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八十一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八十一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三顯種類者。疏文有三。初總明深廣。二今自狹下正明種類。三有餘無餘下對經辨定。二中言餘無餘者釋有多義。依小乘中自有二義。一有二義。一有宗雲。涅槃體一約時不同得二名字。言體一者。於此宗中煩惱業思以道力故應起不起。擇滅無為是涅槃體。此體是一約對身智得二名字。身智未盡說前涅槃以為有餘。身智盡竟向前涅槃轉名無餘。非身智滅即名涅槃。以身智起已謝滅是無常故。若斷因故令後不起。是非擇滅故非涅槃。二依成實。涅槃體二。生死因盡名一涅槃。生死果盡名二涅槃。由有宗中要道親斷方稱擇滅。身口二業及生死果。非道親斷故不取之。成實由斷煩惱餘不起故。見修斷故。亦得擇滅故名涅槃。然望大乘皆名有餘。有餘變易故。若依大乘。遠公自有四別。一雲二死因盡名曰有餘。二死果盡名曰無餘。二雲分段因果盡名曰有餘。變易因果盡名曰無餘。三雲分段因果及變易因盡名曰有餘。變易果滅。名曰無餘。四者唯就變易因果為二。分段因果屬小乘故。若依金光明約三身說。三身品雲。善男子依此二身一切諸佛說有餘涅槃。依法身者說無餘涅槃。何以故。一切無餘究竟盡故。依此三身一切諸佛說無住涅槃。何以故為二身故不住涅槃。離於法身無有別佛。何故不住涅槃。二身假名不實念念滅不住故。數數出現以不定故。法身不爾。是故二身不住涅槃法身者不二故。不住生死。依三身故說無住涅槃。准上經文法身即是自受用身。常在密嚴佛土。一切餘盡者是煩惱正習分段變易皆盡。肇公雲。生名有餘滅名無餘。亦即此中意下疏用之。若依唯識雲一有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二無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餘依亦滅眾苦永寂。故名涅槃。釋曰。此通大小而說真如為體。即異小乘。論下料揀雲。如何善逝有有餘依問也。雖無實依而現似有。惑苦依盡說無餘依。非苦依在說有餘依。是故世尊可言具四。釋曰。此答有二。前明示有同於二乘。後明以無漏蘊為有餘依。故云非苦依在。疏。二性淨方便淨者。亦名二德。亦名二寂。亦名同相不同相。並如初地示說分齊中辨。性本淨故從因方便之所顯故。作用善巧故。亦是體用餘如別章。

疏。二即自性真應者。上明真應。自性合其二佛約淨。今開自性通於染淨。疏或分為四。即唯識論。論雲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謂一切法真如。理雖有客塵而本性淨。具無數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者自內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二有餘依。三無餘依。具如上說。四無住處涅槃。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名涅槃。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無學。容有前三唯我世尊獨言具四。下疏結文用此四也。疏有餘無餘下三通相料揀。非獨應滅揀於異釋。疏四彰業用初正明。亦即無名論第十玄得演中言也。彼雲。故能囊括終古導達群方。亭毒蒼生疎而不漏汪哉洋哉。何莫由之哉。故梵志曰。吾聞佛道厥義弘深汪洋無涯。靡不成就。靡不度生。然則三乘之路開真偽之途辨。賢聖之道存無名之致顯矣。釋曰。彼後嘆無名。今略不舉。二涅槃雲下引證。前疏已引。三則出現下結成深廣。今以出現為總門。則涅槃當其一德。若涅槃為門出現九門皆涅槃出矣。四然諸門下指廣在餘。已攝諸妙故云略在文具。疏今初根本自性者。此三行疏已具上列一二三四諸涅槃矣。思之可見。疏二指理同事者。事即真應涅槃。於中三。一略釋經文。二真應無本下總顯文意。三所以列十下釋十之由。二中先反顯真應涅槃。若無自性涅槃為本。皆非不生。而真涅槃由性淨。顯共許不生而應涅槃皆謂生滅故。今特說應無性淨安得不生。後故以本下。順顯以性淨本該真應末。真應對性淨稱末故。真與性淨二俱為體。該應化用皆為無住三德涅槃。三釋十所由中。究竟妙道者。即無名論難差中文。文雲。有名曰涅槃既絕圖度之域。則超六境之外不出不在。而玄道獨存。斯則窮理盡性。究竟之道妙一無差。今取意引。

疏。是知玄道下結成正義。言妙悟者即能契。是由能契即真。方得成此所契即真即是性淨。即妄即真生無生矣。豈非齊觀。齊觀一味能所兩冥。故全真性以為我體。真既湛然故知雙林應滅非滅。以常住故言無滅者。本寂滅故。然此亦即妙存中。文上意業中用其一半。彼已其引。今側用兩句。謂彼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今順經文以真如等為涅槃本。

