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二十九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又究此四下。第四無作四諦。文中亦三。初總明。言非唯但空者。揀上無生但顯空義。便為真實正是所宗。二今了下別示四相。陰入皆如者。前雲即空。今雲即如理已別矣。又言無苦可捨非是空故。無有可捨今體即如。如外無苦何所捨耶。此句言如如尚似空。集言無明塵勞。皆即菩提。豈同前空苦。菩提體外無別可斷。不同無生空無可斷。前則空中無華云何可摘。今則波即是水不得除波。下二諦例然。生死即涅槃。非是體空無生滅也。邊邪皆中正者。非離邊外別有中道。非離邪外別有正道。亦非無邊無邪無可修也。細尋可見。勿濫無生。故涅槃四諦品雲。若知如來常住名修習苦。若知法常是名修集。若修滅者。若多修空名為不善。何以故。滅壞一切法故。壞於如來真法藏故同於外道。若有說言。有如來藏雖不可見。若滅煩惱乃能得入。若發此心一念因緣。於證得中而得自在。結雲以如來秘密藏者。即是滅諦。道聖諦者所謂佛法僧寶。及正解脫。若能一念發心見如來常住無變。法僧解脫亦復如是。名修習道。上皆無作四諦意也。
疏。無苦無集下第三束歸一諦。一實諦義亦是涅槃十三文。文殊問佛。世尊第一義中有世諦不。世諦之中有第一義不。如其有者即是一諦。如其無者。將非如來虛妄說耶。善男子世諦即第一義諦。世尊若爾則無二諦。善男子有善方便。隨順眾生。說於二諦等皆一諦義。亦下文殊問言。所言實諦其義云何。答雲實諦名為真法。若法非真不名實諦。又名無顛倒。又無有虛妄名曰大乘。是佛所說非魔所說。又言善男子實諦者。一道清淨無有二也。善男子有常有樂有我有淨。是則名為實諦之義。
疏。故斯一品下第二會經結示。上第三段中。言此經正同無量四諦。且從一義耳。今則具結通具四種也。故上疏雲而文義包博言含性相。相即生滅及與無量性即無生。及與無作。相以廣狹成二四諦。性以空實成二四諦。經宗必融舉一收四方是經旨。以四種四諦義出諸師故。疏闇用使合經文不標名目。恐驚常聽。結歸二對順常經論。或名有作無作。或名有量無量。今之結意有作即生滅。有量同無生。於有量上說無生耳。餘二名同五地十重。至文自見。今略示名。一善知俗諦。二善知第一義諦。三相諦。四差別諦。五成立諦。六事諦。七生諦。八盡無生諦。九入道智諦。十善知一切菩薩地。次第成就諦。乃至善知如來智成就諦。
疏。答以名雖在小等者。通此一問有二意。一四諦包含故。二開權顯實故。今初名雖在小者。經中多言為求聲聞者說四諦故。義通大小。即生滅無生等。言事理具足者。如十二緣但事而無理。今滅諦是理十二因緣名廣事略。事亦不具。但有苦集而無道故。六波羅蜜但顯此出世間無世間故。但有道滅無苦集故。謂苦集二諦下出具足相。言世界有異。此獨無改者。十方諸佛出世教化皆令捨於世問證涅槃故。三世同然。故涅槃雲。我昔與汝等不識四真諦。是故久流轉生死大苦海。況無量無作下收後二重。但用前二性相具足大小包含。況加此二一實之旨。於是乎在。
疏。又為破計下。第二開權顯實故。以諸經等多說四諦為小。今開此局名周法界。亡所執相即入無生。引入一乘則會真實。況六度等而不周耶。五正釋文。
疏。如睫毛者全是俱舍頌云。如以一睫毛置掌人不覺。若置眼睛上為苦極不安。凡夫如手掌不覺行苦睫。智者如眼睛。緣極生厭怖。從而復以苦等者。即法華經第一雲。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深入諸邪見以苦欲捨苦。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
