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歸命一切諸佛菩薩。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住王舍城迦蘭陀竹林,與大比丘僧六萬四千人俱、菩薩摩訶薩七萬二千人,皆是智者之所識知,得具足陀羅尼,得無障礙樂說辯才,得諸三昧,得大神通,奮迅無礙,畢竟得無所畏,如實善知諸法體相,得無生法忍。其名曰文殊師利法王子、寶手法王子、寶印手法王子、寶德法王子、虛空藏法王子、發心轉法輪法王子、網明法王子、奮迅法王子、功德藏法王子、能舍一切法法王子、缽頭摩莊嚴法王子、師子法王子、月光法王子、月明法王子、最勝意法王子,一切莊嚴法王子。

跋陀婆羅等上首,十六大賢士,其名曰:跋陀婆羅菩薩、寶積菩薩、善將導菩薩、人德菩薩、善護德菩薩、大海德菩薩、帝釋王德菩薩、上意菩薩、勝意菩薩、增上意菩薩、不空見菩薩、善住菩薩、善奮迅菩薩、無量意菩薩、不休息菩薩、日藏菩薩、持地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七萬二千人。及四天王,天帝釋王上首,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及梵王等諸餘梵天,並餘無量天、龍、鬼神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與非人,普皆來集。

爾時,世尊有百千萬大眾集會,恭敬圍遶,而為說法。

爾時,網明童子菩薩即從坐起,整服右肩右膝著地,頂禮佛足,合掌向佛,動此三千大千世界,觀察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而白佛言:「世尊!我欲少問,若佛聽者,乃敢諮請。」

佛言:「網明!恣汝所問,我當解說,悅可爾心。」

於是,網明童子菩薩既蒙聽許心大歡喜,即白佛言:「世尊!如來身相超百千萬日月光明,我自惟念:『若有眾生能見佛身及思惟者,甚為希有。』我復思惟:『若有眾生能見佛身及思惟者,皆是如來威神之力。』」

佛言:「網明!如是,如是。如汝所言,若佛如來不加威神,眾生無有能見佛身及思惟者,亦無有能問如來者。何以故?

「網明!如來有光名寂莊嚴,若以此光觸諸眾生,遇斯光者,能見佛身思惟佛身不壞眼根。

「網明!如來有光名無畏辯,若以此光觸諸眾生,遇斯光者,能問如來其辯無盡。

「網明!如來有光名集一切諸善根本,若以此光觸諸眾生,遇斯光者,能問如來轉輪聖王行業因緣。如來有光名淨莊嚴,若以此光觸諸眾生,遇斯光者,能問如來天帝釋王行業因緣。

「如來有光名曰自在,若以此光觸諸眾生,遇斯光者,能問如來大梵天王行業因緣。如來有光名離煩惱,若以此光觸諸眾生,遇斯光者,能問如來聲聞乘人所行之道。

「如來有光名善遠離,若以此光觸諸眾生,遇斯光者,能問如來緣覺乘人所行之道。如來有光名益一切智智,若以此光觸諸眾生,遇斯光者,能問如來最上佛乘大乘之道。

「如來有光名曰住益佛,來去時足下光明,若以此光觸諸眾生,遇斯光者,隨所壽終生於天上。

「如來有光名一切莊嚴,若佛入城放斯光明,眾生遇者得樂歡喜,諸莊嚴具莊嚴其城。

「如來有光名曰分散,若以此光觸諸世界,無量無邊世界震動。

「如來有光名曰生樂,若以此光觸諸眾生,能滅地獄眾生苦惱。

「如來有光名曰上慈,若以此光觸諸眾生,能令畜生不相殺害。

「如來有光名曰涼樂,若以此光觸諸眾生,能滅餓鬼飢渴熱惱。

「如來有光名曰明淨,若以此光觸諸眾生,能令盲者得眼能視。

「如來有光名曰聽聰,若以此光觸諸眾生,能令聾者得耳聞聲。

「如來有光名曰止息,若以此光觸諸眾生,住十不善惡業道者,能令安住十善業道。

「如來有光名曰慚愧,若以此光觸諸眾生,能令狂者皆得正念。

「如來有光名曰離惡,若以此光觸諸眾生,令邪見者皆得正見。

「如來有光名曰能舍,若以此光觸諸眾生,能令慳者破慳貪心修行佈施。

「如來有光名無悔熱,若以此光觸諸眾生,令毀禁者皆得持戒。

「如來有光名曰安利,若以此光觸諸眾生,能令瞋者皆行忍辱。

「如來有光名曰勤修,若以此光觸諸眾生,令懈怠者皆行精進。

「如來有光名曰一心,若以此光觸諸眾生,令忘念者皆得禪定。

「如來有光名曰能解,若以此光觸諸眾生,令愚癡者皆得智慧。

「如來有光名無垢淨,若以此光觸諸眾生,令不信者皆得正信。

「如來有光名曰能持,若以此光觸諸眾生,令少聞者皆得多聞。

「如來有光名曰威儀,若以此光觸諸眾生,無慚愧者皆得慚愧。

「如來有光名曰安隱,若以此光觸諸眾生,令多欲者斷除淫欲。

「如來有光名曰歡喜,若以此光觸諸眾生,令多怒者斷除瞋恚。

「如來有光名曰照明,若以此光觸諸眾生,令多癡者觀十二緣斷除愚癡。

「如來有光名曰遍行,若以此光觸諸眾生,令等分者斷除等分。

「網明!如來有光名曰示現一切種色,若以此光觸諸眾生,能令遇者皆見佛身種種異色無量種色過百千萬色。

「網明!當知如來若以一劫,若餘殘劫,依於如來光明說法不可窮盡。是故如來、應、正遍知光明功德,無量無邊不可窮盡。」

爾時,網明童子菩薩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示現無量無邊身光莊嚴,不可思議,方便善巧相應說法。世尊!我未聞此諸光明名。世尊!如我解佛所說法義,世尊!若有菩薩得聞如此諸光明名,能生淨信恭敬心者,彼諸眾生畢竟定得如來如是光明之身。世尊!惟願今放請菩薩光覺諸菩薩,令他方菩薩善問難者皆悉覺知,既覺知已發心來此娑婆世界,既來此已,問於如來、供養如來、問答如來。」

爾時,世尊既受網明菩薩請已,即放光明,照於他方無量無邊諸佛世界。於是諸方無量菩薩依佛光明觸其身故,皆來至此娑婆世界。

爾時,東方過七十二恆河沙等諸佛國土,有佛國土名曰清潔。彼中有佛,號月光明如來、應、正遍知,現在現命現住,惟為諸菩薩摩訶薩說清淨法。

彼佛國土有菩薩梵天名勝思惟,住不退輪,蒙佛光明觸其身已,到彼佛所頂禮佛足,白言:「世尊!何因何緣,於此世界大光明現?」

月光明佛告言:「梵天!西方去此過七十二恆河沙等諸佛世界,有佛世界名曰娑婆。彼中有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正遍知,現在現命現住,為眾說法。是彼佛身所放光明,為集十方諸大菩薩摩訶薩故。」

