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七十二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七十二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第二正明口業。今初先顯名體者。文有三節。一顯名體。二約位辨勝。三徵列名字。今初經文。是一義含名體。謂經從初至而演說法。皆是釋名。有二名故。次辨體者。重取善巧智字以為辨體。義無礙下。隨難別釋義名所以。知是差別即後得智。無心照理即通正體。

疏。約位顯勝。文意可知。然此無暫舍離。論名不壞論。云不壞者。不動故即無暫舍義。

疏。後何等下。三徵列名字中二。先釋通名。上釋名中。但釋辯智。今釋無礙。後一法者下別釋四名。然唯識雲。法無礙智緣能詮教法。為境義無礙智。即於所詮總持自在。於一義中現一切義故詞無礙智。即於言音展轉訓釋。總持自在。於一聲中現一切音聲故。樂說無礙智緣機巧說為境。又云。辯才自在者。謂辯無礙解善達機宜。巧為說法。俱舍亦以法緣能詮。釋雲名身者。所謂想章字總說。釋曰。以想釋名以章釋句。以字釋文以總釋身。論雲。名謂作想。解雲。想者取像。或契約義。若取像名想。想是心所。如說於色能生色想。因名生想名為作想。若契約義。想即是名。謂諸賢聖共為契約。立色等名名即是想。由此名想顯有詮表故名作想。餘義准說。今之本論釋法無礙。不局能詮故云法體。如色礙相。然論一時列名雲。是中四無礙境界者。一法體。二法境界體。三正得與眾生。四正求與無量門。後方牒釋。今疏四中文皆三節。一牒經舉論立名。二謂字下是疏釋論。三故論雲下。舉論牒釋。今初法中論牒釋內。以色從緣集非定斷常。故離二邊辨俗異真。雲生法所攝。即二執所依之法言如色礙相者。正出法體。二義中第三段內。文曲有四。一舉論牒釋。二然得此下。遠公釋論。以法為俗以義為真。應有問言。法義不同何以論文。皆有遠離二邊生法所攝故。釋意雲。隨順觀察世諦即入第一義故。三上即遠公下。疏成遠公義。四亦可下。是疏別義。於中二。先正釋。後言如實下解妨。妨雲。若義亦俗諦何名如實。答雲。約如事實。三詞可知。四樂說中雲正求與者。邪求不與。疏二廣顯中下。文前有三。初總釋十門。二言十者下。列名略釋。其十相名即是論文。謂字已下皆是疏釋。三然十中下。總就十中釋無礙義。言亦多以詞說於法樂說說義者。如第七大小乘相中。法知一乘義知諸乘。詞雲說一切乘無差別。即同一乘。樂說雲說一一乘無邊法。即同說諸乘意。疏今初自相有四下。此別釋。文三。初總標。次一生下別釋。後此自相下總結。二中然論諸段皆有三節。一總列四名。二總舉經帖。三重更牒釋。疏文之中。以論三段一一別配四無礙義。今初自相。論總列名雲。一生法自相。二差別自相。三想堅固自相。四彼想差別自相。

疏。一生法自相者。論標名也。謂知色下疏釋。世法集起故名為生。自相門中辨此生法。名生自相。下三例然。疏二義者。差別自相者論立名。謂知下疏釋。即生法之中差別義也。十一處者。五根五境及法處所攝色也。上二義下。疏結前生後。然上諸義論無重釋。

疏。三想堅固自相者。是論立名。從起言下疏釋。即論重釋中意。論具牒釋第三句。經云。是中不壞說者。隨所覺諸相。隨彼彼眾生說法故。今疏中先釋想字。言亦以慧心取彼二種相故者。總釋。言慧心取者揀異凡想。一隨自所覺諸法者。即論隨所覺諸法相。二隨彼下。即釋隨彼彼眾生說法。從說無錯下以經成論。從論經下會通二經。

疏。四彼想差別者。是論立名。想義下。即疏釋亦論重釋中意。論雲。次第不斷說者。次第不息無量眾多異名為堅固彼義故。疏文可知。令他愛樂亦樂說義。

疏。第二同相中論亦三節。謂列名經帖重釋。一同於前文中。初總標法義。二一一切法同相下別釋四義。此初知法先論立名謂字下。疏釋論無重釋。二中從同生滅下。疏釋論謂觀無常下即論重釋。論具云是中無常門入無我義中。第二同相。初智境界成。疏文有四。初釋是中無常門。二得入下釋入無我義中。三故無我下。釋第二同相初智境界成。四是則下。疏以義結。若准推無常門入初無性。亦是不生不滅是無常義。今以經中法尚自性即是常也。義明生滅是無常也。故以無常生滅是無性。常家義用。三詞四辯准此可知。

