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

青龍寺翻經講論沙門良賁奉 詔述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第一上

青龍寺翻經講論沙門良賁奉 詔述

 稽首無上覺  體遍相圓明
 應現塵沙身  大悲無與等
 所說甘露法  清淨修多羅
 巧濟諸群生  甚深不可測
 住果勝果道  麟喻部行尊
 五忍諸聖凡  我今盡敬禮
 三寶悲智力  加護見無遺
 今欲讚真文  願久利含識

粵真理湛寂逈出有無之表。智鏡澄照洞鑒性相之源。德海揚波汩清流於塵剎。牟尼大聖故現跡於王宮。從無生而生則生無所生。演無說之說則說無所說。動而寂若清月凌空。語而默等摩尼照物。所以如來在昔居於鷲峯。住定興悲光馳聚日。波斯匿等露集煙凝。亂墜天華坦夷岩谷。遂得淨土穢土密佈慈雲。聖眾凡眾皆霑法雨。宗陳護國乃理事雙彰。包括始終則境智俱寂。啟五忍而行位在目。談二諦而迷悟唯心。帝釋卻頂生之軍普明開班足之悟。化彰令德力現難思。十三法師文照昭乎指掌。七難氛息光炅炅乎寰區。恐季葉彫殘故永言深誡。若非大明作照何以破昏衢。非大震法音何以窒諸慾者矣。

皇唐八葉再造生靈。玄化無垠正刑有截。張墜網震頹綱。驅黔庶於福壽之場。導滄波於無為之宅。廣運明德光揚 聖旨。乃詔不空三藏今重譯斯經。三藏言善兩方教傳三密。 龍宮演奧邃旨聞天。 佛日再中真風永扇。良賁學孤先哲有默清流。叨接翻傳謬 膺筆受。幸揚 天闕親奉 德音今於 大明宮南桃園脩疏讚演。 宸光曲照不容避席。竊玄珠於貝葉但益慚惶捧白璧於 丹墀寧勝報効。仰酬 皇澤俯課忠勤。既竭愚誠庶照玄造矣。

解釋經題目義兼通別。仁王護國標請主之所為。般若波羅蜜多明境智之幽玄。序品第一即八章之別目。亦可仁者五常之首。王者統冠三才。護者悲力濟時。國者所居閫城。般若淨慧破識浪之煩籠。波羅彼岸即清淨之室宅。蜜多者離義到義。經者連綴攝持。序者起之端由。品者區分彙聚。第者次第。一者數初。人法雙彰故云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序品第一。

將解此經略啟四門。一敘經起意。二明經宗體。三所攝所被。四正解本文。敘經起意曲作兩門。初明經起意後翻譯年代。初中復二。先總後別。夫諸佛出興。根緣感赴諸經處會。各對宜聞。今說此經廣陳二護。十四王等有聖有凡。皆育黎元植菩薩事。此故經云。波斯匿等十六國王覩希有相咸作是念。世尊大慈普皆利樂。我等諸王云何護國。如來大悲平等濟利。佛言。善男子吾今先為諸菩薩等說護佛果護十地行。廣明內護。又護國品雲。一切國土若欲亂時。有諸災難賊來破壞。廣明外護。備陳二護利樂不斷說此經矣。次別明者略有六門。一明佛母。二明勝德。三明修行。四明次第。五明同說。六明佛果。諸佛所生心由智母。母出生佛。令德無儔。令德外章修行是稟。修行之漸次第淺深。非佛獨言諸佛同說。從因成得故辨果圓。有此六門是說經意。有如人世慈母所生從初降靈逮乎誕育。資德立行。自幼及長師友教誨。立身揚名。敘經起由大意如是。一明佛母者。一切諸佛從般若生。般若即是諸佛之母。不思議品雲。此般若波羅蜜多是諸佛母諸菩薩母。不共功德神通生處。又奉持品雲。大王般若波羅蜜多能出生一切諸佛法.一切菩薩解脫法.一切國王無上法.一切有情出離法。佛從母生還彰母德。力能護國故說此經。二明勝德者。所詮般若能生諸佛。能詮之教豈有比方。觀如來品雲。若有人於恆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滿中七寶以用佈施大千世界一切有情。皆得阿羅漢果。不如有人於此經中。乃至起於一念淨信。何況有能受持讀誦解一句者。又二諦品雲。若有人能於此經中起一念淨信。是人即超百劫千劫百千萬劫生死苦難。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脫所得功德。即與十方一切諸佛等無有異。彰經勝德表法難聞。全身尚輕半偈斯重。諸佛同說出離正因。若不因經無容解脫。令生解脫故說此經。三明修行者。三有苦果長劫輪迴。縱起厭欣熾然生死諸外道輩自餓投岩。雖大劬勞徒抂功力。如來慜世現跡王宮。乘大智悲無倒宣說。略開五忍。為十四忍。菩薩行品雲。善男子此十四忍十方世界過去現在一切菩薩之所修行。一切諸佛之所顯示。未來諸佛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若佛菩薩不由此門得一切智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諸佛菩薩無異路故。善男子若人聞此住忍.行忍.迴向忍.歡喜忍.離垢忍.發光忍.焰慧忍.難勝忍.現前忍.遠行忍.不動忍.善慧忍.法雲忍.正覺忍能起一念清淨信者。是人超過百劫千劫無量無邊恆河沙劫一切苦難不生惡趣。不久當得無上菩提。於諸忍中備彰勝行。令脫苦縛故說此經。四明次第者。菩提涅槃是所求證。須修萬行時歷僧祇從淺至深次第悟證。奉持品雲。云何諸善男子於此經中明瞭覺解為人演說。佛言。大王汝今諦聽從習忍至金剛定如法修行十三觀門。皆為法師依持建立。故十三門廣明修斷。一德不備無由歸源。勿謂一門致少功力。便能圓證無上菩提。具明修斷故說此經。五明同說者。諸佛利樂隨對根宜窮其至理宗無異說。二諦品雲。大王一切諸佛說般若波羅蜜多。我今說般若波羅蜜多無別。汝等大眾受持讀誦如說修行。即為受持諸佛之法。然佛化跡語默或殊。至於般若皆同說故。六明佛果者。菩薩多劫眾行莊嚴因滿果圓稱究竟位。非相無相永超生滅。奉持品雲。善男子金剛三昧現在前時。而亦未能等無等等。等覺因矣。若解脫位一相無相無生無滅。同真際等法性滿功德藏住如來位彰佛果矣。豈不果位菩提涅槃從生了因凝然相續。此不必爾。如下文中十三法師。由斷續生煩惱障故得真解脫。由斷礙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至彼經云。從初習忍至金剛定皆名為伏一切煩惱。當廣分別。由斯大覺現化利生。此經之興諒在茲矣 明翻譯年代者。自周星隱。耀漢日通津洎乎魏朝。此經尚闕。從初晉代至今巨唐。前後翻傳凡有四譯。第一晉朝太始三年。有月支國三藏法師曇摩羅蜜。晉雲法護。譯為一卷名仁王般若。第二後秦弘始三年。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秦雲童壽。於長安西明閣逍遙園譯為兩卷。名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第三梁朝承聖三年。有西天竺優禪尼國三藏法師波羅末陀。梁雲真諦。於洪府寶因寺譯為一卷。名仁王般若並疏六卷。然則晉本初翻方言尚隔。梁朝所譯隱而不行。秦時所翻流傳宇內。自古高德疏義寔繁。百坐相仍崇護國矣。粵惟巨唐 肅宗皇帝重昌堯化革弊救焚。至憂黎元澡心齋戒。請南天竺執師子國灌頂三藏名阿目佉唐云不空。翻傳眾經以安社禝。茲願未滿仙駕歸天。我今 寶應皇帝再造乾坤禮樂惟新。明白四達恭嗣先訓恩累請焉。永泰元年歲在乙巳四月二日 詔曰。如來妙旨惠洽生靈。仁王寶經義崇護國。前代所譯理未融通。望依梵夾再有翻譯。貝葉之言永無漏略。金口所說更益詳明。仍請僧懷感等於內道場所翻譯。福資先代澤及含靈。寇盜永清寰區允穆。傳之曠劫救護實深者。遂 詔觀軍客使開府魚朝恩。兼統其事於南桃園翻譯。起自月朔終乎月望。於承明殿灌頂道場 御執舊經對讀新本。 詔曰。新經舊經理甚符順。所譯新本文義稍圓。斯則金言冥契於 聖心。佛日再生於鳳沼。翻傳先後其在茲歟。總是初門經起竟。

第二明經宗體曲作兩門。一明經宗。二明經體。初明經宗複分為二。先明諸教後明此經。明諸教者。凡諸經宗隨經以立。所聞既異非唯一轍。如維摩經不思議為宗。法華經一乘為宗。楞伽經如來藏為宗。涅槃經佛性為宗。此諸經宗約對待立。若論至理清淨法界言語道斷。宗何所宗。楞伽經中對治心量立宗之失。故經偈云。隨其所立宗.即有眾雜義.等觀自心量.言說不可得。故知立宗皆是心量。若宗不生宗還生矣。故淨法界無宗不宗。准此而言更何所道。今依言教無倒希求為欲了知諸宗旨趣故揚摧矣。外道雖多宗唯我法。非此所要廣知餘文。今依文判教有三種。然佛出世初轉法輪說阿含等多明有宗。次說大乘般若經等無相之教多明空宗。後說大乘解深密等不空不有非空有宗。由佛世尊於法自在當根為說有斯異矣。自雙林掩耀部執競興。初小乘宗雞薗起諍。四百年內分二十部。本末前後如常分別。於彼時中傳法聖者多知有教。次馬鳴龍勐諸菩薩等造智論等多知大乘無相空教。後慈氏無著諸菩薩等造瑜伽等多知大乘不空不有教。以佛滅後同佛在時先有次空後非空有。雖明空有聖不相違。故大乘法千年間付法相承曾無異說。洎千年後空有兩宗清辯護法二大菩薩各依大乘了義之教明空明有見解不同。依西域記此二菩薩亦不對敵議其優劣。言空有者。所謂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於三性中遍計體空兩宗共許。圓成實性體離名言。次二諦中下具明也。唯就依他論其空有。具陳此義文分為二。初依聖教後依古德。依聖教中先明空有後明二諦。明空有者。瑜伽唯識皆有誠文。如當寺東院金剛疏中以為刊定。今依廣百論第十卷中略申梗槩。於中分三。初明師宗次明立難後申正義。初師宗者此復有三。第一瑜伽學徒立依他有。第二清辯菩薩立依他空。第三護法菩薩雙破二執建立中道為廣百論。聖天造本護法造釋。故為第三評家正義。第二立難文複分二。一明立宗二明徵難。明立宗者初瑜伽師申有宗雲。分別所執法體是無。因緣所生法體是有。由斯發起煩惱隨眠。繫縛世間輪迴三有。或修加行證無我空。得三菩提脫生死苦。為證此義引經頌難雲遍計所執無依他起性有。妄分別失壞墮增減二邊。清辯釋雲。名是計執義是依他。名於其義非有故無。義隨世間非無故有。不可引此證有依他。第二徵難略引四文。第一瑜伽者難清辯釋文中有三。初總非雲。此釋不然義相違故。次興四難。一義例名無難。若名於義非有故無。義亦於名是無何有。二名例義有難。又於其義所立名言既因緣生。如義應有。三名義計執難。若妄所執能詮性無。妄執所詮其性豈有。四名義依他難。名隨世俗有詮表能。汝不許為依他起性。義亦隨俗假說有能。何不許為遍計所執。後總結雲。世俗假立能詮所詮無應並無有應齊有。如何經說一有一無。故汝所言不符經義。應信遍計所執性無。是諸世間妄情立故。依他起性從因緣生非妄情為。應信是有。第二立難。清辯菩薩為證己義引經偈云。由立此此名詮於彼彼法。彼皆性非有由法性皆然。瑜伽者難雲。經意不說名於義無。但說所詮法性非有。辯諸法性皆不可詮。名言所詮皆是共相。諸法自相皆絕名言。自相非無共相非有。此中略說所詮性無。非謂能詮其性實有。故頌但說彼非有言。不爾應言此性非有。第三立難。清辯菩薩證依他無復引經中所說略頌。無有少法生.亦無少法滅.淨見觀諸法.非有亦非無。瑜伽者難雲。此亦不能證依他起其性非有。所以者何。此頌意明遍計所執自性差別能詮所詮其體皆空無生無滅。離執淨見觀諸世間。因緣所生非無非有。故此非證依他起無。第四立難。清辯菩薩引經證成依他性空。契經偈曰。諸法從緣起.緣法兩皆無.能如是正知.名通達緣起.若法從緣生.此法都無性.此法非緣生。瑜伽學徒會此經云。如是二經說緣生法雖無自性而不相違。以從緣生。緣生法有二種。一者遍計。二者依他。此中意明遍計所執自性非有。不說依他。若說依他都無自性。便撥染淨二法皆無。名惡取空自他俱損。清辯菩薩見瑜伽師種種徵難遂乃責曰。此妄分別誰復能遮。得正見時自當除遣。論文第三申正義者。護法評雲。如是等類隨見不同。分隔聖言令成多分。互興諍論各執一邊。既不能除惡見塵垢。詎能契當諸佛世尊所說大乘清淨妙旨。未會真理隨己執情。自是非他深可怖畏。應舍執著空有兩邊領悟大乘不二中道。明二諦者論雲。然佛所說無相甚深二諦法門最為難測。今日自勵依了義經略辨指歸息諸諍論。世俗諦者。謂從緣生世出世間色心等法。親證離說展轉可言。親證為先後方起說。此世俗諦亦有亦空假合所成猶諸幻事。從分別起如夢所為。有相可言名世俗諦。勝義諦者。謂聖所知分別名言皆所不及。自內所證不由他緣。無相絕言名勝義諦。如是略說二諦法門。正法學從同無所諍。諸有大心發弘誓者欲窮來際利樂有情。應正斷除妄見塵垢。應妙悟入善逝真空。為滿所求當勤修學。問准此所說護法失宗。唯識論中護法菩薩言依圓有。何故於此釋勝義諦無相絕言而說為空。答彼據深密研窮性相言二性有。此據般若離言絕相故此言空。理教顯然斯有何失。依教明說。後依古德對明三性。立三無性略引二文。真諦三藏依三無性論具遣三性立三無性。一遣分別立分別無相性。二遣依他立無生性。三遣真實立真實無性性。此所遣者於一真理遣三性故立三無性。廣如彼。故慈恩三藏依唯識論即依三性立三無性。如論頌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一依計執立相無性。二依依他立無自然性。三依圓成立無我法性。初計所執情有理無。依他圓成理有情無。廣如彼說。問此二三性所立何別。答前對遣三立三無性。後但依三立三無性。前空後有是二別也。謹詳至理實不相遣。如於色蘊立三性者。依色蘊上橫計我法是計所執。色蘊有為即是依他。色性真如即圓成實。若說三性俱有俱空悉皆無過。但可意會勿滯於言。言俱有者。遍計妄有依他緣有圓成真有。言俱空者。遍計體空依他自性空圓成勝義空。於如是義聖賢具悉。勿謂上文前二菩薩後二三藏所說相違。言空有者。為彼時中樂聞空有能起修證。由諸凡愚無始熏習起有空執彼彼病深。佛為斷除而作此說。諸菩薩等依奉聖言。各對彼時執見過失依至教量廣有弘揚。幸而詳之勿復興病。即前所說三性無性二諦有空皆此經宗。至文當悉。明諸教說。

明此經者。題雲般若即以為宗。觀如來品別明三種。實相觀照及以文字。慈恩三藏更加二種。境界眷屬通前五法。般若性故.般若相故.般若因故.般若境故.般若伴故。有義此經觀照為宗。經說五忍即是慧故。生空法空根本後得遠近加行皆是經宗。十四忍中無不攝故。有義此經實相為宗。經自說雲。以諸法性即真實故無來無去無生無滅等。有義此二合為經宗。性相名殊體用無別。因或具闕果必俱故。又即此二是正所求。若因若果俱修證故。又即此二是真實身合立為宗。義符順故。問境伴文字何不為宗。答此二是本彼三末故。又境與伴及彼能詮有此必俱。豈別立故。問經明二諦何不為宗。答先德以彰為宗無失。又此智證事理皆周。此以攝彼不別。明經宗訖。

