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五十九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五十九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第二明中後九支者。亦可言十義如前說。隱現行識即言九耳。下當廣明。

疏。然論兼結文總分三段者。其結一文。即疏科經。即前具足諸苦觀初。以約十二緣明苦故。總科雲文分為二。先別明緣相。後如是眾生下結成妄苦。就前方開為二。初明前際三支。後辨中後九支。今論乃於中後九中籠取結文分為三段。若直就經文。此下兼第三。彼二顛倒觀總應分四。一示九支緣相。二如是眾生下結成妄苦。三是中皆空下明緣體空。四取彼二顛倒經文結成迷惑。其第四段是第三觀。今為順論就前三段。開初一為二。合後半及第二為一。以第三為一故。亦有三。就疏之中文分三段。一列三名。二言自相下釋三名。三隨文釋二中言同相者。釋有二義者。初即遠公義。二即今疏正意。於中四。一正明。二猶如下引例釋尋常自相共相。證成則自相全同同相寬狹不等。此唯約因緣故狹。彼通有為故寬。然緣起過患。即是同無常等。三是則現在下結成隱顯。未來隱自相顯同相者。令厭當果絕現因故。四此釋順論下引論證成。

疏。言報相下別釋初相。疏文分五。一正釋報義。異熟是三界報體故。共名色生明是果報。二故論雲下引證。異熟識是報相義。三此含識支下出體。四故攝論下引證三相。五經云下。釋文前三可知。四中有三。初引論列名。二釋彼論意。三會釋二論。今初即第二論所知依品。第二雲。論曰。如是已說阿賴耶識。安立異門。安立此相云何可見安立此相略有三種。一者安立自相。二者安立因相。三者安立果相。初謂依一切雜染法所有熏習。為彼生因。由能攝持種子相應。二謂即如是一切種子阿賴耶相。於一切時與彼雜染品類諸法現前為因。三謂即彼雜染品法。無始時來所有熏習。阿賴耶識相續而生。釋論中言分析此識自相應相。以為二種。因果異故。釋曰。初謂依一切下論自釋相。即今疏雲。此意明下釋彼論意。撮略言耳。若不望因果直語自體者。識之自體雙含因果。分出因果即是二相。不分因果即是自相。故上釋論雲分析此識自相應相。以為二種。因果異故。是則自相為總因果為別耳。

疏。今論因相下第三會釋二論。問因果相殊。云何此因而是彼果。答今以果識為名色因。非以種子為現識因。是故名殊而體一也。故此中三相。而初二皆是攝論果相。此論果相自是名色之果相耳。言立名雖殊俱通因果者。明引彼三相非證此三但明此識通於果耳。因如前段。

疏。所謂名色下出苦芽體相者。文三。一牒經總標。經云所謂名色共生。二論雲下引論釋。三謂名色共彼下疏釋論。論中彼字即賴耶故。於中三。初總顯論意。次名謂非色下出色體。後此二與識下顯共生義束蘆之義。六地當釋。即前所引攝論。次文雲。阿賴耶識與彼雜染諸法。同時更互為因。云何可見。譬如明燈焰炷生燒同時更互。又如束蘆互相依持同時不倒。釋曰。燈炷生焰。燈焰燒炷。互為因果。正是果識為名色因義。

疏。二不離是因相者。牒經標名。即顯本識為名色因者。疏釋因言謂是名色下論釋其相。言名色不離彼本識者。論主釋經不離之言。非是不離名色有六處也。顯上句中共生為不離耳。言依彼本識故者。論主自釋因相言也。從既依此釋下疏家桉定明此自相因相中有識支及名色支不同。古釋唯取同名色支識支在前邪見中故。今名色依起者。依彼本識因生耳。疏三彼果相者。即此名色增長下經前已科出故。此略無牒經。疏中但釋彼果。揀非報相而為果體。今取六處等是報相名色果耳。上言次第者。名色生六處。六處生觸等。次第不亂故。恐繁指後。疏二同相中論主易故不釋。疏文亦顯。然六地中名為苦樹。廣有其相言文義顯者。文即此中有憂悲苦等。唯識雲。老死位中多無樂故。此是他文言義顯者。生死是苦。憂悲之苦最明顯故。故為同相。

疏。三顛倒相中二。先總釋後。此有四重下別疏僧佉說覺以為神相者。即百論破神品第二中。外曰。實有神。如僧佉經中說。覺相是神。次論復雲。優樓迦弟子誦衛世師經。言知與神異。是故神不墮無常中。亦不無知。何以故。神知合故。如有牛人。注雲。譬如人與牛合人名有牛。如是神知情塵意合故神有知生。以神合故神名有知。釋曰。上即論立。今但云無。不說無之所以。所以廣如前後。今當略說。論破僧佉雲。內曰。神覺為一耶為異耶。外曰。神覺一也。內曰。覺若神相。神無常故。釋論雲。譬如熱是火相。熱無常故火亦無常。今覺實無常。相各異故。屬因緣故。本無今有故。已有還無故。外曰。不生故常意明神不生故。內曰。若爾覺非神相。意雲。覺無常神常。無常不應與常為相故。彼疏總釋雲。此二相違凡有三對。一神常覺無常。二神遍覺不遍。三神一覺眾。此初段中正就二對生過。神一覺眾。在第三重中方破。就初對中有四種過。一以神從覺神則無常。二以覺從神覺應是常。三若不相從體即不一。四必欲令覺是神。神則二種常無常也。亦言覺不覺也。今結四過之中經文有一二。是破覺不應有之。三四略無。餘如彼論。二破衛世。先破其喻雲。內曰牛相。牛中住故。非有牛中。釋曰。有牛是人。人與牛合牛不是人。神與知合知不是神。何得為相。次破其法雲。汝言神相情塵意合故知生。是知知色等。是故但知能知非神知。譬如火能燒。非有火人燒。斯則知為神相義不成矣。今雲無知。疏若約小乘等者。受蘊名覺。覺苦樂等。三蘊名知。想取於像。行有欲勝解等。皆是知義識義。更明色非此二。