疏。涅槃不空者。謂有善色者。遠公引此證色為體。今亦一義。常身法身栴檀座塔楞伽之義前皆已引。疏。妙色湛然者六卷泥洹經純陀嘆佛雲。妙色湛然常安隱。不為時節劫數遷。大聖曠劫行慈悲。獲得金剛不壞體。餘可知。疏第三至出沒常湛等者。以此中經文有二。先明出沒之跡。後而實如來下明常湛之本。疏中有五。一立理。二無不為下直消文。三不礙出沒下覆疎顯意。四是知寂然不動下結成相融。上句體不礙用。下句用不礙體。五豈可隨於下。結彈惑情。然此五段多用無名第三位體。論雲其為稱也因應而作。顯跡為生息跡為滅。生名有餘滅名無餘。然則有無之稱本乎無名。無名之道於何不名。是以至人居方而方。止圓而圓。在天而天處人而人。原夫能天能人者。豈天人之所能哉。果以非天非人故能天能人耳。其為治也。故應而不為因而不施。因而不施故施莫之廣。應而不為故為莫之大。為莫之大故乃返於小成。施莫之廣故乃歸乎無名。又下云。意謂至人寂怕無兆隱顯同原。存不為有亡不為無。何則佛言吾無生不生。雖生不生無形不形。雖形不形。以知存不為有。經云。菩薩入無盡三昧盡見過去滅度諸佛。又云。入於涅槃而不涅槃。以知亡不為無。亡不為無雖無而有。存不為有雖有而無。雖有而無故所謂非有。雖無而有故所謂非無。然則涅槃之道果出有無之域。絕言象之逕斷矣。子乃雲。聖人患於有身。故滅身以歸無。勞勤莫先於有智。故絕智以淪虛無。乃乖乎神極傷於玄旨者哉。上一段論文義理連環。但觀所引自見疏意。其結彈文亦彼章末雲。而惑者居見聞之域。尋殊應之跡。秉執規矩。而擬大方。欲以智勞至人形患大聖。謂舍有入無因以名之。豈謂採微言於聽表拔玄根於虛壞者哉。

疏。後合然法身無像等者。疏文有三。初正釋。二引證。三揀定。今初亦前章後意。次彼論雲。經云法身無像應物而形。般若無知對緣而照。萬機頓赴而不撓其神。幹難殊對而不幹其慮。動若行雲止猶谷神。豈有心於彼此。情係於動靜者乎。既無心於動靜亦無像於去來。去來不以像故無器而不形。動靜不以心故無感而不應。然則心生於有心像出於有像。像非我出故金石流而不燋。心非我生故曰用而不勤。紛紜自彼於我何為。所以智周萬物而弗勞。形充八極而無患。益不可盈損不可虧。寧復痾癘中逵。壽極雙樹靈竭天棺體盡焚燎者哉。

疏。故攝論下第二引證釋。先舉論。後是以經言下會釋經文。論雲此頌顯示顯現甚深在喻可知。合者釋論雲。眾生心中無奢摩他清淵定水。佛影不現非如來咎。如說如來是真妙道。即無漏影有感斯現生盲不覩。釋下半雲。諸佛法日放契經等光。遍照有情世間。有緣教光斯現。如日流光盲者不覩。

疏。然此下第三揀定。亦展轉通妨。於中三。初正揀定。恐有問言。今說法身何名涅槃。釋意雲。涅槃必具三德。此即法身。餘之二德從法身流則法身故。二若爾下對前身揀。先問。後出現身下答。三此有般若下三對菩提。揀解脫無濫故不揀之。於中先問。後若分相下釋。於中先明分相。即唯識等意。唯識第十釋轉依果雲四所轉得。此復有二。一所顯得。謂大涅槃。此雖本來自性清淨而有客障覆令不顯。真聖道生。斷彼障故令其相顯名得涅槃。此依真如離障施設故。體即是清淨法界。二所生得。謂大菩提。此雖本來有能生種。而所知障礙故不生。由真聖道力斷彼障。故令從種起名得菩提。起已相續窮未來際。此即四智相應心品故。大乘法師云。理凝本有離纏而號涅槃。智照新生果圓而稱正覺。乃四德之鴻源三明之妙本矣。

疏。若攝相說下後明攝相中文有四別。一約理智相攝。以離理無智離智無理。如珠之明如明之珠故。般若云。覺法自性離諸分別為菩提故。則有理矣。涅槃中有般若德故。二智性本有下本有修生相攝。則性淨但名涅槃。方便淨者方為菩提。今明二淨俱通上二。今疏但顯別說所無故。於菩提說性淨等。上說菩提如虛空故世界成壞無增減故。涅槃經說。修習常住二字為滅相者。我於其人為般涅槃。彼中宣說本隱今顯。法常名常方便修生報常名住。修此二字為大涅槃寂滅之相。大般涅槃猶顯其心故。佛證之為般涅槃。故知各具方便性淨。三隨一為門下雙結前二。四今以涅槃下結歸涅槃。

疏。第五示滅妙存滅既示滅即無滅矣。故為妙存。妙存二字全是無名。第四章名彼論雲。聖人處有不有居無不無。居無不無故不無於無。處有不有故不有於有。故能不出有無不在有無。怕爾無朕斯為妙存。然出沒常湛兼明於出。今但無滅故不同也。

