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容通法師:妙法蓮華經玄義

容通法師  2018/09/22  大字體  護眼色

(二十一)

各位同學,各位同修,大家早上好!阿彌陀佛!時間過得很快,咱們過完年,一晃差不多三個月了,離我們上個學期課程結束。三月份又有些事兒,咱們一直到四月,今天才算是又重新開課,咱們繼續來學習這個《法華經》、《法華玄義》。今年是第二年了,這麼一算的話,一年也開不了幾堂課。平時有假期,兩個寒暑假,一般一個月平均大概是兩次課左右。所以這麼一算下來,一年的話不會超過二十堂課。所以我們這個進度的話,本來也是講得比較慢了,所以說跟我預期的時間估計也差不太多,弄得不好還有可能,有所延長啊。

今天我們接著上一堂的內容繼續往前學習,應該到這裡【圓入別二諦】,是吧,我們上次講到二諦,有七種二諦,所以說天台宗把這所有的二諦,前面講的四諦,講的十二因緣啊,這些東西都講了。現在是講到這個二諦來了,也就說佛教裡面有多少種二諦。當然不同的宗派有不同的說法,但是天台宗所說的是七種二諦。這七種二諦基本上把我們所有能夠理解到的這些東西,都涵蓋在裡頭。然後是每一個二諦,它所講的內容都不完全相同,一層一層地由淺入深,往前遞進。

今天我們講到的是圓入別二諦,應該是相當於是四種二諦裡面的第六種了,就是倒數第二種。【圓入別二諦者。俗與別同】,就說它的俗諦與別教的俗諦是一樣的,是相同的。但是它的真諦跟別教的二諦的真諦就不一樣。

【真諦則異】為什麼不一樣呢?因為把圓教的這個教理,引入到別教的教理裡面去了,所以實際上就是把它本身這個別教的教理提高了、提升了。就像我們現在要引進那個國外先進水平,從八十年代一直說現在,現在還是要繼續引進,引進這個水平就把你原有的這個基礎水平能力給提高了,佛教也是一樣的。

你用更高的這個佛教的教法,這個理論,引入到你原來可能相對比較低一級的這個教法裡面,那整個教法它這個水平就提升了。打個比方,我們大家來這邊學習也是一樣的,你自己在學習,當然你可能也會有慢慢地進步,有收穫。但是你如果找到更好的道場,一起大家共修,有法師給你們講經,遇到好的師父,經常給你們開示講經,那你整個水平就會提升得比較快。

【別人】,不是別人,不是我們平常引用的別人,是別教的人,別教這種根機的人,【謂不空但理而已。欲顯此理。須緣修方便。故言一切法趣不空】。但是圓人呢,圓教的人就不一樣了,【圓人聞不空理。即知具一切佛法無有缺減。故言一切趣不空也】,你看,這是什麼意思呢?別教的理解的這個真諦,實際上是屬於中道理性,我們說的中道佛性。但是它這個中道佛性呢,只是從理上去講,它理中不具事,理中不包含事,所以說叫作但理。但是圓教的人這個理,它理中有事,所以它具一切佛法。

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它圓教的理能夠具一切佛法,但是別教的理能不能具一切佛法呢?顯而言之不具備,它理就是理,叫作但中理性,如果用個名詞來描述的話,但就這個但,但是的但;中,中道的中;理性,我們平常所說的那個理性,實際上就是但中佛性,是一回事。但是我們平時叫但中理性,它就具一切佛法,不僅僅具一切佛法,而且能夠具一切的世間法,所有的法都在這個中道佛性之中,在圓教人的這個中道佛性之中,它是包含一切法的。但是在別教的人,別,它是有區別的。它這個但中理性,為什麼叫作但中?只是理,沒有事,所以它叫作偏理,偏於這個中道理性,所以它不含一切法,所以說它一切趣不空也。

好,【約此亦有隨情等(云云)】,前面說的隨情智,隨智,也分這三種根機不同,所以說因為這三種不同的眾生,雖然都可以屬於別教,都屬於別教的根機,但別教人的根機的這個層次也不一樣啊。所以也分這三種,就是隨情,隨情智,隨智,看你哪種程度。你根機越好越利,我就把這個道理跟你講得更加透徹,你理解的也就更加圓滿。如果你那些根機稍微略差一點,那可能我就點到為止,不能多說,說多無益,說多了弄得不好你還會產生誤解。所以這裡面實際上要把握,有時候也很不容易。當然了,你到了這裡來,師父有啥就說啥,你聽不聽得懂,能不能消化,那是你自己個人的事,但是說也不是多大的問題。我想大家還都具備這個慧根的。

下面最後一個二諦,叫【圓教二諦者。直說不思議二諦也】。實際上這裡圓教二諦,跟這個圓接別二諦,本身差別不是特別大。【直說不思議二諦也。真即是俗。俗即是真】,這就是什麼呢,空即是不空,不空即是空,空、假、中三者合而為一,即空、即假、即中。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它雖然只講真與俗,但是真與俗,它這個真諦實際上就相當於三諦之中的中諦,俗諦就包含三諦之中的真諦和俗諦,就把它簡單,把它收縮了。略說叫二諦,實際上二諦跟三諦是一回事。

【俗即是真。如如意珠。珠以譬真。用以譬俗】。就像我們說的,如意珠就是摩尼寶珠,摩尼寶珠是所有一切寶珠裡面最珍貴的,能夠出生一切的寶貝。得到這個寶貝的話,其他寶貝都不用愁了。什麼金銀財寶啊、珍珠瑪瑙啊,全部都可以。但是這個珠的本身這個本體,就比喻是這個真諦,這個真諦就是比喻這個珠的珠體,但是這個珠子,它是有用處的,它的用就比喻它的俗諦。

【即珠是用。即用是珠。不二而二。分真俗耳】,就什麼意思呢?雖然本身真和俗是一個體,沒有兩個東西,但是現在為了大家方便去理解,它其中的這個不同的道理,把它方便給大家,分成兩個諦。一個是真諦,一個是俗諦。如果用這個比喻,大家就明白,實際上有珠子,就必然有用處;有用處,肯定就不離珠。不然你這個用從哪裡來?因為有這個珠,你才能有這個用。

所以說這個事情,就像我們說的:天生我材必有用。你是個人,你肯定就有你自己的用處;你有這些用處,表達你就是個人。你能說話,你能有感情交流,你能生產,能生活,這說明你有這些用處的話,這些用處、這些功能就表明你是個人。如果它只是個動物,它不能主動去生產,它不具備人的一些作用,所以說即用是珠,即珠是用。

實際上按我們說,還有一句話,就是即體即用,即用即體。這裡面就是說,你有這個體性,你有這個本體,它自然就會有作用。那有這些相應的作用,表明你本身就有這些本體,你才可能具備這些作用。所以它相互之間都是完全合在一起的,不分家的。

好,【約此亦有隨情智等(云云)】,即使是在圓教人裡面,也分三個不同的級別,也有隨情,也有隨情智,也有隨智。

【身子云。佛以種種緣。譬喻巧言說。其心安如海。我聞疑網斷。即其義焉】,你看,佛也是一樣的,佛還得以種種不同的因緣。因為眾生的聽法的因緣不一樣,因緣就代表什麼呢?眾生的根機,善根不一樣。所以佛即使對圓教的人,也是分不同的這種說法。

像《法華經》,《法華經》又叫什麼,三週說法。哪三週啊?大家有看過《法華經》的嗎?第一個是法說周,第二是什麼周啊?譬喻周,第三是因緣周,大家記住。

法說,就是說法,反過來就叫法說。這是上根機的人,就相當於身子,身子就是舍利弗,舍利弗他是根機最利的人啊,他是最當機的,他是具備圓教根機的人啊,直接給他說法,說這個法義,說這個法理,他就能明白,這是最上根的人。

次一等根機的人,光說理他還沒完全懂,還得繼續給他開示,給他用譬喻,就是現在用的譬喻,用摩尼珠來譬喻,啊,一譬喻,用這個簡單的一個譬喻,淺顯的一種說法,來表明後面一個比較深刻的道理。哦,一下就開竅,原來是這麼回事。否則直接從理上去悟,他悟不了。這就屬於第二種,第二種根機的。

還有第三種根機的人就更麻煩了,還得說因緣,還得給他說故事,就這個意思。講講過去曾經怎麼樣,現在曾經怎麼樣,必須要做什麼樣的事情你才能得到什麼樣的結果,最終才能明白這個道理。

就跟佛講這些什麼本生故事一樣的,我過去在因地修行的時候,因為沒有做這些事情,因為做了這些事情,會怎麼怎麼樣。沒做這些事情,沒做好,會有種種後果;做好了,又具備種種功德,所以你們現在必須按照我這樣做,你們老老實實按照這樣做就行了,照著這樣做,最終就能達到這個目的,進入涅槃,獲得解脫,行了。

直接給你講涅槃解脫沒辦法,你就按照實踐去做,教給你具體做的方法,你就亦步亦趨,依葫蘆畫瓢,就完事了,以後能不能悟到這個法,那以後再說,行到一定的時候,自然這個悟性就會增長。

所以也是一樣的,別看圓教人也是一樣的,舍利弗是根機最好。目犍連那就差一點啊,目犍連就屬於中等根機的人。還有比目犍連更差的,就下等人,都屬於圓教的根機。所以他也有隨情、隨情智、隨智這三種。隨情那肯定最低的,隨智是最高的,中間是隨情智。

你看,所以這裡說了,譬喻巧言說。這用譬喻,這是屬於中等根機的人,知道嗎。「其心安如海,我聞疑網斷。」但是身子他一聽,他就疑網斷了,其他人還得巧言說。按道理圓教根機的人都是最利根的人,直接跟他說法,他就明白啦,還幹嘛費這麼多事?也得費點事,不一樣啊。

下面就是問,【問:真俗應相對。云何不同耶】,真和俗之間是相對的。實際上這個相對的話,都是假的,方便的。真正的真俗是不相對的。打個比方,我們說的書本樣的,書本有兩面,實際上都是一本書。這個書本是一個體,但是你翻到正面,它有正面的第一頁,翻到背面,有背面的最後一頁。然後你說,拿著正面的第一頁給你看,是書嗎?是書。是這本書嗎?還是這本書。反過來,翻到背面最後一頁,你說是這本書嗎?還是這本書。但是你看到的一個是第一頁,一個看到的是倒數第一頁。有什麼不同嗎?面上好像不同,裡子都是一樣的。

但為什麼要現出不同的相來呢?沒辦法,眾生根機不一樣。不然都沒必要第一頁,也沒最後一頁了,估計有一頁就夠了,甚至一個字就夠了,甚至叫什麼無字天書,你都能看得懂。但你看不懂,沒辦法。那就來,第一頁,最後一頁,然後第一頁,第二頁,第三頁,很多頁,慢慢看吧。就這麼回事。

所以佛是沒辦法,如果大家都明白,根本都不用說二諦,說一諦就夠了。你要是根機更好,一諦都不用說,說無諦你就明白了。所以越開越複雜,越開越複雜,人都是這樣的,八萬四千法門就這麼出來的。本來有一法就具足了,但是一法你悟不了啊,你根機差得太遠了,所以就相待、相對。

