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受新歲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受新歲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東苑鹿母園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是時世尊,七月十五日,於露地敷坐,比丘僧前後圍遶。佛告阿難曰:「汝今於露地速擊揵槌。所以然者,今七月十五日是受新歲之日。」

是時尊者阿難,右膝著地長跪叉手,便說此偈:

「淨眼無與等,  無事而不練,
 智慧無染著,  何等名受歲?」

爾時,世尊復說此偈報阿難曰:

「受歲三業淨,  身口意所作,
 兩兩比丘對,  自陳所作短。
 還自稱名字,  今日眾受歲,
 我亦淨意受,  唯願原其過。」

爾時,阿難復以此偈問其儀曰:

「過去恆沙佛,  辟支及聲聞,
 盡是諸佛法?  獨是釋迦文?」

爾時,世尊復更以偈報阿難曰:

「恆沙過去佛,  弟子清淨心,
 皆是諸佛法,  非今釋迦文。
 辟支無此法,  無歲無弟子,
 獨逝無伴侶,  不與他說法。
 當來佛世尊,  恆沙不可計,
 彼亦受此歲,  如今瞿曇法。」

是時尊者阿難聞此語已,歡喜踴躍不能自勝,即昇講堂手執揵槌,並作是說:「我今擊此如來信皷,諸有如來弟子眾者盡當普集。」爾時,阿難復說此偈:

「降伏魔力怨,  除結無有餘,
 露地擊揵槌,  比丘聞當集。
 諸欲聞法人,  度流生死海,
 聞此妙響音,  盡當速集此。」

爾時,尊者阿難已擊揵槌,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白世尊言:「今正是時,唯願世尊!何所勅使?」

是時世尊告阿難曰:「汝隨次第坐,如來自當知時。」是時,世尊坐於草坐,告諸比丘:「汝等盡當坐於草坐。」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時諸比丘各坐草坐。

是時世尊默然觀諸比丘已,便勅諸比丘:「我今欲受新歲,我無過咎於眾人乎?又不犯身口意耶?」如來說此語已,諸比丘默然不對。如來是時復三告諸比丘:「我今欲受新歲,然我無過於眾人乎?」

是時尊者舍利弗,即從坐起長跪叉手,白世尊言:「諸比丘眾觀察如來,無身口意過。所以然者,世尊今日不度者度、不脫者脫、不涅槃者令得涅槃,無救護者為作救護、為盲者作眼目、為病者作醫王,三界獨尊無能及者,最尊最上。未起道意者令發道意,眾人未悟尊令悟之,未聞法者使令聞之,為迷者作徑路導以正法。以此事緣,如來無咎於眾人也,亦無身口意過。」

是時舍利弗白世尊言:「我今亦向如來自陳,然無過咎於如來及比丘僧乎?」

世尊告曰:「汝今,舍利弗!都無身口意所作非行。所以然者,汝今智慧無能及者,種種智慧、無量智慧、無邊之智、無與等智、疾智捷智、甚深之智、平等之智。少欲知足樂之處,多諸方便,念不錯亂摠持三昧,根原具足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知見、成就勇悍,能忍所說,知惡之為非法,心性庠序,不行卒暴。猶如轉輪聖王最大太子,當紹王位,轉於寶輪。舍利弗亦復如是,轉於無上清淨法輪,諸天世人及龍鬼神、魔若魔天,本所不轉,汝今所說常如法議,未曾違理。」

是時,舍利弗白佛言:「此五百比丘盡當受歲,此五百人盡無過咎於如來乎?」

世尊告曰:「我亦不責此五百比丘身口意行。所以然者,此舍利弗大眾之中,極為清淨無諸瑕穢,今此眾中最小下座,得須陀洹道,必當上及不退轉法。以是之故,我不怨責此眾。」

爾時,朋耆奢在此眾中,即從坐起,前至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世尊言:「我今堪任欲有所論。」世尊告曰:「欲有所說今正是時。」朋耆奢即於佛前,歎佛及比丘僧,而說此偈:

「十五清淨日,  五百比丘集,
 諸縛結悉解,  無愛更不生。
 轉輪大聖王,  群臣所圍繞,
 普遍諸世界,  天上及世間。
 大將人眾導,  為人作導師,
 弟子樂侍從,  三達六通徹。
 皆是真佛子,  無有塵垢者,
 能斷欲愛刺,  今日自歸命。」

爾時,世尊可朋耆奢所說。是時朋耆奢作是念:「如來今日可我所說。」歡喜踴躍不能自勝,即從坐起禮佛卻退還就本位。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造偈弟子,所謂朋耆奢比丘是;所說無疑難,亦是朋耆奢比丘是也。」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受新歲經

按此《受新歲經》,竺法護譯者,國本、宋本皆編於容函中;丹藏則容函中有名受歲經者,而與此經大別。今依《開元錄》撿之,則丹藏之經正是容函《受歲經》耳。此宋藏經,與此竟函《新歲經》,文異義同,似是同本異譯耳;則《開元錄》中以《新歲經》為單譯者,厥義未詳。今且欲類聚以待賢哲,故以此經移編於竟函焉。


上篇:佛說瞿曇彌記果經

下篇:佛說新歲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阿含部目錄

佛說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註音版】晚課蒙山施食儀

晚課蒙山施食儀...

【註音版】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佛說頻婆娑羅王經

佛說頻婆娑羅王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

佛說聖法印經

佛說聖法印經(天竺名阿遮曇摩文圖)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

佛說婆羅門避死經

佛說婆羅門避死經 後漢安息沙門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

梵志頞波羅延問種尊經

梵志頞波羅延問種尊經 東晉西域三藏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 隋大業年中三藏笈多譯 歸命一切...

梵志頞波羅延問種尊經

梵志頞波羅延問種尊經 東晉西域三藏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大乘密嚴經

大乘密嚴經卷上 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奉 制譯 密嚴會品...

【註音版】聖六字增壽大明陀羅尼經

聖六字增壽大明陀羅尼經...

菩薩戒本持犯要記

菩薩戒本持犯要記 新羅國沙門元曉述 菩薩戒者。返流歸...

拔陂菩薩經

拔陂菩薩經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是般舟三昧經初異譯 聞如...

十善業道經節要(附說十惡果報)

十善業道經節要(附說十惡果報) 沙門 蕅益 編訂 戒殺...

佛說慢法經

佛說慢法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佛告阿難:「有人事佛以後...

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佛教詞典】十二頭陀

(術語)頭陀之行者,應守十二種之條項:一、納衣,又...

【佛教詞典】我見身縛

謂執於我見而起之惑業縛身,不得解脫。又作實執取身系...

觀男女二根極其污穢,才能破除淫慾之魔

現代人把這個婚外戀,還認為是一個很浪漫、很時尚、很...

這樣共修是否不符合淨念相繼

問: 共修念佛分男眾念,四音後停下來後接下來女眾念...

暗施慈悲與後人--白居易

中國古代信佛的官員中,唐代詩人白居易是一位最具佛教...

勿恃富豪而欺窮困

勿恃富豪而欺窮困, 你不要恃仗自己是富豪,而欺負那些...

對淨土宗人的勉勵

淨土宗的人,我想我提出三點跟大家互勉, 第一個,你最...

兩個泥牛斗入海

洞山良价禪師問潭州龍山和尚:「和尚見個什麼道理,便...

「痛」並不等於「苦」

一般人常把痛苦連在一起講,分不清痛與苦的區別,多半...

能專念六字大經王,就一切都具足了

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西方淨土是法界藏土,念一佛就等...

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的啟示

禮敬諸佛 一者禮敬諸佛。禮敬諸佛是指身業禮敬。通過禮...

淨化我們的語言,減少口舌是非

俗話說:禍從口出。說話不得體,常常會傷人又傷己,引...

透過佛法的熏習,加強我們的能量

今天是我們中國除夕的前一天,也就是說我們即將面臨一...

只有精神財富才可以真正依賴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為學佛或信仰佛教,就意味著要放下...

【視頻】《佛說十善業道經》女聲讀誦

《佛說十善業道經》女聲讀誦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聆志居士讀誦

《佛說阿彌陀經》聆志居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