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容通法師:妙法蓮華經玄義

容通法師  2018/09/22  大字體  護眼色

(二十六)

好,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妙法蓮華經》,大家看到《玄義》。好,我們今天繼續講這個智妙,其中的第三點,辨相。前面講了二十種智,把所有的智慧用《法華玄義》裡面的這種分析,把它總結成二十種。

【三辨相者,天竺世智,極至非想。此間所宗,要在忠孝、五行六藝、天文地理、醫方卜相、兵法貨法,草木千種皆識,禽獸萬品知名】。

他這裡講的是古印度,包括我們中土的、世間的這種智慧。當然是簡單地說了一下。就是天竺的世間的智慧,它最高的能夠達到什麼地步呢?這裡說「極至非想」。非想就是非想非非想天。我們不是說三界嘛,這是屬於什麼呢?無色界。無色界的最上一層天,就是非想非非想天。

此間所宗,就是我們中土所宗的主要是在忠孝。實際上忠孝的話主要是儒家的,他自己的一個主張。當然還不僅僅是忠孝,後面還說五行六藝、天文地理。我們中土講這五行,什麼金木水火土啊。六種藝,(禮 、樂)、射 、御  、書、(數),什麼琴棋書畫之類的吧,反正六藝,這具體我也記不太清楚了。天文地理、醫方卜相、兵法貨法,諸子百家這些東西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草木千種皆識,禽獸萬品知名。包括世間的一切的知識,實際上也屬於世間智慧。

【又塗左割右,等無憎愛。獲根本定,發五神通】,這是主說外道,修這些禪定,修神通。【停河在耳,變釋為羊】,這些都是指種種神通。【納吐風雲,捫摸日月】。甚至他們的神通能夠摸日月。腳踩到大地,或者大海,手能夠挨著天,直接摸到日月。【法是世間法,定是不動定,慧是不動出】。就說他還不能真正地動煩惱,不能真正地出離生死。【邀名利,增見愛,世心所知,故名世智也】。最終能夠邀取名利,能夠增長我們的見愛煩惱,是世心、世間的心所知的一個範疇,所以稱為世間智。

它不能出離世間,還是在三界之內,欲界、色界、無色界。如果按照我們中土的一般的這個智慧來說,諸子百家不用說了,這都是世間的一些學問智慧。即使是我們原來的中土的一些,可能其他的一些信仰,不僅僅是道家也好,道教也好,其他的一些民間的信仰,它無非最多也就是升天而已。升天一般還都是在欲界天,不能說超出欲界天之外。

當然在印度外道裡面,他們所達到的這個世間的智慧,相比較而言,比我們東土要更勝,更加殊勝。他們能達到色界、無色界。所以他們要修禪定,這個禪定的功夫有欲界的定,有色界定,有無色界定。我們的只能達到欲界,他們能達到色界。實際上欲界的話,真正的禪定實際上都說不上,勉強說有定。真正說禪定的話,主要是指四禪八定,是指色界和無色界的。當然我們這裡是簡單說一下,至於修了神通之後,能夠升天,能夠發種種神通,這都是很正常的。這就是把這個世間的智慧簡單地做了一個概括。

下面是出世間的智慧了,以下都是出世間智慧。

第一個是【五停、四念者】,這兩個合到一塊。【有定故言停,有慧故言觀】。有了定,所以能夠停,停心嘛。他用定來停心,停就是停止的意思。你不修定,你的心就不能止息,止息什麼呢?止息妄念,就是讓我們的妄念要停止下來。妄念停止下來,我們的真心才能慢慢地顯露出來。

另外也是說用我們真正的智慧來止息妄念。一個是能止,一個是所止。能止的是什麼呢?智慧。就是修行的五種方法,五個法門。它是能止的,就像是藥一樣的,能止住我們的妄心。所止的,也就是被止的,被止息下來的是妄心,所以叫五停心。有五種心都需要停息下來,所以叫做五停心。貪、嗔、癡,還有散、障。多貪眾生不淨觀,多嗔眾生慈心觀,多癡眾生因緣觀,多散眾生數息觀,多障眾生念佛觀。他就用五種方式來對治我們五種妄心,把這個妄心止歇下來了,自然而然心就定了。

下面是叫四念處。四念者,就是四念處。身、受、心、法。觀身體,觀自己的感受,觀自己的心,觀一切的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種觀就是一種智慧,用智慧來觀照,用智慧的方法來觀照。觀照什麼呢?觀照身、受、心、法這四個層次,四個方面。

【觀能翻邪】,翻邪是什麼,就是反邪為正,改變我們內心的這種邪心、邪念。【定能制亂】。它能夠制住我們的亂心、妄心。實際上這兩種,它有不同的層次。實際上相對這個智慧的能力更大,禪定的功夫相對力量小一點。它那個只是制亂,只是把它平息了,但是不能除滅我們的亂心,就是我們說斬草不除根。但是觀慧的話,它能夠除根,真正的智慧它能除根的。

下面就具體講了五停心,【數息治散】,多散眾生數息觀。【不淨治貪】,多貪眾生不淨觀。【慈治瞋,因緣治癡,念佛治障道】。我們業障重的人多念佛。有些人說,我業力重,你看我背什麼都背不下來,腦子也不聰明。或者有些人說,我病很多,或者種種障緣很多,想學佛,沒這個條件,或者找不到師父,找不到好的道場,這就多念佛。

【念處是觀苦諦上四智】,就是觀察苦、集、滅、道四諦之中的苦諦上的四種智慧,【治於四倒】。哪四種顛倒呢?以前講過,哪四種顛倒?常、樂、我、淨,沒錯,也叫凡夫四倒。就是我們凡夫有四種顛倒,認為世間的東西,身體是什麼呢?是淨的,是清淨的。常,第一個是常,那什麼是常?觀心無常,認為心是常的;認為法是有我的;認為還有樂,受是樂的,就是四種顛倒。這恰好用不淨、苦、無常、無我,來對治我們凡夫的四種顛倒,【四倒不起】,讓它們四種顛倒不生起來。

【由此四觀,初翻四倒】,就是剛剛地能夠把四種顛倒反過來,實際上就有點像我們說的撥亂反正一樣的。但只是翻過來而已,【未入聖理】,但是還沒有進入聖理,聖理就是正理。真正的真理他沒有進入,還不能超凡入聖。【故言外凡智也】。屬於外凡位。就是凡夫有內凡和外凡,外凡位還屬於相對比較外圍的,內凡位就已經接近聖人了。實際上內凡就已經可以稱為賢,賢人。我們經常叫賢聖、賢聖嘛,內凡已經可以叫賢人了,賢是挨著聖人的,與聖相鄰,名為賢。

下面就是四念處之後,再修什麼呢?暖、頂、忍、世第一,這就是內凡位了。

【暖法緣四諦境生智,伏煩惱智】,緣四諦之境,前面不是講了種種境嘛,境妙嘛,裡面就有四諦,苦、集、滅、道四諦,暖法是內凡位的第一種,第一層,伏煩惱智。【更增成十六觀智。如火鑽,上下相依,生火燒薪】。就是用火去鑽這個東西,讓它產生暖氣,能產生火,能把這個木頭給點燃。當然這是個比喻了,就是修這個四諦觀智的時候,慢慢修到一定的程度後,它開始就會產生暖氣,這是個比喻。就是你修得比較純熟了,比較有力量了,它就能夠燒起火來。實際上點起火來就是開始已經可以慢慢地降伏煩惱了,可以降伏煩惱了。這個火是代表智慧之火。

【以有智知有境,能生暖智】,把這個智慧叫做是暖,【令有萎悴】。令這些什麼花葉能夠萎悴,實際上令煩惱萎悴,就是煩惱不可能再像我們說的到處叢生了,你想生起煩惱來,有這個智慧來對治你,不會隨便生煩惱,內心就會相對清淨。

【如夏時聚華為?(zhì)】,就像夏天的時候,把這些花兒都聚在一塊兒,【華生暖氣】,時間長了裡面這些花兒就會產生暖氣,【還自萎悴】。花兒自己又被這個暖氣開始給萎謝了,慢慢會凋悴,凋謝。

【又依陰觀陰,發智火,還燒陰】。這就跟「聚華為?」是一個意思,依我們的五蘊,來觀察色受想行識,發智慧之火,反過來又能燒五蘊。就是我們說的「五陰熾盛苦」,因為有這個色身,所以才會有種種煩惱。如果我們自己把這個身心世界能夠看清楚,它自然而然這個煩惱就不會隨便產生了。

【如兩竹相摩生火,還燒竹林】。就像兩個竹子摩擦,摩擦就會產生熱,最後可能還會生火,又把這個竹林給燒了。又離不開我們這個虛妄的身心世界,又是從這個身心世界裡面起種種觀法,觀察之後又把這個五蘊最終歸於空,又能觀空,所以說世間很奇妙啊。

我們經常可以打個比方,就說我們這個眼睛,只能看外,不能看內,只能外視,看到眼睛外的東西,眼睛能夠看見自己嗎?能看到眼睛嗎?看不見。眼睛能夠內視嗎?我們現在也不可能內視,它只能看見外在。

但是我們這個心卻是很奇妙,心又能觀察外面的世界,又能觀察自心,它能觀察自己的。所以我們又是這個東西,我們說「真不離妄」,我們說的這個是妄心世界,我們這個虛妄的身心世界,但是又不能離開這個虛妄的身心世界去起修,它又能夠在上面去修行,修行之後又能重新改造自己的身心世界,所以它這個功能確實很強大。

【尊者瞿沙說:求解脫智火,暖最在初。如火以煙在初為相】,就是開始慢慢生起暖了,慢慢就冒煙了,到最後才生火。【無漏智火亦以暖法在先為相】。不管是解脫,還是無漏的智火,都是以暖法作為第一步,修行的第一步。

【如日明相在初為相,是故名暖。於正法、毘尼中,生信愛敬。正法者,緣道諦信;毘尼者,緣滅諦信】。就是對於正法,也就是佛法了,毘尼主要是指戒、律法,生起信心,生起愛敬之心。正法主要是什麼呢?修道諦,四諦裡面的道諦,觀察道諦,產生信心;毘尼者,主要是指滅諦,緣滅諦生起信心。

【暖能緣四諦,云何言二】?本來暖法是要緣四諦的,前面也說了,緣四諦。這裡講了,「緣四諦境生智」。但是主要的是緣二諦,一個是道諦,一個是滅諦。為什麼呢?下面回答:【答:此二最勝】,就是在四諦之中,道諦和滅諦更加的殊勝。【應先說】。所以它又處於優先的一個位置。

