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八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八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又法華第三雲下。第三明無趣寂。既無趣寂。則無定性二乘。一乘之義亦已顯矣。

疏。引三文。謂法華智論及法華論。今初。即化城喻品。結會世尊所化弟子。經云。爾時所化無量恆河沙等眾生者。汝等。諸比丘及我滅度後未來世中聲聞弟子是也。我滅度後下。

疏。全同。言餘國者。有云。隨舉娑婆之外一國。即是若天台雲。餘國者。方便有餘土也。彼立四土。一凡聖同居土。即法相中變化土也。二方便有餘土。三實報無障礙土。即是法相中報土。通自他受用。四常寂光土。即法性土。方便一土。法相所無。天台依憑智論而立。智論即下所引。九十五文。論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分段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答。得阿羅漢更不生三界。有淨佛土出三界外。乃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阿羅漢我於餘國等。引文全同前疏。又云。若爾羅漢受法性身。應疾得菩提。何以稽留。答雲。以捨眾生及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雖不受生死。於菩提根鈍。不能疾得。不如直往菩薩。釋曰。智論之文昭然。與法華符會。定知雖出三界不趣寂也。故疏結雲決定迴心。

疏。法華論中四聲聞內等者。引論成上無趣寂義。先引後釋。今初。然論雲。言聲聞受記者。聲聞有四種。一者決定聲聞。二者增上慢聲聞。三者退菩薩心聲聞。四者應化聲聞二種聲聞如來與記。謂應化聲聞退已還發菩提心者。若決定者。增上慢者。二種聲聞根未熟故。如來不與記。菩薩與授記。菩薩授記者。方便令發菩提心故。疏文略引耳。言退菩薩心得記者。即如身子二萬億佛所。已曾受化。又次下云。我今還欲令汝憶念本願所行道故。則非獨身子。又四大聲聞。自陳捨父逃逝。則已先化。第三週中引大通智勝佛所曾已廣化。皆是退菩提心。言應化者。如富樓那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又言。是故諸菩薩作聲聞緣覺。又阿難自憶本願。偈云。方便為侍者。羅睺羅偈云。羅睺羅密行。唯我能知之。現為我長子。皆應化聲聞也。故知夫能對揚聖教。影嚮其跡。靡不是權。而獨言富樓那是應化者。亦抑法華諸羅漢耳。言菩薩與記者。論主次前自云。如下不輕品中應知。禮拜讚歎作如是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者。示諸眾生所有佛性故。此上皆論。而安國法師不許此義。云何有昔時菩薩。預記今日會上聲聞。即諸弘法菩薩。謂藥王等當與記也。釋曰。既是論主自言菩薩與記。亦論自釋。何得不依。

疏。既雲未熟下。釋上所引論文。若決定聲聞定不成佛。則應言餘二聲聞根不熟。故佛不與記。既言未熟。非永不熟也。若大乘法師云。合言不熟。譯者之誤。言未熟耳。故疏結彈雲。不可不順己宗。定有趣寂。便判論文為錯耶。又上言方便令發心者。彼論次前。有問雲。彼聲聞等。為實成佛故與授記。為不成佛與授記耶。若實成佛者。菩薩何故於無量劫修習無量無邊種種功德。若不成佛者。云何與之虛妄授記。答曰。彼聲聞授記者。得決定心非謂聲聞成就法性故。如來依三平等說一乘法故。以如來法身與彼聲聞法身平等無異。故與授記。非即具修功德行。故菩薩之人功德具足聲聞之人功德未具足。釋曰。由此論文是故上云方便令發心耳。言三平等者。一乘平等。無二乘故。二生死涅槃平等。三法身平等。今即第三平等。

