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二十二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第五經自下。第二同生眾。疏謂不動真而成事者。即事理無礙為方便。如涉有不迷於空次。巧以因門契果者。即事事無礙之方便。因果交徹故。
疏。竪通四上等者。並如世界成就品。略言竪者。即於一處有四上故。以法性之土為三土體。故本遍常自受用土。量周法界。一如法性。他受用土。及變化土。不離上二。猶如物影不離空及日光。而地受用及變化土。隨心異見亦如兩影互相涉入。故一塵中則有四土。橫遍法界。即十方一切差別國土。橫竪相融者。以竪融橫。則一塵之中有十方國土。以橫融竪。則一塵四土常遍十方。結成可知。
疏。前半頌明總遍別中者。然則能遍所遍不離依正。依正各二。一總二別。全佛身為正之總。一毛孔等為正之別。一佛國土為依之總。一微塵等為依之別。今以前半佛遍塵中。故云總遍別中。言體用無礙者。上句是體。無去來故。下句是用。現諸土故。亦是總遍。總者身遍國故。餘可思之。
疏。如不入海安能得寶。即淨名觀佛道品。譬如不下巨海。則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疏。經云。水銀和真金。能塗諸色像等者。金如法身。水銀如般若。以般若照機真身隨感故。天台智者亦用此義。以釋法華壽量應用。
疏。若結跏趺坐身安入三昧等者。等取餘偈云。威德人敬仰。如日照天下。除睡嬾覆心。身輕不疲倚。覺悟亦輕便。安坐如龍蟠。見畫跏趺坐。魔王亦驚怖。何況入道人。安坐不傾動。即第八論。
疏。然三世平等下。重釋善住三世平等智地。文中三。初指前標舉。二且依下。別明義相。三依此釋者下。結釋善住智地之言。二中即正釋三世平等。於中三。初唯約佛。如問明品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等。二唯約生。六道雖差皆三雜染。三若生佛相望下。生佛對說平等之義。於中二。先異時平等。後同時平等。前中先總言等。後此約三世下。別示義相。便引涅槃四出偈釋。今先敘彼經。後方釋疏。疏言四出偈者。四處出故。亦名四住。一即第十經中出。二即十七經。三即二十七經。四即二十八經。初段即如來性品。南經第九菩薩品。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今此純陀者。猶有疑心。佛徵文殊。文殊師利言。純陀心疑如來常住。以得知見佛性力故。若見佛性而為常者。本未見時應是無常。若本無常後亦應爾。何以故。如世間物本無今有。已有還無。如是等物悉是無常。以是義故。諸佛菩薩聲聞緣覺無有差別。爾時世尊即說偈言。本有今無。本無今有。三世有法。無有是處。善男子。以是義故。諸佛菩薩聲聞緣覺。亦有差別亦無差別。文殊師利讚言。善哉誠如聖教。我今始解諸佛菩薩聲聞緣覺。亦有差別亦無差別。佛更不說。迦葉便請佛說。如來便為引長者[穀-禾+牛]牛之喻。以況佛性。乳色皆一如性無異。上第一出竟。第二出即第十七經梵行品。南經十五因為迦葉說無所得竟。迦葉領解。更欲請問無所得義。舉佛先說本有今無偈。問如來。為答雲。本有者。我昔本有無量煩惱故。以煩惱故。現在無有大般涅槃。言本無者。本無般若波羅蜜。以無般若波羅蜜故。現在具有諸煩惱結。此釋上半。若有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人。說言如來去來。現在有煩惱者。無有是處。此釋下半。下略經意有二。一明本有父母之身。無金剛身。本無三十二相。具有四百四病。二雲本有無常無我等。今無無上菩提。本無見佛性。今有無常等。總有八段。大意多同。皆明本有有世間妄因。今無無出世真德。本無無出世因。今有有世間妄法結雲。我或知言不知。有相言無相。隨宜化物耳。上即第二出竟。第三出。即二十七經。南經二十五。師子吼品。因說一切眾生定得菩提。是故我說一切眾生定有佛性。一切眾生真實未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以是義故。