【又,正法是三諦,毘尼是滅諦】。它還有不同的說法,有些地方認為正法是道諦,這裡說正法包括三諦,那就是除了道諦之外,還包括另外苦、集二諦,它就苦、集、道,然後毘尼是滅諦。

【如佛為滿宿】,就是他的弟子,滿宿尊者,【「我有四句法,當為汝說,欲知不?當恣汝意。」四句即四諦也】。就是我有四句法,也就是四諦法,當要為你說,你想不想知道啊?你想知道,我就放開給你說,隨便你想知道什麼,我都跟你說,當恣汝意,隨你的意。

【所有佈施、持戒盡向解脫,是其意趣】;我們所有的佈施、持戒,最終都是歸向解脫的。

【色界定起是其依;於自地前生善根,是相似因緣】;先生色界之定,於自地前生起種種善根,這都是相似因緣。

【於四真諦頂,是其功用果;自地相似,後生善根,是依果】;一個是功用果,一個是依果。依果的話是指前面色界定,一個是自地相似的種種善根。真正的功用果是什麼呢?還是四諦之頂,實際上這就已經叫頂法了。暖、頂、忍,世第一,這是第二個,頂。

【色界五陰是其報;涅槃決定因,及不斷善根,是其利】;能夠生色界的五蘊色身,因為他修的是色界定嘛。你修色界定,就能生到色界天。那麼你在色界天的這個五蘊色身,跟我們這個欲界的五蘊色身不一樣的,我們這個是胎生。要是色界天的話,應該屬於化生,變化的,變化而生的,他的身體相對就比我們更加清淨,更加的殊勝。

「及不斷善根,是其利」,就說你的善根就不會斷了,這是對你有利的地方,這是利益。

【十六行是其行;是緣生;是修慧;色界系;三三昧;三根隨所說相應】;

這個三三昧,三三昧就是什麼?有覺有觀,覺觀合在一塊,叫三三昧。

這裡十六行是指什麼?四諦,觀四諦十六種行法,四諦下面分別有四種行。

苦下面有四行,集諦也有四行,道諦也有四行,滅諦也有四行。四四相乘,就是十六行。

比如說苦,苦下面是什麼呢?苦、空、無常、無我;集是什麼?集、因、緣、生;道:道、正、跡、乘;滅:滅、盡、妙、離。它分別又有四種修行的方法,所以四諦下面又十六種,總共合起來是十六種。

【三根隨所說相應;眾多心;是退】。

它是講的這個修行的這麼一種相狀,與什麼相應,是一心,還是多心,是退還是進。就是說,修到這個暖位的話,暖位它會退的,它會退轉,它會退步,它不一定說一直向前進,它有時候會退的,很有意思。

【暖有三種,謂下下、下中、下上】;

又把暖分成三種,也就三個層次,下下、下中、下上,還都屬於下,把下分成下下、下中、下上。

再往上,【頂有三,中下、中中、中上】;

再往上,【忍有二種,上下、上中】;

到第四個,【世第一有一種,謂上上】。

就是把這四個位置又分別分成九個位次,我們說九品,跟這個九品蓮花有點相似。暖位對應的都是下品位,頂位對應的都是中品位,然後忍位對應的是上下和上中,世第一是上上位。

【此四善根以三言之】,下面又是不同的分析的方法,【暖是下,頂是中,忍、世第一是上】,暖是下位,頂是中位,忍和世第一是上位。

【復有說者】,還有不同的說法。【暖有二,謂下下、下中;頂有三,謂下上、中下、中中;忍有三,謂中上、上下、上中;世第一法有一,謂上上】。

它就不同的分法,就把前面這個暖位從三種減為兩種。頂位呢,還是三種,但是三種的位置已經發生變化了。本來原來是中下、中中、中上,現在中上沒有了,把下上給加進來了。忍位原來只有兩種,只有上下和上中。現在分為三種,就把中上又挪到忍位的這個位置了。最後世第一法,還是上上,沒有變化。

【亦以三言之,暖是下下,頂是下中,忍是中上,世第一是上上】。

這是簡單的一個概括,暖是下下,這是下中,這是中上,世第一是上上。實際上這裡邊我們說,這個下下是什麼意思呢?比如說,下下就是什麼?下下和下中。頂位呢?下中又有下位,又有中位,有下上位,有中下位,有中中位。忍是中上什麼?又有中位,又有上位,有中上位,有上下位,有上中位,是不是這個意思?就根據第二個這個分析總結的,又把它歸納起來,所以說忍叫中上,它有中,中這裡應該是個頓號。這裡下,這裡也是下下,這裡也是個頓號,只有世第一呢,是上上,這就不需要頓號,它只有一個位次。

【瞿沙云:暖有下三;頂有六,下下乃至中上;忍有八,下下乃至上中;世第一但上上】。

這裡又不同,第三種說法了。

暖有下三:就是下下、下中、下上;

頂有六:下下、下中、下上、中下、中中、中上;

忍有八,就把前面的暖、頂又包括在裡頭,再加上,上下和上中;

世第一還是上上。

【以三言之,暖法一種,謂下】;又進行這個總結,小的歸納。下,謂下的話,就是下下,下中,下上。

【頂法二種,謂下、中】;就是下三法和中三法,總共是六種。

【忍有三種,謂下、中、上】;下有三種,中有三種,上只有幾種啊?兩種,上下和上中。

【世第一有一種,謂上】。世第一隻有一種,謂上上。

就是它對這個暖、頂、忍、世第一法,它用不同的一種分析,實際上每一個說法還不完全一樣,有些這個論是這麼說的,這部論是這麼講的,有些那部論有可能又另外一種說法,相對它是有些出入的,但是大概的差別不大啊。

再往下,世第一有一種,謂上。

【暖有二舍,一離界地,二退時。】界地,我們說三界九地,從下地到上地。【退時舍】,退時呢,有時候會舍,也會舍,舍去它原有的位置往後退了。【墮地獄】,甚至會墮地獄,你看別說修到這種地步,他有時會墮地獄。就是你再往上修,修不上去了。他有種種障礙,他就會倒退,倒退的弄不好,他會種種煩惱就會生起來。一生煩惱就會造業啊,一造業,又墮地獄。

這都已經修到相對比較高的層次了,我們說屬於賢位了。賢位沒有入聖之前都會退轉。特別是第一個暖位,更不用說。頂位也是退啊,這裡說的頂也是退。至於到世第一,他就不會退了。就是暖、頂、忍、世第一,到這個四賢位的忍位不會退了,忍位一般都不會退,頂位還會退。

【作五無間,而不斷善根】。甚至會造五無間地獄的業,但是他雖然會造地獄業,比如他很快會到地獄,但是從地獄一出來之後,基本上就不會再墮落了。基本上也就最後一次,就是把這個業該消的消了,下回再繼續修,很快就會成功,很快就會進入後面的忍位,世第一位,一直到見道位。見道位就超凡入聖了,一旦超凡入聖,再不會墮入凡夫地。

【頂亦如是。忍唯一舍,不墮地獄(云云)】。

頂亦如是,就是頂跟暖一樣的,也有兩種舍:一個是離界地,第二個是退時;

忍唯一舍呢?就是離界地,但是他不會墮地獄,就只有離界地,沒有退的時候。就是忍位就不會退了,我們所以叫做忍的話,有些地方也叫安忍不動,能夠忍的安忍,能夠安定,他不會再動了,雖然不一定說立即往前面走,往上走,但起碼不會倒退了,所以修行他有不同的階段啊。

【頂法者,色界善根,有動不動、住不住,有難不難、斷不斷、退不退】。就是他有時候會動,有時候不動;有時候能住,有時候住不住;有時候有難,有時候沒有困難;有時候能夠斷,有時候不能斷;有時候會退步,有時候不會退步。

【就動乃至退者有二,下者是暖,上是頂;彼不動乃至不退者為二,下者是忍,上者是世第一法。復有說者,應言下頂。所以者何?在暖法頂,故名頂;在忍法下,故名下】。

就是不同的這種說法,它有時候會動,有時候會退,有時候不動又不退。動、退的時候,往下走就是暖位,往上就是頂位,不動不退,那好就是往上走,最低也會到忍位,再往上走可能直接到世第一。

就是同樣修達到的這種層次,但是因為每個人過去這個修行的積累不一樣,你過去可能造的業相對少,他種種障礙就小,你在這個時候修的話就沒有種種障礙了,你就會進步快,直接往前走。但是因為以前可能障礙煩惱比較多,你修的時候,雖然也修到這個位次,可能就會退,就會動,弄得不好有時候就會有起伏,每個人情況不完全一樣。

【復有說者,如山頂之道,人不久住。若無難,必過此到彼】。

就是說已經像人登山頂,從山腳慢慢登、慢慢登,登到山頂。這個頂位就是暖位上的第二個位次,已經到達山頂。頂位不能待久了,要麼繼續往上走,往上走的話,就已經到了忍位,甚至已經越過山頂了,要麼從山頂就退下來了,退到暖位,甚至再往下退都可能,最多的話你造業可能還會墮到地獄、三惡道裡面去,它會退的。退了之後重新再爬唄,重新再修,但是下回再修的話,估計你的障礙就相對會很少了。

【若遇難,即便退還】。就立刻就會退下來,回轉過來。【行者住頂不久,若無難必到忍】,就直接從頂位到上面忍位了。有難的話,就退回到暖位,甚至暖位以下,都有可能,你看,【有難退還暖】。一般是退還到下面這個位置,暖位。【猶如山頂,故名頂】。它是用個比喻了。

【云何為觀?於佛法僧生下小信。小信者,此法不久停,故言下小。此信緣佛生小信,是緣道諦;緣法生下小信,是緣滅諦。】生下小信,它雖然生信,還屬於下小,所以這個信心還不夠足。緣佛,這裡說生道諦,緣法生滅諦,所以我們也不是經常觀察佛法僧三寶嘛,是吧?

