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七十一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七十一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九十二句定不定差別等者。疏文有二。此上標章。後前句明下別釋。先釋第九句文三。初標舉論文。二釋經文。三釋論定不定義。疏謂現作下。疏釋經文三受之義。疏文已具。然經部師雲順現受業其力最勝。必受生報。後報若順生受其力稍劣。必受後受不受現受。順後受業其力最劣。不受現生唯受後受。隨初熟位名順現等也。釋曰。義似有餘。或有各造一生之業人天並造。先受人報後受於天。豈要令其重受人耶。然此三受略說有三因。一由於因。如於佛僧慈定滅定及無諍定見修道中作供養者。得現樂報。於父母王等作損惱業。得現苦報。二由業體。如不動業得樂生報。五無間業得苦生報。三由行願。多福之人罪得生報。現世輕受疾得菩提。多罪之人都無現報。以造重惡趣生報故。諸相好業皆得後報。不可一生即成佛故。又諸輪王多受後報。劫減修因劫增受果故。

疏。於此三中各有定不定下。第三釋論定不定言。於中上二句標。謂前二下釋。然即俱舍意頌云。此有定不定。定三順現等。或說業有五。餘師說四句釋曰。初句標。次句別釋現生。後三即三定業。加於不定即有四業。或說業有五者。或有欲令不定受業復有二種。謂於異熟及時有定不定。開為二種。一異熟定時不定。謂果必定。受於三世時即不定也。二異熟與時二俱不定。謂果與時俱不定。受但有果定時不定。無有時定果不定者。但於時定於果必定。以時離果無別性故。雖開合有異。其理無別也。餘師。說四句者謂。譬喻師說業分八種故。為四句。彼許時定於果不定於不定中時複分三。兼前五業。故成八種。第一句者於時分定異熟不定。謂順現等三業三世時定。於果不定。若現在世獲其果即受。現若不受。永更不受。於時必定。於果不定。順現既然。生後亦爾。此分三種。謂一順現定果不定。二順生定果不定。三順後定果不定。第二句者。有業於異熟定於時不定。謂不定業定得異熟。此但為一。謂果定時不定。第三句者。有業於二俱定。謂順現等定得異熟。此有三種。一順現時果俱定。二順生時果俱定。三順後時果俱定。第四句者。有業於二俱不定。謂不定業非定得異熟。此但為一。謂果不定時不定也。釋曰。上俱舍三師後後漸開。疏中總攝而言小異。言此三俱有定不定者。已總攝三師。而正收初師。即俱舍雲此有定不定三順現等。兼不定為四。疏謂前二下。別示其相。雖通第三師四句。而有通局。前二時定者。以現若受名現報業。現若不受非現報業。生報亦然。要次生受方名生報故。說前二時則定也。報通定不定者。有造現報之業。應合現受。更遇勝緣排而不受。此報不定生報亦爾。無有移此更別時故無時不定也。後一俱通定不定者。即第四句時報俱不定。及第三句時報俱定。並第二句報定時不定。謂順後受不定業。有業定受而不定。一生二生多生故。是報定時不定。有不定業於第三生應合受之遇緣業壞。是為時定報不定也。或復有業未定生數而受果報。忽遇緣壞故俱不定。然俱舍中報定時不定。義通三報今何就於順於受耶。答俱舍以業就時。謂有業定受而或現或生或後。今明以時取業。要現受報方名現業。現若受者即現定業。現若不受即非現業故。無現報時不定也。若是生受即是生業。不受則非生報之業故。無生報時不定也。各取一義亦不相違。問現見有業合受現報。而以力排便受生報。或合受生報由異因緣便受後報。如末利夫人專精施戒。合受生報生兜率天。臨終小嗔先生蠍中。七日之後轉報生天。問據此三業。皆有報定而時不定。何得言無。答現報緣排而受生者。即是生報不名現報時不定也。生報亦然。思之可解。對前三師。疏意便當第四師也。業力甚深不妨廣解。或當更有餘經論明。

疏。定者難度等者。此約非乘及與二乘各於自分而已定者。大乘若定更不須度。是故不言定者易度。

疏。根等諸門皆成八萬者。由惑有業惑有階降。業亦如之。惑依根有勝劣性有差異。解有淺深。欲有輕重。各成八萬。言翻此即顯等者下。明能治一一惑等。皆到彼岸窮理盡性。即是八萬四千度門。若於惑等寂妄不動。即是八萬四千三昧。若於惑等一一無覊。即八萬四千解脫。第四根稠林。根義已見第九迴向。