疏。入楞伽下。亦成無越寂義。言入楞伽者。即後魏菩提留支所譯。文有十卷。世尊入楞伽王城。故云入也。同引三卷經文。皆說無實涅槃。明知定無趣寂。若爾何以言得涅槃。望其當分。謂是無餘涅槃。以大乘望之。但是深入三昧。沉空多時假言涅槃。以引劣器耳。疏法華論中意亦同此故。同無實涅槃也。論釋七譬喻中第四。為有定性人。說化城喻。論雲四者實無。而有增上慢人。以有世間有漏三昧三摩跋提。實無涅槃而生涅槃想。如是顛倒取。對治此故。為說化城譬喻應知。釋曰。既言無實涅槃。明知是假說耳。故與前同。又法華雲。我雖先說汝等滅度。但盡生死而實不滅。次引勝鬘。亦成上來涅槃不實耳。

疏。又無上依經。寶性佛性二論。皆說入滅二乘等者。無上依第一說雲。阿難。一切阿羅漢辟支佛。未自在位菩薩。為由四種障。不得如來法身四德。一者生緣惑。二者生因惑。三者有有。四者無有。何者是生緣惑。即是無明住地。生一切行。如無明生業。何者是生因惑。是無明住地所生諸行。譬如無明所生諸業何者有有。緣無明住地。因無明住地。所起無漏行。起三種意生身。譬如四取為緣。三有漏業為因。起三種有。何者無有。緣三種意生身。不可覺知微細墮滅。喻如緣三有中生念念老死。由無明住地一切煩惱。是其依處未斷除故。諸羅漢辟支佛。未自在位菩薩。不得至見煩惱垢濁。習氣臭穢。究竟滅盡大淨波羅蜜。又因無明住地輕相惑有虛妄行。未滅除故。不得至見無作無行極寂大我波羅蜜。緣無明住地。因微細虛妄。起無漏業。意生諸陰未除盡故。不得至見極滅遠離大樂波羅蜜。若未得一切煩惱諸業生難。永盡無餘。是諸如來為甘露界。則變易生死斷續流滅無量。不得至見極無變異大常波羅蜜。阿難。於三界中有四種難。一者煩惱難。二者業難。三者生報難。四者過失難。無明住地所起方便生死。如三界內煩惱難。無明住地所起因緣生死。如三界內業難。無明住地所起有有生死。如三界內生報難。無明住地所起無有生死。如三界內過失難。應如是知。阿難。四種生死未除滅故。三種意生身。無有常樂我淨波羅蜜果。唯佛法身是常是樂是我是淨波羅蜜。汝應知之。釋曰。據上經文。明於二乘及未自在菩薩皆受變易。三界之外有業惑苦甚為昭著。如何斷言永滅無餘。下疏明於四種生死。可檢於此論。下文中。又廣說常樂我淨之相。亦可知之。所歸下。言寶性佛性二論者。大意同無上依經。寶性論當第四。佛性論當第二。此卷亦廣論四種生死。

