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容通法師:妙法蓮華經玄義

容通法師  2018/09/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二十七)

好,今天是我們這個學期最後一堂課,到這個學期,咱們就進入暑假了,佛學院那邊也放假了,這個月也放假了。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妙法蓮華經》,大家看到《玄義》,這個正文,【二十智照四種十二因緣境者】,就是用這個,我們所學的這個二十種智慧,來跟前面的這個境妙的十二因緣境,進行一種對比,就是分別用什麼樣的智,來照什麼樣的境,境為所照,智為能照,前面講過。

那麼把這個智慧呢,分成四個種類。我們看正文,這裡就說了,【世智、五停四念】,五停心,四念是四念處,【四果,乃至支佛】,四果就是聲聞四果,都是指的三藏教的,支佛,是辟支佛,也是屬於三藏教的緣覺乘,四果是聲聞乘。那麼【六度】,是三藏教的事六度菩薩,三藏教的菩薩乘。【三藏佛,凡七智】,還有三藏教的佛,凡七種智慧,一共是七種智慧。

【照思議生滅十二因緣境】;它能夠照的是什麼呢?思議生滅十二因緣境,思議生滅十二因緣就是對應的三藏教的這種境界,三藏教是思議生滅十二因緣,通教是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下面會講到。

好,通教也有三乘,通教有聲聞,也有菩薩,也有緣覺。【通教三乘入真方便智、出假智、佛智】,這把它分成共五種智慧,前面的入真方便智,是指通教的聲聞、緣覺乃至菩薩,它雖然有三乘,但是它每一乘都有自己的入真方便智。從入真方便智這方面來說,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但是菩薩有不同的階位,菩薩既有入真的方便智,又有出假智,到最後成佛。

【凡五智,照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境】;通教的佛具有佛智,共五種智慧,所照的是什麼呢?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境,這是通教的境界,就是通教智照通教境,藏教智照藏教境,當然這裡面把這個世間的智慧也歸類於三藏教這一類了。

實際上如果嚴格地來說,世間的智慧要照思議生滅十二因緣境,還不是完全……我覺得裡面還稍微有一點點出入,因為講到十二因緣的話,這都是佛法的境界。世間法,實際上不能完全地去了解十二因緣。

再往下,第三種,【別教十信、三十心、十地、佛】,別教的十信智、三十心智、十地智、佛智。別教分為四種智慧,十信位菩薩,是十信智;那麼三十心呢?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三十心,三十個位置的菩薩,叫三十心智,這是第二個;第三個是十地,從初地一直到十地,這個十地菩薩,叫十地智;到最後妙覺智,佛智。

【凡四智,照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境】,所以別教有四種智慧,照的是什麼境界呢?是別教的叫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這是別教的境。但實際上境和智之間都是對應的,但是我們再想一想啊,待會兒我們講完這個別還有一個圓教。

【其中不無別意,且從大判】;這什麼意思呢?就說大概是,藏教對藏教,通教對通教,別教對別教,但是為什麼不無別意呢?實際上這裡面就還可能,就有種講究了啊。三藏教的智慧,只能照三藏教對應的這個境界,我們能夠理解。但是通教的智慧,除了照通教的境界之外,是不是還能照其他的境界?大家想想,有沒有可能呢?也有可能啊。它還可能照三藏教的也行,它甚至到一定的時候,照別、圓的都有可能。因為什麼呢?通教的智慧,它比較特殊,通教本身是通前,通後,它通前藏教,通後別教,從它自己本身對應的境界來說,智慧來說,它是不屬於通教的,但是它可以向下延伸到三藏教,向上再延伸到別教和圓教,它的範圍是最廣的。

那麼別教,好,我們也可以理解,別教肯定它對應的是別教的境界、別教的智慧,照的是別教境。但是別教的境界,肯定這是它最對應的一種境界,它是不是也能別教的智慧照通教、照三藏教的境界?那更是容易了。

就像我們說的,你如果有天眼,你不僅僅能夠看到天界的所有的人和事物,你也能看到人間。但是如果你只有人的肉眼,你就只能看到人間的,人間的東西還有很多都看不全,你想看到天上的,可能嗎?看不到。

智慧也是一樣的,你往下走,可以看得見,可以照見,往上你就看不到,那麼是上能照下,下不能照上。

再往下也是一樣的,【圓教四智】,圓教的四種智慧,圓教哪四種智慧啊?五品弟子位,十信位,是吧?然後還有包括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到最後是佛,大概是分這四種智慧。五品位是什麼呢?外凡,十信是內凡,然後四十心,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那是什麼呢?三賢十聖,實際上這不叫三賢十聖,就已經叫四十聖位了,到最後是究竟。

【照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境】。它真正具備這樣的一種高度,能照的是圓教的境界,但是以它這麼一種智慧,照其他的三藏教啊,通教、別教,那是輕而易舉。

打個比方,我們剛才除了前面這個比方之外,我們還可以做個比方,打個比方,一個博士生,讓他做個小學的題目,做個中學的題目,輕而易舉,他本身是研究生啊,他是學位最高的了,他做博士的題目都沒問題,何況做個什麼小學、中學的呢?是吧!所以說這種智慧也是一樣的。大概是這麼一種說啊,當教的智照當教的境界。

再往下智和四種四諦,這種境界相對應是怎麼一種關係呢?跟前面大概相同。

【二十智照四種四諦者,前三藏等七智,照生滅四諦境;次通教五智,照無生滅四諦境;次別教四智,照無量四諦境;次圓教四智,照無作四諦境。】

三藏教的智慧照三藏教的對應的四諦境;通教的照通教的四諦;別教的智慧照別教的四諦境;圓教的也是一樣。

首先我們看前三藏的七智,就跟前面,除了三藏教的六種智慧,再把世間的這個世智加進去,同樣也是七種智慧,凡七智,它照的是什麼呢?三藏教對應的四諦是生滅四諦,是吧?生滅四諦。通教照的是通教的無生滅四諦;別教是無量四諦;圓教是無作四諦。大概這個對應關係實際上都是一樣的,只是把十二因緣換成四諦而已。

再往下,【次二十智照二諦者,前七智是照析空之二諦;次五智是照體空之二諦;次八智照顯中之二諦,其間別圓相入者,可以意得(云云)】。就是它把這二諦的境界跟二十種智慧又對應起來。前面七種智慧還是一樣的。三藏教的智慧加上世智,所照的是三藏教的析空之二諦。實際上我們也是一樣的,跟前面我們所說的是一樣的。

實際上世間的智慧能照二諦嗎?照不了,他大概把它歸於一類了。實際上應該是,準確來說是三藏教的六種智慧,才能照三藏教的析空之二諦。因為世間的智慧,它是不具備照二諦的這麼一種能力的。世間沒有二諦。諦是什麼呢?出世間法,是佛法裡面特殊的。世間的最多來說,有點什麼呢?世俗諦。但是世俗諦都不完整,跟佛法的世俗諦還不完全是一回事。

次五智是照體空之二諦,這是通教的五種智慧,照的是通教的體空的二諦境。

次八智,這八智是哪八智啊?別教的四智加上圓教的四智,他是把它合在一塊兒了。照的是什麼呢?顯中之二諦。

「其間別、圓相入者,可以意得」,就是別教和圓教的智慧還不完全一樣。雖然都是照顯中之二諦,但是這個中,這個二諦裡面,是不是也是不完全一樣的?稍微有些區別。

比如說別教的二諦,真諦和俗諦之間它是不相容的。

圓教的二諦,真諦和俗諦之間,真諦就是俗諦,俗諦就是真諦,它是真俗不二的。所以它這裡面呢,情況還不完全一樣,大概可以把它分為一類。

另外別教的智慧要把這個二諦全部照究竟,能不能夠啊?也不能夠。嚴格來說,只有圓教才能把顯中的二諦完完全全地照清楚。

就是說你能看見,但看見的不是十五的月亮,也不是十六的月亮,看到的可能是初六,初七,也就到此為止,最多達到一半的程度,再往上它就不能完全了知了。有些東西你能看見,只是看見一部分,但是不能全部看見。大家明白這個意思嗎?等於這個大學你也讀了,但是你可能讀到本科就畢業了。人家讀了本科之後繼續讀,碩士,博士,博士後就不用讀了。

好,再往下,三諦,同樣一樣的,【次明二十智照三諦者,前七智照無中之二諦,是「因緣所生法」,皆屬俗攝】;就是說前七智,就是三藏教的六種智慧加上世間的智慧,它照的是二諦,它沒有三諦,它沒有中諦,知道嗎?三藏教只有二諦,沒有三諦。說到三諦的話,我們說有幾種三諦啊?以前講過,有幾種三諦?大家還記得嗎?五種三諦,是吧?五種三諦都跟三藏教沒任何關係。通教有通教的三諦,別教有別教的三諦,圓教有圓教三諦。再加上其他別入通、圓入通三諦。三藏教沒有,三藏教只有二諦,這裡也就把它包含進去吧。前七智只能照無中,所以我們說沒有中諦的二諦,是「因緣所生法」,皆屬俗攝。就是如果嚴格來說,都屬於俗諦所攝。

【次五智照含中之二諦,即空一句】,次五智就是通教的五種智慧,所照的是含中之二諦。通教裡面就已經包含中道、包含中諦的這麼一種道理了。它對應的什麼呢?「我說即是空」。

【皆屬真諦攝也;次別圓八智照顯中之二諦,即是假名,亦名中道二句,皆屬中道諦攝也。】我們說「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它就是後面這兩句。實際上總結起來就是四句偈:「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它是大概這麼個分類。

前面三藏教,包括世間智慧對應的是第一句,「因緣所生法」;第二句,「我說即是空」,表明的是真諦,這對應的是通教;後面假名,包括中道,是別、圓二教。當然是大概這麼分啊,實際上不能把它分得太清楚。特別是通教,你不能簡簡單單它就是真諦啊,通教裡面含中諦的,所以通教這個是最廣的。它實際上「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它這三句話都包含。

反過來也是一樣的,別教和圓教不僅僅「亦即是假名,亦名中道義」,同樣「我說即是空」也有,它是三諦嘛。真諦,俗諦,中諦。當然它這裡說二諦,含中之二諦,含中之二諦是什麼?二諦就是真諦和俗諦,再加上含中,中,就是中諦。顯中之二諦,是吧?把這個顯中,再加上真俗二諦,它又變成三諦。大家不要看:啊?怎麼這裡用的是三諦啊?用的是二諦啊,本來說的是三諦,前面有含中和顯中這兩層意思啊。

