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六十九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六十九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第二正說下分二。先依論科。後七中下料揀。先以論對經料揀。後又前二下。約三心料揀。七名廣義至文當知。略已釋竟。

疏。先標集德處者。於中先揀濫正釋故。論雲七地總相。後以是功用下。出總所以。四節之總初地已釋。謂一入位。二入地。三入無功用。四菩薩地盡。

疏。前三同相者。此是體相非標相也。

疏。一二種無我上上證故者。即論文此下疏釋。十地同證二無我理下。二句皆有三段。一舉經。二舉論釋。三疏釋論。二中不住道清淨故是論。三中彼方便智行所攝滿足助菩提分法故是論。餘皆疏釋疏。四常念下。即經常念如來力無所畏不共佛法。次牒論文。後疏釋牒論中。論有二節。一先牒前文。二念通達佛法。即以前釋此。就牒前文中牒兩處文。一所說法分別智。即牒前因分中義。後教化智障淨勝。牒前清淨分中義。疏謂前十法下。疏釋論。依前二段釋之。先釋牒前因分中義。故云謂前十法明門是智分別故。前疏雲。明為能入之門。法為所入之法。此上疏指前經。從依彼智。明入如來所說法中。即彼論釋彼論。具雲得證地智光明。依彼智明入如來所說法中。釋曰。得證地智即四地證智。其光明。即前三地得此四地證智前相。此兩處智俱欲通達佛法。佛法是三地求多聞。所得即十法明門中。所觀察眾生界法界世界等。

疏。次教化智者。即釋論牒第二段經。先標牒。經具雲。以十種智成就法故。得彼內法生如來家。言障淨勝者。即論牒前。論釋謂滅三地下。疏取意釋論。若具論文言。云何於如來家轉有勢力。依止多聞智障究竟故。除滅智障攝勝故。今疏已釋。

疏。上之二段下。釋論念通達佛法。即以前釋此也。二處皆念通達佛法。佛法即力無畏等。

疏。五地中等者。即經善清淨深心思覺。

疏。三種大悲者。即大悲為首。大悲增上大悲滿足。觀因緣生滅。

疏。七中二句者。一大慈大悲不舍眾生。二入無量智道。疏雲以無量眾生界故。入無量智道者。全是論文。入無量眾生界。是彼初句無量智道。是彼第十六句。以與此相應故。應具二十句十對。第二句雲。入無量諸佛化眾生業。三入無量世界網。四入無量諸佛清淨國土。餘廣如彼。第二淨忍分。疏文有二。先總科。後然無生下就類明忍成。前三段之中前二段也。

疏。今初中下疏文有七。一釋初總句入一切法言。二以歷事下總科。三四中一破相下顯功能。四若寄位下約位。五又此四中下出體。六依佛性論下指廣。七事無生下隨文解釋。初二可知三中然相實名事泯事入理。名事無生。良以無生緣起成事。是故泯事即是無生故。能破相即遣有相也。二破性者。破遣有性也。法體名性。以一切法各有性故。泯性入如名性無生。良以無生緣起成性。是故泯性即是無生。三因泯者。即離因相因有始終。三世分異名數差別。證實返望本無此數名數差別無生故。地持雲。不知無言自性事故。三世差別。以知無言自性事故。三世中一切平等。四果離者。即離果相。果位業用名為作業。證實以望無業可得。名業無生。是故結雲前二破相入如後二證實舍相。一破有相。二破無相。二俱破相。二俱入如。三四皆證實並舍相。如文思之。四約寄位中舍相入實故。是加行性相雙遣故。為根本用。是後得於理必然。三通始終三世別故。五出體中大同第六。三性但合為真妄耳。則妄通依他遍計真唯圓成。依佛性下六指廣者。即三性分別。言佛性論者。即彼三性品。論雲由有三性故說不了義經。達三性者。自然顯了名了義經。如經中說。若人得無生法忍。則不退墮。問雲。此言云何成立。答曰。由三性故。則得成立如來約分別性故說本來無生忍。約依他性故說自性無生忍。約真實性故。說惑垢苦本性無生忍。釋曰。若取文顯。初一似約遍計。以雲本來無生故。第二同約依他。以論雲自性無生故。後二約圓成。以第三約位有垢淨故。第四約佛明所證故。細而尋之。初一修成有依他故。本有即圓成故。約位亦從緣故。佛所入處緣起遍故。又本來無生該下文故。故疏更不廣釋。但指前文第二經疏。

疏。事無生中下。第七釋文於中二。先總後別。總中言後三不減。亦即無滅者。略有二意。一者。是無生中別義故。次雲以初攝後皆曰無生。二者亦應名無滅忍。即如前疏中說。今亦從總但云無生。然此無生滅即不增減真如。別是此地之所證故。

