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五十九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五十九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第二明中後九支者。亦可言十義如前說。隱現行識即言九耳。下當廣明。

疏。然論兼結文總分三段者。其結一文。即疏科經。即前具足諸苦觀初。以約十二緣明苦故。總科雲文分為二。先別明緣相。後如是眾生下結成妄苦。就前方開為二。初明前際三支。後辨中後九支。今論乃於中後九中籠取結文分為三段。若直就經文。此下兼第三。彼二顛倒觀總應分四。一示九支緣相。二如是眾生下結成妄苦。三是中皆空下明緣體空。四取彼二顛倒經文結成迷惑。其第四段是第三觀。今為順論就前三段。開初一為二。合後半及第二為一。以第三為一故。亦有三。就疏之中文分三段。一列三名。二言自相下釋三名。三隨文釋二中言同相者。釋有二義者。初即遠公義。二即今疏正意。於中四。一正明。二猶如下引例釋尋常自相共相。證成則自相全同同相寬狹不等。此唯約因緣故狹。彼通有為故寬。然緣起過患。即是同無常等。三是則現在下結成隱顯。未來隱自相顯同相者。令厭當果絕現因故。四此釋順論下引論證成。

疏。言報相下別釋初相。疏文分五。一正釋報義。異熟是三界報體故。共名色生明是果報。二故論雲下引證。異熟識是報相義。三此含識支下出體。四故攝論下引證三相。五經云下。釋文前三可知。四中有三。初引論列名。二釋彼論意。三會釋二論。今初即第二論所知依品。第二雲。論曰。如是已說阿賴耶識。安立異門。安立此相云何可見安立此相略有三種。一者安立自相。二者安立因相。三者安立果相。初謂依一切雜染法所有熏習。為彼生因。由能攝持種子相應。二謂即如是一切種子阿賴耶相。於一切時與彼雜染品類諸法現前為因。三謂即彼雜染品法。無始時來所有熏習。阿賴耶識相續而生。釋論中言分析此識自相應相。以為二種。因果異故。釋曰。初謂依一切下論自釋相。即今疏雲。此意明下釋彼論意。撮略言耳。若不望因果直語自體者。識之自體雙含因果。分出因果即是二相。不分因果即是自相。故上釋論雲分析此識自相應相。以為二種。因果異故。是則自相為總因果為別耳。

疏。今論因相下第三會釋二論。問因果相殊。云何此因而是彼果。答今以果識為名色因。非以種子為現識因。是故名殊而體一也。故此中三相。而初二皆是攝論果相。此論果相自是名色之果相耳。言立名雖殊俱通因果者。明引彼三相非證此三但明此識通於果耳。因如前段。

疏。所謂名色下出苦芽體相者。文三。一牒經總標。經云所謂名色共生。二論雲下引論釋。三謂名色共彼下疏釋論。論中彼字即賴耶故。於中三。初總顯論意。次名謂非色下出色體。後此二與識下顯共生義束蘆之義。六地當釋。即前所引攝論。次文雲。阿賴耶識與彼雜染諸法。同時更互為因。云何可見。譬如明燈焰炷生燒同時更互。又如束蘆互相依持同時不倒。釋曰。燈炷生焰。燈焰燒炷。互為因果。正是果識為名色因義。

疏。二不離是因相者。牒經標名。即顯本識為名色因者。疏釋因言謂是名色下論釋其相。言名色不離彼本識者。論主釋經不離之言。非是不離名色有六處也。顯上句中共生為不離耳。言依彼本識故者。論主自釋因相言也。從既依此釋下疏家桉定明此自相因相中有識支及名色支不同。古釋唯取同名色支識支在前邪見中故。今名色依起者。依彼本識因生耳。疏三彼果相者。即此名色增長下經前已科出故。此略無牒經。疏中但釋彼果。揀非報相而為果體。今取六處等是報相名色果耳。上言次第者。名色生六處。六處生觸等。次第不亂故。恐繁指後。疏二同相中論主易故不釋。疏文亦顯。然六地中名為苦樹。廣有其相言文義顯者。文即此中有憂悲苦等。唯識雲。老死位中多無樂故。此是他文言義顯者。生死是苦。憂悲之苦最明顯故。故為同相。

疏。三顛倒相中二。先總釋後。此有四重下別疏僧佉說覺以為神相者。即百論破神品第二中。外曰。實有神。如僧佉經中說。覺相是神。次論復雲。優樓迦弟子誦衛世師經。言知與神異。是故神不墮無常中。亦不無知。何以故。神知合故。如有牛人。注雲。譬如人與牛合人名有牛。如是神知情塵意合故神有知生。以神合故神名有知。釋曰。上即論立。今但云無。不說無之所以。所以廣如前後。今當略說。論破僧佉雲。內曰。神覺為一耶為異耶。外曰。神覺一也。內曰。覺若神相。神無常故。釋論雲。譬如熱是火相。熱無常故火亦無常。今覺實無常。相各異故。屬因緣故。本無今有故。已有還無故。外曰。不生故常意明神不生故。內曰。若爾覺非神相。意雲。覺無常神常。無常不應與常為相故。彼疏總釋雲。此二相違凡有三對。一神常覺無常。二神遍覺不遍。三神一覺眾。此初段中正就二對生過。神一覺眾。在第三重中方破。就初對中有四種過。一以神從覺神則無常。二以覺從神覺應是常。三若不相從體即不一。四必欲令覺是神。神則二種常無常也。亦言覺不覺也。今結四過之中經文有一二。是破覺不應有之。三四略無。餘如彼論。二破衛世。先破其喻雲。內曰牛相。牛中住故。非有牛中。釋曰。有牛是人。人與牛合牛不是人。神與知合知不是神。何得為相。次破其法雲。汝言神相情塵意合故知生。是知知色等。是故但知能知非神知。譬如火能燒。非有火人燒。斯則知為神相義不成矣。今雲無知。疏若約小乘等者。受蘊名覺。覺苦樂等。三蘊名知。想取於像。行有欲勝解等。皆是知義識義。更明色非此二。

