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七十五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七十五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第三廣釋中疏謂聞無相不驚等者。此不驚等同金剛經諸論皆釋。天親論第二有其二解。一云不驚者。謂於諸無生之理心不驚愕趣生道故。不怖者。謂於諸法無和合相心不怖懼。而於世俗和合相中相續分別不執為實故。不畏者。心不如是永決定故。第二釋雲。復次不驚等言如其次第。謂聞時思時修習時心安不動。眾生等想已遠離故。無著論第二雲。聲聞乘中。世尊說有法及空法。於聽聞時聞有法無有故驚。聞空法無有故怖。于思量時於二不有理。聞不能相應故畏。更有一釋約三種無性故。即下疏意能斷金剛般若論第二雲。驚者謂於非處生懼(若正釋梵音應雲越怖也)違越正理如越正道可厭惡故。言怖者(應雲續怖)相續生懼怖既生已不能除斷故。言畏者(應言定畏)生決定心一向畏懼。此等若無便成心離惶惑。今疏中總有三釋。初一即無著。第二釋而展彼論文。次釋即合其三釋。一正是天親。第二約三慧釋。亦別配論文。二初句越字次句續字後句定字。即正是能斷金剛意。三者即此三字亦兼天親第一釋意。

疏。又聞有無所有等者。即第三釋即同無著第一解故。疏三釋已含諸論五釋。疏愛樂者思慧之初等者。論云云何菩薩法隨法行。當知此行略有五種。謂如所求如所受法。身語意業無顛倒轉。正慧正修(此標列五行也)論雲。云何菩薩於法正慧。謂諸菩薩獨居閑靜。隨所聞法樂欲思惟。樂欲稱量樂欲觀察。乃至雲。是菩薩由即於此已所得忍數數作意令堅牢故。能於其修隨順趣入。釋曰。樂欲思惟即經中愛樂。隨順趣向初終之義。論中廣明。今疏略顯。愛法樂觀為初。久思向修為終。疏專心憶念者修慧之初等者。論云云何於法正修。當知此修略有四相。一者奢摩他。二者毘缽舍那。三者修奢摩他毘缽舍那。四者樂修奢摩他毘缽舍那。乃至雲。如是一切所作業。由前四種修相皆得成菩提。釋曰。論說四種修相。即此經中專心憶念修習安住。修初後相。論亦廣明。今疏略具。以起加行為初。以成加行根本定及依定發慧。而為其體。疏具如瑜伽菩薩地中者。即第三十八萬種性品。菩薩所受學法七種方便。於中具多勝解。法隨法行第二方便中。廣說此義。論雲。云何菩薩具多勝解。謂諸菩薩於其八種勝解依處。具足成就淨信。為先決定喜樂。乃至雲。八者於善言善語善說勝解依處。具足成就淨信。為先決定喜樂。謂於契經應頌記別等。皆具多勝解。彼疏雲。契經等法是解所印之境。名勝解處。信與勝解得遞為因。今取彼信所生勝解。故信為先。言決定者。顯勝解之體。喜樂言顯勝解之果。喜樂即是喜受也。或即欲樂。釋曰。論言信解即此經中深信悟解故。晉經中但云信解。第二順忍釋中。皆用止觀者。既行順諸法行中之要。唯止與觀故。疏止思一境者。謂創修之時系緣一境不揀事理。經云思惟。疏止安事境順其理故者。謂前創修事理容別。今漸深入故。即事入玄。上之二止皆通隨緣。體真止中停止止也。二處之觀並通空假。皆觀達觀也。疏謂止惑不生者。即止息止也。以妄息名止故。其正住修習者。即雙住空有中道不偏故云正住。義通觀穿及與觀達。故云觀徹前境。疏寂冥理境者。即不止止謂既與理冥。非止非不止強名曰止。智顯於心者。即不觀觀。法界洞朗非觀非不觀。而強名曰觀耳。疏上四皆止觀俱行者。亦容有止觀別修。則未為真實順忍。若俱運者方為真耳。第三無生忍。疏釋中釋初徵意雲下。疏文有二。先正答前徵。後此則以緣集故下。釋上答。文偈文具有者。偈云菩薩亦如是觀察一切法。悉皆因緣起。無生故無滅是也。疏釋第二徵意下。此中疏文有三。初明舉總攝別稱為無生。二以初攝後。但標無生。三重釋前義。疏若從別義下。即第二以初攝後釋。但標無生。是以信力入印度經等者。彼經廣說初地之相。其第二卷雲。復次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有五種法。則能清淨初歡喜地。得大無畏安隱之處。何等為五。一謂菩薩生如是心。我已得住無生法忍故。生安隱心為令他住無生忍故。起安慰心又言無生忍者。謂證寂滅故。二謂菩薩生如是心。我已得住無滅法忍。故生安隱心。為令他住無滅法忍故起安慰心。又言無滅法忍者。謂證無生法忍故。三謂菩薩生如是心。我已得住身念智故。生安隱心。為令他住身念智故。起安慰心。又言身念智者。謂離身心故。四謂得受念智。受念智者。謂息一切受。五謂得心念智。心念智者謂起心如幻故。後二略引勢同前三。今但取前二故。疏不具引。然引有二意。一正證第二義。明有無滅忍。二兼證初義。以無滅成無生故。故彼經云無滅忍者。證無生故。亦得名無盡忍等。疏又此諸句各有二義下。第三重釋前義。謂無生中頓具諸義。具相云何故下廣釋。於中疏文分三。一雙標二門。二開章別釋。三結彈古義。今初。然二門總釋前之初義。其第一後後成前前。兼釋第二從別之義。以得無生忍則得無滅等忍故。無滅等忍淨無生等忍故。疏然文旨下。即第二開章別釋。正釋第一門含釋第二門。故下牒初門。疏今初云何下釋。唯就約理。然無生理中無有次第。由所遣生等有次第故。以不不之亦成次第故。疏先明生滅盡等理所依是事之次第也。後今由前前無下。方顯無生理之次第。疏故以後後顯成無生者。上方明前前有故後後有等。今例結前以前前釋後後以後後成前前疏次四顯理者。以盡是有為垢是煩惱。差別是事處是方隅。並所觀境。今了即真為理無生。疏後六顯智無。生者。以心妄動即名為生。若心寂靜即智不生。故偈云下引證約智。理智契合下結成上義。偈舉一句。具雲無滅故。無盡無盡故無染。釋曰此即前四約理也。次偈云。於世變異法了知無變異。無異則無處無處則寂。靜其心無染著願度諸眾生。釋曰。即後六顯智。疏舉一句顯智分明。等言等餘皆約智相。疏三唯約智下。初由了從緣成智之由故。智無起契上理故。起即生義。湛然不遷體不滅無。不動約理無生可滅。正同十地義大之中無生無滅。非一往滅耳。餘皆甚深般若無生智相真智妙用不同但空唯遮諸過審須思之。

