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七十三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七十三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第四大盡分中。文前有四。一依論科。二此五依下論釋義。三前二下料揀。四文中下辨經義。二中五義之內義字向上。皆是論文。義字已下即是疏釋。然前二離惑智二障。成心慧二解脫。後三利他即是三業。一意二口。雖云意持正在口說。三即身通。今初集智下。疏文有四。一總彰大意。二文中下總科。三然通真妄下總辨義類。四在文六重下對文收攝。今初。然論中文有三節。一總立七名。謂一集智大等如向疏引。二總辨七智之所依起。略顯其相。三總釋七智之相。今疏文中分為七段。一一智內皆有三重。如今集智雲今初集智。即第一列名。二依能斷疑力。即論第二依起之一。三了法緣集故。即論第三段釋義下之六智。皆具此三。然遠公釋緣集雲。統唯一種。或分為二。一妄緣集。三界虛妄唯一心作。如夢所見但是心解。二真緣集。一切諸法皆真心起。如夢所見皆報心作。或說為三。曲有三門。一真妄離合為三。離為前二合為第三。第二約心識論三。一事緣集。從事識起一切法。二妄緣集。從其妄緣起一切法。三真緣集。真識體中具過一切恆沙性德。互相集成故言緣集。又從真識起一切法故。經說言。若無藏識七識不住。不得厭苦樂求涅槃。由如來藏故起諸法。三就有為無為說三。一即有為緣集。二無為緣集。三具二緣集。並如六地已說。三攝以義類。即前三中第一三也。四中在文。雖六不出前三。收攝已竟。釋義已周。一唯染中已攝六集。二有七集。三唯一集。四有三集。五唯二集。無為有三虛空已別說竟。但二無為。一淨二滅。涅槃有四。餘無餘及與無住。皆約修顯故。得稱淨。六唯一集故有二十也。第六段中四。一標通三。二故論下引證。三以法界下疏釋。順上善法界為淨。不善法界為染。無為法界為滅。無為與善為正。不善不正。四而論諸句下會釋論文。然上以其三事開合故為六段。而文不次。又今經與論經次亦小異。若依今文辨次第者。然望論經論經闕二。一無世界集。二無最後入一切法分別決定智集。彼意為世界即世界成壞。將後入一切法集。屬於總結故。但十八並結十九。今為世界是總。通佛眾生如世界成就品。通有唯成無有壞義。成壞之剎唯屬眾生。彼次與此亦小有異。以法界居虛空之後。眾生識界居為無為前。且依今經以辨次者。先明三界通於依正。總辨眾生所依。次雲世界通於染淨。次辨法界向上為上四所依。向下。與為無為等而為所依。法界是總以性從緣。則有為無為。眾生是能迷之人。識界為眾生之本。虛空是眾生等住處。涅槃是眾生所歸。煩惱是能迷之因。行兼於業則顯前皆是果故。此句初有此菩薩言。由煩惱因感界成壞。次三辨反源之人。如來下四辨反源之果。結雲一切者。非止二十故也。第二應化智。亦具上三。謂一列名。二依起。三釋相在文分二。先標名總科。後別中十句下隨文別釋。前中即將躡經前文。釋論第二牒所依起。其第三釋義易解不舉。論云是中應化智者眾生應化等差別。遠公雲。然化有三種。一據始起有分別心。而作變化。二就息想論。物見我化我實不化。三就真實說。緣起門中皆是真實作因。法門之所示現。今依後義。是故前緣集智而起化用。第三加持智中。文亦具三。初牒經立名。二論雲下辨所依起。三謂依彼下疏釋論依起。便是第三段中釋義。常化不絕為加持故。即以不絕是轉義。如轉法輪。