疏。有業惑者。繫縛三界者。然三雜染業惑為集。別有多門總不出二。
疏。煩惱名諍即俱舍論雲。煩惱名諍觸動善品故。今滅煩惱故名無諍。
疏。非唯滅惑而已者。如成實等亦說滅者。譬如燈滅則膏明俱竭。無復別有一實盡處也。肇公亦用此言。實則滅惑所顯法身常住有實體也。故涅槃第四迦葉問言。如佛所言如燈滅已無有方所。如來亦爾。既滅度已亦無方所。佛告迦葉。善男子如人然燈之時。燈器大小。悉滿中油。隨其油在其明猶存。若油盡已。明亦俱盡。其明滅者喻煩惱滅。明雖滅盡燈器猶存。如來亦爾。煩惱雖滅法身常存。下文又云。如燈滅者是羅漢涅槃。又四諦品雲。若言修習空法。是名不善。滅壞一切如來真法藏故。同於外道。故知滅體法是真實故。次雲自性住者。證成上文體真實義。則體真實揀非虛妄及非空無。自性住言即是法住法正位也。本來寂滅即成上文自性住義。
疏。集中病源者。謂有攀緣者。即淨名第二云何謂病本。謂有攀緣從有攀緣即為病本。下文云何斷攀緣以無所得。若無所得則無攀緣。釋曰。正引病本無得因便。
疏。惑由妄起故。分數塵沙等者。即大般若中般若波羅蜜多清淨若色清淨。若一切智智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故無二分是一分耳。是以生公雲。萬善理同而相兼亡異而域絕。善因伏惑成別故。有八萬行名。行雖參差俱果菩提。總由一理以統之故。何有二分。理不可分如虛空故。
疏。所之在滅者。滅為最上之者適也。道能證滅故為上行。此言在於周易。故謙卦雲。地道卑而上行。噬嗑卦彖辭雲。柔得中而上行。注雲。上行謂所之在進也。凡言上行所之在貴也。今借此文勢。
疏。言觀方謂觀四諦也者。即涅槃三十六迦葉品中雲。如恆河邊有七種眾生。一者沉沒。二者沒已還出。出已覆沒。三者沒已卻出出已不沒。四者出已觀方。五者觀方已去。六者出去淺處則住。七者到彼岸廣有合文。今但取第四觀方一義。經云。是名第四遍觀四方。四方者即是四諦。釋曰。能觀四諦即是道諦故。道名觀方。
疏。更有四方如十定品者。即第四十二阿耨達池喻中合池四方雲。佛子何者名為菩薩四方。所謂見一切佛而得開悟(一)聞一切法受持不忘(二)圓滿一切波羅蜜行(三)大悲說法滿足眾生(四)釋曰。若觀此四。為菩薩道也。
疏。生老病死猶四山。臨人等者。涅槃二十九中釋八喻。非喻雲。云何非喻。如我昔告波斯匿王雲。大王有親信人。從四方來各作是言。大王有四大山。從四方來欲害人民。王若聞者當設何計。王言世尊。設有此來無逃避處。唯當專心持戒佈施。我即讚言善哉大王。我說四山即是眾生生老病死。生老病死常來害人。云何大王不修施戒。即其事也。故賢與不肖。豪強羸弱同為四遷。一無脫者。梵王帝釋貧窮下賤。堯舜桀紂三苗四凶。併歸灰壞皆為苦依。
疏。從惑生惑業者。即俱舍頌具雲。從惑生惑業。從業生於事。從事事惑生。有支理唯此。此偈六地當釋。今但要此句從惑生惑者。謂從愛生取也。言從惑生業者。即從取生有及無明生行。事即是苦。今但說集唯舉惑業。
疏。蠟印印泥者。涅槃二十九下當廣釋。次下疏文即彼經文。今當略引。經云。善男子如日垂沒山陵塠阜。影現東移理無西逝。眾生果報亦復如是。此陰滅時彼陰續生。如燈生暗滅燈滅暗生。善男子如蠟印印泥。印與泥合印滅文成。而是蠟印不變在泥。文非泥出不餘處來。以印因緣而生是文。現在陰滅中陰陰生。是現在陰終不變。為中陰五陰。中陰五陰亦非自生。不從餘來因現陰故生中陰陰。如蠟印印泥印壞文成。名雖無差而時節有異。釋曰義至下釋。今意在破印耳。陰即是苦。若證滅理。現在之陰不為後因。後陰不生即破印也。
