最終的結果完全不一樣。同一個東西,人家感覺到很有味道,你就覺著淡然無味,為什麼會這樣呢?你說福報就真正的是福報嗎?因人而異,真正有福的人,福報確實是福報,他享得了。沒有福的人,福會變什麼?禍。因為他沒有福報去承受,他去享受的話,他最終什麼德不配位,他會有禍的,惹來禍端的。真正有福的人,甚至禍也能轉為福,那就更不得了了。所以這些事情大家好好去想想,真的是這樣的,你不要怪誰,怪自己吧,為什麼看不明白,你自己不努力,你不修行,你怎麼提升自己生命的能量?你怎麼能夠更明白地看透世間的這些萬法的東西呢,別人為什麼就能看明白,我看著怎麼就是一片糊塗呢?
【大悲順物,不與世諍】,大悲,佛菩薩大慈大悲的,不與世間的人去爭論,我們講了就講了,你能聽懂當然好,聽不懂的話我們爭論也沒什麼任何意義。
下面說,【是故明諸權實不同】,所有的法都有權有實不同。【故無量義雲】,《無量義經》說。【四十餘年。三法。四果。二道。不合】。你看,這三法上次說到三法,種種三法。說的種種四果,聲聞四果什麼四果的。二道,有根本道,方便道。大家都沒辦法合,說了佛法四十幾年,但是說的都是什麼?權教方便教,雖然你們也說根本教,但是沒有開權顯實,那麼什麼呢?權就是權,實還是實,權和實之間沒有任何的什麼溝通,權沒辦法變成實,實也沒辦法去接引這個權,去提攜這個權教。所以說前面說法四十幾年,一直沒有說《法華經》和《涅槃經》之前,權和實之間是什麼呢,涇渭分明。現在不一樣了。【今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方便門之中就有真實相,真實相而不離方便之門,明白嗎?就說一切看似我們不起眼的普通的東西,竟然含有最深妙的道理。
【唯以一大事因緣。但說無上道。開佛知見。悉使得入究竟實相。除滅化城。即是決粗。皆至寶所。即是入妙】。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最終以一大事因緣,就是讓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讓眾生真正具備佛的這麼一種知見。佛知佛見,你不能以眾生的知見再去看這些法,你要換一個思維,換一雙眼睛。佛是怎麼看這些東西的,佛是如何去認識的,以佛法來改變我們自己,替代我們眾生過去的這些分別,分別心,種種各方面虛妄的心。
除滅化城。當然這個化城就是我們說的比喻了,就是這些二乘聲聞和緣覺,他變的一個化城不是最終要達到的寶所、目的地,是中間暫時休息的一個地方。決粗,一個是決粗,一個是入妙。決粗入妙實際上就是什麼,開權顯實,開粗顯妙。決就是開,把它說透了,說明白了,然後你就知道,原來粗不僅僅是粗,粗中有細,粗中有妙,你不要簡簡單單把這個事情看簡單了、看輕了,一切法看似毫不起眼,我們看到的只是粗的一面,佛再給我們重新再看一遍,給我們開示一下,哎呦,原來它裡面有這個妙?明白了,你看,就入妙了。我們說化腐朽為神奇,點石成金,就知道了原來石裡面就是有金子,原來我們就以為石頭就是石頭,不知道這個石頭是金子的石頭。
【若乳教四妙。與今妙不殊。唯決其四權。入今之妙。是故文雲。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即此意也】。這是分別對應這個乳教,五味教,第一個是乳教,乳教四妙,哪四妙?哪四妙?剛剛不講過了嗎,前些天上節課,四權四實,這個四實就是四妙,四妙就是四實。它是圓教的四悉檀,這是四妙。因為乳教是什麼?是華嚴時,華嚴時是正說圓教,圓教就具備四悉檀,四悉檀又是實,又是妙,與經妙與法華的這個圓教的妙,沒有任何的差別。但是必須還有四權,它別教就有四權,決其別教的四權,入經圓教的四妙,大家就知道了,它不僅僅妙本來是妙,原來的粗的地方也變成妙了,這就是真正的一個道理,就是開權顯實。是故文雲,這就說了引這個經文來說了,就不用再講了。
