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十八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十八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第四別顯處嚴中。文亦有二。一通釋前後。二別釋器界。前中疏。即如來依正者。別顯處。嚴是依教主。難思是正眾。海雲集是眾。而言輔翼不空者。菩薩即十八圓滿中輔翼。圓滿不空。即眷屬圓滿。謂淨土中無有四趣。龍鬼等眾是佛現有。欲示淨土不空故。

疏。今初器界下。第二別釋器界。文中五。初總科。二然此諸嚴下。示釋儀式。謂各三故。三然或一因下。通妨難。謂有問言。因果圓融。何以就因各別所表。故今釋雲。實具四句為約所表。故別屬因耳。然通別無礙。四然各攝無盡下。總科四事。

疏。今初心地十句下。第五釋本文。言徹華藏者。以華藏世界。海大蓮華地面。金剛所成故。此依本經。若依觀佛三昧海經第二。亦異常說而未盡源。彼云爾時菩提場地化以金剛。滿八十里其色正白不可具見。此相現時菩薩眉間白毫相光。端潔正直矗然東向。長一丈五尺有十楞現。釋曰。既有裡數。又言化以故非極說。四因中。

疏。或於樹中現者。以上別中第四寶樹行列故。言或諸嚴具及地中現者。以是嘆地尊勝故。二樹嚴疏長聳等者。謂長聳為高。逈露釋顯。圓妙釋殊勝。故獨出為特。然桉西域記。長一百尺。即畢缽羅樹。

疏。表神通等法者。即淨行品雲。若見華開。當願眾生神通等。法如華開敷。

疏。下經云。菩薩妙法樹等者。等取下文。雲信種慈悲根。智慧以為身。方便為枝幹。五度為繁密。定葉神通華。一切智為果。最上力為鳥。垂陰覆三界。釋曰。此五十九經所以引者。意明表法。皆有文據。非是臆說。

疏。菩提智放教智光者。菩提即是證智。教謂差別之用。乃至言教即教證二道。十地廣明。

疏。無心成行等者。陶隱居雲。雲無心而出岫。鳥倦飛以知還。凡舉雲義雖有多種。多明無心。

疏。即明涅槃眾聖冥會者。無有一聖不證涅槃。猶如百川皆歸大海。故肇公雲。恬然而夷。怕然而泰。九流於是乎交歸。眾聖於是乎冥會矣。

疏。染違性淨等者。即通外難。謂有問言。涅槃既無不包染淨同在其內。何以果用即言出生。居處屋宅不言出生。故今釋雲。染淨之法涅槃實包。淨則順體染則違體。證會涅槃方有大用。故曰出生。染既違淨。非此出矣。而體不離故云依現耳。

疏。然上充遍等下。上直消經文。此下會成無礙。

疏。十種宮殿此應說之者。亦約表法之宮殿耳。亦同上文妙法樹矣。即五十四經。經云佛子。菩薩有十種宮殿。何等為十。所謂菩提心是菩薩宮殿。恆不忘失故。十善業道福德智慧是菩薩宮殿。教化欲界眾生故。四梵住是(云云)教化色界眾生故。生淨居天是(云云)一切煩惱不能染故。生無色界是(云云)今諸眾生離難處故。生雜染世界是(云云)今諸眾生斷煩惱故。現處內宮妻子眷屬是(云云)成就往昔同行眾生故。現居輪王護世釋梵是(云云)為調伏自在心眾生故。一切菩薩行遊戲神通。皆得自在是(云云)善遊戲諸禪定解脫三昧智慧故。一切佛所授無上自在。一切智王灌頂記是(云云)住十力莊嚴作一切法自在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灌頂一切世間神力自在。釋曰。從第三是下。皆有菩薩宮殿之言。

疏。空乃高而無上等者。疏有三義。釋師子座。今唯約表法釋高廣妙好。事則可知。下多就表。

疏。諸覺諸通者。淨名。雲覺意淨妙華。淨行品雲。神通等法如華開敷。

疏。即菩薩妙法樹隨化分枝者。釋寶樹枝果周迴間列。菩薩妙法樹。即前文所引。前雲方便為枝幹。今以權實為枝。隨樹不同分枝差別。隨枝有華各各成果。隨因有異感果不同。並依無相不離法空之座。

疏。一一智中知一切法等者。如一實智知遍法界理。如一權智窮事法界之邊。則二智圓明無不知也。言一一法體顯一切智者。如於一塵能顯實智權智中道智。證智教智無邊智門。

疏。智論雲輪王寶珠等者。即第十二論說。寶有三種。人寶天寶菩薩寶。人寶力少。唯有清淨光色。除毒除鬼除闇。亦除飢渴寒熱種種苦事。天寶亦大亦勝。常隨逐天身可天使今。亦可共語輕而不重。菩薩之寶勝於天寶。兼能有人天寶用。又能令一切眾生知死此生彼因緣本末。譬如明鏡見其面像。

疏。如文殊師利冠中毘楞伽寶者。即文殊般泥洹經說。文殊身如紫金山等。其文殊冠毘楞伽寶之所嚴飾。有五百種色。一一色中日月星辰諸天龍宮。世間眾生所希見事皆於中現是也。

疏。用此嚴座者下。出嚴所以。言寂照照寂皆瑩淨照燭者。准瓔珞經妙覺方稱寂照等覺照寂。今菩薩寶義同照寂。如來寶珠即當寂照。

疏。佛境如空故云廣大者。即問明品雲。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虛空。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

疏。顯教皆從法空下。上就事說。此下約表。無有一法不從法界流。無有一法不歸於法界。故從座流還周法界。第五教主難思。

疏前但云佛下。疏文有二。先彰大意。後文分下。開章。前中二。先躡前徵起。對前二文。一對標主。二對別明時分。後謂具十種深廣下。總答。初答前佛。後遍於法界成正覺者。答其成相。

