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最上乘論

五祖弘忍禪師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取見。願善知識如有寫者。用心無令脫錯。恐誤後人。

夫修道之本體須識。當身心本來清淨不生不滅無有分別。自性圓滿清淨之心。此是本師。乃勝念十方諸佛。

問曰。何知自心本來清淨。答曰。十地經云。眾生身中有金剛佛性。猶如日輪體明圓滿廣大無邊。只為五陰黑雲之所覆。如瓶內燈光不能照輝。譬如世間雲霧八方俱起天下陰闇。日豈爛。也何故無光。光元不壞。只為雲霧所覆。一切眾生清淨之心亦復如是。只為攀緣妄念煩惱諸見黑雲所覆。但能凝然守心。妄念不生。涅槃法自然顯現。故知自心本來清淨。

問曰。何知自心本來不生不滅。答曰。維摩經云。如無有生如無有滅。如者真如佛性自性清淨。清淨者心之原也。真如本有不從緣生。又云。一切眾生皆如也。眾賢聖亦如也。一切眾生者。即我等是也。眾賢聖者。即諸佛是也。名相雖別身中真如法性並同。不生不滅故言皆如也。故知自心本來不生不滅。

問曰。何名自心為本師。答曰。此真心者。自然而有不從外來。不□束修於三世中。所有至親莫過自守於心。若識心者。守之則到彼岸。迷心者。棄之則墮三塗。故知三世諸佛以自心為本師。故論雲。瞭然守心則妄念不起。則是無生。故知心是本師。

問曰。何名自心勝念彼佛。答曰。常念彼佛不免生死。守我本心則到彼岸。金剛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故云。守本真心勝念他佛。又云。勝者只是約行勸人之語。其實究竟果體平等無二。

問曰。眾生與佛真體既同。何故諸佛不生不滅。受無量快樂自在無礙。我等眾生墮生死中受種種苦耶。答曰。十方諸佛悟達法性。皆自然照燎於心源。妄想不生正念不失。我所心滅故得不受生死。不生死故即畢竟寂滅。故知萬樂自歸。一切眾生迷於真性。不識心本。種種妄緣不修正念故即憎愛心起。以憎愛故則心器破漏。心器破漏故即有生死。有生死故則諸苦自現。心王經云。真如佛性沒在知見六識海中。沉淪生死不得解脫。努力會是。守本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滅自然與佛平等無二。

問曰。真如法性同一無二。迷應俱迷。悟應俱悟。何故佛覺性。眾生昏迷因何故然。答曰。自此已上入不思識分。非凡所及。識心故悟。失性故迷。緣合即合說不可定。但信真諦守自本心。故維摩經云。無自性無他性。法本無生今即無滅。此悟即離二邊入無分別智。若解此義但於行知法要。守心第一。此守心者。乃是涅槃之根本入道之要門。十二部經之宗三世諸佛之祖。

問曰。何知守本真心是涅槃之根本。答曰。涅槃者體是寂滅無為安樂。我心既是真心。妄想則斷。妄想斷故則具正念。正念具故寂照智生。寂照智生故窮達法性。窮達法性故則得涅槃。故知守本真心是涅槃之根本。

問曰。何知守本真心是入道之要門。答曰。乃至舉一手爪畫佛形像。或造恆沙功德者。只是佛。為教導無智慧眾生作當來勝報之業及見佛之因。若願自早成佛者會是守本真心。三世諸佛無量無邊。若有一人不守真心得成佛者。無有是處。故經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故知守本真心是入道之要門也。

問曰。何知守本真心是十二部經之宗。答曰。如來於一切經中。說一切罪福一切因緣果報。成引一切山河大地草木等種種雜物起無量無邊譬喻。或現無量神通種種變化者只是佛。為教導無智慧眾生有種種欲心心行萬差。是故如來隨其心門引入一乘。我既體知眾生佛性本來清淨如雲底日。但瞭然守本真心。妄念雲盡慧日即現。何須更多學知見所生死苦一切義理及三世之事。譬如磨鏡塵盡明自然現。則今於無明心中。學得者終是不堪。若能瞭然不失正念。無為心中學得者此是真學。雖言真學竟無所學。何以故。我及涅槃二皆空故。更無二無一。故無所學。法性雖空要須瞭然守本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滅故。涅槃經云。知佛不說法者。是名具足多聞。故知守本真心。是十二部經之宗也。

