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四十五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四十五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戒定慧下。四隨文正釋。於中有七。一指例略釋。二智論下。引論總釋。三然即轉前下。立五所由。四釋通妨難。五者出體。六會釋總名。七會通權實。前二可知。三中二。先正釋。即智論及仁王意。

疏。故仁王下。引證如次配之居然可了。然新經即菩薩行品。經云。復次道種性菩薩。修十迴向起十忍心。謂觀五蘊色受想行識。得戒忍定忍慧忍解脫忍解脫知見忍。觀三界因果得空忍無相忍無願忍。觀二諦假實諸法無常。得無常忍。觀一切法空。得無生忍。今即前五文是舊經故次與此不同。

疏。知見與慧下。第四釋妨難即相濫難也。先難後答。言佛地三說者。今即第一釋。二雲一切皆是無礙緣解脫慧。名解脫知見。緣解脫慧者。緣滅諦智也。緣餘慧者。緣餘三諦等智也。三雲一切通學無學。學位分得。無學圓滿。諸佛菩薩皆有五故。

疏。此五別說下。第五出體。以解脫知見及慧約所照異故。同是慧。慧即與想相應。解脫知見即與識相應慧耳。

疏。然此五分法身下。第六會釋總名。出世所以引雜集證即上第一論也。

疏。問無取五蘊下。第七會通權實。引純陀如玄中。然雜集第三亦云。無取五蘊當言有為當言無為。答彼不應言有為無為何以故。諸業煩惱無故。不應言有為。隨欲現前故。不應言無為。所以者何。無取諸蘊隨所樂欲而現其前。無為不爾以常住故。釋曰。此乃假說雙非以約體用互奪。亦不定言為無為也。又言取五蘊。則顯凡夫是有取五蘊。雜集雲。取蘊者。與取和合者故。取者。蘊中諸煩惱也。純陀故實已見玄談。

疏。第四有為先釋總名。引二論。瑜伽系屬因緣者。正理論第一雲。有為者。眾緣聚集共所生故。未來未起何為有為。是彼類故亦名有為。如所燒薪於未燒位。是彼類故亦名為薪。或據曾當立名無失。如琴瑟等名為有聲。亦如乳房蓮華池等。諸未生法不越彼類故名有為。其有生滅此語猶略。雜集論雲。若法有生滅住異可名有為。一切法皆有為唯除法界法法處一分。為舍執著無常我故。釋曰。此中論答三問。一答云何為有為。二一切法下。答幾是有為。三為舍下。答為何義故觀有為。

疏。今略舉四事者。理實智論大品等廣有多法。大品云何等有為法。若法生住滅(此釋有為義)欲界色界無色界五蘊。乃至意識因緣所生受。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為一切智是有為法。智論釋雲。有為法略說三相。一所謂生住滅。二三界系義。三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雖有無為法。以有作故是有為法。無為相是無為法。釋曰。今以十八不共等屬有記法故。但略出其四。眾生則攝蘊處界也。

疏。然所依處下。釋三界義故。論雲者即俱舍第八。等字等餘二界。應雲色所屬界名為色界。無色所屬界名無色界。略去所屬二字但名欲界等。如言胡麻飲及金剛環。飲之與環俱是總名胡麻金剛並為別稱。以別依總名胡麻飲及金剛環。具足應言胡麻所屬飲等。略去所屬但云金剛環等。界者。總名欲等別稱。略去中言雲欲界等。論雲。此中欲言為說何法。答略說段食淫所引貪。注雲。淫貪名貪。食貪名欲。然語猶隱。本業上卷雲。佛子見著二業迷法界中一切欲心故。欲所起報分為欲界報。佛子見著二業迷法界中一切色心故。色心所起報分為色界報。佛子見著二業迷法界中一切定心故。定心所起報分為無色報。是故於一法界中有三界果報。若更令易見。欲界有男女形淫欲受身故。色界無男女形唯有色故。無色界謂無色故。前本業言見著者。彼經說有七見六著。經云。佛子無明者。名不了一切法迷法界。而起三界業果。是故我言從無明藏起十三煩惱。所謂邪見我見常見斷見戒見盜見疑見七見。見一切處求故說見。復起六著心貪愛瞋癡欲慢。於法界中一切時起一切煩惱。以十三為本。無明與十三為本。無明與十三作念。是以就法界中別為三界想。即雲見著二業等如前所引。

疏。第五無為有六。一釋總名。二開合。三釋文。四揀權實。五出體性。六結示多聞之旨。今初。釋總名瑜伽下。引證如次二論對前二義。雜集雲。無生住滅故名無為。不墮數故。即淨名阿難章雲。佛身無為不墮諸數。數即有為餘義但翻上有為。故疏結雲諸論總名大旨無別。

疏。然其下。二開合中。然小乘多說三種者。即俱舍等論雲。無漏謂道諦及三種無為。謂虛空二滅。而言多分者。分別論有四。一虛空。二非擇滅。三想受滅。四真如。大眾部說九無為。謂三及四空。緣起支性。聖道支性。化地部亦九。三外加不動三性道支緣起。