【問:應能緣四諦,云何言緣二諦?答:道、滅勝故】。本來也是可以緣苦、集、滅、道四種諦的,為什麼說只說緣二諦呢?因為道諦和滅諦更加殊勝。【清淨無過,是妙是離】,是微妙的,是能出離世間的。【能生信處,為生受化者信樂心故】。生信樂之心。

【若世尊說苦集是可信敬者,則無受化者】。就說道諦和滅諦的時候,大家都感到非常的歡喜。若說苦集二諦的時候,就很難產生信心和尊敬的心。聞說出世法嘛,當然大家都非常高興。說世間的這些東西,大家不太高興。當然實際上這也不能完全這麼理解啊,就說大家還是希望更加殊勝的,實際上苦諦和集諦真正你去觀察,一樣的也可以息滅煩惱,一樣可以出離生死。但是大家都喜歡聽一些更加殊勝的、微妙的東西。

【此煩惱惡行、邪見顛倒,云何可敬信】?當然煩惱惡行、邪見顛倒,就是我們說的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當然聞到這些煩惱、生死這些法、邪見啊,什麼顛倒法,確實一開始不會高興,但是起碼能夠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啊,它也是有作用的。

【我常為此逼迫。受化者於道滅生欣樂,是故說二也】。就是說大家更想聽的東西,就像我們跟大家說西方極樂世界一樣的,你不要老跟我說娑婆世界的事情,我們都喜歡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沒有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怎麼去嚮往啊,產生一種仰慕之心啊!到底我們修行是為了什麼呢?有道,有滅,有修行的方法,有能最終修行的這個成就,能夠證入聖果,能夠出離生死,大家都願意。

如果你只是說,世間多苦,為什麼會有苦,苦因、苦果,你講這些東西,大家已經夠苦了,不想再聽了。當然最終是要你出離這些苦,改變你生死之苦的根源、這些原因,但是那個相對來說可能大家還是覺得,不是特別願意生起這種信敬之心來。

【復有說者,信佛、僧是緣道】,把佛、僧二寶是放在道諦。法,【信法是緣三諦】,那就是苦、集、滅,【則盡信四諦也】。這個信法的話,不一定就是出世法,也有世間法啊。至於這個為什麼信佛、僧是道呢?大家想一想,大家都是正在修行的,或者已經修行成功的人,道嘛,僧是正在修行的人,佛是已經修行圓滿的人。信法,那我們到底修什麼呢?佛和僧是依什麼而修呢?依法而修。所以這個法,最終的它指向什麼?是滅諦,是能夠得到涅槃,證得涅槃。

【問:住頂亦信陰,亦信寶,亦信諦,何故但說信三寶】?按道理應該也信這個五蘊啊,也信三寶啊,也信四諦,為什麼你只說信三寶呢?

【答:三寶是生信敬處。但隨行者意,於陰生悅適,是名為暖;於寶生悅適,是名為頂;於諦生悅適,是名為忍】。就意思說都可以修,都可以信,但是它有不同的層次。比如說我們這於五蘊生喜悅,你就是屬於暖,這暖位主要是修這個;再往上,於三寶生悅適,這是屬於頂位;於四諦生悅適,這是屬於忍位。

【問:何故頂退,不說暖退?答:頂既退,亦應說暖退】。就說在頂位都會退的話,那麼在暖位會不會退啊?肯定會啊,是吧?頂位還比暖位高,他修的更高的都還會退,你修的更低的還不退?怎麼可能呢?

【行者在頂時,多煩惱業留難】,有種種煩惱,有種種業,它會產生種種留難。就是什麼意思呢?讓你在這裡停留,讓你不能夠再往前行,甚至還拖你的後腿,把你拉下來。

【煩惱等作是念:若行者到忍,我復於誰身中當作果報】?這很有意思啊,這有點我們說擬人的說法,這煩惱它會做這樣的念頭,它會這麼想:如果這個修行的人,他直接就從頂位修到忍位去了,到達忍位,那我還找誰去做果報呢?到誰的身中去做果報呢?就抓不到這個行者了,他就不受我的控制了。就是這個意思。我現在趕緊把他拖下來,不讓他繼續往上修,當做果報。煩惱它會產生業力,業力最後就會有果報,有業果。

【若離欲界時亦念】:離開這個欲界,比如說到色界了,從下一界到上一界,它也會念。【行者出欲界,我復於誰身中生果報】?意思就是說,我怎麼抓住這個行者?我能夠讓這個行者繼續生到欲界嗎?就很難了。他已經從欲界出去到色界去了,那我就不可能再讓他迴迴到欲界之中了。

【離非想非非想處時亦念:行者離彼欲已,更不受身,我復於誰身中生於果報】?就是離開色界又到非非想處,也會說:哎呀,怎麼辦?他又從這個界到那個界,我應該趕緊把他留下來。

【於此三時,多諸留難。留難退】,所以說欲界、色界、無色界,它都會有種種留難,甚至從非想非非想處繼續往上修,要出離三界,它也會繼續為你做留難。

【故大憂惱】。所以說每個人修行都不一樣,還是說,就是你基礎要打得好點呢,你的障礙就小。你基礎要是不好的話,障礙就大。就跟我們每個人天生稟賦不一樣,有些人生下來身體就強健,體格就好,他可能會生病,但他生病很少,很快就好了,生病少。有些人體格就是不行,三天兩頭老生病,就不一樣。你也是人,但是人的果報不一樣。你也是修行到暖位,但是修行到暖位的時候,再繼續往上修,每個人遇到的情況又不一樣。實際上不僅僅是這個不一樣啊,再繼續往上修,還是有不一樣的。雖然再往上他不會退轉了,但是你往前進,每個人進步的程度、速度還是不一樣。

打個比方,就像我們說,大家都念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我們可能不一定是超凡入聖啊,我們在西方極樂世界是人、是天,你是天人眾,但即使是天人之眾裡面,又有很多差別。就跟我們現在在娑婆世界,我們都是人,人有很多差別。但是那裡面的差別相對不像我們那麼大,起碼只有男人,沒有女人。實際上是不是男人、女人,咱們還真搞不清楚,這因為是給我們人說的這個西方極樂世界,所以說那邊是有人。

如果跟天上的人說天話,那就不說是人了。但天人是不是跟我們世間的人,凡夫人,我們這個人、人間是長得是一模一樣呢?實際上我們都不能確認。我們說古代的小說,什麼《西遊記》呀,跟我們不都長得一樣嗎?只是長得高大,更加的莊嚴啊,未必完全長得一樣啊,我們自己想,誰知道呢?也不是所有的這個十法界都是以我們人作為這個榜樣,你這是長得最好的,最漂亮,比例最好,這個形象最好,就這個一個頭,四肢。也許不一定是這個長相呢,搞不清楚啊,我們真的是一無所知啊。當然我們希望他們跟我們長得一樣,這樣我們能夠接受度比較高一點,是吧?長得不一樣的話:哎呦,這漂亮嗎?這好看嗎?

你看這裡用了一個比喻,為什麼這個頂位會有種種留難、會退呢?【如人見寶藏大喜,欲取即失】。剛見到寶藏,生起大歡喜,剛要取的時候,突然就不見了。【住頂法者自念:不久當得於忍,永斷惡道,獲大重利,猶如聖人。而忽退失,故大憂惱】。就是以為很快就會到忍位了,到忍位的話就已經不會再退轉了,很快就會出離三惡道了,出離這個三界了,獲得大的利益了,就像聖人一樣的。但是突然一下沒了,消失了。看來這個好景不長啊,有時候修行不一樣啊。

故大憂惱,【是故言頂退也】。就看到這個時候,頂裡面退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至於說你退多少可能不一定,但是是不是有退,我估計是比較大的一個概率。但是可能也有不退的,直接上忍位的,也會有,看你的根器。

【若能親近善友,從其聞隨順方便法。內心正觀,信佛菩提,信善說法,信僧清淨功德,是說信寶;說色無常,乃至說識無常,是說信陰;知有苦集滅道,是說信諦。若如是,即住頂;若不如是,即頂退】。

就是說你要具備這些條件的話,你就不會退。你要不具備這些條件,你就很有可能退。如果能夠親近這些善知識、善友,能夠從善知識聽聞種種方便的佛法,內心生起正觀。這個時候能夠什麼呢?就是我們前面說的,信三寶、信五蘊、信四諦。信佛菩提,信善說法,信僧清淨功德,這是信三寶;說色無常,乃至說識無常,這是五蘊,色受想行識;後面是苦集滅道,四諦。這個時候如果能夠這樣去信的話,就能在頂上住,能夠安住不動,不會退,接下來就會往上再前進。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就從頂位就退下來了。

【忍法觀者,正觀欲界苦,色、無色界苦】;實際上這前面就給我們一個信息,就是修到關鍵的地方的話,一定得保持正念,正念、正觀。你沒有正念,沒有正觀,一旦失去正念,就會退。實際上跟我們修行是一樣的,我們修行就是用正念來替換這種妄念。我們現在當然還不能保持正念,但是我們就是在開始修習這種保持正念的一種力量。

所以為什麼要修一心不亂?實際上一心不亂就相當於定。你要不亂了,你的正念就有相當的能力,能夠執持得住。我們為什麼叫執持名號呢?執就是抓得緊緊的,不放手,別的東西、別的妄念就進不來。你一旦一鬆手,這個心一放鬆,立即其他妄念就出來。

【忍法觀者,正觀欲界苦,色無色界苦;欲界行集,色無色界行集;欲界行滅,色無色界行滅;斷欲界行道,斷色無色界行道。如是三十二心,是名下忍】。也就是觀苦集滅道。苦集滅道分別又分成兩個層次,一個是欲界的,一個是上二界的。把欲界的苦集滅道分成一個層次,把色、無色界上兩界的苦集滅道又分為另外一個層次。總共加起來就是下四諦,包括上二界四諦,總共就八個了。

八個再加上四種行法,每一諦又有四種行法,前面講的:

苦:苦、空、無常、無我;

集:集、因、緣、生;

滅:滅、盡、妙、離;

道:道、正、跡、乘。

四八就三十二,叫三十二心,是名下忍。就說你能夠觀察下四諦、上四諦分別用四種行法,總共就有三十二心,這屬於下忍位。就把忍位又分為下忍、中忍、上忍,這是剛進入忍位的開始。

【行者後時】,下忍位之後,【漸漸減損行及緣】,慢慢地減損行及緣,減行和減緣。這就把這個三十二心慢慢再減少,開始是三十二心都有,都要觀察,慢慢觀察的範圍越來越少、越來越少、越來越集中。

【復更正觀欲界苦、色無色界苦,乃至觀斷欲界行道,除觀斷色無色界行道】。這什麼意思呢?苦是第一諦,所以說有欲界的苦諦、有色無色界的苦諦,那後面苦集滅道,道諦是四諦裡面的最後一諦,就從最後一諦開始慢慢減,叫減行和減緣。緣是什麼?緣諦;行是三十二心之中的其中的一心,也叫一行。

