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三十一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三十一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初來意等者。疏文有二。先標。後通。謂下釋。通中二。一分來意直盡第七會來。二生解因中。下唯明下三品來意。於中二意。一依古德信住合明。二又正答十信下。即疏意別明唯答十信。以第二會。初十問之中脫十信問故。今三品答之不答住也。然賢首意。始教別開信位。如梁攝論雲。如須陀洹見道前四位。謂燸頂忍世第一。菩薩道前四位亦爾。謂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又彼論及佛性論。皆云地前修四種行。謂十信修信樂大乘行。十解修般若行。十行修三昧行。十迴向修大悲行。如其次第即是四位故。又為除四類障正使故。即此四位。謂初除闡提不信障。二除外道我執障。三除聲聞畏苦障。四除獨覺捨大悲障。又信成淨德因種。解成我德因種。行成樂德因種。迴向成常德因種。又仁王經寄四輪王。謂鐵銅銀金。以上教義。故知十信亦成位也。若終教。十信但是十住。方便自無別位。謂仁王釋三賢雲十信十止十堅心。十信即住故。今疏不論成位不成位。皆以三品別答信問。別一會答合有問故。已如前說。疏二釋名疏文二。先得名。後雖諸下釋名。前中先總釋。後然問有二下別釋。於中三一。約論通。二分賓主。三約法理。今初問即是難。明即是答。今對彼難問故答稱明。此明局在答者。而有二義。一顯理為明。此明屬自。二明亦已下。破闇為明。此約答他。令他明故。疏又長行下。第二約賓主問。唯屬問明通問答。言使答者亡言者。如緣起甚深中問雲。心性是一何以種種。若云緣令種種。何以復不相知逆遮其救使其亡言。言使答者易釋者。謂問意言。既是一性何以種種。欲言種種復不相知故。答意雲。由不相知能成種種。種種無性即不相知故不乖一性。即答者易釋也。疏又明即法明下。第三約法理釋。亦是約教義說。謂問即是教。釋有往覆。故明即法。明是義所攝。謂十甚深為十種法明。就此法明。又約心境。法即是境。明即是心。以智慧明照二諦法。故云法明。第四釋文。疏前中以十菩薩各主一門下。疏文有三。初約十甚深。次示別理。後正釋文。前中二。先列十名。然此十甚深。即遷禪師所立。今古同遵。後此十甚深下。明次第。言緣起深理總該諸法者。若染若淨。染淨交徹無不攝。故攝論中雲。菩薩初學應先觀諸法如實因緣。以成正信及正解故。

疏。又此十種下。第二示別理。於中有二。一配十信。二配信德。前中亦二。先正配釋。然十信心。謂一信。二進。三念。四定。五慧。六不退。七戒。八護法。九願。十迴向。配文可知。後以是圓融下。通妨難。謂有難雲。信進等相釋處易知。今十甚深文義兼廣。何得而是十信等耶。故為此答。疏又亦攝十信之德者。信有十德。一親近善友。二供養諸佛。三修習善根。四志求勝法。五心常柔和。六遭苦能忍。七慈悲深厚。八身心平等。九愛樂大乘。十求佛智慧。配十甚深者。一則正教甚深。近佛善友聞教法故。二即福田甚深。三即業果甚深。四即緣起甚深五即正行。六即助道。七即教化。八即一道。九即說法。十即佛境。通說佛智為所信故。既有多含故文義兼廣。疏且為十甚深下。第三釋文。疏妙慧通於眾行者。文殊為妙慧。九首為眾行。各主一門故。而問為能成。答為所成。故妙慧眾行互為能所。疏。此二不二。成信中之觀解者。融上二也。謂行與法不二。了法成行。行契法故。又衍法師云。一人問多。表一中解無量故。多人問一。表無量中解一故。又文殊是主。餘九是伴故。文殊是總。餘九是別。不是全要故略不出。

疏。二顯深理者。

疏。文分二。先正明令始涉者便悟心性超乎大方。故云始終皆實。故起信論雲下。第二引證。於中四。初至應說。是論初標文。二從所言法者謂眾生心即立義分。又論雲。次說立義分。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一者法。二者義。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即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是摩訶衍體故。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釋曰。法通軌持。亦能顯下義。故稱為法。該於染淨大位在因。故言謂眾生心。為染淨依。故攝世出世。何以故下。出攝所以。以有三大故。三大即義大位在果。今取通為緣起之本。故但引法以證真心隨緣。三從依一心法有真如門及生滅門即義引解釋分顯示正義中文。以釋前法。論雲。顯示正義者。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盡。是義云何。以是二門不相離故。心真如門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等。次下釋心生滅雲。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等。廣如彼釋。今以真如證心性一。隨緣生滅而成種種。為此深理故。四從彼論依此生淨信故。即結示為實。馬鳴依此造論。令物生信何不信耶。疏二述問意。於中三。初正釋前難二設彼救下釋。業不知下。經文先出伏難。後為遮此救下。舉經通釋。三既離真性各無自立下。結成本難。於中二。先出所以。後方正結。今初。言各無自立者。起信雲。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故。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