疏。若唯約知下三結彈古義。即刊定記彼中但云。謂法從緣故各無自生。生既無生滅依何滅。故今彈雲。若理無生知之為忍。小聖亦有故非等覺深玄之忍。第四如幻忍。

疏。今初有三等者。疏文有二。先總科。後初一切下別釋。釋中有三。初別釋第一段。二合釋前二段。三別釋第三段。初中有四。一正釋一切法言。二故大品下引證通義。三涅槃雖真下釋經妨難。四引文抉擇。三中謂有難言。妄法緣生可許如幻。涅槃真實又不從緣。如何同幻故牒釋之。釋有二意。一明雖真而亦從緣。雖非緣生而是緣。顯亦空無性。二明涅槃非幻為破著涅槃心。雲如幻耳。是則破心中涅槃亦顯涅槃體。即真空而成妙有故。並如智論。

疏。廣中合雲下。第四引文抉擇中。初引局文明涅槃非幻。次然有法世下。以法通真故該涅槃。次此為有為所隱覆下。釋真是世義。後雲下引經成立該通一切。

疏。就法喻中下。第二合釋前之二段。以開五義中具有能所成故。於中分四。第一總開義門。第二對經顯意。第三釋通妨難。第四別明義理。今初五法不出三性。初一圓成。二三依他。謂二因三果。四明依圓相即五即遍計所執。

