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容通法師:妙法蓮華經玄義

容通法師  2018/09/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二十九講)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這個《法華經》,《法華玄義》。

大家看到這段文字,中智,【中智者,觀受由觸,乃至行由無明。】還是觀這個十二因緣,用中智來觀,中等的智。無明,最終十二因緣歸結到一念無明,無明呢?【無明只是一念癡心,心無形質,但有名字。】一念無明,一念愚癡之心,本身這個心是沒有形質,但有名字。就是心的自性是空,它沒有本質的。佛教還是講緣起性空嘛。

這裡講十二緣起,十二緣起最終再歸結呢?就到性空。就是十二緣起本身也只是個假名,沒有一個真實的法的存在。緣起法,在因緣有的時候生起來了,因緣滅的時候它就消失了。所以只一個名字,就是有這個無明的這麼一個名字而已,到底無明是個什麼樣的東西呢?它有個實質性的東西嗎?沒有。

下面具體說,【內外中間,求字不得,】它在內呢?在外呢?在中間呢?你都找不到。就是我們說,是屬於內在的心法?或者外在的色法?或者又是色法又是心法?甚至說非色非心法?你怎麼找都找不著。你用什麼樣的一種方式去定義或者去理解它,你都沒辦法去想清楚。就是這個名字、假名最終也不可得,名字只是大家給它取了個名而已,實際上你取這個名也可以,取那個名也可以,問題都不大。

【是字不住,】也是不住的,也是空。下面來個【亦不不住。】為什麼叫亦不不住?亦不不住並不是說雙重否定就是肯定,不是說這就是有住了,不是這個意思,連那個不住也不住,就是在這個否定之上再加上一層否定。什麼意思呢?就是這個不住本身也不存在。

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這個空,連空本身也空,連無相本身也是無相,連不住本身也是不住,就是連不住這麼一個概念你都不要有,就是繼續讓你這個思想,從這個有相,或者執著的這麼一種習慣之中,再剝離出來。就是我們佛教叫什麼?畢竟空。

《金剛經》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只要你用一種相,或者用一種思維方式,去理解一件東西,或者去定義一個東西,這種東西都是不住的,都是空的。

大家明白這個意思啊,就是【猶如幻化,虛誑眼目,】騙我們的眼睛,我們的眼睛有時看,哎呀,這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我們所謂的實在,是用我們世間有為法的這麼一種定義。就是我們看到,哦,確實有顏色,紅的、白的、黑的、黃的,是吧?但是你能看見的是什麼呢?是肉眼。所看見的東西本身是什麼呢?是因緣所生法。你能看見的這個眼睛、眼根,它也是因緣所生法。

就是我們說,你不要完全地相信你的眼睛,甚至有時候你不要相信你的眼睛,因為你現在的這個肉眼不可靠。到什麼時候能夠相信啊?真正你要有佛眼。前面我們不是講過五眼嗎?是吧?如果你的肉眼能夠有相當於佛眼這麼一種智慧的話、功能的話,你就可以相信了。但是佛眼呢?佛眼實際上最終也是無所見,也是一樣的,他最終回到這個道理,還是一樣的,猶如幻化,虛誑眼目,不是說沒有,有,假的,幻化的,不實在的,不真實的。從這個不真實來說,它就是空。

但是你要執著空是一無所有,可能又錯了。他為什麼來個有虛假的、幻假?就是我們現在所見到的這個現實世界,它不是真實的。我們自己這個色身也不是真實的,暫時給我們用一下,你這幾十年用完了,該還給它了,自然就滅掉了。

無明體相也是一樣的,【無明體相,本自不有,】體是指體性,本體,沒有自性嘛。所以它是本自不有。相呢?也是假的。雖然有,因為是假有,等於就不是真正的有,所以說它也是沒有。這個沒有並不是說完全不存在,它是假的,虛假的一種存在。如果從真實的角度去定義它的話,它實際上也跟沒有差不太多。前面的是完全沒有,這個是假有,大家明白了吧?體的話是一點都沒有,確實一點都找不著,沒有這個體;相的話,暫時存在的,假的相,沒有真實的。

【妄想因緣和合而生,無所有故,】我們所有的現實的這些法,世間一切法,都是因為我們自己的妄想。為什麼叫妄想啊?虛假的嘛,虛幻的嘛,不是真實的。我們現在能夠思惟的這個意識的心,也是虛幻的,所想出來的種種的念頭也是不真實的。

然後大家可能就問:那麼怎麼辦啊?我們現在來學習佛法,我們難道不是用這個意識的心去思維佛法嗎?沒有關係,現在是妄想,以後我們慢慢把這個妄想越降越低,越降越低,我們就怎麼去止妄啊,怎麼去修真啊,因為妄本身之中它還有真的東西存在,真不離妄,妄不離真,它相互之間有這麼一種關係。

無所有故,【假名無明。】就是緣起性空嘛,因緣和合而生,這就叫什麼呢?緣生,沒有自性,就叫無所有故。給它立一個假的名字,暫時給它立個名字,就叫無明。就代表我們一切的妄想煩惱,就是生起一切法的一個根源,從哪裡來?從無明而生。

【不善思惟,心行所造,】我們不善于思維,如果我們善思維就好了,要改變我們自己的思維。

【以不達無明如幻化故,起善、不善思惟,則有善、不善行,】有時候當然大家可能會說,這個善思維和這個不善思維它是相對的,如果從絕對來說,是什麼呢?沒有達無明如幻的話,我們起的思維,說句實話,從絕對來說都是不善思維。但是按照世間的話,它有善法,有惡法,這是相對而言。如果用更高的標準去要求的話,可能我們從佛法的角度來講,都是屬於不善思維。

當然這裡說有善、不善行,【受善、不善名色、觸、受。】這就等於我們說六道輪迴樣的。如果有善思維、有善行,你就能夠生在三善道;如果你是惡行、惡思維,你就生在三惡道。

【今達無明如幻故,則諸行亦如幻,】你要通達無明如幻的話,你就不會受這個無明的蠱惑了,這個無明它就不能操縱你,它不能掌握你了,你要從這裡面脫離出來。

則諸行亦如幻,【從幻生識、名色等皆如幻。愛、取、有生,三世輪轉,幻化遷改,都無真實。有智之人,不應於中而生愛恚。】他這為什麼叫我們去觀察它是一切如幻?我們說《金剛經》裡面這句話也可以套用,「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他為什麼用這四句偈去開示眾生呢?就是你觀一切世間有為的因緣所生的這些法,都是虛幻的,都是不真實的。

既然不真實你幹嘛還要那麼執著呢?你幹嘛還去貪取這些東西呢?幹嘛還不能捨棄這些東西呢?所以下面說,「不應於中而生愛恚」,不要有憎愛之心,不要貪愛,也不要瞋恚它,也不要憎惡它。既然是假的,你就不要當真了,你一當真,你就上當了,受騙了。如果你認識它是假的,你就不在乎了,不在意了嘛。

【無明既不可得,則無明不生,】因為我們通達無明如幻故。這句話,這是根本。你現在通達無明如幻故,那麼無明就不可得。無明有個真實的東西嗎?沒有,它也是假的。你不要受這種虛幻的這個意念或者煩惱的主宰,它並不能主宰你,它也是假的,它就是紙老虎,就這個意思。

你不要屈從於它,你應該自己獨立出來,自己做主。所謂的自己做主是什麼做主?真正也沒個什麼自己,你遠離無明,這就是自己,離開這個妄想顛倒,這就找到自己了。並不是說另外還有一個什麼自己在旁邊等著你,沒有。離妄即真。當然這還是個過渡的一個階段,到後面的話,你發現妄想本身這個本體跟真的也沒任何區別。

「則無明不生」,無明不生,下面就一系列,無明、行、識、名色一切都不生了,【不生則不滅,】

所以,下面呢?【諸行、老死亦不生不滅。不生故則非新;不滅故則非故;】沒有新的東西生起來,沒有東西生起來就不叫作新,剛剛生起的東西我們叫作新,等到後來過了段時間,老了,將要滅了的時候,我們認為這是故,這是舊的。沒有新,也沒有舊;沒有增,也沒有減。一切都是從無生無滅開始的。為什麼沒有生滅呢?如幻故,假的。真正的有沒有?沒有。為什麼呢?再往下,如幻的話就是沒有自性,沒有自性,等於就是沒有自我的主體,誰在生?誰在滅呢?沒有啊。

比如這個虛空,它一無所有,你說它什麼時候生的?它什麼時候滅?不可能。有這個東西,我們就問:哦,這個東西什麼時候生產出來的?什麼時候出現的?比如有這個人,你是哪一年生的?你都沒有這個人,你問他哪一年生的,就沒有任何的意義了。

【非故者無故可畢,非新者無新可造;】也就沒有終結的時候,也就沒有造作的時候。

【無新者子縛斷,無故者果縛斷。】這很有意思,沒有新出現的這些東西的話,沒有出生的話,子縛,就是你這個因就斷了,沒有生,生是因,滅就是果。它是用這麼一種相對的概念去闡述這個問題。你沒有出現,沒有出生,哪兒會有死亡呢?這個子縛,它是處於前面這個因,因為你有生,就必然會有滅。

所以說無故者果縛斷,果就是在這個子的情況之下,子前面說了,子就是什麼?種子。大家還記得吧?種子就是因,因為有種子它就會產生結果,它就開花結果啊。既然沒有生,哪兒還會有滅呢?所以說無故者果縛斷,沒有故的話,也談不上最終死亡、滅亡。

【是名中智觀十二因緣,得緣覺菩提。】這屬於中乘之人,觀一切如幻如化,緣起性空,一切無自性,他是從這個角度去理解。既然無自性,那麼好,無明也是如幻,無明也沒有自性,所以我們不要受這個無明的蠱惑和操縱,你應該從這些假的現象,假的煩惱之中逃離出來,改變我們自己原來的生命的一種方式。

所以佛教為什麼叫我們修禪定?比如說你打坐、念佛,是降伏自己的妄想顛倒,先定下來,讓這些妄想慢慢地減少、減少、減少,減少到最低程度以後,這個妄想就不生了。妄想不生,這無明它就起不了作用了。你有這種力量,可以去對治這種無明煩惱。

無明煩惱被你「對治」了,不要說「斷」,斷不太容易,是吧?你能夠降伏,《金剛經》上說能「降伏其心」,那你修行基本上就有成果了,你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分分秒秒的事,你說得個什麼念佛三昧,什麼一心不亂,這很正常的。

如果它在主導你的生命,它在操縱你的種種身、語、意三業的話,那你就不自由了,是吧?那你還是按照這個十二緣起,生死輪迴,輪轉不已。如果它不起作用了,那麼這個十二緣起就停歇了,最根本的第一個鏈條給它斬斷了,第一個因給它斬斷了,下面的一個一個的環節,下面十一個環節全部都無法進行下去了。所以找到它最根本的,最主要的一個症結所在。

這實際上對我們來說,是非常有用的一種方法,就是我們世間的事情,我們要看明白。佛教叫空花水月,空中之花,本來空中是沒有花的,你眼睛有毛病了,看花眼了。水中之月,水中好像有月亮,但實際的月亮不在水中,在哪裡呀?在天上。水中的月亮是假的,你撈能撈得起來嗎?撈不起來呀。

水中實際上是沒有月呀,只是個月影,月影是不是真實的?不是真實的,它是幻化的,它是個相,現的一個相在裡面。我們現在呢?就是只停留在這個所謂的一種現象,現的一種幻影之中,然後我們真的東西是看不到的。天上的月亮我們是看不到的,天上月亮什麼時候看得到啊?把這些無明煩惱降伏之後,你才能看得到。所以你先把世間這些虛幻的因緣先慢慢斷了,你才有可能獲得真實的佛法的這個因緣。