疏。約六根說身識名覺等者。若約別明眼見耳聞。鼻舌身三名覺。意根曰知。今取觸塵對之為覺。餘五說知。

疏。現有知覺下通外難。先難隨俗故下答。即中論意。

疏。又心法有四下亦答上難。於中有二。先舉法相。後結酬其問。前中此四即同唯識第九四種勝義。一世間勝義。謂蘊界處等。二道理勝義。謂苦集等。三證得勝義。謂二空真如。四勝義勝義。謂一真法界。廣如玄中。今文先列名。次謂隨境下釋相。

疏。此四重中下二結酬其問。汝現見有但是初門。今約後三故言無也。又以第二破其初一。則事非事矣。若以第三破其前二。前二俱無。若以第四拂其空相。空亦不立方名為實。又三以空遣有。四以實遣空。空實無礙。知即無知。然破我與法。廣如於前諸會經文。

疏。響可喻言聲者。此喻亦是遮救無知謂無情之物。動與不動故無知覺。眾生有心安無知覺。故引響喻。因心發聲。扣谷發響。響無知覺。情發亦然。

疏。彼二顛倒等者。顛倒有三意。一迷真隨妄即是顛倒。二由迷真故於樂計苦。由隨妄故於苦計樂。三不識真故遠之。不知妄故隨之。故論經云不覺不知而受諸苦惱。雖有三重其旨一也。故疏之中前後互出。

疏。既言具苦必知無樂者。此遮妨難。恐有問言。慈是與樂。經中但言見生有苦。何言興慈。故通云爾。然經慈悲二觀影略。悲中覩境卻無拔濟之言。慈中闕於覩境。卻兼拔濟之語。二觀同緣有苦故。生慈下重舉前境。以明拔濟成上之悲。置安樂處生下之慈。義皆足矣。

疏。一明施所依者。即經隨順如是大慈大悲。則能拔其苦能與其樂。若別說者。財施拔現貧苦。與現富樂。法施拔其當苦。與出世樂。無畏拔現恐怖與安隱樂。文中就初多明於財而言大舍。又云。凡是所有則兼具矣。疏一者外財。二者內財者。前諸會已廣。易故疏更不釋。論文甚廣。今當具出。論釋總句。凡是所有一切能舍。雲一切物者。略有二種。一外二內。次釋所謂下。別中先釋外後釋內。外中更分總別。釋總句。雲外者復有二種。一所用。二貯積。如經所謂一切財穀庫藏等故。如是次第。釋曰。此中財穀是所用。庫藏是貯積。經從金銀下別論釋雲。於中廣有八種。從金銀乃至一切所愛之事。一切所愛之事即今經及餘所有珍玩之具。兼取後內以為第九。釋云是外事。舍中初舍為總。餘九為別。依此有二種喜。一藏攝喜。二利益喜。藏攝喜者。謂金銀等。利益喜者。復有八種。釋曰。欲兼下內共成二喜故。標雲外事有九下釋別中第八即是於內。然八中次第異今。今依此經之次。一嚴飾利益喜。謂珍寶纓絡。二者代步利益喜。謂象馬車乘。三者代苦利益喜。謂奴婢人民。論當第四。四者自在利益喜。謂城邑聚落。論當第五。五者戲樂利益喜。謂園林台觀。論當第三。六者眷屬利益喜。謂妻妾男女內外眷屬。七者堅著利益喜。謂及餘所有珍玩之具。八者稱意利益喜。謂頭目手足等。後三同彼論次。疏隨機所應以何法者。經有三句。此句是總。下二句別。云何所宜。二隨力宜。三隨現習宜。現習宜者。如浣衣之子。應令修習不淨觀等。

疏。知時已下行相。行相三句知時知量合為一故。開時有三。第三時即知量義。言如是時中宜修定等即涅槃經上已引竟。

疏。晝則存心等者。即遺教經。經云。汝等比丘。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諸煩惱賊常伺殺人甚於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悟。煩惱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當以持戒之鉤早併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無慚人也。慚恥之服於諸莊嚴最為第一。慚如鐵鉤能制人非法。是故比丘。常當慚愧無得暫替。若離慚恥則失諸功德。有愧之人則有善法。若無愧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釋曰。但觀所引疏文易了。

疏。謂量力所能亦愛亦策勿令過分者。即涅槃經。已如上引。亦如教首樓那調琴之法。言後便休廢者。起信論修行信心分。彼約為魔惑故。或卒起精進後便休廢。今使勿令過分。則非卒起亦不休廢。然疏三時當相以釋。亦可此三為初中後。初但明記。次日夜勤修後方不斷。此即前慚愧。二利行中者。釋經於此行中以後三行攝護前七。慚愧之中已收前七門二利之行。今之二利即前七也。而是慚愧所護行中修堅固也。欲早求度下釋勤修。出離已下正顯行相之文。此句總明堅固之體。即前遺教之文。不退自分下別釋堅固之相。前經已引彌勒問經。

疏。利養正行具二供養者。上願校量中有三供養。一利養供養。二恭敬供養。三正行供養。今以恭敬通上二故。但分財法。

疏。第三佛子下結十名體用者。疏文有二。先釋文。後然安住下揀法。亦通復重之問。文中有二。先問。後論雲下引論答。先舉論後前句文略下是疏釋論論中無問而但有揀。具足論雲。前所說三十句。從信增上等。乃至常求上上勝道。得清淨地法。今此十句從信乃至供養諸佛。盡是障地淨法。是名修行校量勝。而遠公雲。前是所淨此是能淨。意雲。前地滿故能淨此法故為所淨。此中十行若無此十地不窮滿。故為能淨未為得意。不順於論及瑜伽故。第三果校量。