疏。照實則生死可盡者。此正立理故。中論下引證。先舉偈文即邪見品。先有偈云。若世間有邊云何無後世。若世間無邊。云何有後世。上反釋之。次雲。五陰常相續猶如燈火焰。以是於世間不應邊無邊。釋曰。以緣生性空故。不屬邊無邊。復次如中百觀說真法及說者等。此約相說。不遇因緣則生死無邊。遇則有邊。此有三事。一真法如良藥。二說者如良醫。三聽者如可治之病。若具此三煩惱病癒。生死可盡。盡即是有邊。不具此三煩惱浩然生死無畔。斯則無邊。故結雲非有邊非無邊也。
疏。謂三事難得故下。疏釋上偈。即影公意。彼疏雲難得故非有邊。難得故非無邊。言猶難見故。取意釋。夫言難得非全不得。若全不得一向無邊。今有得者得則有邊。以難得故則無邊耳。此亦約一人而說。若總望一切難有其邊。疏業寄於集者。設修善業。有漏心修。是寄於集諦因盡報謝。故云還亡。無漏心修是寄於道。道符於理直趣菩提故。疏二十五有各一分者。頌云。四洲四惡趣。梵王六欲天。無想五那含。四空並四禪。廣如涅槃十四。
疏。數體即集者。有為之法總名為數。亦心數也。今總中取別雲即集也。
疏。無一理以貫之則業惑萬差者。生公雲。凡順理生心名善。乖背為惡。萬善理同而相兼亡。異而域絕。即斯義矣。疏未入忍來常有墮性者。俱舍雲。煖必至涅槃。頂終不斷善。忍不墮惡趣。第一入離生。四善根中第三善根方免地獄。故知苦依之身地獄性矣。
疏。同淨名五受陰洞達空者。即迦旃延章。謂不生不滅是無常義。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諸法畢竟無所有是空義。於我無我而不二。是無我義。法本不生。然今則無滅是寂滅義。今唯要第一句。至第三會當廣分別。生公雲。夫苦之為事會所成者。豈得有哉。是以言五受陰空是苦義也。五受陰苦之宗也。無常推生及滅事不在一。又通有漏無漏故言諸法苦。以即體是無義起於內。又得無漏者。不以失受致苦。故唯受陰而已也。洞達者苦以空為其體故。洞達無所起者。假會之法宜配起也。
疏。愛見等者。愛見羅剎前已釋竟。二地經云。身見羅剎於中執取。將其永入愛慾稠林。言妄體本空故。無可取者由二義。一段前名執取後名無所取義似相違故。
疏。牒釋下引中論釋無所取。即是行品。行即是陰。謂小乘人為菩薩立過雲。若一切法空。何以佛說虛誑妄取。若有妄取法則不空故。偈云。如佛經所說。虛誑妄取相。諸法妄取故。是名為虛誑。故論主舉偈以答。即如今疏所引偈。是此答意雲。由不了空。無所取中。而生取著。故云妄取。若有可取不名妄取。明知。說於妄取正為說空。如責翳人妄取空華。正為顯華是非有故。
疏。滅性離言者。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故。道令言離者。亡心體極離言契滅故。
疏。無為無因而體是果者。即涅槃師子吼品雲。涅槃無因而體是果。若涅槃有因。不得名為般涅槃也。謂涅槃之體畢竟無因。如無我我所故。亦如俱舍無為無因果。謂六因無五但有能作故名捨因而體是果。則離系果菩提之道。望此亦因者要得菩提證涅槃故。此菩提亦名為因。是果中因故。滅理涅槃亦是因家之果。又是菩提果家之果故。
疏。非習道學浮沉而不已者。亦涅槃三十二師子吼品。恆河七人之意。習道是法學。浮是喻。經中因師子吼問。若一切眾生乃至闡提定有佛性。即當定得無上菩提。何以一切眾生不得涅槃。若有佛性力故何須修習八正道等。佛便讚歎。謂舉此喻。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恆河邊有七種人。若為洗浴恐怖賊寇。或為採華則入河中。第一人者。入水則沒。何以故羸無力故。不習浮故。第二人者。雖沒還出出已覆沒。何以故。身力大故則能還出。不習浮故出已還沒。第三人者。沒已即出出便不沒。何以故。身重故沒力大故出。又習浮故出已即住。第四人者。入已便沒。沒已還出。出已即住遍觀四方。何以故。重故則沒。