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八十二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八十二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大文第三十行。

疏。十中初三三寶持下疏文有四。一取論意釋。二然第十地下會論同異。三既數名下會論同釋。四上辨陀羅下會三處持字可知(五十四經)疏夫說法下即淨名目連章中。時目連於里巷中。為諸居士說法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大目連為白衣居士說法。不當如仁者所說。所以者何。夫說法者。當如法說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等。說法既權實下義取淨名之意。

疏。非但依戒者。阿難四問佛令依戒為師。彼以戒為饒益。即是依止之義。

疏。豈畏眾生相惱害耶者。以無違逆行多約耐怨害忍故。

疏。八中十句五對者。疏文有二。先標所依法相。而有二意。後然各有二意下雙釋上二。言各二意者十句五對。各具上二也。下依二意釋之。先直就法體但約二諦以明。即釋前約境心等五。後二約迷悟下即釋上約五法明通。就迷悟以釋。上即約境不出二諦。今此約心不出迷悟。悟即正智迷即妄想。由此二故說成五法。五法即分為五。一約相上以如對之。故無相是如。二就妄想上以正智對之。三就如如之上。唯就如如得失以明。四就正智上亦約正智得失以明。五就名上亦唯就名得失以明。五中皆通迷悟。然迷即有名相妄想。悟則唯正智如如。智契於如一味平等。餘如前後說。

疏。九中初融三事心佛眾生三無差故。後離融相故釋不融。然不融中有二。一不壞相。二離融相。離融相約理無可融故。約心無想念故。不壞相約本自融不可融故。從三事下指文引證。

疏。仙陀四實。謂鹽水器馬前已廣釋。九義瞿聲。即俱舍論雲方獸地光。言金剛眼天水。於斯九種事智者立瞿聲。唯金剛二字一義餘八各一。

疏。如寒得火等即涅槃經。

疏。五以異言說異法者。即攝論第四秘密中第四轉變秘密。論雲。復有四種意趣四種秘密。一切佛語應須決了。四意趣義已見普賢三昧品。四秘密者。一令入秘密。謂三乘中依俗諦理說有人法。令入俗諦。二相秘密。謂說法相三自性等。三對治秘密。治八萬四千煩惱。四轉變秘密。欲令悟入總名秘密。論釋第四轉變秘密雲。謂於是處以其別義。諸言諸字即顯別義。如有頌云。覺不堅為堅善住於顛倒。極煩惱所惱得最上菩提。無性釋雲。謂於義轉變差別。雜集雲。謂說無餘義名句文身隱密轉變更顯餘義。無性釋上偈云。謂剛強流散說名為堅。此非堅固。說名不堅。即是調柔無散亂定。即於此中起堅固慧。覺彼為堅。世親釋雲。不堅謂定。由不剛強馳散難伏故名不堅。於此中起尊重覺詺覺為堅。釋曰。彼二家釋論言異意同。皆能密說順得菩提。若取顯了於散亂心起堅固慧。則遠菩提。今取秘密於定不堅起堅固慧。則得菩提。言善住於顛倒者。無性釋雲。謂於四顛倒善能安住。知是顛倒決定無動。釋曰。若取顯了則住於無常計常等四倒之中。不得菩提。今則秘密知於常等於無常等上橫計。而起決定知此名為善住。住於顛倒能得菩提也。世親釋雲。是於顛倒中善安住義。謂於無常等是能顛倒。釋曰。此則到彼所計義名善顛倒。於此安住故得菩提。言極煩惱所惱者。無性釋雲。為眾生故長時劬勞精進所惱。亦引上偈云。一同無性二釋無別。釋雲。若取顯說為貪嗔等惱亂行者名煩惱。此即遠離菩提。今取秘密精進勤苦劬勞行者。亦名煩惱則得菩提。其第四句得最上菩提。該上二義。莊嚴論第八對法第十二。皆同此說。

疏。亦猶小乘十遍處者。大乘亦有廣略不同。今順定十故引小乘。至法界品當廣分別。

疏。亦猶依禪成八解脫者。亦如法界品。

疏。念想觀除者。即智論文。文雲。般若波羅密實法不顛倒。念想觀已除言語法。亦滅無量眾罪除。清淨心常一。如是尊妙人則能見般若是也。念想觀除約於內智。則不受外境。見色如盲等而言善巧者。非涉事善巧不念不受是入理善巧耳。

疏。初有八句別知緣相者。十二因緣相。二知迷下十二句知染淨者。即雙知性相迷悟染淨猶是約相。廣如六地。第一義中二俱叵得。即約性說。三知住下明知心行者。即能知性相觀照之心。此中可以寂照虛懷而了。亦為明示心觀處也。

