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七十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七十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第六大勝分。

疏。一入自在者。即經云如是入已牒前十自在也。二成就智。即經云如是成就已。即牒前為不思議智者等。

疏。故經云隨行智為導首故者。經文但有身語意業隨智慧行。論經云智慧為首隨順轉故。

疏。具用二句之意。以智先導釋其隨行。初智導起起已不失於智即是隨行故。

疏。二中十句依七種功德。謂依此七種功德。宣說彼所住功德法故。此段名所住功德大也。

疏。後二慈悲利他者。餘處慈能與樂悲能拔苦。今悲不捨眾生。慈卻救護世間。以慈悲皆通與樂拔苦故。言後三願行相符等者。願即第八。行即第九。佛護即第十。第七釋名分。

疏。一地釋名。約法明位者。廣明此地有不動德故。二約人者。廣明住此地菩薩有不動德故。法即本有此德如於菩提。人由得地故成勝德。猶如覺者。今初十句論攝為六者。初二四六皆攝二故。疏文有三。一總科。二依論釋。三順經釋。今初。初二自分。前一離過畢竟。後一所證深玄。餘句可知。

疏。言為六下二依論釋。初染治中功用。小願魔業。皆是業染。第七地功用之心。名功用行。第六地中樂空之心名小乘願。前五地中著有之心。名諸魔業。亦可。七地中所起行修。名功用行。二乘之心名小乘願。凡夫之心名諸魔業。今離功用治功用行。遠離有無間隔過故。治小願魔業故名不動。此一為總。故諸經論皆立此名。疏三有二句發行清淨者。即勝進中發修離過。前句發修之時離功用過。名為發淨。後句修行之時。離不成過。名為行淨。隨意成故。論經名王子者。經云。名為王子地離家過故。遠公釋雲。如世王子生在王家。無有營農等過。菩薩如是。生在佛家無有修行功用之過。釋曰。觀經之意但取離過。

疏。四次二句下。兼第五門。即勝進中因修成德。德義不同有其二種。一者有作。即教道功德。本無今有方便修起。故名有作。即第四門。二者無作。即證道功德本有今顯。非從修起名為無作。即第五門。與加分中有作善法淨無作法淨相似。今明第四中功德名世間。智慧名出世間。前中隨世有作釋經名為成地。自無所作。釋經更無所作故。下句中以智慧善分別故。即是論經。智障淨故是論釋。上善分別言皆決定義。疏將彼經及論。皆就今經決定之言。

疏。五有一句下。即證道也。即經名為變化地。隨願成就故。今經但有其用。論經云名為涅槃地。善起大願故。遠公雲。涅槃地者即無作體。體寂滅故。善起大願故者。即無作之用。以用顯體。非小涅槃故。

疏。釋雲。化不滯寂成無住涅槃。

疏。六有二句分位過前者。即遠公依德成位。上句可知。下句勝七地有功用。此地報熟名無功用。言先已成就者。論經云善起先道故。遠公就諸地中分別有三。一不起先道。謂前六地當地別習不兼前行。二起而不善。謂七地念念修起一切佛法。前六地中所有諸行。至此皆起。而功用心起不名為善。三亦起亦善。謂此八地前七地中所修諸行。是其先道。至此地中報熟現前。名起先道。報熟現前非功用生。故名善起。疏意順經先已成就即是七地之中修無功用。為先已成就。故今無功。此意是總。易故不釋。疏今更指文者。第三順經釋。但是指文義不異論故。疏雲則似論家闕指明據。疏智者釋名中。一向不動是勝進行也。一體不動是自分行。先明勝進者。舉彼勝求顯於自分從上滿也。

疏。今初文有四句皆含二義者。謂一向一體。以遠公將此總屬於一向不動則此四句明一向義。後十方明不動故。疏桉定雲皆含二義。謂由入佛境故。一向上順亦與菩薩同一體性。下三句准之。以論先釋四句竟。方云是中一向不動者。如經日夜常為善識加諸佛加等故。疏將此四句為總。三者近者由其前二故近佛也。

疏。謂金剛等現形衛故者。此前七地亦有但冥衛耳。如來常有八金剛神列其八面。此地菩薩隨分得之。前三自分者。即三輪也。謂身口意。疏論雲一向不動故者。論釋結文如是通達。如是通達故一向不動義耳。疏一智不壞者。論經云善思量大乘道故。即是證智法智通者。以論會經既雲智大。經云獲大神通明是法智通也。即十通第九。於六通中漏盡開出故。亦證智。二教智三不住。上三自利下六利他。初句淨土行。後五化法益物於中前三自分即意身口。稱三際說者。先際生死後際涅槃。中際聖賢也。後二勝進。坐道場稱佛方便成正覺者。成佛度人前中泛明坐道場。略有三說。一就法門即萬行道場。二就實成約金剛三昧一念成佛。三約化相菩提樹下。今正約後。然經但言普伏一切魔邪之道。而論雲坐道場。坐道場即降魔故。伏魔亦三。一約法門。一切生死涅槃皆是魔道。修一切智則伏其道矣。二約實說。無明習氣以為魔道。金剛喻定方能摧之。三約化相。菩薩樹下降於天魔。今亦據後。