我說偈云。本有今無等。善男子。凡有有三種。一未來有。二現在有。三過去有。一切眾生未來當有無上菩提。是名佛性。一切眾生現在悉有煩惱。是故現在無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一切眾生過去之世有斷煩惱。是故現在得見佛性。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眾生乃至一闡提亦有佛性。未來有故。如有乳者問言有酥上。即第三出竟。第四出。即二十八經。南經二十六。因明食為命因。非即食為命。故說此偈本有今無等。五敘古人不得論意。釋曰。上四處經偈意。大同而用小異。諸公多於第十經中。廣釋其相。遠公引十七經意。釋雲。上二句自立道理。下二句破他定義。釋上二句。一同第十七經。釋下二句雲。此文語略。亦合雲三世無法。亦無是處。意雲。於佛煩惱昔有今已斷竟。故三世有法無有是處。涅槃昔無今已證竟。言三世無法。亦無是處。於眾生反此可知。故無一法三世定有。三世定無。此意明必互有互無。次通難意雲。佛今現證有異二乘。故非無差。彼亦當得。則亦無差別。此答文殊疑。又云。佛今已證。何得難言。後亦無常。釋曰。此通純陀疑。諸公大同此意。則成此偈。但是三世有無之法。如何能通純陀之難。難意正雲。由見佛性而為常者。見既有始。後必當終。如世間物有已還無。今明證見。何能通此。若超悟法師說答疑意。意則善成。是生公意。但是我始會之。非照今有。而其釋偈亦多同遠公。將偈答難。亦不順理。薦福即用本有今無。論意出二種疑。釋偈下半。亦同遠公。不得論意故非盡理。六正會論意。今先出論意。後出經中四出別意。今初。先定本有今無之法。謂煩惱業若是生得名本。解脫聖性是修得是今。釋曰。今此正順十七經本有煩惱。今無涅槃等。故論雲。為二乘說。不謗大乘。若為大乘說。是謗大乘。意雲。此是隨相之法。是三世有法。迷悟之殊是無常法。可化二乘。非是大乘涅槃真性。上定本今之法。次正說偈意。論雲。此偈有二意。一破邪義。二立正義。破邪義者。依語言說。立正義者。依於義說。不依語言。然邪復有二。一者外道。二者小乘。上三句。是邪小所立之法。第四句。總非雲無有是處。初外道者。謂本有。同僧佉因中有果。本無。同衛世因中無果。三世有。同勒沙婆因中亦有果亦無果。皆有多過故。雲無有是處。二破小乘者。如向所說。為小乘說煩惱本有。為大乘者說過三種義。謂若煩惱本有。為真諦有為俗諦有。若真諦有。前後無異煩惱不可斷。若俗諦有。俗諦無本何名本有。言本無今有者。若本無者後不應有。若本無法而得有者。空應生華。諸本無法皆應當生。若三世共有。居然不成。三世相違故。故下結雲。無有是處。則破小乘說三世有法無有是處。已破邪義。所言立正義者。本有今有過於三世。是名正義。本有今有者。從初發心至得涅槃。一味無異。不依生因。不依滅因。有則清淨。凡夫法不能染污。聖人法不能清淨。乃至過一切語言道及一切思惟。不可說不可思惟。攝受因果非因非果。如來一體最極攝受一切妙寶。是大涅槃超過三世。為說涅槃功德乃至常樂我淨。復次有二種義。若本有今有。則是常見。若過三世則是斷見。若二義相待。成離斷常。是中道義。如是俗諦真諦相待故有十二因緣真實。何以故離二邊是真十二因緣。若能善解。則見如來現在於世。釋曰。此後一段。復融性相令其無礙。餘廣如論。已知論意。今將論釋經之疑。論雲。純陀有二因緣故疑。一純陀見同相。不見異相故生疑。二文殊見異相。不見同相故生疑。皆是權為物疑。然若別配。初疑即經中純陀疑。後疑即文殊疑。然此二疑文即影略。實即二人俱有此疑。故云純陀有二種疑。今初。云何見同。謂純陀將本無今有疑。同本有今無疑雲。佛本不見佛性。後見佛性而得常住。豈非本無今有。本無今有。即是生法。生法必滅。故是無常。即與世同。故云見同。云何不見異。不見如來契無三世異於凡小。故今舉異答雲。約緣始會。以本無今有。菩提之性不屬三世。智契此性。同性是常。何得難言。有始必有終是無常耶。純陀疑心。自茲遣矣。若通文殊疑者。文殊見異。不見同故疑。謂見三乘迷悟差別。今同二乘無常盡滅即無差別。此名見異生疑。云何不見同。不見同無三世故。今答雲。契無三世。一得永常。