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六十五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六十五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第三迷真起妄下。文前有五。一標章。二論雲下。論主假設外徵。謂當相下疏釋論。三故經意下。以經之意答論假徵。四然成答相三下。徵二別相。五略有五異下。答顯包含。於中先別明。後有斯五下總結。前中第一約所迷有異。前迷無我即迷真空。此迷真實智即是妙有。以有文云不了第一義故。二約起次不同可知。三約世有通局。言義取亦通五世者。後段當明。言此唯三世者。此句標也。以名色等唯約現故者。出所以也。前段名色等。五就種為義。則是二世。後列五果皆約現行。即果酬昔因。依於果上復起愛取招後生死。則有三世。今此段中既唯約現故但有三。義取亦通一世者。至下當知。疏。四前文欲明三世並備者。第四約緣有隱顯。言於無明中。下出備相也。無明在於過去說有愛取。則備三惑矣。行即是有未潤名行。潤即有故二業必依七苦別說為五。總說為二故。此明過去備十二矣。但舉經文。無明之中說有愛取。例餘必有。言於現在中說無明故者。明現在之中具十二也。現在愛取之內。既有無明則三惑具矣。則所潤有行。已同過去有於二支無明行也。現在八支居然可知。增長衰變亦具生老死矣。

疏。五前為答難者。五約答相差別及取下結並可知。

疏。文中亦二下釋文。然下釋名多依俱舍。俱舍與涅槃二十七義。則全同。小有別處。至文當知。初無明支。疏文有三。初辯得名。意明次第。二會論經。三出無明體相。今初辯名。然十二下通難。何於無明偏受迷稱。後而無明下。答顯可知。言意明次第者。故瑜伽問雲。何因緣故無明等支作如是次第。答諸愚癡者。要先愚於所應知事。次即於彼發起邪行等。此無明約人迷理橫從空起。

疏。論經云下第二會論經。以上云實義空。則是以真空為第一義。准論經意。乃是四諦為第一義。即四重勝義中道理勝義故。次引對法證成論經亦順涅槃我昔與汝等不識四真諦。是故久流轉生死大苦海故。瑜伽中廣說無明歷一切法。謂若內若外若業若果。佛法僧等皆是無明。今略舉四諦。則無所不攝。

疏。別有暗法名為無明下。三出無明體相。於中先正出體。別有一法是明所治。後非但下揀濫。此揀二義。即二師解。謂一師雲無明者。謂體非明。此即遮詮如非有非無。法體非是有無故。第二師雲應謂明無此但無彼明處即名無明。故今揀之。非是明無而已。理則盡矣。猶恐難見具引論釋。俱舍第十論雲。無明何義(問也)。謂體非明(即第一師非前智明)。若爾無明應是眼等。釋曰難也。眼等五根亦非智明故。論雲。既爾此義應是無智明也。釋曰。此第二釋謂明無之處。即名無明。論雲。若爾無明體應非有。釋曰難也。若是明無之處名無明者。無是無他。體應非有。論雲為明有體(揀第二義)。義不濫餘(揀第一義)。頌曰。明所治無明如非親實等。釋曰。上句明有實體。謂此無明不了四諦。明所對治名曰無明。與明相違方名無明。非是離明之外皆是無明。故不同第一。亦非明無之處名為無明。不同第二。下句舉前釋成。論雲。如諸親友所治怨敵。親友相違名非親友。非異親友非親友無。釋曰。此以怨喻無明。親友喻明。非親友者。即是怨家怨有體矣。言非異親友者。非異親友之外餘人皆名非親友也。此喻無明不濫眼等。言非親友無者。非無父母朋友即名非親友也。此喻無明非無體也。言實等者。以上非字貫下實等。亦如非實者。諦語名實。此所對治虛誑言論名為非實。非異於實皆名非實(如殺生等)。亦非實無名為非實(此明非實有體)。等取非法非義非事。如不善法名為非法。不善義名為非義。不善事名為非事。此與善法等相違名非法等。皆明有體非無故。論結雲如是無明別有實體。是明所治非異非無釋曰。非異揀初義。非無揀第二。無明若無有體。何能與行為緣。經說無明能染於慧。令不清淨明有體也。餘如彼說。

疏。二所作業果是行支者。於中四。一正釋經。二而論下引論釋。三此出下。疏釋論。以名色通為生死之體。以無明等是行蘊等各別法故各自有體。今行該通故取通體。以為其體四遠公下舉古釋義無所違。但引婆沙。名色緣識。此名色在因中。識緣名色是六處別名。則似名色與識有前後義。大乘亦有互相緣義。義則不然。因果之中皆二互相緣。此是因中互為緣義。如下當說疏。三行依止下。識支初舉論。二彼即是行下釋論。言由行熏心等者。行謂罪等三業。唯識雲。此雖才起無間即滅。無義能招當異熟果。而熏本識起自功能。即此功能說為習氣。是業氣分熏習所成。揀當現業故云習氣。如是熏習展轉相續。至成熟時招異熟果。此顯當果勝增上緣。釋曰。但觀所引及下。瑜伽疏文可知。

