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六十七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第五三道不斷。疏。攝過觀等者。即唯識論惑苦相攝門。
疏。過去迷於本際下。約強弱分別。過迷本際建立生死。力強。愛取引果強。二從其本末下。是本末分別。無明是本過去說之。愛取是末現在說之。前則約用此則約體。此亦俱舍以略攝廣中雲。三煩惱二業。七事亦名苦。略果及略因。由中可比二。釋曰。上二句正以惑業苦攝十二。下二句解妨。謂有問雲。一種是惑。何以前際唯一無明。中際分成愛取。一種是苦。何以後際唯二。中具五耶。故為此通。後際二是略果。前際一是略因。由中之五比知後二。由中之二比前之一。若更廣說便為無用。但出略廣不出略之所以唯識則有。
疏。若約二世下。是唯識論即釋能生。後問答分別故。彼論中前有問言。何緣發業總立無明。潤業位中別立愛取。答曰。雖諸煩惱皆能發潤。而發業位無明力增。以具十一殊勝事故。謂所緣等廣如經說。於潤業位愛取偏增。說愛如水能沃潤故。要數溉灌方生有芽。且依初後分二。愛取無熏發義。立一無明。釋曰。上皆論文以論對疏。廣略可知。然彼論問乃有二意。一問立名不同。一種是惑前立無明。後立愛取等。二問廣略有異故。問雲總立無明別立愛取故。下答中具有二門。先答立名不同。約勝劣門。後要數溉灌下。答第二問發業潤業熏不熏。故斯則出於廣略所以。言十一殊勝事者。緣起經說。一所緣殊勝。遍緣染淨故。二行相殊勝。隱真顯妄故。三因緣殊勝。惑業生本故。四等起殊勝。等能發起能引所引能生所生緣起法故。五轉異殊勝。隨眠纏縛相應不共四轉異故。六邪行殊勝。依諦起增益損減行故。七相狀殊勝。微細自相遍愛非愛共相轉故。八作業殊勝。作流轉所依事。作寂止能障事故。九障礙殊勝。障礙殊勝法故。十隨轉殊勝。乃至有頂猶有轉故。十一對治殊勝。二種妙智所對治故。故不說餘。亦名發業支。言且依初後者。謂愛初取後分愛取二以愛為初取為後故。其實有多現行潤也。
疏。業亦有二。已潤未潤等者。亦唯識論如初章說。
疏。三道皆言不斷下。亦是釋於始終之難。顯無始終。先正釋後引證。前中從三煩惱生於二業者。從一無明生一行業。從愛取二生一有業。二業生七苦者。從一行業生識等五。從一有業生生老死故。七復生三者。識等五苦生愛取二。生死二苦生無明故。上云不了知故生死流轉。如淨意菩薩者。彼論與此相應。偈云煩惱初八九。業二及與十。餘七說為苦。三攝十二法。從三故生二。從二故生七。從七復生三。是故如輪轉。一切世間法唯因果無人。但從諸法空還生於空法。若准俱舍亦為通難故。論問雲。若緣起支唯十二者不說老死果。生死應有終。不說無明因生死應有始。或應更立餘緣起支。餘復有餘成無窮失。答云不應更立。然無前過。此中世尊由義已顯。云何已顯。頌曰。從惑生惑業。從業生於事。從事事惑生。有支理唯此。釋曰。初句有二。一從惑生惑。謂從愛生取。二從惑生業者。謂取生有無明生行。次句有一義。謂從行生識及從有生生。皆從業生事。第三句有二義。一從事生事。謂識生名色。乃至觸生受及生生老死。二從事生惑。謂受生愛。義亦應有老死生無明。上一事字即是能生。下事惑字即二所生。從生二字兩遍用之。第四句結釋酬難。謂諸有支唯此十二道理足矣。上所引論文。則小異義意大同。
疏。如二束蘆者。謂因果互依初門已有。但約識與名色互依。今通十二因緣。然要雲束蘆者又取中空十二因緣。相有名生虛無名滅。生滅假集亦如束。蘆。
疏。計苦行心即是煩惱者。正是邪見亦見戒取。亦是愚癡上業。此惑皆集諦故。故是苦因非解脫因。此亦即是宿作因。外道並如前說。