疏。約六根說身識名覺等者。若約別明眼見耳聞。鼻舌身三名覺。意根曰知。今取觸塵對之為覺。餘五說知。

疏。現有知覺下通外難。先難隨俗故下答。即中論意。

疏。又心法有四下亦答上難。於中有二。先舉法相。後結酬其問。前中此四即同唯識第九四種勝義。一世間勝義。謂蘊界處等。二道理勝義。謂苦集等。三證得勝義。謂二空真如。四勝義勝義。謂一真法界。廣如玄中。今文先列名。次謂隨境下釋相。

疏。此四重中下二結酬其問。汝現見有但是初門。今約後三故言無也。又以第二破其初一。則事非事矣。若以第三破其前二。前二俱無。若以第四拂其空相。空亦不立方名為實。又三以空遣有。四以實遣空。空實無礙。知即無知。然破我與法。廣如於前諸會經文。

疏。響可喻言聲者。此喻亦是遮救無知謂無情之物。動與不動故無知覺。眾生有心安無知覺。故引響喻。因心發聲。扣谷發響。響無知覺。情發亦然。

疏。彼二顛倒等者。顛倒有三意。一迷真隨妄即是顛倒。二由迷真故於樂計苦。由隨妄故於苦計樂。三不識真故遠之。不知妄故隨之。故論經云不覺不知而受諸苦惱。雖有三重其旨一也。故疏之中前後互出。

疏。既言具苦必知無樂者。此遮妨難。恐有問言。慈是與樂。經中但言見生有苦。何言興慈。故通云爾。然經慈悲二觀影略。悲中覩境卻無拔濟之言。慈中闕於覩境。卻兼拔濟之語。二觀同緣有苦故。生慈下重舉前境。以明拔濟成上之悲。置安樂處生下之慈。義皆足矣。

疏。一明施所依者。即經隨順如是大慈大悲。則能拔其苦能與其樂。若別說者。財施拔現貧苦。與現富樂。法施拔其當苦。與出世樂。無畏拔現恐怖與安隱樂。文中就初多明於財而言大捨。又云。凡是所有則兼具矣。疏一者外財。二者內財者。前諸會已廣。易故疏更不釋。論文甚廣。今當具出。論釋總句。凡是所有一切能捨。雲一切物者。略有二種。一外二內。次釋所謂下。別中先釋外後釋內。外中更分總別。釋總句。雲外者復有二種。一所用。二貯積。如經所謂一切財穀庫藏等故。如是次第。釋曰。此中財穀是所用。庫藏是貯積。經從金銀下別論釋雲。於中廣有八種。從金銀乃至一切所愛之事。一切所愛之事即今經及餘所有珍玩之具。兼取後內以為第九。釋云是外事。捨中初捨為總。餘九為別。依此有二種喜。一藏攝喜。二利益喜。藏攝喜者。謂金銀等。利益喜者。復有八種。釋曰。欲兼下內共成二喜故。標雲外事有九下釋別中第八即是於內。然八中次第異今。今依此經之次。一嚴飾利益喜。謂珍寶纓絡。二者代步利益喜。謂象馬車乘。三者代苦利益喜。謂奴婢人民。論當第四。四者自在利益喜。謂城邑聚落。論當第五。五者戲樂利益喜。謂園林台觀。論當第三。六者眷屬利益喜。謂妻妾男女內外眷屬。七者堅著利益喜。謂及餘所有珍玩之具。八者稱意利益喜。謂頭目手足等。後三同彼論次。疏隨機所應以何法者。經有三句。此句是總。下二句別。云何所宜。二隨力宜。三隨現習宜。現習宜者。如浣衣之子。應令修習不淨觀等。

疏。知時已下行相。行相三句知時知量合為一故。開時有三。第三時即知量義。言如是時中宜修定等即涅槃經上已引竟。

疏。晝則存心等者。即遺教經。經云。汝等比丘。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諸煩惱賊常伺殺人甚於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悟。煩惱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當以持戒之鉤早併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無慚人也。慚恥之服於諸莊嚴最為第一。慚如鐵鉤能制人非法。是故比丘。常當慚愧無得暫替。若離慚恥則失諸功德。有愧之人則有善法。若無愧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釋曰。但觀所引疏文易了。

疏。謂量力所能亦愛亦策勿令過分者。即涅槃經。已如上引。亦如教首樓那調琴之法。言後便休廢者。起信論修行信心分。彼約為魔惑故。或卒起精進後便休廢。今使勿令過分。則非卒起亦不休廢。然疏三時當相以釋。亦可此三為初中後。初但明記。次日夜勤修後方不斷。此即前慚愧。二利行中者。釋經於此行中以後三行攝護前七。慚愧之中已收前七門二利之行。今之二利即前七也。而是慚愧所護行中修堅固也。欲早求度下釋勤修。出離已下正顯行相之文。此句總明堅固之體。即前遺教之文。不退自分下別釋堅固之相。前經已引彌勒問經。