第二明經體於中分二。先體後性。明諸教體有總有別。初總明者瑜伽八十一雲。經體有二。一文二義。文是所依義即能依。由能詮文義得顯故。後別明者即於前二複分為五。文三義二。文有三者。一隱假談實以聲為體。俱舍論雲。有說佛教語為自性。彼說法蘊皆色蘊攝。語用音聲為自性故。佛意所說他所聞故。對法論有成所引聲不說名等為成所引。唯識論雲。若名句文離聲實有。應如色等非實能詮。故說佛教以聲為體。二隱實談假名等為體。俱舍論雲。有說佛教名為自性。彼說法蘊皆行蘊攝。名不相應行為性故。要由有名乃說為教。是故佛教體即是名。謂如句文次第行列次第安布次第連合。故說佛教名等為體。三假實合論性用為體。十地論雲。說者聽者皆以二事而得究竟。一者聲二善字。字為所依攝名句故。謂即此二而為四法。聲名句文用各別故。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文即是字為二所依。此三離聲雖無別體而假實異亦不即聲。由此法詞二無礙解境有別故。法緣名等詞緣於聲。故說佛教性用為體。義為二者一攝境從心唯識為體。華嚴經說三界唯心。此經下云。從初剎那有不可說識生諸有情色心二法。起信論雲。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論說。心心所色不相應行諸無為性皆不離識。識有差別。說者真教聞者似法。依淨法界平等所流。若就根本能說者心。若取於末能聞者識。何以知然二十唯識世親頌云。展轉增上力.二識成決定。謂餘相續識差別故令餘相續差別識生。展轉互為增上緣故。故說佛教唯識為體。二攝相歸性真如為體。故經說雲。一切法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此經下云。謂契經等所有宣說音聲語言文字章句一切皆如無非實相。故說佛教真如為體。上來五種總別淺深以理而言。隨舉一門即互相攝不相違也。後明性者攝相歸性謂即圓成。前之四門通依圓二。若從所聞有漏心變。或從能說有漏文義。唯屬依他。無漏心變或無漏說正智所攝。通圓成實。無漏有為通二性故。問十八界中十五有漏。如何聲等亦無漏攝。名句文三自性無記。如何可說通無漏善。答隨有部宗說十五界唯是有漏名等無記。今大乘宗如來說法聲名句文真善無漏。十地菩薩隨識判性。若無漏心說聽教者從能變識是有漏善。若有漏心說聽教者從能變識有漏無記。二乘說聽唯有漏說。彼無無漏說聽智故。質影有無諸心集現如常分別。第二門訖。

第三所攝所被者於中有二。初辨所攝後明所被。所攝有五。一藏二分三乘四時五會。藏所攝者。依瑜伽論說有二藏。一菩薩藏二聲聞藏。獨覺教少入聲聞中。從多為藏名聲聞藏。或說三藏。一毘柰耶二素呾纜三阿毘達磨。如次詮於戒定慧學。或說六藏。菩薩聲聞各有三故。獨覺更無別戒律等。故無三藏可得成九。此經即於二藏六藏菩薩藏收。三藏之中素呾纜藏。雖十二分有論義經囑累品中廣明諸誡義實通貫。文則唯經。二分所攝者。十二分義具如別章。今但列名略配經矣。一者契經。有通有別。通即十二俱名契經。別即長行所應說義。此經具有。二者應頌。長行已說應重述頌。謂菩薩行品有七言偈。雖佛說長行。王讚偈頌再牒長行即重頌故。又奉持品五言偈是。三者記別。此有三相。一記大人當成佛事。二記弟子死此生彼。三為記別諸法之義。今此經中可通第三。四者諷誦。謂前未說直以偈明。謂二諦品及護國品五言四言二偈頌是。五者自說。謂不待諸觀機即說令法久住顯佛悲深。謂觀如來品雲。善男子吾今先為諸菩薩摩訶薩說護佛果護十地行等。六者緣起。此有三相。一因犯制戒。二因事說法。三因請說法。今此經中通第二三。囑累品中因事說誡及上下文因請說故。七者譬喻。謂以喻況曉所說法。謂下經云。恆沙世界滿中七寶以用佈施大千有情得羅漢果等。八者本事。謂除自身說於過去弟子及法。即菩薩行品說波斯匿王為四地菩薩及下普明班足王等護國之事。九者本生。說佛自身在過去世彼彼方所若死若生行菩薩行。即自說雲。我為八地菩薩及下頂生欲滅帝釋。涅槃經云。爾時頂生即我身是。明佛因矣。十者方廣。此有二相。一說行菩薩道。二法廣多極高大故。此經具有。十一希法。為說八眾共德及餘最勝殊特驚異。謂下經云。若人得聞十四忍者不生惡趣得菩提等。又班足聞法證空三昧。又不思議品散花神變等。十二論義。謂諸經典修環研窮摩呾理迦諸了義經皆得名為摩呾理迦也。今此經中乘前起後請問性相修環而說。是論議經。具十二矣。三乘所攝者。或說一乘。如法華經云。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或說二乘。如攝論等。一者大乘謂即上乘。二者小乘謂即下乘。或說三乘。一菩薩乘。二獨覺乘。三聲聞乘。處處經中皆同說故。及說五乘。如常分別。今此經者即一乘收。勝鬘經云。一乘即大乘故。二三乘中菩薩乘故。四時所攝者。古立教時從一至五。慈恩法師法苑具破。今唯正義。慈恩三藏依解深密王藏依經第二卷立三時教。彼經廣為勝義生菩薩說三性三無性已。勝義生深生領解。世尊讚歎善解所說。勝義生白言。世尊初於一時。波羅痆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唯為發趣聲聞乘者以四諦初轉正法輪。雖是甚奇甚為希有。一切世間諸天人等先無有能如法轉者。而於彼時所轉法輪有上有容是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世尊在昔第二時中。唯為發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以隱密相轉正法輪。雖更甚奇甚為希有。而於彼時所轉法輪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猶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世尊於今第三時中。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無自性性。以顯了相轉正法輪。第一甚奇最為希有。幹今世尊所轉法輪無上無容是真了義。非諸諍論安足處所。屬諸經者。謂諸阿含及諸般若深密等經配三時矣。又金光明經說三法輪。謂轉照持。轉四諦法以空照有非有非空可任持故。若唯頓教時但唯一對不定性。大由小起漸次而被可有三時。解深密經約此而判。今者此經約漸次說容第二時。隨頓教性總不立時。設令立時第三時故。何以知然。廣明大乘十四忍門。從淺至深革凡成聖。具明空有備陳行位。豈但說空為第二時。問解深密經據說空教諸般若等為第二時。又大般若數處經文諸天讚佛雲第三時。答如彼經中說非空有為第三時。如華嚴等。理實而言。華嚴十地金光明等具明大乘非空非有治斷行位三賢十地故為第三。此經亦然。豈為第二。又彼據漸次可雲第二。此約頓悟故云第三。進退皎然豈違教也。五會所攝者。大般若經總依四處十六會說。言四處者。一王舍城鷲峰山。二室羅筏給孤獨園。三他化天宮摩尼寶藏殿。四王舍城竹林園白鷺池側。其十六會初之五分更無別名。但以數次標其分目。次之三分從請主名。第六最勝天王分。第七曼殊室利分。第八那伽室利分。後之八分所詮為目。第九能斷金剛分。第十般若理趣分。餘之六分如次六度以題今目。然今此經四處之中同第一處。若十六會無此會經。其猶聯綿長山一峯孤秀盪洋渤澥別浦澄天。披之者坐覽三祇。尋之者全觀十地。迷者觀之不惑。悟者藉之昇堦。菩薩行門如啟諸掌。佛果久近掘鏡融心。淨信則福越河沙。持讀乃災殃霧卷。安人護國莫大於斯。塵劫讚揚願中報効故。第二明所被者。初明根性後以教被。明根性者。五性一性自古紛紜。舉領提綱略申三說。有說一切眾生有五種性。一聲聞性。二緣覺性。三如來性。四不定性。五無種性何以得知定不定性及有一類無種性者。依大般若五百九十三善勇勐言。而於三乘性決定者。而於三乘性不定者。聞此法已速發無上正等覺心。即明三乘定不定矣。夫人經云。離善知識無聞非法眾生。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善戒經云。無種性人無種性故。雖復發心勤行精進。終不能得無上菩提。以此等文為定量故。猶斯種性具有五種。有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無有定性及無性者。何以知然。涅槃二十七雲。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又云。一切眾生悉皆有心。凡有心者悉皆當得阿耨菩提。以此等文為定量故。猶斯眾生無無性矣。兩宗所立教等理齊。破斥會違廣如餘記。有說有性無性唯佛能知。然佛世尊於法自在。廣於諸教隨對根宜說有說無。皆為利樂。勿懷取舍而欲指南。問有無相違。云何利樂。答有情本來種性差別。若聞無性恐墮彼流。佛為說無令速出離。若聞有性速起進求。佛為說有令無退墮。故佛所說皆是法輪。言有言無深為利樂。然起信論由迷本覺有不覺生。照本還源無不成佛也。二以教被者。經文不簡顯佛悲深。三界四生等皆度故。第三門訖。

第四依文正解曲分為二。初釋題目後解本文。釋題目者。晉梁所譯題目俱雲仁王般若無護國名。秦本雖有護國之言乃無多字。巨唐新譯文義具故。釋題目中初解通名後釋品號。解通名中先離後合。唐梵對者。梵雲麽努此翻為仁。梵雲產捺囉此翻為王。梵雲跛羅此翻為護。梵雲囉瑟吒囉此翻為國。梵雲缽囉枳穰此雲智慧。敵對譯者名極智也。梵雲波囉弭多此雲倒彼岸。依聲明論分句釋雲。波囉伊(上聲)多。言伊多者雲此岸也。言波藍者雲彼岸也。由乘極智離此到彼也。梵雲素怛[口*藍]此翻為經。然今題雲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者一部都名。總十一字上四下一俱是唐言。中間六字乃是梵語。仁王則諸主彰廣敬之令譽。護國則所為陳博愛之鴻業。言仁者人也。正理解人多思慮故。依義訓人有恩親故。依書解者如大傳雲。舜不登而高不行而遠。拱揖於天下而天下稱仁。禮曰。上下相親是謂之仁。又曰。溫良者仁之本。敬慎者仁之地。寬裕者仁之作。遜接者仁之能。禮節者仁之貌言。談者仁之文。歌樂者仁之和。散者仁之施。儒者仁之行。兼而有之是謂之仁。論語曰。克己復禮天下歸仁。則恩惠於物慈施博眾名為仁矣。言王者主也。順正理論於劫初時為分香稻共立田主。三曼多王此雲共許。若言天子者金光明偈云。雖生在人世尊勝故名天。由諸天護持亦得名天子。依書解者韓詩曰。王者往也天下往之。善養人也故人尊之。善治人也故人安之。善悅人也故人親之。善飾人也故人樂之。具此四德而天下往。禮曰。天子以德為車以樂為腳。又曰。昔者先王尚有德尊有道任有能舉有賢。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老子四大王居其一。說文王字德貫三才兆庶又安是稱王矣。王有仁德有財得名。王懷仁德仁即王故持業得名。王行仁惠仁之王故依主得名。言護者加衛義覆攝義。蓋為仁王仰希如來大悲加衛。普覆含識攝受無遺故稱護也。言國者城也。四海八方有截疆域。聖凡士庶各安其居。若乃災害不生禍亂不作。人天歡慶龍鬼潛施。至教常流安人護國。國之護故依主得名。言般若者梵音也此雲智慧。先別後通列有五種。一者文字能詮教也。二者觀照即淨慧也。三者實相即真如也。四者境界謂即二諦三性無性也。五者眷屬相應四蘊助伴五蘊定道戒也。般若名寬通前五種。勝用唯二正智如如。具足應言般羅賢若此翻為慧。梵雲若那此翻為智。西方梵字有界有緣。准大品經若之一字通目智慧。二字界故。般那兩字別目慧智。二字緣故。以般助若若即目慧。以那助若若即目智。由是經論六度十度開合不同。若言六度即智慧二總為第六。以合明故。若言十度慧為第六智為第十。各別明故。問慧之與智為同為異。答俱別境慧二體實同。擇法決斷二用則別。故勝天王般若云。菩薩具足般若具足闍那。又彼下云。得般若門分別句義。得闍那門能入眾生諸根利鈍。若通言之。智處說慧慧處說智皆無違矣。雖即檀等俱得度名。題中據勝唯標般若。言波羅者梵語也此雲彼岸。對彼說此此岸者何。於四諦中已起苦集而為此岸。未起苦集而為中流。涅槃菩提即滅道諦而為彼岸。六度萬行以為船筏。五蘊假者是能乘人。諸修行人乘於六度截流越此。高翔覺路至究竟位是達彼岸。然配經中教理行果。彼岸唯果行唯在因。教之與理通乎因果。題標果德雲波羅矣。言蜜多者梵語也。此具二義離義到義。即是施等具七最勝。至下當悉。於生死中離此到彼。言經者唐言也。若以梵音雲修多羅修妬路皆訛也。慈恩三藏雲。素呾纜而目四義。衣.綖.席.經。猶如瞿名具多法故。今此唯取經義綖義。何以知然。四分律雲。如種種花置於桉上以綖貫持雖為風吹而不分散。故佛說教其猶眾花。眾生識心有如桉矣。若不以綖連綴攝持。邪見暴風或當飄散。故故結集者連綴佛言。如綖貫花如經持緯。佛地論雲。以佛聖教貫穿攝持所應說義及所化生。貫穿即綖攝持即經。然其經字即同此方經籍之名。俗釋經者常也法也。古今不易故謂之常。揩定是非稱之為法。雜心論中五義釋經。謂湧泉等。講者敘焉。今解經者即能詮教。出體門中依瑜伽論亦取於義。所詮之理故教及理總名為經。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亦通教理。以上十字對經一字。綺互相望總為四釋。謂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即經之經持業。依主准釋應知。解品名者。言序者因由也。謂說般若起之由致。言品者類也。文義彙聚各自區分。言第者次之居也。言一者數之始也。此經一部總有八品。此品居初故稱第一。解本文者。先總判科後隨文釋經。真諦記判釋此經大分為四。一發起分即初序品。二正說分謂次五品。三王得護國分即第七品。四流通分即囑累品。昔有晉朝道安法師。科判諸經以為三分。序分正宗流通分。故至今巨唐慈恩三藏譯佛地論。親光菩薩釋佛地經。科判彼經以為三分。然則東夏西天處雖懸曠。聖心潛契妙旨冥符。今判此經依彼三分。一教起因緣分即初序品。二聖教所說分次之六品。三依教奉行分謂囑累品。釋初序分文分為二。初明通序謂如是等。後明別序爾時世尊等。然此二序總為五對。一通別對。諸經通有當部別緣。二證發對。初傳法者引證令信。後說法者別緣發起。三前後對。如是等文經後教置。爾時等文經首本緣。四師資對阿難請主如來說者。五現未對。阿難後請時在未來。佛說經前當時緣起。後之三對名皆不次。但取語順義則依經。初二對名義已周備。為令盡理立五對焉。將釋通序三門分別。一經起之因。二建立所以。三開合不同。經起因者。大悲經中是優波離教阿難問。大衍經云阿泥樓逗教阿難問。智論第二。佛涅槃時娑羅樹間北首而臥。爾時阿難心沒憂海。阿菟樓豆語阿難言。汝是守護佛法藏者。又佛世尊手付汝法。汝今愁悶失所受事。大衍經云請問四事。一佛滅度後諸比丘等以誰為師。二依何處住。三惡性比丘如何調伏。四一切經首當置何言。佛告阿難我滅度後以波羅提木叉為汝大師。依四念處住。惡性比丘梵壇治之梵法默然不應打罵但默擯故。一切經首當置如是我聞等言。何故阿難但申四問。大意總明三寶不斷。以戒為師佛寶不斷。四念處住如是等言此二即是法寶不斷。比丘和合僧寶不斷。三寶久住利樂無邊故。臨涅槃問答唯四。阿難結集謹奉佛言於諸經初置如是等。二立所以者。如是等言自有四意。一為除疑。二為生信。三為簡邪。四為顯正。言除疑者真諦記雲。微細律說。阿難比丘當昇高座出法藏時眾有三疑。一疑佛大悲從涅槃起。二疑更有佛從他方來。三疑阿難轉身成佛說如是等。三疑併斷。二生信者智度論雲。說時方人令生信故。又云如是我聞生信也。信受奉行生智也。信為能入智為能度。文無繁約非信不傳。由起信心所言理順。即由理順即師資道成。於所說法皆順從故。云何為信。信是心所善十一中最初信也。令心心所澄淨為性。如水精珠能清濁水。對治不信渾濁之心樂善為業。眾行本矣。何緣經首最初生信。五根之中先列信根。有信根故能生萬善。五力之中先陳信力。有信力故魔不能動。故華嚴雲。信為道原功德母故。又趣三乘有善法欲。由有信故起善希望。信為欲依最初生故。又此經中伏忍最初標十信心。聖胎本故。又顯揚論明七聖財。謂信.戒.聞.舍.慧.慚.愧。七聖財初即信財故。又正理雲。澄淨有四種。謂佛法僧戒。信三寶故能越惡趣。由信戒故離貧賤因。猶如金剛四不壞故。又俱舍雲。拔眾生苦出生死泥。序令生信為眾生手。後陳正宗為佛教手。兩手相接出淤泥故。又智論雲。如人有手至於寶山隨意所取。若其無手空無所得。有信心人入佛寶山得諸道果。若無信心雖解文義空無所得。是故經初令生淨信。三簡邪者。諸外道輩於自教初皆悉置於阿漚二字。雲梵王訓世有七十二字。眾生轉薄。梵王瞋怒吞噉諸字。唯此二字在口兩角。阿表於無漚表於有。置彼教首。今佛世尊教阿難置如是等言簡異彼故。四顯正者。三寶最吉祥故我經初說佛之一字即是佛寶。如是一時及彼處即是法寶。我聞二字及比丘眾即是僧寶。具陳三寶為顯正矣。第三開合者。真諦記中開為七事。開我與聞而為二事。餘五如文。今依智論總說六義。一者信成所謂如是。二者聞成所謂我聞。三者時成所謂一時。四者主成所謂佛也。五者處成住王舍等。六者眾成與比丘等。世親菩薩般若燈論亦有六義。如彼頌云。前三明弟子後三證師說。一切修多羅其事皆如是。減五至一皆有義門。廣如餘文繁而不敘。今解通序雖有六成。且初前五其義者何。

