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人性總是十好不敵一缺

2015/05/17  大字體  護眼色

人性總是十好不敵一缺

人性總是十好不敵一缺。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得到過別人的幫助,經常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兩人彼此關係一直很好,有時就為一件瑣碎的小事,或者是一次沒按自己的意願辦事就會結怨,從此兩人見面就如同陌路。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會犯同樣的毛病,就是別人對我們有十次好,有一次不好,前面的十次好就被我們全部抹殺。別人扶了你一把,也許你很快就忘記;別人踩了你一腳,也許你會永記心中。我們記住了別人的缺點和錯誤,記住了別人慢待我們的地方,於是,便耿耿耿於懷,越看這個人越滿身缺點,越看這個人越不可理喻。而別人恰恰是一面鏡子,我們對它凝眉瞪眼,鏡子反射回來的也是瞪眼凝眉,於是,我們都互相看不順眼了。原本小的缺點在我們眼中無限放大了,我們看這個人簡直是眼中釘,肉中刺,必先拔出而後快。

當別人對你不敬的時候,你總是記住別人的好處,哪怕別人點點滴滴對你的好處,你都默默記在心中。慢慢地,你心中的怒氣就煙消雲散了,心胸也自然開闊了。量小失友,度大聚朋。有了寬闊的胸襟、寬宏的度量,才能贏得朋友間信任,增進團結,密切友誼。

記住別人的好,可以培養自己謙虛的品質。人無完人,對人寬容就是對己寬容;善待別人,其實就是善待自己!專挑別人缺點、不能容人的人,必然自我感覺良好,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缺點,從而喪失改進提高的機會;記住別人「滴水之恩」的人,則往往能見賢思齊,虛心學習他人身上的優點,因此自己身上的「好處」也會越來越多,人際吸引力就會越來越強,無形中就擁有了更多的精神財富。

朋友之間,記住別人的好,就會擁有更多的朋友。家庭成員親屬之間,記住別人的好,這個家庭一定會其樂融融。記住別人的好,擁有一顆感恩的心生活,遠比記住別人的缺點、毛病,懷著一顆怨恨之心痛苦地生活要強上一萬倍。既如此,我們為什麼不記住別人的好呢?有的人得到的還不止是「滴水之恩」,比如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諄諄教誨,親戚朋友的關心,同事的熱情幫助,領導的信任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成長進步的重要因素。但難就難在受到幫助之後,能不能有感激之情,有沒有湧泉相報之舉。

如果我們記住別人的好,對別人的缺點寬容一些,時間長了,我們會滿眼都是別人的好,我們心裡記住別人的都是美好的,那麼看天是藍的,看水是綠的,心情是愉快的,世界是美好的。記住別人的「滴水之恩」,要具有一顆寬容的心和崇高的境界。記住人生歷程中曾經幫助過你的人,也記住生活給予你的每一縷善意的微笑,或者每一份源於心底的感動。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七不出八不歸,你誤解了多少年

年關已過,啟程出門工作的人多了起來,與此同時,有一...

【推薦】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佛法教您改善人際關係

我們都知道,社會倫理乃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人...

以善心對人,馬上有善報

我以善心來對你,雖然我無求於你,但當我以善良的心來...

性盡人己參天地,心同日月耀陽春

你若能會得,就是百草頭上祖師意。 末法時代,就是人心...

人往往不能善用其所長,變成反面就不妙了

【《韓詩外傳》曰:夫士有五反。】 這裡提到古書的《韓...

凡事都能讓一步

佛經中有這麼一則故事──有兩個商隊準備出門經商,但...

十根手指都不一樣長,為什麼老是要計較比較呢

每一個人都應該要不斷地陶冶鍛煉自己成長、進步,因此...

古人教你怎樣識人不走眼

通則觀其所禮 一個人發達了,要看他是否還謙虛謹慎、彬...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大藏經】【註音版】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以戒為師的底線是什麼

戒是佛親制的,我們後人,現在也有人提倡說要改戒相,...

泥濘路上的腳印

人生就如同一幕話劇,有開場白、情景、高潮、低谷和尾...

生命不止,佈施不斷

因果法則是宇宙人生的客觀規律。無論是否學佛,每個人...

相信因果懺悔罪業

因果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規律。有一個農民在春天的時候...

吃素的30個理由

1.不殺生是培養慈悲心的第一步。 2.人皆貪生怕死,將...

大安法師:往生唯靠彌陀,而密宗要視師如佛,如何看待

問: 昨天聆聽你的開示,頗感受益匪淺,感恩法師。可...

觀音菩薩德最優,正法名佛久證修

觀音菩薩德最優,正法名佛久證修。 浩浩宏恩被沙界,巍...

迷時妙法成生死,悟後三千性寂然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惟深入火光三昧者,能轉煩惱業報...

日常生活應如何修慈心

慈心就似如意寶,能遍流一切資具海、飲食海、歡樂海、...

廬山百八摩尼勸人念佛文

廬山百八摩尼勸人念佛文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三世諸佛...

佛教如何看待子女

問: 佛教如何看待子女? 理淨法師答: 從佛法上講,...

欲急得一心不亂, 此心即是著魔之本

汝妄想紛飛, 尚欲急得一心不亂, 此心即是著魔之本。故...

值得珍藏一輩子的話

人生路漫長而短暫,只有懂得人生活著的意義才可留駐生...

曇鸞大師與淨土法門

曇鸞大師(公元476~542年)是北魏時期著名的佛教高僧...

菩薩戒是盡未來際永為道種

盡未來際,不是盡形壽。盡形壽是指聲聞戒。 盡未來際,...

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無上的密咒

現在在家居士,你別看他愚夫、愚婦、老太太,他們真正...

【佛教詞典】生出死歿差別

【生出死歿差別】 p0479 大毗婆沙論三十九卷十三頁云:...

【佛教詞典】清淨毗尼方廣經

全一卷。後秦鳩摩羅什(或謂竺法護)譯。又稱清淨毗奈...

【視頻】《佛說佈施經》楮訾讀誦

《佛說佈施經》楮訾讀誦

【視頻】《大愛道比丘尼經》聆志居士念誦

《大愛道比丘尼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