疏。第三行相論亦三節。疏亦先總分法義。一生行相者。論立名。次現法緣下疏釋論名。後設知下論重牒釋之意。疏中有二。先取意釋。論本文雲。一一世現在世故。從故論雲下。明引論釋。釋上一一現在之言。二已生下知義。先舉論。後設知下疏取義釋。具足論雲。見過去未來世知現在世。彼菩薩智境界成。釋曰。疏文分二。先正取意釋。二是則下。結示上二。云何逆見過未知現在耶。見過去法謝未法未生則知現在。從未而生必當謝滅。三四可知。

疏。第四說相約本釋以分法義。即釋法等。次隨音隨心以分詞辯。別必帶總皆合有說。前三略無。疏第五智相。疏文有五。一分法義。二定境體。三辨通局。四辨其相。五指其源。今初既以法比分於法義下。約說淺深分詞樂說。比即類也。二然所知下定其境體。若例前後法比二智是所知境。經文既雲以法智知差別不異。即是就能為無礙體。二諦為境。然法比約情智。二諦約事理。三又法比下辯二行通局。法比則通無礙則局。言故涅槃說者。證無礙智局。即第十六經梵行品廣說四無礙竟雲。聲聞無四無礙。無三種法故。一者必須軟語。然後授法。二者必須麁語。然後授法。三者不軟不麁語。然後授法故。言聲聞設有少故名無者。是通妨難。即彼經中迦葉菩薩難雲。若聲聞無者。何以如來說舍利弗等有四無礙。佛答意雲。如四河入海。此之四河皆有無量水。而言等海者無有是處。即少故名無意也。次下又云。或得一得二三不得具四。故名為無。即其義也。從若就二智所觀下。結成通局。非唯法比通於大小。今無礙智所觀亦通大小。但能觀無礙局大乘耳。即以法無礙智知法知境及能知智。名法智知差別不異也。下三例然。四於大乘中下。正明大乘法比之相。即是釋文。於中二。先雙標法。比二法智觀如下。別釋四相。論雲。一現見智。疏中先釋現見。後謂觀差別下。釋成現見所以。即論重釋中意。然論經云。以法無礙智知諸法差別不壞方便。釋曰。其不壞方便即今經不異。論重釋雲。是中法智者。知諦差別不異方便法智差別不壞方便故。釋曰。其知諦差別。即釋經中知法差別。二諦不同名法差別。言不異方便者。釋不壞方便。從法智下重舉經帖。故取意雲。差別二諦同如不異。同如即是不異所以。二比智即觀下。釋義無礙。比智二字是論。即觀下疏釋。亦即論中重釋之意。彼經云。以義無礙智以比智如實知諸法差別。釋曰。此與今文顛倒論重釋雲。比智者。如實分別餘亦如是比知。如實諦差別可知。釋曰。以現所知類度諸法故。曰如是。疏中取意。其觀前能觀。如實分別之智。即如實分別。從類餘下釋論餘亦如是。從類何等下徵釋。比智如實諦差別知故。為順經中雲差別如實故。如實在下差別即如實。正辨順上二諦同如。了二諦如即如實諦。知差別耳。細尋易見。三欲得方便智者。即論謂字下。釋證第一義名之為得。欲趣向證必假俗諦為方便故。論經云。以詞無礙智以世智正見故。知說法。論重釋中不釋此句。疏以相見道釋正見。言四得智。即論謂字下。取論意釋。論重釋雲。第一義智方便者。非顛倒異。樂說應知。以論經云樂說無礙智以第一義智正方便說。故論牒之。疏中先釋論非顛倒。次故云下。結以經帖。後可以證下。釋論立名。疏餘如下。第五指其本源。論則可知。迴向即第六迴向十六智寶處明。彼說三心見道亦有法類。一內遣有情假緣智。二內遣諸法假緣智。三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前二名法智各別緣故。後一名類智總合緣故。有說。十六心見道。自有二義。一依如智。二依上下諦。並如前說。然有部則時通處別。現智知於三世之法。名為時通。比智亦然。現智唯知欲界之法。比智知於上二界法。名為處別。若依經部成實論明。則處通時別。二智通知三界。名為處通。法智知於現在。比智知於過未。名為時別。成實十六無邊空處品中問。此定能緣何地。答此定緣一切地及滅道。問曰。有人言。諸無色定雖能緣滅。但緣比智分滅。不緣現智分滅。是事云何。答曰。緣一切滅。以現智緣現自在地滅。以比智緣餘滅道。亦是能緣一切。釋曰。現智即法智也。若依深密相續解脫經時處俱非定現見。見法名為現見智。知他方及他世名為比智。又更分別於一切現所知名現智。類度解者名為比智。故不可時處定也。俱舍即當第二十三。大同唯識。觀上下諦一十六心偈云。世第一無間。即緣欲界苦。生無漏法忍。忍次生法智。次緣餘界苦。生類忍類智。緣集滅道諦。各生四亦然。如是十六心。名聖諦現觀。此總有三種。謂見緣事別。釋曰。從世第一法無間。即緣欲界苦聖諦境。生無漏法。名苦法智忍。苦忍無間緣欲苦諦。次生法智名苦法智。此智無間次緣餘界苦聖諦境。有類智忍生名苦類智忍。此忍無間即緣此境。有類智生名苦類智。如緣苦諦。餘三亦然。有十六心言苦法忍者。苦是苦諦法忍。緣苦法名苦法忍。果是等流智唯無漏。為顯此忍亦唯無漏。舉後等流以為標別。故忍名智者從果為名。如苦果樹樹非苦果。從果得名。故云智忍餘可例知。言現觀者。現前觀聖諦故。言有三者。一見現觀即無漏慧。見諦分明故。二緣現觀。此無漏慧及慧相應心心所法。同一所緣故。三事現觀。謂前相應及餘俱有同一事業故。餘俱有者。謂道共戒及生等四相俱有因。故名俱有也。餘廣如彼。疏第六無我慢中。言約真俗者。通就三乘二諦明之。故世諦中歷三乘法詞及樂說。但總別分之。疏迷蘊著積聚我者。以聚生門種族是蘊處界義故。迷積聚為蘊。謂有我人。亦謂聚色以為色蘊等。次言迷界著異因我者。約法我說六根六塵生識。正因因各異故。有此法我若外道計中。有人我以為異因。使知塵等。言迷處著欲我者。迷於六入。根塵相順眼見色等。遂生貪著則有法我。或謂神我於中能著。猶如一人在於六向見色聞聲等。言迷諦等者。迷於四諦十二因緣。皆謂以因能作果故。人我可知故。疏雙結。並是法我亦通人我。