下面我們看第二個教,【決酪教四權】,酪教四權不用說了,但說三藏教,三藏教全部都是權,四悉檀四權。【生酥十二權】,當然說十二權之後還有什麼呢,還有四實,就忽略不說了。【熟酥八權,皆得入妙】,反正是權的話,最終都是決權入妙、決粗入妙。其他是妙的,本身具備妙的,就不用再開權顯實、開粗顯妙了。
【故文雲。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又云。決了聲聞法。是眾經之王】。你看阿羅漢也能成佛,你不要以為阿羅漢就永遠都是阿羅漢啊,阿羅漢是小乘的果位,但是阿羅漢最終也能成佛,你只要通過佛的這種開示他立即就能轉變,就能發菩提心。所以在法華會上大家看到什麼呢,佛跟這些聲聞弟子,很多聲聞弟子,有幾個代表是吧,授什麼呢授記。你不要以為你自己各方面這麼一點點小小的成就,你就可以在這上面享受了,躺在上面,你要發菩提心。發了菩提心,大家一發,哎呀,明白我們都可以成佛,我們不僅僅是做聲聞的、做阿羅漢的。佛立即給他們授記,在未來過多少劫,多長時間,你在哪個地方成佛,你的佛號是什麼,你有多少壽命,度多少眾生。你又在哪裡成佛,立即就跟他們說了,你不要等待以後你成佛的時候再說,現在先跟你說吧,給大家打打勁,打一劑強心針鼓勵鼓勵。確實是這樣子的。這只是個時間問題。就說你有這個因,已經決定必然會得到果,只是這個果需要時間,需要過程去完成它而已。所以發菩提心為什麼最重要,就在這個地方,走出這一步,你不想成佛也會成佛的。當然你不會說不想成佛,但怕你後面有時候會退悔,會忘失,那是暫時的忘失,並不代表你絕對會改變你成佛的這個最終的結果。
當然【決了聲聞法。是眾經之王】,你看人也能成佛,法也能成為佛法,一個人一個法。【聞已諦思惟。得近無上道。方等般若所論妙者。亦與今妙不殊】,就是方等是四教並談,也有圓教,般若是說三教,也有圓教。【開權顯實。其意在此】,反正就把這個權教最終開為實教,進入到實教,通通都把它做個最終的一個融合。大乘的還是大乘的,佛法還是佛法,那麼其他的聲聞法,其他的小乘人都通通歸於一佛乘。打個比方給大家來個大福利,原來已經進入大學的,繼續在大學讀書;現在在讀中學的,提前都把你們提拔了,不用考試了全部進入大學,都讓你們具備大學的資格了。太高興了,但你起碼對自己又得有信心呀。讓你進來你還不進來,沒辦法不對機了,我行嗎?我中學都還沒畢業你就讓我讀大學,我能夠勝任嗎?完了,讓你去你都不去,本來能夠去的,就缺你這個決心。當然不僅僅是決心這麼簡單了,就是佛看了眾生的因緣基本上也就成熟了,可以聞到這個一乘佛法了,所以才說的,並不是隨隨便便就說的。
再看後面還有問曰,再把這個問曰內容真多啊,算了吧,暫時不講了時間快到了。很高興呀,一說不講了,早點下課好是吧,學點佛法不容易你看,這個色身還不支持,時間太長累呀。在娑婆世界時間不夠,精力不夠,智慧不夠,福德不夠,什麼都不夠。自己沒個智慧,外面又找不到好的師父,內因外緣都缺乏。
好了,我們看下面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大家提出來的。
