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天龍鬼神無央數,十方諸來菩薩十萬人,皆自然師子七寶蓮華上坐。

十方諸菩薩見佛端正無比,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座中有一菩薩,名若那尸利,語文殊師利菩薩言:「仁者!知深經,能自知佛何因緣莊嚴其身,得功德如是乎?」十方諸菩薩聞是言,莫不歡喜。

文殊師利即起前長跪,白佛言:「座中諸菩薩中,有已得阿惟越致者,中有未得阿惟越致者,皆見佛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端正無比。何因緣得是乎?願佛為諸菩薩說前世所作功德,諸菩薩聞之當益增功德。」

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發意問乃爾乎?」

佛言:「聽我說前世作功德。

「菩薩世世所重愛珍奇好物持施與人,常持好眼善意施與。用是故,佛悉得智慧知諸經法。

「菩薩世世持婇女珍寶莊飾,持善意以施與人。用是故,得佛聲萬種聲出。

「菩薩世世常以好願善意視世間人。用是故,人民見佛視無厭極,譬如月十五日盛滿姝好,視之無有厭。

「菩薩世世為人說經法,不從有所希望,趣使得安隱而已。用是故,佛說經時人聞無有厭飽者。

「菩薩世世不說人惡,有惡者亦不為他人說。用是故,塵垢不著佛身。

「菩薩世世常受毀辱,雖有筋力皆悉忍之。用是故,佛行,地高者為下、卑者為高。

「菩薩世世見人窮厄給足與之,見人破壞安隱令在職。用是故,佛行道時,地為現威神如喜狀。

「菩薩世世不作弓弩刀兵使人相害。用是故,佛行時,荊棘瓦石丘墟皆自闢除。

「菩薩世世從師所聞法不敢犯缺。用是故,佛所行事悉具足如是。

「菩薩世世憙然燈於佛寺及師、父母前,人有狐疑輒用解之。用是故,佛身光明焰出,殊好無有比,威神巍巍迺如是。

「菩薩世世若見奴婢說經,不呵止令斷,身復聽之。用是故,佛說經無有躓誤。

「菩薩世世不持惡目視人,設有瞋恚稍稍忍之。用是故,佛眼不大不小引長好,人有見佛無不歡喜者。

「菩薩世世見他人端正婦女,不持淫意向之。用是故,佛身顏色姝好無比,人有見者莫不歡喜。

「菩薩世世隨時熟果及好香華,持上佛、比丘僧、師、父母。用是故。果樹華見佛無不曲傾向佛。

「菩薩世世見丘墟惡道正令平正,見無橋樑為作橋樑,不以錢財故恐迫人。用是故。佛所入卑門為大。

「菩薩世世見閑空無井樹之處,為種樹作井,及諸飲食令人得食。用是故,佛所行處地為出泉水出於八味。

「菩薩世世見人行步出入不說其惡。用是故,佛身悉姝好無瑕穢。

「菩薩世世持雜香塗佛身,持善意施佛及上塔。用是故,諸天人作香風之香持供養佛。

「菩薩世世持雜香水與佛及諸菩薩澡面,及楊枝梳齒。用是故,佛面口中皆香,譬若發藏之緘。

「菩薩世世見人有瞋恚意向菩薩,常以善意待之。用是故,佛行道時足下有蟲蟻,無不得安隱者,佛威神巍巍迺如是。

「菩薩世世所有國土及好香花衣被持施與佛。用是故,有人散花著佛上便成花蓋。

「菩薩世世不壞人宅舍、常喜作捨。用是故,佛鞈金剛之力四方如山,無能害佛身者。

「菩薩世世見人有飢渴者。先飯食之卻為說經。用是故,佛所止前皆有香花流水。

「菩薩世世人從有所求索,有者即與無所愛惜,用是故,佛說經時人聞之無有唐苦者;皆有所益,用是故,佛降伏諸魔。

