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容通法師:妙法蓮華經玄義

容通法師  2018/09/22  大字體  護眼色

 

(第三十講)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妙法蓮華經》,大家看到《法華玄義》,我們這一段文字。

【別權實二智者,】講別教的權實二智,【體色即空不空,】體色即空不空,這裡面就包括了別教的權實二智,其中呢,【色、空俱是權智,不空是實智。】我們看,又把它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體色即空,這一段是權智,後面這個不空,把它單獨分開來,屬於實智。

什麼意思呢?實際上就是把它分成三段,第一個色,色法。一切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物質性的東西,都叫色法。這些色的東西都是因緣所成,因緣所成的,最終都是性空。講緣起性空,都屬於權智的範疇。但是,這裡的不空是什麼意思呢?空而不空,這是講什麼呢?中道。這個不空,是在前面這個空的基礎上,上升到中道智,所以它是實智。

就是,別教的智慧,跟前面藏教和通教,就有所不同。藏教和通教只講到什麼呢?色、空。一個是析法空,一個是體法空。一個是色滅,滅色,然後空,這是三藏教的;一個是色即是空,這是通教的智慧;但是別教呢?除此之外,另外講到空而不空,這個不空,實際上就是指的中道。

【以此二智,隨百千緣,種種分別。】就用這兩種智慧,隨著不同的緣分,然後種種的分別。【分別雖多,悉為次第二智所攝,】雖然有種種分別,不同的智慧很多,但是,都是為次第二智、都為這權實二智所攝,都不出這個範疇之外。

要麼是權智,要麼是實智,就是按照這個別教,去自行化他,自己修行也好,或者去度化眾生也好,他都不出這兩種智慧之外。當然了,實際上這兩種智慧的話,應該相互之間相輔相成的。你不能說,啊,只有這種智慧,或者沒有權智,沒有實智;或者只有實智,沒有權智。實際上這種情況在別教裡面是不存在的,只是可能側重在哪一部分而已。

這裡下面說了,【故有化他二智。】教化眾生的權實二智,但是,【化他二智悉是為緣,皆名為權;】都是因為種種因緣,所以方便施設的,所以都叫權智。就是,化他的權實二智,歸納成為都叫權智,都叫權。

【自證二智,】實際上就自己自行的二智,自己證得的這兩種權實二智,【既是證得,悉名為實。】就【以自對他,】自證二智是實,化他二智是權。【故有自他二智。就自證權實,自分二智,故有自行二智。】又有化他二智,又有自行二智。自行又分二智,化他又分二智,但是自他又分成兩種不同的智,大家大概清楚啊,就是把它再細分。

整體來說,可以用自他來分類,自行二智,化他二智。自行二智都叫實,化他二智都叫權。然後自行裡面又分兩種,自行裡面有自行的權智,有自行的實智。化他裡面有化他的權智,化他的實智。大家明白啊,大概就這個情況啊。

【此三二智,望別含圓二智,悉復是權。何者?以次第故,帶教道故。】這裡三種二智是哪三種二智呢?一個是自行二智,一個是化他二智,另外再加自行化他二智,就是自他二智,把它合在一塊。所有的這些智,不管是哪種二智,跟別含圓二智來說,又屬於權。本來前面說了,自行的別教的二智應該是什麼?是實,但是跟別含圓來比較的話,它又屬於權。為什麼呢?就是別教跟圓教之間,它是有差距的。別教相對它自己那部分的話,它有權實,它實智確實比權智要高。

但是它即使是別教自身的這個實智,它跟別含圓,就有圓教這個智慧引入到別教之後,跟那個智慧比,它又屬於權了。何者?下面就說,它是「次第故,帶教道故。」因為圓教是不分次第的。比如說空、假、中,即空、即假、即中。別教呢?要先什麼?先空,次假,後中,它是一步一步來。就像我們讀書一樣的,你是一年級,再讀二年級,再三年級;圓教的話,一下,一二三,全部讀完,沒什麼差別。它這個根機不一樣。

「帶教道故」,就是說,教道它並不圓滿。就是別教在談到這個佛性,談到中道的時候,它還不夠圓滿,不夠圓融。但是圓教呢?即使是在談教的時候,也已經很圓滿了。這裡為什麼有個教道呢?還有個證道。就是證得了這個道,證道同圓,但是教道呢?不同圓。就是教道,從教理方面,跟圓教之間,還是有差距,不夠圓滿。但是最終它證得的這個反而跟圓教是一樣的。本質是一樣的啊,實際上也不完全一樣。

這裡跟大家說說,就是說,我們說的這個月亮,初七八的月亮能跟十五的月亮比嗎?比不了。但是都叫月亮,月亮的本質是一樣的,是這個證道同圓。但要是藏教和通教,月亮根本都還見不著,他們證的可能不是月亮,弄得不好可能就是星星了。咱們就打個比方,就這個意思。

所以,實際上我們說的佛法廣大,大家不學啊,有些東西真是……都是在學佛,但是每個人學佛的這個方式方法,或者自己的根機,自己的因緣,包括你學習的教法也好,修學的這個法門也好,包括以後你開悟證得的這個真理也好,都不完全一樣。

你修的是人天法,那最多就是生到人天之中享享福;你修的是二乘法,最多得個阿羅漢果、緣覺果位;你要修菩薩道,菩薩道也不一定圓滿啊,你可能是看菩薩的哪個階位;你只有成佛,最終才能圓滿無上菩提。

打個比方,給你一本經書,當然經書最終來說,有時候它就是針對眾生不同的根機所說的,這本經書不一定說它就能夠代表你最終就能成就圓滿佛道的。它只是成就圓滿佛道之中的一個階段,能夠成就其中的一個階段的這個功德果位,然後呢,不夠了,還得學其他的。就像我們說的,它這個機器樣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零件而已,它不是整體的。

【別含圓權實二智者,】下面就說了,別教之中含圓的權實二智,【色空不空、一切法趣不空。】他這裡就多了一句話,就是「一切法趣不空」。你看,前面只講色空不空,跟前面這個體色即空不空,是不是?是一回事。

所以說這個含圓,圓在哪個地方呢?「一切法趣不空」,一切法趣於中道。中道本身就有一切法,中道不是離開一切法之外,另外一個好像說專門是獨立於所有萬法之外的一個佛性,或者中道——在一切法之中就有中道。所以說眾生即是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就是從這個方面去說的。你不是說要離開生死之後才能證得涅槃,不是這樣子的。

【色空名權智,一切法趣不空為實智。】這裡說,實際上色空,他這裡把這個不空給漏掉了。實際上如果再說得那個一點,當然這個不空的話,也不能完全說是權智了,說到不空、中道的話,它有實智的部分,但是最能體現圓教的這個中道,是「一切法趣不空」。

【以此二智,隨百千緣,種種分別。分別雖多,悉為別含圓二智所攝,】還是跟前面是一樣的。以這兩種權實二智能夠隨眾生的種種緣,分別說種種法。雖然有種種不同的法門,不同的智慧,但是都不離開這二種智慧所攝,【故有化他二智。】因為化他的話,就是隨眾生緣嘛,隨百千緣,種種分別。

實際上這裡簡單講講啊,隨這個緣的話,基本上都是權智的多,說到隨緣,都是權智。當然了,有些人說,我們隨緣,最終要不變的話,就直接講真理的話,講中道的話,實際上就不太需要隨緣。講到隨緣的話,就是說,眾生的因緣不一樣。或者說實話,你這個根機、機緣還沒完全成熟。

所以說,就是隨著你現在的這個條件,給你說相應的這個法。你現在可以說,比如說你是小學的基礎,就給你講小學的課程;中學的基礎,就給你講中學的課程。不同的基礎,就給你講不同的法。但是你不可能說,一下我就已經學成了——不可能的,沒到那個程度,否則都不太用隨緣了。

真正在究竟的意義上,實際上不要太講隨緣。比如說,佛已經成就了,他自己還要隨自己的緣嗎?不要隨緣了!他要隨緣,是他要度眾生,隨眾生的緣。我自己還隨什麼緣啊?我到哪裡都能自在。

眾生反而是要隨眾生的緣,就是眾生他因為條件不具足,所以佛呢,俯就群機,他變現跟你同樣的這種身份,他來幫助你。佛到哪裡都是淨土啊!比如說,我們有時候說隨緣,我們出去了,哎呀,這個地方條件簡陋點,算了,隨緣吧!隨緣就是隨這個條件,是吧,我們順其自然。那順其自然就是說降低標準了,大概是這個意思,能夠將就吃飽就可以了。這是對我們眾生無奈呀,你只能隨緣。

到了佛,不用隨緣,你吃的是白菜,人家吃的是什麼呢?就是美食。你吃的是蘿蔔,人家吃的就是翡翠什麼什麼呀……反正就是最好的東西,它自然就變成跟佛相應的那種東西了。我們吃的就是普通的食品,人家吃的就是甘露、醍醐。他不用隨,反而是他這個緣隨佛而轉,是吧,心隨境轉,我們是心隨境轉。佛呢?能轉境,心能轉境。他實際上都不用去轉境,佛不會說,哎呀,我這個不好,我轉轉,就像孫悟空把它變一變,變成好的東西來吃,你們都吃你們的,因為你們沒有神通,你們變不。不用變,它自然就會隨他變,這就是不同的這個境界。

所以講到這個隨緣,大家就有時候,當然能隨緣還算不錯,有些人還隨不了緣,是吧。算了,不吃了,這個我不喜歡,這個地方住不了,太髒了。自己這方面就沒這個能力了啊!