【次二十智照一實諦者,此須引釋論明四悉檀,皆名為實】,就是用四悉檀的說法,都成為一實諦。每教各有自己的實諦,或者說叫一諦。

【世界故實,乃至第一義故實。當知實語亦通四諦,生滅故實,無生滅故實,無量故實,無作故實】。就是四悉檀都是真實的,四諦也都是真實的,都能跟一實諦各有各自的一實諦。

【前三藏七智照生滅之實】,前三藏教的七智照的是生滅之實,因為它對應的是生滅四諦,所以它叫做是生滅之實。

所以生滅四諦,按道理,我們如果按真正佛教來講,它不是真實的。它是真實的嗎?不是真實的。但是為什麼又叫生滅之實呢?從它當下三藏教的生滅四諦來說,它具有它自己的真實性。它不是對應的通教、別教、圓教,它不是以更高的標準來說的。

打個比方,我們生活在這個娑婆世界,我們如果不知道天上的人是怎麼活著,不知道更高的生命、聖人是怎麼一種生活狀態,我們認為我們的生活狀態是最好的,是最真實的。當我們如果去外面了知、看到別人有更美好的一種生活狀態、比我們的生命層次更高的時候,我們覺得我們沒有真正地活,活得是在一種虛妄之中。沒有把真實的、本來應該屬於我們,我們可以得到的更美好的一種生活抓住,沒能去實現。

這就是,它有對比,才會有真實和虛假。沒有對比的時候,從它當下來說,它自己認為就是真實的。大家能夠理解吧?能夠理解。就是跟自己比,或者跟以下的比,你覺得自己已經生活得很不錯了。但是如果某一天,你到更好的一個世界裡去看的話,你覺得自己:哎呀,白活了。活得什麼勁呢?你看,人家活什麼成就出來?哪怕人與人之間比,你都覺得氣死人。你看,人家的學習多棒!人家上的什麼學校?人家住的什麼房子?再看看我們,住的這個破平房,一輩子都住在裡頭。上的學校也是普通學校,人家都是重點小學、重點中學一直到重點大學,清華、北大,出國留學。我們好不容易考了個普通高校,出來找個工作都找不好,沒好的工作,真是白活了,就這個意思。

再往下,【次通教五智照無生滅之實】,通教的五智照無生滅四諦之實。就是對於通教當下來說,它有它自己的真實。【次別教四智照無量之實】,別教四智也是,照無量之實,【次圓教四智照無作之實,前後諸實(云云)。】

他為了讓四類的智慧跟這個一實諦對應起來,所以說從當下本教來說,它都具有一實諦。但是如果按照嚴格劃分,前面我們講過了,真正的一實諦,只有圓教才有,明白嗎?真正的只有無作的四諦,才是真實的。

就像《法華經》,唯有一真實,其他的都是方便。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只是為了讓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讓眾生都究竟成佛,而不是讓你去做人、天,也不是讓你去當聲聞、緣覺,也不是做菩薩,就是為了讓你成佛。只有這個才是佛的最真實的一個想法。

但是成佛之前,你們有些人不具備條件怎麼辦?先噹噹聲聞、緣覺可以,先做做菩薩也可以,最後才能成佛。一步一步地來,前面是權宜之計,是方便法門,最後的才是根本,才是究竟。

當然有時候你沒具備這個因緣的時候,佛也不可能把這些真實的話全部說出來。比如沒有到說《法華經》的時候,大家都不知道啊,聲聞弟子覺得自己已經很了不起了,我已經成阿羅漢了。後來一聽法華大乘,才知道:哎呦,我們前面都是白學了,學得太少了。佛的本意都是讓我們成佛的,是吧?什麼才是真正的真實?成佛才是真實。

所以我們也再想想,我們不要認為要成佛吧!我們做人要真實。你怎麼樣的生活,怎麼樣的人生,才是有真實的意義?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去思考的。而不僅僅是我們作為佛弟子信仰佛教,哪怕是作為一個普通的世間的人,他也應該去思考過這個問題:我應該有什麼樣的人生?我理解的人生應該是怎麼樣的?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更具意義的、更加真實的?當然他也會根據他自己所接觸的一切的知識,他自己的思維能力,去思考這些東西。

但是如果沒有真正接觸到佛法,他很多東西想不明白。他對應的這些參照,對應的這些標準都是世間標準。別人讀什麼樣的學校,別人做什麼樣的工作,別人掙多少錢,住什麼樣的房子,開什麼樣的車,老公是怎麼樣的,老婆什麼樣的標準,孩子什麼樣的標準……他無非就從這些地方,個人的事業多大的成就,無非就是這些東西。財、色、名、食、睡,世間的種種慾望,或者是享受,就從這些。稍微高一點可能說有一點精神的追求,我從個人的道德、品質或怎麼樣的。再往上可能有信仰的這種需求,需要去信仰。我們是不是可以去探索生命的一種本源、一種奧秘?是不是我們人生,或者生命能夠有更大的一種改變、有更大的提升?不僅是作為一種人的存在,可以作為天,或者作為神,作為更長生命的一種延續的存在?或者更高智能的生物的一種存在?你去探索,你去學習,你去修行。當然如果遇上了佛法,那是最幸運的。

【次二十智無諦無照者】,最後還一個無諦呀,一實諦之上還有一個無諦。無諦則沒有照,既然是無諦還需要照嗎?【無諦無別理,若於四種四諦得悟,不復見諦與不諦,故無諦亦通也】。對於這四教的四種諦,四種四諦,如果能夠開悟、了悟了,你就不會再見有諦、還是沒有諦。諦,有諦還是無諦呢?都沒有了,這就是通向了無諦。所以說這個無諦並不是說沒有諦啊,大家不要以為,無諦不是說沒有諦,是不見諦與不諦,不執著於有,也不執著於無。它原本自然就是那樣,不需要你再在原來的基礎上再添加一個有或者是無。

【前七智照生滅之無諦,生生不可說故】;生生之中也有不可說的,它也是不可思議的。

【次五智】,這是通教的五智,【照無生滅之無諦,生不生不可說故;次四智照無量之無諦,不生生不可說故;次四智照無作之無諦,不生不生不可說故。前無諦是權,後無諦是實】,你看,這裡就說得很清楚了。前面的三教的無諦都是權,只有最後的圓教的無作之無諦,才是真實的。那麼好,我們再把這句話放在前面,就是剛才我所說的意思。一實諦也是這樣的,前面三教的一實諦都是權,只有最後一個圓教的一實諦才是真正的真實。

【此就言教。若就妙悟,同於聖人心中所照者,則不見有權實】,當然這還是從言教上面去講。言教是什麼呢?有語言,有文字,透過語言文字去理解教法,這叫言教。它能說出來,它能用文字表達出來。

但是還有高於語言文字的、更高的一種智慧妙悟,用心去體悟。它是種智慧,這個智慧是不落痕跡的,不需要說,也不需要語言去表達。心裡,我們說心有靈犀一點通,心心相印,這才是最高的境界,才能完全真實地去把握言教背後的這種真實的諦理、真諦。

所以說「同於聖人心中所照者」,就是如果我們能夠妙悟了,我們所悟到的東西跟聖人心中智慧所照見的那個真理是一樣的,這就叫心心相印。就像禪宗一樣的,以心印心,用佛的心來印什麼呢?這些祖師能夠接法人的心,心心相印。祖師所證悟的這個東西、領悟的東西,跟佛所照見的這個東西一樣的,所以佛就把這個法就傳給祖師,傳給大迦葉了嘛,後來,是吧?

「則不見有權實」,這個時候超越文字語言之外,哪裡還有前面什麼「前無諦是權,後無諦是實」呢?就沒有權實之分了。文字語言才有權實,真實的真諦,真實的諦理,或者這個無諦是沒有權的。

【故非權非實。「空拳誑小兒,誘度於一切」,方便說權,方便說實。會理之時,無復權實】,就是說權實都是多餘的。空拳誑小兒,攥個空拳,比方說:你趕緊要聽話,要乖啊,我這裡有糖給你吃,你要聽話,我就給你糖吃。小孩一聽有糖吃,高興啊,聽話,然後就把作業呀、該做的事情都去做了。後來一看,哎呦,沒有糖,實際上是空拳啊,知道嗎?哎呦,是空拳,你怎麼騙我?不是騙你,他是為了引誘你,讓你好好去學習,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

佛也是這樣子的,當然實際上佛並不是空拳誑小兒,不能完全這麼講啊。所謂的空拳誑小兒就是說,真實的東西是沒有的,但是方便的東西有啊,是吧?打個比方我們說,我空拳裡面,我攥個東西,我說裡面有個寶貝,是個鑽石,你要不要啊?你要吧?好好努力學習、修行吧,修行到一定時候,這個就給你了。眾生一聽高興啊,這鑽石,無價珍寶,摩尼珠啊,後來一看沒有了。但是雖然鑽石沒有,可能黃金、白銀有啊,明白我的意思嗎!

雖然沒有最真實的,但是開始方便的東西還得留一下,他不能完全欺騙你嘛。所以先給你講什麼藏教、通教和別教。但是圓教有沒有呢?當然有,但是暫時沒有。為什麼?沒到時候,不然怎麼叫做空拳呢!如果真要說圓教的時候,就不能叫誑小兒了,你們都已經長大了,你們可以繼承家業了,那還需要我循循善誘幹嘛呢!我直接就把這個真實的東西拿給你就完事了,還要去騙你們、或者去哄你們?不需要了。需要哄,那是因為你們沒有長大。沒有長大,說明我們沒有成長,智慧、福德都不夠,所以需要暫時地誘導一下,不是真正地說假話欺騙,不是那個,本意是真誠的,本意是好的。

所以我們世間的事情也是這樣,方便說權,方便說實。當然實總是比權好的多,哪怕是方便,大家明白嗎?說實遠遠比說權要強得多。但是如果站在更高的角度,你應該超越方便說的這麼一種狀態,即使有權有實,都不是最高的狀態,非權非實才是究竟我們所要證得的一種境界。當然那個境界實際上離我們很遠,你知道就可以了。你現在先去做吧,你別說你現在悟得什麼方便實,你現在能夠悟得方便權就不錯了,把方便的權能夠老老實實去做。

比如師父叫你,你去拜佛去,一天拜一百零八,一天拜三百,一天拜五百。你就說:師父,為什麼要拜啊?師父就說:煩不煩啊,去拜就完事了。有些人還不甘心:哎呦,師父,你得告訴我,你不告訴我為什麼、什麼目的,我就不拜。你看他還挺那個的,他還挺犟,思想還挺那個。師父讓你這麼做肯定是有他的考量。但有些人可能老老實實什麼都不問,師父說拜一百就拜一百、拜五百就拜五百、拜一千就拜一千,這是一類的根機。

