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與法同住世間

阿姜查  2012/11/14  大字體  護眼色

大部分的人仍然不知道「佛法」修習的核心,他們認為行禪、坐禪和聽聞佛法就是修行。那也沒錯,但這些仍只是修行的外在形式。真正的修行發生在心與感官對像相遇的地方;感官接觸的發生點上,就是修行所在。例如:當人們說到我們不喜歡的事時,憎恨之心就會升起;假使他們說的是我們喜歡的事,我們便會體驗到愉快──這就是修行所在!

我們應該如何利用這些來修行呢?這是個重要的課題。如果你只是一味地追逐「快樂」,逃避「不快樂」,不斷地那樣修行下去,那麼直到死亡的那一天,也永遠見不到佛法,一切都將會是白費功夫。當快樂和痛苦升起時,我們應該如何去應用佛法,使我們從它們之中得到解脫呢?這就是修行的重點了。混亂升起的地方,就是寧靜可以升起的地方,哪裡有混亂,我們透過智慧,哪裡就有寧靜!

有一些人非常自負,不能接受他人的批評,他們會反駁和爭論——尤其是在小孩子對大人作批評的時候。事實上,有些事可能確如小孩子說的,但如果你是他們的母親,你會無法讓步;也許你是一位老師,你的學生如果說了一些你以前所不知道的事,那些事可能是真的,但因為你是他們的老師,你會聽不進去,甚至還會駁斥。像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

佛陀時代有一位非常有智慧的弟子。有一次,當佛陀正在為比丘們開示佛法時,他轉向這位比丘說:「舍利弗,我所說的這些你相信嗎?」舍利弗回答:「我尚未相信!」佛陀滿意他的回答,說:「啊!很好,舍利弗,你很有智慧,一位有智慧的人不會輕易地去相信,他先會虛懷若谷地傾聽,而後在相信與否之前,考慮事情的正確性。」這對一位老師而言,是個善法修習的好例子。舍利弗所說的是實情,他只是說出他的真實感覺。有些人會覺得若說「不相信」,就好像懷疑到佛陀的權威一般。他們害怕去說類似這樣的話,他們只會點頭同意。

世間就是如此,但佛陀說你們不需要對那些不是錯或壞的事情感到羞恥,說你尚未相信你不相信的事,並不是一件錯事。因此當尊者舍利弗說「我尚未相信」時,佛陀稱許:「這位比丘很有智慧,他在相信任何事情之前,會先作審慎的考慮。」對於一位教導他人的老師而言,這是正確的方法。有時候,你可以從小孩子身上學習到一些事情,不要盲目地抓著權威的見解不放!無論是站著、走著,或是坐著,都是我們能夠學習週遭事物的時候,我們在自然的狀況下學習。無論是色、聲、香、味、觸,或法,我們都應從中學習。

一位有智慧的人會對色、聲、香、味、觸、法作全盤的思考,在這真實的修行中,純熟的修習者將能到達「心無一物」的境界。

如果我們依然不了解「喜歡」和「不喜歡」──它們的升起,它們的本來面目,那麼,仍會有一些事擱在我們的心中。如果我們知曉這些事物的真相,我們將會明白:「啊!這是喜歡……它什麼也不是,只是一種感覺的升起和消逝而已。」那麼,你還能對「感覺」期待些什麼呢?如果我們認為快樂是我們的,痛苦是我們的,那我們是在惹麻煩,因為我們將永遠無法跳出「心中有事」的這一點。而這些問題會像永無止盡的循環鏈一樣,相互地衍生下去。對大部分的人來說,事情就是如此。

人們都有這種傾向,他們不賞識佛法的價值,也不談論真理,假若有人談到真理,他們甚至會很不以為然地說:「喔!他不懂因時因地地去說話,也不懂得如何說好聽的話。」事實上,只要有人談說「真理」,我們就應該傾聽。在說法的時候,真正的法師是不會僅從記憶中的知識來開示的,他會說「真理」!世俗人通常會憑著記憶中的知識演說,而且以這種方式來提高他們自己;真正的比丘是不會那樣做的,他說的是「真理」──事物的本然。

甚至今天的比丘也像那樣。我曾經聽過他們中有人說:「我出家不是為了修行,只是為了讀書!」講這種話的人,斷絕了佛法修習之道,一點辦法都沒有,一切都到了絕路!當他們成了老師之後,他們只會以記憶中的知識來教導:也許他們是在說一件事,心卻在另一個完全不同的地方。他們只是憑著記憶來教導,而不教導如何去揭示真理。

世間的方式是這樣的:假使有人不依世間法生活,卻過著簡朴生活,修習佛法而住於平和中,人們會說他很怪異,跟其他一般正常人不一樣。他們說,人們都像這樣的話,這世界、社會將無法進步。他們甚至會攻擊他。因此,一個好人可能會開始感覺到自己有什麼不對勁而回過頭來追隨世俗法,他會在這世間越陷越深,直到走投無路。到了那種境地,將會驅使他說:「啊!現在我出不來了,我陷得太深了!」這個時代,人們想得太多,有過多的事物讓他們感到興趣,但卻沒有一樣能夠有所成就。

假設我們有一輛牛車和一頭牛,這車的輪子並不是長的,輪跡卻是長的。只要這頭牛拉動車子,輪跡就會跟隨著車輪走;這輪子是圓的,輪跡卻是長的!若光看靜止的牛車,是見不到車輪有任何長度的;不過,一旦牛開始拉動車子,我們便會看到輪跡在我們後面展延。只要牛不停地拉,車輪便會不停地轉動。然而,有一天,當牛疲睏脫卻牛具時,它走開了,牛車留在那兒,輪子不再轉動。遲早,這牛車會分崩離析,構成車子的所有部分也將回歸成四種元素:地、水、火、風。