疏。別中七者下。二別釋隨相執實。即是所治。欲顯無生反立七實。然文含二義。一者此之七實通於凡聖故。

疏。但桉文釋。二者約位分別。於中有二。先明前四為遣初地已上。後三為遣外凡解行。前中又二。先別明。後結束。前中一淨分法中本有實者是論。謂計自性下疏釋。先舉所治。今為治此下引經。為能治下七皆然。此初多約初地自性住性。即第一義空以初證故。若謂有物在於心中為事物有故。為所治故今治之。本來無生無生豈是事物有耶。言本性離故者。疏釋經文無生之義。若先有生下反以成立。即淨名雲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為入不二法門疏。二新新生實者。二地已上乃至七地。修道漸增說為新新。能治中言從緣起故者。以從緣起起即無起。

疏。三相實者。即第八地至十地無功用相。是上二相智無功用。是集起相。無生理現是本有相。

疏。四後際實者。佛果究竟為後。果即菩提涅槃。能治中真如出纏釋無涅槃實。菩薩成佛下顯無菩提實。

疏。上四下後結束有兩重。初重約三佛性。三佛性義至十地。更明大旨可知。後又此四下。展轉收束。謂何以知無本有實。新熏無成故。何以知無成二相不可得故。何以知不可得。菩提涅槃亦離相故。

疏。五先際實下第二釋後三句。遣地前執。初即煩惱。二即生體是有為故。三通上二亦即是業。初句治中雲煩惱無可壞者。是性空門。菩提作煩惱。約妙有稱實門。染淨和合以為眾生者。此中染即煩惱。淨即如來藏。即以不生不滅和合名為眾生。上明不生不生。今辨生滅不生也。又前即不空藏者。以佛性妙有故。此即空藏者。不與煩惱相應故。今二藏雙遣雲皆不可得。

疏。上經云下。即須彌頂上偈讚品。善慧菩薩偈以上半為所治。下半其性如虛空故。說無有盡為能治。餘並可知。所以先遣地上者。正此所證故。從細至麁故。又後舉地前以麁況細。麁未證性此應合有。今不可得況於地上佛性之性。

疏。第二無性為性下。此自性無生中有三。一會二經。二釋文。三會中道。非有即是無。性有性即是為性。故云義旨不殊。二無性即是下釋文。先釋無性。執法有性名之為我。如地堅性水濕性等。以無我故名性無生。言非先有今無者。揀斷滅無。中論雲。先有而今無是則為斷滅。故亦非全無。真體下釋為性字。於中二。先反立。次以前觀事下。順成妙有故。論雲下引證。言觀事者。此無我理是四地。乃至七地所觀事故。明知是有。又是所忍法故。若無所忍則無如可證。三斯則非有非無下。會歸中道。有二中道而文三節。初正立二種中道。二引論證三結成。今初一非有非無為中道。無性則非有為性則非無。既即以無性為性故。雲此二不二。即以性無體有。為真諦中道。二又此理下。不即不離為中道。即事顯理為二諦中道。七實皆事。不之一字即是於理斯即。於諦常自二。於解常自一。今通達此無二真入第一義也。二故論下引論證上。疏家立二中道。皆因論主無二相言。由無二故。法無我理得為諸法自性無生。遠公破古人。言觀心與法無我理心境不二。非也者。實如所破。三斯則下結成。

疏。第三初中後下。疏文有二。先正明。後揀濫。今初即正證無增無減真如。若隨相說前際染增淨減。後際淨增染減。中際半增半減。今約理性空故並非之。

疏。然准瑜伽下。後揀濫。濫前三句故。前三句者即第四後際實。第五先際第六盡實。正約眾生當中際故。故今釋雲此明三世約時辨異。今此約位以明三際。前際即七地已前。後際即九地已後。中際即當八地。雖約位有殊而體無增減。又前三先際唯染。後際唯淨。中自約生今之三際皆通染淨。又不同也。故疏結雲論就染淨明之。

疏。第四無分別下。疏文有二。先正明。後總結。今初引論正證。同佛入處。以論經云真如無分別入一切智智故。故今疏用佛智釋之。若直就今文。但是八地自無分別智耳。要無分別真智方入。非是俗智能入無生。

疏。如是四種下總結。以論雲如是無生法忍觀示現故。今迴其文。論意雲。此中廣說無生理者。成於此地無生觀故。

疏。第二離一切下。忍淨中文二。謂離一切心意識分別想。總為離障。疏文中先釋離字。後釋所離之中心意識。三別為兩類分別想字。通其二處故先牒之。一離心者牒經。謂離報心憶想分別。此即以論釋經心字。然論具雲。報分別境界想。攝受分別境界想。其報分別境界想正釋心字。謂第八異熟識下。疏釋論。異熟識是報心故。彼七地中修無漏因。感此變易異熟果體。即是報心。言轉現遍行亦不行故者。轉現二字。即起信論。以第八賴耶有其三細。謂業轉現。業相最細。菩薩地盡方能離之。今得此忍轉現不行。即見相二分亦不行也。言遍行者。即唯識等論。第八賴耶與心所俱。唯有遍行五耳。謂觸作意受想思。今與此忍相應斯亦不行故。疏總雲轉現遍行亦不行故。而雲亦者如入滅定前七不行。第八持身今八二分亦復不行。顯轉深也。即是經中離心分別想。