疏。三一切相智觀中。即第五入諦觀者。故疏有二釋。前正論意。二又體三道下。即天台意。下都結中。當更分別。第六三際輪迴門。初約相諦觀中分三。初總標觀名。二釋三際。三釋經文。
疏。三際不同下。二釋三際。然唯識分四。一敘意合能所引者。初二能引。次五所引。要一世故十因下正立直至及離斷常。皆是論文。其生報定同後報。便異是義釋耳。三此則但以下結成論意。故彼論次雲。施設兩重實為無用。或應過此便致無窮。釋曰。言無窮者。若愚前際說過二因。更有愚於前前際者。二因猶少應更說多。若謂愚於後際說二果者。亦有愚於後後際者。二果猶少應更說多。四若爾下會通彼論成三際義。
疏。二依智論下。即第二釋。言生引俱開者。然俱舍中不說生引。今約大乘又對唯識。合能所引故云俱開。是故結雲三道抗行。謂無明行即是能生。非要愛等潤竟方能。
疏。三依此經等者。此第三釋即是大乘有三世義。唯識判三為小乘者。特違至教。言為遮前七定同世者。即上唯識言為遮愛等但是潤故者。所遮亦是唯識論意。今明愛等同無明行具發潤等。
疏。示因招果令生厭者。正說以因從果所以。雲果過患由愛等因。應厭因故。亦通妨難。謂有問言。前之二世當世以明。何得未來以因從果。答意可知。
疏。則能所引生下。結示本義。謂能引之二許有能生。能生愛等中。必有能引所引之五。通其所生。而言容有者。以大乘中雖說三世。而於五果通種及現。約為種邊但為所引。約現行邊即是所生。未潤之二但名能引。已潤之二即名能生。發業愛等但名能引。已潤愛等即名能生故。皆容互有。
疏。明文昭然者。結彈唯識非不許其立二世義。取二非三故為非耳。
疏。已知下三釋經文。
疏。如是方名見過去因能防三過者。亦是遮難。恐有難言。經但說二在於過去。論主何為反覆相屬。故今答雲。要知過去因能招現果。現果必從過去二因生。方能護於先業等過。如下當釋。
疏。現在目覩故分兩向明其二義者。此亦通難。謂有問言前說無明行之二因。唯對現在反覆相成。今明現在五法亦應反覆。何因兩向。故今答雲。前來二因因謝過去。故須對現。以說彼因現果已成。方知彼因招果不失。今之現在非獨酬於過去之因。復能依現在招未來果故。兩向明之。若更相成不異前二。復應難言。前說無明。已說現果酬於過去之因。今何重說是過去果。此應答雲。前酬過去為成過去。今說過招為成現在。故非重也。所以二法兩向明之。
疏。此未來因決得來果一往定故者。上句釋成亦是通難。謂有難言。現在愛等從果名未。過去無明等何不從果而名現耶。故今答雲。來果未至從果名未。知其決得令其生厭。過因已謝何得名現。復應問言。現在愛等從果名未。現在識等應從因名過。亦如向答。未因決得故從果名未。現在已得何要名過。復應問言。釋前過現反覆兩向。今辨未來何以但將因對果耶。答前二經文直說過現。不說相成故論相成。今此經文經自將現對於未來。故論不釋。言一往定者。結成上義。謂說一分三世名為一往。理數如是。稱之為定。對下展轉故云一往。是一向理故。
疏。已知三際下。第二護過於中二。先過後護。前中一一過內文皆有三。初標名二徵釋。三辨所從。所從是疏標釋論。皆前之二過以前望後。後之一過以後望前。由無明行在報前故。一未受果報業已謝失。果在於後望前之業以成過故。
疏。此上辨過下。第二明護於中有四。一結前徵後。二若見下總標護義。三然過去業下出過所以。四舉經正護。三中二。先泛明不受報業。後今無明下。舉今經文明受報業。今初言一未作者。此言難解。謂若未作則未名業故。今依瑜伽其未作業名為不作。論第九雲。不作業者。謂若不思業若不思已不起身業語業。釋曰。據此不作即任運所起非故。意思設爾有思。又思已不起身口故。不受報故。九地釋表無表業雲。作無作作即身口。無作即意。如殺盜等。心雖欲作不形身口。故不受報。若全不作名不受報。何要待言。又何得。論雲。業有三種不受報耶。不作即無業故。二未潤可知。而論但云作已未得報。其未潤言是疏義。加三得對治者。即瑜伽中名不增長業。不增長業總有十種。一夢所作業。二無知所作業。三無故思所作業。四不利不數所作業。五狂亂所作業。六失念所作業。七非樂欲所作業。八自性無記業。九悔所損業。十對治所損業。此十名不增長業。除此十種所餘諸業名為增長。
