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六十六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六十六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第二本末依持門。疏文有六。一標門分齊。即八門半。二緣相下假問徵起。三論雲隨順下。引論正答全同涅槃十二。佛答文殊義已見玄文。四俗為真詮下。

疏。釋論意。五中論雲下。引他論證。即四諦品亦見上文。六此觀有六下。依總開別。謂於世諦八門半中為六觀故。於中有三。初列釋。二料揀三別釋初門。今初一一觀中文皆有二觀字。已上依論標名。觀字向下是疏辨意。因有自他故須二門。即染依止名為他因。第二因觀名為自因。染有四句故攝三門。他因即第三自業助成。自因即第四不相捨離故。皆染因。攝過即第五三道不斷門。謂惑業苦惑業是集故。護過即第六三際輪迴門。說此能除外道三過。三過如下。不厭厭觀即第七三苦集成門。凡小不厭菩薩厭故。深觀即後三門。四句求生不可得故。無生而生故曰深觀。豈同情取。

疏。六中初二下第二料揀攝六為四。初二染相者。一即能依所依。二即自因他因皆迷染相。下三可知。

疏。今此半門下。第三別釋中二。初出論意。後科文。今初觀因緣有分為染者。此論自釋何者是染分。分即支義。從而此染下釋染依止。此即論主生起之文。而論但云因緣有分依止一心。疏開釋之。次論雲。此是二諦差別者。是論解經。具雲此是二諦差別。一心雜染和合因緣集觀。疏文略耳。從以純真不生下。疏釋。疏後釋中論無別釋下。疏文分三。初略彈古釋二。今謂說主下標示正義。三是以此門下總顯包含。於中三。初約體攝二。二約義攝五。三約時攝六。今初一自性緣起者。即二取習氣。二愛非愛緣起。即諸業習氣。全同唯識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也。

疏。二含俱舍下。即第二約義攝五。於中有三。初標列標列唯四。何言攝五。下有例釋同時同體義故。二後三下指三在後三。此中正當第一下。別釋剎那即消經文。於中有三。初別釋。二總結。三例釋同體。今初疏故今不必依次者。初即識支。二是行支。三方無明故不依次。而俱舍具有十二。下云。癡是無明思即是行。猶依次第況不依次。非一剎那。

疏。謂行此貪事必依心起下。識支然有二義。一依心起是大乘義。即八識心。復了別下即俱舍意。於諸境界了別名識。

疏。不生五識唯名十界等者。十界即五根五境。以十八界根識別故。若明十二處攝識在根。故云五識依生乃名十處五根加意故云六處。大乘意根異識支故。俱舍小乘即第六識。是識支體故。雲住名色根說為六處。彼疏釋雲。眼等五識住名色根故。說五根以名六處。雖即勝是五六處攝故。

疏。貪必對境者。釋觸也。論雲。六處對餘和合是觸。釋雲。餘謂識境。釋取順經云是欲取。若俱舍雲。與此相應諸纏名取。彼疏釋雲。即無慚無愧惛沉掉舉等。與貪相應也。釋有順經云諸支生。若俱舍雲所起身語二業名有。老壞為死全同論文。剎那滅故是彼疏釋。

疏。此若不斷則名連縛下。第二略釋餘三緣起。論雲連縛者。如品類足論。謂遍有為十二支位。所有五蘊皆分位攝。即此懸遠相續無始說為遠續。上皆論文。釋曰。連縛要因果無間相連起也。若情非情皆有生滅。念念相續故。剎那連縛遍一切有為。雲謂遍有為分位。緣起要約順生受業及不定業。三世十二支五蘊分位。若遠續者。即前分位遠相續耳。故論雲。即此相續順正理論雲。遠續緣起。謂前後際有順後受業及不定業。無始流轉。如說無明有愛本際不可知等。連縛緣起。取相隣接相系不斷。彼疏雲。遠續唯隔越。連縛唯無間。遠續唯異熟因。若兼無情亦同類因。連縛定非異熟。異熟因非連縛。故通同類遍行能作。除相應俱有此二。非前後故。

疏。大小理通者。第二總結亦是釋妨難。謂有問言。今釋一乘唯一心法。何以引俱舍為證。故為此答。一心之義小乘立六大有八等。則有不同。若一剎那具十二支。則大小皆具。疏非聖教量等者。結示令信也。自古不為此釋。今總約一念具十二。故以聖教量證非臆說矣。言論主不釋殆似疎遺者。論主造俱舍論。非是不知。將為易解故不解釋。由論不釋令後誤解。即似疎遺。殆者近也。近似之言顯非失矣。