疏。四與識下名色支。疏文有三。初正釋經。二引異釋。三舉論釋共。今初言四蘊者。謂色受想行。則色蘊為色。三蘊為名。何以無識。故次釋雲識蘊已屬所依識支故。上且順經。

疏。若言四蘊下。第二引異釋。先引唯識。即第三論引經證有第八識。下文當具引論文言所依現行之識亦唯賴耶者。以非色四蘊為名。則名色支之中。已有識竟。故唯識雲。眼等轉識攝在名中。此識若無說誰為識。釋曰。故以第八為識支也。恐有救雲。名中識蘊是眼等五識支。即是第六識故。故次論雲。亦不可說名中識蘊謂五識身識謂第六。羯邏藍時無五識故。釋曰。大小共許。初七日內無五識故。故我大乘。以第七識為名中識。俱舍亦云名謂非色即是四蘊。然其識蘊意在第六。又俱舍說。唯約位說在於識後。不說與識同時互依。上云羯邏藍等者。此雲雜穢。父母不淨為雜深可厭患。為穢而言等者。此上初位等餘四位故。俱舍總雲最初羯邏藍。此雲薄酪。二雲。次生頞部曇。此雲胞也。三從此生閉尸。此雲軟肉。四閉尸生健南。此雲堅肉。五次缽羅奢佉。此雲支節。此之五位皆名色支。此第五位亦六處攝。下有三句皆六處支。偈云後發毛爪等。及色根諸相漸次而轉增。皆第五位攝。若取一生皆名色攝。即六處觸受皆屬名色。故復雲等。

疏。瑜伽雲下後引瑜伽。俱有依根已見問明品。即眼等色根與識同時。名為俱有。意取五色根。等無間依者。要前念滅。引生後念故。此即瑜伽約三際出因緣體文。然此段論文數處引用。今當具引。彼論雲。云何緣起體(此問也)答略說由三種相建立緣起。謂從前際中際生。從中際後際生。中際生已。若趣流轉。若趣清淨究竟。云何從前際中際生。中際生已後趣流轉。謂如有一不了前際無明所攝。無明為緣。於福非福及與不動身語意業。若作若增長。由此隨業識乃至命終流轉不絕。能為後有相續識因。此識將生果時。由外貪愛正現在前。以為助伴。從彼前際既捨命已。於現在世自體得生。在母胎中以因識為緣。相續果識。前後次第而生。乃至羯邏藍等位差別而轉。在母胎中相續果識。與名色俱。乃至衰老漸漸增長。爾時感生受業名色與異熟果。又異熟識即依名色而轉。由必依託六處轉故。是故經言名色緣識。俱有依根曰色。等無間依根曰名。隨其所應為六識所依。依止彼故乃至命終。諸識流轉。又五色根若根所依大種。若根處所。若彼能生大種曰色。所餘曰名。由識執受諸根隨相續故。方得流轉。故此二種依止於識相續不斷。由此道理。於現在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猶如束蘆。乃至命終相依而轉。如是名為從前際中際諸行緣起生。中際生已流轉不絕。當知。此中依胎生者(云云)云何從中際後際諸行緣起生。謂中際已生補特伽羅。受二種先業果。謂受內異熟果。及境界所生外增上果。此補特伽羅或聞非正法故。或先慣習故。於二果愚。由愚內異熟果故。於後有生苦。不如實知。由迷後有。後際無明增上力故。如前諸行若作若增長。由此新所作業故。說此識名隨業識。即現法中說無明為緣故行生。行為緣故識生。此識於現法中名曰因識能攝受後生果識故。釋曰。此上一段論文三節。

疏。要一出名色支體。二亦證名色與識互依。三證二世立三際義。下文略指應尋此文。即四七日來者。示其分齊。

疏。論雲名色與識共生故下。三舉論釋共。然不示名色之相。直說共生之義。然論兩句相續雲名色與識共生故。識名色遞相依故。今疏離而釋之。則前句正釋共義。初地經云名色共阿賴耶識生故。