【答。此應四句】,比如說真俗之間它有什麼不同呢?【俗異真同。真異俗同。真俗異相對。真俗同相對】,它就分別對應四種不同的教。我們看看什麼意思。【三藏與通。真同而俗異】,三藏教,就是藏通別圓裡面的三藏教跟通教之間,它們的真諦是相同的,但是它們的俗諦是不一樣的。

那麼【二入通】呢?我們前面都講過,三藏教是實有二諦;通教是什麼,幻有二諦。實有,執著它是真實有的,實際上哪有什麼真實有的東西,沒有真實有的東西存在。所以到了通教這裡,他根機更利了一些,他知道是幻有、假有。有嗎?有,但是不常在。它有種虛假的暫時的一種現象,所以叫做假有二諦。不管是真諦和俗諦都是什麼呢,方便說,都是方便說,大家記住啊。

【二入通。真異而俗同。別真俗皆異而相對】,二入通就是別接通,圓接通,就把別教接入通教以後,圓教接入通教以後,它又有兩種二諦,前面都講過,大家回去複習一下啊。它的真諦就不同了,但是俗諦卻又相同。恰好跟前面這兩個相反,前面是真同而俗異,現在是真異而俗同。

為什麼真諦不一樣呢?因為它已經不是通教的真諦了。別教接入通教之後,通教的真諦已經變成別教的真諦了。圓教接入通教之後呢?原來通教的真諦就變成什麼了?圓教的真諦了,大家明白什麼意思嗎?因為真諦它是代表什麼?最高的一種水平,俗諦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低的,知道嗎?真諦是叫做第一義諦,叫作勝義諦;俗諦是講世間的種種差別相,沒有差別的平等的法,就我們說的不二法門嘛,平等法它才是最高的。

然後再往下【圓入別。俗同真異。圓。真俗不異而相對】,就是別教的真諦和俗諦之間是有差別的,本身又是相對立的,有真無俗,有俗無真,但是它的真諦跟俗諦,和三藏教的真諦和俗諦的這個皆異,是不一樣的。它的真諦實際上就相當於什麼呢?中道理性,前面三藏教的真諦確實就是真諦理性,而且是偏真理性,它兩者是相對的,有你沒我,有我沒你,必須要滅了煩惱才能證得佛性,出了生死才能證得涅槃,滅煩惱才能得菩提,出生死才能證涅槃,這是別教,別教它這個真俗是對立的。

但是圓教入別之後就不一樣了,俗同真異,就是它的真諦會更高了,知道嗎,跟別教的真諦還不完全一樣,「圓,真俗不異而相對」。所謂的相對實際上是一種假說,實際上到了圓教這裡,真俗二諦沒有差別,本身你說相對嗎?只是個假名的相對,實際上它的所有的主體的內容完全都是一樣的。

所以前面不是說,有一句話我們再回到前面啊,這句話很重要,什麼呢?真即是俗,俗即是真,知道嗎?打個比方就是立兩個假名,老師就是先生,先生就是老師,然後就得看你自己願意稱呼哪個就完事,是吧,就說爸爸就是什麼呢?父親,父親就是爸爸,你願意叫爸爸還是叫父親,都可以,真就是俗,一回事,就都是指同樣的東西,只是有不同的兩種說法。

所以到圓教這裡就是這樣子,有真正的相對嗎?沒有真正的相對。但是在圓教之前,其他的三教,它確實是有相對的。這種相對實際上就是什麼?叫對待,叫相待法。只有到圓教這裡才成了絕待,絕諸對待。【不同而同】,你看,這就說了,這句話就說,表面是不同,實際上是什麼?實際上是一樣的,完全相同。

【若不相入。當分真俗。即相對(云云)】,如果真不能入俗,俗不能入真,那麼真俗兩個是截然分開的對立面,它是相對的,但實際上因為它真和俗是相即的,俗即是真,真即是俗,所以在圓教裡面,實際上就沒有這個相對的概念,大家明白什麼意思嗎?

眾生大家都是有這相待法的,待因緣而成就,本身我們這個出生就是因緣法而成就的。你沒有因緣的和合,哪裡會有你。我們需要什麼地、水、火、風,需要什麼五蘊和合,依靠世間種種法的因素、元素,還有自己的業因,你業力牽引才來。還需要什麼呢?種種緣分,需要父母之緣,需要世間法種種的緣分,你才能出生,不然你這個人能出生到世間來嗎?待因緣而生,你要等待這些因緣都和合了、成熟了,你才能生,差一個條件,你還得等等。所以你的日子,比如某年某月某日,為什麼不是前幾天,為什麼不是前幾年呢?因緣沒有成熟。成熟了,它自然就來了。為什麼不是後幾年呢?不行,你想拖後也不行,時間就限定在這裡,所以我們都是相待法,等死的時候也是一樣的,基本上這賬跟我們都算得差不多了。雖然不是宿命論吧,大體的前世的話,它已經給你大概的預期了,你的預期壽命大概是多少。

但是預期並不是可能實際上就是真實的最終反映的這個結果,如果你這一生能夠修福比較多,修福修慧,你的壽命會適當地延長,你生命的質量會更好;如果你是造罪、造業,那你的壽命可能會縮短,而且生活的質量會更差,你健康啊,包括你生活財富啊,都會受到很大的損失,它就這樣子的,大概是這樣子。如果不變化,它就按照既定的這個方向在走,軌道在走,如果中間產生大的變化,那你這個好了,整個就不一樣了。

好,下面【七種二諦。廣說如前。略說者。界內相即不相即。界外相即不相即。四種二諦也。別接通。界外相即不相即。四種二諦也。別接通。五也。圓接通。六也。圓接別。七也】,大家能看得懂嗎?這裡,這是從另外一種方面進行一個小的歸納。七種二諦,上面都已經把它詳細的一一廣說了,每種二諦都給大家說得很清楚,現在再略說一下,簡單再歸納一下,分為界內的和界外的。

界內有幾種二諦啊?啊?問大家,它是相對而言啊,界內有哪幾種啊?有沒有人說說?界內有兩種,相即和不相即。界外有幾種呢?也是兩種,這裡不說得很清楚嗎?四種二諦嘛,界內、界外加起來四種二諦,分為界內相即和界內不相即,界外相即和界外不相即。

那麼好,界內不相即的,先不講相即啊,先講不相即的,是什麼呢?先講不相即的是什麼?問大家,就是藏教二諦。三藏教二諦嘛,三藏教的二諦叫不相即,真是真,俗是俗,真俗是相對的。

但是通教的二諦就不一樣了,通教二諦這個通它是相通的,通教別看表面上它好像還是排在第二位的,比較低的,但是實際上它能通前藏教,通後別圓,這個通教是最複雜的,也是變化最多的,它真諦和俗諦之間,它能相通,它能相即的。為什麼它能相即的?比如我們說的這個析空觀。一個是析空觀,一個是體空觀。三藏教是析空觀,它必須把這色滅掉之後,把這法滅掉之後,才歸於空。等於這個人都已經死了,才承認人是無常的,沒有了,哪裡找人去啊?人沒有死之前,他還是說,還有一個人的假相呢,只有等到人死了之後,他覺得才是無常。

通教的人根器更利了,他知道人生就是死,死就是生,你有生的時候,就表明你必然有死的那一天,你剛生下來的時候,就表明你必然有死亡的那一天,因為你是緣生的,必然就會有緣滅,那麼緣生緣滅的當下,這個整個過程,從開始到結束的整個過程,都表明是當體即空,你就沒有這個體性。為什麼呢?你當下就是五蘊和合的。五蘊和合,那你還有什麼自我可言呢?你所謂的這身體都是由其他的這些物質給構成的,地水火風,色受想行識,哪個是你啊?你是地?你是水?你是火?你是風?你是色?你是受?你是想?你是行?你是識?都不是你。每一個單個提出來,都不是你。色是你?受是你?都不是。每兩個、每三個、每四個,所有的組合在一起,也還不是你。真正的你,自性的我,有沒有呢?找不到,所以佛教叫空。

如果你能找得到個自性的我,你還需要其他東西來成就你嗎?就是因為自性我的一個缺失,所以你才用其他的法,暫時組合一個假的我,存在這個地方,那麼它們為什麼會組合呢?造的業唄。那是誰在造業呢?是啊,這分到這兒的話,這問題就很難說了。造業的主體到底是誰呢?佛教就有不同的說法了。有些說真心,有些說妄心,真心就說是真如,真如緣起;妄心就說什麼?賴耶緣起,阿賴耶識,它立一個心識,這個妄心。

但實際上真心、妄心到哪裡去找?有沒有一個真心、妄心呢?實際上也是個假名。但是它冥冥之中,它自然有那麼一種力量,你真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它就在後面造作這些業力。佛教叫不可說、不可思議,也是指的這個東西。實際上也就是我們佛性的本體,但實際上這個佛性的作用沒有顯現出來,所以他在虛妄地做這些事情,他是迷惑的一種狀態。這個迷惑的這個東西,我們必須要先加以轉化之後,最終你才能成就,遠離煩惱,遠離生死。

所以這些東西不好講的,不相即、相即,這是界內的,三界之內的。為什麼叫三界內呢?它主要是破見思惑,藏教和通教都是破見思惑。見思惑是什麼?斷界內的生死。以前跟大家講過,界內是叫什麼生死啊?分段生死,它只能出界內生死。但是三界外,除了色界、無色界,除了欲界之外,三界外還有生死,叫變易生死,它變易生死沒有破,變易生死留給誰去破呢?別教和圓教,你學了別教和圓教,到更高的一層,你才能破界外的變易生死。

但是界外又分兩種,別教和圓教。別教是不相即,別教的二諦是不相即,圓教的二諦是相即,相即就是更高,這才是圓滿。不相即還是不行,還差一些。這是四種二諦,就說藏教二諦是界內不相即,通教二諦是界內相即,別教二諦是界外不相即,圓教二諦是界外相即,這就是我們進行一個分類。

然後再往下,第五種二諦啊,叫作別接通二諦,別接通二諦是五,那麼別接通二諦,它是相即?還是不相即呢?如果我們再引用前面的那個,它是界內的?還是界外的呢?這要問大家了,大家舉手。看看,誰來說一下,不一定舉手,隨便說一句都行了。那麼別接通二諦是屬於界內還是界外的?屬於相即還是不相即的?界外不相即,對了。

圓接通的話,通就變成圓,通就變成別了,別接通,別教的是屬於界外不相即,前面已經說過了。那麼圓接通呢?界外的相即,通就變成圓教了。那麼後面,圓接別就更不用說了,別教也變成圓教,也是界外相即,這就是七種二諦,用相即和不相即,用界內、界外進行一個劃分。

所以說我們說接的話,有點像接引一樣的啊,某些地方也叫嫁接,但是叫嫁接的話,這種說法還不是特別的完整。比如說本身你這個樹木,你這個品種不行,我們現在這個植物上不都有嗎?農業上,直接引用嫁接技術,拿更好的優良品種,一嫁接,哎呀,就提高你原來的這個品質了;原來產量不行,原來這個果子不甜,一嫁接之後,哎呦,產量立即翻一番,果子也比原先要甜了,就這個。那就用好的東西去接原來稍微低一點、低一等的東西。當然你不會傻到說,拿個差的東西去接好的東西,把本來好的東西給弄壞了,那不叫接,是吧,也就這樣。