疏。別中十相為九差別者總科也。束九為三。初六隨法義分別。次二就人分別。以論雲聲聞菩薩故。後一約行以辨其根。初中又三。初三淨根。第四染根。後二通染淨。

疏。受有遲速等者。鈍者遲少利者速多。中者之間淺深亦爾。疏三乘根性相形者。小乘為下。緣覺為中。大乘為上。亦猶羊鹿牛形大小也。

疏。謂喜樂等者。喜樂生於貪。憂苦生於嗔。捨根生於癡。後於此類煩惱而有勝用故。多煩惱染根。

疏。大乘中熟者定等者。前章約業明定不定。今此約根居然自別。又前約定不定明難易度。今此約熟不熟明定不定耳。

疏。即離世間中待時方化者。彼有十種清淨捨。然有二類待時。今皆當之。一以第四雲於法器。眾生待時而化。於無法器亦不生嫌清淨捨。釋曰。今但用法器待時。二第九捨雲。或有眾生根已成熟。發生惠念。而未能知最上之法。待時而化清淨捨。今全用之。是以疏雲且暫捨之。

疏。一依身順行者。此論語倒。合雲身依順行。今疏正用。

疏。謂六入展轉。遞共相縛者。如意識遍緣。於六根中根法隨識亦行。六中眼見自身。耳聞自聲。聲身並在內根所攝。由根隨識緣於眼根。令根被縛不得解脫。餘例可知。故云展轉。疏二生滅順行。此言是倒。若正應雲順行生滅。根與心王相隨染污故順生滅。易可異滅者。以生住。釋輕。以異釋轉。以滅釋壞耳。三觀行順行者。以覺觀心行六塵故。

疏。根網中收者。六根取於六塵根網塵也。六塵引於六根塵網根也。故其根網攝論取相。

疏。七聲聞淨下下二約人。今初聲聞。言望凡夫二乘行增上故者。然論下重釋雲。聲聞淨者。行增上滅障能成故。今疏取論釋經。此上釋增上。謂二乘淨根對望凡夫。不求涅槃今能求故。故於出世得增上也。從以二乘根下。釋無能壞。兼釋論中滅障能成疏八菩薩淨即大乘根。三不退者即位正念也。

疏。九遠隨下。此一約行。即經遠隨共生不同相。論經云深入共生種種差別相。種種即不同。深入即遠隨。言示一切根攝下。是論釋經。論重釋雲。一切根攝差別者。始行方便報熟根異故。從謂三無漏下。疏釋論文。初修為始正行善巧為方便。究竟故名報熟。配三無漏義見上文。謂前信等下。以論會經。釋不同遠隨之言。其信等共三無漏根。釋共生義。根與法行相應起故。而隨下釋不同義。自始至末下。釋遠隨義。此之三根下。釋成根義。以勝用光顯增上名根故。及此上九下總以義收。並如迴向品。

疏。第五例三下。然解性慾三略如十力章廣如發心功德品。言性相順入者。依根生解。依解成性。依性起欲。皆悉相似。名為相順。義理相參名為順入。以此例根更不廣說。

疏。第六釋隨眠者。先釋總名。後別有下依論攝釋。今初。言此唯約種者。桉瑜伽第二雲。於諸法自體中所有種子。若煩惱品所攝。亦名麁重亦名隨眠。若異熟品所攝。及餘無記品所攝。唯名麁重不名隨眠。若信等善根所攝種子不名麁重。亦非隨眠。何以故。由此法生時。所依自體唯有堪能。非不堪能故。

疏。前六明何處隨逐等者。論中且據隨逐以明。若約繫縛。亦應云何處繫縛以何繫縛。若順隨眠。亦應言何處隨眠以何隨眠。故下釋中雲久安眠處等。

疏。今初為五者。一約心明處。二就界明處。三就位明處。四就時明處。五約行明處。今初言報心者。異熟賴耶總報體故。微細等義頻見上文。言不離現事而生故。但云心者。故唯識等詺前七識。為異熟生。非是報體。酬昔心種不得名報。而七識皆依第八託緣現起。名不離現事。種隨現起或有或無。名暫迴轉處。如人假寐不必本房。