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鷲峯山中。

解曰。如是者明所聞法無非法失。略敘三解。初別解如是。安法師云。有無不二名之為如。如非有無稱之為是。如無所如是無所是故云如是。注無量義經云。至人說法但為顯如。唯如為是故云如是。梁武帝雲。如即指法是即定詞。如斯之言是佛所說。次合解如是。真諦記雲。如是者決定義。決定有二。一文二理。文是能詮理即所詮。阿難所傳文理決定如佛所說也。法智解雲。如是者阿難自明之詞。金口所說旨深意遠非所仰測。章句始末正自如是。後帶我聞解佛地論雲。如是總言依四義轉。一依譬喻。如有說言如是富貴如毘沙門。二依教誨。如有說言汝當如是讀誦經論。三依問答。如有說言汝當所說昔定聞耶故此答雲如是我聞。四依許可。唯依此也。謂結集時諸菩薩眾咸共請。言如汝所聞當如是說。傳法菩薩便許彼言。如是當說如我所聞。又如是言信可審定。謂如是法我昔曾聞。此事如是齊此當說定無有異。略引六文廣如餘記。言我聞者。辨能聞人無非根失。又複分三。初言我者我有三種。一妄所執外道橫計。二假施設謂大涅槃常樂我淨。除二乘倒強施設故。三世流佈我謂世共自指稱我。遍計無體圓成無相。傳法菩薩於依他中隨順世間假說稱我。問諸佛說法本為除我。不言無我乃言我聞。答瑜伽第六有其四義。一言說易故。若說無我通蘊處界知此說誰。二順世間故。三除無我怖。言無我者為誰修道。四為宣說自他染淨因果事業。令生決定信解心故所以稱我。又智論第一。四悉檀中世界悉檀故說有我。即當瑜伽順世間故。次言聞者婆沙十二。薩婆多宗耳聞非識。法救尊者識聞非耳。成實論雲。譬喻師說心心所法和合能聞。今大乘宗雜集第二。非耳能聞亦非識等。以一切法無作用故。由有和合假立為聞。就勝所依或說根聞。以能分別故說識聞。具前二義說根識聞。瑜伽五十六雲。諸法自性眾緣生故。剎那滅故。無作用故。智論六雲。非耳及識意等能聞。多緣和合故得聞聲。又耳根識唯聞於聲而不聞教。若約名句唯意識聞。故瑜伽雲聞謂比量。然由耳識親聞於聲。與意為門意方得聞。耳意為緣熏習在識因聞所成故說為聞。廢別耳等總名我聞。故佛地雲。我謂諸蘊世俗假者。聞謂耳根發識聽受。廢別就總故說我聞。問何須廢別總說我聞。答若不言我但云耳聞。耳通一切是誰耳聞。又復聞時根.境及空.作意.分別.染淨種子並根本依.一一具陳乃成繁廣。若唯說一義用不周。所以廢別總說我聞。後中問答。問為佛說法而言我聞。為佛不說言我聞耶。答佛地論中自有二解。一者龍軍無性等雲。諸佛如來唯有三法。大定.智.悲。久離戲論曾不說法。由佛慈悲本願緣力眾生識上文義相生。雖親依自善根力起。而就強緣名為佛說。譬如天等增上力故令於夢中得論咒等。二者親光等言。佛身具有蘊處界等。由離分別名無戲論。豈不說法名無戲論。謂宜聞者善根力故本願緣力如來識上文義相生。是佛利他善根所起名為佛說。聞者識心雖不親得。然似彼相分明顯現故名我聞。問阿難是成道日生。二十年後方為侍者。已前諸教何得親聞。答有四義。一本願力故。過去作長者供養誦經沙彌今得總持。龍樹贊云。面如淨滿月目如青蓮華。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二佛加持故。報恩經云。佛入世俗心令阿難知。又云。佛為略說粗舉其端而能盡解。三三昧力故。金剛花經云。阿難得法性覺性自在王三昧悉能憶故。四聞法力故。觀佛三昧海經第五雲。阿難聞佛說菩薩行。即憶過去九十億佛所說經藏。法華第四雲。自聞授記等即時憶念過去無量千萬億諸佛法藏。通達無礙如今所聞等。而說偈言。世尊甚希有。合我念過去無量諸佛法如今日所聞。問阿難尊者既是聲聞。云何能持大乘法藏。答集法傳雲有三阿難。一阿難此雲慶喜持聲聞藏。二阿難跋陀此雲喜賢持獨覺藏。三阿難伽羅此雲喜海持菩薩藏。而實阿難總持自在。三名雖異但一人矣。又金剛仙論及真諦所引闍王懺悔經亦同此說。問持佛法藏菩薩極多。何唯阿難不付菩薩。答阿難常隨如來人天具識。寫瓶有寄故囑傳燈。菩薩形異處疎利生嚴土各自怱務不可例同。表唯阿難言我聞矣。智論第二雲。是阿難頂禮僧已坐師子座。一心合掌向佛涅槃方如是說言。佛初說法時爾時我不見。如是展轉聞佛在波羅柰。是時千阿羅漢聞是語已上昇虛空高七多羅樹皆言。無常力大。如我等眼見佛說法。今者乃言如是我聞。佛地論雲。應知說此如是我聞意避增減異分過失。謂如是法我從佛聞。非他展轉顯示聞者。有所堪能。諸有所聞皆離增減異分過失。非如愚夫無所堪能諸有所聞或不能離增減異分。結集法時傳佛教者。依如來教初說此言。為令眾生恭敬信受。言如是法我從佛聞文義決定無所增減。是故聞者應正聞已如理思惟當勤修學。言一時者。第三時成。無非時失。如來說法善應根宜會遇無差。唯一時矣。依佛地論有三義解。一謂說聽究竟一時。此就剎那相續無斷說聽究竟總名一時。若不爾者不名句等。說聽時異云何言一。論文變釋名不就其。說聽究竟名一時者。如初說字次名後句乃至一品一部終畢。說聽時異云何言一。不以久近一期究竟。簡說餘部非一時故。二謂剎那領悟一時。或能說者得陀羅尼。於一字中一剎那頃能持能說一切法門。或能聽者得淨耳根。一剎那頃聞一字時。於餘一切皆無障礙悉能領受名一時矣。此即上根於一剎那說聽領悟。簡中下根脩促異故。三謂說聽會遇一時。或相會遇時無分別故名一時。即是說聽共相會遇同一時義。簡不當根時前後故。此等皆是假名一時。問大乘過未既非實有。於三世中何名一時。答有二義。一道理時。說者聽者雖唯在五蘊諸行剎那生滅。唯有一念現在之法。然有酬前引後之義。即以所酬假名過去。即以所引假名未來。對此二種說為現在。此過未世並於現在法上假立。故說聽者事緒究竟假立三世總一時。非一生滅之一時也。二唯識時識心之上變任三時相狀而起。然說聽者實是現在。隨心分限變作短長事緒終訖總名一時。如夢所見謂有多生。覺位唯心都無實境。問說聽一念生已即滅。如何識上聚集解生。答雖唯一念由前前聞展轉熏習。後識心上連帶解生。前所聞者聚集顯現。如言諸行無常。至常字時前之三字一時聚集。乃至後後一偈一品連帶亦爾。故雖生滅說受義成。五心之義如常分別。問一之與時以何為體。答成實.俱舍.經部.多宗此二假實皆五蘊性。處界門中有為法故。今依大乘自有三解。一智論雲。數時等法實無所有。謂陰入持所不攝故。陰入持者蘊處界也。二佛地論雲。時者即是有為法上假立分位。或是心上分位。影像依色心等總假立故。三百法論。一之與時即依色心分位假立。是不相應數及時也。五蘊門中行蘊所攝。處界門中法處法界意識境故。亦即瑜伽數世識故。問凡聖同聽總說一時。淨穢同時應雲一處。答淨穢既異即得定言。時中萬差故總言一。一會根宜聖凡勝劣利鈍短長有多差別。不可定舉總說一時。言佛者。第四化主成。智論第二五種能說。一佛二聖弟子三諸天四神仙五變化。簡異餘四故標佛也。梵雲佛陀此雲覺者。依起信論所言覺者心體離念。永離妄念不覺之心。有大智慧光明遍照。等虛空界無所不遍。謂之覺矣。此具三義。一者自覺。覺知自心本無生滅異凡夫故。二者覺他。覺一切法無不是如異二乘故。三者覺滿。究竟理圓稱之為滿異菩薩故。佛地論雲。具一切智一切種智能自開覺亦能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如蓮華開故名為佛。一切智者能自開智.如睡覺智.觀於空智.理智.真智.無分別智.如所有也。總相而言證真之智。一切種智者覺有情智.如蓮華智.觀於有智.事智.俗智.後所得智.盡所有也。總相而言達俗之智。問本後二智體為同異。答准此下經由諦故二。智體唯一了達一二真第一義。境二智一至下當知。若諸經首置薄伽梵者。依佛地論有二義釋。初成德義後破魔義。初成德者薄伽梵聲依六義轉。一自在義。永不系屬諸煩惱故。二熾盛義。炎勐智火所燒鍊故。三端嚴義。三十二相所莊嚴故。四名稱義。一切殊勝功德圓滿無不知故。五吉祥義。一切世間親近供養咸稱讚故。六尊貴義。具一切德常起方便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無懈廢故。初一斷德。次一智德。後四恩德。如次應知。後破魔者或能破壞四魔怨故。破四魔位至下當知。若諸經首置佛號者。真實論雲。大師十號經初何故不列餘九而獨稱佛。有十義故。一覺勝天鼓。二不由他悟。三離二無如。四已過睡眠。五譬如蓮華。六自性無染。七具足三義。一假名佛即六神通。二寂靜佛惑不生故。三真實佛即是真如。八具三德。摩訶般若.解脫.法身。九具三寶性。十自知令他知。佛具十義餘名不爾。故諸經首皆稱佛也。然此二名並含眾德。置諸經首是佛意焉。今仁王經唯言佛者。隨方生善義如真實。問佛有三身。此何身說。答三身俱說。謂空無相真如妙理生智解故名法身說。應化非真。真謂報德。推功歸本即真報說。十地同聞他受用說。穢土聞見即化身說。佛地論雲如實義者釋迦如來說此經時。地前大眾見變化身居此穢土為其說法。地上大眾見受用身居佛淨土為其說法。所聞雖同所見各別。雖俱歡喜信受奉行解有淺深所行各異。准彼論意隨對根宜。理實三身體不相離。言王舍城鷲峯山中者。第五處成。無非處失。游化居止目之為住。佛地論雲。若不說處及能說者。不知此法何處誰說。一切生疑故須具說。文分為二。先城後山。摩措陀者此雲善勝又云無惱害。又摩伽星名此云不惡。陀者處也。名不惡處亦名星處國。舊云摩伽陀.摩揭提.默偈陀皆訛也。是其國號。曷羅闍姞利四城者此雲王舍。即其城名。婆沙三釋。婆藪王子初共人民造舍而居。為鬼神壞唯留王舍。如是至七。太子教言但更造舍悉題王舍。由題字故遂得不毀。因此立名為王舍城。又云。輪王出世相承住此故名王舍。又云。四天王等與阿修羅共鑽乳海遂得甘露。於此山中起舍而住。七日守之然後乃分。因此立名為王舍城。智論第三亦有三釋。摩伽陀王初生一子。一頭兩面而有四臂。後大成人力並諸國。取諸國王萬八千人置此五山中。以大力勢治閻浮提。因名此山為王舍城。又云。摩伽陀王先所住城中失火。一燒一作如是至七。王求住處見此五山周匝如城。即作宮殿於山中住。以是故名王舍城也。又云。往古世時此國有王名曰婆藪。厭世出家身作仙人。子名廣車嗣位為王。如是思惟別求住處。後因出獵遇見五山周匝峻固種種嚴好。即舍本城於中居住名王舍城。廣如彼論。西域記雲。矩奢揭羅補羅城唐言上茅城。摩揭陀國之正中也。古先君王所居之處多出勝上吉祥茅草。因以為名。崇山四週以為外郭。西通狹徑北闢山門。東西長南北狹。週一百五十里。內宮子城週三十餘裡。羯尼迦樹遍諸道路。花含殊馥色爛黃金。暮春之月林皆金色。頻毘娑羅王都上茅城。編戶之家頻遭火害。一家縱逸四隣罹災防火不暇。資產廢業眾庶嗟怨不安其居。王曰。我以不德下人羅患。修何德行可以攘災。群臣對曰。大王德化政教明察。庶人不謹致此火炎。宜制嚴科以清後犯。若有火起窮究先發罸其首惡。遷之寒林同夫棄尸當自謹護。王曰言善宜遍宣告。居頃之間王宮失火謂諸臣曰我自遷矣。乃命太子監攝怨事。欲清國憲故遷居焉時吠舍釐王聞頻毘娑羅王野處寒林戒弉欲襲。邊候聞命乃建色城。以王先舍稱王舍城。有云。至未生怨王嗣位已後方築此城更為高厚。至無憂王遷都波吒釐城。以王舍城施婆羅門。然王舍城外郭已壞無復遺堵。內城雖毀基趾猶峻。週二十餘裡面有一門。今故城中無復凡庶。唯婆羅門減千家耳。鷲峯山者。梵雲結栗陀羅矩吒唐云鷲峯亦云鷲台。智論二義。山頭似鷲故云鷲頭。又云。王舍城南尸陀林中多諸死人。眾鷲來噉還止山頭。時人便名鷲頭山也。又別記說言。靈鷲者此鳥有靈知人死活。人將欲死群翔彼家。待其送林飛下而食。以懸知故號靈鷲焉。又真諦記引婆沙說。釋迦菩薩化受鷲身。廣如彼文繁而不錄。西域記雲。言鷲台者接北山之陽孤標特起既棲鷲鳥。又類高台空翠相映濃澹分色。如來御世垂五十年多居此山廣說妙法。頻毘娑羅王為聞法故興發人從。自麓之峯跨壑陵岩編石為砌。廣十餘步長五六里。中路有二小窣堵波。一謂下乘即王至此徒行以進。一謂退凡即簡凡人不令同往。其山頂上則東西長而南北狹。臨崖西絕有甎精舍。高廣奇製東闢其戶。如來在昔多居說法。今作說法之像。量等如來之身。問雙舉山城斯有何意。答准法華論如王舍城勝餘城故。如鷲峯山勝諸山故。山城俱勝表法勝故。智度論雲。佛生身地為報地恩。住王舍城說般若故。又真諦記住處有二。一境界處二依止處。為化在家出家者故。顯佛悲智無住道故。道體俱成辦故。利他自利成究竟故。具斯眾德兩處雙標。聖天梵佛樂者敘矣。從此第六明眾成者文分為二。初列大眾後結退坐。初中復二。初當根眾後變化眾。初中有十。一無學大德眾。二結盡諸尼眾。三隱顯難思眾。四在家諸聖眾。五在家七賢眾。六人王自在眾。七六欲諸天眾。八色界諸天眾。九諸趣變現眾。十脩羅八部眾。最初第一無學大德眾於中分三。一標名舉數。二總別讚德。三結讚成就。且初第一標名舉數。其義者何。