何得同於二乘無常。無三世性則無差別。會與不會則有差別。上根一聞二疑頓遣。中下未悟。迦葉起悲。梵行品中因無得問。佛舉八段。八段之中皆悉結雲。三世有者無有是處。斯無得矣。二十七經。因說一切眾生定得菩提。是當有義。是故說言有三種有。一未來有。二過去有。三現在有。明此三有。亦約迷悟。佛性菩提豈屬三世。二十八經。食為命因。非即是命如佛性為因非即是佛。亦是三世因緣之法。隨相而說。若隨相取亦無是處。釋曰。上來判釋四出之偈。理無不盡。次當解釋今疏用意。按十七經本有今有。皆約於妄。故本無今無並約於真故。故云我本有煩惱。今無涅槃。本無般若。今有煩惱。所以爾者。約佛昔因故。及二十七經。則雲眾生過去有斷煩惱因緣。今見佛性。則是真法本無今有。故純陀生疑。正約世尊。因見佛性本無今有為難。是知若真若妄。皆通本有今無本無今有。故疏取經意及彼論意。故約生佛相望真妄並說。又十七經約佛昔說故。即以佛昔時為本。亦以昔時為今。例於眾生。則以今時為本。亦以今時為今。如佛昔有煩惱無異。皆是影略。後釋疏。今疏。取意。則以昔為本。現在為今。言煩惱。佛則本有今無者。以佛昔為凡夫則有煩惱。今成正覺故無煩惱。言眾生則本無今有者。約性淨故本無煩惱。約客塵故今有煩惱。
疏。菩提則眾生本有今無者。亦約性淨菩提本有。今為客塵之所覆故。迷真起妄無有證得圓淨菩提。故云今無耳。言諸佛則本無今有者。約圓淨菩提。昔未修成故云本無今已修得故云今有。上來已顯彼偈上半。
疏。約迷悟異下。釋偈下半。然准論意三句皆相。第四一句拂去上三。方為真性。今疏以第三句總牒三世。第四句遣之。故云下半顯性。取文小異。全是論意。云何約迷悟異等。謂迷時有妄。非是無。真悟時見性。性非今有。故生公雲。但是我始會之。非照今有。照不在今。即是莫先為大。既雲大矣。所以稱常。是知迷悟雖異。涅槃之性三世不遷。湛然常住會即符契。同彼性常如始覺同本。無復始本之異。何得難言有始必終。則純陀之難遣矣。疏若以性淨下。第二約同時平等。正是前偈下半之意。以離三世性故現今平等。而不妨迷悟之殊者。即是論主末後融其性相。令離斷常。若相外有性。性為斷滅。相是定常故。離迷悟無別真性。因乖常故。有三界無常。因解無常之實性故。成常智二理。不偏照與之符。猶懸鏡高堂萬像斯鑒。經引二鳥意在此也。是故三乘亦有差別亦無差別。即是涅槃。文殊領解性無二故。故無差別。迷悟淺深故有差別。則文殊之疑遺矣。文殊之疑既遣。迦葉之疑亦亡。餘如上論。眾生寂滅即是法身下。示於亦有差別亦無差別之相。言眾生寂滅即是法身者。生不異佛。法身隨緣名曰眾生者。佛不異生則無差別矣。次言寂滅非無之眾生恆不異真而成立下。一對。明無差不礙差。寂滅故無差。非無眾生故不礙差。恆不異真成上寂滅。而成立言。成上非無之眾生。隨緣非有之法身。恆不異事而顯現者。隨緣故佛不異生。非有之法身。則不礙異生。恆不異事成上隨緣。而顯現言成上非有之法身。從是故染淨下。總以融結。疏況稱性互收者下上但事理無礙。已是難思餘經容有。此則事事無礙。唯華嚴意。如是下結釋可知。此上一義乃似傍來。涅槃玄旨於是乎見也。疏九會五週之文等者。指此上一經。一化隨宜。則始從鹿苑終至雙林。一乘三乘場地頓演。何況如來言說之耶。第七金焰菩薩中十力章。
疏。下諸經文屢明十力下。
疏。文分三。初立章所由。二然大般若下。廣指他釋。三今略以下。開章釋文。今初。即七門中初門。恐言當宗貴其名相故。總出斯意。文有五意。一經文多故。解斯一節。餘處例然。二是不共德。三佛佛等有。此二是瑜伽二門。四菩薩緣此發心。即十住品。則不識十力。如何發心。五梵行令觀。不了十力非真梵行。
