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十七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十七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序曰。大方廣下。第四別嘆此典旨趣玄微。於中二。先總嘆。後別嘆。今初。先二句標其深廣。後視之者下。成上二句。既為秘藏故視之不見。稱為性海。安測邊涯。挹者。珠叢雲。以器斟酌於水也。故文選頭陀寺碑雲。蓋聞挹朝夕之池者。無以測其淺深。仰蒼蒼之色者。難以知其遠近。故今測量者。以管窺天用蠡酌海也。序曰。有學無學志絕窺覦下。第二別嘆。於中三。初約人嘆。二約法嘆。三約處嘆。初中二。先對劣顯勝。後當體顯勝。前中初句通三乘。後句別說。然二乘在座如聾如盲。三乘菩薩積行多劫。不能測故。窺者。左傳雲。謂舉足而視覦者。珠叢雲。謂有所冀望。後最勝種智下。當體顯勝。上句約果滿。以滿二嚴成種智也。下句雲普賢文殊等者。納因圓。普賢之行文殊之願。二皆圓也。亦得行願通上二聖。序曰。一句之內下。第二約法嘆。於中上句約能詮深廣故。一句之義竭海墨而不盡。後一豪之中下約所詮。事事無礙故。一豪之中置剎土而非隘。序曰。摩竭提國下。三約處嘆。舉摩竭者。九會本故。不起覺場而週遍故。舉普光者。近菩提場。又說信門該於果海。故云爰敷寂滅之理。序曰。緬惟奧義下。第五傳譯古今感慶逢遇。於中二。先明前譯多闕。後明今譯多具。今初。緬者遠也。惟者思也。六代。即晉宋齊梁陳隋也。言惟啟半珠未窺全寶者。即涅槃聖行品。雪山童子聞化羅剎。雲諸行無常是生滅法。驚而願視。唯見羅剎。問羅剎雲。大士。汝於何處得是過去離怖畏者。所說半偈。大士。汝於何處而得如是半如意珠。釋曰。欠下半偈義未全故。若得聞下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即全寶也。今明先譯既多闕略。為半寶也。序曰。朕聞其梵本下。第二明今譯多具。即全寶也。文中有六。一邀迎。二正譯。三感徵。四事畢。五讚益。六慶遇。今初。事如玄談。序曰。粵以證聖元年下。第二證譯也。月旅姑洗者。正當三月。言親受筆削者。則天躬自刊削。言筆削者。漢書衛青傳雲。削則削。筆則筆。削謂刪去。筆謂增益。有云理書勘受削而注之。良以古人書竹木簡。以刀削故序曰。遂得甘露流津下。三感徵也。十四日是辛酉。庚申即十三日。壬戌即十五日。前後一日各有感徵。謂則天於十三日夜夢。見遍天之內皆降甘露。十四日覃開譯經。十五日天降甘雨。覃者。爾雅雲。及延也。郭璞注雲。謂蔓延相被及也。式開下成上徵祥。此二句亦可通上二瑞。皆一味之澤。亦可式開實相成上甘露。不死之藥況實相之常住故。一味之澤成上膏雨。一雲一雨無異味故。式者用也。序曰。以聖曆二年下。第四事畢己亥取於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首。涉五年繕寫方畢。繕者。說文雲補也。珠叢雲。治故造新。皆謂之繕。序曰。添性海之波瀾下。第五讚益。於中二。先明益教理。大波曰瀾。玄言曰。廓者張小使大。鄭玄注。禮雲。疆者界也。說文雲。域者封也。謂玄言既加。添足性海。開廓法界矣。後大乘頓教下。二辯益物機。序曰。豈謂後五百歲下。第六慶遇也。於中先慶遇。後發願。今初。前句約惡時得聞。是一幸也。後一句約惡處得聞。此二幸也。初言後五百者。如來滅後有五五百年。第一五百年解脫堅固等。今當第四五百年。故云後也。在三五之後故。故金剛經中。於後五百歲信受者難得。言俄啟珠函之秘者。即智論第六十四雲。般若是如意珠。舍利如函篋。舍利之中雖無般若。而為般若所熏故。得一興供養千反生天。今用此事。則如來如函。華嚴經是如意珠也。序曰。所冀闡揚沙界下。二發願。於中二。先雨句橫遍沙界。麁相遍也。塵區者。明微細遍。遍微塵中之區域故。後並兩曜而長懸下。二句明竪窮長懸永布故。兩曜即日月。喻如來根本後得智也。序曰。一窺寶偈下。第六總彰序意。讚理自謙。於中三。先兩句正製序由。以披尋翫味慶喜深故。毛詩注雲。復謂反覆。珠叢雲。復謂重審察。即是南容三復白圭。疏中已引二雖則無說無示下。讚理離言要假言顯。無說無示。則淨名目連章之文。不二之門。即淨名不二法門品。亦如疏說。因言而顯言者。若無文殊讚默之言。安知無言之為妙。故寂滅之相假以言詮。言大千之義者。即出現品。塵含經卷喻。疏中已引。故大千經卷潛塵無益。聰慧者開便能益物。今假言顯義。當開塵示於經卷有成益也。三輒申下。謙己結成。上己略釋序竟。其中有與理相應者。隨時取捨耳。