梵天言:「世尊!我今欲詣娑婆世界奉見彼佛,供養彼佛、禮拜、親近、諮問、問答深細意問,彼佛世尊亦欲見我。」

其佛告言:「便往,梵天!今正是時。彼國今有若干千億諸大菩薩,現前集會。梵天!汝今應以十種清淨堅固心游彼世界,所謂於毀於譽心無增減故,聞善聞惡等以慈心故,於諸愚智等以悲心故,於上中下眾生之類意常平等故,於輕毀供養心無有二故,不見他人功德過失故,見種種乘皆是一味故,聞三惡道心不驚怖故,於諸菩薩生世尊想故,佛出五濁生希有想故。梵天!汝當依此十種清淨堅固心游彼世界。」

爾時,勝思惟梵天白其佛言:「世尊!然我不敢於如來前作師子吼,我所能行,佛自知之。」

時,月光明如來國土餘諸菩薩白其佛言:「世尊!我得大利,不生如是國土,不生如是惡眾生中。」

其佛告言:「諸善男子!勿作是語。何以故?若菩薩於此國中,滿百千劫淨修梵行,不如於彼娑婆世界,從旦至中無瞋礙心,其福為勝。何以故?以彼世界多有垢染、多有諸難,彼諸眾生多有垢染、多有鬪諍故。」

即時彼國有萬二千諸菩薩等,欲與勝思惟梵天俱共發來,而作是言:「如來知我行菩薩行,我等亦欲以此十心,一心遊行娑婆世界,見釋迦牟尼佛禮拜供養,一心定意遊行彼國。」

爾時勝思惟梵天與萬二千諸菩薩等,頭面禮拜月光明佛,於其國土忽然不現,譬如壯士屈申臂頃,一剎那頃,一羅婆頃,一無侯多頃,到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所,頭面禮足,右遶三匝,卻住一面。

爾時,佛告網明菩薩言:「網明!汝見勝思惟梵天來不?」

網明菩薩白佛言:「如是,世尊!唯然已見。」

佛言:「網明!此勝思惟梵天於一切正問諸菩薩中,為最第一;於一切善巧隨意所宜說法諸菩薩中,為最第一;於一切美妙音聲諸菩薩中,為最第一;於一切美妙言語諸菩薩中,為最第一;於一切先意問訊諸菩薩中,為最第一;於一切應以言語供養諸菩薩中,為最第一;於一切無障礙言語諸菩薩中,為最第一;於一切密意言語諸菩薩中,為最第一;於一切無瞋恨心諸菩薩中,為最第一;於一切慈心行諸菩薩中,為最第一;於一切悲心行諸菩薩中,為最第一;於一切喜心行諸菩薩中,為最第一;於一切舍心行諸菩薩中,為最第一;於一切善問疑心諸菩薩中,為最第一。」

爾時,勝思惟梵天與萬二千諸菩薩等,頂禮佛足,右遶三匝,合掌向佛,偈讚請曰:

「世尊大名勝,  普聞於十方,
 所在諸如來,  無不稱嘆者。
 有諸餘淨國,  無三惡道名,
 舍如是妙土,  慈悲故生此。
 佛名智無減,  與諸如來等,
 以大悲本願,  處斯穢惡土,
 若人於淨國,  梵行滿一劫,
 此土須臾間,  行慈為最勝。
 若人於此土,  有身口意罪,
 應墮三惡道,  現世受得除。
 生此土菩薩,  不應懷憂惱,
 設有惡道罪,  頭痛則得除。
 此土諸菩薩,  若能守護法,
 世世所生處,  不失於正念。
 若人欲斷縛,  滅煩惱業罪,
 於此土護法,  增益一切智。
 淨土多億劫,  受持清淨戒,
 於此娑婆國,  從旦至中勝。
 我見安樂國,  無量壽佛國,
 無苦及苦名,  彼作福非奇。
 於此煩惱處,  能忍不可忍,
 亦教他此法,  其福為最勝。
 我禮無上尊,  大悲救苦者,
 能忍惡眾生,  說法甚為難。
 佛集十方界,  名聞諸菩薩,
 聽法無厭者,  廣為說佛道。
 釋梵天四王,  諸天龍神等,
 皆悉欲求法,  願隨信樂說。
 比丘、比丘尼,  及清信士女,
 是四眾普集,  願時為演說。
 有樂佛乘者,  及聲聞緣覺,
 佛知其深心,  願悉為斷疑。
 不斷佛種者,  能出生三寶,
 為是諸菩薩,  我今請法王,
 名稱普流佈,  十方菩薩聞,
 皆悉共來集,  願說無上道。
 法非二乘境,  我等信力入,
 不可思議慧,  惟是佛境界。
 我今有所請,  悔過於世尊,
 如來無疲惓,  願說菩提道。」

爾時,勝思惟梵天偈讚嘆已,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其心堅固而不疲惓?云何菩薩所言決定而不中悔?云何菩薩增長諸善根?云何菩薩無所恐畏威儀不轉?云何菩薩增長諸白法?云何菩薩善知從一地至一地?云何菩薩善知方便教化眾生?云何菩薩隨順諸眾生?云何菩薩不失菩提心?云何菩薩能一其心而不散亂?云何菩薩善求於法?云何菩薩善出毀禁之罪?云何菩薩善斷諸煩惱?云何菩薩善往諸大眾?云何菩薩善開法施?云何菩薩得先因力不失善根?云何菩薩不由他教而能自行六波羅蜜?云何菩薩能轉舍禪定還生欲界?云何菩薩於諸佛法得不退轉?云何菩薩不斷佛種如實修行?」

爾時,世尊讚勝思惟大梵天言:「善哉,善哉!梵天!善哉!梵天!汝今善能問於如來如是之義。梵天!汝今至心諦聽,我為汝說。」

大梵天言:「如是,世尊!願樂欲聞。」

佛言:「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其心堅固而不疲惓。何等為四?一者、於諸眾生起大悲心故;二者、精進常不懈故;三者、信解生死如夢故;四者、正思惟無等等佛之智慧故。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如是四法,其心堅固而不疲惓。

「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所言決定而不中悔。何等為四?一者、決定說諸法無我故;二者、決定說諸生處無有樂者故;三者、決定常讚大乘故;四者、決定說罪福業不失故。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如是四法,所言決定而不中悔。

「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增長諸善根。何等為四?一者、持戒故;二者、多聞故;三者、佈施故;四者、出家故;是為四法。

「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無所恐畏威儀不轉。何等為四?一者、不畏不得財利故;二者、不畏毀辱故;三者、不畏惡名故;四者、不畏苦惱故;是為四法。

「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增長諸白法。何等為四?一者、教諸眾生修行大菩提故;二者、佈施不求果報故;三者、守護正法故;四者、以智慧教諸菩薩故;是為四法。

「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善知從一地至一地。何等為四?一者、集諸善根故;二者、遠離一切諸過咎故;三者、善知方便迴向故;四者、常勤精進故;是為四法。