疏。第六至隨緣起盡。合中四。初正釋文。引法華者以法華中諸師異解。今將此文楷定彼義。二然現滅現生下彰其大意。明生與滅皆涅槃故。三故攝論下引證。四既起滅在緣下結成常住。亦是無名位體中義。第四已引。疏第七存亡互現意隨機見故。

疏。第八至大用無涯。疏文有二。先釋文後揀異。今初即無名論。第十五動寂彼雲。聖人無為而無所不為。無為故雖動而寂。無所不為故雖寂而動。雖寂而動故物莫能一。雖動而寂故物莫能二。物莫能二故逾動逾寂。物莫能一故逾寂逾動。所以為即無為無為即為。動寂雖殊而莫之可異也。疏。涅槃受純陀供處等者。即舉同揀異。彼第十經大眾問品雲。爾時一切菩薩摩訶薩天人雜類。出大音聲唱如是言。奇哉純陀成大福德。能令如來受取最後無上供養。而我等輩無福所致。所設供具則為唐捐。爾時世尊欲令一切眾望滿足。於自身上一一毛孔。化無量佛一一諸佛。各有無量諸比丘僧。是諸世尊及無量眾。悉皆現身受其供養。釋迦牟尼如來自受純陀所奉設供者。爾時純陀所持粳糧成熟之食。摩伽陀國滿足八斛。以佛神力悉皆充足一切大會。爾時純陀見是事已心生歡喜。踴躍無量一切大眾亦復如是。釋曰。彼經雖言無量化物。但云受大眾供。無此重重等眾生數盡未來際。此但約文以明優劣。非當時化不能普周。亦以彼證無盡化現皆涅槃用。

疏。第九至體離二邊。亦即彼超境中意。彼中有名。先徵出雲。請覈妙道之本為有為無。果若有也雖妙非無。雖妙非無故則入有境。果若無也無則無差。無而無差則入無境。總而括之即而究之。無有異有而非無。無有異無而非有者明矣。而曰有無之外別有妙道。非有非無謂之涅槃。吾聞其語矣。未即於心也。第五超境答雲。然則有無雖殊俱未免於有也。此乃言像之所以形。是非之所以生。豈足以統夫幽極。而擬夫神道者乎。是以論稱出有無者。良以有無之數止乎六境之內。六境之內非涅槃之宅也。故借出以祛之。庶悕玄之流。髣髴幽途託情絕域得意亡言。體其非有非無耳。豈曰有無之外別有一有而可稱哉。今但云體離二邊。非唯離有離無。若實若虛若處非處等皆二邊也。於中先反釋。身是體故先明。後由非實故下順釋。

疏。第十至結歸無住結上九門。皆歸無住涅槃。於中二。先釋經文。後結歸無住。今初即是結前之義。言誰獨非涅槃而欲舍之耶者。即側用玄得中文。彼以第九考得難雲。經云眾生之性極於五陰之內。又云。得涅槃者五陰都盡。譬猶燈滅等下結意雲。若有可得涅槃。五陰不都盡。陰若都盡誰得涅槃。故玄得答雲。且談論之作必先定其本。既論涅槃故不可離涅槃而語涅槃也。若即涅槃以興言。誰獨非涅槃而欲得之耶。意雲。眾生即涅槃故。更不可得下。引淨名眾生即涅槃相。此明一體故無可得。今言一體故無可舍。眾生即涅槃。若舍眾生即舍涅槃也。

疏。是則初住實際下二結歸無住。於中四。初正歸無住。無住涅槃前已具引。二由雙住下出無住所以。經中是住。今乃結歸無住者。由若不住實際安能不住生死。若不安住大悲安能不住涅槃。然則亦由俱不住故。而能俱住。今此順文經是俱住。結歸無住故但用住。以成無住。三前即大智下別舉成無住因。即唯識文。四自性涅槃眾生等有下釋歸無住之意。涅槃有四。何以但歸無住。無住涅槃唯佛得故。皆是論文具如上引。即安住下是涅槃經。

疏。初句無生之生者。如無生性無生也。佛出興之生也。下句例知。後句一切義成故為大用。上三句是體第四句是用。故云餘不頌者含在此中者。不出體用故。第十出現見聞。疏。不出智斷恩者。初三句標三德果。初句智德般若滿故。次句即斷德解脫滿故。次句恩德法身究竟故。次二句總成上三。三俱願滿皆不虛故。後六句復釋上三。初三句釋上無盡覺慧。不盡有為此成事智。隨順無為此生理智。此二因圓。生諸佛智即是果滿。次二句釋上究竟大悲恩德盡未來故。種智行成得法身故。後一句釋上斷德。得至佛地無障可斷故。解脫功用故。故上出現意。業中雲。得如來地息一切用。

疏。寶性論亦明如來為菩薩六根境界。論有四卷。此當第一。是成就自利利他偈云。諸佛如來身如虛空無相。為諸勝智者作六根境界。示現微妙色出於妙音聲。令嗅佛戒香。與佛妙法味使覺三昧觸令知深妙法。