就是用心來觀察,把這個觀察已經慢慢地成就了,你就把這個行給斷掉了、不必要再修了,就可以少修一個。開始是三十二行、三十二心,後面就三十一,到後面繼續修得更好,三十、二十九……依次減下去,減到最後只有修一個行。

所以第一個斷的是什麼?斷的是道諦。斷的道諦之中的哪一個道諦呢?是色無色界的道諦。再接下來是斷的什麼呢?斷欲界的道諦。它是從後面慢慢倒,倒過來去斷的。

【從是中名中忍;復更正觀欲界苦、觀色無色界苦,乃至觀色無色界行滅,除滅一切道】;這裡接著繼續往上修。開始好,把這個色、無色界的道諦、行道,已經滅掉了。繼續往上修,那就斷欲界的,斷欲界的什麼呢?道諦。它這裡說除滅一切道,實際上除滅一切道,這個一切道,就是已經包含前面的色、無色界了。因為色、無色界的道已經滅掉了,不用再觀了。所以接下來就是不用觀欲界的道諦,把欲界的道諦也去除掉的話,那麼一切道諦就不用再觀察了,不用再緣,這個緣就是觀察。就是我們說眼能夠緣色,我們心能緣境,眼睛能夠觀察外在的這些色法,心能觀察外在的這些境界。這都是屬於中忍之後。

再往下:【復正觀欲界苦、色無色界苦,乃至觀欲界行滅,除色無色界行滅】;你看,道諦已經不用觀察,滅掉了,滅掉這個行之後呢?然後就是滅這個滅諦了,減這個滅諦了,第三個嘛,苦集滅,排在第三嘛。苦集滅裡面先除上二界的滅諦,把上二界,就是色、無色界的行滅,減少之後,減掉之後,然後再往下,那就減欲界的滅諦。

【復正觀欲界苦,乃至觀色無色界行集,除滅一切滅】;把欲界的滅諦也滅掉了,那麼一切的滅諦就已經不用再觀察了。當然它這裡說,欲界的滅諦觀完之後呢,下面這裡就有集諦了,所以它這裡寫了什麼?色、無色界集,緊接著、緊挨著的就是集諦了,而且是色、無色界上二界的集諦。

【復正觀欲界苦,乃至觀欲界行集,除色無色界行集】;你看,滅諦除掉之後,得除集諦了,除集諦又是從上二界的集諦除起。除了上二界的集諦,再除欲界集諦。

所以下面又會接著了:【復正觀欲界、色無色苦,除一切集】;除一切集就把欲界的集也斷掉了,那就一切集都沒有了,最後只剩苦諦。

【復正觀欲界苦,除色無色界苦】;你看,欲界苦裡面分成兩種,一個就是苦諦在欲界,一個是苦諦在上二界的。先把上二界的苦諦先除掉,只剩下欲界苦。

再繼續觀察:【復正觀欲界,常相續不斷,不遠離】。這個時候就不能隨便除了,還得留一點點,留最後的這個苦諦下面的一行,留著。苦、空、無常、無我,留其中的一行就可以了,其他的三行都得斷掉。

【如是觀時深生厭患,復更減損,但作二心觀於一行】,你看,但作二心,哪兩種心呢?

【如似苦法忍、忍法智】。這就是苦法忍、苦法智,這裡叫忍法智,實際上應該叫苦法智更合適,叫法忍、法智。用法忍、法智來觀察最後這一行,就是欲界苦諦下的一行。苦有苦、空、無常、無我,比如說你留下最後就是苦,苦行不滅,把空、無常、無我都減掉了,就留下最後這個苦行不滅,然後從這裡就能得到慢慢相似的苦法忍和苦法智。

【如是正觀,是名中忍】。就從上面說,從第三十一,一直到最後的留下一行,都是屬於中忍;三十二行全觀是下忍;從三十一行開始減,減到最後只剩下一行,都是屬於中忍。

【復以一心,觀欲界苦,是名上忍】。最後這兩個心都不要了,只要一個心了,去觀察欲界苦,是名上忍。上忍立即就會進入世第一了,很快進入世第一。

【復次生世第一法】,實際上這裡面簡單就說,不能說得太複雜,就是我們觀察這個苦集滅道,開始是比較複雜的,慢慢減少,慢慢減少,越來越簡單,越來越簡單。為什麼你能簡單呢?為什麼要簡單呢?就是前面觀察的都已經成就了,正觀已經成就了。就等於我們說的考試一樣的,把這個題目做完了,通過,再做下一個題目,下一個題目做好了,正確,又通過了,不用再做了,一直做三十二個題目,就剩最後一道題了,最後一道題目做成了,上忍位,很快就進入世第一法。就說你這四諦已經完全都修成就了,觀察已經成就了。

【復次生世第一法,世第一法後,次生苦法忍。譬如人欲從己國適他國】,這裡才是真正的法忍,前面是相似的。你看這裡一個似苦法忍,實際上也是似苦法智,這裡是真正的苦法忍才出來。

【譬如人欲從己國適他國,多財產不能持去,以物易錢;猶嫌錢,易金;嫌金,易多價寶,往適他國。行者乃至漸舍,相續不離,生於上忍;】這當然是打個比喻,就說我們從這個國家到那個國家,怕帶的這個錢太多啊,麻煩。財產太多,就把這個財產變賣,換成金錢、換成錢幣。錢幣太多,換成金子,就更少了。金子還嫌多,換成比金子更值錢的這些寶貝,然後再到其他國家去。

就像我們要從下一界到上一界去,就是這樣子的,越減越少,你身上這些什麼煩惱啊、業力啊越來越輕。越來越輕的話,你才能上升。不然的話你的負擔太重啊,你上不去,也就這個意思。你煩惱越少,越往上升;你煩惱越重,越往下墜落,就是墮落,拖下水了,扛不動了,只能往下走了。

好,行者乃至漸舍,慢慢地舍,越舍越少,越舍越少,相續不離,生於上忍。

【上忍後生第一法】;上忍後立即很快就生第一法。世第一就是說,你在世間是第一的,就是在世間所有凡夫裡面,你是排在最頂位的,沒有比你更高的了。就是說除了聖人之外,你在所有的凡夫裡面,你是排第一號的人。

【第一法後生苦忍】。你看,這裡不是苦法忍嘛,苦法忍,苦法智。

【問:世第一法有三品不】?他說世第一法是不是還要分成三品呢?可以分,也可以不分。

【答:一人無,多人有】。從自己一個人身上就沒有必要去劃分了,但是每個人情況又不一樣,可以分的。

【身子上,目連中,餘皆下;就佛、支佛、聲聞為三品】。所以說每個人情況又不一樣,比如說身子,舍利弗,他是如果在世第一的話,他是屬於上,目連在世第一的話他屬於中,其他的弟子都是屬於下位。

就雖然是世第一,看來世第一里面也不是完全沒有差別啊,也有差別的。就等於說,就佛跟辟支佛、跟聲聞分成三品是一樣的。

【世第一法者,此心心數法】,心是心法,我們說的八識心王。八識心王,眼識一直到意識,末那識一直到阿賴耶識,這屬於八種心識,心數法就是心所法,什麼貪瞋癡慢疑啊,這些東西啊,善心所啊,噁心所啊,什麼不定心所啊,都有,就歸這些心王所統領的其他的一些心。

【此心心數法,於餘法】,相對於其他的法來說,【為最、為勝、為長、為尊、】就是說在世第一法這個位置的這種修行人的他的心心數法,比起其他的凡夫來說,它都是最殊勝的,最尊貴的,排在第一位的,也就是說【為上、為妙。亦分,亦都】。也可以分,也可以都。

【分者,勝世間法,不勝見諦】,什麼意思呢?能夠勝世間法,不勝見諦。它肯定不勝見諦了,你要見諦的話是屬於聖人了,見道位嘛。能夠見見諦的話,見諦就是什麼?見到真諦,為什麼叫做見諦呢?見真諦,有些地方也可以這麼說,說什麼見道位,就是破了見惑,我們說的,幾種不正見啊,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把這五種見使、見惑全部給破了,你就能入見道位。

【見諦眷屬不相離,慧力偏多故】;見諦眷屬不相離,就是見諦比這個世第一法,它要更勝,它的智慧更多。

【熏禪,不與凡夫同生一處故】;他會修種種熏禪,他不會與凡夫生在一個地方,你世第一還是屬於凡夫位,見諦就屬於聖人位,所以生到見諦之後的話,他不會種種業報再回生到人間來了、生到世間來了、凡夫地來了,他都是屬於聖人,我們叫方便有餘土,按道理他應該能生方便有餘土。

【盡智時一切善根】,盡智是一種智慧啊,一切善根。【永離一切諸垢障故;三三昧乃至惡賤無漏,何況有漏】?三三昧,空、無相、無願,三三昧。就是說世第一法比這幾種還是要差一點,它雖然勝過世間一切的法,但是不能勝見諦,也不能勝熏禪,也不能勝盡智,也不能勝三三昧,何況有漏?所以說它們都是屬於無漏位了,這還屬於有漏位。所以【不應都勝】,它是【分勝】,分勝,但是它能勝過其他的位置呢!【彼暖、頂、忍法】,它比暖、頂、忍下面三個位,它還更高。

【亦應言第一。應言分勝,勝暖、頂、忍、一切凡夫所得禪】,就是一切凡夫所得的種種禪定,它都要勝過。在世間之中它是最高的,在四善根位裡面,它也是最高的,還能什麼呢?【無量、解脫、除入也】。無量,四無量心。解脫,什麼四空定,四禪定,四禪、四空,除入是八背舍,這主要是世間的這些禪定,它能超過它們。

【或言都勝】,所以它能勝的是勝世間的,不能勝的是出世間的。【非謂一切事業中勝】,不是說一切的事業中,它是最勝的。

【但以能開聖道門故,彼見諦等不能開聖道門。以世第一法開聖道門】,所以說它在某些地方,比見諦又殊勝的地方,見諦雖然是聖人,但是世第一法能夠打開這個聖道之門,它是在聖道門挨得最近的,它就接近這個聖道門,到它入聖的時候,就只差一個位次了。見諦已經入了聖道門,就沒必要再去開了,已經進去了。

以世第一法開聖道門,【彼見諦等法得修】。就什麼意思呢?正是因為有世第一法打開了聖道門,所以其他見諦以上的這些法門,你才能夠去修行,才可能獲得機會去修行。如果沒有它打開這聖道門的話,你想修行這些法門,不可能,沒有機會。

打個比方就是說,你沒有入這個大學,你想在這裡學習,不允許,不讓你來讀書。你到了這個聖道門,你才能在聖道這個基礎上繼續修行。

【見諦等法得修者,皆是世第一法功用】。就是都是它的功勞,你能夠修到聖道門以上的這些法門,都是因為修了世第一法。就像比如說你要入黨,就是這個入黨介紹人很重要。沒這個介紹人,你怎麼入黨?