疏。此文正辨下。第三例釋。同時同體可知。

疏。以此十二有支下。第三約時攝六。於中有二。先廣釋五世。後二依三世下略例餘五。前中先正明。後通妨。今初即涅槃三十七意。南經三十四迦葉問觀業苦。如來釋之。經云。智者復觀煩惱因緣。生於煩惱業因緣故。亦生煩惱。煩惱因緣復生於業。業因緣故生苦。苦因緣故生於煩惱。煩惱因緣故生有支。有因緣生苦。有因緣生有。有因緣生業。業因緣生煩惱。煩惱因緣生苦。苦因緣生苦。善男子智者若能作如是觀。當知是人能觀業苦。遠公釋雲。此就五世以明因緣。謂過去過去有其二支。煩惱因緣生煩惱者。從彼過去過去煩惱。生於過去無明也。業因緣故亦生煩惱者。從彼過去過去業行。生於次過去無明。其次過去亦立二支。煩惱因緣復生於業者。過去無明生於行支。業生苦者。謂從前行生現識支。現在世中立其四支。言苦因緣生煩惱者。謂於現在五果起於愛取。煩惱因緣生於有者。從現愛取起現有支。有因緣生苦者。從現有支生未來生老死支。有因緣生有者。從現有支生未來有。現在世中善惡二業為同類因。生未來善惡業故。其次未來出於三支。有因緣生業者。未來業行前後相生。言業因緣生煩惱者。從未來世所造業。起未來世潤生煩惱。煩惱因緣生苦者。從未來世潤生煩惱。生於未來。未來生支未來。未來唯立一支。苦因緣生苦者。從彼未來未來生支。生彼世老死支也。釋曰。上以疏文對此經。釋於義可了。但疏文稍略耳。疏此依三世下。第二釋妨。謂有問言。若過去無明更依過去。則前無始未來老死。更生未來老死之果。則未來無窮則無明非無因。老死非無果。有無窮過故。今答雲。今依推過去無明。非自然生。復因宿習未來不得對治。則苦果無窮。因果相關故有五世。五世之外更不關涉。故非無窮。若約三世輪環無無窮過。

疏。二約大悲隨順下。此文有六。一標觀名故。論徵雲。云何餘處求解脫耶。二謂凡夫愚癡下引論釋相。三經明唯是下。以論意引經。而為對治我我等中求為非。於心等求為是。四亦同淨名下引例為釋。即問疾品因問空室之由。尋末歸本有三重問答。一問空當於何求。答曰。當於六十二見中求。又問六十二見當於何求。答曰。當於諸佛解脫中求。又問諸佛解脫當於何求。答曰。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然尋古釋略有三意。第一意雲。執見乖空則顯空非是。見佛解脫中無見。則知見非解脫。眾生心中無佛解脫。當知諸佛解脫中。則非眾生親契空矣。即生公意。二雲。空智因於見生。則空智無性無性故智空。諸佛解脫而非有邪因。正生邪亦空矣。諸佛解脫因悟眾生心行。則解脫空矣。三者約其空體無二。所以互求理無不遍。此意近於今經。今經正明於真妄心求。見妄性空悟本真體。如下當釋。疏言阿賴耶識此雲藏釋者。此下第五會釋論文。然唯識第三明第八識總有七名。故彼論雲。然第八識雖諸有情皆悉成就。而隨義別立種種名。謂或名心。由種種法熏習種子所積集故。或名阿陀那。執持種子及諸色根令不壞故。或名所知依能與染淨所知諸法為依止故。或名種子識。能遍任持世出世間二諸種子故。此等諸名通一切位。釋曰。前名心者。望種積集。此種子識唯望能生故不立也。次論雲。或名阿賴耶。攝藏一切雜染品法令不失故。我見愛等執藏以為自內我故。此名唯在異生有學。非無學位。不退菩薩有雜染法執藏義。故釋曰。然准賴耶有三藏義故。上論雲。此識具有能藏所藏執藏義故。謂與雜染互為緣故。有情執為自內我故。釋曰。言互為緣即具能所二藏。一能持染種種名所藏。識是能藏。謂現行異熟能持種子。二是雜染法所熏所依。則染法名能藏。此識為所藏。起信疏雲。又藏自體於諸法中。大乘法師云。謂由七轉識熏成種子。識體與種子無異性故。亦隨所藏種子不離轉識。藏在轉識中。三又為第七之所執藏。今但出二義。闕所藏者約通無漏不說所藏。次論雲。或名異熟識。能引生死善不善業異熟果故。此名唯在異生。二乘諸菩薩位。非如來地。猶有異熟無記法故。釋曰。此通二乘無學十地菩薩。以如來唯善無無記故。次論雲。或名無垢識。最極清淨諸無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來地。有菩薩二乘及異生位。持有漏種可受熏習。未得善淨第八識故。釋曰。非煩惱依故名無垢。今論唯舉二名者。賴耶意在通染。阿陀那意在通淨。略舉一對。通為所求之處其理已同。故疏雲論主意明心含染淨。

