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十三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下云第四引證。初引普賢行品。如前教緣中辯。
疏。第六攝境唯心體等者。疏文分二。先總明。後然有下。開章別釋。前中亦二。先正明。後引證。今初。前之五體皆心所變。心外無法如聲是色。即心所現影。況依聲上假立名等。其教所詮。及諸法顯義。並離心無體。
疏。唯識等雲下。第二引證。此引三文含於四教。初引唯識。即是初教。故彼論雲唯遮外境。識表內心。離識之外更無別法。彼引多教。成立唯識。亦引華嚴。廣如彼論。而言等者。等有二意。一等餘論。二等餘經。今初。謂瑜伽雜集攝大乘等。故無性攝論第四論曰。其中有未得真智覺者。於唯識中云何比知。由教及理應可比知。此中教者。如十地經。薄伽梵說。如是言三界皆唯有心。又薄伽梵解深密經。亦如是說。釋論中雲。十地經者。於彼經中宣說菩薩十種地義。此即安立十地行相名句文身。識所變現。聚集為體。謂彼聖者。金剛藏主。淨識之上所變影像。為增上緣。聞者。識上現影似彼法門。如是展轉傳來於今。說名為教。故諸論中皆引華嚴。成立唯識。所引之經。即是第六地中一心所攝門。經云。佛子。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來於此分別演說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今由諸論皆已引之。故下疏但引梵行。二又此等者。取楞伽等經頓教中義。八識雖空而說唯識。疏。起信亦云下。即終教中證。此即彼論解釋分中。顯示正義之文。然其立義分中雲。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法。二者義。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即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此即已明唯心義訖。今取解釋分中。顯心性相真妄交徹。知是終教。桉彼論賢首疏雲。一心者。即如來藏心。含於二義。一約體絕諸相即真如門。二隨緣起滅即生滅門。此義至問明品。當廣分別。今但略證教體是唯心耳。
疏。梵行品下。即引當經。以證圓教唯心之義。知一切法即心自性。非但相宗心變而已。
疏。然有下。開章別釋中。先開章。後別釋。釋中先釋本影。中四句為四。第二句中分二。先正明俱有。後說聚集顯現。前中亦二。先引佛地論。各別成立。後引二十唯識。雙證前義。前中初即如來實有說法。故名本質。文通六文。義通十義。皆是已下顯文義本。因位說聽由於意識故。果位中亦唯意識。故云妙觀察智相應淨識。以果位中智強識劣故。說此識與智相應。此智能於大集會中雨大法雨。故能說法。智所依王即是第六。故云淨識之所顯現。而言淨者。純無漏故。唯識疏雲。既無漏心現。即真無漏文義為體。是故世尊實有說法。言不說者。是密意說。疏佛地論第一雲。有義下。引證可知。
疏。若聞者識上下。明影像教託佛本質。自心變故。有漏心變。則名等有漏。佛地論下。引證有影。亦是前卷以佛為緣。自心影像文義為果。疏。此文義相下。解釋。亦通妨難。恐有難雲。若爾是自心變。何名佛說。故牒釋雲。自善為因。佛力為緣。影像為果。今從於緣名佛說耳。
疏。故二十唯識下。第二引論雙證前二。則本質影像。二教齊有。謂若聞者。為增上緣。則佛心上文義相生。若佛為增上緣。則聞者心上文義相生。故云展轉增上力。如來之識及聞者識。名為二識。決定成立本影之教。疏。護法論師等者。唯識諸師。皆同此立故。大乘法師疏雲。然此論主無不說法。故取此解。
疏。然雲文義相生復說五心集現等者。第二明聚集顯現。於中二。先總明聚集之相後然西方下。別釋五心多少。言然西方多釋者。相傳略有四解。今疏。即是第一。唯識疏中。亦唯此解。斯乃總意。故疏存之。疏。餘如別章下。有三師釋。一雲初說諸字時。率爾耳識。同時意識。但緣其聲。是現量故。尋求心中唯尋耳識所緣境故。亦但緣聲不緣字名。此之三心所變。聲上雖有字名。如生等相而不緣之。至決定心緣聲字名。有三相現。二說行字時。率爾耳識。同時意識。及尋求心。亦但緣聲。至決定心緣聲字名。有六相現。為前之二字。各有聲字名故。三說無字時。率爾耳識。同時意識。及尋求心。亦但緣聲。至決定心緣聲字名。有九相現。