疏。九正覺不壞者。上入佛境同佛覺故。即是一切法如實覺故同無障礙智。餘如初地中說。第九善慧地。

疏。言善慧下。二釋名。總有九釋。一攝論當第七論。從即下文下。

疏。會經二莊嚴論。即第十三頌云。四辯智力巧。善說稱善慧。今疏即是彼論長行。此同下文即疏會經。三金光明。即第三卷。從此兼下疏會釋。四深密意者即第四卷。經云獲得廣大無礙智慧。五瑜伽住品。即四十八論。上文來意亦同此卷。論雲。由此地中。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意樂清淨。逮得菩薩無礙解慧。由此善能宣說正法。是故此地名為善慧。六十住論亦當第一。論雲其慧轉明調柔增上故。七成唯識亦當第九。論雲。成就微妙四無礙解。能遍十方善說法故。從文詞下。會上三論。八仁王下亦即下卷。九智論可知。疏故所離下。第三離障亦唯識文。具雲九利他中不欲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於利樂有情事中。不欲勤行。樂修己利。彼障九地。四無礙解。入九地時便能永斷。由斯九地說斷二愚及麁重。一於無量所說法無量名句字。後後慧辨陀羅尼自在愚(此總標也論自釋雲)於無量所說法陀羅尼自在者。謂義無礙解即於所詮總持自在。於一義中現一切義故(一也)於無量名句字陀羅尼自在者。謂法無礙解即於能詮總持自在。於一名句字中現一切名句字故(二也)於後後慧辨陀羅尼自在者。謂詞無礙解。於言音展轉訓釋總持自在。於一音聲中現一切音聲故。二辯才自在愚。辯才自在者。謂辯無礙解善達機宜巧為說故。愚能障此四種自在。皆是此中第九障攝。釋曰。此用能障無礙解所知障種以為體性。以八地已上六識中所知障無現行故。金光明亦云。一說無量名句味。無量智慧不能持無明。二四無礙辨未得自在無明。釋曰。此則第二愚。亦許通四。但上能持。此約能說即說上三耳。梁論雲。一無量所說法無量名句味。難善巧言自在陀羅尼無明。二於四無礙解決疑生解無明。釋曰。第二愚亦通四無礙解。本論名離不能利眾生障。釋曰。唯識不欲此論不能。不能故不欲耳。疏但撮略以對論文廣狹可知。互相映發。

疏。論俱易疏故所證下。四所證如亦唯識文。攝論名同。無性釋雲。謂此地中得無礙解所依止故。分證得智波羅蜜多於一切法不隨其言。善能了知諸意趣義。如實成就一切有情受勝法樂。釋曰。無礙解等釋自在義。分證得等釋於智義。中邊論雲。有四自在。一無分別自在(即相自在)二淨土自在。三智自在。四業自在。法界為此四種所依止義。第八地唯能通達初二自在所依止義。後二如次在後二地。

疏。便成善達下。第五成行莊嚴。論雲四辯自在成熟眾生(即此經自在說法)無邊總持廣受法行(即此經善達法器)。

疏。梁論雲下第六得果。初即成熟眾生果。後即總持法義果。

疏。如月普現前地有故者。偈云。譬如日月住虛空一切水中。皆現影。住於法界無所動。隨心現影亦復然。從此法師下。即九地之德。下文廣具。

疏。第二正說文三。一總科。二四中初一下。會三心。三然第八地中下。顯地別相。此是論文亦是通難。恐有難雲。第八地中於三世間已得自在。普與眾生身心同事。復能多身多音說法利樂眾生。何以此地方名法師。有說。成等故為此通。從成就一切相下。辨勝過劣。

疏。前得二諦等智故者。二諦即是淨土分中。等者。等取諸佛勸起無量智慧。思量觀察即是思修。若准論經云無量智慧善思量智。遠公雲。廣謂無量。深曰善思量。上佛勸與無量智即是廣也。淨忍即是深智。然不出二諦故。疏但以二諦等之。

疏。初句利他等者。此依論主有兩對二利。疏意更有二意。一為三節以合初二為自利故。二者十句皆通二利。然遠公雲自分所成以用化人。勝進所成未堪化人。業未熟故但可自利。疏意雲。更求勝進豈無利他。