疏。又云識下出共所以。雲釋前共義。即上所引瑜伽之意。亦同唯識第三。證有第八之文。論雲又契經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如是二法展轉相依。譬如束蘆俱時而轉。若無此識賴耶自體不應有故。謂彼經中自作是釋。名謂非色四蘊。色謂羯邏藍等。此二與識相依而住。如二束蘆更互為緣。恆俱時轉不相捨離。眼等五識。攝在名中。此識若無說誰為識等。釋曰。上引論文有三節。初正證相依義。二謂彼經中下。即前證四蘊名故。上云下即當引論。三眼等五下。前已引竟。一段義周故。復重引言如束蘆者。如立二束之蘆。二頭相依方得安立。去東西倒去西東倒。名色與識互依。其義亦然。下第五門亦有此喻。

疏。故上答文下。引上為證苦果總為名色。明知名色必共識俱也。然上諸文已顯體相。未知何獨此二相依。故瑜伽問雲。已說一切支非更互為緣。何故建立名色與識互為緣耶。答識於現法中。用名色為緣故。名色復於後法中用識為緣故。所以者何。以於母腹中有相續時。說互為緣故。由識為緣。於母腹中諸精血等名色所攝受和合共成羯邏藍性。即此名色為緣。復令彼識於此得住。釋曰。二義中前標即現果名色與因識為緣。令識得住即名色緣識義故。上行支亦以名色為體。名色總故。後義正辯入胎互為緣義。即今文所用已知互為緣相。四蘊何獨皆稱為名。第一師云。在胎蒙昧未辯苦樂。微有名而已。此依分位。六處之前識支之後可爾。既二相依從生至死。皆名色攝何得稱名。俱舍論雲。名唯行攝。何四皆名。總有四釋。四蘊稱名之義。一師云。隨所立名根境勢力於義轉變。故說為名。問云何隨名勢力轉變。答謂隨種種勢共立名。於彼彼義轉變詮表。即如牛馬色味等名。問此復何緣標以名稱。答於彼彼境轉變而緣。解雲。已上論文此師意者。如今時名。隨於古昔名之勢力。得於義轉變詮表。或詮此境或詮彼境。詮彼彼境名為轉變。名既如此四蘊亦然。謂受等四蘊隨根境勢力。於境轉變而緣。轉變如名。故標名稱。言轉變緣者。謂緣此緣彼名轉變緣也。第二師云。又隨類名。此解意者。謂一切法不通二類。一者色類。二非色類。四蘊與名同非色類。以似名故。四蘊為名。第三師云。隨名顯故。此解意者。謂色法麁著不須名顯如眼見也。四蘊微細要須名顯。必藉名故。故標名稱也。第四師云。有餘師說。四無色蘊。捨此身已轉趣餘生。轉變如名故標名稱。解雲。此師約捨身名轉變。初師據緣境名轉變。轉變雖同二釋別也。釋曰。上皆俱舍論疏不斷得失。若取易知第二三師理易分明任情去取。

疏。五六處支於中有三。初正釋。二解妨。三總結分位。初中名增成意處者。四蘊為名之時。未分識相。今意識明瞭故名為增。故上唯識雲在名中時但有第七。今發第六故名意處。此增增明色。增增多雲成餘五。為堅肉時未分五根。但名一色。今色根漸具故開為五。俱舍下引證。生眼等後三和前也。

疏。前段為明下。二解妨。謂有問言。前段經云名色增長生五根。今何得言名色增長為六處耶。故為此通。意根本有即是七識故。雲生五根。今但意增雲成六處。明意非新生故。疏俱舍第十一下。第三總結分位。通結前三。小乘識支初託胎時識明顯故。羯邏藍等五位皆名色支。即從第五位至未出胎。皆六處攝。以第五位經時長故。餘如前辯。

疏。六觸謂觸對者。即根境識三和所生。能有觸對故名為觸。俱舍頌云觸六三和生觸。雖是一據識分六。小乘有難雲。五識根境許同時起。可得三和。意根過去識居現在法或未來。何得三和。彼有二釋。一雲意法為因發識為果。即三和義。二雲意法識三同一觸果。即三和義。上之二釋不約同世。而說三和。若大乘宗。七為意根俱得同世。然薩婆多離三和外別有觸法。是心所法。若經部師三和即觸。正順今文。然此六觸攝之為二。前五名為觸對。意觸名增語觸。觸雖無對所依眼等是有對故。依主受名。增語是名名能詮表增勝於語。眼等五識唯緣青等不緣青名。意識能緣青等亦緣於名。從境立名名增語觸。

疏。雖有三和下即俱舍意。頌云於三受因異未了知名觸。三受因者。謂三受境境能生受。故名為因。即出胎後三兩歲來即未了三。故不名受。

疏。七受支俱舍雲。在淫愛前受。謂五六歲去至十四五來。已了三受因差別相。未起淫愛但名為受。涅槃雲。染著一愛名之為受。謂衣食愛。俱舍頌云。從此生六受。五觸身餘心。謂於六觸生於六受。謂眼觸為緣所生諸受等。六中前五名為身受。依色根故。色根聚集即名為身。身之受故。意觸所生名為心受。心之受故領納於觸。已如前釋。

