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七十九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七十九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

疏。答第二會所行問者。以不思議法品中出現即第二會所行故。疏二釋名者。疏文分三。初正釋。二若唯約化下結彈古義。三若來即出現下會六釋。初中四。一總釋。二如來雖下結前生後。三若依法身下別釋。然法身若約報上論法應雲真如出纏是法身出現。今以出纏為報。直就體上故。雲如理常現。餘二可知。四今以新佛下融通會釋。於中二。先會三身十身。後會品名證成前義。前中有三。初以法報相對。二真應相對。三結融三十。今初。言新佛舊成曾無二體者。以報就法如出模之像。像本舊成故無二體。言新成舊佛法報似分者。以法就報如金成像。金像似分以有未成像金故。今成像竟似分二矣。前對是非異。此對是非一。非一即非異故。言似分竟無二體。

疏。無不應時下。第二真應相對。以辯融通。法報皆真體上常用故。即真成應用不離體故。即應而真。

疏。三佛圓融下第三結融三十。謂以三佛收十佛。不出三身。三身既融。十身即三自體無礙故。辯應成下結成正義。

疏。是以晉名下第二會品名。二經品名即為二別。先會晉經。初二句總標。以將晉經用成前義故。有是以之言雖是義加者。梵本無故。後以應雖從緣下釋性起義順應現義。於中總有六義。證成性起。今初。立理即不相違門。然出現義亦名緣起。亦名性起。若取相說覽緣出現故名緣起。謂由眾生業感如來大悲而出現故。八相成道從法性生故名性起。今以從緣無性緣起。即名性起。又淨緣起常順於性。亦名性起故云應雖從緣不違性故。

疏。無不從此法界流故者。第二引梁論證成。即相成門明性成於緣故。此性起自有二義。一從緣無性而為性起。二法性隨緣故名性起。前段即初義。今段即後義。亦應雲無不還證此法身故。此乃緣智相成即緣成性。即是前義。但前取無違。今取相成是故此為相成門也。

疏。以淨奪染性即起者。第三明相奪門。亦是通妨。謂有問言。性起唯淨緣起通染。云何緣起即是性起。故為此通。謂緣起有二。一染二淨。淨謂如來大悲菩薩萬行等。染者。謂眾生惑業等。若以染奪淨則屬眾生故唯緣起。今以淨奪染唯屬諸佛故名性起。

疏。若離於緣性叵說故者。即第四是相即門。亦是通妨。謂有問言。緣起約事性起約理。如何相即。故為此通。從緣無性方顯性起。又由見緣推知性起。若離於緣復論何性。離緣有性是斷空故。疏下加性起者。即第五段引當經證。即以人表法門。

疏。妄雖即真下第六以妄隱真門。亦是解妨。妨雲。若緣即性妄本自空。當體即性何以不得染奪淨耶。故為此通淨緣順性染緣違故。故瓔珞雲。始起一想住於緣。順第一義諦為善。違背為惡。

疏。今以起義多含直雲出現下。第二會通今經。則性起局性。出現即起。起含緣性故曰多含。言從性者。性起即法身。從因者。緣起緣起即報身。從真從感即是化身。而從真約佛通於緣性。謂依法報而起於化名曰從真。從感約生即是緣起。由上諸義故云多含。結彈六釋並顯可知。

疏。一眾生外增上業者。揀異內異熟業。

疏。謂多有情應生此界共業同變者。即唯識論釋初能變中處之一字。論雲。所言處者。謂異熟識。由共相種成熟力故。變似色等器世間相。即外大種及所造色。雖諸有情所變各別。而相相似處所無異。如眾燈明各遍似一。釋曰。此釋共變之義相似名共。論又云。誰異熟識變為此相。有義一切。所以者何。如契經說。一切有情業增上力共所起故。有義不許。乃至雲經依少分說一切。言諸業同者。皆共變故。釋曰。此揀通局。即今疏文。

疏。依此義雲應生此界故下。經云各隨所宜而得受用。若不應生豈安樂界所有眾生變為此界之穢土耶。

疏。於中有四句。謂共中共等者。即唯識第二引瑜伽論說共不共中。各有二種。共中二者。一共中共如山河等。非唯一趣獨能用故。二共中不共。如己田宅及鬼所見為水火等。即於彼境非互用也。不共中二者。一不共。中不共如眼等根。唯自識依用之緣境。非他依故。二不共中共如自浮塵根。他亦受用故。

疏。一約同居等者。地前菩薩未生受用同居變化。亦以善業共變此土。

疏。二約能化。謂隨諸眾生等者。即淨名意能化菩薩非自業成。以大悲故取土攝生及眾生之類。皆淨名經。並如世界成就品引。

疏。先成器界等者。俱舍十二雲。壞從獄不生。至後器都盡。成劫從風起。至地獄初生。論釋雲。謂成劫中初一劫起器世間。後十九劫起有情漸住。壞中後一劫壞於器界。前十九劫有情漸捨。二十中劫初劫唯減後劫唯增。然此二時等中十八成壞。時量法爾先成必在後壞。