疏。第十別釋文義者。疏文分二。先總科。後釋經。前中三。謂標彰。列名。解釋。

疏。初本部三分者下。解釋十重三。初分中分二。先明序正。後流通。有無下。別釋流通。於中三。一序昔說。二序昔義。三申今解。

疏。此上七解下。二會昔義也。復會前七師融成四句。一即第七師。三即前六師。二四義加。二唯正宗者。意取悟入顯理。為正宗故。故河西道郎雲。若因初分以得悟。則初分為正。若因後分以得悟。則後分非傍即斯義也。

疏。今依具三下。第三申今正解。謂上顯義理包含。縱成四句。依文釋義三分可依。若無流通。序正安立。若唯有正起盡不明。若約無言如何解釋。就疏文四。一立取源由。二所以三者下。辯三之相。三非唯一部下。例成前義。謂會品之文尚須三分。何況一部不立三耶。四雖六解皆通下。辯定流通。於中三。先取正義。次辯前順違。後結正釋。

疏。初之一解下。二辯前順違。出前不取五釋所以。

疏。令正宗中闕證入者。此即光統以法界品為流通。法界是證入因果眾海大問。新眾遠集。佛自入定。眾海頓證。判為流通。已抑經文。況正宗中但有信解行三而無證入。

疏。第三但屬善財一相者。此即裕公以法界後偈為流通。但是善財五相之中。顯因廣大相之一半。故非一部流通。

疏。後二偈下。但言有云。即刊定記主意用此義。言但結偈中佛德者。以普賢向讚如來。言不能盡。故總結雲。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虛空可量風可系。無能盡說佛功德。若將此結嘆佛德。判為流通。則一部之中無菩薩德。

疏。十行等末類有此偈者。上以義破。此以文破。彼非經終而有此偈。故今此偈。非是一部用為流通。但當會當品流通意耳。言十行末偈者。偈云。菩薩功德無有邊。一切修行皆具足。假使無量無邊佛。於無量劫說不盡。何況世間天及人。一切聲聞及緣覺。能於無量無邊劫。讚歎稱揚得究竟。釋曰。法界偈末。結佛德無盡。此結十行菩薩之德不可盡耳。而言十行等者。等取十向十地。十向末雲。一切眾生由可數。三世心量亦可知。如是普賢諸佛子。功德邊際無能測。一毛度空可得邊。眾剎為塵可知數。如是大仙諸佛子。所住行願無能量。此結迴向行願無盡。十地末雲。十方國土碎為塵。可於一念知其數。豪末度空可知量。億劫說此不可盡。而言此者。明此上十地德無盡耳。是知位位品品德德之末。皆結無盡。故非一部之流通也。

疏。經來未盡未必在後者。破第五師言未必者。容許後有但不必定耳。如毘盧遮那品末。或隨好品末等。既不必有。故難取定。

疏。眷屬流通但約義故者。即第六師以約義理。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根本法輪攝彼眷屬故云攝群經為眷屬。何必將彼為此流通。此中有序不用彼序。何獨用彼為此流通。

疏。故依遠公。三結歸正義。

疏。古雲此九會中大位問答總有五番者。疏意存四故舉古釋。以第五無大位問答故。於中二。先敘昔。後古德以善財下。密示今意。意有其二。故但為四。一五無大位問故。二第五屬流通故。故云今既判入流通。則前唯四。第四應名依人證入成德分。

疏。兼取流通以為五分者。順於古義。第一分中既攝一部序分。不於正宗之內分為五分。故取流通為第五分。理亦無違。但無大位之問。故疏合為四耳。

疏。三以文從義科謂據現文但有其四。四位大問故。就第二分中。有差別平等二義。故分為五週因果。

疏。初五位明因。後八相明果者。且依一相。以八相是應現故。故屬果攝。若剋實而言。成如來力下四門。方是其果。前一百九十六門。皆屬因攝。若以八相為果。果有一十九門。餘皆屬因。言名出世因果者。品名離世間故。言亦名成行因果者。廢於位名意在行故。

疏。四前後襵疊科者。雖有十重總為二分。從後倒襵節節。除後就前分二故。

疏。初位前十信行者。以四十二位明義。十信未成位。但為住因。故仁王詺十住為十信。故取能成信詺所成住故。

疏。五前後鉤鎖科者。即是新意。文中二。初總標。二正釋。

疏。一第一會為依報因果下。第二正釋也。然文有十節。謂一經初五品。二毘盧遮那品。三名號下三品。四問明至住處。有二十三品為一節。五不思議至隨好三品為一節。六普賢行品為一節。七如來出現品為一節。八離世間品為一節。九入法界品為一節。初後不重用。但合有八重因果。以第九離世間及第十法界。各自為一重因果。故得為十。

疏。五取不思議品下。此一因果。疏文有四。初正明。二解妨。三引證。四結成。初文可知。

疏。以不思議等與前為果下。二解妨。謂有問言。差別圓融二義非一。如何前差別果。得為圓融果耶。故通意雲。雖不思議等經文是一。所望異故。果別於因。成差別因果。果自圓融。得成圓融之果。言圓融者。以一一德周法界故。三十六門。門門之中。含十句故。所說之相難測量故。品名標為不思議故。

疏。然有六義下。三引證。證成不思議等三品。為普賢行之果。普賢行品。是不思議等因。

疏。一因果相屬科中多先果後因者。五週因果。所信證入二果居先。差別因前。亦先有果。故云多先果也。今亦先果後因。為例同也。而言因果相屬科者。即前第三以文從義科也。謂從因果相屬之義。科成五故。