疏。心性既一下。二正結。先以本難末。後事法既多下。以末難本。故初結雲本末相違。此結有四。一本末相違約能所生。二事理直語體性。三一異唯語其相。然一有事有理。今是理一。四真妄唯語其體。然真亦通事。如佛真智等。今亦約理為真。以含義不同。故有四結。大同小異。

疏。三揀定所問者。意雲。此是假名法相師問。欲顯法性義。非是法性師問。顯法相義。故云揀定。於中三。一正揀。二遮救。三結成。

疏。亦不可言下。二遮救也。即法相師救。此法性師難法相義。心性是一者。八識心王同是心故名為性一。破雲生於種種即眼耳鼻舌等故非相違。亦非第八下。遮其轉救。救雲。若八識非一。第八賴耶此是一義故。今破雲。汝第八正是一所熏心體。含多種子熏一成種種。亦非相違。心性之言下。以理正折第八。但是心相生滅非唯識性。答中既雲法性示生。不言第八。無生示生明是真如隨緣義耳。

疏。文殊下。三結成也。

疏。四會相違者。此門躡前而起。謂若依上如來藏隨緣成立。則違瑜伽等文。故今會之。先敘所違。玄談已釋後答。瑜伽等下。後為會通。於中亦二。先會法相宗意。後楞伽密嚴下。申法性宗意。於中三。初正釋。二引證。三結成。疏故密嚴下。第二引證。總引二經三論以成此義。初引密嚴自有二文。俱是第三卷阿賴耶微密品末兩頌。相續中間有釋。故著又言。此前更有一偈云。如來清淨藏亦名無垢智。常住始終離四句言說。次即雲佛說如來藏等。彼疏釋雲。上半定賴耶體。謂是如來藏與妄染合。名阿賴耶。更無別體。此是實教所說故引佛說。下半明會權教。謂彼守權教者。不能了如來藏作賴耶者。當知彼是惡慧之人。此是訶守權之人令歸實說。次頌即如來清淨藏等。彼疏釋雲。此頌釋成前義上半法說。牒舉二位下。約喻釋成。謂如以金作於指環。環相虛無金體露現。故云無差別。如來藏作賴耶。賴耶相虛藏性理現。故云即是也。亦可眾生迷故成阿賴耶。如來悟故成如來藏。體無有二故云無差。

疏。楞伽中真識現識如泥團等者。若具彼文亦復如是下云。大慧若泥團微塵異者非彼所成。而實彼成是故不異。若不異者。泥團微塵應無差別。如是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藏識非因。若不異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而自真相實不可滅。是故非自真相滅。但業相滅耳。賢首解雲。此中真相是如來藏。轉識是七識。藏識是梨耶。此解甚當。但喻有二法。謂泥團微塵。而合有三意少難見。此即第一經初先明識三相。次明三識。初雲諸識有三種相。謂轉相業相真相。釋曰。此三種相通於八識。謂起心名轉。八俱起故。皆有生滅故名轉相。動則是業。如三細中初業相故。八識皆動盡名業相。八之真性盡名真相。是故經云諸識有三種相。則知三相通八識矣。次經辨三識雲。大慧略說有三種識。廣說有八種相。何等為三。謂真識現識分別事識。釋曰。約不與妄合如來藏心為真識。現即第八。故下經云。譬如明鏡現眾色像。現識處現亦復如是明是第八。餘七皆名分別事識。是則三識別為三類。現唯第八。分別唯前七。真相約佛是八出纏。約凡在第八中亦兼在餘七。然泥團經文。含前二段。意明三識。而參三相之名。轉識即轉相之名。意是分別事識故。唯識中名七轉識。藏識即是現識。此則可知真相即是真識。上二取識類別故牒識名。真相但取通八識之真。故牒相名。上經文言若異者藏識非因者。謂三若異藏識。即應不同真相及轉識為因。既以轉識熏故。真識隨緣而成藏識則知不異。非以藏識為二識因思之。故下重桉定雲非自真相滅但業相滅。斯則三事備矣。謂喻中有三。一塵。二水。三泥。以水和塵泥團方立。以業熏真相。藏識便生業。以合水但水滅而塵在故。業亡而真存。經云若自真相滅者藏識則滅者。反顯藏識以真妄和合而成。但其妄滅而真體不無。故下以水喻如來藏。波喻七識。合成動。海即為藏識。但波相滅。濕性不壞即斯義也。不異之義易知。言皆此義者。皆是如來藏隨緣成識義也。然雲自真相者。十卷但云自相。曉公釋雲。本覺之心不藉妄緣。性自神解名自真相。約不一義說。又隨無明風作生滅時。神解之性與本不異。亦名自真相。是依不異義說。疏又彼經云。如來藏識。為無始惡習所熏。名為識藏者。上辨與七和合為藏識。今明無始無明為因。故論下文中無明為因生三細。境界為緣生六麁。此中正取無明為因生於三細。三細既屬賴耶。已成識藏。即第四經文具雲。大慧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兒變現諸趣。離我我所。不覺彼故三緣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覺。計著作者。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識藏。生無明住地與七識俱。如海浪生常生不斷。離無常生過。離於我論等。疏又入楞伽雲下。前引楞伽與七識俱。次引楞伽為惡習熏。今則雙具故復引之。大意無異。言而與無明七識共俱者。與無明俱即前第二意。與七識俱即第一意。疏又起信論雲下。引於三論。初直引起信。後雙引二論。今初。即二門之中生滅門初。具雲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釋曰。初二句標。所謂不生滅下。辯相。不生滅者。是如來藏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舉體隨緣作生滅心。不相捨離故云和合。非謂別有生滅來與真合。此心所以生滅者。因無明生。此生滅心原從本覺而起。故有二義而無二體。故下論雲。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捨離。乃至廣說。此中動是風相。濕是水相。以水舉體動故。水不離於風相。無動而非濕故。動不離於水相。心亦如是。不生滅心舉體動故心不離生滅相。生滅之相無非真故。生滅不離於心相。如是名為和合。此是不生滅心與生滅合。以是隨緣門故。非是生滅與不生滅合。以此不是向本真如門故。言非一非異者。真如全體動故心與生滅非異。而恆不變真性故與生滅不一。此約三細以為生滅。則第八中已含動靜。若楞伽經云。七識染法為生滅。以如來藏淨法。為不生滅。以此二和合為阿賴耶識。以和合故非一非異者。就麁顯說。然非一非異義廣如十忍品如幻忍明。又如來藏名初品已釋。言不生滅等者。旦公雲。性該始終體非起盡。體遍迷悟性非解惑。故云不生不滅。若不覺知能令生死不斷名生。始覺能滅生死故名為滅。