有些人就一定得問出為什麼,好,為什麼,給他講通,你拜了之後可以消業障、可以增福報、可以讓身體健康、讓心靈健康、以後有更好的福慧資糧去修佛法,少遇障礙。哦,師父,有這麼大好處!那我拜!你師父讓我拜三百,我拜五百得了,這個還算不錯,聽話,講明這個道理之後,他聽話,大多數人都是這一類的。

但是有些人啊,你給他講明道理都沒用,師父你這麼說,我相不相信呢?真能消業障?真能增福報?算了吧,我才不相信呢,不拜了。有些人開始拜一拜,能消業,能增福,拜到後面,障礙來了,不想拜了,懈怠了。各種各樣的情況都會有。

你說方便,這還是權法,讓你禮佛,這是用身業去修行;讓你念佛,用口業去修行;讓你念佛,用心憶佛,這是用意業去修行。這都是屬於方便法門。為什麼呢?身語意,你如果不修行的話,總是在造其他的三惡業呀、世間的有漏之業,所以佛菩薩也好、包括師父也好,他就用一種轉移的方法,你既然反正身體不能閑著、口也不能閑著,乾脆去禮佛、拜佛吧。

不然天天都說些什麼?惡口、綺語、兩舌,還有妄語,說這些。你身體弄得不好就是殺、盜、淫,吃喝玩樂,就搞這些東西去了。所以去修行,把你的身業、口業先收攝起來,歸到比較清淨的這麼一種行為之上,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養成了,自己的認識慢慢提高了,福報增強了,然後你從思想、從觀念方面就會有提高了,你的意業慢慢也就隨著在轉變,業就越來越清淨。這都是方便說權,還都達不到方便說實。

方便說實是什麼呢?身口意清淨之後,你修習禪定、修習智慧,最終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智慧真正開發的時候,你才能照見真實的這個諦理,照見真諦,再往上照見中諦,你才有這個能力。前面都是為見諦之前做種種鋪墊而已。

好,等你照完這些真諦之後,又跟你說這還不是真實的,再往上還有更高的,一直到圓滿成佛。到圓滿成佛才是無所學,不用學了,你該學的都學完了。所以佛也叫無上士。

所以說真正到成佛會理的時候,就沒有權實了,有權有實都是跟我們這些眾生說的。有這些佛法,也是跟我們眾生說的。

佛與佛之間還需要說佛法嗎?他隨便說句法、說句話都是佛法,他隨便做個事情也都是在實踐佛法,他隨便想一件什麼東西也都是佛法,他時時刻刻不離佛法,但他不要去說。要說是什麼?方便接引眾生,要度眾生的。

【故稱非權非實為妙也】。那麼好,前面有權有實就是粗,非權非實才是真正的妙。所以實際上這裡面就把佛教真正的這些結構,或者層次,給大家分析出來,什麼才是真正的妙,什麼才是真正的佛法,才是無上的甚深之法。我們說百千萬劫難遭遇,無上甚深微妙法,這就是無上甚深微妙法,非權非實。

第【五明粗妙者,前十二番智是粗,後八番智為妙。何者】?為什麼呢,【藏通等佛,自是無常,亦不說常,彼二乘、菩薩何得聞常、信常、修常?是故為粗】。就是藏、通二教,不要說是聲聞、菩薩了,哪怕他們是已經證得佛果的,也都是無常。為什麼呢?他們沒有真正證得常住的法身,他沒有證得法身的,他證的是偏真涅槃,他那個法性身是偏真涅槃,不是真正的法身,真正的法身只有別教和圓教才有。

所以說前面十二番之智,藏教七番智,還有通教的五番智。實際上三藏教只有六番智,把這個世智歸到三藏教裡面去了。所以說二乘、菩薩何得聞常、信常,他們聽都沒有聽到常住佛法,怎麼可能信呢?怎麼可能修呢?既然不修不信,怎麼可能證得呢?是故為粗,所以前面的十二番智都是粗。

【別教十信,初已聞常】,初信位就已經聞到常住的佛法了,【信、修於常】,能夠信仰,也能夠修行這個常法。

【尚勝彼佛,何況餘耶】?這個「尚勝彼佛」是勝哪個佛啊?勝三藏教和通教的佛。就是哪怕是別教的十信位之中的初信位,剛剛還屬於別教的外凡位,別教的外凡位,還沒證得別教的聖位,就比前面兩教的極勝位、最高的果位——佛位都要高,何況是前面二教的什麼菩薩啊、二乘啊,那更不能跟別教的初信位的菩薩比。

【是故為妙。常途雲法華不明常者,只是三藏意耳】。有一種說法,說法華不明常住佛性,有些人認為常住佛性是在《涅槃經》裡面說常住佛性。這是三藏教的一種理解,實際上有沒有啊?不是啊,《法華經》說什麼啊?諸法實相啊,是吧?「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啊,「唯佛與佛方能究盡諸法實相」,為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之知見,諸法實相,這就指的是常住佛性、常住法身。但是一般人不知道,他說沒這個詞,那法華就沒說明這個道理,沒達到最高境界——這是三藏教的理解。

【今明十信知中,已過牟尼,則八番為妙也】。現在說明,哪怕僅僅只是別教的十信位,他都已經知道了中道、中諦的道理,他已經超過了釋迦牟尼佛,超過釋迦牟尼佛什麼?三藏教的佛。我們這個世間,按照實際來講,釋迦牟尼佛示現的成佛的相,是屬於三藏教的佛相,明白嗎?

因為他示現的是丈六金身,他這個佛的身體,是在所有的佛身體裡面最低一等的。所以我們普通的人,不管是凡夫、聖人,都能得見。只要有緣,哪怕是凡夫也能見。但是能見到的佛,只是三藏教的佛。你要見到通教以上的佛,就比這個丈六金身要高大、要圓滿,他是好像多少由旬,上百由旬,幾十由旬。但是實際上不是這樣子的,釋迦牟尼佛所示現的不是這樣子的。

所以說「已過牟尼」,為什麼呢?難道說釋迦牟尼佛在這裡成的佛不究竟嗎?早已經究竟,但為什麼這裡成的佛不究竟呢?因為我們這裡是五濁惡世,他要在這裡示現成佛,是要應這些根機比較低下的眾生來成,如果他是在淨土成佛,他示現的這個身體,就不一樣。

比如說在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身是什麼身呢?圓滿報身,報身佛。我們這裡只能是應身佛,知道嗎?他當下這尊佛是不一樣的,因為他那裡都是清淨的國土,都已經離開了三界,那邊的眾生,哪怕是人天的凡夫,他們的福報、他們的智慧,遠遠比我們這邊的聖人甚至都還要高,所以他們能見到更加圓滿的佛的報身。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都是這樣的啊,比如我們生到那面的人天,有些見不到報身佛的也有,只能見到應身的,見到報身的是什麼呢?菩薩一級的,你自己能夠證得法身了,才能見到佛的報身的一部分。你什麼時候才能完全成佛了,究竟成佛了,才能見到另外一尊佛圓滿的報身。否則你只能見到其中的一部分,大家明白什麼意思嗎?就說你的境界要跟他的境界一樣,你才能完全了知他的境界。

就像我們世間說要知己、知心一樣的,如果你的層次不如他的高,你就不能完全了解他的內心的狀況。如果你的境界跟他完全是一樣的,相互之間可能基本上達到百分百,比較好的融合。如果你比他稍微略微差一點,只有他百分之九十,他是百分百,比你略高,那你最多隻能知道他的百分之九十,對應的是你的百分之九十的這麼個量,大家能明白什麼意思嗎?

打個比方,一個學生跟老師學習,老師的水平可能很高,他是100分,但是學生呢,雖然也很優秀,但是他的資質可能比老師就是差那麼一點,他只能達到90分。所以他再怎麼跟老師學,他只能學到90分的程度。跟老師原來是100分還有那麼一點點差距。

你這個瓶子啊,弄個最簡單的比喻,你這瓶子比他的瓶子小,老師倒是想把所有的東西都交給你,傾瓶相授,傾瓶瀉水,把這水全部倒(給你),但你這瓶子的容量只有他的90%,那其它10%呢?漏出去了。你裝滿了,充其量也就是90%,這下大家就很明白什麼意思了,是吧?

所以說大家也是一樣的,每一個人實際上沒有什麼命運之說,沒有運氣的,佛教是講因果,因果對每個人都是極其公正的,我們同時大家在一起聽佛法,我們一起來學習這《妙法蓮華經》,雖然我在講,我也講得不太好,但是大家能夠聽懂的,聽懂多少,或者沒有聽懂的,聽到哪種程度,不可能完全一樣。

有時候我問大家,你們聽懂沒有,大家說:啊,聽懂了!你的聽懂跟他的聽懂就不是完全一樣。也許他聽懂90%,你聽懂80%,他聽懂60%,都有可能。甚至為了讓師父高興一下,我30%,也聽懂了,沒問題,是吧?是,也聽懂一部分,沒問題,是這個意思。不可能都完全一樣,為什麼呢?你們前世所造的種種業不一樣,你的福報、你的智慧、你的積累是不一樣的。

就像每個人出生的家庭不一樣,每個人的學歷也不一樣,我們每個人退休工資還不一樣,掙的錢都不一樣,你憑什麼到這裡就完全一樣啊?啊,老師偏心,讓他就學得更好。實際上大家都在一個課堂上學,你們學習的資源都是一樣的,共享的、平等的。你偏偏說老師偏心,偏心啥啊?是吧?最多就是偏心一下,人家學得好,可能也私下還向老師請教幾個問題,你呢?要麼不好意思,要麼沒學到那種程度,也沒什麼問題可以問,就這麼一點差別。

如果你學到那種程度,你來問老師問題,老師也很高興啊,師父也很高興啊!

基本上是平等的,其他的就不要去講,再講就這裡面的這些因緣太複雜了,所以最終決定的因緣是在你自己身上,不是在外在的境界。外在的境界都是跟自己的所作所為的業力,所感得的一種境界,我們叫業感,業力所感得的一種果報,知道嗎?