力大故還出。習浮即住。不知出處故觀四方。第五人者。入已即沒沒已還出。出已即住住已觀方。觀方已即去。何以故為怖畏故。第六人者。入已即去淺處即住。何以故。觀賊遠近故。第七人者。既至彼岸登上大山。無復恐怖離諸怨賊。受大快樂。善男子生死大河亦復如是。有七種人。畏煩惱賊故發意欲度。此下則義引經文。第一者。謂出家披衣。隨逐惡友聽受邪法。撥無因果即一闡提。沒生死河不能得出是第一人。第二人者。欲度生死斷善根故沒。親近善友得信心故出。又遇惡友復斷善根。故覆沒也。第三人者。斷善根故沒。近善友得信心故出。信如來常住修習淨戒。讀誦書寫十二部經。堅住施慧故名不沒。修戒施慧即是習浮。第四人者。出沒與住皆同第三。但合觀方。雲觀四方者。四沙門果。第五人者。餘義同前。但即去者。心無退轉是住無退轉已即便前進。前進者謂辟支佛。第六人者。前喻之中但云入已即去。及至合中亦同第五。皆有沒出住去。去至淺處則住者。謂諸菩薩欲為度脫諸眾生。故住觀煩惱。經云第七人者。發意欲度生死大河。斷善根故於中沉沒。親近善友獲得信心。得信心已是名為出。以信心故。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十二部經。為眾生故廣宣流佈。樂於慧施修習智慧以利根故。堅住信慧心無退轉。無退轉已即便前進。既前進已得到彼岸。登大高山。離諸恐怖。多受安樂。善男子彼岸山者。喻於如來。受安樂者唯佛常住。大高山者。喻大涅槃。善男子是恆河邊如是諸人。悉具手足而不能度。一切眾生亦復如是。實有佛寶法寶僧寶。如來常說諸法要義。謂八聖道大般涅槃。而諸眾生悉不能得。此非我咎。亦非聖道眾生等過。當知悉是煩惱過惡。以是義故。一切眾生不得涅槃。釋曰。是知眾生雖有佛性要須修道。方至彼岸。
疏。身與煩惱互為依止展轉無窮。即涅槃四十納衣梵志問言。如瞿曇說。無量世中作善不善。未來還得善不善身。是義不然。何以故。如瞿曇說。因煩惱故獲得是身。若因煩惱獲得身者。身為在先煩惱在先。若煩惱在先誰之所作。住在何處。若身在先云何說言因煩惱得。是故若言煩惱在先。是則不可。若身在先是亦不可。若言一時是亦不可。先後一時義俱不可。是故我說一切諸法。皆有自性不從因緣。下經答雲。善男子汝言身為在先煩惱在先者。是義不然。何以故。若我當說身在先者。汝可難言。汝亦同我身不在先。何因緣故而作是難。善男子一切眾生身及煩惱俱無先後。一時而有。雖一時而有。要因煩惱而得有身。終不因身有煩惱也。釋曰。上有三關先後一時。佛捨前後而用一時。恐難一時故。自遮雲。汝意若謂如人二眼一時而得。不相因待。左不因右右不因左。煩惱及身亦如是者。是義不然。何以故。世間眼見炷之與明。雖復一時。明要因炷。終不因明而有炷也。釋曰。此佛一答。一時因緣二義並成。故今疏雲。身與煩惱互為依止。互為依止言即俱時義。非為因身有煩惱也。謂因煩惱而得有身。能生煩惱。復依身住亦不應難。未有身時煩惱依何。故云互依。二互因依展轉無際。若證滅理因惑不生。惑既不生身從何得。非唯身滅證於不生。展轉之見亦皆寂滅。
疏。道名廣大性者。無不在者。然道無不在亦是莊子。東郭子問於莊子曰。道何所在。答曰。道在瓦壁。曰何下耶。莊子曰。道在屎尿。曰何愈下耶。曰道無不在。彼以虛無自然為道。無法不是虛無自然故無不在。今以類取。則真如寂滅無所不在。道符於滅何所不在。
疏。則知密訓等虛空世界為主攝伴亦然者。此有兩重。一即釋迦在此為主。攝密訓等為伴。則在密訓為主。攝娑婆等為伴亦然。方是一佛之諦。二如此佛諦名。既主伴無盡。則密訓等他佛為主。諦名亦然。
光明覺品第九