為前之三字。各有聲字名故。四說常字時。率爾耳識。同時意識。及尋求心。亦但緣聲。至決定心緣聲字名。經十二心有十四相。謂四聲四字四名並句及義。名為聚集。若不散亂。則起染淨等心及等流心。若散亂時生心不定。一雲率爾耳識。同時意識。但緣於聲是現量故。尋求心中緣聲字名。非現量故。由此極少經十二心。有三六九十四相現。名為聚集。若不散亂。決定心生。若散亂時。生心不定。一雲率爾耳識。但緣於聲。同時意識緣聲字名。若不爾者。尋求意識尋何等名。此中曲有二解。一雲四率爾耳識但緣其聲。四同時意識緣聲字名。是其現量。以緣常聲時。不緣諸等聲及字名故。五識同時意識隨聲等。皆現量故。下四尋求心方得圓滿。經十二心有三六九十四相現。名為聚集。一雲同時意識容非現量。得緣過去緣於八心。謂四率爾耳識。四同時意識。有三六九十四相現。名為聚集。問同時意識既是現量。何得緣字名耶。答。現量亦緣名等自相。如理門論說。不緣者。不緣名義相系屬故。上約諸行無常四說之。以辯五心名字多少。疏文是其總義。於相可知。但云由前字力。展轉熏習連後字生者。然呼諸字時。行等三字皆在未來。呼行字時。無常二字亦在未來。其諸一字雖謝過去現無本質。由熏習力唯識變力。仍於此念說行字時。心上顯現。下言連帶。准此可知。然此聚集。依法苑中約諸惡者莫作五字。一句則有一百五相。謂唱諸字時。有其二相。謂一字一名。次唱惡字時。有其七相。謂二字二名。並一箇一字身為五。取上二相故有七相。次言者字時。有十六相。三字三名。並兩箇一字身。一箇二字身。此有九相。並取上七故有十六。次唱莫字時。有三十相。謂四字四名。有三箇一字身。兩箇二字身。一箇三字身。有十四相。並上十六故有三十。後唱作字時。有五十相。謂五字五名。四箇一字身。三箇二字身。兩箇三字身。一箇四字身。總此二十相。並上三十故有五十相。五位總數。有一百五相。此上一百五相。但約字名二事。上言十四相者。兼聲句義。又但當字故。言四字四名。今約連帶成一百五相。若約四字但有五十五相。然十二心不約連帶。然此五心初後通六識。中三唯意識。又前三是無記。後二通善惡。又率爾五識。後必有尋求心。後或散或不散。散即復起率爾耳識。不散即起第三決定。乃至等流。又意識率爾。自有二種。一五識同時率爾意識。緣現在境。二獨頭率爾意識。唯緣過去。此中且說同時。餘義廣如別章。然此皆約未自在位。以顯五心聚集顯現。若自在位。於一念中具足顯現。如理思之。
疏。三唯影無本者。唯識論疏。指無性論。作如是說。不取為正。
疏。龍樹等宗多立此義者。等取頓教般若。言多立者。不必全爾。有三觀故。此但明空之一義故。
疏。此前四說下。融為一味方順圓宗。若約攝生則淺深有異。
疏。第二說聽全收等者。文中有三。初標。次釋。後結融通。今初標中所以成二四句者。以真心融二。則似事理無礙。故複分之。初同教中初二句。但以生佛同一真心故互相收。三即互不相礙故得雙存。四乃互相即故。所以相泯。並易可知。
疏。二約別教等者。別教四句。則唯約事事無礙。由生佛兩相宛然互相在故亦可。前是相即門。後是相入門。以相即門中含於理事無礙故。且名同教耳。疏一眾生全在佛中等者。第一句有二。先正立。後引證。今初。此以佛果稱性故。攝法無遺。無有一法出法性故。全性為佛故無法不攝。
疏。故出現下。後引證也。初引當經。如前已解。至下本文重明。後又佛性下。引論證成。然此品中說如來藏。乃有三義。今是其一。言三義者。論雲。復次如來藏義有三種應知。何者為三。一所攝藏。二隱覆藏。三能攝藏。此中疏引。即第一所攝藏也。以為如來之所攝故。名如來藏。故彼論雲。一所攝名藏者。佛說約住自性如如。一切眾生是如來藏。言如如者。有二義。一如如智。二如如境。並不倒故。名曰如如。言來者。約從自性來至得果。是名如來性。雖是一因名應得果名至得。其體不二。但由清濁有異。在因位時違二空理故。起無明而為煩惱。所雜亂。故名為染濁。雖未即顯必當可現故名應得。若至果時與二空合。無復惑累。煩惱不染。說名為清。果已顯現故名至得。譬如水性體非清濁。但由穢不穢故有清濁名。應得至得二義亦爾。云云所言藏者。一切眾生等。與疏全同。次下論即雲。復次藏有三種。一顯正境無比。離如如境。無別一境出此境故。二顯正行無比。離此智外。無別勝智過此智故。三為現正果無比。無別一果過此果故。故曰無比。由此果能攝藏一切眾生故。說眾生為如來藏。今疏中所引。但取佛含眾生之義故。略引其初後耳。下更略引次之二藏。二隱覆為藏者。道前猶為煩惱所覆眾生不見故。三能攝為藏。果地之中一切功德應得。性時攝之已盡。