疏。又如達磨經頌下。雙引二論。於中二。先舉經偈。而雲達磨經頌者。攝論第二釋所知依中雲。此中最初且說所知依即阿賴耶。世尊何處說阿賴耶識名阿賴耶。謂薄伽梵於阿毘達磨大乘經中說。釋曰此乃通指大乘經為對法經耳。文中但舉上半。下半雲。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

疏。攝論等下。第二引二論釋。初即法相宗論等者。等取瑜伽雜集等。彼論釋雲。無始者初際無故。界者因義即種子也。是識因種。謂一切法此唯雜染非是清淨。彼一切法等所依者。能任持故非因性義。所依能依性各異故。若不爾者。界聲已了無假依言。故第三論雲。此中聞熏習為是阿賴耶識自性。為非阿賴耶識自性。下論答雲。此聞熏習隨在一種所依轉處。寄在異熟識中與彼和合俱轉。猶如水乳。然非阿賴耶自性是彼賴耶。對治無分別智種子性故。下二句易了。明知賴耶但是生滅非真性成。

疏。寶性論翻下。即法性宗論。疏中一句但是義。引彼論具足雲。無始時來性。作諸法依止。依性有諸道及證涅槃果。即第四論。彼論釋雲。此偈明何義。無始時來性者。如經說言。諸佛如來依如來藏。說諸眾生無始本際不可得知故。所言性者。如聖者勝鬘經言。世尊。如來說如來藏者。是法界藏。出世間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淨法身藏。自性清淨如來藏故。作諸法依止者。如聖者勝鬘經言。是故如來藏。是依。是持。是住持。是建立等。次論雲依性有諸道者。如聖者勝鬘經言。世尊生死者。依如來藏。世尊。有如來藏故說生死。是名善說故。及證涅槃果者。如聖者勝鬘經言。世尊。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證涅槃。世尊。若無如來藏者。不得厭苦樂求涅槃。不欲涅槃不願涅槃故。此明何義。明如來藏究竟如來法身不差別。真如體相畢竟雲佛性體。於一切時。一切眾生身中。皆無餘盡應知。疏以此等文下。第三雙結二宗。於中先正結。以上諸教皆如來藏為識體故。知心體性即如來藏。此外無法故為深也。又唯識下。引唯識文結同法性。故論雲。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釋曰。既用真如為識實性。明知天親亦用如來藏而成識體。但後釋論之人。唯立不變。故云過歸後輩。況世親造佛性論。廣用勝鬘疏。又妄心之性等者。此下一對成上二義。然有二意。一如次成上。謂妄心之性成心之性。以性相不同故。真心之性成上即性。真心即性故。二者通成。謂此之二性別名二藏。前之二性皆具二藏。但為妄覆名如來藏。直語藏體。即自性心故。此自性清淨真心。不與妄合名為空藏。具恆沙德名不空藏。前明即離。此明空有故重出也。言皆平等無二者。上二即離不同。由心之性故不即。由心即性故不離。不即不離為心之性。後二即空之實為不空。即實之空為空藏。空有不二為心之性。然空有無二之性。即是不即不離之性。故但云一也。

疏。五趣諸根總別報殊者。如持五戒招得人身。是總報業由於因中有瞋忍等。於人總報而有妍蚩。名別報業。唯識亦名為引滿業能招第八。引異熟果。故名引業。能招第六滿異熟果。名為滿業。俱舍亦云。一業引一生。多業能圓滿。猶如繢像。先圖形狀。後填眾綵等。然其引業能造之思。要是第六意識所起。若其滿業能造之思從五識起。