疏。今經云下二對經顯意。於中言以第二為因者。從緣生故令悟。第三即是依他成。第四者即事歸理遣。第五病者遍計情亡。歸第一者圓成理顯。

疏。然緣亦下第三釋通妨難。謂有難雲。若以第二惑業為緣。令第三依他為無性者。第二業惑應當是實不從緣故。故今釋雲。亦從緣起謂業從惑生。惑由虛妄分別。卒至無住。皆託因緣故。引中論明因果俱幻故。論合雲。如初幻化人是則名為業。幻化人所作則名為業果。既未曾有一法不從緣生。為彰緣起故分能所。

疏。然上五義下。第四別明義理。於中二。先成有無後成四句。言有無者。以三性中各有二義。皆有無故。圓成二者。一性有。二相無。依他二者。一緣有。二性無。遍計二者。一情有。二理無。今初中即圓成二義。術馬皆是依他二義。而術是能成之因。託真而起故。用有體無。用有即是緣有。體無即是性無。三馬是所成之果故。相有實無。相有即是緣有。實無即是性無。四明依圓不離。即事同真生喻於妄。死喻於真事泯理顯故。生無死有。以無礙故者。出其所因。即事理無礙也。五中就情則有。妄見分明故。就理則無以是妄計必非有故。所以幻喻廣說有無者。以惑情所執有無皆失理。無惑計有無皆真。是知幻喻諸法非實非虛非空非有。若無於有不成於無。若無於無不成於有。有無交徹萬化齊融故。

疏。又五中各具四句等者。第二顯成四句也。於中有二。初一重四句。後重重四句。今初又二。先正顯後揀非。今初也。初性有相無四者。一有真性有故。二空無諸相故。三亦有亦空義門異故。四非有非空互融奪故。二用有體無四者。一有迷真有用故。二空依真無體故。三亦有亦空體用不壞故。四非有非空無體之用故。非有即用無體故非空。三相有實無四者。一有事相現故。二空緣成無實故。三俱存無性不礙緣成。緣成不礙無性故。四俱非緣成即無性故非有。無性即緣成故非空。四生即是無死即是有四者。一真性顯故。二依他即無性故。三性相雙存故。四性相即奪故。五情有理無四者。一遍計妄情能招生死故。二即理而求不可得故。三要由理無方知情有。若無情有不顯理無故。四情有即理無理無即情有故。

疏。然皆具德不同四謗者。揀非也。言四謗者。謂定有者是增益謗。若定無者是損減謗。亦有亦無相違謗。非有非無戲論謗。疏以具德故出不同所由。謂上明四句即是具德。以稱真故。不同情計定執四句。今重顯初門具德之義。一真如是有義以迷悟依故。不空義故不可壞故。二真性是空以離相故。隨緣義故對染說故。三真如亦有亦空。以具德故。逆順自在故。體鎔融故。四真性非有非空以二不二故。定取不可得故。餘之四句前已略明。又皆即有之空方為具德之空。即空之有方為具德之有。是則非有之有非空之空為具德耳。又盡有之空盡空之有方為具德。又隨一句必具餘三。若隨闕者則非具德。又四句齊照成解境故。四句齊泯成行境故。皆言亡慮絕方為具德耳。是知若依四謗四句皆絕。若依具德四句不亡。不即不離方知幻法故。楞伽第二令觀四句。謂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等。