經。與大比丘眾千八百人俱。

解曰。明同聞眾來意有五。一為證信。助成阿難同聞可信。二為顯德。如釋梵等諸天圍繞顯佛法王諸聖圍繞。三為啟請。波斯匿王於大眾中顯發請問。四為當根。令彼時眾於大乘中次第修行十四忍門至無上覺。五為列攝。若無勝侶淨信不生。引攝現當令同信學。佛地論雲。列菩薩者輔翼圓滿。天龍等者眷屬圓滿。由斯五種是來意矣。言與者兼.並.共.及.佛共俱義。智論第三有七義釋。謂與世尊一處一時一心一戒一見一道同一解脫故名為共。次言大者此有三說。一真諦記三義釋大。一者數大如言大軍。二者量大如言大山。三者勝大如言大王。比丘亦爾。眾非一故。德難測故。修菩提道高無上故。二佛地論四義釋大。一者利根波羅蜜多種性聲聞故。二者無學果故。三者不定種性迴心向大故。四眾數多故。三智度論五義釋大。一切眾中最為上故。諸障斷故。王等敬故。數甚多故。能破九十六種外道論故。此前三文總有八義。一者數大千八百故。二者名大名稱遠故。三者位大阿羅漢故。四者離大障礙斷故。五者德大功德智慧波羅蜜多之種性故。六者識大大人識故。七者趣大趣大果故。八者敵大能破一切外道論故。具斯眾義故得名大。言比丘者梵雲苾芻訛雲比丘。由具五義所以不譯。一者怖魔。初出家時魔宮動故。二雲乞士。既出家已乞食濟故。三雲淨戒。漸入僧數持淨戒故。四雲淨命。既受戒已所起三業無貪相應不依於貪邪活命故。五曰破惡。漸次伏斷諸煩惱故。真諦記雲。因名怖魔.乞士.破惡。至果位中轉因怖魔名為殺賊。轉因乞士名為應供。轉因破惡名不生故。次言眾者梵雲僧伽此雲和合。理事二和故名為眾。四人已上得名眾僧。言千八百人者明眾數也。此與舊經多少別者。梵文前後列數異矣。又大般若初列眾雲千二百五十人俱。此與彼經處同時異。准斯列眾足明此經居大經後。次當悉矣。言俱者同一時義同一處義。問與俱二言此有何別。答以佛兼眾故稱為與。將眾就佛故說為俱。又將此對彼名之為與。彼自同時名之為俱。問此諸聲聞為權為實。答准智度論此等聲聞皆是應化常隨如來影響正法。從此第二總別讚德文分為三。且初第一總彰無學。其義者何。

經。皆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

解曰。此即總明標位讚德。謂千八百皆無學果。阿羅漢者乃是梵語此有多義。依婆沙論第九十四有四義解。阿正雲無。義翻為殺。羅漢言賊。殺煩惱賊名阿羅漢。又云應受世間妙供養故。又云不生。生死法中不復生故。又云遠惡。遠離諸惡不善法故。智論唯識俱翻為應。應有三義。應已永害煩惱賊故。應受世間妙供養故。應不復受分段生故。言諸漏者明所斷障。漏體不一故名為諸。諸別有三。一者欲漏二者有漏三無明漏。問此之三漏體別云何。答欲漏體者依佛地論欲界見道四諦各十。謂貪瞋癡慢疑五見即成四十。欲界修道有其六種。貪瞋癡慢身邊二見。並前見道有四十六根本煩惱兼忿恨等二十隨惑成六十六。於五部下除五無明餘六十一總名欲漏。欲唯散地唯有漏地。謂通五趣具四生地。不善有覆二性為體。多緣欲起。欲之漏故依主立名名為欲漏。有漏體者謂色無色二界合立。且如色界四諦各八修道有四。地法無嗔又除無明有三十六。根本煩惱並八大隨成四十四。其無色界亦四十四。二界合論有八十八。色界諂誑及二界憍此四足前成九十二總名有漏。二界定地通無漏地。天趣化生有覆無記一性為體。由此合明名為有漏。緣有之漏。有即漏故。二釋皆得名為有漏。無明漏者三界五部十五無明名無明漏。無明力增相應不共皆是漏故。與前二漏而作所依。唯自行相迷闇為性。無明即漏持業得名名無明漏。問此等何過名之為漏。答諸論皆言。煩惱現行令心連注。流散不絕三有輪迴備受苦患皆由彼漏。如諸漏器亦如漏舍。極可厭離。損污處深毀責過失立名為漏。隨諸轉識唯是現行。羅漢永無故言已盡。無復煩惱者明所斷種。諸惑現起熏種長時隨逐有情眠伏藏識。設異生等世道暫伏後心還生。明諸無學聖道斷已永不起故。理實煩惱通種及現名之為漏。此即唯種。不爾經文有重言失。永得清淨如拔草根。是故此中雲無復矣。從此第二辨類差別。其義者何。

經。心善解脫慧善解脫九智十智所作已辦。

解雲。明諸無學種類差別。謂阿羅漢有其二種。一者利根。名為不動不為煩惱所退動故。亦得名為不時解脫。不假勝上資緣具故。是先學位見至性故離煩惱障名慧解脫。得滅盡定名俱解脫。俱斷定慧二種障故。名心解脫無諍願智諸功德法必成辦故。二者鈍根。名退法等謂遇少緣退所得故。亦得名為時解脫者。以要待時方解脫故。時有六種。一得好衣。二得好食。三得好臥具。四得好處。五得好說法人。六得好同學。若無此等不得解脫。是先學位信解種性。此亦具有慧俱解脫。義如前說。於利鈍中慧解脫者於無諍等皆不具。故所言善者是二通稱。如調惡馬離諸不善棄舍重擔俱名善矣。九智十智者。依俱舍論薩婆多宗。一世俗智。多緣瓶等世俗境故。二者法智。謂緣欲界四聖諦故。三者類智。緣上二界四聖諦故。四者苦智。苦諦智故。五者集智。集諦智故。六者滅智。滅諦智故。七者道智。道諦智故。八他心智。緣他心故。九者盡智。盡所有故。十無生智。緣無生故。此十智中初唯有漏餘八無漏。其他心智通漏無漏。緣境別者。謂世俗智遍緣一切有為無為所緣境也。法智緣欲四諦為境。類智緣上四諦為境。他心智緣他心為境。盡無生智初起之時觀有頂蘊唯苦集類為境界。故後時方能遍緣四諦。此二別者。且初盡智聖者初證無學果時。若正自知從三昧起而說是言。我已知苦我已斷集我已證滅我已修道。是盡智也。無生智者聖自知已而說是言。我已知苦不應更知。我已斷集不應更斷。我已證滅不應更證。我已脩道不應更修。無生智也。依成實論經部宗雲。知現在法是名法智。知過未法名曰比智。餘智如上。鈍根無學有前九智。容起煩惱退現法樂。利根無學即具十智。無生智後不起煩惱亦不退失現法樂住。顯揚第二亦明十智。樂者敘矣。所作已辦者。即同諸經已作所作已辦所辦也。謂諸無學得勝對治能斷煩惱生死怨敵。業異熟果謂即苦諦。業煩惱因謂即集諦知苦斷集起生死流此證名為作所作故。所證解脫謂即滅諦能證妙智謂即道諦。菩提分等諸功德法無不已修此即名為辦所辦故。已舍重障已具勝德。是故名為所作已辦。從此第三辨觀不同。其義者何。

經。三假實觀三空門觀。

解雲。明二觀門彰對治行。三假實觀者法假實觀.受假實觀.名假實觀。如大般若及此下文。法謂五蘊色心之法。任持自性軌生物解故名為法。從眾緣生如幻士等。依他不實故說為假。相無自性體唯真如。真如不遷故說為實。觀即正慧能照之心。由此而言。法之一字標所觀境。假實二字正解行相。假即世俗實即勝義。觀之一字自能照心。境有總別。別中真俗。智有加行及以根本。能所雙彰名法假實觀。受假實觀者遍行中受。受之自性諸心心所受之相應。苦樂等事受所領境。福非福等受所領業。諸趣異熟受所領果。味著生死唯受力強。於心所中別立為蘊。為過既重故別對治。假實及觀義如前說。名假實觀者。名謂呼名表詮諸法。得法共相非自性故。諸法自性體離名言。有情妄倒橫生執著。依名計義依義計名。無始時來妄熏習力。為令除斷故正觀察。餘假實等皆如前矣。此唯大乘無學寧具如前所引。智度論雲。應化聲聞實是菩薩。具此何失。三空門觀者。所謂空觀.無相觀.無願觀。依俱舍雲。於苦聖諦四行相中取空無我而為空門。滅下四行為無相門。集道各四苦無常二.此之十行為無願門。問苦集六行有漏不願。道是無漏聖何不願。答聖道未滿常起願求。無學果圓。於斯不願到岸舍筏其理必然。謂已超過現前對故。依佛地論第一雲。遍計所執我法俱空。緣此等持名空解脫門。涅槃無相離十相故。緣此等持名無相解脫門。言十相者所謂色聲香味觸相.男相.女相.生老死相為十相也。觀三界苦無所願求。緣此等持名無願解脫門。依智論雲。知法實相謂畢竟空名空三昧。知一切法實相無相不受不著是則名為無相三昧。知法空已不觀諸法若空不空若有若無是則名為無作三昧。此三論文初唯小乘後二唯大。羅漢權實具闕應知。上來三文明讚德竟。從此第三結讚成就。其義者何。

經。有為功德無為功德皆悉成就。

解曰。嘆諸功德皆成就也。有為功德者。無學身中菩提分法無諍願智諸無漏道有漏淨定慈三摩地十智及定諸功德法。諸定即是通大地定。諸智即是通大地慧。有為德也。無為功德者。無學身中所有擇滅無為德也。依有部宗謂。諸無學見道位中而有八忍。修道九地地別九品。見修合說八十九品。諸無間道解脫道等有為功德。八十九品諸解脫道所證擇滅無為功德。是謂無學為無為德。有學二德唯此應知。然大乘宗於真如上而假建立。擇非擇滅無別實體。亦無此等品數多少。由慧離障顯如理圓即是有為無為功德。無學德具故云成就。從此第二結盡諸尼眾。其義者何。

經。復有比丘尼眾八百人俱皆阿羅漢。

解曰。此彰無學諸尼眾也。文中有三。比丘尼眾者標類舉眾。比丘如上。尼是女聲。梵語有此女聲呼爾。八百人俱者彰眾數也。皆阿羅漢者皆讚無學。義如前故。從此第三隱顯難思眾文分為三。一標數辨類。二總別讚德。三結讚成就。且初第一標數辨類其義者何。

經。復有無量無數菩薩摩訶薩。

解曰。標菩薩眾也。無量無數者。依華嚴經第四十五。至一百四名為無數。至一百六名為無量。今此經中列雖不次明其眾廣。是故標雲無量無數。又舊經云九百萬億。此中但言無量無數。表其眾多何必彼數。菩薩摩訶薩者。梵雲菩提薩埵此中略雲菩薩。梵雲菩提此翻為覺。梵雲薩埵此雲有情。菩薩之行略有二門。一者自利。大智為先。二者利他。大悲為首。菩提雲覺智所求果。薩埵有情悲所度生。故攝論中無性釋士。依四弘誓語名菩薩。以彼二種俱屬於境名菩薩者是有財釋。又復覺者是所求果。言有情者目能求人。求菩提之有情名為菩薩。又復菩提正是所求。言薩埵者此雲勇勐。不憚時處求大菩提有志有能故名菩薩。此後二解並依攝論親光所釋。皆依主也。又復菩提即是般若。言薩埵者亦名方便。由此二法能利能樂一切有情。是故假者名為菩薩。亦即菩提亦即薩埵皆持業釋。廣如不空羂索經也。梵雲摩訶此翻雲大。薩謂薩埵義如前釋。如佛地論第二雲。菩薩摩訶薩者謂諸薩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為簡二乘故復言大。皆摩訶薩。從此第二總別讚德文分為二。初總讚德後別讚德。初總讚德其義者何。

經。實智平等永斷惑障方便善巧起大行願。

解曰。總讚二智也。上之兩句明自利智。下之兩句明利他智。然此二智各有二名。如文應悉。言實智者根本智也實謂真如體不遷變。證實之智名為實智。言平等者無高下故。永斷惑障者。惑謂煩惱障謂二障。分別起者。初地見道種永斷故俱生二障十地分除。至金剛定方永斷故由初二障說永斷言。若後二障至果方盡。言方便者是後得智。雖達依他如幻如焰。大悲拔濟。不舍有情種種利他名為方便。言善巧者所化之境善應根宜。能化之心巧能不住。起大行願者發起廣大殊勝行願也。謂諸菩薩七地已前達俗證真智不俱起。所有行願或定或散多於後得功用修行。雖八地後俱緣真俗任運修行不假功用。約其義類亦是後得。故此通說起行願矣。又解。正體後得俱名實智。能緣真俗二實境故。其加行智名為方便。以能引生正覺智故。義雖不違今取前解。

◎從此第二別讚德者十地不同文分為十。且初地相其義者何。

經。以四攝法饒益有情。

解曰。讚無貪行。菩薩濟物得同體悲。正利他時即為自利。不見離自別有利他。四攝法者攝有情故。成實論雲。一者佈施。衣食等物攝取眾生。二者愛語。隨意語言取彼意故。三者利行。為他求利助成他事。四者同事。如共一船憂喜同故。又大品經云。財法二種攝取眾生名為佈施。六波羅蜜為眾生說名為愛語。教化眾生令行六度名為利行。以神通力種種變化入五趣中。與諸眾生同其事業名為同事此四攝法業用云何。如莊嚴論第八頌云。令器及令信令行亦令解。如是作四事次第四攝業。准長行釋。佈施能令於法成器。由隨順彼堪受法故。愛語能令於法起信。由教法義彼疑斷故。利行能令於法起行。由能依法如法行故。同事能令彼得解脫。由行長時得饒益故。理實初地萬行皆修。此順施度故偏讚矣。次第二地其義者何。

經。四無量心普覆一切。

解曰。讚無嗔行。菩薩利生怨親平等。為不請友普覆一切。四無量者慈悲喜舍。言無量者如婆沙論八十一雲。如是四種是諸賢聖廣遊戲處。復次此四能緣無量有情為境。生無量福引無量果故名無量。顯揚論雲。廣故大故無量故。遍緣一方乃至十方無量無邊外器世間有情世間故名無量。慈等義者俱舍論雲。慈名與樂悲名拔苦。喜名欣慰舍名平等。又成實論。慈名與嗔相違善心。悲名與惱相違善心。喜名嫉妬相違善心。此三皆是慈心差別。令三平等故名為舍。又顯揚論。慈無量者於彼無苦無樂眾生欲施樂具。悲無量者於苦眾生欲拔苦具。喜無量者於樂眾生隨喜彼樂。舍無量者謂舍俱心不染意樂辨其體者。如婆沙論慈悲二種自有兩說。有說俱以無嗔為體。慈能對治斷物命嗔。悲謂對治捶打之嗔。有說慈以無嗔為體。悲以不害善根為體。對治害故。喜亦二說。有說喜以善根為體。有說喜以欣為自性。舍以無貪善根為體。相應助伴皆五蘊性。又成實論。此四無量皆是慧性。大乘雜集。四種皆以定慧二法及彼相應諸心心法以為自性。又顯揚雲。慈以無嗔善根為體。悲以不害善根為體。喜以不嫉善根為體。舍以無貪無嗔為體。皆是憐愍眾生法故。慈唯無嗔。悲喜二種無嗔一分。舍以無貪無嗔一分相應眷屬皆為體也。小乘此四但是觀門。菩薩利他四皆實行。次第三地其義者何。