疏。初三不斷三寶者。不斷是三寶中持義。謂佛種不斷即是佛持等。

疏。願等因體者。望上時持故名因體。就體有二。願是起行方便之心。供養及行即依願。正行供養攝福行攝智故。第四微細智中文三。一牒經標名。二謂智下解義。三故論下躡前辨依起行中。先舉論。後謂依前下疏釋。言三智者。一應化。二加持。三善集。即前緣集智所以合者。集智是智應化是悲。悲智無礙為佛微細。疏非但八相。一具餘七者。但應化一智。即能令一而具一切。今一一事皆具三智故為微細。以如來證此法門故。別有十事多同八相。八相不具第五密處智。文中有四。一標名。二依護根下辨所依起。三現麁下釋秘密義。四初三下釋文。文含多義。前諸疏文已皆具矣。第六入劫智文有五。一標名。二依命行下舉論依起。三謂劫下疏釋論含於入劫之相。四亦十世下結成玄門。五以得下出即入所以。第七至入道智文中有四。一標名。二論雲下依起。三謂遍入下疏釋依起。四別中下釋文。三中顯前標名具於三義。一明知凡夫道。道謂業惑以逆順等皆所知故。二若約下知化凡夫道。謂一切善法論名對治。即順字攝之。及第三知化凡夫即是佛道。文正出此。四別中總句義通三義。別顯三種中。前二皆第一知。凡夫道其中觀破摶聚者。四十八經當具解釋。

疏。次四句能化之行者。即化凡夫道。亦兼第三知凡夫道。即是佛道。後四化果其中思議等並如九地。第二解脫下總有四對。疏中已配義並可知。第五釋名分。疏今此一段從所受立名下。此文有三。初此上揀別。二引論釋。三謂佛身下疏釋論。然此一段若從所受應名法雨地。若從能受應名法海地。今從受處名為法雲。雲當佛身而論意。又以聞法相似猶如虛空。則以虛空為能受。菩薩身遍覆故。雲為所受之法。以雲義多含故論影出之。疏由前七智等者。七智正是此地別行所以舉之。成就念力偏語受法之德。此智實成下釋經隨順無量菩提之言。由因成果就故云隨順無量菩提無量之德皆隨順也。

疏。上二句性故者。論一時具雲聞法者。性故作故二事示現。

疏。離破之謂三慧下。疏釋論大法明下。牒論釋經。然今經云安受攝持。論經云受堪思持。思即是攝。堪即是安。受堪雖倒俱是聞慧。疏取義順經不違論釋。餘並可知。第六神通力有上無上分智慧明達。即起通之智者。經但兩句。論經亦但云住此地於智慧得上自在力善擇大智神通隨心所念。而論雲。是中依內者有四種。一不思議解脫。二三昧。三起智陀羅尼。四神通如前所說。釋曰。今疏取意。各別配經。亦具此四論。言如前所說者。即大盡分中五種大。但合智及陀羅尼耳。以陀羅尼智為體故。此之二段者。即以轉變外事為神通自相故。疏無所不融故能一身包含無外者。此金剛藏正用前作住持相中。於其身中示有無量國土莊嚴之事。及於自身示現佛身。疏此中亦即大盡中事者。前文標中已有五大。今復結之。故云亦是。謂初總標三業。即神通自在餘具五大。一觀察三世。即第一智大。二三昧境界。即第三三昧大。三智慧境界。即第四陀羅尼大。四遊戲一切下。即第二解脫大。五變化下。即第五神通大。疏問中即舉菩薩疑佛者。謂信菩薩神通謂佛應不勝。前舉佛疑菩薩則謂佛得。亦疑菩薩不得故問同意別。疏第二乃至說法斷疑等者。文中有三。一正顯斷疑。二然此下文下會釋經文。三若准下依經解釋可知。第八地影像分。於中分二。先總料揀。後正釋文。前中有三。一約二道分別。二約修顯分別。三非一異分別。初即論意。於中三。一依經標名。二前二下以二德收之。三依論列釋。二中遠公前三皆阿含。今以海喻十德互遍故喻證德。此二教證亦可隔句相對。池望於海是修成相對。地中真偽合修為教。如池喻起修之行。海喻捨妄契真。實德互遍猶如義大。第二小喻第四珠喻。即約詮就實。相對寄言顯十如。彼十山為教智。真體無二如珠更含。餘義略示其一。

疏。前中池喻下。第三依論列釋標功德名。皆是論文。餘皆疏釋。然下論隨文釋中。亦自解釋。釋第一池喻雲。依本願修故。釋第二山德雲。依一切智增上行十地故。釋第三海喻雲。因果相順故。今十德遍海。即因順於果海攬十德即果順於因。釋第四珠喻雲。過十寶性即障盡證堅。