疏。二四十八後未有證成等者。若不思議至隨好。唯屬差別果。因果既終。合有現瑞證成。今卻無證。普賢行品既唯屬出現之因。既未說果。何得有證。明知普賢行竟有證結屬前來不思議等故。

疏。三普賢品初無別發起者。若不屬前此品之初。應合別有發起。既無發起明是屬前。

疏。四以義等者。果德難思。不可但為差別果故。

疏。五前雖有問等者。即第二會初之問。而復問者。欲顯不思議下難思。是圓融因果之初故。

疏。六第二會初已有三業等者。前若無果。要用不思議等為差別果。前既已有此不思議等全屬於後。前段差別因果亦足。

疏。由斯六義下第四結也。三通釋中。

疏。成佛涅槃亦因現故者。此遮外難。恐有難雲。離世間品自有因果。那得總為出現家因。故為此通。

疏。由離世間下釋為出現因義。

疏。八離世間等者。當會自成因果。九全合兩會為一因果。十以入法界當會自成因果。然第八會雖不鉤前。前出現品已曾鉤此第十因果不鉤第八會。第八會已曾鉤第九。故並得名鉤鎖因果。

疏。其善財已下等者。善財歷事為因。普賢說佛德為果故。

疏。六隨品長分科者。不約會分總為直科。三十九品以為十分耳。

疏。二現相品下。明佛果無涯大用分者。現相品大用在義可知。普賢三昧言大用者。同加普賢不來而至。一多延促皆無礙故。毛光讚德無不周故。成就華藏。皆說如來遍淨法界遍應剎海。令依正相入塵含法界。皆無涯大用也。

疏。十善財下善友教證分者。若據標雲隨其本會科。會各一分。只成九分。欲顯圓十故開後一。據實合有十會表圓。或經來未盡。且桉文釋耳。

疏。若開諸龍及三乘會等者。前為百二十分。則諸龍三乘。皆屬善財會。以初至福城本為善財故。故不別開諸乘等會。今約雖至福城。城中善財等二千四眾尚未出城。先說普照法界修多羅。利益諸龍及三乘人故別乘之。餘可知。

疏。上來十例各顯一理。然亦無盡者。第二正釋經文。於中三。初總結前義二依三分。三依四分消經。

疏。若依常用下。二依三分略科。於中二。先總科三分。後序中就文分二下。別釋二序。於中三。初總科。二結通者。文在第五卷末。彼文有三。初結此界。次結華藏內。後結華藏外。次然此二序下。總指在餘。三初證信者。下文分為三。初立序原由。二立序所以。三略釋序文。今初。文略言阿難請問等者。智論第二雲。佛涅槃時。於拘尸那國娑羅雙樹間。北首而臥一心欲入涅槃。阿難親屬愛心。未除未離欲心。心沒憂海不能自出。爾時長老阿泥樓豆語阿難言。汝是守佛法藏人。不應如凡夫自沒憂海。一切有為法是無常相。汝莫憂愁。又佛首付汝法。汝今愁悶失所付事。汝當問佛。佛涅槃後。我等云何行道。一誰當作師。二惡性車匿云何共住。三佛經初首作何等語。四如是種種未來要事應當問佛。阿難聞是事已。心悶小醒得念道力助。於佛末後所臥床邊。以是事問佛。佛告阿難。若今現在若我過去。復自依止念處。莫依止餘。乃至廣說身受心法。以除世間貪愛。又云。從今日後解脫戒律經。是汝大師。如解脫戒經說。身口意業應如是行。又車匿比丘如梵天法治。若心軟後應教迦旃延經。即可得道。復次是我三阿僧祇劫所集法寶藏。是藏初首。應作如是說言。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方某國土。某處樹林中。是我法門初首。應作如是說。何以故。三世諸佛法經首皆稱是語。今我經初。亦應稱此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等語。故云如智度論。

疏。及大悲經說者。桉大悲經第五雲。佛告阿難。我今以是正法寶藏付囑於汝。勿令毀滅。阿難白佛言。我今云何修行法眼。乃至復云云何結集法眼。佛告阿難。我滅度後。有諸大德比丘僧眾。集法毘尼時。彼諸大德摩訶迦葉最為上首。阿難。彼諸大德諸比丘眾。應如是問。世尊何處說大阿波陀那。何處說摩訶尼陀那。乃至云何處說聲聞藏緣覺藏菩薩藏。阿難。時諸比丘如是問已。汝應答言。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摩伽陀國菩提樹下。初成正覺。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伽耶城。如是乃至雲。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拘尸那城力士生地。阿利羅跋提河邊。娑羅雙樹間。乃至雲佛說經已。一切大眾皆大歡喜頂戴奉行。阿難。汝應如是結集法眼。餘可例知。上皆原由。即出其原本事由。

疏。若覈其所以意有六焉者。第二立序所以也。

疏。今廢我從聞下。上智論文。此下生公意成上論義。

疏。若准佛地論下。第三略釋序文。於中二。先引二論開合不同。後然信聞二事下。料揀通局。謂如是我聞。唯經初有而義通九會。為如是法義我皆得聞。時主俱通者。會會之初。皆云爾時世尊等。處眾俱局者。摩竭非忉利天等處局。十佛剎菩薩列名異故。新舊菩薩亦不同故。