經。三明鑒達得五神通。

解曰。讚具德行。此地菩薩正斷無明勝定相應具通明故。三明鑒達者。舊云。一宿命明。二天眼明。三漏盡明。依婆沙論一百一雲。一宿住隨念智證明。通達解了前際法故。二死生智證明。通達解了後際法故。三漏盡智證明。通達解了涅槃性故。鑒體是慧目能照心。達為了達即所觀境。治三際愚故云鑒達。依俱舍論出三明體。前二有漏是俗智性。後通無漏。謂以六智或十智性。依瑜伽論三皆無漏。前二後得後根本智。得五神通者。依婆沙論。於自所緣無倒了達。妙用不礙無所擁滯故名神通。一神境智證通神謂等持境謂行化。智證神境無滯名通。二天眼智證通。殊勝名天。色界大造淨色眼根。智是眼識相應之慧。遠見無礙名天眼通。三天耳智證通。色界大造淨色耳根。智是耳識相應之慧。遠聞無礙名天耳通。四他心智證通。知他心故名他心智。若就根本知心非所知所非心。此就加行名他心通。五宿住隨念智證通。於宿住事隨所憶念。謂憶前念漸次逆觀。乃至能憶中有初心名加行滿。根本成時能憶過去某處某姓彼彼類身種種事業名為宿住。謂彼聚心雖有多法而念力勝。智隨念力而能知彼故名隨念。智證宿住無擁名通。明五體者。依俱舍論。此之五通解脫道攝。慧為其體。神境天眼天耳宿住四皆俗智。唯是有漏。他心智通五智為體。謂法.類.道.世.俗。他心通漏無漏以為體故。所依地者於無色界觀滅止增。五通必依止觀均地。准四根本近分地無。依顯揚論。五通皆以定慧二法及彼相應而為其體。是後得智唯無漏故。問前說三明即言漏盡。六通之內何乃闕無。答約自地辨故說三明。後地通論無漏盡矣。次第四地其義者何。

經。修習無邊菩提分法。

解曰。讚修習行。言無邊者。修行數習廣無邊故。菩提分法者。菩提雲覺正是所求。分者因也亦支分義。三十七法順趣菩提。菩提之分名菩提分。三十七者華嚴經云。此地菩薩觀於內外身受心法。勤勇念知除世貪愛。復次修行未生已生惡不善法勤令斷故。未生已生於諸善法勤令增廣。復次修行欲勤心觀成就神足。復次修行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復次修行念覺分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輕安覺分定覺分舍覺分。復次修行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三十七也。出此體者。俱舍二十五頌云。此實事唯十。謂慧勤定信念喜舍輕安及戒尋為體。且慧攝八。謂四念住慧根慧力擇法覺支正見以慧為體勤亦攝八。謂四正斷精進根精進力精進覺支正精進以勤為體。定亦攝八。謂四神足定根定力定覺支正定以定為體。信但攝二。謂信根信力以信為體。念唯攝四。謂念根念力念覺支正念以念為體。喜唯攝一。謂喜覺支以喜為體。舍唯攝一。謂舍覺支行舍為體。非受舍也。輕安攝一。謂輕安覺支以輕安為體。戒但攝三。謂正語正業正命以戒為體。尋唯攝一。謂正思惟以尋為體。故三十七體唯有十。修習此觀二利行者。如華嚴雲。皆為不舍一切眾生。乃至安住一切智智。次第五地其義者何。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上一終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上二

經工巧妓藝超諸世間。

解曰。讚方便行。此地菩薩修諸諦觀。為利有情作工巧等。俱舍論雲。起工巧心唯是意識。作工巧處有其二種。一身工巧四塵為體。二語工巧五塵為體。言技藝者謂業藝也。工巧技藝超過世間。皆為引攝諸眾生故。如華嚴雲。此地菩薩為欲利益諸眾生故。世間妓藝靡不該習。所謂善解文字算數圖畫印璽地水火風種種諸論。成悉通達乃至不為世間善根所傾動故。次第六地其義者何。

經。深入緣生空無相願。

解曰。上句緣生下句辨觀。言深入者是智證也。言緣生者緣謂眾緣生者起也。諸有為法皆從緣生。今此所明十二因緣下廣明矣。空無相願者。依緣辨觀如華嚴經緣生下云。此地菩薩觀諸緣起知無我人了無自性空無作受者。得空解脫門。觀諸有支皆自性滅畢竟解脫無少生相。得無相解脫門。如是入空無相已無有願求。大悲為首教化眾生得無願解脫門。乃至菩薩住現前地得入百千空無相願三三昧門。皆現前故。次第七地其義者何。

經。出入滅定示現難量。

解雲讚自在行。言出入者謂即滅定出入之心。言滅定者明此菩薩無漏滅心寂然不起似涅槃故。如瑜伽論雲。住滅定者身語心行無不皆滅。下廣明也。示現難量者明此菩薩示現隨類隱顯難量。如華嚴雲。此地菩薩三昧智力以大方便雖示現生死而恆住涅槃。雖眷屬圍繞而常樂遠離。雖以願力三界受生。不為世法之所染污。次第八地其義者何。

經。摧伏魔怨雙照二諦。

解曰。梵雲魔羅。此雲害者。害人善品故名魔怨。魔別不同有其四種。如佛地論第一雲。煩惱.蘊.死及以天魔。煩惱魔者謂一百二十八煩惱並隨煩惱。蘊魔者謂五取蘊。死魔者謂有漏內法諸無常相。天魔者謂欲界第六自在天子。如是四種皆能損害諸善法故。四中初一是生死因。後一天魔是生死緣。蘊死二魔是生死果異熟士用自相害故。言摧伏者如智度論二十五雲。是諸菩薩得菩薩道破煩惱魔。即真見道分別二障魔怨破也。得法身故能破蘊魔。得法身道能破死魔。然於初地法身及道亦能少分破蘊。死魔成佛初心方能永破。故佛地雲。由是四魔生諸怖畏。如來永離四種魔。故不動三昧能破天魔。今第八地名為不動。初入此地則破天魔。故說此地永摧伏矣。雙照二諦者於真俗境智俱雙照。下廣明也。次第九地其義者何。

經。法眼普見知眾生根四無礙解演說無畏。

解曰。法眼普見者。法謂軌持通真俗境。眼謂淨慧照諸有情。隨其種性悉能知故。四無礙解者。攝大乘論無性釋雲。由法無礙自在了知一切法句。由義無礙自在通達一切義理。由詞無礙自在分別一切言詞。由辨無礙遍於十方隨其所冥自在辨說。通以定慧及彼相應心心所法為自性故。演說無畏者。謂此菩薩法眼能見上中下根。四無礙解當根演說。言無畏者。依智度論二十四雲。四無所畏菩薩有否。答曰有之。一者聞持無畏。諸陀羅尼憶念不忘。在眾說法無所畏故。二者解脫無畏。一切法藥悉能分別知眾生根。隨應說法無所畏故。三者處眾無畏。十方有來問難我者。在大眾中說法無畏。四者答難無畏。恣一切之來問難者一一皆答能斷疑惑。在大眾中說法無畏。由具此四得自在故。如華嚴經三十八雲。此地菩薩得無礙智得如來妙法藏作大法師。得四無礙陀羅尼門以百萬阿僧祇善巧音聲而演說法故。次第十地其義者何。

經。十力妙智雷震法音近無等等金剛三昧。

解曰。讚滿足行。十力妙智雷震法音者。佛果十力處非處等。此地菩薩分得彼故。然智度論二十四雲。佛有十力菩薩有否。答曰有。一者一切智心堅深窂固力。二者具足大慈力。不舍一切眾生故。三者具足大悲力。不須一切供養恭敬故。四者大精進力。勤求一切佛法心不厭故。五者禪定力。一心慧行威儀不壞故。六者具足智慧力。斷一切憶想分別戲論故。七者不厭生死力。成就一切眾生故。八者無生法忍力。觀一切法實相故。九者解脫力。入空無相無作解脫故。十者具足無礙智力。深法自在知諸眾生心行所起故。然此十力於十地中各一隨增。三德別者。五禪定力.六智慧力.八無生力.九解脫力.此之四力皆是自利。攝散斷妄為斷德因。正觀解脫為智德因。二大慈力.三大悲力.七不厭生死力.十無礙智力.此之四力恩德利他。慈悲.二力能度之心。七.十二力所度之境。四精進力通其二利。故此十力定慧為性。相應眷屬俱為體矣。具十智力妙應根宜演說正法其由雷震。如華嚴三十九雲。此地菩薩以自願力起大悲雲震大法雷。通明無畏以為雷光。福德智慧而為密雲。現種種身普遍十方演說法故。近無等等金剛三昧者嘆近果德。佛比菩薩名為無等。佛佛道齊故名為等。此第十地名為近也。金剛三昧者最後勝定。勝用堅固名金剛定。故一近字通用及定。上來十段別讚十地。又者後地必具前德。此上通讚亦不相違。從此第三結讚成就。其義者何。

經。如是功德皆悉具足。

解曰。如前功德菩薩具矣。從此第四在家諸聖眾其義者何。

經。復有無量優婆塞眾優婆夷眾皆見聖諦。

解曰。舊經據人分為二眾。此皆近事。經合為一。言無量者標眾廣也。優婆塞眾優婆夷眾者彰其類也。此順古譯。言說訛略也。慈恩三藏所譯諸經皆云鄔婆索迦鄔波斯迦。鄔婆雲近迦雲事也。索是男聲斯是女聲。以男女聲辨其類別。順正理論三十七雲。依何義說鄔波索迦。彼先歸依佛法僧寶。親近承事所尊重師護尸羅故。或能習近如理所為壞惡業故。或能近事佛為師故。分同諸佛得淨尸羅善意樂故。淨尸羅者在家五戒。三護身業。一護語業。後一通護身語三業。前四性戒。後一遮戒。俱表無表以為自體。有宗表業謂身語二。無表從表。無見無對法處色故。成實表業身語為體。無表即彼不相應行。非色心故。大乘表業謂即是思。無表則依勝思種上假立。非實法處攝故。由具戒德堪可親近承事比丘及比丘尼。是故名為近事男女。故婆沙雲。親近承事諸善士故。皆見聖諦者讚聖德也。明在家皆證諦也。見體即是無漏淨慧。聖諦即是苦等四諦。從世第一善根無間即緣欲界苦聖諦境生無漏法名苦法智忍。如是乃至第十五念道類智忍皆名見諦。此所斷者知佛地論第一雲。已斷見道一百一十二種煩惱即名初果。其實無學亦皆見諦。今依初見立見諦名。問經言見諦但是總明。理實在家得何等果。答在家容得前之三果。阿羅漢果唯是出家。設第三果生於邊國無佛法處。證第四果鬢髮自落作沙門相。如婆沙說。此經列眾無學先明。近事眾中但言見諦。既無遮表容有前三。何理知然。如次經云。即問寶蓋無垢稱等諸優婆塞。此等居士尚是應現大菩薩眾。於中三果豈不得哉。從此第五在家七賢眾於中分三。且初第一標數辨類。其義者何。

經。復有無量修七賢行。

解曰。言無量者彰眾廣也。修七賢行者。修謂進修賢謂賢善亦賢和也。賢位有七名七賢矣。其七者何。一者五停心觀。由諸有情機類有五。謂貪瞋癡慢及尋思。停止其心當病設藥隨應治斷名五停心。順正理論五十九雲。諸有情類行別眾多。故入修門依二門入。一不淨觀。二持息念。如瑜伽三十依聲聞地略引兩門。一明遠離二別對治。明遠離者如彼論雲。先當修習遠離圓滿。此有二種。一身遠離。不與在家出家二眾共相雜住。獨處閑靜。二心遠離。遠離一切染污無記所有作意。修習諸善能引義利定地作意。別對治者。一者勤修不淨觀。如理作意知實不淨深可厭逆。尋思內身種種不淨外諸死尸或男或女親怨中庸或劣中勝少中老年取彼相已若尸青瘀膿爛蟲蛆膖脹爛壞種種勝解狐狼等食支節分散。是名尋思修不淨觀。能為貪慾厭離對治故二者勤修慈愍觀。由欲利益安樂於諸有情。作意與樂發起勝解。是慈愍相。復應思擇親品怨品此中庸品。我於怨品當應與樂。何以故。此中都無嗔罵打弄故。世尊言。如是有情無始世來經歷生死長時流轉。更互或為父母兄弟姊妹師友。皆當發起平等性心利益安樂與樂勝解。是名尋思修慈愍觀。能離瞋恚故。三者勤修緣起觀。能正了知十有二支。如是一切緣生諸行無不皆是本無今有。生已散滅。是故前後皆是無常皆是生老病死法故。其性是苦不自有故。中間十支不可得故性空無我。是名尋思緣起相觀。能離愚癡故。四者勤修界差別觀。謂正尋思地等六界。地為堅相。水為濕相。火為煖相。風為動相。空虛空相。識了別相。此一切相以要言之皆是無常苦空無我。由界差別所合成身發起高慢便為顛倒。如是六界為所依故筋骨血肉眾緣和合圍遶虛空。施設言論假名為身。若於如是界差別觀善修善習善多修習。是名尋思界差別觀。能離憍慢故。五者勤修阿那波那觀。能正了知於入出息。所緣境界繫心了達無忘明記。若風入內名為入息。若風出外名為出息。此入出息及所依止皆是無常。此中都無持息入者持息出者。從因緣生假設言論。若於如是入出息念善多修習能離尋思故。下總結雲。如是依止淨行所緣尋思觀已。數數於內令心寂靜。數數復於如所尋思以勝觀行審諦伺察。由定為依慧得清淨。由慧為依定得增長。是故名為五停心觀。二者別想念住。正理六十雲。以自相共相觀身受心法。一一別觀修四念住。一身念住觀自相者。謂觀於身從眼至觸十處自性皆不淨故能治淨倒。二受念住觀自相者。唯受自性性自苦故能治樂倒。三心念住觀自相者。唯心自性性自無常能治常倒。四法念住觀自相者。唯法自性性空無我能治我倒。觀共相者。身受心法與餘有為俱無常。性與餘有漏俱是苦性。與一切法空無我性。此四念住以慧為體。相應俱有具五蘊性。三者總相念住。如正理雲。雜緣法念住。總觀一切身受心法。所謂非常苦空非我。如是熟修智及定已便能安立順諦現觀。四者煖善根。如正理雲。順抉擇分。初善根起名為煖法。如鑽火位初煖相生。法與煖同故名煖法。此善根起分位長故。能具觀察四聖諦境。由此具修十六行相觀苦諦等。如次當悉。住空閑者修習此煖。下中上品漸次增進觀察諸有。恆為勐盛焰所焚燒。於三寶中信上首故。五者頂善根。如正理雲。總緣共相法念住差別。頂聲顯此是最勝處。謂色界攝。四善根中可動二中下者名煖。上者名頂。此境行相與煖法同。謂觀四諦修十六行。下中上品漸次增長。緣三寶信多現行故。六者忍善根。如正理雲。總緣共相法念住差別。於四諦理能忍可中此最勝故。無退墮故。然此忍法有下中上。下品忍位具八類心。謂瑜伽師以四行相觀欲界苦名下品心。如是次觀色無色苦集滅道諦亦如是觀成八類心名下品忍。中忍減略行相所緣。謂瑜伽師以四行相觀欲界苦。乃至具足以四行相觀欲界道。於上界道滅一行相從此名曰中品忍初。漸減漸略唯以二心觀欲界苦名中品忍。上忍唯觀欲界苦諦修一行相。唯一剎那。此善根起不相續故名上品忍。七者世第一善根。上忍無間有修所成初開聖道門。世間功德中勝。此即說名世第一法。此有漏故名為世間。是最勝故名為第一。有士用力離同類因引聖道起故名最勝。是故名為世第一法。近見道故。似見道故。唯修爾所似苦法忍唯緣欲苦故。如是名為七賢行矣。從此第二別讚具德。其義者何。

經。念處正勤神足根力八勝處十遍處。

解曰。如正理論屬七賢者。言念處者謂四念處。身受心法以慧為性。攝彼別總初業位故。言正勤者。勤斷二惡勤修二善精進為性。煖位增故。言神足者欲勤心觀。以定為性。頂位增故。根謂五根。忍必不退。忍位增故。力謂五力。世第一法惑不能屈。力增勝故。此念住等具五蘊性。無覺道支是無漏故。八勝處者如正理雲。一內有色想觀外色少。二內有色想觀外色多。三內無色想觀外色少。四內無色想觀外色多。內無色想觀外青黃赤白四色。足前成八。初二勝處依初解脫。次二勝處依第二解脫。前四勝處不淨相轉作青瘀等諸行相故。後四勝處依第四禪緣欲可見。青黃赤白清淨相轉作淨光鮮行相轉故。此八勝處能制所緣隨所樂觀惑終不起。能制伏境心勝境處故名勝處。此八俱以無貪為體。相應俱有五蘊為性。十遍處者。謂週遍觀地水火風青黃赤白及以空識二無邊處。於一切處週遍觀察無有間隙故名遍處。十中前八如勝處中。後四勝處謂八。自性皆是無貪。若並助伴皆五蘊性。依第四禪緣欲可見色。後二遍處如次空識。定善無色為其自性。各緣自地四蘊為境。應知此中修觀行者從諸勝處入諸遍處。後勝前故。後四勝處雖能分別青黃赤白。而未能作無邊行相。前四邊處謂觀青等一一無邊。復思青等所依大種。故觀地等一一無邊。此所緣色由何廣大。由所依空及能緣識故。次觀後二無邊處。賢位所修勝處遍處但為治貪俱有漏故。從此第三結趣現觀。其義者何。