疏。又十地有三者。第二修顯分別。以修成法三而收四喻。前二是修故亦是教。次一是成亦順於證。三是法地順佛果海故。以海喻融前二也。前二即是修成含池山珠之三喻也。

疏。又此四喻下。第三非一異分別。於中四。初約因果明非一異。二約前後。三結成圓融。四結示本意。今初分二。先總標。後初一之下別顯。池非是海故云始異。入海即池之水故云終同。同異先後即始差別終無差也。二出喻一佛智地出十地山故。雲無差之差。上二下結前生後。三海則因果交徹。四珠雖一證智不礙分十。

疏。又初喻前後體別下。第二約前後論非一異則十地相望以為前後。

疏。初一即是圓家漸者下。第三結歸圓融。此言自天台生。而小不同。彼處漸圓是漸教家圓。今亦圓教行布之極耳。圓圓亦與彼不同。乃是初後圓融名圓圓。非圓教圓滿名圓圓也。是知上取相顯。前二喻教後二喻證。理實四喻一一之中。皆有教證。如珠喻體即證治穿等教。池初四河即是於教入海為證。故約非一皆是教道。約非異義皆是證道。又非一非異二義不同。即是教道互融為證。勿滯語言。

疏。上來所解下。第四結示本意。言上來解者。唯除四喻。喻四功德餘皆疏意。故云在論雖無。

疏。今初修行德中下釋文。然論但云是中修功德者。依本願力修行以四攝法作利益行。自善增長及得菩提自利益行。應知。次論牒經帖義文意可知疏第二總以喻顯中。然此十山與俱舍論多同小異。彼偈云。蘇迷盧處中。次踰健達羅伊沙陀羅山揭地洛迦山蘇達梨舍那頞濕縛羯拏毘那怛迦山尼民達羅山。於大洲等外有鐵輪圍山。前七金所成蘇迷盧四寶。釋於梵名如昇須彌山頂品。然須彌處中。次七金繞輪圍。第九今有十山為次。又別為順十地所出異故。一雪二香。俱舍九中所無。三鞞陀梨陀梨亦云馱羅。下偈復雲毘陀。則正當第三伊沙陀羅。此雲持軸。與種種持義亦大同。四神仙應是第五蘇迷梨舍那。此雲善見以仙居故。五由乾陀羅。即第二持雙。六馬耳全同第六頞濕縛羯拏。七尼民陀羅全同第八。彼卻無翻。但約形名為魚嘴。八斫羯羅同彼第九。九計都末底義同揭地落迦。彼亦無翻。但說其相故。論經名眾相山。十蘇迷盧全同第一。既加香雪應除象鼻。三藏楚夏既各不同。言詞輕重難為剋定。

疏。第三法喻對顯中二。先明山體。後若語下辨其所有。於中二。一直辨所有以況於法。二論以義揀。今初文並可知。但計都山並大力修羅處者。准經論說。修羅總有五種住處。一在地上。一最居下。最居下者。在於海底。即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其力最大統領無量修羅眷屬。次上二萬一千由旬有阿修羅王。名曰勇健威勢次劣。亦統無量修羅眷屬。次上二萬一千由旬有修羅王。名曰花鬘威勢轉弱。亦統無量修羅眷屬。次上二萬一千由旬有修羅王。名曰羅睺勢力最劣。亦統無量修羅眷屬。今此所說應是彼王。最居上者。