故今取果攝。故亦不引後之二藏。疏。又下出現下。三又引當經況出攝聽。諸法皆攝。何獨聽法眾生。於中又二重舉況。一明一身頓攝眾生。二明智廣同空。一切情器本居智內。何由用攝耶。然第一文。即出現偈云。如三世劫剎眾生。所有心念及根欲。如是等身皆現顯。是故正覺名無量。今疏上二句。但略如及二字耳。言尚皆一身頓現者。即長行中意。經云。如來成正覺時。以一方便入善覺智三昧。入三昧已。於一成正覺廣大身。現一切眾生數等身住。其身中。如一成正覺身。一切成正覺廣大身。悉亦如是。然彼經長行。以身攝身。偈頌之中明其總攝。今但取長行之一身。對偈中之廣攝。以顯難思耳。故言尚皆一身頓現者。此一尚字。即是舉況。一聽法人下況佛智。更彰廣大。即第八十經普賢。普賢讚佛偈初。經云。佛智廣大同虛空。普遍一切眾生心。悉了世間諸妄想。不起種種異分別。今疏引者。意通前半。正取大智以況一身。故但引初一句而已。
疏。二佛在眾生等者。眾生即因。因稱法界。法界攝法無遺。故眾生亦攝無遺矣。次故出現下。引證。後此明佛證下。解釋。謂如來何以不離生心。釋雲。眾生心中真如。是佛所證故。若爾但是平等之理。何足為玄。故復次雲。本覺無異故。謂佛本覺與眾生本覺無有二體。同一覺故。本覺即法身故。法身同故。以始下。若爾法身體同眾生未證。佛證法身復何相預。故次雲。以始同本。總在眾生心中。謂起信既言始覺同本覺。無復始本之異。生佛本覺既同。今佛始覺同本時。全同眾生本覺。是故全在眾生心中矣。復有問雲。約體雖同相用自別。豈得全同。故次雲。從體起用。用不異體。體既眾生之體。用豈離於眾生。故依體起用。即是眾生心中真如用大。更無別佛。若爾起信論中已有此義。何以獨名華嚴為別教耶。故次釋雲。起信雖明始本不二。三大攸同。而是自心各各修證。不言生佛二互全收。是則用起信之文。成華嚴之義妙之至也。疏文可思。
疏。三由前生佛互相在下。但合前二並實非虛。成此句耳。謂初佛攝生時即全攝。無前無後故實非虛。生攝非虛。教在生心。佛攝非虛。教在佛心耳。
疏。故眾生心中佛下。顯雙存相。謂雖互相攝。不妨說聽宛然。在文似隱。義極分明。請以喻況。略舉二喻一者如一明鏡。師弟同對說聽。以師取之。即是師鏡。弟子取之。是弟子鏡。鏡喻一心。師弟喻於生佛。是謂弟子鏡中和尚。為和尚鏡中弟子。說法和尚鏡中弟子聽弟子鏡中和尚說法。諸有智者。請詳斯喻。雖設此喻。猶恐未曉。又如水乳和同一處。而互為能和。所和且順說聽。以能和為說。所和為聽。且將水喻於佛。乳喻眾生。應言乳中之水。和水中之乳。乳之與水雖同一味。能所宛然。雖能所宛然。而互相在。相遍相攝。思以准之。更消疏文。眾生心中佛者。此明眾生稱性普周。而佛不壞相。在眾生心內。言為佛心中眾生說法者。此明佛心稱性普周。而眾生不壞相在佛心內也。但明能說之佛。即是眾生心中佛。但語聽法眾生。即是佛心中眾生。下對反上。更無別理。但說聽之異耳。
疏。四由生全在等者。此句雙泯。義更易了。於中先正明。是以賢首下。引證。即第十五經。但證第四雙非之義。因緣所生無有生。生泯也。諸佛法身非是身。佛泯也。下半雲。法性常住如虛空。以說其義光如是。正要前二句。故不引此耳。又偈讚品亦證雙非。大般若文。前已釋章。
疏。是故此四下。總結融通。隨舉一句。即須具四。故隨一文一句。若大若小必具此四。攝理周圓。
疏。第七會緣入實體等者。疏文分二。初總明。後亦有下。開釋。
疏。攝論中名為真如所流十二分教下。引證。此引無性攝論第七。梁攝論第十。次引唯識第十。彼論釋十真如中第三地。如彼疏釋雲。由此地中得於三慧。照大乘法觀此法教根本真如。名勝流真如。或證此如說法勝故。
疏。彼宗雖不立下。釋妨。謂有問言。彼宗真如凝然。何有流義。故疏通雲。而說佛證體等。此中逆順總有四法。展轉相依。若逆推者。此之教法從何而立。答。從佛後得智立。此後得智。復依何生。由根本智。故論雲。了俗由證真故。說為後得。此根本智。從何而立。由冥真如故名真如。最為根本。若順說者。梁論第十釋雲。真如於一切法中最勝。由緣真如起無分別智。無分別智。是真如所流。此智於諸智中最勝。由此智流出後得智。後得智所生大悲。此大悲於一切定中最勝。因此大悲如來欲安立正法救濟眾生。說大乘十二部經。此法是大悲所流。此法於一切法中最勝。菩薩為得此法。一切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由觀此法得入三地。在文可知。
疏。二會相顯性者。上說如為教本。而教非即如。今說教即是如。則攝十二分教之相。即如之性也。