疏。三明分齊等者。疏文有四。初總標分齊。即修非修分別。以修以報各為分齊。二行修唯在下二約當地初後相望。論其分齊。即上二義。遍不遍故。三又初二後一下。約有無論分齊。四又初二果下約法果論分齊。此意正為論主通妨。謂安國法師以見二果之後有結文故。便以前二果唯是地法。後二方是果法。即出心故。故今為通前二通法通果。為法易見後有結故。為果難見故。論判屬果。不得此意下結彈安國。疏今雲法身即功德法身者。佛地一切通名法身。以約證如十德勝故。見功德身。又約證如來窮極故。真實法身非見相故。

疏。理實入華藏下。上約寄位。此下顯實。即願智果中意也。

疏。亦兼供僧者。略無法者。已親證如。真供養故。又此鍊行真是修行。法供養故。故略無耳。其供佛中經文易故疏略不釋。論雲供養者。有其三種。一恭敬供養。謂讚歎等顯佛功德。二尊重供養。謂禮拜等。三奉施供養。謂華香等。即衣服下文。其大心深心即能供養心。謂為求佛故云大心。心殷重故名為深心。

疏。以同上願校量中供養願故。故皆略無。疏去下劣垢。論當第三者。論經亦是第二。論釋即當第三。

疏。三別地行相中者。初正明。二若不爾下反質成立。三是以具下總明義類以成前理。其五約圓融。一具一切。更有三義。一約相資檀義攝六等。二約相應一念具修。三約理融稱性。一多互相攝故。

疏。總收三入等者。此所練淨有始有終。初但明練。即是其始。後舉迴向能練令淨即是其終。故前論主以迴向居二行之後。先明自利利他。後迴向勝進故。言信等淨法為所練者。即下論雲。信等善法。猶如真金數數入火故。

疏。第二喻中下疏文有二。先正釋喻。後金性本有下解妨釋成。於中二。先問。後信等有二下解釋。釋開二門。地前之信則不喻金。證如之信乃將喻金。如來藏中為惑所覆。如在鑛中地。初一淨即已出鑛地中。地滿皆是入火。

疏。此二不二並可喻金者。謂真心為體。與信等相不殊。更無有二。以真心上離不信濁。故名為信。二三無有違害。即是慈悲。四無慳悋為施。五無懈。六無愚。七無不重賢。八無不怖罪惡。九無有危脆。十無違佛教。故是十行但一真心而為二義。故無二體。並為本有。故可喻金。

疏。雖假供等緣修以成真德者。然第二義自有兩義。一約所顯性德。二約能顯緣修成德。如以知法性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今成檀德。剋實分別。則初一義可以喻火。對治行故。所顯喻金。成德如嚴具今。且融後二以喻於金。以德因真起故同所顯。故云後成嚴具亦不異金。嚴具喻於後地。廣如前說金例皆金疏既了於真下復融初義。亦不異金。以初妄識為體。今真妄交徹故。妄由真生真該妄末。真非妄外。即妄徹真源。若爾則無能練所練。故云寄相顯真故分能所。第二發趣果。

疏。一問勝進者。勝進雖向二地。修在初地。亦得名為問初地也。

疏。相及得果等者。是所得法相。疏文有三。初依論釋相。次出體三再顯法體。

疏。相即方便智下疏出其體。即同如來加請中三漸次也。言能所觀相者。相有其二義。一相差別故。二能到地實故名為相。即觀漸次觀。即舉障顯治相。則能所皆相。二得即證漸次。三果即修行漸次。疏又此三者下三再顯法體。開根本智以成二道。故不取加行。言地上加行勝進旼故者。如欲入第二起十種心。此即加行。而是初地之勝進。意雲。勝進既是後得故非方便。

疏。若准論意等者。今疏意明隨地智差別地法。而論雲成就諸地法者。所謂信等故。第二知中有三。初略舉經意。二論攝十句下論釋。三以問攝知。二中言攝十為五者。一二二三三四五一故。

疏。行修善巧者。下論雲。成壞善巧增長善巧。非詺能知為方便也。此五方便地地皆具。而其隨相分別。初一在於解行位中。得在初地。增上在於二地已上。不退在於八地已上。盡至十地。第三增上方便。亦成德殊勝故。行修不頓。初中後別。故有三句。餘句可知。

疏。若以相等下第三以問攝知。於中二。先以經問攝論之五。後若攝十句者。以經問攝經之知。第三攝報果。

疏。初行後願者。行亦自分願亦勝進。

疏。謂若施若攝者。佈施本通二利。今從利他邊。說問四攝之初已有佈施。何須別說。答有四意故。一佈施本是自利。今菩薩行令物倣之。以舍慳貪故。是利他攝中佈施一向利他。二佈施直論佈施。四攝中施乃是攝緣。三佈施通於三施。四攝唯約財施。法施乃屬愛語中故。四此地正是佈施位故。所以別說。經中先明遍施。後常行下常施。

疏。如是一切下不失自利者。文中三。初總釋文意。二引論釋意。二正釋文。

疏。謂利他事中下第二引論釋也。論雲言不離者。示現不離自利益故。如是諸念事中行已。成大恭敬除諸妄想。釋曰。以論難了故以疏間釋成。大恭敬即所念佛等。除諸妄想正是念義。是以前明自利之施。令物除慳。今明利他之行。不失自利。是為菩薩修行善巧。疏所念有十下第三釋文。此之十念亦即六念。初三念同。四亦念僧。菩薩僧故。次三功德念。即是施戒。六念中略但舉其二。今文廣故備於諸度。後四求義念。即是念天。第一義天故。