疏。二相應不相應中。初取論意立名。唯與下。疏釋相應等相故。論雲下。引證約界言之。從無色惑微下。疏釋論文下中上言。等取色界惑中欲界惑上。此約惑體。遠公雲。欲界為下等約界勝劣。從雖則隨眠下通妨難。謂有問言。隨在一界皆成三界所有隨眠。如生上界下界惑種亦皆成就。如何云有相應及與不相應耶。故今答雲。就其現惑說種相應。非生上界失下界種等。然今桉經。但有相應不相應言。故為此釋。若准論經云相應不相應。不離相則現惑有相應不相應。而隨眠常不離也。

疏。一至金剛之頂者。謂金剛喻定之前。猶有生死之有。故名有頂。以俱生惑種此時方斷故。以上煩惱林中雲下至金剛。自約種說。雖有二義疏意扶此故。上科雲三約位明處。從今取通下會論經。不言金剛者。欲通大小故。下偈既雲金剛道滅方畢意。即前義為正也。九地之言亦通二義。對上三有之頂。即三界九地之九。謂欲界四禪四空應為九耳。若順前義。即善慧地。第十當其斷盡位故。四約時易了。疏唯智能怖下。此即論意以論經云無始來不恐怖相故。論為此釋。論雲。無邊世界唯智能怖畏如怨賊。未曾有聞思修慧。是故不滅。疏取論意會釋今經可知。疏不能隨順正修行者。論經神通下。有正修行言故餘可知。疏後三界下。明以何隨逐。中除第四句。彰隨眠體虛。餘五亦就前處以明隨逐。而文不次一即就前第二約界明處。以明隨逐。不斷即是隨逐之相。二即於前第四約時明處。以辨隨逐。即經令無邊心相續現起相。而論經云無始來相續集相。疏中雙會無始無邊。然其相續即隨逐相。三開諸處門。即於第一約心明處。以辨隨逐。集生六識即隨逐相。餘如疏文但言今經義含者。諸處之中意處攝賴耶故。疏堅實下。彰隨眠體虛不就前處。言不實堅實者。經云堅實難治。論云不實隨逐。不實即是隨眠隨逐。至禪定等故。是堅實即不實。難治是隨逐相。疏五地處等者。五即就前第三約位明處。以辨隨逐。言九地中六入處者。以論經云地入隨順不隨順相。論釋雲。九地中六入處煩惱身隨逐故。釋曰。身即體也。然九地下是疏釋論。對二有頂存二九地。二約善慧九地中。就所知障種。十地猶有等覺二愚。從入初地來地地雙斷故。於九地已斷十八。故云此地分有斷除。次引金剛方畢竟。雙證上二。金剛方畢。明十地猶有。既言方畢明九已有除。又約煩惱障種。金剛頓斷亦成於經。地地之中皆有成就義。

疏。六離苦隨逐者。此就前第五約行明處。辨隨逐義。唯以出世聖道方能離者。則反顯於世間之道。諸定等不能離也。故論雲餘行不能離故。此以不能難即隨逐相。前第五中以有成就為隨逐相。第七受生稠林。論通為八者。八中前七對因顯果。後一句約對後苦彰能生集。就前七中攝為三對。謂初二次三後二。其三對中皆初當相論生。後對因說生就初對中。一身種種當相論生。二業因種種對因辨生由業不同故。生成種種。第二對三句中。前二句當相論生。三住處種種非唯六趣一趣之中無量處故。疏四四五二句色想上下種種者。今經二句為論中一句。經云有色無色差別相。有想無想差別相。二界有色。無色界為無色。無想天為無想。餘皆有想。而言上下者。以無色為上有色為下。無想為上有想為下。應更有非想非非想。亦無想收。而論但云色想上下。故遠公問雲。無色云何得為色中上下。釋雲。彼無麁色有細色故。又問。無想云何得為想中上下。答義同前意。雲彼無麁想有細想故。餘如初地中辨。疏五同外色種種。即對因辨生。以舉過業之因。顯有芽故。廣如六地。第三對中。六自體種種即當相論生。亦如六地。然有體唯色有體具二。故云種種。