疏。今無明緣行下。二舉今經明得報義。於中二。先正明。後結酬外難。今初對前三不得報。今無明緣行則顯已作者。此揀第一未作業也。既為無明所發之行。此行要是能感當報故。非向來不思之業。
疏。現識等五則顯已潤已受者。則前無明行等已得潤竟故。今受果。此則過去二因已含發潤。
疏。愛取有三則知未得對治者。謂若得對治不應依現更起愛等。此後更有論反釋雲。若斷愛取雖有作業。則無明行不能生有。釋曰。則顯現在亦有無明與行。是所潤等觀此論意。則過去二因具於發潤但舉發業之名。現在愛等亦有發潤。但顯潤名故上疏雲皆容互有思之。亦可。現在愛取不潤過去。後報之業故不能生有。
疏。於已作業既有潤未潤殊斯為異因者。下第二結酬外難。上立三過。語雖影略總相皆由無異因故。異因即我。今明不要我為異因。即已造已潤不得對治。而為異因。此語是前說過。後論論出三過竟雲此三種過。以見過去世等異因故。受生報等差別故。釋曰。上論總出其過總明答之。今出過所以竟方用結酬。
疏。已潤則受生報下。第四正明護過。三過即為三別。今初雖一身中具六道業潤者。先受那得一時。此即已潤為異因。二既自造異因下護第二過。二報即是生報後報。此即已造為異因。三若已作業不得對治下護第三過。即不得對治為異因。言勢力續故者。小乘則是後後連持。大乘則是已熏成種。後能得果故云勢力。三過度矣者結也。
疏。後無明滅下逆觀中二。先釋文。後然十二緣三世並備下第二結示。謂過去二因即含有愛等。能潤業等必依過去識等上起。始生終死等過。具十二矣。現七果上起發潤等。現亦具矣。然七事中。五即生死而總別分故說具七。當雖說二同現亦具二。必有五及起因故。是以上言皆容互有。並如前說。言但隨化跡隱顯分三。令知過因下。出隱顯意。義如前說。則愚癡絕命下。是逆觀意。以智慧劍破發業惑。以智慧火乾於現在潤業愛取。則七苦不生。能所引生即四面網。此即史記書言。湯出遇畋捕者。祝雲。自天而下從地而出。四方來者皆入吾網中。湯見之歇三面網。祝雲。可上者上。可下者下。可東者東。可西者西。可南者南。可北者北。負吾命者入吾網中。顯法令寬也。今亦不留一面故曰四開。皆出證無生。若鳥出網以適八方。
疏。二約大悲等者。文中三。初順顯有因。次若無下反質明有後。斯因下結爾。
疏。當力無力下。文中三。初標牒。二謂此三下。疏釋論。三如是窮究下結觀。二中三。一釋力無力。二以斯三際下釋信入依義。三化中下釋化勝。言籠取三際方顯化勝。亦是瑜伽緣起差別故。瑜伽雲。緣起差別云何。謂於前際無知等。如經廣說。於前際無知云何。謂於過去諸行等起不如理分別。謂我於過去為曾有耶。為曾無耶。曾何體性曾何種類。所有無知等。亦即俱舍雲。說前後中際為遣他愚惑故。彼論雲。契經何故唯說有情故有。上偈釋雲。世尊為遣三際愚惑故說緣起。唯約有情。問如何有情前際愚惑。謂於前際生如是疑。我於過去世為曾有非有。何等我曾有。云何我曾有。釋曰。此有三疑。初疑我有無。二疑我體性。為即蘊我離蘊我耶。三疑我差別。為當常我無常我耶。問如何有情後際愚惑。答謂於後際生如是疑。我於未來世。為當有非有。何等我當有。云何我當有。釋曰。三疑如前。但曾當有異耳。問如何有情中際愚惑。答謂於中際生如是疑。何等是我此我云何。我誰所有我當有誰。釋曰。此有四疑何等是我者。疑我自性也。此我云何者。疑我差別也。我誰所有者。疑我因也。謂此現在我。過去誰因所有也。我當有誰疑我果也。謂我當有誰果也。為除如是三際愚惑故。經唯說有情緣起。以契經說。苾芻諦聽。若有苾芻於諸緣起已生諸法。能以如實正慧觀見。彼必不於三際愚惑。謂我過去為曾有非有等。釋曰。大小論殊其旨皆一。今三際無我斯惑自亡。故以三際化彼凡夫。除其我愚信入無我。修無我行為化之勝。第七三苦聚集門。