疏。亦猶三法印等等取四印五印。並如明法品說(五十六經)疏。如善治船不懼海難。即大品經意。第七地已引。

疏。涅槃春池可於中說者。然此經喻乃有二意。一約教說。二約理說。今引涅槃乃是約教。即第二名春池喻。經云。譬如春時有諸人等在大池浴。乘船遊戲失瑠璃寶沒深水中。是時諸人悉共入水求覓是寶。競捉瓦石草木砂礫。各各自謂得瑠璃寶。歡喜持出乃知非真。是時寶珠猶在水中。以珠力故水皆澄清。於是大眾乃見寶珠故在水下。猶如仰觀虛空月形。是時眾中有一智人。以方便力安徐入水即得寶珠。遠公釋雲。此即對前比丘嘆昔所解無常苦空無我。真法教其甄揀。於中先喻。後約喻教勸喻中有三。一求真取偽喻。二歡喜持出下知偽非真喻。三是時寶珠猶在水下舍偽取真喻。上方喻意下約喻教勸比丘。文別有四。一約初喻呵其取偽。經云。汝等比丘不應如是修集無常苦無我想不淨想等。以為實義。如彼諸人各以瓦石草木砂礫而為寶珠。二約第三喻教其取真。經云。汝等應當善學方便。在在處處常修我想常樂淨想。三約第二喻勸知昔偽。經云。復應當知先所修集。四法相貌悉是顛倒。四重約第三喻勸修令真。經云。欲得真實修諸想者。如彼智人巧出寶珠。謂我想常樂淨想。關中釋雲。譬如春時有諸人等在大池浴者。全為設譬使知昔非而學今得。是為用也。春既可樂又開浴之端而大池清曠濯之。甚宜除垢合時。寔唯昔說無常想者。沐浴來集如林集聽本為滌累。以譬在大池浴。今喻不稱故云有諸人等。經言乘船遊戲者。既聽致惑遂有失言。言跡似漫。義曰浮虛而在言先則應前過聽者。乘以為實。是泛舟之像。離內之外無有實功為遊戲也。經失瑠璃寶沒深水中者。常與無常理本不偏。言兼可珍。而必是應獲由乘漫乖之為失寶也。乖則永隱為深沒矣。經是時諸人悉共入水求覓是寶者。聽本應取言旨。以從失成求。豈曰知之理數然耳。求必就說為人入水矣。經競捉瓦石至乃知非真。言旨雖俱以乖為隱。然一本顯譬浮。一本密譬沉而取互其實非寶。為草木瓦石之沉浮也。皆謂得真莫不歡喜持出。於伊字之譬及佛判非。明外乃知非也。經是時寶珠至水皆澄清。於取不得為故在水中。於知非為義真旨始現乎語。旨現不復渾跡則是珠力使澄清矣。經於是大眾至虛空月形者。既自知謬方見語旨。猶在言下明顯如月。無復有暗而理可仰故。如仰觀虛空中月也。經是時眾中至即便得珠。如說修行為安徐入水。要在修習我常四法而不廢替方便之義。先修於常後知無常。如是得成在我豈非智哉。經不應修習無常等想乃至而為寶珠者合也。譬中已悉故略合耳。昔修都非而以為是似彼癡人也。經汝等應當善學方便在在處處常修我想常樂淨想者。處處常修此四法者。必以得之為方便也。經復應當知先所修習四法相貌悉是顛倒者。知是則知非。知非則知是。對觀然後無惑矣。經欲得真實修諸想者。如彼智人巧出寶珠。所謂我想常樂淨想者。要常修得我常樂淨。然後都得真實如彼智人也。上生公釋遠師大同。而不委此此上約權實教旨故引涅槃。若直就經宜用心觀約理以說。經中初法次喻。後合。以一切智清淨妙法而為寶者具三德故。明為般若淨即解脫妙為法身。即體之智曰明。即照之寂為淨。斯二不二為法身體妙之至也。凡夫如泥二乘有淺智如潦。光色不改不壞自心令濁水清。即是利他。遠見煩惱。異於凡夫。求一切智異於二乘故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也(五十七經)。

疏。初一明清淨對治等彼有四分。今具其三。但略無果果非正地故。然諸門一一皆與彼本分相應。有不曉者尋前自了。

疏。今初前三地下疏文有四。初明以此門釋四地所以。二謂離有為下釋總名。三地經有十下會通彼經。四結雲下揀大異小耳。然此中離生有二。一離卻生。二離生澁出生亦二。一從無之有曰生。二生長名生餘可思。疏瑜伽四十六明菩薩隨德假名者。彼論雲。一切菩薩當知。復有如是等類無有差別隨德假名。所謂名為菩提薩埵摩訶薩埵。成就覺慧最上照明最勝真子最勝住持普能降伏最勝萌芽。亦名勇健。亦名最聖。亦名商主。亦名大名稱。亦名憐愍。亦名大福。亦名自在。亦名法師。如是十方無邊無際。諸世界中無邊。菩薩當知乃至內德各別無量無邊假立相號。釋曰下引二論與此全同。一二小異義無以別。