疏。二離意識者。牒經二字。離方便心憶想分別者。是疏取論意釋經意。為第七識即前六。此之意識是異熟生但名方便。論雲下以論證上方便之義。言攝受分別性想者。第七內攝受六識外分別。此等王所居然不行。謂六七下。疏釋論意及與經意。謂六七識即是心王。及中心所者。六七二識所攝心所一切不行。故結雲心行處滅。不同七地。猶有觀求之心也。

疏。後無所取著下。釋能治中。疏文有三初結前生後。二彰立所以。三別釋文相。今初先正明。故論雲下以論為證。此之論文亦是揀濫。上云滅一切心意識分別想。但是滅障法想障。法想者。即有分別觀解之想。有治想者。即無分別智。是則別境。五中慧所不泯。但無分別。上言不行耳。

疏。所以明此下。第二彰立有治想所以。一揀凡小。此是揀劣。外道無想無有此慧。二乘滅定亦無此慧。想受盡滅故。故此比於滅定彼所行者。此亦不行。如前一切心等彼所無者。此中則有。謂無分別智。二揀如來。即揀勝未忘無分別智故。故瓔珞雲。等覺照寂妙覺寂照。今八地無生亦照寂故。若得寂照即同佛故。是故智障有其三門。一是智障。所謂分別有無之心。二是體障。謂觀非有非無之解立已能知。故曰體障。三是治想謂妄識中含如正慧。依此地中有其三義。初一四地乃至七地。斷除四五六地。斷除分別取有之心。謂解法慢身淨慢等。入七地時斷除分別取有無之心。八地已上斷除體障。前第七地雖除分別有無之心。猶見己心以為能觀。如為所觀。其所觀如不即心。能觀之心不即如。心如別故心外求法故。有功用法外立心故有體障。從第七地入八地時。破舍此障觀察如外由來無心。心外無如如外無心。心不異如心外無如。如不異心故。能如心泯同法界。廣大不動以不異故。自外推求故。舍功用不復如外建立神智故。滅體障。體障滅故名無障想。第三治想至佛方滅。故入八地。雖無障想而有治想。從八地已上。無生忍體轉轉寂滅。令彼治想運運自亡。至佛乃窮。今此未盡故說非無。

疏。故云此想於下。地下第三別釋文相。然總將此論釋有治義下釋三勝。一無功自然行故者。即是論文。謂無取果心者。疏釋經文。任性自進是疏釋論觀心純熟不假作意。任運趣果名任性自進。無取自進故名為妙。二空遍一切故名治廣。顯無生智無不遍矣。三者入如而行故深。

疏。此則入於下。以起信意總收上義。起信所入即是本覺故。論雲。所言覺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釋曰。今入虛空即入法身本覺也。下引論會釋結成無生法忍之止觀耳。第三得勝行。

疏。餘七別下疏文有二。先隨文釋。後總收束治障。今初七中一明七地不知。故云正是對下彰出。二即就勝彰等。等於得八地人。三正示勝相故云分齊殊絕即分齊境也。故下總束三句為境分殊絕。

疏。護此地一切所治障想者。護防也舍也。此是論主別釋此句揀於上二。恐有問言。但離相想於義已足。何須更離一切執著故。今通雲。以上相想言通善惡。今明除所治障想。謂貪求佛法故。論經云離一切貪著非除能治無分別智想以此治想為能護故。如上淨忍分中無所取著也。四即二利行體。五即寄對顯勝。不可形奪退其勝相云不退也。故合上二句為正行廣大。六離功用之動。七有報行之治故。合以為離障寂靜。今經但言寂滅現前。論經云一切寂靜而現前故。真如一切寂靜現前故。釋曰。上句教道寂靜。下句證道寂靜故。疏雲以證真如為能治故。一切寂靜。其一切言即舍教也。

疏。上七別中下。第二收束治障。束七為三。初有三句。二三皆二句故。言四種惱患者。第一有行有間發過。第二淨地勤方便過。第三化生勤方便過。第四微細想行過。此之四過。從細至麁。經中說治從麁至細故。下喻中從細至麁。