我們世間不是叫業感緣起嗎?最簡單的一種緣起,是吧?佛法裡面講的,業感緣起。當然這個緣起的境界,最終有可能會影響你現在的生命發展的一個空間。因為你過去沒有造更多的積極向上的這些業力,所以今生感得這個環境又會拖你的後腿,你今生想發心,可能比前世要更加努力了,知道了,有點小小的福報,但是福報不夠啊,沒有足夠的支撐的力量,想上升也只能上升到很有限的空間。

有些人心想為什麼事成啊?不但今生心想,而且過去世早就積累的福報比較多,所以幹什麼事情都比較容易成就,你看到他好像是幸運的,實際上他不是幸運,背後他是已經做了種種積累。不要看人前風光,是吧?背後受了多少苦啊?吃了多少苦啊?你沒有看見啊。

【又別教四智,三粗一妙】;這大家能夠理解嗎?別教的四種智慧,除了別教的佛智是妙之外,其他的十地智啊,三十心智啊,包括十信位的智啊,都是粗,只有別教成佛了才是為妙。

【圓教四智,悉皆稱妙】這有點不講道理啊,憑什麼你圓教就都叫妙啊?按道理圓教究竟成佛才能叫妙啊,竟然什麼十住位,十行位,哪怕圓教十信位,甚至是圓教的五品位,也能稱為妙。

【何者?地人云:「中道乃是果頭能顯」】。就學地論宗的人,叫地人云:中道是在果頭,在果地的時候,才能夠顯現。

【初心學者】,這是指圓教的初心學者,【仰信此理,如藕絲懸山,故說信、行,皆非圓意也】,這什麼意思呢?這個行跟信還是有個標點符號啊,他只是信這個理,但是他的修行實際上還沒完全達到那種程度。他是用個比喻,這個比喻很有意思啊,就像藕絲能夠懸住山,這太不講理了,是吧?

確實能夠懸住山,你從這個山頂拿根藕絲,像藕絲一樣細的線,一直懸下來,懸下來,很細很細,但是你也能到達山頂。就一根線,但是這根線能夠把這個山整個能夠懸起來嗎?能夠吊起來嗎?吊不起來,懸不住的。但是哪怕是很細的東西,你已經直通到山頂。就是說如果大家有這種大乘的圓教的信仰的話,雖然離山頂很遠,離成佛很遠,但是決定你必然能夠到達山頂。

因為這個線已經懸住了,你還就別不相信,這根線跟我們普通的藕絲線就不一樣,它永遠還不會斷,它雖然很細,但它很結實,就像我們說的金剛種子一樣的,永遠都不會壞,雖然它的善根好像還顯得很微弱,就像根藕絲,但是絕對不能破壞,絕對能夠成佛,所以說圓教的初心學者也叫做妙,最終能夠成妙覺,圓滿佛教的妙覺果位。但他所修行的,實際上跟圓教本意還有相差,只是從信上是可以的。

所以說這就叫不可思議,明白嗎?你能相信一根線能夠牽起一座山來嗎?不要說吊起一座山,把這個杯子拽起來都不行,就斷了,這是世間的普通的理解。

但是圓教就不是這樣了,竟然這一根細絲藕絲的線能夠把整個須彌山給吊起來。可想大乘的這種信仰、這種信心,也叫菩提心吧,有多麼強大的力量!但僅僅靠一根藕絲還不行,後面還得不斷地把它拓寬,加粗,讓你的善根福德變得更加的雄厚,最終才能成就,那是後面慢慢一步步地去修行了。

【故十信智為粗】。它是相比較而言,十信智是粗,【十住正修空,旁修假中】;十住位就能修空假中,但它主要修的是空觀,然後輔助修的是假觀和中觀,【十行正修假,旁修中】;到十行位也修空假中,但它主要修的是假觀,旁修中,實際上中觀這地方已經過了,【十迴向始正修中】,就是十迴向位,正修中,假觀、空觀已經成就,又一心一意地去修中觀就可以了。打個比方你第一級已經考過了,考第二、第三級,初級,中級,高級到了,就分這三個階段。

【此中但理,不具諸法,是故皆粗。】這是指別教,還不是指圓教。【登地智破無明,見中道】,只有別教登初地以後,它這個智慧能夠破除無明煩惱,才能見到中道的這麼一種真理,中道法性。

【證則為妙。類如通藏兩種俱得道,而三藏門拙】。就是別教跟圓教相比,就像三藏教跟通教相比是一樣的,三藏教是拙,通教是巧;別教是拙,圓教是巧。

【今別教亦爾,教門皆權,而證是妙(云云)】。就是別教裡面,它的這個教理是屬於方便,沒有究竟,但是它證得的這個中道法身卻是真實的,是妙的。大家明白什麼意思嗎?當然它這個法身不是圓滿的報身,不是圓滿的,不是究竟的法身,只是證得法身的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哪怕是一小部分,它也是真實的,就像它只見到初五的月亮一樣,但是初五的月亮,這個月亮跟十五的月亮是同一個月亮,這是沒任何問題的,只是初五的月亮比十五的月亮比較欠缺,它不圓滿,一個是虧,一個是盈,是吧?

這就是別教跟圓教的差別,圓教不僅僅是證的是妙,教門也是妙,教門也是實,教、證皆實。不僅僅是最終證的果位是真實的、是妙的,它本身說的這個佛法也是圓滿的,也是真實的,這就不同的地方。

好,我們看下面說圓教,【圓教四智皆妙者,如法相說,如說而信】,如法相說,就是如法的本實、真實之相來說,諸法實相吧,如說而信,你看,如法而說,如說而信,【如理而行。始論五品,終竟妙覺】,從五品位開始到十信位,到三十心位,到十地位,四十心位吧,一直到妙覺位,【實而非權】,都是真實的,不是方便的,【是故皆妙】。所以說都是妙。

【是名待粗智說妙智也】。那麼我們就理解一下,前面三教的智慧皆是粗,只有圓教才是妙。再仔細分別一下,別教裡面也有妙,但是跟圓教的比,別教的還是粗,明白嗎?如果他們兩個再進行比較的話,別教跟前面三藏教和通教比,它又是妙。三藏教跟通教就沒什麼可比性,你比來比去都談不上妙,它們永遠就是粗。

但是通教裡面還有一點點區別,它因通後別、圓,一旦被別教、圓教所接之後,它能轉粗為妙,它具備這種能力,知道嗎?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別看它現在不行,但它潛力很大啊,是吧?有些人就沒有潛力了,就像三藏教就沒什麼潛力,暫時沒什麼潛力。

你這一輩子再怎麼學也學不出來。那個呢?還是個可造之才,只要努力,只要勤奮,還能上得了大學。你再學,你腦袋智商就是不行。別人一天就學會了,你學一個月都學不會;別人學十年、二十年讀大學了,不到二十年,十幾年讀大學,你讀一輩子都上不了大學,你的智商就這麼高,簡單就是這麼講。那有什麼辦法呢?那等到下輩子唄,下下輩子唄,還有機會,這輩子沒戲了,就這麼理解。

能夠被接的就說明你有入門的資格,有入門的潛力,你才能被接。如果你連這個潛力暫時都不具備,想把你接過去——不要破壞我們學校的名聲好不好?一考不及格,一考就掛科,全部都是差等生。本來我們學校都是非常重點的,都是好學生,被你們全部拖後腿。本來我們這兒是西城區,年年都是西城區前三的,就是收了你們這個班差等生,一下拉到前十之後去了,倒數第幾了,甚至這樣子,麻煩了吧?

所以說這些事情也是一樣的,所以大家不要不服氣啊,什麼事情都是有它自在的一個因緣。我們為什麼會生在這個娑婆世界呢?我們為什麼會生活在這個末法時代才遇上佛法呢?你為什麼不在像法的時候、在正法的時候就遇上佛法呢?就是在你當下的這個佛法因緣,你就相對是比較低劣的,不太好的因緣,你所以說在這個時候生長在這個時代,你遇到的這個環境,佛法的環境,遇到的老師啊、師父啊,你能夠學習的這種能力啊,他都是比較差的。

好好學,先考,現在我們等於是高考,明白嗎?我們現在在娑婆世界念佛,就是要高考,希望每個人都能考上大學,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每個人都得入學啊!一入學不一樣了,那個是大學,有最好的老師,有最好的教學的水平、質量、這個環境。哪怕你這個學生稍微差一點點,你原來在這邊是差等生,到那邊可能就變成優等生。

你如果還想停在這裡,我天天不想去,我在這邊還算不錯的。你看大家都很尊敬我,我是高僧大德,我是大德居士,我這裡讀的都是重點大學,你就在這裡修,真得發菩提心,長期地修菩薩道——你這裡的優等生,還比不上極樂世界的差等生。就像說普通的高校考第一名的,還不如清華北大的最後一名呢。明白這個意思吧?就是這個樣子,你還不要不服氣啊。

不行不行,我們自己學就挺好的,我們幹嘛一定得考大學——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所有的眾生。當然也是為了自己了,你不為自己,自己要有點前途吧?要有點這個上進心。

好,大家先休息一下,回頭我們再來,阿彌陀佛!

好,大家繼續往下看。【又約知見明粗妙者,知與見云何】? 用知見跟粗妙之間進行一個對應,知與見有四種。【然分別有四,不知不見、知非見、見非知、亦知亦見】。也算是四料簡一樣的,知見:非知非見、知而不見、見而不知、亦知亦見,有這四種不同的情況。

【先約三藏釋】,從三藏教裡面解釋,【後約圓釋,中間例可解。凡夫不聞故不知,不證故不見】;比如說三藏教裡面的不知不見,是指凡夫,三藏教的凡夫,凡夫沒有聽聞佛法,所以不知。沒有證到佛法的真諦,所以不見。一個是聞法,一個是見道,見到真正的真理,所以說凡夫是不知不見。我們現在的位置基本上就是有點兒相當於不知不見,但是比不知不見稍微好點兒。

再往下,【五停、四念至世第一法,聞故名知,未證故非見】。我們勉勉強強可以算是這個位置,聽聞了佛法,但是沒有見到真正的佛法。你要見到真正的佛法,必須破見思惑,證得三藏教的聲聞乘的果位,起碼得初果見道位以上,這個時候才能叫做是見。但是在這之前都是知而非見,你雖然聽聞一些佛法,也在修佛法,但是修佛法功夫還沒有修成,你的煩惱還沒有斷。沒有斷煩惱,就見不到真正的佛道、佛法,真正的這個真理你是見不到的,你還在尋找,還在修行。

再往下,【辟支佛不聞故非知,自然證故是見】;辟支佛他比較特殊,三藏教的辟支佛,他不用聽聞佛法,他自己就能觀察。比如說春觀百花開,秋睹黃葉落,他不要聽佛說什麼四諦法,不要見佛,不要聞法,他自己的悟性很高,直接就能證道,他自己能夠領悟,所以他是不知卻能夠見。實際上他的不知是不聞,並不是說他不知道,大家明白什麼意思嗎?沒有真正地去聽聞,沒有佛在世,不用聽聞佛法,他也能證道,也能見道。