【化他二智既是為緣,】你看,都是緣。所以說嘛,都是為眾生的緣,所以【悉皆是權;自證二智既是證得,悉名為實。】自己證得的境界,一個是要方便為眾生的因緣,說種種不同的法,為自己就不要說種種。唯有,只有一真實,沒有其他的方便了。「唯有一真實,無二亦無三」,五六七八九就更沒有了。八萬四千法門,說八萬四千法門就是你毛病太多,所以給你們來個八萬四千法門。

在佛這裡還要這些法門嗎?一個法門都是多餘的。前面我們不是講了幾種諦嗎?有四諦,有三諦,有二諦,有一實諦,最後到什麼呢?還有什麼諦啊?無諦,沒有假的,無法可說了。佛自己已經證得了,還用說嗎?說都是為你們說的,就是這課本是為你們寫的,這些教材都是為你們寫的。就是佛出現於世,說法四十九年,都是為了眾生而說。佛他自己還要說嗎?他天天自己在淨土,在常寂光中,他還用說嗎?沒必要。

【自他相望,共為二智。】自他二智,就是。【就自證得,更分權實,故有自行二智。】就自己證得的裡面又分權實,有自行權智,有自行的實智。

【此三二智,】此三種二智,自行化他,包括自他二智,【望圓二智,悉復是權。何者?帶次第及教道故。】就雖然是別含圓這兩種二智,但是跟圓教本身這個二智來比,它又是權,還有次第及教道故,就是這裡面還有一個接引的方便。你要說入圓也好,說實話你還得入吧?對不對,你還得有進入的一個過程。

比如說,佛要接引我們眾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就不是已經脫離苦海了嘛,但是即使要接引,這也得有個過程啊。雖然是很快,還得接你,佛還得來啊,你還得去呀,是不是有來有去呀?

然後從這個教道方面,教道,它也是一個引渡、一個過渡的這麼一個階段,但是比前面別教的二智,它已經更高了,跟後面圓教的那個二智,它還稍微差一點點。最後講到圓教,這才是最真實的,它就一步一步往上走。

【圓權實二智者,即色是空不空,】這前面都是一樣的。【一切法趣色、趣空、趣不空。】它這個地方就不一樣,前面就說「一切法趣不空」,是吧。這裡面多了兩個,一切法不僅僅「趣不空」,而且「趣空、趣色」,就是色空和不空本來都是平等不二的,不僅僅「不空」是中道,「空」也是中道,「色」也是中道。

【一切法趣色、趣空是權智,一切法趣不空是實智。】實際上大概是這麼說,實際上這裡面如果按照圓教理解的話,實際上趣空也好,趣色也好,跟趣不空之間,本身沒什麼太大區別,大概把它分成這三段來說。實際上真正在圓教這裡的話,你說權實二智,有時候都稍微顯得有點多餘。為什麼呢?權智就是實智。實際上權智就是實智,但是它確實又有點差別。差別在什麼地方呢?下面會說,要是為了化眾生,度化眾生,那就算是權。要是自行,那它就是實。

如此實智即是權智,你看下面就講,把這個事情就給大家說了,【如此實智即是權智,權智即實智,無二無別。為化眾生,種種隨緣,隨欲、隨宜、隨治、隨悟,】你看,隨眾生的種種因緣。你的因緣、你的條件不一樣,比如你的條件好啊,你的身體素質好,你可以當運動員。你的音樂天賦高,你可以去學音樂,當音樂家。你的語言能力強,演說家,是吧,隨你的緣。

欲,個人的愛好,興趣愛好。有些人雖然有這個天賦,但是他不喜歡,他就不想當運動員,我身體素質好,我就是不想當運動員,太苦了,太累了。他的欲。

宜,就是適合他現在的這個條件,能夠做的事情,隨宜,適宜他的。即使他有這個天賦,那也得一步一步地往上走,因人制宜,我們說因地制宜,是不是。每個階段他學習的東西是不一樣的,不能拔苗助長,要循序漸進。

隨治,就是他遇到什麼問題,用什麼對治的方法。比如說開始他有什麼問題,就用什麼方法來幫助他對治。解決了這個問題,好,這就暫時沒事了,可能過一段時間,又有新的問題,又出現了,然後我們要找到新的方法來對治。

隨悟,前面該宜的,你看,隨宜也做了,實際上這裡面就是什麼?大家想想啊,這就包括什麼呢?包括四悉檀,看清楚了沒有?四悉檀。最後隨悟是什麼呢?第一義悉檀,知道嗎?隨治是什麼呢?問問大家,隨治是什麼?說大聲點,沒聽清楚啊,為人悉檀?哎呦,隨治怎麼變成為人悉檀了?不是為人,隨宜是為人悉檀。隨治是什麼呢?第三個是什麼呢?對治,是不是?破惡的,知道嗎?一個是為人悉檀,生善。這個是破惡的。第一個隨欲,隨眾生樂欲是什麼?世界悉檀,世間悉檀。分別就對應這三種悉檀。

【雖種種說,悉為圓二智所攝,】雖然有種種說法的不同,四種悉檀也是隨眾生的根機,隨緣,就隨的這四種不同的根機,作種種說。實際上就是種種隨緣,種種說。那麼具體隨哪幾種緣呢?就是隨這四種緣,隨欲、隨宜、隨治、隨悟,是吧?

比如說,你的基礎差一點,也沒什麼悟性,說實話,善根也不足,你就喜歡,哎呀,我就想發財,我就想長壽,我就想當官。行,那你做個比較正直的人吧,就在人道、天道,給你講點普通的人天善法,就講這些東西,以這個東西作為標準、基礎。

後來發現你人天的都已經滿足了,可能你還想增長這個出世善根了,就隨宜。再往下呢,不僅僅隨宜,你還要進一步修行,要行菩薩道,那就隨治,得破惡,你有很多問題解決不了啊。該生的善根也生了,該破的惡也破了,然後呢?你這個叫什麼呢?資糧已經成熟了,快到開悟的時候了。

開悟的時候就給你講什麼?第一義悉檀。就把佛教的第一義,中道實相之理,給你明白無誤地說出來,你就能夠理解得了。否則的話,你直接跟他說,他不願意聽,他不相信,他也明白不了。所以,學習佛法,這些東西,大概就分這幾種情況不同。

「悉為圓二智所攝」,都是圓教的權實二智所攝,【故有化他二智。】這基本上都屬於化他二智,為了眾生的緣嘛。

【化他二智既是隨情,悉復是權;自證二智,悉名為實。】一個是隨情,一個是隨智,實際上要是自證的話,就是隨智,差不多了啊。隨情嘛,眾生都是有情眾生,有感情的,有情智的。有情智的話,說實話,實際上已經不完全是在正道上走,有點偏,知道嗎?因為用情智,用種種執著,用感情,你是看不到事實的真相的。但是你現在只有這個能力怎麼辦?先修唄,就在你這個基礎上,先因人制宜,適合你修的先修。慢慢的話,欸,這個情智就越來越少,智慧就越來越多,就叫隨情智。到最終,情都完全已經放下了,只要隨智就可以了。

「悉名為實」。【就自證中,更分二智,】自證也有權,也有實,【故有三種不同也。】實際上自證之中,當然這裡面的話,說實話,沒有必要太多地分,說分的話,他只是說,就是說,你自己已經證得了智慧,這個智慧裡面包含不同的內容。有些內容,可能相對來說是初級的,有的是中級的,有的是高級的,但本體它是個整體,它是個整體。但你具體拿來用的時候,它就不一樣了,就得方便善巧。

就像一個東西,我們拿個東西,這個東西叫什麼?多功能的,我們現在不是有些產品,比如買個什麼電磁爐一樣的,它可能最高的這個功率是多少呢?也許是2000的,但下面還有什麼?1500、1000,甚至還有500,有幾種不同的刻度。你可以調到500的,可以調到1000的,可以1500的。你把它用滿了的話,那就是2000,實際上這個實智就相當於是2000。但有時候你不用這麼大的火,比如說這個眾生他受不了啊,你直接給他講圓教的智慧,來個2000,他受不了,給他500就夠了,給他1000就夠了,那不就是權嗎?我可以降低點姿態,知道嗎?