疏。今隨順下上辨所遣之病。即是我慢。此下辨能遣之藥。即是無我觀世緣生故無有實。無實即實為第一義故。上六地論雲隨順觀察世諦。即入第一義。從故蘊界等下。結成蘊等為智之境。第七大小乘相者。知實為法知權為義。會三歸一為詞。開方便門為樂說。言唯一事實者。即法華第一雲。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二中順機說權即是義意。三中三乘同歸一實者。亦第一經云。舍利弗。當知諸佛語無異。於佛所說法當生大信力。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告諸聲聞眾及求緣覺乘。我令脫苦縛逮得涅槃者。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眾生起處著引之令得出。又第三經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漸漸修學悉當成佛。三週之經。皆是會三方便歸一真實。言解脫相中無差別者。第三經。藥草喻品雲。如來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即解脫中無差別也。又第二經云。但離虛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則一切解脫三乘同歸也。

疏。法華雲下。釋成上論。亦方便品先有一偈云。舍利弗。當知鈍根小智人著相憍慢者。不能信是法。釋曰。此偈則明如來有畏。畏其謗故。次即雲。今我喜無畏。於諸菩薩中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

疏。即開方便門者。開方便有二義。一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名之為開。即初施權故。信解品末雲。隨諸眾生宿世善根。又知成熟未成熟者。種種籌量分別知已。於一乘道隨宜說三等是也。二開者。開除開發故。第四經云。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斯即說三為方便名之為開也。然皆為一事下疏是也。第一經云。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以故說是經。亦即長行中雲。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又云。舍利弗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即其文也。故引論明隨順解脫。即方便多門皆順解脫也。第八菩薩地相者。說地體為法地相為義。三詞者。說相不違體。四樂說者。說相隨機。此之體相即證教。二道亦即前義說。二大亦即不可說及可說義。總收一品之意。廣如本分及請分中。