疏。展轉異同成多差別者。都有六十二句。謂初對是善惡為二。第二對開二成四。兼前二成六。第三對。開四成八。配前六成十四。第四對開八成十六。兼前十四成三十。第五對開十六成三十二。配前三十成六十二。此約以後添前故成六十二。剋實而言但有三十二。以後開前前更無體故。如開善惡趣。各成滿缺。但有其四耳。謂一善趣根滿。二善趣根缺。三惡趣根滿。四惡趣根缺。此四之外更無有別善惡趣故。又但若二二開之唯成三十二。若更展其四生則復成多句。謂第三對先以四生乘上四句。四四成十六句。更有勝劣乘十六。已有三十二。配六已成三十八。後後開之句數更多。第四對開成六十四。第五對開成一百二十八。若從初善惡開為六趣。則句數更多。並可思准。故云後後必帶前前。展轉異同成多差別。疏第三結成前。於中文二。先總顯文意。後已知大意下。釋文。今初。准下。諸菩薩問。皆有三段。其第三段多是直結故。次釋文中。

疏。一約本識者。業是心所故依於心。心是第八為根本依。從離所無能下。釋不相知義。以相待門釋。言離所無能者。既無所依心王。亦無能依之業。今依心有業。業從緣生故。無自性不能知心。離能無所者。離能依業則心非所依。今由業成所依。所依無性故不能知業。以各下結。謂各從緣成性。空無體相。依無力故云無用。覺首亦云無體用故。故不相知。

疏。二約第六識。業是所造。心是能造者。即以第六識名心。從於積集。通相說故。謂第六識人執無明。迷真實義異熟理故。以善不善相應思造罪等三行。熏阿賴耶。能感五趣愛非愛等種種報相。但云六者。謂五識無執不能發潤故。非迷理無推度故不能造業。雖造滿業亦非自能。但由意引方能作故。後並皆速滅者下。明不相知。通相而言皆約無體用故。別相而言。用門不同。此用二門。一無常門故。言並皆速滅。淨名弟子品雲。優波離。一切法生滅不住。如幻如電。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諸法皆妄見故。心業皆空。下經云。眾報隨業生。如夢不真實。念念常滅壞。如前後亦爾。故由無常不能相知。從起時不言我起下。即無我門。約法無我明不相知。故淨名問疾品雲。又此病所起皆由著我。是故於我不應生著。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眾生想。當起法想。應作是念。但以眾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滅唯法滅。釋曰。上以法遣我。次經云。又此法者各不相知。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釋曰。此總顯我空明不相知。次經云。彼有疾菩薩為滅法想。當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顛倒。顛倒者。即是大患我。應離之。云何為離。謂離我我所。云何離我我所。謂離二法。云何離二法。謂不念內外諸法行於平等。云何平等。謂我等涅槃等。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此二皆空。以何為空。但以名字故空。如此二法無決定性。釋曰。此破法顯空。今但取我法不相知義。故略用二句。次下經云。得是平等無有餘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釋曰。此以空空破空非今所要。因便引來成一段義畢耳。

疏。第二對約得報果時難能所受等者。此釋受不知報報不知受。受是能受之因。報是所受之報。此上總明。從謂受是報因下。別釋。言即名言種者。唯識第八雲。復次。生死相續由諸習氣。然諸習氣總有三種。一名言習氣。二我執習氣。三有支習氣。名言習氣者。謂有為法各別親種。名言有二。一表義名言。即能詮義音聲差別。二顯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隨二名言所熏成種。作有為法各別因緣。釋曰。言各別親種者。三性種異故。能詮義音聲者。揀無詮聲彼非名故。名是聲上屈曲唯無記性。不能熏成色心等種。然因名起種。名名言種。二顯境名言。即七識見分等心。非相分心。相分心者。不能顯境故。此見分等實非名言。如言說名顯所詮義。此心心所法能顯所了境。如似彼名能詮義故。隨二名言皆熏成種。二我執習氣。三有支習氣。並如六地。有支即是今文為業所引。能引之業故。唯識雲。三有支習氣。謂招三界異熟業種。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愛果業。二諸不善。即是能招非愛果業。隨二有支所熏成種。令異熟果善惡趣別故。論頌云。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此能引業即諸業習氣。此名言種即二取習氣。言為業所引者即彼俱義。親辦果體即由名言。若無業種不招苦樂。如種無田終不生芽。故此名言由業引起。方受當來異熟之果苦樂之報。故六地雲。業為田識為種也。