疏。求義云何下。第六別釋求相。即示二無我觀。於中先舉迷。後若我執亡下明悟。即捨賴耶名者。唯識雲阿羅漢位捨。以三藏中無我愛執藏故。羅漢位捨。若約菩薩。義當八地已出三界。言妄心斯滅真心顯現。即起信意前疏已引。從故下偈云引證。先引當經。具雲了達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緣亦復然。生死皆由心所作。心若滅者生死盡。次雲即妄滅也。非心體滅者。即暗引起信成經滅義。故彼文雲。但心相滅非心體滅。楞伽亦云。若阿賴耶滅。不異外道斷見戲論。亦前疏已用。疏即當第二依止觀者。疏有二解。前解但唯依第一義。故唯約淨。此明有支依持。故通染淨。第二解中依真起妄者。不了第一義諦。名無明等故。顯妄依真者。十二因緣皆依一心如是而立故。

疏。第三自業助成者。然雜集論名建立支業。各具二業故。全同今經。依本論初觀中二。先總解二因。後別解此段。前中一總標。二遠公下敘昔。三他因小通下辨違。以知無明異行故。許其通。而又不知無明望行。具自他義但為他因故。故小通耳。言自因有妨者。以違論故。論主既引無明因緣生行。證離前支則無後支。明以無明為前行為後矣。況自因緣內。無有無明生無明支。四今謂下申今正義。於中二。先別明。後總結。前中二因皆先正明。後故大悲下。引二觀為證。大悲觀中冥性。即外道之自生與自性義同故。以他因破其自生。自生即外道從他生義故。以自因破其他生。一切相智中。他因乃前為後之方便。自因即為因緣之相。此義極顯。故舉酪喻正喻自因。亦喻他因酪不從自生。必假乳為因故。此則乳為酪家他因。以乳非酪故。要從乳生。不從蒲石等生故。乳為酪家自因。以若不要從乳生者。因同非因故。若無他義。乳即是酪俱失因果。

疏。三觀取意下。第二總結由大同故。得引為證。諸德下結彈。然自因他因即俱舍等。此有彼有此生彼生。俱舍第九雲。何故世尊說前二句(此問也)論答雲。謂依此有彼有此生彼生。於緣起決定故。如餘處說。依無明有諸行得有。非離無明可有諸行。又為顯示諸支轉生。謂依此支有彼支得有。由彼支生故餘支得生。又為顯示三際轉生。謂前際有中際得有。由中際生後際得生。又為顯示親轉二緣。謂有無明無間生行。或展轉力諸行方生。有餘師說。如是二句為破無因常因二論。謂非無因諸行可有。亦非由常自性我等無生因故。諸行得生。若爾便成前句無用。但由後句此生彼生。能具破前無因常因等故軌範師釋此二句。為顯因果因果不斷。及生者為有釋。為顯因果住生(云云)。釋曰。上皆論文今當會釋。此即雜集等。及上經中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起起即生義已如前釋。今且會二因。前支有故後支得有。即自因義以要不離前方有後。故此生彼生即他因義。此支生時彼支別故。故前第四釋此有彼有為親因。此生彼生為展轉因。展轉者即是他義。要從前支即是自義。若望大悲隨順觀。則前第五為破二因。義甚相順。以自因破無因。酪要因乳故。以他因破常因。必假他因非自性等。故是則先破二因。未為失意。既今經意順上論意。自他昭然。則諸古德非獨闕。尋本論亦不見於他。論之意旨疏。今此一門下。第二別釋此段。於中二。先以二業釋他因義。後別釋文。今初二釋。前合釋。以自業之他助成後支之因。二別配二字可知。

疏。然生起之因下。二別釋經文。先釋助成。後釋自業。前中二。先總釋經文。後廣顯差別。今初經中助成唯增上緣。而雲作生起因者。從通相說。別則因親緣疎通則因即是緣故。俱舍中四緣攝於六因。論雲。說有四種緣。因緣五因性。等無間非後心心所以生。所緣一切法。增上即能作。若唯識論亦攝十因以為四緣。六因十因前疏已說。今意但顯通耳。