疏。論雲前三下。第二論以義揀。於中二。先舉論釋喻。後論但顯喻下疏義釋。今其四地道品即第一治貧窮。五地即第二治死。七地即第三治儉。八地即第四治不調伏。九地即第五治惡業。十地即第六治修羅。並可知。疏二互相顯者。前意但因依果。今則互依於中有四。一正明互顯。二論雲下義引海喻證。三前言依地下會違。四又地則但依下揀二別相。相別有三。一但依兼入別。二又山在海下顯非即離別。三又山出海下等不等別。疏合中總雲下疏文分四。一順釋不奪。二若奪下反以成立。三喻中下會通法喻。成俱不奪。以喻中雲得大海名不可移奪。明約果也。法合則雲名菩薩行不可移奪。故知約因。四故論下別引論證成。由經影略故論雙明。然論具雲難度能度大果功德者。因果相順故十地如大海難度能度。得大菩提果故。今以言揀之故論易了。然上說有三種地。一修地。二成地。三法地。今明相正順在後二度即到也。疏以深廣故者六深七廣餘可知。然涅槃三十三明海有八德。一者漸漸轉深。二者深難得底。三者同一咸味。四者潮不過限。五者有種種寶藏。六者大身眾生所居。七者不宿死尸。八者一切萬流大雨投之不增不減。釋曰。彼經通喻佛法廣有合相。今喻次第喻於十地。故加至十不同彼次。疏第四寶珠喻中合於十寶者。八輩為八緣覺果行為二。總成為十。緣覺根利不數入觀故。無多果依學無學。但分為二。無利生用者。合不能出寶。下引論出故取者。正證出寶兼出海義。疏一出功德。論具雲一出功德選擇而取以善觀故。疏已折開解釋。大文第九利益分。供養功德者。非謂供養能生功德。顯此法勝能令供養。是地功德上生信亦然。疏然聞有二義下。疏文分二。先正釋順明不取聞相。即涅槃經云。若有聞經。不作聞相。不作說相。不作句相不作字相。如是一切乃為聞經。釋曰。此稱理而聞如前已引。從初後圓融。即此經意。言等佛者此經說佛智慧觀境。今能正聞如彼真觀故云等佛。疏聞已等佛下通妨。先妨。後若更下答。亦由一多無障礙故。

疏。第二動地者。然准論經云一動。二踴。三上去。四起。五下去。六吼。遠公釋雲。上去是令人覺。下去謂振下。如世虛物振撼。餘如華藏品。餘文可知。

十定品第二十七

疏。謂前明普門中所具差別正位等者。此中意有三節。初第二會為所依普門。次四會即普門差別。此會即會別歸普。初即根本。次即依本起末。後即會末歸本故言重會普光。意在斯矣。言等妙二位全同如來普光明智者。結成人普所以。以此會說等妙二覺二覺全同普光明智。即是會歸之義。問等覺同妙覺於理可然。妙覺之外何有如來普光明智。為所同耶。答說等覺說妙覺即是約位。普光明智不屬因果該通因果。其由自覺聖智超絕因果故。七卷楞伽妙覺位外。更立自覺聖智之位。亦猶佛性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以因取之是因佛性。以果取之是果佛性。然則佛性非因非果。普光明智亦復如是。體絕因果為因果依。果方究竟故云如來普光明智。

疏。二約次第等者。疏文分二第一正明次第。二以極果下釋妨。於中二難。一釋重會。二通躡跡之難。今初謂有難言。若次第明位何以重會普光故。為此通。後謂前依本不動下。顯其所以。何以極果由於始信。信依本智而起。今不離本智故。斯則以因成果。攝果酬因。然因有二種。一約本有恆沙性德。信解行願等無不具故。二約修起。謂依本信德而起信心。依本解德而起解心。如起信雲。以知法性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等故。一一修起皆帶本有俱來至果。無間道中一時頓圓。解脫道中因果交徹。名為得果。果亦有二。一者本有菩提涅槃。一切佛法本覺具故。二者修起今證菩提始覺悟故。始覺同本無復始本之異名究竟覺則二果無礙。然二因本從本覺體上起來。則二因與本覺無礙。始覺既同本覺。則二果全同於二因則二因與果交徹故。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故今重會普光。表斯玄趣。問若此交徹即是圓融。何名次第。答雖帶本有起因。因亦次第。先因後果。得果雖該於因亦成次第故。得果後方說融前。前圓融中若因若果並是普光明智差別之德。別常依普不相捨離。說有前後成在一時故不同也。