疏。隨相則爾等者。一會即一切會。何有眾等而不通耶。

疏。上來略依三分。下第三用四分科以釋文。疏文有二。先總明。後就第一下別釋於中二。第一序昔。

疏。若以義從文且分為三下。第二辯今。已聞中。

疏。如是一部經義等者。疏文有二。先序昔解。二明去取。前中又二。先合釋信聞。後離釋信聞。前中二。先總明。後如是等言依四義轉下。別釋其相。一言依譬喻者。如有說言。富貴如毘沙門。如是所傳所聞之法。如佛所說。此則以佛所說如毘沙門。我今所傳如富貴人。則以佛說為喻也。亦有說言。如是文句如我昔聞。此則以昔聞喻今聞也。故云譬喻。故有釋如是雲。兩法相似謂之如。一法無非謂之是。相似即譬喻耳。

疏。二依教誨者。謂如是當聽我昔所聞。此即傳法者之教誨也。亦有云即佛教誨。謂如是是我佛說。應當諦聽。如有人言汝當如是讀誦經論。

疏。三依問答者。謂眾問言。汝當所說昔定聞耶。故此答言。如是我聞。

疏。四依許可者。謂結集時諸菩薩眾咸共請言。如汝所聞當如是說。傳法菩薩便許可言。如是當說。如我所聞如是說言。我當為汝。如是而思。如是而作。如是而說等。又許可者或信可言是事如是。謂如是法。我昔所聞。此事如是。齊此當說。定無有異。由四義故。經初皆置如是我聞。然上總意遍此四義。非別義也。

疏。餘更有釋意不殊前者。刊定記。別開有九意。一以總釋為一義。次用上四別。如次成五義。六以許可中第二釋雲又許可者或信可言為第六意。此是大乘法師。重釋第四許可。非別義也。設有異釋大同許可。又引功德施論。為第七釋雲。如是我聞者。顯示此經是佛世尊現覺而演非自所作。此亦同佛地總意耳。八引長耳三藏依三寶釋。若大乘法師用之乃是離釋如是。下文當引。九引梁朝雲法師。雲如是我聞者。將傳所聞之法。先當標舉一部。謂如是經教。我於佛所聞者。此亦全同佛地總意。故云更有異釋。意不殊前。

疏。若離釋者下。第二離釋信聞。於中有二。先依智論合如是二字通釋。是信順之辭。然論具雲。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如是者即是淨信也。若人心中有清淨信。是人能入佛法。若無淨信。當知是人不入佛法。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是不信相。信者言是事如是。是信相。

疏。故肇公雲者。此下肇公釋。但是用智論意。非是別理。是以疏言故肇公雲也。復有人於肇上加雲。信為入法之初基。智為究竟之玄術。信則所言之理順。順則師資之道成。由信故所說之法皆可順從。由順從故說聽二途師資建立。此亦後人傍於智論肇公。復後加言。則雖多亦非異理故。

疏。收其異義。立為別釋。意同言異並略不存。後人不知重重因循。皆列為異解。

疏。有云聖人說法下。此下自狹之寬以釋。此第一最局唯取如故。即劉虯窪無量義經釋。

疏。若云如斯之言。此下即梁武帝釋。此約能詮而通詮事理。

疏。有云如者當理之言者。通能所詮含於事理。理者道理非唯真如。即生公釋法華經。

疏。此明說事如事下。此即於生公解釋中。傍出遠公約法以釋。意明生公即遠公意。然彼具雲。一約法解。阿難道彼如來所說。如於諸法故名為如。說理如理說事如事。說因如因說果如果。如法之言是當道理。故曰如是。良以乖法名為非故。如法之言得稱為是。其言雖多但是道理之言耳。故不異生公。

疏。融雲如是者。感應之端也。謂以如字為佛應。是字為機感故漸寬前。從經以感應下。通妨難。恐有難雲如即是應。是即為感。何不名為感應我聞。故為此通。有引此為注法華釋者。注是劉公用融公義耳。

疏。上來諸釋下。第二申今去取。於中二。先且總許。後正申去取。前中言更有諸釋。言異意同者。謂長耳三藏。就三寶釋雲。一就佛。三世諸佛共說不異。故名為如。以同說故稱之為是。此大同梁帝。二約法。雲諸法實相今古不異。故名為如。如來為說故稱為是。此同劉公。聖人說法但為顯如。三約僧。釋雲以阿難聞望佛所教所傳不異。故名為如。永離過非故名為是。此同佛地總意。故云言異意同。又寶公約離五謗釋雲。第一句如是。此經離執有增益謗。故云如是。第二句如是。此經離第二執無損減謗。第三句如是。此經離第三執亦有亦無相違謗。第四句如是。此經離第四執非有非無愚癡謗。第五句如是。此經離第五執非非有非非無戲論謗。此上五謗。當理之言即皆攝盡。又真諦三藏約二諦釋。既離有無。則離俱及俱非等。故亦不異前釋。故云言異意同。略序數條更有多釋。亦言有異意則大同。恐繁不序。

疏。若依生物之信下。第二正申去取。於中文二。先總取三義。後以宗揀定。中文並可知。言敵對外道阿優者。百論雲。外道立阿優為吉。智論雲。梵王昔有七十二字。以訓於世教化眾生。後時眾生福德轉薄。梵王因茲吞噉卻七十字。在口兩角。各留一字。是其阿優。亦云阿嘔。梵語輕重耳。餘可知。