疏。一智相下。即前釋法無礙。上句論標名。從一切下牒經解釋。有兩重徵釋。何者下此微法體。即經法行智行。後徵法智何以名菩薩行。答意可知。故經云下雙舉經論以帖。言論雲觀智說者。論具雲。是中一切菩薩行者。法行智行是現觀智說故。疏斯則異前。義大者顯義無礙。即是說大。前法無礙是義大也。三中巧說十地者。釋方便言。從授與眾生下。釋無差別言乃有二意。一稱機不倒為無差別。二不違證道為無差別。如鳥跡合空。疏九如來地相中。以始本無二釋一念者。以起信雲謂一念相應慧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言一念相應者。即始覺與本覺相應故。彼論雲。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故。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正是始本無二相也。次上論釋本覺竟雲。何以故本覺義者。對始覺義。說以始覺者。即同本覺。又云。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故。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故以始覺同於本覺。無復始本之異。為一念相應。亦是一念頓覺一切法故。故淨名雲。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餘並可知。第十作住持相中。約就能所以分法義。亦是總別。總知如來所轉法輪名法。別知八萬四千差別為義。而前意義長故。

疏。但舉一意詞及樂說同體義分。依前法義起說名詞。詞中差別說為樂說。疏隨自意等者。論主但云語者能說法故。疏以涅槃意明如來說法不出三語。即三十五迦葉品中因說。若言眾生定有佛性。名為執著。若言定無是則妄語。便雲。如我說十二部經。或隨自意語等。初會已引。今更略示。如五百比丘各說身因問佛。佛言我為欲界眾生。說父母以為身因。結云是名隨自意語。次雲。如答把吒長者問。瞿曇知幻應是幻人。佛乃反問汝識王舍城中氣噓旃陀羅不。答雲我知。佛言。汝知旃陀羅。而非旃陀羅。我知幻者豈是幻人。結云是名隨他意語。次言世智說有我。亦說有世智。說無我亦說無。是隨自他語等。十力已下轉法輪之德。言上皆一切智智下結釋經文。是佛現覺故為說德。第三法師成就。於正顯中二。初一總科。二則前下料揀。於中三。一二分分別。二又前下對釋標文。三於此下攝位分別。疏今初先列下文三。初總出意。次初三下總科。後一義持下別釋。然以人望法十皆所持。約三業中亦有能所。初三意中義教所持。三是能知身業。三中通能所攝。而初二以正報攝。後一以依報攝。後四口中七以教攝。八以辯九十所說深廣。九無盡樂說深說者。深約契理何有盡時餘可知。第十法雲地。初來意有三。初引瑜伽。唯攝第九於中先明九地所能。次而未下明前地不能。則是舉劣顯勝。後今精勤下顯此地之能。即舉勝揀劣。二論雲下引本論通攝前九。故云於九地中非第九也。已作淨佛國土即第八地。及化眾生即第九地。既通前九而偏語八九者。後三通無功用故舉揀異。又八多約身。九多約口。今雲智滿多約意業。故勝於前。言智覺滿者。智度圓故。菩薩地盡故。三又一乘下。唯對後三。以後三地皆一乘故。亦成前義。疏次釋名下文分為三。初總標。二雲者下開釋。三然諸釋下總結。二中四。一釋雲。二約法下釋法。三空亦下影出如空以標名。雖無釋有空故。四攝大乘下。以諸經論釋上空雲。總有九釋兼攝論。三義成十一義。一引攝論。二金光明。三唯識。四瑜伽。五無性。六真諦。七莊嚴。八十住。九重引瑜伽。今初攝論釋有三義。此即第一義從此喻含水義下疏釋彼論。此句即疏從總緣一切下。無性釋論彼釋具雲。由得總緣一切法智總緣一切契經等。不離真如。此一切法共相境界智。譬如大雲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猶如淨水智能藏彼。如雲含水。有能生彼勝功德故。釋曰。共相境智者。雲與空合如智與境冥。又共相即是總釋之義。今疏取其要言。釋彼本論義已盡矣。疏又云。譬如大雲能覆下。即攝論第二義。從此喻覆空下。疏釋彼論。從即以前智下。取無性意釋。彼釋具雲。又如大雲覆隱虛空。如是總緣一切法智。覆隱如空廣大充遍惑智二障。言覆隱者。隔義斷義。疏又云於法身下。攝論第三義。從此有二義下。疏釋亦取無性意。無性釋此雲。又如大雲澍清冷水充滿虛空。如是總緣一切法。智出無量殊勝功德。充滿所依法身。釋曰。彼言雖多疏以收盡。次四可知。