疏。今初總辯即菩提身下。疏文有三。初當相以辯。即菩提身總示所屬具無盡下釋世尊。次座相現時下釋爾時。次於一切下牒釋餘文。於中二解。先當相解。後寄對明。言開悟稱覺者。二諦中道理本湛然。妄惑所翳久迷不見。今二障既寂。若云卷長空故名為開。了了分明若晴天廓徹故稱為悟。悟即覺悟如睡夢覺。開即開發如蓮華開矣。

疏。若揀別者下。第二寄對以釋。仍含二意。一對凡名覺。對小名正。對因名最。對位極名成。二者對凡名覺。對邪名正。對小名最。對因名成。一時雙牒如文思之。

疏。但悟我空未知我有等者。謂敵體與菩薩相反。二乘知我空法有。菩薩知法空我有。然二乘所空之我菩薩亦空。謂是我執。若無我法中有真我。菩薩知有二乘不知。若但約二空了我空與菩薩同。不了法空與菩薩異。

疏。有厭生死空該涅槃者。此出上空有之過。由謂法有故厭生死。不如菩薩了生死之本空無可厭故。故淨名善意菩薩曰。生死涅槃為二。若見生死性。則無生死無縛無解不生不滅。如是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又寶印子菩薩曰。樂涅槃不樂世間為二。若不樂涅槃不厭世間。則無有二。所以者何。若有縛則有解。若本無縛其誰求解。無縛無解則無樂厭。是為入不二法門。二乘不能如是解故。故厭生死。言空該涅槃者。即涅槃經意。涅槃雲空者。所謂生死。不空者謂大涅槃。今二乘謂生死卻為不空。以涅槃無餘永寂卻是於空。故云空該涅槃。

疏。顛倒未除者。倒有八種。外道謂世間為常樂我淨。為四顛倒。二乘永寂計為涅槃。則無常樂我淨為四顛倒。若謂世間無常樂我淨。涅槃乃有常樂我淨。則名八行皆非顛倒。是則二乘但有無常樂我淨之四倒。此約與之。若奪二乘。二乘既不能知涅槃常樂我淨。則於無常樂我淨亦不如實知以其漫該。如蟲食木偶成字故。況不了生死實性即是涅槃。安離八倒。故云顛倒未除豈得稱正。餘如涅槃四倒品說。

疏。設許稱正亦未名最者。此對邪名正。對小名最。以上與之。能知我空異乎外道。故得名正。不能雙覺二空及不空義。故不名最。

疏。菩薩雖正下。亦有二意。初對二乘不名正義。今對菩薩方得名正。有上者。上有佛故。有修者。未絕學故。

疏。設位極下。對上二乘得名正義。則菩薩許得最名。但未成故佛方成耳。

疏。我佛獨能下。第三結歸就佛。具有成最正覺四字之義。謂如量如理下。對上所覺境中。以釋覺義。如量覺俗。如理覺真。三諦中道亦如理攝。亦是合上二智覺於中道。了了究竟。揀異菩薩。故涅槃雲。十住菩薩見不了了。唯佛世尊名為了了。故闍王雲。了了見佛性猶如文殊等。

疏。已出微細下。釋上了了究竟之言。二障有三種。一現行。二種子。三習氣。習氣種子名為微細。佛已盡故。然二障習氣。通障菩提及大涅槃。若就別說。斷煩惱障顯於涅槃。今成正覺略言所知耳。後別中。

疏。一三業普周等者。十中後五。全十身名。前五無有身言而義具之。一即菩提身。前總中已示。二即威勢身。三福德身。四意生身。五相好莊嚴身。

疏。今初意業下。疏文有二。先總標。後前雲於一切下。別釋。於中復二。先略釋。後智即二智下。廣釋。於中亦二。先標能入之智。後二智者下。別明智入之相。即為四段。一釋二智。二釋三智。三釋無障礙智。四釋四智。以無障礙智約義即圓故列在後。因三諦成故釋居四前。

疏。一以如量智達俗等者。然入有二義。一達二證。故以達入俗。以證入真。然二智相者。攝論雲。如人初開目。是名加行智。如人正閉目。是無分別智。即彼復開眼。後得智亦爾。應知如虛空。是無分別智。於中現色像。後得智亦爾。

疏。如其勝義覺諸法故者。證第二義。上則二智別覺二境。則三世為俗。平等為真。今覺俗即真。是故三世即是平等。勝義是真。諸法是俗。今以真智而覺於俗故。令諸法即真勝義。以其性相非一異故。

疏。一真俗互泯雙遮辯中者。俗即真故非俗。真即俗故非真。非真非俗即是中道。則三世即平等故非三世。平等即三世故非平等。為兩亡也。

疏。真俗雖即而不壞相者。謂即有之空方是真空。即空之有方為妙有。空有不二兩相歷然。如波即水而恆動。水即波而恆濕。故云雙照疏。此二覺三諦之境者。結成也。在境為一諦而三諦。在心為一觀而三觀。在果為一智而三智。如一圓珠。珠相喻有。珠淨喻空。圓明喻中。三無前後。此喻一諦而三諦。若以明鏡照之。珠上三義一時頓現。即喻一觀而三觀。若就鏡中觀珠。珠之與鏡非一非異。則喻心境二而不二為真覺也。

疏。境既雙泯而雙現下。第三仍前三智釋無障礙智。謂合前二種中道為無障礙。然前三智圓融已為無礙。而未明遮照無礙故。復雙融明無障礙。然雙泯即前雙遮。雙現即前雙照。若境雙泯。則無心於真俗為寂也。若境雙現。則心權實雙鑑為照。故云智亦寂照而雙流。二種中道既無障礙。二種二諦居然相融。