疏。三依根熟下。五門利他。言根熟者。阿含行成堪能入證。絕念修行可利生故。四不觀智性盡為邪念。五未知令知。六邪歸依者。即諸外道取信耳目故。以通化。七諸佛淨土超過諸天。無退轉故。上五下結上。以利他竟故。後三易知。第二智成疏不二即無記者。不同前二。故云不二。淨即是善順理清昇故。染即不善違理雜穢故。疏。於淨法中開漏無漏者。俱舍雲。有漏無漏法。除道餘有漏。於彼漏隨增。故說名有漏。四諦之中苦集二諦是有漏法。漏即煩惱漏過無窮故。漏法於彼苦集隨增。苦集有彼漏故名為有漏。論雲。無漏謂道諦及三種無為。由其道諦是有為無漏故於有漏除於道諦。今疏中雲與漏相應即漏隨增義。言施戒等取相心修者。以於善中開出漏故。舉其施等。等取忍進禪慧。今漏於彼施等善法而隨增故。相心修善是集諦攝三界因故。言無漏反此者。即離相心修漏不隨增。即屬道諦。俱舍雲緣滅道諦。諸漏雖生而不隨增。故非有漏。約於見道分世出世。前來頻有思不思議。乃有二意。前約圓融行布。地前地上對明。後約教證二道。唯就地上。疏彼有漏思議等者。以思議通二義。今明定能證入。意取地前思議故。兼取有漏之善。言定能證入者。大乘之中。種性堅固。名之為定。為緣所動名為不定。故仁王受持品雲。習忍已前行十善菩薩有退有進。譬如輕毛隨風東西。是諸菩薩亦復如是。雖以十千劫行十正道。發三菩提心。乃當入習忍位亦常學三伏忍法。而不可定名是不定人是定人者。入生空位聖人性故。必不起五逆十重等。若通諸乘說。小乘忍心已去名定。餘必不定。五總上諸善開出三乘者。三乘皆有漏無漏世出世教證二道定不定等。故云皆通。

疏。六於三乘下。先舉論。後此是下疏釋於中二。先辨。次二滅諦下正釋。然為無為及漏無漏。如十藏品。世及出世教證二道初地已廣。今隨三乘略明為無為等。滅諦即是小乘無為小乘四諦三是有為故。緣性即是中乘無為。逆順觀等皆是緣相。緣性離是名無為。彼岸真理大乘無為。大約六度故云彼岸彼岸有二。一是涅槃修六度因。得涅槃果居然無為。二窮行究竟即同無為。又真理言通於三乘。同入二空之真理故。道諦已下三乘有為對前可知。如來無為前已頻釋。

疏。三乘聖人下釋上論文依順行言。然有二意。一依起行。二亦依無為成差別位。第三入行。

疏。一眾生心者是總故者。疏文有二。先隨文釋。後釋總名。前中此言總別通有三意。一約本末即如今文心為本是總。十林是別。然本末容可知。由一生多總別要一具多。是經宗意。二就末中。三雜染為總。餘七是別。此約依本開末。七不離三故。三以三聚為總。根等為別。此約以時該於法故。今初心為總者。論雲。依共者。論唯二字。以通為下。

疏。釋先釋共字。共染淨共依。但釋共字。菩薩依此下。方釋依字。

疏。餘十是別不出三雜染者。即第二重總別義也。言生是苦果今當第九者下。是總釋論。然論經今經已前是因。生是苦果。皆當第九。論以三是總故以生居前後。習氣三聚俱通因果。

疏。論釋餘七雲下。二釋餘七。於中四。一總釋七林。二重釋根等。三例釋三聚。四會二名殊。今初有三。初句標舉。二依共染下舉論。三謂次根等下疏釋。然上論七林總有四節。一依共字。攝根解性慾四林。二染字即隨眠林。三煩惱染淨等。即習氣林。四依定不定時即三聚林。四節皆合有其依字。初一後一有依。中二略無。以初依字該於中二。若具應雲。依共依染依煩惱染淨依定不定時也。今釋四節文亦有四。初釋共字。謂根解性慾同是業故。二隨眠即煩惱種下。釋染字故。三地中顯超煩惱名貪瞋癡。顯超隨眠名為染也。以常隨心令心穢濁無時暫淨。故名為染。然論經名使如下當釋。三受生即生如前已說者。此非釋論。以經次第至於生故。指前總中故。前云不出業煩惱生也。四從餘二通三故不出三下釋論。第三四節習氣三聚二稠林也。於中二上二句總釋。言餘二通三者。二即是習氣。及三聚林通三雜染故。不出者。隨眠是煩惱。根等是業。今二復通。故上標云不出三雜染也。疏二云何通下二別釋二林。此句微問。後謂習氣下。釋前論第三雲。煩惱染淨等是習氣林。染攝煩惱故。疏略無煩惱之言。又欲將染淨通根解性慾。而言等者。等取生雜染。以三雜染皆有習氣故。故下釋中。有煩惱習氣業習氣道差別。習氣即是生故。不言心習氣者。心是總故為十依故。