比如我們說接引,也是這樣子,啊,佛來接引眾生,你不能說眾生去接引佛吧?你具備這個資格嗎?都是上一級的接引下面一級的,就像我們世間說,接見某某人,你說接見某某人,就說你的位置比他高,你才說接見他。如果你們兩個人應該是差不多的話,應該叫會面、會晤。你說能接見,那就是屬於你是上一級的。我是總理,你可能只是個部長,我接見你;我是主席,你是個總理,我接見你;如果大家都是主席,那會晤,你說是接見,那對人家不尊重了,不平等了。所以這裡面它是包含這些意思。

佛教裡面教義也是一樣的,雖然說是理無差別,但是這個法相上,它還是有差別的。你悟得這個法,當然法就沒有差別;你悟不了這個法,那還就是有差別。

下面我們再看,下面再繼續,【問。何不接三藏】,你看,前面有別接通,圓接通,圓接別,就是別、通這二教都可以被上一級的這個教所接,但是為什麼三藏教不能被接呢?沒說什麼別接三藏、通接三藏、圓接三藏,沒有這個東西。

下面就回答了,【答。三藏是界內不相即】,這裡說得很清楚吧?界內不相即,【小乘取證根敗之士。故不論接】,就是三藏教的根機就確實還差了太多,想被接都接不了。打個比方說,你這個人啊,你念佛還沒有成就,信願不堅定,本來佛想接引你,但是你達不到標準,算了,你接不了啊。你要念到一定的程度了,自然而然,因熟果滿,是吧,大功告成,佛自然就接引你。

三藏教是界內不相即,既然不相即,就不能被接,要麼你是界內的相即,要麼你是界外,界外就不管相即不相即都能被接。相即就不用接了,它就圓教了,它不相即的是別教。所以你是不能屬於三藏,三藏是取證,取什麼呢?取偏空涅槃。他破了見思惑,證了這麼個偏真理性之後,他就享受這個,稍微一點點所謂的小小勝利的果實,他不願出來。哎呦,太好了,太舒服了,哪有再好的地方,我不去了。他就有執著的心,知道嗎。

哎呦,這個師父最好,我就永遠跟著他,再好的地方我都不去聽,再好的法我不聽,再好的什麼大德,我也不去親近了。這個方式就不太對了,知道嗎。如果你剛開始入門,你啥都不懂,你長期依止一位師父學,可以。但是這位師父所教授的東西你都已經學到手了,你完全都已經掌握了,你還懷著這麼一種心情,然後再高的我也不學了,我學夠了,不想再進步了,那就不對了。所以這些事情都是因人而異的,因時而異。

沒有學的時候,你就老老實實跟著一位師父學,把他的學得差不多了,我估計師父一般有這種心量,他就會說,你趕緊到外面參學去吧,我能夠教的都教得差不多了。經典裡面太多那種東西了,《華嚴經》也是,五十三參,不會哪個菩薩留著善財童子,你別走啊,到了第二參、第三參,你別走啊,你就一直留在我這,做我徒弟,你別到其他地方去參了,我這裡就夠了!絕對不會說這樣的話。而善財童子也不會這麼傻,師父,我就一輩子都跟著你了,我哪都不去了!不行,一站一站地走,一直到五十三參。五十三參代表五十三個位次,最後成就圓滿佛果。

在小乘就沒辦取證啊,它得小為足,得到個小果,就像我們說的小富即安,沒什麼大的心量,最終也成不了大事。什麼時候他能回小向大,發大菩提心,他就行了。叫根敗,他的根已經敗了,他這個種子不行,知道嗎,不是優良品種。還得重新以後,經過發大心之後,把這個種子啊要改良,什麼時候能回小向大,他就不是屬於三藏教的根機了,屬於通教以上的,叫做摩訶衍。什麼叫摩訶衍啊?大乘佛法,大乘。他是屬於小乘,所以小乘人沒辦法接,像這種定性的聲聞,執著心太強的人,接不了。

就像我們世間的人,很多人也被接不了。別說接入這個上面的這什麼大乘,就接個佛法都入不了門,有些人他就是,幹嗎要信啊,迷信,亂說,胡說八道!他是對抗的,他是心中對你非常排斥的,他也沒有了解,他對你甚至是一無所知,他直接就給你下個定論。他這些定論都是依照世間其他一些間接而來的,獲得這麼一種觀點。他沒有直接去了解、直接去體會這些東西,所以他想接一時半會接不過來。什麼時候他善根具足到一定的時候,他才可能被接。福德不夠、因緣不夠、善根福德因緣不夠,所以你得慢慢給他熏啊,熏修啊。

直接跟他講佛法,他聽不進去,那好,只能用,從其他世間法,叫什麼,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讓他在世間法上先服你再說,你生活得比他好,你看,你不是愛美嘛,我比你更美;你不是能說,我比你更能說;你會享受生活,我比你更享受。哎呦,向你取經、學習,你是我生活的導師。後來慢慢再引入,光生活不行,還得向生命去追求真理,然後再把他引入佛教,人家就願意聽了。你哪方面都讓他服氣,是不是。你佛法,他體會不出來,太好的東西,他沒法理解,但是普通的東西、世間的東西,他能理解到啊,這是他能接受的、能認識的一個範圍,先用這個東西去攝受他,然後慢慢再接引到佛教裡面來,就一步一步。

所以前面講的這個隨情啊、隨情智啊、隨智,就是這樣子的。隨智的人一點就透,不要太囉嗦,一兩句話,直接說佛法,完事了,明白了,悟得道理了。隨情智的人就慢慢來,還得有個過程,你說他聰明吧,有點聰明,你說他智慧高嘛,他智慧也不是多麼高,所以由情而入智。隨情的人呢,你跟他講智現在根本邊都摸不著,算了吧,還是隨情吧。就是世間的這種情性、情執,他對於這些事情是比較迷的,迷得比較重的,他對理,他是不明的,所以他沒有更高的這種要求,就說他,我們說撥雲見月,他這個雲太厚啦,你讓他見月,他見不著,且得洗呢。這個衣服髒了,且得洗,什麼時候把它洗得差不多了,這件衣服才可能成為一個作品。

打個比方,這個杯子,你要盛甘露之水,那杯子裡面的污垢太厚啦,不能直接去盛,必須把杯子先洗乾淨,而且反覆地洗,這是垢重之人,這叫隨情。隨情智,說明雖然有點垢,但是垢不太深,洗洗,杯子就乾淨,立即就接水了。最好的是隨智啊,杯子本來就是乾淨的,隨時接甘露就完事了,那不就是快嘛。

【餘六是摩訶衍門】,就是通教以上的都是屬於摩訶衍門,其他的六種二諦,除了三藏教的二諦是屬於小乘,其他的六種二諦,從通教二諦以上,全部都是屬於大乘的法門。【若欲前進。亦可得去。是故被接】,餘六,當然最後一個不用說了,最後一個只是等著去接別人的,其中的這五個都是等著被接的,都是相通的。

好,我們再看,【問。若不接。亦不會】,下面說,【答。接義非會義。未會之前。不論被接】,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這個接和這個會,這個《法華經》不是什麼會三歸一嘛,開權顯實、會三歸一嘛。這個接和這個會之間有什麼不同嗎?接和會之間還不完全相同。這說接義跟會義是不一樣的,沒有會之前,就不論被接,這什麼意思呢?沒有說《法華經》之前,就不論被接。

實際上說《法華經》的話,它是接引這些通教的、別教的這個根機,最終進入圓教。我們說開權顯實、會三歸一,但是它這個會三歸一這個三的話,它跟這個三藏教還不太一樣,它也有聲聞、緣覺、菩薩,但是它這個聲聞跟三藏教的聲聞不太一樣,它是已經回小向大了。三藏教這個聲聞前面為什麼不能被接呢?他是屬於定性聲聞,他一時半會還沒有成熟這個根機,所以它接不了。

但是它如果是已經被會了,已經自然而然給你顯示這個真實的道理的話,實際上你這個時候自然就已經被接了。之前的話是不是有接引的話,實際上這個地方,我們還值得討論、值得商討。就說沒有在法華開會之前,當然不是我們那個開會了啊,它那個開會的話,是真的讓大家整個思想都統一,達到佛的這種境界,最高的境界。前面實際上在般若時、方等時、還有那個鹿苑時不用說了,實際上是兩個時,一個是方等、一個是般若,實際上這裡已經開始有接了。

打個比方說,方等的時候,實際上就已經讓這個小乘的人回小向大,他說你們光學這個小乘法不行啊,焦芽敗種啊。所以佛經常呵斥這些二乘之人,說方等大法,就是摩訶衍,大乘法門,你們應該是慢慢地發大乘的心、發菩提心,實際上這個時候就已經叫通接藏。但是藏實際上是接不了的,實際上它們屬於通教,可以被別、圓所接。因為方等的話是四教並談,實際上已經有「別接通」、「圓接通」,也有「圓接別」了。

到般若這裡就更不一樣了,般若是純粹說大乘的佛法,它也有接,但是它這個接的話,直到最後的話,它不太究竟,真正最究竟的還是《法華經》,這個究竟。雖然它們也有圓教,但是它們那個圓教跟法華的圓教還不完全一樣。法華的圓教的話是什麼呢?是含一切法,前面藏、通、別全部都能融入到圓教。而前面的沒有法華開會之前,三藏是三藏、別教是別教、通教是通教,它被接的話,它說明這兩者之間還是有不同的地方。

所以這裡面就是一個距離,就是我們說的,佛教講相即或者不相即。你相即的話,直接就可以會入,會了之後就沒有差別;如果你之間不相即的話,那就要接、被接,就這兩者本身是不同的東西,它才需要被接,即使接了之後呢,也是說你從這個變成了那個,而並不是表達這兩個東西,原有的這兩個東西完全是一致的。但是會了之後就不一樣了,就是我們說百川匯海,自然就變成大海了,你就變成大海的一部分了,你原來的這個江河之名已經就不復存在了。但是接還不一樣,即使兩個是嫁接嫁接,雖然你引用它一些優良的品種,但是你過去的一些不好的東西還是有殘存的,這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所以一個是什麼呢?有點嫁接呢就是,比如說在原有的產品上,部分地換一些好的零件,但是整體沒有改造,被接就是這樣子的。那麼「會」呢?那就脫胎換骨,整體完全都已經升級了。打個比方,我們原來國產的汽車發動機也不行,其他零件還馬馬虎虎可靠,那我們現在呢,為了提升它的智能,改裝一下,換個進口的發動機。那它一下馬力就足了,效能也高了,質量還好了,也不容易壞,但是它其他的零件沒有換啊,還是屬於國產貨。那麼現在會就不一樣了,直接把所有的東西全部都是進口的,就是點石成金了,石頭都變成金子了。你這個接的話,把這個石頭切去一塊,這個地方不太好,弄個好的石頭、弄個其他的金子補上,那你整體還不是全部的金子,大家明白這個意思就可以啊。

下面【三。判粗妙者】,既然講到《妙法蓮華經》老等著說,什麼是粗,什麼是妙。這七種二諦,它也有粗有妙。

【實有二諦。半字法門。引鈍根人蠲除戲論之糞。二諦義不成。此法為粗】,就是實有二諦,是指三藏教的實有二諦,屬於半字法門,不圓滿,所以叫做半字,它只說小乘的,主要是說小乘的法門,它是接引鈍根人。

蠲除戲論之糞,戲論,什麼是叫戲論?說的話都不是真實的,都是假的,都屬於方便的話,但是這方便的話還不得不說,為什麼呢?他根機不行啊,只能和他說些這些東西,就跟小孩子玩遊戲,哄著他,你跟他說太多的太深奧的道理,他聽不懂,這個根機的人就跟這個應該是一樣的。

戲論之糞,這為什麼叫做糞呢?他只能做些比較低下的工作,太高級的工作他做不了,這個是窮子喻裡面的,剛開始進來能夠被這個長者收留,他都已經感到非常的高興了,已經非常的激動了,甚至還有點害怕,他其他活也幹不了,就打掃衛生吧,天天除糞去唄,慢慢學,慢慢學,各種本事都學會了,然後以後再讓他去幹更高的職務,去當管家去,以後再告訴他,你是我的兒子,現在家業我可以托付給你,一步一步地來。

二諦義不成,說是說有二諦,實際上真正的,它有真諦沒有?它這個真諦不完整,它實際上只說到了什麼,俗諦。雖然有二諦之名,沒有二諦之實,因為他執著有個實有,真實有,執著於真實有的話,它所謂的這個真諦就不是真正的真諦,真正的真諦是什麼?真也,空也,既然是空,哪還什麼實有的,大家明白嗎?

