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信佛功德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信佛功德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阿拏迦城菴羅園中,與大眾俱。爾時,尊者舍利弗,食時著衣持鉢,入阿拏迦城,於其城中,次第乞已,復還本處,收衣洗足,敷座而食。飯食訖已,往詣佛所,頭面禮足,於一面立,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今於佛深起信心。何以故?謂佛神通最勝無比,所有過現未來沙門婆羅門等,尚無有能知佛神通,況復過者!豈能證於無上菩提?」

佛言:「善哉!善哉!舍利弗!汝能善說,甚深廣義,汝當受持於大眾中作師子吼,廣為宣說。」

舍利弗復白佛言:「世尊!我今於佛所起信心,乃為過去未來現在無有能者。亦無沙門婆羅門等,知於佛通、過於佛者,豈能證於無上菩提?」

佛告舍利弗:「於意云何?所有三世諸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具清淨戒、智慧解脫、神通妙行,我以通力皆悉了知;彼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亦復如是,知我所有具清淨戒、智慧解脫、神通妙行。舍利弗!汝勿謂今釋迦牟尼佛獨具此通。」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我不作是言:『唯佛具此神通。』我知三世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清淨戒法、智慧解脫、神通妙行皆悉同等。」

佛言:「舍利弗!如是,如是!所有三世諸佛、如來、正等正覺,皆悉具此神通等法。汝但為彼眾生,宣布如是甚深之法,一心受持,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而為廣說。」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佛宣說廣大甚深最勝妙法,乃至善不善業及諸緣生法,我皆如實一一了知。了一法已復修一法,修一法已覆滅一法,滅一法已復證一法。是故我今於佛起信,是真正等正覺。」

佛告舍利弗:「汝今往問餘人:『過去世中,可有沙門婆羅門而能了知真實通力等過佛者,乃至成佛菩提?』汝當往問,彼作何答?

「復次,舍利弗!汝復往彼問於餘人:『未來世中可有沙門婆羅門與佛等者,乃至成佛菩提?』汝當往問,彼作何答?

「復次,舍利弗!汝可往彼復問餘人:『現在世中可有沙門婆羅門與佛等者,乃至成佛菩提?』

「復次,舍利弗!又復往彼問於餘人:『所有過去未來現在世中,沙門婆羅門等歸依何人?』汝當往問,彼作何答?」

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是義不然。我從佛聞,記念受持,無有二佛並出於世。唯佛世尊是真正等正覺,是正遍知者,具足最上神通之力。世尊!我不見有沙門婆羅門而能知此通力,況復過於佛者,乃至成佛菩提。」

爾時舍利弗復白佛言:「我見世尊有種種最勝之法,最勝法者,謂佛世尊當說法時,所得善利,佛悉能知。若有沙門婆羅門等,住於山野樹下塚間及在空捨,入三摩地,斷諸煩惱、修習圓滿、增益善法、正心記念,又彼沙門婆羅門等,斷諸惡法,而修善法,乃至證得果位,如是等法,佛悉能知,是即名為佛最勝法。無有沙門婆羅門知此通力過於佛者,乃至成佛菩提。

「復次,我佛世尊具最勝法,謂佛世尊善能分別十二處法,及能為他廣大宣說,無有沙門婆羅門能了知此十二處法,及能分別。十二處者,所謂眼處色處、耳處聲處、鼻處香處、舌處味處、身處觸處、意處法處。如是等法,唯佛世尊,悉能了知,是即名為佛最勝法,無有沙門婆羅門等過於佛者,乃至成佛菩提。

「復次,我佛世尊有最勝法,謂佛世尊善能了知補特伽羅法理,及為他說,無有沙門婆羅門等知如是法,及為他說。補特伽羅法者,而有七種,所謂隨信行、隨法行、信解、見至、身證、慧解脫、俱解脫。如是七種補特伽羅最上之法,唯佛世尊悉能了知,是即名為佛最勝法。