疏。如是經論下。結成無定性聲聞也。

疏。涅槃第九下。第四明無有無性。彼經廣說闡提無善根竟。即雲。復次善男子。譬如蓮華為日所照無不開敷。一切眾生亦復如是。若得見聞大涅槃日。未發心者皆悉發心。為菩提因。是故我說大涅槃光所入毛孔必為妙因。彼一闡提雖有佛性。而為無量罪垢所纏。不能得出。如蠶處繭。以是業緣不能生於菩提妙因。流轉生死無有窮。已上皆經文。今疏。但取中間。意在雖有佛性之言。既言雖有。則非無也。但未得其用耳。故疏結雲。此則有而非無。疏又云。或有佛性一闡提有等者。即涅槃第三十六。南經三十二。皆迦葉菩薩品。具有四句。今但引第一句者。是證闡提有性。經云。善男子。或有佛性一闡提有。善根人無。或有佛性善根人有。一闡提無。或有佛性二人俱有。或有佛性二人俱無。善男子。我諸弟子若解如是四句義者。不應難雲一闡提人定有佛性。定無佛性。若言眾生悉有佛性。是名如來隨自意語。如來如是隨自意語。眾生云何一向作解。此一段經近遠皆釋。大同小異。今依薦福故。彼疏雲。今准經明佛性略有五種。謂善不善無記及理果等。今言一闡提有善根人無者。此是不善佛性也。然善根人有其二種。一是離欲善根人。離欲斷一切不善故。二是五性。五住已上無不善性故。此之二人俱無不善性也。善根人有。闡提人無者。此是善佛性也。闡提斷一切善。故云無也。二人俱有者。理及無記性也。二人俱無者。俱無果性。此中有者。是現有。非當有也。然有人執此經文。謂一分善根人。及一分闡提。無有佛性。以經說有善根人及一闡提無故。善根人無者。是無性不斷善人。闡提人無者。是斷善無性。二人俱有者。俱是有性。二人俱無者。俱是無性。此釋違經故。涅槃上文雲。如來佛性則有二種。一有二無。有者。所謂三十二相。乃至無量三昧。是名為有。無者。所謂如來過去諸善不善無記。業因果報。煩惱五陰十二因緣。是名為無。乃至闡提佛性亦爾。是則上從乎佛下至闡提。皆有有無二性。無全無性。由善根人與一闡提有無二性異故。得有四句。此中明佛性多種有無不同。不明眾生多種有性無性。所以得知者。經言。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闡提人無等。故不言或有善根人有佛性。闡提人無佛性。故談文尚不識顛倒。尚能解義。今此善不善因果理性。無一眾生悉具一切。無一眾生悉無一切。始末以明一切眾生具一切也。佛與闡提亦有四句。佛有非闡提者。謂果性。闡提有非佛者。謂無明諸結性。二人俱有者。是理性。二人俱無者。善因性。故闡提決有佛性。又上經云。若言眾生中別有佛性。是義不然。何以故。眾生即佛性。佛性即眾生。直以時異有淨不淨。解曰。生之與性既二互相即。明有眾生即有佛性矣。

疏。況前引楞伽五性。自迷其文等者。破其所引不曉經意。彼之所引證無性義。今釋其所引。還成有性。非無性也。何者以彼經言非焚燒一切善根者。常不入涅槃。則有入義也。疏。此意則明下。疏釋經意。疏。況經自下。引經結成。疏。莊嚴論下。引論重成。同前楞伽。非畢竟無性。

疏。是知前來下。第五釋所引經論。結成正義。於中二。初釋般若深密經意。意明長時定性。長時無性。多劫之外。定性迴心。多劫之外無性說有。故云非永定永無。非永定者。結上聲聞。非永無者。結闡提也。

疏。諸論隨佛下。二通妨難。謂有難言。諸大菩薩造論釋經。言永定永無。豈是菩薩不了佛意。故今釋雲。菩薩能知隨教弘闡耳。故世親造於小乘論。則無預大乘。說般若宗。則性空寂滅。建立唯識。則性相歷然。及釋法華一乘昭著。解十地論。則六相圓融。餘諸菩薩例此可了。佛隨眾生機緣立教。菩薩隨佛亦顯淺深。故次下。引寶性佛性。即符一性。

疏。若謂法華是第二時下。第六引諸經論。遮救定性。於中二。先正牒破。後結成前非。今初又二。先牒救詞。後何以下。難破。今初。言是第二時者。彼不立為第二時教。由謂一乘是密意說。義當深密第二時教。又以法華盛破三乘說於一乘故。當第二時耳。言為引不定者。彼引攝論第十偈云。為引攝一類。及任持所餘。由不定種性。諸佛說一乘等者。彼有十意。此偈有二。一為引攝一類不定性聲聞故。二為任持不定性菩薩恐退精進故。今但取初意。故云為引不定性故。一切悉成。即一乘義。既未說定性不成故是密意。若作此說者。

疏。何以自判法華為第三時者。難破也。彼法華疏引經。雲我等今日得未曾有。非先所望而今自得。第三時教也。又下結雲。為顯第三時真實之教故說此經。據上二文。則判法華為第三時。約明一乘是密意說。則成法華復為第二。一宗自立義語相違。疏。誰敢判於法華為不了耶者。即遮救也。恐彼救言。設依密意為不了者。復有何過。故便難雲。誰敢判為不了。以判不了即是謗經。恐招苦報。但由不信皆當作佛。即是謗經。豈要不信文字經卷故謗不輕。但由不信汝等皆當作佛言耳。

