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聖嚴法師:智慧與福報

聖嚴法師  2011/06/1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有福報卻不一定有智慧;若無智慧,福報本身也可能會帶給我們或多或少的困擾。有福報的人一定要有智慧;有了智慧,才會知道如何運用福報和增長福報。要兼具「福慧雙修」或「悲智雙運」,才是健康的人生態度和修行觀念。

不論是福慧雙修或悲智雙運,都要知道如何培植和運用自己的福報,至於如何培植?就必須靠智慧。譬如,有人希望從商賺錢,就得先學習工商管理、學習企業經營。我曾經遇到一位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的財務管理博士,我問他賺了多少錢?他回答說:「我只知道怎麼替別人賺錢、管錢,但是自己沒有錢。」知道如何替人賺錢、管錢,而自己沒有錢,就是有智慧而福報不夠。很多企業的經營者本身並沒有讀很多書,但是他們能夠任用很多具有學歷高、經驗豐富的專家、學者來協助他們管理公司、經營事業。像這類的企業家,雖然並沒有接受很多的正規教育,但不能說他們沒有智慧。

但是,有用人的智慧,還得要有賺錢的福報。一個人如果做人做到親痛仇快、眾叛親離的程度,可以說是極沒有智慧的人,不知道如何待人處事。又如父子成仇、夫妻反目、兄弟鬩牆,凡此種種也都是沒有智慧再加上缺少福報的緣故。

善於待人處事是智慧;受人善待、事事稱心如意則是福報。如果一個人能夠將認識的及不認識的人集合在一起工作、在一起生活,自己雖然有錢,不過,能將這群人聚集在一起,為共同的理想而奮鬥,則不僅僅是財富,而且是福慧雙修。

福報從那裡來?是靠無私的智慧累積而來。把許多個性不同、生活習慣不同、教育程度不同的人,聚集在一起愉快地工作,這是需要人緣和智慧的。人緣就是一種福報,再加上智慧的運用就是另外一種財富。

佛教典籍所講的智慧,不全然同於一般所謂的知識或學問。知識或學問是可以從書籍中或師師相授中學習而得;智慧則是要從自己內心的體驗及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運用而獲得。有些人雖然學富五車、博覽群籍,但是沒有人緣,不通人情、不諳世故,走到任何地方,都是不受人歡迎;想做任何事,也都沒有人願意認同、參與。像這種人就是少福少慧的人。這種人縱然有滿腹的經綸,同樣也有滿腹的牢騷,更不幸的是尚有十足的驕氣。

常言道:「做事容易做人難」,可是,識人才能用人,有人才能成事,成事才有福報。如果沒有人來相助,必不能成就大事。同樣一件事情,如果僅靠一個人單槍匹馬,孤軍奮鬥,雖然也可以做出一點成績來,然而,在整個過程中,辛苦萬分,不言可喻,成就卻極為有限。

所謂「眾志成城」,如果能夠集合眾人之力,大家同心協力為同一目標而努力,其成功是可預期的,其影響力也是深長久遠的,如此,才能造福更多的人。所以,佛法經常強調「和樂」,主張「群策群力」,正是這個原因。集合眾人之力的原則,是要用人之長,容人之短,尊重和體諒,再加上關懷,才能夠讓人樂意為您所用。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果報的不同,源於認知的差別

佛法並不是盲目的信仰,而是符合因果法則的真理,既然...

放生念佛,病癒福至

我是二零零四年開始信佛的。在這之前的我是一個脾氣不...

九幅寺院佛系楹聯,感受清涼智慧【圖】

九幅寺院佛系楹聯,一起感受清涼智慧...

福是種來的,不是求來的

過去有一個人問佛陀說:我身體一直很不好,我到處求神...

證嚴法師《靜思語集錦》

1、眾生之苦從欲所生,因欲生憂,因愛生怖。 2、人生...

工作生活中常自卑,如何才能自信不緊張

問: 弟子在工作生活中常自卑,不夠自信,在大庭廣眾說...

念佛能得到人間的福報嗎

問: 念佛能夠得到人間福報嗎? 大安法師答: 佛法不離...

為什麼布施會有福報

我們布施為什麼會有福報?這個福報是從什麼地方來?諸...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註音版】延生普佛儀規

延生普佛儀規...

不要老是生活在懷疑之中

我有一個信眾,他相信自己的命不好,非常迷信紫微斗數...

【推薦】佛教是不孝順父母的嗎

佛教是不孝順父母的嗎?的確,我國有些人士喜歡如此地...

聖嚴法師《如何解決情緣的問題》

1.斷所有情緣 每個人在無始以來的輪迴中,到底有多少...

聖嚴法師《業障病》

業障病又分為外病、內病兩種。 外病是由於福報不夠,...

修「空」不能住「空」

智者大師說,我們修空觀不能住。空觀不是不能修,但是...

彰顯佛的果德

我們今天講這個緣起門裡邊的第三個因緣,叫做顯現他的...

《善生經》為現代人提供的保富法

追求財富是世人普遍的希望和目標。然而,世間的富人,...

閉關念佛截住妄念流

這句佛號一定要如香象過河,要截得住意識流,截住它。...

心量要大而自我要小

做更大的事業、追求更大的榮譽、賺更多的錢,每個人都...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更適合個人修行對嗎

問: 大家都覺得六祖慧能的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

正行雜行都是往生之行,但是功能作用還是有差別

善導大師他的行門裡邊有一個特色,就是正行與雜行。 什...

念念貪瞋癡,還有功德和護法神嗎

問: 阿彌陀佛。弟子最近看了悟達國師的故事,有個疑問...

真正的人情味

我們常用人情味這三個字,卻有許多時候把人情味的意義...

不孝的因果報應

徹悟大師有一句話:善談心性者,必不離棄於因果;而深...

天台八教丨五時八教的名稱由來

說到天台宗,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名詞應該就是五時八教,...

善擇正法

當摩竭提國的頻婆娑羅王得知佛陀來到善住天寺祠祀林中...

【佛教詞典】報因

(術語)對習因之稱,報者果報也。感苦樂果報之善惡之...

【佛教詞典】白檀

(植物)香木名。白色之旃檀也。旃檀有赤白黑紫等之別...

【視頻】楞嚴咒早課(法鼓山)

楞嚴咒早課(法鼓山)

【視頻】慧律法師《愛染能生愛水,潤濕不升故隨業而墜》

慧律法師《愛染能生愛水,潤濕不升故隨業而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