疏。若以諸門交絡成多四句等者。第二重重四句也。總有四節。成二十重。第一節有八重。一以第一門中有。對第二門中無成四句。謂一者緣起是有以真性妙有故。二緣起是無業惑無體故。三亦有亦無雙照真妄故。四非有非無真妄雙絕故。二以第一門中無。對第二門有成四句。謂一緣起是有業惑有用招生死故。二是無一真法界絕諸相故。三亦有亦無雙照真妄故。四非有非無真妄雙絕故。三以第一門中有。對第三門中無成四句。謂一緣起是有真性有故。二是無以事無真實故。三亦有亦無雙照事理故。四非有非無事理相即互相泯故。四以第一門中無。對第三門中有成四句。謂一事相有故。二理相空故。三空有雙現故。四空有互泯故。五以第一門中有。對第四門中無成四句者。謂一真性有故。二事即虛故。三雙照二故。四互即奪故。六以第一門中無。對第四門中有成四句。謂一無性之理有故。二理無相故。三二義齊現故。四非有非無真中道故。七以第一門中有。對第五門中無成四句。一真理有故。二情計於理無故。三有處妄計無故。四性有即是理無。理無即是性有故。八以第一門中無。對第五門中有成四句。一有在情有故。二無理無相故。三俱存要理無相方是妄情有故。四俱非妄情之有即真理無相故非有。真性無相能為妄情所依故非無。此上以第一門有無。對下四門有無成八重四句。第二以第二門中有無。對下三門又成六重四句。第三以第三門中有無。對下二門復成四重四句。第四以第四門有無。對第五門有無成兩重四句。都成二十重四句。不得以後為首更對於前。以不異前門為首對於後故。今具出八重。其十二重取類思之。恐繁不出。疏一約相類者。如覩一葉落知天下秋。見一華開知天下春矣。

疏。二約圓融下疏文自有三意。初一事理無礙義。二以理融事下。兩門事事無礙義。前門即法性融通門。第三即緣起相由門。就第三門中疏文分二。先舉一門後相即。既爾下例於餘門於中三。一以即例入。二異體既爾下以異例同。三一門下以門例門。如緣起相由門既爾。無定性門唯心現等諸門亦然。又相即入既爾。微細相容安立門等亦然。疏所非之事亦可次第對前情非情境者。如非男非女。即對前了達眾生。非地水火風即對前了達國土等。疏象等非術故等者。即因果相異門。依他之果非遍計緣故。下句反此者。術非像等明遍計非依他。下明相有。即因果相成。疏動寂無二下此下疏文有五。一總釋經文。二引證。三釋不得有無之義。四舉喻帖成。五義門料揀。初門可知。

疏。故經云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者。第二引證也。即楞伽第一大惠讚佛偈然彼經嘆佛了達三性。初偈云。世間離生滅猶如虛空花。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此明瞭遍計。次偈云。一切法如幻。遠離於心識。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遠離於斷常。世間恆如夢。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此上二偈明瞭依他。次又偈云。知人法無我。煩惱及爾焰。常清淨無相。而興大悲心。此偈明瞭圓成。又此上偈准金光明意。即顯佛具三身。謂了遍計成化身。了依他成報身。了圓成成法身。然四偈下半皆同。今經正引依他中如幻下半。其如夢下半如夢忍中更引。

疏。由了體空下。第三釋不得有無之義。

疏。如像生即是象死者。第四舉喻帖成。疏此二相對應成四句下。第五義門料揀。於中四。初就第二門似有無性顯成四句。第二對第一門明非一異。第三例餘三門。第四例釋前後。今初成四句者。一非異二非一。三非非一非非異。四非亦一亦異。其所遣病者。一者異。二者一。三者非一非異。四者亦一亦異。如疏思之。楞伽第二名見妄想故須破之。

疏。若以巾上二義下。第二對第一門辨非一異。疏文有三。初標所依。二一以巾下列釋十句。三若以不異門下總結義旨。今初言巾上二義者。一住自性義。二成象義。初即不變義。後即隨緣義。象上二義者。一體空義。二差別義。初即無性。後即幻有。第二別釋十句中。初四句非異。次四句非一。九十二句收上二門明非一異。就初非異中。第一句即隨緣與差別不異。第二句不變與體空不異。第三句即合前二句以無礙。第四句即合前二句以相奪。今初句中。疏經云法身流轉下引證。引二經證。問明已辨。今當更釋初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即不增不減經。法身即是真如。流轉五道即是隨緣。名曰眾生是差別義。次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即楞伽第四。彼雲大慧七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大慧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解曰。七識念念生滅無常。當起即謝。如河流轉自體無成。故不受苦樂。既非染依亦非無漏涅槃依矣。其如來藏真常普遍。而在六道迷此。能令隨緣成事受苦樂果。與七識俱名與因俱。不守自性而成七識。依此而得生滅雲若生若滅。此明如來藏即是真如。隨緣故受苦樂等。