疏。今初立意者。疏文有四。一總顯立意。智論即二十七。二如來唯一下。成十所以。三由時下。成多所以。四度人因緣下。說十之由。三中即瑜伽中分別門。然瑜伽亦說七門。與此小異。一自性。二分別。三不共。四平等。五作業。六次第。七差別。前有二門。今有分別。云何分別。瑜伽雲。由三分別。當知無量。一由時分別。謂墮三世一切所知。隨悟入故。二由品類分別。一切有為自相共相。一切行相隨悟入故。三由相續分別。謂諸有情各各差別。一切相續一切事義隨悟入故。四說十之由可思。二釋名中瑜伽即四十九。自性中五十七。即抉擇分。五次第中分四。一通列諸文之次。二且依下。依論明次。三瑜伽多門下。指廣在餘。四上來下。會經之次。三中言多門者。論雲。如來初成正覺。即頓證得十種智力。後方次第逐一現前。謂初起處非處力。觀察諸法。建立一切無倒因果。既觀察已。次起自業智力。謂有希求欲界勝果。方便為說。令離不善故。若有希求世間離欲之道。教授令趣禪定功德。故起定力。若諸有情希求出世離欲法者。為說出世之道。謂於此中先起根力。觀根勝劣。次觀彼根。為先所有意樂。次觀意樂。為先所有隨眠。既知根欲及隨眠已。次令於所緣中而得趣入。次由於所緣趣入門。加行攝住心已。淨修行已。為說中道令離斷常。謂宿命除常。天眼除斷。次令永斷一切煩惱及諸習氣起漏盡力。更有異門次第。恐繁不引。
疏。七釋文中。疏文有三。初總辯宗意。二第一偈下。正釋。三然上十力下。重以諸門料揀。二中一一文內。皆分為二。先名義。後釋文。名義中或二或三。至文當知。今第一力中有三。一釋名。即因果相當名之為處。若不相當名為非處。二其作業者下。即作業。第二偈業力中。初釋名。二與初何別下。次辯差別也。初力約所造。自業約能造。此猶未了。云何能所。謂以人望業已殺等竟。此殺等業必招於果。名為所造。此人若行於殺必墮地獄。此名能造。即上自業。各隨善惡而感果故。即是作業。第三偈根力中。先釋名。及能於彼下。二明作業。其於此正知。向上釋智力字。向下釋能作業下皆准之。第四勝解智中。初釋名。二令舍下。作業。三此與前下。三辯差別。此有二解。一約宿現起別。故智論雲。以二種欲作上下根因緣故。十地論中別嘆根欲。如有根無慾。能解不樂。有欲無根。雖聞不解。二論雲下。二即瑜伽揀依根起樂即是根力。正分別欲樂即名解力。第五界力中。先釋名體。二性即種子下。辯差別。於中二。先正釋。後解妨。今初。先引智論。於義可知。後引瑜伽。應有問言。勝解力中亦知彼解當成此種與此界性有何別耶。故疏答雲。照解起種即是解力。但照種子即是界力。然智度論。即明種現內外之殊。瑜伽即解兼種現性唯種子。
疏。若習欲成性下。二解妨。此對智論若依性起欲義如前說。若習欲成性。則欲前性後。復云何別。故以寬狹通之。則欲狹性寬。言欲唯大地一數者。此即俱舍頌。通大地十法雲。受想思觸欲。慧念與作意。勝解三摩地。遍於一切心。今即十中第五欲也。言性通諸數者。既有貪等八萬四千心所。則廣數即心所。次引智論。帖成正義疏。若性即種子下。對根辯異。於中有二。先約寬狹正通。後以信等望果下。通於前伏難。難雲。性既寬通。何不名根。答雲。特由寬故不得名根。以信等望果。三乘聖道有勝用增上。可得名根。性無此能安得名根。上正顯竟。後三善根下。舉況以成。三善根是善。尚不得名根。性兼貪瞋等。何可得名根。言三善根者。但是翻三不善根。立三善根名不同信等。體相昭著故不立為根。且依一義。若根通二十二根。則所望不同耳。根約勝用增上。性約不改。
疏。謂非唯佛智如空等者。此有二種。超勝之相。尋常界力。但以佛智能知能所不同。今雲佛智平等如虛空。則眾生之界。皆是如來智中之物。此為一勝二者智能包納。猶是智類。今毛孔頓現。則細色能收。良以色性智性融無礙故。以性融相。為華嚴宗之界力也。第六至一切處道力中。先釋名體。若出離行不出離行者。標也如行有漏下。別顯。瑜伽又云。如貪行者修不淨觀等。名遍趣行。又趣一切五趣之門。或諸外道沙門婆羅門。各各異見品類諸行。或此世他世無罪趣行。名遍趣行。名下之事即為作業。二若知如是下。次辯差別。先對界辯異。意雲從性起行。即屬性攝。但觀其行即屬趣行。次初力下。對初力辯異有二義可知。然對他辯自。自亦作業。第七偈禪定力。初釋名。瑜伽名為淨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佛善知下。結成智力。即為作業。二此與下。二辯差別。此中有問雲。自業有三。一罪二福三不動。不動業即是禪定。與此何別。亦應答言。業通定散。今唯約定。居然不同今疏所通是瑜伽意。若唯知定體。即是自業。知定體用便是禪力。第八偈宿住力中。初名兼顯作業。二瑜伽下。辯差別也。謂有問言宿住智中知彼修因。則與遍趣何異。答中有三。初依瑜伽正答。謂唯知因是遍趣行。兼能知果。即宿住攝。言名姓苦樂等事者。瑜伽知過去所有自體。有八言說句。一如是名。二生類。三種姓。四飲食。五受苦樂。六長時。七久住。八壽量邊際。今但列三。等取餘五。二此與智論下。引智論難。三故應通雲下。疏家為答。瑜伽為對下。出瑜伽宿住無有因。意。若以等字收之。於理可也。第九偈天眼力。初釋名。亦即作業。二知前際下。辯差別可知。文中五眼十眼。並如離世間品。第十偈漏盡力中。初釋名。即為作業。二文中下。釋文。以漏盡無濫故不辯差別。餘習有四。謂貪瞋癡慢。貪習如迦留陀夷。嗔習如身子。癡習如周利槃特。慢習如畢陵伽婆蹉。曾無有教說見疑習氣。見有習氣不見理故。通說或有耳。