疏。若華嚴宗下。第二以宗揀定。即約教以釋。上通諸教。今先舉圓宗。後應隨教門下。依五教以釋。既如是為當理之言。明於二諦。則小乘人法為俗。生空為真。始教之中四重真俗抗行。終教事理真俗二相交徹。如真諦所解。四頓教則真俗兩亡。亡言絕慮方稱當理。如無常經。應以生老病死定可厭等。稱為當理之言。異此所明不得稱是等。餘教可知。

疏。二我聞者釋聞成就等者。

疏。文有三。初總明立意。次我即阿難下。略釋。後云何稱我下。解妨重釋。於中有二。先徵釋我聞。後釋所聞。前中先徵釋我。諸蘊假者通於諸教。後此用何聞下。徵聞重釋。通於我聞。於中先徵。後若依大小乘下。約教別釋。於中三。初法相二無相三法性。初法相中含於小乘及與始教。於中二。先王釋。後解妨。今初言小乘三者。薩婆多宗自有三義。一法救論師。耳聞非識。謂雖自分識依根方聞。然聞體是根非是於識。如聞既爾。見等亦然。故雜心雲。自分眼見色。非彼眼識見。非慧非和合。不見障外色故。二妙音師。識聞非耳根無覺故。三成實師。和合能聞。上三並如俱舍界品。及婆沙第十三說。言大乘三者。一耳聞非識。如雜集第二雲。耳界有何相。謂能聞聲。瑜伽三十五雲。數數於聲。作意至能聞故。二識聞非耳。梁攝論雲。聞有三義。一聞體謂耳識。二聞資糧謂音聲。三聞果謂即聞慧。唯此耳識以為正聞。三和合能聞。佛地論雲。聞謂耳根發識領受聲塵。瑜伽論雲。聞謂聽聞即是耳根。發生耳識聞受教故。

疏。然或具四緣八緣者。通釋大小乘和合聞義。上言和合。但合根識。今取具緣。故云四八。然其四八是生識緣。若取能聞兼所發識。則或五或九故。

疏。雲等言或四者。即是小乘。一空二根三境四作意。故智論雲。爾時耳根不壞。聲在可聞處。作意欲聞。情塵意合即耳識生。隨耳識生即意識生。方能分別種種因緣。方得聞聲。釋曰。聲在可聞處即空。二即作意情即是根故。中論內詺六根品。為六情品。古雲。根含識義目之為情。塵即是境。意即意根加此為五發生耳識。言隨耳識生即意識生。即同時意識分別。非是緣也。若約分別聲塵。則同時意識。亦是緣也。種種因緣得聞。總結上也。言八緣者。於前四上復加於四。謂一空二根三境四作意。五根本依第八識。六染淨依第七識。七分別依第六識。八種子。種子為因緣依諸有為法皆託此依。離此因緣必不生故。分別依者即第六識。染淨依者即第七識。根本依者即第八識。根即同境依故。唯識第四雲。由此五識俱有所依。定有四種。謂五色根六七八識。隨闕一種必不轉故。同境分別染淨根本所依別故。如有偈云。眼識九緣生。耳識唯從八。鼻舌身三七。後三五三四。若加等無間。於前各加一。釋曰。眼九緣者。復加於明。闇中無見故。耳已除明。七更除空。此三合中知故。後三即六七八。六識五緣。更除染淨及與分別。分別即所發識。染淨即所依根。第七識或三或四。四謂除染淨。染淨即所發識故。前六識中約為根故除。此第七中約為識故。復除第八。第八即總故。或三者更除於境。境即根故。言三者即第八。但有種子作意及根。或四即更加境。此上諸釋因便故來。

疏。雖因耳處下。第二解妨。此有二妨。一有問言。現是耳聞。云何言我聞。故為此通。明我為總。總該眼耳等諸根故。即佛地論文。二有問言。一切佛教詮於無我。阿難已是入理聖人。那同凡夫而稱我聞。故此通雲法雖無我是牒問意。後言語便易下。即是通釋。於中先顯正。後非邪慢下揀非。此中通是二論之意。謂智論第一有三復次。以釋無我說我。一雲復次世間法中說我。非第一義中說。以是之故。諸法空無我。世間法故雖說於我。無實體故。二雲復次世間語言有三根本。一邪二慢三名字。前二不淨。後一是淨。一切凡夫具三種語。見道學人具二種語。謂慢名字。諸聖人具一種語。謂名字。內心不計實法。隨世間人共傳是語。諸佛弟子順俗故說我無咎。三雲復次若人著無我相。諸法是實餘皆妄語。是人應難。此一切法實相無我。云何言如是我聞。今諸佛弟子。知一切法空無所有。是中心不著。亦不著諸法實相。何況無我中心有所著。以是義故。不應難言何以說我。釋曰。上三復次。一隨世間故。三破邪見故。三不著無我故。二者依瑜伽論第六雲。略由四義故稱我聞。一為世間語便易故。二為隨順世間故。三為斷除決定無我怖畏故。四謂宣說自他得失。令生決定信解心故。顯揚第九。雜集十三。皆同此說。釋曰。此與智論大同。瑜伽第一智論略無易故不出。二即智論第一。三即智論第三。謂著無我。即無我怖者。謂若定無我為誰修學。若不說無我。著即令怖不著。故不說無我。此怖自除。四即第二。謂隨世流佈。即能令他生決定信解之心。已知二論言異意同故。今疏明含於二論。取其言同。言語便易。即瑜伽第一意。隨順世間。即瑜伽第二智論第一。非邪慢心而有所說。即智論第二意中。所揀二語。然大乘法師傍智論意。立三種我。一妄執我。即此邪我。二者假施設我。謂大涅槃樂淨常我。除二乘倒。強施設故。此亦即是智論名字中收。而智論於世間假名。此依出世法假名。三世流佈我。正同智論三語之中名字我耳。然此中更有問言。為佛說法而言我聞。為不說法而言我聞。即本質影像之義。已見教體中。故疏不問。