【此之二智,不帶析法等十八種二智方便,】就不包括前面藏教、通教、包括世間的那些智慧,種種二智的方便,【唯有真權真實,名佛權實。】只有真正的權、真正的實,名佛權實。它即使是權,也叫真權。前面的實呢?我估計的話,如果按照這裡的話,它都不叫真實了。前面比如說別教的、藏教的、通教的,包括世間的,它即使有實智,到這裡的話,也只能叫假實了,跟這個真正的比,它就成了假。

【如經,「如來知見,廣大深遠,方便波羅蜜,皆悉具足。」獨稱為妙,待前為粗。】就像經典裡說的,如來的知見廣大深遠,但是又具足種種方便波羅蜜。如來知見,廣大深遠,這是指實智。方便波羅蜜,皆悉具足,這又指什麼?權智。但不管是權還是實,都叫做妙。跟前面的這些經典,跟前面的藏、通、別比較來說,前面都叫做粗,只有法華圓教是什麼?是妙。只有法華圓教的這兩種智慧,才是真正的妙。當然這都是屬於什麼?相待的妙。

【又,從析法二智,至顯中二智,凡十二種二智,待前皆名為粗,顯中為妙。】從析法二智,一直到顯中二智,總歸有十二種二智。這是什麼呢?從藏、通、別、圓裡面講,十二種二智,「待前皆名為粗,顯中為妙」。【何以故?此妙不異後妙故。】就是顯中的這個妙,跟後面圓教的這個妙,沒有什麼區別。

【又從次第二智,凡九種二智,待前為粗,不次第為妙。又前十八種二智皆粗,唯不次第三種為妙。又不次第,二種為粗,一種為妙。】

這一種為妙,就是最終只有實智才是妙的。他就大概把它再進行個分類,一個歸納,就是這樣子,具體大家看看就可以了,前面實際上我們的內容都有。大家回頭把這些東西都列下來,具體這裡是多少啊,這裡是九種,那裡是十八種,怎麼怎麼著,就把這二十一種,學的二十一種這個智慧,你全部把它列出來,然後就再分門別類。反正就是前面為粗,後後為妙。前前為粗,後後為妙。到最終只有最後一種才是妙,前面的所有的皆是粗。

【又歷五味教者,乳教具三種九種二智,】就三三得九嘛,是吧。【酪教一種三種二智,】酪教呢只有一種,三種二智。

【生酥四種十二種二智,熟酥具三種九種二智,】這就跟我們前面說的,乳教談的是什麼呢?說的是別教和圓教,是吧。第一個時期說《華嚴經》,正明圓教,兼說別教,兼別明圓。兼別明圓,那麼圓教裡面有一種二智。別教裡面有幾種二智呢?兩種二智,一個是別教的二智,一個是別入中的二智,是不是?加起來不就三種嘛,大家一看,怎麼就三種啊?就是說的這三種。

酪教呢?為什麼只有一種啊?酪教只說三藏教,只有一種教,所以說它只有一種二智。一種二智又把它再分成三種,是吧。自行二智,化他二智,自行化他二智。所以一就成為三了,前面三就成為九了。

生酥有四種,四三就一十二,藏、通、別、圓都有,是吧。

熟酥三種,哪三種啊?熟酥九種二智,是吧?熟酥是什麼呢?熟酥是屬於說般若教,是吧。般若教是什麼呢?只說什麼呢?別教和圓教也是,別教和圓教,實際上是通、別、圓,我看看,應該是有通、別、圓,這裡面。

【此經但一種三種二智,】這裡面我想想,這個地方可能稍微有點問題,不僅僅是有三種了,有通教啊,是吧。熟酥教是屬於般若,般若除了三藏教沒有講的話,通、別、圓都說了。有通教,有別教,有圓教。應該這裡的話,不是有三種,它應該種類相當不少。三種,它這是說的藏、通、別,只能說藏、通、別三種,三三得九。但實際上如果再那個的話,通教也不是說,通別圓,通裡面還有幾種不同的二智,通教的二智,通入別的,通入圓的,是吧。別教的,別入圓的,圓教的,加起來等於六種。

所以這裡的話,我們看看,他這個分法,稍微有點那個啊。包括生酥四種,這裡面都有問題。它藏、通、別、圓都應該有的,藏、通、別、圓都有的話,藏教裡面也有二智,是吧。通教裡面也有不同的二智。這裡面我們大家看看,這個地方可能不太嚴謹,回頭大家再去研究一下。不然的話,前面乳教說具三種就有點問題了。乳教怎麼會有三種呢?怎麼就變成九種二智了呢?是吧?

大家看看啊,這些地方,你看,我就發現個問題了,大家看看我發現這個問題是不是有道理,我想肯定會有道理。一個是生酥這裡,一個是熟酥這裡。大家回去看看吧。

生酥,藏、通、別、圓都說了。生酥教嘛,就屬於方等時嘛。方等時是四教並談啊,四教並談的話,它說四教可以,但是不能四種,因為藏教是一種,圓教是一種,通教有三種,別教也有兩種。實際上再說,藏教裡面還有,如果再分別,藏教裡面還更複雜呢,是吧。甚至都不只是兩種二智,什麼四善根啊,什麼什麼之類的,五停心啊,外凡位,內凡位的,還有什麼四果位啊,它裡面分得更細緻了。

【若酪教中權實皆粗,】酪教就是三藏教裡面,不管是三藏教的權智,還是實智,都叫粗,【醍醐教中權實皆妙,】就是到後面醍醐,法華醍醐,法華涅槃,圓教,它不管是權教還是實教,都稱為什麼呢?權實二智,都稱為妙,【餘三味中權實有粗有妙,】哪餘三味啊?生酥,熟酥和乳,這三味之中就有權有實,有些也有分為粗和妙,比如說前面中間含有圓教的,那就是妙,如果是別教的,就稱為粗,如果是通教的也稱為粗。大概是這麼歸類,大家明白嗎?【可以意推。】這就不用我去推了,大家自己去推吧。

現在我們可以畫種種圖表。原來以前中國人你看,就是文字,有時候一看這文字一大堆,以前還不分段子的,現在都分段了,以前就一大篇,這好,還哪裡什麼一段一段地給你寫,是吧。現在都分得清清楚楚,把整個的這個結構、層次,相互之間的一個承接的關係,是吧。甚至還可以用圖表,旁邊把它列出來,你整個一看,一目瞭然,清清楚楚。不然你看這個文字去記憶的話,你腦袋真的是,一片漿糊。你用這個圖形表一看,就很清楚了。

【若不作如上釋諸智者,經論異說,意則難解。】所以為什麼他要講這些東西呢?分辨種種不同的質問。就是在不同的教法,或者法門之中,他所說的這個佛教的智慧,是屬於什麼呢?不同的類型。有些智慧是權,是方便智。有些是實,是真實。有些是粗,有些是妙。每個人情況,每個教法,情況都不一樣的。所以不要以為佛教好像都那麼簡單,沒有的。

【何者?華嚴解初住心云:「三世諸佛,不知初住智。」世人釋云:如實智佛,自不知佛如實智,亦不知初住如實智。此釋自謂於理為通,其實不允。】三世諸佛都不知道初住智,這怎麼去理解呢?世人曾經這麼解釋,說如實智的佛,自己不知道佛的如實智,亦不知初住的如實智,這樣解釋的話,就有點不通了。

【若藏、通等佛,】他這裡說了,【不論如實智,云何於自如實智不知耶?】就是如果是三藏教的、通教的佛,他沒有如實的智。為什麼叫不論呢?因為他的智慧沒有證得諸法實相,他不叫如實智。但是,云何於自如實智不知呢?他實際上就是說,世人這種解釋就有點問題,自不知,如實智佛,你不能叫如實智佛,如果是如實智佛,肯定能夠自知自己的如實智慧。

只能說他這裡是三世諸佛,這個三世諸佛看是什麼佛了。如果是三藏教的佛、通教的佛,不知圓教的初住智,這就可以理解了。就是下一教的佛不知上一教的智,那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是他自己這個下一教的佛都不知自己本教的這個智慧,那怎麼解釋得通呢?所以他為什麼「其實不允」?就是從這個地方說的,云何言不知呢?是不是?

這裡也說了,【別教初住不得如實智,云何言不知?】別教的初住,當然實際上也沒有得到如實智。別教要得如實智是從什麼時候得呢?啊?哪個地方?別教初地。他這裡說初住的話,是指圓教,圓教才有初住智,才是如實智。你要講到如實智的話,是圓教的初住,或者別教的初地。所以別教只是在初住的時候,他也不得如實智,是吧。都沒有得到,他當然也就不知了。

【若得前來諸智意者,三世三藏佛,】這裡就講得很清楚了,【不知圓教初住智,】,是吧。看到這大家就明白了吧?三世,不管過去的也好、現在的也好、未來的,你只要是三藏的佛,當然肯定不知道圓教的初住智。別說三藏教的佛不知道,通教的佛知不知道呢?也不知道。別教的佛知不知道呢?也不知道啊?不能這麼說了,別教的佛還是知道的。別教的佛證道通圓,他證道的中道,你看剛才說了,證道跟圓教的佛是一樣的,只是他證的不圓滿而已。但初住他已經過了這個階段了,初住是第一個階段,破一分無明而已。相當於別教的什麼呢?初地,別教不是分十地嗎?是吧,上面還有等覺、妙覺嘛。

【此則事理二釋俱無滯也。】所以說你如果不掌握這些東西,有時候你看經都看不懂,有時候你看蒙了,哎呦,佛自己也不知道如實智?佛不都是已經究竟圓滿了,無上覺了嗎?他怎麼還不知道如實智呢?你不知道這本經講的是什麼佛,它這本經可能這裡講的是什麼?三藏教的佛,講的三藏的教理,當然他說不知道如實智,這不就可以理解了,是吧。

比如我們經常說,哎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說那個佛是什麼佛?三藏教的佛都算不上,是吧,只是從我們來說,你有一片佛的慈悲心,你要改惡從善,改邪歸正了,放下屠刀不再做壞事了。簡單說就是,屠夫我不再殺豬了,不宰牛了,是吧。我改惡從善了,他就是說,我們有這麼一個決心。用這個事情,用屠夫這麼個事例,放下屠刀來說,我們以後不做壞事了,通指一切人。但並不是說,你不做壞事了,你就所有的善法就已經成就圓滿了,佛道就已經修成了。就是從你當下這一念來說,你與佛的慈悲心是相應的,是吧?就叫立地成佛。你真正成了佛了?