疏。然上十力下。第三重以諸門料揀。於中二。先會六釋。後顯功能。前中先總名中。但云智力。即持業釋。若云十力。即帶數釋。二此中宿住下會別名。宿住名隣近者智近於念故。言宿住亦依主者。宿住境之隨念故。二然此十力下。辯功能可知。十力略義亦已釋周。更欲廣引。恐翳玄理。
疏。佛威神力者。略有三種者。即當瑜伽四十七中。彼有二類。初列三種雲。一聖威力。二法威力。三俱生威力。次又云。復有五種。一神通威力。二法威力。三俱生威力。四者共聲聞威力。五不共二乘威力彼廣釋相。今疏引三而不依彼次。及至釋文二處參用。風不動衣等。即五中俱生。俱生有多。謂佛菩薩常右脇臥。如師子王。雖現安處草葉等蓐一脇而臥。會無動亂。一切如來應正等覺。雖現睡眠而不轉側。大風卒起不動身衣。行如牛王步如師子等。今但云風不動衣等。等取餘事。五中望三。神道即聖威力共與不共。但顯超勝。疏中皆含二處法威力。疏中雲。謂波羅蜜圓滿法力。即是語因。從令五根中下。辯其果相。彼法威力中。諸度各有四相。一斷所對治。二資糧成就。三饒益自他。第四辯果果各不同。施得大財寶朋黨眷屬。戒生人天。忍臨終之時心無憂悔生於天界。進得愛樂殊勝士夫功業。定得神通生靜慮天。慧果能離煩惱所知二種重障。上瑜伽中多是近果。又是別明。今是究竟之果。又是總明。無諸非淨即離系果。百節有力是施等果。堅因不壞是戒度果。故普眼長者。以十度因成十身果。言遍十方下。疏以經文會上果義。餘義廣如論文。
疏。二有十頌別顯下。疏文分二。先總釋經文。後十度之義下。立章廣釋。此中立章。多依唯識第九。
疏。安住菩薩種性者。若依五性則揀餘四性。唯取菩薩種性。今法性宗。約習以成性。非約本有本有平等故。故攝論中。但有六種最勝。無初安住。或云菩提心攝。則知唯約習所成者。然無性引頌。亦似證有安住種性。頌云。麟角喻無有六波羅蜜多。唯我最勝尊。上品到彼岸。此最勝尊義似初一。然依此釋。亦是習成非約本有。五疏謂要無相智者。即三輪空也。故離世間品雲。三輪清淨施。施者受者及以施物。正念觀察如虛空故。疏六迴向最勝。問既言迴向菩提。何異依止。釋曰。彼有道心未必一切迴向菩提。此乃迴向。又依止者。即行前心。今迴向者。乃行後願。
疏。七清淨最勝者。謂要不為二障。間雜者。約分說耳。通說清淨為離二障。行於六度耳。言謂三時無悔者。此乃大乘法師釋論意也。悔即煩惱由不了故。即是所知。又即此悔心障於真智。亦所知也。
疏。四句分別者。有三四句。一者一一自望種類而有四句。施中四者。一是施非度。不與七勝相應施故。二是度非施。隨喜他施具七勝故。三亦施亦度。具七勝施故。四非施非度。隨喜他施。不與七勝共相應故。二者不約種類次第修者。以明四句。唯施一種。但有二句。未成餘度。闕二句故。謂是度非施。及非施非度。餘戒等五。得有四句。前有施度。得為是度非戒等故。謂一是戒非度。謂不與七勝共相應故。二是度非戒。即前施度具七勝故。三亦戒亦度。具七最勝而持戒故。四非戒非度。謂前佈施不具七故。忍度望戒。進度望忍。次第如戒。三非次第修者。諸度各得具於四句。如施得望戒忍等度。得有是度非施等句故。可以思准。此上釋度。即彼論疏明相門也。謂顯波羅蜜多相故。故此論初雲。此十相者要七最勝等。
疏。四建立等者。即彼第四無增減門。疏文有三。一明十無增減。即建立十度之所以也。二立六所以。三重顯十義。初中為治十障者。即異生性等十無明也。至下十地具明。今略列名。一異生性障。二邪行障。三暗鈍障。四微細煩惱現行障。五於下乘般涅槃障。六麁相現行障。七細相現行障。八無相中作加行障。九利他中不欲行障。十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若准對法十二雲。所知障等。皆度所治。故云為治障故。