「復次,我佛世尊有最勝法,謂佛世尊出真實語無有虛妄,亦無綺語而不兩舌。所出言辭是真大利,是最勝法,有因有緣,能於大眾中,出微妙音說甚深義,如是最上真實之法,唯佛世尊悉能了知,是即名為佛最勝法。

「復次,我佛世尊有最勝法,謂佛世尊以三摩鉢底,觀有漏身不淨可惡,所謂身份上下髮、毛、爪、齒、皮、肉、筋、骨,如是等種種不淨之物,充滿其身。佛悉能知,是不究竟,是可厭離,此名第一三摩鉢底。

「復次,世尊!若有沙門婆羅門等,於身上下所有皮、肉、骨、髓諸臭穢等有漏不淨,能以智慧如實觀者,是為第二三摩鉢底。

「復次,世尊!若有沙門,以智慧觀有漏身,盡此一世而不究竟。若能如是觀者,是為第三三摩鉢底。

「復次,世尊!若有沙門,能以智慧觀有漏身,今世不究竟,乃至後世亦不究竟。若能如是觀者,是為第四三摩鉢底。

「復次,世尊!若有沙門,能以智慧,如前觀察有漏之身,今世後世,皆不究竟,乃至後後世亦不究竟,不淨可惡。若能如是觀者,是為第五三摩鉢底。

「復次,世尊!如是有漏不淨,不究竟法,唯佛世尊,以清淨天眼過於肉眼,悉見眾生生、滅、好、丑、善趣、惡趣,乃至生於天界,皆如實知,是即名為佛最勝法。

「復次,我佛世尊有最上勝法,謂世尊說法時,若有沙門婆羅門歸向聽受,求寂靜者,彼皆依止七覺分。七覺分者,謂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輕安覺分、捨覺分、念覺分、定覺分。如是七法,唯佛世尊悉能了知,是即名為佛最勝法。

「復次,我佛世尊有最勝法,謂善分別四正勤法。四正勤者,謂已作惡令斷、未作惡令止、已作善令增長、未作善令發生。如是等法,於天上人間,廣大宣說,而作利益,是即名為佛最勝法。

「復次,我佛世尊有最勝法,謂佛世尊能以正智現大神通。其神通者,謂從一現多、攝多為一,或現空無所有、或現城隍山石隨身而去、或現從地以手捫摸虛空乃至梵界、或現履水如地、或現空中跏趺而坐、或現行相,譬如日月行於虛空,如是神通,若有沙門婆羅門等,見此通力,生不信者,我說彼等皆是愚迷凡夫,彼非聖者,彼不具通,不求正覺,亦不樂求寂靜涅槃。而此通力,是即名為佛最勝法。

「復次,世尊!世間所欲,喜色、善色等,有所求者,如來為彼眾生,隨根而行,是即名為如來神通。

「復次,世尊!世間所有喜不喜色、善不善色,彼二俱離捨而不住,善知宿命,是即名為如來神通。

「復次,世尊!色中見色,是即名為如來神通。

「復次,世尊!內無色想,見諸外色,是即名為如來神通。

「復次,世尊!身善解脫,證得行住,是即名為如來神通。

「復次,世尊!空無邊處,決定證得,是即名為如來神通。

「復次,世尊!識無邊處,決定證得,是即名為如來神通。

「復次,世尊!無所有處,決定證得,是即名為如來神通。

「復次,世尊!非想非非想處,決定證得,是即名為如來神通。

「復次,世尊!了知受想,受想滅已,是即名為如來神通。如是等最勝神通境界,唯佛世尊悉能了知,是即名為佛神通力。

「復次,我佛世尊有最勝法,謂沙門婆羅門等,所有過去一生多生所作因緣果報思念等事,乃至壽量,我於俱胝歲數而不能知。唯佛世尊!知彼沙門婆羅門於過去時中處處所止,或色界中、或無色界中、或有想處、或無想處、或非有想非無想處,彼種種所作因緣果報等事,悉能了知,是即名為佛最勝法。