疏。此前四支下。總結行相。若小乘說約位明支。五皆現行。今就大乘識支通種故四現行。

疏。八愛支。俱舍雲。貪資具淫愛。謂十五六後。貪妙資具淫愛。現行未廣追求。但名為愛。然疏雲樂等纏綿希求者。等字等餘二受。纏綿約樂受。希求通二故。俱舍雲。從此三受引生三愛。謂由苦逼有於樂受。發生欲愛。或有於樂非苦非樂受發生色愛。或有唯於非苦非樂受生無色愛。

疏。即是中下品貪下。皆唯識論文。

疏。九取支俱舍雲。遍馳求名取。取謂貪也。年既長大貪五欲境。四方馳求不憚勞倦。愛取別者。初起名愛。相續轉盛別立取名。從雖攝餘惑下。即唯識論文。正是彼論會此經文。

疏。然上二支通現及種者。愛支初起即是現行。當念即能熏識成種。依此愛種而生於取。取即現行。是故經云愛增為取下會四緣中。愛望於取有因緣者。以愛種子增成於取。取即愛種之現行故。故同一貪初心為愛。轉盛名取。即此愛種便是取種。是故二支皆通種現。疏十有支者。俱舍雲。有謂正能造牽當有果業。由馳求故。積集能牽當有果業。業名為有。若言有當果故。此則有者。但是有無之義。若言當有之果。則有是三有故。唯識雲。俱能近有後有果故。則有有二義。一者能有彼果。二者當有今能有彼因從果稱故。業名有。然唯識論。雖約二世有義不殊。

疏。此約三世者。對前揀濫在文可知。

疏。十一生支。言約增上緣雲從業起者。以經云從業起蘊名生故。業是善惡生是無記異熟果故。若約因緣。從二取種親生於生。義如前說。疏始從中有下。彰其分齊。亦唯識文。言從中有者。中有陰滅後有陰生故。未衰變者。四十已來。若俱舍雲結當有名生。從此捨命正結當有。此位五蘊總名為生。當來生支即如今識。當來生顯立以生名。此與涅槃一無有二故。雲現在識名生。現在名色六處觸受名為老死。據此經論生支位。局唯初託胎名色位。後皆屬老死。不同唯識。

疏。十二老死支。疏文有三。初正釋文。第二示體。第三解妨。今初即諸衰變位者。亦唯識文。四十已後容顏漸衰。即屬於老。若俱舍雲至當受老死。義如生支中說。

疏。故上二支體通五蘊。唯是現行者。第二示體。然上引俱舍。彼約分位緣起。一一支下皆有彼位。五蘊及無明顯故。立無明名等言。則十二支皆具五蘊。今從增勝有具不具故。結此二具五蘊也。餘不結者。隨本支體而為蘊攝。種現亦然。雖是於苦不同上識。通於種現。

疏。欲令生厭下。第三通妨。略有三妨。一雲未來生死即現識等。何以現在立五。未來立二。俱舍通此。但云略果及略因。由中可比二。現在五果未來說二。故云略果。現在二惑過去說一無明。故云略因。由中已廣故。初後略比二可知。過此更說便為無用。上即論意。若爾何不初後目所不覩。廣說因果可比於中。是故應言。示迷本際因合一惑現所起惑。明示始終。令其不行當相辯差別。示五位當果令厭。合為老死。然唯識論。雖約二世亦有此問。論雲。何緣所生但立生死。所引別立識等五支。答雲。因位難知差別相故。依當果位別立五支。果位易了差別相故。總立二支。以顯三苦。則今疏文含於二意。欲令生厭合立二支。即是前意合立二支。故以顯三苦。即唯識意謂生顯行苦。老顯壞苦。死顯苦苦。唯識雖約種現不同三苦生厭三世宜用。

疏。老非定有者。亦唯識文。應有問言。老位極長何不別立。答意雲。謂有夭逝不至老故。疏別離等五下。三有妨雲。別離憂悲等。自小及長皆悉有之。何為附在老死支中。通雲多故。復應問言。老既不定附死立支。病亦不定何不附立。答雲。病又不遍兼不定故。老遍三界故附立支。諸趣界中除中夭者。皆有衰相故。復應問言。名色不遍何故立支。謂色界全欲界化生。六處頓起何有名色。唯識答雲。定故立支。胎卵濕生六處未滿。定有名色故。又名色支亦是遍有。有色化生初受生位。雖具五根而未有用。爾時未名六處支故。初生無色。雖定有意根而不明瞭。未名意處故有名色。由斯論說十二有支一切一分上二界有。即是唯識引瑜伽第十文也。餘如前說。