下面還有【上智觀者,】上智的話,就是菩薩以上的,上乘人的智慧。【觀受由觸,乃至行由無明。無明只是癡一念心,心癡故派出煩惱,由煩惱派出諸業,】還是一樣的。就是最終,受是從哪裡產生的?他反過來去觀察,從十二因緣最後一項,十二到十一 ,十一一直到十,慢慢最終到第一個,還是無明,又從無明開始派出種種煩惱與種種業,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一直到往後。

【由業派出諸苦。觀此煩惱種別不同,不同故業不同,】觀察這個煩惱,它有不同的種類。因為它的種類不同,最終它產生來的業力的這個結果,也就不同。【業不同故苦不同。諸行若干,名色各異,種種三道,無量無邊,分別不濫。】實際上這是在前面這個空的基礎上,繼續深一步觀察。你不僅僅要知道諸法空,而且要知道諸法的假有之相。所以他為什麼要觀煩惱啊?要觀業呀?甚至還要觀道啊?種種苦啊?實際上就是惑、業、苦,明白嗎?煩惱就是惑,業是業障,然後種種苦是苦道,苦障,就是我們說的業障,報障,最後就是報障。

【知因此煩惱,起此業,得此苦,】你看,這就是惑、業、苦。【不關彼業及彼煩惱。】就清清楚楚,這個惑對應的是這個業,這個業產生行為之後,它對應的是產生這樣的結果,這樣的苦果。分別之間,清清楚楚,井水不犯河水,不會錯亂,因果不會錯亂。

【如是三道,覆障三德,破障方便,亦復無量。】就是因為有這個惑、業、苦這三道,最終就會障覆我們本具的這個三德,我們也叫三德密藏。哪三德?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

比如說我們惑道,就這個煩惱道,所障的是什麼德?般若德。第二個呢?業障,業道,障的什麼?解脫。業能束縛我們,煩惱能夠迷惑我們。所以我們得有智慧,有般若,才能破這個惑道。你有解脫的這種德行,你才能解脫種種業力對我們的束縛,從這個業力之中、束縛之中解脫出來。最終這個苦道呢?是法身德。我們有所受的種種生死之身,這不是我們真實的身體。我們真正的身體跟佛一樣的,都是法身。

這裡就說了,【無明若破,顯出般若;業破,顯出解脫;識、名色破,顯出法身。愛、取、有、老死,亦復如是。】他下面就沒說了,反正都是歸於這一類。那麼這個愛跟什麼是一樣的呢?無明、愛、取。愛和取,無明、愛、取,這是跟無明是一起的。行跟有是歸於一類的,愛、取也是般若,有又是屬於業力,老死又屬於苦道,跟這個識、名色、六入、觸、受是一樣的。以前講過嘛,把它分成三部分,無明、愛、取,第二是行和有,前面後面七個的話就屬於苦道。

【自既解已,復能化他。於一切種,知一切法,起道種智,】於一切種,知一切法,這不容易了啊。這個一切種,就是比如說種種的煩惱,種種的業力,種種的苦果,甚至種種的眾生,種種眾生的根機,種種眾生的煩惱,都要知道。不僅僅是知道自己,還得知道所有眾生。這就不容易了。所以為什麼要發四弘誓願?四弘誓願主要針對四種無量: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眾生無邊誓願度,你得了解無量無邊無數的眾生,他每個人的苦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生命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有些生活在這個道,有些生活在那個道;有些是這樣一種生命的存在,另外又是那樣一種生命的存在。為什麼有這種生命結果的存在呢?因為他有種種煩惱,造了業啊,所以你了解他的煩惱在哪裡,他的根源在哪裡,他為什麼會落到這一道來,受這個苦,以前做了什麼,他現在又在生什麼樣的煩惱,造什麼樣的業,以後可能又會導致什麼樣的一種苦,你都得了解,是吧?

然後下面呢?知一切法,佛法,用什麼樣的法能夠解決他的煩惱,能夠改變他的行為,最終能夠改變他的結果。你都得了解,所以你得學多少?你光說空,你自己倒是空了,是吧?但是空中還有相啊,空中會有幻相,是不是啊?一個是你自己可能還要繼續破這些無明惑,你需要。另外無量的眾生還需要我們去幫助他,或者需要相互之間一種幫助。這些東西你不去學習,你永遠就沒有辦法去了知。

不是說你自然一空,什麼東西都進來了,哪兒這麼容易?都是現成的?沒這麼容易現成,還得學,一樣的。所以到最後說無量世、無量劫,還得修菩薩行,菩薩行就是修這些東西,道種智。前面是一切智,一切法皆是空,一切智,首先對應的是空智。

一切法如幻如化,一切法皆是自性空。從自性空裡面,從空還得出假。你從空性之中,證到這個空智之外,然後你得發願,在六道之中去修菩薩行,去度化眾生。一個是自己學習鍛煉的一個過程,另外也是自己積累福德、智慧的一個過程。你在六道之中,哪個地方你都得去。

所有眾生的種類,不同生命的形式的存在,所有世間的一切法,你都得了解,然後找到他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結果,從果去求這些因,找到根本的原因之後,然後從這個因,再找到針對性的解決辦法。等於說你要到下面去學習,去調查,查出原因之後呢?再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就這樣子,你不學根本就不知道。所以這個道種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這屬於菩薩的一種智慧。

【導利眾生。是名上智觀十二因緣也。】他這種了一切法,就跟我們世間了一切法完全不是一回事。你別說,哎呀,我自己沒修行成,我先在世間修菩薩道。你什麼智慧都沒有,一切智都沒有,你自己還沒證道,沒證悟,然後你說我也去跟眾生同事,他不是幹這個行業,我要去學習。

沒用呀,你都是生死之業,你最終沒辦法從這裡出離,你找不到真正究竟的解決的辦法。起碼保證你自己生死已經解決了,然後你才能入苦海之中去度眾生。起碼自己會游泳,再怎麼樣,你救不了別人,你先能保自己的平安,然後你再去想辦法救別人。但即使你救了自己,比如說你自己會游泳,你還不一定把人家撈得出來,還得練呀,怎麼去救人,方法,裡面有技巧,有方式、方法的。救一個人可以,救兩個人呢?救多少個人呢?這不都得去訓練自己嗎?

當然,這都是後話,咱們都不著急,這些都是咱們以後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花開見佛,起碼得悟得無生法忍之後的事。你沒有悟得無生法忍,你說,哎呀,我到世間來度眾生。要證得無生,知道吧?你沒有無生,好,一見到這些事情,你又生煩惱。為什麼叫無生法忍?對於這些法,他知道一切法空。眾生也空,法也空,一切皆是空。所以他不會起心動念了,他自己的生死煩惱已經解決了,基本上已經達到那個標準了,他才能到世間來度化眾生。

沒有的話,估計阿彌陀佛還不太放心派你來,或者你根本就沒有資格來。當然,有些東西也不能勉強。可能有時候阿彌陀佛也不一定會拉你,因為你以前就發了願,哎呦,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可能還沒證得無生法忍,但是我牽掛以前的親人、父母,我太愛他們了,我雖然自己還沒度,我先得想辦法讓他們先度出來,哪怕我還在生死之中,沒有完全出離。可能也有這種悲心的,是吧?但是你想一想那種行為,好像是很勇敢,或者說你很有愛心,但是缺乏什麼呢?智慧。

我們以前也跟大家講過,你要給予他的是要究竟解脫的一種智慧。如果你自己本身都沒有這個寶貝,你拿什麼給他呢?給他最好的寶貝,不要給他其他的、次要的一些東西,那個價值不大,知道嗎?解決就要一次性把這個根本問題全部解決了。你不要今天給他,哦,今天你日子過不下了,我給你讚助幾千塊錢,或者上萬塊錢。你今年能過,明年又不行了。你還不如給他介紹個工作,讓他自己能力在增長,他自己能夠自食其力,永久性解決問題,這輩子你不用管他了,沒有你他能生活得很好。

我們解救眾生也是一樣的,所以說大家不用著急。關鍵著急也沒有用啊!我們再想想我們自己,自己都還沒有解決問題,你說著什麼急呢?所以我們每個人的心都是特別的大,大當然不是壞事,但是你具體在想問題的時候,在做事情的時候,你得找到最合適的一種方式和方法。你想一想可以,但真正要去實行的時候,你千萬不要這麼去蠻幹啊。

上上智,這是佛的智慧了。【上上智觀者,觀受由觸,乃至行由無明。知十二支三道即是三德,】這種境界就不是我們的了,三道即是三德。前面是什麼呢?破三道,成就三德,有破有立。現在三道就是三德,即時性的,立即就轉化,點石就成金,你都不要經過後面煉製的過程,立刻就變成金,一瞬間,甚至都沒有時間性的。那這就不是我們一般智慧能做得到的。

【豈可斷破三德更求三德?】斷破「三道」更求三德?這裡面可能有點問題吧?斷破「三德」更求三德?三德沒有必要斷破,是吧?就是必須要斷三道之後才能求得三德,按道理應該是這樣。當然我不知道確切不確切啊,按照一般來說,大家可以去查查。

當然也可以講斷破三德更求三德,為什麼呢?你如果去需要個斷,才能夠得到一個東西的話,那麼這個所得到的東西,也不是我們真正的東西。大家可以去明白,它是相對性的一個概念,它不是最終的一個究竟圓滿的一個成就。

比如我們說,你這個人很有錢,你這個有錢是相對別人沒有你這麼有錢的人而言的,你是一千個億,人家只有一百個億,你很有錢,然後下面再找個一萬個億的,你就變成沒有錢了。如果是相對的話,永遠就沒有盡頭,大家明白嗎?你就永遠不是走在最無上的、最極果的這麼一種狀態,那你怎麼叫作真正的三德呢?三德就是究竟圓滿,就是佛的智慧。

【則壞諸法相。】壞諸法之相,必須要壞這個相才能得到那個相——不需要壞,法法本來平等,法法本來不二。這就是佛教最終極的一個道理,大家一定得明白。這個東西裡面實際上奧妙無窮,別看就是這麼一句話,我們眾生要產生平等心、慈悲心、包容心,所有的心都可以從這裡起來。

為什麼要慈悲啊?別人就是我,別人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別人就是佛,你對佛要不要恭敬啊?或者你對自己要不要好一點啊?那麼你對別人是不是也好?因為別人跟你完全是平等的、無二的。有這些心的話,一切都包容——不需要包容了啊,你對你自己還會這麼苛刻嗎?對自己還會這麼狠嗎?不會啊,你傻啊,是不是?你沒事兒去找事兒?自己找煩惱?明明知道這東西不好,你還去吃?不會了!所以你會善待一切的眾生,平等、包容、慈悲,而且裡面還有真實的智慧。因為平等了,所以你就對這些事情都放開了。

自然是自己的,我還有什麼捨不得的?給他吃就是給我吃,一樣的。你就沒有什麼貪心了,也不會有什麼慳心。這些施捨,慈悲喜捨,都會具足,給他吃、給自己吃是一樣的,還分什麼你、我,是不是?所以你的佈施啊,持戒啊,六度你慢慢都能修圓滿。

比如我們持戒,持戒你就不要去讓眾生煩惱,不要去傷害眾生。你會傷害自己的利益嗎?你會這麼傻嗎?腦子糊塗了,除非這個人病得太重了,沒辦法,不正常,那沒辦法,跟他說不上這話。只要這個人腦子稍微正常一點,他都不會做損害自己的事情。那現在好,損害別人,就是損害自己,你還願意殺別人嗎?你殺別人就等於殺自己一樣,你偷盜別人的財富等於偷盜自己的財富是一樣的,你會自己偷自己嗎?當然也沒法偷了,說句實話,什麼叫作偷啊?從左兜裡放到右兜裡,是吧?