疏。謂無障礙智下。結成疏。言四智者下。第四釋四智。疏文有三。初總標。二會釋經文。三通妨難。

疏。通緣三世下。第二會釋經文。然四智廣義次下。喻中廣引論釋。今此但取其中同義。言通緣三世者。四智皆緣三世之境。果位八識相應之智皆緣三世。故云併入三世。下釋平等。言鏡智離分別故依持平等者。論雲。此智心品離諸分別。所緣行相微細難知。故云離諸分別。又云。不忘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淨離諸雜染。純淨圓德現種依持。故云依持平等。意雲。雖言現行功德之依種子功德之持。由無分別故得平等。

疏。平等性智證平等性者。論雲。謂此心品觀一切法自他有情皆悉平等。大慈悲等恆共相應。隨諸眾生所樂。示現受用身土影像差別。既雲自他有情皆悉平等。即是所觀平等故。雲證平等性。

疏。妙觀察智觀察平等者。論雲。謂此心品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攝觀無量總持定門。及所發生功德珍寶。能現無邊作用差別。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斷一切疑令諸有情皆獲利樂。既雲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此即明平等能遍觀一切諸法。故云觀察平等。

疏。成所作智普利平等者。論雲。謂此心品為欲利樂諸有情故。普於十方示現種種變化三業。此即普利之義。不揀怨親豈非平等。

疏。四智圓融一句攝盡者。嘆勝也。下身語皆四智之現者。明此中用四智之意。以觀下文佛德。與唯識論釋四智同。故云皆是四智之顯現。所以總中宜用四智釋也。

疏。四智圓融無二性故下。第三通妨。謂有難雲。四智菩提有為無漏。非我經宗何得參雜釋此玄旨。故今通雲。四智菩提性相二宗皆具有之。但義小異耳。用之無爽。謂圓融無二是其一義故。彼宗說四不得相雜。今明一智便具四智故。下出現以四寶珠喻其四智。經云。復次佛子。譬如大海有四寶珠具無量德。能生海內一切珍寶。若大海中無此寶珠。乃至一寶亦不可得。何等為四。一名積集寶。二名無盡藏。三名遠離熾然。四名具足莊嚴。佛子。此四寶珠。一切凡夫諸天龍神等悉不得見。何以故。娑竭羅龍王以此寶珠端嚴。方正置於宮中深密處故。佛子。如來應正等覺大智慧海亦復如是。於中有四大智寶珠。具足無量福智功德。由此能生一切眾生聲聞獨覺學無學位。及諸菩薩智慧之寶。何等為四。所謂無染著巧方便。大智慧寶(一大圓鏡智離諸分別名無染著所緣行相微細難知不忘不愚一切境相巧方便故)。善分別有為無為法。大智慧寶(二平等性智觀一切法有為無為自他境相名巧方便利他平等名善分別)分別說無量法而不壞法性。大智慧寶(三妙觀察智此智善觀察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故說無量法而不壞法性無量法者即攝觀無盡總持定門而言說者雨大法雨斷一切疑)知時非時未曾誤失。大智慧寶(四成所作智知機知時作所應作故若諸如來大智海中無此四寶有一眾生得入大乘終無是處此曰智寶薄福眾生所不能見何以故置於如來深密藏故)其一一智。皆云平均正直端潔妙好。即具四智之德故。況同一性居然融通。言修生本有非一異故者。第二意不同彼宗。彼宗四智修生涅槃本有。今即四智是本覺智。修生之四非別有體。如金成像金像不殊故。

疏。然上能覺下。第三總結。所以結者。欲明一菩提身已具法報二身。況具下九。

疏。二其身下身業等者。疏文有二。先總明。後法身普周下。別釋。於中二。先隨相各別遍。二圓融總攝遍。今初。且寄三身以明下。明攝十以為三故。今明法身本體遍。智身修成如體而遍。色身即體之用遍。法身如虛空遍。智身如日光遍。色身如日影遍。

疏。並是圓遍下。別示遍相。三身皆如下說。故云並是。言並是圓遍者。若大若小皆圓滿故。非分遍者。非是分析散佈令遍。謂一切下示圓遍相。纖塵亦圓麁則可了。總看亦現者。遍法界內唯是一佛。佛身充滿於法界故。言別看亦現者。則向一一國土一一塵中。皆見全身。故下經云。如於此處見佛坐。一切塵中亦如是。佛身無去亦無來。所有國土皆明現。是也。又總別看者。總則一身處處皆有。別則支分眼耳鼻等各遍法界。故現相品雲。佛眼云何無有量。耳鼻舌身亦復然等。

疏。又國土等即是我身下。二圓融總攝遍。謂前明能遍三身非所遍土。今明能遍即是所遍。能所互融故。又明一一身相融和雜遍故。又上約佛身上十身。謂菩提願化力莊嚴等。今明三世間無礙之十身。謂國土眾生等故。十身相作於何不融。故云猶如燈光。經云。譬如冥室百千燈。一一燈光遍室內。諸佛身智亦復然。

疏。譬如下喻顯下。疏文中二。先總明大意。後開章別釋。今初。言佛三業非喻能喻者。八十卷末雲。三界有無一切法。不能與佛為譬喻。譬如山林鳥獸等。無有依空而住者。虛空真如及實際。涅槃法性寂滅等。唯有如是真實法。可以顯示於如來。即其文也。又佛地論第四雲。如契經言。乃至所有施設譬喻。喻諸如來所有功德。一切皆是謗諸如來。唯除一喻。所謂虛空。可喻如來。戒等無量功德同虛空故。