疏。二以巾上住自位義等者。住自即是不變。體空之相即是如故。二義相順而會相歸性故。雲以末歸本。本即是性末即相故。疏經云。一切眾生即如下引證。即淨名經彌勒章中。然彼經中雲。為從如生得授記耶。為從如滅得授記耶。若以如生得授記者。如無有生。若以如滅得授記者。如無有滅。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眾聖賢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若彌勒得授記者。一切眾生亦應授記。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異。若彌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一切眾生皆亦應得。所以者何。一切眾生即菩提相。若彌勒得滅度者。一切眾生亦當滅度。所以者何。諸佛知一切眾生畢竟寂滅。即涅槃相。不復更滅。是故彌勒無以此法誘諸天子。今疏文略舉二句之要。而言等者此有二意。一者等餘淨名之文。如上所引。是二者等餘一切皆如之文。故此經云。一切法皆如諸佛境亦然。乃至無一法如中有生滅等。

疏。三以攝末所歸之本下。此句即合前二句令無障礙成此一句。斯乃即差別之體空。與即不變之隨緣相成故不異。言攝末所歸之本者。即差別之體空也。是前第二句體空是本。差別是末。斯即本融於末也。令末同本故差別即體空。言與攝本所從之末者。即不變之隨緣也。是前第一句。由不變舉體隨緣成差別故。末融於本令本同末也。故云此二雙融。由不變舉體隨緣故。本不礙末差別即體空故。末不礙本故云無礙。特由法身成眾生故。得眾生即如。由眾生即如方知法身流轉五道作眾生也。則第一句本等於末。第二句末等於本。故云本末平等。正本等末時即末等於本故。上二經亦不相違。故云前二經文不相離故。既合前二句相成為第三句。故用前二經以證此句。疏四以所攝歸本之末等者。此句亦合前二句。相奪以成此句。謂以即體空之差別。與即隨緣之不變相奪故不異。然同用前二句而為懸隔。第三句用第一句。取即不變之隨緣故本成末。今第四句用初句。取即隨緣之不變。即本奪末也。但顛倒而已。第三句用第二句。取即差別之體空故末成本。今第四句用第三句。取即體空之差別末奪於本也。亦但倒耳。故義懸隔。言所攝歸本之末者。即體空之差別也。即第二句。言所攝隨末之本者。即隨緣之不變也。即第一句。由隨緣即不變故。奪差別令體空。則末寂也。由體空即差別故奪不變令隨緣。故本寂也。以全本為末故本便隱。全末為本故末便亡也。是則真如隨緣成眾生。未曾失於真體故。令眾生非眾生也。眾生體空即法身時。未曾無眾生故。法身非法身也。故二雙絕。二既互絕則真妄平等無可異也。

疏。次下四門非一者。此句總標。謂第五門性相相違故非一。第六門性相相害故非一。第七門但合五六二門明違害不同故非一。第八亦合五六二門明不泯不存不同故非一。其五六門但交互第二門耳。謂上第二門以不變對體空故則不異。今對差別則不一耳。第六亦然。五中先正明。言本末相違相背故者。謂本則寂無二相。末則差別萬端故相違也。疏。楞伽雲下引證可知。起信疏雲。此中唯生滅是七識。唯不生滅是如來藏。二義既分。遂使梨耶無別自體故云不在中。此約不二義非約不和合也。何以故。此中如來藏不生滅。即七識生滅之不生滅故。與自生滅不一也。七識生滅即如來藏。不生滅之生滅故。與自不生滅不一也。此中非直不乖不異。以明不一亦乃由不異。故成於不一。何以故。若如來藏隨緣作生滅時失自不生滅者。則不得有生滅。是故由不生滅得有生滅者。是則不異故不一也。釋曰。上所引義和會非一異義。今此分門正明不一。若會非一異令其相同。即第十門。今以因七識生滅之文便引會耳。

疏。六巾上成象等者。上第一句以成象對差別則不異。今對體空故不一。先正明。又楞伽經云。七識不流轉下引證。即第四。經如前已引。但前雖具引意在如來藏受苦樂。以取隨緣成法故。今疏雖具引意取七識不流轉義。以成相反末即空故。言七識不流轉者。以本害末令末空故無可流轉。唯如來藏受苦樂者。末害本故不守自性。清淨之體隨緣成有。始欲成象被體空違。方欲體空被成象違。故非一也。疏七以初相背等者。此句即合前五六二門敵對不同。謂相背如二怨家不喜相見。亦如參辰。夫妻反目相害如二怨家。以死相敵。如父母之讐不與同天。亦猶二虎之鬪勢不兩全。