然後你說:哎呦師父,這好,我偷了別人的東西等於從左兜裡放到右兜裡,因為是平等的——這就完全是腦子更出問題了,是吧?我是說讓你站在利益眾生的角度,你又偏偏往其他歪的角度去想,是不是?那就完全錯了。我們就換一種,你既然要這麼講的話,好,別人把你的錢掏出去,你也不要去追究責任了,行不行?但是你做不到啊,是吧?不可能這樣子的。

【煩惱道即般若,當知煩惱不暗;】煩惱本來就不是癡暗的,煩惱它本身之中就有光明,因為煩惱當下就是般若。哎呦,我們真的就是變廢為寶一樣的,我們後來發現沒有什麼是廢物,沒有什麼東西是垃圾,全部都是寶貝了。那種智慧、這種根機那不是我們能夠具足的。

【般若即煩惱,般若不明。】般若也不明,煩惱也不暗。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反正就是所有你對立的兩個都不存在,這就是不二法門。本來般若我們說是明的,相對煩惱來說,煩惱是暗的,有明暗之間的對立和差別。但是到這個時候竟然沒有了,因為它絕諸對待,它叫絕待之法。既然絕待了,哪裡還有什麼明暗的分別呢?所以說般若也不明,般若也不暗;煩惱也不暗,煩惱也不明。沒有用明和暗之間的任何的這種定義,去總結這麼一種狀態。

【煩惱既不暗,何須更斷?】何須更斷呢?當然它是在前面的基礎上,該斷還得斷啊!斷的時候斷無可斷,已經究竟圓滿了,你這個時候突然一想,才發現煩惱當下就是般若。【般若不明,何所能破?】既然沒有暗就不需要斷,既然不是明也就無需再破。

【暗本非暗,不須於明。如耆婆執毒成藥,】耆婆是個非常了不起的醫生,也算是醫聖,是吧?他能用毒來變成藥,以毒來攻毒,在他的眼中,一切世間的萬物都是藥。就是他師父曾經跟他說,學到一定的時候了,他師父就考試他,你到外面去找一個草,任何的一個植物、一個草,認為它不是藥的,你給我拿回來。他後來到田地裡,田野裡,到處山裡面去找,找不出一種不是藥的東西,他認為所有的生命的存在都是藥。他最後啊,找不出來,空手就回去了。師父說:你修成了,你這個醫道全部學會了,已達到最高境界了。無不是藥,連毒草都是藥。就是這種境界啊,是不是?

我們最終看一切眾生皆是佛,就是你到外面去找找,有沒有不是佛的眾生?你給我找回來。還用找嗎?是吧?不用找,你當下就是,因為你就不是佛,不用找,師父,我就是,你還說我們到外面去找一尊不是佛的眾生?

當然其實我們還有其他故事,你到其他地方,比如到家裡去,有任何一家裡沒有死人的嗎?是吧?不是有這種故事嗎?哪家是沒死過人的?父母沒死,他祖上不是死了嗎?總會有死過人的,找不出任何一家沒死過人的。

你這找也是一樣的,實際上我們按照這種方式、這種思維去看的話,一切眾生皆是佛。你分別,當然他就不是佛。為什麼我們認為他不是佛?因為你有分別心存在。你先不管他現在是不是所謂已經成佛,但畢竟他能成佛,他的本性就有佛性。如果你從這個不分別的角度看,他就是佛。

【豈可捨此取彼?】不要捨此取彼,這是一種境界了。我們有些人,」娑婆即是極樂,幹嘛還得求生西方極樂?我們在娑婆就是極樂嘛!」你不要光嘴上說嘛,你要像釋迦牟尼佛一樣的,腳下一按這個大地,立即變成黃金,是不是啊?黃金為地,跟極樂世界一樣,你有這個本事你再說。光說沒用,現在我們只是說一說,知道嗎?那是佛的境界,佛的智慧。所以我們學習佛法千萬不能當作自己跟別人辯論啊、談論的一種資本,沒事兒來引經據典,沒用的。

【業道即是解脫者,當知業道非縛;解脫即業者,脫非自在。業非縛故,何所可離?】幹嘛要離開這個業力的束縛呢?【脫非自在,何所可得?】你得到什麼解脫呢?也沒有得到。有什麼自在嗎?也沒什麼自在。

【如神通人,豈避此就彼耶?】神通之人他到任何地方都是自在的,沒必要趨吉避凶啊!哎呀,這個地方凶險,我到其他比較吉祥或者平安的地方去,沒必要。

【苦道即法身者,當知苦非生死,法身即生死,】苦不是生死。按道理來說,苦是屬於生死,生死果報,生死之苦嘛。法身就是生死,這個「就是」生死,「即」,不是說跟生死,就是我們所認為的生死啊,他說,跟生死的本質、本體是一樣的,但是現像是不一樣的。就是我們現在是屬於因緣法之中,我們這個生死就是生死,法身還跟你沒有什麼任何關係。

雖然有,【法身非樂。苦非生死,】生死非苦嘛,【何所可憂?】法身即生死,所以說法身就不是快樂,有生死它怎麼是快樂呢?苦非生死,何所可憂?就是無憂無樂,【法身非樂,何所可喜?如彼虛空,無得無失,不欣不戚。】你也沒什麼高興的,你也沒有什麼悲憂的。

【如是觀者,三道不異三德,三德不異三道,亦於三道,具一切佛法。】他能直接從這些三道之中觀察到三德,本身完全是一種不二的存在。這種智慧是上上智,明白嗎?不是我們的智慧,我們下智都沒有啊。現在是從佛的境界,這是最高境界講。

【何者?三道即三德,三德是大涅槃,名秘密藏,此即具佛果;深觀十二因緣,即是坐道場,】按道理,本身一般的十二因緣是屬於緣覺人的佛法,只能得到緣覺乘。但是能夠深觀,能夠具備上上的智慧來觀察的話,你就跟成佛是一樣的,他就不屬於緣覺的智慧,就屬於佛的智慧了。

【此即具佛因。佛因佛果,皆悉具足,餘例可知。】所以,為什麼佛經常說一切法皆是佛法?我們眼中就沒有佛法,我們眼中一切法皆是世間法。佛法在我們眼中,學得不夠好,佛法也變成世間法。因為你有妄想顛倒,雖然給你佛法這麼珍貴的寶貝,你用不上,有眼不識泰山啊。

【是名上上智觀十二因緣,得佛菩提。】這是佛的菩提。

上面就分別講了這四種智,四教分別對應四智,藏、通、別、圓。

【約此應判粗妙、開粗顯妙,意可解故,不委記耳。】判粗妙就不用說了。那麼下智、中智包括上智,只有上上智才是妙,其他前面幾種智全部都是粗。有粗有妙,這還是相待的妙,還不是真正的妙。只有開粗顯妙之後,粗也變成妙,這個時候是絕待的妙。開粗之後,無復有粗,粗當下就是妙,這就屬於絕待妙。

【又四智照四境,境若不轉,其智則粗。四境轉成妙境,粗智即成妙智,仍是待絕之意(云云)。】就跟前面也是一樣的,境為所照,智為能照。如果四智照四境,那個境界沒有轉的話,那麼這個智慧還是屬於粗。等什麼時候你用這個智照這個境,它能夠轉這個境了,這個境才是真正的妙。

但是也是屬於當下這個妙,比如我們說用下智來照這種境,雖然這個境已經轉了,但它畢竟是下智啊。在沒轉之前,這個智慧還不夠成熟,它是屬於粗;等轉的這一刻已經成熟了,這個智是妙。但是即使是已經轉了,那下智相對於中智,相對於上智和上上智來說,它還是粗。不管你轉不轉,它轉的力量也是有限的。

就是我們說,不為境轉,而能轉境,心不為境所轉,而心能轉境。好像「心能轉境,即同如來」,好像有這麼一句話。但是這句話,你心能轉境,你是什麼樣的心?你是什麼樣的智慧來轉?你得佛智來轉,你才能是如來。

那其他的二乘人,包括普通的菩薩,他也有一定的轉境的這麼一種能力啊,但他轉境並不究竟,沒有用啊,難道他就是如來嗎?他不叫真正的如來,當然他也叫菩提,是吧?我們有佛果菩提,有聲聞菩提,有緣覺菩提,他有不同幾種菩提的存在。

待絕也是,下面相對於上面來說就是粗,上面相對下面來說是妙。這都是相待的粗妙,最終下智、中智都開粗成妙之後,就沒有粗、妙之間的分別了,就稱為絕待。

【二,對四種四諦明智者,】這裡面也是一大段,我們都看看。

【大經云:「知聖諦智則有二種:中智、上智。中智者,聲聞、緣覺;上智者,諸佛、菩薩。」】就把這個聖人的智慧分成兩種。

【若依此文,束於體、析,合稱為中;束大乘利、鈍,合稱為上。】就是把前面四種智合成兩種智了,一個是聲聞和緣覺,統統叫中智,佛和菩薩稱為上智。前面束於體、析,一個是體空觀,一個是析空觀。析空觀的話,主要屬於三藏教的聲聞、緣覺,體空觀是通教的聲聞、緣覺,當然也包括菩薩了,他們實際上都有三乘啊。但他雖然叫菩薩,實際上跟聲聞、緣覺本質上差不多,合稱為中智。束大乘的利鈍,大乘的鈍根的人叫菩薩,利根的叫佛。

【今若約根緣利鈍、內外事理,開即成四。】下面就具體把它分解一下。

【聲聞根鈍,緣四諦事,即生滅四諦智;】就是說,聲聞乘的人根機比較鈍,他只能緣四諦之事,只能緣這個事法、事相的東西,他不能緣四諦之理,所以叫什麼呢?生滅四諦智。

【緣覺根利,】緣覺根相對來說比聲聞的根機要更利一些,他能【緣四諦理,即無生四諦智;菩薩智淺,緣不思議事,即無量四諦智;諸佛智深,緣不思議理,即無作四諦智也。此乃大經之一文。】大概把他分成這幾個。分別有根鈍和根利,分別有事和理,然後分別有什麼呢?生和無生、無量、無作這四種四諦。

【又云:「凡夫有苦無諦,】這裡面就講的很有意思了。凡夫有苦無諦,這句話以前好像跟大家也大概說過,是吧?【聲聞有苦有苦諦。」凡夫不見苦理,故言無諦;】我們只有苦,哪裡見到什麼苦諦呢?不知道苦的真實的存在,不知道真理的存在。我們只有造苦因,得苦果,但是苦的根源在哪裡?苦的真相在哪裡?它的真諦在哪裡?找不著!

聲聞就不一樣了,聲聞是聖人,他能見什麼呢?【聲聞能見無常、苦、空,故言有諦。】如果能夠見到苦的本相是無常、無我、苦和空,你就知道,這就是明白苦諦了。

【即是生滅四諦智也。】但它是屬於觀四諦、緣四諦之事,雖然他見,並不是說聲聞見不到一點理啊,但他那個理還不是真正的真理。以前講過,聲聞所見的是什麼?叫偏真理性,三藏教的聲聞,見到的是偏真理性。偏真的話,不是真正圓滿的真諦,只能見到真諦的其中的一部分,甚至說一半都不到,可以這麼講,我們就說剛剛一半吧,說得那個一點。但是實際上跟真實的這個真諦還有很大的距離。為什麼呢?因為要滅事即證,他要滅了這些事,才能得到這個真諦。

比如說灰身滅智,大家知道,是吧?聲聞人都喜歡灰身滅智,或者叫什麼無餘依涅槃。為什麼呢?他認為只有離開世間,才能獲得出世間的這個涅槃。這個出世間的涅槃就是他所見到的真諦。但這個真諦是真正的涅槃嗎?不是!

真正的涅槃不需要滅除世間,世間之中就有涅槃,你得明白當下就是,一個是析空,一個是體空。你不要離開這個東西,在當下本身就是,當下就有,這才是真正的真諦。就是事和理本身是不能分開的。如果要離開事才能證得理的話,這個理不是終極的或者究竟的一種道理。

【又云:「菩薩之人,解苦無苦,而有真諦。」即是體苦非苦,故言無苦;即事而真,故言有諦。】這是屬於說的通教的人。

【乃是摩訶衍門無生四諦智也。】就是說,沒有真正的苦,苦的這個事相是虛幻的,是不真實的,它當下是空的,所以體苦無苦,當下苦的體,苦的本體就不存在,既然不存在,哪裡有個什麼真實的苦的存在呢?所以故言無苦。即事而真,事的當下就有真諦的存在,不要離開這個事。比如說,我們要滅除煩惱才能證得菩提,現在發現,菩提並不是離開煩惱而存在,它本身是一個體。

比如說,離水無波,用這個譬喻大家就明白了,離開水哪兒會有什麼波浪呢?這個波也是用這個水所引起來的,本質上它們是一樣的。應該叫離波無水呀,不能叫離水無波。說反了!波是在動的,動的是煩惱的,不動的水,它才是菩提,所以離波無水。當然,離水無波也講得通了!