疏。離第四微細想行過者。此最麁也。求如來智慧既未休息。即是惱患。今相想斯絕故無此患。

疏。三化生過。言十無量等者。既求十對化眾生業名勤方便。今自無份量利他無邊。離於有無二邊故無此過。

疏。後二離障寂滅。離前二過者。此第三節一離第二過。

疏。引上二文皆是勤方便。一即前彼障對治中。修無功用行。無功用行即牒前科文。日夜常修即是牒前論經。若今經云。佛子此菩薩以深智慧如是觀察常勤修習方便智慧。釋曰。常勤修習即日夜常修。二及行住坐臥皆起道等。即引第三雙行勝中。二行雙無間文。言無有一念休息廢舍。行住坐臥乃至睡夢未曾暫與蓋障相應。釋曰。既修無功即是淨地勤方便。未能任運無功。故成其過。一念止觀雙行亦未息行心。故皆成過。

疏。二離第一有行有間發過者。此第三節復離此過。若遠公雲。謂七地中十方便慧發起勝行。無功用心名為有行有間發。釋曰。發即發起。若以十方便為有行。此行最麁。又無功用心即淨地勤方便。則似義重。今治即前信勝及作大義。皆有行發起而言有間者。約修無功用未得任運無功用。則有功用之間耳。又上通說第三。二句通離二過。亦得離障離有行有間發過。寂靜離淨地勤方便過。以離過寂靜返覆相成故合為一。雙治二過第二喻中滅定之義前地已說。法界品更明。言能依心所憶想自亡者。以論雲無彼依止故為此釋。

疏。合中下合文分三。一正合經文。二結成離過。三別釋舍一切功用行者牒經。過所治故者。即論釋。謂所治者。即七地中功用之心得無功用法者牒經。得彼對治法者論釋。以有八地無功用無分別智為能治故。身口意等息者牒經。以得無功用法自然行者論釋。以自然行不作意故。雲身口等息。非謂不行行故。雲自然行也。如船乘風入海。但見不施功非船不進故。

疏。引淨忍分中無所取著以為證成故。前論雲非無治法。

疏。離第一下二結成離過。即結上合意。

疏。住於報行下三別釋能治。此牒經下疏釋。前意明教道者。無功無分別智可寄言故。後約證道正證真如故。證道有五。一舉論。二此約下引例桉定。三即離下明所離過。四報行者下釋經報行。五住真如下重釋論文。而有二意。一雖舉賴耶但取真如。以第八地舍賴耶名故。故唯識雲阿羅漢位舍。釋曰。大乘第八地同於羅漢。以舍分段出三界故。二又佛地下。存其賴耶則顯譯論不善用名。以第八識有其多名故。賴耶但是局凡位故。異熟直至菩薩地盡。雖同第八不應存賴耶名耳。第八名別已見上文。

疏。第二夢寤喻中文五。一舉前所喻。二顯喻意。三釋喻相。四釋合文。五會通喻合。二論雲下顯喻意。意明護過。所護過意大意是同。謂護彼過想。同前舍一切功用行。有正智想同前得無功用法。三如從夢下。釋顯喻相。即喻前意。雖無夢想。喻護彼過想。非無寤想。喻有正智想。從但此行寂滅故云所作皆息者。通妨。妨雲。若有正智何以文雲所作皆息。答意可知。四合中勇勐下。釋合但顯護過。化生勤方便不行耳。以內證釋二行不行。如覺無二岸。以外緣釋相行不行。如覺無人船。船即化生聖道。餘略不合者。具即以菩薩合前有人。謂七地菩薩至不動地令覺寤也。五合中見人下會通。喻合可知。

疏。第三生梵天喻中分五。一舉所喻。略不釋喻。二合中下釋合文。即經住不動下文三。所以不行下。論釋不行所以。明有治故。經文略無。四此離下明離過患。五後此菩薩下別釋。此菩薩下舉勝。下經謂佛等不順行者。以論雲此中順行不順行二分心等佛等不行故。謂一心中分染淨二分。以淨況染。從則若世下。

疏。束成對略有四對。兼於大小則有五對。若世者即經況復起於世間之心。若出世者。佛等心也。若人即佛菩薩。若法即菩提涅槃。若因即菩薩。若果即佛。若智即菩提。若斷即涅槃。小雖經無。對菩薩有論文具之。論雲。佛等不行不行故。大乘小乘差別故。大乘小乘中眾生法差別故。眾生是人無學學差別。佛等涅槃差別。應知。是中順行者。順行分中心等不行故。如經一切心意識不行故。是中不順行者。不順行分中佛等不行故。如輕佛心乃至涅槃心不行故。大乘小乘差別。大乘中差別者。佛菩薩涅槃差別故。小乘中差別者。聲聞涅槃阿羅漢等差別故。大乘中眾生差別者。佛菩薩差別故。法差別者。菩提涅槃差別故。小乘中無學學眾差別。是中法差別者。涅槃差別。無學差別者。阿羅漢差別。有學差別者。阿那含等差別。如是等。皆悉不行故釋曰恐欲知論。故復委出。亦不出於上之五對。然論差別之言。一一事中皆有差別。如有學中有三果四向等菩提。有多種菩提等。非全所要故。疏略之就出世中遍多舉者。出世易著今無著故。第二發起勝行。