疏。八以極相害俱泯而不泯等者。即亦合五六二句。取不泯不存明不一。俱泯不泯即第六句。俱存不存即第五句。何者以前第五相違是存。第六相害是泯。然存上有不存之義。泯上有不泯之義。若唯泯無不泯則色空俱亡無可相即。以不泯故雖相即而色空歷然。若唯存無不存則色空各有定性不得相即。由有不存故雖歷然而得相即。以體虛故是以第七但合五六之存泯。今第八門乃合五六之不存不泯故。七八二門雖同合五六二義不同。言此是成壞不一者。不存是壞不泯是成。第九門非一不是非異故。二門不一。第十門總融前八稱真法界。故亦非異。既無二理豈一異。有殊。疏若以不異門取下。第三總結義旨。疏巾象相對既爾下。第三例餘三門。疏上下諸門下第四例釋前後。若依睿公十喻之讚。多顯空理。如幻喻雲。幻惑愚目流眄無已。長勤世間。父父子子我實非我妄想而起。若了如幻此心自止。然彼有十喻。水月鏡像既合影中。更有犍城之喻應同幻攝。彼犍闥婆城喻贊云。世法空廓如彼鬼城。凌晨敷影現此都京。愚夫馳赴隨風而征。終朝乃悟窮噭失聲。第五如焰忍。疏若十喻論法喻各有多義者。智論釋如焰雲。焰以日光風動塵故。曠野中動如野馬。無智人初見謂之為水。男女之相亦復如是。結使煩惱日光熱氣。諸行之塵邪憶念風。生死曠野中轉。無智者謂為一相。為男為女是名如焰。復次若遠見焰想之為水。近則無水想。無智之人亦復如是。若遠聖法不知無我。不知諸法空。於眾界入性空法中。生人想男想女想。近聖法則知諸法實相。是時虛誑種種妄想盡除。以是故說諸菩薩摩訶薩知諸法如焰。釋曰。彼就妄說生死。為曠野。今就真妄合說。故以空地喻如來藏。睿雲。焰惑癡愛樂之無極。非身想身非色見色。實無可樂莫之能識。若有智慧此心自息。第六如夢忍。疏然開此夢義下。疏文有二。先開義後消文。前中疏一所依謂悟心以喻本識者。若無所熏故則無無明等。亦可喻如來藏。喻本識者諸宗共許故。法相宗明如來藏不受熏故。疏。二所因謂睡蓋者。智論雲。復次如夢中無喜事而喜。無嗔事而嗔。無怖事而怖。三界眾生亦復如是。無明眠力故不應嗔而嗔等。疏。四此夢事非有而有者。智論雲。復次夢有五種。若身中不調若熱氣多。則夢見火見黃見赤。若冷氣多見水見白。若風氣多則見飛見黑。又復所聞見事多思惟念故。或天與夢欲令知未來事故。是五種夢皆無實事而妄見。世人亦復如是。五道中眾生身見力因緣故。見四種我。眾色是我。色是我所。我中有色色中有我。如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四五二十得道實智慧。覺已知無實。釋曰。論中身見力合上身中不調。五道眾生亦可合前五夢。初火如地獄火塗道故。白如人善法故。黑如畜生愚癡故。多思如鬼天與如天故。然周體列子皆說六夢。與此五夢有同有異。言六夢者。一正夢。二噩夢。三思夢。四寤夢。五喜夢。六懼夢。正夢謂不思慮忽然而夢。共天神與夢大同。餘五多是見聞多攝。莊子第二齊物篇雲。莊周夢為蝴蝶。自逾適志與不知周也。注蝴蝶而不知周。則與殊死不異也。然所在無不適志。則當生而係生者。必當死而戀死矣。由此觀之。知夫在生而哀死者。誤之矣。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歟。蝴蝶之夢為周歟。周與蝴蝶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意雲。昨日之夢今已化矣。生死之變豈異於此。又自周而言蝴蝶稱覺。未必非夢此亦可喻萬法如夢矣。又列子中有人。晝為主役而夜夢為人君主。則夜夢被役。二者各有其美也。疏。但心變故非見前法者。此通喻合約。喻者即通妨難也。謂有難言。若無實者。何以夢中見色聞聲等耶。故智論雲。不應言論無實之事。何以故。得緣便生夢中之識有種種緣。若無緣云何生。故今答雲。夢中五識不行。所見五塵但心變耳。故智論雲無也。不應見而見故。如夢中見人頭有角見身飛等。人實無角身實不飛故。二約法者。但心變故合而有義。不見前境合非有義。疏文中初明俱非下。第二釋文。於中疏文有三。一總彰文意以成四句。二重釋。三引證。疏然此四句皆由以是夢故下。第二重釋。於中此上二句標。謂一以是下釋。於中有二。先釋有無二句復釋雙非。前中又二。先正釋。後然語有下。揀濫於中又二。先舉正。後揀非。今初舉正。謂有無交徹即夢事而性虛。即性虛是夢事。約法即性空是幻有。即幻有為性空。若是定有不得為空。若是斷空不得為有。既無性故有即全攝無而為有也。既緣生故空則全攝有。而為無故結雲非有二相。疏非但相有性無而已者。二揀非也。謂諸宗計多有此說。但空自性不空於法。如法相宗。但無遍計非無依他。設學三論不得意者。亦云。法無自性。無自性故說為空。則令相不空矣。今既無性緣生故有。有體即空緣生無性故空。空而常有要互交徹方是真空妙有故。其言大同而旨有異。故令思之。若得此意則下二句義旨可知。疏三以是夢故下。二釋雙非中亦二。先正釋。後然此俱非下融通。亦為揀濫。謂尋常雙是義涉相違。尋常雙非義參戲論。故令雙融令離二謗。成具德句。謂非但二不相違。亦乃二句相成。故云若不奪無令盡無以為無。言奪無令盡者非無也。奪有令盡者非有也。謂若無非無則無亦無。何者若無不盡是定性無故非真無。下句亦然。若無非無則無亦有。以有不盡是定性有。非真有故。故以非有非無。成上亦有亦無。亦更合說俱句成於俱非。含在俱句。及下結中故略不明。若欲別明。應雲以亦有是即無之有故成非有。以亦無是即有之無故成非無。疏存亡不礙俱泯自在。方為夢自在法門者結成也。存即是有亡即是無。俱即亦有亦無。泯即非有非無。皆互交徹故云自在無礙。又存者存四句。亡者亡四句。俱者亦存亦亡。泯者非存非亡。故曰夢自在法門。互為坑行豈名自在。