學佛也是,哪個因緣讓你進入佛門?可能會有個善知識介紹你進來的,也可能是你直接看佛經、看佛書這個因緣進來的,沒這個因緣,你跟佛法就沒有緣,這就是功用。

【是世第一法名義者,最勝義是第一義;得妙果是第一義;如高幢頂,更無有上,是第一義】。就是這個樹的高幢一樣的,頂上,高幢的最頂上,沒有再上的了,這是講世第一啊。

下面我們先休息一下吧啊,休息一下,回頭再來,這裡面都是講這些位次的啊,反正比較那個啊,要動點腦細胞啊,大家先休息一下。

好,大家安靜,我們看,下面【問:前諸義有差別耶】?就是問,前面說的上妙之義,它有什麼差別嗎?具體再進行一些詳細的解說。

【答:此皆嘆說上妙之義,亦有差別。於不淨、安般名最】,比如前面說的最啊、勝啊、長啊、尊啊、上啊、妙啊,它也有差別,對於不淨觀和安般數息觀來說,它稱為最,就是世第一相對於不淨觀和安般來說,它是最。

【於聞慧名勝】,對於聞慧來說,它屬於勝。

【于思慧名長,於暖位它是尊,於頂位為上,於忍位為妙】。就是它比這些修行的法門,禪定也好,或者種種智慧也好,或者種種修行的位次也好,它都更勝一籌。

【又依未至為最,依初禪為勝,中間為長,二禪為尊,三禪為上,四禪為妙】。這是跟種種禪定進行比較,未至就是未到地定,未到地定,什麼是未到地定?它是屬於欲界的一種定,一種禪定,叫未到地。初禪是什麼?色界禪定。中間為長,就是色界和欲界之間的中間的這個禪定,它是為長。二禪,與二禪相比它為尊,與三禪相比它為上,與四禪相比,它是妙。

【如是種種說,此依毘婆沙釋,欲委知,向彼尋】。就是說這些解釋的話專門有本書,是講這些東西的,大家如果想去學習,想去了解,可以去看這個書,叫《毘婆沙論》,也叫《大毘婆沙論》。它也是佛教裡面很重要的一部論,但是它主要是以說小乘佛法為主。以小乘佛法為主,但是這很重要,大家如果又想要確切地知道,你可以向這部論裡面去了解、去學習。這是簡單地說一下。

【初果八忍、八智】,這是講的下面的智了,就比前面的四善根、五停心、四念處更高的智慧。【初果八忍、八智,三果重慮緣真】,這就是聲聞四果,聲聞四果的這種智慧。初果是什麼呢?八忍八智。哪八忍八智呢?就是苦法忍,苦法智;苦類忍,苦類智。這就是四種了,總共是十六個,八忍加八智就是十六個忍智。有苦類忍、苦法忍,一個諦上有二忍,有二智,苦法智,苦類智。然後呢,集,集法忍,集法智,集類忍,集類智。道、滅也是一樣的。四諦下,各有二忍、二智,這是已經進入見道位之後,才修這個八忍、八智。

三果重慮緣真。證得三果之後呢?就是二果、三果乃至第四果,他在初果的基礎上,繼續緣這個真諦理性,他已經見得這個真諦理性了,因為初果是見道位,什麼叫做見道位?就是見到這個真諦理性,已經用智慧照見這個真理了,但只是剛剛照見,還得繼續修啊,繼續去觀照這個真理,觀照得越來越清晰、越明瞭,他能夠破除的這些煩惱就越來越多。

所以前面初果只是破見惑,然後繼續觀察這個真諦理性的話,就能慢慢破思惑,從二果、三果,一直到第四果,把所有思惑全部破盡,就到阿羅漢。阿羅漢是破所有的見思惑,已經破盡了。這個時候就叫什麼呢?九無礙、九解脫。九無礙、九解脫就相對應九品思惑的,每一品思惑下面又有一解脫、一無礙。

【支佛用總相別相】,這是辟支佛,辟支佛的智慧又比聲聞四果的智慧要更高,用總相別相。

【如約三世明苦集,分別十二因緣】,什麼呢?總相就是苦集;要是別相呢?就是十二因緣。就把十二因緣實際上簡單歸納了一下。屬於什麼呢?我們說的因緣有三世十二因緣,過去、現在、未來,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過去的是什麼呢?無明、行;然後呢?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這都屬於現在;生和老死,又是屬於未來。所以我們一看,無明、行、識,一直到識,識實際上已經應該屬於現在了。所以它有三世,分別對應的苦集二諦,它沒有道滅二諦,十二因緣裡面主要對應是苦集二諦,以前給大家講過了,順緣、順觀十二因緣就是苦集二諦。要逆觀的話,它就變成道滅二諦了。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這不就是修行的方法嘛。修行最終能夠滅這些煩惱,能夠滅生死,所以它也就包含了道滅二諦。

所以簡單地說是苦集二諦,這是總相;分別就用十二種因緣詳細給它進行分析,【即別相相也】。這是屬於別相之相。

再往上辟支佛上面是什麼呢?菩薩。這都屬於三藏教的,大家一定要記住,從這裡聲聞的四果,一直到辟支佛,都是指三藏教的。這裡的六度菩薩也是三藏教的菩薩。

【六度緣理智弱,伏而未斷,事智強,能舍身命財,無所遺顧】。這是什麼意思呢?就六度的菩薩,三藏教的六度菩薩緣真理的智慧還是比較弱的,伏煩惱,但是沒有斷煩惱,為什麼他伏而不斷呢?這裡要問大家,為什麼伏而未斷?是他只能伏但是不能斷嗎?說大聲點,伏惑潤生。

對了,說明你們還是預習了,這就是伏惑潤生,他故意不斷,為什麼呢?菩薩要度眾生為主,要說他,他有這個能力,他實際上智慧已經足夠去斷這些煩惱了,要是斷了這些見思惑,他就不會再到三界之中來了,他就會出離三界了,他證得涅槃了。那離開三界之後,那就不能跟眾生經常在一起了,想度眾生都不太容易,所以他故意還留點惑不要斷。斷了已經差不多了,斷了九成以上,但留那麼一點點不斷,這樣的話他還能伏惑潤生。就是故意留那麼一點惑能夠潤這個生死之流,能夠繼續借這個業力能夠投胎來在這個三界之內做普通的凡夫眾生。那做凡夫眾生他也不是白來,主要不是為了自己修行,為了度化眾生。

事智強,就是他緣理的智慧弱,理智弱,事智強,就是他功夫還不是特別高,我們真正要修行的話是要證得真理。但是他證真理、緣真理的這種智慧並不強。但是他做普通的事,比如說修六度、事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禪定、智慧,然後這些精進啊,這些他修得很好,要佈施,你要多少錢,他有多少錢全部舍出來。不僅僅錢能舍,命,把自己身體,把自己的性命舍去,無所謂。都屬於身外之物了,這都是事,事修。

什麼才叫理修啊?你要能夠觀照真理,觀這個色身沒用,你舍更多的財物都沒用,舍更多的生命都沒有用,關鍵要能夠舍得內心的煩惱。怎麼才能舍煩惱?要有智慧,出世間的無漏的智慧。只有這個智慧才能破除這些煩惱,你才是真正地證得更高的果位。所以說無所遺顧,他說這些東西無所謂,想要多少隨便都是舍掉。缺胳膊缺腿是吧?給你,沒事。眼睛,挖出來給你,無所謂。但是修這些外在的東西容易啊,他修內在的煩惱就很難了。

所以我們世間的人也是一樣的,把外在的東西舍掉相對是容易的。你不舍的時候,你死的時候不舍也得舍。但是煩惱你能舍得掉嗎?他會隨著這個業力,你會隨著煩惱這個業力又會投胎,又會投生。「萬般皆不去,唯有業隨身」,你要有這個本事才行。外在的東西,這個東西舍,相對還是容易的。

但是現在我們有些時候想舍外在的東西都很難,我們把自己的命看得很重要啊,不光是命啊,少胳膊少腿都不行。所以我們現在不要說理智弱,我們現在事智都弱。我們要事修這個力量都不夠,別說去理修了。修理的話就必須是理智再強,修理的這種智慧更強才行,否則的話你沒法修的,你沒有這個善根去支持,沒有這種力量去支持你。

【聲聞能發真成聖】,能開發我們的真諦理性,能夠超凡入聖。【猶論我衣我鉢,互論強弱(云云)】。就是說這些聲聞乘的人,哪怕是證得聲聞果的人,他還是有很多煩惱,雖然發真諦已經成為聖人了,但是還會有種種我執,這是我的衣服,這是我的缽,還會互論強弱。你看我這個衣服比你更好,或者我自己的能力比你強,他會有這種執著,但是不像凡夫一樣的執著那麼重,還有習氣煩惱,知道嗎?沒有現行煩惱,還有習氣煩惱。就是舍利弗以前不是說曾經做過蛇?所以舍利弗他的嗔心比較重。

有些慢心比較重,有個叫畢陵伽婆蹉的尊者呼小婢,他以前老當公子哥,當老爺當習慣了,身邊都是這些侍女,動不動就對別人看不起,所以他有這些習氣煩惱。現在他沒有心,但是他有這些習慣,無心的,所以說這裡面還是顯示出來這個力量弱。

再往下,通教的智慧。通教裡面也有聲聞,通教也有菩薩,通教也有辟支佛,也有三乘。

【通教聲聞,總相一門】,他就不要修別相了,修別相太複雜嘛就是,把它打開了,你這個也得修,那個也得修,這個修總相一門就夠了。【達俗即真】。即俗就能證得真諦,即俗諦而證得真諦。