疏。為對六蔽下。第二立六度所以。於中總有六門。一對治六蔽門。即上一句。言六蔽者。一慳悋蔽。二犯戒蔽。三瞋恚蔽。四懈怠蔽。五散亂蔽。六惡慧蔽。亦有師言。離惡慧為五成十度障。大乘法師不許此義。上來十度及與六度。皆是第四無增減門。
疏。漸修佛法者。即第二漸修佛法門。故唯識雲。漸次修行諸佛法故。諸佛法者。謂十力等。攝論雲。前之四度不散動因。第五一種不散動成就。第六依是如實覺知。
疏。漸熟有情者。即第三漸熟有情門也。唯識雲。漸次成熟諸有情故。攝論雲。由施能攝受。由戒能不害。由忍雖遭苦能受。由勤助彼所作。由定心未定者令定。由慧已定者。令得解脫。
疏。六中前三增上生道下。第四二道之因門。施感大財。謂多饒財寶。戒感大體。謂尊貴身。忍感眷屬。有情歸附。由富勝形及多眷屬。趣中增上。名增上生道。道亦即因。言能伏煩惱者。謂修善方便故定熟有情者。依此發通故。慧成佛法者。佛法由慧故。有此三德名決定勝。諸菩薩道唯有此三。若闕一種道不成故。
疏。又前三種饒益。有情等者。第五利生斷惑門。故瑜伽論七十八解深密等說。由二因緣。是故六度不增不減。即其義也。施財攝彼。戒不惱害。忍受彼惱。此三皆通有饒益故。後三言勤修加行者。瑜伽雲。由精進故。雖未永斷煩惱。永害隨眠而能勇勐修諸善品。彼諸煩惱不能傾動。善品加行。故唯識雲。雖未伏滅。而能勤修治善法加行。由靜慮故永伏煩惱。由般若故永斷隨眠。是故疏雲永伏永滅。對法十一亦有此解。
疏。又由前三者故不住涅槃等者。第六為無住涅槃因故。以前三是大悲饒益有情故。後三是大智斷滅諸惑故。故為無住涅槃因也。翻彼凡小之雙住也。又復三學攝於六度故不增減。瑜伽四十九說。前四是戒。後二是定慧二學故。由上七義故立六度。此第七義疏略不明。
疏。後唯四者下。第三重顯十義。謂有問言。六度既爾。後四云何。此答意雲。四屬六攝。義隨六異。於中分二。先總明。後方便助前三下。別顯。大論七十八雲。由前三種。所攝有情以諸攝事。方便善巧而攝受故。意雲。巧用施等以攝物也。
疏。願助精進者。大論雲。由正願故能破羸劣意樂。煩惱微薄起精進修。言力助靜慮者。深密雲。若諸菩薩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為因緣故。轉劣意樂成勝意樂。亦得上界勝解。名力波羅蜜多。由此力故於內心住有所堪能故。說力度助於定也。言智助般若者。彼經云。若諸菩薩已能聞法因緣善修習故。能發靜慮如是名智。由此智故。性能引發出世間慧。故說智為慧助。是以後四助於前六。令前六度修習圓滿。前六不能助於後四。第五次第門。此曲有四。一引發門。二攝持門。三麁細門。四難易門。兼通結上。今初。疏雲。謂由前前引發後後者。即初引發門。謂由行施引發持戒。由持戒故引發於忍等。及由後下。二攝持門者。佈施本欲益他。持戒不惱於彼彌令施淨等。故云。及由後後持淨前前。三又前前下。麁細門者。佈施則麁。持戒則細。戒望於忍。戒則為麁。忍則為細等。故云前前麁後後細。前九並為前前。從戒至智併名後後。一一相望故致重言。初一唯前。後一唯後。中間八度遞為前後。四易難修習下即難易門。亦結通上三也。上之四門。並如瑜伽對法所辯。
疏。六相攝門等者。疏文有二。先總明十互相攝。後明六十相攝。前中文三。初總明。次般若論下。引證。三會今意。二中先引般若。後引智論。前中言資生無畏法等者。等取下半雲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謂施有三種。一財。二無畏。三者法施。財即資生。正是檀度。故云此中一也。無畏攝二謂尸不惱彼。忍受彼惱。皆無畏相。故云二也。法施攝三。謂進定及慧。決定勝道漸熟佛法。是法施相。故云三也。即十八住中。修行住也。三今此經文下。會釋今意。是圓教故。非唯要約相順相類。以理融故。法爾一攝一切行也。