疏。然虛空為喻有同不同等者。上兩句標。下釋二相。先釋不同。即第五迴向之文。此明佛有自利之德。不同虛空不能自利。而言等者。等取次下經文。雲於一切處令諸眾生積集善根悉充足故。此明如來有利他之德不同虛空。

疏。今分取同下。二釋同義。但是分同。言同義多種如下十忍品者。即第十如空忍經云。佛子。此菩薩摩訶薩了一切法界猶如虛空。以無相故。一切世界猶如虛空。以無起故。一切法猶如虛空。以無二故。一切眾生行猶如虛空。無所行故。一切佛猶如虛空。無分別故。一切佛力猶如虛空。無差別故。一切禪定猶如虛空。三際平等故。所說一切法猶如虛空。不可言說故。一切佛身猶如虛空。無著無礙故。釋曰。上所引文。若取總通。無相無起等。皆是虛空多義。若取別相。唯取無分別無差別無著無礙。以喻於佛佛力佛身故。又彼忍下文雲。譬如虛空一切法依不生不沒。又云不可破壞。又云一切世間之所依止。而無所依。又云無生無滅。能持一切世間生滅。又云無方無隅。而能顯現一切方隅。又云非行非住。而能示現種種威儀。又云非色非非色。而能示現種種諸色。又云非久非近。而能久住現一切物。又云非淨非穢不離淨穢。又云一切世間皆現其前。非現一切世間之前。又云普入一切而無邊際等。皆喻菩提經具有合。今略不引。例喻於佛亦具上諸義。以十忍位是等覺故。故可同佛。疏今有二喻下。第二開章別釋。於中有三。一總顯喻相。二喻其所喻。三結示有歸。今初可知。

疏。以此四喻喻意業下。喻其所喻。別喻三業。即為三段。古人唯將前喻。喻於意業。後喻身語。普遍喻身。隨入喻語。今並喻三業。但引文證居然可知。今初喻意業。中文分為二。初引經總釋。後隨相別明。今初。言佛智廣大同虛空者。通於二智四智。然下三句雲。普遍一切眾生心。悉了世間諸妄想。不起種種異分別。了世妄想即是量智。不起分別即是理智。而今但取廣大同空。則二四皆廣。故云總也。

疏。量智包含而普遍下。第二隨相別明。於中二。先喻二智。後喻四智。前中取前喻中包含之義。及後喻中普遍之義。以斯二義並喻量智。量智知差別故似包含義。無法不知是普遍義。言理智無分別而證入者。取前喻無分別義。後喻平等隨入義。總取二義以喻理智。理智即無分別智。方能證入真如故。

疏。又大圓鏡智下。第二以喻喻四智。於中二。先以初喻。喻於圓鏡及平等智。後以後喻。喻後二智。前中復二。先別釋喻相。後總結喻意。前中復二。先喻鏡智。後喻平等。前中又二。先引唯識。證包含義。後引當經。雙證二義。今初唯識第十雲。一大圓鏡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離諸分別。所緣行相微細難知。不忘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淨離諸雜染。純淨圓德現種依持。能現能生身土智影。無間無斷窮未來際。如大圓鏡現眾色像。釋曰。純者無雜。淨者離染。圓者滿義。現種依持者。現行功德之依。種子功德之持。能現能生身土三智之影。餘文可知。

疏。下經云菩提智普現下。第二引當經雙證二義。一經云。譬如大海普能印現四天下中一切眾生色身形像。是故共說以為大海。諸佛菩提亦復如是。普現下同疏。

疏。無所現言無有分別者。上現心欲等。即證含攝義。今證無分別義。然唯識鏡智。亦有無分別義。前疏總中已引用故。故今略之。然無所現有其二義。一所現即空。二無心而現。今取後義。

疏。平等性智等者。疏文亦二。先引唯識。後引當經。今初。論雲。二平等性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觀一切法。自他有情皆悉平等。大慈悲等恆共相應。隨諸有情所樂。示現受用身土形像差別。妙觀察智不共所依。無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續窮未來際。釋曰。由昔因中執有我故。自他差別。今我執既無故皆平等。隨十地有情所樂。中無住涅槃所立。此識恆共悲智相應一味無漏。

疏。亦無分別者。然唯識論平等智中。無有無分別言。今言亦無分別乃有二意。一依唯識。四智通緣真如境。故是無分別。二者約境無差。名無分別。今初論雲。大圓鏡智緣真如故。是無分別。緣餘境故後得智攝。其體是一隨用分二。了俗由證真故說為後得。餘三分二。准此應知。釋曰。准此論文四智各通二智。並通緣真俗。今且約於增勝。而說增勝二喻。各配二智。

疏。無分別言顯無差別者。即此第二意。然所觀二境無分別故。能觀之智亦無分別。故無分別言顯無差別。此顯平等性智無分別義與鏡智不同。鏡智無分別。若明鏡之無心。平等性智無分別。如日合空空無異相。名無差別。謂不分別差別相故。故攝論第八雲。應知一切法本性無分別。所分別無故。能分別亦無。

疏。故下經云。於一切義無所觀察等者。二引當經。即出現品菩提相中。經云佛子。如來成正覺時。於一切義無所觀察。而言等者。等取餘經。雲於法平等無有疑惑。無二無相無行無止無量無際。遠離二邊住於中道。出過一切文字言說。釋曰。無所觀察證大圓鏡無分別義。於法平等下證平等性無分別義。餘義兼具。