疏。離報無受下。釋不相知亦約相待空故。

疏。三約名言因就能所依難等者。標也。即將第二對中能受名言之因。對第一對中所依本識。前以業依識難。今以種依現行難。從謂前能受報因下。釋不相知義。但釋受不知心。不解心不知受。故結雲餘義同前。若具應雲所依心體。若離能依亦無所依。無所依故不能相知。疏四約因緣等者。取前第二對中所引名言及能引業。相對以明。於中初標也。次所謂下出體。後相待相奪下。釋不相知。言相待者。業無識種不親辦體。識無業種不招苦樂。既互相待則各無自性。言相奪者。以業奪因。唯由業招故。因如虛空。以因奪緣則唯心為體。故業如虛空。互奪獨立亦不能相知。互奪兩亡無可相知。次言如不自生等者。引例以釋。以緣奪因故不自生。以因奪緣故不他生。因緣合辨相待無性故不共生。互奪雙亡無因豈生。以此不生類於不知居然易了。即以因為自以緣為他。合此為共離此為無因。互有尚不相知。互無豈能相知。

疏。五約境智相對相見虛無難者。相即相分。見即見分。諸心心所略有二分。廣說有四。如下當辨。從謂境是心變下。明不相知義。於中先約唯識能所變釋。後以無境外下。約於當經互融以說。故下經云。無有智外如為智所入。亦無如外智能證於如無有少法與法同住。以舉心攝境則無心外之境。舉境攝心則無境外之心。以性無二相即性故。相隨性融隨一皆攝。上約真心。後心境虛妄。下約其妄心。真則互融。妄俱無體故。下答中雲能緣所緣力種種法出生。速滅不暫停念念悉如是。即顯妄無性故不相知也。然上五對初及第四唯約因中。第二一對因果對辨。第三一對心含因果。第五一對義通因果。修因二取即名言等故。唯識論釋二取中。總有四義。一者相見。二者名色。三者王所。四者本末。末即六識異熟。本即第八異熟。四種二取皆能熏發。親能生彼本識上功能。名二取習氣。所變心境即通因果也。又能變之心是因。所變之境是果。心託境生。俱通因果。

疏。第二別觀者。上云通觀。五對之中一一通前善惡趣等五對本難。今即以斯五對。別對前五而前後鉤鎖。但有四重細尋可見。

疏。以初二對結趣善惡者標也。次雲趣善惡者。正由業熏是第一對。業不知心心不知業此對為因。次雲受總報故即第二對。受不知報報不知受。初。對為因受第二對報。總報即是趣善惡故。疏二復以第二及第三對結受生同異者。鉤取前二對中第二對。即重明受不知報報不知受。受即名言種故云初對。以名言種對所生處。謂亦由識種往所生處故。初地雲。於三界田中復生苦芽。次對以名言種對能依本識者。即心不知受受不知心。受即名言種。心即能依本識者。依名言種招現行識故。識為能依則此心言通因及果。上約因中本識故為所依。今約果中故為能依。疏三復以第三及第四對。結苦樂不同及端正丑陋者。即通以此二對。雙結前二對。言初對觀現受時者。即心不知受受不知心對。謂亦由受因受苦樂體及妍媸故。若無識種本識。此二亦無所依。次對觀苦樂因及彼妍媸。皆由緣令異者。即因不知緣緣不知因。謂損益下。別示二對之相。由損他業感於苦報。由益他業感於樂報。以瞋恚業感於丑陋。由忍辱業感於端正。此中言因詺緣為因。此中言果是別報果。疏四復以第四及第五對。結諸根滿缺者。此上總明。從亦由滿業下。別說其相。滿業即第四對。因不知緣緣不知因。緣即是業。唯取滿業。由損他眼耳成盲聾等。由益他六根等成六處滿足。次雲又由內根有滿缺故。於分別位了境不同者。即第五對。智不知境境不知智。謂智於境有信進念定慧之滿足。則受果中亦具五根明利勝上。若智於境信等隨闕。或非深厚則得果時五根隨缺。或成下品。疏並皆無性下。上別釋中。但出能對所對二種法體。今則總明不相知義。在文易了。意雲並各相依從緣無性。何有能所熏等而能相知。既不相知。誰令種種。此但約第一直問意結。亦應帶疑雲。為是種種為是一性。結成難雲。一性隨於種種則失真諦。種種隨於一性則失俗諦。一性即不相知。亦應結雲種種隨不相知則失俗諦。不相知隨於種種則失真諦等。第二覺首答。疏今初。意雲。特由從緣種種故不相知下。疏文有三。初總顯偈意。二即此偈上半下別示義理。三言諸法下。委釋經文。二中亦三。初以因明立量示。二以緣起相由示。三結示緣起深旨。今初。懸指後四。以為同喻。則此偈中但有宗因可知。

疏。若以緣起相由門下釋者。第二緣起相由示。然緣起相由。具力無力。及有體無體。今顯不相知理。但明無力無體。又因中亦有無體義。今取義便。因緣相假但明無力。謂因假緣故因無力。緣假因。故緣無力。果上亦有無力義。今取義顯。但明無體。謂全攬因成緣成無性。故云含虛無體。下四喻中皆有無體用義。故指下明。