疏。一品之中下。總顯喻意。

疏。廣大難知周十方故者。是下結文。

疏。以十句各結一喻。文皆暗用。可以意得。

疏。體無生滅亦是下結文結第三也。

疏。准五卷大悲經第三雲。有千葉故者。結雲。阿難何故名為賢劫。阿難此三千大千世界。劫欲成時盡為一水。淨居天子以天眼觀見此世界。唯一大水見有千枚諸妙蓮華。一一蓮華各有千葉甚可愛樂。彼淨居天因見此華心生歡喜。踴躍無量而皆讚歎言。奇哉希有。奇哉希有。如此劫中當有千佛出興於世。以是因緣遂名此劫號之為賢劫。我滅度後當有九百九十六佛。

疏。次第合前者。一清淨離垢光合善淨光明風輪。此約能成。若約所成義類亦同此。一能成如來無漏無盡智合成色界。色界離於欲過故如無漏。四禪不壞如無盡也。二普照光合淨莊嚴風輪。三持佛種性合堅密無能壞。四逈出無能壞合勝高輪。五一切神通合不動輪。六出生變化合安住輪。七普隨順合莊嚴輪。八不可究竟合無盡藏。九種種莊嚴合普光明藏。十不可壞合堅固根。其所成德可以意取。

疏。所成唯果德者。唯釋於法如無漏無盡智不傾動力等。皆果德也。能成通因果者。如持佛種性。一切神通皆通因果。疏以緣奪因者。此中化生眾生。自力為因佛力為緣。餘可思准。

疏。大諾健那者。此雲露形也。

疏。其量廣無數厚十六洛叉者。是俱舍頌上二句雲。安立器世間。風輪最居下。

疏。故淨名雲。其無礙慧無若干者。即第三菩薩行品。經前已頻引。今更略示因說香飯為佛事竟。便明諸佛功德平等雲。阿難汝見諸佛國土地有若干。而虛空無若干也。汝見諸佛色身有若干。其無礙慧無若干也疏。若將一一通前十下結彈古釋。

疏。淨意如空總以喻顯等者。此中有深止觀宜審思之。第二身業疏唯有五界者。結示正義非是略也。彈於古釋。古雲。應有十句。但文略耳。故今彈之。

疏。明如來出現有十種身者。疏文有四。一正科經文。二此即八地下會釋十身。三四是菩提下隨難重釋。四一一喻中下釋文。此亦古德同迷之處。不知此十即十身故。

疏。初二合初句世出世異故者。謂初二句皆合破暗作明初句。滅惡生善。即世間破暗作明。惡即黑暗善即明故。後句破愚為智。即是出世破暗作明。

疏。三拔四流等者。即大慈救護大悲度脫。合變濕令燥。四流是濕出世是燥。定水是濕菩提是燥。不沉定水故。

疏。道品通長下合上生長草木。三乘草木即藥草喻品三草二木。初會已引喻。高原喻聲聞者。不生佛法蓮華故。即淨名第二。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聲聞諸結斷者。於佛法中無所復益。煩惱泥中乃有眾生出佛法矣。前亦已引。故法華經法師品內穿鑿高原。亦況聲聞。

疏。又既約機說異則照高未能兼下等者。如照高山未照黑山。若照黑山即照高山。謂說華嚴是照高山二乘不預。說阿含等菩薩常聞等。餘例可知。疏又若捨化下。約會權歸實。然經但有先照高山之言。無有後照高山之語。今以義求必有之矣。會權歸實先棄人天。非出離故。如平地落照。次捨聲聞。令自悟故。如高原無光。次捨緣覺。令起悲故。如黑山掩曜。次捨三乘。歸一乘故。如山銜夕陽故。先大後小即從本流末。於一佛乘分別說三等。捨小歸大即攝末歸本。則二義皆具。疏略中五事皆盲等者。亦通外難。謂有問言。五事皆盲。何不言無解等眼。答意可知。

疏。此即涅槃下。會涅槃第九。初明三罪最重有涅槃因。不說闡提。後聖行品下收闡提雲。一闡提人雖復斷善。猶有佛性。故總收之。此四明至惡不捨。言三罪者。一謗方等經。二犯四重禁。三作五逆罪。此三未必撥無因果。撥無因果即一闡提。

疏。令離苦集者。現在身苦為苦果也。及諸煩惱未來苦因義兼惑業。上二皆集。第三語業。疏圓音之義下分三。初總明。二釋文。三彈古。初中疏一敘昔等者。昔有三義。一雲。諸佛唯是第一義身。永絕萬像無形無聲。直隨機現無量色聲。猶谷無聲隨呼發響。然則就佛言之無音。是一約機論之。眾音非一。而言一音圓音者。良由一時一會異類等解隨其根性。各得一音不聞餘聲不亂不沓。顯是奇特。故名一音。音遍十方隨機熟處無不聞故。名為圓音。非謂如空遍滿無別韻曲經云。隨其類音普告眾生。斯之謂也。二雲。就佛言之實有色聲。其音遍滿無所不遍。但無五音四聲等異。無異曲故名為一音。無不遍故名為圓音。但是圓音作增上緣。隨根差別現眾多聲。猶如滿月唯一圓形。隨器差別而現多影。亦如長風隨其眾竅聲有多種。經言。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三雲。如來於一語業之中演出一切眾生言音。是故令彼眾生各聞己語。非是如來唯發一音。但以語業同故名為一音。所發多故名為圓音。如捨支聲尚多音齊發。況如來耶。二辯違者。上來三解偏取皆失。初第一義無形無聲。非一音義故。但隨他音非自音故。第二唯是一語無多音故。一不即多豈為圓音。有則多亦應有。無則一亦須無。何得一有而多無耶。第三雖但是多。又無一故。若語業同一切眾生豈一音耶。故並非也。第三會通者。上但責偏不謂全失。合上三義。方是圓音之一義耳。謂多即一。若多不即一則非一音。一復即多若一不即多。即非圓音。二即是空空即是二。若二不即空是所執故。不無性故。非圓非一空不即二非音非圓故。鎔融無礙即是圓音。此中三義。謂初是無生滅義。次一是無邪曲義。後一是普至義。是知得其正義。則傍收無遺不得正意。並為乖理。疏文有十音下。第二正釋經文。在文可見。但初一即隨類音亦同淨名。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釋曰。此即詞無礙解。以辯一音。三四皆引寶積。亦即淨名寶積長者子偈讚一音。次上所引第二偈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行獲其利。斯則神力不共法。釋曰。此即法無礙解雲一音也。第三偈云。佛以一音演說法。或有恐怖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斯則神力不共法。釋曰。此即義無礙解雲一音也。疏此十圓融下結成上義。