疏。利養正行具二供養者。上願校量中有三供養。一利養供養。二恭敬供養。三正行供養。今以恭敬通上二故。但分財法。

疏。第三佛子下結十名體用者。疏文有二。先釋文。後然安住下揀法。亦通復重之問。文中有二。先問。後論雲下引論答。先舉論後前句文略下是疏釋論論中無問而但有揀。具足論雲。前所說三十句。從信增上等。乃至常求上上勝道。得清淨地法。今此十句從信乃至供養諸佛。盡是障地淨法。是名修行校量勝。而遠公雲。前是所淨此是能淨。意雲。前地滿故能淨此法故為所淨。此中十行若無此十地不窮滿。故為能淨未為得意。不順於論及瑜伽故。第三果校量。

疏。三明分齊等者。疏文有四。初總標分齊。即修非修分別。以修以報各為分齊。二行修唯在下二約當地初後相望。論其分齊。即上二義。遍不遍故。三又初二後一下。約有無論分齊。四又初二果下約法果論分齊。此意正為論主通妨。謂安國法師以見二果之後有結文故。便以前二果唯是地法。後二方是果法。即出心故。故今為通前二通法通果。為法易見後有結故。為果難見故。論判屬果。不得此意下結彈安國。疏今雲法身即功德法身者。佛地一切通名法身。以約證如十德勝故。見功德身。又約證如來窮極故。真實法身非見相故。

疏。理實入華藏下。上約寄位。此下顯實。即願智果中意也。

疏。亦兼供僧者。略無法者。已親證如。真供養故。又此鍊行真是修行。法供養故。故略無耳。其供佛中經文易故疏略不釋。論雲供養者。有其三種。一恭敬供養。謂讚歎等顯佛功德。二尊重供養。謂禮拜等。三奉施供養。謂華香等。即衣服下文。其大心深心即能供養心。謂為求佛故云大心。心殷重故名為深心。

疏。以同上願校量中供養願故。故皆略無。疏去下劣垢。論當第三者。論經亦是第二。論釋即當第三。

疏。三別地行相中者。初正明。二若不爾下反質成立。三是以具下總明義類以成前理。其五約圓融。一具一切。更有三義。一約相資檀義攝六等。二約相應一念具修。三約理融稱性。一多互相攝故。

疏。總收三入等者。此所練淨有始有終。初但明練。即是其始。後舉迴向能練令淨即是其終。故前論主以迴向居二行之後。先明自利利他。後迴向勝進故。言信等淨法為所練者。即下論雲。信等善法。猶如真金數數入火故。

疏。第二喻中下疏文有二。先正釋喻。後金性本有下解妨釋成。於中二。先問。後信等有二下解釋。釋開二門。地前之信則不喻金。證如之信乃將喻金。如來藏中為惑所覆。如在鑛中地。初一淨即已出鑛地中。地滿皆是入火。

疏。此二不二並可喻金者。謂真心為體。與信等相不殊。更無有二。以真心上離不信濁。故名為信。二三無有違害。即是慈悲。四無慳悋為施。五無懈。六無愚。七無不重賢。八無不怖罪惡。九無有危脆。十無違佛教。故是十行但一真心而為二義。故無二體。並為本有。故可喻金。

疏。雖假供等緣修以成真德者。然第二義自有兩義。一約所顯性德。二約能顯緣修成德。如以知法性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今成檀德。剋實分別。則初一義可以喻火。對治行故。所顯喻金。成德如嚴具今。且融後二以喻於金。以德因真起故同所顯。故云後成嚴具亦不異金。嚴具喻於後地。廣如前說金例皆金疏既了於真下復融初義。亦不異金。以初妄識為體。今真妄交徹故。妄由真生真該妄末。真非妄外。即妄徹真源。若爾則無能練所練。故云寄相顯真故分能所。第二發趣果。

疏。一問勝進者。勝進雖向二地。修在初地。亦得名為問初地也。

疏。相及得果等者。是所得法相。疏文有三。初依論釋相。次出體三再顯法體。

疏。相即方便智下疏出其體。即同如來加請中三漸次也。言能所觀相者。相有其二義。一相差別故。二能到地實故名為相。即觀漸次觀。即舉障顯治相。則能所皆相。二得即證漸次。三果即修行漸次。疏又此三者下三再顯法體。開根本智以成二道。故不取加行。言地上加行勝進旼故者。如欲入第二起十種心。此即加行。而是初地之勝進。意雲。勝進既是後得故非方便。

疏。若准論意等者。今疏意明隨地智差別地法。而論雲成就諸地法者。所謂信等故。第二知中有三。初略舉經意。二論攝十句下論釋。三以問攝知。二中言攝十為五者。一二二三三四五一故。

疏。行修善巧者。下論雲。成壞善巧增長善巧。非詺能知為方便也。此五方便地地皆具。而其隨相分別。初一在於解行位中。得在初地。增上在於二地已上。不退在於八地已上。盡至十地。第三增上方便。亦成德殊勝故。行修不頓。初中後別。故有三句。餘句可知。

疏。若以相等下第三以問攝知。於中二。先以經問攝論之五。後若攝十句者。以經問攝經之知。第三攝報果。

疏。初行後願者。行亦自分願亦勝進。

疏。謂若施若攝者。佈施本通二利。今從利他邊。說問四攝之初已有佈施。何須別說。答有四意故。一佈施本是自利。今菩薩行令物倣之。以捨慳貪故。是利他攝中佈施一向利他。二佈施直論佈施。四攝中施乃是攝緣。三佈施通於三施。四攝唯約財施。法施乃屬愛語中故。四此地正是佈施位故。所以別說。經中先明遍施。後常行下常施。