疏。大乘掌珍說四者。於小乘三上加真如故。或說有六。唯識論等廣如下說。或開為八者。雜集第二雲。無為法有八種。謂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無記法真如虛空。擇滅非擇滅。不動。及想受滅。如是建立八無為中。當知所依有差別故。分析真如假立三種。不由自性善法真如者。謂無我性空性無相實際勝義法界。何故真如說名無我。由彼自性無變性故。謂一切時無我實性無改轉故。無改轉故說無變異。當知此則是無我性離二我故。何故復說此名空性。一切雜染所不行故。所以者何。由緣此故能令一切諸雜染事悉皆空寂。有時說染。但是客塵。諸相寂靜故名無相。無倒所緣故名實際。實者。謂無顛倒。此處究竟故名為際。最勝聖智所行處故說名勝義。一切三乘妙法所依故名法界。如善真如。不善無記當知亦爾。餘如彼論。言漸欲下。

疏。出論意。

疏。此經說六下。第三釋文。於中二。先總明有無。後言虛空下。別釋多用唯識。有六無為即為六段。初虛空釋語全是百法疏意。即唯識依法性假施設有義。彼論先釋法性雲。謂空無我所顯真如。有無俱非心言路絕。與一切法非一非異等。是法真理故名法性。離諸障礙故名虛空。釋曰。彼論明法性空但言離諸障礙。百法兼取外空。雲無物所顯故。俱舍雲。此中空無礙。

疏。二涅槃者。涅槃即同擇滅。先明性淨乃傍出異義耳。言涅槃三十四亦同此說者。此即刊定記釋。謂同此經所說虛空及涅槃也故涅槃經釋緣生。四句中雲有非緣生非十二因緣者。謂虛空涅槃是也。此則同性淨義。二後義為正。雲性淨之果即圓淨涅槃。應有問言。若是果者。何殊擇滅。由因果殊故分二道。所以先總明中以此義為正。雲於擇滅中開出涅槃二道別故。然大乘下。斷上二義。則後解為正者。若唯識解非擇滅雲。不由擇力本性淨故。

疏。三數緣滅故唐三藏下。出其異名。謂擇力所得者。是俱舍論釋。故彼喻雲。如牛所駕車名曰牛車。略去中言故作是說但云擇滅。唯識釋雲。由揀擇力滅諸雜染究竟證會故名擇滅。

疏。然此滅有二者。別釋滅字。此二義稱滅。若兼能滅之智。智亦稱滅。

疏。四非數緣滅者故。唯識雲。不由擇力本性清淨。及緣闕所顯名非擇滅。釋曰。論存二義。初義異小。故上疏文取為楷定。言緣闕者。俱舍論雲。畢竟礙當生別得非擇滅。下釋雲。言當生者。當來生法緣會則生。緣闕不生。緣闕之時得非擇滅。礙當生法令永不起名畢竟礙。言別得者。謂非擇滅有實體性。緣闕位中起別得故。非擇滅得不因擇滅。但由緣闕名非擇滅。論指事明雲。如眼與意專一色時。餘色聲香味觸等謝。緣彼境界五識身等住未來世畢竟不生。由彼不能緣過去境。緣不具故得非擇滅。釋曰。謂眼緣色時。亦合緣聲等以專注色故。耳等不緣聲等。同時聲等剎那已謝故。令緣聲等識更不復生。以前五識唯緣現量不緣過去未來。而言觸等者。等取法中有與能緣同時為所緣境者。如他心智所緣境是也。此他心智唯緣現在心王。亦合緣心所。以專注心王故於心所得非擇滅。