經。十六心行趣諦現觀。

解曰。十六心行者。依正理論。謂從煖法修四聖諦。於一一諦有四行相。苦諦四者。一非常行待眾緣故。二者苦行逼迫性故。三者空行違我所故。四無我行違我見故。集諦四者。一者因行如種生牙故。二者集行因集果現故。三者生行令果相續故。四者緣行令果成辦故。滅諦四者。一者滅行諸蘊盡故。二者靜行三毒息故。三者妙行無眾患故。四者離行脫眾災故。道諦四者。一者道行通聖行故。二者如行契正理故。三者行行趣向涅槃故。四者出行永超生死故。所言心者目能緣心。所言行者所緣行相。以能緣心緣四聖諦。施設彼等十六行相。見緣於相名為心行。俱慧為體。具五蘊故。趣諦現觀者。趣謂能趣即十六行。諦現觀者是所趣故世第一後名諦現觀。如俱舍雲。此有三種。一見現觀。唯無漏慧見諦分明名見現觀。二緣現觀。此無漏慧及慧相應心心所法同一所緣名緣現觀。三事現觀。謂前相應及道共等同一事業名事現觀。即七賢依趣諦現觀乃至無學皆所趣故。讚已成德。約位以明聞法獲益。至下當悉。從此第六人王自在眾。其義者何。

經。復有十六大國王波斯匿王等各與若干千萬眷屬俱。

解曰。十六國名如下當列。彼諸國王皆來詣會。舉波斯匿等彼諸王。象馬等軍王諸導從及以親屬其數既多故。結集者雲若干矣。從此第七六欲諸天眾。其義者何。

經。復有六欲天王釋提桓因等與其眷屬無量天子俱。

解曰。六欲天王者初標類也。欲謂欲界。淫食引貪。於欲界中天處有六。如順正理三十一雲。一四大王眾天。居妙高山第四層級。謂彼天眾事四大王。是四大王之所領故。二三十三天。居妙高頂。謂彼天處三十三部諸天所居。三夜摩天。謂彼天處時時多分稱快樂哉。四覩史多天。謂彼天處於自所受生喜足心。五樂變化天。謂彼天處樂化欲境於中受樂。六他化自在天。謂彼天處於他所化妙欲境中自在受樂。彼諸天王皆來詣會釋提桓因等者三十三天主也。梵雲釋迦提婆因達羅者。釋迦姓也此翻為能。提婆天也因陀羅帝也。此正翻雲能天帝也。今此經云釋提桓因梵語訛略。若餘處雲天帝釋者言乃倒耳。往昔過去字憍尸迦此雲繭兒。又名阿摩揭陀此雲無毒害。即摩揭陀國。過去帝釋修因之處用為國名。彼國舊名置甘露處。如智論說。劫初帝釋與阿修羅以山為鑽。乳海得甘露置於此地因以名焉。帝釋往昔有三十二人以為同伴有善法。天人圓生天人歡喜天人說支夫人同修勝業故生天中。有善法堂圓生樹歡喜園阿修羅女設支夫人。此等因緣如餘處說。舉此等餘五天主也。與其眷屬等者。明諸天眾隨天主來故言無量。從此第八色界諸天眾。其義者何。

經。色四靜慮諸大梵王亦與眷屬無量天子俱。

解曰。色四靜慮者初標類也。色謂色界。色貪隨增。色定地中靜慮有四。靜謂寂靜慮者緣慮。慮專一境故名靜慮。順正理論二十一雲。初靜慮地天處有三。一梵眾天。大梵所有所化所領故名梵眾。二梵輔天。大梵前後行列侍衛故名梵輔。三大梵天。廣善所生故名為梵。此梵即大故名大梵。由彼獲行中間定故。最初生故。最後歿故。威德等勝故名為大。第二靜慮天處有三。一少光天。自地天內光最小故。二無量光天。光明轉勝量難測故。三極光淨天。淨光遍照自地處故。第三靜慮天處有三。一少淨天。意地受樂說名為淨。於自地中此淨最劣故。二無量淨天。此淨轉增量難測故。三遍淨天。此淨周普故名遍淨。意顯更無樂能過此。第四靜慮天處有九。一無雲天。以下空中天所居地如雲密合故說名雲。此上諸天更無雲地在無雲首故名無雲。二福生天。更有異生勝福方所可往生故。三廣果天。居在方所異生果中此最勝故。四無想天。修加行時偏厭於想想滅為首名無想天。自上五天名五淨居。離欲諸聖以聖道水濯煩惱垢故名為淨。淨身所止故名淨居。一無繁天。繁謂繁雜或謂繁廣。無系雜中此最初故。繁廣天中此最劣故。二無熱天。已善伏除雜修靜慮上中品障意樂調柔離諸熱惱故。三善現天。已得上品雜修靜慮果德易彰故。四善見天。雜修定障除品至微見極清徹故。五色究竟天。更無有處於有色中能過於此名色究竟。諸大梵天王者。西雲梵摩此雲寂靜又亦清淨清潔之義。即四靜慮俱得梵名。第四禪主名為大梵。故大般若五百七十雲。堪忍世界主大梵天王。即同法華娑婆世界主梵天王也。然第四禪等大千界。下三靜慮皆有梵王。自地中尊亦得名大。梵王無量故得雲諸。經但總言色四靜慮諸大梵王明盡來也。亦與眷屬無量天子俱者同欲界來。故復雲亦。王來臣從眷屬必俱。數既繁多故云無量。化身變土義如常矣。從此第九諸趣變化眾。其義者何。

經。諸趣變化無量有情。

解曰。諸趣變化者六趣不一故名為諸。趣即所趣無覆無記。變謂改轉化謂化現。問此變化眾定目何趣。答經中無簡通六趣也。然變化通如俱舍論二十七雲有其五種。一者修得。二者生得。三者咒得。四者藥得。五者業得。天趣具五人唯有四。無生得故。鬼等亦四。無修得故。傍生地獄有生業二。能起通者俱得來矣。若爾人天二趣如上具明。修羅鬼畜如次別辨。變化即彼此眾是何。地獄趣中如何變化。設有變化得聞經否。答此權彼實亦不相違。正法念雲。根本地獄及眷屬處惡業力故種種變化。正理三十一雲。孤獨地獄亦有變化。雖純苦趣亦得聞經。云何知耶。又如大般若第一雲。爾時世尊不起本座復入師子遊戲等持。現神通力令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變動。時此世界所有地獄傍生鬼界及餘無暇險惡趣坑一切有情皆離苦難。從彼舍命得生人中及六欲天。皆憶宿住歡喜踴躍。同詣佛所以殷淨心頂禮佛足。以彼准此六趣皆來。若依此解經變化言乃通二釋。一由如來將說經前神力動地成熟有情大悲變化。二則苦趣惡業有情承佛威神業力變化脫苦得樂。詣會聞經彼眾既多雲無量矣。從此第十明修羅八部眾。其義者何。

經。阿修羅等若干眷屬俱。

解曰。阿修羅等者等彼天.龍.藥叉.健達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此八部眾常隨佛故。阿修羅者訛也新雲阿素洛。阿者雲非素洛雲天。以多謟詐無天行故名曰非天。佛地瑜伽雲天趣攝。雜心鬼趣。正法念經鬼畜趣攝。伽陀經云鬼畜及天三趣攝故。羅睺阿修羅是師子兒畜生所攝。十地經說此有五類。一極溺者住於人間深山大窟非天宮也。妙高山北大海之下二萬一千由旬有羅睺宮此雲執日。次下復有勇健之宮。次下復有華鬘之宮。一一相去二萬一千由旬。其次最下有毘摩質多羅宮。新雲吠摩質呾利此雲綺羅盡。以文身故。或云寶飾寶冠飾服此為最大。帝釋妻翁說支父也。居大海下時復大唱我是毘摩質多阿脩羅王。言天神者身有光明住空宮也。言龍神者正法念雲此有二類。一者法行謂難陀等。二非法行謂黑色等。如常分別。藥叉神者此雲勇健亦云輕捷。飛騰虛空部攝地行諸羅剎也。如起世經此有三種。一者地居。二者空居。三者欲天。守護城門。言夜叉者訛也。健達縛者此雲尋香。諸天樂神。地居山穴諸天須樂身有相現即往昇天。言乾闥婆訛也。揭路荼者此雲妙翅。妙翅鳥神也。雲迦婁羅金翅鳥者訛謬也。毛羽之色。雜以眾寶。豈唯金色。如增一阿含此有四生食四生龍。如常分別。緊捺洛者此雲疑神。其形似人頭有一角面極端正。疑人非人故曰疑神。此即諸天法樂神也。言緊那羅者訛也。莫呼洛伽者此雲大腹。大蟒田蛇腹行之類。言摩睺羅伽者訛也。此等非人何得隨佛。如舍利弗問經云。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八部鬼神以何因緣生於惡道而常聞正法。佛言以二種業。一以惡故生於惡道。二以善故多受快樂。又問善惡二異。何得同耶。佛言亦得八部鬼神皆曰人非人也。天神者過去以車輿舍宅飯食供養三寶父母賢勝之人。猶懷慳儉諂佞嫉妬故受天神身。如普光淨勝天也。龍神者修達德本廣行檀施。不依正念急性好嗔故受龍身。如摩尼光夜叉神者好大佈施。或先損害後加饒益。隨功勝負汝在天上空中地下。乾闥婆者前生亦少瞋恚常好佈施。以青蓮華自嚴其身作眾伎樂。今為此神常為諸天奏諸伎樂。阿脩羅神者此神志強不隨善友。所作淨福好逐幻為作諸邪福。傍於邪師甚好佈施。又樂觀他鬪訟之事故受此身。迦婁羅神者先修大舍。常有高心以陵於物故受此身。緊那羅神者昔好勸人發菩提心。未正其志逐諸邪行故受此身。摩睺羅伽神者佈施護法。性好瞋恚故受此身。人非人等皆由依附邪師行謟惡道以邪亂正俱謂是道生彼類中。由有善故得聞正法。此或願生或是變化。各與眷屬雲若干矣。上來別明當根眾竟。從此第二明變化眾於中分三。一明現法座。二明現寶華。三明遍諸國。就初文中複分為二。初明所現座。其義者何。

經。復有變現十方淨土而現百億師子之座。

解曰。復有變現十方淨土者。變謂改轉隱穢示淨。土體本有故得變名。現謂化現無而忽有。華坐本無故稱化現。能變之人唯佛菩薩。所變之土淨妙四塵。廣博莊嚴遍十方故。即是瑜伽三十七說。示現轉變所作自在能施安樂四種變也。而現百億者。此方常數十十而增。十萬為億此有百億。即是西方百洛叉矣。師子之座者佛坐說法名師子座也。從此第二現能說法。其義者何。

經。佛坐其上廣宣法要。

解曰。既現法座佛於其上廣宣法要。法之要者惟般若故。從此第二明現寶花文分為二。初明所現花。後明現眾說法。且初第一明所現花。其義者何。

經。一一座前各現一華是百億花眾寶嚴飾。

解曰。一一座前者其變淨土所現法座。座上有佛座前現花。花同法座數亦百億。眾寶嚴飾者體即四大。眾寶莊嚴所現之中座先花後也。從此第二現眾說法文複分二。初明能依眾。其義者何。

經。於諸花上一一復有無量化佛無量菩薩四眾八部悉皆無量。

解曰。於諸花上者諸花葉上皆有化佛。佛及餘眾皆無量矣。從此第二明佛說法。其義者何。

經。其中諸佛各各宣說般若波羅蜜多。

解曰。如文悉也無勞重釋。問此所變現為釋迦化為餘佛化。答二俱無失。表法勝能吉祥瑞應。又表土體淨穢不二。表所說法真化不二。或大菩薩莊嚴道場引攝現當令欣趣入故現化矣。從此第二明遍諸國。其義者何。

經。展轉流遍十方恆沙諸佛國土。

解曰。所現淨土及諸佛等展轉週遍十方佛剎。由此而言眾會忽覩故云變現。寧知未見淨土宛然。故法華雲。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穩天人常充滿。總是初列眾說。從此第二結申退坐。其義者何。

經。有如是等諸來大眾各禮佛足退坐一面。

解曰。將說經前故光召集。如秋滿月暉映眾星。如夏日輪先奪諸色當根變現二眾咸臻。三業至誠稽首禮足一心瞻仰默然退坐。從此第二明發起序文為二。初說經瑞相後現花召眾。初中分三。一現諸瑞相二大眾驚疑。三作樂供養。就初瑞相文複分四。且初第一如來入定。其義者何。

經。爾時世尊初年月八日入大寂靜妙三摩地。

解曰。經前瑞相各各不同。隨處引導應根而作。或眉間流照表亦一乘。或合蓋現奇彰難思德。今茲般若諸佛之母故在年初表居法上。爾時者將說經時。言世尊者即第十號。破魔威德義如前釋。初年月八日者彰演說時。此方四時時各三月。皇唐御曆建寅為正。西國三際際各四月。寒際之首當十一月。即同往古建子為正。黑半標無。二十三日即初八矣。又金光明第九立為四時。如西域記第二卷雲。從正月十六日至四月十五日為春三月。即正月二十三日為初年月八。取舍如文。入大寂靜者入謂證入。言大寂靜謂即勝定。若依佛地龍軍所釋。佛三法中即大定矣。問佛無散心無不皆定。何故此中而復言入。答佛無散心。為師範故顯慧依定示先入故。定慧雙修不傾動故。入定放光及以說法三業示導即三密故。如來常法尊敬般若。將欲演說示敬儀故。妙三摩地者唯佛獨得故稱為妙。三摩地者此雲等持。體離沉掉故名為等專注一境即名為持。等即持故。亦名三摩提義同地也。因位等持通定散地。果位唯定唯是有心亦唯無漏。若云等至通有無心。若言等引即唯是有。二皆唯定漏等皆通。三摩地言簡彼後二。彰欲說經暢乎淨慧慧依定發故先入矣。從此第二光照十方。其義者何。

經。身諸毛孔放大光明普照十方恆沙佛土。

解曰。身諸毛孔者為欲說經故先入定。為驚凡聖現瑞放光。從佛足輪上至於頂遍身毛孔皆流照故。普照十方恆沙佛土者。有緣斯現即所照也。從此第三雨花供養文分為二。初明欲色後明無色。初文復三。且初第一欲界雨花。

經。是時欲界無量諸天雨眾妙花。

解曰。欲界六天天眾無量各雨妙花而供養故。從此第二色界雨花。

經。色界諸天亦雨天花。

解曰。色界天眾亦同欲天。從此第三合明花狀。

經。眾色間錯甚可愛樂。

解曰。二界雨花花多奇狀。眾色交映故云間錯。樂觀無厭故云愛樂。從此第二無色雨花。

經。時無色界雨諸香花香如須彌花如車輪如雲而下遍覆大眾。

解曰。時無色界雨諸香花者此總標也。明無色界諸宗不同。一切有部俱舍頌云。無色謂無色。後色起從心。經部宗雲。色心二種互相依持。謂彼二宗皆唯四蘊在欲色界無別所依。大眾部雲。具十八界。但無麁色細色非無。如正理論具明立廢。如中陰經說。如來至無色界無色眾生禮拜世尊。又本業經云。如來說法無色諸天來入會中。華嚴經云。菩薩鼻根聞無色界宮殿之香。又瑜伽論五十四雲。色無色天變身萬億共立毛端。由此等文彼非無色。若爾如何名無色界。答就色不同有其四種。業果通果二色定無。定境定果二色容有。雲無雲有皆不相違。所雨香花即定果矣。香如須彌花如車輪者明其形狀也。如雲而下者皆亂墜耳。從此第四地六震動。