佛教講空的話,就是去除對於實有的一種執著,打個比方,我們說在世間的時候,我們執著於世間法是真實的,哎呀,人生不就是為了財色名食嘛,要爭點名利,要有地位,要有財富,要有影響力,他執著這些東西是真實的,他就追逐這些東西去了。好,到了後來學習佛法了,世間的東西不要了,這些東西都是假的,那什麼是真實的?佛法是真實的,它是寶貝,它是永恆的,它會永遠不變,然後你把這個當做真實的,實際上你的認識還是不夠。

佛法就告訴你,世間的東西都是假的、虛幻的,然後用佛法的東西來替代它,但並不是讓你認為這個被替代的佛法也是真實的,它沒有永恆,你放下就行,放下這個狀態,就是我佛法所要開示你的,並不是說你確實要執著,這個就是最好的,這是最高的武器,這是最高的標準,這是最好的真理,它無往而不利——不能這樣子。一旦起了執著的話,那佛法本身就變成世間法。你不能拿這個東西去牴觸那個東西,去貶低那個東西,暫時運用可以,但最終你這種想法得放下。

就像我們說有些人,你看,我挺好的,挺高大上的,世間的人真愚癡,業障真深重,像我們,你看,天天修行,福慧雙修,我們以後不得了啊。他就執著這些東西,你說這是真學佛的人嗎?口口(聲聲)就談玄說妙,然後看別人是什麼都不順眼,實際上不知道自己本身又落入跟世俗一樣的想法,你無非是獲得個相對比較好的東西,你五十步笑百步,就不行。你千萬不能笑,走五十步不錯,是件好事,但不要自我執著,不要去笑那些一百步的人,比你落後的人,明白嗎。因為你學的,你還是剛剛在路上,你離最終的成就還差得遠,真正有成就的人從來不會去標榜這些東西,不會掛在口上。

所以他真正的真諦,他沒有理解到,他還是有執著心,世間法我沒什麼成就,覺得很那個,有些人很懊惱,很不得志,終於你看我學佛,你看,我皈依時間長,我拜的師父是高僧大德,下面我好多的這些都是師弟,都是我的後學,都比我晚,他以這個引以為傲了。你看我讀的經,你看我一天讀多少經,讀了多少年了,我皈依二十幾年了,你們剛皈依,跟著我好好學吧,差得遠了。他以這個作為他自己的資本,就跟世間人誇耀自己的財富是一樣的,這就不對了,這就叫做實有,認假當真。

如果你把佛教進行執著,法尚應舍,何況非法,大家明白嗎?以前不是反反覆覆給大家講過《金剛經》嗎?真正的佛法都應該要放下,何況是世間的法呢?那我們很多人學了佛法就放不下了。這個舍不是說你不要去學,知道嗎。是拿起來之後,再放下,有些人說舍掉,那就佛法也不要學了,啥都不要學了,這也傻,腦子不好使,你還都沒學會,你說要舍,你舍啥?你有舍是因為你具有這些財富你才能舍,你還沒有,你取都沒有,哪還談舍呢?

所以說諸惡莫作,這是叫做舍,因為你過去老做惡,做的惡太多,要舍惡,但眾善要奉行,但你做的事情太少了,沒有取善,善法不做,所以你要諸善奉行。等到了諸善奉行,善做得差不多的時候,善法的執著也得舍掉,並不是說不做善法,但是做善法這個心不要自我執著,不要取相了,要達到更高的程度,叫自淨其意。不要天天說,我做了什麼善事,明天又要準備去做什麼善事,怎麼怎麼著,很高興,很驕傲,很自豪,是吧,那沒意思。那你這種快樂還是很有限的,還是沒有真正達到佛法的那種標準。

此法為粗,所以三藏教就這樣,它是有執著之心的。

好,【如幻二諦】,屬於通教的二諦,屬於【滿字法門】,為什麼叫滿字法門,它已經通向大乘,大乘法才是滿字,小乘的佛法都是半字法。如幻,它就知道,這個東西不是真實有的,也是如幻如夢,就像《金剛經》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那麼好,一切有為法,那我們就在想,那佛教是有為法嗎?還是無為法?問大家,無為法,有為法是如夢幻泡影,那麼無為法就不應該是夢幻泡影了嗎?是不是?那為什麼還叫如幻二諦呢?沒有有為,就沒有無為,無為是相對有為而講,能夠說出來的所謂的無為法,也是屬於有為法的另外一個延伸而已,真正的無為法的最高境界是無法表達的,知道嗎?

所以我們現在所學的佛法都是屬於有為法,它是用文字、語言,用種種信息符號,給我們傳達過來的,這些東西只能是說間接去表達佛法的真理,但是這個真理你一時半會是接觸不到的,你要通過反覆地學習訓練修行之後,最終才能悟到背後那個所指向的無為法。我們現在標籤一個無為法,只是一個語言符號而已,所以這些東西實際上嚴格來講還是屬於有為法。

為什麼呢?它是有所造作的。誰在說法呢?佛說的。說的什麼?用文字語言說,通過聲音,通過文字,通過圖像。誰在學啊?你在學。真正的無為,無所說,無所學,無所有相,但是那個東西你能不能悟得了?悟不了啊。所以才通過這些因緣的手段,有所造作的手段,你一步一步往上去悟入,由淺入深,這才行。

所以說它就認識到,原來佛所說的真俗二諦,也是如幻如夢的。真正的真實的二諦不是用文字語言能夠說明的,它就不執著於當下的這個真俗,它能達到更高的境界。既能明白,但是又能放下,拿得起,放得下,這就是通教,這就了不起。我雖然是個品德高尚的人,但我不自我宣傳,不自我標榜,不張揚,我就跟普通人完全一樣,但是我該做的事情,我都去做,該做得好都去做,該修行都去修行。不動聲色,不聲張造勢,就這樣的。不像有些人牛氣哄哄的,排場特別大,某某大師來了,隨禮多少迎接,或怎麼樣地自我宣傳,那就不對了。但這是作個比喻,不是說具體事實有這事。

【為教利根,諸法實相,三人共得,比前為妙】。這什麼呢?為教利根,相對於三藏教的鈍根它是利根。諸法實相,通教已經開始教大家諸法實相,雖然它還說二諦,但是它這個二諦之中的真諦已經跟諸法實相之間是相同的。為什麼叫做通教,它能通後別圓,知道嗎?它這個力量還是很大的,潛力太大,潛力巨大。三人共得,哪三人呢?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之人,都是可以得到,諸法實相的。所以他學這個如幻二諦就比前面更加地微妙。

【同見但空,方後則粗】。但是通教本教之人還是只見到這個空性,沒有見到中道佛性,所以比後面的別教圓教呢又還差一些,比他們又顯得更粗。較前為妙,較後為粗,比較前面的三藏教它是妙,比較後面的別圓教它又是粗。

當然,【以別入通】,後面又說了,以別接入通教之後,【能見不空】,不僅僅見空,而且能夠見到不空,知道空,說空的時候,實際上你就已經生不空的意了,空中自有不空之意,【是則為妙】。但是這個妙呢還不是最絕的妙,不是絕待妙,還是相待妙。

【教譚理不融。是故為粗】,教,就是別教的譚理,譚實際上應該是言談那個談,這個當然這個字也可以代替了,通假字。它別教談這個中道理性,但是不夠圓融,所以,是故還是粗,。但是【以圓入通為妙。妙不異後】,以圓接入通教之後呢,它叫作妙。這個妙不異後,不異哪個後啊?不異圓教之妙,不異於圓教。前面的別教接了這個通教,雖然也稱為妙,但是妙異於後,別教的妙跟圓教的妙還是不一樣的,它理沒有圓融,中教之理沒有圓融。所以說【帶通方便,是故為粗】。雖然已經被接入了,但還有通教的方便,所以相對於後面的圓教的話,即使被接它還是粗。

好,再往下別教的二諦。【別二諦不帶通方便,是故為妙】。它比通教,比三藏教當然它就顯得更加得微妙,但是【教譚理不融】,跟前面一樣的,它譚理不融,雖然也談到了中道之理,但是它中道之理不圓融,所以它相對於說還是屬於粗教,相對於後面的圓教來說別教又是粗。

最後,【圓入別。理融為妙。帶別方便為粗】,本來是別教的理不融,因為圓教之理接入之後呢,它理也變得已經很圓融了,已經融通,已經圓滿。就跟我這個法名一樣的,音是一樣的,字不一樣,融通入妙嘛,融通了它才能入妙。原來大家都認為大家都是有差別的,你是你,我是我,眾生是眾生,凡夫是凡夫,聖人是聖人,聲聞是聲聞,緣覺是緣覺,後來發現一改造之後,一跟他談甚深佛法之後,大家都變成佛了,都成佛了。這個時候不就融通,全部進入最終微妙之法了。

我們每天都在念,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真正無上甚深微妙法就是告訴大家最終都要成佛,都是最終融入到佛法之中,融入到這個佛之中,佛性之中。那你前面的所有的差別都不存在,不管你過去是從哪來的,不管你是人是天,甚至是畜生道,只要你有這個因緣,最終都能成就佛道。成佛之後就沒有前面的還是什麼眾生呢,你是男的你是女的,你是張三你是李四,都沒有了,就百川入海無復江河之名。但是呢雖然融通已經入妙了,理融入妙了,但帶別方便,還有別教的方便,所以叫作粗。你看雖然接了也不是完全被接,那個接的話也只是一部分,它具備圓教的一部分的這個優良的品質,但你原來的東西還有些殘餘。