疏。是知或謂無聲下。第三結彈古說。但結前二。以其第三可入正故。言皆大地之一塵者。約收以結則此一塵不離地界。積多小塵可成大地。積其多義以為圓音。若約斥彈異說之微。豈同正解廣大智地。

疏。今初收上十聲下。疏文有三。先釋經文。二更以四句下以義融攝。四句可思。後名為如來圓音下結嘆。

疏。若佛音聲是有法非非法者。釋曰。此非法言即是真理為非法耳。

疏。一將成正覺念相欲盡等者。即起信論意。數段論文參而用之。論雲。菩薩地盡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今取意釋。故云將成正覺。言念相欲盡者即微細念也。此念亦名生相。即論三細之一。論雲。一無明業相。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釋曰。此念即細中之細。今無此相雲細念都亡。言得見心性者。即上論文言等虛空界法界一相者。即論釋本覺之文。論雲。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釋曰。今略取二句彰所顯本覺。言始本無二者。即所成始覺。彼論釋前說名本覺。竟後云何以故本覺義者。對始覺義說。以始覺者即同本覺故。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又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釋曰。今疏取意。故云始本無二。言契同諸佛。平等法身下。結成上來無二之義。平等法身即前本覺。言故云說法界下以經帖成。

疏。三德涅槃者。涅槃章明。疏在法華經以體從用。名如來知見者。涅槃約理知見約智。知見有性非無有理。涅槃亦有般若之德非無有智。涅槃乃是攝用從體。但稱涅槃以為所證。法華經明以體從用但名知見。故法華論釋開義雲。開者無上義。即雙開菩提涅槃。示法身同即唯約理悟。約菩提即是於智明其理智。況知法無性豈非理耶。故今疏雲以體從用等。

疏。深固幽遠者。即法華經法師品文。文雲。此法華經藏深固幽遠。無人能到。今佛教化成就菩薩。而為開示。釋曰。幽遠深固名為秘密。疏初心同稟下解妨。解妨雲。法華經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又三根聲聞初發大心。皆稟法華如來知見。何要此位方為說耶。故為此通。約究竟故。為等覺說實則此法通被始末。

疏。更一下生者。第二會。初已廣分別。

疏。有說初地即得者。六地已引。即仁王雲。若得信心必不退進入無生初地道。

疏。為說信等者。即初地淨治地法。信悲慈捨無疲厭。知經論了世法。堅固力慚愧莊嚴供養佛也。

疏。後後圓淨者。釋經寶字。以此十法淨治地障。地地漸淨故云後後。

疏。十地地智一一開發者。即釋智慧華開敷。不斷二利者。不斷大悲行等。地地之中有二利故。疏中道者名為佛性。初二會中已廣分別。言為上上智觀者。亦涅槃文六地已引。應以法空智斷一切惑者。此有二意。一以法空揀於人空。照惑無本無斷斷故。二言一切者。兼斷所知亦煩惱故。第四出現意業。疏約體遮詮下釋此段經。疏文有三。初總釋文意。二別敘異釋。三會釋歸宗。今初。心即是王。就王辯體。智則是所。約所明用。體則表詮不逮故但遮詮。用則相可照著故寄表詮。然用亦有遮詮。同體故。無份量故。若一向遮則無由顯妙。故寄表詮以辯玄極。而言寄者。謂寄所顯王寄用顯體。又用及心所皆有遮義。今但寄表以顯於深。

疏。然此一文下。第二別敘異釋。於中二。先標。後一雲下別說。略有三說。不離一宗即分為三。初二師即法相宗。二結前生後。三敘法性宗。就初師中有五。一正明。二解妨。三反成。四引證。五重解妨。今初。言無彼有漏染心心所而有淨分者。唯有八識心王及二十一心所。即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也疏果位之中解妨。有徵問雲。若爾則王所俱有。何以王上言不可得。故此釋雲。果位之中識劣故云不可得。智強故云智無量。言識劣者。以二分中。但有淨故。不同眾生分別強故。言智強者。無惡慧故。決斷勝故。