疏。然此一段有支亦通一生下。第二以義重釋。謂即於今生初迷諦理。二即作業。三業依初心為識。如下一念緣生。但通取一生。長時故云前後建立。言唯生一種通取前者。謂有問言。既雲一生。生在初託胎時。今居有後那言一生。故今答雲。通取前來。諸增長位皆從有起。此有雖是過去之有。但取所生。以成十二。亦可。有支之後所起五蘊。即名為生。既雲義取不可剋定。

疏。後逆觀中疏文分二。先隨文正釋。後結成甚深。前中自有四節。一結成苦。二結無我。三結於空。四結成勝義苦中自有三節。一二世因果相望。唯取七苦為苦樹。惑業五因為苦緣。故五種為苦芽。二果為苦樹。此瑜伽第十。又於現法下。二以因為果。雲於現法中現法之時。亦是二世之義。言潤則增長者。亦潤行種及識種耳。第三通取十二緣。若因若果為一苦樹。無明發業故為苦樹根。若不發業不受後有果故。識與名色為苦樹身。以識與名色從因至果互相依持。為生死體故。次六入觸受。依名色上開顯增長。對境領受如枝。依身而開別故。約二世說。但是因中約果說耳。次愛取合潤成有。決定當生故。喻如華上十為因故。後二是苦果。上三皆依二世。後之一釋可通三世。依過二因招識名色之體。而為樹身。六入觸受現行開顯等為枝。已是苦樹竟。依上復起當因故。三為華感當二果。為苦樹果則雖是一樹義有兩重。疏無我下二結成無我。易知。疏無作無受下。三結成於空者。經有者字。則似人空。人空即上無我。今無作受之體。在因為作在果為受。能作能受即是於我所作所受。同號我所。然我為能作唯勝論義。若數論師。我非能作冥性能作。既能作望我有同不同。所作受等非局我所。則自在等亦名作者。故該一切因果之法。名為顯空。是則無明亦為能作。行為所作。又行為能受。識等為所受。則亦無性皆悉空寂。

疏。復作下四結成勝義者。上顯無病所病有異。今明空理一理無差故。異上空。

疏。故瑜伽說下第二總顯甚深。於中三。初總標次別釋。後結會。今初言甚深者。瑜伽第十雲。問如世尊說緣起甚深。此甚深義云何應知。答由十種相。應知緣起甚深之義。謂依無常義苦義空義無我義說。釋曰下直釋十義。但云依無常義者。便列十義。今疏取下釋。意便總配雲六義依無常一義依苦等。

疏。今初一從下。即第二別釋。初釋無常六義。然此文難解。如從自種子亦待他緣。與第二句從他亦待自。二句何別。故每句中皆有兩義從自種子是自生義。亦待他緣不自生義。下三例之。故雜集第四雲。又諸法不從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生。非不自作他作因緣生。是故甚深。故不自生亦從自生。二不他生亦從他生。三不共生亦從共因緣生。上三句中皆有二義。若唯自種生。非曰甚深若唯不自生亦非甚深故。一句兼二。方曰甚深。正同中論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之義。雜集釋不自生等自有二義。至第八門當知。下總結雲。若緣起理非自非他遣雙句者。猶為甚深。況總亡四句。是故緣起最極甚深。釋曰。不見此論瑜伽難了故。從自種子是自生義。亦待他緣即以他遣自義。二從他者。是他生義。亦待自者以自遣他義。三俱從者共生義。無作用者。以無性遣共義。四此二因性非不是有者。以共功能遣無因義。前之三句。有無性緣生二義故。皆有存亡。第四句不立無因故。唯有以共遣無因義耳。五相雖成就而不礙滅。六滅而似停。初之四句就緣所生法以論甚深。五六二句。以所生法對有為之相。以論甚深。前四以是緣生之法。是故無常。後之二句剎那滅故。是故無常。餘文可知。

疏。由前緣相皆是似義下。第三結會甚深。於中二。先約真實智結。二約法住智結故。瑜伽雲。應以幾智知緣起耶。答以二智。謂法住智及真實智。云何真實智。謂如觀甚深義。然瑜伽甚深之義。皆性相對說。如雲從自種子。是相亦待他緣。是性謂以他破自。顯不自生故餘如上說。今經逆觀。唯顯不自生義。不顯從自種子義。以從自種子即是識為種。復起後有生及老死故。此不說。十義皆然。故云由前緣相皆是似義。十箇似義皆在相中故。特由性相無礙故。曰甚深雲正在於此。