【又云:「知諸陰是苦;知諸入為門,亦名為苦;知諸界為分,亦名為性,亦名為苦,是名中智。」】諸陰就是五陰,是吧?色、受、想、行、識。諸入呢?是十二入。哪十二入啊?六根,六塵。知諸界呢?是十八界。六根,六塵,再加六識。所以為什麼說這個是苦、這個是門、這個是分、這個是性?都是對它的一種分類而已。亦名為苦,是名中智。

【依前說者,即屬聲聞也。分別諸苦、諸入、界等,有無量相,我於彼經,竟不說之,是名上智。】這是屬於菩薩法,屬於別教。【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非諸聲聞、緣覺境界,此則異前兩意。】這就異前面的藏教和通教,這稱為上智。【即稱上智,又非二乘境界,豈非別教菩薩觀恆沙佛法如來藏理耶?是為無量四諦智。】前面講的是無生四諦智,現在這一段是講的什麼?別教的無量四諦智。

【又云:「如來非苦非集,非滅非道,非諦是實;虛空非苦非諦是實。」非苦者,非虛妄生死;非諦者,非二乘涅槃;是實者,即是實相中道佛性也。】就是說,既沒有生死,也沒有涅槃。這裡面非苦集滅道,前面有非苦非集非滅非道,就是非苦集滅道。苦集滅道,本身屬於什麼呢?生死法。諦、非諦,這是屬於解脫法,出世間法。非諦是實,虛空非苦非諦是實,既不是苦,也不是諦。既不是世間法,也不是出世間法。既非生死,也不是涅槃。就是非二邊的中道,這就屬於圓教的智慧。

【又云:「有苦,有苦因,有苦盡,有苦對。如來非苦,乃至非對,是故為實。」如此明義,既異上三番,豈非無作四諦智耶?】他這是屬於無作四諦。既沒有苦,也沒有斷苦的這個智慧,或者說佛法。既沒有世間法,也沒有出世間法。因為世間法和出世間法本身是不二的,所以他已經超離了這種相待的、分別的狀態,已經進入絕待的一種境界。這就是什麼呢?絕待的就屬於圓融的,這就屬於圓教,圓教的智慧。

當然我們只是說啊,實際上圓教對我們來說現在根本修不上。別說圓教了,別教也修不上。現在我們估計能夠適合大家的,一個是藏教,藏教我們嫌他又太低了,是吧?可能通教來說,比較適合大家。通,通前藏教,通後別、圓,是吧?你的思想境界雖然不能太高吧,先低一點修,估計問題不大。但也不能太低了,起碼觀察一切世間如幻如化,無有真實。這個是我們可以去用得上的。

就是我們自己現在所有的生命體驗也好,你自己心裡所想也好,你每天的衣食住行啊,工作啊,生活啊,所面對的一切環境或者是人,你都要記住,都是如幻如化的,都不是完全真實的。

雖然我們要珍惜,雖然我們要善待一切法,但是最終從根本上我們知道,這都不是真實的,是虛幻的,這樣的話,你心中就會放下些,不會這麼執著,知道嗎?然後從幻化之中,再進一步,性空。既然不是真實的,最終是不是還得完全地放下,要捨棄掉?不僅僅是捨棄,就是當下它本身就是性空的,不是真實的存在,佛教就乾脆說,它就沒有——這個沒有,跟我們世間理解的空無所有,是兩回事。就是它真實的存在是沒有的,它自性是沒有的,佛教就給它定一個名字叫作空。

如果是從這個空的角度,你再去進行自己的一種生命的活動,我覺得你可能活得境界會高一些,活得質量也會高一些,並不是捨棄世間的這些因緣,珍惜善待一切眾生,但是呢,即使做了這些事情,心中不要有太多的這種罣礙。

不要說愛就愛得死去活來,恨就恨之入骨,恨不得把他殺掉。是不是啊?什麼事情都放不下。你不去做還好,一旦沾上了,就把你給黏住了,脫不了啊,你心中老去想這些事情,你不想都不行,是吧?如影隨形。千萬不要這樣子。

【例此一諦為四,餘三亦應爾。】就是用苦諦,它也分成什麼呢?四種苦諦。那麼其他的滅諦、道諦、集諦也是一樣的,都是這麼去觀察。苦,有什麼?有苦,有苦因,有苦盡,是吧?苦的本身是存在的,苦的因實際上就是集諦。苦盡呢?是滅諦。有斷苦之道,斷苦的方法,實際上就是什麼呢?道諦。

我們都在觀察這些東西,就說你自己看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把它分成四個方面,苦、集、滅、道。本身它是一種因緣的存在,它有種種不同的因緣。它的因緣的背後,它是由什麼樣的原因引起的?它的根結是在什麼地方?集諦。找到這個根結所在,怎麼去解決這些因呢?苦的因怎麼去斷除呢?斷苦之因,斷苦的方法,就是道諦。最終你把這個苦給斷掉了,你已經算是滅了,起碼這個苦,你就不會再存在了。

這件事情比如我做了,我做了件糊塗事,形成一個不好的結果,這就是苦。我自己也很苦惱,為什麼這麼幹啊?就是因為當時一時糊塗。為什麼糊塗呢?就是沒有智慧。趕緊啊,修智慧啊,增長自己的智慧。就是這個道法,它對應這個苦因的,你越聰明,越有智慧,保持自己內心的一種鎮靜,一種清明的狀態,你就不會隨便產生這種糊塗狀態了。

或者你不接觸這些不好的因緣,不跟這些不好的人在一起,你可能就不會做這些事情了。或者你不到那些不好的境界裡面去,你就不會做那些壞事了。你沒事老去什麼夜店,到一些不好的環境裡面去,你本身這個人不算太壞,你都被他們染壞了。下回你就不去了吧!別人怎麼叫你,你就不去唄。

然後你自己該做什麼做什麼,做一些比較更積極向上的、更正確的一些事情。這就是你自己改變你自己的一些根本的,用正確的方法去對治它。既然沒有不好的因緣的話,就不會產生這些不好的結果。你明明知道這個事情不對,還要去跟隨,擺脫不了,那就沒辦法了。

所以,為什麼說大家要好好修福,要念佛?就從自己內心的這個煩惱方面,先慢慢去對治這些煩惱。你養成這種慈悲心,養成這種寬厚的心、平等的心,你再面對其他的生命的活動,你的身口意業才會越來越淨化,知道哪些東西是必須要捨的,哪些東西是要取的,先是有取有捨。

下面也是一樣的,你看,【謂有集,有集果,有集盡,有集對;】集是本身這個集,集果就是苦,集盡是什麼呢?集盡是滅諦,集對是什麼呢?道諦,對治集的,知道嗎?有它相對應的。有多少病,就會有多少藥,就這個意思。有多少問題,就有多少解決問題的方法。它總會有解決它這個事情的,都是相對應的,知道嗎?這就是我們說的相待法。世間都這樣。

我們現在只是找不到這個方法去解決而已。但你得去尋找。就像我們現在這個科技的發展也好,人類這個文明的發展也好,現在很多問題解決不了,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發展到那種更高級的階段。等到發展到高級的階段,可能有些問題就不叫問題了,這就叫對。但是即使找到這些解決辦法,你還得去做才行啊,你不做,跟你沒半毛錢關係,是不是?

下面也是,【有盡,有盡因,有盡障,有盡障相;】盡是什麼呢?滅諦。盡因是什麼?道諦,是吧?盡障是什麼呢?集諦。有盡障之相,這是什麼呢?苦諦。

下面也一樣的,【有對,有對果,有對障,有對障相。】都是一回事。就是從這個道諦又說了,是不是?這個對,就是對治煩惱的道法。有對的果,這是滅諦,是吧?有對障,還是一樣的,本身對的這個障是什麼呢?是集諦。所對的相,最終它所呈現的一種狀態,這是苦諦。它把這個對呢,就當作是道的一種那個替代了。

【如來非此四四十六種,但是於實(云云)。】就是說,真正如來的智慧都已經超越了這四四一十六種,比這十六種還得高,只有一實,一真實。連說這個最終的這個無作四諦,好像是不是都顯得有些多餘了?因為這個無作四諦,還是相對前面的無量四諦、無生四諦、生滅四諦而言。真正的真實的話,叫什麼?不可說。大家明白嗎?他最終就用這麼一種方式來替代,什麼才是真正的佛的智慧?如果還是相待的妙,還就不是究竟圓滿之法。連相待這個妙,無作四諦,你都得放下,這就叫「非此」,是吧?都得捨離。這才是真正的絕待的妙。

【如是等智,觀於四諦,諦既未融,智諦皆粗,獨有非苦非對有實為妙。】就是說,我們說用以上種種智慧來觀察四諦,就看你是用哪種智慧來觀察四諦了。四諦本身沒什麼區別。雖然我們也可以說,有這種什麼無作、生滅,什麼四諦,這是從這個智慧上產生的一種分別。你沒有智慧,它就有這種存在,境界好像就有差別。如果你的智慧真正達到像佛一樣的智慧的時候,它就沒有這種差別了。

打個比方,你有多少錢,你就過怎麼樣的生活。你錢多,日子過得好一點,物質豐富一點。你錢少,日子就過得簡單一點,簡朴一點。智慧也是,你智慧多一點,那你觀察的這個諦,這個境界,它本身這個層次就更高。你智慧低,你同樣還是看一件東西,它反映出來的這種境界就是低,層次就低。

就是我們說的眼界,你人的境界不一樣,同樣是一件事情,在你這呈現的狀態是完全不一樣的。那我們打個比方,同樣都是四諦,我們先不把它分成四種,什麼生滅啊,無生啊,什麼無量、無作。對於佛這種無作四諦來說,即使是把這個生滅的四諦境放到他前面,自然這個生滅四諦就變成無作四諦。

就像這裡,你即使把這個娑婆世界,你說,佛啊,你就別在西方淨土待著了,你到我們娑婆世界來吧!他自然,這個娑婆世界就變成什麼?變成淨土。為什麼?他有這種智慧,有這種功德。他同樣跟你吃個白菜,他吃的就是甘露的味道。你吃個白菜,就是白菜味。你要是三惡道的眾生,吃白菜都吃不下去。惡鬼,變成火炭。你說我給你吃的是很好的,做的是很好的美食,為什麼變成火炭?境界立即就變了。

「諦既未融,智諦皆粗」,諦境本身,這個諦境,它是可以融的,相互是可以融化的,是吧?是可以圓融的。這個境之間沒有絕對的差別,本體都是一樣的。智諦也是粗,那麼你這種智慧,和這種諦,當下都是粗。「獨有非苦非對有實為妙」,就是非苦非對非道非滅,這個才是真實的,才是妙。

【若諦圓,智亦隨圓,皆是如來非苦非諦是實之妙智也。此即待絕兩意(云云)。】大概就是這樣做了一個簡單的總結。當然我們理解,就是前面第一個是境妙,第二個現在我們學的智妙,智妙到這裡基本上就結束了,是吧?差不多了,後面可能還會有一點點,不多,就學得差不多了。就是我們怎麼去看待這個世間,我們看待這個世間,就是一種境界,就是一種定。

我們用什麼樣的方式去看待這個世間?一個是從客觀的,被我們所觀察的這個世間,從佛法方面進行分析,這是屬於境妙。另外一個方面,就是說,從我們能夠觀察世間的這麼一種方式方法,或者一種思維,或者智慧,去分辨它,叫作智妙。這個世間本質是什麼樣的?我們應該怎麼樣去看待這個世間?都很重要。不同的境界,不同的觀察這種境界的智慧,或者一種能力,這些地方,我們都得去修啊。