疏。是以太虛下。第二總結喻意。在文可了。

疏。二普遍喻下。第二以第二喻。喻妙觀察及成所作智。疏文有四。一引唯識。二引當經。三結成喻意。四總結難思。今初。言妙觀察者。論雲。三妙觀察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攝觀無量總持定門。及所發生功德珍寶。於大眾會能現無邊作用差別。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斷一切疑。令諸有情皆獲利樂。釋曰。神用無方稱之曰妙。緣自共相。名為觀察。自即色心等別。共即同無常等。又攝論雲。圓成實性為共相。依他起性為自相。言攝觀者。攝即藏義。觀即觀察。六度道品為功德寶。諸神通等為作用差別。既觀有情自相共相等。明無不遍知也。

疏。成所作智曲成無遺。即隨入義者。論雲。四成所作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為欲利樂諸有情故。普於十方示現種種變化三業。成本願力所應作事。釋曰。既雲種種三業。成所作事豈非委曲。成就於物無所遺漏。此言即周易系辭雲。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注雲。範圍者。擬范天地而周備其理也。曲成者。乘變以應物。不係一方者也。則物宜得所矣。此說易之德。今借況佛之德耳。唯識結雲。如是四智相應心品。雖各定有二十二法。能變所變種現俱生。而智用增以智名顯。故此四品。總攝佛地一切有為功德皆盡。會二宗義已如上說。

疏。下經云佛智廣大下。第二引當經釋。於中二。先釋普遍。後釋隨入。前中有四種遍。一約智體遍。二約智用遍。此二即第八十經。已如前引。三約契證通。心與境冥。即出現品菩提章文。四約理遍者。即義引起信論雲。問曰。若諸佛法身離於色相者。云何能現色相。答即此法身是色體故能現於色。所謂從本已來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性故。色體無形說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性故。說名法身遍一切處。所現之色無有分齊。隨心能示十方世界無量菩薩無量報身無量莊嚴各各差別。皆無分齊而不相妨。此非心識分別能知。以真如自在用義故。釋曰。此文亦可證下身遍。今但取其二性不異之義。以明智性之遍。上言智體以智為體。今是理性與前懸隔。

疏。云何遍入下。二釋隨入之言。今先正釋。言不壞能所者。由前普遍之言。有其二義。一有能所遍。謂約體遍。眾生卻是智中物故。二無能所。若約理遍。所遍全是能遍體故。則能所不二故。今此義不壞能所。所證能證二相容差。

疏。故下經下引證。即問明品。佛境甚深中答佛境入文。然彼中意入有二義。一者色身入。二者智身入。今取智入。身入可見。智入唯智。智能知故。故云非彼所能見。

疏。由隨於如下釋平等。入言此乃義。引淨名目連章雲。法隨於如無所隨故。謂若有所隨。所隨則在能隨之外。能隨之法乃在所隨。如外所隨之如。不遍能隨。由無所隨當體如矣。若約觀行。隨如之心不生真順如矣。下問明亦云。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虛空。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即其義也。

疏。是以虛空遍入國土下。第三結成喻意。於中先結喻。後法合。前中先結遍入。後虛空之於國土下。結平等隨入義。

疏。虛空可喻佛智下。二法合。於中復二。先合遍入。後合隨入。今初。言三世有處。佛智必在其中者。佛智通達染淨無礙。一念普觀無量劫故。則知佛智無不遍知。如來定慧無邊際故。前觀無始。後無終故。言佛智知處三世或無其體者。謂真如實際涅槃法性。是佛智證。彼無三世故。

疏。佛智之於三世下。二釋隨入之言可知。

疏。此猶約不二而二說等者。第四總結難思也。於中三。初就隨入義結。次例普遍。後總結二喻。今初。由上隨入之言。約不壞能所。故云不二而二說耳。則喻中虛空為能入。國土為所入。法中佛智為能入。三世為所入。所入不得為能入。今皆互相入。則國土亦入虛空。三世亦入佛智。故云舉一全收。疏普遍亦然者。二例普遍也。上但佛智遍三世。今三世亦遍佛智也。

疏。三世間圓融等者。兼結上來包含之義及無分別。皆悉圓融故云不可思議。疏故名下。總結二喻。

疏。次以二喻喻身業。即第二段亦具四義。初義引經文舉況。以釋含攝之義。故云一毛尚容法界全分必含眾像。世界成就品雲。一毛孔內難思剎。等微塵數種種住。一一皆有遍照尊。在眾會中宣妙法。出現品雲。如人持尺量虛空。復有隨行計其數。虛空邊際乍可得。佛一毛孔無涯限。次下文雲。一一毛端悉能含受一切世界而無障礙。皆即一毛含法界義也。

疏。出現身業第二下。引此一喻。證前含攝兼無分別。但合文未具。具雲如來身亦復如是。以智光明普照明故。令一切眾生世出世間諸善根業皆得成就。而如來身無有分別亦無戲論。何以故。從本已來一切執著一切戲論。皆永斷故。對文可知。

疏。佛身充滿於法界者。即現相品。下三句雲。普現一切眾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恆處此菩提座。此四句皆普遍義。今但用初句足已為證。

疏。又云譬如虛空遍至一切等者。引此一文亦證二義。諸普遍隨入二喻。喻中次釋經云。何以故。虛空無身故。合中略引。具雲如來身亦復如是。遍一切處。遍一切眾生。遍一切國土。非至非不至。何以故。如來身無身故。為眾生故示現其身。今但略引足證遍義。亦非至非不至。是平等隨入者。謂無身故非至非至。即平等非不至。即不礙至是隨入義。

疏。次以四義喻語業等者。即第三段如次證四義。言如來於一語言中。具一切語言故者。即證含攝義。亦是義引。即出現語業中。第四善口天女喻合雲。當知如來亦復如是。於一音中出無量聲。隨諸眾生心樂差別。皆悉遍至悉令得解。釋曰。據其末句。可證遍至。今但取前。即含攝義。又妙嚴品雲。如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亦即含攝義也。