疏。若依無相下。第二無相宗含於三教。謂始教頓教實教。謂若但云我既無我聞亦無聞。即大乘初門為始教意。若云能所雙寂無聞不聞。亦無我不我。離念頓顯即頓教意。其從緣空故。向上成前二教無我所以。二者向下成不壞假名。即不聞之聞。為實教意。謂事理無礙故。聞即不聞無二義故。故智論雲。聞者云何聞。用耳根聞耶。用耳識聞耶。用意識聞耶。若耳根聞耳根無覺知。故不應聞。若耳識聞。耳識一念不能分別。故不應聞。若意識聞。意識亦不能聞。何以故。先五識識五塵。然後意識識。意識不能識現在五塵。唯識過去未來五塵。若意識能識現在五塵者。盲聾人亦應識色聲。何以故。意識不破故。答曰。非耳根能聞。亦非耳識亦非意識。是聞聲事。從多因緣和合故得聞聲。不得言一法能聞聲。何以故。耳根無覺故不應聞聲。識亦無色無對無處。故亦不應聞聲。聲無覺亦無根。故不能知聲。釋曰。此上皆明相離不能聞。下云爾時耳根不壞等。即辯和合能聞。已如前法相宗中引。今明和合而聞。聞即無聞。皆實教意。若劉公注法華雲。陰入非主為我。聽受非情曰聞。深照緣起悟解法空。若斯人也顧命之所因。然後傳而無執。物我同致。釋曰。此初亦始教意。從深照緣起下。即實教意。然皆屬無相宗攝。又言不聞聞者。即涅槃十九。十地品中當引大意。但明事不礙理故不聞。約理不礙事故為聞。

疏。若約法性下。第三約法性宗辯而但明圓教中意。言以我無我不二之真我者。含兩經意。一者淨名雲。於我無我而不二。是無我義。二者涅槃雲。無我法中有真我。是故敬禮無上尊。正當今意。即口順世間。心造真境。真自在我。

疏。根境非一異之妙耳者。以根與境共為緣起。因根說境因境說根。互相融即故曰非異。兩相歷然故曰非一。斯為妙耳。何所不聞。

疏。然阿難所不聞經下第二釋不聞難。謂有問言。阿難是佛得道夜生。年滿二十方始出家。年至三十如來方命以為侍者。自三十年前如來所說。阿難不聞。何以經初皆言我聞。故為此答。答有四意。大為兩節。前三帶權。後一顯實。一或云展轉聞者。自有數說。一報恩第六雲。阿難所不聞經。從諸比丘邊聞。或有諸天向阿難說。二依涅槃四十雲。我涅槃後。阿難比丘所未聞者。弘廣菩薩當廣流佈。阿難所聞自能宣通。三智論第二雲。迦葉阿難於王舍城結集三藏。是時長老大迦葉謂阿難言。佛囑累汝令持法藏。汝應報佛恩。佛在何處最初說法。佛諸大弟子能守護法藏者。皆已滅度。唯汝一人在。汝今應隨佛心憐愍眾生故。集佛法藏。是時阿難禮眾僧已坐師子床時大迦葉說此偈言。

 佛聖師子王  阿難是佛子
 師子座處坐  觀眾無有佛
 如是大德眾  無佛失威神
 如夜無月時  虛空不清淨
 如大智人說  汝佛子當演
 何處最初說  今汝當布現

是時長老阿難。一心合掌向佛涅槃方。如是說言。佛初說法時。爾時我不見。如是展轉聞。佛在波羅柰。佛為五比丘。初開甘露門。說四聖諦法。苦集滅道諦。阿若憍陳如。最初得見道。及八萬諸天。聞是得見道。以是等文明是傳聞。故云或展轉傳聞。

疏。或如來重說者。報恩經第六明阿難佛命為侍者。阿難從佛請求三願。一者不受佛故衣。二者不受佛別請。三者所未聞法更請重說。如來將入涅槃前。更為阿難重說。

疏。或得深三昧自然通達者。金剛華經云。阿難得法性覺自在王三昧故。如來前所說經。皆能憶持。與親聞無異涅槃亦云。阿難多聞士。若在若不在。自然能解了常與無常義。法華得受記竟雲。世尊甚希有。令我念過去。無量諸佛法。如今日所聞。我今無復疑。安住於佛道。方便為侍者。護持諸佛法。既雲得記竟。方悟亦帶方便。據方便為侍者。即密顯實矣。

疏。上皆就跡而說下。顯實。於中上一句是結前。此下正顯實義。言如不思議境界經斯良證者。彼經云。爾時復有千億菩薩現聲聞形。亦來會坐。其名曰舍利弗目犍連。乃至雲阿難提婆達多跋難陀等。而為上首。皆已久修六波羅蜜。近佛菩提。為化眾生於雜染土現聲聞形。釋曰。是大菩薩方便顯本。故為實說。如法華五百弟子品雲。諸比丘諦聽。佛子所行道。善學方便故。不可得思議。知眾樂小法。而畏於大智。是故諸菩薩。作聲聞緣覺。即其文也。又阿難章中雲。方便為侍者。護持諸佛法。即大權明矣。後去取中。