好,哎呦,這時間都過了啊,算了,中間就不休息了,大家辛苦一下啊。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三下】,終於到第三卷了啊,第三卷下了,【天台智者大師說】,【三對二諦境明智者,權實二智也。】對二諦,一個是真諦,一個是俗諦,用權和實兩種智慧來觀察。

【上真俗二諦既開七種,】前面我們說了,真俗二諦有七種,是吧?哪七種大家還記得吧?還是不離藏、通、別、圓,大家知道,是吧?藏教、通教、別教、圓教,各有一種二諦,然後通教呢?因為可以被接入別教和圓教,所以多出兩種,是吧?就是別接通、圓接通。別教又可以被接入圓教,所以說,圓接別二諦,加起來就七種二諦了。

【今權實二智亦為七番。】跟前面也是一樣的,你有多少種二諦,就有多少種這個權、實二智。

【內外相即不相即,四也;】這他是說得太簡單了,為什麼這裡就四種?哪四種?什麼是內?什麼是外?什麼是相即?什麼是不相即啊?外,首先講內吧,第一個是內,是界內的,界內的不相即,是藏教的二諦;界內的相即,是通教的二諦;界外的不相即,是別教的二諦;界外的相即,是圓教二諦。大家當然能夠明白嘛,是吧?分界內和界外,分相即、不相即,二二相乘,二二得四,就分別對應四教。

【三相接,合七也。】你看,一樣的,是吧?相接,圓接通,別接通,圓接別。

【若對上數之,析法權實二智;體法二智;體法含中二智;體法顯中二智;別二智;別含圓二智;圓二智。】分別就有這麼多種,你看,析法、體法,一二三四五六七,這就七種全部出來了。析法權實二智,這是藏教的兩種智慧;體法權實二智,是通教的兩種智慧,二智;體法含中二智,這是什麼呢?通教的被別教所接;體法顯中二智,是通教被圓教所接的二智;別二智,是別教當下它自己本身的這種二智;別含圓,是圓接別之後,它本身的這種智慧;最終是圓二智。

【上七番各開隨情、隨情智、隨智,合二十一種諦。】你看又分,那就三七二十一種,隨情、隨情智、隨智。大家也知道啊,隨智是什麼呢?最高的境界;隨情是相對初級的;隨情智呢?中級的。

按我們現在,我以前也講過,我們大家現在都是隨情,我們都是有情眾生,有情眾生就不可能沒有情。你想得到點智慧,你現在智慧摸不著邊,你還是先從情裡面修吧,慢慢少一點,慢慢少一點,能夠修出那麼一點點智慧來。智慧越多越多,哪怕是情和智,就相對屬於兼具的一種狀態,平衡。好,最後呢?情越來越少,智慧越來越多,最後情都沒有了,只有智了,這就叫隨智。情是有情執,它是有執著,它是有分別,它是有煩惱的一種狀態。就是你這個執著煩惱越來越少,你才能慢慢過渡到完全智慧的一種狀態。

大家不要說,哎呦,一到智慧,這個人是不是太理智、太冷靜了,是吧?我們都沒有感情了,不講情誼了——不是那種理解啊,千萬不要那種理解。我們不要用世俗的這麼一種情感,去分析這些東西。佛教所講的情,不僅僅是感情的一種東西,比感情它更加寬泛,你只要有執著、有分別,都算是情。

不僅僅是從感情方面的,就是有時候我們很多東西不是從感情,有時候你從見解方面也是一樣的,有情,還有見。你的知見,你的思想,你的觀念,不僅僅說,哦,他跟我感情深,我就對他更好點,他跟我沒什麼關係,我就跟他關係保持一般般,不是這個意思。

即使有時候跟你感情好的人,當然你這個人說心性很惡劣,特別自私,感情再好,你對他一樣冷漠啊,這就屬于思想觀念有問題了。所以說我們不要說什麼都是用世間的這種概念去套佛法的一些概念,不是一回事。

你說到了智的時候,這個人什麼都是太理智了,太冷靜了,是不是就沒有情感了?也不會啊,菩薩他為了度化眾生,他會從空而出假,雖然是有智慧、空智,但是他也會隨順眾生啊,不是你需要嗎?是吧?需要,那我就跟你之間做同學、做朋友、做兄弟、做姐妹,都可以,他是隨順你來,只要你歡喜,怎麼都好。

所以從這個智裡面,他是可以隨順你來隨情的,但是在他自己這個境界裡面,他永遠是保持這麼一種智慧、理智的一種狀態,但也不妨礙他為了隨順你,而示現種種不同的所謂的初級或者是低級的一種狀態,沒關係的,你是看不到他的,他是能夠看得到你,他能俯就群生,是吧?我們只能仰視他,夠不著。

所以大家不要想,成了佛之後是不是大家太理智了?成佛之後他更慈悲,最慈悲的無過於佛,是吧?最能度眾生,最願意度眾生的,無過於佛。反而就是你因為有情執、有分別,反而你,有些眾生你喜歡,有些眾生你討厭,是吧?你跟眾生之間就有距離,知道嗎?你心上就有距離,情感上有距離,你的認識上有距離,所以你的生命啊、種種因緣上就會有距離。你想接近他,你想幫助他,你都幫助不了。正是因為你沒有這些距離,所以你才可以無限地接近他,有更多的機會去接近他。先把自己的障礙打斷了、打消了,你才能讓眾生能夠進得來,或者你能夠主動去接近眾生。

【今七番二智,亦各開三種,謂化他權實、自行化他權實、自行權實,】又把它分成三種,七番二智,是吧?化他的,主要是為了度化眾生的。第二個,自行化他,不僅僅化他,化他之中還有自行。實際上跟前面這個隨情智,它就大概相通。隨情的話,主要是指化他的;自行化他呢?隨情智的;自行權實,隨智的。自行權實是自己的境界,實際上是佛的境界,自行化他是菩薩境界,化他權實屬於菩薩以下,當然也有一些就說沒有真正進入聖位的菩薩,也可以說是有化他權實,二乘都包括在裡頭。

【合二十一權實也。】所以我們想這個地方,實際上大家不要想,它僅僅是個概念,就我們世間為人處事,有些東西都是可以對照的。比如這三種,什麼隨情、隨情智、隨智,或者化他、自行化他、自行。就是我們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實際上有不同的一種方法可以去做,沒有說哪種方法就是最合適的。相對來說,可能比如說會有粗妙,會有高低的一種差別,但是即使有高低的差別,並不是你這個最高的、最好的方法才是最適用的。在當下這個因緣裡面,也許我們說,用其他的,不是最高的、最好的一種方法,反而能夠更加地相應。

所以我們佛教不是有什麼呢?契機。還有什麼呢?契理。契理,還得契機,知道嗎?實際上在有一定的時候呢,契機有時候比契理還更重要。因為你一下要契理的話,那太高了,契不到。先契機再說,先用方便的法門,先讓眾生能夠接受,能夠歡喜。然後從這個契機的角度,再慢慢地進入這個真理,反而更容易。因為我們眾生的根機,現在的根機都比較差,直接跟你講道理,你也聽不懂。即使聽懂那麼一點點,你也修不了,乾脆就契機得了。

所以我們在世間辦事情的時候,有時候也是一樣的,不同的方式方法。有些人說,這個人光講人情,不行,都講關係,那肯定我們大家都覺得不好。這個人太理智,什麼關係、一點情面不講,也不行。反正大家好像還是覺得有情有理才是更合適,但並不是這種狀態就好。 實際上我們有時候想,他理智一點又有什麼不好呢?幹嘛一定得講情呢?講情是你自己的一種方式方法,或者你能夠接受的一個方式,或者一種尺度。換另外一種方法,人家可能就不這麼看,你幹嘛要得執著自己的呢?是吧?

所以佛教裡面,他也是一樣的,你自己選擇適合你自己的修學的方式。智慧也是一樣的,雖然我們不能真正說達到這種境界,但實際上有些名詞概念的東西的話,它跟我們之間是可以結合的。跟我們的修行,跟我們的思維,你是可以自己慢慢通過這些東西思考,得到一些啟發。

做什麼事情啊,這個人就是不要太固執,知道吧?我們現在不是講開放嘛,開放,先得開放。當然開放裡面還有很多講究,怎麼開放?哪些能夠開放的?哪些不能開放?這你是後面去學,但起碼你得有開放的一種思想。開放之後,然後你再慢慢去解決一些問題。學佛也是這樣子的。

【若析法權實二智者,照森羅分別為權智,盡森羅分別為實智。】照森羅萬象,能夠分別種種法相,那屬於方便智,也屬於世智,也叫俗智,俗諦嘛。真正的真實的智是「盡森羅分別」,把這些分別、執著全部都消除掉,這才是真實的。

【說此二智,逗種種緣,作種種說,隨種種欲、種種宜、種種治、種種悟,各隨堪任,當緣分別。雖複種種,悉為析法權實所攝,故有化他二智。】這裡面實際上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說此二智,什麼逗種種緣,是對種種不同的因緣所說的,有不同的因緣,我們就說不同的法,作種種說。隨種種欲,眾生有不同的樂欲,有不同的興趣,你是感興趣,你是喜歡這個,他喜歡那個,樂欲不同。種種宜,適合他的種種根機,他喜歡這個,他適合這個。種種治,有種種對治的辦法,或者是佛法,通過對治之後,他能夠得到種種的感悟。

各隨堪任,隨著不同的眾生,他自己都有他自己能夠對應的修學的法門。有些他只能修這個,有些他只能修那個。你不能堪任,你能修這個小的,可能就修不了大的,你這個根機因為不夠能力,所以叫不堪任。你能堪任的是屬於這一類的佛法。雖複種種,悉為析法權實,都屬於析法裡面的,最低的三藏教的這個權實之所攝。故有化他二智。

【化他二智,隨緣之說,皆束為權智;】。你看,不管是化他二智,化他二智裡面本身又分為權智和實智。但是化他二智呢?最終又把它總結,都通通又屬於權智。

【若內自證得,若權若實,俱是實證,束為實智。】就是化他的,是隨眾生之緣而說,就叫權智;如果是自己內證的,不管是權或者是實,它又稱為實智。它就是當下,比如三藏教裡面,它又分成這兩種:一個是化他,一個是自行。化他的二智,三藏教的二智,是權智;自行的三藏教的二智,是實智。

【內外相望,共為二智,故有自行化他權實二智也。就自證權實,唯獨明瞭,餘人不見,更判權實,故有自行二智也。】就是你自己所證得的境界,別人是不能了知的。這兩種,他這種智慧,雖然都叫實智,但是裡面他自己證得的,又分自證的權智和實智。

【今更約三藏,重分別之,此佛化二乘人,多用化他實智。二乘稟此化他之實,修成自行之實。故佛印迦葉云:「我之與汝,俱坐解脫床。」即此義也。】就是佛化二乘人都用什麼呢?化他的實智,而不是用化他的權智。然後二乘人修這個化他的實智,最終修成了自行的實智。

【若化菩薩,多用化他權智。其稟化他之權,修學得成自行之權,佛亦印言:「我亦如汝(云云)。」此三種二智,若望體法二智,悉皆是權。】就對於三藏教的三乘人來說,他又有不同的分別。對於前面二乘人,聲聞和緣覺乘的三藏教人,佛主要用化他的實智,來教化二乘人。對於三藏教裡面的菩薩乘的人,多用化他的權智來教化三藏教的菩薩乘的人。