疏。又商主天子經有五義者。一於菩提分住持入故。故名菩提薩埵。二入大乘故。滿大乘智故。故名摩訶薩埵。三不可求法智德入故。故名最勝薩埵。四不與煩惱共住為諸眾生滅煩惱故。發精進故。故名淨薩埵。五令諸眾生行淨道故。故名極淨薩埵。

疏。言義唯實教者。總生下六段。四以迴向無休為實。五以定知三昧出入為實。六通天眼但見三千等。三明十力方見過未今。見死此生彼便同力義。非是實教無此義耳。七以加悲念眾生為實。又云亦是廣七覺中一念覺者。地經約道品等明治。今五根八正即是道品。此廣念覺。兼有七覺則與前文影略明耳。八正中以順一切智異於二乘為實。九定權實雙行為實。如初禪離欲恚害是實。而能逆化是涉權故異權小之九定也。下並可思。對前三地九次第定。則知此中權實雙行。以實教定故。下指前文。

疏。四門同顯道義下出經總標。所以約義須分下出疏。別配所以四中前二是五地修道為六地。莊嚴道是七地。故云約義須分後二屬後。恐是譯人一時標耳。

疏。十中前四各一無量者。會五無量界也。

疏。二無量助道下疏文有四。一顯同前文。然彼有三分。一勝慢對治。二不住道行勝。三彼果勝上十平等是治他地慢。隨如道即治自地慢。俱是第一分。今此即二三兩分。二以智契如下釋成不住道義。便仍前釋正道。三今以圓融下通難釋成難雲。今是助道豈是不住道行勝等中行耶。故答雲。俱為正道並為助道。則助道中有正道故。得合為不住道耳。四然正道不隨事轉下復有問言。既俱互通那得經中分成二名。故答雲。雖則互通而文之中密已揀異。則顯文中密已同用空等。顯互通義。隨事不隱顯二別義。

疏。第六無量修道下文四。一顯修道是六地所由。二無去來下顯其同相。上顯義同此顯文同。三十中前四下別科配屬。四四中下隨文別釋。於中有二。先釋十平等言雲。彼從別義開成前八者。一無相故。二無體。三無生。四無成。五本來清淨。六無戲論。七無取舍。八寂靜故。平等言今總明之。下略有三義。一不起心者約定故。經釋雲無動作故。二稱本性約觀智了本性心境冥故。故經釋雲如本性故。三遣修相者。即上二修亦不立故。釋雲無自性故。

疏。亦可配三性等者。如初來去即遍計所執性。以不不之即相無自性性下。二以依他圓成。對生無自性性勝義無自性性。可以意得。

疏。四舉七喻通顯無著者。七喻全同彼文。論釋雲。此明遣我非有相而有二釋。一者前七句以無破有。七喻以有遣無。令不著無故。二者例同於前。亦以無遣有故云我非有相。幻夢影像不壞虛相取不可得。

疏。今別明五藏者。謂脾腎心肺肝也。上總舉一腹所有。此唯此五藏下唯一心約事即然。約法皆十融無盡故。

疏。初明十眼等者。疏文有五。一指前經文釋成眼義。如實知見為眼義故。二十中下隨文會釋。三出體。四明次第。五餘如別章示。原然諸教章門多分為七門。一釋名得名。二辨體。三修成次第。四類差別。五見境不同。六約人辨異。七問答分別。今但義合五段之中。初一義當釋名。照矚名眼故。別名隨釋中辨。二隨文會釋中。對餘五眼辨開合同異。於中先釋前五。但明業用同異。後五即開合同異。前中先總明同異。後別釋即分為五。一肉眼中然明見不見。略有五義。一見麁不見細。二見近不見遠。三見明不見暗。四見前不見後。五見障內不見障外。斯即亦是見境不同故。

疏。釋及引論影出其三而言等者。等取麁細明暗。言天眼方見遠等。等取餘四。此乃成不見遠等非釋天眼。今肉眼下舉此顯勝。四十四下引彼指此。其應字合言說字。此中不說者。即智論指摩訶般若為此中。

疏。然天眼下二釋天眼中。先序五眼。言假和合者。即是出體以肉天二眼皆是清淨四大。不可見。有對色為體。但人天趣別耳。言不見實相者。即是所見境但翻前見近不見遠等。則前五不見。天眼皆見而不見實相。實相是慧眼境故。從今明見心下顯此十眼。言似同彼者。心若約相非實相故。今具性相故亦不同。

疏。此中慧眼下三釋慧眼。言似法眼者約所見境異。以彼法眼見事及根欲等。今見眾生諸根境異故同彼法。此中法眼似彼慧眼者。彼中慧眼見理境故。即如實相也。從所以互下出不同之由。以慧眼但見理故。不見盡滅一異。今舉彼不見故云過彼。則顯慧眼亦能見。理但同者不舉耳。