疏。但隨機教別者。此亦含多義。一成上諸說。但隨機教故。二者即約三種阿難受持三藏。故云隨機教別見聞不同。三種阿難。即大乘集法經說玄中。已引金剛仙論。及真諦般若疏。引闍王懺悔經等。並同此說。

疏。第二標主時處下。釋一時中文二。先唯就一時說。後感應合說。今初。言亦隨世假立者。謂佛法中時不可得。中論雲。因物故有時。離物何有時。物尚無所有。何況當有時。今隨世俗說有一時。智論意同。言揀異餘時者。謂趣舉一時耳。疏即法王啟運嘉會之時者。即肇公語意亦可知。啟者開也。嘉者善也。易雲。元者善之長也。享者嘉之會也。謂佛開大運演說真乘。即嘉善之會也。

疏。亦可機教一時下。二感應合釋。即生公意可知。

疏。佛者主成就下。疏文有二。先略釋。後義見下指廣。前中若言菩提但稱為覺。若云佛陀此雲覺者。然覺有三。一自覺。謂雙覺事理。如睡夢覺。如蓮華開。此揀凡夫。二者覺他。揀異二乘。三者覺滿。揀異菩薩。故云自他覺滿之者。若禪觀說。亦云離心名自覺。離色名覺他。色心俱離為覺滿。以依起信心體離念。名為本覺故。題中總有此義釋之。

疏。真身無在而無不在故次辯之者。總顯大意。言無在者。體相寂寥離能所故。無不在者。體圓遍故。故下經云。譬如虛空遍至一切色非色處。非至非不至。何以故。虛空無身故如來亦爾。遍一切法。遍一切眾生。遍一切國土。非至非不至。何以故。如來身無身故。為眾生故示現其身。又無在即體。無不在即用。體用無礙故為真身。此亦淨名身子答天女意。女身色相無在無不在也。

疏。為表所說下。釋處所。以表自心中所證。非是隨宜故不移證處。

疏。第三別明時分中分二。先躡前生起。謂說法時及成佛時。雙標二時。後此教勝下。雙釋二時。於中二。先明說時。後釋成佛。前中三。初釋其所以。次初言尚總下。二假問徵起此有二徵。一徵初近遠。二徵初通局。

疏。略為三解下。第三解釋。此上總標三義。即為三別。三解之中初之一解徵初遠近。近在一念。答初通局。局初五會。第二解初在二七之後而通九會。第三解取前師。即一念之初。取後第二師通於九會。就初解中三。初正明時分。二遮伏難三會論文。初中明九會。分為三時。非總初也。

疏。以祇園身子皆後時故者。出後時所以。祇園在後者。佛成道後在王舍城。因長者為子娶妻。至於此城。聞佛發心方造精舍。故知在後。身子等在後者。桉報恩經初度五人。次度耶舍門徒五十人。次度優樓頻螺門徒五百。次度伽耶門人三百。次度那提門人二百。次度鶖子門徒一百。次度目連門徒一百。合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十二游經初成道第一年度五比丘。第二年化迦葉兄弟三人。第五年度身子目連。五人者。一抲隣。二頞濕鞞。亦云馬星跋提。三摩訶男。四十力迦葉。五拘利太子。二是母親。三是父親。釋曰。既身子等在後。今第九會有此等五百。及祇園則在後矣。

疏。常恆之說下。第二遮伏難。總有四難。一雲華嚴教旨時處圓融。要歷三時。豈通玄趣。故此釋雲。常恆之說。說無息時。後時不談。豈名常說。二有難雲如來圓音。頓演何要。三節方盡幽微。故此通雲。雖能頓演表法淺深故須三節。三有難雲。若表三節。三七日中一七一節。足得成表。何要後時。故此答雲。三七未有聲聞。不得顯於不共之教。故須後時。故疏雲亦顯二乘絕見聞故。四有難雲。處歷穢土時不相融。豈順華嚴圓融之旨。故此答雲。正為融於異時及與穢土。即一剎那即是淨故。故疏。雲雖異處別時亦不相離等。

疏。若爾世親下。第三會論文。言思惟行因緣行者。因謂自所得法。緣謂所化之器。欲將已所證法為眾生說。名為行因緣行。故法華經云。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等。是也。彼思不得一乘機。今思即得一乘機為異耳。餘文可知。

疏。二順論釋可知。

疏。三約實圓融。即賢首國師意。於中四。初正釋。二應機出現下。立理。謂若機熟不應便為失人。未熟而應虛心有待。二俱失時。

疏。祇園身子下。三通妨難。謂有問言。若初成頓說。初成未度身子等眾。何處得有五百羅漢。故今答雲。九世相收。次有難雲。祇園身子等縱許九世相融。一念一時何有重會。前時後時方有重故。故今通雲。重會之言。亦猶燈光涉入如點燈盞。似有前後光。無前後而相涉入。今重會義但似燈光。一時之中不妨兩會。法則有重。時不重也。

疏。故法界放光下。第四引文為證。於中有三。初引法界品文。證是初成。法界品內見坐道場初成正覺。明知法界同初會時。二故此經十地下。引十地經。證無二七故。三故諸經論下。後會諸教時。明二七言非為楷定並隨機故。密跡三乘玄中已說。普曜說十二因緣。而三乘俱益。十二因緣通三乘故。三乘既益明通說三。