疏。光明功德者。行體清淨離垢障故。

疏。分別法義者。以詞及辯分別法義二無礙也。

疏。修行剋證禪定勝業者。謂依四禪及四空定發百三昧故。故論雲一念發百三昧者。得三昧自在力故。

疏。論意取神力等者。論雲。以得三昧故。於十方諸佛及佛所加。諸菩薩所修習智慧故。釋曰。如金剛藏菩薩。為諸菩薩說十地等。

疏。次三有悟機者。一往剎。二光明。三正授以法。

疏。是圓融實德故。雲過此者。釋經復過是數。是數即前出家果中百三昧等論。經此中文廣。經云。菩薩願力示現過於諸數。示種種神通。或身或光明或神通或眼或境界或音聲或行或莊嚴或加或信或業。是諸神通乃至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不可數知。論釋雲。於中身者。是一切菩薩行根本所依故。依彼身故有光明及神通。依光明有天眼。以有天眼見前境界一切眼有五種。應知依神通有音聲及行莊嚴加等。音聲者。應彼言說故。行是遍至十方故。莊嚴者。作種種應現故。加者神力加被故。信者依三昧門現神通力。隨眾生信利益成就故。業者依慧眼所攝陀羅尼門現說法故。略說一切諸地各有因體果相應知。釋曰。後總結因體果相。疏已具釋。以前經論並皆易見。例前百身百三昧等故。

疏。不顯第二離垢地。

疏。所以來者。文二。先舉論。後言正位下疏釋。謂依上見道而有修道。修道修行三學。上正釋論。後前地下解妨。妨雲。初地豈無戒耶。答意可知。

疏。言離垢下二釋名。先引瑜伽。後謂性戒下是疏暗引世親攝論第七。以釋瑜伽即揀劣顯勝。釋成上極遠離之言不在作意。而無誤故。若具引瑜伽四十八雲。如是略說菩薩增上戒住。謂意樂淨故。性戒具足故。離一種犯戒垢故。一切業道一切因果了知通達故。乃至雲若廣說者。如十地經離垢地說。離垢地由遠離一切犯戒垢故。彼離垢地即增上戒住。釋曰。彼既指此故。宜引彼疏。唯識中言具淨尸羅乃有二意。一雲具足別解脫及定共道共故。雖第三地始發定增。能離過時此地已滿。故有定共。二雲或唯別解脫。亦能全離加行根本後起罪故。十住毘婆沙即第一論。入初地品釋地名中。疏言邪行下第三斷障。即唯識文。先斷障。後斷愚障中論不釋名。攝論雲。謂於諸有身等邪行障。意雲。身等三業有十惡行名邪行障。謂所知下出體。所知揀異煩惱。俱生揀於分別。分別初地已斷盡故。一分唯屬此地斷者從能障二地下具足論雲。能障二地。極淨尸羅。入二地時便能永斷。釋曰。以易不顯。

疏。由此二下後斷愚也。開上一障而為二愚。愚即現行麁重。是種子二。種種業趣愚者。毀責為名。不取惡果。豈名種種業趣。不一即名為種種。種種非一。即是毀責。論更釋雲。或唯起業不了業愚。謂前一是起業之愚。後一即是不了業愚。非所發業。此二非必能起於業。則其二愚一向是愚。若依此釋後之一愚亦愚品類。問所知障不能發潤。如何此中能發三業。答唯識第一雲。續生煩惱發犯戒業。通所知障。此約誤犯故不相違。疏言最勝下第四證如戒為最勝。由具戒故證最勝如。謂此如理最為勝故。如說離欲名為最勝。此亦由翻下是疏釋意。彌顯戒勝。故智論第十五雲。大惡病中戒為良藥。大怖畏中戒為守護。死愚闇中戒為明燈。於惡道中戒為勐將。死海水中戒為大船。故云最勝。餘如戒經。

疏。是以成下五成行。諸論皆同疏。得無等菩提下六得果戒於世間得人天身。故於出世得菩提果。並寄下結示。

疏。三聚無誤下疏釋論科。疏而下列中總句同名直心者。謂今經標雲深心下列中總句。則名直心。論經標雲直心總句亦云直心則知義一。而疏釋深心。雲深契事理者。若以深心同論直心。直心即是正念真如。故深契理。若順起信深心樂修一切善行。即是契事。顯義包含。雙存事理。疏論雲十種直心者。論釋總句。言性戒成就者。總該三聚。別對律儀。隨所應作下通於二聚。自然而行兼顯直義。

疏。謂發起下疏釋上論。於中有三。初正釋。二然性戒有二下釋成上義。第二真如性戒成。前發起淨中順理持戒第一久積成性。成前則令自體淨中性戒成就。三今稱如下雙結上二義。疏別中初四下釋別句中二。先科後釋釋中柔軟者。引瑜伽意。於他柔軟直就論意。是自柔軟。柔軟即喜樂。則持戒之人心無惱悔故生喜樂。