疏。前但名諦別遍等者。如名號品如來於此名悉達等。在密訓等名則不同。十方例然。諦名亦耳。此是一重別遍。二者名遍而非是諦遍。諦遍而不是名遍。故云名諦別遍。言今此一會即遍法界者。經云。如於此處見佛世尊。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彼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世界閻浮提中。亦如是座。此是總遍相也。對上二別亦有二總。一總遍諸處。二主伴時處等總皆遍也。言同時者無前後也。言同處者。此有二處。一者約主。同在普光明殿。二者約伴同居金色世界等。言同眾者亦有二眾。一約主佛。十剎塵數菩薩圍繞。二約伴眾。謂文殊等諸來菩薩。亦各領十佛剎塵故。言同說者。一切處文殊同時發聲。而說頌故。法界皆同說十信故。言同遍者。結上諸同。謂主伴時處皆悉遍也。
疏。七圓遍故者。問此與第六有何異耶。第六亦名諦別遍。今亦云差別方能遍。第六雲一會即遍。今此亦。雲無差別一切遍。二相難分。答曰。細尋方別。前是總別對。此是圓別對。二處別則大同。而圓總則異前。言總別者。別則此界他界各各不同。總則處處皆同此一今圓別者。別則要有差別方能遍故。若不差別不能遍也。圓則不要差別而能週遍。能週遍之法一一圓融。故云無差別。一別一切別即圓融遍一切。上一切字是主伴處眾。是能遍之一切。下一切字。但是所遍一切處耳。而言圓融者。一會即是彼一切會。亦非此會處處到也。即此即彼即一即多。故云圓融。又第六約所遍處以論總別。東名非西名所遍別也。此會即彼會所遍處總也。七約能遍以論圓別。要將差別之法方能普遍。是身名別也。今是圓融無差別之法。即能遍故名為圓也。前之別如列宿遍九天。此之別如一月落百川。故前雲別則二處大同。大同者有小異故。前之總如一雲之滿宇宙。此之圓如和香之遍一室。故云總圓誠有異也。
疏。第二釋名。疏中先得名後若從開下釋名。前中先開者。正有三重義含四對。一二光。二二覺。三能所。能所中義分為二。一上二光能所。二下二覺能所。從如來放身光下。二別示上來四對之相。謂分二光各屬文殊及佛二覺。別配身智二光。而二光中各有兩重能所。謂如來放身光能照也。照事法界即所照也。令菩薩覺知即能覺也。見事無礙是所覺也。所覺即照所成益。上即長行中事。二文殊以智光即能照也。雙照事理即所照也。令眾覺悟即能覺也。法之性相即所覺也。所覺即照所成益。即偈頌中意。
疏。二合中下。合上四對。義有五重。文有六節。一合二境。即前所照。若事理不融餘皆不合。故先明之。言故得一事。即遍無邊而不壞本相者。即前所覺見事無礙。二身智無二者。二合二光也。引涅槃證者。瑠璃光菩薩放身光明。文殊乃雲。光明者名為智慧。則知二光不別。即第二十一經。三知悟不殊下。合二覺也。謂前身光照文殊等覺知如來光照我剎。然文殊等知是無知之知。故名悟心之知。知事即理二覺合也。不同凡小取事理相。四又此二光不異覺境者。即合能所也。二種能所一時雙合。則能照所照能覺所覺。皆性融故舉一全收。五此三圓融唯無礙之法界者。總融上三也。上雖四對體唯有三。謂能覺之光所照之境。所成之覺。三對六法舉一全收為一法界。此上五重合竟。六雖平等絕相下。結成品名。上開多約相。合多約性。即開即合不壞性相。故云光明覺也。
疏。又釋名並是品宗等者。立名從所宗故。來意辯意趣故。故賢首以此釋名。為其品宗。以此來意為其意趣。