「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善知方便教化眾生。何等為四?一者、隨順眾生意故;二者、於他功德起隨喜心故;三者、悔過除罪故;四者、勸請諸佛故;是為四法。

「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隨順諸眾生。何等為四?一者、常求利安一切眾生故;二者、自舍己樂故;三者、心和忍辱故;四者、除舍憍慢故;是為四法。

「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不失菩提心。何等為四?一者、常憶念佛故;二者、所作善根不離菩提心故;三者、親近善知識故;四者、讚歎大乘故;是為四法。

「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能一其心而不散亂。何等為四?一者、遠離聲聞心故;二者、舍辟支佛心念故;三者、求法無厭足故;四者、如所聞法廣為人說故;是為四法。

「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善求於法。何等為四?一者、於法生珍寶想以難得故;二者、於法生妙藥想療眾病故;三者、於法生財利想以不失故;四者、於法生滅苦想至涅槃故;是為四法。

「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善出毀禁之罪。何等為四?一者、得無生忍以諸法內觀故;二者、得無滅忍以諸法無去故;三者、得因緣忍觀諸法因緣故;四者、得無住忍無新無舊故;是為四法。

「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善斷諸煩惱。何等為四?一者、正觀察故;二者、遠離未來諸障增長諸白法故;三者、得善法力故;四者、獨處遠離故;是為四法。

「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善往諸大眾。何等為四?一者、求法不求勝故;二者、恭敬心無憍慢故;三者、惟求於法不自顯現故;四者、教人善法不求名利故;是為四法。

「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善開法施。何等為四?一者、守護法故;二者、自益智慧亦益他人故;三者、行善人法故;四者、示人垢淨故;是為四法。

「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得先因力不失善根。何等為四?一者、於他闕失不見其過故;二者、於瞋怒人常修慈心故;三者、常說諸法因緣故;四者、常念菩提故;是為四法。

「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不由他教而能自行六波羅蜜。何等為四?一者、以施導人故;二者、不說他人毀禁之罪故;三者、善知攝法教化眾生故;四者、達解深法故;是為四法。

「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能轉舍禪定還生欲界。何等為四?一者、其心柔軟故;二者、得諸善根力故;三者、善修智慧方便力故;四者、不舍一切諸眾生故;是為四法。

「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於諸佛法得不退轉。何等為四?一者、堪受無量生死故;二者、供養無量諸佛故;三者、修行無量大慈故;四者、修行無量大悲故;是為四法。

「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不斷佛種如實修行。何等為四?一者、不退本願故;二者、如實修行故;三者、於諸善法大欲精進故;四者、深心行於佛道故。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如是四法,不斷佛種如實修行。」

說如是等諸四法時,二萬二千諸天及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五千菩薩得無生法忍,十方世界諸來菩薩供養於佛,所散天華週遍三千大千世界,積至於膝。

爾時,網明童子菩薩問勝思惟大梵天言:「梵天!佛說汝於一切正問諸菩薩中為最第一,云何菩薩所問為正問耶?」

梵天言:「網明!若菩薩見我故問,名為邪問非為正問;見他故問,名為邪問非為正問;分別法問,名為邪問非為正問。網明!若菩薩無我見問,無他見問,無法見問,名為正問非為邪問。

「復次,網明!若菩薩以生故問名為邪問,以滅故問名為邪問,以是處非處故問,名為邪問。網明!若菩薩不以生故問,不以滅故問,不以是處非處故問,名為正問。

「復次,網明!若菩薩為染故問名為邪問,為淨故問名為邪問,為生死故問名為邪問,為出生死故問名為邪問,為涅槃故問名為邪問。網明!若菩薩不為染淨故問,不為生死出生死故問,不為涅槃故問,名為正問。何以故?於法位中,無染、無淨、無生死、無涅槃故。

「復次,網明!若菩薩為得故問非為正問,為取故問非為正問,為證故問非為正問,為分別故問非為正問,為知故問非為正問,為依止故問非為正問,為修故問非為正問,為修見故問非為正問。是故,網明!以何處無得、無取、無證、無分別、無知、無依止、無修、無修見故問,是為正問。

「復次,網明!若菩薩是善法是不善法,是有漏法是無漏法,是有罪法是無罪法,是有為法是無為法,是世間法是出世間法。網明!如是等二法隨所依而問者,名為邪問。網明!若菩薩不見二不見不二,無相無相平等行問,名為正問。

「復次,網明!若菩薩分別佛問名為邪問,分別法問名為邪問,分別僧問名為邪問,分別佛國土問名為邪問,分別眾生問名為邪問,分別乘問名為邪問。網明!若菩薩於法不作一異問者,名為正問。

「復次,網明!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網明菩薩言:「梵天!云何一切法正?云何一切法邪?」

梵天言:「網明!諸法不可思議故,一切法名為正;若不可思議而思議者,一切法名為邪。一切法寂靜,名為正思惟,若不信解是寂靜者,是即分別諸法。若分別諸法則入增上慢,若入增上慢隨所分別,皆名邪問。」

網明菩薩言:「梵天!云何名為諸法正性?」

梵天言:「網明!諸法離自性離欲際,是名正性。」

網明菩薩言:「梵天!少有眾生能解如是諸法正性。」

梵天言:「是法正性不一不多。網明!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如是知諸法正性,若已知,若今知,若當知,是人無有法已得,無有法今得,無有法當得。何以故?佛說無得、無分別,名為所作已辦相。網明!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聞如是諸法正性,勤行精進,是名如實修行。彼人不戲諸法,若不戲諸法,彼人無有法得;若無有法得,彼人不住世間,不住涅槃。何以故?諸佛不得生死、不得涅槃故。」

網明菩薩言:「梵天!如來可不為度生死故說法耶!」

梵天言:「佛所示法有度生死耶?」

答言:「無也!如來不令眾生離於世間,亦不令眾生得於涅槃。」

梵天言:「善男子!以是因緣,當知如來不令眾生出於生死入於涅槃,但為化度妄想分別生死涅槃二相者耳,此中實無出於生死至涅槃者。何以故?諸法平等,實無有人往來生死,亦無有人入於涅槃,無染無淨故。」

爾時,世尊讚勝思惟大梵天言:「善哉,善哉!梵天!善哉!梵天!若有欲說諸法正性,應當如汝之所說也。」

說是法時,二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心得解脫。

如來復告大梵天言:「梵天!我不得生死、不得涅槃。何以故?如來雖說生死,實無有人往來生死;雖說涅槃,實無有人得涅槃者。若有得入如此法門,當知是人非生死相、非涅槃相。」

爾時,會中五百比丘,即從坐起,而作是言:「若無世間無涅槃者,我等便為空修梵行。為何義故,修行正道諸禪三昧三摩跋提?」

爾時,網明菩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若有於法而起生見、起滅見者,世尊!彼人不過生死,則於其人佛不出世。世尊!若有決定見涅槃者,彼人亦不度生死,亦不得涅槃。何以故?世尊言:『涅槃者名為除滅諸相,遠離一切動、一切我想、一切發、一切戲故。』世尊!是諸比丘已於如來正法出家,而今墮在外道邪見,於涅槃樂中求決定相,譬如從麻出油、從酪出酥。世尊!若人於諸法寂滅相中求涅槃者,我說是輩為增上慢邪見外道。世尊!正行道者,於寂滅法,不作生相不作滅相,無得無果。」