疏。第五不厭厭觀等者。先釋觀。後文中下釋經。前中先正釋。後二乘雖知下通妨。恐有問言。四禪已上皆唯行苦。三乘已超何言不厭。故有此通。此有二意。一約界內無。即涅槃十二雲。苦有無量相。非諸聲聞緣覺所知。二及變易苦。謂為出三界究竟無餘故疏。順中自有三門。一隨相增減門。二實理遍通門。三三受分別門。上二即唯識三苦分別門。第三即三受分別門。引論廣釋。今初即隨相增減門。言觸對生苦者。因於苦緣生於苦心。故云苦苦。然其觸受既通三受偏言苦苦者。就增說故。亦訶責故。言老死壞生者。此遮外難。恐有難言。老死無樂何名壞苦。故為此釋。則壞苦有二。一者壞樂。二是壞業。正能壞生即是壞業。得名壞苦。
疏。若准瑜伽唯識下。第二引論廣釋。於中二。先正舉論。即約實理遍通門。正唯識文瑜伽同此。
疏。若約壞生下。第二以疏會釋。於中四。一會壞苦可知。二若依捨受下釋上壞苦。十一之言除老死故。三以此三苦從三受生下。釋成老死。無捨受言即三受分別門也。四二苦皆言少分下。釋少分全分。若是二苦必是行苦者。諸有漏法剎那性故。有是已下釋二少分而有二義。一二苦不遍捨受。故名少分。二又是二苦下。壞及苦苦各不相攝。兼無捨受故各不攝二以壞苦中無有苦受。苦苦之中無樂受故。
疏。二約大悲下疏文有四。一總釋觀名。二真解脫者下。舉正折邪於中二。先舉論文。後此四即涅槃下疏釋上論。如次配其樂常德等。故涅槃雲下。唯證第四我相隱故。三故下四段下。顯妄舉正。四今此明其下別釋此門。三一切相觀。
疏。不如實知微苦我慢者。此即論文。從此即增上慢下。疏釋上論。然論標名有增上慢釋中即無故。
疏。指論我慢即增上慢。從本說故。從若知下釋非增上慢。言又不如實知者。涅槃雲。聲聞有苦有諦。而無真實故。第八因緣生滅門。
疏。初觀文前有三。一釋觀名。二義名深。一無生故。二生與無生無障礙。二此門下第二指經。三釋此四句下。廣辨義相。於中三。初雙標二章。二理外妄計下。總釋二章。言是計是依者。計是破邪之所。依是顯理之所。是藥者是破邪之能。是理者是顯理之能。若望顯理理為所顯。今用不為理。令於自等而見於理。見理因不故以不為能顯。後窮生下彰破顯之功。三然其所計下別釋二章。先破邪中有二。先計後破。計有三類凡小如前夜摩偈說。二小乘言同類因者。因果相似。如善五蘊與善五蘊展轉相望。為同類因。言異熟因者。唯諸不善及有漏善相望故也。言俱有因。如四大種更互相望。為俱有因。三約大乘自有三義。前二通法相無相宗。後一是法性宗。皆執法成病故。俱為所破。至顯理中當知其相。
疏。所計雖眾下第二明破。但指顯理而為能破。同一不故。
疏。顯理復二下。第二顯理先標後釋。
疏。法從緣生故不自生者。即對前果法為自。眾緣為他義。說通於二論。一通中論。青目釋不自生雲。萬物無有從自體生。必待眾因緣。復次若從自體生。則一法有二體。一謂生。二謂生者。若離餘因從自體生者。則無因無緣。又生更有生生則無窮。釋曰。據此即以果體為自也。二通對法。先明三句無生。後辨不礙三作初云不從自生者。謂一切法非自所作。彼未生時無自性故。釋曰。此釋同青目意。論云不他生者。謂彼諸緣非作者故。不共生者。即由於二種因故。釋曰。二種因者。即指上二句。自他二句各既不生合亦不生。後辨三作。云然非不自作他作因生故甚深。此意以三作釋不無因故。雲緣望於果。有功能故。因望於果亦然。合上為三作故。既從三作故非無因。然觀三作則自亦是因。今疏中釋不自他等。即中論偈意。