所以真正的妙是什麼呢,【唯圓二諦】,唯有圓教的二諦,不思議二諦,【正直無上道,是故為妙】。既正且直,正則不偏,直則不曲。不偏的話說明它理是圓滿的,不像你們只說一部分,或者說一半,或者說一大半,沒有,百分之百全部給你說出來。直就不曲不彎彎曲曲的,沒有方便了,前面還給你弄點什麼方便法門的,都是什麼聲東擊西地來點什麼東西,沒有,直接就跟你說,一杆子就插到底,給出最直的路,沒必要拐彎抹角的。前面不拐彎抹角還不行,因為你前面通不過,你沒這個本事,現在直接通過了,完事兒了,所以真正圓教的二諦才是最高的,才是真正的妙。

那我們這裡歸納一下就可以知道了。三藏教是唯粗無妙,中間的五種二諦是什麼呢?既粗且妙,相對前面三藏教的或相對它之前的它是妙,相對後來說它又是粗。到最後的第七種圓教的二諦唯妙無粗,只有妙沒有粗,就這樣。就我們說中間的話就比較複雜一點,前後都比較好說。打個比方這七個人,七個人裡面你就是最矮的,你就是矮個子完事兒。中間這五個人呢,就看了,他們是高矮順序不一樣,最高的一個他只有高沒有矮,但中間呢又高又矮,相對前面這矮的人他是高,相對後面的人他又是矮,就這麼回事兒,說他到底是高還是矮呢,沒辦法用一種話說清楚。

但最終相對最高標準來說,它們通通前面六種二諦都是粗,只有圓教的二諦才是完全真正的圓滿的妙。大家明白什麼意思嗎?這是我們說的直接一點,用最高的標準,前面說的稍微通融一點的話,那其中的這五種二諦掐頭去尾,其中五種二諦它還具有妙的一部分的道理,但它不完整。

好,這都是說的這些理論的東西,大家聽明白了沒有,能不能聽明白要費點勁。但是這些東西我告訴大家,實際還是有反反覆覆在說這些東西粗呀妙呀,什麼二諦呀四諦呀,實際上都是通過不同的形式對於佛法的一種歸納,實際上都屬於天台判教的一種方式方法,拿這些東西的話你都可以在我們現實之中,包括所有的佛法之中,你可以很好地去思維觀察。就是真正的佛法它最高境界是到哪種境界,其中的又是哪些境界,你要分得清楚,不然話你容易產生錯誤的判斷,錯誤的判斷之後你就產生錯誤的認識和觀念。你才發現什麼東西都不能糾結,都不能執著,一旦執著的話成問題,你別說其他不能執著,即使是圓教的,你也不能執著。當然真是圓教根機的人他自己是肯定不會執著,就是說的我們這些人,本身不是圓教的根機。但是我們現在要學《妙法蓮華經》,要給你講圓教。我們實際上可能都是別教也都算不上,你算個通教這個人已經很了不得了。

但是根機有限,你要學這麼好的教,你就會產生執著,所以為了避免大家產生這麼一種執著的話,所以為什麼我經常反覆給大家講這些事情呢,你隨學隨時要放下,以放下的心態、好的心態又去學習,我們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住相佈施,雖然不住於相,但是還得佈施呀,你佈施的時候又不能取相,所以你自己慢慢去琢磨去體會吧。就在這麼一種狀態之中去鍛煉自己的心智,去體會這種佛法的一種甚深的味道,這才能真正地不會走錯路,否則的話你容易走錯路,包括咱們念佛法門也是一樣的。

中間休息一下吧,不說這麼多了,不然回來錯過了。休息五分鐘,回頭我們再來。

好,大家慢慢坐下來,我們繼續接下來看。【次約隨情智判粗妙者,且約三藏】,先從三藏教來判,三藏教這個二諦,【初聞隨情二諦,執實語為虛語,起語見故,生死浩然,無佛法氣分】。不是說有三種:隨情二諦、隨情智二諦、隨智二諦,以這三種不同的類型來進行劃分,來判斷什麼是粗,什麼是妙。

首先看三藏,三藏首先是屬於隨情,是最低一級的,隨情二諦,它會執著於實語為虛。事實上說,一切法都是方便法,即使是佛法也是一樣的。真正的佛法是不可思議、不可言說的,能夠用語言來表達的佛法都是方便法,沒有完全是真實的,所以一切皆是戲論,一切文字語言皆是戲論,都是虛語。但是隨情的人沒辦法,他會執著,把佛法,一種方便法當做是真實法,他會執著這是真實的。起語見,他會執著當下這些佛法,比如說這是佛言祖語,這些東西就是最高指示,這是最好的佛法、最好的真理,他會起這個東西,把這個佛法又貼上標籤,把這個東西自我標榜,他會執著這些東西,那就麻煩了。所以生死浩然,無佛法氣分。沒有真正地明白真實的佛法,事實上把佛法就當做世間法了,因為他有這種執著心,執著心就有生滅,就有煩惱,就有生滅。所以佛法在這裡的話,本來是真實的東西都變成假的東西了。他生死還會延續,他沒辦法了生死。

但是再往下。【若能勤修念處,發四善根。是時隨情二諦,皆名為俗。發得無漏,所照二諦,皆名為真】。如果再往上進一步,能夠勤修四念處。四念處以前跟大家說過,身、受、心、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就修這四念,觀四種境界,觀四種法,事實上就是苦、空、無常、無我,知道什麼東西都不是真實的,把這些東西給放下,發四種善根,這時隨情二諦就進行轉變了,皆名為俗。以前的認為的二諦事實上都是俗,都是虛幻的,不是真實的。發得無漏,所照二諦,皆名為真。最終所開發出來的無漏的這種二諦、這種智慧它才是真正的。但是這種智慧、這種諦是沒辦法用真實語言去表達的。

然後,【從四果人,以無漏智】,你看,無漏的智慧,【所照真、俗,皆名隨智二諦】。四果人,哪四果呢?聲聞四果: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他們都能開始得到無漏的智慧了,能夠破見惑,或者能夠破思惑,這時候他能夠用智慧所照見的真俗二諦,才是叫做隨智二諦。那我們就明白了什麼叫做隨情,什麼叫作隨智。剛才有一個問題,我們就一併解答了。你沒有智慧之前都叫隨情,明白嗎?你要獲得真實的相應的智慧,用智慧再去照了二諦,觀察二諦,你才叫作隨智。你沒有開發真實智慧,我們都是用妄想心,用意識心,我們現在都是妄心在起作用,他再怎麼去理解這個智慧,理解這個二諦,都叫隨情。那從隨情到隨智的這個過程之中,慢慢接近隨智二諦就叫隨情智二諦。如果你的根機太差了,說實話你一時半會兒沒辦法被開發,很難一下轉變。你這個人已經具備,修到一定的程度了,由情慢慢地接近於智了,就叫隨情智二諦。

比如我們都屬於外凡位,你這外凡位離得太遠了,凡夫位、外凡位叫五善根,你先修吧,修五種善根。哪五種善根?我們經常說的是五停心觀,就以三藏教打個比方,哪五停心啊?多貪眾生不淨觀,多嗔眾生慈心觀,多癡眾生因緣觀,多散眾生數息觀,多障眾生念佛觀。你先好好積攢資糧吧,積攢資糧什麼時候這個福慧資糧慢慢增長了,然後就修這個四念處,這裡說修四念處,就是隨情智二諦,轉為內凡位。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把這四念處觀修得差不多了,你就慢慢能夠發無漏真智,無漏的智慧。以無漏的智慧再去照了這二諦,才叫隨智二諦。你有真實的智慧就不用現在這個妄想心去思維,你有智慧之眼,以法眼、以慧眼重新再去觀察,那完全境界不一樣了。所以這是以後的,大家必須要證得當教的智慧,要證真之後你再去照這個二諦,再去理解這個二諦就完全不一樣。

打個比方,我們現在都是按圖索驥,拍個圖片拍個視頻一看,噢,那個旅遊的地方,美國多漂亮,那個瀑布多漂亮,你看的是假的。什麼時候等你親自飛到美國去了,親自一看,啊,原來是這麼回事,不一樣。一個是隨情,一個是隨智。我們講西方極樂世界多好啊,黃金為地,七寶所成,亭台樓閣,種種依正莊嚴,給你畫個相也就這個相而已。什麼時候等你往到生西方極樂世界花開見佛,你自己去感受去吧,還用在這裡跟你說嗎?跟你說都是隨情說,你能理解的有七寶池,有樓閣,跟我們這建築也差不多啊,等你什麼時候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一看,哎呦怎麼跟我說的不一樣啊,跟我原來在娑婆世界聽的經文所說的不一樣,只會比你想不到的更微妙、更莊嚴。你不會想是不是釋迦牟尼佛說謊話,不是這樣。你沒辦法,你那時候接受能力就是那麼差,就這麼多了,跟你講多了沒用,你理解不了。

打個比方,你不是學科學的,你不是理工出身,給你講這些原理聽不懂,你就會用就完事了,升個級,簡單好操作的產品,你會用就完事了,還給你講原理,頭都大了,你重新再去學吧,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說隨情則粗,你那個眼睛,肉眼凡胎你能看得多清楚啊,看不明白。能夠看明白一點點,朦朦朧朧那就算你還有一點慧根,什麼時候有智慧了,你才能一覽無餘,妙到毫點,什麼東西都是清清楚楚的,明明白白的。

【隨情則粗。隨智則妙。譬如轉乳,始得成酪。既成酪已,心相體信】,乳是生的,它是原料,是原產品,什麼時候開始加工成為酪了,升級了,明白嗎?就從隨情到隨智了,就這個意思,比喻。【心相體信,入出無難】。開始讓你去除糞,你很自卑,你做的是最低賤最下賤的工作,收入也很低,我能力也很差,他有什麼自信心?慢慢培養慢慢培養,不僅僅會做一些簡單體力活動,讓他學習文化,能算賬,能理財,能管家,能做種種家務事,所有的事情都做了,他自己就信心增長了,善根增長,給他講佛法他才能聽得進去,才能聽得明白,所以叫入出無難。又可以進去,又可以出得來。什麼入出啊?入生死也不怕。出,出生死就得涅槃。就達到像菩薩的境界了,知道嗎?前面想自己了生死都很難,前面是說出了生死就不用再回來了。小乘人、二乘人出了之後還敢生死?哎呀,生死太苦了,茫茫苦海不願意去了,我原來就在這受苦無窮,怎麼還願意去呢?去了之後還害怕。但菩薩不一樣,「入出無難」,所以【即得隨情、情智、智等】,這就不一樣。

【說通、別入通、圓入通,令其恥小慕大。自悲敗種,渴仰上乘】。把別教和圓教接入通教之後,通教的人才會「恥小慕大」。因為通教本身來說,他只證得真諦理性,他還是偏於小乘的多一點。雖然他也有大乘,但是大乘還不夠具備。所以用別教和圓教來幫助他,來提高他的這種境界。他就自己覺得,哎呀原來確實我的根機還太差了,根機太不夠了,我得向上發奮圖強去努力呀,「渴仰上乘」。