疏。五緣起者。疏文有二。一雙標。二別謂下別釋。先釋別。後釋通今初。文有四節。一引小乘諸部所立。二智論三十二下。引大乘論立證成上義。此中論文先有門雲。聲聞法中何以不說如是法性實際。而摩訶衍中處處說耶。答聲聞法中亦說此二下。與疏同玄中已引疏。涅槃亦說下。第三引大乘經立無為義。先引涅槃。即北經迦葉菩薩品第三十四經。而為品初。南經三十一北經半卷。向後列二十一諍論。此即第六經云。或說十二因緣是有為法。或有說言十二因緣是無為法。至第三十五方釋經中。具雲。善男子。我經中說。云何名為十二因緣。從無明生行。從行生識。從識生名色。從名色生六入。從六入生觸。從觸生受。從受生愛。從愛生取。從取生有。從有生生。從生則有老死憂悲苦惱。善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十二因緣定是有為。我又一時告喻比丘作如是言。十二因緣有佛無佛性相常住。善男子。有十二因緣不從緣生。有從緣生非十二因緣。有從緣生亦十二因緣。有非緣生非十二因緣。有十二因緣非緣生者。未來世十二支也。有從緣生非十二緣者。謂阿羅漢所有五陰。有從緣生亦十二緣者。謂凡夫人所有五陰。有非緣生非十二緣者。謂虛空涅槃。善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十二因緣定是無為。釋曰。若經中言為與無為俱不解意。若遠公釋各有所以。然有二意。今疏是第一意。第二意雲。直就因緣事中現在之者名曰有為。在未來者未現起用名曰無為。釋曰。後釋順經後四句意。前釋順經初意及智論等意。疏望今經下。疏家第四出今意。次言大品雲下引他經證成上正義。此即中論青目所引。釋初因緣不生之義。疏涅槃又云十二因緣即是佛性者。復引涅槃重成上義。即北經三十二師子吼品。經云。善男子。無明不能吸取諸行。行亦不能吸取於識也。亦得名為無明緣行。行緣識。有佛無佛法界常住。若言佛性住眾生中者。善男子。常法無住。若有住處即是無常。善男子。十二因緣無定住處。若有住處十二因緣不得名常。如來法身亦無住處。法界法入法陰虛空悉無住處。佛性亦爾都無住處。次下又云佛性者名十二因緣。何以故。以因緣故如來常住。一切眾生定有如是十二因緣。是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十二因緣即是佛性。佛性即是如來。釋曰。此上經意正取十二因緣之性以為佛性。故是無為。疏文中雖舉十二因緣下。第二釋通妨難雲。若緣起無性即無為者。諸蘊界等豈有諸蘊界性也。故為此通則意無不該。是故上引涅槃雲法界法入法陰虛空。即說三科皆無住處同佛性也。疏法性住者。即真如也。顯此法性即唯識等真如異名耳。疏謂非妄下別釋其名。初釋真如自有二義。初合釋唯揀於妄。二又真實如常下。即是離釋。即唯識雲。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是故疏雲揀妄揀事。疏於一切位下。釋法性名。故唯識偈云。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是也。次釋住字亦有二義。一連上釋之則三字一名。謂上之二釋順法相宗。加此住字順法性宗。法性謂隨緣。住字為不變。以隨緣不失自性故。二義既具即妄即真故。是法性宗義。二若准智論下。別釋取上法字及下住字自為一義。成七無為則法字兩用。疏然小乘下第四對揀權實。初舉小乘。後若大乘下。舉大斥小非唯數增已如前說。義亦有異次下正明小乘之義。略如上說。廣如唯識廣引廣破。疏唯識論中二義建立下。正辨大乘無為之相。即第二論。論中先破諸小乘宗等計於無為為實有竟。顯正義雲。然契經說有虛空等諸無為法。略有二種。一依識變假施設有為。謂曾聞說虛空等無為。遂於識上有此相現。此所現相前後相似。無有變易假說為常。釋曰。此空無為而無本質。唯心所變。猶如極微假而無體。於佛等處聞其名故而心變之。次論復雲。二依法性假施設有。謂空無我所顯真如。有無俱非心言路絕。與一切法非一非異等。是法真理故名法性。離諸障礙故名虛空。由揀擇力滅諸雜染。究竟證會故名擇滅。不由擇力本性清淨。或緣闕所顯故名非擇滅。苦樂受滅故名不動。想受不行名想受滅。釋曰。疏取論意以釋經文。但順經有不順論有。上釋非擇。有其二義依此論文。疏此中法性下。第五出體性。即彼論示無為體。論雲。此五皆依真如假立。真如亦假施設有下。至故名真如皆是論文。為法之性故名法性。是疏義加。亦即前文唯識論意。非離色心別有實體者。取論意結。具足論云不同餘宗離色心等有實常法名曰真如。故諸無為非定實有。釋曰。言真如亦是假者不得體故。遮空見者說如違有。遮小乘中化地部等。執定實有故說為空。非言無為體即空也。勿謂虛幻有者。虛揀遍計。幻揀依他。即顯真如是圓成實。以無虛妄顛倒法故名真如也。疏今多聞之人下。第六結示多聞之旨可知。疏第六有記法中二。先釋總名。後別釋相。今初。先敘昔即刊定記。大品經亦云。若善法若不善法是名記法。如所說相不舍離故。疏雲此乃下辨非。以下無記既非三性。今此有記安得例之。後應雲下辨正。疏下出所記下辨相。中先指所餘如前後釋不欲繁文故。疏四無所畏下唯釋此一。言今當略明者。諸經中多以五門分別。一辨名。二出體。三行相四次第。五諸門。今疏但有三門略無出體次第。即分為三。初釋名。二辨相。三諸門分別。初中有二。先總名。後別名。今初上二句標章。謂外難無怯故下正釋。瑜伽下引證無怯之相。言都不見有如實因相者。謂其所難皆就跡生疑。不知所觀真實之理故。此所難無如實因。若實有可難則可怯畏。所難不實何所畏耶。疏無畏有四下。二釋別名。文中但列而不解釋。釋名含在下行相中。故此略無。若具釋者。一一切智無畏者。瑜伽亦名正等覺無畏。謂由正覺覺諸法故名一切智。二漏盡者諸煩惱漏種現俱斷故。三障道者亦名障法。說障礙法染必為障故。四出苦道者。說出離道。諸聖修習決定出苦故。於此四中得無所畏。皆依主釋。謂一切智之無畏等。疏此之四段各有難答下。二辯相也。一一切智無畏難於中有二。初牒舉所難。二有諸比丘下正難。於中先出難所因。謂諸部律中多有此言。時諸比丘至如來所頭面禮足。佛便問言。比丘住止安樂不。乞求易得不。不以飲食為苦耶等。今云何故問者即是難也。言一切智下結成難也。疏佛自唱言我是一切智人下答也。於中先桉定所難。明不失一切智義。若具皆云我於此難正見無由得安隱住無怖無畏。自稱我是大仙尊位。二從但為攝受來者下。出是一切智之所以。示現問耳非已不知。言攝受來者。要令發勝心聞佛慰問發道心故。隨順世間師弟人事者。此有二意。一者成上示現之相。二者亦令餘人審諦於事佛知尚問。況餘不知亦為後人作軌則故。見來發心應為引攝。故云隨順世間。疏二有難雲下。第二無畏。先難中文亦有二。先牒舉所難。謂經中說言我諸漏已盡。後何以愛下正難。難之所因含在其中。謂羅睺羅被僧驅出在於廁上。佛語諸比丘言。云何野干驅師子子。即愛語羅睺也。調達頻為惡行。佛時罵言癡人。或云食唾小兒等。疏佛於此難正見無由下答也。於中亦先桉定所難不失漏盡之義。後但為隨根而調伏故。即出愛恚所以。謂羅睺譬之慧象。隨逐人心。軟言即調。調達喻之惡馬。楚毒方調。非是如來有愛羅睺。有恚調達。漏未盡也。疏三有難雲下。第三無畏先難之中亦二。先牒所難。後何故下牒疑正難。疏佛於下答中亦二。先桉定所難。不失欲為障道。若具亦應雲。我於此難正見無由。安隱無怯處大仙位故。雲自唱德號。後我所說欲能障道下。出不障所以。若說邪行障諸聖道。若說畜妻障離欲道。初二果人性戒久成故斷邪行。既未離欲不斷妻子斯有何失。故諸染法非不障也。疏四有難雲下。第四無畏先難中亦二。先牒所疑。謂如說我為弟子說出離道。諸聖修習。決定出離。決定通達。後何故羅漢下正難。既瘡潰蛇螫豈非苦耶。羅漢豈是無聖道耶。豈非相違。疏佛於此難下答亦應具雲。我於此難正見無由。安隱無怖處大仙位。我說聖道下通前難。然有二意。一者由於前世故業感身。於此身上得阿羅漢。苦依身在故有此苦。非得羅漢後有此苦。即今疏意。更有意雲。無學實無苦果。為現惡因。必有苦報。由此聖者示相受苦。起後教故。亦由世尊受金鎗等。示義非實故疏略無。