偈釋自生。即是下文因緣形奪中用故。雲如諸法自性不在於緣中。此即以他破自。次雲以無自性故。他性亦復無。此即以自破他。憑公雲。以自破他凡有三種。一總二即三相待。今疏即全有此三。初雲既無有自對誰為他。即第三相待破無自可待對故。如無長故無短。次雲又一切法總為自故。即第一總義萬法皆自。如百人一處皆用。己為自則他亦是自。今破一自則他亦破矣。次雲又他望於他亦是自故者。即第二即義。謂如兩人二互相望。此言是自指彼為他。他亦自言我即是自。指此為他故。其兩人皆有於自。破此人自他人之自亦已亡故。從自他不立下。即雙用自他破共生義。如二盲人離不見色合豈見耶。從有因尚不生者。即以三作破無因耳。此中非謂非是無因而立有因。舉況以釋因緣和合。合是生義。尚不得生。豈用無因而立生義。故四句求生。生不可得。無生之理顯然可覩。正理既顯計何由生。
疏。二約因緣形奪者。即就前計。以因為自以緣為他。而顯理也。然對法初散釋。亦以破自為先。故云又有差別。謂待眾緣故非自作。雖有眾緣無種子。不生故非他作。彼俱無作用故非共作。種子及眾緣皆有功能。故非無因生。是故如是說自種有故不從他等。一如今疏釋曰。初句以自破他。如於外法。以穀子為自水等為他。內法識種為自業種。增上緣為他。若無種子決不生果。故不他生。次句以他破自。故云待眾緣故非自作。次無作用故不共生。即以和合無性破共。次有功能故非無因者。以共破無因。言論解同此者。今取論解同對法也。如下釋文中辨。彼論結雲。若緣起理非自非他遣雙句者。猶為甚深。況總亡四句。是故緣起最極甚深。
疏。若爾下釋妨揀濫。古人多以非無因是從因生故。為此問答。引中論證。唯證假他破自。以自破他等已如前說。故此論難見。意雲。汝立自性而能生者。不合更假其餘因緣。若有自性而復假緣。則此自性應在緣中。今水土緣中無穀自性。明不自生。疏下二句例然者。即以無作用破共非立無作用生。以共破無因非立共也。此別顯無生義故。令審詳使物莫濫。若顯甚深次下當說。
疏。二約無礙下。此門更分為二。先明事理無礙。無力故無生。有力故不礙生。則生不礙無生。無生不礙生。亦取前對法偈明之。而用意有別。亦同初門不自生非不自作等。則上三句顯不生。第四句不礙三作。
疏。此復二義下。依此力無力。成於事事無礙法門。謂成相入及相即義。如前玄中。
疏。文中亦有下。第二釋文。此以不他生下。是疏釋論。論言有分者。分即支也。從二者非自作緣生故者。亦是論文。餘皆疏釋。言非謂四緣之因緣也者。此句揀濫。以古德釋雲無。明望行無因緣義。而言因緣者有二義。一自種為因無明為緣。此二合說故云因緣。然隱此親種顯彼勝緣。故云無明因緣也。二但彼增上緣望自增上果。還是親因故。說無明為行因緣。此解失意故今揀之。若取有力增上。揀無力增上為親因者。於理則可然。亦非因緣故為失意也。疏後例餘者。謂其餘支及與逆觀。謂順觀尚即自他不生。逆觀豈有自他可滅。
疏。二約大悲下。言又計妙行者。以六行伏惑為解脫者。解脫因故。既有欣厭心亦生滅耳。
疏。第三一切相智觀等。言此有二意者。約俗是賢首意。約真是遠公意。前中言生死無際者。即中論本際品雲。大聖之所說本際不可得。生死無有始亦復無有終。若無有始終中當云何有。是故於此中先後共亦無。釋曰。據此則上二偈。前是俗諦無始。後偈便入真諦。而俗諦無終者。約多人說故。今直就事明。但有無始。後意若約真諦俱無始終。何以但言無始。今謂無明從空而起。故但云無始。下引淨名雙證二義。無住之本即是真諦。立一切法即是俗諦。俗依真立。真既無始俗亦無始。而論但名為無始。致令二德各見不同。今疏以理而通二德並皆全取。
疏。故染淨真性皆無始終者。結示通妨。染之與淨即上俗諦。皆依無住故無始終。言依無住者。非依無住展轉生來。既無住即是實相異名。故無一法不同實相真性。即上約真諦說理無始終。顯染可除下通妨。妨雲。何以但言無始。故為此通。