疏。後出現因果下。二通躡跡之難。謂有難雲。極果由於始信。重會普光極果之後何得更有平等因果。故為此通。明此因果皆屬極果。故不違理。疏品以普賢三昧無礙自在無邊大用。而為宗趣者。不同前文宗趣。別說者有二義故。一者例前。令物證入為趣二者令諸菩薩亦得無礙自在無邊大用。而為其趣。則此疏文通宗通趣。疏正釋文下文分二。先總科因果。後別顯因門。前中亦二。先正科。後然六品之因下解妨難。此有二難。今初正通重會之難。謂有難雲。若約差別因果者。因因不同。因與果異。如何等覺之因與妙覺果。同會而說。故今答雲。若約差別不合同會。有圓融義所以得同。故云若約圓融等同果相故。疏果是對因下。二有難雲。若爾因是圓融可同果會。果是差別之果何得同因會。耶。故今答雲。只緣是差別果對因說果。是相待之果劣故同因之會又復難雲。對因之果劣故同因之會。平等因果因果俱勝何同此會。故今通雲。平等因果由差別成。若無差別平等無依故須同會。

疏。今初此因下。第二唯顯因門。但釋六品。疏文分三。初總彰大旨。二引教成立。三決斷有無。今初以諸古德不立等覺。故桉定有。疏是以諸教下。二引教成立。雖有開合疏意扶開。故下結雲有等覺明矣。引二經一論文有二節。二經一開一合。一論具於開合。說六種性及六堅六忍等者。即彼經第一品。當第三賢聖覺觀品。經云。佛子六種性者。是一切菩薩功德瓔珞莊嚴。菩薩二種法身。菩薩所有百萬阿僧祇功德行瓔珞。若一切菩薩不入瓔珞功德門得入正位者。無有是處。佛子六種性者。所謂習種性性種性道種性聖種性等覺性妙覺性。釋曰。一習種性即十住。二性種性即十行。三道種性即十迴向。四聖種性即十地。五六可知。復名六堅者。謂信堅法堅修堅德堅頂堅覺堅。頂堅即等覺。覺堅即妙覺。言六忍者。經云。復名六忍。信忍法忍修忍正忍無垢忍一切智忍。而言等者等取六慧六觀。經云。復名六慧。聞慧思慧修慧無相慧照寂慧寂照慧。經云。復次六觀。住觀行觀向觀地觀無相觀一切種智觀。亦有相承說於六定。瓔珞無文。言六定者。一習定二相定三性定四道慧定五道種慧定六大覺正觀慧定。此五種六皆以第五當於等覺故有明矣。疏論復有文亦立等覺者。即第五十論明百四十不共佛法。約因果位辨差別中雲。若時菩薩坐菩提座。住最後身。於菩薩道菩提資糧極善圓滿。爾時無師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得一剎那名無障礙智三摩地。是其菩薩學道所攝金剛喻定。彼疏雲。此明因滿菩薩位中最後位也。此位亦名等覺菩薩。論從此無間第二剎那。頓得其餘不共佛法。謂如來十力為初。一切種妙智為後。皆極清淨悉得無上彼疏雲。此彰得果。釋曰准此論文。於十地後起金剛喻定一剎那中。名為等覺。第二剎那為妙覺也。故說八義與佛不同。論雲。問一切安住到究竟地。菩薩智等如來智等。云何應知。此二差別。彼疏雲此初問也。論雲。如明眼人隔於輕縠觀眾色像。一切安住到究竟地。菩薩妙智於一切境。當知亦爾。如明眼人無所障隔覩眾色像。如來妙智於一切法。當知亦爾。二如畫事業圓布眾彩。唯後妙色未淨修治(云云)如畫事業圓布眾彩最後妙色已淨修治。三如明眼人於微暗中覩見眾色。如明眼人離一切暗覩見眾色。四如明眼人遠覩眾色。如明眼人近覩眾色。五如輕翳眼觀視眾色。如極淨眼觀視眾色。六如處胎身(云云)。如出胎身。七如阿羅漢夢中心行。如阿羅漢後覺時心。八如昧智體如明智體。釋曰。其云云下。皆前配菩薩後配如來。唯第六喻改妙智字為一身字。第七喻改智為心。八改燈為智體。餘五皆如初句。彼疏釋雲。初之五喻約二智用以辨差別。第八一喻約二智體以明差別。第六七喻如次身心以辨差別。觀前五喻義通生法二智用故。等覺之位第八識有漏故身亦然。義同處胎。即五八識有漏虛妄義同在夢。論曰。是故當知一切安住到究竟地。諸菩薩眾與諸如來妙智身心有八差別。又瑜伽論菩薩地。更有一文。言劣無漏者。唯識第十釋轉依中名所棄捨。謂劣無漏種。即第十地中所生現行。金剛道中方能捨故言未捨。白淨無記者。即異熟識第八地中捨賴耶名。第十地中猶名異熟識。至如來位方捨異熟名無垢識。三由未捨有漏善法者。即與二障種俱。其二障種是所斷捨。