疏。此中法眼下四釋法眼。亦舉彼不能顯此之能。則一切法如實相言通事實理實。若爾云何分於法慧。然法慧二眼俱以慧數為體。五眼中明自有二義。一慧眼以正體智為體。法眼以後得智為性。二雲。法眼從所知法為名。所知亦通於理。慧眼從能知智為名。今正取後義則顯慧眼亦通二慧。

疏。彼佛眼下五釋佛眼。先舉他宗亦約所知境。後今舉下會釋今文。而有二意。一直桉文則十力狹於一切法也。故云舉勝。下又云十力下別顯同。彼不出十力之所知。故顯唯屬佛揀異法慧。故舉十力耳。然彼釋名有三義。一雲。四眼在佛皆名佛眼。此即佛身之眼從主為名。二雲。佛者覺義覺即是眼當體為名。三亦可照達佛性名為佛眼者。涅槃雲。若人能見身中佛性。雖是肉眼即名佛眼故。以十力當體照達名為眼耳。彼出體雲。佛眼即以無功用智為性。或以圓鏡等四智為體。皆十力義耳。

疏。後五中下釋後五眼。言義兼法慧者。根本智即慧眼攝後得智兼於法慧。又能知即慧所知即法。其出生死眼者。亦前慧眼。慧眼見理故。釋無礙眼先正明。後為不壞相下通妨。妨雲。若爾一眼即足何用說十。故為此通釋。一切智眼中言即是普眼者。名異體一。晉名普眼即佛眼總義。然普眼略有三義。一見普法故。二普見諸法。三所見即眼故。以前二義況出第三。具如毘盧遮那品。若法相宗言。後佛眼下五眼皆佛眼攝。一切智眼即是佛眼。

疏。故知十眼下第三出體。隨相別體以見於前。此即圓融總相體耳。

疏。若辨次下第四辨次。唯約十眼明次。次別知根境即慧眼。次引入如實即是法眼。次令得佛力即是佛眼。次尋光而見即通智眼及光明眼。光有智光即同智故。次同歸寂滅即出生死眼。後等同法界即一切智眼。其無礙眼以是總故通於前後。若法相中明次第者。約修以明。為導養身先修肉眼。肉眼見麁不見細等。次修天眼。天眼見色未見真境。故修慧眼。慧眼見理不能見事。故修法眼。法眼未圓故修佛眼。

疏。餘如別章者。諸章門中皆廣說之。然大意要妙上已略具。今更出其見境寬狹。然所見有四。一事。二法。三理。四實。陰界入等差別是事。苦無常等眾生根性是法。二空真如是理。如來藏中真常佛性是實。此之四法五眼所見。一肉眼所見見障內等。然凡夫肉眼見百由旬。二乘肉眼同凡夫見。菩薩肉眼如大品說。極遠見三千界。如來肉眼與菩薩同。見境分明。天眼有二。一報得隨在諸地及於下地。下不能見上。若修得者。智論雲。凡夫天眼見一四天下。以小聲聞見小千界。大聲聞見中千界。阿那律見三千界。緣覺小者見中千。大者見大千。菩薩修得者隨人大小所見不定。遠者見一切世界。故地持雲。菩薩以一切世界為天眼境。報得者大品經說。極喜見三千如來見一切。後之三眼不可以方所定論。唯約得法深淺以辨。二乘慧眼唯見生空。菩薩慧眼具見二空。不能窮盡。如來畢竟。二乘法眼但見苦無常等諸法總相。麁觀不能微細。若約不知根欲即無法眼。菩薩法眼了根欲性及一切法。若總若別。若麁若細。而無不窮盡。如來與菩薩同皆悉窮盡。佛眼二乘全無。菩薩人中進退不定。地前菩薩聞見佛性。未有佛眼。地上眼見故有佛眼。若准涅槃。九地已還聞見佛性。十地眼見而未了了。但見自身所有佛性。不見眾生所有佛性。於自身中十分見一。如來佛眼窮盡。此明見實。若約人辨餘則可知。佛之三身化身具五。報身無肉眼。法身無五眼。若約法性之眼亦得具五。然隨法相宗差別。斯法性宗中一一圓融。具如上說(五十八經)疏。與三施九施等者。三施即財法無畏。九施即一自性。二一切。三難行。四一切門。五善士。六一切種。七遂求。八二世樂。九清淨。乃至六度四攝皆有此九。十行之初已廣說竟。故隨顯直釋者。財施若顯。即名財等難行等。不更廣引九中別義三中別義。

疏。今初十施等者。言一無向背即清淨中別義者。清淨有十。今但有無向背之一耳。彼當第八。二遂求施者。遂求皆八今但有一。三二世樂者。二世樂有九。今亦唯二所以引梵本者。不亂之言不順二世樂。以應時濟難順二世樂故。