疏。四中初一下。第三諸門分別。即瑜伽論於中有三。初約離障。言次離煩惱。三是出離道者。欲為道障今出離故。四是出離之道者。諸出離道能出於苦。然其後二並約離煩惱障。三是所離之障。四是能離之道。而三就離因為難。四就離果為難。亦可後二通約因位。疏初二自利下。第二二利料揀。然約答難並是利他。如次下明。今約前二就佛身難。是約自利德嘆。後二約化他為難。故云利他。疏所以自嘆此四者。第三彰嘆所以。亦約被根差別則皆是利他義。菩薩為求種智斷所知故。初一為之二乘求盡諸漏。第二為之欲皆障於三乘。三乘皆期出苦故。後二並為疏智論二十八下總示其源。然菩薩藏經第五。般若五十三。顯揚第四。亦廣明之。此中即有次第出體。言次第者。德用自在智最勝故。首而明之。由具一切智能盡諸漏。由具智斷說法化生。說法之中先說生死因。後出生死故。而此一門即前二利門中已攝此意。若瑜伽對法出苦為第三。障道為第四。先果後因亦如苦集。又依上次者即倒對四諦。謂一切智約真道為難。二約真滅為難。三約集因。四約苦果。未見經論義必應然。若出體者。總有五種。一剋性體。即信進念定慧為體。二引發體。若定若慧。三最勝體。即正體後得二智。四中初一通二智。二即正體。三四皆後得。以是說法心故。若約自住四皆正體。約能答難此四並以後得為性。四相應體四蘊為性。五眷屬體。五蘊為性。亦猶十力道共定共無表戒色。助答難故。上之四體即瑜伽五十七。及雜集說。瑜伽雲。以信進念定慧及具知根為性。對法雲。若定若慧及彼相應諸心心所。又云若起作用後得智為性。若住自性正體智為體。第五一體亦以義加。又無畏若約德說初即智德。二即斷德。三四恩德。今就能知並智為體。餘義可知。第七無記。疏今初無記二義下。即初徵名。於中四。一釋總名。二彰不答所以。三別示十四。四總會不同。今初。刊定亦立二義。而以前義為正。今依諸論以後為正。俱舍第十九中。第二明無記中。自分為二。一明無記報。二因便明四記。前即對善惡之無記也。廣如彼論第二別明四無記事。頌曰。應一向分別。反詰舍置記。如死生殊勝。我蘊一異等。釋曰。上兩句指事釋之。且問記有四。一應一向記。二應分別記。三應反詰記。四應舍置記(記者答也)如問死者。一切有情皆當死不。應一向記。一切有情皆定當死。如問生者。一切有情皆當生不。應分別記。有煩惱者受生。無煩惱者不生。如問殊勝。應反詰記。有作是問。人為勝劣。應反詰言。方何所問。若言方天應言人劣。若言方下應記人勝。釋曰。下即惡趣。如問我蘊一異者。謂若作是問。我與五蘊為一為異。應舍置記。此不應答。若有我體可問一異。本無我體一異不成。如問石女生兒為白為黑。應舍置記。謂石女本自無兒。何得論其白黑。上依毘婆沙說。頌言等者。等取發智本論。及契經說。今當敘經。云何有問應一向記。謂諸行皆無常耶。此問名應一向記。云何有問應分別記。謂若有問。諸有故思造作業已。為受何果。此問名為應分別記。造善受人天。造惡受惡趣。謂若有問士夫報與我為一為異(此假問我)應反詰言。汝依何我作是問。答言依麁我(色蘊上我)應記與報異(報色不同故言異也)此問名為應反詰記。云何有問但應舍置答。若有問世為常(一問)。無常(二問)。亦常亦無常(三問)。非常非無常(四問)。世為有邊(五問)。無邊(六問)。亦有邊亦無邊(七問)。非有邊非無邊(八問)。如來滅後為有(九問)。非有(十問)。亦有亦非有(十一問)。非有非非有(十二問)。為身者異命(十三問)。為命者異身(十四問)。此問名為但應舍置。此十四問皆不可記。名十四不可記事。以我體既無。是故皆應舍置答也。涅槃三十五亦有四答。而一名小異。謂從經一半向後。因迦葉難佛性義有無。如來答雲。善男子。如來為眾生故有四種答。一者定答。二分別答。三者隨問答。四置答。如問作惡得何果耶。應答得苦果。是名定答。二善男子。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處。首楞嚴等八萬億諸三昧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五智印等。三萬五千諸三昧門。金剛定等四千二百諸三昧門。方便三昧無量無邊。如是等法是佛性者。如是佛性則有七事。一常二我三樂四淨五真六實七善。是名分別答。如汝先問斷善根人有佛性者。亦有如來佛性。亦有後身菩薩佛性。是二佛性障未盡故得名為無。必定得故得名為有。是名分別答。三經云。如我所說一切法無常。復有問言。如是世尊為何法故說於無常。答言。為有為法故。無我亦爾。為何法故說一切燒。為煩惱故。是名隨問答。四經云。若有說言。斷善根人定有佛性定無佛性。是名置答下迦葉難雲。不答名置。如來今者何因緣答而名置答。佛答雲。