「復次,我佛世尊有最勝法,謂世尊說法時,皆如實說。或有沙門、婆羅門等,以愚癡故,生彼此意,起疑惑心,謂佛說法,皆以事相言說,所說之法,三世同說,若近若遠,及心意法,亦如是說,彼所說法,皆不如實。作是疑者,佛悉能知,是則名為佛最勝法。

「復次,我佛世尊說法時,若有沙門、婆羅門自不生疑,後聞人言:『佛所說法皆不如實。』聞是言已,便復起疑,亦謂世尊以事相言說,起是謗者,佛亦能知,是即名為佛最勝法。

「復次,我佛世尊說法時,若沙門婆羅門等,本不生疑,不謂世尊事相言說,後聞人言,隨彼生疑,而復告語他人,令他亦生疑惑,由疑惑故,生彼此意,作如是言,此事如前,皆非真實,此是眾生種種異心。佛於如是,皆悉了知,是即名為佛最勝法。

「復次,我佛世尊,見有沙門在三摩地無疑無說,佛悉能知彼之行願。又復或見沙門從定而出,佛亦能知,彼所有事及有疑惑故彼出定,如是疑惑佛皆決了,是即名為佛最勝法。

「復次,我佛世尊有最勝法,謂佛世尊善能了知諸不究竟法。若有沙門婆羅門,在於山中,住等引心,以自通力,知二十增減劫事,彼作是念:『我於過去世中,所有增減劫事,我悉能知。』世尊!彼沙門婆羅門,而於未來及今現在增減等事,而不能知。唯佛世尊具知三世增減等事,是名了知第一不究竟法。

「復次,世尊!若有沙門婆羅門等,止於深山,住等引心,以自通力,知四十增減劫事。彼作是念:『未來世中,所有增減,我已悉知。』世尊!彼沙門婆羅門,而不知彼過去現在增減劫事。唯佛世尊,具知三世,是名了知第二不究竟法。

「復次,世尊!若有沙門婆羅門等,在於深山,住等引心,以自通力,知八十增減劫事。彼作是念:『所有過去未來增減等事,我悉能知。』世尊!彼沙門婆羅門,唯今現世所有邊際,而不能知。唯佛世尊一一了知三世邊際,是即名為了知第三不究竟法。如是世尊以清淨天眼過於肉眼,悉見眾生生滅之法,乃至生於天界,是即名為佛最勝法。

「復次,我佛世尊有最勝法,謂佛世尊以調伏法,了知諸補特伽羅心所樂法,隨應為說。是補特伽羅,既了知已,如理修行,斷三煩惱,不久證於須陀洹果,逆生死流,七往天上,七來人間,盡苦邊際,如是世尊皆悉了知。又復世尊!知彼補特伽羅意樂之法,如理修行,斷三煩惱,及斷貪瞋癡,不久證於斯陀含果,一來人間,盡苦邊際,如是世尊悉皆了知。又復世尊!善知補特伽羅意樂之法,如理修行,斷五煩惱及隨煩惱,不久證於阿那含果,如是世尊悉皆了知。又復世尊!善知補特伽羅,如理修行,非久漏盡,證解脫法,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如是等法,世尊一一皆悉了知,是即名為佛最勝法。」

「復次,我佛世尊有最勝法,謂佛世尊善能了知四種胎藏,一者不知入胎,亦復不知住出;二者有知入胎,不知住出;三者有知入住,不知出胎;四者有入住出皆悉了知。如是四種,知有差別,唯佛世尊,一一了知,是即名為佛最勝法。

「復次,我佛世尊有最勝法,謂佛世尊,善能了知諸補特伽羅,隨所斷障而證聖果。如是等法,佛悉了知,是即名為佛最勝法。

「復次,我佛世尊有最勝法,謂佛世尊,了知有人已具信根、戒行清淨、智慧具足、真實無妄、無我無懈、無諸幻惑,亦無散亂、亦不貪慾,不以邪道引示眾生,常行正念。如是等法,唯佛世尊,悉能了知,是即名為佛最勝法。」