疏。二堪能等者。依此性善持戒是淨業也。煩惱已下離業因。既因離果離故。難持能持。

疏。所以鵝珠草系下成上能持難持。鵝珠即阿閦佛經大莊嚴經論第十廣有其緣。今當略示。謂有一比丘至金師家。其金師正為王家穿珠。由比丘著赤色衣映珠似肉。有鵝吞之。金師失珠。傍更無人。決謂比丘盜其寶珠。詢問。言無。遂加栲楚。比丘了知珠為鵝吞。為惜鵝命甘苦而默。毆擊血流鵝來唼血。杖誤殺鵝。比丘見已便言珠在。金師問言。何不早陳受斯楚毒。比丘答言。珠為鵝吞。我為持戒惜鵝命故。默受斯苦。鵝若不死。設斷我命我亦不言。金師白王具陳上事。王加敬重。言草系者。亦此論第三有諸比丘行於曠野。為賊剝掠衣服罄盡。群賊共議。恐報王知咸欲殺之。中有一賊語同伴言。不須殺之。比丘之法不傷草木。可以草系必不馳告。群賊從之。既無衣服。風吹日炙。蚊蛭虻蠅之所唼食。夜聞惡獸惡鳥之聲。長老比丘勸諸少年而作是言。人命無常要必當死。今莫毀戒。說偈勸之。中有偈云。伊羅缽龍王。以其毀禁戒。傷盜於樹葉。命終墮龍中。諸佛悉不記。彼得出龍時。能堅持禁戒。斯事為甚難。時諸比丘既聞偈已自相勸誡。引昔作惡。為他殺害喪身無數。今為護聖戒分舍微軀。至於明旦國王出獵。初疑禽獸。復謂尼乾。及至詢問。具說護戒。王心歡喜解縛稱讚。海板比丘同此卷說。此上二句即是行體。後二句行修。三守護根門即修方便。四寂靜者。行成離過順於涅槃。守護根門。前已廣引行成離過。不見能持所持戒等。了戒如空順涅槃矣。疏五純善下次三攝善中。初一自分攝菩提分善。二者上攝佛善。言如真金者。雖被鍛鍊精純無減故。後句離過。又初通攝菩提分善。次句別語戒善。後句亦通離過。七者諸有勢力棄而不顧。正是論意。不似難陀下略舉戒過於善。例知諸有勢力亦因施等之所致故。八九二句明饒益中。前句彰悲正明饒益。後句智導方無愛見。第二自體淨疏文有四。一總科。二攝位。三料揀。四釋文。今初。律者法也。儀謂軌儀。離諸過惡不違法制。故論名離淨。論有二名。初雲一者離戒。即後釋初門竟雲。亦名正受淨受即受戒法門。離即隨戒行相。不殺等十順益名善。要期在己名之為攝。離諸過惡名攝善戒。兼濟有情名饒益眾生。益而離過名饒益戒。

疏。此三聚戒下第二攝位可知。

疏。律儀通於止作下第三料揀。於中二。先通揀三聚。前二自利。後一利他。前中律儀即是惡止。攝善即是善行。後又初律儀下唯揀初二。初二濫故。於中有二。先正揀。後展轉解妨。今初。已是通難。謂有問言。律儀之中既有止作。止即止惡。作即善行。作同攝善何言律儀。但明惡止故有此答。皆百論意。謂論初外道問雲。佛說何法。答雲。惡止善行法。釋曰。殺等諸惡止息不作名為惡止。三業正行信受修習名為善行。外道便為立後重過雲。外曰。已說惡止。不應復說善行。內曰。佈施等是善行故。謂佈施是善非惡止故。復次如大菩薩。惡已先止。行四無量憐愍眾生。復止何惡。外曰。佈施是止慳法。是故佈施應是惡止。內曰。不然。若佈施便是惡止者。諸不佈施悉應有罪。釋曰。此是反難明施非惡止。今翻順用明不施忍而無有罪。又律儀中作謂持衣說淨等。不作有罪。非施忍等。故不同也。

疏。若爾下展轉通難釋成前義。先難後答。初難亦是百論中意。外曰。已說善行不應復說惡止。內曰。止相息行相作二相違故。是故說善行不攝惡止。外曰。是事實爾。我不言惡止善行是一相。但應惡止則是善行。故言善行。不應復說惡止。釋曰。此正同今經。殺即是惡。離殺名善。故律義中亦離殺等。攝善戒中亦不殺等故。二難分疏古釋下答。先敘昔解。其第二解亦是百論中意。前所引佈施是止慳法。答中後決雲。復次諸漏盡人慳貪已盡。佈施之時復止何惡。或有人雖行佈施。慳心不止。縱復能止。然以善行為本。是故佈施是善行。釋曰。此論意明佈施雖有止惡以善行為宗。律儀雖有作持以止惡為宗。斯就正助分成二聚。

疏。今更下申今所釋。非彈古義。但助成別相耳。大同後義在文易了。

疏。今初律儀下第四釋文。疏今居地上方行十善者。然十善通佛。此亦不徵差別說之人天因耳。故今深玄不合行此。又此善中先離殺者。然小乘四重淫戒最初。初有三義。一者此戒人之喜犯。二者劫初起過此最為先。餘之三戒亦皆次第。三者淫愛惑業招潤生死。二乘厭離故制在先。今十善十惡菩薩十重皆殺在初者。殺罪過重。善惡皆初。菩薩大慈居十重首。又智度論十三中說殺有十惡。一心常懷毒世世不絕。二眾生憎惡眼不喜見。三常懷惡念思惟惡事。四眾生見者如見蛇虎。五睡時心怖覺亦不安。六常為惡夢。七命終之時狂怖惡死。八者種短命惡業因緣。九身壞命終墮泥犁中。十若得為人常短壽命。釋曰。今但離殺十惡頓亡。故大論雲。遠離一切殺生者。示現遠離利益勝故。

疏。二離起因者。其受畜因畜則行殺。為受畜因。有未必殺此則猶疎。故名為緣。其貪等惑起殺則親。故名為因。

疏。二為貪眾生者。前則貪財。此則貪味。言今有愍傷之仁者。俗典雲。愍傷不殺曰仁。釋經仁字恕己為喻此釋恕字。即涅槃經第十雲。一切畏刀杖。無不愛壽命。恕己可為喻。勿殺勿行杖。