跟隨著世間法的人們也是一樣!如果有人在世間尋找寧靜,他會一直不斷地找下去,就像牛車的車輪所輾出的輪跡一般。只要我們追隨著世間,就沒得停止,沒得休息。如果我們很單純地停止追隨世間,這車輪便再也不會轉動,立刻會停下來;不停地隨著世間走,輪跡就會繼續不停,製造惡業也像這樣。

只要我們重蹈覆轍,就永不得停止;反之,如果我們停止,那麼,一切也將停止。這就是法的修習。

如果我們真正地了解佛法的修行,那麼,在生命中,無論我們從事何種職業、何種職位,老師、醫生、政府官員或其他,我們每天每一分鐘都將能夠活在「法」的修習中。一般人總認為在家人無法修行,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完全喪失了道法。如果一個人真的想做某事,他一定辦得到。有人說:「我無法修行,我沒有時間。」我便告訴他們:「那人怎麼有時間呼吸呢?」問題就在這裡,他們為什麼有時間呼吸呢?呼吸維持人們的生命,如果你把佛法的修習看成是維持生命,那麼你會覺得呼吸和修習佛法同等重要。佛法的修習並不需要你去到處尋找或花費整個的精力去達成,你只要觀察那些在你心中升起的各種感覺:當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覺味,以及其他種種時,它們全都會來到這顆心——一顆清明覺醒的心。

現在這顆心認知到這些色、聲、香、味、觸、法時,會發生什麼事?如果對對像產生喜歡時,我們會經驗到愉快;如果不愉快生起時,我們便會經驗到不愉快,就只是那樣子。因此,生存在這世界上,有誰能夠找到幸福快樂呢?難道你希望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在你這一生中都只對你說好聽的話和做合你意的事嗎?那樣可能嗎?當然不可能!如果不可能,那麼你要去哪裡呢?這世間就是這樣,所以佛陀說「世間解」──了解這世間的真理。這世間是我們必須清楚地去了解的。

佛法的價值並不能從書裡告訴我們的種種中去發現,那只是佛法表面的樣子,而不是從我們內心深處生起的知識。如果我們有極深的了解,便能覺悟自己的心,進而見到真理就在我們的心裡。一旦真理在我們心中變得清晰可見時,這就能斬斷無明之流。

這些時日,人們不尋求真理。今天,他們讀書、學習,只是為了獲得一些必要的知識去謀生及養家活口,如此罷了。

他們讀書、學習為的是生計。現今學生所得的知識遠比以往學生來得多,他們供需不虞,凡事更方便,他們比以前擁有更多的知識。然而這個時代的人也有了比以前更多的迷惑,他們較以往有了更多的痛苦,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寧可尋求謀取生計利益的知識,而不去尋找真理與法同住世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一個人沒學佛時,他就是要依靠某種東西來過日子

[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變滅],就...

凡是信佛的人,災害面前多數都是安全的

大家看我們師父們,從早晨念經幹什麼?報四重恩、報父...

居士信佛不能破壞了家庭的和樂

居士,雖然皈依了三寶,但他仍是在家的俗人,既是俗人...

學佛的目的是什麼

很多人都認為自己信佛,對佛學感興趣,也願意學佛。但...

惟覺老和尚《吃素與學佛》

修行學佛就是要向佛學習。從身口意開始,學佛的身、學...

網絡學佛的注意事項

網絡學習佛法很方便,但是有利就有弊,大家都有體會。...

【推薦】聖嚴法師《學佛群疑》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寶嗎? 是的,信仰佛教和鬼神...

雍正皇帝與佛教

雍正皇帝與佛教 雍正自幼喜讀佛典,廣交僧衲,深通佛理...

沒有一件事是無緣無故出現的

有一個年輕人,他跟一個女眾相戀了三年,馬上就要論及...

破除滅結,圓破識陰

丑五、圓破識陰超命濁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

說說吃仿葷素食的尷尬事

大家都知道中國漢傳佛教自梁武帝極力倡導素食並數次下...

敬造如法佛像

一、如法造像的因果 首先,談過失和功德的經典裡說:量...

傳授八關齋戒開示

歸依三寶是信佛的開始,信佛的入門; 五戒十善,才是實...

如何對治第六意識的粗重分別

在第六意識分別當中是否也有輕重的不同?對有些事情我...

凡夫為何要為菩提道求生淨土

同樣是空觀、假觀,這二個法門是完全一樣,內涵是一樣...

念佛打妄想是什麼原因

問: 我阿彌陀佛念到今天,還是打妄想,這是什麼原因...

出家人能役使鬼神嗎

有人問:你們出家人能役使鬼神嗎? 答:不但出家人能役...

大安法師:淨土法門在信心上要怎麼下功夫

淨土法門是易行難信之法。不僅一般的凡夫難信,就是二...

莊嚴菩提心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三濫不禁,佛法不興

社會上有人說:披起袈裟事更多。事多不是指是非多,是...

禪宗與淨土宗之異同

一、緒論 眾生因無明煩惱的迷惑而有六道輪迴之業報,如...

妙蓮老和尚《佛七圓滿開示》

(一)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恭喜諸位!你們有福德因緣參...

【佛教詞典】實法宗

為制教三宗之一。南山律宗之判教,將一代佛教分判為制...

【佛教詞典】樹提伽在火中生

(傳說)有大長者,其家巨富,年老無子,忽懷孕,因問...

【視頻】淨界法師《離相的心體超越時空》

淨界法師《離相的心體超越時空》

【視頻】一偈千金

一偈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