有些人,你看,把佛教很多語言就放在一起,去比較,放下屠刀就立地成佛了,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是吧?怎麼怎麼著,他什麼東西都交叉在一起。他不知道,講這個法的時候,跟講那個法的時候,針對的眾生的因緣,是不同的,它本身這個法所講的內容、這種方便,也是不同的,你不能兩個相提並論,否則就講不通。

然後你就必須把所有的佛法,把所有的不同的這個藏通別圓,種種不同門類的佛法,都了知清楚之後,你才知道他是站在哪個方面去講的,他又是從哪個方面去講的。你先把它先歸位,知道嗎?比如說我們要整理東西,家裡凌亂得很,把它回到原位上去。它從哪裡來,回哪裡去,清清楚楚的,是吧?我們就是一片凌亂,我們現在的思想就是一片凌亂,學佛也不容易呀。

【此中義兼二種:一、分別二十一種權實,二、待粗論妙。如上說。】一個是分別清楚,另外知道哪些是粗,哪些是妙,整體有多少,那個品種分哪幾個等級,是吧?比如說,你商店到底多少貨,有一百件。這些貨是五十塊錢以下的,這些貨是五百塊錢以下的,這個是五百以上的,把它分為幾種,分清楚了,哪些是好,哪些是次一點的,哪些是最便宜的。當然不能說用便宜的來說佛法,這不太好啊,但是它確實也有不同的內容。

【若開粗顯妙者,諸方便諦既融成妙諦,對諦立智,悉非復粗。如賤人舍,王若過者,舍則莊嚴。如眾流入海,同一咸味。開諸粗智,即是妙智也。】

前面是帶粗論妙,就是你分得清哪些是粗、哪些是妙。那關鍵呢?還要給你進行開顯。所以說這個開示很重要的,但是開示的話,也得你因緣成熟啊,你因緣不成熟隨便給你開?你開,開也開不了,弄得不好這一開,開壞了,是吧,你這一開竅,這混沌就死了。他開不了的,你因緣成熟了才能開。開粗給你顯示妙理,把粗的東西接應到妙的裡面來。

比如說,我們原來大家思想覺悟不高,現在我們組織學習班,加強學習。我們派專家,派理論專家來給大家講,學習這個佛法,學習世間的道理,都是一樣的。經過這一段時間學習,思想立即就提升了,就升一個階段,這不就是開粗顯妙嘛,就這個。諸方便諦就融成妙諦了,本來是粗的,融成妙了。方便的融入到真實之中去了。就打個比方,冰就化成水了,冰還存在嗎?都是水了。原來的水還是水,現在的冰也成了水。

對諦立智。這個諦呢?是境,是境妙,是吧?你既然有這個諦都融了,那麼這個智也是一樣的。我們所觀察的這個世界,它的本來面目是怎麼樣的,這叫作什麼呢?諦,叫作境。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方法去觀察世界,這就是,一個是境妙,一個就是智妙。

如果用我們現在哲學,就是,一個是本體論,一個是什麼呢?認識論。很清楚嘛!本體論,境妙;智妙呢?認識論,是吧?下面還有行妙呢,行妙就是方法論。一下大家就都知道了。這些東西佛教不都有嘛。本質是什麼樣的,本體是什麼樣的,它的實質是什麼樣的,佛教裡面也講實相論,也叫本體論,你認識諸法實相,你不要看它簡簡單單是因緣所成,好像這個境界我們看了,大家都有分別,都看不到那個,它真實的本質,都是諸法實相。這粗就成了妙了。

然後我們應該怎麼去觀察這個世界,怎麼看這個世界,它本身客觀是這樣存在的,那是我們用理論去分析。但是你自己能不能認識到呢?自己的心,自己的這個眼耳鼻舌身意,或者你的智慧,能不能達到跟它這個諦相應的、諦境相應的一個高度呢?那就不一定了。

打個比方,彌勒菩薩,他化身千百億來度化眾生,就一個普通的一個布袋和尚,大家都不知道他是彌勒菩薩,就一個普通和尚,胖乎乎的,笑呵呵的,天天。他本身是彌勒菩薩,他是客觀存在的,但是他顯的相只是個普通和尚。普通和尚,就是粗諦,但他的實質本身是妙諦,是彌勒菩薩。

但是大家不認知,就說你沒有這個智慧,你智慧不夠的話,你只看到他是普通的和尚。等你哪一天智慧開了,你有法眼了,你甚至有佛眼了,一看,哎呀,他哪兒是普通和尚,他就是彌勒菩薩嘛!你才能看到真諦,他真實的本質你才能見得到,不然的話你見不到的,你光說,他有,你相信嗎?你說我看不見。所以現在教你用這種智慧去觀察。

「悉非復粗」,既然已經融入妙的話,那麼這個方便諦就不是粗了,就已經是妙諦了。

「如賤人舍」,就是我們說的,世間的地位低下人的這個房子,「王若過者」,國王要從這裡過了,在這裡住一下,「舍則莊嚴」,它就變得莊嚴了。這皇帝都要來了,你不得好好接待一下?趕緊政府都得撥點錢給你,好好裝修一下,弄一下,它就變得莊嚴了。

「如眾流入海」,這句話就說得更好,「眾流入海,同一咸味」,這些所有的這個河流都流入大海之後,那都變成跟大海同樣的味道。既然流入大海,實際上流入大海的那一刻,這個河流,那個河流,是吧?沒有流入大海那一段,它還是那條河,但是流入大海的這些河水呢?都成為海水了,不叫河水了,都變成跟大海同一樣的咸味了,這就已經融入妙諦了。

當然這句話都還稍微有點過渡啊,最好就是把我們變成一片汪洋大海得了。為什麼呢?因為融入妙的話,並不是說進入的這部分才是妙,沒有進入的那邊的河流它還在流啊,它不是海,它還是河。那現在我們既然被融入的話,本身它這個河都全部變成什麼了呢?變成海了。所以這個比喻的話,大家再去想想,當然也不能太過於去吹毛求疵了。就是你原來是比較笨,現在都變得聰明人了,永遠脫掉了這個笨人的帽子,沒有了,聰明瞭,這一下。

「開諸粗智,即是妙智也。」就是說,你一旦修成之後,就不會再退轉了,你永遠都屬於這個妙智的這麼一個範疇。

這是我們這一段,下面還有一大段。我們時間差不多啊,我們先休息一下啊,中間休息幾分種,回頭我們再來。阿彌陀佛!

好,大家坐下來,我們看下一段。

【二智多有所關,須商略類通。】就是相互之間的這種關聯,我們必須要商討一下,它是有不同的分類,然後有相互之間相通的一些關係。

【今對七種二諦,明二十一種權實,】七種二諦前面都講過,四教的,總共有七種二諦,實際上跟這七種二智差不多了,智這裡四種教有七種二智。那麼簡單概括就是,諦也是七種二諦。三藏教的二諦,藏、通、別、圓各有二諦,通教呢?通入別,通入中。別教來個別入中,加上這三種,就成了七種二諦了。

有二十一種權實,分別每一種諦又有三種,跟這個智有三種一樣的,自行、化他。當然如果是從智的話,是從自行、化他、自行化他,這三種。如果從諦來說呢?前面什麼隨情、隨情智、隨智,稱呼不一樣,實際上意思差不太多,隨情就是什麼呢?就等於是化他;隨情智呢?是自行化他;隨智呢呢?是自行。

【以為章門。】分不同的章門。若得此意,就是說把它歸這個七種,總共七種,下面又有二十一種權實,【若得此意,約因緣境,亦應如此。】下面就舉例具體說,針對不同的境,用不同的智來對應。

比如說第一個,因緣境。【謂析因緣智,體因緣智,含中因緣智,顯中因緣智,次第因緣智,帶次第因緣智,不次第因緣智。一一各有化他、自行化他、自行等三種分別,】同樣都是對因緣境,實際上因緣境就是大家都是平等的,所有的境界無非是因緣而生,那麼具體用智慧就不一樣了,你用不同智慧,最終得到的這個境,所看到的這個真相,或者看到它的這個本質,就不一樣。

第一個最簡單,就是析因緣智,這就屬於三藏教的,如果用析因緣智,你得到的就是三藏教的智慧,這種諦,三藏教的二諦;第二是體因緣智,那是通教的智慧;含中因緣智是通入別;顯中因緣智是通入中;次第因緣智,別教的二智;帶次第因緣智,別入中的智慧;最後是不次第因緣智,這是圓教的智慧。所以,實際上分別就按這個次序一層一層往上走。每一種智慧又分別有三種不同,化他、自行化他和自行。

【合有二十一種。】總共就成了二十一種智慧,【分別粗妙,判五味多少,論待、絕等。四諦、三諦、一諦等,亦應如是,】,這就不用說了,前面的都是粗,後面的是妙。比如說析因緣智是最粗的,那麼體因緣智相對於析因緣智來說,體因緣智是妙,但是體因緣智跟後面的含中因緣智,它又是粗,位位都是這樣的,前前為粗,後後為妙。如果最終一總結,只有這個不次第因緣智才是真正的妙,前面的這六種智全都是粗。

判五味也是這樣的,分別對應五味,五味就是藏、通、別、圓,就是前面說的乳、酪、生酥、熟酥,這個乳教裡面說了哪種智,酪教裡面又說了哪些智,包括後面一直到醍醐,醍醐教。

論待、絕也是,哪些是相待的,哪些是絕待的,有相待妙,有絕待妙,相待論粗妙,絕待論粗妙。實際上如果到絕待的話,就沒有論粗妙了。我們說了個絕待妙,實際上絕待這個妙都沒有了。既然絕待了,妙都不存在了,知道嗎?粗都沒有了,還要妙幹什麼呢?沒有用了。就是眾生都沒有了,你佛還有什麼事情幹的?你佛還到哪兒去度眾生呢?佛還到世間來,我要度眾生,結果發現大家都成佛了,沒眾生可度了,所以佛也就沒事情做了。還說什麼法?不用說了,你都已經成了。比如說,這個弟子已經學成了,然後說,師父,你趕緊再教我,我還想學。你都學完了,還學啥?畢業了,趕緊走吧!就這個意思。你都可以給別人當老師了。

下面四諦、三諦、一諦都是一樣的,跟這個二諦,四諦、三諦、一諦都是跟這二諦一樣地判分,也有什麼粗妙,也有權實,也有種種不同的分別,自行化他,都可以這麼分,一樣的。

【當自思之,何煩具記也。】就是中國人都是這種思維,不要讓我去一一給你講,要是印度的,恨不得,啊,四諦是怎麼樣的,給你全部列出來,三諦是怎麼樣的,二諦怎麼怎麼,全部給你,不厭其煩。中國人不願意,舉個例子,舉一反三,中國人就喜歡用概括歸納法。

【問:隨情諦及化他智,何意無量?】你看,這裡隨情諦跟化他的智是相對應的,是不是?隨智諦跟什麼智是相對應的?跟自行智,這就不用說了,裡面也是舉一反三,他就舉出其中一個例子來。「何意無量」?為什麼有種種無量?有無量的諦,有無量的化他智,有無量的隨情諦呢?【隨智諦及自行智,何意不多?】反而沒有無量了呢?