「菩薩世世持好音樂樂於佛及塔。用是故,佛為諸弟子說經,滿一佛界中人悉遍聞之。

「菩薩世世作金銀雜寶樹上佛。用是故,諸天龍鬼神無有能見佛頂上者。

「菩薩世世作佛塔持雜香塗之。用是故,佛所行處珍寶香華為散佛上。

「菩薩世世見人有中毒,輒持慈心往愈。用是故,佛所行處若人若樹中毒悉為治之。

「菩薩世世常隨經法不犯,心常柔軟忍辱於人。用是故,有人狂亂來至佛所,莫不得安隱者。

「菩薩世世常持若干種香供養佛舍利及塗塔。用是故,佛身無有臭處瑕穢之惡,殃禍不能及佛身,佛威神巍巍乃如是。

「菩薩世世人有疑亂若為鬼神所持,輒往救之使得度脫。用是故,佛所向處若地有蟲蟻悉為除去。

「菩薩世世事師父母,若見臥睡不數驚覺,若欲使覺當持音樂,若持好語誦經往覺之。用是故,佛在內默聲,諸天梵釋持音樂香往覺之。

「菩薩世世為佛作精舍,好治床臥具什物。用是故,蚊虻、蜂蛇、蚤虱之屬不敢近佛身。

「菩薩世世寒冬之時,為佛諸菩薩作細美之衣。用是故,隨嵐風起在佛前,不寒不熱亦不動衣毛。

「菩薩世世有奇異美飯食,終不獨食,若師父母有飯食,不減損而食之。用是故,佛捨置威神力,雖無所食,佛亦不飢渴身亦不羸。

「菩薩世世不放火於山野,並除他人三毒。用是故,佛般泥洹後火,雖盛熾不能令佛變色。

「菩薩世世常上師父母及有道德人,上貴舍宅衣被飲食,有從乞者給與之。用是故,諸天及鬼神、諸長者,持世間所有珍寶什物以上佛。

「菩薩世世為佛治道徑,持澤香塗地。用是故,佛行道時,諸好雜華行列散地上。

「菩薩世世持戒未曾有犯時,亦不教他人犯。用是故,隨嵐風四面起,不能動佛一毛。

「菩薩世世為佛於佛道中施五色幔,於下請飯佛及比丘僧。用是故,佛所行處,諸天張五色幔隨佛而行,佛威神巍巍乃如是。

「菩薩世世持珍寶履屣以善意與佛。用是故,佛經行時足去地四寸不蹈地,其相文為現。

「菩薩世世持幢幡華蓋雜種五色,持用上佛塔。用是故,自然生雜色幢幡蓋隨佛而行。

「菩薩世世為佛治道,以雜香汁用灑地。是故,佛所行處諸龍持雜香汁灑地。

「菩薩世世不曾說不淨、人所諱語,設有是語當意制不作。用是故,諸天、龍、神、飛鳥不過佛上。

「菩薩世世見佛、若比丘僧來至,扶迎為佛作禮。用是故,佛所行處,諸天、梵,釋、阿須倫、鬼神、世間人民,莫不迎佛持頭面著佛足者。

「菩薩世世常護身口意不犯眾惡,不但用身,故為十方天下人施。用是故,菩薩在母腹中時,臭處污露不著身,常安隱不恐怖,亦無有嬈者。

「菩薩世世持善意視佛,見怨家、見父母,心正等無有異相。用是故,佛智慧悉具足,但為眾善無有惡人,有疑難問佛無不解者。

「菩薩世世持諸音樂雜香華,供養佛及塔。用是故,佛入城時城中,諸音樂不鼓而自鳴。

「菩薩世世持無梨弊結金銀珍寶附憚,持用上佛及塔,諸菩薩、比丘僧及世間人,悉佈施與之,常持和顏悅意與共語。用是故,佛行分越時卑戶為高。

「菩薩世世為佛施軒交露,令佛住行其下,持善意視佛,復讚歎佛之功德。用是故,佛放光焰日月星辰皆冥,無能當佛光明者,佛威神巍巍乃如是。」

佛言:「我前世為菩薩時,世世所行如是無數世,用人故粗說少少功德耳。我從無數世以來所有財產知非常,是故持施與人。我世世所作功德如是,釋梵天人所不能作,是皆前世所行功德所致。虛空尚可度,須彌山尚可稱,海水尚可量,佛所作功德行、累功德世,說之不可稱不可量。若有人至意念佛功德者,其福無量,況為作禮嗟嘆者哉!人有欲求佛者,作功德行亦當如是。」

