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受新歲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受新歲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衛國東苑鹿母園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是時世尊,七月十五日,於露地敷坐,比丘僧前後圍遶。佛告阿難曰:「汝今於露地速擊揵槌。所以然者,今七月十五日是受新歲之日。」

是時尊者阿難,右膝著地長跪叉手,便說此偈:

「淨眼無與等,  無事而不練,
 智慧無染著,  何等名受歲?」

爾時,世尊復說此偈報阿難曰:

「受歲三業淨,  身口意所作,
 兩兩比丘對,  自陳所作短。
 還自稱名字,  今日眾受歲,
 我亦淨意受,  唯願原其過。」

爾時,阿難復以此偈問其儀曰:

「過去恆沙佛,  辟支及聲聞,
 盡是諸佛法?  獨是釋迦文?」

爾時,世尊復更以偈報阿難曰:

「恆沙過去佛,  弟子清淨心,
 皆是諸佛法,  非今釋迦文。
 辟支無此法,  無歲無弟子,
 獨逝無伴侶,  不與他說法。
 當來佛世尊,  恆沙不可計,
 彼亦受此歲,  如今瞿曇法。」

是時尊者阿難聞此語已,歡喜踴躍不能自勝,即昇講堂手執揵槌,並作是說:「我今擊此如來信皷,諸有如來弟子眾者盡當普集。」爾時,阿難復說此偈:

「降伏魔力怨,  除結無有餘,
 露地擊揵槌,  比丘聞當集。
 諸欲聞法人,  度流生死海,
 聞此妙響音,  盡當速集此。」

爾時,尊者阿難已擊揵槌,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白世尊言:「今正是時,唯願世尊!何所勅使?」

是時世尊告阿難曰:「汝隨次第坐,如來自當知時。」是時,世尊坐於草坐,告諸比丘:「汝等盡當坐於草坐。」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時諸比丘各坐草坐。

是時世尊默然觀諸比丘已,便勅諸比丘:「我今欲受新歲,我無過咎於眾人乎?又不犯身口意耶?」如來說此語已,諸比丘默然不對。如來是時復三告諸比丘:「我今欲受新歲,然我無過於眾人乎?」

是時尊者舍利弗,即從坐起長跪叉手,白世尊言:「諸比丘眾觀察如來,無身口意過。所以然者,世尊今日不度者度、不脫者脫、不涅槃者令得涅槃,無救護者為作救護、為盲者作眼目、為病者作醫王,三界獨尊無能及者,最尊最上。未起道意者令發道意,眾人未悟尊令悟之,未聞法者使令聞之,為迷者作徑路導以正法。以此事緣,如來無咎於眾人也,亦無身口意過。」

是時舍利弗白世尊言:「我今亦向如來自陳,然無過咎於如來及比丘僧乎?」

世尊告曰:「汝今,舍利弗!都無身口意所作非行。所以然者,汝今智慧無能及者,種種智慧、無量智慧、無邊之智、無與等智、疾智捷智、甚深之智、平等之智。少欲知足樂之處,多諸方便,念不錯亂摠持三昧,根原具足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知見、成就勇悍,能忍所說,知惡之為非法,心性庠序,不行卒暴。猶如轉輪聖王最大太子,當紹王位,轉於寶輪。舍利弗亦復如是,轉於無上清淨法輪,諸天世人及龍鬼神、魔若魔天,本所不轉,汝今所說常如法議,未曾違理。」

是時,舍利弗白佛言:「此五百比丘盡當受歲,此五百人盡無過咎於如來乎?」

世尊告曰:「我亦不責此五百比丘身口意行。所以然者,此舍利弗大眾之中,極為清淨無諸瑕穢,今此眾中最小下座,得須陀洹道,必當上及不退轉法。以是之故,我不怨責此眾。」

爾時,朋耆奢在此眾中,即從坐起,前至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世尊言:「我今堪任欲有所論。」世尊告曰:「欲有所說今正是時。」朋耆奢即於佛前,歎佛及比丘僧,而說此偈:

「十五清淨日,  五百比丘集,
 諸縛結悉解,  無愛更不生。
 轉輪大聖王,  群臣所圍繞,
 普遍諸世界,  天上及世間。
 大將人眾導,  為人作導師,
 弟子樂侍從,  三達六通徹。
 皆是真佛子,  無有塵垢者,
 能斷欲愛刺,  今日自歸命。」

爾時,世尊可朋耆奢所說。是時朋耆奢作是念:「如來今日可我所說。」歡喜踴躍不能自勝,即從坐起禮佛卻退還就本位。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造偈弟子,所謂朋耆奢比丘是;所說無疑難,亦是朋耆奢比丘是也。」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受新歲經

按此《受新歲經》,竺法護譯者,國本、宋本皆編於容函中;丹藏則容函中有名受歲經者,而與此經大別。今依《開元錄》撿之,則丹藏之經正是容函《受歲經》耳。此宋藏經,與此竟函《新歲經》,文異義同,似是同本異譯耳;則《開元錄》中以《新歲經》為單譯者,厥義未詳。今且欲類聚以待賢哲,故以此經移編於竟函焉。


上篇:佛說瞿曇彌記果經

下篇:佛說新歲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阿含部目錄

【註音版】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註音版】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經

楞嚴經卷第一 楞嚴經卷第二 楞嚴經卷第三 楞嚴經卷第...

佛說阿耨風經

佛說阿耨風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一時...

央掘魔羅經

央掘魔羅經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如是我聞:...

施食獲五福報經

施食獲五福報經(亦名佛說施色力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

起世經

起世經卷第一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 閻浮洲品第一...

佛說灌頂王喻經

佛說灌頂王喻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

順權方便經

順權方便經卷上(一名轉女菩薩) 西晉月支三藏竺法護譯...

【註音版】八大人覺經

八大人覺經...

稱讚大乘功德經

稱讚大乘功德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

佛說放缽經

佛說放缽經 安公雲元闕譯人今附西晉錄 佛在捨衛祇洹精...

【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金色王經

金色王經 東魏天竺優婆塞瞿曇般若流支譯 如是我聞:...

佛滅度後棺斂葬送經

佛滅度後棺斂葬送經(一名比丘師經) 失譯人名今附西晉...

【佛教詞典】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為金剛般若經中之名句。又稱無住心、非心。與般若心經...

【佛教詞典】攝善法戒

【攝善法戒】 p1458 瑜伽四十卷二頁云:攝善法戒者:謂...

讓心靈創造幸福

第一,知道如何面對逆境。 逆境帶來的痛苦包括兩方面,...

不食肉戒的由來

佛陀在印度波羅奈國的時候,有一病比丘害了肚痛腹瀉之...

疑誤眾生當墮無間獄

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皆言佛法,...

禪不在文字上

黃檗希運禪師有一個學生,這個人就是在唐宣宗時做過宰...

吃肉讓體味難聞易患癌

到底飲食有怎樣的力量,竟能改變我們的生活和身體。如...

這心在到底在哪裡

阿難祈教《楞嚴經》的緣起就是食和色,一是要吃東西,...

念經念佛與念咒,多少有些不同

南謨薄伽伐帝,鞞殺社窶嚕,薜琉璃,缽喇婆,喝囉闍也...

工作要趕,而不要急

積極這兩個字,我們通常都會把它和樂觀、開朗、進取連...

世間之人情執牢結堅固

或時室家父子,兄弟夫婦,一死一生,更相哀愍。恩愛思...

你不貪了,苦就沒有了

一切眾生在怖畏當中、衰惱當中、憂患無明的暗蔽當中,...

真正的布施是不求回報

無所求的布施,才是真正的布施。 真正的布施是不要求...

老年人常被病魔侵襲折磨該怎麼辦

問: 我已老了,身體常常被病魔侵襲折磨,雖然早晚功...

【視頻】普賢十大願(懷靜法師)

普賢十大願(懷靜法師)

【視頻】《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旃檀居士念誦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旃檀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