經。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解曰。普佛世界者如華嚴經云。堪忍世界有佛號毘盧遮那如來。即大千也。又不唯爾光既遍照。動亦必俱。故大般若云。此大千界六種變動。從此展轉週遍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以佛神力六種變動。以彼准此故經說雲普佛世界。六種震動者略有三義。一動因者增一阿含說有八因。一隨風輪上下而動。二者菩薩入胎出胎。三者出家道成正覺。四轉法輪。五入涅槃。六神通比丘心得自在。七諸天命終還生勝處。八眾生福盡手相攻伐故皆地動。動有小大。若小動者如法華雲。而此世界六動震動。若大動者文殊偈云。一切諸佛土即時大震動。智論第十雲。若菩薩等動閻浮提動四天下小中大千。若佛世尊動無量故。二動相者如華嚴雲。所謂震.動.踴.運.吼.擊。初漸為震。漸大為動。上下為踴。往來為運。大聲為吼。相鼓為擊。大般若云。所謂動.湧.震.擊.吼.爆。動即搖動。湧即出沒。震聲隱隱。擊即扣擊。吼即發響。爆即聲驚。上六各三即為十八。謂動.遍動.普遍動等。小動名動。諸處皆動名為遍動。遍大傾動名普遍動。餘皆准也。此經總雲六種震動。震動名寬通十八矣。又大般若初.華嚴三十六皆云。東湧西沒西湧東湧南湧北沒北沒南沒中湧邊沒邊湧中沒經六種言或准此故。三動意者如十地論第十二雲依四種眾生。一不善眾生不識無常縱心逸蕩。令因地動修諸善故。二生天眾生信現天報。動種傾動令生厭舍起求法故。三我慢眾生恆起種種我慢如山。令因地動知無常故。四咒術眾生少能動地便生高舉。令因大動知己劣故。又如勝思惟梵天經論。說有七因。一令諸魔生驚怖故。二令時眾心不散故。三令放逸者生覺悟故。四令眾生念法相故。五令眾生觀說處故。六令成熟者得解脫故。七令隨順問正義故。今欲說經治倒生解故地動矣。從此第二大眾驚疑文分為四。且初第一大眾驚疑。

經。爾時大眾自相謂言大覺世尊前已為我等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金剛般若波羅蜜多天王問般若波羅蜜多大品等無量無數般若波羅蜜多今日如來放大光明斯作何事。

解曰。大覺世尊無漏假者。前已為我等者謂見已前。說諸般若摩訶等者。摩訶雲大。謂大般若。金剛般若即第九會。天王問者即第六會。言大品者即第二會。萬八千頌波羅蜜多。所言等者等餘一切塵沙數等諸般若矣。謂前所見說諸般若皆有瑞相。故今生疑。斯作何事即其意也。從此第二仁王思念。

經。時室羅筏國波斯匿王作是思惟今佛現是希有之相必雨法雨普皆利樂。

解曰。室羅筏者略也。具足應雲室羅筏悉底。此雲豐德。一具財寶。二妙欲境。三饒多聞。四豐解脫。此室羅筏即中印度憍薩羅國都城之名。准西域記乃有南北二憍薩羅。簡異南國故雙舉也。波斯匿王者如鴦掘摩羅經云。波斯匿者此雲和悅。既覩靈瑞作是思惟。今佛現是希有之相必說大法雨。我等諸王云何護國。如來大悲普悕利樂。一部之興起於茲矣。從此第三問諸眾會。

經。即問寶蓋無垢稱等諸優婆塞舍利弗須菩提等諸大聲聞彌勒師子吼等諸菩薩摩訶薩言如來所現是何瑞相。

解曰。言寶蓋者寶積長者持蓋自蔭或由奉佛故云寶蓋。無垢稱者即淨名矣。舍利弗者具足應雲舍利弗多羅。舍利鳥名弗者子也。尊者母眼如鶖鷺目。其相圓淨其音便辯。因母彰名稱舍利弗。須菩提者此雲空生。或云善吉及善現也。言彌勒者此譯為慈。多修慈行又亦是姓。師子吼者梵雲僧(思孕反)伽娜娜。此雲師子吼。舉此等餘。明遍問故。從此第四明無答者。

經。時諸大眾無能答者。

解曰。無能答者雖劣知勝願智能知。為法甚深無能答矣。從此第三作樂供養文分為三。且初第一王等作樂。

經。波斯匿王等承佛神力廣作音樂。

解曰。如來住定不合諠繁。波斯匿王及諸眾會承佛神力故作音樂。從此第二諸天作樂。

經。欲色諸天各奏無量天諸伎樂。

解曰。諸天音樂不鼓自鳴。今明欲色故作天樂矣。從此第三聲遍大千。

經。聲遍三千大千世界。

解曰。三千大千如常分別。大文第二現花召眾文分為三。一放無量光。二現僧祇花。三召他方眾。且初第一放無量光。

經。爾時世尊復放無量阿僧祇光其明雜色。

解曰。前文放光不言其數。今此乃雲復放無量阿僧祇者顯其色多。前理後事表二智故。從此第二現僧祇花文分為二。且初第一現僧祇花。

經。一一光中現寶蓮華其花千葉皆作金色。

解曰。一一光中者所放光明既無數量。光中花現准亦應知。千葉金色彰其葉多金色上矣。從此第二化佛說法。

經。上有化佛宣說法要。

解曰。如文應悉。從此第三召他方眾文分為二。初召十方眾後結申退坐。初中復四。且初第一普照有緣。

經。是佛光明普於十方恆河沙等諸佛國土有緣斯現。

解曰。有緣斯現者現大悲之力普照十方。障重無緣雖近不覩。無障緣熟縱遠亦來。故說恆沙有緣現斯。從此第二列諸菩薩文有五對。且初第一普照無染對。

經。彼地方佛國中東方普光菩薩摩訶薩東南方蓮華手菩薩摩訶薩。

解曰。此十菩薩萬行皆修。略隨其名彰勝行。普光菩薩者如光普照不簡高下。菩薩濟利不簡怨親。蓮華手菩薩者眾行如蓮不染塵垢也。從此第二歡喜破簡對。

經。南方離憂菩薩摩訶薩西南方光明菩薩摩訶薩。

解曰。離憂菩薩者說無分別自他無憂。或隨聞見皆無憂也。光明菩薩者所起智悲皆能破闇也。從此第三不住最勝對。

經。西方行慧菩薩摩訶薩西北方寶勝菩薩摩訶薩。

解曰。行慧菩薩者二利行中起悲慧行能不住也。寶勝菩薩者財法二寶施而無竭也。從此第四勝受離塵對。

經。北方勝受菩薩摩訶薩東北方離塵菩薩摩訶薩。

解曰。勝受菩薩者能與眾生安樂受行念舍平等也。離塵菩薩者智常照如。行離塵染也。從此第五常喜清淨對。

經。上方喜受菩薩摩訶薩下方蓮華勝菩薩摩訶薩。

解曰。常得喜受清淨如蓮二菩薩也。從此第三明其眷屬。

經。各與無量百千俱胝菩薩摩訶薩皆來至此。

解曰。十方菩薩各各皆有無量百千俱胝菩薩皆來至此。從此第四各獻香華。

經。持種種香散種種花作無量音樂供養如來。

解曰。如文可悉。從此第二結申退坐。

經。頂禮佛足默然退坐合掌恭敬一心觀佛。

解曰。頂禮合掌身業恭敬。一心觀佛意業恭敬。默然退坐唯希法雨。明序分竟。

觀如來品第二

大文第二觀如來品下六品經明正宗分。意明護國為經之主。國有淨穢分為二護。即前三品明其內護。護佛菩薩諸淨土故。觀如來品彰其果德。菩薩行品具明修因。後二諦品前二依故。後之三品明其外護。護諸王等所居土故。初護國品明其報得。不思議品彰法勝能。後奉持品明前二故。又科為三。前三為內。第四為外。下二為總。總彰經德總明前故。又科為四。別如二文。總中分二。先顯經德示不思議。後總彰前具明二護。又科為五。初二為內內彰勝劣。次辨總依通前及後。次為外護滿本所求。次因散花表經奇特。後總前四內外依持十三法師從因至果十六王等無上寶故。又科為六。開初果因別則為雲合為一故。依二判中。內非無外果非無因。各依勝顯彰內外普。於前三品辨次第者。先彰果德令生欣求。必藉因故修勝行。無論因果必有所依。又果位中如智平等修因趣果二利雙明。住果修因皆依境故。又即於境有分有全。全勝居初分劣居次位別勝劣。境後明故。又約果談因修因趣果。因果雖二境唯是一。猶斯因果俱得護名。果不對因更何所護。內護三品次第應知。二釋品名。觀如來者觀謂能觀體即是慧聞思修等生法俱空加行本後俱名觀故。相應俱有四蘊五蘊隨應為性。言如來者謂即所觀。本覺真常性非生滅。不覺迷本妄識輪迴。反本妄除幻夢俱寂如歸本來故名如來。雖去無去來無所來。對不覺去故名為來。又應化身大悲感赴隨根應現。乘如而來亦名如來。若云觀空直談法性。此兼人法雲觀如來。又立品名有其三種。一者從略謂即此品。前廣般若後觀如來。以略顯廣名如來品。二者從廣菩薩行品。自初及末明菩薩行名菩薩品。三者當相謂次四品。依名申義以彰品號。初後二品依廣立名義類相從。大例唯爾釋品及次。准上應知。三科判者。總科內護三品經文大分三段。第一總標。從爾時世尊從三昧起至云何護佛果云何護十地行為初段也。第二別答。從佛告波斯匿王言護佛果者至二諦品末雲大王菩薩摩訶薩護佛果護十地行護化有情為此也。廣明因果為別答也。第三總結。從波斯匿王白佛言真理是一下至卷終一紙經文為總結也。至文當悉。別科三品。解此品者於中分三。一標二護。二明問答。三明獲益。就初標中文分為五。且初第一從三昧起。其義者何。

經。爾時世尊從三昧起坐師子座。

解曰。顯不住道正念正知故。佛世尊將欲演說從三昧起警動群情。言三昧者梵語也。同三摩地俱雲等持。古譯禪那。雲思惟修及功德林。皆義翻耳。心一境性謂即等持別境中定。謂欲演說故云起也。坐師子座者智度論雲。非實師子亦非木石用為師子。以佛即是人中師子所坐處床皆得名為師子之座。彼時大眾皆悉至誠。佛從定起昇座而坐。又解坐者即在義也非別易處。顯亦正住無所傾動故云坐矣。如大般若。爾時世尊於師子座上自敷尼師壇結加趺坐。端身正願住對面念。乃至下云在師子座。如四大寶妙高山王臨照諸山威光逈出。以彼准此義周備矣。從此第二佛知王心。

經。告大眾言吾知十六諸國王等咸作是念世尊大慈普皆利樂我等諸王云何護國。

解曰。正遍知覺善得他心。知諸國王覩相興願仰希法雨。文具如前。故佛當根發誠諦語。告彼大眾作如是言。吾知諸王咸作是念。世尊大慈普皆利樂。我等諸王云何護國彰外護也。從此第三總標內護。

經。善男子吾今先為諸菩薩摩訶薩說護佛果護十地行。

解曰。明佛大悲平等濟護。若唯外護利樂不均。念外答內顯悲深普不請而說也。又若唯外。事相雖嚴內不澄清。心疾寧念。外嚴內潔相應義故。又外因內方得無災。三毒不除三災必起。藉內護外故先明也。又內外言約二相說。法唯一味平等無差故。佛大悲曾無異說。由悟不悟修與不修深淺次第理必然故。善男子者波斯匿等。吾今已下明所護人。護佛果者即此品也。護十地行即後品也。先果後因欣趣次第義如前說。能所護者能護之法則唯般若。所護之者依經分二。聖凡二人淨穢二土。從此第四勅令諦聽。

經。汝等皆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解曰。諦者審也。攝耳聆音發生聞慧。善思思慧念之修慧。審其句偈思其義理如說修行令諦聽等。又復諦者令心寂靜對治散亂掉動心故。言善思者令心調柔治彼邪妄不正思故。言念之者令心明記治彼妄失顛倒心故。彼所治者障生勝慧。謂若有彼性無堪任。猶如覆漏穢等三器。得甘露味失漏無堪。是故世尊誠諦聽等。智論偈云。聽者端視如渴飲一心入於語義中。踴躍聞法心悲喜。如是之人可為說。從此第五大眾讚仰文分為三。且初第一眾讚善哉。

經。是時大眾波斯匿王等聞佛語已咸共讚言善哉善哉。

解曰。初聞佛語喜躍無任。咸共一心至誠仰讚。仰讚之極是故重雲善哉善哉。又初善哉讚他心德。次一善哉讚起悲深。三寶不斷則無七難。是故重言二善哉矣。從此第二散花成蓋。

經。即散無量諸妙寶花於虛空中變成寶蓋。

解曰。初各散花眾心渴仰後成寶蓋。一法俱霑。又事雖多真理唯一。又行雖眾果必無差。又蓋與花非多非一。而性與相非異非同。此表散花成蓋不墜。從此第三覆諸大眾。

經。覆諸大眾靡不週遍。

解曰。靡者無也。蓋無盈縮。顯說當根不減不增。總標二護。大文第二問答釋成。於中分二。初波斯匿問後如來正答。且初第一總問者何。

經。時波斯匿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長跪而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云何護佛果云何護十地行。

解曰。即從座起異諸眾也。頂禮佛足者以已尊頂禮佛卑足也。合掌長跪者敬請之儀。白佛言下申其所問。運身發語由審決思三業至誠利樂故。問菩薩等者舉能行人。云何已下問所行行。問菩薩因位護義極成。佛果已圓更何須護。答果從因顯。果德已圓性不離因故說護果。若爾護果即因與後何別。若因果一何須分二。答此品之內就果談因。後品之中從因趣果。因果事異故品別開。約理不殊故俱說護。從此第二如來正答文分為三。初略標宗。次別問答。後直問答。初中分四。一總標護果。二徵其所以。三佛為釋成。四結修般若。初中分三。且初第一總標護果。

經。佛告波斯匿王言護佛果者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住。

解曰。王承佛旨因果總問如來別答。先果後因。由前一問起下三品。三段科中從此已下大文第二如來別答。佛告已下諸主及果並能行人。文如前釋。應如是住者住悲智心。准無著論釋金剛經。云何住者謂欲願也。欲者正求也。願者為所求故作心思念也。最初發心入諸善法欲為根本。論名正求。或正希求以欲為首方起願故。願於百法無別體性。依無著論思念為體。依莊嚴論思欲為體。依唯識論信欲勝解三法為體。總三論文五法為體。謂彼思念欲信勝解。以彼欲願釋此住矣。從此第二廣明化利。

經。教化一切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解曰。正明修行。依前住心廣大思願利他行也。言教化者隨病設藥也。菩薩利物遂己修行。悲所度生廣雖三界。於中含識唯此四生瑜伽論雲。五蘊初起名為生也。如孔雀等從卵[穀-禾+卵]出名為卵生。如牛馬等從胎藏出名為胎生。如飛蛾等從濕氣出名為濕生。如諸天等諸根頓具無而歘有名為化生。如俱舍頌云。倒心趣欲境。濕化染香處。卵胎二生於中有位由彼業力起顛倒心馳趣欲境。雖住遠處能見父母。於結生位是男是女起愛恚心隨一現前。左右向背隨所愛合。即生有身漸次增故。濕生染智謂遠嗅知生處香氣便生愛染業有勝劣香淨穢故。化生染處。謂遠觀見當所生處。隨業罪福處有苦樂。故說三界因愛受生。生之形狀中有品類。如常分別。又瑜伽說。內心思業而為其因。外[穀-禾+卵]胎藏濕潤為緣。卵生具四胎三濕二化生唯一所謂思業。藉緣多小從多先明。辨生勝劣少為上也。人與傍生各具有四。鬼通胎化。天及地獄唯是化生。欲色界中身具五蘊。若無色界四蘊成身。於有色界身量大小頓漸生滅義如常矣。此明菩薩所化有情。於三界中據處生說依止境界。樂者敘焉。雖菩薩願四生等化。理實所化隨對根緣難非難處待時熟等。如無著論。何故經中不言界趣界通非情趣無中有。又尼乾等執草木生。申此經云卵等生故。從此第三降伏對治文分為三。且初第一對治蘊倒。