疏。餘七皆一切施者。一切即是三施。然亦九中之一。然一切有二。一內外之二。二有其三即財法無畏。故下結中十皆通三。今前三有其別相。後七無餘施別相故。雲即一切耳。五雖兼清淨之義不求異熟。即十中第二也。六亦難行者。以兼一切施故云亦耳。難行皆三即三中第二。七內外財等者。內外即一切中初義也。財等通一切中三也。八九下通釋後三。先總標。此迴向巧即別釋第八。治第一過即經中遠離有為。治第二過即遠離無為。上解釋句行不住道下結成標句也。

疏。十度皆有三輪者。梵行品已說。輪即施家三輪。

疏。又四難行忍下上約三忍。今約九忍難行有三。今是其一。於下能忍是一難行。對於上流生忍則易。童僕子息生忍則難。彼合敬順我合責罰故。言恕不逮者。即晉書中意。晉衛洗馬凡所發言皆為實錄。時有一人非理相忤。後有僕使所為非理於此二人並無慍色。人問其故。彼對之曰。非理相忤可以理遣。人之不逮可以情恕。故云恕不逮故。以釋經中為上能寬。此亦外典。謂居上能寬為下能敬。君子之行也。

疏。又前五於所知等者。上約攝論三慧以明。今此下文即瑜伽論說三相以釋五六七。

疏。第二二門明福智者下疏文有二。一總標二門。二福智即道下釋二助道具言。乃有三義。一單福是道單智亦然。二合二為道。三雙絕為正道。助道具亦三可知。

疏。六堅順位等者。十忍品初已廣引瓔珞明竟。十智即智論二十六。

疏。俱舍雲大種謂四界者。次句即地水火風即是界品。具雲大種。謂四界即地水火風能成持等業堅濕煖動性。釋雲。初句標三義稱大。一體寬廣故。謂四大種遍所造色其體寬廣。二增盛聚中形相大故。謂大地等。三能起種種大事用故。如地能持等。一義釋種與所造色為所依故。大即是種能持自性故名為界。次句辨業。地能持用。等取水能成相火能成熟風能成長。後句出體可知。今但要初句以證界為毒蛇耳。

疏。二明瞭法者。下疏文有三。一來意。二總。以普賢下顯能了智。則是圓智了法無法非圓。今但約相則所了通小耳。三一是凡夫下隨文解釋。以稚釋經之童。以昧釋經之蒙。易蒙卦雲。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來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來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聖功也。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有德。注雲。山下出泉未知所適。蒙之象也。釋曰。今正取蒙昧未知所適義耳。言長四善根即煖頂忍世第一法。初地已廣。

疏。二謂隨信他言而行道故名隨信行等者。俱舍賢聖品論雲。且於十五心位建立眾聖有差別者。頌云。名隨信法行由根利鈍別。釋曰。見道位中聖者有二。一隨信行。二隨法行。由根利鈍別立此二。謂鈍者名隨信行。彼於先時隨信他言而行義故。若利根者名隨法行。彼於先時由自披閱契經等法隨行義故。此二若至修道。初名住信解。後名見至。疏已具用。

疏。然今既雲下揀實異權。先正明小乘。但知我空尚謂法有。安覺自性。而雲等者。見真實諦是須陀洹。知無往來是斯陀含阿那含人。不念受生法阿羅漢人。成就四義辟支佛人。一味緣起言義皆通大故有等言。

疏。是以智論下。引證成前通大之義。天台引此立於通教。通大通小通淺通深。今先列名。後當釋義。初列名者。一乾慧地。二性地。三八人地。四見地。五薄地。六離欲地。七已辦地。八辟支佛地。九菩薩地。十佛性地。大品雲。菩薩從初乾慧地至菩薩地。皆學而不取證。佛地亦學亦證故云通三乘法也。二解釋者。乾慧地者三乘初心通名乾慧。即是大乘三賢之位。小乘即是五停心等。謂一五停心觀。二別相念觀。三總相念觀。總觀無生四真諦理故名乾慧。意雲。未得定水故。二性地者。若用總相念成三十七品。初發有漏善入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皆名性地。成內凡故。三八人地。謂信行法行二人體解見道假。以發真斷見惑。在無間道即八人地。四見地。即是三乘同見第一義諦之理。同斷八十八使盡也。五薄地者。發六無礙斷欲界六品惑。證第六解脫。欲界煩惱薄故。六離欲地。謂斷欲界五順下分結盡。離欲界煩惱也。釋曰。五順下分結者。一身見。二戒取。三疑。四欲貪。五瞋恚故。俱舍頌云。由二不超欲即四五也。由三復還下即上三也。七已辦地者。即發真無漏斷五順上分結八十八品修惑。盡斷三界事究竟故言已辦。釋曰。五順上分結者。一色愛。二無色愛。三上二界掉舉。四二界慢。五二界無明也。貪過重故二界別明。餘三過微二界合說。有此五結不超上界名順上分結。八辟支佛地者。緣覺功德力大故能侵餘習氣故。九菩薩地從空入假。道觀雙流深觀二諦。斷習氣色心等無明。得界外法界道種智。遊戲神通學佛十力等故。十佛地者。大功德力資於智慧。一念相應慧觀真諦究竟習氣究竟盡也。故智論雲。聲聞智慧力弱。如小火燒木。雖然猶有炭在緣覺。智力強如大火燒木。木然炭盡餘有灰。在諸佛智力大如劫火炭灰俱盡。亦如兔馬等喻。菩薩佛地名異二乘。何得言通。答名字雖異同是無學。應供得二涅槃共歸灰斷證果。是一名義不殊。是名同義。究竟俱同也。廣如天台四教。