善男子。我亦不說置而不答名為置答。善男子。置答覆二。一者遮止。二者莫著。以是義故得名置答。釋曰。據上諸文明是不答以為無記。非善惡中之無記也。據十四難正同俱舍。准涅槃意今文正當為遮止義。兼令莫著。疏所以不答下。第二彰不答所以。於中二。先總出意亦智論意。後智論第三下。正引論釋。先引第三有五復次多同答十四難。兼經中諸無記法如第一。無實事故正答十四。第二車輪即答何等為生死最初際。第三無利有失。兼答世界來去等。以從集因生歸寂滅理。妄徵來去即覆四諦。第四人不能知。兼答有幾佛幾眾生。以佛智知無盡法故。第五復次兼答佛等先後通意可知。疏第十七下。二引此文即引昔例。今其文稍略。具雲有一比丘於十四難思惟觀察不能通達。心不能忍持衣缽至佛所。白佛言。佛能為我解此十四難。使我了者當作弟子。若不能解我當更求餘道。佛告言。癡人汝共我要誓。若答十四難汝作我弟子耶。比丘言。不也。佛言。汝癡人今何以言若不答我不作弟子。我為老病死人說法濟度。此十四難是鬪諍法。於法無益。但是戲論何用問為。若為汝答。汝心不了至死不解。不能得脫生老病死。譬如有人身被毒箭。親屬呼醫欲為出箭塗藥。便言未可出箭。我先當知汝姓字親裡父母年歲。次欲知箭。出在何山。何木。何羽。作箭鏃者。為是何人。是何等鐵。復欲知弓。何山木何蟲角。復欲知藥。是何處生。是何種名。如是等事盡了知之。然後聽汝出箭塗藥。佛問比丘。此人可得知此眾事然後出箭不。比丘言。不可得知。若待盡知此則已死。佛言。汝亦如是。為邪見箭愛毒所塗已入汝心。欲拔此箭作我弟子。為不欲拔箭。而欲求盡世間常無常邊無邊等。求之未得即失慧命。與畜生同死自投黑暗。比丘慚愧深識佛語。即得阿羅漢道。復次菩薩欲作一切智人。推求一切法真知其實相。十四難中不滯不礙。知其是心重病。能出能忍是名忍法。釋曰。即疏下文引論廣破。及經結多聞之意是也。論文引毒箭之喻。與涅槃大同。前已引竟。疏楞伽亦云下。即第三經。佛令慎勿習近世間諸論。舉昔有婆羅門來問我雲。瞿曇一切所作耶。我答婆羅門言。一切所作是初世論。彼復問言。一切非所作耶。我復報言。一切非作是第二世論。復問言。一切常耶無常耶。生耶不生耶。我報言。是六世論。復雲。一耶異耶。俱耶不俱耶。一切因種種受生現耶。我報是言。十一世論(廣說云云)我言。悉是世論非我所說。是汝世論。我唯說無始虛偽妄想習氣。種種諸惡三有之因。不能覺知自心現量。而生妄想攀緣外性彼復問雲。癡愛業因故有三有耶。為無明因耶。我報言。此二者亦是世論。彼復問言。一切法皆入自相共相耶。我復報言。此亦世論。婆羅門乃至意流妄計外塵。皆是世論。又問。頗有非世論不耶。佛答意雲。外道中無。我論中有非世論。汝諸外道不能知。以於外性不實妄想虛偽計著故。謂妄想不生覺了有無。自心現量妄想不生。不受外塵妄想永息。是名非世論。此是我法非汝有也。偈中雲。乃至心流轉是則為世論。妄想不轉者是人見自心。來者謂事生。去者事不現。明瞭知去來。妄想不復生。解曰。前偈無妄見。後偈了知妄滅。據今經文正是前文一段所有妄計。其再問癡愛因緣等。雖是正義不了自心故為世論。故智論雲。覆諸法實相亦同涅槃。通遣著意。疏言十四者下。第三示十四相可知。若曆五蘊三世成六十二見如前已說。疏然諸經論下。第四總會異說。言相或同異者。多同少異。諸處亦說名十四不可說。俱舍十九已如上說。正與此同。智論十七即釋大品。大品二十一佛母品雲。復次須菩提。佛因般若波羅蜜。諸眾生心數出沒屈伸如實知。世尊云何知之。佛言。一切眾生心數出沒屈伸。皆依色受想行識生。佛於如是中。知眾生心數出沒屈伸。所謂神及世間常。是事實餘妄語。是見依色神及世間無常等三句准知。又世間有邊是事實。餘妄語等四句准知。皆是見依色。末雲。依受想行識亦如是。神即是身。是見依色等異身亦然。依受想行識亦然。又云。死後有如去。是事實餘妄語。是見依色。二死後無如去。三死後或有如去。或無如去二句。同初結雲依受想行識亦如是。釋曰。斯即歷蘊諸句小異耳。涅槃三十九先尼梵志問。有我耶無我耶等廣有問難。亦是小異之相繁不出之。疏文分五段下。二辨相也。便有釋文就常等破。皆中論意。疏文分五別。即第二辯相便為釋文。疏今初段中句雖十六下。釋此第一就我明無記。中二。先辯見所依。後正釋文。今初有三。一明不離斷常。二言世間下。明世間同異。明見依我起。疏准大品中通三世間者。即上二十一經而三世間是智論釋。論雲。世間有三種等。餘如疏辯。三初有邊四句下。釋此我不同不出三世。涅槃為起見處。就引中論邪見品。我於過去世等者。偈首之我即今世我。意問今世之我於過去世為先已有。為先未有。若先已有即是計常。若先是無今此新起即是無常。三則雙立四則雙非邊等諸義。次下當釋中論涅槃品偈云。