疏。妙智經等者。此雙引經論。妙智經者。即上西域三時教中。第二時中明於三乘。第三時中即明一乘。故言一乘居三乘後。次引梁攝論成立正法中者。即第八卷末論曰。佛說正法善成立。釋論釋曰。一切三世諸佛共說此法。所說理同不相違背。故名正法。又欲顯說者勝。故言佛說。由所說道理勝。及所得果勝。故名正法。如來成立正法有三種。一立小乘。二立大乘。三立一乘。於此三中。第三最勝。故名善成立。釋曰。既彼論亦云第三最勝居三乘後。則三非了矣。疏。真諦三藏部異執記者。即宗論之異名耳。疏。故經云臨欲終時者。即引法華第二信解品文。經云。復經少時。父知子意漸以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臨欲終時而命其子。並會親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皆悉已集。即自宣言。諸君。當知此實我子我實其父。今我所有一切財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內。是子所知。斯即會無性定性之父子意。明法華會中。明一切聲聞皆佛真子。臨欲終時者。喻臨涅槃時也。第三經末亦云。若如來自知涅槃時到等。明皆臨涅槃時也。

疏。若不信下。又遮其救。恐彼救言雖言臨終說於法華。臨終言寬。容後更說其餘經故。若作此救。且致法華。涅槃即雲二月十五日臨涅槃時。晨朝唱滅中夜涅槃。斯為最後。居然可信。此後必定不說別經。而涅槃經亦說一乘。以破三乘。一性破五性。則一乘一性亦居最後矣。那言居第二時為不了耶。

疏。若以般若為第二時下。復重遮救。恐其救雲。我對般若為第二時。故立法華為第三時。以般若但明於空。法華顯中道故。若作此救。且縱可爾。以從多分一義說故。即自違於深密三時。深密三時三乘為了。破第二時說皆成不了故。今說法華以一破三。豈得同於第三時教。

疏。明知深密下。第二結成前非。欲將深密三時。定斷一切佛法。理不盡故。以未居最後故者。以約時判未是窮終之極唱故。如世後勅破於前勅。涅槃法華居於最後故。能決了有餘義耳。若爾不信深密。豈不謗於深密經耶。故下釋雲。深密別為一類之機故非無理。以諸餘經雖未終極各隨一類。皆不相違。義如前說者。如前敘西域中。最後會通也。

疏。若謂佛性有二下。第七遮救無性。於中二。光牒救辭。後辯差當。今初。彼法華疏雲。然性有二種。一者理性。勝鬘所說。如來藏是。二者行性。楞伽所說。如來藏是。前性皆有。後性或無。故今許雲。斯言可爾。故涅槃雲下。引經為證。

疏。然涅槃依於理性下。第二辯其差當。涅槃明有心作佛。有心未必有行。既皆作佛。明約理性。何以趣寂。趣寂定不成佛。有心定當作佛。豈得相成。

疏。是知下。結示正義。謂闡提實不作佛。今言闡提作佛者。以發心之後方能作佛。從其未發大心前名闡提耳。故云以作佛非闡提故。亦如女身不得成佛。今言龍女作佛者。當作佛時。忽然之間變成男子。豈是女身作佛耶。闡提成佛亦復如是。此約成佛。若約佛性。理本有之。疏。乃抑揚當時言闡提無者。揚則令其發心。抑挫令其莫作。若言闡提有佛性者。顯揚理性令不自欺。若已作闡提令速迴心。若速發心。得佛無異。是故言有。未必總有果行二性。言無未必總無理等。故生公雲。揚當時誘物之妙。豈可守文哉。以法顯三藏翻六卷泥洹經云除一闡提皆有佛性。生公雲。夫稟質二儀。皆是涅槃正因。闡提含生之類。何得獨無佛性。蓋是此經來未盡耳。由唱此言。被擯武丘。後大經既至。聖行品已下。果雲一闡提人雖復斷善猶有佛性。於是諸公輕舟迎接請唱斯經。每至闡提有佛性之文。諸德莫不扼腕。何以至今猶存無義。