【通教緣覺,能於一門,總相別相,達俗即真。通教菩薩,能於四門,總相別相,達俗即真】。不僅僅達俗即真,證得真諦之後還能夠遍四門出假,也就我們說的從空出假,他能修俗諦,能夠去教化眾生,如果只是修真諦的話你還教化眾生?你這個能力、你這個智慧沒有,真諦的話我們有些地方也可以叫做根本智,俗諦的話可以叫做方便智。【又能遍四門出假,教化眾生】。這是第十智。

【十信】,這是再往上了,這是別教了,別教的十信位,【信果頭真如實相,為求此理,起十信心;十住,正習入空,旁習假中】;就說別教的十住位,主要就開始修的是空觀,同時也能修一點點假觀和中觀。

【十行,正習假,旁習中】;別教十行位,正習假觀,旁習中觀,就是他空觀已經修成了,接下來就是修假觀,但是再往上他也能修中觀。

【十迴向,正習中;初地證中】;已經破無明瞭。

【二地已上,重慮於中】。前面是重慮於真,重慮緣真,那是屬於聲聞法。這是屬於大乘的佛法,大乘佛法是緣中諦理性,那個是緣真諦理性,不一樣的。那麼對於別教來說,初地也就相當於是別教的見道位,那麼初地以上的二地開始,屬於別教的修道位,一直到十地,一直到等覺,都算是修道位。一直到後面再往上,別教的佛算是妙覺,別教的妙覺才是真正的證道位。

【三藏佛,一時用三十四心,八忍、八智、九無礙、九解脫,斷正習盡】。就是三藏教的佛乘,他一時,他就快,他不是次第修,是一時修。前面的三十四心斷見惑、思惑。八忍、八智、九無礙、九解脫,這個三十四心就是指的這兩個,八忍、八智,加九無礙、九解脫,二八就一十六,二九就一十八,一十六加一十八就叫三十四心,跟前面的這個三十二行又不一樣了,不然你搞不清楚怎麼三十二變成三十四了?這就指的八忍八智、九無礙九解脫。因為前面那三十二行他是屬於凡夫位、內凡位所修的。三藏佛他什麼根機啊?屬於三藏教裡面最利的根機,他直接就修八忍八智、九無礙九解脫。上來就直接修,立即就見道,立即修道,立即就圓滿這個極果,挺快的。

斷正,正是正使,習是習氣煩惱,一個正使就是見思煩惱,習氣是雖然見思煩惱已經斷盡了,但是這個見思的習氣,還會有些殘餘。

就像我們大家現在有點這個霉味,剛才我就聞到特別大的一股霉味,剛才上半堂課還沒有,現在就聞到股味道,大家聞到沒有?有股氣味,不太清淨的味道。可能是不是我覺得時間長了這個拖把,放的時間長了沒拖地,拿這個發了霉的拖把這一拖,這個味道就出來了。這就是習氣,你再洗乾淨,它裡面還有殘留的味道,一拖,出來了。

所以三藏佛比三藏的聲聞、緣覺他更強的地方,三藏的聲聞只斷正使盡,見思斷盡了,但是他見思的習氣沒有斷,一點點都沒有斷;三藏的緣覺,見思惑正使已經斷了,但是他能夠清習氣,能夠斷一點點見思的習氣,但是習氣沒有斷盡;但是三藏的佛乘就不一樣了,不僅僅是能清一點點習氣,把所有的習氣也全部斷盡了,斷盡無餘,這就是他殊勝的地方。

通教,下面是通教佛。

【通佛坐道場,一念相應慧,斷餘殘習氣】。也是一樣的,把所有的殘餘的習氣全部斷盡,一念相應慧,所以他就更快了。前面還八忍八智、九無礙九解脫,這都不講這些,一念相應慧,立即就全部都斷了。

【別教佛,用金剛後心,斷一品無明究竟盡,成佛】。就是在別教的這個範疇裡面,修到妙覺,就是等覺這個位置的時候,進入妙覺之前,用金剛後心,就最後這一念心,把最後實際上是十二品無明,他只斷十二品無明,把最後的第十二品無明斷盡之後,就究竟已經圓滿了。他這個煩惱究竟已經斷盡了,在別教的位置已經斷盡了,在圓教還不算斷盡,他就已經成佛了。

【或言斷時是等覺,佛無所斷】,實際上這裡面沒必要,就說斷這個最後一品無明的時候,是等覺位,到佛位就已經無所斷了,實際上肯定佛已經斷沒了,就是在等覺到佛之間,用最後這一念的金剛後心,斷最後的一品無明。這個金剛後心是一種智慧,它是種智慧,用這一念的智慧,把最後一品的無明斷盡,成佛了。

【但證得圓滿菩提具足耳】。這是屬於別教,叫做圓滿菩提——到別教這裡還不算圓滿菩提啊。

【圓五品】,圓教的五品位,【不斷五欲而淨諸根】,不用斷五欲而淨諸根,我們說五種慾望,色聲香味觸,或者色受想行識,或者說眼耳鼻舌身意,就說你不用去斷種種慾望,自然你這個根就能清淨,這是圓教的一種境界。不是說不斷,不需要起這個斷的想法,當下就是清淨。就是形容它這種圓滿、圓融,這種迅捷的這麼一種過程。因為我們普通凡夫修行的話是有分別心的,比如說我們覺得我現在的能力還很差,我得慢慢修,我還有很多毛病,我有很多煩惱,這些煩惱是障礙我修行、往上證得智慧的一種障礙,這是我們普通的人,肯定呀你得漸次而修。

到圓教這裡不是這樣子的,沒什麼煩惱,煩惱就是菩提,他因為很快就能進入到那種境界之中去,立即就脫胎換骨,點石成金。而我們不行啊,我們拿個礦石,慢慢煉,慢慢煉,煉了好長時間,才煉出金子來。他一點,立即石頭當下就是金子。所以他不用斷,當下就能轉化,立即就能轉化,就有這麼一種能力。

所以,【具煩惱性,能知如來秘密之藏】。就說他的煩惱還沒有真正斷盡,在圓五品位只是伏惑,沒有斷惑。沒有斷惑只是伏惑的這種狀態,也能知道如來秘密之藏,就是已經開了圓解了,已經開悟了,這是圓教的五品位就有這麼一種境界。

【六根淨位,獲相似中道智】。到了六根清淨位就更不得了了,六根清淨位屬於內凡位,圓教的內凡位,圓五品位是圓教的外凡位,能夠就獲得相似的中道之位,已經開始能夠修中道觀。雖然沒有完全突破獲得中道智慧,已經接近於獲得中道的智慧。就矇矇矓矓地,天上的月亮一層薄薄的烏雲遮住了,但是還能看見整個這個月亮的輪廓,這是相似的中道的智慧。

到【初住】,就是已經開始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獲得一分的中道的智慧。就是【獲如來一身無量身,入法流海中行】,念念流入薩婆若海,就是念念流入最終成佛的這個海。就是你每一念的修行,都是決定你最終成就圓滿佛道,就是不會跑錯路了。你的心也不會亂動了,每一念心、每一念的修行都是能夠證得佛果的因緣。

我們到前面的話還不是,前面只是做準備,資糧位,加行位。這個是真正的修道位。就像以前跟大家說過,有緣修,有真修,我們現在都是屬於緣修。真正修行是什麼?見到我們的法身之後,見到中道法身之後的修行,才叫真修,你這個寶貝沒見到之前都不算是真修。

打個比方就說沒有見到真正的秘籍之前,你這修行都不算什麼。見到最高的武功秘籍,這叫佛法的最高的秘籍了。打個比喻比較俗一點,就是這個意思。你前面修的那些功法都不算,都不上檔次。但是也得修呀,你不修還不行。

【任運流注】,自然而然地,你不要去想,他自然就會修,自然就最終流入薩婆若海,他有種自然的一種力量或者智慧,推著你就往前走。而我們現在不用,現在想推你,你還不走,有這麼聽話的?就想聽話,他自己聽不了話,聽外面師父的話,他自己動不了,他沒這個能力去修。我們所以說每個人都不老實,都不自覺。那個時候就很自覺了。

【後位可解,不復記】。初住位都是這樣的,那麼後面的二住,一直到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呀,就不用說了,就越修越好,越走越快。就我們現在都還沒真正上道,說得不好聽點,就是沒上道。

把這二十種智,從什麼世間的智慧,到三藏教的智慧,到通教、到別教、到圓教,簡單就過了一遍。

【四明智照境者】,智慧是用來觀照種種境界的,這是說明智照境。

【若由智照境,由境發智,四句皆墮性中,如別記(云云)。若四悉檀因緣立境智,但有名字(云云)】。就是什麼意思呢?用智慧來觀照境界,或者用境界來開發智慧,如果有這麼境和智的一種分別的話,那就墮於四句偈,就是墮於種種執著,一種錯誤的執著。

什麼四句?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境、智、亦境亦智、非境非智。反正你總是在裡面去轉。要麼智能照境;要麼境能發智;要麼智也能照境,境也能發智;要麼也不是智能照境,也非境能發智。反正老在那個裡頭去想,就是我們在修行的時候,實際上肯定修是要修的,但是不要執著,不要起種種念頭。所以說有四因緣,立種種境智也是可以的,你不要執著,沒關係的。

本來是非境、非智、無境、無智,但是依四悉檀的因緣,暫時設立一個境智這個名字是可以的。按照我們真正的佛性是不需要,無修無證的。佛性是無修無證,但是我們個人因為煩惱沒有斷,佛性沒有顯發,所以得修行,我們說「修德成就,性德方顯」。你沒有修德,你這個性德是沒辦法顯現的。

性德,我們自性的這個功德,是本來就有的,天然就有的,它不需要修,也不需要證,本來就在那裡,但是你現在找不到啊。它就在那裡,那裡是哪裡呢?不知道。你得去尋找,你得去探索,你得去修,修到之後把它找回來了,等於你找回家了,這個時候就有了,那就在這裡了。那不是在哪裡了,我們現在是在哪裡?有個網站就叫在哪兒,去哪裡,去哪兒。

就說我們有這種潛能,但這種潛能並不是會自然而然就會現前,能夠受用的。它要經過我們修行,經過我們學習、修行之後才能恢復這個功能。不修行不可能獲得,就說你不努力,是不可能成功的,簡單就這麼說。

但實際上在理解這些東西的話,所謂的什麼性德、修德也都是個名詞。打個比方,就是說什麼東西是自然就有的,天然就有的。那有些人可能就不服氣,為什麼它就是天然而有的?你還想尋找它的原因。它為什麼會有呢?為什麼原來就有佛性呢?比如說有些人,怎麼就有佛性呢?為什麼其他東西不是自然而有的,就它是自然而有的?其他東西都是因緣生的,它就是非因緣生的呢?