疏。若但說六下。第二明六十相攝。若六度攝十度。第六攝後四。若十度攝六度。第六但攝第六。少分有所未盡。不攝後得加行智故。故兼後四。方攝第六。是故疏雲若開為十。第六唯攝無分別智。第七修證中五位通修者。謂此一門亦名為位。今雲修者。以五位通修故名為修。佛方究竟故名為證。故二十一種功德之中。有波羅蜜多成滿功德。然唯識雲。五位皆具。修習位中其相最顯。通漏無漏。廣修行故。故十地中各一圓滿。疏十約因位下。即分位分別。顯於三劫得名不同。初但名波羅蜜多者。以一行中修一行故。二名近者。一行之中修一切行故。近菩提故。三廣大者。一切行中修一切行故。體包博故。然未入劫同於第一。已成佛竟同於第三。
疏。八約教可思者。謂小乘不成波羅蜜多。無七最勝故。始教要是菩薩種性人方有故。又各有體性。或說俱空。終教一一皆從真如性功德起。頓教一一皆不可說。謂不施不慳。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進不怠。不定不亂。不智不愚等一切皆絕。若十若六皆悉亡言。圓教如文。
疏。九觀心可以意得者。謂一念相應心捨則具十度。捨而不取為施。不為取所污即戒。忍可非有為忍。離身心相為進。寂然不動。為定。決了無生為慧。雖空不礙智相為方便。希齊佛果是願。思擇不動為力。決斷分明為智。一念方等十度頓圓。縱七最勝亦在一念。可以思准。欲令行者即之於心。是故結云何以意得。
疏。十釋文中一一偈。疏多皆有四。一釋名二出體。二辯相。四釋文。唯識併在一處出體。雲謂施以無貪及所起三業為性。戒以受菩薩戒時三業為性。忍以無嗔精進審慧。及彼所起三業為性。精進以勤所及起三業為性。靜慮但以等持為性。後五皆以擇法為性。為有說是根本後得智故。辯相亦併居一處。今隨文配屬。以義相映易了知耳。今初施度。初名可知。二即以下出體。無貪即善十一中一法。要由無貪相應思。於自身財方能慧捨故。然三施體大意多同。疏二戒中初名防其未起非。止已起惡故。二即受學下。次出體。大論律義。以七眾別解脫戒在家出家戒為體。即唯二業。謂表無表。下說語故。若攝善法戒者。謂諸菩薩受律儀後。一切所作為大菩提。由身語意積集諸善。以為其體。今疏通三聚及與受隨。故云三業。攝眾生戒。居然通三。戒有三種下。三釋文也。即當辯相。律者法律。儀者儀式。於不善法而能遠離及防護故。故攝論名為依持戒。依是能有集諸佛法無罪益生故。疏三忍者。初名二。即以下出體。無嗔精進。即善十一中二。審慧即別境五中慧。所以有此三者。大論雲。自無憤勃不報他怨。亦不隨眠流注相續。是名菩薩耐怨害忍。即以無嗔及三業為性。若安受苦忍。即精進三業為性。若諦察法忍。即審慧三業為性。故三業通於三忍。餘三各配其一。故有三耳。三忍亦有三下辯相。四偈言下。釋文。然無性雲。初忍是諸有情成熟轉因。二是成佛因。寒熱等法皆堪忍故。三是前二之所依處。堪任甚深廣大法故今言色相圓滿是前二忍果者。由忍他辱生端正故得依色相。言皆圓滿者。究竟成佛具諸相故。故此四字是二忍故。光通智光故是第三。
疏。精進中名。二以勤下。出體。通三精進。即善十一中之一數也。三亦有下。辯相。被甲即大誓願。攝善即方便進趣。利樂即勤化眾生。四初句下。釋文。言通前二者。勤修二字故是攝善。多劫海言。即是被甲。被甲相隱故引論釋。
疏。五禪中初釋名。靜揀散心。慮無慧。止觀均故。二即以下出體。三摩地雖是別境心所之一。今約定說。不通散心故。不說三業。對法論雲。所起三業自在用時。所有一切種常安住。即通三業以約用故。三亦有三種下辯相。言安住者。安住現法樂住故。無性雲。離見慢等得清淨故。言引發者。引神通故。言辦事者。成辦利有情事故。四既引發下釋文。取上辯相以釋經文。
疏。第六般若中。初釋名。二此及下出體。以後五體同故。故唯識雲。後五皆以擇法為體。說是根本後得智故。意雲。以根本智為第六體。後之四體皆後得故。此依勝說。若對法及瑜伽四十三。同以出世間加行正智後得為體。唯識下文亦云。十度皆通漏無漏故。依此實義。三亦有三種下。辯相。總有三說。唯識依十度。唯取根本。攝論三智約六度說。纓絡三觀亦約十度。約兼正說故。有照空照有照中道。是以疏雲三觀之義至下當明。謂十行當會。四慧導萬行下。釋文。謂萬行不得般若照。體空寂不成彼岸故。因如有目者。智論雲。五度如盲人。般若如有眼。故能明見夷途開道萬行。御心中道至一切智城。即其義也。