問曰。何知守本真心是三世諸佛之祖。答曰。三世諸佛皆從心性中生。先守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滅後得成佛。故知守本真心是三世諸佛之祖也。上來四種問答。若欲廣說何窮。吾今望。得汝自識本心是佛。是故慇勤勸汝。千經萬論莫過守本真心。是要也。吾今努力。按法華經示汝。大車寶藏明珠妙藥等物汝自不取不服。窮苦奈何會是。妄念不生。我所心滅一切功德自然圓滿。不假外求歸生死苦。於一切處正念察心。莫愛現在樂種未來苦。自誑誑他。不脫生死。努力努力。今雖無常共作當來成佛之因。莫使三世虛度狂喪功夫。經云。常處地獄如遊園觀。在餘惡道如己舍宅。我等眾生今現如此。不覺不知驚怖殺人了無出心。奇哉苦哉。若有初心學坐禪者。依觀無量壽經端坐正念。閉目合口。心前平視隨意近遠。作一日想守真心。念念莫住。即善調氣息。莫使乍麁乍細。則令人成病苦。夜坐禪時或見一切善惡境界。或入青黃赤白等諸三昧。或見身出大光明。或見如來身相。或見種種變化。但知攝心莫著並皆是空。妄想而見也。經云。十方國土皆如虛空。三界虛幻唯是一心作。若不得定不見一切境界者亦不須怪。但於行住坐臥中常瞭然守本真心。會是妄念不生。我所心滅一切萬法不出自心。所以諸佛廣說。如許多言教譬喻者。只為眾生行行不同。遂使教門差別。其實八萬四千法門。三乘八道位體七十二賢行宗。莫過自心是本也。若能自識本心。念念磨鍊莫住者即自見佛性也。於念念中常供養十方恆沙諸佛。十二部經念念常轉。若了此心源者一切心義自現。一切願具足一切行滿一切皆辦不受後有。會是妄念不生。我所心滅。捨此身已定得無生不可思議。努力莫造大。如此真實不妄語難可得聞。聞而能行者恆沙眾中莫過有一。行而能到者億叉劫中希有一人。好好自安自靜。善調諸根。就視心源。恆令照燎清淨。勿令無記心生。

問曰。何名無記心。答曰。諸攝心人為緣外境麁心小息。內鍊真心心未清淨時。於行住坐臥中恆懲意看心。猶未能了了清淨獨照心源。是名無記心也。亦是漏心猶不免生死大病。況復總不守真心者。是人沉沒生死苦海。何日得出。可憐。努力努力。經云。眾生若情誠不內發者。於三世縱值恆沙諸佛無所能為。經云。眾生識心自度。佛不能度眾生。若佛能度眾生者。過去諸佛恆沙無量。何故我等不成佛也。只是情誠不自內發。是故沉沒苦海。努力努力。勤求本心勿令妄漏。過去不知。已過亦不及。今身現在有遇得聞妙法。分明相勸決解此語。了知守心。是第一道。不肯發至誠心求願成佛受無量自在快樂。乃始轟轟隨俗貪求名利。當來墮大地獄中。受種種苦惱。將何所及。奈何奈何。努力努力。但能著破衣飱麁食。瞭然守本真心。佯癡不解語。最省氣力而能有功。是大精進人也。世間迷人不解此理。於無明心中。多涉艱辛廣修相善。望得解脫。乃歸生死。若瞭然不失正念而度眾生者。是有力菩薩。分明語汝等守心第一。若不勤守者甚癡人也。不肯現在一生忍苦。欲得當來萬劫受殃。聽汝更不知何囑。八風吹不動者真是珍寶山也。若知果體者但對於萬境。起恆沙作用巧辯若流。應病與藥。而能妄念不生。我所心滅者真是出世丈夫。如來在日嘆何可盡。吾說此言者至心勸汝。不生妄念。我所心滅則是出世之士。

問曰。云何是我所心滅。答曰。為有小許勝他之心。自念我能如此者。是我所心涅槃中病故。涅槃經曰。譬如虛空能容萬物。而此虛空不自念言我能含容如是。此喻我所心滅趣金剛三昧。

問曰。諸行人求真常寂者。只樂世間無常麁善。不樂第一義諦。真常妙善其理未見。只欲發心緣義遂思。覺心起則是漏心。只欲亡心則是無明昏住。又不當理。只欲不止心不緣義即惡取空。雖受人身行畜生行。爾時無有定慧方便。而不能解了明見佛性。只是行人沉沒之處。若為超得到無餘涅槃。願示真心。答曰。會是信心具足志願成就緩緩靜心。更重教汝。好自閑靜身心。一切無所攀緣。端坐正念善調氣息。懲其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好好如如穩看看熟則了見此心識流動。猶如水流陽焰曄曄不住。既見此識時唯是不內不外。緩緩如如穩看看熟則返覆銷融虛凝湛住。其此流動之識颯然自滅。滅此識者乃是滅十地菩薩眾中障惑。此識滅已其心即虛凝寂澹泊皎潔泰然。吾更不能說其形狀。汝若欲得者。取涅槃經第三卷中金剛身品及維摩經第三卷見阿閦佛品。緩緩尋思細心搜撿熟看。若此經熟實得能於行住坐臥及對五欲八風不失此心者。是人梵行已立所作已辦。究竟不受生死之身。五欲者色聲香味觸。八風者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此是行人磨鍊佛性處。甚莫怪今身不得自在。經曰。世間無佛住處菩薩不得現用。要脫此報身。眾生過去根有利鈍不可判。上者一念間。下者無量劫。若有力時隨眾生性起菩薩善根。自利利他莊嚴佛土。要須了四依乃窮實相。若依文執則失真宗。諸比丘等汝學他出家修道。此是出家出生死枷。是名出家。正念具足修道得成。乃至解身支節。臨命終時不失正念。即得成佛。弟子上來集此論者。直以信心依文取義作如是說。實非了了證知。若乖聖理者。願懺悔除滅。若當聖道者。迴施眾生。願皆識本心。一時成佛。聞者努力當來成佛。願在前度我門徒。