疏。真諦三藏下六引真諦。於中先言虛空喻三法身者。譬如虛空空有三義。一容受義。譬如自性法身不礙生死。二無邊義。譬如顯了法身。謂雖得顯了猶未究竟如空。有清淨處有塵霧處。如道內法身遍解惑中道也。三清淨無塵霧義。譬如聖果法身。言雲喻三道之智者。即智慧如大雲。譬如如智有其三義。一道前性得。二道內修得。三道後至得。文言遍者。性得如如智遍如如理。滿者修得如如智滿如如理。覆者至得如如智覆如如理。境智相稱雲即是雨。雨有三義。一能除塵。謂道前自性智清淨無染義。二能洗垢道內滅除惡業。三能生萌芽。道後能生如如萌芽。又虛空如法身雲如應身。

疏。此法喻亦齊下。二疏斷得失。先取。後似非經意下奪之。謂若如上釋。道前應得法雲之名。名既此立故。似非經意而言似者。以約理可通故。謂道前雖有云義。三義未足不得此名。十地位滿方得名耳。此則可通故云似也。

疏。莊嚴論下。七引莊嚴。先引論。此從法下疏釋。十住論第一瑜伽又意下。第九重引瑜伽。先舉論。從是則密云不雨下疏釋。即周易小畜卦語。易雲。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應之。曰小畜健而巽。剛中而志行乃亨。密云不雨上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釋曰。彼況文王當紂之時。身為西伯有君之德。猶如密雲。未有君位德未施行。猶如不雨。今況十地含佛之德。未等正覺故云含德而已。

疏。所覆下即第三離障。於中四。一標。二謂於下能障名體。三此障下所障之業。四斯即下。斷愚證理成行得果。文並可知。疏第二正說中。疏文有二。一依論總科便以疏釋二。後之二分下。料揀於中三。初料揀論次。若依前下以經對論。後六中下對於三心。

疏。即九地自分行者。則顯後二相是勝進行。

疏。真如是佛行處者。今此九地入向十地。何名入如來所行。答十地同佛境相應故。

疏。七地盡至入相者。即經名為得下。經文十地學窮名為地盡。依行得證說為至入。第二三昧分別中。九定離八種垢者。六七合故下。疏一一結之。若從上科八中前七自分後一勝進。前中前六自利。後一利他。前中前五法身行。後一攝淨土行。前中三。一解二行三成德。

疏。不與惑俱者。釋無垢義。然就總開別皆帶無垢。無垢即不與惑俱故。初句示其帶。總云不與惑俱。疏下三成德者。即身口意密也。初放光中疏雙就身智二光。正意在身。

疏。上句無量則盡法界之疆域者。即經虛空界廣大三昧。此同自受用剎。下句窮國土之體性。即法性土此能窮究。第三受位分自有十相者。文中法喻合結。一如世之華上者。為主菩薩之華大寶故上。二廣大為量。三事則眾寶間錯故勝。法則眾德為嚴亦如上說。有同時具足相應廣狹自在一多相容等德故。四法界智地為生處故。五因如種植。六成如出水。七第一相。然華有三時之異。一華而未敷。二處中盛時。三彫而將落。今非初後正處中盛時。正觀普照等彼流光。法界現事如開。菡萏披敷見蓮華實。雙美事理昭著權實開榮。八世之蓮華人德感故。今此之華出世德感。九瑠璃為淨栴檀為樂。瑪瑙為我檀金為常。四德為體。十智光圓照照如來藏。教網遐張為莊嚴也。