爾時,網明菩薩法王子問勝思惟大梵天言:「是五百比丘從此眾座而起去者,云何而為作諸方便,引導其心入此法門,令得信解離惡邪見?」

梵天言:「善男子!縱令使去至恆河沙諸佛國土,不能得出如此法門。譬如癡人畏於虛空舍空而走,在所至處不離虛空。此諸比丘亦復如是,雖復遠去,不出空相,不出無相相,不出無願相。又譬如人求索,虛空東西馳走言:『我欲得空,我欲得空。』於空中行而不見空。此諸比丘亦復如是,欲求涅槃,行涅槃中而不得涅槃。何以故?言涅槃者但有名字,猶如虛空但有名字不可得取,涅槃亦爾,但有名字而不可得。」

爾時,五百比丘聞說是已,不受諸法漏盡心得解脫,得神通已,而作是言:「世尊!若人乃於諸法畢竟寂滅相中求涅槃者,則於其人佛不出世。世尊!我等今者,非凡夫、非學、非無學、非阿羅漢,不在世間,不在涅槃。何以故?以離一切動、一切我想、一切發、一切戲故,名為諸佛出世。」

爾時,長老舍利弗問諸比丘言:「汝等今者真是沙門,所作自利皆悉已辦耶?」

諸比丘言:「長老舍利弗!我等今者,得諸煩惱染,不可作而作。」

舍利弗言:「汝諸長老!以何意故如是說耶?」

諸比丘言:「舍利弗!我等以知諸煩惱相,是故說言,得諸煩惱染,不可作而作。舍利弗!我意在此故如是說,我已得諸煩惱染,不可作而作。」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汝等今者住於福田能消供養。」

諸比丘言:「舍利弗!大師世尊猶尚不能消諸供養,何況我等能消供養?」

舍利弗言:「汝以何故作如是說?」

諸比丘言:「舍利弗!大師世尊知見法性,性常淨故。」

爾時,勝思惟梵天白佛言:「世尊!誰是世間應受供養?」

佛言:「梵天!不為世法之所牽者。」

勝思惟大梵天言:「世尊!誰能消諸供養?」

佛言:「梵天!謂於諸法無所取著者。」

梵天言:「世尊!何者清淨堪為福田能受供養?」

佛言:「梵天!謂不壞菩提心者。」

梵天言:「世尊!誰為眾生善知識耶?」

佛言:「梵天!謂於一切眾生不舍慈心者。」

梵天言:「世尊!誰知報佛恩?」

佛言:「梵天!謂不斷佛種者。」

梵天言:「世尊!云何供養於佛?」

佛言:「梵天!以通達無生際故。」

梵天言:「世尊!誰能親近於佛?」

佛言:「梵天!乃至失命因緣不毀禁戒者。」「世尊!誰能恭敬於佛?」

佛言:「善護六根者。」

「世尊!於世間中誰名財富?」佛言:「成就七財者。」

「世尊!誰名知足?」佛言:「得出世間勝般若者。」

「世尊!誰為遠離?」佛言:「於三界中無所願者。」

「世尊!誰為世間無諸惡行?」佛言:「能斷一切諸結使者。」

「世尊!誰名樂人?」佛言:「無貪著者。」

「世尊!誰能到彼岸?」佛言:「能舍六入者。」

「世尊!誰能住彼岸?」佛言:「梵天!到平等道者。」

「世尊!云何諸菩薩能增長施?」

佛言:「菩薩能為眾生說一切智心故。」

「世尊!云何諸菩薩能奉持戒?」

佛言:「常能不舍菩提心故。」

「世尊!云何諸菩薩能行忍辱?」

佛言:「以見一切智心無盡故。」

「世尊!云何諸菩薩能行精進?」

佛言:「觀察一切智心不得故。」

「世尊!云何諸菩薩能行禪定?」

佛言:「能覺一切智心自性清淨故。」

「世尊!云何諸菩薩能行般若?」

佛言:「於一切法無諸戲論故。」

「世尊!云何諸菩薩能行慈心?」

佛言:「不生眾生想故。」

「世尊!云何諸菩薩能行悲心?」

佛言:「不生法想故。」

「世尊!云何諸菩薩能行喜心?」

佛言:「不生我想故。」

「世尊!云何諸菩薩能行舍心?」

佛言:「不生彼我想故。」

「世尊!云何諸菩薩安住於信?」

佛言:「信一切法無言語故。」

「世尊!云何諸菩薩住於聞慧?」

佛言:「不著一切名字法故。」

「世尊!云何諸菩薩住於有慚?」

佛言:「知見內法故。」

「世尊!云何諸菩薩住於有愧?」

佛言:「舍於外入故。」

「世尊!云何名為菩薩遍行一切功德處?」

佛言:「能淨身口意業。」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身淨無諸惡,  口淨無妄語,
 心淨離諸垢,  是菩薩遍行。
 觀不淨無貪,  行慈無瞋恚,
 行智故無癡,  是菩薩遍行。
 若在聚空野,  及與處大眾,
 威儀終不轉,  是菩薩遍行。
 信知法為佛,  信離名為法,
 信知無為僧,  是菩薩遍行。
 知多欲所行,  多瞋癡所行,
 善知轉此行,  是菩薩遍行。
 不依止欲界,  不住色無色,
 行如是禪定,  是菩薩遍行。
 知解諸法空,  及無相無願,
 而不盡諸漏,  是菩薩遍行。
 善知聲聞乘,  及辟支佛乘,
 通達於佛乘,  是菩薩遍行。
 明解於諸法,  不疑道非道,
 憎愛心平等,  是菩薩遍行。
 於過去未來,  及與現在世,
 一切無分別,  是菩薩遍行。」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第一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第二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爾時,勝思惟梵天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過世間法現住世間法,而不為彼世法所染?如實善知世間諸法隨世間法,而不為世間法之所染?教化眾生令離世間,得世間法平等行於世間,而不壞世間法?」

爾時,世尊即以偈頌,答梵天曰:

「我說陰是世,  世間所依止,
 不依止五陰,  得脫世間法。
 菩薩有智慧,  知世間實性,
 雖五陰相應,  而不為陰染。
 得失及稱譏,  毀譽苦樂等,
 如此之八法,  常牽於世間。
 大智慧菩薩,  如實知世法,
 見世敗壞相,  處之而不動,
 得利心不高,  失利心不下,
 其心堅不動,  不隨世間法。
 得失及毀譽,  稱譏苦樂等,
 於此世八法,  其心常平等,
 知世間虛妄,  依二顛倒起,
 菩薩黠慧人,  不行世間道。
 世間所有道,  菩薩皆識知,
 故能於世間,  度眾生苦惱。
 雖行於世間,  如蓮華不染,
 亦不壞世法,  通達法性故。
 世間行世間,  不知是世間,
 菩薩行世間,  明瞭世間相。
 世間虛空相,  虛空亦無相,
 菩薩如是知,  不染於世間。
 如所知世間,  隨知而演說,
 知世間性故,  而不壞世間。
 五陰無自性,  是即世間性,
 若人不知是,  常住於世間;
 若見知五陰,  無生亦無滅,
 是人行世間,  而不依世間。
 凡夫不知法,  於世起諍訟,
 是實是不實,  住是二相中。
 我常不與世,  起於諍訟事,
 世間之實相,  悉已了知故。
 諸佛所說法,  皆悉無諍訟,
 知世平等故,  非實非妄語。
 若佛法決定,  有實有妄語,
 是即為貪著,  與外道無異。
 而今佛法中,  無實無妄語,
 是故我常說,  出世法無二。
 若人知世間,  如是之實性,
 於實於虛妄,  不取此惡見。
 如是知世間,  清淨如虛空,
 是大名稱人,  照世間如日。
 若人見世間,  如我之所見,
 如斯之人等,  能見十方佛。
 諸法從緣生,  自無有定性,
 若知此因緣,  則達法實相。
 若知法實相,  是則知空相,
 若能知空相,  則為見導師。
 若有人得聞,  如是世間相。
 雖行於世間,  而不住世間。
 依止諸見人,  不能及此事,
 云何行世間,  而不依世間?
 若佛滅度後,  有樂是忍者,
 佛則於其人,  常現於世間。
 若人解達此,  則守護我法,
 亦為供養我,  亦是世導師。
 若人須臾間,  世間性如此,
 是人終不為,  惡魔所得便。
 若能達此義,  則為大智慧,
 是人為大富,  法財之施主,
 若知世如此,  亦是具禁戒,
 彼忍力勇健,  進取大精進,
 具足諸禪定,  獲得大神通,
 智慧如實知,  一切世間道。
 若能如是行,  彼成就三昧,
 樂於寂靜處,  則起於般若。
 隨聞是法處,  則有佛不空,
 如是諸菩薩,  不久坐道場。
 若有深知見,  如是世間性,
 則能降眾魔,  疾得無上道。」

如來復告聖勝思惟大梵天言:「梵天!如來出過世間而說世間、世間集、世間滅、世間滅道。梵天!言世間者,我說五陰名為世間,貪著五陰名為世間集,五陰盡名為世間滅,觀察五陰不見二法,名為世間滅道。復次,梵天!所言五陰,五陰者但有言說,於中取言語邪見名為世間,不舍是見名世間集,是見自相名世間滅,隨以何道不取是見,名世間滅道。梵天!我意在此,是故我今即此一尋身中,說世間苦、世間集、世間滅、世間滅道。」

爾時,勝思惟梵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四聖諦者,未知何等是實聖諦?」

佛言:「梵天!所言苦諦,非實聖諦。梵天!所言苦集諦,非實聖諦。梵天!所言苦滅諦,非實聖諦。梵天!所言滅苦道諦,非實聖諦。

「梵天!若彼苦是實聖諦者,一切牛[月*者]諸畜生等應有實諦。何以故?以彼皆受種種苦故。以是義故,苦非實諦。

「梵天!若彼集是實聖諦者,六道眾生應有實諦。何以故?以彼因集生諸趣故。以是義故,集非實諦。

「梵天!若彼滅是實聖諦者,一切世間墮邪斷見,說滅法者應有實諦。何以故?彼說滅法為涅槃故,以是義故,滅非實諦。

「梵天!若彼道是實聖諦者,緣於一切有為道者,應有實諦。何以故?以彼依有為法,求離有為法故。以是義故,道非實諦。

「梵天!是故當知,苦諦、集諦、滅諦、道諦非實聖諦。梵天!實聖諦者,知苦無生,是名苦實聖諦;知集無和合,是名集實聖諦;於畢竟滅法中,知無生無滅,是名滅實聖諦;於一切法平等,以不二法得道,是名道實聖諦。

「梵天!實聖諦者,非妄語非實語。梵天!何者是妄語?所謂著我、著眾生、著命、著丈夫、著人,著常見、著斷見,著有見、著離有見,著生見、著滅見,著生死見、著涅槃見。梵天!是名妄語。梵天!若不著如是見,不觸如是見,不取如是見,是名為實語。

「梵天!若行者言我知苦,是名妄語。若行者言我斷集,是名妄語。若行者言我證滅,是名妄語。若行者言我修道,是名妄語。何以故?以不隨順佛所許念,故名妄語。

「梵天!云何隨順佛所許念?謂不憶念一切諸法。若不憶念一切諸法,是名隨順佛所許念。若行者,住是念中則不住一切相;若不住一切相,則住實際;若住實際,是名不住心;若不住心,是人名為非實語、非妄語者。梵天!是故當知,若非實語、非妄語者,是名聖人實聖諦也。

「梵天!言實實者古今實故,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性常如是,法界恆如是,世間涅槃亦如是常,如是故名為實聖諦。何以故?非離生死名為聖諦,亦非令取涅槃名為聖諦。

「梵天!若人證如是四諦,是名實語者。梵天!於當來世,有諸比丘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是人說生相是苦諦,眾緣和合是集諦,滅法是滅諦,以不二法求相是道諦。梵天!我說彼愚癡人,是外道徒黨墮於惡道,我非其師,彼人非我聲聞弟子,如是之人隨外邪道破失法故,說言有諦。

「梵天!且觀我坐道場時,不得一法是實是妄語,若佛不得法,是法寧可於眾中有言說、有論義、有教化耶?」

梵天言:「不也!世尊!」

佛言:「梵天!以諸法無所得故,諸法離自性故,我菩提是無貪愛相。」

爾時,勝思惟梵天白佛言:「世尊!若如來於法無所得者,以何義故,說如來坐道場名為佛?證何法故,說如來名為應正遍知?」

佛言:「梵天!於汝意云何?我所說法,若有為、若無為?是法為實?為虛妄耶?」

梵天言:「世尊!是法虛妄非實。修伽陀!是法虛妄非實。」

佛言:「梵天!於汝意云何?若法虛妄非實,是法為有?為無?」

梵天言:「世尊!若法虛妄,是法不應說有、不應說無。」

佛言:「梵天!於汝意云何?若法非有非無,是法有得者不?」

梵天言:「世尊!若法無者,彼法不得言有、不得言無。」

佛言:「梵天!若法非有、非無,彼法云何證?」

梵天言:「世尊!彼法不證。」

佛言:「梵天!如來坐道場時,唯知虛妄顛倒所起諸煩惱染畢竟不生,以無所得故得,以無所知故知。何以故?」

「梵天!我所得法,不可見、不可聞、不可覺、不可識、不可憶、不可取、不可著、不可說、不可難,出過一切境界,無語無說,無行不求,無有文字,無言語道,非識境界,無字非言語所說。梵天!彼法如是猶如虛空,汝乃欲於如是法中而得證耶?」