疏。如來言說下。重釋教即如義。上明教從緣生無有自性。故教即如。今明說主稱如是故言教皆如。金剛三昧。證成此義。言義語者。皆契如故。下引仁王證成前義。言乃至者。文中略故。若具經云。波斯匿王白佛言。云何十方諸如來一切菩薩。不離文字而行諸法相。大王。法輪者。法本如。重頌如。授記如。不誦偈如。無問而自說如。戒經如。譬喻如。法界如。本事如。方廣如。未曾有如。論義如。是名味句音聲果。文字記句一切皆如。若取文字者。不行空也。大王。如如文字。修諸佛智母。上即經文。其中雲。戒經者。即因緣經。因事制戒。故乃因緣經中一義。又言法界如者。即本生經。界即因義。故餘可知。十二分名義。十藏品說。
疏。此經明教即是如下。復辨通局。謂但言十二分教即如。此如局在十二分中。若云如即佛教。則一切法皆如也。則一切皆佛教。斯義則通。故次疏雲。若取諸法顯義體。即明一切皆教。既一切皆如。如皆佛教也。
疏。第八理事無礙體等者。在文可見。
疏。第九事事無礙下。疏文分三。初雙標。次正顯文。後例釋義。今初雙標文義。揀義取文耳。次文即下。正顯文圓。文即名句文。而言圓音者。有二義故。一例上名等離聲無體。今圓音體文亦依之。二者既言圓音。則文句皆足方稱圓耳。若一直聲。昔義非正下。引諸經成斯教體具十玄門。疏。佛以一妙音等者。經文略有三節。初則一音周聞。但彰其遍。次言眾音悉具。則即前一音頓具多音。謂萬類殊音。如善口天女。三法雨皆遍者。則隨一一音。具說一切大小權實無盡法門。又一一法皆充法界。三節以含四義。三則展一普遍。二則一收一切。展卷無礙。皆悉同時。何音何法而不具足。彼經次下云。一切言辭海。一切隨類音。一切國土中。恆轉無上輪等。則重數更多。今但引其一偈。足顯同時具足。疏。譬如書字等者。即如來轉法輪中取意。略引故有等言。若具引者。經云。佛子。如來法輪悉入一切語言文字。而無所住。譬如書字。普入一切事一切語一切算數。一切世間出世間處。而無所住。如來音聲亦復如是。普入一切處一切眾生一切法一切業一切報中。而無所住。一切眾生種種語言。皆悉不離如來法輪。何以故。言音實相。即法論故。佛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如來轉法輪。即此經文法喻之中。亦自影略故。疏取意略引耳。疏。此亦相入即相容也者。據所引文即相入義。即此相入。是一多相容不同門。能入名入。所入名容。能容即所入。所容即能入。隨義名異。容入一義耳。疏。道場皆聞不出眾外者。即出現音聲中。梵王及眾喻。若具引者。經云。復次佛子。譬如大梵天王住於梵宮出梵音聲。一切梵眾靡不皆聞。而彼音聲不出眾外。諸梵天眾咸生是念。大梵天王獨與我語。如來妙音亦復如是。道場眾會靡不皆聞。而其音聲不出眾外。何以故。根未熟者不應聞故。其聞音者。皆作是念。如來世尊獨與我語。佛子。如來音聲無出無住。而能成就一切事業。是為如來音聲第五相。釋曰。眾會聞者。即以根熟為眾內。未熟為眾外耳。餘並可知。應聞者得聞。此即顯也。不應聞不聞。斯即隱也。疏。各各隨解者。聞中復有差別。若聞大乘。大乘則顯。不聞二乘。二乘即隱。若聞小乘。大隱小顯等。可知。疏。又云如來言音等。即彼次下。第六相也。經云。佛子。譬如眾水皆同一味。隨器異故。水有差別。水無念慮亦無分別。如來言音亦復如是。唯是一味謂解脫味。隨諸眾生心器異故無量差別。而無念慮亦無分別。然此一文證其兩義。若取諸器各受互不相知。即是隱顯。若取一味隨器即是純雜。善口天女亦即彼品。經云。復次佛子。譬如自在天王有天采女。名曰善口。於其口中出一音聲。其聲則與百千種樂而共相應。一一樂中復有百千差別音聲。佛子。彼善口女從口一聲。出於如是無量音聲。當知如來亦復如是。於一音中出無量聲。隨諸眾生心樂差別。皆悉遍至悉令得解。即第四相一中頓具。即微細也。疏。阿僧祇品至不可說等者。等餘經文。經云。一一佛法不可說。種種清淨不可說。出妙音聲不可說。轉正法輪不可說。於彼一一法輪中。演修多羅不可說。於彼一一修多羅。分別法門不可說。於彼一一法門中。又說諸法不可說。於彼一一諸法中。調伏眾生不可說。此上經文已有數重。而但說一法。法法皆爾。互入重重故成無盡。又彼中雲。清淨實相不可說。說修多羅不可說。於彼一一修多羅。演說法門不可說。於彼一一法門中。又說諸法不可說。於彼一一諸法中。所有決定不可說。於彼一一決定中。調伏眾生不可說。不可言說同類法。不可言說同類心。不可言說異類法。不可言說異類心。不可言說異類根。不可言說異類語。念念於諸所行處。調伏眾生不可說等。亦是其類也。疏。一念頓演者。一念頓演無量劫法。何有十世不互相融。第五經云。樹下諸神塵剎數。悉共依於此道場。各各如來道樹前。念念宣揚解脫門等。