但是不管怎麼樣,三藏教的菩薩乘也好,他的二乘人也好,望後面的,他要相對於後面的通教的體法二智,他都是屬於權。所以說「悉皆是權」。

【故龍樹破云:「豈有不淨心中修菩提道?】就是如果你自己心不清淨的話,你是修不了菩提道的。他說的是什麼呢?三藏教。

【猶如毒器,不任貯食,】就是你這個器具,這個容器本身是有毒的,你就不能裝其他的清淨的食物,就不能裝真正的佛法,大乘的佛法就裝不進去,你這個根機不夠。

【食則殺人。」】譬如說你這個裡面有毒,把這個食品裝進去了,這個食品也變成有毒了,你會殺人。當然不是指真正的殺人了,最終是什麼呢?你這個根器不夠的話,反而會害人,對自己來說,不相應,就這個意思。

【此正破析法意也,】用體法來破析法,所以說,【故皆是權(云云)。】就是析法的三乘人的權實二智,皆是權智,皆是權。

下面講體法,【體法權實二智者,體森羅之色,即是於空,即色是權智,即空是實智。】你看,所以當下就是空,色即是空。所以我們明白這個通教很有意思啊,基本上我們講的很多般若的經典,般若主要是講空性為主,當然最終也回歸中道,但是它更多的著重的地方,還是在空方面講得更多,而且是當體即空,也就是體法空,它更多的內容、主體的內容,都是講這些東西。所以說叫即色即空,色即是空。即色就是權智,即空就是實智。

比如我們說,「色即是空」,這就是什麼呢?實智。「空即是色」,這就是權智。你不能說只有「色即是空」,沒有「空即是色」,那就不完整。為什麼?既然是「色即是空」,反過來一樣的,可以推到什麼呢?「空即是色」。因為「即色即空」,空和色之間沒有任何的差別,它只是我們敘述方式的一種不同而已,把前後掉了一個個兒,但實際上都是一回事,本身之間沒有什麼本質的差別,只是從這方面強調的話,它是屬於權智,從那方面強調、從空方面強調,它是實智而已。

【大品云:「即色是空,非色滅空」,】這就顯出它跟前面這個析法智不同的地方。即色是空是什麼呢?體法智。色滅才空,這是什麼呢?析法智。不要滅色才能得到空,色不用滅,當下這個色就是空,這就是體法智,叫當體即空。

【正是此義。為緣說二,】因為有種種不同的根機、根緣,所以佛分別用這個體法和析法,這兩個方式為眾生說。

【緣別不同,說亦種種。雖復異說,悉為化他權實所攝,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既是隨情,】你看,所以這裡又回答了,化他是隨情,自行是什麼呢?隨智。如果來個自行化他二智的話,就是隨情智。只要是化他的,都是隨情,既然是隨情,所以說化他雖然有權智,也有實智,不管是化他的權智和實智,最終都把他總結為叫什麼呢?權。

【皆束為權;內證權實,既是自證,悉名為實。】自行的、內證的權實二智,既然是自己證得的,它不管是權也好,不管是實也好,最終都把它叫作實。這是從通教本身,跟前面藏教本身也是一樣的,它歸納的方式都是一樣的。這是從當下本教來說。

但是如果藏、通之間對立來說,相對來說,又不一樣了。即使是藏教前面內證的權實二智,它相對自己來說是什麼呢?是實。它如果是相對於通教來說,它就變成權了。它甚至不要相對於通教的內證,就是自行的實智,它是權;它即使相對於通教的權智,三藏教的實智都是叫作什麼?叫作權。就是你跟人家的權智都比不上,別說跟人家的實智比。就是下一教的跟上一教的,差別就這麼大。你的高級、最高級的,比人家最低級的都比不了。

這也可以理解,比如說你上初中,你初三的水平跟人家高一的水平能比嗎?初中也分三個年級,初一、初二、初三,初中。高中也分三個年級,高一、高二、高三。你剛讀到初三畢業,你比人家高一還是差,就這個意思。

再往下,【以自之實,對他之權,故有自行化他二智也】。就把它分成自行二智和化他二智。【就自證得,又分權實,故有自行二智也。】跟前面是一樣的,這都是重複的。

【此三二智,望含中二智,復皆名權。何者?無中道故(云云)。】此三種二智,就是通教的三種二智,自行二智、化他二智、自行化他二智,相對於通教本身具備的這個含中二智,就是被別教所接之後,它含有這個中道、中諦的這麼一種智慧,它都叫作權。從通教本身來講,哪怕是它達到最高的自行的實智,它也不能跟別接通的這個含中二智相比,它那種境界就更高了,為什麼呢?沒有中道。

【體法含中權實二智者,】下面又講這個含中二智了。【體色即空不空,】又是空,又不是空,你看,前面說即空,就講到個空為止。現在再進一層,不但是空,也不是空。又是空,又不僅僅在空的這麼一種境界上。所以說非空,這個不空就是非空。

大家不要說「不空」就是「有」,千萬不能用「有」去替代了,錯了啊。你用「有」替代,犯了什麼錯誤呢?大家知道嗎?那你又用相待法去描述佛法了,明白嗎?佛法,真正的佛法是用絕待的,所以它只用「非」,不用另外一種說「有」的方式去講。非空、非不空,或者非空、非有。

實際上非空跟非有之間還有點區別,大家自己去想想。非空和非不空,跟非空、非有是不一樣的。大家想想啊,不是雙重否定之後,它就是肯定了,不是這個意思,又回到原路上去了。既不是空,也不是不空,它是畢竟空。如果是非空非有,空和有之間是對立的,是相待的,是不是?這個相待的表達,跟前面的那種絕待的表達,是不一樣的,還是稍微有所不同。

【照色是權智,空不空是實智。】你看,體色就是照色,即空不空是實智。體色照色是權智。【說此二智,赴無量緣,隨情異說。雖復無量,悉是含中二智所攝,】既然是非空、非不空,所以說它裡面就有中道的這個理性存在了,中道的這個真諦存在。

【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本是逗機,】逗眾生之機,【皆名為權;】自己證得的這個二智,【自證二智,】才叫什麼呢?【皆名為實。於自證二智,更分權實,故有自行二智。此三二智,】所以說這自行、化他、包括自行化他,這二智,【望顯中二智,】望後面的顯中的二智,又是權。你看,【悉皆是權。】就是圓教接入通教之後,所開發的這個顯中的二智,比別教接通教的所得的這個顯發的含中二智,又更高一層。

【何者?帶於空真及教道方便故。】就是說,別教的中諦雖然說出來了,但是它是帶於空而說中。圓教的話不要帶於空真,直說中諦。另外說教道方便,就是他在教方面,不夠究竟,不夠圓滿。

【又體法顯中權實二智者,】這說的是通教之中最後一個二智了啊。【體色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了色是權智,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是實智。】他就多了一句,一切法趣空不空。就是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法當下就是中道,明白嗎?

甚至前面,說實話,體色即空不空,這個東西,你甚至有時候都可以把它忽略掉,它都屬於過渡性的一種描述的狀態,實際上最終所要真正顯發的就是,一切法當下就是中道,而不僅僅是一法,一切法平等。

我們有時候只是觀察一件事情,比如別教,它是別別不同,這個法是這樣的,那個法是那樣子的。比如說九法界,你聲聞就是聲聞,菩薩就是菩薩,佛就是佛。到了圓教這裡,沒有聲聞、緣覺,也沒有菩薩,都是佛,甚至連六道眾生也都是佛。他能到達那種境界,就完全不一樣了。

所以佛能夠入十法界。入十法界,其他的九法界在佛的當下,全部都是佛法界。如果是別教的話,還做不到那樣。為什麼呢?他九法界之間還有差別,既然有差別的話,說實話,你就沒這麼自在了,明白嗎?就是覺得你跟他之間是有分別的,你跟他之間是有距離的。

打個比方,就像我們平時世間,舉個例子,如果你跟自己各方面興趣、愛好、年齡階段各方面最好的朋友在一起,你會覺得最舒服。但是跟普通的朋友在一起,你就達不到那種境界。你要跟自己討厭的人在一起,你覺得就很難過。是不是?你跟不同的人接觸,你就有不同的感受。為什麼?因為你自己的煩惱很多,你沒有這麼大的能量,沒有這麼大的智慧,所以你不能萬法平等。

有些地方你能平等,你能平等的是這一類的,知道嗎?都要達到這個層次的,你能平等。哦,對好人,我特別欣賞,我特別喜歡,覺得跟他在一起太舒服了,太好了,我就永遠願意跟他在一起。其他不好的人,最好能離我遠一點,不要找我,我也不會找你。但是佛不一樣啊,對所有的眾生都是一樣的,眾生給他所帶來的所有的感受,也肯定都是一樣的,在他這裡都是平等的境界,就不會有這些差別了。

所以我們就得去修這些東西,但是現在我們還修不了。現在我們說,近君子,遠小人。我們要近善知識,要親近善知識,先遠離惡知識,先還是給大家一些分別的佛法。為什麼?你這個階段還沒達到那種境界,不能一蹴而就。一步一步地往上走,循序漸進,且長呢,那個路很長的,是不是?到最後才教你,這才是平等,那是最高的一種境界,以後再說。

但是先明白,先從心裡不要有障礙,但是從事實上肯定會有障礙的。比如說,我從心裡觀想,一切眾生平等,再壞的人我也要對他好,哪怕是地獄的眾生,我也要對他慈悲。當你真正見到了,你該難受還是難受。這些事情一考驗,你就原形畢露。但是你先心裡想一想,先嘴巴上先說一說,慢慢地練,等到以後因緣具足了,你再適當地接觸,你可能就跟現在,沒這麼難受了。他就越來越有這種能力了,先練點假的,以後再來真的,知道嗎?就這樣子。

所以佛教裡他為什麼修觀想?觀想實際上就是我們自己想出來的一種境界。比如我們念佛也是這樣,我們說在想佛的相好,實際上佛像的相好,跟真實佛的肯定不一樣的。打個比方,就把這個佛像畫得再好,最高明的畫師,把佛像畫得再莊嚴,但跟真實的阿彌陀佛肯定是不一樣的。但即使不一樣,你有這個像,比你自己內心沒有這個像,你去觀想,那要強不知道多少倍了。

那我們念佛也是一樣,你就念一句佛號,你在想佛,佛很慈悲,佛力來加持我,佛的光明照注於我,你這時候就能獲得力量,你這個念頭能夠專注,能夠投入這個清淨的念頭裡面去,佛的這種力量,他就能夠慢慢地加持、能夠攝受於你。如果你不去想這些東西,你去想其他的世間的,那一點力量都沒有,是吧?