有這麼一類的人啊,有些人就是悟性很高,不要學什麼太多東西,甚至書都不要看幾本,但他看什麼東西一看就會,一學就會。有些人天天學,多少多少年大學本科、碩士研究生,一到實際操作不行了,有這樣的吧?這個有些是知而不見,有些是見而不知。當然你說見而不知,實際上這裡面存在什麼問題呢?並不是真正的不知,實際上他是知道的。你不能從他現在不知,說是不知。

比如說辟支佛,他為什麼能夠不聽聞佛法就能悟道、見道呢?前世修了,前世學了,所以他的知是已經在前世就已經積累夠了,已經做好準備了,所以這輩子不要去做了,你直接見道就完事了。

打個比方,你已經在中國考了駕駛證,到英國去,人家認你這個駕駛證,不用再考了,直接開車就完事兒了。當然我們這裡駕駛跟英國不太一樣,跟美國差不多,一個左駕,一個右駕,咱們這邊都是左,那邊都是右,駕駛是不一樣的,到那邊國家還得練練手。

這就是一樣,知而不見。實際上真正的知而不見這種情況只是個名字,沒有真實的。見,肯定背後代表他是知的。但是有這麼一種特殊的情況,就是在當下的這個情況,他可能不一定知,但是他能見。

就像我們有些人比如說禪宗,叫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他有時候不讀什麼經典,不聞佛法,也不講究什麼太多的修行次第,你就在那裡坐禪,師父一指導就完事兒了。有些人一下就像六祖一樣,剛聽到一點佛法立刻就開悟了。你說他知道多少佛法?不知啊,但是他見道了。有些人就是行動力強,但是領悟力可能開始沒這麼強,但是一旦他見道之後,他就能反過來去領悟這些佛法了。他領悟的佛法比你學、比你知道的還要多,更深刻。當然最好的是亦知亦見。

【四果聞故亦是知,證故亦是見】。這是三藏教的四果,但是三藏教的菩薩位、三藏教的佛果位就更是這個樣子的了。

【傳傳判粗妙】,什麼意思呢?前為粗,後為妙。大家明白什麼意思啊?不知不見是最粗的,知而不見相對就是妙,知而不見比見而不知又是粗,見而不知比亦知亦見又是粗,後面就是妙。就是一層比一層高,大家明白什麼意思嗎?就像傳燈一樣的,一個位置比一個位置更高。

【可解。約圓教釋者】,這裡把通教和別教略過去了,直接到圓教。【七方便不聞故不知,未證故不見;五品、六根聞故知,未證故不見】;七方便就是沒有真正聽到圓教的佛法之前,沒有聽到真正的佛法,沒有開圓解之前,叫做七方便。不聞不知,未證不見。五品位已經聽到真正的佛法了,六根位已經在修行了,他是聞故知,但是沒有證道。

【發宿習者名見,不從聞故不知】;有些人呢?沒有聽聞真正的佛法,但是過去宿習,就是過去世曾經修學了這個圓教的法門,他一修圓教,立即就能見道,證入聖道。但是他當下並不知道圓教的法門,就有這種情況,他沒有讀這些圓教的佛法經書,沒有理解這些意思,但他自然就能去修行圓教的這個法門,為什麼呢?前世帶來的。他一上手就比較高,而且一上手就成了,當然你說他以前沒有聽聞過吧?我覺得不太可能,我覺得他前世可能還是聽聞過的,但是今生是沒有聞的。當然也有宿習,有些人就專注重實踐,不注重理論學習,明白嗎?有些人不太喜歡聽聞佛法。有些人說師父你就告訴我念佛就行了,我才不想聽什麼經典、經論呢,你不要跟我講這麼多,我就相信有阿彌陀佛,他發了四十八願,我只要念佛,就能往生西方,有這一類念佛的人。他不聞佛法,他不見,但是最終他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這是什麼?見而不知。最終見佛了,倒不是真正見道了,見佛了,就等於見道是一樣的。但是他不知佛法,不知佛法沒關係,到西方極樂世界慢慢學唄。

有些人呢,就特別喜歡聽聞佛法,你讓他修行的話,他反而有點懶散,就天天讀書,你要讓我天天干其他事情不願意,念佛不太願意,但是也念,並不是不念,他主要的精力放在聽聞佛法上面。見而非知,但是他後面還得慢慢修,見而又知,才是最好的。

有些是從解入,有些是從行入,以前跟大家講過嘛。解,從理論,從思想理解方面去,去進入佛法,先開悟。有些人是從行入,先不講去理論修學,就是直接實際上的操作、修行,最終他也修行成功了。

但是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兩者要結合,他們才能達到最高的一個成就。

如果不能達到最高一種結合的話,你怎麼辦呢?還是一個次第,先解再修。信解行證,它是個次第。有解才有行,你解之後再行的話,你行為就不會發生錯誤,不會偏離正確的方向。你要行而不解,這裡面可能產生錯誤的時候就會非常非常多。除非你是宿習,過去的善根極其深厚,你就是不會走偏。

但這種人是很少的。像我們肯定都得走偏,說實話你走夜路,趕夜路,沒有燈來照你,前面都是一抹黑,看不清楚,你說你不摔跤、不走錯路,怎麼可能?所以對普通的眾生來說,必須需要燈的照明,然後才能有實際的行動。就是說我們要有眼睛,要有足,目足俱足,才能走路。光有足,會走錯路;光有眼,沒有足,走不了路,看得見,走不了啊。所以說佛教叫解行並進,這樣才能達到一個最好的完美結合的結果,才能最大保證你在正確的道路上走,又能走的節奏是最好的,是最快的。

所以大家要聽聞佛法,不要說不要聞法:我這個人悟性很高,不用聽,我自己就悟了——你自己悟,悟性再高,有些東西也不是你都能悟得了的。你說你悟性高,你是在你這個潛力、空間範圍內,在這一世之中,你能悟到這麼一點高度。如果沒有比你更高智慧的人來教你的話,你要超越你這個天花板、你這個界限是很難的。但是如果遇到個善知識給你一點撥、一開示,你原來本來按照自已的空間可能是上到這個,他能再往上提高,更上一層樓,甚至更上幾層樓都有可能,就是這樣的。

所以說大家學佛不是自己一個人的事,為什麼叫法門無量誓願學?為什麼要親近善知識、要親近諸佛如來呀、要供養、要奉事如來呀?不是白供養的,佛也不白要我們的供養。你供養他,他會給予你法佈施的。你佈施那麼一點東西,跟你所得的東西,沒法比,知道嗎?你供養的可能就是外財的東西,人家佈施給你的是法財,無價珍寶。這樣的事不叫生意啊,這樣的事情,幹嘛不去做呢?你花點小錢供養佛,佛給你送個摩尼珠。

打個比方,你是窮親戚,你去串門,走親戚到富親戚家去,你可能就送點什麼土特產給他,值不了幾個錢,地裡莊稼自己長的。那好,他給你的可能就是電子產品,最高科技的東西,送點電腦,平板電腦,手機——賺了,你那個可能就是幾十塊錢,花百來塊錢,人家送你幾千塊,還上萬了,就這個意思。但並不是說,他也不會說,你來賺我的便宜——佛絕對不會這麼想,就怕你不來,你只要有那麼一點點恭敬的心就足夠了。因為佛這個法佈施是無限的,他不怕。不像我們世間的人,你拿這個東西跟我兌換,你看,老來我這裡,我不送你點東西又不好,送了我還覺得虧,這是我們世間的想法。我們世間人,哦,我送你點東西,我經常去,他送我的東西更值錢。有些人就會打算,沒事就老去。

但是我們現在打點小算盤可以,你老去啊去啊,佛高興,不怕,無量無邊的法財,隨便給你,只要你能夠吸收,能夠領會。

【稟教證入者,亦知亦見,此節節傳為粗妙】。下一位比上一位,下位是粗,上位是妙,直到最後究竟成佛才是真正的妙,前面都還不是完全的妙。

【究竟而論,前來二十種智,略而言之,不出權實二智。如經:「如來方便知見波羅蜜,皆悉具足」,即總束得前來諸權智也】;你看,叫方便知見波羅蜜,是方便的知見,不是真實知見,所以叫做權智。

【「如來知見,廣大深遠」,即是總束前來實智也。】這個是指的真實的智慧。即是總束,把前面所有的實智包含在一起了。

【方便既其具足,何所不該?知見既其廣大深遠,何所不攝】?就是說方便既然已經具足了,什麼東西不能包含呢?知見既然已經廣大了,一個是權智,一個是實智,何所不攝?就說別看方便智,方便智也非常了不起,方便之中有真實。但是真實就更了不起了,真實能夠總概一切,總包含一切。但是方便之中為什麼有真實呢?就是說他有上升的空間,但是你要通過努力,你才能獲得。真實的智慧你不用再修了,你已經圓滿了,你隨時都能起方便之用。

打個比方,你這個人現在只掙了一千萬,但是你的能力還有限,以後掙一個億也可以的。這個人已經有了一個億,拿出一千萬隨便給你花,沒關係的。但是你那個一個億還沒到手,你得辛苦去掙,但是你有這個潛力,明白嗎?所以說你不要看你現在好像不夠圓滿,只是方便,但是你可以往上走,就像我們凡夫,每個人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

叫【境淵無邊,智水莫測,唯佛與佛,乃能究盡】。就說只有佛與佛的智慧,才能把所有的境界,能夠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境界,就像一個什麼呢?深潭水,一個水淵,一個水池一樣的,非常深,而且是廣大無邊的,又廣大,又深刻,又深遠,一般的智慧根本就沒辦法去測度它。眾生凡夫,哪怕是二乘,哪怕是菩薩,都沒辦法測到他的邊際,只有佛的智慧,才能完全地去了解。

就是世間所有的這些境界,一切的事,一切的人,一切外在的這些物,有情無情,十方世界,只有佛才能完全清清楚楚地了解,眾生沒辦法完全了解。

打個比方就像我們人法界,我們只能見到人法界的一些事情,但是人法界很多事情我們都不知道,你只知道自己家裡的事情,或者知道自己的事情更多一點,別人的事情可能只了解一部分,你的智慧能有多高?世間的智慧,障礙很大。你再修到天上,天上人有天眼了,他天眼能照見人間,也能看到天上的眾生,甚至還能看到三惡道的眾生,他有天眼。但是再往上,阿羅漢、緣覺、菩薩,他就看不見了,甚至比他上一層的天他就看不見了,所以這個境界他就測不到。