疏。此且約下。例文釋義。初句結前。餘皆釋後。
疏。以上十門下。第三總結。可知教體竟。
◎
◎第六宗趣通別中。疏文分二。先釋名標章。後前中下。依章別釋。前中宗者。崇也。故云所尚。亦云尊也主也多也。
疏。前中通論下。第二依章別釋。於中二。先釋通宗。後釋別宗。前中三。初總標大意。二敘昔辯違。三申今正解。今初。言諸部異計。即二十部。言十八本二者。十八部名。次下當列。本二者。即上座部及大眾部。故文殊問經云。十八及本二。皆從大乘出。無是亦無非。我說未來起。以義相從者。合二十部兼諸大乘為十宗故。
疏。然隋朝下。第二敘昔辨違。於中二。先敘昔。後辨順違。前中又二。先正立。後異名。前中各從所立得名。四中各有二句。上句立義。下句指教。疏。又此四宗下辨異名。不出性相而前三從所破。後一就所顯疏。初二小乘下。辨順違。於中文二。先順釋明順理。後約局明違文。今初。言各初淺後深者。以初顯正因緣。立有因果之性。故為淺也。二破於定性但從緣有。故為深也。萬法從緣故無定實。如鐵之堅。遇火則鎔。如水之濕。遇寒則堅。明知從緣則無定性。假名而已。故為小乘深。早已參涉大乘。故云經部三是大乘之淺。望其第二亦是次深。以二但破性而有其相。如會指成拳。雖無定性非無拳相。今復破之。明性相俱空為法空矣。而言淺者。但除妄計以顯空義。未彰妙有不空真性。故名為淺。第四方顯妙有真性。故四為深。言此亦有理者。自淺之深。先小後大。一代佛教大意爾故。又第一宗。是因緣所生法。第二宗。我說即是空。第三宗。亦為是假名。第四宗。亦是中道義。故無大違。疏。但收義不盡下。第二約局明違。言但判二者。唯明有部及經部。故除本二部。故云十八部中。
疏。今總收一代時教。以為十宗者。第三申今正解。於中三。初總摽。二別釋。三料揀。疏。第一我法俱有宗等者。第二別釋也。釋第一宗中。先立理。後謂犢子部等者。等取餘四部。謂此計中總有五全或一少分。言五部全者。一犢子部。二法上。三賢胄。四正量。五密林山。故總為五部同計。泰法師云。更等取經部中根本經部。不等末經部。以本經部亦執有勝義。我非即非離即。計菩提出離生死。故名勝義。
疏。二法有我無等者。疏文有二。先正立。後顯功能。今初。言等者。等取餘二部半。謂此計都有三全。一少分。謂一一切有部。二雪山部。此即上座部。宗輪論雲多同說一切有故。亦等取也。三多聞部。宗輪敘多聞部雲。餘義多同一切有部。並不立我計法有實故。言一少分者。化地部末計彼雲。過去未來並皆實有。亦於中有一切法所知所識故。名法有我無。
疏。又於有為下。第二辨教功能。於中有五。一總顯功能。二廣顯所破。三舉正折邪。四指廣從略。五結功超勝。今初因緣能破無因。正因以破邪因。
疏。然西域邪見下。二廣顯所破。於中三。初敘西域。二敘此方。三雙就結過。初中亦三。初束九十五種為十一宗。二束十一以成四計。三結諸計以歸二因。今初。九十五種。如第六迴向引。然至妙虛通目之曰道。心游道外即稱外道。故唯佛正道餘悉名外。故此總非。所以成十一者。以約現有教文傳習西域故。疏。或計二十五諦從冥性生等者。即十一中之一計也。此即數論師計。桉金七十論中。謂有外道名劫毘羅。此雲黃赤色。髭發面色並黃赤。故時世號為黃赤色仙人。其人計從冥而生自然四德。一法二智三離欲四自在。得此智已依大悲說。先為阿脩和仙人說。次阿脩和傳般尸訶。般尸訶傳與褐伽。褐伽傳與優樓佉。優樓佉傳與跋婆和。跋婆和傳與自在黑。般尸訶廣說此智。有六十千偈。其自在黑姓拘式。見大論難受。略抄七十偈。此婆羅門初入金耳國。以鐵鐷鐷腹。頭戴火盆。聲王論鼓。求僧論義。因諍世界初有後無。謗僧不如。遂後造此七十論。申數論宗。王意朋彼。以金七十斤賜之。外道欲彰己令譽。遂以金七十摽名。唯識疏雲。其後弟子之中上首。如十八部中之部主名伐理沙。此翻為雨。雨時生故。即以為名。徒黨名雨眾者。即義當自在黑所受跋婆和。梵音不同耳。梵雲僧佉。此翻為數。數即慧。數數度諸法根本立名。從數起論名為數論。論能生數。亦名數論。其造數論。及學數論者皆名數論師。本源即是迦毘羅造。金七十論。即自在黑造偈。長行即天親菩薩解釋。言二十五諦者。准百論雲。從冥生覺。從覺生我心。從我心生五微塵。從五微塵生五大。從五大生十一根。神我為主。常覺相處中。不壞不散攝受諸根。斯則五大亦為能生。今依金七十論釋之。二十五諦總略為三。處中為四。廣為二十五。言略為三者。謂一自性。