疏。今經欲顯開合無礙下。第三決斷有無。言故存其義者。即六堅固法已是有文有義定矣。下第十三昧廣說等覺之相。雲此菩薩住此三昧得十種法。同去來今一切諸佛。何等為十。所謂得諸相好同於諸佛等。普眼問雲。若此菩薩得如來法同諸如來法。何故不名佛。何故不名十力。何故不名一切智等。亦有十句。普賢具答雲。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已能修習去來今世一切菩薩種種行願。入智境界則名為佛。於如來所修菩薩行無有休息。說名菩薩。如來諸力皆悉已入。則名十力。雖成十力行普賢行無有休息。說名菩薩。知一切法而能演說。名一切智。雖能演說一切諸法。於一一法善巧思惟。未嘗止息說名菩薩。知一切法無有二相。是則說名悟一切法。於二不二一切諸法差別之道。善巧觀察展轉增勝無有休息。說名菩薩等。下引伊羅缽那象王。為供帝釋化身上天。或捨象身現作天身。無能分別是像是天。象之與天更互相似。此等覺義豈不昭然。更有餘文。恐繁不引。疏二十一種功德要尋昇兜率品。自當曉之。然此段文。亦是古德所不能知。今以攝佛功德釋之。有如符契智者當曉。

疏。所以此中特名入剎那際者有三。一總徵說意。前後嘆德皆無此故。二為顯下正酬所問。三菩薩地盡下釋剎那際。然有二釋。今初以本業起信參而釋之。菩薩地盡是起信文。義通二處。言唯有果累無常者。即本業下卷經云。菩薩爾時住大寂門中。登大山台入百千三昧證佛儀用。唯有果累無常生滅二心心心無為行過十地。解與佛同坐佛坐處等。釋曰果累無常生滅者。未轉依位變易生死。名為果累體。是無常有生滅也。言生相未寂者。即起信意業相未亡也。猶名識藏者。亦起信意未顯現法身故。上辨等覺尚有剎那。未至其際。從若以無間下釋成際義。剎那盡處名之為際。故云即無剎那。亦起信文前已曾引。若入此下釋諸佛三昧。亦起信文。應有問言。上云菩薩地盡是等覺者。何名諸佛三昧。故引此文。成諸佛義。

疏。亦顯前來差別下是第二義。上約合前後無際。今明後際不離初際。是窮生死之本際。第四本分初十句明上等佛果者。亦是等覺之義顯矣。然一品始末等佛義多。初定文易可知。第二定明重現無盡喻。菩薩帝網身土者。古德立帝網義。經有帝網之名而無廣說之處。以昔未有此品經文。故此一段文誠可證也。疏於諸世界下釋其所以者。釋上不壞不住之所以也。此句標從由定無分別而不壞相下。正釋所以。先釋兩對經文。前對約定後對約慧。定慧之中皆權實無礙。而動靜相即。上句釋於諸世界無所分別。亦不壞於世界之相。次句慧觀一相而不壞諸。即釋經觀一切法一相無相亦不壞於諸法自性。

疏。既事理雙游下。結成釋上定無分別慧觀一相故不住也。定不壞相。慧不壞諸故不壞也。又二句中不壞即不壞相。二句中無分別觀一相故。即不壞性。二句中不壞諸相故不住理。二句中無分別觀一相故。不住事故。由雙游得不壞不住。

疏。若不壞不住下。釋經住真如性恆不捨離。不壞性相故住真如。以真如即事而真故。由所無住故住真如。以諸法本無住故。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故。大品雲。若住一切法。不住般若波羅蜜。不住一切法則住般若波羅蜜。又云。若住一切法不住一切法。若不住一切法。則住一切法。故上經云。一切法無住。定處不可得。諸佛住於此。畢竟不動搖。善知識雲。無住住者則住真如。即其事也。