疏。同聲相應者。即周易乾卦文言之語。易雲。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覩。本乎天者親其上。本乎地者親其下。亦各從其類也。今取同位故曰同聲。同謂何能有相益。顯如世朋友互相成益故下。彼光照此此增智力。今此照彼益彼何疑。疏若約教相者。顯有二意。前約教相。人之所賤莫過於足。人之所貴莫過於頂。頂光入足故。顯敬深。二若約證下自有二意。文乃有三。一頂光入足。顯此菩薩入他佛境。二故論下引證。三顯證佛境。即自證故者。是第二意入自佛境因圓趣果故。論言平等攝者。此有二意。一如來下攝足收其光。菩薩上攝光入佛境雲平等攝。二入他佛境即入自境。自他佛境無二體故云平等攝。是以處中引論。證上證下第一平等。下疏自具而約二光以明相攝。謂菩薩頂光入足。佛光入頂。今但入足已顯相攝。餘可知也。第四至同聲相應文中有四。一總顯相應之由。二表內下釋德相放光之由。三又上下對前會釋。四德圓下釋光名號。疏。於中十業者。以文顯故。疏不指經。若欲指者。二無數下是。三示現下。四開悟下。五週遍下。六滅除下。七隱蔽下。八示一切下。九如是下。十示現下是。疏若約化相者。疏但有二。初身光入菩薩色身之頂。但為化相。即上收下就實約義。中曲復有二。一約相顯實。即諸佛智光入菩薩心頂。二直就實論。自智已圓當成之果顯在心源。是故結雲果成在已。論雲下引證。謂菩薩下疏釋。言亦因收果者。上義佛果下收菩薩。今菩薩頂收得佛光耳。上釋迭互攝受入則下釋平等攝受。

疏。初喻隨何身者。即經云如轉輪聖王所生太子。母是正後身相具足是也。然論經云玉女寶所生。准智論玉女寶不生。乃是一說。准薩遮尼犍子經第三雲。千子皆玉女生。彼名夫人寶餘則可知。

疏。隨所得位者。然論釋雲。此菩薩同得位時名為善住。遠公有二釋。一明同上王子得位時。二同佛得位時。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七十二

 

上篇: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下篇:大華嚴經略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勝鬘寶窟

凋勝鬘寶窟敘 原夫。所謂一乘之大車者。則是法王之寶...

佛說阿彌陀經疏

佛說阿彌陀經疏 唐海東新羅國沙門元曉述 將釋此經,三...

觀音義疏

觀音義疏卷上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此文既別...

彌勒上生經宗要

彌勒上生經宗要 釋元曉撰 將說此經。十門分別。初述大...

佛說諸法本經

佛說諸法本經(出《中阿含》別翻)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佛說無上依經

佛說無上依經卷上 梁天竺三藏真諦譯 校量功德品第一...

【註音版】佛說逝童子經

佛說逝童子經...

原人論

原人論序 終南山草堂寺沙門宗密述 萬靈蠢蠢皆有其本,...

淨土證心集

淨土證心集卷上 傳天台古和 卍蓮 述 淨土緣起 佛之...

【註音版】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天台智者大師禪門口訣

天台智者大師禪門口訣 師言安般守意。當知色心相因而...

佛說大乘善見變化文殊師利問法經

佛說大乘善見變化文殊師利問法經 西天中印度,惹爛馱...

祭灶儀規

《平興寺佛事儀軌》祭灶儀規 1、淨水讚 楊枝淨水 遍灑...

【佛教詞典】掉悔

(術語)掉舉與追悔之心,共為不使心安靜之煩惱也。...

【佛教詞典】不可思議理門

【不可思議理門】 p0338 瑜伽六十四卷八頁云:云何不可...

殺生可以致富,那是前世的福德因緣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告訴諸比丘們...

悲心利他報佛恩

一日,琉璃王出兵討伐舍衛國,將釋迦族人埋在與腋齊高...

念阿彌陀佛能否滅除定業

原文: 須知一句阿彌陀佛,持之及極,成佛尚有餘,將謂...

修四如意足斷除愛慾

昔日佛住在俱睒彌國的瞿師羅園時,阿難尊者也住在這裡...

為什麼要求生西方而不求生東方

問: 請問法師,東方淨土和西方淨土有何差別?為什麼一...

留一隻眼睛看自己

忙碌並沒有錯,因為忙碌而迷失了自己,那就有點不對頭...

內心要常懷感恩

佛法很高深,所以我們要學習。學的道理越多,在生活當...

惟賢長老《儒釋道三教文化各有特點》

我今天來到這裡(三學書坊),很高興,為什麼?這裡有...

附佛外道與神通

我們一般最難分辨的是附佛法外道。就是依附在佛法裡,...

「帶新業」可以往生嗎

問: 請問法師,帶新業可以往生嗎? 大安法師答: 關...

彌陀大醫王 念佛能治病

念佛還能夠治病。現在我們不是醫療費很高嗎?天天生病...

《藥師寶懺》所說的十六種病與十三種藥

《藥師寶懺》中列述眾生無始以來有十六種病: 1. 貪瞋...

【視頻】《大般涅槃經》平興寺僧眾唱誦

《大般涅槃經》平興寺僧眾唱誦

【視頻】《心經》念佛靜心曲

《心經》念佛靜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