疏。若必無王下。第三反以成立。智是心所。若無心王智何所依。

疏。故成唯識下第四引證。言是淨無漏界者。漏即垢染。既言無垢識則有識矣。又云圓鏡智相應。明有心王與所相應。非所獨立。是故結雲有王明矣。

疏。言轉識下。第五重通妨難。謂有難言。既言轉八識成四智。明唯智無識。故今釋雲智依識轉等。言依識轉者。識為主故。智非主故。然唯識轉有三師義。今併用之。此是一師上智強識劣。亦是一師。疏一雲。以無積集思量等義下。此義有三。初正明。二引證。三遮救。今初。以集起名心。思量名意。分別名識。今果位中八不積集種子而起現行。七不思量第八為我。而言等者等取前六。又不分別諸境。所以爾者。以皆與四智相應故言無耳。非不有彼無集第八。無思第七。無分別六。是故結雲非無心體。

疏。故攝論下。二引證。非心非思義故者。明八非積集七非思量等。

疏。亦非非心為所依止者。三遮救也。恐有難雲。若非心義無分別智。應依於色。故今顯雲。所依之王非全無體。此上總標有也。次心種類故下釋成有義。謂是心種類安得非心。次雲。以心為因下。復釋上文心為種類。言此位者即是果位。謂以集起等心為因。引得果位淨八識故。不可名為非心也。如無表色依表色生故得名色。據此亦得名無集起心等。

疏。上之二解俱明心意識有者。第二結前生後。明結前二是法相宗。生後一解是法性宗。問二俱是有。復有何別。答前釋有淨無染。後釋有體無用。故義不同也。然二義相成。以無思等故說無染。以無染故說非積集思量義等。疏一雲。佛果無實心意等者。即第三師是無相宗。及法性宗。先正明可知。故金光下第二引證。論當第三。論雲此中自性身者。即法身也。釋論雲。唯有真如及真如智獨存。名為法身。

疏。上之二宗偏取皆妨。下第三會釋歸宗分二。先明不可偏取。二明會成正義。前中亦二。上二句標。後若依前義下解釋。於中又二。先離破後合破。前中先明法相宗妨。

疏。文分三。初奪破。次縱破。後遮救初中二。先明違義。以不得即有即空故成增益。後亦不能通。不可得言下。明其違文。以文但云心意識俱不可得。不言染不可得故。疏又此淨分此何不說下。第二縱破縱許淨有染無。經何不言有淨分也。

疏。彼無垢識而得說耶下。第三遮救。二句疏文遮其兩救。上句恐彼救雲。淨相難說故不言之。故今遮雲。彼莊嚴經何得說有無漏識耶。豈非是淨。下句恐彼救雲。經言叵得意在於染。故亦遮雲。經何不言染不可得。

疏。若依後義下。明法性宗妨。於中二。先奪後縱。前中亦二。先明違義。以空礙有故云損減。二亦不能通下明其違文。文中既言智無量故知如來心。不言知如來智。明知假智知心心則有矣。何得言無。

疏。又心既是無下。第二縱破。縱汝心無智有亦有二過。一違義。心王最勝尚說為無。智無所依豈當獨立。如無君主何有臣下。二非唯下明其違文。言上二論者。即唯識攝論言涅槃滅無常則通五蘊。故經云。憍陳如因滅無常色而獲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既有常識則有心矣。

疏。若二義雙取下第二合破二宗。成四謗故。此亦遮救。謂有救雲。上之二宗偏取不可。合豈過耶。故云。合則相違。以其定謂有無非即有之無即無之有故。若爾互泯雙非可乎。故答雲寧逃戲論以無詮當故。

疏。若爾何以指南下。第二會成正義。於中有四。一徵前起後。二今釋此義下雙標二章。三今初若後宗言下別解二門。四然佛尚不說下謙退總結。初二可知。三中分二。先別會二宗後通會二宗。前中即分為二。先會法性宗。意雲。心即是如智即如智。離心無如則知有如已有心矣。況即體之用故稱如智。即用之體即是真如。如一明珠。珠體即如。明即如智。豈得存如亡於心矣。

疏。前宗以純如下會法相宗。意雲。即如之有。有豈乖如。如境即虛則有心無失。

疏。是知即真之有下第二通會二宗。即真之有是法相宗。即有之真是法性宗。兩不相離方成無礙真佛心矣。

疏。後消經意下第二釋經文。於中有三。初略明即雙標遮表二故。晉經下引證雙證遮表。既言知心無量則有心矣。言無最失。疏云何深玄下。第三廣釋。即雙釋遮表。即分為二。第一釋寄遮顯深。第二釋寄表顯深。前中四。初明偏語不能盡理。二結性相二門難思。三明總具性相不可別彰。四明不即不離故難顯說。今初。略有四對。一有無者即別對二宗。二染淨即法相宗。三一異者通對二宗。四情非情亦對二宗。初對義者事即理故非有。理不失事故非無二。染淨對。淨約絕相染約契性。言不斷性惡者。惡同以心性為性。若斷性惡則斷心性。性不可斷。亦猶闡提不斷性善。三一異對。通對二宗。即體之相能包。即相之體一味。四情非情對。亦對二宗。即用之體同色。即體之用徹幽。言無殊色性者。即起信論雲。以知色性即智性故。說名智身。以知智性即色相故。說名法身遍一切處。又梵行品雲。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故。情非情性曾何異體。