疏。於四緣中下。第二廣顯差別。即唯識緣生中諸門分別。內四緣分別門。

疏。多依彼就文有四。一總顯具闕。二別釋有無。三結例無方。四會通經意。今初彼論具雲。諸支相望增上定有。餘之三緣有無不定。契經依定唯說有一。釋曰。對疏可知。然增上體寬故皆定有。餘三緣局故有無不定。

疏。謂愛望於取下。第二別釋有無於中有二。先明因緣。後辨餘二。前中有二。先正明後料揀。前中有四。一依實有。二依不定。三結例。四會通他論。今初愛是取家因緣者。夫言因緣要辨體親生既愛增為取則愛是取種。能生現取故為因緣。識增為有者。有無別體。由愛取潤五種成有。有即識種生支即識現行。識種有生現故。故有得是生家因緣。

疏。若說識支是業種下。二依不定。此是唯識會對法意。若以識種為識支。行非識親因。今以業種為識支。故行得為識之因緣。此則現行為種因緣。識是業種如初章辨。

疏。餘支下結例。疏而集論下。第四會通他論。先會集論後會瑜伽。今初即第四。於中先標彼有。後依無明時下。顯其有義。明是假說謂依無明俱時之思業之習氣。與無明俱假說業種。以為無明。實是行種生行現行耳。然集論中名建立支緣。論雲。建立支緣者。謂習氣故。引發故。思惟故。俱有故。建立支緣隨其所應。依四緣相建立支緣。且如無明望行。前生習氣故得為緣由彼熏習相續所生諸業。能造後有故。一當於爾時現行無明能引發故。為等無間緣。二由彼引發差別諸行流轉相續生故。思惟彼故為所緣緣。三以計最勝等不如理思惟緣愚癡位為境界故。彼俱有故為增上緣。由彼增上緣力。令相應思顛倒緣境而造作故。四如是一切隨其所應令盡。當知。釋曰。上於無明望行具作四緣。既例一切令盡。當知則十二支皆具四緣。大乘法師釋曰。此唯識論依於別體。故互有無。彼依分位故得皆具。彼以無明為法之式。例於餘支。今唯識論且偏會之。釋曰。此大乘法師意。似明唯識不曉彼意。不合唯會無明與行故。下疏雲。既約因言已含餘三則皆具四。

疏。瑜伽論說諸支相望無因緣者下二會大論。第十說有三緣。無有因緣。上牒大論。從依現愛取唯業有說會上有義。大論言無上具說有。上有四位不定假說。此不須會。但會二位實有因緣也。依現愛取者。會前愛望於取。有因緣義。彼以愛增為取。種生現故得為因緣。今以現行之愛。望現行取。非從自種安得因緣。言唯業有說者。會前有望於生得為因緣。前以識種起生現行。得為因緣。今以業種為有而起於生。業非識體但為增上安為因緣。故瑜伽雲。何故相望皆無因緣。答因緣者。自體種子因所顯故。今現行愛取非是種子。以業望生非自體故。大乘法師云。若無此論難解瑜伽。

疏。上四位相望下。第二料揀非唯識論。是疏意耳。尋上可知。

疏。無明望行至有餘二緣者。第二辨餘二緣。自有三義。初三位具二。次二位具一。後結餘皆無。今初先舉論文。從並以下。疏釋並以現行相望。總出有二緣所以。言無間引生者。明有等無間緣。謂等無間緣。要是現行心心所法。前念謝滅引生後念故。無明心心所滅。引行思心。愛心所滅引起取心。此中愛支亦約現行生及老死。但是識與名色增長衰變。增長心滅引生衰變。故此三位有等無間。言行等思心可反緣故者。明有所緣緣等者。等於取及老死。謂行之思心。可得反緣前無明支。故無明支即是行家所緣緣也。二取亦心所故得緣愛。愛是取家所緣緣也。老死心所可緣於生。生即老死所緣緣也。皆言反緣者。後支緣前故。

疏。有望於生受望於愛無等無間有所緣緣者。此即第二二位相望。但具一緣。此上論文。從以種望現故下。釋上無等無間義。以等無間要是現行心心所法相引生故。今有是種子生是現行。安得有之受亦種子。愛是現行故非無間。從所生現行卻緣種故者。釋有所緣緣義。生是現行能緣有種。愛是現行能緣受種。故有及受為所緣緣。