疏。此上二下結。第二三即上所引俱舍意也。

疏。四第八人者。俱舍二十三賢聖品釋住果極七返偈。先問雲。此預流名為何義。若初得道名為預流。則預流名應目第八。若初得果名為預流。則倍離欲全離欲者。至道類智應名預流。下答意明初得果故名為預流。以超斷者不定初得故。俱舍大疏寶公但云若預流名目初得道。即初見道第八人應名預流。亦不釋於第八所以離欲等言。小疏釋雲。其苦法忍即是第八人。於八忍中從後疏之為第八故。若義林法師大疏鈔雲。八人地謂預流向也。四向四果從後數之為第八故。婆沙三十六第八聖者。謂隨信行及隨法行從勝數為第八故。又更一解。與小疏同。探玄引大般若。亦初果向同於林公從後數之。澤州遠公引古婆沙論。詺須陀洹向以為第八。而對見道前七方便故名第八故。彼論中問言。云何為第八人。所謂信堅及法堅。鈍根之人見道名信堅。利根之人名法堅。釋曰。此上全同林公引文。而取義逆順為別。俱未見文。以義取人遠公理長。第八之名所以順故。遠公又云。外國相傳雲。更有八人者初發心人而未有行。二有相行人憎厭生死樂修善法。三無相行人學觀空理破離欣厭。見人行噁心無忿怒。見人修善亦不欣慶。四方便行人雖見法空而常隨有起諸善行。此四在於善趣地中。五者習種。六者性種。七者解行。八者聖種。初依地前未同聖種故非第八。第八人者不名凡夫。彰異於前云不名凡夫。揀異初依名為菩薩。當相以論不名為佛別異於後。釋曰。遠公解前順今文。後非今意。彼釋四依故可用之。因便引來以彰異轍。今疏正意取初果向。而俱舍小疏亦是初向而局苦忍。義成大局亦彰異轍。非用指南下引智論八人。亦初果向通十五心。而若約超斷容餘果向。

疏。故智論中有八人地者。證前文是初果向。桉前十地。第三八人在於見道無間道故。五十九雲。八人地者。所謂見諦道中信行一。法行二。須陀洹極六七世生三有須陀洹今世煩惱盡得阿羅漢。四有家家須陀洹三世生已入涅槃。五有中間須陀洹。六除第三餘中間入涅槃。七住六住無礙五解脫中者八。皆是須陀洹向。釋曰。此則初果向中有八種人故名八人地。非獨第八。然此八人望七方便皆是第八。二義俱成。謂亦名第八亦名八人地也。故疏引來證成初向。望後第五既是初果。此為初向次第分明。若唯取於苦法忍者。餘之七忍何以揀之。又十四心何以不取。又十五心皆未得果。論主何獨將苦法忍而為難辭。林公成立為初果向理則無違。而從勝進數亦無所以。正義如前。

疏。若約超斷等者。此下揀濫正取初果之向。不取二三果向。以超斷人不定初得故。經略無。以義合有故復出耳。即俱舍雲。具修惑斷一。至五向初果。斷次三向二。離八地三向。至第十六心。隨三向住果。名信解見至。亦由利鈍別。釋曰。今疏取意展彼頌文以成長行。理皆已具耳。上智論文名家家。亦俱舍義頌云。斷欲三四品。三二生家家。斷至五二向。斷六一來果。釋曰初兩句明家家下兩句明向果。即預流者。進斷修惑若三緣具轉名家家。一由斷修惑三四品故。二由成根德能治彼無漏根故。三由受生更受欲界三二生故。頌中但說初後二緣不說成根者。預流果後進斷修惑諸無漏根理必合有。義准已成故頌不說。言斷三四品受三二生者。若斷三品名受三生。若斷四品名受二生。謂九品惑能潤七生。且上上品能潤兩生。上中上下中上各潤一生。中中中下合潤一生。下三品惑共潤一生。既上三品能潤四生。故斷上三品四生便損名受三生。既言中上亦潤一生。故斷中上品惑。復損一生兼上損四。都損五生受二生也。問何故無斷一品二品五品名家家耶。答必無有斷一品二品不斷三品中間死生。無有斷五品不斷六品而有死生。謂由聖者得初果已斷欲修惑起大加行。必無未斷一大品(三品名二大品也)有死生故。故斷一品二品必斷三品也。斷第五品不斷第六品者。謂第六品證一來果。以無一品能障得果故。斷五品必斷第六。餘如彼說。所以引此文者。即下一來不還斷惑多少皆要此故。