疏。亦同法華乃至舉一手。即第一經前已引竟。

疏。如來秘密藏經明罵藥等者。具雲大方廣如來秘密藏經。此即下卷。大迦葉問。唯願說是如來秘密藏法佛言迦葉於汝意云何。汝謂我行菩薩道時所舍手足頭目耳鼻皮肉骨髓血及妻子略說。乃至一切財物處處逼惱於菩薩者。是諸眾生不墮地獄畜生餓鬼及諸惡趣。何以故。本行菩薩行時志意淨故。及大誓願淨戒聚故。於諸眾生大悲純至及堅忍故。以大慈故大功德法故。牢強精進向大乘故。息心淨故。大願饒益故。不喜自樂故。其有眾生觸嬈菩薩毀罵之者。菩薩德故不墮惡道。迦葉我今引喻以明斯義。迦葉猶如病人。良醫授樂而是病人故罵是藥及與良醫。先毀罵已然後乃服此藥。迦葉於意云何。藥以罵故不為藥耶病不除耶。不也世尊。雖復毀罵藥不失勢而能除病。如是迦葉。菩薩如藥及彼良醫不生恭敬如種種觸惱。然是菩薩純淨志意無有缺減。又舉大寶珠有大勢力有人毀罵不失寶力。又罵明燈燒之亦能除闇。言罵沉者義引。彼雲。罵赤栴檀以手槌打連燎棄之。為作何香。迦葉答言。作栴檀香。又云。如人抱執糞穢棄之。以華香供養。是人有何等氣。答有穢氣。佛言供養外道。但有見畏地獄畜生餓鬼等畏耳。

疏。涅槃喻以毒塗之鼓者。即第九經如來性品。南經亦第九即菩薩品文雲。譬如有人以雜毒藥用塗大鼓。於眾人中擊令發聲。雖無心欲聞聞之皆死。唯除一人不橫死者。不橫死者即一闡提人。釋曰。彼經猶揀闡提。此意取不欲聞。以喻不信而得益耳。法華不輕可知。菩薩之名起自聞謗之日者。亦即此卷答雲。云何未發心而名為菩薩。如日光明諸明中大。大涅槃光能入眾生諸毛孔。故眾生雖無菩提之心。而能為作菩提因緣。迦葉問言。云何未發心而作菩提因緣。次如來舉夢中見羅剎喻。初聞不信夢中羅剎令其發心。雲汝若不發菩提心者。當斷汝命。寤已發心。或於三塗續復憶念發菩提心。即大菩薩也。生公雲。菩薩之名起自聞謗之日。疏豈言象之能及。即周易略例中意。言者所以存象得像而忘言。象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象。第二會已引。疏則庶幾出現之旨者。庶幾即周易系辭雲。顏氏之子其殆庶幾。有不善未甞不知。知而未嘗復行。彼釋雲。殆者近也。庶者眾也。幾者事動之微也。謂聖人見幾賢人庶幾。今令効學亞夫聖賢也。

疏。法集經云等者。經有六卷。即第六卷末雲。善男子是法門多行於婆伽羅龍王世界。多行於帝釋住處。多行於阿那婆達多龍王處。然後行閻浮提中。常於諸佛所護眾生中行。於直心不諂曲眾生中行。於能信深法者。常在如是眾生心手中行。疏般若論雲法欲滅時者。即金剛般若無著論上卷。釋經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論雲。為欲得言說法身住處故。經云正法欲滅時者。謂修行漸滅時應知。

疏。若約教道三祇亦未入玄者。即古十玄意。然歷三祇設未究竟。亦已入位。何以得言未入玄耶。是故上云若約教道。施設三祇教既未真。則成佛義亦非真也。教不實故。若約正道三祇修行。必已剋證。修權既深則入實也。

疏。無性攝論等者。即第六論。若世親釋雲。由此能令諸佛種性不斷絕故。

疏。十住毘婆沙等者。即此第二。釋初地常生如來家文雲。初地心生必能常集諸善根不休息。故名為常生如來家。如來家者即是佛家。下廣釋如來義意。以涅槃實相四諦三空等皆名為如。智慧到彼故名為來。結雲。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諸佛家名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名為生如來家。釋曰。具如來道即佛行也。

離世間品第三十八

疏。約處名三會普光明殿之會等者。疏文有二。先正釋。後解妨。前中亦二。先標。後第七重會下釋意明。第七已曾重會。故今名三會。而便明七八俱會普光而有差別。

疏。而前分生解差別下。解妨文有二妨。一伏二顯初有伏難即重會不同妨。謂有問言。一種重會何以前歷多會。此唯一會。答有二意。一前約解故須多。今約行故須一。以頓起故。二前約行布故歷位不同。今約圓融故一會頓起。在文可思。