菩薩也是,菩薩以下法界的境界,他能看得到,佛法界的菩薩就看不見。只有佛,十法界所有的境界全部能夠照覽無餘,照見無餘,一覽無餘。

【如此知見,即是眼智】,你看,這個知和見就是眼和智,叫眼知智見,眼對應的是知,智對應的是見。

【眼即五眼具足,智即三智一心。一切種智知於實,兩智知於權】。三種智慧,實際上三智應該是什麼呢?中智,空智,還有假智。空假中嘛,叫真俗中也可以,但是也可以叫一切種智,道種智,一切智。只有一切種智,這是屬於佛的智慧,這是最高的智慧,它能夠知道實,真實的境界,真實的諦理,其他的道種智、一切智只能知道權,知道權就是方便的佛法,方便的真理。

【佛眼見於實,四眼見於權】。只有佛的眼才能見到真實,其他的法眼、慧眼、天眼、肉眼、人眼,只能見到權。【此知即是見,此見即是知】。到這裡的話知和見就沒什麼區別了,前面的知和見是有區別的,到這裡,就沒有區別了。

但真正沒有區別應該是佛,只有佛的知見是沒有區別的。實際上從眾生的知與見之間,還是有區別的,前面是知而不見,見而不知,它還是有種種差別的。到佛這裡的話,就沒有四句了,你先不要又來個到佛這裡還有嗎?不知不見,知而未見,見而未知,又知又見——他沒有四句的分別,只有其他的九法界才有這個區別。

此見即是知。【對前諸智,諸智是粗,此之知見,名之為妙也】。所以叫作「佛之知見」,《法華經》又叫「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不要開示悟入眾生之知見,眾生知見就沒必要開示悟入了。

【若得知見中意,不復論五眼。迷者未了,更約眼明粗妙】。如果真正明白這個知見的意義,就不需要再論什麼五眼,五眼就是一個眼,因為對於佛來說,沒有五眼的差別。但對於眾生法界來說,他就有五眼的差別。人法界的眾生只有肉眼,天法界的眾生天眼,聲聞、緣覺法界是慧眼,菩薩法界法眼,佛法界佛眼。到了佛法界,五眼就變成一個眼,都叫作佛眼。哪怕是佛的肉眼,跟佛的佛眼是一樣的。佛的天眼、佛的肉眼、佛的慧眼、法眼,都跟佛眼是一回事,就是不叫合二為一了,合而為一,合五為一。

更約眼明粗妙。【如肉眼盲閉】,就是前面四種眼,它是有差別的。肉眼盲閉,【何由見色】?比如說我們肉眼你是瞎子,盲是瞎子,沒有視覺了,你能看見東西嗎?你倒是有視覺,把眼睛閉起來呢?也看不見了,睜開眼睛的時候能看見,你閉起來眼睛,你說我還能看得見,那你是心裡在想,心能見,所謂心能見跟眼見不是一回事。眼睛不閉起來,前面拿個什麼屏障,一擋住,弄個屏風,一擋住,屏風後面看不到了,它是有障礙的。

【徒聞人說,起種種想,終非真見】。只是聽別人說,自己在想,你眼睛已經閉上了,聽見別人講,不是你自己真正的見到。

【欲令眼開,應須治膜。哪得閉眼,執諍何益耶】?就是我們要讓眼睛開,打開了,不要僅僅是在肉眼啊,或者天眼或者法眼、慧眼,真正能夠最終得到佛眼,就把裡面的膜,我們說眼睛之中有病一樣的,把這個膜給去掉,把眼睛的病治掉,不是睜眼閉眼能夠解決的。所以大家爭執、在這裡爭論有什麼意思呢?再自己產生種種執著有什麼意思呢?各執己見。

【閉眼想則粗,眼開見則妙。天眼未開,不見障外】,就是說只有肉眼沒有天眼的時候,天眼沒有開發的時候,有障礙的、之外的東西,就看不見了。沒有障礙的,還能看到一些。有時候不一定說有個東西擋住了,太遠了,幾十公里你還能看得見?這個空氣,這些霧氣,像北京霧霾這麼重,不要東西擋,空氣就把你給擋住了,看不見了,看不清楚了。【為粗】,就是肉眼相對於天眼來說它是粗的,天眼是妙。

【修禪定願智之力,能發得淨色,徹障內外,明暗無隔】。這是指天眼,要修行禪定,才能開發天眼,他就能破除種種障礙,比如說這堵牆、這個房子之後,也能看見,它障礙不住你了,不光是白天能看見,晚上也能看見,明暗也不會有種種障礙了。

【慧眼未開,常行死逕,假令情想,亦復非實,故為粗】。就是慧眼沒開的時候,只有天眼,常行死逕,就是什麼呢?你還沒出離生死輪迴。假令情想,你還是用情在想。就是我們用的種種見惑、思惑,種種妄情分別,所見到的東西都不是真實的。你即使天眼能夠看見,也不是真實的東西,故為粗。

【無漏豁發,故稱為妙】。等你慧眼得到了,能得到無漏的智慧,用智慧去觀照種種境界,這才是相對真實的,稱為妙。你用外在的這個眼睛,用自己的意識心去了解、去觀察,這不是真實的。

【諦理明瞭,故稱為妙】。能夠了解真諦的道理了,所以稱為妙,這是慧眼。但是法眼還沒有開,【法眼未開,差機說法,如身子僻教、滿願穢器,名為粗】。自己已經得度了,但是要度眾生就度不了了。差機說法,本來我們應該應機說法。你這個人不知道別人根機,亂講一通。也不能說亂講一通吧,反正說不對機,別人本來是這個機的,你要說了那個教。就像身子,就舍利弗這樣的大阿羅漢,滿願,滿慈子,佛的大弟子,也是一樣的,他經常也是不能應機說法,說得別人云裡霧裡聽不懂,最終修行也是一無所成,名為粗。

所以法眼,你看,法眼能夠照見眾生的根機,能觀察外在眾生的根機,一看,他大概是一個什麼根機,他大概聽什麼法才能明白,他的理解力、他的悟性有多高啊?他過去曾經學過什麼?過去曾經修過什麼?他現在應該聽聞什麼佛法,他才能學得了?他就能應機說法。而且不僅僅他能聽,你還能懂得這些。

有些可能能夠知道,他現在的程度可能就是中學的,但是我不具備教授中學知識的能力,也不行啊。所以一個要知病,第二個要識藥,第三個應病與藥。你知道眾生是什麼病,你知道哪種藥能治哪種病,然後根據他具體的病的情況給他藥,最終他這病才能治得了。比如別人得的是感冒,你給別人發燒的藥;別人是寒症,你給他治熱的藥,那不把別人治壞了?這就是差機說法。

【破障通無知】,這就破障通無知,這是聲聞人的障通無知,菩薩就沒有啦。【分別藥病】,能夠分別藥與病,【名之為妙】。障通無知就是說,不知道眾生的根性,也不知道種種法門,所以說菩薩不是有四弘誓願嘛,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關鍵後面法門無量誓願學,這是最重要的。你要度眾生,你要學無量法門。你光說眾生無邊誓願度,你不好好學法,眾生等著你來度了,你拿什麼給他?就像乞丐一樣的,哎呀,給我點飯吃吧——沒有,家裡沒有餘糧,只夠自己吃的。你這個是聲聞人,阿羅漢。多存點餘糧吧,你自己按照這個法門修成了,但是你得學其他法門,一個是讓你圓滿佛道,另外也是要以後方便度化眾生。因為不可能每個眾生都是按照你原來所修的法門去修行的,每個人都有他不同的因緣和根機,有些人就好這一口,有些人好那一口,你什麼東西都得有。你要成為集團公司,百貨公司,什麼都賣,什麼都是精品,那才行。我們一站式服務,你只要到我這個店,沒有什麼東西買不到。但是現在這個店很難了,網店可以,直接上阿里巴巴,直接上淘寶,什麼都能淘到。

【佛眼不開,不見實相】,真實諸法實相是見不到的。【故文云:「二乘之人及新發心者】,新發心的人是什麼呢?新發心的菩薩,哪怕是【不退菩薩,】不只是新發心的菩薩,不退的菩薩都不能知。

【所不能知」,故四眼皆粗。「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以信得入相似佛眼,能開真佛知見,乃名為妙】。這說的圓教,圓教你能夠開圓解,能夠信得真實的佛法。這個時候以信能夠入的話,就相似於佛眼。雖然真正的佛眼沒開,但是真正的佛法你已經理解了,佛解已經開了,佛智沒有得到,佛的智慧沒有得到,乃名為妙,也可以稱為妙。

【諸教多說四眼,或帶四眼說佛眼,是故為粗。今經獨說佛眼】,就是《法華經》只說佛眼,【是故為妙。是為待粗為妙也】。最終還是歸結到《法華經》,什麼才是真正的妙啊?又從智慧方面,證明法華的智慧是最高的智慧,是圓教的佛的智慧。而其他的經典雖然可能也有佛的智慧,比如大乘經典,但是它「待粗而說妙」,它不是純粹的妙。而只有《法華經》才是純粹的妙。

所以大家來這裡學《法華經》太好了。我們都是乾貨,都是精品,百分之百的純金,可能學其他經典的話百分之八十、九十就不錯了。你到其他地方聽點小乘的經典,弄得不好就是銀子了,金子都不帶,他不證得法身啊,他不能成佛啊!你到底要學什麼東西?要學最高的。當然學不學得了先不管,能學到多少是多少吧,再不行結個緣也行啊。所以我們這裡大家有這個緣的話,我想也不能叫差機說法了,也都是應一定的根機去說法,有些應的機呢會好一點,有些應的機稍微差那麼一點點,但你說完全不相應,好像也不太可能。

這個東西就是大家的緣分,有時候你這個機不完全具備,但是你這個緣可能先到了。我們經常說機緣、機緣,就像我們經常說傻人有傻福。你的理解力並不高,按道理你不應該學這些東西的,但是你的福報過去有,竟然已經得到了,能聽聞得到,沒關係,先得到再說,能學多少是多少。就像小孩讀這些經典文章一樣的,什麼四書、五經,《論語》、《孟子》之類的,他讀不讀得懂先不管他,先讀唄,越讀就越懂了,等到大了就懂得更多了。

我們也是一樣的,我們現在就是小孩,一無所知,先學唄,你不要疑惑,不要懷疑,不要誹謗,你要學,你要相信,就行了。「以信得入」,像我們現在就足夠了,如果信中還能夠略微地去理解這個佛法的真實義,就更好了,多少都會有。

我看今天時間也差不多了,下面還有三個問題,今天有三個問題,所以就先不講那麼多了,我們回答一下問題。

第一個問題,阿彌陀佛!師父吉祥!《法華經》云:「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有如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為眾生故,然後乃得成菩提道。」

就是我們看整個三千大千世界,不要看整個三千大千世界,如果我們再放大看,十方的虛空,無量的世界,沒有一個地方不是菩薩過去在因地修菩薩道的時候,曾經捨去自己的生命,為了眾生去犧牲,去度化眾生,去救眾生,他捨了無數次的生命。每個地方都有,每個角落都有,這裡也有,這裡也有,到處都有。當然了,大家也不要害怕,沒關係的,我們的生命本來就是來來去去輪迴的。

為了眾生然後乃得成菩提道。恭請師父開示,世間很多凡夫為利益有情,為眾生捨生忘死,是否就是菩薩的示現?