疏。七方便中。初釋名。二下四下。辯相。先總顯下四。此依唯識。若約本業亦各有三。至十行品說。後今初下。別明此度。謂由大智故。迴前六度向大菩提。由大悲故。迴前六度拔濟有情。故無性雲。不捨生死而求菩提。三文雲下釋文可知。
疏。八願中初釋名二。有義下出體。前雖總出。此一有異故。復別用此三為性。三法正是願之性故。謂願者希求。希求即欲。要於前境正信印持。方希求故。其後得智但是所依。依此起願耳。欲及勝解。別境中二也。三內初下。釋文。疏九力者。初名。二亦有下。辯相。三今言下。釋文。初即無性釋論之言。故攝論下。本論之語。
疏。十智度初名。二亦有下。辯相此相難見故引論釋。但引釋論。本論但云。謂由前六成立妙智。受用法樂成熟有情。若天親雲。由般若波羅蜜無分別智故。故成立後得智。復由此智成立前六波羅蜜多。由此自為與同法者。受用法樂成熟有情。大意亦同。瑜伽四十九雲。於一切法如實安立清淨妙智。名智波羅蜜多。當知能取勝義名慧。能取安立名智。又三十九雲。謂無量智。當知方便波羅蜜多。希求後後殊勝性名願。一切魔怨不能壞名力。如實覺了所知境名智。大意皆同。然上辯體。約剋實性體。若兼助伴。一一皆以一切俱行功德為性。三經云下。釋文可知。若廣分別如唯識疏第十及瑜伽四十二。
疏。恐厭繁文者。謂仁王下卷奉持品中說。伏忍下中上。下忍初賢一僧祇。中忍次賢兩僧祇。上忍亞聖三僧祇。初地四僧祇。乃至七地有十。八地千。九地萬阿僧祇。十地百萬阿僧祇。故地前已經三阿僧祇。經中多說三阿僧祇成佛者。以下中忍位菩薩相隱。上賢之位菩薩相顯。所以特言經三僧祇。地前菩薩二乘聖者。見初入地皆謂究竟故。說三祇成等正覺。亦佛隨宜故。寶雲經云。實經無量阿僧祇劫。華藏品初當廣會釋。
疏。得妙觀察平等性智故者。由破分別我執。第七不與四惑相應。成平等性已證真如。於多百門已得自在。成妙觀察。未捨異熟識體。不得大圓鏡智。異熟既存。眼等五根是異熟生故。亦未得成所作智。此二直至佛果方得。
疏。世間中極者。前三地寄同世間故。
疏。離身見者。寄出世間初。同須陀洹故。又初地斷分別身見。四地斷俱生身見。
疏。十平等心故曰等門者。三十六經。入五地有十心。一過去佛法平等清淨心。二未來。三現在。四戒。五心。六除見疑悔。七道非道智。八修行智見。九於一切菩提分法上上觀察。十教化一切眾生。皆有平等清淨心。言疏諦法俗境者。良以十重觀四諦故。四地出世。五地卻入。雲觀俗境。
疏。得十空三昧者。即六地末雲。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得入空三昧。自性空三昧。第一義空三昧。第一空三昧。大空。合空。起空。如實不分別空。不捨離空。離不離空。句句皆有三昧之言。結雲。得如是等十空三昧門為首。百千空三昧門皆悉現前。
疏。今自狹之寬者。娑婆為狹。華藏為寬也。
疏。諸天重重下。通妨難。難雲。既言華藏地動。華藏之地乃在大蓮華地面。今娑婆界當第十三重。曾何是地。設若是地是娑婆地。即非華藏故。今通雲。乃有二意。一以本該末。謂通舉華藏總該利網故。二十重皆華藏內。況第十三下。豈非地耶。二又染淨融故下。染淨交徹。通摩竭之地便是金剛。染淨既融。是故一動一切動也。
疏。餘如別章者。即教義分齊中明。謂智論引長阿含第二雲。有八因緣。一大水動時動。二尊神試力時動。三如來入胎時動。四出胎。五成道。六轉法輪。七分教。八涅槃時。九依增一二十八。更加大神足。比丘心得自在。乃至觀地無相故令地動。十智論雲。授菩薩記。當於此界作佛之時。地神喜故。所以動也。
疏。地論有四非當今文者。第十二論雲。器世間中依四種眾生聚。一依不善眾生。二依信種種天眾生。三依我慢眾生。四依咒術眾生。為此眾生。下中上次第差別故動。乃至吼如十八句。異義應知。如是生信功德。今言非當今文者。始成正覺便演一乘。皆是海會何有不善等。據別行經順別機故。論為此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二十二
上篇: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下篇:大華嚴經略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