疏。如是一切下不失自利者。文中三。初總釋文意。二引論釋意。二正釋文。

疏。謂利他事中下第二引論釋也。論雲言不離者。示現不離自利益故。如是諸念事中行已。成大恭敬除諸妄想。釋曰。以論難了故以疏間釋成。大恭敬即所念佛等。除諸妄想正是念義。是以前明自利之施。令物除慳。今明利他之行。不失自利。是為菩薩修行善巧。疏所念有十下第三釋文。此之十念亦即六念。初三念同。四亦念僧。菩薩僧故。次三功德念。即是施戒。六念中略但舉其二。今文廣故備於諸度。後四求義念。即是念天。第一義天故。

疏。光明功德者。行體清淨離垢障故。

疏。分別法義者。以詞及辯分別法義二無礙也。

疏。修行剋證禪定勝業者。謂依四禪及四空定發百三昧故。故論雲一念發百三昧者。得三昧自在力故。

疏。論意取神力等者。論雲。以得三昧故。於十方諸佛及佛所加。諸菩薩所修習智慧故。釋曰。如金剛藏菩薩。為諸菩薩說十地等。

疏。次三有悟機者。一往剎。二光明。三正授以法。

疏。是圓融實德故。雲過此者。釋經復過是數。是數即前出家果中百三昧等論。經此中文廣。經云。菩薩願力示現過於諸數。示種種神通。或身或光明或神通或眼或境界或音聲或行或莊嚴或加或信或業。是諸神通乃至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不可數知。論釋雲。於中身者。是一切菩薩行根本所依故。依彼身故有光明及神通。依光明有天眼。以有天眼見前境界一切眼有五種。應知依神通有音聲及行莊嚴加等。音聲者。應彼言說故。行是遍至十方故。莊嚴者。作種種應現故。加者神力加被故。信者依三昧門現神通力。隨眾生信利益成就故。業者依慧眼所攝陀羅尼門現說法故。略說一切諸地各有因體果相應知。釋曰。後總結因體果相。疏已具釋。以前經論並皆易見。例前百身百三昧等故。

疏。不顯第二離垢地。

疏。所以來者。文二。先舉論。後言正位下疏釋。謂依上見道而有修道。修道修行三學。上正釋論。後前地下解妨。妨雲。初地豈無戒耶。答意可知。

疏。言離垢下二釋名。先引瑜伽。後謂性戒下是疏暗引世親攝論第七。以釋瑜伽即揀劣顯勝。釋成上極遠離之言不在作意。而無誤故。若具引瑜伽四十八雲。如是略說菩薩增上戒住。謂意樂淨故。性戒具足故。離一種犯戒垢故。一切業道一切因果了知通達故。乃至雲若廣說者。如十地經離垢地說。離垢地由遠離一切犯戒垢故。彼離垢地即增上戒住。釋曰。彼既指此故。宜引彼疏。唯識中言具淨尸羅乃有二意。一雲具足別解脫及定共道共故。雖第三地始發定增。能離過時此地已滿。故有定共。二雲或唯別解脫。亦能全離加行根本後起罪故。十住毘婆沙即第一論。入初地品釋地名中。疏言邪行下第三斷障。即唯識文。先斷障。後斷愚障中論不釋名。攝論雲。謂於諸有身等邪行障。意雲。身等三業有十惡行名邪行障。謂所知下出體。所知揀異煩惱。俱生揀於分別。分別初地已斷盡故。一分唯屬此地斷者從能障二地下具足論雲。能障二地。極淨尸羅。入二地時便能永斷。釋曰。以易不顯。

疏。由此二下後斷愚也。開上一障而為二愚。愚即現行麁重。是種子二。種種業趣愚者。毀責為名。不取惡果。豈名種種業趣。不一即名為種種。種種非一。即是毀責。論更釋雲。或唯起業不了業愚。謂前一是起業之愚。後一即是不了業愚。非所發業。此二非必能起於業。則其二愚一向是愚。若依此釋後之一愚亦愚品類。問所知障不能發潤。如何此中能發三業。答唯識第一雲。續生煩惱發犯戒業。通所知障。此約誤犯故不相違。疏言最勝下第四證如戒為最勝。由具戒故證最勝如。謂此如理最為勝故。如說離欲名為最勝。此亦由翻下是疏釋意。彌顯戒勝。故智論第十五雲。大惡病中戒為良藥。大怖畏中戒為守護。死愚闇中戒為明燈。於惡道中戒為勐將。死海水中戒為大船。故云最勝。餘如戒經。

疏。是以成下五成行。諸論皆同疏。得無等菩提下六得果戒於世間得人天身。故於出世得菩提果。並寄下結示。

疏。三聚無誤下疏釋論科。疏而下列中總句同名直心者。謂今經標雲深心下列中總句。則名直心。論經標雲直心總句亦云直心則知義一。而疏釋深心。雲深契事理者。若以深心同論直心。直心即是正念真如。故深契理。若順起信深心樂修一切善行。即是契事。顯義包含。雙存事理。疏論雲十種直心者。論釋總句。言性戒成就者。總該三聚。別對律儀。隨所應作下通於二聚。自然而行兼顯直義。

疏。謂發起下疏釋上論。於中有三。初正釋。二然性戒有二下釋成上義。第二真如性戒成。前發起淨中順理持戒第一久積成性。成前則令自體淨中性戒成就。三今稱如下雙結上二義。疏別中初四下釋別句中二。先科後釋釋中柔軟者。引瑜伽意。於他柔軟直就論意。是自柔軟。柔軟即喜樂。則持戒之人心無惱悔故生喜樂。