【是時如轉酪為生酥】,把這個酪轉為生酥。又提升到更高的一個境界。【心漸通泰,即為隨情、情智、智等】,就是通教裡面也有隨情、隨情智和隨智二諦,一步一步地來。

再往上,【說別、圓入別】說別教二諦和圓入別二諦,【明不共般若】。為什麼叫做「不共般若」呢?般若有兩種:一個叫共般若,一個叫不共般若。共般若是與二乘人共的,叫做共般若。不共般若是不與二乘人共的,完全純粹是給菩薩根機的人所說的,二乘人都聽不懂,二乘人都沒有份。共般若呢,三乘人一起聽沒問題,聲聞、緣覺在場聽也可以。他實際上相對這個般若說得不是這麼甚深的道理,比較普通的道理,大家都能接受。你說得太深了沒辦法,二乘人已經聽不懂了,這叫不共般若。只有菩薩根機的人,才能領悟得到。

【命領家業,金銀珍寶,出入取與】,這開始管家了。以後管家的話,就是當家了。先是做管家,以後他就是主人了,就離主人只差一步了。【出入取與,皆使令知。既知是已,即如轉生酥為熟酥】。就已經開始接近於熟酥,離最後的醍醐味只差一步。

所以【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即隨情、情智、智等】。諸佛說法說到最後的時候,開始說他是慢慢地接引眾生,接引初機。到了後面大家初機慢慢都已經調熟,佛進行調理之後,慢慢成熟之後,就開始說真實法了。前面說的都是方便法門。所以說,這個時候是說什麼呢?【說圓二諦】。最終說的是圓教二諦。這是佛的最高的真理,佛教的最高的理論。

這就是【如轉熟酥為醍醐】,醍醐是最妙之味。沒有比它最妙的,沒有再高的了,最後就成佛。佛後還有什麼?叫無上士。他是最高無上的,他上面就沒有更高的位次。已經到極點了。這是簡單的說。實際上我們這裡理解呢,實際上隨情是相對於粗,隨情智又相對於更妙一點,只有真正的隨智二諦呢,才是真正的妙。簡單就說這個道理。

所以大家得好好修啊,如果沒有真正的智慧的話,說不上真正的妙。我們現在都是粗人,粗中之粗。知道嗎?我們連三藏教的妙我們都沒有得到。雖然已經聞到了圓教的理,但是我們修行的程度,還不如三藏教的這些賢位的人,還別說果位的人。甚至比三藏教,甚至有些外凡位的人你都還差一點點。沒有修啊,是吧?多貪,該貪的還貪啊。還什麼不淨觀,視錢財如糞土,視我們這個身軀像臭皮囊一樣的。你太看得起自己了,天天收拾打扮得,保養,特別的注重,多活一天多好,是不是?生點病你就難受。所以說真正修行人的話,這些東西的話,不是說不注意,即使來了也是一樣的。苦就是甜,你要有這種功夫,那這個人才差不多。最終也不是甜,你一執著甜還是有問題。隨它苦、隨它甜嘛,無所謂的嘛。苦、甜都是一樣的,這個人才是境界,沒有二邊,二邊都不執著。你想把苦當作甜,說明你還是不喜歡苦,還是喜歡甜。

所以剛才說到這個地方,又說到極樂世界,叫欣求極樂、厭離娑婆。為什麼祖師要說這些東西呢?都是對我們這些最下根機的人說的,因為你喜歡、舍不得娑婆。你不想去求生極樂,你也不知道有個極樂世界可以求,是吧。所以要你認識到娑婆的苦,要認識到極樂的樂。有所舍、有所取。它實際上就是實有嘛,這苦是真實的,你趕緊得遠離。那個快樂是真實的,你趕緊去求取。這屬於實有二諦吧,這屬於三藏教,但是你現在把三藏教的學會就不容易了。

有些人還不願意呢,趕緊在這裡還是多活幾天吧,多掙點錢吧,真要到哪一天突然說,哎喲,這麼快就接我去往生,不願意去,晚幾天吧,舍不得,還等,且等呢。真的還到死的時候,要往生的時候害怕了,平時嘴上說得挺好的,但是心裡不是這麼想。他沒有去經過修行鍛煉,這些煩惱沒有降伏,有恐懼心、有畏懼心。

再往上,才知道是幻有的,生死如夢幻,涅槃也是夢幻。但即使是這兩種夢幻,在夢幻之中去做取舍的話,我寧願要涅槃,也不要生死。為什麼呢?涅槃會給我們相對的安隱、快樂。而生死呢只有痛苦,只有無窮無盡的煩惱,這是幻有。從幻有再理解,無論是真諦和俗諦,無論是生死和涅槃,本來就是不二的,這就是中諦。實際上這是真正的真諦,這就到了別教和圓教了,別教和圓教的二諦了,你才是真正地明白佛法了。

有取舍嗎?表面上有取舍,但是真實是沒有取舍的。有差別嗎?表面上好像有差別,實際上真實我內心真的是沒有差別。理上沒有差別,但是事上呢,可能暫時還會有點差別。因為我還沒有修到那種程度,等修到一定程度,到了圓教的話,事上的差別都沒了。

隨事就是理,處處皆是理,處處皆是佛。那我們說呢,處處皆是華藏界,個中無處不毗盧。你生活在娑婆世界就跟生活在極樂世界是一樣的,因為你已經證到那種境界。別人感受的是什麼呢?山河大地,你感受的就是黃金為地。不一樣的,那是圓教。當然那種我們達不到。我們現在所談的就是凡聖同居土。你趕緊還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你能往生就不錯了。先達到第一種境界,再輔以發菩提心就行了。雖然表面上是屬於三藏教的二諦,但實際上已經超出它這個境界了。已經跟通教的接上了,你有菩提心,你有大乘心,以後成佛必然的。你能夠被接了,知道嗎?不然的話後面被接,一時接不了麻煩了。

所以這裡我們再看啊。【是則六種二諦調熟眾生】。前面的六種二諦,除了第七種之外,都是屬於調熟眾生的一種方便。【雖成四味,是故為粗】,哪四味呀?乳味、酪味、生酥、熟酥味,它都屬於粗。只有最後的一味叫醍醐味,它是妙。那麼前面六種二諦都稱為粗。最後只有圓教的不思議二諦,才是真正的妙。所以《法華經》最終所說的就是圓教二諦。但是說到圓教二諦的時候,他又把前面的所有的六種二諦,通通給你說一遍。讓你明白你原來是屬於哪個梯隊、哪個階段,不然你還搞不清楚,你不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

你原來還自以為挺妙的,原來你是粗,知道嗎?這樣的話最終你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佛的境界。

【又束判粗妙】,就是歸納來判粗妙。【前二教雖有隨智等,一向是隨情,說他意語故,故名為粗】。前二教是三藏教和通教,雖然它的二諦也有什麼?隨情、隨情智、隨智,即使它到達隨智的,它本身這個二諦最高的一個境界,但跟後面的這些別教和圓教相比,它還屬於隨情二諦。你跟自己相比,你是頂級的;你跟上面的比你更高級的相比,你又屬於低級的。就是說你在這裡你是屬於隨智的,你是屬於上根機的人,你已經獲得這個智慧了,你已經證得聖果了,但是你這個聖果跟上一位別教和圓教比起來,你就屬於什麼?凡夫一樣的。明白這個意思嗎?你還不入流了,所以你這個隨智到了人家這裡就變成隨情了,為什麼?叫說他意語,不是說自意語,說自意語是說佛自身的境界,說他意語是給眾生說的一種方便法門,故名為粗。

再往下,【別入通去】,一個是別入通,一個是圓入通。【雖有隨情等,一向束為情智。說自他意語故,亦粗亦妙。】就是說別入通,圓入通,圓入別,這方面它雖然也有隨情,但是把它就歸納叫作隨情智,為什麼呢?它自己是隨情,相對前面二教它是不是就更高,它屬於隨智了。但是為什麼叫做情智呢?這裡面就複雜一點,為了簡單的判斷嘛。相對前面的二教,那麼別入通、圓入通、圓入別,它是屬於什麼呢?叫什麼二諦呢?問大家,叫隨智二諦。不管它這三種二諦,在它自己本身有什麼隨情、隨情智、隨智、三種差別,即使是隨情的最低的一個階段,跟前面這二教的二諦比起來,它都叫做隨智二諦。但是它又跟後面的圓教比起來,它不管是隨情、隨智、隨情智,哪怕是隨智的最高的階段,它也是屬於隨情二諦。明白嗎?跟前面差的比你是好的,跟後面好的比你又比較差。所以它乾脆就用情智兩個代替了,兩者皆可,叫做亦粗亦妙。說自他意語,又有自意語又有他意語,跟前面完全是說他意語的話,你屬於說自意語;但是跟後面圓教比起來完全說自意語的話,你又有說他意語的這種成分在裡頭,不夠圓滿。

【圓二諦雖有隨情等,一向是隨智】。乾脆就把圓教的隨情、隨智、隨情智通通都叫隨智。為什麼?它能比較的對像都是前面這三教,都比它低,即使是它的隨情二諦,也比前面的別教的隨智二諦要強。就是這樣子的,大家不要想不通,就是這樣子的。圓教之人還沒有證入聖道,沒有進入果位的時候,他因位之人就比別教的果位之人還要強。打個比方就是說,你雖然已經是畢業了,你是本科畢業的,但是你畢業的學校啊,不怎麼地,很普通。人家剛入學,但人家入的是哈佛、劍橋,人家還是一年級生,大一,已經絕對比你要強了,明白嗎?沒辦法,你這個文憑到那兒去,你已經畢業也沒用,拿個博士都沒用,人家讀個本科比你還更吃香,就這樣子的。

而且圓教一但進入這種狀態之後,哪怕是因位,他因為起修,他證果很快。打個比方你現在的速度,你已經在前面等著他了,你是別教的,我已經走了3萬里了10萬里了,人家剛剛起步才1里2里,但是你再往後走的速度你特別慢,知道嗎。你一天才能走1000公里,人家一天走10萬公里,走1萬公里,他過不了幾天就超越你了。所以說圓教的人就這麼特殊,這太快了。圓修圓證,知道嗎?修起來是圓滿地修,證起來了就是圓證,特別的快。當然你必須有那種根機的人才行,否則的話不行的啊。

好,下面【問:前二二諦,一向是隨情,應非見諦。亦不得道】?就是前面的二教和二諦,跟後面的別教和圓教比起來,它都叫隨情二諦,既然叫隨情二諦,它應該是沒有見到真正的真諦,它沒有得道嗎?【答】:這句話不能這麼說,叫【不得中道。故稱隨情】。但是它能得到什麼呢?能得到真諦理性,沒有得到什麼呢?中諦理性。沒有得到中道佛性,但是它得到偏空理性,它證的那個是偏空的,沒得到中道的。但是偏空理性跟中道比起來,真的就不算什麼回事,如果嚴格來說它真的沒有真正見到真諦。因為真諦,真正的真諦只有圓教的真諦才是究竟,才是圓滿。別說前二二諦了,就是叫別教的這個真諦,跟圓教的真諦之間都有差別,說到最嚴格的,甚至是別教的二諦,都沒完全見到這個真諦。或者是說見到一部分,都不完整。

【諸佛如來不空說法,雖非中道第一義悉檀,不失三悉檀益。大概判之,皆屬隨情為粗耳。】也是大概地進行一個判別,所以把前面二教的二諦,都屬於隨情二諦,叫做粗。都是粗法,都是粗教,只有中道才是第一義悉檀,讓眾生進入中道佛性,最終成佛。這是佛說法的本懷,最根本的目的,也是最高的成就。但是在達到第一義悉檀之前,前面的三種悉檀也不能放下。前面三種悉檀,以前跟大家講過,再複習一下,哪三種?世間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你沒有世間悉檀,沒有為人悉檀,也叫生善悉檀,沒有對治悉檀,也叫破惡悉檀,你哪來的第一義悉檀?誰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就能成佛的,是不是?