佛說經已,諸菩薩及諸天皆歡喜,前以頭面禮佛而去。


上篇:佛說決定總持經

下篇:佛說無希望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楞嚴咒註音版

楞嚴咒註音版...

【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十善業道經節要(附說十惡果報)

十善業道經節要(附說十惡果報) 沙門 蕅益 編訂 戒殺...

佛說泥犁經

佛說泥犁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一時,...

【註音版】佛說業報差別經

佛說業報差別經...

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

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 劉宋三藏法師求那跋陀羅譯 聞...

佛說見正經

佛說見正經(亦名生死變識經) 東晉天竺三藏竺曇無蘭譯...

大乘捨黎娑擔摩經

大乘捨黎娑擔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法...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

佛說諫王經

佛說諫王經 宋安陽侯沮渠京聲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

佛果圜悟禪師碧岩錄

碧岩錄序 至聖命脈。列祖大機。換骨靈方。頤神妙術。...

【註音版】觀自在菩薩說普賢陀羅尼經

觀自在菩薩說普賢陀羅尼經...

大乘玄論

大乘玄論卷第一 胡吉藏撰 二諦義有十重。  第一標大...

佛說意經

佛說意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婆...

佛說作佛形像經

佛說作佛形像經 闕譯人名出後漢錄 佛至拘鹽惟國。有諸...

【註音版】佛說佛名經

佛說佛名經...

八吉祥經

八吉祥經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

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

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 三界熱惱,猶如火宅。其忍淹留...

【註音版】佛說轉有經

佛說轉有經...

【佛教詞典】半者蒲闍尼

(飲食)見半者蒲膳尼項。...

【佛教詞典】竭羅伽

(天部)又作竭伽,揭伽,揭瞿。古仙人名。大日經疏十...

為什麼幫助越貧窮的人功德就越大

問: 為什麼幫助越貧窮的人功德就越大,請講解一下。...

不能以通途的佛法,來衡量淨土法門

問: 《楞嚴經》開示淫心不除,塵不可出,意為:五戒需...

只偷一次

石屋禪師外出,碰到一位陌生人,暢談之下,不覺天色已...

收攝六根,調伏愛取

這個聲聞法這一塊我們講過,我們只用聲聞的一部分的概...

聖嚴法師:哪怕任怨任勞

任又可稱為忍,就是負責、擔任、忍辱負重。 對待別人...

云何念父母恩

【原文】 云何念父母恩?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十月三年...

遇到逆緣應先檢討反省自己

當新的一天開始的時候,我們心裡應該充滿喜悅。 盡管昨...

淨土法門的特點從法藏菩薩的時候就開始了

《無量壽經》裡法藏菩薩忽然提出了一個不一樣的思路,...

人體七個器官最怕冷

寒冷的冬天一來臨,對全身器官都是一次全新的考驗。面...

諸經釋忍辱

《六度攝論釋》云:能滅盡忿怒怨仇,及善使自他安隱。...

大小乘在思考上有何不同

我們如果讀《阿含經》,或者你去讀大乘的經典,比如說...

修行人要開始忘掉過去

我們今生有一個生命體;這個生命體是怎麼來的呢? 從過...

【視頻】釋迦牟尼佛出家紀念日(佛光山唱誦)

釋迦牟尼佛出家紀念日(佛光山唱誦)

【視頻】《普賢行願品》女聲讀誦

《普賢行願品》女聲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