疏。七本順生下。即對因辨生。此上論文。謂癡愛下疏順論釋。若遠公雲。論文語倒。若正應雲順本生因。謂現在之生本因癡愛。依今生上還起癡愛故云順本。亦不違理。疏八末後二句下。約對後果彰其生集故。名集苦諦種種。謂三求下。疏取論意以為解釋。於中先總釋論名。後上句下別消經文。先釋上句二求。言欲受者受即樂受。欲生五欲增取追求。招於當苦。言欲生者。體即是想。取三界勝相而欲生故。下句即邪梵行求中。初總明。此言輪迴。即論往來上下。次貪求三界下。別說小即欲界。大即色界。無量即空識二無色。並如八地。妄謂涅槃總。相而說。或謂拍腹。即檀提婆羅門拍腹唱言。我身即道。是計欲界為道。無想即計色界為道。非想即計無色界為道。則上二無色亦在其中。二界偏舉此二天者。外道多計為涅槃故。然論經云貪著三界想出想故。而論以無想天釋經想字。意雲。彼有細想外道妄計以為無想。有想謂無雲想出想。成實論中。亦謂無想天。但無麁想。而有細想。故論結雲外道妄計謂出有輪。故知三求。但增集因。展轉招苦。第八習氣稠林。總中有四。一雙標。二引證。三正釋。四通結。今初。即餘習熏習而為二義。標章通故。

疏。雖標習氣下。引文證成熏習之義故。唯識第二雲。內種必由熏習生長。親能生果。是因緣故。外種熏習成有或無為增上緣。所辦成果。必以內種為彼因緣。是共相種所生果故。

疏。熏謂熏灼下。第三正釋。於中二。先釋名。即唯識文。二即賴耶下釋熏習義。於中三。一法相宗。二法性宗。三通揀濫。今初。亦唯識文。問明已廣。今疏文具更略示之。論雲所熏能熏名具四義。令種生長故名熏習。何等名為所熏四義。釋曰。疏雲即賴耶識以為所熏者。出所熏體。唯有賴耶具四義故得名所熏。以恆住一類下即出四義。此上一句即第一義。論雲。一堅住性。若法始終一類相續能持習氣。乃是所熏。此遮轉識及聲風等性。不堅住故。非是所熏。二是無記性者。即第二義。論雲。二無記性若法平等無所違逆。能容習氣乃是所熏。此遮善染勢力強盛無所容納故非所熏。由此如來第八淨識。唯帶舊種非新受熏(北極善故)三可受熏故者。即第三義。論雲三可熏性。若法自在性非堅密。能受習氣乃是所熏。此揀心所及無為法。依他堅密故非所熏(心所不自在無為性堅密)四能所共相和合者。論雲四與能熏共和合性。若與能熏同時同處不即不離。乃是所熏。此遮他身剎那前後無和合義。故非所熏。此義疏家在於能熏第四合舉。疏前七轉識以為能熏者。即出能熏體。從由有生滅下。即出四義。論云何等名為能熏四義。一有生滅。若法非常能有作用生長習氣。乃是能熏。此遮無為前後不變無生長用。故非能熏。二勢力增盛者。即第二義。論雲。二有勝用。若有生滅勢力增盛。能引習氣。乃是能熏。此遮異熟心心所等勢力羸劣故非能熏。彼疏釋雲。言勝用者。謂前七識可是能熏。揀前六識異熟生者。及第八心王心所雖是能緣。而不強盛不名為勝故非能熏。三有增減故者。即第三義。論雲三有增減。若有勝用可增可減。攝根習氣乃是能熏。此遮佛果圓滿善法無增無減故非能熏。彼若能熏便非圓滿。前後佛果應有勝劣。疏能所共相和合故名熏習者。即合辨第四能熏。第四論雲。四與所熏和合而轉。若與所熏同時同處不即不離。乃是能熏。此遮他身剎那前後無和合義。故非能熏(自他不得互熏前後不得互熏)論雲。唯七轉識及彼心所有此勝用而增減者。具此四義可是能熏。釋曰。所以能所第四合者。有二義故。一以二種第四但能所異言全同故。二用此文別為總結故。論結雲。如是能熏與所熏識俱生俱滅熏智義成。令所熏中種子生長。如熏苣勝。容名熏習。

疏。依起信下。第二法性宗中熏習之義。並如問明。

疏。前中雖聞等下。第三揀濫通妨。亦唯識意故云前中。亦為揀於起信等中善友聞法為外熏故。

疏。今並通此者。通結上文性相二宗熏習之義。及除習義。經文皆具。

疏。別中十種差別下。二別釋疏文有二。先當句釋。後總結束。結束中略。今若具說。前七約時明習。次一約道後二約人。前中又三。初二對過說習。次三現在望現說習。後二以現望後說習。疏文皆具。今初初句即因習也。二即果習。