這個問題提得也很有點意思啊,他也沒有真正地不一定都能學佛或者理解佛法,但是也有很多世間的凡夫眾生,他確實有利益人的這種善心,為了利益有情,甚至有時候為了眾生獻出生命的,確實有,捨生取義,捨生救人都有。他是不是菩薩的示現?這我就說不準,弄得不好他就是實際的凡夫,弄得不好他背後他本身是菩薩也有可能。

他依據的是什麼呢?無有如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就好像到處都是菩薩捨身命,能夠捨身命的是不是都是菩薩呢?這話不是反過來就能這麼去講、這麼去理解了。有可能,但是我估計大多數可能不太可能。為什麼?沒必要。菩薩要捨身命的話,他可能除了這個捨身命救眾生,他還會有其他的因緣。他會跟眾生結緣,因為他救了他的命,眾生以後可能會感恩,會對他產生信任,會為了要報恩,他跟他再講佛法,可以慢慢地度化他。但是你這裡就救了,救了就完事了,你也該走就走了,眾生可能也不知所云,哪知道你是菩薩顯現的?當然有些也可能完全就是為了救眾生一命。比如說菩薩一看,哎呦,過去這個人曾經救過我一命,現在他有危險了,我趕緊也來救他一命,也不能排除這種情況。但是我覺得這種事情的話,可能不會特別的多,更多的是為了度化眾生,讓他接觸佛法,跟佛法結緣。所以你能這麼想也可以啊,不管他是不是菩薩,你就把他當菩薩想吧。

另外恭請師父慈悲開示,這一問就分成兩問了:藏通別圓四教佛怎麼區別?這問題問的,你說不回答又不好,一回答,藏通別圓四教佛,一問之中又有四問了。藏教佛是怎麼樣,別教佛是怎麼樣,圓教佛是什麼,區別怎麼樣?

當然有區別了。藏教佛成就的,他斷的是見思惑,主要是斷見思惑盡,然後能夠輕一點習氣。輕什麼習氣啊?塵沙惑的習氣。能夠斷見思惑,然後斷見思習,習氣,把見思的習氣煩惱也能斷,然後能夠清除一點塵沙惑,能夠稍微斷一點點塵沙惑煩惱,但是他沒有斷無明。

通教基本上相當,跟三藏教差不多,但是他的智慧比通教佛更加的殊勝,更加明利。他斷的塵沙惑,比藏教佛要更多一些。但是他也沒有斷無明惑。

別教跟圓教的話,就是斷無明惑,一個是斷無明惑,只是斷其中的十二品無明,圓教佛是斷盡四十二品無明,所有的無明惑全部斷盡,這是圓教佛。

簡單從斷惑證得的法身來說,四教是這樣區別。

實際上當然這裡面都不一樣,信、解、行、證都不一樣,教、理、行、果也不一樣。圓教的教義跟別教、通教、三藏教不一樣,圓教所講的真理跟前面的三藏教、通教也不一樣,跟別教也稍微有點區別,具體修行的法門也不一樣,最終證得的果位也就不一樣。

所以說信解行證也大概是相當的。能夠信,信什麼呢?信常住法身,信真如實相。解,能夠解圓教的佛法,能夠真正理解什麼是真如實相。實際上真正的這個解不容易啊,我們現在聽聞佛法也算是解,但還不算真正的解,真正的解在哪個層次啊?開悟了,明白嗎?你要開悟的那一天才算是真正的解。真正地明白了,就是智慧已經現前了,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解。解了之後才能行,行之後才能證道。

打個比方說,你現在眼睛打開了,現在這個眼睛擦亮了,你才能走路。我們現在走路是怎麼走啊?眼睛是閉著走的。反正自己蒙唄,走對就走對了。當然現在也不是自己完全蒙,不是自己胡思亂想,起碼外面還有個聲音在指導你。比如師父說,阿彌陀佛會給我們說種種經教,他告訴我真如實相是什麼樣的,諸法實相是什麼樣的,佛法應該怎麼去理解,然後你就按照自己的這個意識去思考。但是你思考的東西,跟你開發智慧之後所親見的這個真理,完全不一樣,跟你睜開眼睛走不一樣。你是閉著眼睛聽外面的聲音,他說向前走,向左走,向右走。你以為這就是前,這就是左,這就是右,但是還是難免有時候會走偏向,但是大概你只要越走越正就行了。一看你走,開始走這幾步都是正著往前走的,後來你走的時候可能就會產生偏移,不會正中間。然後佛菩薩一看,或者善知識一看,哎呀,不行,你偏了,再往中間再調整一點,再往右一點,再往左一點,他會隨時校正自己。但是這個東西還是不好,效果還是不行啊,什麼時候你能睜開眼不用別人說,這叫什麼?「迷時師度,悟時自度」。迷失的時候是你根機、善根比較差的時候,靠師父來引領你。真正地悟了的時候,自己走,而且能夠走得更好。當然你說悟的時候就不需要老師了嗎?也未必啊。相當程度不需要,但是關鍵的地方,有些還沒悟到的境界,還得靠老師。你不能說一悟就百悟,一悟千悟,什麼都懂了,不可能的。慢慢地打開,慢慢地打開,一層一層地打開,是這個意思啊。大概就這麼回答吧。

下面還有第二個問題,第二個問題也很有意思。

阿彌陀佛,師父好!第二十六講有云:通佛坐道場,一念相應慧,斷餘殘習氣。懇請師父開示,在淨土念佛法門中,我們能否運用,以及如何運用?至誠感恩!

可能是這個意思。一念相應慧,來把佛號念好。通佛坐道場,人家是什麼根機啊?通教的佛。他在坐道場的時候,用最後這一念相應的智慧,就能把剩下的這些殘餘的見思惑、殘餘的見思的習氣全部斷盡。但人家是智慧猛利呀,我們普通凡夫,你在持名念佛,你說我一念相應慧,能否有一念相應慧?我想一般不至於,你沒這麼大的根性,說句實話。你有這麼大的根器啊,說實話你都不用聽聞佛法,明白嗎?你自己都悟道了。你甚至都不用念佛了,你修其他法門就跟實相念佛差不多了,沒到實相念佛,起碼是觀想念佛吧,你都不是持名念佛這個階段了。

但是持名念佛向上,能夠通觀想念佛、實相念佛。但是更多的人持名念佛就是持名念佛,就只是念個名字,用這個名號來攝受我們的六根。你真的修到最高階段,其他五根都不用攝了,就攝意根就夠了。所以我們說你能否有一念相應慧,確實沒有啊,一念相應慧,人家一念相應慧很快就證入到佛道。前面的三藏教還是次第修,通教的佛很快就能達到,因為他的根機比較高,起點比較高。所以我們的起點是達不到的,我們希望你能夠有這麼一種智慧,但是我估計夠嗆。除非你是上上根機的人,你可能一念相應慧,你已經就能得一心不亂,恐怕還不是一心不亂了,能得念佛三昧。念佛三昧一開,立即智慧開了,智慧一打開,你都不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見佛了,我想當下現前就能見佛,不要等當來見佛,明白嗎?因為你能達到通教佛的位置,起碼見思惑已經斷盡了,你能見到佛的勝應身,能見到佛的應身佛。我們所能見到的是劣應身,能見到劣應身就已經修得很好了。你能夠生到緣覺了,甚至緣覺位以上的這麼一種果位了,那你就生到西方的方便有餘土。

我們現在大家努力一下啊,努力一下都生到凡聖同居土就不錯了。誰說:哦,我能生方便有餘土,我能生實報莊嚴土……我估計只能恭喜你,我們只有羨慕的份啊,不太可能。

因為這個念佛法門主要就是為了我們凡夫所施設的,不是為那些再來的人或者即將成就的上根機的眾生施設的。當然他們也可以念佛,但是這種情況是極其、極其罕見的。所以你還是老老實實念佛吧!你先把心中的煩惱先伏掉,先把六根先攝住,否則你這一念慧從哪裡產生呢?煩惱叢生還有一念慧?你到處都是黑暗,哪裡還會有光明呢?你就像太陽光,一照,所有的黑暗全部給驅散了。你現在是連那麼一點點螢火蟲的光明都沒有,明白嗎?你的光明太有限了,你能照見什麼地方呢?所以你能夠破惑、能夠驅除黑暗,你那個光明能夠涉及的地方、能夠照射的地方、能夠破暗的能力,是極其有限的。所以大家不用著急,你到西方極樂世界,念念就能成就,一念相應慧很容易。

還有第三個問題。南無阿彌陀佛,師父好!第二十五講,二十五、二十六講全部來了。《法華玄義》中有云,《譬喻品》「但離虛妄,是不生十二因緣。」懇請師父根據《法華經》的《譬喻品》給我們略為開示一下不生十二因緣,就是不生滅十二因緣。至誠感恩師父慈悲答疑。

不生不滅十二因緣,這是指哪個教的十二因緣啊?這是指通教的十二因緣,只要離開虛妄就可以了。當然我們說十二因緣事實上有四種:一個是思議生滅十二因緣,第二是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第三個是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第四個是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

這裡說的不生十二因緣,實際上就包含了不生滅思議和不生滅不思議十二因緣。所以我們在這裡理解,事實上它是相當於、對於佛法,一個是通教的、一個是圓教的一個理解。實際上這裡面也還應該包含別教,只有三藏教是屬於生滅的。

通教是屬於不生滅思議,別教應該是生滅不思議十二因緣。都是不思議,這個不思議只有圓教跟別教才有。至於生滅不生滅這是藏教和通教的一個主要區別。他們沒有談到不思議,他們都是屬于思議的境界。那麼我們這裡不生滅十二因緣我們就直接從圓教講吧。

