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聖嚴法師:智慧與福報

聖嚴法師  2011/06/11  大字體  護眼色

有福報卻不一定有智慧;若無智慧,福報本身也可能會帶給我們或多或少的困擾。有福報的人一定要有智慧;有了智慧,才會知道如何運用福報和增長福報。要兼具「福慧雙修」或「悲智雙運」,才是健康的人生態度和修行觀念。

不論是福慧雙修或悲智雙運,都要知道如何培植和運用自己的福報,至於如何培植?就必須靠智慧。譬如,有人希望從商賺錢,就得先學習工商管理、學習企業經營。我曾經遇到一位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的財務管理博士,我問他賺了多少錢?他回答說:「我只知道怎麼替別人賺錢、管錢,但是自己沒有錢。」知道如何替人賺錢、管錢,而自己沒有錢,就是有智慧而福報不夠。很多企業的經營者本身並沒有讀很多書,但是他們能夠任用很多具有學歷高、經驗豐富的專家、學者來協助他們管理公司、經營事業。像這類的企業家,雖然並沒有接受很多的正規教育,但不能說他們沒有智慧。

但是,有用人的智慧,還得要有賺錢的福報。一個人如果做人做到親痛仇快、眾叛親離的程度,可以說是極沒有智慧的人,不知道如何待人處事。又如父子成仇、夫妻反目、兄弟鬩牆,凡此種種也都是沒有智慧再加上缺少福報的緣故。

善於待人處事是智慧;受人善待、事事稱心如意則是福報。如果一個人能夠將認識的及不認識的人集合在一起工作、在一起生活,自己雖然有錢,不過,能將這群人聚集在一起,為共同的理想而奮鬥,則不僅僅是財富,而且是福慧雙修。

福報從那裡來?是靠無私的智慧累積而來。把許多個性不同、生活習慣不同、教育程度不同的人,聚集在一起愉快地工作,這是需要人緣和智慧的。人緣就是一種福報,再加上智慧的運用就是另外一種財富。

佛教典籍所講的智慧,不全然同於一般所謂的知識或學問。知識或學問是可以從書籍中或師師相授中學習而得;智慧則是要從自己內心的體驗及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運用而獲得。有些人雖然學富五車、博覽群籍,但是沒有人緣,不通人情、不諳世故,走到任何地方,都是不受人歡迎;想做任何事,也都沒有人願意認同、參與。像這種人就是少福少慧的人。這種人縱然有滿腹的經綸,同樣也有滿腹的牢騷,更不幸的是尚有十足的驕氣。

常言道:「做事容易做人難」,可是,識人才能用人,有人才能成事,成事才有福報。如果沒有人來相助,必不能成就大事。同樣一件事情,如果僅靠一個人單槍匹馬,孤軍奮鬥,雖然也可以做出一點成績來,然而,在整個過程中,辛苦萬分,不言可喻,成就卻極為有限。

所謂「眾志成城」,如果能夠集合眾人之力,大家同心協力為同一目標而努力,其成功是可預期的,其影響力也是深長久遠的,如此,才能造福更多的人。所以,佛法經常強調「和樂」,主張「群策群力」,正是這個原因。集合眾人之力的原則,是要用人之長,容人之短,尊重和體諒,再加上關懷,才能夠讓人樂意為您所用。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看護病者,八福中第一福田

人在患病時往往力不從心、身心苦痛,特別需要關懷照料...

福、惜福、如何惜福

什麼叫做福,福是禍的相反。什麼叫做禍呢?禍是災殃、...

在工作中「默默努力」未必很好

有些佛教徒問我說,把佛法用在工作場合中,是不是就要...

七事得梵天福報

培福、種福不僅是世俗人的希望,即使是修行人也必須時...

聖嚴法師《如來也是如去》

《金剛經》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如來,為...

【一半】的智慧

雅純在佛光叢林學院念書,對訓導老師非常不滿,總是抗...

帝釋天恭敬供養大迦葉

過去摩訶迦葉尊者,證得解脫三昧,入深禪定,為使生死...

【推薦】何為般若智與波羅蜜

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

聖嚴法師:智慧不起煩惱

不要以為開悟才是智慧,智慧是頭腦冷靜,是理智、理性...

聖嚴法師《如何和不喜歡的人相處》

中國人常說的人緣,日本話稱為人氣。例如,有的明星在...

聖嚴法師《慈悲是為了保護自己》

感同身受的慈悲,可以幫助我們破除執著、抗拒誘惑。但...

只要改變觀念,前程就會跟著轉變

我們的身體經常在不斷地變化,其實我們的念頭也一樣,...

不淨如空,身心空寂,能所雙亡

不淨觀確實是去除對色身、塵勞貪著的簡易而有效的方法...

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法喜

什麼是禪?禪是一種良好的狀態,禪翻譯成中文為正思維...

人法圓融才能夠行於中道

打七以來有不少人遞了一些條子,提了一些問題,也談了...

夢參老和尚:如何尋覓善知識

問:老和尚慈悲,弟子多年尋覓善知識,希望能夠救濟苦...

散亂稱名,皆已成佛

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寧不除罪?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

聖嚴法師:同事

「同事」一般是指在同一個公司或團體裡共事的人,他們...

說話要說到用處,廢話無益

禪宗提倡不立文字。為了說明宗旨,不得不用了文字這一...

良好的心態才能成為命運的主人

你也許無法改變自己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的位置,但完全可...

把修行同生活打成一片

當我們談到修行佛法的時候,通常都會聽到人們說:我只...

【推薦】哪怕有功德,也不要去爭功

人有功德要藏起來,而且要把功德給別人,千萬不要去爭...

【佛教詞典】溫室

(雜名)即浴室。又曰湯殿。寶積經五十七曰:明至我家...

【佛教詞典】義類

(一)梵語 artha-gati。事物之意趣、意義、種類。[俱舍...

【視頻】昌臻法師《2009年秋季佛七開示》

昌臻法師《2009年秋季佛七開示》

【視頻】《在家菩薩戒本》讀誦版

《在家菩薩戒本》讀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