疏。餘支相望二俱非有者。三明全無二也。餘支者。即更有六位相望。總無二緣。謂行望識識望名色。名色望六入。六入望觸觸望受支。取望有支。所以無等無間者。其果皆非現行心心所相引生故。謂識等至受皆是種子。有亦種子行為識因。取為有因。雖是現行。所生識有即是種故。非等無間。所以非所緣緣者。既非現行心心所法。何有緣慮。

疏。此中且依隣近下。第三結例無方。亦唯識論意於中二。先舉論文。後以其逆順下。即疏釋成。然其論中乃有四重。一依隣近則異隔越。或唯越一越二越多。二依順次則異逆次。唯將無明作行之緣。不以行為無明緣等。三依不相雜亂異於雜亂。若集論說。以無明望行乃取無明。其中行種而為無明。故是雜亂。四依實緣起說者。異於假說。如向無明俱時業之習氣。實是行種假說無明。後之二義大同小異。從異此相望為緣不定者。即異上四義。是向鈔中所異是也。既異隔越等故。疏雲以其逆順各有次第及超間故。且約第一隔越者。如無明與識等五及有。但一增上唯能生起彼種子故。無明與愛取老死為二緣。謂所緣緣增上緣。餘一切緣准此可知。二約逆次者。亦有隣次隔越。今合說之。老死與生愛取行無明為二緣。謂所緣增上緣。餘但增上。三若相雜亂有二。一順二逆。順中有隣次隔越。隣次如對法。前無明望行是也。隔越與前實緣不殊。亦約識等五種而說。若約當生隨其所應。逆次之中有隣有間。此應思准。上約實緣起說。此約增上說。然有遠近乃至諸支一一應作。然此中識等五。依當起位。諸支隔越逆次超間相雜為緣。一一思準可解。不繁廣說。

疏。為緣既多義不同下。第四會通經意。於中有二。先明經中但有增上。總言為生起因故。若雜集六因即能作因。名成起相。非謂隣近緣。如無明望行由此無間生當有故。二又約因言已含餘三者。即總明具四。如雜集說兼約位故。但言生起因不定增上故。若瑜伽意。生起即是增上緣耳。故論問雲。若諸支相望無因緣者。何故說言依因果體性建立緣起耶。答依增上緣所攝。引發因牽引因生起因。故說名為因。故大乘法師釋雲。即以此文證生起因。唯說增上緣。然生起因若別說者。即十因之一。言十因者。瑜伽三十八菩提分品雲。一隨說因。二觀待因。三牽引因。四攝受因。五生起因。六引發因。七定別因。八同事因。九相違因。十不相違因。謂一切法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是名彼諸法隨說因。觀待此故此為因故。於彼彼事若求若取。此名彼觀待因。如觀待手故。手為因故。有執持業觀待足故。足為因故。有往來業。觀待節故節為因。有屈申業。觀待飢渴故。飢渴為因故。於諸飲食若求若取。隨如是等無量道理應當了知觀待因相。一切種子望後自果。名牽引因。餘種子外所餘諸緣。名攝受因。即諸種子望初自果。名生起因。即初種子所生起果。望後種子所牽引果名引發因。種種異類各別因緣。名定別因。若觀待因若牽引因。若攝受因若生起因。若引發因若定別因。如是諸因總攝為一名同事因。於所生法能障礙因。名相違因。此障礙因若闕若離。名不相違因。餘如彼釋。下復次雲。此一切因二因所攝。一能生因。二方便因。當知此中牽引種子生起種子。名能生因。所餘諸因名方便因。釋曰。意明三五是能生因。次即雲因復有四。一因緣。二等無間緣。三所緣緣。四增上緣。當知此中若能生因名為因緣。若方便因是增上緣等無間緣及所緣緣。唯望一切心心所法。前生開導所攝受故。所緣境界所攝受故。方生方轉。是故當知。等無間緣及所緣緣。攝受因攝。餘如彼論廣明。釋曰。彼論中十因別義。今雲為生起因。即十因中第五因也。即增上緣。今疏依通更以別理。前能生後或親因生。或是增上或等無間。或為所緣通雲生起。如分位緣生位位五蘊故。容具四緣。如上集論說耳。十因之義唯識廣明四緣之義。廣如二論。今但略知名目大意以消經耳。