二我知。三變異自性。是第一諦古稱冥性。亦名勝性。未生大等。但住自分名為自性。若生大等便名勝性。用增勝故。智論雲。謂外道通力觀至八萬劫。八萬劫外冥然不知。謂為冥諦。從此覺知初立故名冥諦。二言我知者。即第二十五諦。即神我也。三變異者。中間二十三諦自性所作。名為變異。故有三位。言處中為四者。彼論雲。外問曰。云何分別本性變異及知者。答曰。性本無變異。大等亦本變十六。但變異知者非本變。謂本性能生大等故名為本。不從他生故非變異。二大我慢五塵。此七亦本亦變異。大從本性生。是故變異。能生我慢故得為本。慢生五唯。五唯生五大及五知根。故皆亦變亦本。三五大五知五作業及心平等根。但從他生故唯變異。不能生他故不名本。四知者。即我知為體故。不從他生。亦不生他故。非本非變異。若准百論五大生十一根。則五大亦本亦變異。唯變異中則唯十一根變。言廣有二十五者。如上引百論。然都有九位。就其中二十三諦。自有七位。一大。二我心。三五唯量。四五大。五五知根。六五作業根。七心平等根。兼其初後故二十五。問曰。自性不可見云何知有。答。有法體故。有微細相故不可見。如熱氣散空。豈得言無。若不見云何知有。答。因大等事。從自性生有三德故。問自性云何能與諸法為生因。答。三德合故。其三德在冥性中眠伏不起。若在大等二十三位。便有覺悟故。二十三一一皆以三德合成。言三德者。梵雲薩埵剌闇答摩。薩埵此雲有情。亦云勇勐。今取勇義。剌闇此雲微。牛毛塵等皆名剌闇。亦名塵坌。今取塵義。答摩此雲闇。即闇鈍之闇。三德應名勇塵闇。若傍義翻。舊云染麁黑。新雲黃赤黑。舊名喜憂闇。新雲貪瞋癡。舊名苦樂癡。新雲苦樂捨。敵體而言。即是三毒能生三受名苦樂捨。黃赤黑者。是其色德。貪多輕光故色黃。瞋多動躁故色赤。癡則重覆故其色黑。由此自性合三德故。能生諸法故。自性是作者。我非作者。若非作者何用我為。答為證義故。義之言境。證於境故。謂二十四諦。是我所知故。我是見者而非作者。餘不能知。問自性是作。我非作者。何用和合。偈答雲。我求見三德。自性為獨存。如跛盲人合。由義生世間。謂我有如此意。我合當見三德自性故。或與自性合。自性為獨存者我是困苦人。唯有能見知。今當為彼令得獨存。以是義故。自性與我合。如人與王合。亦如盲為跛合。則以我為跛。不能作故。自性為盲。不能見故。此二合故。能生世間與我受用。盲跛達其所在。各得分位。我見自性時。即得解脫令我獨存。問曰。已說和合能生。是生次第云何。答曰。自性次第生大我慢十六。十六內有五。從此生五大。謂自性先生大。大者增長之義。自性相增故。或名覺。或名想。或名遍滿。或名智。或名慧。大即是智故。大得智名。大次生我執。我執者。自性起用觀察於我知。我須境故亦名我慢。亦名五大初。或名轉異。或名炎熾。次慢生十六者。即五唯量。五知根。五作業根。及心平等根。此十六內意總明皆從慢生。就十六中應先生五唯。五唯生十六故。雲十六內有五。從此生五大。即百論中從我心生五微塵。從五微塵生五大。從五大生十一根。初生五唯量者。一聲二觸三色四味五香。五各有體。有能緣量故。唯亦定義。唯定用此成五大故。五唯無差別。以微細寂靜故。從此生五大。大塵有差別。五唯無差別。即是大塵。大無憂癡。唯以喜樂故。五大具三毒故差別。從聲唯生空大。慈恩疏雲。別有一物名之為空。非空無為。觸唯生風大。色唯生火大。味唯生水大。香唯生地大。金七十論但各一生。有說。藉塵有多少。從聲一塵成空大。聲觸二塵生風大。色聲觸三生火大。色聲觸味生水大。總用五塵生地大。藉塵多者力弱。藉塵少者力強。故四輪成世間。空輪最居下。次五大生十一根者。先生五知根。次生五作業根。後生心平等根。云何五大生五知根。謂聲唯生空大。空大成耳根。是故耳根還聞於聲。觸唯生風大。風大成身根。是故身根還受於觸。色唯生火大。火大成眼根。是故眼根還見於色。味唯生水大。水大成舌根。是故舌根還知於味。香唯生地大。地大成鼻根。是故鼻根還嗅於香。而金七十論。但云耳根唯從聲生。唯與空大同類。是故能取聲。若優樓迦仙人。則計遍造義。謂五大造眼根。而火大偏多。色是火家求那故。眼根唯能見色。餘四例知。皆用五大成。各一偏多耳。次生五作業根者。金七十論即總用五大成。謂一語具二手三足四小便處五大便處。此中語具。謂口舌等。手足即分皮根少分。彼謂身根為皮根。又男女大小遺等。各有用故。故偈云。唯見色等塵。是五知根事。言執步戲除。是五業根事。言心平等根者。金七十論分別為體。故論雲。分別為心相。即心事亦具五唯成。通緣諸境故。又論雲。大我慢心事。三自相為事。心能遍取差別境故。