疏。若謂法華入滅下。第八遮救趣寂。於中先牒救辭。謂彼救雲。上法華第三雲。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得聞是經入於佛慧者。是應化聲聞。非定性入滅聲聞也。

疏。權必化實下。次正破也。於中又二。先總奪雲。化有無用之失。如有定性聲聞。故菩薩化為聲聞誘令迴心。此則化而有益。今汝宗中定性決不迴心。何用化於定性而受一乘耶。故無所化之機。能化便成無用。

疏。又豈不誤下。縱其有化。化翻成損。言豈不誤。一類怯弱等者。謂一類人厭生死苦。又聞佛道長遠。心生怯弱。常欲且趣寂滅界中。若知一滅永沉。彼則不敢趣寂。今見變化之者從滅得起。此怯弱人便謂有真趣滅得起。便即趣滅希後得起。汝宗一滅。決定不起。便成誤彼令其永沉。故云爾也。

疏。是知趣寂下。三結成正義。法華已前有二意。故說有趣寂。一為好滅之者。且順其心。謂彼念言。大患莫若於有身。故滅身以歸無。勞勤莫先於有智。故絕智以淪虛。然則智以形倦。形以智勞。輪轉修途。疲勞莫返。不如寂滅諸患永亡。故順彼機。言有永寂二者。為恐怖不定小乘怯弱菩薩。倦於廣利且欲息心。便聞永寂聲聞。一沉涅槃永不復起。便生怖畏懼見小乘。由此策心還行大道。有斯二益權說有之。不曉隨宜執為究竟。故法華之會廣破昔非。三根聲聞皆與記別。不在此會亦為宣陳。若實是聲聞。必信一乘之說。若不信者增上慢人。第一週中。猶雲除佛滅後現前無佛。以佛滅後解一乘義者難得其人。故許不信及第三週。即言餘國決定受化。明文若此。何用偏執。故言皆是法華前意耳。

疏。又勝鬘經云下。第九會一乘方便之言。意雲若隨欲說。不是方便。是真實者。即定有三乘。既隨欲說。是方便說非真實者。則明唯有一乘。故云即是一乘。則隨彼所欲而方便說。便為一句。此是一乘所以下云。即是一乘無有二乘。此意正顯一乘之義。諸公錯讀。乃雲而方便說即是一乘。故謂一乘而為方便。斯定誤矣。若以名中一乘大方便者。此是巧化攝物運濟方便。非是真實假設方便。故生公雲。理本無言。假言而言。即是方便。疏。又彼經中更引勝鬘餘文。證成一乘真實可知。疏。設有方便之言者。復縱破之。莫論勝鬘無一乘方便之言。設縱有一乘是方便之言者。亦是法華之前方便說耳。及至法華。亦復破三歸一也。況復經無此言。何須強執。