「但離虛妄,是不生十二因緣。」就是《法華經》譬喻品裡面這個譬喻主要是火宅喻。三界猶如火宅,片刻不得安寧。就是我們在三界之中,所有在輪迴生死的眾生,時時刻刻都處於危險之中。但是我們大家在當下,可能因為迷失、迷惑,覺得自己還活得不錯,每天有吃有喝的。我們現在生活過得也挺愜意,我們生活質量步步在增高,就像這些孩子在火宅之中遊戲,他不知道外面已經有大火了。這個大火就要燒到自己身邊來了,他還在這裡玩,玩得很開心。但是他們的父親,這個長者,一看很著急啊,直接說你們不要玩了,你們趕緊出去吧,這裡有大火。孩子都不相信,不會聽的。他就只有循循善誘,他說:哎呀,你們不要在這裡玩,這裡不太好玩,我下面有幾種車,羊車、鹿車、牛車、大白牛車。他只能用更好玩的東西,更好的東西,方便地誘導他們出離這個火宅。你們趕緊坐這個車走吧,不要在這個宅子,這個宅子已經著火了。但是他們不知道已經失火了,小孩子不懂,他們就上車了。有些就喜歡羊車,乘著羊車就走了;有些喜歡鹿車,坐鹿車走了;有些喜歡牛車,大白牛車。那麼好,分別對應的藏通別圓四教,或者說羊車是聲聞乘,鹿車是緣覺乘,菩薩乘是牛車,只有佛乘是大白牛車。有些是對應四教,三藏教是羊車,通教是鹿車,別教是牛車,只有圓教是大白牛車。

所以為什麼要現四種車,為什麼用四車來方便誘導?因為眾生你要真正跟他們講實話他們聽不進去,你只能方便,說一種叫方便妄語,實際上這也叫方便妄語。方便的佛法也都是方便妄語,大家理解嗎?真實的佛法是不能說出來的,能夠說出來的都是方便的佛法。

當然,你們說:哎呀,真正的,難道這個長者跟他們誘導,說你們不告訴我失火了,只告訴你們坐車去玩,他是騙那些孩子嗎?不是。他是為了讓他們離開這個生死之地,火宅,他並不是欺騙。我們世間不是以前有個電影叫《真實的謊言》嗎?就是謊言有很多種,有些謊言是害人的,有些謊言是利人、救人的。只要是救人的謊言,我們叫真實的謊言,因為他的目的是好的,他的初發心是好的。那麼佛誘導眾生也是這樣子的,他又有羊車,又有鹿車,又有牛車,又有大白牛車,真正希望大家都坐大白牛車。但是每個孩子的秉性、興趣不一樣。有些就喜歡羊車的,有些就喜歡鹿車,有些就喜歡牛車、有些大白牛車。

但事實上坐這幾個車並不是他的目的,而是坐這個車到達什麼目的地啊?離開這個火宅,到達成佛的處所,明白嗎?這個車是乘,我們佛法是叫乘,大乘佛法,小乘佛法。能夠運眾生從生死的此岸到涅槃的彼岸。這個車是個方便,能夠度眾生,能夠接引眾生。所以你上了這個車,上了佛法這個車,你就得度了。但是佛法這個車並不是目的地啊,它只是個交通工具,運輸的工具。最終這個車運向的地方,才是真正我們要去的佛道,成佛的涅槃之地。所以我們想想,肯定你坐的這個車就不一樣。

羊車,最終弄得不好,打個比方,只能出北京到河北;你坐鹿車,不僅僅能到河北,可能能到海南,能出中國;你坐牛車,可能能到美國;你要坐大白牛車,到月球上去也沒什麼問題,它能真正到最遠的地方去。它每個車具備的能力是不一樣的。那麼好,難道其他的羊車、鹿車、牛車都是虛妄的嗎?不是。

真正的虛妄,是眾生的執著,眾生的煩惱。就是我們眾生不理解我們現在所處的境界,不理解我們現在所學的種種法門,這才是真正的虛妄。我們理解我們現在所造的業,會感得苦果,我們要理解真實的佛法是什麼,才知道方便的佛法是什麼。所以要離虛妄,一層一層地離。先從三界裡面離開,三界界內跟界外,界內是虛妄;那界外再比,聲聞跟緣覺比,聲聞又是虛妄;緣覺跟菩薩比,緣覺是虛妄;菩薩跟佛比,菩薩又是虛妄。只有最終成佛才是真實。那麼好,但離虛妄,只要把所有的虛妄的境界遠離了,你就能得到不生不滅、不可思議的十二因緣,就能得到佛法最高的一種認知,一種真理。

所以說你看,講起來,佛法也不太複雜,有時候用一句話就能說明,但是裡面的層次是不一樣的。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虛妄?虛妄也有很多種,真實也有很多種。但是真正的真實只有一種,成佛。真正的虛妄呢,虛妄就有無量種了,告訴你。但是又不離虛妄而有真實,你說世間就這麼巧妙又不可思議。你不要以為虛妄永遠就是虛妄,虛妄之中的本性就是真實。所以這裡說但離虛妄,實際上離虛妄到真實,這是相待的,相待真實。實際上應該是虛妄就是真實,開始是離虛妄,後來是即虛妄,叫不離亦不即,知道嗎?佛法的全部就在這裡。所以在虛妄之中有真實,虛妄又不完全是真實,就像這個水跟波一樣的,水是波嗎?本性是一樣的,但是狀態是不一樣的。就像水蒸氣跟液態水,或者跟冰,跟固態水,它是不一樣的,但是它們本性都是水分子構成的。實際上眾生跟佛也就是這麼一種轉變,狀態不一樣,所思、所想、所行、所做不一樣,把這些改變了,自然就能回到你自己本來的真如佛性,就能恢復你原來本具的這些智慧功德。所以但離虛妄,把這個虛妄的東西揭開就可以了,真實的東西就呈現出來了。甚至到最後都不需要離開虛妄,因為虛妄本身就是真實,進行轉化就可以了。弄得不好我們說你加加溫就可以了,這個冰就變成水了。就大概是這麼個意思。

所以說我們學佛有很多種不同的境界,不同的法門,不同的方法,大家都要學會,都要去掌握。現在學不會沒關係,現在先明白,知道有這些東西就可以了,慢慢去學。所以你明白這些東西,你見識廣了之後,明白得多了之後,什麼東西你都能放得下,什麼事情都能想得開,什麼東西都能看得破,最終什麼東西還都拿得起來,好辦了。世間的東西,沒有絕對的真實,也沒有絕對的虛妄。絕對虛妄的東西,就是絕對真實的東西,大家能不能理解這句話?絕待的虛妄,就是絕待的真實。那麼好,相待的虛妄之中也就有相待的真實。

就跟我們說這個人他不可能完全是惡人,也不可能完全是好人。世間找不出一個說只有惡沒有善的人,也不可能找出一個只有善沒有惡的人。沒有純善,沒有純惡。哪怕是地獄的眾生,說得不好聽點,他也不是純惡的。在我們這個三界六道之中,都是相待的善與惡。甚至在聲聞法界、緣覺法界、菩薩法界,也是相待的善惡,只是他們的善遠遠比我們眾生的善層次更高。只有真正的一佛法界,一真法界,才是絕待的。絕待的善與惡就是已經沒有善、沒有惡了,絕待了嘛!絕待只有惡的話,那善就不存在了,沒有善哪會有惡呢?所以說絕待的善存在的話,那麼惡就已經不存在了,它已經絕諸對待,沒有這個惡襯托的話,什麼叫做善呢?就善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就這麼理解。

好了,今天就講到這裡,阿彌陀佛!最後大家我們一起合掌,念一個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今天的課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容通法師文章列表

永不見佛,永不聞法,這是最可怕的

如斯罪人 永不見佛 眾聖之王 說法教化 如斯罪人 常生難...

造佛像有什麼功德

造佛像是一個因緣,就是本經這個地方說的更以異方便,...

法華會上為何會有五千人退席

這段經文,幾乎所有的古德都是扣住兩個重點在解釋:第...

找到成佛的因地

馬祖道一禪師,出家以後很喜歡打坐。他剛出家,什麼事...

理觀智慧所帶動的六個階段

這個理觀的智慧所帶動的有六個階段。 一、理即佛。一切...

普賢菩薩這次怎麼沒提極樂世界呢

問: 法師您好!《華嚴經》的最後一品中,普賢菩薩以十...

虔誠讀誦《法華經》的不可思議感應

《法華經》全稱《妙法蓮華經》,因經中宣講法義至高無...

要用哪種思考模式來離開娑婆世界呢

在《法華經》的思想,天台教觀有三種方法離開三界,會...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越追求物質享受,心就越散漫

現在高科技,電腦,尤其是手機,可以上網。我看到許多...

印順法師:唯人為能學佛

一、人類的特勝: 一般來說,人雖自尊心極強,卻都看...

蕅益大師: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序 如來聖教,雖則法門無量,隨依一法,以菩提心修持,...

修行是自己的事,沒有一個人可以把「道」送給你

其實修學是不能取代的。我再講一次,沒有一個人可以把...

境隨業識轉,是故說唯心

成差。天見是寶嚴地,人見是水,餓鬼見是火,魚見是窟...

這個就是斷除淫機的方法

妄心它沒有自體,那怎麼攝呢?妄本無體,云何可攝?他...

與法同住世間

大部分的人仍然不知道佛法修習的核心,他們認為行禪、...

念佛的修法

念佛修法出自印光大師《復高邵麟書四》,是指至於念佛...

所有煩惱過患皆由此而生

過去,有位智光長者請佛為大眾宣說出家與在家之勝劣,...

【推薦】兒女教育得好,功德比請書送人大得多

印祖一生非常強調家庭教育。有一次也就是1932年,他在...

僧俗關係要建立在道義上

為什麼要講今天的僧俗關係呢?因為我覺得,今天的僧俗...

首富只靠一粒米

台灣首富王永慶早年因家貧讀不起書,只好去做買賣。 ...

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

如何與最親近的人相處,這或許是每一個人都應該靜下心...

障礙最怕一件事,就是你的堅持

以前我讀佛學院,我們的教務主任在新生訓練時,他在黑...

入禪之門第六講:生活禪

今天是最後一講。我說過多次,禪是修的、證的、參的,...

聖嚴法師:智慧與福報

有福報卻不一定有智慧;若無智慧,福報本身也可能會帶...

【佛教詞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

(書名)有二部:一為二卷,無著菩薩造,隋達磨崛多譯...

【佛教詞典】串習加行

【串習加行】 p0707   瑜伽三十一卷六頁云:云何名為...

【視頻】佛源老和尚與雲門往事

佛源老和尚與雲門往事

【視頻】《早課》大華嚴寺

《早課》大華嚴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