疏。二堪能等者。依此性善持戒是淨業也。煩惱已下離業因。既因離果離故。難持能持。

疏。所以鵝珠草系下成上能持難持。鵝珠即阿閦佛經大莊嚴經論第十廣有其緣。今當略示。謂有一比丘至金師家。其金師正為王家穿珠。由比丘著赤色衣映珠似肉。有鵝吞之。金師失珠。傍更無人。決謂比丘盜其寶珠。詢問。言無。遂加栲楚。比丘了知珠為鵝吞。為惜鵝命甘苦而默。毆擊血流鵝來唼血。杖誤殺鵝。比丘見已便言珠在。金師問言。何不早陳受斯楚毒。比丘答言。珠為鵝吞。我為持戒惜鵝命故。默受斯苦。鵝若不死。設斷我命我亦不言。金師白王具陳上事。王加敬重。言草系者。亦此論第三有諸比丘行於曠野。為賊剝掠衣服罄盡。群賊共議。恐報王知咸欲殺之。中有一賊語同伴言。不須殺之。比丘之法不傷草木。可以草系必不馳告。群賊從之。既無衣服。風吹日炙。蚊蛭虻蠅之所唼食。夜聞惡獸惡鳥之聲。長老比丘勸諸少年而作是言。人命無常要必當死。今莫毀戒。說偈勸之。中有偈云。伊羅缽龍王。以其毀禁戒。傷盜於樹葉。命終墮龍中。諸佛悉不記。彼得出龍時。能堅持禁戒。斯事為甚難。時諸比丘既聞偈已自相勸誡。引昔作惡。為他殺害喪身無數。今為護聖戒分捨微軀。至於明旦國王出獵。初疑禽獸。復謂尼乾。及至詢問。具說護戒。王心歡喜解縛稱讚。海板比丘同此卷說。此上二句即是行體。後二句行修。三守護根門即修方便。四寂靜者。行成離過順於涅槃。守護根門。前已廣引行成離過。不見能持所持戒等。了戒如空順涅槃矣。疏五純善下次三攝善中。初一自分攝菩提分善。二者上攝佛善。言如真金者。雖被鍛鍊精純無減故。後句離過。又初通攝菩提分善。次句別語戒善。後句亦通離過。七者諸有勢力棄而不顧。正是論意。不似難陀下略舉戒過於善。例知諸有勢力亦因施等之所致故。八九二句明饒益中。前句彰悲正明饒益。後句智導方無愛見。第二自體淨疏文有四。一總科。二攝位。三料揀。四釋文。今初。律者法也。儀謂軌儀。離諸過惡不違法制。故論名離淨。論有二名。初雲一者離戒。即後釋初門竟雲。亦名正受淨受即受戒法門。離即隨戒行相。不殺等十順益名善。要期在己名之為攝。離諸過惡名攝善戒。兼濟有情名饒益眾生。益而離過名饒益戒。

疏。此三聚戒下第二攝位可知。

疏。律儀通於止作下第三料揀。於中二。先通揀三聚。前二自利。後一利他。前中律儀即是惡止。攝善即是善行。後又初律儀下唯揀初二。初二濫故。於中有二。先正揀。後展轉解妨。今初。已是通難。謂有問言。律儀之中既有止作。止即止惡。作即善行。作同攝善何言律儀。但明惡止故有此答。皆百論意。謂論初外道問雲。佛說何法。答雲。惡止善行法。釋曰。殺等諸惡止息不作名為惡止。三業正行信受修習名為善行。外道便為立後重過雲。外曰。已說惡止。不應復說善行。內曰。佈施等是善行故。謂佈施是善非惡止故。復次如大菩薩。惡已先止。行四無量憐愍眾生。復止何惡。外曰。佈施是止慳法。是故佈施應是惡止。內曰。不然。若佈施便是惡止者。諸不佈施悉應有罪。釋曰。此是反難明施非惡止。今翻順用明不施忍而無有罪。又律儀中作謂持衣說淨等。不作有罪。非施忍等。故不同也。

疏。若爾下展轉通難釋成前義。先難後答。初難亦是百論中意。外曰。已說善行不應復說惡止。內曰。止相息行相作二相違故。是故說善行不攝惡止。外曰。是事實爾。我不言惡止善行是一相。但應惡止則是善行。故言善行。不應復說惡止。釋曰。此正同今經。殺即是惡。離殺名善。故律義中亦離殺等。攝善戒中亦不殺等故。二難分疏古釋下答。先敘昔解。其第二解亦是百論中意。前所引佈施是止慳法。答中後決雲。復次諸漏盡人慳貪已盡。佈施之時復止何惡。或有人雖行佈施。慳心不止。縱復能止。然以善行為本。是故佈施是善行。釋曰。此論意明佈施雖有止惡以善行為宗。律儀雖有作持以止惡為宗。斯就正助分成二聚。

疏。今更下申今所釋。非彈古義。但助成別相耳。大同後義在文易了。

疏。今初律儀下第四釋文。疏今居地上方行十善者。然十善通佛。此亦不徵差別說之人天因耳。故今深玄不合行此。又此善中先離殺者。然小乘四重淫戒最初。初有三義。一者此戒人之喜犯。二者劫初起過此最為先。餘之三戒亦皆次第。三者淫愛惑業招潤生死。二乘厭離故制在先。今十善十惡菩薩十重皆殺在初者。殺罪過重。善惡皆初。菩薩大慈居十重首。又智度論十三中說殺有十惡。一心常懷毒世世不絕。二眾生憎惡眼不喜見。三常懷惡念思惟惡事。四眾生見者如見蛇虎。五睡時心怖覺亦不安。六常為惡夢。七命終之時狂怖惡死。八者種短命惡業因緣。九身壞命終墮泥犁中。十若得為人常短壽命。釋曰。今但離殺十惡頓亡。故大論雲。遠離一切殺生者。示現遠離利益勝故。