疏。如大威燈光仙人所問經者。彼雲問疑經。此仙為首。廣有問答。末後諸仙。

問此義。雲眾生義持猶如流星各各別異云何得成真實聚集。下取意引。佛言無時方處而得聚集。過一乘已菩薩地中方得聚集。無餘涅槃中方得聚集。如百川歸海。又云。我雖說煩惱平等中得聚集。亦非聚集。如風吹蟲聚在一處。風息還散。眾生亦爾。業風吹聚地獄餓鬼等處。業盡還散。又問意雲。先同在六道。後人中相遇。云何得知先來聚集。佛言大仙人。所有眾生若相見時。心不歡喜。生嗔結恨。或時頭痛或時失禁大小便利。當知是輩已於先世地獄之中曾聚集相。又問。若先世曾在畜生中。有百千萬身一處者。云何可知。佛言。彼生人中各相見時。結成嗔怨常見其便。我當何時覓得其便。即畜生中曾聚集相。若餓鬼中來常樂臭穢。復多貪食。設欲與他心不去離。生惱貪著。或復見彼富貴勢力。心生嫉妬。復常欲得彼人財物。若有先世同在人中。曾共一處者。於現世中若相見時更生欲心。若有先世共在天中。若相見時各以眼道。遠相攝取共相眷愛。仙人聞此稱讚如來。是一切智。疏三隨眾生行者。此下三句現望現在。以說習氣。昔王不立廄於寺者。即智論文。謂此王有象可以敵國。每有怨敵莊嚴器仗。無不剋勝。後敵國皆懼。久而無敵。遂於寺中立廄養之。久聞僧眾禮念熏心馴善成性。後有隣國兵眾相侵。嚴象敵之。都不肯戰。其王憂愁慮其國敗。智臣白王。此象久處精舍。見聞善事與之化矣。可處屠坊令常見殺。後未經久恶心還起。畜生尚爾。況復於人。近善不善近惡不惡耶。

疏。四隨業下。四五二句約因說習。第四約於作業之因。第五約於善惡之因。四中言如鍛金之子等。明法品已引莊嚴經論說。舍利弗。錯教二弟子。一白骨觀。一數息觀。經歷多年各不得定。以是因緣即生邪見。言無涅槃無漏之法。設其有者我應得之。何以故。我能善持所受戒故。我於爾時見是比丘生邪見心。即喚舍利弗而呵責之。汝不善教。云何乃為是二弟子顛倒。說法。汝二弟子其性各異。一是浣衣。一是金師。金師之子應教數息觀。浣衣之子應教白骨觀。以汝錯教令是二人生於恶心。我於爾時為是二人如應說法。二人聞已得阿羅漢果。是故我為一切眾生真善知識。非舍利弗及目連也。釋曰。以此文證明是工業之習。非業因也。業因即下善惡是耳。

疏。如人喜眠者。即涅槃十九。十六大臣。若為闍王。說此偈曰。若常愁苦。愁遂增長。如人喜眠眠則滋多。貪淫嗜酒。亦復如是。疏中有即是本有後故者。以經文隨入後有。論判為中陰熏故。故俱舍雲。本有謂死前居生剎那後。則本有即是今身。未至當有。於二中間說為中有。俱舍雲生死二有中五蘊名中有故。

疏。七次第等者。此言後有即當本有也。遠公釋次第雲。中有能與生陰之果為方便故。名為次第。疏意雲。如在因中先多作善後則兼惡。後與果時初即多樂。後便有苦。先苦後樂。義亦准之。則受果時如因次第。言上二約現望後者。第六現望中陰第七現望當有。

疏。八不斷下。此一約道明熏習。無漏聖道亦有熏故疏九實非實下。後二約人疏亦捨三乘餘習之相者。智論第三雲。譬如香在器中。其香雖去習氣故在。譬如人被縛。初得脫時。身猶不便。如畢陵伽罵恆河女。亦第三論。舍利弗嗔亦第三論。謂身子為上座。羅睺羅瘦。佛問其故。彼說偈云。若人食油則得力。若食酥者得好色。食麻滓者無氣力。大德世尊自當知。佛問。誰為上座。答和上舍利弗。佛言舍利弗。食不淨食。令日中炙。後復令止。不肯歸已。炙不合止。佛遂引昔為蛇傷王。咒師設火坑令其嗽毒。若不嗽者當入火坑。彼自思惟我已能吐。云何更嗽。遂投身入火。故其嗔習至今不已。其大迦葉舞。即智論四十七。餘如第二疏鈔疏法華安樂行品。令不親近二乘者。經云。又不親近求聲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亦不問迅。若於房中若經行處。若在講堂中不共住止。即不令近也。恐習成種。即是疏釋。