(阿彌陀佛,師父吉祥。法華玄義卷第一中說,破惑悉法入空對應三藏教生滅四諦,破惑體法入空對應通教無生四諦,破惑次第入中對應別教無生四諦),這個地方對應別教無生四諦應該有問題,應該是對應什麼呢別教無量四諦,無生四諦那不跟通教一樣了嗎。(一破惑一切破惑圓頓入中者,如來則轉無作四諦法門起圓教也)。光聽這個不看文的話大家都聽不懂,不太容易這都是術語。反正分別對應四教,藏通別圓對應的什麼呢?生滅四諦,通教的無生四諦,別教無量四諦,圓教的無作四諦,都是破惑、破煩惱的。用四種不同的四諦這個法輪去破煩惱,這個輪是法輪,它是個武器,它是個佛法的武器,能夠破除一切的迷惑煩惱。分別是四種不同的四諦法門,生滅四諦、無生四諦、無量四諦、無作四諦,(俯請師父弘慈演說開示其中義理)。這好,再開示義理這又得講一堂課了,講不了,知道嗎,當然你提這個問題是很好,但是說實話這個題的量太大了。(以及如何在現實生活中依此觀修),還得說運用具體如何運用,關鍵理我都已經夠難講通了,你還要講具體怎麼運用修行,這就更難了。(感恩師父慈悲賜教。阿彌陀佛。)
咱們不要講其他的修行不修行,先把這個理先通一通。生滅,我們剛才說的「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那麼貪瞋癡是什麼呢?是煩惱。戒定慧是什麼呢?是佛法。它屬於四諦之中哪一諦呀?分別對應的,貪瞋癡屬於什麼諦?集諦。戒定慧屬於什麼諦?道諦。集諦是煩惱,怎麼才能滅煩惱呢?以道諦來對治煩惱。那麼道諦生,那麼什麼呢集諦就滅了。那麼菩提生了,滅諦出來了,涅槃出來了,那麼生死煩惱、生死輪迴就沒有了。所以說它是有生滅的,它這四諦就說你是來滅我的,我是來滅你的,明白嗎。有你沒我,有我沒你。你不修戒定慧,你這個貪瞋癡就滅不了。你怎麼才能滅呀,就得用戒定慧來滅,得修學佛法,用善來滅惡,用佛法來滅除世間法這些煩惱,用正來壓邪、來滅邪,那它還是屬於有生有滅的,所以這叫做生滅四諦。大家明白道理嗎,世間法本來是生滅的,好,一到你佛法三藏教,還是生滅。這個人就是正邪不兩立,我們說的,但實際上他說的是有道理的,但這種方法不究竟,知道嗎。你一定要把它滅掉,你這個正念的力量才能成立起來,正念的力量生起來了,你才有力量去滅掉它,那說明這個正和邪之間是什麼呢,是有什麼呢,對立的。對,是有分別的,這屬於二法,分別法。佛教真正的大乘佛法是什麼呢,不二法門。這是三藏教。
通教呢,體法入空,當體皆空,就是你不要去破它,它本來就是無生的。你要知道它本身這個,一切什麼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紙老虎,假的。你真把它當老虎了,我要生產武器把它幹掉,我們要消滅它,我們團結無產階級,我們團結正面的力量,我們把它幹掉,那是笨方法。現在什麼呢?它都是紙老虎,你不要把它當成那麼厲害,它沒這麼害怕,沒這麼兇惡。本來是無生,一切法當體即空。既然是當體即空,你不把它當回事,它就沒辦法真正影響到你,你越把它當回事,它對你的負面作用更大,明白什麼意思嗎。所以說,雖然表面上看戒定慧能夠滅煩惱,但實際上貪瞋癡,能夠滅貪瞋癡,但貪瞋癡是實際上有這個自性的我嗎,沒有。它是空的,它是無生的,你要真正理解到無生,你才能真正把它破得徹底。那麼你能對治的這些佛法,能產生作用的這些藥,難道它就是真實的嗎?也不真實。它是個方便是個工具,只是為要治病,藥到病除,病除就不用再用藥了。甚至呢,不要把病當成病,也不要把藥當成是藥。你的境界要更高、更超然,知道諸法無生。