有說。以肉團心為體。二十五我知者。以思為體。唯識因明。皆云數論。執思為我。若金七十雲。云何知有我。頌曰。聚集為他故。異三德依故。食者獨離故。五因立有我。一如人聚床蓆等。必為於人。如是大等聚集。即知有我。二異三德者。前二十四皆有三德故。三依故者。如人依身。身則有用故。四食者。如人見味。知有別味。人見大等所知。必知有能知。五獨離故者。離身有我。若唯有身。聖人所說解脫則無有用。故知有我。我有何相。然金七十論。將自性望變異。有九不似。有六相似。我翻似不似。言九不似者。一無因。二常。三多人共一。四遍一切。五無事。六不沒。七無分。八不依他。九不屬他。自性有此九德不似變異。變異則有因等。我有八義。同於自性不似變異。但多人共一。義不同自性。謂人人各有我故。自性有六義。似變異者。謂一同有三德。二不相離。謂三德不可分。三皆為我所受用之塵。四平等俱。為一切我受用。如一婢多主使。五無知者。本末同無知。唯我知故。六能生。自性能生。大等亦能生故。而我知亦無此六相似故。總雲我翻似不似。謂亦無三德。不能生等故。我有八不似變異乃成八德。無六似於變異。但成二德。謂一無三德。二是我知者。餘之四似是自性變異之德。非我之德。餘義可知。有云。由三德是生死因。由所轉變擾亂我故。不得解脫。若能去。彼二十三諦轉變無常。生厭修道。自性隱跡不生諸諦。我便解脫。金七十雲。人無縛無脫。無輪轉生死。以無三德故。無變異故。無作者故。若爾誰得解脫。答。輪轉及繫縛。解脫唯自性。由自性變異故縛。若得正遍知即得解脫。意明知二十五諦為正遍知。明縛與脫不由於我。言我解脫者。約自然脫耳。論總結雲。此秘密智。應施設五德婆羅門。一生好地。二好族姓。三淨行。四有能。五離欲。上依金七十論。略敘其計。其間不同。兼智論意並已具釋。若廣破者。如唯識中百等論下。疏略總破耳。疏或計六句者。即衛世師計。新雲吠世史迦薩多羅。此雲勝論。吠世亦云鞞世。吠世為正。立六句義最為勝故。或是勝人所造論故。其能造人即成劫之未。人壽無量。外道出世名嗢露迦。此雲鵂鶹。晝避聲色匿跡山藪。夜絕視聽方行乞食。時人以為似鵂鶹鳥。故名鵂鶹仙人。即百論中優樓佉也。或名羯拏僕。羯拏此雲米臍。僕翻為食。先為夜遊。驚他稚婦。乃不夜乞。遂收碾場糠粃之中米臍而食。故時號為食米臍仙人。多年修道遂獲五通。謂證菩提。便欣入滅。但嗟所悟未有傳人。愍世有情癡無慧目。乃觀七德授法令傳。一生中國。二父母俱是婆羅門性。三有般涅槃性。四身相具足。五聰明辯捷。六性行柔和。七有大悲心。經無量時無具七德。後經多劫。波羅痆斯國有婆羅門。名摩納嚩迦。此雲儒童。其儒童有子名般遮尸棄。此雲五頂。頂發五旋。頭有五角。其人七德雖具。根熟稍遲。既染妻奴卒難化道。經無量歲伺其根熟。後經三千歲因入園游。與其妻室競華相忿。鵂鶹因此乘通化之。五頂不從仙人具返。又三千歲化之不得。更三千年兩競尤甚。相厭既切。仰念空仙。仙人應時神力化引騰空。迎往所住山中。與說所悟六句義法。一實二德三業四大有五同異六和合。實者。諸法體。實德業所依。名之為實。德業。不依有性等故。德者道德。業者作用。動作義也。一實有九種。一地二水三火四風五空六時七方八我九意。二德有二十四。一色二香三味四觸五數六量七別性八合九。離十彼性十一此性十二覺十三樂十四苦十五欲十六嗔十七勤勇十八重性十九液性二十潤二十一行二十二法二十三非法二十四聲。三業有五種。一取二捨三屈四申五行。四大有唯一。實德業三同一有故。離實德業外。別有一法為體。由此大有有實等故。五同異亦一。如地望地有其同義。望於水等即有異義。地之同異是地非水。水等亦然。亦離實等有別體實。六和合句者。謂法和合聚。由和合句。如鳥飛空忽至樹枝住而不去。由和合句故令有住等。上已略敘。廣出體相。及廣破斥並如唯識及疏。並百論等疏。或謂自在梵天等生者。此有三計。一即塗灰外道。並諸婆羅門。共計自在天是萬物之因故。唯識第一雲。有執有一大自在天。體實遍常能生諸法。謂彼計此天有其四德。一體實二遍三常。四能生諸法。又計有三身。一者法身。體常週遍。量同虛空。能生萬物。二受用身。在色天之上。三變化身。隨形六道教化眾生。復計彼天有二住處。一在雪山。二在南海末剌耶山。昔摩竭國有兄弟二人事自在天。同往雪山求見彼天。至山忽見一婆羅門雲。大自在天。是汝國釋迦牟尼佛。何不禮事。兄弟報雲。我先承習但事天神。時婆羅門變為天形。面上三目。復現四臂或現八臂。告兄弟曰。汝可還國。菩提樹東造釋迦降魔之像。菩提樹後可穿一池濟渴乏者。彼宗因此計二住處。以為不謬。瑜伽第七雲。