疏。餘如別說者。然初地中已略顯示。今更略明。謂或說真性無始無終。性無生滅故。恆沙性德依體說相。亦無始終。證淨菩提有始無終。創修成故說之有始。冥同真性故無有終。生死妄法無始有終。未曾離念故無有始。妄可斷故本有今無。故說有終。若約以因招果說者。無明為始老死為終。有始有終約智符理。理無始終智亦無始。不爾真智不同真故。妄法有二。亦無始終。一則從緣舉體空故。無可始終。二即妄同真故無始終。如波即濕即性無終。隨順觀俗即真諦故。若有始終不即真故。故疏結雲則染淨真理皆無始終。
疏。論雲下引論牒釋。即合即門為一無始故雙牒釋。
疏。不言初際生下。通上中際因緣生言意顯無初故者。約俗諦門無明無始故。從今不起妄下。反釋論意。故云不生。今即中際不起愛取。何有後際生老死耶。第九生滅繫縛門。
疏。亦名似有若無者。生滅繫縛但順經文。似有若無即是經意。故論云不共生也。文中順觀之內有三。初牒經文。徵起共義。二論雲下舉論解釋。非二作是標。但隨順下。論有三釋明不共義。三意謂下疏釋論文。即就論三義展轉相承。疏有二節。先合釋前二。後別釋第三。今初但行順無明不得不生。是第一意既言隨順故。明緣會不得不生。即無生矣。二云何以隨順即得無生。行與無明二互相依無知者。故由上二義故非自作。第二若爾下。別釋第三義。以不住釋上無知。如河中水。湍流奔逝故無相知。從此同對法下。以論證成對法。即如前文。又中論雲。即是過意。據文即因果品雲。若因眾因緣而有和合法。和合自不生云何能生果。如來品雲。陰合為如來。則無有自性等。皆其義也。
疏。無明滅下逆觀下釋逆觀。但釋不共滅義。生滅之相類前可知。第十無所有盡門。
疏。然論經下二會二經。今經兩段皆隨順無所有。若論經順觀中。經論皆隨順有逆觀。方雲隨順無所有盡。疏家但含順觀之中。順有順無逆觀義同。所以不會。今經取緣生無性。論經即無性緣生二義相成。故同遣無因。從無因何失下。是論結無因之過無定因者。若有定因因會則生。不會不生。今無定因故應常生故。無因下結無因過。中論雲。無因乃成大過。謂佈施持戒應墮地獄。殺生偷盜則應生天。諸修妙行無涅槃等。
疏。此即世諦觀者。以論經云隨順有故。從即真順有下。會論經同今經。謂雖順有虛相都盡。唯第一義諦故云未失順無。疏自下第三總結下。疏文有三。初釋逆順。二釋總名。三以義收束。初中二。先直釋經。二引文會釋。今初言二門闕逆者。即一心所攝及自業助成門也。所以無者但是略故。若出所以者。其一心所攝之中。本末依持即是順觀。初第一義心是攝末歸本。義當逆觀故略無耳。其自業助成順觀之中。二業相顯逆觀。應言無明若不迷於所緣。則不與行作生起因。則似無明無用無體。故略無耳。若欲著者。應言若無無明迷於所緣。則不與行作生起因。亦可著在故云略無。一心中應雲。若不迷一心則不起因緣。亦是逆義故。下偈云。心若滅者生死盡。以此疏文但云略無。二然此逆順若對法下。引文會釋。先引論有二逆順。今經但一。次引緣起經釋於對法。誰老死言。此有七十七智。謂十二因緣除無明支。餘十一支各有七故。由誰有故即是推因。推此老死從何因生。知從於生。如是老死復由何緣。即是審因。謂審此老死定由何緣定知因生。三世各二故。有其六七即法住智。謂觀前所不攝諸有漏慧。遍知義故。謂遍知三世緣起教法。名前不攝。以為第七。前六真實智此一法住智。合成七智。一切異生及諸聖者。俱有此智入見道位。方有四十四智近四諦故。住教等法是聞慧故。名法住智。如實而知是思修慧。名真實智。此約染明逆。若清淨逆但改誰有為誰滅耳。然此逆順約支體說。經以染淨。為逆順者。約順生死逆生死說。然上鈔雲四十四智謂逆觀老死以至於行。各作四諦觀說。