就有些人,哎呀我學了佛法,你看我有很多功能,我知道這個佛法怎麼對應這個病,我知道,好像是個醫生樣的到處開方子,到處治病,自己以為自己了不得。然後你就說,哎呀你看你身上毛病很多,你看你的煩惱多重,他就把這個東西當做實實在在的東西,執著這個外相的東西。你說他能修到什麼層次,層次就很低,知道嗎?而且之間是有對立、是有分別的,他會產生更多新的煩惱。表面上給別人治了病,別人不高興,我給你治,你要等我,你看我多了不起,多崇高,人家不高興知道嗎。雖然治了病,人家不高興,你治病不是為了什麼目的,人家根本也不是什麼目的,就隨緣就完事了。隨緣本身就實際上不存在的,表面上是幻生幻滅的一個假相,千萬不要當真,本體是無生的,這就是通教。它的境界就比前面三藏教要高得多了。就等於做好事不留名,沒有任何的功利心,能夠看到事物的本質,但並不是放棄他表面的工作不做啊,因緣還得做,善法還得行,惡法也得斷,但是呢,斷善法無善法可斷,斷惡法無惡法可斷。就是說雖有苦集,沒有苦可以滅,沒有集可以斷,沒有道可以修,沒有滅可以證。苦集滅道,雖然修、雖然證、雖然滅、雖然除,但是最終無所修無所證,這就他的一種境界。無心去做這些事情,不要有心地去為,前面三藏教是有心的,所以最終做成了,他的成就不高。通教是無心地去做。
但是證悟性空還不行,為什麼還來個無量四諦呢?你自己證悟空性,你還得發菩提心。四弘誓願我們就說: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你為了度化眾生,你還得學眾多的法門,破除眾生的煩惱,讓眾生離開苦海,最終你才能證入什麼呢佛道。你光進入這個空性還遠遠不夠的,從空要什麼,出假。還有很多方便的法門、方便的智慧,你還得去學習呀。所以這個菩提道是非常非常極其漫長的,你把這些本事都學夠了,你自己的智慧不斷往前提升,同時用這些智慧來度化眾生,你的福德不斷地圓滿,這就叫作無量四諦。雖然是做了無量,最終還是什麼呢,從空而出假。它是建立在空性的這麼一個基礎上的。做了一切度眾生的事業,無眾生可度;說了無量的法,無法可說。雖然無法可說,但還得說法;雖然無眾生可度,但又得度眾生。之間沒有任何的矛盾。明白嗎?
就是我們以前,我們看有個特蕾莎修女的,雖然眾生很多人可能誤解我,但是我該做的還得做;雖然有些人可能會誹謗我,但是我想想該做的還得做。這就有點相當於做菩薩的。你不要去在乎外在的這些東西,你該做什麼就做什麼。用性空的,用出世的這麼一種態度去做入世的事業。因為光有出世,沒有入世的話,不行,你這個出世不能究竟圓滿。同時你不能入世的話,光你一個人出世有什麼意義呢?你所學到的這些東西,你要分享給所有的眾生,你要遍施一切眾生,讓眾生也得到這種利益才是我們學佛的根本。所以說這個無量四諦,必須從空而起種種行。慢慢地完成你的菩提道,到最終無作四諦就是所作已辦,已經圓滿。做與不做都已經不著相了。不住二邊,即不住於性空也不住於緣起,到底是空呢還是不空呢,到底是亦空亦有呢,還是非空非有呢?不可說,不可思議。不可思議之中,任運又具足一切的佛法妙用,這就是佛的境界。就是最後的無作四諦,這就太了不起了。
你根本不用去想這些事情,因為你本身已經達到這個境界,你不用想它自然就能成就。還要你天天在那想,哎呀看看娑婆世界有哪些眾生他跟我有緣,他根機成熟了,行,我得去變化,我得示現去度他。這屬於菩薩境界了,還屬於別教菩薩,還不算別教太高的菩薩。到了圓教的佛菩薩根本就不用想,自然而然就會以最好的方式自然地應現在他身邊,以最恰當的方式、最恰當的時間、最恰當的地點、最恰當的方式對應這個眾生,讓他得到最好的當下的成就。不用去思考,就是月映水中,月亮本來沒有心的,自然就能映到水中,為什麼?水已經有這個緣分了,它已經清淨了,它已經沒有染濁了,它能夠映現這個月亮它自然就映現了,難道月映水中還需要我這個月亮到下面去嗎,還要我月亮想一想我得映到你這個水裡不映到那個水裡嗎?沒必要。這就是無作四諦。