疏。三聚但是約時定不定故者。釋上論第四節。依定不定時是三聚林故。疏論又別釋下。第二重釋根等相似之義。即重釋上依共之言。以言共者。共是於業復相似故。於中四。一生起論文。二彼復定不定時下舉論。三由下經文。下彰釋所以由相似故。經舉根林以例三林。論上云共故。今顯共相似之義。四亦須約時下正釋論文為四。展轉相生皆徵上起下。而文分五。一釋彼復定不定時雲。亦須約時躡上四義。但云亦須約時。合雲根等四林。亦須約時。亦者。釋論復字。以前釋三聚約時。今重約時故云亦也。二約何論時下第二節徵於上句釋下根等次第三云何次第下徵上第二釋下根等相似。四似何等下。徵上第三釋下信等二字。五如宿習下。顯上相似次第之義。唯初根解。此二相望。有於次第及與相似以性慾但明相似之義。次第可知。故略無之。疏若相似未熟下。第三例釋三聚。三聚亦由上四生故。是故上云三聚為總。疏論經詺解下。第四會二名殊。可知。疏十皆名稠林下。第二釋總名。於中三。初正釋稠林。二論經十林下會釋二經。三然此下指廣辨異。第二依章釋。心意及識六種別故者。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識。然有通別。已見問明。今更略釋。大乘法師云。心積集義。意思量義。識了別義。積集有二一集行相二集種子。初通諸識。後唯第八。思量有二。一無間覺。二現思量。初通諸識後唯第七。了別有二。一細二麁。細通諸識麁唯前六。疏此八緣境許得齊起者。唯識第七雲。依止根本識。五識隨緣現。或俱或不俱。如濤波依水。釋曰。此有二門。初句六識共依門。下三句六識俱轉門。此中正是後門。論雲根本識者。阿陀那識。染淨諸識生根本故。依止者。謂前六轉識以根本識為共親依。釋曰。此釋第一句。舉阿陀那通至佛果故。若言賴耶位局染故。但言六者。第七識緣恆時具故又此正明六識義故。言為共親依者。共依即是現行本識。識皆共故。親依即是彼種子識。各別種故。次釋下三句六識俱轉門。論雲。五識者。謂前五轉識種類相似故。總說之。隨緣現言顯非常起緣。謂作意根境等緣。謂五識身。內依本識。外隨作意五根境等眾緣和合。方得現前。由此或俱或不俱等。外緣合者有頓漸故。如水濤波隨緣多少。此等法喻廣說。如經釋曰。言種類相似者。一俱依色根故。二同緣色境。三俱緣現在。四俱有間斷。言謂作意等即眼具九緣等。經初已說。言廣如經者。即解深密雲。廣慧如大瀑流水。若有一浪生緣現前。唯一浪轉。乃至若多浪生緣現前有多浪轉。諸識亦爾。然彼更有淨明鏡喻。恐繁不引。

疏。極少猶有遍行五者。即如第八心所俱門。謂唯與觸及作意受想思俱。餘識心所多少之義廣。如彼論。論雲住異生滅行者。住釋上輕。異釋上轉。生釋於生。滅釋不生。疏云何離者。從初至不可得。唯除此句假徵。餘皆論文。從身者下。疏釋言心體離念等者。等取虛空界。法界一相皆無形義。疏取境不同故名為自者。此下疏釋八識緣境有同有異。前五轉識緣五塵境。是現量故。第六意識緣一切法。通三量故。第七末那緣賴耶為境。是非量故。第八賴耶緣於三境。種子根身器世間故。亦現量攝。廣如唯識。疏上之四下結前。言心之空性者。空如來藏故。涅槃雲空者。所謂生死故。後四淨心隨緣者標也。次由第五下總釋也。隨現煩惱故。有第六隨煩惱種故。成第七故。論雲第六七心染不染故。心縛解故。此二句煩惱染示現第八。雙隨業生染故。論雲。第八句心隨道故生染示現。以隨業受生故。雲隨業生緣。菩薩幻生亦菩薩業。

疏。謂第五清淨下當句別釋。此即自性清淨心。對前空性是不空。性是則相。辨真空性為妙有也。不染染等前已頻釋。疏隨因受生者。通釋二句。菩薩以下。別釋二句。幻所作相同於摩耶大願智幻耳。第二釋煩惱稠林。攝為三種事者。一即遠入相。二難知相。三染相。一遠入者明分齊。深至於有頂故。四住揀於無始無明。現惑揀種故。彈古雲下至金剛自約種說。遠公見偈云。禪定境排仍退轉。金剛道滅方畢竟。便釋有頂雲。謂至十地金剛頂故。今彈雲。彼頌隨眠稠林約俱生種。何得證此。

疏。二無邊引起者。論雲二難知無量善根等修業行故。餘如疏釋。言恆沙等上煩惱者。以善無邊一一善上皆有煩惱故。亦即所知未盡。則無法之上而無惑也。

疏。三俱生下先總釋。後初三句下別釋三段。就此三中。初句既總。即能所縛。即二為能縛。三即所縛妄心。今初論自釋隨所縛。雲迭共同事。迭共相依。不相離故。今疏取意開展釋之。以論同事釋經俱生。言生即是事者。然有二義。一夫言俱生必有二物。煩惱是一與何物俱。即妄心事同時生也。二生即生雜染。則煩惱與生事俱也。從然離惑下。以論相依釋經不捨。疏二眠起一義者。別明能縛。如世縛賊。為用繩耶為用鎖等。雲以何縛。從謂使為能縛下。出能縛體。從現行由使下。釋其縛義。煩惱縛心使縛煩惱。如毛繩縛人。由入水故令繩縛急。然下辨使等者。通相濫妨。此中使同下使故。答意雲。此約使為惑因。後正顯使故不濫也。遠公雲。使有二義。一繫縛義。通性及起。二隨逐義。局在性成。今約繫縛亦是一理。而下隨眠亦有繫縛。故但依疏。疏三與心相應下。即別舉所縛。然雖別顯能縛所縛而必互有。如繩縛人。若言以何物縛。是單說能。而必有所縛之人。不爾者何得縛名。如說何人被縛必有能縛之物。故下二句各兼能所。而二正取能。三正取所。思之。疏事即真心者。出所縛體。即自性清淨心。若被下即被縛相。因無明風動不守自性。成其染心也。染而不染雲心性淨。言示可解脫者。若定是染則不可脫故。中論雲。集若有定性。先來所未斷。於今云何斷。疏二隨趣下。謂就生雜染中明於煩惱。先舉論總釋。從苦報下釋論。從上句下。以經對論道界因。道界因言彰惑之過。