疏。迴文未盡。應言住本願力者。謂安住本願利眾生故。得諸佛勸。遠公桉論釋雲。本願住三門分別。一解本願。從前七地來。同求此地無生忍故。亦為本願。二釋住義。三說住之意。二中得已心息。更無去意故名為住。然住不住略有四種。一觀入分別。始時不住終則樂住。從前地來求趣無生。以未得故。所以不住。今此得之樂著故住。二起用分別。始得樂住終則不住。今此始得樂寂故住。以佛勸起所以不住。三就寂分別。始終常住。謂佛菩薩隨所證入無暫舍故。四就用分別。諸佛菩薩一切不住。常就世間利眾生故。今言住者約前二門。第三說住之意有二。一顯此地所得深寂難舍故。二明諸佛勸說所以。釋曰。上遠公之意順論解釋非不有由。今以此經本願力故。明其本願是勸之由。以此釋論。應言住本願也。住忍須勸是下勸益中辨。又由經住故。勸意則有故。疏釋雲。決彼無生止水。令起無功用行。無生止水即住忍義。若將本願力住。為住忍者。非經論意。

疏。下之七勸下。通妨難。乃有四重。一有妨雲。下之七勸義相不同。何以此中但云與智故。此通雲。七不出智。二前地未淨下。問雲。佛慈平等何以偏與此地菩薩。通意可知。三以得此下。復有問言。何以要得此忍。即與智明。答意可知。四一與下復應問言。九十已得何不與耶。得已不失故不重與。

疏。於中有七者。七勸如文亦有總名。一自德未成勸。二生願未滿勸。三本願未充勸。四自德未勝勸。五化業廣大勸。六自己所得法門未窮勸。七少作能成增進眾德勸。疏文有四。一列七名。二遠公下敘古釋。三經無下辨違順。四今攝下申正釋。

疏。然七皆含轉住增去者。正揀遠公。前六轉住後一增去。如初願中。勿復放舍即是轉住。令勤精進豈非增去。餘可思准。遠公亦攝前六為三對。二利初對。一自利未滿。二所化未出。第二對三所化未滿。四自德未勝。第三對五化業未勝。六己德未窮。亦是一理。初勸可知。第二勸中出家多起覺觀等者。皆是論意。意雲。出家斷除煩惱不與之俱。為斷此故未善方便。故多覺觀。或起惡覺乃至不忘善覺。故言悲心。悲心依上而轉者釋論。以論初雲依彼眾生無大利益事。現起煩惱。使彼在家出家分中深著煩惱眾生轉故。故是大悲依彼轉也。第三勸可知。第四勸中初言定其所尚者。所尚即無生法忍。所忍即諸法實性故。三地中詺八地為一切法如實覺。法性即實相真如理無廢興。故云出世不出不異。言以有深無礙智者。即下偈云。法性真常離心念。二乘於此亦能得。不以此故為世尊。但以甚深無礙智。意雲甚深無礙智為世尊耳。對下同於二乘故。此不共。言抑同二乘者。此一乘旨二乘絕分。非是共理。約寄位中勸其莫作故。抑令同下。三獸度河亦是抑耳。河即是通理。如身子自領解雲我等同入法性故。功行疲倦者。此下是論意。斯則三乘皆功行疲。欲趣於寂是菩薩垢故。論雲。依不共義功行疲倦。彼垢轉故。謂依轉進。五六七勸並顯可知。但七雲三自在行者。即三世間自在耳。

疏。問始行之流下。此下問答。通對不勸之失。勸益為問。先興二問下具二答。先以四義。答須勸。答初問可知。後但有此深奧下。答第二有無問。今此答雲。定有佛勸無有無勸。此自有三。一正明無有無勸。而趣寂者。二又設下假設以明。三為顯下。結上不勸之損言耳。

疏。論雲。彼行中攝功德因勝者。彼行即無生忍行。由有忍行故佛與智。此二皆因。此因皆勝故能攝德。正以與智而能攝德故。

疏。論但以與智為因轉推。得智之因復由得忍。

疏。十中一多身隨現下。上通相料揀。此下隨句別釋。釋此初句。疏文有四。一標舉即是經中今住。此地得無量身。二所以多下。舉論釋多所以。信解即是勝解。勝解印持一切菩薩即是我身故有多身。三謂智契下。釋上信解。為一所以。前來諸地雖有信解未與理冥。今與理冥故成多身耳。四此實報下。釋通妨難。難雲。前之初地百身。二地千身。如是漸增乃至七地。有百千億那由他身。何得言一。故今答雲。彼前多身皆云示現。即變化為非實報得。以前七地功用分別未舍離故。不能合法。凡所為作名心自在。非法自在。是故不得就法說多。此地功用分別心息契合法界。凡所為作名法自在。以法門無量隨法論身。身亦無量舉身既爾。餘可例知。