疏。上來十種下。第二收束等並顯可知。第九三聚稠林。論為五者。五中一約生死涅槃之果以分。次二偏就生死之因。後二偏就涅槃之因。初中先舉論。後無即邪定下疏釋。於中三。初正釋三聚。次此就下。揀定約位非約本性。後又約一期下。揀法相宗無性之義。

疏。此約解惑者。解為善因惑為惡因。正見即三善根中無癡定起善業無貪無嗔。不定起善則為不定。涅槃經說。邪見一種定起惡業。故為邪定。二則輕微善惡以為不定。前三善根則名不定者。四善根中唯世第一定入離生故。三不定。疏總結前三者。即一法師方便成就。二智成就。三入行成就。大文第四疏初牒前總顯者。住此地已名為牒前。了知已下即是總顯。先了心行。後教化調伏令得解脫。即是善說。

疏。問此二何異下。問答料揀。先問。後前二下答。謂前二別知智成。如別知本草別明入成如別明脈經。今此依脈知病授本草藥。教道以將化生者。文無教證故各含之。其教證言在前總中。教化調伏即是教道。令得解脫。即是證道。此三乘中皆具此二。以論經文總中。但云此菩薩住善慧地已。如實知眾生如是諸行差別相隨其解脫而與因緣。無有教化調伏之言。及至此經所知法中。論經卻雲。是菩薩如實知化眾生法。如實知度眾生法。說聲聞乘法。說辟支佛乘法。說菩薩乘法。如實知如來地法。論釋云何者。隨所知說解脫器得熟故(即教道也)解脫體正度故(即證道也)疏依論經有教證義。仍取前文教化等言。故云含有。

疏。論主通收為七者。謂收上總明。為第一器收下總結為第七器。一說所說法對器中先舉論。即總中下指經。疏別中初能隨等者。別但開總故。先配總中二句。以初後六字配經中智隨行句。以中間諸林配一切行處。而疏但配屬論。以前將論屬經意故。疏初眾生心性慾解者。牒經經無心字。論中文有。及下喻中復要此心故。依論義加。然論經具雲。菩薩如是知已。如實為眾生說法令得解脫。隨心差別隨使差別。隨根差別隨信差別隨境界差別。隨種種行習氣。隨順一切境界智。隨順性行稠林。隨生煩惱業習氣轉。隨聚差別隨乘信解。令得解脫而為說法。釋曰。論依上經分成七器。初有總心今經略無心。後有使今經為眠縛。在於向後。今經云性在於第二。論經云性行文在於後。故今疏中。但順經文會取論意。以配屬耳。此五正顯已成信等者。然心一種但是總依。未成器故。論經中則有心字釋義不牒。但云隨根隨信而為說法故。疏但云已成信等法器。不言於心。以是總依故言有五。

疏。一約能行之行名種種異行器等者。然論經中具於二句。論別將屬於二器。一雲隨譬喻器。如經隨境界差別種種行習氣故。二雲。隨種種異行器。如經隨順一切境界智故。今經既闕二句。但有所行有異。即論前句中種種行習氣故。疏取意開成二器。以順論文。言種種異行者。如根有如能行信進念定慧等。言所行之境者。即所信佛法僧等。乃至所知。如根既爾。性解欲等亦然。能勝解者即持心印。所勝解者即所印境。謂所解真理等。能行即有根性等殊名種種行。所行境中隨於一境。即須有五故為譬喻。如種一穀即具五義。謂修一定。一定如穀。一須作意如有心物。以物心斷種不生故。二有定根。三習成性。如一莖穀。雖有心根。今已枯椊即無生性。四現起樂欲。五勝解印持不可引轉。名決定可生故。疏結雲喻上心等。疏定不定根轉器者。定通邪正二俱不定。即是轉言通上根等者。根性慾解皆悉有於定不定義。