疏。此中不隔餘處。何有重會之義。即第二顯難重會不成妨。先難。後若約次第下答。答有二意。一約行布不壞相邊。約時明重。如人前於此講。續前再講豈非重耶。二若約圓融下就圓融門。約義明重於中有三。初標。二故不動前二下反難以成。三以喻別顯。二中謂汝向問意雲。第二至第七中隔四會故得名重。第七第八中無有隔何得名重。今謂第二望七亦不隔越。何者既不起覺樹而昇四天。四天覺樹定是一時。第六他化天後即說第七。曾何隔越。則二七不隔亦得名重。今七八不隔何不名重。明知約義者結成。七八重會皆是約義而言不動前二者。文中雖云不起覺樹以普光近覺樹故不別言之。實則不起前二頓昇四天也。疏。亦猶燈光下。第三以喻明也。光雖涉入隨燈有異。時處雖一約義不同。以約圓融一時頓演故為此通。亦似燈炷下。復以喻顯。前喻燈異光重。此則燈一光異。燈一喻於二處。光重喻三會不同。答難二千經者。準度世品。普智菩薩白佛言。世尊諸來菩薩達者。無礙中下之士各懷猶豫各心念言。事物繁鬧不知何事可舍可奉。願佛分解。佛嘆善哉當為汝說。佛言普智用有二故。故問二百答以二千。問二百者。有神貪身計有吾我。有內有外在有在無所可諮問。皆除吾我內外有無。則有權慧開化無際。答二千者。十方一切皆來集會。其心各異意行不同。達者聞要則以至道。不能達者為演多辭。曉諭文說牽攀義旨。自所覩形以喻其意。乃得解慧。此經乃在邇字函中。文只六卷長行文畢後有二百三十二頌義甚富贍。二得名中世間性空。即是出世者即淨名不二法門。前來已引即那羅延菩薩。二明事下引十行偈義則可知。度世品雲品名度者。一切眾生閉在世間。五陰六衰之所覆蓋。纏綿生死不能自拔。以權方便智度無極。消去五陰捐棄六衰。不計吾我。不在生死不住滅度。譬如日月晝夜演光。權慧如是。忽然無跡德如虛空。

疏。經云佛常在世者。即法身經下半雲。不分別世間敬禮無所觀。

疏。然今文中等者。就別得名中二。一上別顯三義。二次下會釋經文。明具三義。若事若理下即是總結。然若事即前事離。若理即前性離。此正約法因果即兼結前行位也。然此釋名疏文妙矣。易則易焉。故不委釋。

疏。二中明佛二十一種下。既指前釋有疑當尋。彼疏鈔不繁重舉。

疏。前則多人具德等者。以舉多數次即嘆故。後列普賢諸上善人而嘆德故。

疏。餘九如次前已配釋者。如前雲一契理願圓。即是釋德。普眼滿故。即是屬人。二攝法上首即是顯德。言為普化故者。即普化菩薩。三受持正法即是顯德。有普慧故即是菩薩等。

疏。佛華嚴者。萬行披敷嚴法身故者。釋佛華嚴三昧。華者菩薩萬行也。以因能感果故。言如華嚴者。行成果滿契合相應。垢障外消證理圓潔隨用讚德故稱嚴也。三昧者。理智無二交徹鎔融。此彼俱亡能所斯絕故。亦可華即是嚴理智無礙故。華嚴即三昧以行融離見故。華即是嚴。一行頓修一切行故。華嚴三昧一行即多而不礙一故。華嚴即三昧以定亂雙融故三昧即華嚴理智如如故。晉經云。一切自在難思議。華嚴三昧勢力故。此即據行為言。名華嚴三昧如賢首品。疏前皆有加下。上略釋文。此下對前料揀。然有二意。前意自他對說。後意亦通伏難。難雲。前釋入定雲為受佛加故。今無佛加何須入定。故為此通。結雲多端不可例難。

疏。以無礙用一句是總標虛句者。次下別問眾生無礙用等十問。下文各以十句答之。其無礙用句即用眾生無礙用等十句釋之。明是虛句。

疏。此經總三遍說六位者。上直科釋。今出為六所以。於中五。一正明。言三遍說者。一差別因果。是第一遍下法界品寄位修行為第三遍故。此為第二。既雲此約行說。則知前約解說後約證說也。二故度世下引證。證其二義。一證約行雲諸菩薩行。二證六位。雲從始至終。三彼經雖不下遮伏難。恐有難雲。既雲始終何必即配信等。故為此通。四此經所以下會今經。亦是通妨。妨雲。彼中別別問答。縱許配位此中通問。何得例彼故為此通。五此經上下及本業下會異釋。即破刊定。於中二。先敘彼問。後為會釋。今初即刊定問。然其問意不問十信。從十住問亦為六段。謂前四三賢十聖後二即等妙二覺。則今六段盡皆不同。謂以信為住以住為行。以行為向以向為地。以地為等覺。以因圓果滿為妙覺。此判既乖。今苑公於此一品經不解一句。以判六段盡皆錯故。