當然對於我們這個境界太高。前面也跟大家說了,實際上通教的是最適合我們修了,先學無生法,先學性空,明白嗎?世間的一切東西當下就是幻相,都是假的,都是空的,不要真正把它當回事,但是你不要當回事,你不要把別人也不當回事,知道嗎。哎呀空了,沒事,我說你幾句,我是好心。但好心的話,這還不是又是有了嗎?對吧,我對你並沒什麼,我這個人很直,有啥說啥,你說到痛快了,人家不痛快呀。我沒有心,反正我沒有煩惱。我不管你有沒有煩惱,人家聽了有煩惱。這個無生法可不是這麼修的。你心中無事,但是也別讓別人產生煩惱,所以性空不離緣起。你這個緣起不是針對自己的,你要針對別人,讓別人不要生煩惱,最起碼。不但不生煩惱,反而讓別人歡喜,不就更好嗎。
同時也不妨礙自己性空啊,你幹嘛讓別人產生歡喜,我就性空了,反正我心中無事,我自在。那不行,佛法都是這樣子的,對於自己要求肯定標準要高,但是對別人首先要什麼呢,想眾生是第一位的。你不能要求別人也一樣的空,遭受你自己一些不好的一種態度語氣。你說你也不要放在心裡啊,你也空啊,人家空不了,知道嗎。但是你得空,別人對你這樣的話,你就得空,不要光聽得好話聽不了壞話。我就喜歡聽好話,比吃了蜜還甜呢。千萬不要對我態度壞,不然的話我心裡受不了,我很脆弱,那你修什麼佛。好好去學習,觀察因緣。雖然如夢如幻,但是因緣法裡面是有無窮的奧妙的。他應該在什麼時候合理地出現,對什麼人應該如何去正確地、方便地、巧妙地、善巧地去運用,你都得學會。在這個基礎上然後你才真正地慢慢進入到空性,那才行。你都不研究透,你說它就空了,那都是完全停留在口頭上的。光研究還不行,還得鍛煉還得修啊,且經過實際上的操作不同的訓練、鍛煉反反覆覆去磨煉,最終你這個功夫才練得成,否則不行的。這裡就不多說了,說多啦就沒法講了,阿彌陀佛!好好念佛。
所以下面第二個問題呢,哎呀時間又到了。老拖時間。行,再把這個地方再看看吧,再問一下吧,把問題再回答一下吧。
(阿彌陀佛,師父吉祥,師父慈悲,)這說了一大堆這個恭維的話,不能念了啊,這一念的話我又生歡喜心不好,直接說後面正題。(師父在上次開示,從假入空時說到了念佛法門,說念佛也是從假入空)。當然念佛法門不僅僅是從假入空的,可以修從假入空。(一開始我們心念口誦耳聽阿彌陀佛這句萬德洪名,是不是也相當於從假入觀?)確實,有佛可念,有心可念佛,有能念之心,有所念之佛,這不都是假嗎,因緣假嘛,是吧,能念有心,所念是佛,因緣合和,最終才能把這個佛號念出來,這就是因緣法,因緣法都是屬於假,是從假上去修行,起觀。(就是說我們信願持名,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一句佛號念到底不拐彎,念茲在茲,不換題目,假以時日經年累月,我們總會有一天會從假入空,證到空性,乃至念佛三昧),這句話是沒有錯。如果念茲在茲,假以時日,反正你就一直持續念下去,永遠不退,信願也具足的話,當然就能最終從這個假裡面慢慢進入到空,證得空性,乃至念佛三昧,(這是不是就是我們念佛的從假入空,叩請師父慈悲開示,這樣理解是否正確,至誠感恩師父,阿彌陀佛。)