疏。是故虛妄緣起下。第三結示緣起深旨。然此正結緣起相由明。兼結上因明立量。以立量中亦說不相知為宗故。即三義中初義。言現文但有初後二意者。全取一偈即是初。意唯取不相知言。即是後意其第二意。至後五偈答本難。中方用斯義。疏言諸法者下。第三委釋經文。言果從因生等者。上取義便。但因無力說果無體。今欲盡理故具舉之。則上句諸法通於因果。於中先以因緣門。明因果俱無體。從因無性故何有感果之用。下以上無體釋成因果無用。體尚不立用安得存。從又互相待下。以相待門明無體用。先明因果無用故云無力。後以他為自。下明因果無體。既全攬他故無自體。疏今初喻中下。疏文有四。一釋喻。二釋法。三對問會通。四傍顯水義。初中三重。即為三別。初唯流中文有六段。一標章。二別示不相知相。三結示正理。四引他證成。五別釋前後二字。六簡定不相知理。今初可知。然此偈文晉經。雲譬如駛水流水流無絕已。二俱不相知。諸法亦如是。今文小異。義旨無違。

疏。然此流注下。第二別示不相知相。謂欲顯不相知理。故寄前後流異。成其十門。若不說前後之流。將何不相知耶。一河之水不出前後。則千里九曲皆悉無性不相知矣。然雖十義本唯二流。成兩重能所。前流望引為能。望排為所。後流望排為能。望引為所。以斯四義相參成十。初及第三以為所故無性無知。二四兩門約不相到。五六二門約無二體。以後流是能排即所引故。前流是所排即能引故。七八約緣成故無二。謂七中能排是後。所排是前。言亦無二者。要有所排方有能排。此二相成故亦無二。八約能引亦然。九十約不俱故無知者。然其能排是後。能引是前。而言不得俱者。後為能排。前須為所排。不得即此名為能引。義門別故名為不俱。第十句例此。前流為所排時。後流須為能排。不得為所引故云不俱。

疏。是則前後下。第三結示正理。

疏。肇公下。第四引他證成。則物不遷論。然其相連總有四句。論雲。既無往返之微眹有何物而可動乎。然則旋嵐偃岳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野馬飄鼓而不動。日月曆天而不周。復何怪哉。今四喻中但用水風彼無火地。

疏。然上云前後下。第五別釋前後二字。一生滅前後者。此即竪說。如壯與老。謂此流水剎那生。前剎那滅後剎那生。二此彼前後者。猶如二人同行狹徑。後人排前前人引後。此即橫說。分分之水皆有前後。乃至毫滴亦有前毫後毫。故聚眾多皆成流注則無性矣。

疏。小乘亦說下。第六揀定不相知理。文中二。先舉小乘。後而不知下。舉大異小。小乘即俱舍論業品中。釋身表許別形。非行動為體。以諸有為法有剎那盡故。論文初句論主標有宗義。下三句破正量部。以正量部謂以動身為身表體。故論破之。然正量部心心所法則有剎那。此之動色無有剎那。今論主明諸有為法皆有剎那。何以知有後有盡故。既後有盡知前有滅。故論雲。若此處生即此處滅。無容從此轉至餘方。釋曰。此生此滅不至餘方同不遷義。而有法體是生是滅故非大乘。大乘之法。緣生無性。生即不生。滅即不滅。故遷即不遷。則其理懸隔。然肇公論則含二意。顯文所明多同前義。故云。傷夫人情之惑久矣。目對真而莫覺。既知往物而不來。而謂今物而可往。往物既不來。今物何所往。何則求向物於向。於向未嘗無。責向物於今。於今未嘗有。於今未嘗有。以明物不來。於向未嘗無。故知物不去。覆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謂昔物自在昔。不從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從昔以至今。故仲尼曰。回也。見新交臂非故。如此則物不相往來明矣。既無往返之微眹。有何物而可動乎。即云然則旋嵐等。下文又云。若古不至今。今亦不至古。事各性住於一世。有何物而可去來。釋曰。觀肇公意既以物各性住而為不遷。則濫小乘無容從此轉至餘方。下論雲。故談真有不遷之稱。導物有流動之說。此則以真諦為不遷。而不顯真諦之相。若但用於物各性住為真諦相。寧非性空無可遷也。不真空義。方顯性空義。約俗諦為不遷耳。

疏。二法中下。第二釋法。文中三。初總。次初中下別。後正由此義下結。妄法有即非有。是初義。隱即非隱。是第二義。以正為事隱之時。而有所依故。以非隱為隱即第三義。理常現故。

疏。此上三意下。第三對問會通。言思之者以易見故。若具說者。第一妄法有而非有。答前直問既有種種。何緣不相知。謂種種是妄。有體即非有故不相知。二答懷疑為是種種為不相知。故今答雲能依妄法依所依真。妄常種種。真常無知故。三答結成難者。即妄即真故。種種不乖不相知也。

疏。何故以水喻真心下。第四傍顯水義可知。

疏。第二依火中者。下之三喻文勢稍略。隨其三義便以法合。今初。唯焰喻中二義。一明後不知前。二明前不知後。二妄法亦爾下。法合於中先總。後謂已滅下別。然法喻俱用生滅門釋。而有小異。喻中用前念滅後念生釋。今法。合中亦用前滅後生。正合前焰後焰兼三時門。今初已滅者。前念也。未生者。後念也。故此二念一向無物。生已則滅者。前後二念皆即生即滅。並皆緣生故言無體。體無實故。言兼三時門者。謂一念之上即有三時。已滅為已生。未生為未生。生已即滅是生時。故淨名雲。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若未來生未來生未至。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經云。比丘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故三時無體無可相知也。