疏。經云世間恆如夢等者。第三引證也。即楞伽第一此即中間兩句。若具應雲遠離於斷常世間恆如夢。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前如幻忍抄已具引。疏上之四門各雙存互奪以成四句者。如第一常無常門雲。一者常。二是無常。三合前即成亦常亦無常故云雙存四約互奪即成非常非無常無常奪常故。非常常奪無常故非無常矣。謂正以體虛無實即自性無常故。下三門例知也。疏後一句明覺即止觀門。下疏文有三。此上標門。二謂要在覺下說立覺所以。三觀了上之多門下釋止觀義。就立覺所以中亦是解妨。謂有問言。此明夢忍那說覺時。故今釋雲。覺夢相成故須說覺。於中初以覺成夢。以未覺時不知是夢故。於中初要在覺時方知是夢者。正辨須覺所以。謂大夢之夜則必有彼大覺之明。謂我世尊方知三界皆如夢故。上引楞伽嘆佛能了於夢。次正在夢時不知是夢者。謂為實故。為諸凡夫長眠大夜不生厭求故睿公雲。夢中矇夢純昏心也。次設知是夢亦未覺故者。此通妨難。謂亦有人夢知是夢。如人重眠忽有夢生了知我夢。以睡重故取覺不能。喻諸菩薩。從初發心即知三界皆如夢。豈非是覺。何用更說覺時。故今釋雲。亦未是覺未大覺故。故起信雲。若人了知前念起惡能止後念令其不起。雖復名覺即是不覺有生滅故。無明覆心不自在故。次雲覺時了夢知實無夢者。非唯覺時知夢。亦知無夢。如八地菩薩夢渡河。喻證無生忍。不見生死此岸涅槃彼岸。能渡所渡皆叵得故。況於大覺。故經云。久念眾生苦欲脫無由脫。今日證菩提豁然無所有。疏然由夢方有覺故。辨夢覺時者。上辨以覺成夢。此辨以夢成覺。對夢說覺無夢無覺。既了夢無夢對何說覺。故覺夢斯絕。如無不覺則無始覺覺夢雙絕方為妙覺。疏觀了下釋止觀義。照上四門故名為觀。覺夢斯絕即不取於夢妄故。無量義經嘆佛雲。智恬情怕慮凝靜意滅識亡心亦寂。永斷夢妄思想念無復諸大陰界入。即知究竟了夢唯我世尊。睿公雲。長夜之內大夢所成。皆由心畫遍造眾形。神傳五道備盡跉[跳-兆+屏]。若能悟之即破無明。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七十五