滅後有無等。無邊等常等。諸見依涅槃未來過去世。釋曰。此即總示所依。依前別配可知。疏第一四句等。然論先明常等。後說邊等廣破常等。例破邊等。今順經次先明邊等。文中有三。初辯四句之相。二明不答之意。三破其所見。今初。即前偈中。我於未來世為作為無作。初以無作為有邊。而是斷見外道亦先偈首之我是今世我。四句之相。疏文自明。二既皆邪見下。明無記義。即出不答所以也。三若欲破者。初之二句皆墮無後世過者。合破二句。論雲。若世間有邊云何有後世。若世間無邊云何有後世。釋曰。有邊則後無續故無後世。無邊則常相續亦無後世。有邊則斷。無邊則常。疏無後世者下。出無後世過。亦即斷常過也。論又云。五陰常相續猶如燈火焰。以是故世間不應邊無邊等。前出過破。定有定無故墮斷常。今立理破。如焰從緣不可為無。無定實故。不可為有。故離二邊。又前破人我。此破法我。今經正破人我故。不引破法。又論反破雲。若先五蘊壞。不因是五陰。更生後五陰世間則有邊。若先陰不壞。亦不因是陰。而生後五陰世間則無邊。釋曰。此亦正破五陰世間。五陰和合為眾生世間。既破五陰即破眾生。眾生即假我故。上云外道依之計。我今破五陰亦已破我。又上二偈亦別破二句。亦兼明第三俱句。疏第三句等者。然論廣破常等。後例破邊等。故論雲。我於未來世為作為不作。如是之見者皆同過去世。然破邊等無有身一異破。身一異破即前破常等之中。今依論例破故取前勢。若論破第三句雲。若世半有邊半無邊。是則亦有邊亦無邊不然。彼受五陰者。云何一分破。一分而不破。是事則不然。受亦復如是。云何一分破。一分而不破。釋曰。前偈破眾生即是遣我。後偈破受陰即是破法。然俱是相違破。無有一法亦常亦無常故。此相難見故。疏取前破常等。例前。破常偈云。若謂我即是。而身有異相。當知離於身。何處別有我。離身無有我。是事為已成。若謂身即我。若都無有我。但身不有我。身相生滅故。釋曰。此則破常等以一異門。今將例破邊等四句也。疏若謂舍人生天下。遮救即論正破邊等之意。然偈云。若天即是人。則墮於常邊。天則為無生。常法不生故。若天異人者。是即為無常。若天異人者。是則無相續。釋曰。前偈破常即破無邊。後偈破斷即破有邊。次偈云。若半天半人則墮於二邊。常及於無常是事則不然。今疏即影公取偈之意。舍人生天人分猶在天分更增等。上即縱立則半天。下正破。結言略明故皆不然。不然之由即如偈文。亦常亦無常二相違故。猶如水火義無並立。疏第四句下。論但躡前破雲。若有邊無邊是二亦應成。釋曰。此即縱破亦相待破。有第三句可待對此有第四非有邊無邊句。以有無相待故。今無第三之源。何有第四之末。疏中即出過破。非有遮有故。未免於無非無遮無。安得離有。故還成亦有亦無。無第四但非之義。以皆執取非中道故。云何於中下。結斥邪見。疏二常等四句等者。方上破邊等。先出四句後方別破。今則常句便立便破。初常句中先立。然前問偈云。我於過去世。為有為是無。即問今之現我過去先已有耶。今初句雲有故。過去世我即是今我也。論初破常句雲。過去世有我是事不可得。過去世中我不作今世我。疏若言常即有大過等者。出過破也。即彼長行雲。先世中我不作今我。有常過故。若常有無量過。何以故。如人修福因緣故作天然後作人。若先世我即是今我者天即是人。以罪業因緣故。作旃陀羅。後作婆羅門。若先世我即是今我。旃陀羅即是婆羅門等。疏若謂我今下。即第二句亦先立。後若爾下。破有二種。破先因緣。破緣作是無常。汝立我常故。二墮無因故。故論雲。過去我不作是事則不然。過去世中我異今亦不然。若謂有異者。離彼應有今我住過去世。而今我自生。如是則斷滅失於業果報。彼作而此受有如是等過。先無而今有。此中亦有過。我則是作法亦為是無因。釋曰。此中初二句牒計總非。次二句標有異過。次二偈二世相對以辯異過。末後一偈獨就未來以彰其過。上二句標。下二句顯。第三句由今始有故成作法即墮無常。次句指同前非雲亦是也。前失業果即是無因。今我自生豈非無因。疏第三見上下。謂見前二過便即雙立。從離身下。破即前所引偈中即離門也。二又成上二過者。亦常同初句。亦無常同第二故。第四句但翻用前句而立破。則還同第三論偈但云。如過去世中。有我無我見。若共若不共。是義皆不然。疏又中論雲下。即品末之偈。總結上過。示以性空。末後又偈云。瞿曇大聖主。憐愍眾生故。悉斷一切見。我今稽首禮。即總結一品也。疏三如來滅後下。前明見所依從其後義雲依涅槃起。而其前義通依三世我陰而起。順於晉經。疏若依中論下。第二意中。於中二。先定見所依。及如來不同以外道。自謂勒沙婆等是世尊是如來故。故百論中序德相形。言優樓佉等亦是世尊故。疏有謂如來滅後定有不變者。別示四句。先示可知。後以其四句皆成戲論下。明破無記之意。上依中論涅槃品偈云。