疏。口欲辯下二結性相難思。

疏。是知佛心下。三總具性相不可別彰。皆雙融前二宗之法。

疏。心中非有意下。四明不即不離故難顯說。於中三。初約八識心王辯。二王所對辯。三一一結例。言非有者是不即義。二相別故。亦非不有。是不離義。無二體故。又非有者。以無二體互攝盡故。亦非不有者。二俱不壞力用交徹故。

疏。言寄表下。第二釋寄表顯深可知。

疏。然佛尚不說下。第四謙退結成。佛尚不說者。即此經云心意識皆不可得。是不說也。釋迦掩室於摩竭。淨名杜口於毘耶。皆佛不說也。果海離言唯證相應。皆不可說。有因緣故者。即四悉檀。因緣則得無說之說耳。

疏。合中謂諸乘下。疏文有三。初正釋文。二豈不依心及依理者設難也。依心約法相宗。依理約法性宗。三豈不向言王所無二下釋通。此釋依心。後良以佛智下釋依理義。於中四。初正釋。二引例。三引證。四舉況。今初。即迴向經云。無有智外如為智所入。亦無如外智能證於如。今但通上豈不依理難。故但引前句。謂彼難雲。上言唯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則智依如矣。何言無依。故今釋雲。智外無如。故無所依。然彼迴向經文。自有三意。一約如體性空故。智外無如。智體性空故。如外無智。二如智一味同一真體。安得智外更有如耶。三約事事無礙舉一全收。今但用初二意以酬難竟。後意即在第四舉況之中。

疏。亦猶淨名法隨於如無所隨故者。二引例也。即目連章。彼約性相相對。此約如智相對。義非全同義勢相似。故云引例。言法隨於如者。法即一切。一切法即如。故云隨如。言無所隨故者。經自釋隨如之義。由法即如。法外無如。故云無所隨。故若有所隨能所未泯。豈得隨如。又法外有如。法非如矣。故無所隨方曰隨如。此中亦爾。若有所依智外有法。能所未忘不名如智。如外有智智亦不如。故得引例。

疏。文殊般若云。若無境界則無所依者。三引證也。文義全同。故得引證。即大般若曼殊室利分光明覺品已引。今當更引。經云。若知我性即知無法。若知無法即無境界。若無境界即無所依。若無所依即無所住。釋曰。今但要無依之言故但引一對。

疏。況佛智外無法可得下。第四舉況。謂上引二經。但明契理無依心境雙寂。即事理無礙之義。已通前難。況今約事事無礙舉一全收。即迴向中第三意也。佛智稱真收法界盡。差別之事皆隨於理在佛智中。況所證如寧在智外。此約相入門。下句雲以一切法即佛智故者。釋上無法可得。約相即門。佛智即一切一切即佛智也。

疏。即轉釋前依者。謂疏意明初喻為總含下九喻。故下喻中節節指初。今以第一喻雲虛空為一切法所依。喻佛智為一切世出世智所依。故今釋之。雲得為依依彼出故。

疏。雖出諸智佛智不減菩薩成佛佛智不增者。如山出雲山亦不減。如谷納雲谷亦不增。海中板喻即十行品。

疏。列名中衍英諸公等者。疏文有三。初敘昔。次此釋亦無大過下會釋。上句總明。果地具此三道下。為其通釋。恐有難雲。助等是因何將釋果。故為此通。三今更一下申今正解。於中二。先總明。後一大圓鏡下別辯。然取唯識論以為疏文。心無染著巧方便智寶為大圓鏡智。論雲。一大圓鏡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離諸分別。所緣行相微細難知。不忘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淨離諸雜染。純淨圓德現種依持。能現能生身土智影。無間無斷窮未來際。如大圓鏡現眾色像。釋曰。觀上論文自分主客。但云不忘者常現前故。不愚者不迷暗故。餘義可知。論雲。二平等性智相應心品。觀一切法自他有情。皆悉平等大慈悲等恆共相應。隨諸有情所樂。示現受用身土影像差別。妙觀察智不共所依無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續窮未來際。釋曰。由昔因中執有我故。自他不等。今由我無故皆平等。言一味者一無漏味。餘義可知。由涅槃故。此識恆共悲智俱行。論雲。三妙觀察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觀察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攝觀無量總持定門。及所發生功德珍寶。於大眾會能現無邊作用差別。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斷一切疑。令諸有情皆獲利樂。釋曰。攝謂攝藏觀謂觀察。功德珍寶即六度道品等。論雲。四成所作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為欲利樂諸有情故。普於十方示現種種變化三業。成本願力所應作事。釋曰。四智廣義初會已明。今以疏有故復重引。令知主客。

疏。同法華髻中明珠下。七喻之中此當第六。如安樂行品明。一乘圓智居佛心頂。以權覆實如在髻中。開權為解。前亦已引。

疏。然約下智不及下釋上密義。故法華雲。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演說諸法。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釋曰。種種說法皆為一乘。眾生不知故云秘密。故涅槃下引證。亦如前引。

疏。體勝用深下疏文有二。先釋經。後解妨。今初。言純淨圓德現種依持者。純即無雜淨即離染。圓者滿義。現行功德之依。種子功德之持。自性明善名為清淨。有漏永亡雲離諸雜染。餘如前釋。

疏。今以四智圓融下二解妨。妨雲。何以將法相宗釋法性義。故為此通。謂彼四智超然不同。今一具四。豈得同耶。先將四寶以況四智。此即別義。於一寶上復具四德。即圓融義。況四圓融十中之一。豈得言同。欲顯包融故用釋之。