疏。第四解疑難者。文有三重。初一具疑難。光何時放滯二途故。從若說名諦下。躡跡申難。答中初指前決其所疑。從但前二品下。二為其解難。謂前二品未要放光。故前不明。此中始要故此方說。此中菩薩即是牒前。故前十方一一別說。此則併牒。二光照百億下。唯難無疑。三又疑雲下。光明既窮法界。唯疑不難。但疑金色等何所在。故是不決耳。疑意雲。此界放光而金色等。去於此界各十佛剎。今若主佛至東十佛剎處放光。則是文殊所從之剎。若更至東十剎。金色乃在放光之西。九方例然。故云金色更在何所。舉初為例九色例然。後當剎下答。答意雲。主剎向東放光。餘之十剎一時向東。主剎如車轂。十方金色等。則如輻輞。車轂若移輻輞皆移。故下經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世界皆有百億閻浮提一切如來。亦如是坐。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薩。所從來剎謂金色世界等。如向東既爾。遍餘九方亦然。故主與伴一時俱遍。既遍法界總是娑婆。亦遍法界。皆是金色遍法界。皆是妙色十色皆遍。且依此會餘會遍等。已如玄中。第五釋文。
疏。智論雲。足下放者。身得住處故云於足。即第九論釋經。從足下千輻輪相中。放六百萬億光明。表說六度故。義有兩意。此是初意。第二意雲。復次一身中。雖頭貴而足賤。佛不自貴光不為利養。是故於賤處放光。彼約教相故作是釋。今文約表故不正用。即是第二最卑微故攝之。
疏。第二光至分齊。疏文有三。初明光至節數。二然非多下。揀非三唯一。下顯正於中三。初正明一光頓照。二隨機心現。下次通難。難雲。既一時頓照。何以有二十六節等耶。釋雲。隨機見故。三在佛文殊下揀濫。云何濫耶。上釋妨中文有三節。一權機節節見。二光節節照。三文殊節節至。如第一百億內機。則非百世界中機。百世界中機。則非千世界中機。則應第一節中文殊如來。非第二節中文殊如來故。今釋雲。唯第一機節節。互非下二節節皆遍。如第一三千佛光。即是第二乃至遍法界光。文殊亦爾。正遍第一節。文殊即遍法界。而節節見者。但由機感故云百川各見。機復有差。若未入法界節節不同。已入法界皆如文殊諸節頓見。
疏。俱舍雲四大洲日月等者。此文易了。總以喻顯。一小千界如一千錢。一中千界如千貫錢。大千世界如千箇千貫。而但取於初禪為數。已上不說。若舉二禪已上則不同一成壞火災所壞唯初禪故。故正理三十一雲。小光等天非小千界攝。積小千為中千。積中千為大千。亦不攝彼。疏長阿含十八下。二例同餘文。下引二經四論。並同俱舍。俱舍是十一。瑜伽第二。智論第十一。雜集第六。顯揚第一。
疏。然顯揚第一明三千世界三災所壞者。即刊定記意。上即論文。故如論釋三千。意雲如是三千三災所壞。謂水火風。故知初禪已下即刊定取意解釋。謂火災壞初禪。水災壞二禪。風災壞三禪。明知說小千。但數初禪若數中千即數二禪以二禪量等中千故。若數大千即數三禪。三禪量等大千故。是知有百億初禪。有百萬二禪。一千三禪。唯一四禪。然若語量即是向說。所引文證義則不成。以言三千皆許三災壞故。若中千數於二禪。二禪即火災不壞等思之。正義如前引俱舍正理已釋。
疏。金光明經直至非想者。經云。是諸人王手擎香爐供養經時。其香遍佈。於一念頃。遍至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乃至百億非非想天。言今依二經者。即金光明。及此經文。約有處所。但至色頂約該地法遍於四空。四空無處。隨處得果。如在欲界得無色定。即於欲界而受果報故。無別處攝在二界。然皆通於二十八天。若爾與諸經論云何會釋。意雲。且如二禪直語其量。等小千界。一三禪量。等中千量。一四禪量。等大千量。三千如次上為下蓋。譬如夏雲普覆九洲。若以洲取則有九雲。若以郡取則四百餘雲。若以懸取千數未多。或言一雲普覆萬國。或言萬國各有夏雲思之可知。
疏。俱舍雲。阿耨達池岸者。即第十一論釋無熱池。意雲。於此池側有贍部林。其形高大其果甘美。依此林故名贍部洲。或依此果以立洲號。論更不釋。有云。以此洲南狹北闊樹葉頭大後小。似此洲故。未見有釋。若立世阿毘曇雲。樹在此洲之南。瞿耶尼亦云瞿陀尼。瞿即牛也。陀尼貨也。北洲新雲俱盧。餘可知。