梵天言:「不也!世尊!諸佛如來甚為希有,成就不可思議未曾有法,深入大慈大悲,得如是寂滅相法,而以文字語言教人令得。世尊!若有眾生得聞是法能信解者,當知是人不從小功德來。何以故?世尊!是法一切世間之所難信。何以故?世間不能信如是法故。」

佛言:「梵天!云何是法一切世間之所難信?」

梵天言:「世尊!世間貪著諦,而是法無如是,此法非實非妄語;世間貪著法,而是法無法無非法;世間貪著涅槃,而是法無生死無涅槃;世間貪著善法,而是法無善無非善;世間貪著樂,而是法無苦無樂;世間貪著佛出世,而是法無佛出世,亦無涅槃。雖有說法,而是法非可說相;雖讚歎僧,而僧即是無為;是故此法一切世間之所難信。

「世尊!譬如水中出火、火中出水難可得信,如是煩惱中有菩提,菩提中有煩惱,是亦難信。何以故?如來得是虛妄煩惱之性,無法可證,有所說法而不可見,雖有所知而無分別,雖證涅槃而無所知,雖修諸行而不作二相,雖有證法而無所得,雖滅諸障而無所滅。

「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信解如是法義,當知是人得脫諸見,當知是人供養諸佛。以曾親近無量諸佛故,當知是人得善人護。以為一切諸善知識所護念故,當知是人信大妙法。以妙善根得增上故,當知是人善得法財大妙寶藏。以能守護佛法藏故,當知是人隨順作業。以能善作所作法故,當知是人種姓尊貴。以得生於如來家故,當知是人能行大舍。以舍一切諸煩惱故,當知是人得持戒力。以無起心破戒法故,當知是人得忍辱力。以是人能舍身命故,當知是人得精進力。以是人心不疲惓故,當知是人得禪定力。以燒一切不善法故,當知是人得智慧力。以離一切惡行見故,當知是人不為他敗。以過一切惡魔境故,當知是人怨不能伏。

「以離一切諸對敵故,當知是人不誑世間。以其不誑諸如來故,當知是人是真語者。諸法自性善能說故,當知是人是實語者。說第一義實法相故,當知是人得善護念。以諸如來所護念故,當知是人柔和軟善。以同止住善安樂故,當知是人名為大富。以是人有聖法財故,當知是人常能知足。以其具足行聖種故,當知是人易滿易養。以如是人離食貪故,當知是人得安忍力。

「以如是人到彼岸故,當知是人為能度者。以是人能度未度故,當知是人為能解者。以是人能解未解故,當知是人為能安者。以是人能安未安故,當知是人為能滅者。以令未脫得解脫故,當知是人為能示者。以能為人示正道故,當知是人知正道者。以是人能脫未脫故,當知是人為大醫王。以能善知諸法藥故,當知是人為如良藥。以療眾生煩惱病故,當知是人為有大力。以是人有智慧力故,當知是人有不退力。以有堅固畢竟法故,當知是人有精進力。

「以常修行不依他故,當知是人為如師子。以離怖畏毛竪等故,當知是人猶如大龍。以是人心善調柔故,當知是人為如大象。以其善能調伏心故,當知是人為如牛王。以其善能導大眾故,當知是人為大勇健。以能破壞諸魔怨故,當知是人為不畏者。

「以得遠離大眾畏故,當知是人無所畏懼。以是人得無畏法故,當知是人無所忌難。以是人能說諦法故,當知是人為如明月。以得滿足諸白法故,當知是人照明如日。以智慧光能照明故,當知是人為如燈炷。以離一切諸闇冥故,當知是人心堅如地。

「以得遠離憎愛心故,當知是人平等如地。以能容受諸眾生故,當知是人不住如風。以其不著一切法故,當知是人能淨如水。以蕩一切煩惱垢故,當知是人為如勐火。以燒一切諸動念故,當知是人如須彌山。以其堅固不可動故,當知是人金剛堅固如鐵圍山。不可壞故心堅固故,當知是人不可降伏。以一切怨不能伏故,當知是人不可度量。

「以非二乘所度量故,當知是人豐寶如海。以其多饒正法寶故,當知是人為如大海。以盡一切諸煩惱故,當知是人為不厭足。以常求法不厭足故,當知是人為滿足者。以有智慧知足法故,當知是人如轉輪王。以是人能轉法輪故,當知是人如帝釋王。以如是人住持色故,當知是人如梵天王。

「以如是人得自在故,當知是人為降大雨。以是人能雨法雨故,當知是人為降甘露。以甘露法雨眾生故,當知是人能自增長。以得諸根力覺分故,當知是人為到彼岸。以能出過世間溺故,當知是人為入彼岸。以其能入佛智慧故,當知是人則為近到。以其得近佛菩提故,當知是人則為無等。

「以足智慧增上滿故,當知是人為無等等。以有聞慧無等等故,當知是人不可測量。以過諸量非可測故,當知是人無有障礙。以樂說辯無滯著故,當知是人憶念堅固。以得具足聞持力故,當知是人則為能去。以是人得義隨順故,當知是人為得善意。以能觀察入正法故,當知是人善知眾生。

「以是人得眾生心故,當知是人勤行精進。以為利安諸世間故,當知是人為已出世。以是人心過世間故,當知是人為不可污。以心無染如蓮華故,當知是人不為所覆。以世八法所不覆故,當知是人為得快愛。以諸黠慧之所愛故,當知是人為可貴重。有多聞慧可貴重故,當知是人為他供養。

「以智慧人之所知故,當知是人所應供養。以諸天人所供養故,當知是人是可歸命。以諸眾生所歸命故,當知是人善人所貴。以諸聖人所歸敬故,當知是人則為可求。以二乘人所供養故,當知是人遠離所求。以離一切二乘行故,當知是人為不諂曲。以無點污諂曲法故,當知是人則為端正。

「以具威儀備成就故,當知是人最為可愛。以過世間一切色故,當知是人是為可依。以有威德得具足故,當知是人莊嚴具足。以有諸相莊嚴身故,當知是人間錯其身。以有八十隨形好故,當知是人則為能護。以是人能護佛種故,當知是人則為能收。以得不斷佛法種故,當知是人能遮諸惡。

「以其常能護聖僧故,是人諸佛見,是人得法眼,是人諸佛佛智記,是人滿足三忍,是人滿足道場,是人能降伏眾魔,是人已得一切智,是人能轉法輪,是人能作佛所作事。

「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聞如是甚深法義,聞已不驚、不增上驚、不上上驚,是人則得如是功德。世尊!我以一劫若餘殘劫,說彼善男子、善女人所得功德,猶不可盡。若諸佛菩提,如是難知、難見、難覺,能信能取,能受能持,能讀能誦,為他廣說如是等法,既能自住,復令他人住是法中。」