理解倒也正確,但是理解還不夠什麼呢?不夠完整。你說一句佛號念到底,我就不拐彎不換題目,什麼淨念相繼,什麼念茲在茲,這都屬於一種比較笨的念佛方法。你還得從這句假方面去好好觀察,當下這個念,能念所念,本來什麼呢?無自性,本來也是性空的,知道嗎?能念的心雖然是在念佛,心在何處,實際上你是找不到的。所念的佛,雖然有句阿彌陀佛可念,難道真正的佛性又是可以以形象、以語言去描述,可以見得到的嗎?也是不可思議的,它也是空啊,所以你不能僅僅從外在的事相去看,你要從事相上怎麼去入空,得做點文章。
雖然念,知道這個念是如幻如夢的,知道這個念本身是空,雖然是空,但還得老老實實念,明白嗎?就不能把念佛這個相太掛在心上,不要太著這個相,為什麼不要著這個相呢?讓自己念得更加什麼?自然一些,念就是念,不要想著這句佛號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誰在念啊?我在念。有個人,怎麼念,我一秒鐘念幾句,一分鐘能念幾句,我念得累了,念得怎麼怎麼?你都不要起任何的這個念頭,你就在念,完全最後已經忘乎所以了,明白嗎?忘記誰在念,忘記你在念誰,但是呢,確又念得清清楚楚、無有間斷。這個時候就離後面的空性,它這種方法就更加巧妙一些,不要去想其他的東西。所以說大家好好去理解吧。
從假入空這是第一步了,稍後還從空出假。你念得一心不亂,就是不念而念,你念得從假入空,比如說念而無念,那是從假入空。無念而念,那是什麼呢?從空出假。你不要說,前面這個念跟後面這個念是不同的概念,念而無念,前面這個念是有念,後面這個念是無念,雖然都是這個念,這個念的性質是不一樣的。到無念的話,就已經什麼呢?放下萬緣了,一切念佛的這個相已經捨棄掉了,你才能達到無念。好,從無念再進入到念,念而無念,從無念的這種狀態,從禪定之中、從三昧之中能生出什麼呢?智慧。這個念比這個無念還更高,大家明白什麼意思嗎?它是種智慧,自然從無念產生的一種能量、一種智慧,前面這個無念是體,後面這個念是用。那就好辦了,說句實話,你都不用想,原來還去思考也找不出解決的辦法,現在不用思考,哎呀智慧自然湧現在前,反正觸目你都能解決問題,沒有任何的障礙,那太了不得了。最終呢?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念和不念都什麼呢?兩邊不著,這就是中道第一義觀。到底是有念呢?到底是無念呢?前面還老是在折騰,到底是念而無念呢?還是無念而念,反正老是在上面走。要麼是念,要麼是無念,要麼是念而無念,要麼是無念而念,他總是有這些東西在,不是在這個境界就是在那個境界,不是在這麼一種狀態,就是在那麼一種狀態,後來通通都放下,全部沒有。這就是真正的中道第一義觀。中道第一義就是究竟義,究竟義是什麼?叫一法不立,什麼東西都沒有。當然這個立是不著相的意思,就已經修到圓滿了。
我們下面就是從假入空就行了,怎麼把這個念頭歸攏起來,把世間的這些妄念放下,最終能夠什麼呢?萬緣放下,單提一句佛號,把這句佛號念得非常的什麼呢?專注、堅定、如一、永遠不變化,你就已經可以了。你就不要再去想我念這句佛號,到底會不會有作用呢?到底佛到時候能不能來接引我啊?到底能不能夠到時候消災啊?能夠延壽啊?能夠怎麼?千萬不能這麼想,你就念就完事了,其他東西都不用想,當然應該最終迴向,就回個向。不要天天沒事就想這些東西,就怕今天,我念了一百句佛號我趕緊回一次向,怕這個功德丟掉了。下午念了一千句又回個向,怎麼怎麼著。