疏。第五珠消海水喻躡前以釋。疏文分二。先明智斷不同。後又前下橫竪分別。一佛果中具有四智名橫。菩薩歷位具有四智名竪。言皆是釋上為依之義者。即虛空無依為依。喻中之一義也。

疏。起世婆沙等說者。起世即經。婆沙即論。皆同俱舍。俱舍雲。此下過二萬無間深廣同上七捺落迦。八增皆十六等是也。

疏。俗典雲。沃燋石者。山海經說尾盧壑。又云注下亦如彼說。莊子秋水篇亦明。已見迴向品。

疏。別顯用相下疏文分三。初敘昔。二辯順違。三申正義。今初。即靈辯法師。此三昧名。即唯識第九。論雲。一大乘光明定。謂此能發照了大乘理教行果智光明故。二集福德王定。謂此自在集無邊福如王勢力無等雙故。三賢守定。謂此能守世出世間賢善法故。四健行(平呼)定。謂佛菩薩大健有情之所行故。攝論第八意亦同此。首楞嚴者。是梁論名。即健行義。然是梵言。此雲一切事畢竟。又英法師云。初定空智除不善障。二除著禪障。三除煩惱障。四除所知障。賢首雲。初能除流散雜染業。二能除味定著靜障。三能除根本無明障。四能除盡成果智障。與前大同。

疏。此釋配定可爾下。第二辯順違可知。

疏。今更一解下。三申今正義。於中有二。先總後別。今初所成即是四定者。如唯識論。定為能發智為所發。四智即是所成。今明佛具四智。令諸菩薩能具四定故。智為能成定為所成。竪配之相下別當具。疏謂一佛以即事而真智下。第二別釋。一一智中文皆有三。初舉能成智。二治於下治所破病。三令得下顯所成德。文並可知。

疏。肇公亦云下。即涅槃無名論。第七妙存中文。然則玄道存乎妙悟。妙悟在於即真。即真則有無齊觀。有無齊觀則彼己莫二。所以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同我則非復有無。異我則乖於會通。所以不出不在而道存乎其間矣。何則涅槃夫至人虛心冥照理無不統。懷六合於胸中而靈鑑有餘。鏡萬有於方寸而其神常虛等。今但引兩對足顯經意。

疏。四戒定息熱者。此唯定下合別顯用相。中有淨戒頭陀。疏文多影略者。為分能所成故。能成者即如來悲等。所成即菩薩悲等。如在佛為方便在菩薩為深心。在佛禪定為葉。在菩薩淨戒頭陀為葉。在佛即是菩提為果。在菩薩即無生忍等。

疏。是知現惡明無則無惡必有者。即生公意。生公忍死待得大經。以證大義。如何至今猶不信耶。廣如玄中。今當重釋。言現惡明無者。正作闡提撥無因果故無。無惡必有者。由撥因果之惡故無。今無此惡是則有矣。故應問言。頗有新作一闡提不。復有闡提後生信不。若有新作未作之時有佛性不。若未作時有作時無者。佛性可斷。若先無者則不由於闡提無也。本自無故。後生信心亦復如是。若有佛性佛性是可生之法。前則本有今無。此則本無今有。若發信心亦無性者。此亦不幹闡提故無。故知但是約於長時未成果善。抑言無耳。謂抑令恐怖使發大心。未作闡提令其莫作。故皆誘物何定言無。疏故涅槃下引證。此引二經。先引涅槃。自有二文。唯證闡提有性。成上不捨邪見水輪。初意即第九經玄中已引。今復略明。經云。彼一闡提雖有佛性而為無量罪垢所纏。不能得見。如蠶處繭則有而非無。三十五經云。斷善根人以現在世煩惱因緣能斷善根。未來佛性力因緣故還生善根。亦有文也。復雲。若能發心非闡提者。即二十六經高貴德王菩薩品。經云。善男子。一闡提輩若遇善友諸佛菩薩聞說深法。及以不遇俱不得離一闡提心。何以故。斷善根故。一闡提輩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若能發於菩提之心則不名為一闡提也。即其文矣。

疏。法華雲下。二引法華。亦有二文。以證定性二乘皆成佛義。一即法師品。藥王汝當知。如是諸人等。不聞法華經。去佛智甚遠。若聞是深經。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聞已諦思惟。當知此人等。近於佛智慧。釋曰。既言決了聲聞法。明昔淨名等經聲聞如根敗之士。其於五欲不復能利。及如燋穀芽。佛名經說。如燋穀芽雖逢春陽無希秋實。及深密等說於定性不得成佛。三乘聖人心皆猶預。今皆作佛。故云決了。第一經云。菩薩聞是法疑網皆以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故云決了。復恐人云。千二百外定性聲聞即不作佛也。故引次文。即五百弟子授記品初。千二百悉皆求記。如來先授陳如作佛。次授五百。末後偈云。其五百比丘。次第當作佛。同號曰普明。轉次而授記。我滅度之後。某甲當作佛。其所化世間。亦如我今日。國土之嚴淨及諸神通力。菩薩聲聞眾。正法及像法。壽命劫多少。皆如上所說。迦葉汝已知。五百自在者。餘諸聲聞眾。亦當復如是。其不在此會。汝當為宣說。釋曰。據此非唯列千二百。則靈山之會萬二千人。五千拂席增上慢者。應是聲聞不廁靈山法華勝會者。令此會中聲聞菩薩轉為授記。餘如玄中。