如來滅度後。不言有與無。亦不言有無非有及非無。又云。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涅槃之實際及與世間際如是。二際者無毫釐差別。釋曰。初之一偈依二諦說。後之二偈唯依第一義。與瑜伽同。疏瑜伽八十七下。證成上義。則顯中論初偈俱通二諦。約世諦中唯釋二句。等字等於三四。約涅槃中但釋初二句。從又此涅槃極難知故下。三義通顯離四句絕百非。中論末後偈云。一切法皆空。何有邊無邊。亦邊亦無邊。非邊非無邊。何者為一異。何有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諸法不可得。滅一切戲論。無人亦無我。佛亦無所說。釋曰。此偈可結無記一段。以文相續故此引耳。疏四我及眾生有無等四句中。言雙立者。雙立我法。眾生即蘊蘊即法故。故疏直就緣生法理以辯有無。然此四句大品智論俱舍等於此句立二句。大品等雲。身與神一及異成二句。俱舍即命與身即及離成二句。初句雲。俱有者。謂有執雲。但有身處則有神我。有神我處其必有身。身之與神不相離故。釋曰。此即身神一句。故智論雲。神即是身者。有人言。身即是神。何以故。分析此身求神不可得故。受之麁妙皆是身故。故言身即是神。身異神異者。有人言。神微細五情所不得。亦非凡夫人所見。攝心清淨得禪定人乃能得見。是故言身異神異。復次若身即是神。身滅神亦滅是邪見。身異神異身滅神常是邊見。釋曰。論文但釋二句。今經中初句是論初釋。身神一句。第二句是論復次身即是神。身滅神滅是邪見第三句。正是身神異句。雖麁妙之異身在俱有。身無俱無為俱句也。第四即復是身神一句。以身隨神體皆妙故。俱離有無。疏然此四句亦有單計等者。此對前經中二雙立故。亦是智論約邊見意。其我有所無正同智論身滅神常。二所有我無者。身麁可見。我無相故。言亦不離初之二句者。我有所有合是初句。我無所無合為第二。疏又合上為第三者。初句我亦有第二句。我亦無初句。所亦有第二句。所亦無故合為第三。四既合一處故互相奪。如我有合我無。則我非有所有。合所無則所非有等遮無。即為第一俱有句。遮有即為第二俱無句。故云亦不出初之二句。問如初我及眾生有。即是邪見。以計我故。次句雲我及眾生無。則是二空有何過耶。故疏中雲定無著斷。以執定故非緣生無。亦應破雲。約計實我。此我非有。隨世假我此我非無故說俱無。亦非當理疏第三門竪明中。言有人答問者。即水南善知識。答燕國公張說問雲法在前佛在前答雲。法在前諸佛所師所謂法故。便被難雲。若爾最初成佛前無佛說何由悟法。答雲。自然而悟。如月令中獺乃祭天豈有人教。燕公大伏。疏亦為應機者。嘆其善對。寧加置記者。為順經文。從若有初佛下。出不及置記所以。既有初佛佛數難窮。如來具足一切種智直舉初佛則可示矣。故雖善對未息難源。疏何法者染淨一切法者。即如真妄前後之難也。初會略明初地當廣。疏第四門徵世間所從中。其諸邪見初卷已廣。器界生死共因者出現品說。三謂三災但壞器界不壞有情。先令有情生上界竟。方壞器界故。四器界因無永斷者。如染剎之因。已亡不復更修染因招染剎也。有情染因雖滅陰識不滅。五器界斷而復續者。約招成壞之剎。壞後更成。有情若舍異生之性。終不更為凡夫矣。然此與四似當相違。而四則器界約因斷果不生。有情因斷果不失。五器界約果斷果更續。有情約妄因已斷妄果不續。疏謂若許有終必有始故亦如初地。疏中論雲。大聖之所說等即本際品偈此中初偈引教立理。顯無始終。次二句仍上遣中。以無始終可待對故後兩句遣其先後略有三義。謂應有問言生死二法為先生後死。為先死後生。為生死一時一時名共。今且總非。下有偈出非所以雲。若使先有生後有老死者。不老死有生。生不有老死。若先有老死而後有生者。是則為無因。不生有老死。釋曰。前偈破先生後死。生必因死。今先有生則不因老死而有故。云不老死有生。則亦令生無有老死。先獨生故。後偈破先死後生。生是死因。今死在前則為無因矣。次破一時偈云。生及於老死不得一時共。生時即有死。是二俱無因。釋曰。以生不因死。死不因生故。後結法空雲。若使初後共是皆不然者。何故而戲論。謂有生老死。疏既言本際下疏釋論。正為證有始終之邪見故。疏又有偈云。此即邪見品破有邊等偈後。前已引竟。疏上諸邪見下總結上意。言菩薩善知問答者。具四種答。一正是置答。二如說生死無有始終是一向答。三如雲眾生器界五種不同是分別答。四若有問雲。世尊約何法說我。何法說眾生。應答言。約假名說我。約因緣說眾生。是名隨問答。若通前七以辨多聞。問答居然可知。餘可思准。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四十五