疏。若以小數計有萬億者。小數即下等十十變也。謂十小千為萬。百小千為億。千小千為中千。已有十億。更千中千為一大千。一千中千即有千箇十億。故為萬億。疏今約中數者。謂從千已上方百百變之。謂百小千方為一萬。千箇小千為中千。方是十萬。十箇中千始為百萬。方是一億。既十中千為一億。今有千箇中千。故有百億耳。故唐三藏下二引證。既譯百億為百俱胝。俱胝存其梵言。億是此語故。二義同。次引測公三種俱胝。證百億為百俱胝。言或至百數者。即三千有百億是也。以千萬為俱胝故。或至千數者。以百萬為俱胝。謂小數數之。中千有百萬箇小千方是一億。今大千有千中千。故為千億。或至百千者。即以十萬為一俱胝。故中千已有百俱胝。千箇中千方為大千。大千則有百千俱胝也。故疏雲。唐三藏譯。是千萬為俱胝。故三千有百俱胝。俱胝即億。疏又依俱舍下。三會釋俱胝不同。言俱舍譯洛叉為億者。亦是十一論釋水輪雲。次上水輪深十一億二萬。下八洛叉水。餘凝結成金。初以唐言雲十一億二萬由旬。下句梵語云下八洛叉水。則八億由旬為水。三億二萬由旬為金。故知洛叉為億也。下阿僧祇品雲。一百洛叉為一俱胝。則俱胝義當於兆。良以。俱胝有三等故。則俱舍洛叉雲億。當十萬雲億。下云一百洛叉為一俱胝。則當千萬雲億也。
疏。約微細門融三世者。一中頓具一切諸法。炳然齊現名微細門故。說一相之中具餘七相。如在母胎即具餘七。今在成正覺相中具餘七相也。故言融三世者。亦即十世隔法異成門。受生是過去。涅槃是未來故。
疏。亦非能照是報者。揀濫釋也。可知。言二不並故者。報處見化。見化不見報非謂報化並現故也。疏非是多處各有會者。亦是揀濫。恐人誤解若多處有會。似如十人為會十會在一室中。一燈照了。令人頓見十會百人今不爾也。一會遍一切處者。如於一室懸百面鏡。中有十人共為一會。則百鏡中有百會也。思之。疏一切處文殊。略申三義者。第一約文即是以應就機。令百川中一時見月。言各各皆說當節之偈者。如百億內。同說若有見正覺偈。第二節內。同說眾生無智慧偈。然有四句。一一切處文殊同說一偈。是一切即一。二但一文殊十節說偈。是一即一切。三各於佛所即一唯是一。四諸處文殊各偈不同。即是一切中一切。疏二一文殊從一處東來下。第二釋約義。復語其實德。如前溪之月即是後溪。及千江百川之月。全入前溪。所以爾者。一切處月不離本月故。本月落溪。則千處俱落。第三約表者。文殊主般若門。若約觀照般若。智了萬境無非般若。若白日麗天無物不照矣。若實相般若無法非實相體故。無非般若。猶水全遍波無波非水。即大般若云。般若波羅蜜多清淨故色清淨。色清淨故一切智智清淨。何以故。若般若波羅蜜多清淨。若色清淨若一切智智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通於觀照及實相也。二正顯偈。疏然觀資理成等者。以賢首有上二意。各別科文。初約境顯理中。十偈為三。初一法超情表。次八會事歸理。後一事如理融。成前一會。即一切會等事無障礙也。二約心令泯絕諸見。依此釋經十偈為六。初之二頌頌於放光佛。令離見。次一頌會前光所照處。以明離見。三有三頌會前所現本法會等。以明離見。四有二頌別會諸菩薩大眾。以明離見。五有一頌會前所照眾生。六末後一頌明前法會週遍所由。今疏意明不為兩般合成一釋。顯理離見二義相成。故總出所以。雲觀資理成。若不見理不成觀照故。理由觀顯者。不得觀照安能會理。理無廢興弘之由人。故觀成契理。諸見自亡故合為一釋。皆帶顯理破見之義。一一具於逼別二意故。初偈反顯明違理起見為過失生。後九順。明會理則理顯而見息也。
疏。本無有著誰為無著者。如黐膠粘人則有著不著之者虛空不粘。誰為不著空中膠者。