 

上篇: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下篇:大華嚴經略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

正法念處經

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

【註音版】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龍藏本)...

勝鬘寶窟

凋勝鬘寶窟敘 原夫。所謂一乘之大車者。則是法王之寶...

佛說阿彌陀經疏

佛說阿彌陀經疏 唐海東新羅國沙門元曉述 將釋此經,三...

觀音義疏

觀音義疏卷上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此文既別...

彌勒上生經宗要

彌勒上生經宗要 釋元曉撰 將說此經。十門分別。初述大...

佛說諸法本經

佛說諸法本經(出《中阿含》別翻)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佛說無上依經

佛說無上依經卷上 梁天竺三藏真諦譯 校量功德品第一...

【註音版】佛說逝童子經

佛說逝童子經...

原人論

原人論序 終南山草堂寺沙門宗密述 萬靈蠢蠢皆有其本,...

淨土證心集

淨土證心集卷上 傳天台古和 卍蓮 述 淨土緣起 佛之...

【註音版】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天台智者大師禪門口訣

天台智者大師禪門口訣 師言安般守意。當知色心相因而...

佛說大乘善見變化文殊師利問法經

佛說大乘善見變化文殊師利問法經 西天中印度,惹爛馱...

祭灶儀規

《平興寺佛事儀軌》祭灶儀規 1、淨水讚 楊枝淨水 遍灑...

【佛教詞典】五位

指五種類別。(一)部派佛教將一切法分為五種。又作五事...

【佛教詞典】二種性

(名數)地持經一說:一性種性,性者本性,謂自無始以...

持名念佛有三大殊勝方便

我佛所說無量行門,皆是隨機方便利益一切眾生。而求其...

擁有感恩的心

人生於天地之間,戴天地之大恩,時時保有一顆感恩的心...

淨界法師:八識規矩頌

前面的《百法明門論》,它是廣泛地探討一切法的別相跟...

淨宗十三祖-印光大師

1.生平 印光大師(公元18611940年),諱聖量,別號常慚愧...

沒有這兩大特性就不叫財富

佛說,貪心之人永不富有,永遠貧窮。我說,心貧窮是永...

賴吒和羅聖者的故事

有一次,釋迦世尊帶著五百個比丘弟子,從拘留國游化到...

一位80後大學生如何成為素食者

世間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慘者殺傷。 蓮池大師 經過長時...

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

萬事萬物各有因緣,互相資助,一體不能分開;因緣又是...

阿彌陀佛是誰?為何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轉自騰訊佛學) 南無阿彌陀佛! 各位騰訊的網友們,...

為什麼一個人會有造業的傾向

由此遍計,能遍計度。 由於整個遍計執的名言、相貌、執...

香港大富翁何老太太生西事例

民國二十七年秋,香港工商報載過一件奇聞,就是香港大...

莫被邪見和狂慧所誤

有一種人,雖然他有一點智慧,但不是真正的智慧。或者...

【視頻】《大般涅槃經》平興寺僧眾唱誦

《大般涅槃經》平興寺僧眾唱誦

【視頻】《心經》念佛靜心曲

《心經》念佛靜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