疏。又無作作者下。第二約法住智。結成甚深。故瑜伽雲。云何法住智。謂如佛施設開示。無倒而知。次重徵識雲。問如世尊言。是諸緣起非我所作。亦非餘作。所以者何。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安住法性法住法界。云何法性等。答是諸緣起無始時來理成就性。是名法性。如成就性。以無顛倒文句安立是名法住。由此法住以彼法性為因。是故說彼名為法界。釋曰。但觀論文疏自明瞭。

疏。二約大悲下。疏文有二。先標章。後論總下解釋。於中三。一總釋。二別釋。三卻釋事觀。今初先舉論。謂十二下疏釋論。遠公亦云。不緣無我故曰愚癡。謬執有我稱曰顛倒。此言小局。

疏。下別釋下。二別開二倒。前意由迷緣性故。是愚癡無我。執我故是顛倒。從以著我故下。論舉經意明倒所以。第二意明迷於緣起不知從緣。無真實故即是愚癡。疑惑不決即是顛倒。從謂無智故下。以經釋成。無智求有釋成愚癡。滯斷常下釋成疑惑。致緣相之相續釋疑是倒義。

疏。今菩薩下。三卻釋總中事觀。二倒相顯事義方明。故在後釋。

疏。三約一切相智觀。文中四。一彰門所攝言及第二觀之一半者。第二即依止觀。依止有二。一依第一義即是相續門。二依一心即第二一心所攝門。第一義一心故但半耳。二謂初成答下別顯二觀。初染淨有二。前意約因後意約果。即雜集等染淨義三相諦觀中下舉其二觀。顯此為勝。以前二觀但有不知。今具知不知為染淨故深細也。四然上相續下。總結一門深廣之相。於中三。初成橫對三乘三智。三智之義已如前配。二又初順根本下。局大乘三智。然通因果。三雖無我所下。融其三智而成一心初空即假故不礙起悲。二能所本空下。假不礙空悲而無著。三雙窮下。即空即假不滯自他。自即根本他即後得。三觀一心下總結無礙成般若因。五一門下結嘆深廣。第二一心所攝門。

疏。今初依論三觀下。疏文有二。先略釋經。後廣開義。今初先舉論。後此明修觀所以下。疏釋論文。從而論經雖云下。後釋立觀所以。以若取三界虛妄即是所作便屬世諦。今取能作為第一義。

疏。論雲但是一心下。二論釋經。從此言則總下。疏釋論。上取觀名唯是能作。今雲三界唯心轉故。則通能所。然能所有二。若法性宗中。以第一義隨緣成有。即為能作。所有心境皆通所作。以不思議熏不思議變是現識因故。若法相宗。第一義心但是所迷。非是能作。有三能變。謂第八等故。一卷唯識論雲。又復有義。大乘經中說三界唯心唯是心者。但有內心。無色香味等外諸境界。此云何知。如十地經說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故心意與識及了別等。如是四法義一名異。此依相應心說非不相應心說心有種。一相應心所。謂一切煩惱結使受想行等。皆心相應。以是故言心意與識及了別等義。一名異故。二不相應心。所謂第一義諦常住不變。自性清淨心故。言三界虛妄但一心作。是相應心。今依法性故云第一義心以為能作。言轉者起作義。亦轉變義者。即唯識意。彼論第三總釋三能變。雲能變有二。一因能變。二果能變。釋此二變皆云生起故。彼論雲一因能變。謂第八識中等流異熟。二因習氣。等流習氣由七識中善惡無記。熏令生長。異熟習氣由六識中有漏善惡。熏令生長。釋曰。種子生現行名因習氣。論中先標。後釋等流即七識中三性種子。各生自現唯除第八。不能熏故。異熟習氣唯除第七。七是無記非異熟因。前是因緣此增上緣。論雲。二果能變。謂前二種習氣力故。有八識生現種種相。釋曰。即前二因所生現果。謂有緣法能變現者。名果能變。種種相者。即第八識相應心所相見分等。論別釋雲。等流習氣為因緣故。八識體相差別而生。名等流果。果似因故。釋曰。即以現識三性種子各自生現。論雲。異熟增上緣。感第八識酬引業力。恆相續故立異熟名。感前六識酬滿業者。從異熟起名異熟生。不名異熟有間斷故。即前異熟及異熟生。名異熟果。果異因故。釋曰。八識是總果故。是異熟主。主引生餘感六識業。名之為滿業等。以上論文。皆以生起而釋變義故。

疏。雲轉即轉生亦轉變義。又下論中釋。第二能變依彼轉緣。彼雲轉謂流轉。顯示此識恆依彼識取所緣故。彼疏釋雲。流是相續義。轉是生起義。謂依第八或種或現相續起義。又彼論第一釋。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雲轉。謂隨緣施設有異。又云。彼相皆依識所轉變。而假施設。又云。變謂識體轉似二分。釋曰。言彼相者即上我法識體。即是自證分。此相見俱依自證起故。上來正意。為證以起以變釋論轉字。然已具於能變之相。前後經疏皆要此文。