所以這個假,慢慢地假亦成真啊,假作真時真亦假,別說真亦是假,最後假亦是真。從「像」,到「就是」,慢慢就接近,從相似到真實,他有個過渡,而且這個過渡的階段是相當相當地長的,就像我們所見到的佛的身體。

比如說,我見到佛了——真正的佛你是見不到的,就算你修得好點,最多見到佛所現的一個相,叫什麼呢?應化之身,而不是佛的法身。如果你見到佛的法身,你絕對不會這麼傻,說我見到佛了,法身還用見嗎?法身能夠用見去描述嗎?法身是無形無相,你還說見?那一下就把自己這個尾巴露出來了,真丟人。不用見,法身無處不在,法身又是無形無相的,就這麼有意思。

就像我們說用個鏡子一樣的,去照這個世界,鏡子本身之中是沒有相的,但是外在的這些萬事萬法,一對鏡的時候,它都能在鏡中去顯現,它有鏡中之相。但是鏡中之相,並不代表鏡本身它自己內在有個相,鏡本身還是空的,知道嗎?相是假的。大家明白什麼意思嗎?這就叫作不可思議。

雖然它是空,它本身不具備真正的相,但是它不妨礙外在的相在它這個鏡子之中都能呈現出來。就像這個法身,雖然是無形無相的,但他並不妨礙能夠應現種種應化的身體,他能現種種相。

我們就用這個鏡中之相,來對應這個法身一樣的,這個比喻可能大家就容易理解。本身是無一物,但不妨礙萬物之中自然在他裡面呈現,他能夠照見萬物,他就具有這麼一種能力。當然我們不僅僅是能照見萬物,我們的法身不僅僅能照見萬物,而且能夠什麼呢?變化成同萬物一樣的種類。有因緣的話,可以去教化眾生,更加不可思議,這種力量很強大。

所以一切法都趣空不空,你這個能趣,那個就趣不了;這個能夠歡喜,那個就不能歡喜,那就還不是真正的這個圓教,你不夠圓,就是我們世間也講,叫圓融嘛。你不能圓融,你這個性格就比較格澀,哎呀,這個喜歡,這個人是個善知識,這個修行很高,我特別喜歡他。那些看不上的,哎呀,算了,算了,我也教化不了。雖然有慈悲心,但他跟我之間確實有距離。不能,這說明你還沒有修圓滿,還差著。

【為緣說二,緣既無量,說亦無量。無量之說,悉為顯中二智所攝,】化他有種種說法,有種種方便,但最終的目的都是要得到這個顯中二智。【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既是隨緣,悉名為權;】在顯中裡面的化他二智也是權,自行二智也是實。

【自證二智既是證得,悉名為實,以自望他,故有自行化他二智。就自證二智,更分權實。】自證的裡面,也有自證的實智,和自證的權智。

那麼好,【此三二智,】就是這個顯中裡面的自行二智,化他二智,自行化他二智,【望別權實二智,】相望於,比較別教的權實二智來說,【悉皆是權。何者?帶即空及教道方便故。】為什麼它跟別教的權實二智比較,它又叫作權呢?它因為是從通教裡面發展出來的,它還帶有通教的一些特點,叫帶即空及教道方便,它有即空的一些色彩,這個即空就是通教本身的一些色彩,它不純,不夠圓滿。

再往下,【別權實二智者,體色即空不空,色、空俱是權智,不空是實智。】當然我這裡講啊。算了,這個時間也差不多了,不講下面這一段了。

這裡面的話,我還得把自己個人的一些不同的理解說說。他這裡說望別教的權實二智,悉皆是權。這句話一分為二,我認為是這麼理解的,我就認為我的理解可能會有一點道理,雖然書上沒有說,智者大師都沒有說,不能僅僅這麼一看。

雖然它帶有即空和教道方便的一些缺陷,或者不足的地方,它跟別教的權實二智來比,它是屬於權,就是它的層次要低一些,別教反而是實,但是未必!為什麼呢?別教本身它也有它不足的地方,它沒有「一切法趣空不空」,大家會發現,後面慢慢去學就知道了。

它只有前面這一段,「色即空不空」,我們再往後面看,是怎麼去理解的。「體色即空不空」,但是沒有說「一切法趣空不空」,沒有這一句。別教的當教,它本身這個教的當下來說,它是不具備「一切法皆是佛法」的這麼一種圓融的思想,它雖然講到中道,但是中道不能遍一切法,一切法也不能含具中道。

所以說,實際上通教被接入圓教之後的這個顯中二智,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它實際上比別教的權實二智要什麼呢?要更高,我告訴你。這東西不是我隨隨便便說的,大家以後去學天台的教理裡面,它會講這些東西。它被接入之後,雖然它還會帶有前面這個通教的一些色彩,或者不足,這是它的缺陷。但是它被接入圓教之後,因圓教把它的境界一下提高之後,反而它超越你了,大家明白這個意思吧?

就是你原來本身這個能力不足,比如說你手中只有一百萬,別人有三百萬,好比一百萬的就是通教,三百萬的就是別教,但是你本身沒這個錢,你跟著他三百萬比,你錢是少。但是現在呢?因為你認識一個有一千萬的人,人家借給你五百萬了,當然這個比喻不一定特別合適,你手上是不是就有六百萬了?你這六百萬比人家三百萬的這個,別教這個三百萬,反而要高了,知道嗎?但是你要知道,這個五百萬不是你自己的,你還得還,知道嗎?你雖然暫時好像是比別教的這三百萬高,但是最終你得通過這個借給你的錢,再賺更多的錢,你才能真正超越這個別教,大家明白什麼意思嗎?

就是從理論上,從暫時這個現象上,你反而可能是超越別教了,但並不代表你真實的水平就一定達到超越它的這個境界。但是你只要具備這個基礎,你超越它,是必然的一個結果,所以大家學佛要明白這些事情。

就是說,我現在用這種方式實際上就給大家提供一種什麼樣的思維呢?就是我們現在很多的佛法,我們不一定修得了,或者也不一定完全能夠學懂,但是你得去學,你能學多少是多少,明白嗎?你學了之後,以後就能用得上,你這個因緣就會更早地成熟。

如果你都不學,不結這個因緣的話,那以後你就跟這個沒有緣分了,你就會浪費很多的修學的這個時間了。你這修學的效率啊,修學的這個功德啊,都會大大地降低,層次也會降低。即使你不能完全按照它百分之百的實行,能夠行之一二,那你已經比前面,甚至比你高的那個階段更高,因為你學的是更上乘的法門。你本來是下乘的,現在你反而一學上乘法門,能夠超過中乘的了。雖然你學得還不太像樣,甚至你現在比中乘的實際的境界,還低得多,但是給你以後超越這個中乘的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遇。

就我們現在叫什麼呢?跨代,是吧?我們叫什麼?彎道超車嘛。現在不是說彎道超車了,我們直接跨越這個工業時代,直接走入信息時代,反正這個工業時代跟這個先進國家也比不了了,我們直接進入信息時代完事了。跨越這個層次,我們不要資本主義階段,我們直接跨入社會主義階段,就這個意思。

直接從封建社會跨入社會主義,是不是?可以的嘛,為什麼不能呢?你幹嘛還得一定說,從封建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然後從資本主義社會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未必!你可以直接修其他的。修,當然可能對你來說,會有一定的難度,但並不是說你完全就沒有一點點的能力。你是可以的,慢慢積聚這個能力,你不需要說一步一步地去往上走。這裡也是一樣的。

當然說,有些事情也不能說這麼絕對,就說你前面的就可以忽略,不用再學了嗎?不是!以後再學,知道嗎?以後回頭再學,為什麼呢?你修了更上乘的法門,你回過頭來再學那些什麼,以前的沒有學好的,不足的這些什麼中乘啊,或者下乘的,那效率太高了,隨隨便便學一下就完事了。以前可能用幾十年學的,現在三年就夠了,因為你學習能力更強了。

所以修學裡面還是有些不同的因緣,有不同的方法,僅供大家參考啊,是可以實現的,並不是說沒有一點點的這個竅門。但是這個竅門,也是建立在你有這個善根因緣的基礎上。沒有這個善根因緣,你聽都聽不到;或者你聽到了,也不會信;或者信了,暫時也修不了,學不了。就是暫時這個緣分還不夠,你還得積累這個聽佛法的、聽這個上乘佛法的更多的因緣,你才能達得到。

但是你說,我乾脆,學不了我就不要了,可能就錯過非常好的一個機會,你錯過了一個最好的發展的機遇,是吧?就像我們現在的話,錯過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那我們在娑婆世界也是的,如果你錯過這個法華圓教,你說我也可以修淨土,我就念阿彌陀佛,我事修就行了嘛,我心中有佛,佛中有心,我念,一句一句地,我念念不斷——倒是很老實,也很實在,但是你方法太笨了,效率太低了。

你掙錢就是天天一個人自己幹,一天天掙一百、二百、三百,掙到一千你就很了不起了。你要開個公司,一千個人、一萬個人給你打工,每個人身上抽十塊錢,都比你現在掙的多多少倍。這就不一樣了,你幹嘛呢?當然能開公司,你先得學,練練開公司的本事,知道嗎?

然後你自己本身可以有這個能力,慢慢發展的。你天天就這樣,不想開公司,你不求上進,天天也是無事可幹,天天都乾重樣的活,你就把這個時間實際上就浪費了,效率就最低了。你天天進展一點,今天當不了老闆,我先學啊,學個三年、五年、幾十年,我有一天就能當老闆了。

你幹嘛天天都原地踏步呢?天天就掙三百塊錢、五百塊錢,三十年之後你還是掙三百,人家都已經掙三萬、幾十萬了一天。原來你們起點都是一樣的,但人家更積極,更精進努力,他就能達到那個階段。不要一蹴而就。一天提高一點點自己的能力,一天再提高能力,等以後可能就會量變積累成質變。就完全用不同的方式去生產,你的生產力大大提高了。

學佛也是這樣的。所以你對自己有時候要稍微狠一點,知道嗎?把自己的潛力得逼出來一點——不要太狠啊!狠一點是應該的,不然的話,你怎麼進步?有些人,哎呦,輕鬆、自在、逍遙。過得太清閑,沒有用的,你沒辦法進步。

好,今天時間也到了,下面有兩個問題,給大家簡單解答一下。

第一個問題:「阿彌陀佛!師父慈悲,上節課講到三藏的下智觀,弟子對於四善根、四果智和下智的對應關係不太清楚,恭請師父慈悲!」

這都屬於,基本屬於三藏教的一種智慧。比如說下智,三藏教的下智,是什麼呢?屬於聲聞智,緣覺智,或者菩薩,屬於他們三乘人的這種智慧。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已經證入聲聞的果位以上的三藏教的聖人,叫作下智,他是相對於通教、別教或者圓教來講,他是屬於下智。

但是前面還有一個什麼呢?四善根,四果智。四善根就是什麼呢?屬於內凡,實際上還有個五停心智,五停心智這裡沒說,直接就四果智。就是下智裡面就包含什麼?四果智為主,知道嗎?主要是以四果,聲聞四果嘛,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用聲聞四果就涵蓋了後面的緣覺和菩薩。

實際上三藏教的緣覺和菩薩比聲聞這一層,他要更高一些,但大概都屬於這個下智的這麼個範疇。他智慧略比聲聞更高一些,是緣覺。菩薩呢?又比三藏教的緣覺要高一些。但是他都不超越於什麼呢?破除這個見思惑,證得偏真理性。他們證的都是偏真理性,見的都是偏真真諦,這個真諦還不完整,前面說過。偏真的話,只偏於理,沒有事。

所以我前面講的叫什麼呢?無餘依涅槃,他就很難發起這個心去度眾生,即使能發心度眾生,他有菩薩乘,他那個修的六度,也叫事六度。他這個沒有證得這個理的話,修的六度,這個層次比較低,就是我們說的這個認知度啊,或者這個境界,不夠高。

打個比方,就像我們世間,你也修六度,你也修佈施,但是你這個佈施,本身之中是有分別心的,你會分別對像。比如說你聲聞的人,他能夠度化的眾生,他是有限的。跟他有緣的,有機會的,他願意去幫助。跟他沒有什麼因緣的,可能他就很難發這個廣大的心去度人家,這是一方面。

另外能夠度化眾生的這種能力,也是有區別的。他這種智慧不夠高,所以最終他能夠給予眾生的幫助也很有限。一個是範圍有限,一個是幫助利益的力度也是有限的,所以叫作下智。

前面什麼五停心、四善根就更基礎了,還沒有進入果位之前的智慧。五停心就是前面修的這個五停心觀,五停心觀本身就是智慧。用五種停心的觀法,來觀察你所對應的這種境界,它本身就是一種智慧。

比如我們說,多貪眾生不淨觀,多嗔眾生慈悲觀。就是當你一旦有貪心起來的時候,你要用不淨觀去對治。這種不淨的觀,本身就屬於一種智慧,你得修這種觀法,提升自己觀察這種境界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越來越高的時候,它就成為一種智慧了。

等你這種觀已經修成了,說明這種觀智已經具足了。以後有這種觀智的話,你就不會在這個方面再去貪著了。比如你修這個不淨觀修成了,你對這些世間的男女色,甚至對世間的萬事萬物,你都不會有貪著了。你得去修啊,用不淨觀來對治。

那麼四善根是什麼呢?暖、頂、忍、世第一義,實際上還是從修四念處裡面出來的。四念處,大家記得四念處嗎?身、受、心、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對於身、受、心、法這四種境界,你都能心無妄念、心無顛倒,用不淨、苦、空、無我,分別來進行對治。

但是我們想一想,實際上什麼不淨也好、苦也好、空也好、無我也好,它本身不是究竟的一個境界。大家明白嗎?不淨,也非不淨,你得往這方面繼續去發展。你不要說,哎呀,這個東西是不乾淨的,你認為它就是不乾淨的,給它下了個定義了。那不乾淨,你就會產生分別,會厭惡,哎呀,這個身體不乾淨,比如你觀自己的身,觀身不淨,有些人說這個身體太不乾淨了,不要了,趕緊死吧,趕緊走吧,這個身體太肮髒了,太罪惡了,你就會有這種想法。所以到那個時候的話,你也得把這個不淨的思想,你得放下來,不要執著於它是不淨的,這樣的話,你才能產生出平等的這麼一種狀態。

所以這裡面還有很多的講究,就是我們修行之中,不要認為哪種方法或者哪種觀念,就是絕對的——沒有!只要有知見,都得放下,最終都得破除。最終佛教叫無所得。所以為什麼說通教啊、般若啊適合大家學習?因為它不會走偏。凡所有相、凡所有見、凡所有法,皆是虛妄,你所有的分別心、所有的妄想、所有的顛倒,你都得慢慢地從這裡剝離出來。

下面第二個問題,第二十八講經文講到,【又決了別教歷別之智入於妙智,當體即是某位,進入是某位,細捒(云云)】,其中進入是某位,是否可以理解外道被圓教接入後,當下也成為圓教的各品位?恭請師父慈悲開示!