爾時,舍利弗復白佛言:「世尊!世間所有愚癡凡夫,貪諸欲樂,勞苦己身,求無義利。諸佛如來,於此不然,唯樂利他,非求自樂,善了心法,見法寂靜,住安樂句,無慾無苦,得四禪定。是故世尊,若有上根善男子等,當如是見,當如是聞,當如是覺,當如是知,是即名為真上根者。」

爾時,會中有一尊者,名曰龍護,手執寶拂,侍立佛側。時,尊者龍護白佛言:「世尊!我見諸邪外道尼乾子等,於佛世尊,先不起信,唯於邪道,競說勝能。是故我今建立表剎宣示於世,咸使聞知佛勝功德,我佛世尊,是大丈夫,最尊最上,無有等者。」

爾時,世尊告尊者龍護言:「汝莫作是說,莫宣示他人佛勝功德,我今不欲如是稱揚。」於是尊者龍護讚世尊言:「善哉!善哉!是真正等正覺。」

爾時,佛告尊者舍利弗:「汝當善以如是正法,廣為苾芻、苾芻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沙門婆羅門,流布宣說,乃至諸魔外道尼乾子等,所有邪見不信佛者,聞此正法,令起深信,歸向於佛,而生正見,了知正法。」又復告言:「汝舍利弗!應當如是流布宣說。」

爾時,世尊謂尊者舍利弗:「言已。」默然而住。於是尊者舍利弗,承佛威力,說是法已,禮佛而退。

時,諸會眾,得聞正法,歡喜作禮,信受奉行。

佛說信佛功德經


上篇:佛說善生子經

下篇:佛說大三摩惹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阿含部目錄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捨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

佛說法印經

佛說法印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臣...

佛說人本欲生經

佛說人本欲生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漏分布經

佛說漏分布經(出《中阿含》令劫意) 後漢三藏安世高譯...

佛說鴦崛髻經

佛說鴦崛髻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卷第一 終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門釋...

寶女所問經

寶女所問經卷第一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問慧品第一...

淨業痛策

淨業痛策附刻序 淨業痛策者。乃涔陽空靈大師。諱照瑩...

緣生初勝分法本經

緣生初勝分法本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達磨笈多譯 如是我聞...

【註音版】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佛說法印經

佛說法印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臣...

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

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一卷 比丘善導集記  依...

【佛教詞典】道體

(術語)聖道之體也。謂自己之本心。以一切之聖道由之...

【佛教詞典】所知諸法差別

【所知諸法差別】 p0742   瑜伽六十九卷八頁云:復次...

諸法無自性,一切皆無永恆

當今社會,人們急速向城市集中,都市街頭行色匆匆,而...

如何生起真實不退的信心

問: 弟子對念佛法門起初特別有信心,但是隨著個人閱歷...

有愛則有苦

捨衛城中一位婆羅門因喪子而悲傷不已,不吃不喝,也不...

王博謙居士《學佛淺說》

人何以要學佛 列位要知道人們,何以要學佛的理由,須先...

十種受陰魔(一)過抑生悲

前面等於是一個前言,這以下就正式地進入我們破除受陰...

中國近代禪宗大德--來果老和尚

來果老和尚,是中國近代禪宗大德,生有異慧,乘願再來...

勇敢面對人生,無論到遭遇什麼困難

落榜、失戀、失業現實中,你是否四處碰壁、傷痕累累?...

《禪秘要法經》中的念佛方法

有一部經《禪秘要法經》,有一位叫禪難提比丘,他問佛...

18種抗癌果蔬英雄榜

最新科學研究證明,以下18種果蔬因為分別含有針對性的...

聽聞佛法能調伏煩惱

我們看佛陀說法的功德,這個法,它透過佛陀的音聲傳到...

淨土念佛什麼時候成就呢

問: 淨土是念佛往生成佛,密宗是現今成佛。請問淨土...

阿賴耶識的可怕,很多人都忽略了

阿賴耶識的可怕,就是你平常不知道它存在。你平常就是...

【視頻】《心經》莊嚴男聲演唱

《心經》莊嚴男聲演唱

【視頻】《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聆志居士念誦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