疏。捨支天鼓無心出故者。即證第二無分別義。此有二喻。一捨支者。即十忍品如響忍雲。如帝釋夫人阿修羅女。名曰捨支。於一音中出百千種音。亦不心念令如是出。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入無分別界成就善巧隨類之音。於無邊世界中恆轉法輪。天鼓即出現語業第三。天鼓覺悟喻。結雲佛子。彼天鼓音無主無作無起無滅。而能利益無量眾生。下法合竟結雲。而如來音不住方所無有言說。即無心出義。又如隨好品天鼓為諸地獄天子說法雲。諸天子。如我說我而不著我不著我所。一切諸佛亦復如是。自說是佛。不著於我不著我所。即無心義故。諸論皆云。佛身如摩尼珠無心現色。佛口如天鼓無心出聲。皆無分別義。

疏。如來音聲無不至故。亦出現語業第一相雲。應知如來音聲遍至普遍無量諸音聲故。此證第三普遍義。

疏。應知如來音聲無斷絕普入法界故。此全證平等隨入之義。以普入故法界平等故。

疏。又云如來音聲無邪曲下。引於二文。別證平等隨入二義。彼文具雲。應知如來音聲無邪曲。法界所生故。言隨其信解令歡喜者。具雲應知如來音聲。隨其心樂皆令歡喜。說法明瞭故。上來四文皆出現語業。

疏。以空下喻下。第三結示有歸謂既明文具有故。應不可唯以初喻喻意業。及將後喻喻身語也。

疏。第二身恆下。此段疏文有三。初標章。二謂隨諸下。引論總釋。後言一切道場下。牒文別釋二中即唯識論平等性智之用以四身明義。此當他受用身故。雖語於土。意正取身。唯識第十雲。一他受用身。謂諸如來由平等智。示現微妙淨功德身。居純淨土為住十地諸菩薩眾。現大神通轉正法輪。決眾疑網令彼受用廣大法樂。釋曰。彼唯據淨土。今十身圓融染淨交徹。與彼小異耳。疏言一切道場下。牒經別釋。上就別義配受用身。為順法相。此中據實故說十身皆坐道場。而言此四義便故來者。為順十身別故。若將十身配十道場。初二可知。三即福德身願身相好莊嚴身。以福德雲三世所行眾福大海。是萬行故。願是眾行之本。以行填願方能遍周故。相好莊嚴由行成故。故十佛中名業報佛。由萬行事業報得相好故。如云不可思議大劫海供養一切諸如來。普以功德施群生。是故端嚴最無比等。皆約因成相好也。然法門之言。是天台依智論立名。即功德法身。四幻化身。即化身意生身及力持身。此三皆屬化身攝故。菩提身為總。亦此化身攝。此四具九。兼後威勢則十身具矣。上約別說。既十身圓融。隨舉一身即十身具故。坐一道場即坐十類。今就相顯。故說不同耳。已知十身所坐之處。次當別釋遍坐之義。

疏。智身遍坐法性道場者。法性是所證。以能證智安處理故。

疏。法身非坐而坐道場者。法身既無能所。故曰非坐。非坐之坐湛然安住。名坐道場。

疏。三法門身等者。即淨名經光嚴童子章雲。佛告光嚴童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光嚴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出毘耶離大城。時維摩詰方入城。我即為作禮而問言。居士從何所來。答我言。吾從道場來。我問道場者何所是。答曰。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發行是道場。能辦事故。深心是道場。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場。無錯謬故。佈施是道場。不望報故。持戒是道場。得願具故。忍辱是道場。於諸眾生心無礙故。精進是道場。不懈退故。禪定是道場。心調柔故。智慧是道場。現見諸法故。廣說乃至雲。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如是善男子。菩薩若應諸波羅蜜教化眾生。諸有所作舉足下足。當知皆從道場來住於佛法矣。釋曰。光嚴謂事道場故。問道場何者是。淨名以法表示故。萬行為得道之處即是道場。故曰法門身坐萬行道場耳。

疏。四幻化身安坐水月道場者。涅槃雲。吾今此身是幻身矣。則所得道之處。如水中月。故昔人云。修習空華萬行。安坐水月道場。降伏鏡像天魔。證成夢中佛果。意雲。若因若果皆從緣生。如幻夢故。二引疏若正約威勢下。別辯十身之一。坐六類道場。但自狹之寬。威勢既通變化他受用身故。約諸剎漸寬週遍法界。乃至重重。

疏。言如名號品等說者。等取四聖諦。光明覺品。及昇忉利天宮品。謂遍法界虛空界。皆有百億四天下等。一類相似佛皆遍故。已如前引其名號四諦。皆先列百億。後結週遍。皆有百億十千名等。故知皆是同類界也。下之五類至下當見。

疏。菩薩眾中等者。即以此文顯是威勢身也。映蔽菩薩。疏映山出沒等者。謂映山出沒如化身坐道場。無隱顯者。即法身坐道場。處處全現下。即報身坐道場。以即應即真故。隨處即全皆無異體。

疏。大明流空下。正釋威勢。大明即日。餘輝謂星月等。日喻如來。月喻菩薩。星等以喻餘眾生。正取映奪。是威勢義。兼菩薩不測。亦威勢義。言赫日之照難究其涯者。即夜摩會勝林菩薩偈云。譬如孟夏月。空淨無雲翳。赫日場光輝。十方靡不充。其光無限量。無有能測知。有目斯尚然。何況盲冥者。諸佛亦如是。功德無邊際。不可思議劫。莫能分別知可見。