疏。斯則流金爍石而不熱者。即莊子中意說。於至人大水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火山燋而不熱。然其本意。非是水不能溺火不能燒。意雲。乘時處順不以水火而為患也。亦不橫為其所燒溺也。正同今意燒而不燒。但彼約順時。此約無性。理懸隔矣。

疏。二依所依者。亦先喻。後合。然與水喻釋有影略。水喻以水為所依。今以焰無體用而為所依。若例前流依於水者。應以火為所依。火是熱性身所觸故。焰是色動有形顯故。若依此釋應雲前焰後焰皆依於火。以無性故無相知。是則依水依火。明二空所顯不空真理以為所依。若無體用為所依者。則顯依他無性即是圓成。二空真理以為所依。顯義無方故有影略。下唯所依亦准斯釋。又若例後風喻。風依物動。則火依薪有。薪為可然。火是能然。故以然因可然。則然無體。可然因然。則可然無體。則以無性可然而為所依。

疏。是則無妄法之有下。結上三義也。然有無有二。一定性有無。二真空妙有。今無妄法之有。則無定性之有。則非斷無矣。有妄法之無是真空之無。便為妙有。是故若舉妄取真則妄有真空。如三論說。若真妄對辨則妄空真有。如涅槃明。遂令緣起之相下。覆成上義。上句成無妄法之有。下句成有妄法之無。相無不盡是初門。理無不現是第三門。合上二句為第二門。

疏。上三義中。下第三對問會通。唯焰無性故不相知。答直問也。能依種種所依無二。答懷疑也。即事同真故不相違。答設難也。在義易了故云准知。若賢首意。問者據其初義。答者用其後二亦是一理。是則初義。兩家共用下當重明。

疏。第三依風有動作喻。有標釋結而無對問。即以水樹等而為所依。餘大同前。但云斯則旋嵐偃岳而常靜者。即肇公言。亦云隨嵐。皆梵音輕重。即興雲之風北方風也。亦是壞劫時風。是故妄法下結。文有兩對。具上三門。妄法全盡而不滅者。單取妄法全盡是初門。將上而不滅對下真性全隱為第二門。以不滅為能依。全隱為所依故。下句中而恆露現即第三門。

疏。第四依地有任持者。有標釋結。二中三義。初義立名與前小異。前雲一唯流唯焰唯動。今初雲地界因依。即喻勢小異。言一約自類者。猶如累墼。餘並可知。言斯則厚載萬物而不仁者。不恃仁德也。老子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經云。譬如大地荷四重任。而無疲厭也。次肇公下。亦不遷論。末總結雲。然則乾坤倒覆無謂不靜。洪流滔天無謂其動。苟能契神於即物。斯不遠而可知矣。坤即是地故得引之。

疏。二約異類者。即出現品四輪相依喻。然其合文與此不同。今但借其四輪用耳。

疏。餘義同前者。第三總結例也。然餘義有二。一者結前三門應雲一。妄無不盡是初門。理無不現是第三。合二為第二。二三合在第三。唯所依中故。故云餘義。二者對上三問以為餘義。

疏。第二別對諸不相知等者。上之四喻通喻五對不相知義。今則別對。言及別通前難者。即往善趣等五對難也。

疏。初水流喻前二對者。即業不知心。心不知業。受不知報。報不知受。答趣善惡者。上云心性是一。云何見往善趣惡趣。答雲善趣惡趣。即是總報。由業熏心受所受報。如水漂流。言流轉體者。體即賴耶。故唯識雲。恆轉如瀑流。釋論雲。如瀑流水非斷非常。相續長時有所漂溺。此識亦爾。從無始來。剎那剎那果生因滅。果生故非斷。因滅故非常。漂溺有情令不出離。亦如起信雲。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楞伽雲。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等。二地經云。一切眾生為大瀑水波浪所沒等。其文非一。

疏。二大火喻。第二三對者。此亦鉤鎖。第二對前已用竟。今復喻之。謂受不知報。報不知受。及心不知受。受不知心。答前諸根受生者。答前二難。由前問雲心性是一何以見有諸根滿缺及受生同異故。今答雲。諸根滿缺受生同異皆由識種。受所受報亦依於心。如火依薪。

疏。此以長風等者。唯喻一對。謂因不知緣。緣不知因。答前好丑者。謂前問雲心性是一云何見有端正丑陋。故今答雲。今所受報有妍媸者。皆由業緣異令報好丑。如風東西令物偃仰。相各不同。

疏。答苦樂者。喻不相知則同於風。答前苦樂則不同風。謂上問言心性是一云何見有受苦受樂。故今答雲善因樂果。惡業苦報。苦樂多種。如地輕重。言又喻前境智者。前以風地二喻。同喻因緣一不相知。今一地喻喻二不相知。答前諸根者。以諸根有二義。一約眼等諸根。則火喻已答二信等諸根。今地喻已答地雖是一隨種生芽。心性雖一隨根成異故。故信進等各各不同。第二五偈答前設難。