疏。法華雲。此經難信難解下。第十結成破立。意雲以四十餘年皆說三乘。唯至法華獨說一乘故難信解。此即法師品文。文雲。佛告藥王。我所說經典無量千萬億。已說今說當說。而於其中此法華經。最為難信難解。藥王此經是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佈妄授與人。諸佛世尊之所守護。從昔已來未曾顯說。而此經者如來現在。猶多怨嫉。況滅度後。今疏。略引言已說者。法華之前謂般若等。言今說者。即無量義經。言當說者。即涅槃等。所以方知諸經不及法華。難信解者。以法華是會三之始歸一之初。信解者難耳。昔經雖妙猶帶三乘。曾未明言說唯一實。涅槃之中雖明一極。法華在前已破三乘。後說一極。便易信受。法華猶如先鋒。涅槃如於大軍。先鋒已破於賊。後軍用力不多耳。又破三顯一。法華如收穫。涅槃如拾穗。故涅槃三十六雲。昔於靈山說法華。八千聲聞得受記別。如秋收冬藏。更無所為。即其義耳。若依難信之義。設將已說該著華嚴。若比法華亦為易信。始成正覺便說一極。上根所受。不對昔權。故比法華誠易信耳。疏。誠哉斯言者。結定前經。若保執下。結成破立。三乘五性即是所破。一乘一性以為所立。疏。百喻經下。更引他經證成一義。彼經第二雲。昔有一聚落。去王城五由旬。村中有好美水。王勅村人。常使日日進其美水。村人疲苦。悉欲遠移避此村去。時彼村主語諸人言。汝等莫去。我當為汝白王。改五由旬作三由旬。使汝得近往來不疲。即往白王。王為改之作三由旬。眾人聞已便大歡喜。有人語言。今三由旬。與彼本來五由旬量。更無有異。雖聞此言。信王語故。終不肯捨。世間之人亦復如是。修行正法。超度五道向涅槃城。心生疲倦便欲捨離。頓駕生死不能復進。如來法王有大方便。於一乘法分別說三。小乘之人聞之歡喜以為易行。修善進德求度生死。後聞人說無有三乘但是一道。以信佛語終不肯捨。當知彼人亦復如是。此經即是金口良斷。權實顯然。可息諸說耳。

疏。上約二宗。下第三通會二宗令不相違。然此會者。恐於後學各計是非。以生過患故復會通。雖復會通權實不失。於中有三。先總標。後謂就機下。正會。言約法則一者非佛化法。化法亦有權說三乘。故今言法者。佛之知見一乘可軌之法耳。疏。新熏則五本有無二者。然准法相。立新熏者。亦說有五。立本有者。亦說有五。今借其言不依其義。謂眾生遇緣熏習三乘種性及不定無性。故有五耳。何者唯習近聲聞。成聲聞定性。唯習近緣覺。成緣覺定性。故法華安樂行中。不許親近聲聞者。恐被熏習成其性故。若唯習近菩薩則成菩薩定性。若俱習近三乘。則成不定性人。亦如今人偏習禪戒慧等。即成定性。三學俱習成不定性。不定偏執故。若都不習近三乘者。則成無性。卒難教化。故知熏習成五種性者。依其長時故說各別。言本有無二者。本有佛性理不容差。故說有心定當成佛。非是本有五種性也。疏。若入理等者。真理寂寥不屬諸數。借一以遣三。三亡則一遣。言窮慮絕何實何權。體本寂寥孰三孰一。故法句經云。森羅及萬像。一法之所印。此以一遣多也。又云。一亦不為一。為欲破諸數。淺智著諸法。計一以為一。此以非一遣一也。故須三一兩亡。疏。若約佛化儀。則能三能一者。隨物機宜則說三乘。淘練已久。則便說一。故下經云。或有國土說一乘。或二或三或四五。如是乃至無有量。釋曰。尚有無量況三一耶。

疏。是故下。令物除執。常說權實亦莫執之。此即求那跋摩遺文偈也。謂有偈云。諸論各異宗。修行理無二。競執有是非。達者無違諍。亦如脇尊者。對迦膩色迦王雲。如析金杖。況以爭衣。爭衣則衣終不別。析金則金體不殊。是故依之修行。無不獲益耳。疏。大集五部雖異者。謂五部僧。故涅槃三十三。亦云五部互生是非。長沒三惡道。疏。涅槃各說身因者。即第三十五經云。善男子。如來所說十二部經。或隨自意說。或隨他意說或隨自他意說。云何名為隨自意說。如五百比丘問舍利弗雲。大德。佛說身因。何者是耶。舍利弗言。諸大德。汝等亦各得正解脫。自應識之。何緣方作如是問耶。有比丘言。大德。我未獲得正解脫時。意謂無明即是身因。作是觀時得阿羅漢果。復有說言。大德。我未獲得正解脫時。謂愛無明即是身因。作是觀時得阿羅漢果。或有說言。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飲食五欲。即是身因。爾時五百比丘各各自說己所解已。共往佛所稽首佛足。右繞三匝禮拜畢已。卻坐一面。各以如上己所解義。向佛說之。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是諸人誰是正說。誰非正說。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一一比丘無非正說。舍利弗言。世尊。佛意云何。佛言。舍利弗。我為欲界眾生說言。父母即是身因。如是等經。名隨自意說(云云)釋曰。意取各隨自說者。為隨自意。今疏所引。不取隨自意義。但取皆正說言。五百雖異皆為正說。二宗小別併合佛教。故不應是非。故海東曉公雲。如言而取所說皆非。得意而談。所說皆是則貴在得意亡言耳。餘可知。