疏。二對治中疏文有二。先正釋後簡濫。今初。言殺生祭祀者。亦百論文。彼論因說舍罪福義。以福舍罪。以無相智舍福。外便救雲。外曰。常福無舍因緣。故不應舍。釋曰。由前菩薩說舍福因由福滅時苦。是故應舍。外便雲。我有常福則無滅因。故不應舍。何謂常福。彼雲。如經說。能作馬祀。是人度衰老死。福報常生處常。是福不應舍。釋曰。今但要彼愚癡故舉其過。揀言不同。彼論廣破言其無有常福故。是愚癡邪見。

疏。此中慈益下二揀濫於中又二。先正揀顯因果離。是依主釋。今是持業後若爾下通妨。先舉妨。從前約本有下釋。疏三果行中二。先略釋文。後麁中成殺下明具緣成殺。於中三。初依本論正釋。二然雜集下引他論會通。三又境相下指廣在餘。今初四行等者。思即意業。是行體故。言揀錯誤者。兩境歷然謂之錯。一境易奪謂之誤。謂如二人並立。本欲殺東人刃及西人。即名為錯。本欲殺張人。王人來替。或居闇處。或不審實。作張人殺。名之為誤。本斫非情及欲殺畜。錯誤害人。亦不成業。

疏。五體謂身行加害斷命落究竟者。然諸眾生攬五陰成假名眾生。念念生滅前滅後續。非斷非常假立命根。令其色心而得相續。亦剎那滅。前念既滅後念當生。斷今不續名為殺生。亦名斷命。對前未斷名落究竟。故次疏雲即揀前四以為方便。餘二段可知。

疏。一內心止足即離起因者。心足即是不貪故。引廉貞之士。書雲。廉士非不愛財。致之以義。意雲。此無非理之貪也。文選雲。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陰。惡木豈無陰。志士多苦心。

疏。二此地具無盡財者。從初地來檀度滿故。即具無盡財故。此地亦具。從然殺中下對前料揀。

疏。二對治離等者。慈即與樂故。論雲對治者。謂佈施故。疏雲。則於自資財尚舍而安彼恕己為喻者。我被他盜憂慮百端。則喻於他同我憂苦。言他有二義者。義必有二。而論經但云不壞他財。論雲。以不貪故不壞當來資財。以他人易故。論不釋。

疏。三果行離疏文有三。初分麁細。次而文通為下具緣成犯。後對顯差別。二中餘處亦唯四緣。今開是他總一緣。成初二緣身揀自身取自身物不是盜故。事揀無情。要是他用。雖非我物他不攝受。亦非盜故。如無主物。想者知是他物。行者即謂思心。言翻終不盜心者。應言盜心取也。若無盜心。雖知他物。應暫用取。或同意取。或擬令他知。皆非盜也。五體謂舉離本處者。此是盜業究竟則顯前四方便。亦是成業時分殺要。斷命不續。淫與境合。盜要舉離。如於床上手執其物。雖與境合未名為盜。要須舉離。才離於床。縱更不取亦已成盜。

疏。殺淫於他下三對顯差別。一對殺淫以辨麁細。二又殺有多下唯對於殺顯具緣處別。則顯盜中通於麁細。以辨具緣。

疏。一內心知足離於起因者。起因即貪。貪心難滿故行邪淫。二自足妻色。離受畜因者。不足於妻方有邪故。自足故無。則足字兩用。一唯取知足屬心。二連上自妻足故。離受畜因故。晉譯論經下通會二經。自足乃由等者。成彼二經。明登地已上無非梵行。但由寄報示有而已。無有從事。則顯自足妻色。知足之言似不愜當但揀淫妷過度。故云知足不妨從事。從知足約心亦不妨梵行者。顯今經意。以有知足之言。則有離起因義無貪心故但云自足唯離受畜因耳。亦不妨梵行者。但明心中知足。非於事上知足。正同淨名示有妻子常修梵行。則知足之言妙矣。翻顯自足之言未有梵行之相。

疏。現在梵行淨故不求未來妻色者。經說求天五欲修梵行者。名污梵行故。

疏。他守護女此為總句者。上取於他妻妾。下取親族媒定。當中一句為不正中總共護者多人護故。然女有三從。一在家由父。二出嫁由夫。三夫亡由子。縱三盡無由。為宗族所護。言子等者。等取孫姪等。媒定之言通於在室及以曾嫁。上言六親者。即父母夫妻兄弟之親。

疏。二全謂具足等者。等取半戒十戒及於五戒。以終身故得名為全。疏以其淫境下顯無具緣所以。言無想疑者。謂無人非人想道非道想及與生疑。但與境合皆名犯也。

疏。約邪淫說者。難言四重之淫境合便犯故無想疑。邪淫之戒豈無想疑。謂自妻他妻想。他妻自妻想。及二生疑。豈無不犯。故今通雲。據此即有。今顯菩薩於其自妻決修梵行。故不於邪淫而說具緣。

疏。違想背心者。設違於境若順於心。不名妄故。

疏。無別貪等以為異因者。貪瞋對殺等即為異因。今誑他思心即是貪等。故無離思之外別有異因。

疏。故身三各具三離下通揀三業。此皆論意。然其貪等通與七支而為其因。身三之因亦用思心。然起有難易故。論為此釋。是知起因自有二種。謂近與遠。身業難起。故明貪等以為遠因。隱其思心之近因也。口業易發。但彰思心以為近因。隱彼貪等之遠因。故不明因離。且如有人先貪財色。後用思心而起妄語。斯則貪等而為起因。則妄語多因於貪。惡口離間多因瞋癡。又如妻財以不足故。而行淫盜。是知亦有不足財故而行妄語。故外典雲。貧不與無信期而無信自至斯則亦有受畜之因。是知論主順經文略。且從難易及多分說身具三離口四唯二。