疏。二離起因者。其受畜因畜則行殺。為受畜因。有未必殺此則猶疎。故名為緣。其貪等惑起殺則親。故名為因。

疏。二為貪眾生者。前則貪財。此則貪味。言今有愍傷之仁者。俗典雲。愍傷不殺曰仁。釋經仁字恕己為喻此釋恕字。即涅槃經第十雲。一切畏刀杖。無不愛壽命。恕己可為喻。勿殺勿行杖。

疏。二對治中疏文有二。先正釋後簡濫。今初。言殺生祭祀者。亦百論文。彼論因說捨罪福義。以福舍罪。以無相智捨福。外便救雲。外曰。常福無捨因緣。故不應捨。釋曰。由前菩薩說捨福因由福滅時苦。是故應捨。外便雲。我有常福則無滅因。故不應捨。何謂常福。彼雲。如經說。能作馬祀。是人度衰老死。福報常生處常。是福不應捨。釋曰。今但要彼愚癡故舉其過。揀言不同。彼論廣破言其無有常福故。是愚癡邪見。

疏。此中慈益下二揀濫於中又二。先正揀顯因果離。是依主釋。今是持業後若爾下通妨。先舉妨。從前約本有下釋。疏三果行中二。先略釋文。後麁中成殺下明具緣成殺。於中三。初依本論正釋。二然雜集下引他論會通。三又境相下指廣在餘。今初四行等者。思即意業。是行體故。言揀錯誤者。兩境歷然謂之錯。一境易奪謂之誤。謂如二人並立。本欲殺東人刃及西人。即名為錯。本欲殺張人。王人來替。或居闇處。或不審實。作張人殺。名之為誤。本斫非情及欲殺畜。錯誤害人。亦不成業。

疏。五體謂身行加害斷命落究竟者。然諸眾生攬五陰成假名眾生。念念生滅前滅後續。非斷非常假立命根。令其色心而得相續。亦剎那滅。前念既滅後念當生。斷今不續名為殺生。亦名斷命。對前未斷名落究竟。故次疏雲即揀前四以為方便。餘二段可知。

疏。一內心止足即離起因者。心足即是不貪故。引廉貞之士。書雲。廉士非不愛財。致之以義。意雲。此無非理之貪也。文選雲。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陰。惡木豈無陰。志士多苦心。

疏。二此地具無盡財者。從初地來檀度滿故。即具無盡財故。此地亦具。從然殺中下對前料揀。

疏。二對治離等者。慈即與樂故。論雲對治者。謂佈施故。疏雲。則於自資財尚捨而安彼恕己為喻者。我被他盜憂慮百端。則喻於他同我憂苦。言他有二義者。義必有二。而論經但云不壞他財。論雲。以不貪故不壞當來資財。以他人易故。論不釋。

疏。三果行離疏文有三。初分麁細。次而文通為下具緣成犯。後對顯差別。二中餘處亦唯四緣。今開是他總一緣。成初二緣身揀自身取自身物不是盜故。事揀無情。要是他用。雖非我物他不攝受。亦非盜故。如無主物。想者知是他物。行者即謂思心。言翻終不盜心者。應言盜心取也。若無盜心。雖知他物。應暫用取。或同意取。或擬令他知。皆非盜也。五體謂舉離本處者。此是盜業究竟則顯前四方便。亦是成業時分殺要。斷命不續。淫與境合。盜要舉離。如於床上手執其物。雖與境合未名為盜。要須舉離。才離於床。縱更不取亦已成盜。

疏。殺淫於他下三對顯差別。一對殺淫以辨麁細。二又殺有多下唯對於殺顯具緣處別。則顯盜中通於麁細。以辨具緣。

疏。一內心知足離於起因者。起因即貪。貪心難滿故行邪淫。二自足妻色。離受畜因者。不足於妻方有邪故。自足故無。則足字兩用。一唯取知足屬心。二連上自妻足故。離受畜因故。晉譯論經下通會二經。自足乃由等者。成彼二經。明登地已上無非梵行。但由寄報示有而已。無有從事。則顯自足妻色。知足之言似不愜當但揀淫妷過度。故云知足不妨從事。從知足約心亦不妨梵行者。顯今經意。以有知足之言。則有離起因義無貪心故但云自足唯離受畜因耳。亦不妨梵行者。但明心中知足。非於事上知足。正同淨名示有妻子常修梵行。則知足之言妙矣。翻顯自足之言未有梵行之相。

疏。現在梵行淨故不求未來妻色者。經說求天五欲修梵行者。名污梵行故。

疏。他守護女此為總句者。上取於他妻妾。下取親族媒定。當中一句為不正中總共護者多人護故。然女有三從。一在家由父。二出嫁由夫。三夫亡由子。縱三盡無由。為宗族所護。言子等者。等取孫姪等。媒定之言通於在室及以曾嫁。上言六親者。即父母夫妻兄弟之親。

疏。二全謂具足等者。等取半戒十戒及於五戒。以終身故得名為全。疏以其淫境下顯無具緣所以。言無想疑者。謂無人非人想道非道想及與生疑。但與境合皆名犯也。

疏。約邪淫說者。難言四重之淫境合便犯故無想疑。邪淫之戒豈無想疑。謂自妻他妻想。他妻自妻想。及二生疑。豈無不犯。故今通雲。據此即有。今顯菩薩於其自妻決修梵行。故不於邪淫而說具緣。