疏。此一對前下。釋其餘句餘並可知。疏。大文第四淨土分中。先問答顯意。初問後答。答中二。先開二門。後今約下揀定。既約位釋成。始起於此故偏有淨土分也。

疏。智所行境者。即世界成壞能觀智。即下如實知。此總科。方便善巧下別牒釋。言即無功用因者。由於七地得空中方便慧。有中殊勝行。修此無功故。

疏。初知四大差別即是廣相者。謂知大分齊。

疏。小相者下。散心所知少故名小。定心所知廣故名大。初禪量等四洲。二禪量等小千。三等中千。四等大千。故云乃至量既遍等故。能遍緣無量相者。佛智稱事理之實。故無份量差別相者。是法分齊者。若言大小即是分齊。知地堅相水濕相等。名知自相。同無常等名知共相。二相皆是法分齊也。

疏。細者透金塵故者。俱舍雲。極微微金水。兔羊牛隙塵。蟣虱麥指節。後後增七倍。隙塵乃塵中最麁。無一極微獨處而住故不說初而七極微為一微塵。此亦最細而名是通故。取第三透金之塵以為細也。言一塵之中含多法者。能造所造一聚而現。必具堅濕煖動色香味觸。故云多法。

疏。斯即楞伽責所不間者。謂大慧菩薩發一百八問雲。我名為大慧。通達於大乘。今以百八義仰諮尊。中上下問云云何淨其念。云何念念增長等。列問竟。佛讚善。牒問竟然後責其所問不盡。雲諸須彌山地巨海日月量下中上眾生身各幾微塵一一剎幾塵弓弓數有幾肘步拘樓舍半由旬由旬乃至云是等所應謂何須問餘事。聲聞辟支佛佛及最勝子身各有幾數何故不問此。釋曰。此即責所不問也。

疏。佛法中凡境為小者。問無色無色無有份量。何有大小。答大乘之中許有色故。離世間品明。菩薩鼻根聞無色界宮殿香故。此有二意。一無麁有細。二無其相色有通果色故。

疏。以身不必同其所化者。如有居士欲見佛身。為現佛身。佛身不同居士。而隨其心樂名心同事。

疏。今就行體者。以智正覺一切法故。

疏。經略煩惱故論具之者。論雲。是中眾生世間器世間。彼二生因業煩惱是染分故。

疏。謂因法智殊顯三乘別者。智法有殊故三乘異。亦以三乘明法智故。二皆是淨。言義兼理空者。無量週遍等皆兼於理。亦由此故為二所依。疏雲。何法智虛空得為自身者。此假問也。法中理法理法無形。智體虛空皆無形質。不可作身云何言作答。意雲。智證於法自然應現。即是作義。亦猶體理成智理寂。無相而成有知故。令於虛空下。通虛空作自。此三作自既爾。自作此三亦然。冥同理智及虛空故。

疏。所以相作下。出其所因。以經文中但云隨眾生心之所樂故。則唯是業用門而無德相故。具出所以例前可知。則經文中但有第二義。第一義略無。第二引晉經文證者。第二因緣和合是緣起故。上顯相作之因。論主但明相作之意。然隨眾生樂通因通意。意欲攝生故是意也。就隨意能作即業用因。

疏。若總開三界五趣則具十者。色身兼欲色二界。加無色為三界。集業煩惱為二。報身即五趣報故為十也。

疏。又重重現下。雙釋普入及方網言。塵能受剎剎以塵成。亦能受剎重重皆入。名為普入。既交絡入。九方入東東入西時。帶餘九入。西入南時帶東諸方。而入於南。故成重重。即初地中如帝網差別故。為真實義故。