疏。此有深意下疏為會釋。即答其問也。於中五。一總明為行故。初有十信。二等覺之位下釋不開等覺所以。雖舉三義而取第三別開。但攝在第六因圓之中。三若爾此中依言下。即出刊定救義。欲令初是問十住故。四此難尤非下。今疏破其所引之文不得文意。五不究斯旨下結彈。援者引也。引文不當義旨全乖故。上判其不解一句。以信為住明不解信亦不解住。以住為行明不解行。亦不解住等。故一品經不解一句。疏英云云興二百問等者。彼有九會禮讚。第八會雲法門當再席。法雨更滂流懸河二百問。瓶寫二千酬一心窮性海萬行炳齊修。五位因成滿八相果圓周。今略舉二句。復改其懸河字。作雲興字耳。

疏。普賢位行示成佛故。通向四門是果之義。

疏。若爾此則普別具足者。上正釋普別。此下通妨。後非謂守普下解釋。釋有二意。一別不失普故名普賢。不名別賢。二又普必有別下。明別不必普普能攝別故名普賢。如一縷下出別無普。以錦外之縷故不必普則有縷未必有錦有錦必有其縷。兼成前義別不失普。是普中別故。

疏。此乃等無極下結嘆。

疏。今初一門一類下文中有四。初總標。二首明依下辨初門來意。三然二百門下總科諸段。四今此依中下正釋經文。疏忘失菩提心下。即五十八經。

疏。一毫之善等者。迴向已釋。文殊雲我不見一法下。即大般若曼殊室利分前亦已引。疏。涅槃雲外道之法等者。初卷宗中已引文意。

疏。三入益中謂謗有二義等者。以得證實方無細謗。即是益也。

疏。非顯受記相殊如瑜伽等者。如下五十五經不壞迴向中十種受記中說。瑜伽即當菩薩地。由六相故佛為授記。一安住種性未發心位。二已發心位。三現前住。四不現前住。五有定時限。謂爾所時證菩提。六無定時限。謂不說時限與授記。又善戒經非種性人亦得授記。如不輕授四眾記。種性如十信得記。疏又此約十信下結成上義。則得授記。瑜伽豎說授記相殊。疏第六說三世者。疏文有二。先釋總名。後十中下別釋。釋中疏文有二。一略消經文。以文三世之中有不同故。二然此三世下釋十世義。中四一徵起。二古人下敘昔。三若依下辨違。四今謂下申正義。於中有三釋。一具約九世緣起相由。釋昔設用九日而為九世於理無違。二但以三世下。以三世緣起相由釋。三唯就一念釋。二中先明九世。後成十世。前中初正明。二引證。三釋妨。今初正明也。是中論破時品意。謂小乘立有實時。菩薩以相待門破之。若因過去時有未來現在。未來現在時應名為過去。若過去時中無未來現在。未來現在時云何因過去。釋曰。此中論意以過去為因。現未為果。果由因有故無二時。前偈縱成則果應名因。亦因中有果後偈奪其因。既不名為果則果不從於因。亦應以現在為因。過未為果未來為因。過現為果但長行例耳。今疏具明。而以一為果。以二為因。初以過去為果現未為因。過去果中應有因起故。下引證雲。若法所因是出。法不異因則果不異因。是果中有因也。次現未下例釋二世為果。亦各用二世為因。謂現在果因於過未。未來之果因過現也。從是以三世各有三者總結。疏中觀雲下二引證。即是第二論觀合品具雲。異因異有異。異離異無異。若法所因出是法不異因。十通品已引。此中但取果不異因之一義耳。如因梁椽以成於舍。梁椽若壞則舍立壞。果不異因故。若果不異因則過去為果則應名現未。現未即是過去因故。

疏。中論破執下第三解妨。妨雲。此是中論破時。則果中有因。因中有果皆成雜亂。既不相有明無定時。今何將過以為其德。故有此通。遣執成德二義懸差。若執三時有定性者。尚不能見無性之理。安知一中即具三耶。今由無性方互相由成無盡耳。疏以病成下結讚其能。疏總雲下釋成十世可知。

疏。即此一念下成其九十。先成九世。此一念上雖因前後。而其三世全在一中。一中之三更互相因。故為九世。本之一念故為十耳。

疏。故以一下以一對九互融相成。結成上義。九約於義。一約實體體用相融故。常九常一無有障礙。體用相奪離九一相故同果海。

疏。假十下總收前正義亦是釋疑。疑雲。既以絕言而為果海何要十耶。故今釋雲。假之為門則是說大。同果絕言即義大也。上即圓教之義。二況積念下即始教義。三又無念等故即頓教義。四又法性同故即終教義。故結雲有四後三通餘宗者。謂法相無相大乘等宗也。上取同義。若取別義第四法性同故即理性融通之門乃圓教義。故云後三通於餘宗。非全同餘宗。則顯二三亦是此宗同教一乘。若作法性融通釋者。然此九世時無別體。唯依緣起。緣起無性即真法性理融通故。今時融通無礙自在。略有四重。一相泯俱盡。二相與兩存。三相隨互攝。四相是互即。初中以本從末唯事而無理。以末從本唯理而無事。二中全事之理非事故。一相無時全理之事非理故九世不亂。三中由隨事之理故。令一時能容一切時。由隨理之事故。令一切時隨理入一時中。多一反上互入可知。四中由即理之事故。令一時即一切時。由即事之理故令一切時即一時。唯理無物可相即入。唯事相礙不可即入。要以事理相從無礙。方有即入思之可見。