疏。言諸緣起下。第二釋總名。或名緣起。自有二義。一通約十二緣。二以因對果說。次亦云緣生亦有二說。一生即是起。二約果說者。即生起義。殊是俱舍意。論雲。如世尊說。吾今為汝說緣起法緣已生法。此二何異問也。答有二義。一雲且本論文此二無別。釋曰。即前疏文生即起義。後義即是論主正釋。偈云。此中意正說因起果已生。釋曰。世親明此契經中意。十二有支為因義邊。即名緣起。因起果故。為果義邊皆名緣生。從緣生故。故其十二所望不同。二義皆成。
疏。餘如瑜伽第九等者。二引文會釋結示根本。瑜伽總上四卷。皆明緣起。釋名正當第十總有五釋。論雲。問何故說為緣起。答雲。由煩惱繫縛往諸趣中。數數生起故名緣起。此依字釋名。謂依緣字起字二字別故。而緣非起。即是今疏第二釋也。二雲。復次依託眾緣速謝滅已續和合起。故名緣起。此依剎那義釋。三雲。復次眾緣過去而不捨離。依自相續而得生起。故名緣起。如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非餘依此義故。釋名應知。四雲。復次數數謝滅復相續起。故名緣起。此依數壞數起義。釋曰。此上三釋。皆是今疏第一義。前前為緣令後後起。前前為緣故不捨離。即第三義。前若不滅復何由起。即含第四。前後不同必有剎那。即第二義。故其三意大同小異。
疏。合為一。五雲。復次於過去世覺緣性已等相續起。故名緣起。如世尊言。我已覺悟正起宣說。即由此名展轉傳說。故名緣起。釋曰。瑜伽五義。初一緣非是起。以因為緣以果為起。二緣即是起。剎那剎那從緣而起。此揀大乘部十二因緣。是無為法亦揀正量部。三即無間因果。前因為緣而後緣起。四無始因果。前已謝滅後更起因招果不斷。然通因果即緣即起。五緣是所覺起是教法。依悟說教故名緣起。此是自釋五相不同。非餘師義。對會疏文已如向說。然五義並依起即生義。唯俱舍意分二不同。又指唯識第八。彼中廣釋。如上具引。下以諸門分別有十七門。義亦略具。言十七門者。第一假實分別門。謂十二支九實三假。一已潤六支合為有故。二生三老死。三相位別故。第二一非一事門。五是一事。謂無明識觸受與愛。餘非一事。上之二門攝在第一有支相續門。第三染與不染門。無明愛取三唯是染煩惱性故。七苦不染異熟果故。七分位中容起善染故。瑜伽第十假通二業。有通二有兼無記。此即第五三道不斷門。第四獨雜分別門。無明愛取說名獨相。不共餘支相交雜故。餘是雜相。第五色非色門。六唯無色。謂無明識觸受愛取餘通二種。第六有漏無漏門。皆是有漏唯有為攝。無漏無為非有支故。上三亦如初門。第七有為無為門。有漏無漏門中已具在今第八因緣生滅。及第九生滅繫縛門中已具。第八三性門。無明愛取唯通不善有覆無記。行唯善惡。有通善惡無覆無記。六支合為有故。餘七唯是無覆無記。七分位中亦起善染故。瑜伽第十說。七通二性。此一亦如初門。第九三界分別門。雖皆通三界而有分有全。欲界則全二界無染。六處不具無色。唯名故。此門略無。第十能治所治門。上地行支能伏下地。即麁等苦六種行相。有求上生而起彼故。此門略無。第十一學等分別門。一切皆唯非學無學聖者所起有漏善業。明為緣故。違有支故。非有支攝。由此應知。聖必不造感後有業。於後苦果不迷求故。恐有問言。若爾雜修五淨居業應非行支。若是行支聖便造業。若非行支如何生彼。感總報耶故論答雲。雜修淨慮資下故業生淨居等。於理無違。意雲。不還果等。以有漏無漏前後雜修。第四淨慮資無雲等三天。故業生淨居等。於理無違。此總報業及名言種。凡時已造生第四禪。下三天業一地系故。後由無漏資此故。業生淨居天。非是聖者新造業也。此義亦在初門。略具已如上指。第十二二斷分別門。有義。無明唯見所斷。要迷諦理能發行故。聖必不造後有業故。故非修斷。愛取二支唯修所斷。貪求當有而潤生故九種。命終心俱生愛故。