疏。四自身舍利住持故者。舍利梵言。此翻名身。若云舍利羅。此雲身骨。論經名受神力身。此身是佛攝受眾生。留化神力故。出現品中醫王延壽喻。正喻力持身也。

疏。六所有光明等者。論經名光明身故。遠公雲。善軟眾生慈光攝取剛強眾生。威光伏取故云攝伏。

疏。九法身者。所有如來無漏界故者。即是論文。同於唯識轉依之果。論雲。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論曰。前修習位所得轉依。應知即是究竟位攝。此謂此前二轉依果。即是究竟無漏界攝。諸漏永盡非漏隨增性淨圓明故。名無漏界。是藏義。此中含容無邊稀有大功德法。或是因義。能生五乘世出世間利樂事故。釋曰。此即釋其初句。今疏所用諸漏永盡者。此即離彼相應縛義。非漏隨增者。此即顯離所緣縛義。性淨揀異二乘無學。有所知障不名淨故。圓明揀彼十地菩薩。未圓滿故。具此諸義名無漏界。餘義可知。釋第二句。論雲。此轉依果。又不思議超過尋思言議道故。微妙甚深自內證故。非諸世間喻所喻故。此又是善白法性故。清淨法界遠離生滅。極安隱故。四智心品妙用無方。極巧便故。二種皆有順益相故。違不善故。俱說為善。此又是常無盡期故。清淨法界無生無滅。無變易故說為常。四智心品所依常故。無斷盡故。亦說為常非自性常。釋第三句雲。此又安樂無逼惱故。清淨法界眾相寂靜。故名安樂。四智心品永離惱害。故名安樂。此二自性皆無逼惱。及能安樂一切有情故。二轉依俱名安樂。二乘所得二轉依果。唯是遠離煩惱障種。無殊勝法故但名解脫身。大覺世尊成就無上寂靜法。故名大牟尼。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離二障亦名法身。無量無邊力無畏等大功德法所莊嚴故。體依聚義故得名身。故此法身五法為性。非淨法界獨名法身。二轉依果皆此攝故。釋曰。今此疏中正用初句義。則包含正取所證能證四智智身攝故。彼處通說菩提涅槃二種果故。四智之義。頻見上文。言此通四身者。智冥於理同法性身。大圓鏡智相應淨識能頓現於自受用身平等性智現他受用身。成所作智起變化身。是則智身通於四也。又妙觀察智亦通四身。通觀四故。

疏。但兩重下通非圓宗難可知。

疏。六智身中果唯證入相離前三者。此明智身了於法界。有達證二義不同。今就果說故唯證知。言相離前三者。離聞思修相。如初地示說分齊中說。然此通約因果而說。若分三乘。小乘四果為果。趣四果因為行。中乘無學為果。有學為行。無數出入故無四果。大乘之中佛果為果。餘皆為行。

疏。小乘十智等者。則法類四諦他心世俗及盡無生。前已曾解。中乘七十七者。廣如六地鈔中。共不共義前已頻釋。後二通於三乘修成分別者。即學無學。前行果中中乘雖約學無學明意在行果。小乘學中。亦有果故。大乘位位容有果故。故疏上來但約總說。又此學等略有三門。一約理。三乘同學未證名學。證竟無學凡夫非學非無學。二以小望大。二乘於大亦非學非無學。三就修成之德義同初門。今就智明。

疏。雲修成分別耳。

疏。七知法身中文二。先通揀濫謂第六智身及此法身。對上如來身。上十身中智身法身以料揀耳。後文有五下。別釋一法身者。前佛中取法。此法中取佛為門各異也。揀理異事下遮難。難雲。若是平等法身應名第一義智所知故。為此答第一義智無分別故。亦猶相見道中。觀非安立諦。而是後得智攝。

疏。四即重顯理法所遍之境者。即經云。眾生非眾生法差別相論但云有根無根差別相。故有根身即眾生有根身故。無根即非情。今以四法收法無遺。謂教理行果。理是所詮乃通事理。初句明理。此句即事。理外無事故。言所遍之境。此通染淨等。皆悉平等則顯前之法身是淨法。法身故。前釋雲法門雖殊同詮平等。

疏。論雲第一相者。有二義。疏是一義。更雲三寶最勝故。言隨智有異三種不同者。即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大品雲。由平等故分別須菩提等故。所顯理亦說淺深者。小乘人空如兔之足。中乘修習如馬之足。大乘二空深徹底故。若約功德等異者。小乘三生緣覺百劫。菩薩三祇乃至三學萬行。差別非一。皆以一相統之。則四法一揆。

疏。三不可見者釋無形相世人見者。但見空一顯色者。雜集第一雲。云何建立色蘊。謂諸所有色。若四大種。若四大種所造色者。謂眼等五根色聲香味觸所攝一分。及法處所攝色。次釋色雲。色者謂四大種所造眼根所了義。謂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麁細高下若正不正。光影明暗煙雲塵霧逈色表色空一顯色。此復三種。謂妙不妙俱相違色。此青等二十五色建立。由六種因。謂相故。安立故。損益故。作所依故。作相故。莊嚴故。如其次第。四十八雲逈色者。謂離餘礙觸方所可得。空一顯色者。謂上所見青等顯色。釋曰。若智論說上空。謂作青白彯色見故。又依小乘毘曇宗。空有二種。一是有為。除色為空。二是無為。本來常無有為可見故。今世人同共見之。無為不可見故。今說言不可見相。成實論中虛空唯一不可眼見。世人見者。但見空中光明之色。想心於中知無實物。作虛空解。便謂見空。其實不見。涅槃經中同成實說。廣破虛空有為可見。今此經疏符不可見。