而且迴向還一大堆,保佑我的父親、保佑我的母親、保佑我的孩子,保佑身邊某位師兄,保佑身邊其他什麼什麼的一大堆,這念句佛號念的不多嘛,求的還不少。大家都有這個需要,我們得為他迴向啊,怎麼怎麼著,好像想的是對,但說句實話有時候想得太多還真不行。咱們心都是好心,說句實話,但是現在是力不從心。你修都沒修到那種程度,但是天天想這麼多,你說是不是有時候會牽扯一些精力。所以現在這些群裡,當然有時候都是粘貼還好點,反正也不用重新再去編什麼文字,再去動什麼心思了,往上一粘貼一迴向完事了。如果天天這好我看一大堆,前面開始是一行變成兩行,後面變成一段、一大段,後面弄得不好整個屏幕都不夠用了,迴向某某某,迴向某某某,那個消災延壽,這個往生極樂,那個怎麼怎麼問題,學業有成,那個怎麼怎麼,實際上十幾個人一大堆,列個名字。也很有意思啊,現在就是我們有這麼一種平台,有這麼一個方便,但是說句實話,有時候用得太多就不是好事了。
所以說,我建議我們真正剛開始初學的人的話,還是專注於自我,並不是不發菩提心,不要涉及的東西太多,因為它會影響我們自己這個念頭,你這個定慧不修出來,沒有止觀的話,你最終是修不出什麼太大的效果,雖然你發了菩提心,這個菩提心真正能夠度眾生嗎?你這種能量有多大呢?你點個小蠟燭,你想照明到照亮到千里之外的東西,可能嗎?你自己身邊就這麼微弱的光亮,你自己都照不清楚,你恨不得把這種光亮都給別人,當然心是好心,但最終實際上它的效果可能就很有限。還不如你先多專注自己做的功夫,哪怕你沒有迴向那麼多,做個總的迴向,你同時比別人得到利益更大。不看你是說得多麼漂亮,想得多麼微妙,而看你做得是不是真正到位了。說一千不如行一,是吧。所以說行動是最重要的,發心一念最終說句實話你任運不用太多去想,自然而然別人就受到這方面一種力量的影響。
反正大家就想,告訴你,好好相信阿彌陀佛,不要去想,哎呀阿彌陀佛到底能不能保佑我,我到底能不能往生啊?有時候還懷疑,懷疑佛,懷疑自己,還希望能夠去驗證一下,我念得這麼多,佛也給我感應一下唄,讓我增加信心唄,怎麼怎麼著,去想這些東西都是凡夫的妄想心,知道嗎?任何都不要想,就老老實實念佛,如果你能達到這種念頭,哪怕不是念佛,我告訴你都能修出成果來,何況是念佛了,多麼不可思議的力量。所以最終所有的修行都是為了對照自己的心,檢查自己的心,收攝自己的心,管理自己的心,讓自己的心變得純淨如一,把所有的念頭全部放下,你這個時候你不想成,你自然就會成。當然借這句佛號實際上就是個方便嘛,因為阿彌陀佛能接引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高興啊,沒修成帶業往生唄。沒有佛的話,你靠自己很難修成,所以它是個方便法門,確實有很多殊勝的地方,但是不僅僅就靠這個方便,就靠這個殊勝,你自己還得找到最合適的、最根本的一種修學的原理,去進入才行。這樣的話才能把這個法門的這個功用發揮到極致,極致發揮不到,發揮到更大的一個作用。極致的話那太難了,等於你快成佛了,才發揮到極致了。不能說極致,就發揮到我們能夠達到的最大的一種限度,起碼比以前那要超過多少倍,這是確實不一樣的。