疏。違想背心者。設違於境若順於心。不名妄故。

疏。無別貪等以為異因者。貪瞋對殺等即為異因。今誑他思心即是貪等。故無離思之外別有異因。

疏。故身三各具三離下通揀三業。此皆論意。然其貪等通與七支而為其因。身三之因亦用思心。然起有難易故。論為此釋。是知起因自有二種。謂近與遠。身業難起。故明貪等以為遠因。隱其思心之近因也。口業易發。但彰思心以為近因。隱彼貪等之遠因。故不明因離。且如有人先貪財色。後用思心而起妄語。斯則貪等而為起因。則妄語多因於貪。惡口離間多因瞋癡。又如妻財以不足故。而行淫盜。是知亦有不足財故而行妄語。故外典雲。貧不與無信期而無信自至斯則亦有受畜之因。是知論主順經文略。且從難易及多分說身具三離口四唯二。

疏。謂心事。雖實下疏釋上論。以其時語恐濫言不應時機。亦名綺語。故顯其相。彼綺語中雖是善言。不應時機。亦名綺語。今明迴互見時令他損惱。故不同也。疏。以細況麁者。細屬於心。聲聞不制。今菩薩無心夢亦不妄。

疏。此言覆藏之語者。細尋可知。疏即不破壞行此唯約心者。謂若有離間之心發言。則成離間。今無此心故無離間過。無離間心即是離間對治。而論標雲。一對治離。二果行離竟。便雲對治離者。謂不破壞行。一者心。二者差別。乍觀此文。則似論主就對治離中分心及差別。然論意以對治離難解。故別釋雲謂不破壞行。一者心。二者差別。自是雙釋對治及果行章。故下釋文牒心釋對治。明不破壞行。牒差別釋果。故疏以心屬於對治。以其差別屬果行也。

疏。如野干詐親師子者。即四分律有善膊虎。與善牙師子為友。為野干所破。廣如彼說。

疏。是離間體故名為身者。身苦是體與業何異。身約正破。業約所傳。言業之麁細耳。

疏。此之四語義一名異者。義即體義體一名異耳。

疏。後二明前語體不出二類者。論經無庸賤語。有不斷語。而論總釋四語之後。有對語不對語鄙惡常行。釋曰。即以常行釋於不斷又重釋雲。於中現前語者。麁而不斷。不現前語者。微而不斷。意雲。對面為麁。不對為微。不斷通二。今以經無不斷別有庸賤。故更不舉。論中再釋。

疏。自違於戒者。既能苦他又令瞋恚惱彼深故違惡口戒。亦違自讚毀他之戒。

疏。令他違戒者。令犯瞋戒。以憶持不樂遂生怨結。前人求悔善言懺謝。猶瞋不解便犯重戒。疏。潤澤者。語必益他名為潤澤。故翻苦他令瞋二語。謂柔軟者。柔謂柔和。軟謂善軟。言為戒攝故為柔軟。柔和即無毒害。善軟即無麁獷。獷謂獷戾。易傷折故。害謂損害。如劍戟故。今柔軟故無損無害。論釋不獷雲受行不斷。遠公雲。常說非暫。故云不獷。故上釋獷雲易傷折。是故菩薩言必順道。盡未來際常行善言。斯亦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至堅也。疏。和悅意中而發言者。易系辭雲。安其身而後動。易其心而後言。註釋雲。易和易也。翻上瞋忿。理必然也。疏。說順人天者。世報適情故云悅樂。

疏。又悅意下三語展轉相釋者。重釋此三。上各別配故今展轉。謂云何悅意。可樂聞故。云何樂聞。聞者喜悅故。

疏。善入人心等者。此以一語翻於三語。言今說順涅槃故令善入人心等者。等取餘二。謂說涅槃則如甘露入於身心。豈如火燒。聞清涼樂豈當熱惱。內外冥寂怨結豈生。

疏。生三昧故者。總出所以。前則聞時不喜憶時不樂。今聞順三昧法喜適神。憶其正受輕安怡暢。而言多人愛樂者。論雲。怨親中人無不愛樂。以言順三昧。何厚何薄。論又云。此語能作二種益。一他未生瞋恨令其不生故。聞愛樂復生三昧。即是悅樂。二者未生親友令生故。即下身心踴悅。由自身心歡喜敬信。亦令他聞歡喜敬信。歡喜敬信即是踴悅故。疏雲自身他身生親善故。翻前失於相知之樂故。古詩云。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世俗之樂尚爾。況出世善友之樂哉。

疏。三思而後言者。出論語。

疏。略說有三者。一教化生信。二教授生解。三教誡成行。

疏。即時字別義者。時即教化體也。以言含於義者。即經義語義即義理亦云義利。疏。有罪者制。如殺盜等。無罪者聽。如畜長等。舉者。律雲。不見不懺惡邪不捨。舉棄眾外者。為除惡人。今此舉者為除其罪。此是彰舉非擯舉也。言如法舉者。具舉德故。謂一慈心不以瞋恚。二利益不以損減。三柔軟不以麁獷。四真實不以虛妄。五知時不以非時。具此五德名為如法。此雲巧調伏。論雲。毘尼釋以滅諍。毘尼雲滅亦調伏義。

疏。又此一句下上釋決定。下釋隨時籌量。一則籌量有罪無罪故。律雲。知有罪無罪是名律師。二則通皆籌量制聽舉折等故。

疏。總舉皆須籌量得所。

疏。以貪是業有之本者。有即是業亦是三有。故十二緣中過去名業。現在名有。而貪若未決但名煩惱。決即名業。故為業本耳。不似殺等依貪等心方顯身口行殺等事。故云更無所依。所依既非攬因所成不同殺等。故無果行。既無因果安有二離。

疏。二他所資用是體者。事但明他揀於自己體即金等。是所貪物體。揀非他用有。雖非我貪不成業如山川等。

疏。一所用事謂金等者。然所貪物通於財色。論略舉財。亦可於色決貪。是邪淫境故此不論。疏三終起奪想為貪等者。論經有二貪心。經云不生貪心不求不願不生貪心。多是譯人見其言重。略去一貪。複比論經倒為其次。