疏。一示成正覺故即前菩提身者。但唐梵之異。

疏。了本性故者。非約所了所了即法界故。然佛下會釋二門。總名廣如別章。即華嚴章門中亦義分齊內疏大文第二發普賢心下。疏文有六。一標章。二古德下敘昔。三非不有理下縱成。四今取下正釋五。若依圓融下通妨。妨雲。既沒位名意存大行何須別配。故今釋雲。行既有二意取圓融即沒於位。約於行布不妨次第。若無次第何所圓融。六初四門下正依位科。下文解釋。若有疑者但觀前經自當曉了。

疏。今初總發名普賢心等者。列中文三。初約三心菩提以釋。二又前七下約二護釋。三又初三下約四弘釋。

疏。亦即是前勝進行等者。但舉其二等於餘八。十者。謂一勤供養佛。二樂住生死。三主導世間令除惡業。四以勝妙法常行教誨。五嘆無上法。六學佛功德。七生諸佛前恆蒙攝授。八方便演說寂靜三昧。九讚歎遠離生死輪迴。十為苦眾生作歸依處是也。

疏。文相多同恐繁不會。今當為會。一即第二。二即第一。其三四五六如其次第。七即第九。八即第七。九即第八。十成大菩提方堪為苦眾生依故。其間小有異處會意皆同爾。

疏。此與前自分行中發心因緣互有影略者。彼經中十。一見佛世尊形貌端嚴。二色相圓滿。三人所樂見。四難可值遇。五有大威力。六或見神足。七或聞記別。八或聽教誡。九或見諸眾生受諸劇苦。十或聞如來廣大佛法。發菩提心求一切智。今言影略者。前五下化眾生即前第九。或見眾生受諸劇苦即正當第二。則彼略此廣。彼一義含此五此影取也。後五上求佛道。第六第八即攝彼前六。則此略彼廣。第七即前七八記別教誡九十即彼第十廣大佛法。故云影略。

疏。後之五句即彼此互闕者。彼五即攝受守護同己師心導師心彼闕此五可知。疏此門即勝進中近善知識者。彼具十句。雲所謂誦習多聞虛閑寂靜近善知識。發言和悅語必知時。心無怯怖了達於義。如法修行遠離愚迷安住不動。釋曰。後之四句在後清淨之中。今言近善知識。即彼第三。第三是總。下四五六句皆是發心之德。即此中別意。其彼初二句文中略無。疏梵雲波利戍提者。戍字率音。戍提者此雲清淨。波利是遍是極。

疏。彼開一慧為十觀察者。經云。此菩薩以十種行觀一切法。何等為十。所謂觀一切法無常。二苦三空四無我五無作六無味七不如名八無處所九離分別十無堅實。皆如初句有一切法。

疏。即前勝進十法觀察眾生界等者。彼經云。所謂觀察眾生界世界。觀察地界水界。觀察欲界色界無色界。影略可知。

疏。四證知一門明生貴住等者。彼自分行雲。此菩薩於聖教中生成就十法。何等為十。所謂永不退轉。於諸佛所深生淨信善觀察法。了知眾生國土世界業行果報生死涅槃是為十。疏會異同可知。

疏。但云所修諸行皆為眾生者。略義而已。具雲皆為救護一切眾生。二饒益三安樂四哀愍五度脫。此上皆同初句。有一切眾生之言。六令一切眾生離諸災難。七出生死苦。八發生淨信。九悉得調伏。十咸證涅槃。後五先明令一切眾生。疏。兼其勝進解眾生等者。彼經云。菩薩應勸學十法何等為十。所謂知眾生無邊。二無量。三無數。四不思議。五無量色。六不可量。七空八無所作。九無所有。十無自性。皆如初句有知眾生言。

疏。故聞讚毀心定不動者。彼雲。此菩薩聞十種法心定不動。何等為十。所謂聞讚佛毀佛。於佛法中心定不動。二法三菩薩四所行。五聞眾生有量無量。六眾生有垢無垢。七眾生易度難度。八法界有量無量。九法界或有或無。十法界有成有壞。皆如初句。

疏。即彼勝進中行等者。彼雲。菩薩應勸學十法。何等為十。所謂一切法無相。二無體三不可修四無所有五無真實六空七無性八如幻九如夢十無分別。皆如初句有一切法言。前卻可思。

疏。聞說心不退轉者。大同前位亦有十句。一聞有佛無佛於佛法中心不退轉。二有法無法。三有菩薩無菩薩。四有菩薩行無菩薩行。五菩薩修行出離修行不出離。六過去有佛過去無佛。七未來。八現在同過去。九聞佛智有盡無盡。十聞三世一相三世非一相。皆如初句。疏。涅槃二十八中廣明不退相者。中有文雲。有六種法壞菩提心。何者為六。一者悋法。二者於諸眾生起不善心。三者親近惡友。四者不勤精進。五者自大憍慢。六者營務世業。釋曰。無此六事則不退也。