疏。三愛見下先總明。初句下別釋。釋初句中先牒論。言三分下疏釋。三即愛見癡是業之因。疏文委具。而文有四節。一以二求釋三分業。二慢通上三下。會通經論。經有四惑。論但說三故。又三求中唯說二故。通意可知。三上三俱障下。以論障解脫言。釋經如箭深入過患。四亦可知下。疏別立理。疏下句下釋三業因緣不斷相。疏結中八萬至賢劫經中亦有其相者。然隨好品正明煩惱。賢劫自說八萬度門。而取所治亦是煩惱。故復引之。此經具名賢劫定意經。有十三卷。第二卷末有喜王菩薩。宴坐七日。過七日已詣佛諮請。行何三昧能悉通達八萬四千諸度法門。佛告喜王。有三昧門名了諸法本。行菩薩行時。便能通達諸度法門。諸度法門者。諸佛有三百五十功德。一一功德各修六度為因。然彼第二卷末。喜王菩薩起請。如來初列章門。第三卷初。喜王再請。一一解釋。至第九卷經方終其三百五十度中。最初名修習進行法修度無極。其度無極言。即波羅蜜義。乃是三百五十之總名。其光耀度乃當第二。其分佈舍利是最後度。其間諸相隨好力無所畏十八不共三十七品。五眼六通等皆是所成。即以六度為二千一百。其一一各有六度。隨事各各不同。而初言二千一百竟。即云是二千一百。其中別有一百度無極主。除四大六衰令無有餘。獨步三界。亦可。將此都成前度。言如是二千一百諸度無極。及是百度無極。是二千一百諸度無極。貪慾恚癡等分四事。二千一百合八千四百。各有十事合八萬四千。不言十事是前四大六衰。及至第九經總釋竟。即云是八千四百。一度為十。合八萬四千諸度無極亦不言十。對四大六衰。次雲此八萬四千諸度。除八萬四千眾垢塵勞。遂成八萬四千三昧門。立八萬四千空行。設以義取。應以四大六衰成八千四百。而人以四大六衰成二千一百。似非經意。又此皆是菩薩所修之法。亦非如來一代經如是多度多會說法。下諸卷廣說千佛名及因緣。然不說四大六衰之相。第十三卷末雲三毒五陰十二牽連四大六衰諸蔽睡眠。則義當四大六塵。六塵衰損善法故。經中但言一度為十。經既不釋。今以義推。乃有二義。一如古釋四大六衰成之。二義推。如一施度下經具十。餘五亦然。則八千四百。既一一具十。斯理無失。亦有云。四大者貪嗔嫉妬及眾生想。此能障四無量故。六衰者。慳嫉放逸不忍懈怠散亂愚癡。能障六種波羅蜜故。此乃理求未有所出。難以取憑。又經中既雲於其一百對四大六衰。若如向說。則盡對四大六衰。又有云。若依大乘菩薩藏說。貪嗔邪見及慢為四種。各二萬一千。有唯貪香味觸法色不貪聲等。有唯貪聲不貪色等。有俱貪香味觸法。當知亦爾。色中多種。有貪外色不貪內色。有反此者。亦有俱者。外色中有多差別。十形四顯八差別等。各別俱貪或少或多或遍貪著。聲香味觸各亦多門。是故貪行二萬一千。嗔邪見慢當知亦爾。釋曰。非無所以。未詳所據。第三業稠林。然論有二。先正解後重分別。今疏將下重分別。文合在前文。正解中用九句分二。前八對果辨業。後一明定不定。就前八中遠公攝為三對。初三一對次三一對後二一對。三對之中皆初對果明業為因。後就業體隨義分別。

疏。初一因者。此即對果明業。疏文有二。先通三性感五趣果。後唯善惡。今初引業。唯善惡者。俱舍業品雲。一業引一生。多業能圓滿。釋雲。引業謂總報業。但由一業唯引一生。若許一業能引多生。時分定業應成雜亂。若此一生多業所引。應眾同分。分分差別。以業果別故。注雲分分差別者。謂數死數生。多業能圓滿者。別報業也。謂一生身圓滿莊嚴許由多業。譬如畫師先以一色圖其形狀。後填眾彩。一色圖形喻引業一。後填眾彩喻滿業多。是故雖同稟人身。於其中間有支體色力莊嚴缺減。

疏。各有三品二地已說者。彼經云。十善業道是人天。乃至有頂處。受生因意明。下品十善是人因。中品十善是欲天因。上品十善是色無色界因。下辨三乘。除如來因。皆同上故。其十惡業略有三種。經云。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十不善業道。上者地獄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餓鬼因。皆三品也。