問曰。此論從首至末。皆顯自心是道。未知果行二門是何門攝。答曰。此論顯一乘為宗。然其至意道迷趣。解自免生死。乃能度人直言自利不說利他。約行門攝。若有人依文行者即在前成佛。若我誑汝當來墮十八地獄。指天地為誓。若不信我世世被虎狼所食。

最上乘論一卷(終)

以此所冀。

聖壽萬歲十方法界含靈同入如來果海雲。

校正雪訔 刻手一訓等二十 化主印珠慧澄道熙

隆慶四年庚午仲春全羅道同福地安心寺開板

欽捨小財凋刻現論。以屬宣流。伏冀人人守真心。箇箇證果體。

旹正德六歲丙申林鐘穀旦 尼妙嚴 白


上篇:信心銘

下篇: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諸宗部目錄

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禪關策進

禪關策進序 禪曷為有關乎。道無內外。無出入。而人之...

徹悟禪師文集

徹悟禪師文集卷上 門人(喚醒、了睿)輯錄 法語 示眾...

博山和尚參禪警語

博山警語序 警乃醒覺之義。或云驚也。譬有賊瞰巨室。...

法華經安樂行義

法華經安樂行義 陳南嶽思大禪師說 法華經者大乘頓覺。...

早課(朝時課誦)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

菩薩戒本經箋要

菩薩戒本經箋要 慈氏菩薩說 北涼天竺三藏 曇無讖第二...

蕅益大師文選

《序》 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又必有非常之事...

佛說寶如來三昧經

佛說寶如來三昧經卷上 東晉天竺三藏祇多蜜譯 聞如是:...

【註音版】佛說雨寶陀羅尼經

佛說雨寶陀羅尼經...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捨...

【註音版】咒五首經

咒五首經...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禪波羅蜜序 禪波羅蜜者。輔行雲。次第禪門目錄雲。大...

佛說文殊師利淨律經

佛說文殊師利淨律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真諦義品...

雜譬喻經

雜譬喻經卷上 (一) 菩薩度人,譬若巧乳母養子,有四...

佛說八大人覺經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

【佛教詞典】一日經

又稱頓寫經。指於一日之內所書寫之經典,或指一日之內...

【佛教詞典】本跡十妙

指本門十妙與跡門十妙。不可思議謂之妙,即指實相之理...

六祖禪法之三句口訣

簡略地介紹六祖禪法,有三句口訣,這三句口訣,就是在...

一邊念佛還殺蚊子,可以往生嗎

問: 一邊念佛,還有殺蚊子,還可以往生嗎? 大安法師...

玄奘大師

玄奘大師幼年時就聰慧好學,而且家學淵源,少年出家後...

學道者應具備這三種心

明末清初,處於衰落期的禪宗呈現出一派復興的跡象,僧...

治療面貌變丑的毛病

有一位雕刻家,小時候是個很好看的人,他一天天長大了...

是業報現前還是冤魂報復

故事發生在1965年,內蒙古黃羊灘地區的村裡有一戶范姓...

以「五心」面對緣起的危機

我們用佛教的緣起法來分析危機的必然,絕不是在幸災樂...

有分別與無分別

分別是一種知識、知能。如果沒有分別作用的話,則天下...

《楞嚴經》的三個重點

《楞嚴經》前三卷半的經文當中,有三個主題是它的重點...

慧律法師《談初發心》

合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好,心情放輕鬆...

這個是非怎麼能聽呢

這個習氣不容易了解,但是我們用一種比喻就很容易了解...

衍慈法師:敲鐘與燒頭炷香

寺院每日早晚都有敲鐘,早上先敲鐘後敲鼓,晚上先敲鼓...

【視頻】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楮訾)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楮訾)

【視頻】《金剛經》王菲念誦

《金剛經》王菲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