世間的善法你不修,善法的因緣福報不夠,你怎麼能夠超越,能夠超凡入勝呢?不修善法,沒有為人悉檀,你怎麼能夠最終破惡呢?你破惡不淨,最終這些業障,這些煩惱障不消,你怎麼能夠真正悟得第一義悉檀呢?所以這些東西都是,第一跟第二不一樣的,你不能吃了燒餅不提第一口,是吧?說吃到最後一口吃飽了,你說第一口第二口不要吃了,沒有第一,沒有第二,沒有中間的這個過程,就沒有最後吃飽的這個狀態,它是個整體,明白嗎?但到最後才成就、才圓滿而已。但是你不能忽略其他的存在,就是說前面的這二種二諦,他是必須的,必要的,沒有前面這兩種二諦,就沒有後面的別教二諦,也沒有圓教二諦。誰也不可能一生下來,第一次接觸佛法他就是圓融的,不可能的。圓教的根機那也得修無量劫,才慢慢積累來的。

就像六祖慧能一樣的,他是個普通的砍柴的一個樵夫嗎?不是這樣子的,他前世是一個大修行人,修行無量劫,才暫時示現一個樵夫這麼一種身份而已,否則的話他真正普通人他能夠悟道,比他學問大的人多了,比他聰明的人多了去了,為什麼憑他就能夠證道,能成大祖師呢?修了無量劫了都是,到今生來,就這麼回事。

好,下面還有很多,再講一小段吧。

【若以七種二諦歷五味教者】:就是把七種二諦跟這個五味之間,相互之間去對應的話。【乳教有別、圓入別、圓,三種二諦】。乳教是第一個說《華嚴經》,華嚴時。大家記住了嗎?乳教是屬於華嚴時。華嚴是正明圓教,兼明別教。那麼它就有三種二諦:一個是圓教的二諦,一個是別教的二諦,第三個就是圓入別二諦。三種二諦,屬於【二粗一妙】,這就不用說啦。圓教的二諦是一妙。圓入別和別教的二諦是什麼呢,粗。

【酪教】是第二時,屬於什麼呢,鹿苑時,也就是阿含時。說的是《阿含經》,是三藏教。【但實有二諦,純粗】,只說三藏教,三藏教就是說的實有二諦,純粹都是粗,而且是最粗的。粗中選粗啊,最粗的。

【生酥】是第三時,【具七種二諦】。那是屬於方等時。方等時要四教並談,藏通別圓全部都包含了,就是大百貨商場,全都有了。什麼產品,什麼法門都有了。它是【六粗一妙】,我們所說的七種二諦全部都有。除了藏通別圓,還有別入通,圓入通,圓入別,加起來就是七種二諦。六粗一妙,除了圓教的二諦之外,前面的六種二諦都是屬於粗。

【熟酥】呢,就有【六種】,【五粗一妙】。少一個什麼粗呢,少了三藏教的實有二諦粗,其他的六種通通都具有。【法華但有一圓二諦,無六方便】,只有圓教二諦,前面的七種二諦統統都沒有,【唯妙不粗】。所以它又是從這個角度來進行判別的,知道吧。以五時來對應這個七種二諦。

【題標為妙,意在於此,是為相待判粗妙也】,這還是待粗為妙,是吧。前面的六種二諦是粗,最後的圓教的二諦才是妙。那麼有粗有妙,這是相待比較而言。實際上到了法華會上經過開顯之後,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粗,開粗為妙,粗也自然而然會入了妙,會入妙法之中。好,粗法已經會入妙法,粗法就已經不復存在了,純粹都是妙法了,所以叫《妙法蓮華經》嘛。所以大家得聽聞《妙法蓮華經》。我們的粗啊,就融會得快一點。不然那個粗且消不了。唯粗無妙,那就叫什麼了,只有妙沒有粗了。只有妙沒有粗,那妙又何在呢?有個真正的妙嗎?是個假名的妙。妙是待粗而言,粗是待妙而言。既然沒有粗了,後面妙也不復存在了。這就叫作絕待妙。

當世界上沒有壞人的時候,也就沒有了好人。你不是說壞人全部都變成好人了,那你好人這個好是緣於什麼而言呢,相待於壞人而言。有壞的標準,才顯出你是好人。當所有的壞人都消失,全都成為好人的時候,這個好人的名字就已經不復存在,就叫人就完事。沒什麼好壞,大家都已經統一標準了。因為有不同的標準,才會有對立的兩個面。人人都成雷鋒了,沒有雷鋒了。正是因為大家都不是雷鋒,所以大家得學雷鋒,你看。離雷鋒的標準還差得遠。什麼時候都成雷鋒了,也就不用雷鋒了。幹嘛要學雷鋒,我們自己就是雷鋒,還到哪去找。

好。時間也快差不多了,其他不多說了。這裡兩個問題,實際上有個問題就剛才也講到這個隨情。大概把這個問題給大家念一下吧。

提問:南無阿彌陀佛,師父好,第二十講《妙法蓮華經玄義》說:【二正明二諦者。取意存略。但點法性為真諦。無明十二因緣為俗諦。於義即足】。

就是簡單地說話,就是我們的真如法性、中道法性才是真諦。其他的無明,這些煩惱包括十二因緣,都是俗諦。那麼好,這個無明是指煩惱,是指世間的法。十二因緣的話,實際上是指佛法。佛法也是屬於什麼呢,俗諦。不管是世間法、出世間法、有為法、無為法,通通都是俗諦。只要有能夠用文字語言,能夠用心去琢磨、去思考的東西,都是俗諦。只有這個東西離心思、思議之外的我們的法性,這個才是真理。

【但人心粗淺。不覺其深妙。更須開拓】。

給大家展開來說,不展開說你說不清楚,所以就分為七種二諦。但是,

【一一二諦。更開三種。合二十一諦也】。

這為什麼開三種,就是隨情,隨情智,隨智,乘以前面的七種二諦,就三七二十一。

弟子對每一諦皆有隨情,隨情智,隨智三種二諦還沒完全理解,恭請師父慈悲開示。

前面就講了,煩惱沒有破,情執沒有離之前,都叫隨情二諦。在隨情二諦的基礎上聽聞佛法,開始修行,慢慢已經伏惑了。伏惑但是沒有斷惑,這就叫什麼?隨情智。因為你既然伏惑,就比前面這個完全迷失的狀態要好。但是你沒有斷惑就沒有證得真諦,沒有證得智慧。所以你離後面的隨智二諦,又有相當的距離。有距離,但是很快了。你這個人已經上路了,離最後解脫不遠了,已經看到曙光了。冬天已經過去,春天還會遠嗎?冬天已經到來,春天還會遠嗎?你現在好,春天剛剛過去,現在剛剛夏天開始,等下個春天,且等著吧。

那麼隨智呢?春天已經到來,終於來了。我們現在不就是春天嗎?什麼時候你已經破惑證真,獲得這種無漏的智慧,以無漏的智慧重新再去觀照我們的佛法,你的體會完全就不一樣。給你一雙慧眼,是吧。歌不都唱得挺好嘛,給我給我一雙慧眼吧,不要看得世間都是朦朦朧朧的,真真假假的,分辨不清,這就叫作隨智二諦。也是隨著你修行當教,藏教修到哪個階段,外凡位,隨情二諦,內凡位,隨情智二諦。聖位,超凡入聖啦,隨智二諦。通教也是,該修行的時候隨情二諦,還沒有伏惑呢,外凡位。修到後面,慢慢地開始上路了,伏惑了,隨情智二諦。又能隨情,又能隨智。情沒有完全脫離,但是慢慢跟智已經接近了,叫隨情智。最終呢,把情全部拋掉了,只有智慧來到,不是用你這個妄情來揣測,來亂思考,這就是隨智二諦。別教跟圓教也都是一樣的。他都有這個位次。有凡夫位,有賢位,有聖位,有極果位。大家聽明白,大概就這個情況。所以大家得好好修啊。

打個比方咱們念佛,我們現在都是屬於隨情二諦。有能念之心,有所念之佛。你能執著都不錯了,叫執持名號,你還執持都執持不起來,說句實話。現在讓你執著,你連執著的本事都不夠,告訴你。你執著惡法的本事很強,你執著善法的本事都沒有。念啊念就忘了,念啊念就跑了,念啊念又忘,幹其他事情去了。拿不住啊,知道嗎。給你都握不住,老掉,老斷,不成篇,不成片,是吧。所以現在讓你執持,這叫做隨情二諦。我就喜歡,我特別喜歡,關鍵你不是特別喜歡,你真正把阿彌陀佛當做你的慈父嗎?當做你的母親嗎?當做你的故鄉嗎?西方極樂世界。不是這麼急切,你這個急切的情智都沒有。你有情智往生都有餘了,我告訴你,很快了。你說很快還不高興,慢點吧。多修修,師父,讓我多修會兒,我修得品位高一點,實際上自己還害怕,不願意去了,你該去就去唄。命到了,該你往生的時候,不管什麼品位,就去了。該去的時候都是自然該去了,它就是你應該最好的一個選擇,你別說等我修到更高的階段我再去,沒戲。就憑你這麼一點小心思,這麼一種煩惱的心,迷惑的心,再給你修十年,估計弄得不好你還會退步。該去的時候就是最好的選擇,它是最佳途徑,知道嗎,最佳答案。你不要說,我等一等,我再想一想。你再想,完了,就變成不是最佳答案了,知道嗎?