爾時,如來告勝思惟大梵天言:「梵天!汝少分知彼諸菩薩摩訶薩色及功德,而讚歎之。如佛所知,以我具足有無障礙佛之智故,梵天!彼善男子、善女人有如是等無量功德,復有無量過於是者。若有能知如來所說甚深之法,解義解句及解字者,則能證知彼甚深意,隨順不違,隨順相應非不相應,能解其義不隨名字。如是菩薩知所說法,以依何等言語如來說法?以依何等意如來說法?以依何等方便如來說法?以依何等入如來說法?以依何等大悲如來說法?梵天!若有菩薩知此如來五力行智,是菩薩於諸眾生作住持事。」

梵天言:「世尊!何者如來五力行智?」

佛言:「梵天!一者、言語說法;二者、意說法;三者、方便說法;四者、入說法;五者、入大悲說法。梵天!如是名為如來所用五力行智,此深法中非諸聲聞辟支佛等所知境界。」

梵天言:「世尊!云何菩薩知如來言語說法?」

佛言:「梵天!如來說過去法,說未來法,說現在法,說染法淨法,說善法不善法,說世間法出世間法,說有漏法無漏法,說有罪法無罪法,說有為法無為法,說我眾生人丈夫法,說得證法,說生死法涅槃法。梵天!當知是諸言說,如說幻事,應知以無決定故;說如夢事,虛妄見故;如響聲說,從空聲出故;言說如影,因緣合故;言說如印,不轉入故;所說如焰,顛倒見故;如說虛空,不生不滅故;無說可說,應知以無言語故。

「梵天!若菩薩能知如是諸說法者,是菩薩雖有一切言語說法,而於諸法無所言說,以不貪著法故,得無障礙樂說辯才,以是辯才乃至若於恆河沙等劫,種種說法無盡無礙,諸有所說不離法界故,不執著差別之相故。梵天!是名如來言語說法。

「梵天!云何菩薩知如來甚深意力方便說法?梵天!如來或染法說淨,或淨法說染,菩薩於此如來深意應如是知。梵天!云何如來染法說淨?梵天!以不見染法體故,如是如來染法說淨。梵天!云何如來淨法說染?梵天!以不見淨法體故,如是如來淨法說染。

「復次,梵天!我依佈施即示涅槃,凡夫無智不能善解隨意所說,唯諸菩薩善知我意,應如是信深善法意,作是思惟行佈施者,於未來世得大富貴。而此法中,無有一法可從一念至於一念轉至後世,以彼涅槃非轉法故。若無一法可從一念至於一念轉至後世,即是一切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即是涅槃。持戒是涅槃,不作不起故。忍辱是涅槃,以念念滅故。精進是涅槃,無所取舍故。禪定是涅槃,以不貪味故。般若是涅槃,以不得相故。貪慾是實際,法性無慾相故。瞋恚是實際,法性無瞋相故。愚癡是實際,法性無癡相故。世間是涅槃,無退無生故。涅槃是世間,以其執著故。實語是虛妄,以生諸見故。虛妄是實語,為增上慢人故。

「復次,梵天!如來以隨意故,或自說言我是說常邊者,或自說言我是說染者,或自說言我是說斷邊者,或自說言我是說無業者,或自說言我是說無業作者,或自說言我是邪見者,或自說言我是不信者,或自說言我是不知恩者,或自說言我是劫盜者,或自說言我是吐者,或自說言我是不受者,而如來無有如此諸事。梵天!當知是為如來隨意。以依何意,憍慢眾生能舍我慢,梵天!如來依如是深意說法。

「梵天!若菩薩知如來隨行方便說者,若聞佛出世則能信受,示眾生善業色身果報故。若聞佛不出世亦信受,以是諸佛法性身故。若聞佛說法亦信受,以為憙樂文字眾生故。若聞佛不說法亦信受,諸佛法性不可說故。若聞有涅槃亦信受,以滅顛倒所起煩惱故。若聞無涅槃亦信受,諸法不生不滅相故。若聞有眾生亦信受,入世諦門故。若聞無眾生亦信受,入第一義故。梵天!菩薩摩訶薩如是善知如來隨行方便說法,於諸言說音聲無畏,應知亦能利益無量眾生。

「梵天!云何菩薩知如來方便說法?梵天!如來為眾生說佈施,得大富故;持戒,得生天故;忍辱,得端正故;精進,得具智故;禪定,得寂靜故;慧,舍諸煩惱故;多聞,得智慧故;行十善業道,得人天富樂成就故;慈悲喜舍,得生梵世故;奢摩陀,得毘婆舍那故;學地,得無學地故;辟支佛地,清淨消諸供養故;佛地,示無量智故;涅槃,滅一切苦惱故。梵天!我以如是善巧方便,為諸眾生讚說是法。如來實不得我眾生壽命及丈夫等,應知,而如來亦不見佈施,不見佈施果;亦不見慳,不見慳果;亦不見持戒,不見持戒果;亦不見毀戒,不見毀戒果;亦不見忍辱,不見忍辱果;亦不見瞋恚,不見瞋恚果;亦不見精進,不見精進果;亦不見懈怠,不見懈怠果;亦不見禪定,不見禪定果;亦不見亂心,不見亂心果;亦不見般若,不見般若果;亦不見愚癡,不見愚癡果;亦不見苦樂;亦不見苦樂果;亦不見須陀洹,不見須陀洹果,乃至不見菩提,不見涅槃果。

「梵天!如來常為眾生說法,而諸眾生依如來教,如所說法,如實修行勤修諸行。為何義修行、勤行彼行,而諸眾生修行彼法,而不能得、而不能證?所謂須陀洹行,乃至阿羅漢果,乃至不得緣覺之地,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不得涅槃。以是義故,彼諸眾生,不得涅槃,不見涅槃。

「梵天!是名如來方便說法。梵天!諸菩薩摩訶薩應勤修行,為令眾生攝取妙法。

「梵天!云何菩薩知如來入說法?梵天!眼是入解脫門,如是耳鼻舌身意,是入解脫門。何以故?眼空無我無我所,自性爾故;耳鼻舌身意空無我無我所,自性爾故。梵天!當知諸入皆是入解脫門,應知正行則不誑故,如是色聲香味觸法,皆是入解脫門。所謂空門,無相門,無願門,不行門,不生不滅門,無所從來無所至去門,不退不生門,自性清淨寂靜門。

「復次,梵天!如來於一切名字,示是解脫門。何以故?以諸名字無合無用故,以自性頑故。梵天!當知如來即於一切諸文字中說於聖諦,應知即於一切所說法中說解脫門。

「梵天!無有名字言語說法,諸佛如來不說實諦。梵天!如來說法無有法染,一切所說法中示解脫門,令入證智,令入涅槃。梵天!是名如來入說法門。梵天!菩薩摩訶薩應學此法。

「梵天!云何如來以大悲心普為一切眾生說法。梵天!如來具有三十二種相應大悲,普為一切眾生說法。何等名為三十二種相應大悲?梵天!所謂一切法無我,而諸眾生不信不解,計言有我。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無眾生,而諸眾生計有眾生,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無壽者,而諸眾生計有壽者,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無丈夫,而諸眾生計有丈夫,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

「一切法無所有,而諸眾生住於有見,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無住,而諸眾生住於諸法,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無歸處,而諸眾生樂于歸處,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