疏。五初果等者。即前共十地中見地也。然俱舍等以第十六心先已見理不明見道見。道要須未見今見故。今道已先見乃重慮修行。故名修道。智度論意至第十六是解脫道。斷惑方終見諦始圓故名見地。

疏。釋眾結斷乃有二意。先總後別總有三正三隨者。三正即涅槃經。謂身見戒取疑。俱舍說斷其六故加三隨。邊見隨身見。執斷常者必依身故。見取隨戒取非因計因必計勝故。邪見隨疑疑無之心斷善根故。亦可下二別明八十八使。前俱舍中共引頌云。苦下具一切集滅離三見。道除於二見上界不行恚故。欲苦有十集滅各七為十四。道下有八成三十二。上二界四諦各除一嗔。故兩界各二十八。故成八十八。此見所斷。若語修道欲界斷四。謂六根本除見及疑。但有貪瞋癡慢。上二界各唯除嗔。二界各三故有六。合欲之四共成十使。即三果已後斷之。複合前名九十八使。更加十纏為一百八煩惱。

疏。由見諦斷無明漏者。無明漏亦名無明流。四流之一。

疏。六一來果者。更一往天上一來生欲界故。而知無往來者即般若意。金剛十八住處中。第五勝中無慢住處。經從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下。是意明。小乘四果尚得離慢。豈況菩薩求大菩提於初迴向不離慢哉。故判此文是十迴向初救護眾生離眾生相迴向。言離慢者。是離我慢。文中四果皆有三段。此初果中上即如來反問。二須菩提言不也世尊此即答也。意明無念。三解所以者。經云。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釋曰。意雲。須陀洹梵語此雲入流。入聖流故。謂至第十六道類智心即入聖流。所以入聖流者。由了第一義諦無所入故。則不起心念言我入流。若有念慮言我入流不契諦理。則不入聖流。而此無念無入即無漏聖智。故不入於六塵之境。故上疏雲。由見諦理斷無明名生無漏。二一來果。經云。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問也)須菩提言不也由尊(答也下釋雲)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釋曰。斷六品惑解脫道中契於諦理更不生於一往來念。若有心念即有我慢。豈得聖果。故今疏雲知無往來。三不還果。經云。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來是名阿那含。釋曰。大意同前亦無心念斷五順下分結名為不還。疏乃至八地惑皆斷者。非但斷欲修惑。更進斷四禪三空並前欲界故云八地。當處不還。以非想惑皆斷盡者。成阿羅漢故。八地則已該於三界。故云不樂三界。上之二界猶不愛樂。故云而實無來。四無學果。經云。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釋曰。阿羅漢斷五上分結。總說所斷之惑。有八十九種。若見所斷總有八品。即上下八諦。若修所斷三界九地。地地有九成八十一品。亦證八十九品無為為應果體。言應果者。應受人天一切供養。若有心念不契無為。即是我慢著我人等。由無心念故名應果。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今經略無無念之義。八無學下辨羅漢法。六通等義前後已具。今取前後曾未說者即八解脫。略示名相。俱舍頌云。解脫有八種。前三無貪性。二二一一定四無色定。善滅受想解脫微微無間生。由自地淨心及下無漏出。三境欲可見。四境類品道自上苦集滅非擇滅虛空。釋曰。初句總標。次兩句別名前三解脫。第四句別明次四解脫。第二行頌明第八解脫。後一頌總明所緣。言解脫有八種者。一內有色觀外色解脫。謂於內身有色想貪。為除貪觀外不淨青瘀等色。今貪不起故名解脫。第二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謂於內身無色想貪雖已除貪為堅牢故。觀外不淨青瘀等色。令貪不起名為解脫。第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謂觀淨色令貪不起名淨解脫。觀淨色者顯觀轉勝。此淨解脫身中證得名身作證具足圓滿。得住此定名具足住。四無色定為次四解脫。四解脫各能棄背下地貪故名為解脫。後第八滅受想定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棄背受等名為解脫。依婆沙論此言解脫者。謂棄背義。前三無貪性者。初三解脫無貪為體。近治貪故。三中初二不淨相轉。作青瘀等諸行相故。第三解脫清淨轉。作光鮮行相轉故。此三助伴皆五蘊為性。二二一一定者。上二即初二解脫。下二即初二禪以初二解脫依初二禪起。故云二二。一一定者。上一謂第三解脫。唯依第四禪起雲一一定也。以第四禪離八災患慧心澄淨故。有淨解脫。四無色定善者。四無色定解脫以善定為體。非無記染非解脫故。亦非散善性微劣故。無散善者如命終心也。滅受想解脫微微無間生者。滅受想解脫也。有解厭背受想。有解背一切有所緣心。有云。解脫定障故名解脫。微微心後此定現前。入滅定心總有三種。一者想心。二者微細心。三者微微心對前心已名微細。此更微細故名微微。從微微心入滅盡定。由自地淨心及下無漏出者。明出滅定心也出滅定心。或有頂淨心或起下無所有處無漏心。如是入心唯是有漏。通從有漏無漏心出。三境欲可見者。初三解脫唯以欲界色處為境。有差別者。初二境可憎。第三境可愛。四境類品道自上苦集滅者。四無色解脫各緣自地上地苦集滅諦。及緣九地類智品道。為所緣境非擇滅虛空者。無色解脫亦緣自地上地苦諦集諦上非擇滅。及緣九地類智品上非擇滅及虛空。為所緣境。問第三靜慮寧無解脫。答第三定中無眼識所引欲色貪故。自地妙樂所動亂故。故無解脫。問行者何緣修淨解脫。答為欲令忻故修淨解脫。前不淨觀令心沉慼令修淨觀。策發令忻或為審知自堪能。故謂前所修不淨解脫為成不成。若觀淨相煩惱不起。彼方成故。問何故經中第三第八解脫得身證名非餘六耶。答以八中此二勝故。二界邊故得身證名。第三解脫唯取淨想。令惑不起名為殊勝第八解脫以無心故為殊勝。第三解脫在色界邊。第八解脫在無色邊。疏文對會可知。言餘義已見上文者。謂六通即三地及十通品說。九定即此品。滅定亦如六七地辨。廣如九地。諸論即瑜伽智論唯識等說。然薩遮尼揵子經第五亦廣說六通等。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八十二