疏。此門即自分行由三業無失故有無著等者。彼具雲。所謂身行無失語行無失意行無失。隨意受生知眾生種種欲。知眾生種種解知眾生種種界。知眾生種種業知世界成壞。神足自在所行無礙是為十。今疏配用可知。

疏。後門即彼勝進現變化等者。彼雲。彼菩薩應勸學十法。所謂知一切佛剎。二動三持四觀五詣六游。上皆有一切佛剎言。七遊行無數世界。八領受無數佛法。九現變化自在身出廣大遍滿音。十一剎那中奉事供養無數諸佛。今疏舉一以等於餘。

疏。故能善知十法者。彼經云。此菩薩善知十種法。所謂善知諸眾生受生。二諸煩惱現起。三習氣相續。四所行方便。五無量法。六諸威儀。七世界差別。八前際後際事。九演說世諦。十演說第一義諦。句句皆有善知之言。

疏。後門勝進學法王處等者。彼雲。佛子菩薩應勸學十法。何等為十。所謂法王處善巧。二軌度三宮殿四趣入五觀察六灌頂七力持八無畏九宴寢十讚歎。十門皆如初句。後五略無處字。

疏。此門明成就十智等者。彼勝進雲。此菩薩應勸學諸佛十種智。何等為十。所謂三世智佛法智法界無礙智法界無邊智。充滿一切世界智。普照一切世界智。知一切眾生智。知一切法智。知無邊諸佛智是也。

疏。後十變化故能動剎等者。即彼經自分十法雲。此菩薩得成就十種智。何等為十。所謂振動無數世界。二照明三住持四往詣五嚴淨。上五皆有無數世界言。六開示無數眾生。七觀察無數眾生。八知無數眾生根。九令無數眾生趣入。十令無數眾生調伏。

疏。然此變化即實如化非要化作者。謂緣生如化故。若變化作無而忽有故。佛地論第三雲。化身三種。一自身相應化。謂自身作輪王等。二他身相應化。謂變化王為佛身等。三非身相應化。化大地為寶等今並非此。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八十一

 

上篇: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下篇:大華嚴經略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註音版】禮佛大懺悔文

禮佛大懺悔文...

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阿彌陀經義記

阿彌陀經義記 天台智者大師記 夫至聖垂慈照機應跡,開...

法華玄讚義決

法華玄讚義決 淄州大雲寺苾芻慧沼撰 問:菩薩有二,謂...

涅槃宗要

涅槃宗要 元曉師撰 是經有其二門。一者略述大意。二者...

金光明經玄義

金光明經玄義卷上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錄 此金...

【註音版】思益梵天所問經

思益梵天所問經...

天台八教大意

天台八教大意 隋天台沙門灌頂撰 前佛後佛。自行化他。...

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

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 西晉居士聶道真譯 五蓋品第一 聞...

二時臨齋儀

一、供養咒 (早午): 供養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 圓滿...

佛說分別經

佛說分別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大花嚴長者問佛那羅延力經

大花嚴長者問佛那羅延力經 罽賓國三藏般若共利言譯 如...

玉耶經

玉耶經 東晉天竺三藏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

佛說諸法勇王經

佛說諸法勇王經 宋罽賓三藏曇摩密多譯 如是我聞: 一...

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佛教詞典】黑風

(雜語)天晦暴風吹海,名為黑風。法華經普門品曰:入...

【佛教詞典】不住拜

指禮拜不止,以至於百千拜。禪林象器箋卷十:「法益之...

讀了很多經,還不知道怎麼修行

大家都讀誦大乘經典,或者是懺悔,或者是禮拜,或者是...

智慧和勇氣戰勝污點

讀初中時,美術老師請來市里的一位老畫家,在課堂上為...

善導大師的三不問

善導大師有三不問。我們念佛人經常問這樣那樣的問題,...

生死海深,菩提路遠

印祖在講到永明延壽大師《四料簡》中的有禪無淨土時,...

永明延壽大師垂誡

學道之門別無奇特。只要洗滌根塵下無量劫來業識種子。...

追求神通的種種弊端

出家人專心用功修行,一定多少有成就,有些也必定有些...

小鳥與阿育王

某個安適的午後,人們正在樹下乘涼、聊天時,突然聽到...

心懶惰故懈怠,身悶重故睡眠

心懶惰故懈怠,身悶重故睡眠。此二相須,共成一苦。障...

從極樂歸來的菩薩是非同小可的

極樂世界的解脫功德,我們簡單提出三點: 第一、隨願聞...

修一切法門都離不開觀心

說到開示,講來講去,都是剩語,因為講不出什麼新鮮的...

母雞的愛心與智慧

歐洲一個專門研究動物的機構中,有位教授負責研究雞,...

生死輪迴的根源

我們再看第二段,用諸妄想。這是關鍵點。 我們今天生...

【視頻】《藥師經》靈鷲山比丘尼念誦

《藥師經》靈鷲山比丘尼念誦

【視頻】《地藏菩薩本願經》女聲木魚唱誦

《地藏菩薩本願經》女聲木魚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