疏。其十二支各初自業不異前門下。第二釋自業。於中先指前。不欲繁詞故。後論主下舉論解釋。於中有五。一標示難故。二然無明下釋難所以。三是以十二下。結成迷悟之依。四論主。總以下。出論釋意。先舉論。後意明下疏釋。五不見下結彈古釋。遠公雲。不知。雖是無明。死支為主。攝屬死支。如似生時亦有結業。名為生支。即是云云。不身論意。若以一支兼餘支者。則須無明遍於十二。何獨死中偏說無明。今明老死能生無明。故為此釋。諸德既昧故曰云云。

疏。二約大悲下文中有三。初總標都門。二論雲下總釋四門。三別釋當門。二中有三。初舉論。二此有四下釋論。三眾生於上邪因下結示經意。二中先總後別。今初為揀濫故。昔人見論雲顛倒因有三種。後列乃四。或欲合前二以應前三。不知上三是邪因故。併雲顛倒。後一自是無因邪因。無因合成四過耳。

疏。一性即冥性下。二別釋四因。初性因中先正釋。後前雲下。對一心門揀濫。所以揀者。由此冥性是其外理。今雲行非者。取其能知得解脫故名為行耳。僧伽之計廣如玄中。

疏。二即迦羅鳩馱等者。此即名也。姓迦旃延。言計自在天者。涅槃十七中。吉德大臣之所師事。謂闍王言。如王所言世無良醫治惡業者。今有大師名迦羅鳩馱迦旃延一切知見。乃至雲。為諸弟子說如是法。若人殺害一切眾生。心無慚愧終不墮惡。猶如虛空不受塵水。有慚愧者即入地獄。猶如大水潤濕於地。一切眾生悉是自在天之所作。自在天喜眾生安樂。自在天瞋眾生苦惱。一切眾生若罪若福。乃是自在之所為作。云何當言人有罪福。譬如工匠作機關木人。行住坐臥唯不能言。眾生亦爾。自在天者。譬如工匠。木人者。譬眾生身。如是造作誰當有罪。如是大師今者近在王舍城住。唯速往詣。若得見者眾罪消滅。王即答言。審有是人能滅我罪。我當歸依。

疏。三刪闍夜者即名也。是毘羅胝之子。涅槃中實德大臣為闍王說。雲刪闍夜為諸弟子說如是法。一切眾中若為王者。自在隨意造作善惡。悉無有罪。如火燒物無淨不淨。下取意引。如地普載如水俱洗。如風能吹。乃至雲如秋杌樹春則還生。雖復杌斫實無有罪。一切眾生亦復如是。此間命終還生此間。以還生故當有何罪。一切眾生苦樂果報。悉皆不由現在業果因。在過去現在受果。現在無因未來無果。以現果故。眾生持戒勤修精進遮現果惡。以持戒故則得無漏盡有漏業以盡業故。眾苦得盡。眾苦盡故便得解脫。唯願大王速往其所。

疏。四無因即阿耆多等者。阿耆多此名也。翅捨欽婆羅弊衣也。亦有云。計阿耆多翅捨皆名也。即悉知義大臣所師。經云阿耆多一切知見(云云)告諸弟子作如是言。若自作若教他作。若自斫若教他斫。若自炙若教他炙。若自害若教他害。若自偷若教他偷。若自淫若教他淫若自妄語若教他妄語。若自飲酒若教他飲酒。若殺一村一城一國。若以刀輪殺一切眾生。若恆河已南佈施眾生。恆河已北殺害眾生。悉無罪福。無戒施定等上已釋竟。

疏。因此便引涅槃餘之三師第四無所畏大臣師尼健陀若提子告諸弟子言。無善無施無父無母。無今世後世。無阿羅漢無修無道。一切眾生經八萬劫。於生死輪自然解脫。有罪無罪悉亦如是。如四大河。所謂辛頭河恆河博叉私陀。悉入大海。無有差別。一切眾生亦復如是。得解脫時悉無差別。五藏德大臣所宗。即末伽梨俱賒離子。為諸弟子說如是法。一切眾生身有七分。何等為七。地水火風苦樂壽命。如是七法非化非作。不可毀害如伊師迦草。安住不動如須彌山。不捨不作猶如乳酪。各不諍訟。若苦若樂若善若不善。投之利刀無所傷害。何以故。七分空中無妨礙故。命亦無害。何以故。無有害者及死者。故無作無受無說無聽。無有念者及以教者常說是法。六即日月稱大臣所宗。富蘭那說如是法。無有黑業無黑業報。無有白業無白業報。無黑白業無黑白業報。無有上業及以下業。彼當第一。末伽梨第二。刪闍夜第三。阿耆多第四。迦羅鳩馱第五。若提子第六。已上略明六師之計廣如諸論。