疏。六能通受色相此即論文。釋經顯現色身相。疏文可知。而論經云顯色身別異相。意雲。能顯於色而與色異。上言無異自約空體耳。若遠公雲。謂因色像空有差別。謂屋內空屋外空等。此乃以色顯空。不順今經空能顯色。第五自在分。釋曰。此中通有四門。一辨相。二治障。三出因。四得位文皆已具。

疏。此但約智通說者。對下六度但明一智。為通遠公別配。修前器世間自在行故。得財自在。一切世界莊嚴之事。悉能示現。修前眾生世間自在行故。得生自在隨化眾生。處處現生。修前智正覺世間自在行故。得六自在。一得命自在。證第一義成法身故。欲久近住隨意悉能。二得心自在知二諦故。能入無量三昧法門。三得業自在。於報身中得自在故。一切業報隨意示現。四得信解自在。知如來身。及知聲聞緣覺菩薩故。信生信解。五得法自在知法身故。六得智自在。知智身故。通修前三故。得二自在。一得願自在。一切所欲隨心皆得。二得如意自在。於三種中隨意轉故。釋曰。雖有此釋乃成穿鑿故。

疏。但云約智通說。別配依下取於攝論六度為因。

疏。二得命下疏文有三。一別釋經文。即辨相及因。經但標名。今依論經一一具釋。經有難見。即以論釋。兼以攝論六度之因次第配釋。二於此十中下。通釋自在。三論以下明其所治。於中先舉論。後此十亦即下。會五怖畏。三約因。此地下會通行位可知。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六十九

 

上篇: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下篇:大華嚴經略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勝鬘寶窟

凋勝鬘寶窟敘 原夫。所謂一乘之大車者。則是法王之寶...

佛說阿彌陀經疏

佛說阿彌陀經疏 唐海東新羅國沙門元曉述 將釋此經,三...

觀音義疏

觀音義疏卷上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此文既別...

彌勒上生經宗要

彌勒上生經宗要 釋元曉撰 將說此經。十門分別。初述大...

原人論

原人論序 終南山草堂寺沙門宗密述 萬靈蠢蠢皆有其本,...

淨土證心集

淨土證心集卷上 傳天台古和 卍蓮 述 淨土緣起 佛之...

【註音版】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天台智者大師禪門口訣

天台智者大師禪門口訣 師言安般守意。當知色心相因而...

佛說大乘善見變化文殊師利問法經

佛說大乘善見變化文殊師利問法經 西天中印度,惹爛馱...

祭灶儀規

《平興寺佛事儀軌》祭灶儀規 1、淨水讚 楊枝淨水 遍灑...

佛說月喻經

佛說月喻經 西天譯經三藏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十不善業道經

十不善業道經 馬鳴菩薩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

梵網經懺悔行法

明菩薩戒弟子藕益智旭述 經云。若有犯十戒者。應教懺...

【佛教詞典】八門兩益

(名數)因明入正理論一部所明也。八門者何?一曰能立...

【佛教詞典】火淨

五種淨食之一,即將一切食物,先以火燒煮使熟之後才食...

孝子除障,助母往生

高朱氏,法名妙音,一九二九年出生,安徽省臨泉縣黃嶺...

聖嚴法師:智慧與福報

有福報卻不一定有智慧;若無智慧,福報本身也可能會帶...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天下事沒有一個必然的,所謂我希望要做到怎樣怎樣,而...

佛經與道教的經典可以同時誦嗎

問: 道教與佛教我都很歡喜,知道其中的大智慧,但我一...

率真俠腸的紫柏尊者

紫柏尊者(1543-1603),明代四大高僧之一,諱真可,字...

有大企圖心,也要做好眼前的事

在中國佛學院,常對學生講起古人的一句話:志不立,天...

把所有功德都迴向往生西方

只要是修行佛法的人,他總有修行的種種科目,這裡就列...

幾塊磚的啟示讓殘疾乞丐變成富翁

一個乞丐來到一個庭院,向女主人乞討。這個乞丐很可憐...

服用動物製品,則是不知慚愧

所言天冷身弱,衣絲綿者,必須非此不能生活方可,若借...

大安法師:換個蓮華化生的身體

我們確實要厭離這個身體啊,沒有一點值得留戀的。我們...

職業與信仰有衝突該如何處理

問: 職業與信仰的衝突如何處理?如何學佛? 宏海法師...

如何對待「看不順眼」的人

人是不可以離開群體而單獨生存的,既然要和其他人打交...

【視頻】《心經》念佛靜心曲

《心經》念佛靜心曲

【視頻】《地藏經》承天禪寺僧眾木魚版

《地藏經》承天禪寺僧眾木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