疏。今初。前問有三下。即先明大意。於中二。第一總彰偈意。第二通明緣起之義。前中疏然此四因下。上別明。此下融會。言諸宗者。上四因中。初一通性相二宗。二即法相宗。三即無相宗。四即法性宗。據其實義。四因不缺。方成緣起甚深之趣。隨情執見則乖聖旨。如盲摸象不全見象然不離象。盲不識乳則一向奪之。今盲摸象則乃是分奪。取其不離並順聖教。此喻即涅槃第三十二。南經三十。答師子吼。眾生若有佛性。不須修道自得菩提。答意雲。眾生有者定當得故。後舉此喻雲。善男子。譬如有王告一大臣。汝牽一象以示眾盲。爾時大臣受王勅已。多集眾盲以象示之。時彼眾盲各以手觸。大臣即還而白王言。臣已示竟。爾時大王即呼眾盲各各問言。汝見象耶。眾盲各言。我已得見。王言象為何類。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蘆菔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嵴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如蛇。善男子。彼眾盲不說象體。亦非不說。若是眾相悉非像者。離是之外更無有象。善男子。王喻如來正遍知也。臣喻方等大涅槃經。象喻佛性。盲喻一切無明眾生。是諸眾生聞佛說已。或作是言。色是佛性等。釋曰。彼經喻意。明一切眾生雖有佛性見不明瞭互執不同。然非全離。所執之法皆佛性故。而非全見。今借此喻以況聖教深旨。總喻於象。諸宗異見如盲所觸。併合聖理故云不離。然非圓了故云非是說象。故脇尊者雲。依之修行無不獲益。言受一非餘斯為偏見者。言象如箕不信如臼。斯為大迷。但信諸識不信無性。真如隨緣故為偏見。離世間品雲。受一非餘魔所攝持。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三十一

 

上篇: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下篇:大華嚴經略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

【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註音版】往生論

往生論...

無量壽經義疏

無量壽經義疏 吉藏撰 夫真極恬然以虛寂為宗。凝神萬境...

大華嚴經略策

再刊華嚴略策序 大統國師嘗棲託清涼聖境著華嚴疏數百...

阿彌陀經義疏

佛說阿彌陀經義疏(並序) 西湖靈芝崇福寺釋元照述 一乘...

金剛三昧經論

金剛三昧經論卷上 新羅國沙門元曉述 此經略開四門分別...

【註音版】十一面神咒心經

十一面神咒心經...

天台智者大師齋忌禮讚文

天台智者大師齋忌禮讚由序 宋天竺寺慈雲大師遵式述 餘...

雜譬喻經

(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

阿闍世王問五逆經

阿闍世王問五逆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婆...

【註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懺)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懺)...

佛說法乘義決定經

佛說法乘義決定經卷上 西天三藏明因妙善普濟法師金總...

淨土疑辨

《淨土疑辨》序 豫章微休居士陳 所蘊撰 蓮池禪師作《...

毗婆尸佛經

毘婆尸佛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教大...

佛說長者法志妻經

佛說長者法志妻經 失譯人名今附涼錄 聞如是: 一時,...

【佛教詞典】正等覺無畏

【正等覺無畏】 p0502 雜集論十四卷五頁云:正等覺無畏...

【佛教詞典】別解律儀由五緣捨

【別解律儀由五緣捨】 p0689   俱舍論十五卷六頁云:...

憂波毱多尊者伏魔記

佛陀在世時曾授記:百年之後,將有憂波毱多以坐禪第一...

聖嚴法師《以佈施對治貪念》

貪念會帶給我們許多的煩惱,該如何幫自己除貪、解毒呢...

傅大士:勸君常修十法

勸君一:專心常念波羅蜜,勤修六度向菩提,五濁三塗自...

心靈之光

一個人想要成功,就必須先學會駕馭自己的心,有如駕車...

背了二三十年的佛經,究竟叫你幹什麼呢

大家都讀誦大乘經典,或者是懺悔,或者是禮拜,或者是...

法無自性,隨心所現;所現之法,全是自心

問: 般若無相,不受一塵,云何廣辯四緣及諸因果? 答...

誰改變了董事長

經常有許多企業家問我:「師父,慈濟團體如此龐大,您...

禪宗看話頭的用功方法

禪宗的法門呢?我略講兩句就好了。虛雲老和尚他老人家...

懺悔業障,發菩提心

【云何懺悔業障。經言犯一吉羅,如四天王壽五百歲墮泥...

南懷謹談學佛人易犯的毛病

(1)見地不對。平常人到廟裡花百元錢,供上香蕉,然...

初學佛應克服的哪些誤區

現在人一般誤以為佛教是消極的出世的,甚至有一些初學...

持誦准提咒的功德利益

一、前言 佛說的法門,有的側重現法樂、有的側重後世樂...

【視頻】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王蓉)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王蓉)

【視頻】《地藏經》妙喜居士讀誦

《地藏經》妙喜居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