疏。既雲照世下通妨。謂有問言。既十身圓融則普應一切。何為唯處菩薩眾耶。故義取喻中如日輪出之言。則無所不益。故云終益生盲及照高山。皆是出現品。並如前引。疏今三際已斷者。此下釋清淨義。若有三世相福非清淨。稱法界修故無三際。謂不從前際來。非向後際去。不於現在住。法身已淨為斷三際。福豈可量。萬行之上垢習斯亡。故云清淨。謂恆沙等煩惱皆已盡故。

疏。第四而恆下隨意受生者。即意生身。然意生有二義。一者是喻。猶如意去速疾無礙故。二者是法。自有二義。一隨自意。二隨他意。總謂隨意速疾而成故。餘義至迴向品辯。

疏。謂慈悲般若恆共相應等者。此即唯識平等性智之用此下配屬於化身。略舉一相。實則此身亦通他受用。隨十地菩薩意所生故。又悲智相導通化用故。化身即是無住涅槃之大用故。疏感而遂通者。即周易系辭雲。夫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注曰。至神者。寂然而無不應。斯蓋功用之母象數之。所由生。意明亡象方能制象。遺數方能極數。非動方能應動。彼取易之虛無。無動故能無不動。今借此言。以況如來內體圓寂外應群生。躡上眾福已淨之體寂。便言而恆示生。故云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即法身無生。無所不生耳。

疏。即願身演法等者。此文有三。一標示。謂雨大法雨斷一切疑。即引唯識妙觀察智之文。釋成此義。二故下經云引文證成。疏三然經二句下。牒經委釋。三中總有五意。一雲喻法身。雨喻說法。法喻影略者。然出現語業第十。娑竭羅龍王降雨喻中。廣說諸處雲色不同。雨亦各別。合中雲。佛子。如來應正等覺無上法王。亦復如是。欲以正法教化眾生。先布身雲彌覆法界。隨其所欲為現不同。所謂或為眾生現意生身雲。或為眾生現化身雲。或現力持身雲。色身雲。相好身雲。福德身雲。智慧身雲。諸力不可壞身雲。無畏身雲。法界身雲。皆有或為眾生現言。次復雲此相現已。一切眾生身之與心皆得清涼。然後從如來大法身雲。大慈悲雲。大不思議雲。雨不思議廣大法雨。令一切眾生身心清淨。所謂為坐菩提場菩薩。雨大法雨。名法界無差別等。故知雲為現身。雨為說法。言法喻影略者。法中但有法說。喻中但有興雲故。若具應雲廣現化身演一切法。如布大雲雨大法雨。

疏。又先興慈雲後注法雨者。亦即上出現所引之文。

疏。一雲一雨所潤不同者。即法華藥草喻品雲。一雲所雨稱其種性而得生長。華果敷實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喻也。合雲迦葉當知。如來亦復如是。出現於世如大雲起。以大音聲普遍世界天人阿修羅。如彼大雲普覆三千大千世界。釋曰。上即合雲。次雲。如來於時觀是眾生諸根利鈍精進懈怠。隨其所堪而為說法種種無量。皆令歡喜快得善利。釋曰。上即合雨。何以知是一耶。次雲。如來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至於一切種智。即一雲一雨之義也。偈云。其雲所出。一味之水。草木叢林。隨分受潤亦一雲一雨所潤不同下云。為大眾說甘露淨法。其法一味解脫涅槃。以一妙音演暢斯義。乃至雲正見邪見利根鈍根。等雨法雨而無懈倦。一切眾生聞我法者。隨力所受住於諸地。或處人天轉輪聖王釋梵諸王。是小藥草等。皆一雲一雨所潤不同也。

疏。亦隨物機宜雲雨各異者。亦出現意。上引法華雲雨則一所潤不同。喻佛身說法曾無有差異。在於物。今明佛能具異。謂現十種差別身雲降十法雨。如娑竭羅龍王興雲。或現閻浮檀金光明色。或毘瑠璃光明色。或白銀光明色。或玻瓈光明色等。即云不同也。次雲。所謂於大海中雨清淨水。名無斷絕。於他化自在天雨簫笛等種種樂音。名為美妙等。即雨不同也。故云雲雨各異。

疏。掩塵蔽日普覆無心者。即十地經。及法華意。法雲地雲。佛子。此地菩薩以自願力。起大悲雲震大法雷。通明無畏以為電光。福德智慧而為密雲。現種種身周旅往返。於一念頃普遍十方百千億那由他世界微塵數國土。演說大法摧伏魔怨。復過此數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世界微塵數國土。隨諸眾生心之所樂。霔甘露雨滅除一切眾惑塵焰。是故此地名為法雲。釋曰。此即掩塵及普覆義。無心之義乃是通說。即出現雲。復次佛子。譬如海中有大龍王名大莊嚴。於大海中降雨之時。或降十種莊嚴雨。或百或千或百千種莊嚴雨。佛子。水無分別。但以龍王不思議力令其莊嚴。乃至百千無量差別。如來應正等覺亦復如是。為諸眾生說法之時。或以十種差別音說。或百或千或以百千或以八萬四千音聲。說八萬四千種行。乃至或以無量百千億那由他音聲各別說法。令其聞者皆生歡喜。如來音聲無所分別。但以諸佛甚深法界圓滿清淨。能隨眾生根之所宜。出種種言音皆令歡喜等。即無心義。即娑竭興雲喻中亦云。雖彼龍王其心平等無有彼此。但以眾生善根異故而有差別。亦是無心之義。法華亦云。我無貪著亦無限礙。又云等雨法雨而無懈倦。皆無心義。