佛給你安排的都是最好的,你不要說自己再另行安排,完了,你完了。凡夫心,再分別心,你還安排,你安排啥?看都看不明白,你還以為這條路更快,實際上你走不了,那條路反而更合適你走,知道不。所以咱們得念佛先念到隨情。什麼時候念到事一心不亂了,哎,你這個人隨情智了,明白嗎?開始有點隨情智,但還不是完全隨情智,真正隨情智必須要到理一心不亂。明白真正的佛理了,能夠現前起用了。無能念之心,無所念之佛,心佛一如。離心之外,無所念之佛;離佛之外,無所念之心。因為心佛完全已經交融一片,所以你就不會起分別心,我是在念,佛被我所念。有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通通這些東西沒有了,你都不要去想念佛,他自然就從心中歘(chua)、歘、歘這流水就不斷。潺潺的這個泉水一直就在念,不可能離開這個佛。

我們現在是想念都念不起來,念著念著又跑了,這都是隨情。情執啊,煩惱啊,隨著就把你帶走了。什麼時候你來跟智慧接近一點,你這個情就拉不走你了,知道嗎?它不能拖你後腿了,你自然不念而念,念而無念,這就是一心不亂,而且是理一心不亂。

無念而念,無念是什麼?無能念之心,無所念之佛,但是自然而然又能出聲持名念佛,還有這個聲音存在,但是內在的心已經不取於這個念佛之相了。念而無念,表面上你也在跟大家一起念佛,但是你的心非常純淨,不取於相,所以你的念佛跟別人境界是不一樣的。不是說你不用想念他就念了,叫做不念而念,不是這個意思。是你內心已經沒有所有的妄念,沒有分別心,這種狀態的念才叫無念而念。不是念而無念,我們普通講的,因為你念佛就沒有其他妄念,那是假的,那叫事一心不亂。真正理一心不亂是念頭已經達到什麼境界呢?無念的狀態。做這個事情就自自然然做,為什麼做,做的過程中一點心都沒有,但是又把這個事情做得非常好。

事前、事中、事後都沒有任何的私心雜念。不要事前在想,我得趕緊念佛,我得念幾個小時的佛,你們都不要來打擾我,趕緊念有好的條件,不去想這些事情。念的時候又在想,哎呀,別人怎麼又來吵我了,你看我好不容易念佛剛剛進入狀態,怎麼又來打擾我。然後我又在念,高興高興,哎呀,我們念了七天佛,你看我們功德就成就啊,福報不得了,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念念之中我得滅了多少罪,你又開始琢磨這些東西。念完之後又得比較,哎呀,你看我都念了多少個佛七了,我的功德更不得了,明顯感到自己都在進步。念前、念後、念中你都在想,胡亂想,你還念啥呀?得隨情智。

最後通過念佛三昧,修到理一心不亂,最終能夠得到無漏的智慧,用無漏智才能滅除煩惱,滅除煩惱才能證得什麼呢?聖位。這個時候證入聖位,獲得這個智慧的時候,才叫隨智二諦。能達到嗎?除非你花開見佛,聞法悟無生忍,這個時候你才能叫隨智二諦。你在蓮花之中待著的時候,出也出不來,還在蓮花之中著急,不要著急,那時候叫隨情智二諦,離花開見佛已經不遠了,現在你在娑婆世界念佛,你就隨情二諦就不錯啦。明白嗎?這個意思跟大家說得很形象了,你們再不明白的話,那就太不上道了。帶點小情緒,跟大家開玩笑啊。

再往下還有一個問題。

南無阿彌陀佛!師父吉祥!第四講,

哎,回到第四講了,咱們都二十多講了。

《法華玄義》有云:【雖為菩薩說佛境界,而有二乘智斷,雖五人證果,不妨八萬諸天獲無生忍,當知即頓而漸,即漸而頓】。

這什麼意思呢?就是漸教裡面有頓教,頓教裡面有漸教。佛有時候說法,他主要說的是一種法門,但是呢對於利根的人、鈍根的人他是有不同的利益的,利根的人聞到的是頓法,鈍根的人聞到的是漸法,漸,漸次,他根機差一點,他得一步步來啊。頓,直頓、圓頓,很快。

這裡說的二乘智斷是什麼?就是二乘人,有智慧才能斷煩惱,明白嗎?就是這兩方面,一個叫智德,一個叫做斷德,兩種德性,有智德成就,就會有斷德;有斷德成就,也就會有智德,實際上他這兩種是結合在一起的。沒有智慧,就是說打個比方,你如果沒有真正的太陽一照的話,這個世間的黑暗就不能消除。你在茫茫黑夜之中如果天上星星、月亮什麼都沒有,你可不是要等到第二天太陽出來之後你才會有光的?太陽光出來這是什麼?智德,它光明湧現。光明湧現的一剎那,就能破煩惱、黑暗,這就是斷德。所以說,智在前,斷在後。因為有智慧才能斷煩惱,沒有智慧,這個黑暗是破不了的,他等著誰來破?智德,智慧來破。所以佛法修行最終就是重在智慧上。沒有智慧,其他東西修任何福報都沒辦法去斷煩惱,甚至連伏煩惱都伏不了,明白嗎?他最多是什麼呢?逃避一下煩惱。從這個煩惱裡面暫時地苟且偷安,大煩惱到稍微小一點的煩惱。

打個比方,重罪輕受,你病已經很重了,給你吃點藥,給你消消業障,病好得快一點,病得輕一點,受的報沒這麼重,但是該受還得受。但是如果你能夠伏煩惱,哪怕那個智慧還不是完全發明,已經開始看到一點點的光亮,就是太陽還沒從地平線出來,但是已經在下面開始已經出現第一絲光明,沒見到太陽,這個時候已經開始能夠伏惑了,知道嗎。雖然不是斷,但是能夠伏,伏就不錯了,能夠伏得住的話,就說這個病就不會隨便出來。就是比如說,你正氣充沛的時候,雖然有邪氣,外面有邪氣,甚至你身上也有些不好的一些邪氣的因素,但是你的正能夠壓得住,能把它壓住,你正氣更多,邪氣更少,沒有一個人是絕對只有正氣沒有邪氣的,不可能,身體也是這樣的。當你正氣充沛的時候,佔主導地位的時候,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正氣,它那個一二十做不了什麼怪。什麼時候能夠斷,那就得百分之百一點邪氣都沒有了,全部排除在外了。

排除在外還不算,你不但把自身的這個邪氣煩惱給伏了,你還主動能夠從防禦反向進攻呢,我告訴你。你能光芒四射,別說黑暗能夠籠罩你,我甚至能夠破暗,這才叫斷德。這是菩薩境界。如果只有智德,沒有斷德的話,那屬於二乘的智慧,智慧不夠。真正菩薩的智慧是既有智又有斷,能夠自己不為生死所迷,生死所困擾,而且能夠主動地去度化眾生,讓眾生也從生死裡面脫離出來。

打個比方,我們現在國力原來不強的時候,我們要韜光養晦。等我們什麼時候真的是別人欺人太甚,我們國力又強的時候,對不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要犯人。當然這說得都太俗了,說得有點政治,那主動出擊,給你一點顏色看看,還等到你打上門來,我再把你驅出國土?直接給你點顏色,打到你本土試試看,你的戰火都不能燃燒到我的領土之上,你一旦對我不客氣,我直接給你點顏色瞧瞧,當然我不是為了佔領你的國土,要知道我這力量隨時可以碾壓你,那就行了嘛!就那麼回事。

所以咱們學佛,現在我們都是屬於防禦階段,防禦都防禦不好我們,叫千瘡百孔啊。所以你靠什麼來保佑你呀?加持、加被你呀?三寶,阿彌陀佛,他就是個真的大的加持力,能夠護住我們。我們自己的身體是抗拒不了外在的這些煩惱的侵蝕,只有佛,只有三寶的力量能夠給我們一個什麼呢?就像拿了個金箍棒給他畫個圈,那個唐三藏就呆在裡面,不出來就完事了,到處都是妖精,到處都是妖怪,是吧。你還不好,你還不願待在裡面,待在裡面哎呀難受啊。餓了,豬八戒就待不住嗎,你看,哎呀,師父,趕緊出去吧,我出去吃點東西,沒這麼危險,哪裡有什麼。看到妖怪還挺可愛,是這麼回事。所以其他就不用說了。大家明白這個道理就行。

好好修行,不是說外面的世界不好,也不是說外面世界多壞,是我們沒這個力量,沒這個智慧去承受,知道嗎。等什麼時候有智慧的話,實際上你就沒有差別,並不是外面有多惡,惡也能轉變為善。就是因為我們本身就屬於這個惡性的東西太多,所以跟它相應,你就出離不了。你等到出離的時候,你也會感謝,所有的眾生都要感謝,即使惡法眾生也要感謝,都是我們修行的逆增上緣。那個時候又達到什麼呢?善惡一如,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啊。等到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花開見佛悟無生的時候,就會明白這些道理。現在這個時候不著急,該修善修善,該破惡破惡,好好念佛,一句阿彌陀佛才是我們這一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不僅僅是口念,而且要心念,用心地念,每一念心都要落到實處。最真誠的、最恭敬的、最迫切的心,最堅固的心,這樣的話,你才能每一句都能敲打在你的心坎上,擲地有聲,鏗鏘有力,這才能夠動你的煩惱,動你的種種障礙,否則是沒辦法去破除,他的力量你是沒辦法掙脫的,明白嗎?

好了,今天就說到這裡,下次我們到時候再上課。最後大家跟我一起合掌,做一個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好,今天課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容通法師文章列表

空有無礙,進入中道的平衡實相

智者大師雲 【隔真妄,破九界,顯佛界,為緣修。】 智...

佛陀為何把成佛之道分成兩階段

佛陀來到人世間以後,他看到了兩件事情:第一個,就是...

造佛像有什麼功德

造佛像是一個因緣,就是本經這個地方說的更以異方便,...

法華會上為何會有五千人退席

這段經文,幾乎所有的古德都是扣住兩個重點在解釋:第...

聞行《法華經》,往生安養剎

原文: 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

普賢菩薩這次怎麼沒提極樂世界呢

問: 法師您好!《華嚴經》的最後一品中,普賢菩薩以十...

日日熏修淨土法門,正身端坐而往生

原文: 如湛,姓焦,永嘉人,母夢見寶塔,而湛生。幼試...

念誦《法華經》的六種功德利益

佛陀說,如果有人想要舍離懈怠心,應當用心聽《妙法蓮...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大藏經】佛說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人生的禍福來自於因果

人在一生中往往有各種不同的遭遇,是禍是福、是苦或是...

做一名優秀的女佛教徒

我們學佛後的女人,應該如何為人母、為人妻、為人女,...

想出離六道生死,先要把這三法修好

我們要想出離六道生死,得成佛道,首先要把三皈法、五...

少吃肉的10個益處

美國《健康》雜誌刊文,總結了少吃肉的10個益處。 1.減...

沒有跟三寶結緣,你就失去了被救拔的機會

禮敬諸佛,廣修供養修學皈依。 在菩薩戒,佛陀提醒所有...

說話是一門大學問

說話是一門大學問,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因為說話遭到過別...

治好一切病的五個根本

治好一切病的五個根本的方法就是,不管什麼病,通過這...

觀無常證聖果

昔日,佛在摩竭陀國成就聖道,有許多修行之士聚集而來...

不死種子

從前印度的彌蘭王請教 那先比丘 :人死後有來生嗎?那...

五逆罪人能不能往生呢

有人又提了一個問題,《佛說觀無量壽經》裡面說,五逆...

苦都是因業而成,都是自己造的

今天是佛七的第四天了。這幾天,大家都在為自己忙,這...

是夫妻就一起把它戒了吧

1、戒:在外人面前爭吵 夫妻在生活中難免磕磕碰碰,但...

如何供養出家人

僧者為眾生之良友福田,所以稱為福田僧,能令眾生植福...

虛雲老和尚雲居山傳戒開示

戒律是佛法之根本 前來已略說衣缽名相。今將受戒的要義...

節約時間的20個方法

1.對於過去失敗或未做的事情不要有內疚感。 2.提醒自...

夜夜好眠

北風颯颯,寒冷的冬天已經到來,樹木凋零,大地一片死...

【佛教詞典】坐具

梵語 nisīdana 或 nisadana。比丘六物之一。音譯尼師...

【佛教詞典】一切同類可得相

【一切同類可得相】 p0011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二頁雲...

【視頻】惠空法師《開悟與神通差別》

惠空法師《開悟與神通差別》

【視頻】五台山清涼石和秘魔岩的故事

五台山清涼石和秘魔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