第三立教開宗中。疏文分二。先標章。後今初下。別釋分教。於中三。初總辯源由。次言五教下。正立五教。後若約所說下。約詮辯異。二中先列名。後初即天台下。解釋。初小乘教易故不釋。以見天台立名招難故。改名小乘。所攝法門不異於彼。故指同也。

疏。二始教等者。文二。先正立。後釋名。今初。言二乘不成佛者。其言猶略。應雲闡提二乘皆不成佛故。下終教有二乘闡提悉皆成佛言。以趣寂難成。故偏舉耳。

疏。此既未盡下。二釋名也。謂何名初教。復稱分耶。由合二三兩時。皆未盡理故。言未盡者。第二時中但明於空。空即初門。第三時中定有三乘隱於一極。故初教名並從深密二時以得。云何空為初門。法鼓經中以空門為始。以不空門為終。故彼經云。迦葉白義言。世尊。諸摩訶衍經多說空義。佛告迦葉。一切空經是有餘說。唯有此經是無上說。非有餘說故。若爾彼第三時既不明空。何得名初。以未顯一極故。特由此義加分教名。故云有不成佛。故名為分。

疏。三終教等者。疏文有三。初立名。次第。性二乘下立理釋名。後上二下。結前生後。二中亦對第二教二義。由前定性二乘及一闡提皆不成佛。故名為分。亦名為始。今既盡理所以名終。立實教名雙對前二。非唯說空復說中道妙有。故稱實理。既非分成亦名稱實。

疏。四頓教等者。初正立。次釋名。後解妨。今初。言一念不生即是佛者。即心本是佛體。妄起故為眾生。一念妄心不生。何為不得名佛。故達摩碑雲。心有也曠劫而滯凡夫。心無也剎那而登正覺。下經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

疏。不依地位下。二釋名。先正釋。下引二經。思益經文文顯易了。楞伽經語略而未周彼經第四先長行雲。大慧。於第一義無次第相續。說無所有妄想寂滅法。頌中有七偈。後二偈。明不立地位。十地則為初。初則為八地。第九則為七。七亦復為八。第二為第三。第四為第五。第三為第六。無所有何次。解曰。初之七句以義配同。最後一句據理都泯。十地則為初者。同證如矣。初則為八地者。初地不為煩惱所動。同不動矣。第九為第七者。第九同第七無生忍矣。七亦復為八者。純無相觀與八同矣。第二為第三者。同信忍矣。第四為第五者。同順忍矣。第三為第六者。第三地中獲三慧光。第六地中得勝般若。同慧義矣。無所有何次者。結上經文。於第一義無次第相續等。今疏上句略舉約義同中一句之要。下句即據理都泯。義已略周。正意在於下句。而言等者。等餘經文。