【答:只約一人未得道時,見心橫起,邪執無窮,何況多人種種各異?】就是病有多種,多少種,健康唯有一種。我們就說,以前這個誰,是列夫·托爾斯泰寫的好像是《安娜·卡列尼娜》,還是《和平與戰爭》呢?寫的著作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不就是指的這個嘛。

修成了佛道,大家都是只有一個,只有一尊佛,都是同樣的佛。但是眾生呢?千差萬別。就是指這種「見心橫起,邪執無窮」,你有這麼多的邪見,有種種不同的執著,每個人執著的都不一樣,所以用不同的這個化他的智慧,去對治你。

【為是義故,隨情則多。智見於理,理唯一種,】真正究竟的道理只有一個,沒有多少個啊,沒有說,這也是真理,那也是真理,這個真理跟那個真理不一樣——那說明都還不是真理,真正的真理只有唯一,最高的。「不得有異」。

所以這個真理是什麼?實際上是指我們自己的佛性,只有我們的佛性,這才是真正的最終我們所有世間的,叫什麼?真如實相。真的話,就是真實的,不是假的。除了這個之外,其他的都是假的。如的話,就是不變的,不會改變的,只有這個不會改變,其他東西都可以變的,這種實相才是真正的。

【不得有異(云云)。夫二諦差別,已如上說。】所以我們現在都屬於什麼呢?差別,我們現在當然,實際上說方便智都說不上呢,就學一點佛法的道理。

【說此七權實、二十一權實,頗用世人所執義不?頗同世人所說語不?頗用諸論所立義不?】當然肯定都是否否否,你怎麼能用世人所執的這種道理去講呢?世人自己都有種種知見,他的見解都是錯誤的,或者是偏邪的,或者是片面的。基本上我們說,用簡單講就是錯誤的,簡單就可以歸納,就是看錯誤的是多是少而已,有些就完全都是錯誤的,有些好像似是而非,有些可能有一點點正確的,但是大多數都是錯誤的,你要完全正確的很少。

頗同世人所說語不?世人既然執的義都不一樣,都不對的話,你所說的語肯定也就存在問題了,他自己心裡所理解的這個道理,存在問題,他所表達出來的這些語言文字,肯定也就是不正確的。

頗用諸論所立義不?這個諸論不僅僅是指外道的,這佛教的也有其他的論啊,就除了法華、涅槃圓教之外,其他的那些論點,也不用。

這就說,【既不從世人,亦不從文疏,】文疏是指論啊,【特是推大小乘經作此釋耳。若破若立,皆是法華之意。】什麼意思呢?最終我們要遵從的真正的依據是什麼?是《法華經》,其他的大小乘只是作一個方便,若破若立,都是要從這裡來。立,說實話,有時候只是方便立,破,可能才是真實的。比如說用小乘的經典,有時候給大家講講佛法,只是一個過渡性的,一個方便的一個說法。雖然立,後面還需要什麼?要破。真正的立的話,就不需要再破了。如果是方便的立的話,最終還需要什麼?破掉。

就打個比方,你沒有走到目的地之前,你還得不斷地往前走。你到達這個地方只是暫時停歇一下,停歇之後呢?放下,繼續往前走。暫時立一下,暫時停留一下,最終,這個東西不是究竟的啊,還得繼續往前進。

【若巧拙相形,】巧與拙之間相比較的話,【以通經二智破三藏經二智,】以通教的經典裡面的兩種智,來破三藏教經典裡面的兩種智,因為通教比三藏更高嘛,那麼通教就是所立,三藏就是什麼?所破,我立通教的這個智慧,因為它更高啊,來破你那個。

所以我們說的這些,講這些經,或者講這些論,它都有自己的立義,知道嗎?它要立自己的宗旨,比如說三論宗,它就立自己的宗旨,以什麼呢?般若空性,般若中道,破除外道的種種邪智,破除小乘的種種執著。我用大乘的中道思想去破除它,這是我所要立的,我要建立的一個主張。我所要對治的,所要改變的是什麼呢?那就是所破的。

【乃至次第、不次第相形,】次第是別教的,不次第是什麼呢?圓教。【以圓經二智,破別經二智。方便諸經,明智既粗,通經之論,豈得為妙?】既然其他的諸經只是方便說,它所說明的這個智慧是屬於粗智,那麼通這些經典的論,解釋這些經典的論,它也是以這個經典來做的論,它難道就是妙的嗎?它也不會是妙,它不會超越它這個範疇之外。

【經論既爾,弘經論人,何勞擊射?】既然經論本來它這個依據的這個本子都是這樣的話,那麼弘經的這些論人,講經說法的這些人,那就更不用說了,【任其所說,自有所墮。】自有所墮,就是自有自己的歸屬,他是屬於藏教、通教、別教?還是圓教?當然有些地方大概是這麼說啊,不那麼絕對的。

打個比方,我們有時候學了法華圓教,學了大乘佛法,當然了,現在因緣的話,只能去講這個小乘的佛法,講小乘的經論,但是你是用大乘的這麼一種智慧,或者大乘的這麼一種境界、眼光去看待這個小乘的佛法,所以說你講出來的,實際上你已經不完全根據它這個本經所體現出來的一種精神或者是宗旨,你這個境界甚至比本經所涵蓋的這個範疇,更為深廣,更高一些。

我們說到這個地方的話,我們也談談淨土宗,是吧。淨土宗屬於大乘經典,但是你僅僅學淨土宗的話,為什麼不夠?因為淨土宗經典裡面所講的這個佛法的義理,還是很簡略的,甚至有些地方不僅僅是簡略,是省略了。然後你要真正把這個淨土宗所有的意思都要講明白,你可能用天台,用法華,用其他的教理,你去講這個經典,你得出來的這個認知就不一樣了。

如果你沒有學其他東西,你僅僅就是看這個淨土宗經典,你得不出這麼多的收穫,得不到,理解不到。欸,這就是,即使是弘經,他也不僅僅是站在這個本經它原有的這個範疇之內去講,他站在更高的一個角度,或者更廣的一個角度去看,也可以呀。所以他就不完全就說真正是屬於它原本這個經典所涵蓋的那個教理範疇之內,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嗎?

所以佛法講一切法皆是佛法,可不是嘛,在佛的眼中一切法皆是佛法。然後我們換一個角度,我們眾生看佛法,佛法就變成眾生法。佛法看眾生法,眾生法變成佛法;眾生看佛法,佛法變成眾生法。大家明白?就這個意思。說句不好聽點,就我們世間有句罵人的話,叫狗眼看人低,就這個意思。本來這個人比狗長得高,它狗眼就看得比我還低了。

當然這是一種侮辱性的話,但就是說,你用什麼樣的眼睛,就看什麼樣的世界,跟世界本來客觀的這個存在是有差別的,是會出現位差的,跟它本身的這個存在是不一樣的。但是你境界高,你可能看到這個東西,它本質,你主觀所看到的這個世界跟它客觀的這個世界就不一樣,也許比它客觀所反映的程度還更高。但是你如果是層次太低,你可能還達不到它客觀本身存在的那個高度,都有可能。

【若作生滅解權實者,墮在初番;】如果用生滅二諦來解釋權實的話,就在初番,就屬於什麼呢?三藏教的,屬於三藏教的生滅二諦,或者叫三藏教的二智。

【若作不生不滅解者,墮第二番;】這是通教。【乃至第七番,】不用一一說了,後面還有什麼呢?無生二諦、還有無量。

【亦可知。又縱廣引經論莊嚴己義者,亦不得出初番隨情二諦、化他權實,】就是說,「廣引經論莊嚴己義」,有時候引其他的經論來莊嚴自己這個經的義理,但是也不出初番隨情二諦化他的權實。這是屬於化他的權實二智,隨情就是屬於化他權實。

【況出初番第二、第三權實?】初番的第二是什麼呢?第二應該是自行化他權實,第三是自行權實,或者說隨情智二諦、隨智二諦,都不出這個範疇之外。【尚不出初番三種權實,】當然我們說了,你表達是你表達的,實際上你解釋的這個時候的話,跟它本經所涵蓋的範圍,還是有所差別的。