疏。依論次亦倒釋經。前輕後重。是則貪心含於總別。總則三句皆不貪性。

疏。故意三中要具五緣下揀業異惑。即瑜伽意。本論亦云。前二為細。後一為麁。麁即成業。顯今菩薩細亦不起故並不之。

疏。治彼染著無利潤故者。以善法益。令離彼放逸則名利潤。五於發菩提心等者。論雲。於發菩提心眾生。恐於無量利益行中勤勞疲懈。今攝令起造。治彼疲懈令不退轉。

疏。非一一別對故云總也者。論雲。此慈心等有六種障。此非分別。亦非一障對。釋曰。言非分別者。亦非二障三障對前一治。亦非一障對前多治等。故云非分別。今疏但云是總非別已含上二義。

疏。增惡名害皆有已生等者。易故不顯。若依論中具委說者。自身善法未生令不生。已生令滅。即障善法名怨。自不善法未生者能生。已生者令增長。即增惡名害。後二於他亦然。於他身中不愛事未生令生。已生者令增長。即苦他名惱。他身愛事未生者令不生。已生者令不隨順。即是忌勝名熱。疏。前所不說者。上來略論六類之人起慈等六心實則無生不化無益不起。

疏。不行占卜等者。邪見有二。此是淺近邪見。非撥無因果深厚邪見。

疏。夫吉凶悔悋。生乎愛惡者。即周易意。初會已引悔悋者。言者小疵也。惡凶愛吉。而吉凶尤多。疏此所治七見下上來別釋。此下料揀。

疏。然邪見惡戒唯是外邪者。邪見唯外。戒取有二。一者惡戒獨頭而起。此正是邪故偏舉之。二附正戒起。今所不取。見取亦二。一執異見。亦獨頭起。二附內法起。而戒取多獨頭起故。偏語惡戒。為邪見取少獨頭起故。多分附內。以難見故。疏家偏明不獨起故。故疏雲。通內則知有外。

疏。後一明信邪者。以信世間為究竟故。故為邪耳。

疏。次二是欲求者。即前藏非詐善求五欲故。第二攝善法戒。今初墮惡道者。此即明觀。此有三意。一何故知。知諸眾生不斷十惡墮惡道故。二何因知。由前律儀自斷惡故。三何故知。菩薩大悲本為物故。有三種者。

疏。依論分三。一者乘惡行往故。此即集因者。論經云。菩薩作如是思惟。一切眾生墮惡道者。皆以不離十不善道集因緣故。今經闕集因緣之言。即皆以字攝故。論釋雲。集因者受行故。謂十不善是所行法。若有受行即墮惡道。疏則非無因等者。論菩薩如是遠離無因倒因。善解眾生自行惡行住非法處故。非法處者。即是苦果。

疏。後起願行下文有二意。一明起願之由。由念眾生惡因果故。二便起願故。論通雲。菩薩如是深寂思惟已。欲救眾生知自堪能。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五十九

 

上篇: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下篇:大華嚴經略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並序 釋氏教《金剛經》,世所由來尚...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序 吾祖智者著疏申經其文彌廣。而荊...

佛說盂蘭盆經疏

佛說盂蘭盆經疏上 充國沙門宗密述 始於溷沌。塞乎天地...

觀無量壽經義疏

無量壽經序 胡吉藏撰 夫法身虛玄非名相之形。淨剎妙遠...

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

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 裴相公問師曰。山中四五百人。幾...

佛說緣本致經

佛說緣本致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

【註音版】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四恩品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四恩品...

八識規矩補註

八識規矩補註序 八識頌凡八章。文略而義深。乃集施頌...

佛說見正經

佛說見正經(亦名生死變識經) 東晉天竺三藏竺曇無蘭譯...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序 御製 大朴既散,有為遂作。名...

大乘捨黎娑擔摩經

大乘捨黎娑擔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法...

【註音版】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教詞典】稱名雜行

(術語)五種雜行之一。非專念稱彌陀之名號,稱諸佛諸...

【佛教詞典】諦處

【諦處】 p1376 集異門論七卷二頁云:諦處云何?答:如...

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這樣發願

在這世緣當中、在生老病死苦當中,特別在病的當中,那...

佛教徒快樂的秘訣

大乘菩薩行的安樂行,不但要自己求安樂,還要所有的眾...

慧律法師《空的哲學思想》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諸位法師、諸位長官、諸...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

多吃紅薯有6個好處

甘薯(紅薯)的營養價值超乎想像。根據美國農業部國家營...

迷之則生死始,悟之則輪迴息

從上古人出家,本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特為開示...

彭鑫博士:損傷元氣的三個方式

生活方式中,損傷身體的方式有很多,針對現代人的普遍...

認真念佛,自然就有成就的那一天

在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中,周利槃陀伽是最笨的一個人。他...

凡夫的障怎麼就這麼重呢

我等幸得人身,生中國,聞佛法。 這裡我等也就印祖說把...

穿腸毒藥---酒

作為五戒之一的酒,被俗稱為穿腸毒藥,這種提法,不是...

越是你困難的時候、越要這樣去發心

無災無害地過這一生,平平安安,吉祥如意,這個誰都得...

維摩詰經的不可思議

說到這部《維摩詰經》,很好!能讓我們悟入不二法門,...

【視頻】《華嚴經淨行品》佛光山唱誦

《華嚴經淨行品》佛光山唱誦

【視頻】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文殊講堂僧眾)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文殊講堂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