恐怕不是這麼簡單,就是他說,別教的歷別之智,被接入圓教的妙智之後,那麼別教當時的這個位置,當體就變成圓教的這個位置了,相應的一個位置。就是你被接之後,看你被接的是哪種根機,或者哪種程度,接入到圓教之後,你所能夠相稱的這個位置是哪個位置。

打個比方就是說,我這裡經過考試選拔之後,考入大學了。考入大學之後,我們還得分班啊,有些班的話,可能比較高一點,尖子班,有些班是普通班。那麼好,尖子班,它錄取分數線,雖然你都已經達到了,基礎的分數線你都已經達到了,你甚至超越了,但是你的分數線比尖子班的要求更低一些。

比如說我們進這個學校是要求六百分,但是進入這個學校的尖子班得六百三十分,你只有六百二十分,那麼好,你只有在這個學校的普通班裡面學習,你成為他們班級的一員。如果你能夠超過六百三十分,你六百三十五、六百四十分,好,你在這個學校的同一個年級不同的班級,尖子班裡面待著。

這個也是一樣的,別教雖然都可以被接入圓教,但是在被接的時候,你所具備的這種根機、善根不同,所以被接入圓教之後,你所對應圓教的位置也是不一樣的,就是對號入座,實際上就這個意思。比如我們去看戲也是一樣的,你花更高的價格,買的是貴賓位;次一點的價格,可能是比較前排一點的,位置也還可以;你要最便宜的票,一百塊、幾十塊,算了,隨便找個位置,後面,最後面,離得遠。它就是這樣子的,享受不同待遇。

但是這裡說,是不是外道也能被圓教接後,成為圓教的各品位?這種情況不是沒有,但是這種情況相對是比較少。你不要看他是外道,有些東西啊,外道之中也有高人,大家明白什麼意思嗎?雖然他當下這個因緣成熟,他所學修的是外道,他的身份也是外道,但是因為他前世曾經修過佛法,跟圓教,或者跟別教,他有這種因緣。但是他現在的果是什麼呢?外道的果先成熟。但即使外道的果成熟,也不能抹殺他前面這些佛法的因緣,所以有時候也能直接從外道之中,直接被圓教接入,進入圓教的位置,明白嗎?

就打個比方,某些人就說,現在中學考試,有很多中學是重點中學,更多的中學是普通中學。重點中學被重點大學所錄取的這個錄取率是不是更高一些呢?但是並不能說普通中學就沒有這個尖子生啊,它錄取率可能很低,你一個班級可能有百分之二十、三十都到重點大學裡面去了,但人家百分之二、百分之三總會有啊,哎,這就是外道。

打個比方,你層次雖然比他低,但是裡面也有出類拔萃者啊。所以我們看眾生的因緣也是一樣的,當然它是有個概率,概率不好改變。就是越低級的、層次越低的,惡道的眾生,他要求得解脫是更難的。善道的眾生,要求得解脫的機會是更多的。所以為什麼我們說要遠離三惡道啊?就是這個原因。

有些人說,啊,不要,沒事,我在三惡道只要好好修,也能出來。就跟我們世間經常說,哎呀,這個專家說抽煙會得什麼肺癌,不利於健康,你看我抽了煙,活一百歲。那你是個例,因為你是低概率的人,你不能拿這個低概率普遍地去說,絕大多數人可能他的健康都會受到很大的損害。因為你有這個福報,或者你是屬於低概率的人,你還能活得這麼長久。但是這個概率是不可改變的,你只要有不正確的這個生活習慣,你可能不健康的這個因素就會積聚得更多。

學佛也是一樣的,所以為什麼我們要離開這個娑婆世界,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呢?有些人說,在娑婆世界發菩提心嘛,求菩薩道嘛,不是更加精進勇猛。你看《無量壽經》都說了,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等於在極樂世界修行一劫,甚至更長時間,是不是效率更高啊?但是你想想,你能在這裡修行幾天呢?你修行的質量能達到那麼高嗎?你不要說拿一句話說事,知道嗎?你在娑婆世界能遇上佛法的概率,能夠修學佛法的概率是極低的,如果能夠修上,那都是億中無一二,百千萬劫難遭遇啊。

但是你到極樂世界,分分秒秒,你不想學都得學,是吧?眼睛所見到的外在的這個山河大地,它當然沒有山河,見到的一些樹木啊園林啊,它都是在表法,聽到的一切聲音,眼、耳、鼻、舌、身、意都是佛法,你不修都得修。所以有些東西不能拿這些難易啊、或者時間啊、或者功德的大小,簡單地去衡量一件事情。那邊好像你是修行一天等於這裡修行一劫,但是那一劫就等於我們這一天,它時間過得很快啊。你這裡是度日如年,修行多麼不容易啊,所以大家好好地學習。

就是修學佛法,實際上這裡面就是說,你有條件,盡量給自己爭取更好的、更大的機會。不要說,我要一定得迎難而上,是吧?這個迎難而上,有些這個難度的法門、高級的法門不適合你修行。比如說你修密宗、比如你修禪宗,那都是要求上根機的人。

你要說你下根機,當然你就慢慢積累吧,等你什麼時候修了多少世時候,積累到中根機了,中根機再修多少劫之後,修到上根機了,這個法門才對你產生效果。但是你已經這麼長時間,人家在那邊都已經證得無生法忍,早已經花開見佛了。你說到底誰快誰慢呢?它裡面是有講究,在最合適的時候,找最適合自己的法門去修行,這才是最妙的。不要生搬硬套。

現在我們學這些東西也是這樣的,我們能學多少是多少嘛,有機會就學嘛。不是大家學不了,我們還是有大乘根機的,雖然修不了,但是我們還是能夠理解一些東西。所以這個東西,哪怕只是理解,只是在思考,或者只是在觀想一些佛法的概念,或者義理的東西,這個功德已經是不可思議。它直接對應的是什麼呢?無上的佛果。我們一合掌、一低頭、一拜佛、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不是說已經成佛道,就是說你種的這個因,是直接跟以後成佛,完全對接上來的。

如果你沒有這個大乘佛法的根機,你雖然修了,而且修得很精進,但是你走的這個路啊,不是直接通向佛道的,知道嗎?你走的不是最捷徑的一條路,你走彎路了,你走得再快有什麼用啊?當然不能說你是南轅北轍,那說得也太狠了,那起碼你是歪歪扭扭地走,浪費很多的時間,你的效率也低,沒必要。

所以大家好好去體會啊。咱們念佛,修行淨土,然後必須要什麼呢?學習不同的教理,你不學習唯識、不學習中觀、不學華嚴、不學天台,你淨土都修不好。千萬不要簡簡單單,啊,這個以前祖師就說過了,哪位祖師都說過,只要念阿彌陀佛,只要修什麼《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就可以了。

他這種話,是對一部分人、或者一小部分人說的,對於絕大多數人,這句話,它是有問題的,它不適應。我們現在有這個因緣就得學,在我自己個人認為來說,你要學好一個宗派,哪怕是最容易修的這個念佛法門,你必須要具備對於佛法的基礎的了解,對於大乘佛法的這些基本的認知,沒有這個的話,你要修是很難的。因為你要真正說,哦,傻人有傻福,最終修什麼,不知道怎麼糊塗就被阿彌陀佛接去了——那種情況是極少的。我們學什麼東西都要明明白白的,做什麼事情也得明明白白的,即使做得不夠好,起碼我們這個思想認知方面,你要達到一定的層次。大家一起努力吧!

阿彌陀佛!(眾)

下面我們最後一起合掌迴向,跟著我念: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和南聖眾。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三遍)

今天課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容通法師文章列表

永不見佛,永不聞法,這是最可怕的

如斯罪人 永不見佛 眾聖之王 說法教化 如斯罪人 常生難...

造佛像有什麼功德

造佛像是一個因緣,就是本經這個地方說的更以異方便,...

法華會上為何會有五千人退席

這段經文,幾乎所有的古德都是扣住兩個重點在解釋:第...

找到成佛的因地

馬祖道一禪師,出家以後很喜歡打坐。他剛出家,什麼事...

理觀智慧所帶動的六個階段

這個理觀的智慧所帶動的有六個階段。 一、理即佛。一切...

普賢菩薩這次怎麼沒提極樂世界呢

問: 法師您好!《華嚴經》的最後一品中,普賢菩薩以十...

虔誠讀誦《法華經》的不可思議感應

《法華經》全稱《妙法蓮華經》,因經中宣講法義至高無...

要用哪種思考模式來離開娑婆世界呢

在《法華經》的思想,天台教觀有三種方法離開三界,會...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越追求物質享受,心就越散漫

現在高科技,電腦,尤其是手機,可以上網。我看到許多...

印順法師:唯人為能學佛

一、人類的特勝: 一般來說,人雖自尊心極強,卻都看...

蕅益大師: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序 如來聖教,雖則法門無量,隨依一法,以菩提心修持,...

修行是自己的事,沒有一個人可以把「道」送給你

其實修學是不能取代的。我再講一次,沒有一個人可以把...

境隨業識轉,是故說唯心

成差。天見是寶嚴地,人見是水,餓鬼見是火,魚見是窟...

這個就是斷除淫機的方法

妄心它沒有自體,那怎麼攝呢?妄本無體,云何可攝?他...

與法同住世間

大部分的人仍然不知道佛法修習的核心,他們認為行禪、...

念佛的修法

念佛修法出自印光大師《復高邵麟書四》,是指至於念佛...

所有煩惱過患皆由此而生

過去,有位智光長者請佛為大眾宣說出家與在家之勝劣,...

【推薦】兒女教育得好,功德比請書送人大得多

印祖一生非常強調家庭教育。有一次也就是1932年,他在...

僧俗關係要建立在道義上

為什麼要講今天的僧俗關係呢?因為我覺得,今天的僧俗...

首富只靠一粒米

台灣首富王永慶早年因家貧讀不起書,只好去做買賣。 ...

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

如何與最親近的人相處,這或許是每一個人都應該靜下心...

障礙最怕一件事,就是你的堅持

以前我讀佛學院,我們的教務主任在新生訓練時,他在黑...

入禪之門第六講:生活禪

今天是最後一講。我說過多次,禪是修的、證的、參的,...

聖嚴法師:智慧與福報

有福報卻不一定有智慧;若無智慧,福報本身也可能會帶...

【佛教詞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

(書名)有二部:一為二卷,無著菩薩造,隋達磨崛多譯...

【佛教詞典】串習加行

【串習加行】 p0707   瑜伽三十一卷六頁云:云何名為...

【視頻】佛源老和尚與雲門往事

佛源老和尚與雲門往事

【視頻】《早課》大華嚴寺

《早課》大華嚴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