疏。滿業通三性名言熏習亦通三性許為因種故者。唯識第八雲。然諸習氣總有三種。一名言習氣。謂有為法各別親種。二我執習氣。三有支習氣。下二習氣六地廣明。其名言習氣問明已釋。為明三性故。復重舉論。釋名言習氣雲。名言有二。一表義名言。即能詮義音聲差別。二顯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隨二名言所熏成種。作有為法名別因緣。彼疏釋雲。名言熏習即三性法。各目親種。表義名言即能詮義音聲差別者。揀無詮聲彼非名故。然名乃是聲上屈曲。唯無記性。不能熏成色心等種。然因名起種名名言種。謂因於名令心了知而成種故。今經從因起之義。乃顯境名言故。雲許為因種。疏又俱舍十七以三性因對五種果。無記亦能招果故。論通以三為道因者。彼疏第五初論雲。前所言果有五種。此中何業有幾種果。頌曰。斷道有漏業。具足有五果。無漏業有四。謂唯除異熟。餘有漏善惡亦四。除離系。餘無漏無記三。除前所除。釋曰。斷道即無間道也。廣配如彼。彼中第二三性相對。論雲。已總分別諸業有果。次辨異門有業果相。於中先辨善等三果。頌曰。善等於善等初有四二三。中有二三四。後二三三果。釋曰。上善等即業。下善等即法。初即善業以善法為四果。謂除異熟。異熟唯無記。以不善為二果。謂士夫增上以無記為三果。除等流離系故。雲初有四二三。言中有二三四者。中即不善業。以善為二果。謂增上士用。以不善為三果。加等流。以無記為四果。謂除離系。言後二三三果者。後即無記。以善為二果。謂士用增上。以不善為三果。除異熟離系。以無記為三果。亦除異熟離系。解曰。既無記望善惡無記有二三三果。明有果也。況別不離總為因無失。

疏。或既不招異熟等。二明道因唯是善惡。謂既曰無異熟總報果體。即無果義。論主言總明三為道因。別意但取善惡為因。

疏。二有表示等者自性差別。此下二句唯就業體隨義差別。雲自性者造作之義。是業自性。論初釋中但云自性差別。從論雲此有二種下。此是論主後重釋文。論主但云一籌量時。二作業時。從此在意地下。疏釋初義。言在意地者。未形身口。言有審慮決定二種思者。今言唯有審慮一種思者。正明論中未作之意。雖在意地未有決定。未成業道。未受報故。如六地業有二義不受果報。一未作業。上引瑜伽已廣顯示。

疏。二作業時者。此句論文從釋經作字下。疏釋通三業也。言決定思者即是意業。至決定思方成業道。能招報故。言若在身語下。辨餘二業成唯識下引論證成。彼論第一廣破外宗表無表色竟。小乘引經問言。世尊經中說有三業。撥身語意豈不違經。故論答雲。不撥為無但言非色。能動身思說名身業。能發語思說名語業。審決二思意相應故。動作意故。說名意業。釋曰。此出三業體。然思有三種。一審慮思。二決定思。三動發思。然初二思是發身語遠近加行。然發動思正發身語。即二業體。然初二思與意俱故。作動意故。名為意業。故總以思為三業體。釋曰。故意業中要具二思。方成業道如上已明。今約成業。但云決定故。晉經云分別不可分別相。

疏。然今既雲有表示下。但順經文而非論意。表即表彰相可見故。無表反此。俱舍業品雲。世別由業生。思及思所作。思即是意業。所作謂身語。釋曰。謂有問言。世從何生。初句答雲。從業而生。次句示二種業。一者思業。二者思已。即下二句開二為三。然其意業約等起立業。既是思與意相應。意等引起名為意業。言身業者。約所依立身。謂色身業依身起故名身業。言語業者。約自性立語即業故。次開二業成表無表。偈云。此身語二業俱表無表性。釋曰。論釋此二其文繁廣。今當略示。初立有宗正理雲。身表許別形。故形為身表。如合掌等。許有別形。形即是表表善惡故。表即是業。此之形色依身起。故名為身業。次破正量部雲。非行動為體。行動即是有為。有為有剎那後有盡故。此之滅法更不待因。身表是果。果必待因故。論主次復破有宗雲。形色非實有。應二根取故。謂依多顯色假立長等。無別極微故假非實。若言有實。顯是眼境形可身取。今顯即形應二根取。形雖是表而非是業。業是思故。依身行門故名身業。次立語云。語表許言聲。謂且許之。以其言聲為語業體。業體亦以發語之思以為語業。語門行故。語之業故。則分同大乘。言無表者。俱舍雲。無表雖以色為其性。如有表業。而非表示。令他了知故名無表。又頌云。亂心無心等。隨流淨不淨。大種所造故。由此說無表。上依小乘次下依大乘。明表無表。然唯識示正義雲。然心為因。令識所變示色等相生滅相續轉趣餘方。似有動作表示心故。假名身表。然因心故識變。似聲生滅相續。似有表示假名語業。釋曰。唯識但約心變。即異小乘。次明無表雲。表既不實無表寧真。然依思願善惡分限假立無表。理亦無違。次下大小乘對辨也。然俱舍意。唯身語二俱表無表。而唯識意。無表既依表上假立。是故疏雲表則三皆是思。若以非色非心而為無表。則意亦有矣。故瑜伽五十三雲。云何表業。略有三種。一染污。二善。三無記。若於身語意十不善業道。不離現行增上力。有身語表業。名染污表業。所治三也。若即於彼誓受遠離。所有身語表。名善表業。此身語善表也。若諸威儀路工巧處一分所有身語表業。名無記表業。此身語無記表業。若有不欲表示於他唯自起心。內意思擇不說語言。但發善染污無記法。現行意表業名意業。釋曰。此顯意業亦具三性。自能曉了。我今造作如是事業別表。於後意俱之表名為意表。意為無表。如理思之。釋曰。故知大乘三皆有表。廣如別章。大乘法師法苑中。十門分別。一辨名。二出體。三假實分別。四具支多少。五得捨分齊。六依他有無。七四大造性。八應成差別。九先後得捨。十釋諸妨難。廣如彼說。疏方便差別者。心為起業之方便故。經云。與心同生不離者。業共心生。生已不離。此言業行常依心王也。