 

上篇: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下篇:大華嚴經略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註音版】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

華嚴經決疑論序 東方山逝多林寺比丘照明撰 北京李長者...

法華玄義釋籤

釋籤緣起序 君山除饉男普門子屬辭 四教成列,開合之旨...

阿彌陀經義述

阿彌陀經義述 慧淨述 阿彌陀經(此雲無量壽,後秦羅什...

法華宗要

法華宗要 元曉師撰 將欲解釋此經。略開六門分別(初述...

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

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卷上(一名阿闍世王品) 西晉月氏三...

【註音版】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

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 裴相公問師曰。山中四五百人。幾...

佛說緣本致經

佛說緣本致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

【註音版】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四恩品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四恩品...

八識規矩補註

八識規矩補註序 八識頌凡八章。文略而義深。乃集施頌...

佛說見正經

佛說見正經(亦名生死變識經) 東晉天竺三藏竺曇無蘭譯...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序 御製 大朴既散,有為遂作。名...

【佛教詞典】二無知

(名數)小乘有部所說,一、染污無知,即一切之煩惱。...

【佛教詞典】弓

梵語 dhanus,巴利語 dhanu。音譯馱怒沙。為古代印度之...

商人與龍女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善良的商人,他驅趕著八頭牛,到一個很遠...

念了一輩子的佛,現在不念了

我這次到太原,見到一些六七十歲的老人家,念了一輩子...

為什麼有人預知時至要往生卻沒走

問: 有人預知時至要往生,叫來佛友助念,但幾次都沒走...

佛為何說「富貴學道難」

問: 四十二章經裡面有佛說二十難,其中之一是富貴學...

學佛的三種目的

學佛的目的總結起來有三種: 一是追求今生的福報。 健...

七心訣

心善 善良是養生的一大營養素。一個人行善事,能經常...

如何成就一心不亂

九心住(欲界定) 一、內 住 於一切外境攝心令住內境。...

如果有人不理解素食,你可以這樣回答

01. 只要心地善良就好了,為什麼一定要吃素? 答:聽...

在名號中化解我們凡夫的心

因果輪迴是正知正見,如果撥無因果就是大邪見。所以我...

理淨法師:「網絡遊戲殺人」是否有罪業

網絡遊戲本身是虛擬的世界,應當與我們的現在生活有很...

聲聲木魚的力量

大約二十一年前,本人有一天和一位朋友在蘇州近郊登山...

上山的和下山的

上山的和下山的 在同一條石板小道上,上山的和下山的...

【視頻】《妙法蓮華經》天台山佛學院快誦

《妙法蓮華經》天台山佛學院快誦

【視頻】《文殊菩薩十大願》聆志居士念誦

《文殊菩薩十大願》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