疏。以彼生煩惱者。即三雜染生即是苦。煩惱攝眠縛。眠縛即是隨眠。是論之使而論乃在第一心下。故此不言。然其類例不合在前。多是譯人見其性義。謂是隨眠故。類前後名之為使。以性同種性似種子故。而論前文闕性字義。必譯人失論經意。故今疏文直桉今經論意。以釋義甚符順疏。三結成益下。即第七器。言以上諸義不出自乘者。上六器義不出三乘。疏今初亦是智成者。義有兩兼故云亦是。而智先已說。此中之智為成口業故。論但云口業成就。文中二。先總釋大意。二何名具法師下釋文。於中又二。先引本論後引他文。前中但舉論列名。後雲廣釋如論者。以文多稍易非正釋經故略指耳。今具出之。論二十德分之為二。前十五種是隨順說。外順說儀故。後之五德是清淨說。內心無過故。前十五中義分為六。初有兩句量他所宜。二有二句量法所宜。三有三義量化所宜。此與量他而有別者。前者量他受法之心及法威儀。今此量化量物機性。四從八示下。三義量物所宜。五第十一具德一句。亦量自所宜。與第二量法異者。前量說心及量說事。今量說智。六從十二不毀下。四義明其說能順益。已知大旨次當解釋。初言時者。觀察物心無留難時。而為說法。論雲。是中時者無八難故。如偈說雲。如王懷憂惱病恚著諸欲嶮處無侍衛。讒佞無忠臣如是八難時智臣不應語。心王亦如是。非時不應說。釋曰。論但兩偈更無解釋。今當釋之。前一偈半是喻。但半偈合。王喻眾生。於所說法取捨自在故。一如人憂惱言不入心。眾生憂惱法不入心。二病苦喻。眾生有苦法不入心。三恚四欲可知。五嶮處喻八難處。六無善法為侍。七惡友讒佞。八無善友忠臣。此八皆為法之難。二正意者。論雲。正威儀住非不正住。此義云何。自立他坐不應為說法。如是等事如戒經中廣說。何以故。諸佛菩薩敬重法故。以恭敬故。令他生尊重心。聞法恭敬攝心聽故。釋曰。上量他所宜竟。二有二句量法所宜者。即三頓四相續。論雲。頓者是菩薩正意。為一切眾生說一切法離慳法垢故。釋曰。說一切法是法頓也。離慳法垢故即心頓也。生多法廣事雖難盡。但捨慳垢即名頓矣。論雲相續者。說無休息捨諸法中嫉妬意故。釋曰。說無休息者說相續也。捨嫉妬意心相續也。事難常俱但捨妬心。即名相續。第三三句量化所宜者。謂五漸六次七句義漸次。論雲漸者如字句次第說故。釋曰。此約教明。論雲次者如字句次第。義亦如是說故。釋曰此依義也。論雲句義漸次者。說同義法不說不同義法故。釋曰。此依行法次第說。亦可。於前教及義中說同義法。不說不同義法。是義云何如四諦中苦說有作集。滅道中亦說有作苦說無作。集滅道中亦說無作。如是一切不相間雜。故曰同義。四有三句量物所宜者。謂八示九喜十勸。論雲。示者示所應示等故。釋曰。如小乘根應示小等。等者。等取授所應授。照所應照等。論雲。喜者喜所應喜等量宜開曉。令歡喜故。論雲。勸者怯弱眾生勸令勇勐故。五一句亦量自者。論雲具德者。現智比知阿含所證具說故。釋曰。現比一對情意分別教證一對約境分別。備此四種能說之德。故云具德。六有四句。明具說能順益。謂十二不毀至第十五。論云不毀者。隨順善道說故。釋曰。說能隨順出世之道。論云不亂者。不動不雜正入非稠林故。釋曰。此明說能順理。不動者言不太淺。太淺失理名之為動。不雜者說不太深不雜深隱。言正入者顯前不動。言能顯理令人正入。非稠林者。顯前不雜語不深隱不如稠林難見知故。論雲如法者。具說四聖諦故。釋曰。謂說稱於四諦法相。能令人知苦斷集證滅修道故。論雲隨眾者。於四眾八部。隨所應聞而為說法故。釋曰。此明說順於人故。論總結雲如是十五種相菩薩隨順利益他說一切法故。後之五種是清淨說者。謂十六慈心下是。論雲慈心者。於怨眾生起慈心說法故。釋曰。怨多嗔故。論雲安隱心者。於惡行眾生中。起利益心說法故。釋曰。惡行必當受大苦故。論雲憐愍心者。於受苦樂放逸眾生中。起憐愍利樂心說法故。釋曰。於受苦者愍其現苦。於受樂放逸者。愍其當苦。論云不著名聞利養者。心不希望常行遠離故。釋曰。未得不悕。已得能離故。論雲。不自讚毀他者。離我慢嫉妬隨煩惱。為眾生說法故。釋曰。隨緣現起名隨煩惱。以離我慢故不自讚。以離嫉妬故不毀他。論結雲如是五種相菩薩自心清淨故。論又總結雲。具此二十事能作法師。是名住大法師深妙義中。疏涅槃具七善知下。二引他文。此中有三。一引涅槃。先雖廣引今略列名。一知法。二知義。三知時。四知足。五知自。六知眾。七知尊卑。二慈氏下引瑜伽論二十者。一善知法義即攝三事。一漸。二次三句義漸次。第二能廣宣說攝二。即頓及具德。第三處眾無畏。即隨眾。第四無斷辯才。即相續。第五方便善巧攝三。謂一知時。二示。三喜。第六法隨法行攝二。即如法及安隱心。第七威儀具足即正意。第八勇勐精進即攝二義。謂勸及憐愍。第九身心無倦攝於三德。一不毀。二不亂。三慈心。第十成就忍力。即攝二德。一不著名聞利養。二不自讚毀他故。諸經論開合不同。大旨無別。