疏。與等起意識共生者。俱舍雲。等起有二種。因及緣剎那。如次第應知名轉名隨轉。引論解釋已如六地。然今此中正同緣等起也。與所起業同剎那故。故云意識共生。言隨其善惡生已即熏成名言等種者。此文影略。若善惡熏即成業種。意識等熏成名言種。由上有意識共生故。然要由業熏心。方成種故云爾耳。疏中等言。等於業種。言種似能熏亦有二義。一似善惡。惡生苦果善生樂果。二似名言。所熏第八成異熟種。能熏七識等。成名色等種。上二並言不別生果。言即不離義者。結歸於經。謂業種不離心。得果不離種也。

疏。四盡集果者。此下第二對三句。前二句對果論業。後句約業差別。前中此句明業得果不失壞也。而言得持至果者。即俱舍得得連持義。論偈云。得謂獲成就。非得此相違。得非得唯自。於相續二滅。然此得得以持此業。如券持債故。古經論名不失法。中論雲。不失法如券業如負財物。然大乘雖立有得。不許有實。而雲熏習成種。前句已引。

疏。前念雖滅下。釋經次第之言。然有二意。一即就上因滅果生。以明次第。二亦是因即頓熏下。唯就果中以明次第。如六地明。

疏。論雲已受果等者。此句明業得報遲速言過去生報業現在已受者。且約一相隨近以明。若今世受更是前前所造之業。即亦得是後報之業。名為已受。是則後報之業已潤有報。未潤無報。亦應雲已熟已受未熟未受。

疏。更有一理者。上是六地緣生中。護外三過中。此通業無報難。上論答雲。業有三義故不受報。一未造。二未潤。三得對治。前即第二義。今即第三義。未造之業即前未作是也。

疏。初二黑白相對等者。釋論對差別。然其論經具有四句。雲黑業白業黑白業。非黑非白業。論釋雲。黑業對白業。白業對黑業。不黑不白對二業。二業即是第三黑白業也。故云。後二漏無漏業。無漏即亦黑亦白業故。又今黑黑之言。全依俱舍。次下當引。疏四中初一因果俱惡下別釋。然以惡釋於黑。乃是通義。別者因惡染污果惡鄙穢不可愛樂。通以善釋於白。別亦不同。因白體不染污。果白則可愛樂故。然上黑是因。能招黑果故。下黑是。果能酬黑因故。白因白果例此可知。

疏。謂諸無漏業無異熟故者。無白異熟故曰非白體。非染污故曰非黑。今以無漏非染義可知故。但云無異熟耳。然俱舍論雲。此非白言非密意說。以佛於彼大空經中告阿難陀。諸無學法純善純白一向無罪。釋曰。既言純白明非白者。是密意說。為成四句。致非白言故。疏雲對上黑白二業立雙非名。若准雜集。但言非黑白業。無兩非字故。論雲。非黑者離煩惱垢故。白者一向清淨故。然上四業前二因果。共立黑黑白白。第三唯就因中立名。第四亦雙就因果立名。因明非黑果明非白。

疏。上三有報者。由約異熟名報。無漏無異熟故說有三報。若約果名報。無漏既有四果。則上之四句皆名有報。

疏。若俱舍意等者。為生後釋不許善惡同時故。此指俱舍。明約相續非約自性。然上四句全俱舍意故。彼論雲。又經中說業有四種。或有業黑黑異熟。或有業白白異熟。或有業黑白白異異熟。或有業非黑非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其相云何。頌曰。依黑等有殊。所說四種業。惡色慾界善。能盡彼無漏。應知如次第。名黑白俱非。釋曰。上來疏文用論已周。細尋自見。謂初二句總標。次句即前三業惡是欲界惡業。色是色界善業。欲是欲界善業。能盡彼無漏。即第四業。彼即前之三業以為所治。無漏能治之。謂能盡彼前三是無漏業。後二句結可知。