疏。謂心事。雖實下疏釋上論。以其時語恐濫言不應時機。亦名綺語。故顯其相。彼綺語中雖是善言。不應時機。亦名綺語。今明迴互見時令他損惱。故不同也。疏。以細況麁者。細屬於心。聲聞不制。今菩薩無心夢亦不妄。

疏。此言覆藏之語者。細尋可知。疏即不破壞行此唯約心者。謂若有離間之心發言。則成離間。今無此心故無離間過。無離間心即是離間對治。而論標雲。一對治離。二果行離竟。便雲對治離者。謂不破壞行。一者心。二者差別。乍觀此文。則似論主就對治離中分心及差別。然論意以對治離難解。故別釋雲謂不破壞行。一者心。二者差別。自是雙釋對治及果行章。故下釋文牒心釋對治。明不破壞行。牒差別釋果。故疏以心屬於對治。以其差別屬果行也。

疏。如野干詐親師子者。即四分律有善膊虎。與善牙師子為友。為野干所破。廣如彼說。

疏。是離間體故名為身者。身苦是體與業何異。身約正破。業約所傳。言業之麁細耳。

疏。此之四語義一名異者。義即體義體一名異耳。

疏。後二明前語體不出二類者。論經無庸賤語。有不斷語。而論總釋四語之後。有對語不對語鄙惡常行。釋曰。即以常行釋於不斷又重釋雲。於中現前語者。麁而不斷。不現前語者。微而不斷。意雲。對面為麁。不對為微。不斷通二。今以經無不斷別有庸賤。故更不舉。論中再釋。

疏。自違於戒者。既能苦他又令瞋恚惱彼深故違惡口戒。亦違自讚毀他之戒。

疏。令他違戒者。令犯瞋戒。以憶持不樂遂生怨結。前人求悔善言懺謝。猶瞋不解便犯重戒。疏。潤澤者。語必益他名為潤澤。故翻苦他令瞋二語。謂柔軟者。柔謂柔和。軟謂善軟。言為戒攝故為柔軟。柔和即無毒害。善軟即無麁獷。獷謂獷戾。易傷折故。害謂損害。如劍戟故。今柔軟故無損無害。論釋不獷雲受行不斷。遠公雲。常說非暫。故云不獷。故上釋獷雲易傷折。是故菩薩言必順道。盡未來際常行善言。斯亦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至堅也。疏。和悅意中而發言者。易系辭雲。安其身而後動。易其心而後言。註釋雲。易和易也。翻上瞋忿。理必然也。疏。說順人天者。世報適情故云悅樂。

疏。又悅意下三語展轉相釋者。重釋此三。上各別配故今展轉。謂云何悅意。可樂聞故。云何樂聞。聞者喜悅故。

疏。善入人心等者。此以一語翻於三語。言今說順涅槃故令善入人心等者。等取餘二。謂說涅槃則如甘露入於身心。豈如火燒。聞清涼樂豈當熱惱。內外冥寂怨結豈生。

疏。生三昧故者。總出所以。前則聞時不喜憶時不樂。今聞順三昧法喜適神。憶其正受輕安怡暢。而言多人愛樂者。論雲。怨親中人無不愛樂。以言順三昧。何厚何薄。論又云。此語能作二種益。一他未生瞋恨令其不生故。聞愛樂復生三昧。即是悅樂。二者未生親友令生故。即下身心踴悅。由自身心歡喜敬信。亦令他聞歡喜敬信。歡喜敬信即是踴悅故。疏雲自身他身生親善故。翻前失於相知之樂故。古詩云。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世俗之樂尚爾。況出世善友之樂哉。

疏。三思而後言者。出論語。

疏。略說有三者。一教化生信。二教授生解。三教誡成行。

疏。即時字別義者。時即教化體也。以言含於義者。即經義語義即義理亦云義利。疏。有罪者制。如殺盜等。無罪者聽。如畜長等。舉者。律雲。不見不懺惡邪不舍。舉棄眾外者。為除惡人。今此舉者為除其罪。此是彰舉非擯舉也。言如法舉者。具舉德故。謂一慈心不以瞋恚。二利益不以損減。三柔軟不以麁獷。四真實不以虛妄。五知時不以非時。具此五德名為如法。此雲巧調伏。論雲。毘尼釋以滅諍。毘尼雲滅亦調伏義。

疏。又此一句下上釋決定。下釋隨時籌量。一則籌量有罪無罪故。律雲。知有罪無罪是名律師。二則通皆籌量制聽舉折等故。

疏。總舉皆須籌量得所。

疏。以貪是業有之本者。有即是業亦是三有。故十二緣中過去名業。現在名有。而貪若未決但名煩惱。決即名業。故為業本耳。不似殺等依貪等心方顯身口行殺等事。故云更無所依。所依既非攬因所成不同殺等。故無果行。既無因果安有二離。

疏。二他所資用是體者。事但明他揀於自己體即金等。是所貪物體。揀非他用有。雖非我貪不成業如山川等。

疏。一所用事謂金等者。然所貪物通於財色。論略舉財。亦可於色決貪。是邪淫境故此不論。疏三終起奪想為貪等者。論經有二貪心。經云不生貪心不求不願不生貪心。多是譯人見其言重。略去一貪。複比論經倒為其次。