【況第七番三種權實?若但以初番二智,破一切世間情執略盡,假令得入化城,只是自行實智。】就是用初番的三藏教的二智破了世間的一切情執,已經破盡了,讓他進入化城,就是已經證得聲聞果位,也只是屬於自行的實智,就比前面的這個化他的權實二智要更高了。由化他的權實二智進入到自行化他,再往前走,到自行的權實,實際上最終權都沒有了,只有自行的實智了。就是從他自己這個位置上,他已經到了最究竟了。

但是,【尚不得化他之權,】這個化他之權,就不是他自己的化他之權了,是屬於更高一教的化他之權。大家千萬不要這麼理解:啊,怎麼自行實智難道比他自己的化他之權還更低嗎?不是,他是跟通教的化他之權比來說,他的自行之實還不如通教的化他之權。反過來一樣的,以此類推,那麼通教的自行之實,不如別教的化他之權;別教的自行之實,不如圓教的化他之權。就是你的最好的東西,比人家最差的東西都比不上。

【何況能得後番諸智?】就是後番的其他的智,就更得不到了。就是後番的第一個化他之權智,你都得不到,那化他的實智,你得不得得到呢?自行化他的權智得不得得到呢?自行化他的實智得不得得到呢?哦,自行的權實之智就更談不上了。

【若尋二十一種二智,凡破幾外見?凡破幾權經論?復顯幾是?立幾權經論?然後方稱妙權妙實。】。所以,我們大家就是要尋找、要去了解二十一種二智。這個智是破外見的,然後用來破權,權就是方便的經論,用實來破權。

又復顯幾是?有破有所立。復顯幾是?立幾權經論?最後你把這些東西都搞明白了,才能稱得上真正的妙權、妙實。實際上就是把前面的,除了最後一種之外,前面的二十種二智,你都得破,唯一立的就是最後的圓教的二智,你都得通達啊。

【世人全不識一兩種權實之意,而情中即計為智。若是智者,破何惑?見何理?未見理,未破惑,生死浩然,非情何謂?】這裡就感嘆,我們世間的人一點點都不知道,連一兩種權實之意都不能明白,明明是在情執之中,自己還認為自己還很有智慧。

我們現在不都是這樣嗎?世間聰明人多了,我們還不算特別聰明的,還有比我們更聰明的,即使我們自己覺得自己可能也會有點智慧,要是更聰明的人更是,他哪兒會接受得了?你說這話,是吧?你確實笨,你沒有智慧啊,我比你聰明啊,你憑什麼說我們沒有智慧呢?

他的智慧都是屬於世間的智慧,世間的智慧都是由感情或者由意識心裡面所產生出來的,他這種智慧不叫真正的智慧。就是你產生智慧的平台是什麼樣的,你是怎麼生產出來這個智慧的。你是肉眼凡胎,你是用這個思維、用意識所產生出來對事物的這種了解的智慧,這些智慧,都不是真實的智慧,就是在你這個平台上,是沒辦法產生真實的智慧的。

等於你現在用個386、486、586,你這個電腦還能運行嗎?我們現在的軟件都已經升級到多少個G,你現在還是多少個兆的,你不得死機嗎?不管用啊,是吧?升級換代,在這個平台上你才具備操作的可能性。就是你現在作為人這麼一種凡夫的存在,你這個智慧遠遠達不到我們所要求的那個標準。

打個比方,你在計算,你這個是386,運算能力可能就幾百萬或者幾億次,我們現在都是萬億次、億億次,你算一輩子你都算不出一個問題來,一個檔,你想吧,苦思冥想都沒有用,費多長時間都沒有用。你得升級換代了,把這個平台得換一換了,然後再努力去修。先要用方法,用正確的方法,然後再去行動。否則,你這好,用非常低級的這個生產力,你再生產高級的產品,這怎麼可能?你在手工作坊裡面要生產出什麼火箭、宇宙飛船來?不可能啊!再給你更多的錢都沒有用啊,更多的時間你也造就不出來。所以這就大概是講這個意思啊。

若是智者,如果他是智慧的人,他能破什麼惑呢?他的煩惱破了沒有呢?你看世間這些聰明的人,越聰明的人煩惱越重,越是知識分子情執越重、自己的知見越重。他自己以為,自己很驕傲啊,比如說,我是這個領域頂尖的人了,世間在這個領域都沒有幾個能超過我的,甚至都沒有一個能超過我的,他不就會自己傲慢嘛。這種傲慢心,這就是煩惱,自己的煩惱他能克服得了嗎?不但克服不了,反而在某些方向他還會強化他的煩惱。

所以他這種智慧到真正的煩惱面前都得打敗仗,沒有用,無能為力。既然不能破惑,他能見到真正的真理嗎?真正的真理他是見不到的。未見理,未破惑,還得有生死輪迴。該死的時候死,死了不知道到哪裡去,死了還得再來,甚至來做人也做不了了。非情何謂?他不是情執,還是什麼呢?

【今若待前諸粗智而明妙智者,法華破待之意也。】現在《法華經》所講的「待前粗智而明妙智」,這是屬於相待的粗妙,有破有立,有相待。

【若其會者,一切權經論所明諦理,皆成妙理,】如果是真正能夠明白的人,能夠會其道理的人,能夠會意的人,那麼即使是方便的這些權教的經典所明的道理,也被什麼呢?經過我們開顯之後,成了《法華經》的妙理。就你自己能夠改造,升級換代了,而且這個升級換代達到最高階段,以後都不用改了。一入妙後,就沒有比它更高的了。

【無非智地;】無非智,就是所有的地方都是智慧,就是你進入這個智地,這個地方就是智慧之地。【會一切權經論所明二智,無非妙智,】這個智地,再給大家講講啊,是指什麼呢?境界。為什麼叫智地啊?地方嘛,是吧,境地、境地啊,這是指境妙。「會一切權經論所明二智,無非妙智」,這是指的智妙。就是境也妙了,智也妙了。前面是什麼呢?實際上就是開權顯實了,簡單說就是開權顯實,開跡顯本、開權顯實,都在這裡。

【悉是大車。】這個「悉是大車」,主要是指妙智。智為能運,因為有智慧,最終我們才能到達這個什麼?智地,這個智地就是指成佛。這個大車所要運到你要到達的目的地去。

【如此破會深廣,莫以《中論》相比,可熟思之(云云)。】就是他所破會的這個深廣之意,還不是《中論》所能相比的。《中論》是什麼呢?三論宗以《中論》、《百論》、《十二門論》作為它基本的經典,基本依據的經典。就是《法華經》比《中論》還更加的高明。

當然如果這麼一說的話,三論宗的人不幹了,千萬不能讓他們聽見。實際上聽見,我們倒無所謂,他們聽見怕生煩惱,這麼說好像有點不團結的意思,實際上我們要是聽到他們的,我們也應該不生煩惱才對,他們從其他宗派的角度來講,你們法華,或者天台,也有不足的地方啊?如果你生煩惱,你跟他是一樣的。如果你不生煩惱,也許你在某些地方做得會更好一點。

第【四對三諦明智者,上明五三諦竟,今更分別】。二諦有七種,三諦只有五種,為什麼只有五種啊?除了藏通別圓之外,還有別教可以入中,三諦,因為只有別教才談到三諦,通教只談二諦。我們看看,這裡不是這麼理解的,這錯了啊,三諦的話,只有通、別、圓才有,三藏教都沒有。圓教有三諦,別教有三諦,別可以入圓,通可以入別,通入圓。通入別,通入圓,別入圓,然後別教三諦,圓教三諦,五種。藏、通當教都沒有。

【夫三智照十法界,束十為三,謂有漏、無漏、非有漏非無漏。】就把十法界分為這三種不同的類別,一個是有漏,一個是無漏,一個是非有漏非無漏。【三法相入,】就是這三種法,就是有漏法、無漏法、非有漏非無漏,三法是什麼?相互相入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都沒有你我的分別了,到最後,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但是沒到那個境界,當然還是有分別,到了最終那個境界,確實沒有分別。

為什麼法有分別呢?是因為眾生有分別,明白嗎?因為有眾多的生命,所以就有眾生法。如果眾生都沒有,大家都成佛了,就不叫眾多的生了,沒有生死了,就沒有眾多了,就只有佛,佛都是一樣的,就沒有分別了。所以說,在佛的境界裡面,他是沒有分別的,這個分別是對於我們眾生所認知的這個世界來說的,眾生就肯定有分別,所以得慢慢從有分別到什麼?到無分別。

【分別有五,】分別有五種三諦,這裡面又把這個無漏,你看看,【初謂非漏非無漏入無漏,對漏、無漏為三法;二謂一切法入無漏,對漏、無漏為三法;三謂漏、無漏、非漏非無漏為三法;四謂一切法趣非漏非無漏,對漏、無漏為三法;五謂一切法趣漏、趣無漏、趣非漏非無漏為三法】。實際上就分別對應前面所說的這五種三諦,大家仔細看。

第一個,非漏非無漏入無漏,對漏、無漏為三法,這是什麼呢?通教入別的這個三諦;

第二個,是通教入圓的三諦;

第三個,是別教的三諦;

第四個,是別教入圓的三諦;

第五個,是圓教的三諦。

具體我們可以簡單給大家說一下。

比如說第一個,「非漏非無漏入無漏,對漏、無漏為三法」,本來通教本身只講漏和無漏,特別是以無漏為主,但是這裡又講「非漏非無漏」,這是什麼呢?中道。非漏非無漏,就是我們叫作不二法門,不二法門,以它來入這個無漏的話,來對這個漏、對無漏,是三法。

非漏和非無漏,跟漏與無漏之間,是不是有區別呢?有區別。什麼意思呢?它通教的無漏法,本身它可以跟別教的非漏非無漏之間可以對接,就是說,非漏和非無漏是在無漏的基礎上,繼續往上修行所認識的更高的一個境界,因為有無漏了,所以有什麼呢?有無漏無無漏,明白嗎?