不要去講理由,這純粹就是一種說法。這種說法是讓我們自己產生一種動力,就相信自己確實有這個能力,確實經過努力就能夠達到,證得自己原有的這個圓滿的佛性。至於有沒有,你說它從哪裡來的,你現在不是去考察它的這個原因的時候。

至於這麼一種說法,實際上你也沒必要太執著了,你修行就完事兒了唄。你努力去學、去修就可以了,你自然就能不斷地進步。你不去學、不去修,你老說我有沒有這個潛力,到底能不能修得成?沒什麼太大意義。對於沒有信心的人來說,當然需要鼓勵:你確實有潛力!當然這也不是騙人的,他確實是有這個潛力。但是他沒有信心的時候,你怎麼讓他相信呢?那你只能用種種文字語言,用種種道理去打動他。打動以後,他才會對自己產生一點點的信心,有了一點點信心,才會不斷地推動他往前去走,否則的話,他永遠都不會找到他自己這個信心的這個能力、這個根源。

【問:智能照境,境亦能照智不】?經常我們的邏輯思維,都是用智慧去觀照境界,境界怎麼能夠反過來觀照智慧呢?

【答:若作不思議釋,更互相照,義亦無妨】。

這種理解我們就很難去想像的,是吧?也可以啊。如果做一種不可思議的解釋的話,境也能照智,不僅僅是智能照境。這就很有意思。智是屬於什麼呢?屬於心法。境呢?更多的是屬於什麼呢?色法。按照我們說,用心去了解外在的這個世界。如果反過來說,外在的世界也能夠照見我們自己的內心,我們有時候就想像不到,能不能啊?它有沒有這種觀照了知的能力呢?未必沒有哦,你千萬別這麼想。也許外在境界,這些東西,色法、物質的法,不一定是有情,乃至無情的,這些沒有生命的東西,我們認為它也能覺知。就像我們現在經過科學研究,水也有生命啊。我們認為沒有生命的,沒有這種能力的,可能它有能力,我們不知道而已。另外佛教經常講什麼呢?境智一如,境智不二,色心不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是心,心即是色。

所以到了大乘佛法這裡,它對這些東西的理解,已經把所有的這些差別給消除掉了。我們經常叫不二法門,境是怎麼產生的呢?境由心生,所以真正的這個境,我們認為的這個色法也好,都是由心法產生的,它實際上是心法的一種延伸,往外延,我們說外延,知道嗎?從心法裡面出來的,所以它還是屬於心法的一部分。但是我們給它立一個名字叫色法,所以在唯識裡面不是叫什麼?「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我們把它分成五種法,但是最根本的、最核心的是什麼?是心法。甚至我們把其它的法都可以忽略掉,它通通都是屬於什麼?都是心法。簡單來說都是心法,把它分開來說有心法,有色法,有心所法,有心不相應行法,還有無為法。把它合攏在一起,五種法的分別沒有了,通通都是心法。

既然是這樣的話,境為什麼不能照智呢?也能照啊,以心照心唄,以心照境唄。以境照心,以境也能照境啊。就跟《華嚴經》裡面說的四無礙法界有點相似,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所以我們不要小看外在的,我們認為的這些……我們都是萬物之靈,我們才更有思想,我們更有這種智慧,能夠去觀察去了解世界,去認識世界。外在這些不起眼的,也具有這種能力。

所以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是我們處於這個能力階段的話,可能相對他這個因緣條件,他暫時能力比我們弱,就像我們人界的眾生比天界的眾生,能力要弱是一樣的。但是你要是自己不斷地修行,你能力會不會越來越變強呢?可以啊,到最終大家成佛,完全一樣的。所以永遠都不會是零,只說是一二三四五六七,看這個數的量的一個差別而已。這是簡單這麼說。

【仁王般若云:「說智及智處,皆名為般若」】。說智慧以及智慧所在之處,皆名叫般若。智是智,智處就是境,通通都叫般若。所以他是為了證明,為什麼境也能照智。

【譬鏡面互相照;亦如大地一】,鏡面互相照,就是拿兩面鏡子相互之間照,你能照見它,它也能照見你。就像兩面鏡子一樣的,因為大家都是般若,般若能夠照,般若是智慧,般若是智慧就能照境。

那麼好,不僅僅是智能照境,境如果也是般若的話,境也能照智。如果拿兩面境子,你能照見它,它也能照見你。如果只有一面鏡子,你往前面一站,那鏡子只能照你,你能照見鏡子嗎?你就照不見鏡子。

亦如大地一,大地是一個,【能生種種芽】,實際上它們是統一的,都是從大地而出生的不同的芽,【芽亦生地一】。你看,芽生出來了,萬物從大地裡面生出來了,最終又回歸大地。【且置斯義】。暫時把這個東西放在一邊不說。

【世智照六道十如;五停心智去至體法,凡七智,照二乘十如】;世間的智只能照六道,就是三惡道、三善道的十如是法,它只能照這個六法界的法,世間的智慧,聖人法界的法它照不到。

五停心智去至體法,凡七智,照二乘十如。五停心智,什麼四念處、四善根,然後還有什麼呢?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這七種智慧。包括通教的聲聞智,七種智慧,只能照二乘十如。

大家把這個二十智回去再好好歸歸類。這裡面世間的智慧就只有一種,把所有的東西,不管是東西南北,古今中外都叫世間智。

比如說三藏教的智慧,它裡面分別就多了。大概分為,我看大概是七種左右,七五二四。三藏教裡面有什麼呢?五停心智,五停心是跟四念處是一塊的,五停心四念處智。然後第二個是四善根,暖、頂、忍、世第一,叫四善根智,這是第二種智。然後通教的聲聞又分為四種,然後再往下是通教的緣覺智,實際上還有通教菩薩智,通教佛智,把五停心、四念處,跟暖、頂、忍、世第一放在一塊,內凡位和外凡位都算是一種智慧。

然後四聲聞果,有四種智慧。還有通教的菩薩,藏教的聲聞,藏教的緣覺,藏教的菩薩,大概是這六種。

所以三藏教有六種,再加上世間的智慧,這就有七種。

然後再通教,通教裡面好像大概有五種,通教裡面有通教的聲聞,通教緣覺,通教菩薩入真,通教菩薩出假,然後還有通教佛智,大概通教有五種。照二乘十如。

【六度及通教出假菩薩智兩屬】,就是三藏教的六度菩薩以及通教的出假菩薩智兩屬。

【上求照菩薩十如,下化照六道十如】。

【四十心智】這是別教的,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亦兩屬,上求照菩薩十如,下化照六道十如】,別教的十地智兩屬。【次第照,照菩薩十如,不次第照,照佛十如】;就是他又能照菩薩,又能照佛,前面的菩薩能照六道,又能照菩薩,不一樣,能夠照凡夫法界,也能照聖人法界。

【五品去凡四智】,就五品以上有四種智,這是圓教的,五品智,六根清淨智,還有初住智,初住一直到十住、十行、十迴向,都算是一起的,一直到最後是妙覺智,就是圓教分為四種智慧。

【皆照佛界十如。總略如此,細捒(云云)】,大概是這樣的。如果要仔細分別的話,那這裡面可能就更複雜了,他就沒說了,就省略了。

這裡面我們都是講這些名相的東西,真的是很複雜,也沒時間和大家再多說,再詳細地去講,沒辦法講,你要是講的話,這時間就過去了,我們的時間就已經不夠用了,大家回去看看吧,看看資料,然後最好有這個圖表,自己把它捋出來,畫出來。比如說這幾個智,能夠照凡夫法界的六道十如,這個智能夠照菩薩法界十如,這個智能夠照聲聞緣覺這兩乘的十如,那個智能夠照佛法界十如,它裡面都有具體的。今天就先說到這裡。

下面,這裡有一個問題,簡單跟大家說下,這個問題,現在問問題,因為咱們講的這個教理的東西太多,這問題都一大段,我把它讀下來的話,都得花點時間,以後可以想辦法盡量把它歸納稍微簡潔一點,不然大家聽起來都不好聽懂,因為我把這個問題讀一遍,大家把前面的聽見了,後面的又聽不見了,後面的又忘了,而且這裡面都是引經據典的這些東西,不好說,不好理解。

阿彌陀佛,師父吉祥,上節課師父開示,七種真諦皆不可說,最初真諦不可說者,如身子云:「吾聞解脫之中,無有言說。」況後六耶?

就是上節課我們曾講到七種真諦,七種真諦就是七種二諦裡面的,總共有七種二諦,哪七種二諦?大家再回憶一下,三藏教的二諦,通教二諦,別教二諦,圓教二諦,然後,圓入通,圓入別,還有別入通,總共是七種二諦。

但是不管這二諦之中,我們把其中的真諦再拿出來,真諦是不可說的。那麼意思是說,俗諦可不可以說呢?