疏。有引向來所揀下即舉邪顯正。謂法相師以水輪中證有無性。地獄深坑證有定性趣寂二乘不觀已下破其妄引。疏有三節。初指經中卻收之義。二引第十等有喻意。三減損佛性下以理結勸。謂唐三藏創自西迴。薦福寺有一人大德。不肯修敬。後因見日照三藏遠涉流沙廣取經論。誠曰劬勞。然減損佛性增足煩惱。未知與聖意相應。不言減損佛性者。以五性之中唯一性半有佛性耳。謂菩薩性及不定性之半。以不定性容有無故。餘三性半一向言無。謂一無種性人。二定性聲聞。三定性緣覺。言一半者。即不定性中或無是也。言恐謗一乘者。以罪怖之。然法華經特稱妙者。以佛昔說三乘五性。今法華雲一乘一性。謂一切眾生有如來知見。更無餘性故。惟一乘涅槃雲佛性者。名為一乘。以凡是有心定當作佛。故唯一乘。法華又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終不以小乘濟度於眾生。又第四雲平等大慧。又彼疏自立一乘為宗。及其立義定有五性。卻以一乘而為方便。此豈不是謗一乘耶。謗一乘罪。法華具明。事不可輕。如增上慢不信不輕。皆作佛言即為謗耳。

疏。廣明留惑潤生具如前章者。即義理分齊別有一門。第十喻法說中三。初略消經文。二以上言潛流下對前辯異。三此有三意下。別解文旨。文三。初順釋。二釋疑。三及以理成。初中亦三。一明生等有因。二明因有果智。三自他交徹。今初。先正立。後則知無性下反成上義。即涅槃經云。除牆壁瓦石皆有佛性故。無佛性則非眾生。凡是有心定當作佛。則無一不有。以一切人皆有心故。故知作佛言無佛性則無心也。無心寧異瓦礫。此是涅槃一性之宗。故云已過五性。

疏。二者眾生在纏之因等者。二明因有果智。揀勝初義。但有佛性。於中三。初正立。二正揀。三結勸。今初。謂遠公等釋涅槃經。言因性本有果性當成。今因有佛智佛智非因。故超前也。所以有者。因果二性無二體故。若因無果性果是新生。便有始故。新生有始佛性非常住故。

疏。非但有性後方當成者。第二正揀前義。於中二。一揀因果不同。謂前義意如木有火性鑽方生火。乳有酪性緣具成酪。今此中意果尚本有。況於因性。況當有耶。

疏。亦非理先智後者。二揀理智兩別。若唯理性為先有者。則第一義空不名智慧。理智異故。無漏智性本自有之。不應理故。大智光明非本有故。智後生者果無常故。能證所證成二體故。

疏。是知涅槃下第三結會勸信。謂涅槃終極之說。會昔有餘四十九年多說三乘五性之教。機習已久。難可頓移。且說有心皆有佛性。一經前後縱奪合離。而其明言凡是有心定當作佛。

疏。後學尚謂談有藏無者。即大乘法師法華疏意。彼意涅槃經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總談皆有欲獎眾生。實而明之亦有無者。藏在一切總有之中。言通別類異者。通相皆有別揀有無。有無不同不應一類。

疏。況聞等有果智誰當信者。即舉今宗結成難信勸令信耳。

疏。三彼因中之果智下。第三自他交徹。謂諸凡夫因中果智。即他諸佛已成果智自身佛性。一身竪論。他佛智在凡自他橫辯。故更玄也。

疏。不爾此說眾生下以理成立自他平等。謂此章中舉其十喻以辯佛智。忽引眾生有佛智者。何名為說諸佛心耶。明知是說眾生心為佛矣。斯則玄下結嘆歸宗。

疏。如壯士迷於額珠。豈謂膚中無寶者。即涅槃第八如來性品。北經第七。佛告迦葉。善男子。譬如王家有大力士。其人眉間有金剛珠。與餘力士捔力相撲。而彼力士以頭牴觸。其額上珠尋沒膚中。都不覺知是珠所在。其處有瘡。即命良醫欲自療治。時有明醫善知方藥。即知是瘡因珠入體。是珠入皮即便停住。是時良醫尋問力士。汝額上珠為何所在。力士驚答大師醫王。我額上珠乃無去耶。是珠今者為何所在。將非幻化憂愁啼哭。是時良醫慰喻力士。汝今不應生大愁惱。汝因鬪時寶珠入體。今在皮裡影現於外。汝當鬪時瞋恚毒盛。珠陷入體故不自知。是時力士不信醫言。若在皮裡膿血不淨何緣不出。若在筋裡不應可見。汝今云何欺誑於我。時醫執鏡以照其面。珠在鏡中明瞭顯現。力士見已。心懷驚怪生奇特想。上具引經文下合文。廣以意引之。謂以良醫喻之善友。煩惱為皮膚。佛性為寶珠。不知為失。惑盡乃得證知了了。如彼力士於明鏡中見其寶珠。薦福解雲。貧女金藏通喻凡夫不知佛性。此喻菩薩二乘觀心之首隱其佛性。已發三乘心名為王家。以未入佛家故有觀心力名為力士。中道佛性之珠在其心間。與倒競力觀於俗境名為相競。觀心取境名頭牴觸。取相隱理名尋沒膚中。以相求理不能得見。名不知所在。取相見空名之為瘡。訪友為命醫。佛為良醫。知佛性珠取其空相。名知是瘡因珠入體。定得之性在上相內。名珠入皮即便停住。是時良醫下問性所在。相覆真性故。力士不知所在。先因發心。將非虛說。名將非幻化。恐無性流轉名憂愁啼哭。次佛慰雲。言性不失汝之妄競性隱無我。名珠入體在於皮裡。因本有理有理性相。名影現於外。汝觀空等時其心勐利。如瞋恚盛。因斯陷入故不自知。此上有性不見喻二乘。是時力士下拒教不信喻。若在皮裡膿血等者。謂在凡夫苦等相中。有漏不淨性淨應出。何緣不見。若筋等者。若是真理真理。無相不應可見。汝今云何下正明不信經。是時良醫下依教見性喻。珠在鏡中明瞭顯現者。定得之性惟大涅槃理教能顯。如鏡照面了了分明。力士見已者。眾生則聞見。十住則目見。餘可知。