疏。法華過三七日方雲說小者。經云。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等。初欲說一而無一機。次念說權諸佛皆讚。乃至雲舍利弗當知。我聞聖師子。深淨微妙音。稱南無諸佛。復作如是念。我出濁惡世。如諸佛所說。我亦隨順行。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羅柰。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是名轉法輪。便有涅槃音等。

疏。時既不定下。結成隨宜。

疏。約佛就機下。會於權實。勸令善知。

疏。上顯時分下。第二釋成佛義。於中二。初結前總標。二小乘已下。別明五教。一小乘三十四心者。如婆沙八十二說。俱舍根品雲。傳說菩薩三十四心便成佛故。言三十四心者。見道一十六心。謂八忍八智離有頂貪有十八念。謂斷有頂惑。有九無間九解脫道。如是十八足前十六。成三十四。一切菩薩決定。先於無所有處。已得離貪。方入見道。不復須斷下地煩惱。唯斷有頂一地之惑。但三十四心一坐成佛。

疏。五分法身初圓者。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如十藏品。是實非化。揀異大乘。

疏。大乘之中下。第二始教。

疏。據實即古今情亡下。第三終教。古今情亡即觀行意。但當無念為始成故。心無初相。即起信論雲。菩薩地盡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其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竟究覺。今疏雜其語用。

疏。無念而照名之曰正者。若唯無念寂而失照。若但照體照而失寂。併稱不正。正在雙行。

疏。見心常住稱之曰覺。即上所引起信論文。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

疏。始本無二目之為成者。起信雲。謂始覺同本覺。無復始本之異。名究竟覺即是成義。

疏。約法身下。第四頓教意。言無成無不成者。經云譬如世界有成壞。而其虛空不增減。一切諸佛成菩提。成與不成無差別。既無有成何有不成。又體湛寂故曰無成。不礙隨緣故無不成。即成終教意。

疏。若依此經下。第五圓教。言以十佛法界之身雲者。即成正覺等。十佛義並如前。言念念初初為物而現者。即體之應。應無盡時生感即成。念念機感念念成矣。成既不已故曰初初。一成一切成者。事事無礙故。故出現品雲。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故如來成。即眾生成矣。況佛佛平等一切成佛。又於一處成即一切處成。故十地中第十願雲。願於一切世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離一毛端處。於一切毛端處。皆悉示現等。又云。如於此處見佛坐。一切塵中亦如是。佛身無去亦無來。所有國土皆明現等。無成不成義不異前疏。一覺一切覺者。若覺一法一法之中一切具足。無覺者遠離覺所覺故。無不覺者。朗鑑在懷亦不存於不覺相故。餘可知。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十七

 

上篇: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下篇:大華嚴經略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法華游意

法華游意 胡吉藏造 開題序 蓋聞無上調御一切種智,內...

阿彌陀經通讚疏

阿彌陀經通讚疏序 大慈恩寺沙門窺基撰 詳夫理絕眾詮豈...

觀音玄義記

觀音玄義記卷第一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知禮俯伏惟念。早...

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讚

觀彌勒菩薩上兜率天經題序 大慈恩寺基撰 原夫性質杳冥...

【註音版】佛說貧窮老公經

佛說貧窮老公經...

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

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 我聞如是。釋迦牟尼佛悲門三昧...

師子莊嚴王菩薩請問經

師子莊嚴王菩薩請問經序 終南山豐德寺律師道宣撰 觀夫...

【註音版】朝時課誦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五苦章句經

五苦章句經(一名淨除罪蓋娛樂佛法經,一名諸天五苦經...

金色童子因緣經

金色童子因緣經卷第一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光梵...

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

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 失譯 佛在舍衛祇桓阿難邠坻阿藍。...

佛說甚深大迴向經

佛說甚深大迴向經 僧祐錄中失譯人名今附宋錄 如是我聞...

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

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

【佛教詞典】斷惑

斷除一切貪瞋癡等煩惱。...

【佛教詞典】五根色

五根之色。五根指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及慧根。據...

天親菩薩把八識分成三類

唯識學認為一切法都是我們的心變現出來的,那麼到底我...

持戒念佛,萬緣放下

今天講:持戒念佛。 因為《觀無量壽佛經》講過,若人...

何謂「轉輪聖王」

好,各位,阿彌陀佛!大家吉祥。 今天在這裡想跟大家談...

佛說不敬論說師長長短的果報

阿難問佛陀:世尊,若是有比丘,對他們的老師或和尚,...

出家後的四種修行法

出家中就有三種分別,一種是出世俗的家,我們現在的辭...

慧律法師《往內在尋找自性》

開悟不是從外在找尋,而是不斷觀照內心才有可能獲得的...

曾以為非,今則為是

我們現在常常提到一個詞:三觀。三觀就是一個界定的標...

念佛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有的人念佛數目念很多,但是並沒有得到信心和歡喜,為...

心律法師:分手,也可以很美好

近來關於明星分手的傳聞不少,其實說起來,明星離婚,...

受持五戒,它有兩層含義

我們前面講義大科,講到五戒的法門。受持五戒,它有兩...

欠錢不還會遭什麼報應

願意將錢借與我們,這說明對方對我們很好,也很信任。...

真如三昧能遣除煩惱障、所知障

健行三摩地,健行就是堅固而不可破壞的意思,就是首楞...

【視頻】《地藏經》旃檀居士念誦

《地藏經》旃檀居士念誦

【視頻】《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女聲讀誦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女聲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