疏。謂於大眾會下。即引唯識妙觀察智之用。釋成化身。

疏。先明廣容者。然法界如空有二義。一廣容。二普遍。今一塵如法界之包含故。即是廣容。

疏。以廣容不礙普遍下。出毛內調生所以。謂廣容。則收法界入於一毛。普遍則展一毛遍於法界。今毛正容無邊剎時。即普遍故。便遍所容剎內。

疏。若廣遍十方示現下。二舉況以釋。謂尚遍毛內何況外耶。疏文即是成所作智之妙用也。

疏。法身彌綸者。標章。彌綸即週遍包羅之義。以法為身等者。先明法性法身遍無來往。後依法現色下。約應化法身明無來往所以。用此釋者。由下以三身收之。以此屬化身故。

疏。力持等者。疏文有二。先正。釋力持此經分二。

疏。上約十身下。第二以三身收束也。於中五。一正以三身四身收之。二出收所以。三揀權實。四融國土等身。五結嘆難思。今初。然則十身望三有通有局。菩提為總。亦是化身。餘九身中願化力持。此唯化身。意生威勢通他受用及與變化。福智相好通於二報及變化身。法局法性。今且取順次故為此配。所以前菩提身復明真身。向來法身復明色身。欲順今次第配故耳。二中疏。以諸教中三身等者。二出收所以。謂有問言。何用更以三身收束十身。故今釋雲。以諸教三四迢然不同。今明圓融一身具三。則權實有別。言三身成異者。法身無成。但出障為成。報身四智創圓為成。化身八相菩提樹下為成。三身說異者。法身無說。報身佛佛相見亦無有說。化身有說。若攝末歸本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即報身說。報同所證是法身說。言四身成說異者。於報身中開自他受用。自受用遍法界成。則無所說。他受用為十地成。為十地說。若依楞伽。四佛皆說而說不同。言四佛者。一化佛。二報生佛。三如如佛。四智慧佛。初化次報後二皆法。如如及如如智為法身佛。亦可智亦是報。自受用故。言說異者。化身說施戒等因緣法。報佛說三性法。謂為地上菩薩。說令成佛故。法佛唯說離心自性。則以無念會於法界。是故法佛唯說法性。智佛說者。依淨法界了相智覺。如說而解故名為說。

疏。十身為正下。三揀權實。

疏。又毛內調生下。第四融國土等十身。毛內調生。則有眾生身聲聞身緣覺身菩薩身及業報身。光中持剎是國土身。如空普遍是虛空身。上菩薩眾中亦菩薩身。如來居然可見。言三世間圓融豈報化之雲別者。十身中眾生業報。即眾生世間。國土虛空。即器世間。餘是智正覺世間。此三情非情異。染非染異。尚得為一。豈一如來身上。而分報化之殊。明知權說隔歷難可比此圓融。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十八

 

上篇: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下篇:大華嚴經略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佛說療痔病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捨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

【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讚

普賢菩薩行願讚...

教觀綱宗

教觀綱宗 (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

淨土五經日誦集要(淨宗早晚課)

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

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讚

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讚卷上 釋璟興撰 經曰佛說無量壽經上...

金剛頂經大瑜伽秘密心地法門義訣

金剛頂經大瑜伽秘密心地法門義訣卷上 此瑜伽經大分為...

陰持入經註

陰持入經序 陳氏注 密依自惟。宿祚淳幸。生遠八難之矇...

大方廣佛華嚴經搜玄分齊通智方軌

大方廣佛華嚴經搜玄分齊通智方軌卷第一(之上) 終南山...

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註音版】佛說業報差別經

佛說業報差別經...

止觀輔行傳弘決

止觀輔行傳弘決序 宗虛無者名教之道廢。遺文字者述作...

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馬祖道一禪師廣錄

江西馬祖道一禪師語錄(四家語錄卷一) 江西道一禪師...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宋元嘉年曇無蜜多於楊州譯 如是...

受持佛說阿彌陀經行願儀

(行者西向治室,稱阿彌陀佛出入。入時,想雲。) (...

【註音版】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

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 四明沙門知禮集 此大陀羅尼。忝自...

【佛教詞典】假時

(術語)時之梵語有二:一迦羅,二三摩耶。迦羅譯為實...

【佛教詞典】水精

(物名)梵語頗梨,塞頗胝迦Sphaṭika,譯言水精。名義...

經書之類都好難,只念佛號可以嗎

問: 請益法師,經書之類都好難,整理好多筆記,但是不...

自己信佛而家人不信,該怎麼辦

問: 自己信佛而家人不信,怎麼辦呢? 答: 他人信不...

自性無對立,凡夫妄分別

非濁者,雲有則不受一塵。非清者,雲無則不捨一法。無...

把牛奶存在牛肚裡

有一位養牛的人,他養的牛,乳汁特別多,他覺得自己養...

印光大師壽康寶鑒序

【原文】 人未有不欲長壽康寧,子孫蕃衍,功業卓著,吉...

從佛經中看前世記憶消失之謎

《佛說見正經》白話譯文: 一天,佛和弟子們在羅閱只城...

自己救自己

有一個叫通一的比丘,禪修多年,不得要領,就去請示心...

南懷瑾老師談睡眠

根據醫學和我的體驗觀察,一個人真正睡著覺最多隻有兩...

名稱女的成佛因緣

佛陀在毘舍離獼猴河岸的重閣講堂,一日搭衣持缽,帶領...

只要問妄想一句話,它就完了

我們如果是從今生開始,那很簡單,處理今生的問題就好...

造什麼業就感什麼果

人的相貌本來很好看,但是一起瞋恚心,馬上就變了,對...

夏天貪涼的危害

現在人都是在冷氣間裡得病的,這裡冷氣可以很冷很冷,...

【視頻】地藏占察懺儀軌(夢參老和尚念誦)

地藏占察懺儀軌(夢參老和尚念誦)

【視頻】《佛說謗佛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謗佛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