疏。如貧得珠非今授與者。即法華第四五百弟子授記品。說系珠喻領解得記。經云。譬如有人。至親友家醉酒而臥。是時親友官事當行。以無價寶珠系其衣裡與之而去。其人醉臥都不覺知。起已遊行到於他國。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艱難。若少有所得便以為足。於後親友會遇見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為衣食乃至如是。我昔欲令汝得安樂五欲自恣。於某年月日以無價寶珠系汝衣裡。今故現在。而汝不知。勤苦憂惱以求自活。甚為癡也。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須。常可如意無所乏短。不合可知。然係有二。一約結緣則圓解為珠。為說為系。煩惱昏醉少有微解。故曰系珠。五道求樂為勤力艱難。證小涅槃不求大果。雲得少為足。後聞法華為會遇親友。示以知見如得衣珠。以因易果無樂不得。昔已系之。故云非今授與。二約無性然其昔系亦非新與。未知令知故云系耳。則不全同喻。今疏取無性系珠以成本有。故云非今授與。

疏。是以涅槃恐不修行下。以涅槃經結成上義。執著過輕乍可言有。妄語過重不可言無。況無著而知。決須有矣。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七十九

 

上篇: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下篇:大華嚴經略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佛說療痔病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捨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

【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讚

普賢菩薩行願讚...

教觀綱宗

教觀綱宗 (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

淨土五經日誦集要(淨宗早晚課)

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一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翻經...

般若心經略疏連珠記

般若心經略疏連珠記上 立斯題者。示無胸臆爾。謂此記...

大般涅槃經玄義

大般涅槃經玄義卷上 隋天台沙門灌頂撰 夫正道幽寂無始...

淨名玄論

淨名玄論卷第一 吉藏法師造 金陵沙門釋吉藏。陪從大尉...

【註音版】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

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 四明沙門知禮集 此大陀羅尼。忝自...

採華違王上佛授決號妙花經

採花違王上佛授決號妙花經 東晉天竺三藏竺曇無蘭譯 昔...

【註音版】楞嚴咒修持儀軌

楞嚴咒修持儀軌...

本事經

本事經卷第一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一法品第一之...

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

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卷上 沙門善導集記  奉請四...

佛般泥洹經

佛般泥洹經卷上 西晉河內沙門白法祖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堅固女經

佛說堅固女經 隋北印度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註音版】佛說咒時氣病經

佛說咒時氣病經...

【佛教詞典】在家

(雜語)對於出家之稱。在家而有妻子父母者。...

【佛教詞典】樓至佛

樓至,梵名 Rudita 或 Rucika。為賢劫千佛中之最後成佛...

打坐時如何解決腿痛腰酸

初學盤坐時,腿腳會出現麻木酸痛,必須忍耐。練習久後...

唱著無涯歌,走向極樂國——新羅元曉大師

元曉大師,新羅人,西元617年生,20歲時剃度於黃龍寺,...

妙蓮老和尚《出世間名利》

我們佛弟子要不要名利呢?當然要!不過世俗人是求世間...

再悲慘的境況,佛力都能加被

要信心百倍地念佛 每當我遇到困難的境界,內心感到沮喪...

出家人沒有悠閑的資格

古人多以務農為業,生活的主體是耕種,所以日出而作,...

學習《印祖文鈔》的重要性

好,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大家都是念佛,期同往生...

念佛能創造兩種強大的力量

我們淨土宗的修行者,當我們走進了佛堂,當我們提起佛...

雲居善悟禪師《勸安老病僧文》

高庵善悟禪師住持雲居山時,曾譔寫了一篇勸說各大叢林...

在生死中得大自在

黃龍慧開禪師有一首詩偈,廣為流傳。偈云:春有百花秋...

光明皇后

一千多年前,日本有一座古城,城主的小公主長得非常美...

菩薩捨身飼虎之因緣

一日,世尊帶領大眾至般遮羅大聚落,途中經過一處樹林...

在外道多的地方怎樣修行

汝處外道多,汝既生正信,凡所言所行,當勿與彼同,則...

【視頻】《佛說謗佛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謗佛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普賢行願品》五台山普壽寺

《普賢行願品》五台山普壽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