疏。餘廣如雜集第八等者。俱舍之義上已。具用雜集之義。大同俱舍。今更具出論雲。復次有四種諸業差別。謂黑黑異熟業。白白異熟業。黑白白黑異熟業。非白黑無異熟業。能盡諸業。黑黑異熟業者。謂不善業由染污故。不可愛異熟故。白白異熟業者。謂二界善業不染污故。可愛異熟故。黑白白黑異熟業者。謂欲界系雜業善不善雜故。云何一業亦善不善。此中不約生剎那相說一種業亦善不善。然約意樂及方便。總說一業。是此經意。約此二種。若黑若白互不相似。建立一種黑白業故。或有業意樂故黑。方便故白。或有業方便故黑。意樂故白。意樂故黑。方便故白者。如有一人為欲誑他。先現其相。令信己故行於惠施。乃至出家方便故。黑意樂故。白者如有一人欲令子及門徒遠危處安。由憐愍心現發種種身語麁惡。遂於此時發生雜染。非黑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者。謂於此方便無間道中。諸無漏業以方便無間道。是彼諸業斷對治故。非黑者。離煩惱垢故。白者一向清淨故。無異熟者生死相違故。能盡諸業者。由無漏業力。永拔黑等三有漏業與異熟習氣故。釋曰。在文易了。但云非黑者非煩惱垢。此揀前黑黑業。一向清淨者。揀前有漏善業。為煩惱所發。言由無漏業力永拔者。即苗加行無間二無漏智。同時思業從智慧說故。言永拔所拔即三有漏業習氣也。餘義與上所引俱舍。一而無二故。疏總指。疏因緣差別者。彰業能為緣。容因種故。

疏。隨田高下有殊令種亦多差別者。上句單約喻。下句雙含法喻。又云令種差別者。且約喻明。如穀子隨田肥瘦。非令種穀而生豆芽。若約江南為橘江北為枳。則亦少有變種之義。然亦疏類非全差別也。若約法說。識種無異。由業善惡識招苦樂。即令種異也。

疏。出世未集等者。約凡未能集聖法故。以釋經文凡聖差別故。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七十

 

上篇: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下篇:大華嚴經略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註音版】禮佛大懺悔文

禮佛大懺悔文...

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金光明經文句記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一(上) 宋四明沙門釋知禮述 吾先師...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序 朝請郎飛騎尉賜緋魚袋晁說之撰 陳...

入楞伽心玄義

入楞伽心玄義一卷 西明寺沙門法藏撰 將釋此經十門分別...

楞伽經義疏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義疏上 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 ...

佛說成具光明定意經

佛說成具光明定意經 後漢天竺三藏支曜譯 聞如是: 一...

【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佛說妙色王因緣經

佛說妙色王因緣經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迦葉赴佛般涅槃經

迦葉赴佛般涅槃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昔佛在世時...

禪源諸詮集都序

重刻禪源詮序 道不能自鳴。假人而鳴。鳴雖不同。道則...

佛說文陀竭王經

佛說文陀竭王經 北涼三藏曇無讖譯 聞如是: 一時,佛...

佛說寶雨經

佛說寶雨經卷第一(顯授不退轉菩薩記) 唐天竺三藏達摩...

【註音版】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華嚴一乘十玄門

華嚴一乘十玄門 大唐終南太一山至相寺釋智儼撰承杜順...

【佛教詞典】證得現法樂住

即於自身者。謂身亦名身。根亦名身。五色根亦名身。四...

【佛教詞典】克終

(術語)克者必也,期也。由因必得果,故云克,果為事...

「圓通」的解脫境界

下面我們再看一下《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什麼叫做...

文殊菩薩十大願

一、若有一切眾生,所生三界,或我作他作,隨緣受化。...

真正大乘佛法不叫斷煩惱

一念的妄動,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但是從現實的角度,...

祈求功德不如尋求斷惡之道

現在,人們四處求功德,似乎總是會於往返的路程間在巴...

植物也是生命,難道不是殺生嗎

當我向別人闡述為什麼我們要吃素的時候,最常遇到的反...

善用其心,善待一切

動和靜,昏和散,這是一切事物乃至生命存在的基本形態...

念佛機能夠為亡者念佛嗎

問: 師父慈悲!剛剛提到念佛機的問題,就是《地藏經》...

印光大師嘉言錄--標應讀典籍

● 大啟願輪,深明緣起,其唯《無量壽經》。專闡觀法...

金錢的拖累

從前,印度有個婆羅門,他的家中生了一個男孩,長得英...

果公上人語錄

一、要發心培福,有機會就培福,如去廟上帶支好香供養...

豐子愷的牛畫

紅花兩朵插牛頭,辛丑新春應屬牛。 祝你今春耕種好,風...

佛陀會做這7件你我都難做到的小事

華嚴經行願品末卷所列十種廣大行願中,第八曰常隨佛學...

【視頻】《佛說出家緣經》聆志居士讀誦

《佛說出家緣經》聆志居士讀誦

【視頻】隨念三寶經(聆志居士念誦)

隨念三寶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