大家就做個算數就知道了,前面寫個無字,無字就跟非字是一樣的。非字,非字後面可以加漏字,是不是?但是後來一想,哎呀,光加個漏字好像不行,只是這漏是「非」的,我們再加個無漏呢?就是非非漏,就是非無漏,明白嗎?就是我們腦子笨的時候,跟你講漏,你就想,哦,一切都是有漏的,好像有漏就是你整個世界。

後來再跟你開始講,啊,不僅僅是有漏的啊,還有無漏的啊。你就一下子就打開了,呦,除了這個有漏的世界,原來還有個無漏的世界,有解脫的世界啊。後來一想,光講無漏還不行啊,你對這個無漏可能又會產生執著和障礙,你要把這個無漏也得再放下,就來個什麼?無無漏,明白嗎?

這個無無漏並不說,就是無無漏,啊,雙重否定就成了肯定,又跟前面漏是一樣的,不是!完全是兩個境界了。就是把無漏也放下,前面那個無漏是把漏放下,這個無無漏是把無漏放下,明白嗎?一層一層,它是分成三段式的,當然還要不要來個第四段?我覺得就沒有必要了。然後大家說,非,再乘個非字,就說非非漏,非非無漏,你還可以乘,是吧?沒必要了,就是說,你一切妄想皆要放下,一切執著皆要放下。

好,下面是「一切法入無漏」,它就把這個非漏非無漏入無漏的這個基礎上,把一切法入無漏引入過來了。「一切法入無漏」,但是這個「無漏」呢?是「非漏非無漏之無漏」,大家明白嗎?你把這個無漏寫個括弧,這個無漏是什麼呢?非漏非無漏之無漏。

前面只講到這個無漏,這是一切法皆無漏,一切法皆是中道,這是什麼?通教裡面引入圓教的意思。因為圓教說一切法皆圓,一切法皆是佛法。別教不一樣啊,別教還有分別啊,佛就是佛,佛是最高的,眾生就是眾生,菩薩也別說是佛,菩薩還比佛要差個級別,圓教這裡不,一切眾生皆是佛,佛也就是眾生,所以它為什麼一切法都能進入呢。

第三個,「謂漏、無漏、非漏非無漏為三法」,這是別教,分成三個不同的這個層次,一個是漏,一個是無漏,最後一個非漏非無漏是中道。

第四個,是別入圓,「一切法趣非漏非無漏」,實際上跟前面第二個大概差不多,明白嗎?就跟通教的這個第二個三諦差不多。

第五個「謂一切法趣漏、趣無漏、趣非漏非無漏為三法」,當然它這裡省略了,就把什麼漏和無漏啊,就不說了,就說一切法皆是趣於什麼呢?非漏非無漏。我們應該是這麼理解,就是說,按照我們前面的順序習慣的話,一切法趣非漏非無漏,一切法也趣什麼呢?無漏,一切法也趣漏。大家明白嗎?不僅僅是非漏非無漏所表達的是中道,即使是漏和無漏,表達的也是中道,這就是了無分別了。

你不僅僅說,這些法可以入中道,難道其他的非中道的法就不可以入了嗎?也可以啊。這就叫什麼呢?按華嚴裡面這個境界叫什麼?事事無礙。當然這個事事無礙的話,不僅僅是事事無礙,我看理也是一樣,事理皆無礙,理可以入事,事可以入理,理當然可以更入理,事也可以入事,本來都是一樣的。就是說,不僅僅佛可以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甚至你們普通的眾生,你也可以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大家可能就懵了,怎麼可能呢?佛他因為有這個神通,有這個功德,他的心能夠遍整個太虛,但是我們眾生現在卻是……但是從理上來說,你確實可以的,沒問題。所以這是種超越的境界,大家就再去想一想啊。從這個來說,一切皆有可能,這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一切法皆有可能——不能說一切法皆有可能,一切法必然能,你說皆有可能,那可能,可不能——就是能!是吧?

你能夠作佛,你能成佛作祖,你必然能成就一切的法,你要相信自己。你不要認為,哦,這只有佛才能成就,我們幹不了這事,那就不叫圓教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在世間都是這樣的。那麼佛,難道只有佛他們才能成就?難道只有有根機的人、有智慧的人才能成?我們下根機的人也能成佛,沒問題。當然我們時間得長一點,不著急嘛,這反正大家學這東西啊,可能眼睛有時候容易看花,沒關係,慢慢學,學了之後不白學,我告訴你們。

哎呀,下面還有一大段,算了吧,今天時間也快差不多了,下面還得回答個問題,不要每次拖的時間太長,大家待會還得吃午飯了。這【更說五境竟】。這下面用五境來對應這五種三智,我們暫時就不說了。

這裡有個問題。

阿彌陀佛!師父吉祥!上一講《玄義》說:「【故龍樹破云:豈有不淨心中修菩提道?猶如毒器,不任貯食,食則殺人。】」

就是上面我們一堂課講的是吧?不清淨的心裡面怎麼去修菩提大道呢?就像一個毒器,有毒的這個容器,它不能存儲這些食品。要是它存儲了這些食品,這些食品就變毒了,你要吃了它,就會把你給殺了,毒害了。

「【此正破析法意也,故皆是權(云云)】」,恭請師父開示,豈有不淨心中修菩提道,這句話對淨土法門修行者的指導意義?」

這指導意義大家自己思考就行了,是吧。就是我們說,你用什麼樣的心態去修學佛法,非常重要。打個比方,我們每個人,自己這個身心世界,就是一個容器,你這個容器裡面能裝什麼樣的東西,當然是一種因緣,但是你本身要讓自己身心清淨。如果你身心不清淨,等於你自己這容器就被污染了,或者這裡說「不淨心中」,就像你本身是個有毒的這個容器,你即使可能有機會聽聞佛法,甚至可以說修學佛法,但可能都會修錯了,或者會誤會。有些人接觸佛法,一聽佛法之後,但是自己沒這種智慧,識別不了,或者認知不了,他理解錯誤了。

所以說,大家就得自己修清淨心,修自己的身心。為什麼佛教要修種種法門,要懺悔自己的罪業啊!一個是懺罪,懺罪不僅僅,罪是什麼呢?已經做下來的,還有什麼呢?沒有做的。已經做的話,實際上這個業已經成就了。你說,我自己後悔了,以後不再做了。但實際上懺悔之中還有什麼?懺未罪。就是你剛剛起心動念,還沒有造業的時候,立即就得迴光返照說,啊,不能這麼想,我時時刻刻都得警醒自己,這也是懺悔的一部分,就讓自己的身心遠離這種污染。

我們現在,不叫遠離污染嗎?我們說,這兩天天氣好了,前兩天霧霾這麼嚴重,你說你天天在霧霾之中,你說我去鍛煉,健康,我練習——心肺弄不好死得更快。所以我們也是這樣,如果你自己不乾淨的這個容器之中,你本身這個,就是你這個根器太差,知道嗎?你去修學佛法,弄得不好啊,當然不能說死得太快,不這麼好說,更容易出問題,明白嗎?你如果是普通,你說反正我也不鍛煉,我保持一個比較低耗氧量的一種生命活動,反而還不容易呼吸這麼多有毒的空氣。但是因為你這又想學佛法,但是自己的能力又支持不了,那怎麼辦呢?那不是過早地就耗盡你的這個人體的能量嗎?

打個比方,你這個電池,原來用這個手機,比較低端的手機,你能用三天三夜,這個電池能維持這麼長的續航的能力,但現在你換了更高的手機,但是電池還是那個電池,麻煩了,用半天就沒電了,耗盡了生命的能量了。關鍵是中間還會生煩惱啊,你就後悔,哎呀,算了,早知道這樣不學佛了,學了之後還更不行。你看,就說你自己的準備還不夠,當然這只是說一方面的意思

「師父,要結合‘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是啊,這句話就說得很好啊,所以說,我們要發菩提心,沒有菩提心,你去修佛法,那就是造魔業、修魔業,就會誤入歧途。所以說發這個菩提心,保持這個清淨的心,是讓自己有更大的這種因緣,或者有更大的善根,去接觸佛法對我們的熏陶。否則的話,你自己基本的這個素質,或者基本的標準都達不到的話,你即使去學佛法,也是一無所成。不但無所成,弄得不好還會出現種種問題。

所以這裡面也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所以說,我們說要識眾生的病,要識種種藥,要應病與藥,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關鍵有時候給你藥的話,你還得會吃,你得吃啊。有些人不吃,我沒病——實際上病得很重,說沒病的人可能就病得更重。

「說一說清淨心與菩提心的關係。」

從根本究竟都差不多。但是從表相上說,菩提心比一般的清淨心,它要求的這個標準更高一些。

菩提心是什麼呢?上求無上佛道,下化無量眾生。

但是清淨心,主要是從我們的身、語、意三業方面,特別是對我們的心,你要心清淨,我們說身、語、意三業清淨,特別是意要清淨,你要意識、心理保持一種清淨無染的狀態,乾乾淨淨的,去修學佛法,最終你才能成就菩提。