所以說,這些東西的話,佛法是個整體,念佛法門需要不同的宗派,不同的法門作為一個輔助,作為參考,你才能真正地明白這個念佛法門的圓滿殊勝,它的一種微妙。這樣的話能夠反過來幫助我們更好地去修學這個法門,能得到更大的功德,更大的受用。就這麼簡單啊,其他就不用說太多。所以說這裡面當然具體還可以有很多的運用,當然我們有時候也可以思考也可以觀察,阿彌陀佛具有的種種功德,對應自己。我們說去觀想嘛?就觀想佛是怎麼樣去對待眾生的,我們自己碰到這些眾生,碰到這些事情,應該是怎麼樣去向佛學習,知道嗎。不僅僅是口中念佛,你的行為,你的思想,都要什麼呢?跟佛慢慢地接近,靠近才行。這樣這個念佛也要落到具體的運用和實踐的地方去了,你不要光口上念佛,但心中沒有念啊,行為上沒有任何的改變。一碰到這些事情的時候,你還是以凡夫心,當然你想去思考這個佛的功德,他這些法門,你不學習佛法不聽經,你怎麼知道?必須要你說出來,一句佛號什麼呢?我們說一句真言,它是秘密,它含有無窮無盡的這種妙義,但是你聽不明白,你不知道,你得通過這些什麼呢?不能是真言,你得通過顯教,說得很清楚的經論的這些語言,你才能淺顯易懂,你才能明白,所以必須要去聽。
有些人說我就交給佛了,佛怎麼怎麼著,反正他就有不可思議的怎麼?他不可思議是不可思議,你該思議還是你自己思議。哪能念得那麼相應,除非你念得一心不亂相應了,他才能發揮不可思議的作用。否則的話,你沒到那一天你是用不上的,你用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點點的功用,這都是種些什麼呢?遠因。修到些表面的一種功夫,實際上功夫沒有,所以很多人學佛很多年,最終一看,跟世間人沒什麼區別。甚至有些人覺得念佛的人或者修行的人,比我們世間的人還不一樣,因為他原來的毛病不但沒有改,又增加了學佛的毛病。原來的毛病不想改了,反正我進入佛門了,不關注了,也不想去改,就光修修表面上的功夫,然後佛法讓他慢慢產生一些傲慢,覺得自己修行的還挺了不起的,比你們那是很有福服,很有修行,還自視甚高,反而瞧不起別人,又產生新的煩惱。世間的這些情執沒有放下,佛法的執著又生起來了,他反而變得比世間的人還不如。
所以說,你就是自己沒有真正修到實處,沒有真正明白佛法真正的道理。不是我真正做不到,你如果真正明白,或多或少都能做到些,關鍵還是沒有明白。只要真正地明白,你不能說我只是說到做不到,不可能的。你不可能百分之百做到,但你做到其中的零點一,零點二是完全有可能的。
好了,大家就努力吧,好不好。希望大家好好學《法華經》,好好修淨土法門。這兩部經典這一合起來,上品上生,希望每個人都上品上生。不在話下,真的是不在話下,只要自己努力,這算什麼,以後成佛都是。而且大家應該是疾成佛道,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應該是這樣子的,有這麼一種信心才行,不然的話你學這個幹嗎?佛白給我們講這麼多了,最終還是不相信,對自己沒有信心,那完蛋了。成佛也不是多難的事,只是需要假以時日而已,不是時日,假以劫數而已。
行了,其他不說了,我們最後做個迴向,請大家合掌迴向: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懺悔。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
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瞭,
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和南聖眾。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好,今天的課就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