疏。情盡理現即名作佛者。此順禪宗即事理無礙門也。約普賢門。正是華嚴即事事無礙門也。約行布說。此為千里之初步也。
疏。亦顯光所照處以明離見者。上約通明。今約別說。令離妄動即是破見。知真法界不應動故。即是顯理。此句全是大般若曼殊室利分。經云。若菩薩不動法界。知真法界不應動搖。不可思議。不可戲論。如是能入一切相也。言不動而了故成勝智者。此句觀益。諸偈雖同皆是。佛果差別之德。而皆與於觀相相順故。稱不動而知。以釋當成勝智。
疏。我即法性更不證入下。釋上平等即無能所。故曰無住。然有二意。一上二句明一性不分。故無能所。猶如一指不能自觸。二法性無性復何所入者。明性空故無能所入。亦如虛空不住虛空。此亦大般若曼殊室利分意。彼經云。佛告文殊。汝於佛法豈不趣求。文殊言。世尊我今不見有法非佛法者。何所趣求。釋曰。此即一性意也。次佛問雲。汝於佛法已成就耶。文殊答言。我都不見法可名佛法。何所成就。釋曰。即性空意也。次佛又言。汝豈不得無著性耶。文殊答雲。我即無著。豈無著性復得無著。釋曰。即今疏雲。我即法性更不證入。
疏。故般若文殊分雲下引證。前即闇用二意。今即顯證無住。是彼次後經文。
疏。智論答雲。平等即是三寶者。即八十五論。亦是經文。須菩提問佛。若無差別云何有三寶。佛答。即今疏文。
疏。又上第三偈下。收上四偈成一不二法門。即淨名經寂根菩薩曰。佛法眾為二。佛即是法法即是眾。是三寶皆無為相。與虛空等。一切法亦爾。能隨此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疏下經云。無上摩訶薩遠離眾生想者。即第十六經。無上慧菩薩偈下半雲。無有能過者。故號為無上。今無生可壞即離眾生想。疏謂一與多下。上標舉二門。今正將緣起相由所以。釋一多相容之門。此中大意凡所知所起即無有力。若能知能起即是有力。廣如玄文。疏由此緣起下。結破靜法。彼雲。此偈了一多平等。謂解多由一起。解一由多生。無一不成多無多亦無一。了彼一多相由生起。一多之念息。一多相平等。此會差別歸平等性。理事無礙非事事無礙。應審思其文。勿謬解也。釋曰。今疏即賢首意。此公破師言。是謬解故。今結示即符昔大義中之一也。此公意雲。是理事無礙者。以例前諸偈。多約會事歸理。一切平等拂諸見故。不合是事事無礙故。今先出此偈本意。言由此緣起成前平等者。上云本會則住無所住。新集則入無所入等。皆平等義。何以得此皆平等耶。特由緣起互相由故。且如本會。與彼十方新集之會。共成緣起由因。本會有十方故。十是所起。所起無體即是本會由因。十方說本會故。本是所起。所起無力故入十方故。由緣起成前一切皆悉平等。言由前平等成此緣起者。謂一有定性不由於多。多有定性不由於一。今由一無定性。假多而起。多無定性。由一而生。故由無性平等之義。方成緣起。若有一可一此是自性一。若有多可多此是定性多。若是定性多。多不因於一。若是定性一。一不因於多。今由多故一。此一不自一今由一故多。此多不自多。多不自多。此多則無力。此一不自一。此一則無力。無力隨有力。一多互相收。故隨一佛會即一切佛會。法界一切會即是一法會故。此一法會不動而常遍。不分而常多。前後互相成如何不信。故賢首雲。緣起法界理數常。爾。應細深思自當見耳。觀此疏文。似此弟子當聽之時。早已不受特令深思故。
疏。結云不信事事無礙恐未著深思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二十九
上篇: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下篇:大華嚴經略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