彼作是思。世間諸物。必應別有作者生者及變化者。為彼物父謂自在天。或復其餘如論廣破。顯揚第十亦同此說。十二門論亦廣破之。二。言梵天等生者。即第四圍陀論師計。及第五安荼論師。圍陀明。此師計那羅延天能生四姓。此計梵天能生萬物。提婆菩薩破外道小乘涅槃論雲。從那羅延天臍中生大蓮華。蓮華之上有梵天祖公謂梵天為萬物之祖。彼梵天作一切命無命物。從梵天口生婆羅門。兩臂生剎帝利。兩髀生毘舍。兩腳生首陀。故瑜伽第七雲。婆羅門是最勝種類。剎帝利等是下種類。婆羅門是白淨色類。餘種是黑色類。婆羅門種獨得清淨。非餘種類。婆羅門是梵王之子。從大梵腹口所生。梵所變化梵王體胤。廣破如彼。顯揚亦同。故上等言等取那羅延天。以那羅生梵。梵為物祖故。正雲梵王生。等取那羅延。又等梵王。是第五計安茶論師計本際也。言本際者。即過去之初首謂計世間最初。唯有大水。時有大安茶出生。形如雞卵。顏如金色。後為兩段。上則為天。下則為地。中生一梵天。能作一切有命無命物。是故梵天是萬物因。以四五兩計。一計那羅延為始。一計安茶為始。並次生梵王。梵王生萬物。故疏雲。梵天等生。則等取安茶及羅那也。其安茶計。亦似此方有計天地之初。形如雞子溷沌未分。即從此生天地萬物。疏或謂時方微塵虛空宿作等。而為世間及涅槃本者。此有六計。一時者。即時散外道。執一切物皆從時生。是故時是常。是一。是萬物因。是涅槃因。廣百論雲。復次或有執時是真實常。以見種植等眾緣和合。有時生果。有時不生。時有作用或舒或卷。令彼條等隨其榮悴。此所說因。其有離合。由是決定知實有時。廣破如彼。百論亦云。如是時雖微細不可見。以節氣華實等故知有時。此則明其見果知因。次言方者。即第七方論師。計從方生人。人生天地。滅後還入於方。故方是常。是一。是萬物因。是涅槃因。故百論雲。外曰。實有方常相有。故曰合處是方相等。言微塵者。即第八路迦耶論師。計色心等法皆極微所作。路迦耶此雲順世外道。計一切色心等法。皆用四大極微為因。然四大中最精靈者。能有緣慮即為心法。如色雖皆是大。而燈發光。餘則不爾。故四大中有能緣慮。其必無夫。故唯識雲。有外道。執地水火風。極微實常。能生麁色。不越因量。雖是無常而體實有。釋曰。謂從四大生。後還歸四大。言麁色者即是子微。不越因量者。因者父母。微最初極微名為父母。聚生諸色故。所生者名曰子微。子微雖是無常。不越父母故是實有。亦廣如彼破。但是隨情虛妄計度。顯揚第九雲。又計極微是常住者。以依世間靜慮起如是見。由不實知緣起法故計有為先有果集起。離散為先。有果壞滅。由此因緣。彼謂從眾微性麁物果生。漸析麁物乃至極微。是故麁物無常。極微常住。瑜伽同此。言虛空者。即第九因力論師。謂彼虛空為萬物因。別有一法是實是常。是一。是一切萬物因。從空生風。從風生火。火生暖。暖生水。水生凍。凍堅作地。地生五穀。五穀生命。命歿還歸空。是故虛空能為一切萬物因是涅槃因。百論亦云。外曰。定有虛空。法亦常亦遍亦無分。一切處一切時信有故等。廣如彼破。言宿作者。即第十宿作論師。計一切眾生受苦樂報。皆隨往日本業因緣。是故若有持戒精進。受身心苦能壞本業。本業既盡。眾苦亦滅。眾苦盡滅。即得涅槃果。是故宿作為一切因。瑜伽論雲。何因緣故。彼之外道作如是見。立如是論。答彼見世間雖具正方便而招於苦。雖具邪方便而招於樂。彼如是思。若由現法士夫作用。為彼因者彼應顛倒。由彼所見非顛倒故。是彼諸法皆以宿作為因。由此理故。起如是見。立如是論。涅槃三十五。廣破此見。而疏雲。等者。等取第十一無因論師。計一切萬物無因無緣。自然而生自然而滅。故此自然是常。是萬物因。是涅槃因。此計一切無染淨因。如棘刺自纖。烏色非染。鶴色自白。大乘法師云。別有一法是實是常。號曰自然能生萬物。與下此方計有同義。瑜伽第七雲。何因緣故。彼諸外道。起如是見立如是法。答謂見世間無有因緣。或時欻爾大風卒起。或時一日寂然止息。或時忽爾暴沙瀰漫於一時間。頓即空竭。或時欝爾果木敷榮或一時間。颯然衰悴。由如是故。起無因見立無因論。顯揚亦同此。則無因為自然。非別有物。若廣分別上諸異計。如瑜伽六七。顯揚九十。婆沙十一二。及金七十。廣百論等。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十三
上篇: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下篇:大華嚴經略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