疏。三約一切相智觀。然論但云因緣有支二種業。能起因緣事故。今疏乃義加解脫方便。又二業中。經文後一為起後因。疏意雲。若無自業何能起後。故云二業為起後方便。第四不相捨離中。疏初相諦下有二。先釋自因。後釋經文。前中二。先指前章。疏雲唯從無明生行等名自因是也。後又論雲自因觀下。二引論廣釋。於中亦二。先標。後謂離前支下釋。今初即論主生起之文。引論不盡。此下更云何者。是無明等因緣行不斷助成故。釋曰。此是論家先舉下。經釋成自因。以易故不引。又與下廣釋。義同故略不引。然無明等自生因。觀是自義。緣事二字是其因義。

疏。謂離前支下。第二廣釋。即下釋經論文。釋自因義。然具足論雲。自因觀者。不相捨離觀故。離前支無後支觀故。不離無明則成行觀。若不離無明有行者。不應言無明緣行。若離無明有行成者。異則不成。是故偈言眾因緣生法。是則不即因。亦復不異因。不斷亦不常。釋曰。今疏以言間論釋之。對文可見。今更委釋。此中疏取論意。但以不即不離成自因義。不即故因義成。不離故自義成。於中疏文有其三段。一順釋。三反釋。三結成正義。今初明要具不即離義自因方成。然文但有不離之言。意則已有不即之義。於中離前支無後支者。以義標次。如不離無明有行等。則指經釋成。並同論文。但初闕不相捨離之言。中間加一如字。即出彼論。從則無明唯是行自因。是疏釋論意。成其自義。從以是自故下結成二義。謂自及因義。即是論經。然今經文一時併舉不斷助成。若論經文亦各別歷十二因緣。云是中無明緣行者。無明因緣令行不斷助成故。行緣識者行因緣故。令識不斷助成故等。今初論意雲。以無明令行不斷為自義。助成是因義。助成是不即。令不斷是不離故。上標雲自生因觀是自義。緣事是因也。自生因觀即令行不斷。緣事即是助成。

疏。若唯不離下。第二反釋。太即則無明即行。不得言無明與行為緣。太離則無明不幹於行。何殊色於行耶。

疏。不即不離則名自因下。第三結示正義。於中先標言亦二義成矣者。即不斷助成之二義。後故論主下。二引證。於中先舉論偈文。後初句泛舉下。疏釋論偈。謂初句泛舉一切因緣生法。非局此十二因緣。二三兩句明不即離。第四一句結歸中道。從非斷亦非常下。疏中有五重中道不斷常義。初一是總。正是因滅不常。果續不斷之義。故云不即故不常。即乃因至於果便墮於常。言不異故不斷者。從因生果。是果續義故。是不斷異則果不續因。便墮於斷。次三義於此開出而取意別。第二意於不即不離二義之上。各成不斷不常。初言不即因故果不斷因不常者。不即則有果故果不斷因。不與果俱故因不常。次云不異因故果不常因不斷者。果從因生故。果非常不異則因能生果。故因不斷。此上因果交絡明不斷常。第三又以不即故因果俱不斷等者。當一句上。即具不斷不常不即則有因有果故。俱不斷不異故。因果俱不常者。此義難見故。釋雲。非無因常。不異則果從因生故。非無因常。不即則因由果顯。亦非無因常。然無因常。乃有二義。一如涅槃雲。是諸外道無有一法不從緣生。是故無常。如來佛性虛空不從緣生。是故為常。則是真常。非此所明。二者外道所計微塵世性。前無有因故說為常。此是邪常。是今所揀。第四又亦反此者。應云不即故因果俱不常。不異故因果俱不斷。不斷義易故更不釋。謂不異則從因有果。俱不斷滅不常難見故。今釋雲非相續常者。若即因者。因則至果如泥至瓶。此因則常果。即是因果亦相續常也。此常則是邪見。故今揀之。前不斷相續則是正義。以果續不斷故。第五雲。又以不離是不即下。合不即離及不斷不常以為一致。上五釋中。初一望次三。即從總開別。此一望前四。即合於前開故令思之。以成深觀。疏文中順下。第二釋經。然論釋經。先正釋文。後釋自因。自因之義前以廣引。今但釋論子果之言。疏中二。釋前一更是上古所釋。亦可下是第二釋正順論意。亦順涅槃二十九師子吼問。陰無系者云何繫縛。佛答。以煩惱鎖繫縛五陰。因此便說名色繫縛眾生眾生繫縛名色等師子吼。難雲。若有名色是繫縛者。謂阿羅漢未離名色。亦應繫縛。佛答雲。善男子。解脫有二種。一者子斷。二者果斷。言子斷者。名煩惱斷。未斷果故名果繫縛。又引油燈以喻煩惱眾生。釋曰。此明為因義邊名子。羅漢斷煩惱因未脫果縛。故似後義。以論言無明有二。是則為因之時。即是前支能起於後。若前支至後但有種子。非是正發後支之因故取子時。子即因耳。故論雲。是中子時者。令行不斷有二義故。以自體助成二義。皆屬前支故。而詺因為子者。如穀子生芽故。果即是行。行時有行俱無明。非發業者故不取之。餘支例然。皆以前支為後支緣。令後不斷助成後支故。