疏。三會之亦同下。會瑜伽同上二文。一會七善知。謂一善知法義即是初二。二具上二義故能廣說。三處眾無畏即知眾。四辯才無斷即知時。五善巧方便即知尊卑。六法隨法行即知自。七威儀具足亦知尊卑。八勇勐精進即是知足。九身心無倦。十成就忍力。皆由具上七故。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七十一

 

上篇: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下篇:大華嚴經略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深夜...

觀無量壽佛經疏

觀無量壽佛經善導疏重刻序 印光法師 人生世間,禍福吉...

【註音版】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讚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讚卷上 大乘 基撰 讚曰。今為有情...

妙法蓮華經玄義

法華私記緣起 沙門灌頂述 大法東漸,《僧史》所載,詎...

無量壽經義疏

無量壽經義疏上卷 沙門慧遠撰 聖教不同。略要唯二。一...

法華經玄讚

妙法蓮華經玄讚卷第一(本) 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蓋聞至覺...

釋迦如來涅槃禮讚文

釋迦如來涅槃禮讚文序 宋霅谿沙門仁岳撰 儒家流有終身...

佛說未生冤經

佛說未生冤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

【註音版】晚課蒙山施食儀

晚課蒙山施食儀...

佛說決定義經

佛說決定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

西方合論

重刻西方合論序 儒以三綱五常,奠乾坤而正人類;至於...

佛說七佛經

佛說七佛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教大師臣...

佛說婦人遇辜經

佛說婦人遇辜經 乞伏秦沙門聖堅譯 聞如是: 一時,佛...

【註音版】佛說闢除賊害咒經

佛說闢除賊害咒經...

外道問聖大乘無我義經

外道問聖大乘法無我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

【佛教詞典】慈恩八宗

慈恩大師將佛教分為八宗,即   一、我有法空宗,指犢...

【佛教詞典】心境想疑諸部不同

行事鈔·諸部別行篇:「心境不同:(一、本宗)四分,...

誰在輪迴?如何輪迴

平靜的水面,是平的,這不等於水是平的。水可成峰,成...

眼明心卻盲

數年前,我在為佛學班上課時,學生中有一位弱視青年。...

【佛學漫畫】惟則禪師

佛窟惟則禪師,宋朝長安人,少年出家後,在浙江天台山...

念阿彌陀佛能得到十方諸佛護念加持

念佛不可思議的功德之利前面已經介紹了很多,比如橫超...

喻解無生四句

宇宙間一切萬法是因緣所生,今試依《瑜伽師地論有尋有...

國師與皇帝

清朝順治皇帝有一天特召迎玉琳國師入宮,請示佛法,順...

胎兒沒成形前墮胎,算犯殺戒嗎

面的三皈依,它不應該只屬於人天乘,它是應該共於五乘...

遇到事要往快樂慈悲的方向想

自己快樂,就放光,照亮世界 遇事往最快樂慈悲的方向想...

玫瑰與刺

在為玫瑰剪枝的時候,不小心被刺刺到,一滴血珠滲出拇...

離欲解脫大丈夫

佛陀在古印度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有一天,一位...

惡口傷人的果報

惡語傷人時人們一般會拿直爽作擋箭牌:我很直爽,我有...

【佛學漫畫】入胎·十月

如果按照佛曆計算,佛陀早在3000多年以前,就已經完全...

【視頻】平興寺2014年除夕辭年禮祖晚課

平興寺2014年除夕辭年禮祖晚課

【視頻】《解深密經》聆志居士念誦

《解深密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