餘九皆通見修二斷。有義。一切皆通見修二斷。大論第十說。預流果已斷一切一分有支。無全斷者。故若無明支唯見所斷。寧說預流無全斷者。若愛取支唯修所斷。寧說彼已斷一切支一分。釋曰。皆斷一分者。則明無明支非惟見斷。由有一分無明在故。愛取二支非唯修斷。入見道時斷一分故。此門經疏略無。含在初門逆觀之內。第十三三受門。十樂捨俱。愛不與受共相應故。老死位中多分無樂。及容捨故。十一苦俱唯除於受。非愛俱故。此門含在第七三苦集成門。十四三苦門。全同第七十五四諦門。即當第五三道不斷門中故。有入諦之觀。十六四緣門。全同第三自業助成門。十七惑苦相攝門。亦如三道不斷門攝。釋曰。上十七門全分同者。已如上指故。散在諸門。從多分指恐厭繁博故。
疏。略耳。
疏。十名可知者。前已廣釋。疏順聲律小有加減及與迴互。大旨無違。
疏。然各攝三觀下。第三以義總收恐難領會十門義故。於中四。一總出十門之意。二收十為五。三收五為二。四總相融通。初中於上三觀相參而用。謂三觀小異論取不同。就其經文故可為一一。染淨因起者。相諦觀中明成答相。答於外難。成無我義。無我即淨故。大悲觀名愚癡顛倒。以著我故則生為染。無我則得無生為淨。一切相智名染淨分別。染淨正是第三觀名。今此中義通於三觀。因起之字定通三處。二緣起本源者。直就經說故初觀名第一義諦是一心本。世諦一心依本起末。第二觀中阿陀那識迷執為我。即染淨本。悟即是解脫根本故。一切相智名依止觀。故為本源。三因果有空者。相諦觀中名他因觀。由無明故方得有行。斯則有矣。既從緣有斯則空矣。大悲觀中破於冥性。斯有因緣。一切相智觀名方便觀。以各二業為後方便。亦即有即空義耳。四相成無作者。即不相捨離。相諦觀中名自因觀。謂離前支無後支故云相成。相成故無作大悲觀中破於自在故。須因緣相成。無別作者。一切相智觀名因緣相。有支無作故。五陳其諦理者。即三道不斷。相諦名攝過觀。但攝苦集故大悲名破苦行因。亦由唯苦集故。一切相智名為入諦。兼取逆觀即滅道故。六力用交參者。即三際輪迴初名護過觀。三際因果為因。有力為果。無力能護失業等三過故。大悲觀中治異道求中。無因之見因有力故。一切相智觀力無力信入。並是力用交參。七窮苦慢。除即三苦聚集。初名不厭厭觀。令厭微苦即窮苦義。大悲觀中名破求異。中謂三界有涅槃。但是苦故今能窮之。一切相智中名增上慢。非增上慢。信入亦窮微苦非增上慢矣。八形奪無始者。即因緣生滅初即深觀。名不自不他。以他奪自以自奪他。大悲觀中名無常德。以形奪故。一切相智觀名無始觀。因緣無初故。九有無無本者。即生滅繫縛。初即深觀中明不共生。明非二作。互無知者故。有無本無作用故不能生。則無亦無本。二大悲觀既無有淨德。安有本耶。一切相智觀既明無始。始即是本二諦無始故。有無無本。十真俗無違者。即無所有盡。初深觀中顯非無因。真不違俗無所有盡。俗不違真大悲觀。中以順有故。無有我德一切相智種種觀故。亦不違俗故。其三觀取文小異大旨多同故。以本意收為一致。
疏。復收十門下。第二收十為五可知。
疏。故唯四門不出事理下。第三收五為二。言四門者。謂上雖五意但有四門。一事二理。三事理雙泯。四事理無礙故。前三意但是事理。三四二門不出事理。故為二也。
疏。若從事理無礙下。第四總相融通。即成事事無礙及泯絕無寄。先正融通。後即此因緣下。會通佛性如前已說。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六十七
上篇: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下篇:大華嚴經略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