疏。然此一文下。第二廣開章門。於中有三。初總標舉。雲唯識攝論等。皆指華嚴一心作義。

疏。云何一心下。第二徵起略釋。疏廣開有十下。第三開三為十。上三義中初一不開。開二為次三。開第三為後六。然皆從寬至狹。二然相見俱存者。唯識正義四師各立。已見問明。今此從多故云相見。八識心王及諸心所。皆有二分。當體即見分。從並所變相下。即是相分相有二義。一識所頓變即是本質識等緣境。唯變影緣不得本質。言由有支等者。影變因果已如上說。

疏。三攝相歸見等者。然初及四五皆唯識所破故。彼論初雲。又為開示謬執我法迷唯識者。令達二空於唯識理如實知故。此破凡外。今文所無。次論復雲。有迷謬唯識理者。釋曰。下皆護法廣破四師。此標也。次論雲。或執外境如識非無。釋曰。此即有宗依十二處教執心境俱有是第一義。論雲。或執內識如境非有。釋曰。此破清辯。依密意空教撥識亦無。論雲。或執諸識用別體同。釋曰。即大乘一類菩薩。言八識體唯是一也。如一水鏡多波像生。即當此中第五義也。論雲。或執離心無別心所。釋曰。此即經部覺天所計。以有經言士夫六界染淨由心無心所相。雖於蘊中亦有心所。但於識上分位假立。無別實有。然清辯計雖撥皆空強違中道。而立唯境。順世亦立唯四大種成有情故。若依此義。應有四句。清辯順世有境無心。中道大乘有心無境。一切有部有心有境。邪見撥無都無心境。然其有王無所。即此第四。而今指經論與彼不同。然第三義言如解深密者。即第一經。心意識相品第三。廣慧菩薩問佛。菩薩於心意識秘密善巧。佛答雲。廣慧當知。於六趣生死彼有情。及四生身份生起。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和合增長廣大。依二執受。一者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二者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有色界中具二執受。無色界中不具二種。釋曰。無色不具即無色根。則唯有相名分別習氣。明是唯見。次下經又云。廣慧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六識身轉。謂眼耳鼻舌身意識。此中有識。眼及色為緣生眼識。與眼識俱隨行。同時同境有分別意識轉等。則知皆是唯立見分。此見亦即安慧所立。一自證分。謂多立有相見二分。去相取見為自證耳。言二十唯識者。亦名唯識二十論。有二十偈故。世親菩薩造。唐三藏釋。最初即雲。安立大乘三界唯心。以契經說三界唯心心意識了別名之差別。此中說心意兼心所。唯遮外境不遣相應。內識生時似外境現。如眼有翳見發蠅等於中都無少分實義。釋曰。此亦明唯心義。復有一卷唯識論。天親菩薩造。後魏瞿曇般若流支譯。細尋乃有二十唯識。同本異譯。而文稍顯著。先列二十偈。初偈。雲唯識無境界。以無塵望見。如人目有翳見毛月等事。偈竟問雲。初偈明何義。答曰。凡作論有三義。一者立義即是初句。二者引證即第二句。三者譬喻即下二句。下文廣釋。亦明外相無實唯心現。故名攝相歸見。言觀所緣緣論者。但有兩紙。陳那菩薩造。論雲。諸月欲令眼等五識。以外色作所緣緣者。或執極微許有實體能生識故。或執和合。以識生時帶彼相故。二俱非理。所以者何。極微於五識設緣非所緣。彼相識無故。猶如眼根等。釋曰。此破前極微生識。長行破意雲。眼等能發識。識上無眼相。極微能發識。識豈有微相。故無所緣。又偈云。和合於五識。設緣非所緣。彼體實無故。猶如第二月。釋曰。觀長行意。此破上和合以生識。謂彼執言。堅等多相和合一處。有是現量境能發於識。破意雲。和合法無實故。如眼錯亂見第二月。釋曰。以無上二相唯有於識。故名攝相歸見。然陳那立於三分。今言無相者。相實無故。下正義雲。彼所緣緣非全不有。內識如外現為識所緣緣。許彼相在識及能生識故。釋曰。長行內識似外境現。為所緣緣。許眼等識帶彼相起及彼生識故。結雲諸識唯內境相。為所緣緣理極成也。則非全無相。相全屬識。故云歸見。然上疏引皆賢首意。欲成十義故復引之。法相立識如前所引唯識論辯。疏四攝數歸王故。說一心唯通八識。以彼心所依王無體。亦心變故。如莊嚴論者。具名大乘莊嚴經論。無著菩薩造。有十三卷。第四卷述求品。第十二中有此意也。論雲自界及二光癡共諸惑起。如是諸分別。二實應遠離。釋曰。自界謂自阿賴耶識種子。二光謂能取光所取光。此等分別由共無明及諸餘惑。故得生起。如是諸分別。二實應遠離者。二實謂所取實及能取實。如是二實染淨。應求遠離釋曰。此說求染淨亦攝末歸本義。第五卷初同此品說。求唯識人云能取及所取。此二唯心光貪光及信光。二光無二法。釋曰。求唯識人應知。能取所取此之二種唯是心光(即釋上半)如是貪等煩惱光。及信等善法光。如是二光亦無染淨二法。何以故。不離心光別有貪等信等染淨法故。二光亦無二相。偈云。種種心光起如是種種相。光體非體故。不得彼法實。釋曰。種種心光即是種種事相。或異時起或同時起。異時起者。謂貪光瞋光等。同時起者。謂信光進光等光體非體等者。如是染位心數淨位心數。唯有光相而無光體。是故世尊不說彼為真實之法。釋曰。上二偈即是正意也。其釋曰字皆論文。