菩提心,當然了,剛開始發菩提心的時候,你也不可能一下就達到像菩薩的那種境界,敢於犧牲自己,是吧?能夠忍受一切的困苦,或者是折磨——沒有這麼大的能力。但是我們得隨時隨地去積聚自己的能量,我們去改變自己的這個行為,改變自己的這種心理狀態。

所以,學佛是點點滴滴的事情。你不要說,一下我就進入大海了——不可能的!你先看到一滴水就不錯了,能看到一條小溪就不錯了。你隨時隨地都得注意,不注意的話,你就沒辦法去改變自己的這個身心的世界,你就沒辦法讓自己的這個容器變得更為清淨,你要去修學佛法,就效率不高。

所以你自己根本的一些素質不改變,你去學佛……為什麼有些人學來學去,最終,哎呦,師父,我開始學的時候還挺精進的,很勇猛的,後來學著學著怎麼不想學了,沒後勁兒了。就跟我前面說的沒電了,沒電了,你這個電池,知道嗎?開始的話,幾天熱乎勁啊,一片熱忱,衝動,激情四射。激情四射就是已經超出你平時的這個用電量了,說句實話,過度地用電了。還是什麼?平平淡淡才是,平平穩穩才是最好。

過於激情,就是說,曾經從來就沒有激情過,遇到佛法,哎呀,太高興了,趕緊學吧,甚至晚上都不想睡覺了,學啊,讀經啊,終於把自己前面的這個善根都耗完了,這個電池用完了,暫時續不上了。怎麼辦?充電去。然後呢,節奏把握下,不要用得那麼快,用得快不是好事。因為你一下都沒有了,飽一頓、餓一頓的,鬧病啊。

你一個月就把一年的糧食全部吃完了,本來給你預算,一年你飯費五千,你三個月把它吃完了,後面你到哪兒去找錢去?沒錢了,沒誰給你錢了,趕緊去掙錢,掙錢,也跟不上,跟不上你的供應啊,前面都已經吃得習慣了,是吧?天天都是吃好的,吃一頓都得花一百,你這一天才掙五十,好,立即就受不了了。

那就想,哎呦,我原來那麼精進,怎麼一下就差了?我是不是退步了?不是退步,是你正常的一個表現狀態,是你自己的這個善根不足以支撐你這麼所謂的一種精進的修學的模式,你一定得保持好的狀態,等你什麼時候,你的能量增加了,你再更精進一點,知道嗎?我們按需分配嘛,量入為出嘛,你有多少東西,你要有計劃。你沒有計劃,花完了,沒了,是不是?你超前消費,心裡更不安了。

所以,現在為什麼人的思想壓力呀,這個抑鬱症,什麼症多了?貸款啊,消費啊。還沒掙到的錢,先從銀行先貸出來,買這些奢侈品,買這些高級的東西,花了再說,成了什麼?車奴、房奴。下面十幾二十年,慢慢還吧。你還了,說實話,你剩下來能夠自己用的零花錢、生活費用就低了唄。比方說,你掙了一萬,五千還貸還出去了,只剩五千塊錢,你自己好好用。如果你這個房子,不買這麼好的房子,現在差一點也能住,一個月你能花一萬,完全這個質量就不一樣,是吧?

所以我們學佛,大家也知道。當然了,一個是學會計劃著用。另外,光計劃也不行啊,你還得什麼呢?開源。不僅僅要節流,你想辦法以後掙兩萬、三萬啊,這就讓自己的善根不斷地增長,你才有更大的投入的這種能力呀。比如說,今年我預算是十萬,明年我掙錢多了,我預算十五萬,不就行了嘛。

所以這些都是講,實際上都跟我們世間的很多東西,相對應的一些關係,但是怎麼讓自己的善根增長?就從點點滴滴之中去做。今天多掙幾十塊,明天多掙一百塊;今天省五十塊,明天再省一百塊,錢不就越來越多了嗎?就是,今天少做一點惡事,明天又再少做一點惡事,今天多做一點善法,明天多修一點善法,多修一點佛法,你這個資糧就越來越多,越來越多,你這個清淨心,清淨的這個程度就越來越高了,你要修菩提道啊,就有這個能力了。不然的話,就不相應,叫不相應啊。

所以我們大家學習佛法,有這個因緣走到佛門裡面來,大家都不容易,都是想急切,但也不能急於求成,明白嗎,我們造的罪業,是無量無邊,我們自己的能力、智慧是差得太遠,所以還是老老實實地,不要覺得,啊,還什麼頓悟法門,還什麼即生成佛,別去想這些事兒了,那好事輪不上你,是吧?這要輪上你的話,自然就到了,知道嗎?不用你去找它,這個因緣它會自己找上你來的,明白嗎。就像師父找徒弟,一找一個准。不是徒弟去找師父的,真正都是師父在找徒弟,明白嗎?

打個比方,達摩祖師在這個嵩山那邊面壁九年,你以為他在那兒傻傻地等,他在自己修啊?他就是等慧可去嘛,是不是?好,表面上是看慧可好像到處去尋找名師,實際上是人家在那裡等他,是達摩是主動者,知道嗎?不然的話,達摩他乾脆就不從天竺過來得了,你到哪兒去找啊?他還能跑到天竺去找?所以,這些東西都冥冥之中,他自己已經知道這個因緣,那好,我就在這裡等著。

有些人說,那幹嘛達摩不主動去找慧可,讓他早日見到他,不就更好嗎?早日開悟嗎?不行,太早了還不行。這也叫什麼呢?積累資糧,讓他自己找,要經歷這個時間,經歷他修學的一些體驗,慢慢成熟到一定的階段了,啊,終於找到了,這個時候給他一開示,立即能開悟,不遲也不早,剛剛好,是吧?他就能把握這個點。我們把握不了啊,要麼著急,哎呀,不該上的時候就趕緊衝上去了,不該修的時候趕緊修,哎呀,這個功德大,怎麼怎麼,後來修出問題來了。我們不知道啊,我們都在嘗試啊,我們都在探索啊。所以,為什麼我們老失敗啊?為什麼效率低啊?你看不清,看不清楚自己,也看不清佛法。

好了,大概就是講的這些東西。希望我們大家繼續努力,不管怎麼樣,一切眾生皆是佛,我們肯定成佛還是會比較快的,即使可能跟我們的預想,覺得還時間很長,但是比別人快多了,你已經應該很慶幸,自己偷著樂吧,是吧。

好,今天就到這裡,最後大家一起合掌,我們做個迴向: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懺悔。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

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瞭,

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和南聖眾!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三遍)

好,今天課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容通法師文章列表

空有無礙,進入中道的平衡實相

智者大師雲 【隔真妄,破九界,顯佛界,為緣修。】 智...

佛陀為何把成佛之道分成兩階段

佛陀來到人世間以後,他看到了兩件事情:第一個,就是...

造佛像有什麼功德

造佛像是一個因緣,就是本經這個地方說的更以異方便,...

法華會上為何會有五千人退席

這段經文,幾乎所有的古德都是扣住兩個重點在解釋:第...

聞行《法華經》,往生安養剎

原文: 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

普賢菩薩這次怎麼沒提極樂世界呢

問: 法師您好!《華嚴經》的最後一品中,普賢菩薩以十...

日日熏修淨土法門,正身端坐而往生

原文: 如湛,姓焦,永嘉人,母夢見寶塔,而湛生。幼試...

念誦《法華經》的六種功德利益

佛陀說,如果有人想要舍離懈怠心,應當用心聽《妙法蓮...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大藏經】佛說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人生的禍福來自於因果

人在一生中往往有各種不同的遭遇,是禍是福、是苦或是...

做一名優秀的女佛教徒

我們學佛後的女人,應該如何為人母、為人妻、為人女,...

想出離六道生死,先要把這三法修好

我們要想出離六道生死,得成佛道,首先要把三皈法、五...

少吃肉的10個益處

美國《健康》雜誌刊文,總結了少吃肉的10個益處。 1.減...

沒有跟三寶結緣,你就失去了被救拔的機會

禮敬諸佛,廣修供養修學皈依。 在菩薩戒,佛陀提醒所有...

說話是一門大學問

說話是一門大學問,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因為說話遭到過別...

治好一切病的五個根本

治好一切病的五個根本的方法就是,不管什麼病,通過這...

觀無常證聖果

昔日,佛在摩竭陀國成就聖道,有許多修行之士聚集而來...

不死種子

從前印度的彌蘭王請教 那先比丘 :人死後有來生嗎?那...

五逆罪人能不能往生呢

有人又提了一個問題,《佛說觀無量壽經》裡面說,五逆...

苦都是因業而成,都是自己造的

今天是佛七的第四天了。這幾天,大家都在為自己忙,這...

是夫妻就一起把它戒了吧

1、戒:在外人面前爭吵 夫妻在生活中難免磕磕碰碰,但...

如何供養出家人

僧者為眾生之良友福田,所以稱為福田僧,能令眾生植福...

虛雲老和尚雲居山傳戒開示

戒律是佛法之根本 前來已略說衣缽名相。今將受戒的要義...

節約時間的20個方法

1.對於過去失敗或未做的事情不要有內疚感。 2.提醒自...

夜夜好眠

北風颯颯,寒冷的冬天已經到來,樹木凋零,大地一片死...

【佛教詞典】坐具

梵語 nisīdana 或 nisadana。比丘六物之一。音譯尼師...

【佛教詞典】一切同類可得相

【一切同類可得相】 p0011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二頁雲...

【視頻】惠空法師《開悟與神通差別》

惠空法師《開悟與神通差別》

【視頻】五台山清涼石和秘魔岩的故事

五台山清涼石和秘魔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