疏。不同前漸下。上約當法立名。此下對他受稱。不同二三之漸教。不同第五之圓教。故立此名。則圓頓義異。不同天台圓即是頓。

疏。頓詮此理下。解妨難。此有二難。一者刊定記難和尚雲。上所引經。當知此並亡詮顯理。復何將此立為能詮。若此是教。更何是理。今為通此。故云頓詮此理。故名頓教。謂所詮是理。今頓說理。豈非能詮。夫能詮教。皆從所詮以立。若詮三乘即是漸教。若詮事事無礙即是圓教。豈以所詮是理。不許能詮為教耶。何得難言更何是理。迷之甚矣又復難言。若言以教離言故與理不別者。終圓二教豈不離言。若許離言總應名頓。何有五教。若謂雖說離言不礙言說者。終圓二教亦應名頓。以皆離言不礙言故。今疏不救者。以賢首不如此立。何用救耶。但用一句之言。諸難皆破。故知形雖入室。智未昇堂。亦由曾不參禪。致使全迷頓旨。疏。天台所以不立下。通第二難。謂有問言。此之五教摸榻天台。初即藏教。二即通教。三即別教。第五名同天台既不立頓。何用此中別立。故今釋雲。若全同天台何以別立。有少異故所以加之。天台四教皆有絕言。四教分之故不立頓。賢首意雲。天台四教絕言。並令亡筌會旨。今欲頓詮言絕之理。別為一類之機。不有此門。逗機不足。即順禪宗者。達磨以心傳心。正是斯教。若不指一言以直說即心是佛何由可傳。故寄無言以言。直詮絕言之理。教亦明矣。故南北宗禪。不出頓教也。

疏。五圓教下。文中有二。先正立。後指經。既是當經。義理分齊。一門廣說。故不釋耳。又亦大同諸師圓教故。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八

 

上篇: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下篇:大華嚴經略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浴佛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

觀無量壽佛經疏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並序) 天台智者大師說 夫樂邦之與...

首楞嚴義疏註經

首楞嚴經疏序 中散大夫守禦史中丞充理檢使權判吏部流...

大品經游意

大品游意 斯道幽微。深遠難測。無知無照。無名無相。...

華嚴經探玄記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一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述  歸依大智海...

修行道地經

偷迦遮復彌經晉名修行道地卷第一(並序) 造立《修行道...

【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佛說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

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卷上(一名普賢菩薩定意) 西晉月氏...

【註音版】摩利支天母陀羅尼念誦法(龍藏本)

(龍藏本)...

天童山景德寺如淨禪師續語錄

天童遺落錄序 夫佛祖道實際理地。本離言語相。然佛事...

【註音版】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無垢大乘經

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無垢大乘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佛說希有挍量功德經

佛說希有挍量功德經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如是我聞:...

【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佛教詞典】無戒

(術語)依法而領納戒體謂之受戒,受戒後毀犯戒體,謂...

【佛教詞典】十一面真言

指十一面觀音之真言,有大、小二咒。大咒為:根本陀羅...

居士入寺規矩禮儀

佛陀教誡四眾弟子,形儀必須莊嚴整肅,內檢其心,外束...

人為什麼會到媽媽肚子裡呢

六道眾生都在生死輪迴中,不知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一般...

印光大師:藥師法門儀軌

欲修持藥師如來法門者,應供藥師如來像。上海佛學書局...

學佛修行的11大禁忌

1、永遠都要記住學佛就是修心;就是勤修戒定慧、熄滅...

如何把「空假中」三觀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大乘佛法把所有的智慧,尤其天台宗把所有的智慧分成空...

賬災濟恤救了好多人,能抵罪過嗎

大家看過《影塵回憶錄》就知道,有位朱子橋老將軍,他...

佛教徒應以怎樣的心態對待錢財

問: 請開示:作為佛教徒、學佛者,應該有怎樣的心態...

石頭與奶油

某天,有個年輕人哭泣不止地來到佛陀面前。佛陀問他:...

修行人有五樣助緣必須要注意

作為一位修行人,有五樣助緣必須要注意: 第一,戒要持...

《大悲咒》拔除一切眾生的苦難

和許多人一樣,我每天都要誦《大悲咒》,遇到不順心的...

和黑王的醒悟

《大乘方便經》上卷中,載有一則和黑王因母親生病而受...

降伏無明妄想是念佛快還是念咒快

問: 在修行上降伏無明妄想,是念佛來的快,還是念咒...

【視頻】《優婆塞戒經》聆志居士讀誦

《優婆塞戒經》聆志居士讀誦

【視頻】《華嚴經寶懺》妙嚴精舍

《華嚴經寶懺》妙嚴精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