疏。五以末歸本下。其五六七三門。全同問明。但為明自淺之深故。復重說耳。後之三心即玄中具。謂唯心所現故。法性融通故等說。

疏。上之十門下。二約教分別。即具五教。涉權是始教。就實通二。一即終教。終教亦名實教。故其攝相歸性亦通頓教。以後三教皆同一乘。並揀於權故。頓亦名實。後三圓融即是圓教。而言不共者。圓教有二。一同教二別教。別即不共不共實頓故。二同教者。同頓同實故。今顯是別故云不共。疏若下同諸乘下。約融通說。若下同同教一乘即收。次三就實。若同於三乘亦收前四。以其圓教如海包含無不具故。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六十五

 

上篇: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下篇:大華嚴經略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註音版】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

華嚴經決疑論序 東方山逝多林寺比丘照明撰 北京李長者...

法華玄義釋籤

釋籤緣起序 君山除饉男普門子屬辭 四教成列,開合之旨...

阿彌陀經義述

阿彌陀經義述 慧淨述 阿彌陀經(此雲無量壽,後秦羅什...

法華宗要

法華宗要 元曉師撰 將欲解釋此經。略開六門分別(初述...

佛說樂想經

佛說樂想經 西晉月支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大方等如來藏經

大方等如來藏經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 如是我聞:...

【註音版】南無月光如來神咒

南無月光如來神咒...

華嚴法界玄鏡

華嚴法界玄鏡卷上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餘覃思...

念佛警策

念佛警策卷上 菩薩戒弟子 彭際清 纂 無量壽經 佛告...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註音版】佛說諸行有為經

佛說諸行有為經...

文殊問經字母品第十四

文殊問經字母品第十四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

華嚴經善財童子參觀自在菩薩章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

【佛教詞典】四業

【四業】 p0399 集異門論七卷九頁云:四業者:一、黑黑...

【佛教詞典】仁王經法

讀仁王護國般若經而修之祈禱法。當日月、星辰、火水、...

凡受三皈五戒者,要發菩提心

凡受三皈五戒者,要發菩提心。什麼叫發菩提心呢?就是...

慧律法師《解脫之鑰》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成道後,到印度各地弘法度...

身口意不離佛法,這才是真信

我們為什麼要學佛?為什麼選擇信佛?很多人是一種盲從...

如何才叫念佛有功夫了呢

前面說到我們最好趁年輕健康的時候把功夫準備好。什麼...

以折攝二門令起厭欣

原文: 激揚生死凡夫令起欣厭者:以諸眾生沉迷自性,甘...

法照大師得文殊菩薩開示念佛法門

大歷二年,蓮宗四祖法照大師居住在衡州雲峰寺,勤修不...

臨命終時一句佛號提起來,可以說是內憂外患

淨土宗的念佛法門,它是一個本尊相應的法門,而整個本...

佛講父母恩德

很多人對於佛教徒出家離欲十分不理解,而且認為佛教對...

極樂的八功德水有哪八種功德

八功德者:一、澄清,異此方渾濁;二、清冷,異寒熱;...

買智慧

有一個國家很富有,擁有全天下的東西,但是他們的國王...

企業的保富之道

如果一個人具有了正確的義利觀,就會有所為,有所不為...

輪迴中誰能與其出苦者

菩薩地上有變易之苦,羅漢果中有分段之苦,一切諸天有...

【視頻】《妙法蓮華經》天台山佛學院快誦

《妙法蓮華經》天台山佛學院快誦

【視頻】《文殊菩薩十大願》聆志居士念誦

《文殊菩薩十大願》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