疏。既即事不舍下。結成喻中重現無盡之義。謂由住即事真如如融於事。事便如理理既無所不在。身即理故亦無所不遍。真如無所不包。故即如之身亦含一切。故云如無不在。故同真如內外互入。

疏。以得幻智同於佛故者。經文有三。一明得智。二如諸下舉所同。三菩薩下明能同。初有十句。一總得難思。二到究竟岸。三見如幻際。四以斯知如幻之智等能入世幻。五用上幻數思諸幻法。六不違幻數則不礙幻存。七盡於幻智則不礙幻亡。八存亡無礙故。鑒達三際皆不異幻。九得斯決定。則橫盡幻邊減數十也第五定歌羅邏者。此雲薄酪者。梵語唐云俱是古義。新雲羯剌藍。此雲雜穢。第八定是知菩薩之定常入常起者。結成難思。若以定門觀則常入定。以用門觀則常出定。實則動寂必俱故。常雙入出矣。然動靜唯物。據其體極動靜斯亡。故常無入超。又入即起故無入。起即入故無起。若然何以經云麁細入起等。故下釋雲為顯自在故。寄諸境界交絡而明。若云一入多起即雲自在。若云無入無起何名自在。常入常起自在之相亦然。廣如賢首品辨。

疏。約理事相望則無差別為細等者。由標雲喻麁細大小二對。及經合中雲無差別中入定差別法中起等。故為此釋。於中先釋麁細。後釋大小。前中有二意。取義雖異麁細是同。前則理細事麁。後則總麁別細。別於一一事中而入理故。則後對唯約理說。

疏。無差別則大周法界。下釋上大小一對。亦有二意。初一事理對明大小。若唯約事下。唯就事明大小可知。第九定謂於毛孔中入眼等定。顯互用自在者。然常途所明互用者。但眼處能作耳處等事。耳處能作眼鼻事等。故六根互用。今約十八界明。則有數重之互。一諸根互。二分圓互。毛孔身根中互能入眼等定故。三一多互。謂一根頓作多根事故。四根境互。謂根入境定如賢首品說。以此雲法界必該十八界故。五復有一根入多境。一境入多根。六復有以六識對境以明互入等也。第十定二智通權實等者。此有十一句。但指二三四七四句釋之。故云餘七可知。

疏。初三句始觀者。以妙悟皆滿是佛。今就等覺故云觀順。據觀據順故名菩薩。據三句見即名為佛耳。皆等覺之義。

疏。即於所知一向無障轉功德者。即攝論無著立名。然有二義下釋初義。即無性釋無著義。後意乃是佛地論親光所釋。疏家順經但取親光所解消文。

疏。過前十地故云窮十方際者。十地華雲量等百萬三千大千世界故。今盡十方。知是過也。上十信及十地蓮華。亦不言葉數。今葉等皆不可說。明是等覺之依報也。

疏。謂此真如下釋文。先釋無邊故。經云無相者。無有無等相故。即無有無二邊之義。言不可說法即離言真如者。真如有二。一安立真如。謂真實如常寄言顯故。二離言真如。故起信雲。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境界差別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易。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無有相。謂言說之極因言遣言。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真如。釋曰。此即離言真如意也。次下論文雲。復次真如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何者為二。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實體無漏性功德故。釋曰。上即依言真如也。法華雲。知法常無性。此義玄中已引。今是義引。若具雲。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無去無來重顯真如。即是中道者。中道非唯非有非無非斷非常等。皆中道義。

疏。世界性空故無體下。釋經有體性無體性世界門。文有三釋。一雙約事理明。謂緣生故有無性故空。即法性宗一義。亦無相宗義。二雲。又法性土故有體者。亦約性相而含二宗之義。若就法性宗釋。性上取空義相上取有義。今性上取有義相上取空義。謂緣生故空義。若共二宗釋者。法性有體是法相宗義。事土無體是法性宗義。然可會通故。今通用三。又淨剎順理下。唯就相土以明有體無體之義。淨順於理是事淨。順上法性土。染剎妄成即從緣無性義。又第二義亦順瓔珞仁王。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三賢十聖忍中行唯佛一人能盡源。亦順涅槃空者。所謂生死不空者。謂大涅槃餘義如前後說也。其一品內更有文義。皆前後已有故不委示。