疏。依論次亦倒釋經。前輕後重。是則貪心含於總別。總則三句皆不貪性。

疏。故意三中要具五緣下揀業異惑。即瑜伽意。本論亦云。前二為細。後一為麁。麁即成業。顯今菩薩細亦不起故並不之。

疏。治彼染著無利潤故者。以善法益。令離彼放逸則名利潤。五於發菩提心等者。論雲。於發菩提心眾生。恐於無量利益行中勤勞疲懈。今攝令起造。治彼疲懈令不退轉。

疏。非一一別對故云總也者。論雲。此慈心等有六種障。此非分別。亦非一障對。釋曰。言非分別者。亦非二障三障對前一治。亦非一障對前多治等。故云非分別。今疏但云是總非別已含上二義。

疏。增惡名害皆有已生等者。易故不顯。若依論中具委說者。自身善法未生令不生。已生令滅。即障善法名怨。自不善法未生者能生。已生者令增長。即增惡名害。後二於他亦然。於他身中不愛事未生令生。已生者令增長。即苦他名惱。他身愛事未生者令不生。已生者令不隨順。即是忌勝名熱。疏。前所不說者。上來略論六類之人起慈等六心實則無生不化無益不起。

疏。不行占卜等者。邪見有二。此是淺近邪見。非撥無因果深厚邪見。

疏。夫吉凶悔悋。生乎愛惡者。即周易意。初會已引悔悋者。言者小疵也。惡凶愛吉。而吉凶尤多。疏此所治七見下上來別釋。此下料揀。

疏。然邪見惡戒唯是外邪者。邪見唯外。戒取有二。一者惡戒獨頭而起。此正是邪故偏舉之。二附正戒起。今所不取。見取亦二。一執異見。亦獨頭起。二附內法起。而戒取多獨頭起故。偏語惡戒。為邪見取少獨頭起故。多分附內。以難見故。疏家偏明不獨起故。故疏雲。通內則知有外。

疏。後一明信邪者。以信世間為究竟故。故為邪耳。

疏。次二是欲求者。即前藏非詐善求五欲故。第二攝善法戒。今初墮惡道者。此即明觀。此有三意。一何故知。知諸眾生不斷十惡墮惡道故。二何因知。由前律儀自斷惡故。三何故知。菩薩大悲本為物故。有三種者。

疏。依論分三。一者乘惡行往故。此即集因者。論經云。菩薩作如是思惟。一切眾生墮惡道者。皆以不離十不善道集因緣故。今經闕集因緣之言。即皆以字攝故。論釋雲。集因者受行故。謂十不善是所行法。若有受行即墮惡道。疏則非無因等者。論菩薩如是遠離無因倒因。善解眾生自行惡行住非法處故。非法處者。即是苦果。

疏。後起願行下文有二意。一明起願之由。由念眾生惡因果故。二便起願故。論通雲。菩薩如是深寂思惟已。欲救眾生知自堪能。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五十九

 

上篇: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下篇:大華嚴經略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註音版】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悲咒修持儀軌...

皇帝降誕日於麟德殿講大方廣佛華嚴經玄義一部

皇帝降誕日於麟德殿講大方廣佛華嚴經玄義一部 大安國...

法華游意

法華游意 胡吉藏造 開題序 蓋聞無上調御一切種智,內...

阿彌陀經通讚疏

阿彌陀經通讚疏序 大慈恩寺沙門窺基撰 詳夫理絕眾詮豈...

觀音玄義記

觀音玄義記卷第一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知禮俯伏惟念。早...

止觀義例

止觀義例卷上 天台沙門湛然述  第一所傳部別例 第二...

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摩伽陀國波沙山(孤絕山也)過去諸...

五陰譬喻經

五陰譬喻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佛...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

徹悟禪師文集

徹悟禪師文集卷上 門人(喚醒、了睿)輯錄 法語 示眾...

佛說雜譬喻經

雜譬喻經 比丘道略集 雀離寺師將沙彌下喻 聖王生九百...

佛說薩羅國經

佛說薩羅國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昔有大國名曰薩羅,...

【註音版】佛七圓滿日佛前大迴向後禮祖儀

此文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大師...

佛說四無所畏經

佛說四無所畏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

【佛教詞典】燕坐

(術語)與宴坐同。中阿含經二十八曰:入室燕坐。...

【佛教詞典】藏他衣物戒犯緣

亦名:藏衣戒犯緣、藏他衣缽戒犯緣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

善人則親近,惡人則遠避

善人則親近之,助德行於身心;惡人則遠避之,杜災殃於...

佛印法師為蘇東坡指點最好的風水寶地

蘇小妹自從聽了算命先生的相面、測算以後,就一直在想...

李圓淨居士:護生痛言

一、 天地之大德曰生,世人之大惡曰殺生。這是古人昭示...

家庭不光是親人的聚合,亦是利益的結合

父母、兄弟、姊妹、丈夫、妻子、兒女等雖是親人,亦是...

為誰辛苦為誰忙

在汲汲營營、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你可曾想過人生在世的...

夢參老和尚講《修行》

第一講 學三皈依 諸位道友!時間過得很快,我離開這裡...

芹菜的六大食療功用

生活中,有很多人吃芹菜只吃梗而不吃葉,從營養學角度...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白話譯文

提要 四十八願乃淨土宗核心眼目,從內容上可分為三:一...

自心念自性佛

自心念自己的自性佛,要承擔,自己念了,阿彌陀佛佛性...

處世要有因果觀念

有位年輕人熱衷於事業,一心想發大財,每天早上他都會...

一粒習氣之米

溈山靈佑的故事,有一次他的弟子石霜楚圓正在篩米,被...

弘一大師開示寫字的方法

一、 這一次所要講的,是這裡幾位學生的意思要我來講關...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台語唱誦

《佛說阿彌陀經》台語唱誦

【視頻】《佛說寶網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寶網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