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慳與捨

2011/05/04  大字體  護眼色

從前,有兩個兄弟,父母早亡,家產富饒,以不能孝養雙親為憾!

隨著時間的遷流,兄弟二人的意志興趣大為差異。哥哥好道義,弟弟愛家財,好道義的時常施捨,所以家財日漸損減;而愛財的,施展手腕,作種種經營,所以家財與日俱增。因此,弟弟對哥哥的作風常感不滿,一日竟忍不住教訓哥哥說道:

「我們不幸父母早亡,父母遺留下的財產給我們,我們做兒子的應該體念父母的慈心,而要加緊努力經營,保持和增加原有的財產,以慰父母在天之靈,這才是為子之道。而你現在不然,一天到晚跟隨好些沙門,聽受佛經,難道他們會給你衣食錢財嗎?你的家一天比一天貧困,財物一天比一天減少,不但對不起已亡的父母,而且還要被鄰人恥笑!」

「弟弟!你說的話我都理解,這只是世俗的淺見。你認為保持發揚父母的產業,就是對父母的盡孝,我卻不以為然。這只不過你自己得到更多的享受而已,死亡的父母能得到什麼利益呢?我卻嚴持五成,勤行十善,供養三寶,並以大道濟親,使其魂神得離苦道而生善趣。漸漸進而得證永恆的解脫,這才是真實的孝道。

「因此,道與俗是相反的,在道的方面認為快樂珍貴的,在俗的方面卻認為討厭鄙賤。你現在的快樂是苦惱的根本,我不願追求虛幻的快樂,智慧的人所要求的快樂是永恆的,真實的。」

弟弟聽了哥哥的話,覺得自己理窮辭盡,無話回答,然而心中卻不服氣,含怒的低著頭。哥哥知道他一時難悟,便把自己求道的心志說出來。

弟弟知道哥哥向道之心堅決後,默默含恨地離開了。

不久,哥哥為專心求道,便捨棄家庭,披衣持缽做了沙門,日夜精進修禪,一言一思都很謹慎,後來,成就了阿羅漢果。

弟弟聽了這個消息,不但不歡喜,而且更加惱怒。他一天到晚為家業忙得頭昏腦脹,對人生解脫之道毫不注意,結果萬貫家財也延長不了有限的生命。真是萬般帶不去,惟有業隨身。他因為在生時過分的貪慾,而墮落轉生為牛。

長得身肥力大的牛,遂被商人買去拉鹽。長途的跋涉,不休息的勞苦,身瘦力消了,上坡時氣喘噓噓,仍被鞭打著,真是慘不忍睹。這時,他的哥哥恰巧路過此地,以道眼觀牛,知道是他的弟弟轉生的,於是開導他道:

「弟弟!你一生勞苦所得的許多家財產業,如今到了哪裡去了?你素來以大道不能增益衣食為無用,以錢財可以滿足慾望為至寶。如今大道竟使我解脫輪迴,成就聖果,而你以為至寶的錢財,何以不能救你脫離中身而生善趣呢?

說罷,運用神通力使牛認識他本來的生命,牛知後雖不能言,而哀痛悲泣,心知過去為人多行不善,慳貪嫉妒,不信佛法,輕慢聖眾,不聽哥哥善言,以致今日墮落為牛,懊悔不及。

哥哥知道弟弟心中已發了懺悔自責之念,即向牛主要求買了這頭牛,並把和牛的關係告訴他,牛主聽了毛骨悚然,無代價地把牛送給他。他就牽著牛到寺中去放生,並替它皈依三寶,教它念佛。不久,牛死了生到忉利天做天人。

後來,牛主想到因果的生死輪迴,也捨棄一切,專心去學道,果然滿他所願,成就了脫離煩惱的聖果。

把錢財努力集於一身,那錢財並不是屬於自己的;把錢財運用於福利社會有益於眾生身上,那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有其因,必有其果,這有一定的道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米拉日巴尊者最後的囑託:不要做表面的功德

米拉日巴在圓寂前跟弟子說:又有某些只有少量福德的學...

純金的羅漢

從前有一位農夫,原本過著安貧樂道的生活,天天拿著鋤...

如何平衡生存與金錢的關係呢

問: 師父,都說追求金錢就是慾望,但世間的生存我們...

國王攜妻捨身為奴

過去有一位國王名薩和檀,即施一切義,只要他人有所求...

能夠遠離財色,就超脫了世間種種苦果

經文:若有斷者,名菩薩行,名真持戒,名為賢士,名佛...

微小的供養,便能獲得巨大的果報

僧如大地,能長養一切善法功德。 《雜譬喻經》中記載:...

一把石頭換來每一生的富貴

舍衛國中有位富翁,他的夫人為他產下了一個胖嘟嘟的男...

布施是助成佛之勝緣

布施有甚深的功德,是助成成佛之勝緣;布施的功德隨著...

他依止慧遠大師修行,一生三次見佛

劉遺民(352410),名程之,字仲思,彭城(今江蘇徐州...

生命的脊樑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丁·加德納,原來是位醫生。他竭力...

「敗將」言勇

上天偶爾也會眷顧需要機會的人。 吊橋上立了一個牌子...

《印公畫傳》紀念印光大師往生八十週年

公元1861年清咸豐十一年農曆十二月十二日辰時,大師生...

走出憂鬱與痛苦的四個步驟

據說,過去有一位高僧在學法的時候曾經向他的師父請教...

如何判斷修行有沒有進步

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上說: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

堅定心志,安於靜境

佛陀住世時,有位發心修行的人看到佛陀的僧團裡,每位...

天意與人為

簡單的區分:天意是前世的因,人為是今生的努力。 前...

以前的秤為什麼1斤是16兩呢

文財神范蠡 :16兩秤的發明者 我們小時候,家裡用的是1...

刺激消費不如鼓勵耕讀傳家

現代的經濟學家很多觀點都是有問題的,凱恩斯說以消費...

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之修行篇》

小人專希望人給,給過就忘 君子不輕受人恩,受則必報...

超度的含義

佛教中的超度是指為救度亡靈,使其超脫苦難,請僧尼為...

【推薦】念佛法門的專修與雜修

我們看蕅益大師的傳記剛好是第十九願的印證,你看蕅益...

說一丈不如行一寸

人有二耳、二眼、一口、雙手、雙腳,此中道理:是要人...

【佛教詞典】底彥多

(術語)又作丁岸哆Ti?anta,即Tin+anta,梵語文法二...

【佛教詞典】鑒真

(人名)俗姓淳于氏,唐揚州江陽縣人,年十四,就智滿...

【視頻】平興寺2014年除夕辭年禮祖晚課

平興寺2014年除夕辭年禮祖晚課

【視頻】慧律法師《臨終備覽》

慧律法師《臨終備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