疏。近則逆結上來進德之文者。前經從於諸法智但應安住不應稱量下。是進德文。今有十一。如是初一後一即是總意。初句明前皆普賢行。末後明前皆為攝生。中間九句攝前進德即為九段。一如是圓滿菩薩境界。即前經云應為請問如來佛法下三句。以三句中初一上求佛道法。二下化眾生皆是菩薩之境界故。二如是通達出離之道。即前應觀諸法。一切如幻下三句。如幻如聲皆無體性是出離法故。三如是受持三世一切佛法。即前應知諸佛願力下三句。四如是觀察一切智門。即前應常安住平等法界下三句。五如是思惟不變易法。即前應不分別佛下二句。六如是明潔增上志樂。即前應當明解世間所作下八句。八句皆增上志樂故。七如是信解一切如來。即前於一切佛深生信解下三句。八如是了知佛廣大力。即前於廣界中拔出眾生下至成就諸度四句。九如是決定心無所礙。即前所謂親近一切智下四句。末句如是總結攝生已如前釋。對前諸段類取耳。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七十三

 

上篇: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下篇:大華嚴經略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

正法念處經

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

【註音版】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龍藏本)...

勝鬘寶窟

凋勝鬘寶窟敘 原夫。所謂一乘之大車者。則是法王之寶...

佛說阿彌陀經疏

佛說阿彌陀經疏 唐海東新羅國沙門元曉述 將釋此經,三...

觀音義疏

觀音義疏卷上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此文既別...

彌勒上生經宗要

彌勒上生經宗要 釋元曉撰 將說此經。十門分別。初述大...

佛說諸法本經

佛說諸法本經(出《中阿含》別翻)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佛說無上依經

佛說無上依經卷上 梁天竺三藏真諦譯 校量功德品第一...

【註音版】佛說逝童子經

佛說逝童子經...

原人論

原人論序 終南山草堂寺沙門宗密述 萬靈蠢蠢皆有其本,...

淨土證心集

淨土證心集卷上 傳天台古和 卍蓮 述 淨土緣起 佛之...

【註音版】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天台智者大師禪門口訣

天台智者大師禪門口訣 師言安般守意。當知色心相因而...

佛說大乘善見變化文殊師利問法經

佛說大乘善見變化文殊師利問法經 西天中印度,惹爛馱...

祭灶儀規

《平興寺佛事儀軌》祭灶儀規 1、淨水讚 楊枝淨水 遍灑...

【佛教詞典】異熟識

(術語)阿賴耶識之異名。三能變中之第一異名。...

【佛教詞典】六難

(名數)一遇佛世難,二聞正法難,三生善心難,四生中...

大安法師:修行的高低是看德行

修行的高低看德行,不在於外在的東西,無論是哪畢業的...

實法為安住,權法為調伏

這感受是怎麼回事? 業感原無意,苦樂隨因異。 快樂跟...

發願懺悔迴向,這三步每天都得做

為什麼我們要經過學呢?不學你怎麼知道?你不知道,人...

擁有感恩的心

人生於天地之間,戴天地之大恩,時時保有一顆感恩的心...

持名念佛有三大殊勝方便

我佛所說無量行門,皆是隨機方便利益一切眾生。而求其...

淨宗十三祖-印光大師

1.生平 印光大師(公元18611940年),諱聖量,別號常慚愧...

沒有這兩大特性就不叫財富

佛說,貪心之人永不富有,永遠貧窮。我說,心貧窮是永...

賴吒和羅聖者的故事

有一次,釋迦世尊帶著五百個比丘弟子,從拘留國游化到...

淨界法師:八識規矩頌

前面的《百法明門論》,它是廣泛地探討一切法的別相跟...

一位80後大學生如何成為素食者

世間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慘者殺傷。 蓮池大師 經過長時...

念佛可以懺除我們的三障

宿障就是煩惱障、業障、報障這三障,障礙著我們讓我們...

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

萬事萬物各有因緣,互相資助,一體不能分開;因緣又是...

【視頻】《大般涅槃經》平興寺僧眾唱誦

《大般涅槃經》平興寺僧眾唱誦

【視頻】《心經》念佛靜心曲

《心經》念佛靜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