經。不觀色相不觀色如受想行識我人知見常樂淨倒。

解曰。明所治也。前廣化利令遠散動住相分別故令對治。不觀色相不觀色如者此總標也。於五蘊中舉色為首。色謂質礙變礙為性。如謂真如無礙為性。起心分別見有色如。此分別心正令除斷若無分別勝義相應。一毫之善發跡至佛。此無分別遍下言故。受想行識者。受謂領納苦樂舍受。想謂能取怨親等像。行謂造作善染諸行亦遷流故。識謂了別即眼等識。謂於四蘊皆離分別性相平等境智俱如治依他故。我人知見常樂淨倒者依蘊妄執。先我後法各有四倒。我謂主宰。依智度論即陰計我有五。離陰計我有五。和合計我有十。總二十也。即陰我者指陰為我。離陰計我如將車人。和合有十者。如色中我色作窟宅我在其中。四陰亦爾。我中色者我作窟宅色居其中。四陰亦爾。分別我故。依無著論。自體相續總執五蘊相續為我。計前際我是今世我所執取故。言人者謂展轉趣餘趣取執趣未來後生實趣。言知者數論執我體即是思。受用諸法我為知者即現我故。言見者謂即我執有身見也。如是四種皆我倒矣。常樂等者即法四倒住持自相能生謬解。謂外道等不了五蘊有為之法剎那不住妄起常倒。有漏皆苦妄起樂倒。實不自在妄起我倒。自性不淨妄起淨倒。第三我倒文無者略。舊經具有。或前我故下一倒字通上我法。由斯二執二障具生。為障既重先對治故。又報五蘊自性無記是所依故。我法二倒不善有覆分別俱生是能依故。唯無分別定慧能治故。此具明今對治也。從此第二對治諸行。

經。四攝六度二諦四諦力無畏等一切諸行。

解曰。前所治境起心為倒。此能治行動念成病。但治俱見實不除法。由如禾莠同聚俱生。俱除其莠非遣禾也。正行諸行起能見心。治彼起心令無分別。行無所行即正行故。此段經文通賢聖位。地前修習其相未已有功用住。若有散心亦未亡相。故通對治。四攝四諦如上已明。六度二諦並四無畏如下當辨。力謂十力。處非處等如常分別。一切諸行者不唯此所到行門。乃至菩薩所修萬行通為觀矣。從此第三對能行人。

經。乃至菩薩如來亦復如是不觀相不觀如。

解曰。不唯於行令心不住。觀佛菩薩亦令不住。若心分別見相見如。此即所治令無分別。雖佛菩薩勝無與等。無分別位起分別心即令對治住無相故。若爾應離相求。此亦不然。即相觀無相即無相。非謂相外別更求無。若更別求此即為病。然佛菩薩勝功德聚若稱念者障滅河沙。於勝義心故令不住。非謂世諦事相撥無。若起此心成大邪見。豈符經意無相觀耶。問前雲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住。此雲乃至菩薩不觀相如。為復能住即所觀耶。答設爾無失。謂令菩薩無相現前。所修勝行皆無相故。設於勝者亦不起心。正離自他住無相故。又解應如是住明住心也。教化四生明修行也。不觀已下盡此段文明降伏也。如次即是智恩斷因。因必具修成果三德。至究竟位。報化法身故。初具明。佛深意也。從此第二徵其所以。

經。所以者何。

解曰。所以不觀相如者何所以也。從此第三佛為釋成文分為二。且初第一釋諸法空。

經。以諸法性即真實故無來無去無生無滅同真際等法性無二無別猶如虛空。

解曰。言諸法者即前五蘊。法性空寂即真實故。無來無去無生無滅者釋法四倒。依蘊妄執計常樂等。心為彼薰識浪流動故有來有去有生有滅。若了彼倒妄體即空。本無來去無生滅故。同真際等法性者。釋諸正行四攝六度所修萬行皆淨法界方便妙用用不離體與理相應。即一一行皆同真際等法性故。無二無別猶如虛空者。釋菩薩等雖諸法性本來常住。不因顯說無以證修。故佛菩薩出現於世廣為開示。然修行者應正了知能說所說法界一相聖凡不二自他無別覺性常住猶如處空。對佛菩薩應如是觀。又解。五蘊諸法其性真實。性被妄薰故有來去有生有滅。本性空寂無來無去無生無滅故。同真際等法性者。蘊與真性事理依持。如波依水故同真際。理不離事皆等法性。諸法與性無二無別。了法即性猶如虛空。又解。法性常住故無來去。法性不變故無生滅。由修行者了法性空。所修勝行心同真際。行等法性。因果事異所現理同故云無二。能觀不異故云無別。長時無間障盡果圓猶如虛空。動而常寂彰果位矣。前解順文次解依蘊。今前菩薩行離二邊。後解順理至無上覺釋法空也。從此第二釋我等空。

經。蘊處界相無我我所。

解曰。明前我空。舉所依法顯能依空。蘊等何義。俱舍頌云。聚生門種族是蘊處界義。聚是蘊義。謂即五蘊。色聚心聚故名為蘊。蘊是有為非無為故。生門處義謂十二處。六根六境是心心所生長門處。由六識身依根取境名生門故。種族界義即十八界。為同類因各生自類等流果故。何故世尊說蘊處界。如彼頌云。愚根樂三故說蘊處分三。愚有三者。謂諸有情執我一常。愚心所為我為說五蘊。五蘊之中三是心所故。愚色為我說十二處。十二處中十是色故。總愚色心以為我者為說十八界。十八界中離色心故。根上中下樂略中廣。是故世尊說蘊處界。無我我所者我即前雲我人知見。我所即是彼我資具。此蘊處界從因緣起其體尚無。況我我所從計執生而體是有。故皆空矣。從此第四結脩般若。

經。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解曰。若能如上住悲智心。地上地前修諸勝行不著性相。必得果同。是真修行至彼岸矣。此上經文略標宗旨。世尊總陳一部之意。下文廣辨。理事小殊窮其至理更無異也。又不唯一部諸大乘教但是廣文。住修斷障一理通貫。自下諸文先略後廣。准此廣悉。大文第二明別問答文分為三。一別問答。二總問答。三結護果。初別問答文分為三。一明實相。二明觀照。三明文字。初明實相文分為二。且初第一波斯匿王問。其義者何。

經。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若菩薩眾生性無二者菩薩以何相而化眾生耶。

解曰。世尊略陳王應具悉。詞微旨妙曆法廣明。故牒前文而興此問。問之意者。由諸有情迷無慧目故。希菩薩悲以利生。若菩薩眾生同一法性。法性平等即無二別。若無二別菩薩更以何法而化眾生耶。從此第二如來正答文分為二。初明勝義空後明世俗有。初中分三。初總明法性次徵其所以後釋諸法空。初法性中文複分二。且初第一總標法倒。

經。佛言大王色受想行識常樂我淨。

解曰。初列五蘊總標有為。後列四倒總標我法。先標此二以明法空。從此第二正答不住。

經。法性不住色不住非色受想行識常樂我淨亦不住淨不住非淨。

解曰。法性不住色不住非色者。色謂色蘊。除色之餘皆名非色。住不住者依對待立。如因見住便言不住。此中法性離言絕慮寂然一相唯以智證。豈同對待住不住乎。受想行識常樂我淨亦不住淨不住非淨者。義同於上故置亦言。初後具陳例中亦爾。皆不住故。如涅槃雲。為一切諸法本性自空為因。菩薩修空見空。若一切法本性自空。何須菩薩修空見空。若一切法本性不空。菩薩修空何能見空。佛言雖一切法本性是空。亦因菩薩修空見空。言本性空所證境空。修空見空能證智空。以能所證悉皆是空故能所化皆不住矣。從此第二徵其所以。

經。何以故。

解曰。法性非住不住者何以故。從此第三釋諸法空。

經。以諸法性悉皆空故。

解曰。以法性空無住不住。為明菩薩法性相應化而不住同法性故。從此第二明世諦有文分為三。初總標世諦。次別明諸有。後總結非實。且初第一總標世諦。

經。由世諦故由三假故。

解曰。前勝義諦明諸法空。此世俗諦明諸法有。由諸性相體不相離如斷證修故次明矣。由世諦故者此句總標。由者因由世者可毀壞也。通目一切有漏有為。言諦者審義實義。審實可壞名世諦故。由三假故此句別也。謂法受名具如前解皆世諦故。從此第二別明諸有文分為三。且初第一明三界有。

經。一切有情蘊處界法造福非福不動行等因果皆有。

解曰。此明三界有情因果也。一切有情者簡非情也。蘊處界法者業所依也。造福非福不動行等者如大般若云。一者福業二者非福業三者不動業也。欲界善業名為福業。業能招人天可愛果故。欲不善業名非福業。損惱有情招三惡趣非愛果故。色無色界業名不動業。能招彼地不動果故。若爾何故俱舍論雲。如世尊說初靜慮地有尋伺動。第二靜慮有喜受動。第三靜慮有樂受動。何名不動。答如彼頌云。約自地處所業果無動故。雖下三禪有炎患動。約處言之業果不動。如初禪業招初禪果。初禪處業無容轉令二禪處受。業果處定立不動名。不同欲界有天等業由別約力轉令異處人等中受名動業故。因果皆有者如上所明。作業感果皆悉有故。從此第二明三乘有。

經。三乘賢聖所修諸行乃至佛果皆名為有。

解曰。三乘賢聖所修諸行者。謂由般若引攝當根。隨自證修有三別故。言三者下中上根。言乘者教理行果即所乘也。言賢者和善之義資糧加行也。言聖者通達修習究竟位也。所修諸行者隨前三乘所修行也。略分別者。一聲聞乘者如華嚴雲。上品十善修自利行。智慧狹劣怖三界闕大悲。從他聞聲而得解了名聲聞乘。依有部宗。前七方便具如上解。阿羅漢果如上略明。餘之三果義如常說。二緣覺乘者如華嚴雲。上品十善自利清淨。不從他教自覺悟故。大悲方便不具足故。悟解甚深緣生法故名緣覺乘。如瑜伽論第三十四獨覺地雲。有其五種。一種性二道三習四住五行。言種性者有其三種。一薄塵垢離憒鬧處。於寂靜處深心愛樂。二少悲心說法利人心不愛樂。樂少思務寂靜而住。三中根性是慢行類。深心希願無師無敵而證菩提故。第二道者亦有三種。一者謂於百劫值佛出世親邇承事。成就相續專心求證獨覺菩提。於蘊處界緣起處非處及諦此六善巧勤修覺故。於當來世速能證得獨覺菩提。名麟角喻。二有一類。值佛出世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未曾修習順抉擇分煗等善根。修前蘊等六種善巧。於當來世證彼菩提得沙門果。三有一類。值佛出世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證法現觀。得沙門果而無力能。至極究竟阿羅漢果。復修蘊等六種善巧。依出世道於當來世至極究竟。畢竟離垢畢竟證得梵行邊際阿羅漢果。後第二三名部行故。第三習者此亦有三。一有一類。依獨覺道滿足百劫修習資糧。過百劫已出無佛世。無師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諸法現觀得獨覺果。永斷一切諸煩惱盡成阿羅漢。此麟角喻。復有一類。依第二道或第三道由彼因緣出無佛世。無師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從前二三所修次第至極究竟。畢竟離垢畢竟證得梵行邊際。證得最上阿羅漢果。皆部行故。第四住者此亦有三。初麟角喻。樂處孤林。樂獨居住。樂甚深勝解。樂觀察甚深緣起道理。樂住最極空無願相。安處作意。第二第三所習部行。不必一向樂處林野。樂獨居住。亦樂部眾共相雜住。樂深勝解。乃至作意故。五獨覺行。一切獨覺隨住彼彼村邑聚落。善護其身善守諸根善住正念。隨入彼彼村邑聚落。或為乞食或濟度化下劣愚昧。以身濟度不以語言。何以故。唯現身相為彼說法不發言故。示現種種神通境界。乃至為令心誹謗者生歸向故。明緣覺竟。乃至佛果皆名為有者。大乘賢聖至下當悉。從此第三明諸見有。

經。六十二見亦名為有。

解曰。不唯三界及以三乘世俗諦中依他故有。外道染見亦計執有。六十二見者。依賢劫經。謂於五蘊計我我所。言色是我我有色。色屬我我住色中。初句是我。三句我所。受想行識四句亦然。四五二十成二十句。五句是我。餘為我所。此上諸句依現在蘊。於過未世亦各二十成六十句。加斷常見六十二矣。如大品經梵網六十二見經長阿含經第十梵動品大婆沙論一百九十九瑜伽五十八及八十七智度唯識皆明諸見。於法不倦樂者敘焉。從此第二總結非實。

經。大王若著名相分別諸法六趣四生三乘行果即是不見諸法實性。

解曰。若著名相分別諸法者。此明妄倒著相迷真。五法之中前三法也。言五法者相.名.分別.正智.真如。顯揚第六瑜伽七十四兩論同說。依他攝四。攝彼相名分別正智。圓成實一。攝彼真如。遍計所執不攝五事。彼說。有漏心心所法變似所詮說名為相。似能詮現施設為名。能變心等立為分別。無漏心等離戲論故名為正智。中邊第二說。依他起攝相分別。遍計所執唯攝彼名。正智真如圓成實攝。彼說。有漏心及心所相分名相。餘名分別。遍計所執都無體故。為顯非有假說為名。正智真如能證所證二俱無倒。圓成實攝。楞伽偈云。名.相.覺想自性二相。正智.如如是則成相。言名相者遍計所攝。二無體故。言覺想者即是妄想。謂心心所依他起攝。緣前名相故名覺想。自性二相者即上三法遍計依他二自性矣。正智如如是則成相者。智如二種為圓成故。中邊楞伽所明五法屬此經者。前雲法性不住色不住非色等。文五中後二。正智如如皆圓成故。雖即正智而非無為。無漏有為離倒究竟。楞伽說為圓成實故。後世諦文是前三法。三界三乘依他起故。即是中邊相及分別。楞伽經中覺想心故。六十二見遍計所攝。中邊之名楞伽名相。顯揚瑜伽屬此經者。法性第五。世諦前四。不立遍計。從心說故。六趣四生三乘行果者並如前解。即是不見諸法實性者。若著名相分別諸法。乃至行果執為實有。即不能見諸法實性。顯無執者能見實性。下二諦品因此而興。前後次第至文悉矣。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卷上二終


上篇:仁王經疏

下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讚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勝鬘寶窟

凋勝鬘寶窟敘 原夫。所謂一乘之大車者。則是法王之寶...

佛說阿彌陀經疏

佛說阿彌陀經疏 唐海東新羅國沙門元曉述 將釋此經,三...

觀音義疏

觀音義疏卷上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此文既別...

彌勒上生經宗要

彌勒上生經宗要 釋元曉撰 將說此經。十門分別。初述大...

佛說四品法門經

佛說四品法門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

法鏡經

法鏡經序 夫心者,眾法之原、臧否之根,同出異名,禍...

雲門匡真禪師廣錄

雲門匡真禪師廣錄卷上並序 祖燈相繼數百年間。出類邁...

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

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王...

持心梵天經

持心梵天所問經卷第一(一名莊嚴佛法諸義,又名佛說等...

【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印光大師校印本)...

道行般若經

道行般若經序 釋道安撰 大哉智度!萬聖資通,咸宗以成...

虛堂和尚語錄

虛堂和尚語錄卷第一 嘉興府興聖禪寺虛堂和尚語錄 參學...

【註音版】大品善生經

大品善生經...

【佛教詞典】淨水珠

(譬喻)寶珠也,能令濁水澄淨,故名淨水珠。以喻慈心...

【佛教詞典】內無色想觀外色

【內無色想觀外色】 p0367 大毗婆沙論一百三十六卷十二...

斷除業力的相續,尤其淨土宗更重要

外道,我們看經典上,尤其是《阿含經》,其實它這個外...

要有跟別人分享功德的胸量

欣樂作意 又諸菩薩,深心欣樂一切有情六種意樂所攝六種...

五種可隨時隨地修行的方法

下面是我想得到的幾種隨時隨地可行的辦法。每個人因為...

淨宗根本經典——五經一論的格局

淨宗根本經典的選取,並非一蹴而就,經歷一千餘年的料...

念佛要有韻調

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執持就是把東西給抓住,這個地方...

聖嚴法師《時時提起無常觀》

發出離心、修菩薩行。這有什麼好處?一位在家人不論有...

去除比較計較,回歸平等自性

有一個學僧道岫,雖然精於禪道的修持,但始終不能契悟...

佛教對物質生活的看法

佛陀為我們揭示了一切皆苦的實相,更告訴我們解決痛苦...

佛陀降伏毗沙惡鬼

世尊於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在拔祇國的國界處...

淨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問: 淨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大安法師答: 大家都知道...

對待子女,寬嚴把握要有度

我們對待子女,寬嚴把握要有度。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

吃肉的危險

(一)吃肉易得心臟病 美國每年至少有一百萬人患心臟...

【視頻】普賢菩薩行願品(印能法師念誦)

普賢菩薩行願品(印能法師念誦)

【視頻】佛說雨寶陀羅尼經(寺院唱誦)

佛說雨寶陀羅尼經(寺院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