俗諦按我們一般來說,是可以說的。為什麼真諦不可說呢?真諦是第一義諦,他是不可言說的。俗諦是具體的這些世間的東西,他是有名相,有因果的,所以你還可以表達。一個是可以表達出來的,一個是言外之意。

為什麼真諦不可說?他這裡引了一句話,身子云,就是舍利弗曾經說,即使是三藏教的真諦,因為身子他是聲聞乘,吾聞解脫之中,真正的解脫法,真正的第一義諦是不可言說的。即使是三藏教的真諦都不可言說,何況是後面六種二諦之中的真諦呢?更不可言說。真正的佛法不是說出來的,是悟修證出來的,這句話說得也很有意思,不是說說來的,是悟修證出來的,可以這麼講。

但實質上這句話也不完全這麼講,說也說不出,悟、修、證,能不能悟修證出來呢?表面上按我們現在理解的這種方式,是可以的。因為我們必須要去悟,要去修,要去證。但實際上證得的這個真諦,它本來就在這裡,它不是因為你悟修證就出來了,是顯現。我們是發現,不是發明,不是創造,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嗎?這個東西本來就有,這個真諦或者真理,或者我們這個佛性,或者我們證得的這個自性本來就有,何其自性本來具足,你是把它發現。原來看不見,原來有煩惱,原來沒有智慧,原來一片黑暗,現在明瞭了,現在太陽出來了,智慧出來了,所以能夠看見,原來它在這裡,是這個意思。

解悟佛法就是不用第六意識去思考,讓第六意識停止,不讓它起用,而讓我們的真心起用,用智慧去觀照,把第六意識的妄心息滅,真心才能顯現,心水澄淨,才能映現明月。

這段話基本上描述沒什麼問題,我們也曾經講過這個大概的概念。修行的下手之處就是對第六意識,就是我們的意識心,我們平時起作用的妄想心,主要是第六意識在起作用,其他的心有沒有呢?不能說沒有,但是它的力量是最大的,基本上能夠起作用的都是它,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它。

懇請師父開示:第六意識妄心息滅,是體現在見分上面去?這個不知道怎麼提出來的,見分、相分呢,還把唯識的東西給弄出來了。是體現在平時不自覺的身、語、意上嗎?世間的瑣碎罣礙越來越少,是心水澄淨、解悟佛道的開始嗎?感恩師父。

當然了,怎麼去息滅第六意識呢?反正各個方面你都得下功夫,這裡說的這個身、語、意,身、語、意業,但是我們這個意主要是意業,身業和語業,還不完全屬於意識這個主要作用的範疇,屬於它的延伸部分。為什麼呢?你能夠有種種動作,身體能發種種動作,語言能說出種種話來,都是用意識來驅動的,有意識心,才能動身,才能發語。所以說「動身發語獨為最」,就說的第六意識,它是根本,它是個主宰。你要想說什麼話,首先你心裡得想,你不想的話,就無法表達,或者說表達不清楚。你想動作也是一樣的,它有這個意識在後面操縱,怎麼走,保持平衡,保持穩定,它都得有意識。做什麼事情,比如我出去,去外面玩,你得動這個想法,動這個念頭,他才去。

所以說我們在平時的話,就在身、語上,想辦法就說讓自己身、語、意,多做善業,少做惡業,這當然是從業上去改變。

這還不是根本,最根本要從心上去改變,從煩惱方面去改變,這個煩惱就是心,煩惱心。那麼煩惱心主要就體現在意識方面,少貪、嗔、癡,貪、嗔、癡、慢、疑,種種心都從意識裡面,所以咱們得克制自己的種種煩惱心,你才能去少造業,少造這些不清淨的業。

至於世間的瑣碎罣礙越少,當然也是開始的,修行的開始。所以我們為什麼從外圍修起呢?不要貪財,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你直接要說我不起貪心不可能,但是你知道你貪的這些東西最後會引發很多不好的結果。然後我們「眾生畏果」嘛,然後你就不去造因了,不去起這些念頭。

直接不讓你起這些念頭,你能做得到嗎?很難。所以咱們都是用這些東西曉以利害吧,既然是有害的,就不去做、少做,要有意地去規避。那麼規避得越來越多,做得越來越少的時候,你慢慢就能反過來去促進我們內心,動這個念頭也就越來越少。從改變我們自己的行為,慢慢地去改變我們自己的內心。從外到內,這是一種修行的路徑。

另外呢,也能從內到外去修行。比如說我們平時你就少去動其他的念頭,怎麼去不動呢?止觀。怎麼止觀?念佛。用念佛來止息種種妄念,那麼你的意識心,落在其他的方面就少,落在佛法界的時候就多了。雖然是念佛,當然肯定還是有妄心的,但不管怎麼樣,起碼你這妄心之中,有相當的一部分是在念佛了。就是原來的話,都是一些雜質;現在的話,起碼裡面已經開始有金子了,有佛法的部分了。這個時候然後越加越多、越加越多,念佛越來越純熟,念佛越來越清淨,你其它的妄念就越來越少,你的純淨度就越來越高,從這裡面慢慢去改變。

如果你不去這麼改變的話,你最終的話,你想念佛也念不了,你不念其他東西,他自然就去念了,所以說最終我們這個意識心很重要。佛教講觀心,實際上坐禪就是這樣,禪宗就是修這個心,但怎麼修起,實際上念佛是最好、最方便的一個法門。所以大家在在處處都得觀照自心,看自己的心落在哪個境界之中。剛才我們不是講這個境妙跟智妙嗎,境妙已經講完了,現在講的就是智妙,這個智妙怎麼修?用智慧去觀照。看我們自己這個心,雖然我們現在這個心是意識心,它真正的智慧現在沒有,但是意識心裡面你不要小看,它也有部分的這種能力。我們不說出世間的智慧,你世間的智慧還是有一點點的,那麼世間的智慧就能調動起來,去觀照自己的內心,它到底是什麼一種狀態,它到底在想什麼,它在想什麼樣的境界,想這個境界是不是合乎於佛法。不合法、不如法的我們就去改變,一旦發現心在想其他的一些不如法的東西,我們又回到正念上去,叫念佛、念法、念僧。

實際上我們說皈依三寶就是講這個東西,回來,回家,皈依,皈字不是一個白字一個反字嘛,反惡為善,反黑為白,回歸自己佛心的這個道路上去。所以實際上這裡面就包括這種觀照,你要去了解,你去觀察,一旦這個起心動念有問題,立即又拉回來。慢慢練,慢慢練,你的這個心就越來越明淨,就這樣子的。

當然真正的解脫是不可說的,但是慢慢修吧,慢慢從有漏到無漏,從有漏的善行到無漏的善行,從有漏的善法到無漏的善法,慢慢就能成就了。所以我們實際上也在理解,到底有漏跟無漏之間,它是不是有永遠不可逾越的這個鴻溝呢?沒有。佛法最終講,有漏之中就有無漏,無漏並不是離開有漏另外修出來的,不是這樣子的。而是從有漏之中,修出來的。有漏進步了,有漏慢慢超越了,它就是無漏。人還是這個人,但是你這個人的境界已經不一樣了,我們經常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雖然你這個人的長相面貌沒太大變化,但是一看你這個所言所行,你這個人的氣質,已經變化了。修行也是這樣子的。

所以大家好好去理解,不可說,不可說沒有關係,但是,不是用我們語言去說出來,也不是用意識去想,它用什麼東西能夠照見呢?如果說可以照見的話,用無漏的智慧就能照見這個真諦,大家明白嗎?無漏的智慧是可以照見真諦的。沒有修到真正的這個智慧的話,你是永遠見不到真諦的。

好,大概是這個意思,大家回去再好好理解,反正這裡面確實也要花點功夫。所以佛法把這些智慧總結一下,大家也挺好的。所以世間的智慧就不要去想了,世間智慧不是說不重要,佛法也承認世間智慧,實際上世間智慧以後我們也得學。但是現在不是學世間智慧的時候,為什麼呢?你沒有出世間的智慧,你世間的智慧是不能出離煩惱,不能出離生死的,你學它沒什麼用,等你什麼時候成了菩薩了,你再來學世間智慧也不晚。為什麼呢?你即使學了世間智慧,世間智慧它會發生轉變的,它會自然轉化成出世間的智慧,而且能夠去方便度化、接引眾生,這才有用。如果你沒有出世間的根本智,你去學世間的這些智慧的話,你沒有辦法,一個是你不能自度,另外也不能度人,你花了再多的功夫,還是在這個苦海之中流轉,出不來。

好,今天就先講到這裡,可能下個月的話還有一堂課,這個學期又快結束了,看來這個速度反而越講越慢,不好講,這些東西,大家回去再複習吧。阿彌陀佛!

大家最後跟我一起合掌,跟著我念: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和南聖眾。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好,今天課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容通法師文章列表

空有無礙,進入中道的平衡實相

智者大師雲 【隔真妄,破九界,顯佛界,為緣修。】 智...

佛陀為何把成佛之道分成兩階段

佛陀來到人世間以後,他看到了兩件事情:第一個,就是...

造佛像有什麼功德

造佛像是一個因緣,就是本經這個地方說的更以異方便,...

法華會上為何會有五千人退席

這段經文,幾乎所有的古德都是扣住兩個重點在解釋:第...

聞行《法華經》,往生安養剎

原文: 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

普賢菩薩這次怎麼沒提極樂世界呢

問: 法師您好!《華嚴經》的最後一品中,普賢菩薩以十...

日日熏修淨土法門,正身端坐而往生

原文: 如湛,姓焦,永嘉人,母夢見寶塔,而湛生。幼試...

念誦《法華經》的六種功德利益

佛陀說,如果有人想要舍離懈怠心,應當用心聽《妙法蓮...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大藏經】佛說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人生的禍福來自於因果

人在一生中往往有各種不同的遭遇,是禍是福、是苦或是...

做一名優秀的女佛教徒

我們學佛後的女人,應該如何為人母、為人妻、為人女,...

想出離六道生死,先要把這三法修好

我們要想出離六道生死,得成佛道,首先要把三皈法、五...

少吃肉的10個益處

美國《健康》雜誌刊文,總結了少吃肉的10個益處。 1.減...

沒有跟三寶結緣,你就失去了被救拔的機會

禮敬諸佛,廣修供養修學皈依。 在菩薩戒,佛陀提醒所有...

說話是一門大學問

說話是一門大學問,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因為說話遭到過別...

治好一切病的五個根本

治好一切病的五個根本的方法就是,不管什麼病,通過這...

觀無常證聖果

昔日,佛在摩竭陀國成就聖道,有許多修行之士聚集而來...

不死種子

從前印度的彌蘭王請教 那先比丘 :人死後有來生嗎?那...

五逆罪人能不能往生呢

有人又提了一個問題,《佛說觀無量壽經》裡面說,五逆...

苦都是因業而成,都是自己造的

今天是佛七的第四天了。這幾天,大家都在為自己忙,這...

是夫妻就一起把它戒了吧

1、戒:在外人面前爭吵 夫妻在生活中難免磕磕碰碰,但...

如何供養出家人

僧者為眾生之良友福田,所以稱為福田僧,能令眾生植福...

虛雲老和尚雲居山傳戒開示

戒律是佛法之根本 前來已略說衣缽名相。今將受戒的要義...

節約時間的20個方法

1.對於過去失敗或未做的事情不要有內疚感。 2.提醒自...

夜夜好眠

北風颯颯,寒冷的冬天已經到來,樹木凋零,大地一片死...

【佛教詞典】坐具

梵語 nisīdana 或 nisadana。比丘六物之一。音譯尼師...

【佛教詞典】一切同類可得相

【一切同類可得相】 p0011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二頁雲...

【視頻】惠空法師《開悟與神通差別》

惠空法師《開悟與神通差別》

【視頻】五台山清涼石和秘魔岩的故事

五台山清涼石和秘魔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