 

上篇: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下篇:大華嚴經略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

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

唯識三十論頌

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 奉詔譯 護...

【註音版】十善業道經

十善業道經...

無量壽經義疏

無量壽經義疏上卷 沙門慧遠撰 聖教不同。略要唯二。一...

法華經玄讚

妙法蓮華經玄讚卷第一(本) 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蓋聞至覺...

阿彌陀經疏

刻彌陀經義疏序 孤山圓師撰《彌陀經義疏》,後又鈔之...

觀音義疏記

觀音義疏記卷第一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釋疏二。初釋題目...

【註音版】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佛說莊嚴菩提心經

佛說莊嚴菩提心經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佛說遍照般若波羅蜜經

佛說遍照般若波羅蜜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

佛為黃竹園老婆羅門說學經

佛為黃竹園老婆羅門說學經 失譯人名今附宋錄 聞如是:...

佛說盂蘭盆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

【註音版】佛說伏淫經

佛說伏淫經...

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

薩曇分陀利經

薩曇分陀利經一卷 失譯人名今附西晉錄 聞如是: 佛在...

【註音版】佛說普賢菩薩陀羅尼經

佛說普賢菩薩陀羅尼經...

【佛教詞典】病苦

【病苦】 八苦之一。即眾生病時,身、心所受之苦惱。依...

【佛教詞典】蘇悉地羯羅五莊嚴法

據蘇悉地羯羅經略疏卷一載,蘇悉地羯羅五莊嚴法即:(一...

阿彌陀佛於諸眾生有大恩德

知小而不知大,見近而不見遠者,此眾生之常分也。如阿...

剖析現代社會造妄語業之現象

在當今人類的貪慾急劇膨脹的時代,為了獲取名利造妄語...

萬德洪名威神不可測量

有些接觸淨土法門的人聽說有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

再搬最後一次家

菩薩在家,當願眾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華嚴經淨...

印光大師談素食的推廣

推廣素食的方法 素食的好處諸多,學佛之人理應善巧方便...

聖嚴法師:如何種植福田

有一回釋迦牟尼佛向一位農夫托缽,農夫卻對佛陀說:「...

學會世間上的兩種快樂

問: 經常會覺得付出得不到回報,對別人好往往結果會...

大安法師:夢境的可信性高嗎

問: 莊周夢蝶,是蝶入夢,抑或人夢蝶,夢境可信性高...

當下的念頭若是念佛,就不會犯戒

真正念佛,一定是持戒 信願行的行就是念佛。先由念佛的...

巨商靜心復得傘

有一位巨商,為躲避動盪,把所有的家財置換成金銀票,...

佛經讀誦安置須知

讀誦須知: 1、經典乃三世諸佛之師,如來法身舍利,亦...

《觀無量壽佛經》第五觀:寶池觀

【經文】 次當想水。欲想水者,極樂國土,有八池水。一...

【視頻】禮拜法華經序

禮拜法華經序

【視頻】地藏經念誦(動畫版)

地藏經念誦(動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