疏。正意在其後解。疏後逆觀。論雲下文二。先引論。後十二因緣下解釋。今初。然經中亦歷十二。雲無明滅故則行滅。無明因緣無行滅不助成故。行滅故則識滅。行因緣無識滅不助成故等。而論雲。先際後際滅中際亦無者。意雲。若前際無明行無。中際五果則無。後際愛取有無。中際苦果後更不生。總顯無因則無果義。而謂愛取有為後際者。即次第六段三際輪迴門中。將愛取有以因從果。名後際故。

疏。是故不說有不斷助成義等。此釋上論。是故不說之言而有二釋。前約經明故云不斷助成。後約論意云不說之果。

疏。三一切相智觀中言即以無作為緣之相者。三種緣生中無作緣生也。三種緣生者。如十藏中。謂是事有故是事有。是無作緣生是事起故是事起。是無常緣生無明緣行。是勢用緣生。今前二觀是無常義。今是無作又無常義。初門已明。勢用一門遍於前後。亦廣在初門。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六十六

 

上篇: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下篇:大華嚴經略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誦戒儀式

梵網經菩薩戒誦戒儀式...

【註音版】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

【註音版】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

觀無量壽佛經疏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並序) 天台智者大師說 夫樂邦之與...

首楞嚴義疏註經

首楞嚴經疏序 中散大夫守禦史中丞充理檢使權判吏部流...

大品經游意

大品游意 斯道幽微。深遠難測。無知無照。無名無相。...

華嚴經探玄記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一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述  歸依大智海...

【註音版】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無垢大乘經

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無垢大乘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佛說希有挍量功德經

佛說希有挍量功德經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如是我聞:...

【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佛說八陽神咒經

佛說八陽神咒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大法鼓經

大法鼓經卷上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如是我聞: 一...

真心直說

真心直說序 或曰。祖師妙道可得知乎。曰古不雲乎。道...

【註音版】比丘避女惡名欲自殺經

比丘避女惡名欲自殺經...

佛說阿難四事經

佛說阿難四事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

【佛教詞典】戒子

即受戒之弟子。又稱戒弟、戒徒。蓋於授戒會中,為避免...

【佛教詞典】猛利慾

【猛利慾】 p1036 瑜伽八十三卷十三頁云:復次猛利慾者...

佛教中的八難是什麼意思

問: 佛教中的八難是什麼意思? 大安法師答: 八難是...

佛法為何要用烏鴉與豬來做譬喻

昔日,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對比丘們說:我今天...

為什麼拜佛稱念佛名,就能夠究竟成佛呢

這以下是關鍵了理觀的智慧。前面是講到原因,就是因緣...

捨身護戒之旃陀羅

佛陀開示大眾:修行寧願捨身命終,也要勤修四不壞淨,...

死亡不可不早為之計慮也

世間最可慘者,莫甚於死,而且舉世之人,無一能倖免者...

地獄眾生尚能拯救,何況人道眾生

阿彌陀佛的大願是他因地發的,大力是他果地上的展示。...

如何正確看待「燒高香」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進步,人們生活節奏日益加快...

表揚能激發一個人最大的潛能

從孩子的成長過程看,嬰兒必須經過足夠的觸摸,才能夠...

遠離撓亂道業的魔處,則往生淨土指日可待

《莫到老來方修道》,我們講《西方合論》的第八,淨處...

惟賢長老:如何做人

2005年6月16日至6月22日,惟賢長老應邀到北京進行為期...

往生的心態比念佛數目更重要

我們從一個業障凡夫來說,佛陀施設的教導是先有法門再...

普賢十忍

在《華嚴經、十忍品》裡,普賢為菩薩摩訶薩提出十忍,...

【視頻】心經(愉悅唱頌)

心經(愉悅唱頌)

【視頻】普門品偈(甘露譜台語版)

普門品偈(甘露譜台語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