「一切法非我所,而諸眾生著於我所,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無所屬,而諸眾生計有所屬,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無取相,而諸眾生皆有取相,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

「一切法無生,而諸眾生住於有生,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無退生,而諸眾生住於退生,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無染,而諸眾生染著諸法,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離貪,而諸眾生悉皆有貪,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離瞋,而諸眾生悉皆有瞋,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離癡,而諸眾生悉皆有癡,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

「一切法無所從來,而諸眾生著所從來,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無所至去,而諸眾生著於後生,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無作,而諸眾生皆有所作,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無戲論,而諸眾生有諸戲論,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

「一切法空,而諸眾生墮於有見,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無相,而諸眾生取著於相,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無願,而諸眾生悉皆有願,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

「一切世間眾生,常共瞋嫌諍鬪,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世間邪見顛倒行於邪道,為欲令其住正道故,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世間墮於顛倒,墮於險難,住於非道,為欲令其入實道故,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

「一切世間眾生常為慳貪所縛,不知厭足奪他財物,以為教化令住聖財信戒聞舍慧慚愧故,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世間眾生,常為財物屋宅妻子恩愛,而作僮僕,於此危脆無堅之物,生堅固相,為欲令彼畢竟定知悉無常故,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

「一切世間凡夫眾生,身為怨賊,而常貪著供養恭敬名稱讚嘆,以為親友,眾生雖謂是善知識,而是眾生惡知識也,為作親友真善知識,令其畢竟斷於眾苦,畢竟獲得涅槃樂故,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

「一切世間眾生皆樂行欺誑業,田宅等中邪命自活,以為說法令行正命出三界故,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諸法皆從因緣,勤修諸行乃得成就,而諸眾生墮於懈怠,是故不能得聖解脫,為令勤進獲得解脫堅固法故,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

「梵天!眾生棄舍無上大乘無礙勝法勝涅槃法,而求下劣小乘之法,所謂聲聞辟支佛乘,為彼眾生令知愛樂大乘之法,所謂令知觀察佛乘故,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

「梵天!如來如是於諸眾生行三十二大悲之心,以是義故,如來名為行大悲者。若菩薩於眾生中,常能修集此三十二大悲心者,是菩薩摩訶薩則得名為大福田也,具大威德得為不退,為諸眾生利益應知。」

說是大悲法門品時,三萬二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八千菩薩得無生法忍,七萬二千天子得離垢法眼。

爾時,網明童子菩薩白佛言:「世尊!此勝思惟梵天云何聞是大悲法門相應說法,而不喜悅?」

梵天言:「善男子!若識在二法則有喜悅,若識在無二實際法中,則無喜悅。善男子!譬如如來所作幻人,聞於如來所說法事,不喜不悅。如是,善男子!知一切法皆如幻相,故於如來不生勝想,於餘眾生不生劣想。」

網明菩薩問梵天言:「善男子!知一切法,云何名為如幻相耶?」答言:「善男子!若人分別一切諸法行二處者,汝當問之。」

問言:「梵天!汝於何處行耶?」答言:「善男子!隨諸凡夫以何處行,吾於彼行。」

網明菩薩言:「梵天!凡夫之人行於貪瞋愚癡,身見戒取疑網我,我所等所求邪道。善男子!汝豈可於是處行耶?」

梵天問言:「善男子!汝欲得凡夫法決定相耶?」答言:「梵天!我尚不見有諸凡夫,何況其法!」

梵天問言:「善男子!若是諸法無決定者,汝心云何有彼貪慾瞋恚愚癡諸染法耶?」答言:「無也。」

梵天言:「善男子!一切諸法離於貪慾瞋恚癡相,行相亦如是。善男子!所有凡夫行即是賢聖行,無二無差別。善男子!一切行非行、一切說非說、一切道非道。曰何謂一切行非行?善男子!若人行道千萬億劫,然於法性不增不減,故一切行非行。曰何謂一切說非說?善男子!如來以不可說相說一切法,故一切說非說。曰何謂一切道非道?善男子!以無所至,故一切道非道。」

爾時,世尊讚勝思惟大梵天言:「善哉,善哉!梵天!善哉!梵天!若欲說法,當如是說。」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第二


上篇:思益梵天所問經

下篇:佛說須真天子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佛說金光王童子經

佛說金光王童子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

佛說一切法高王經

佛說一切法高王經(一名《一切法義王經》) 元魏婆羅門...

身觀經

身觀經 西晉月支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

佛說摩訶剎頭經

佛說摩訶剎頭經(亦名灌佛形像經) 西秦沙門釋聖堅譯 「...

佛說義足經

佛說義足經卷上(八雙十六輩)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桀貪...

伽耶山頂經

伽耶山頂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一時...

心銘

心性不生,何須知見。本無一法,誰論熏煉。 往返無端...

佛說馬有三相經

佛說馬有三相經(出雜阿含別譯) 後漢沙門支曜譯 聞如是...

五方便念佛門

五方便念佛門 天台智者大師撰 一凝心禪、二制心禪、三...

佛說阿鳩留經

佛說阿鳩留經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聞如是:...

佛說四人出現世間經

佛說四人出現世間經 宋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佛說解憂經

佛說解憂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鴻臚卿傳教大師臣法...

佛說菩薩修行經

佛說菩薩修行經(亦名威施長者問觀身行經) 西晉河內沙...

【佛教詞典】阿歐

(術語)AU,又作阿漚。阿者無之義。歐者有之義。外道...

【佛教詞典】一喝

(術語)喝為張口出叱叱之聲也。禪家祖師為提撕人而用...

生命感悟法語系列

生命感悟之一 佛陀教我們,好好運用今生為死亡早做准...

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

善知識!講到佛法兩字,實與世間一切善法,等無差別。...

佛法告訴我們,要這樣去對待逆境與業力

人處在這個世間,你是不是非得要追求那麼順利?遭受一...

肯定自己

溈山靈佑禪師正在打坐,弟子仰山禪師走了進來,溈山對...

為什麼學佛後會遇到不如意的事

最近有一些同修來信,發貼,訴說在念誦《地藏菩薩本願...

如何理解「名山底下無善人」

常離惡友,常近善友,生生常遇諸佛菩薩。大家不要認為...

舍利弗-智能第一

誕生的前後 在南印度的摩揭陀國,離首都王舍城大約有...

久修之人當警惕此「五花箭」

五花箭者、皆煩惱所攝,謂諸魔王,有神通力,由見修行...

沒有三皈依能往生嗎

問: 沒有三皈依能往生嗎? 大安法師答: 一般來說,...

任性嬌養孩子,則與殺其身過無量倍多

來書所說,皆從自己身心習氣上究竟,不勝欣慰。然在凡...

以吃菜為殺生,是不按道理之邪說

原文: 戒律之不傷一草,則不許吃菜,以吃菜為殺生,此...

在家居士修行的基本要求

修學佛法的完整體系是戒定慧三學。用淺顯的話來說:戒...

【視頻】《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道證法師念誦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道證法師念誦

【視頻】法鼓山禪修晚課

法鼓山禪修晚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