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看破、放下、念佛

智諭法師  2015/08/17  大字體  護眼色

看破、放下、念佛

今天和大家講看破、放下、念佛。因為以前有一位居士向我說:「佛教談看破、放下、念佛,實在是太消極了。說什麼看破紅塵,放下一切,什麼都不管,只管念佛。」其實,這位居士還不了解什麼是看破、放下、念佛、他是完全誤解了。唯恐大家也有不清楚的,所以提出來和大家講講。要知道看破、放下、念佛,不僅在佛法中很重要,在世間法中也很重要。

依佛法來講,「看破」是信解門,「放下」是修習門,「念佛」是功德門。小乘有小乘的看破、放下,大乘有大乘的看破、放下。尤其是大乘的看破,放下,又有很多程度上的不同。念佛是大乘行人的特色,因為佛的名號代表無量功德,所以稱為萬德宏名。表現功德有四種法,便是慈、悲喜、舍。所以我們念佛,一定要有慈悲心,否則不能算是念佛人。喜,就是歡喜心,看到別人得度’得利益,有成就,便起大歡喜心。要不然,不能算是念佛人。舍,是舍棄一切我見,舍棄一切怨、親、中三種緣,以無緣的(沒有以上三種緣的)大慈大悲,平等度一切眾生。心不平等,自私自利也不能算是念佛人。

因此,看破、放下,念佛,實是最正當,最積極的,現在我把看破,放下,分「事」和「理」兩方面來解說。

就「事」的方面講,也可說是從「有為」方面說,是看破世間無常苦,要放下五陰身心不生貪著,放下一切五欲之樂。就「理」的方面說,也可說是從「無為」方面說,是要看破一切法無,我空,而不取著於假名相。大乘人修習,多從兩門而入,就是一、無我門,二、法空門。

現在先從「事」上說無常苦。或者有人說,佛教之所以「消極」,便在其「無常觀」與「苦觀」。說這話的人實在顛倒,缺乏智慧。他不知世間的一切事物,確是無常,確是苦的。因為世間的一切法都是從因緣生,因緣所生的事物就是無常的。因為無常,所以是苦。佛為破眾生的常見,所以說無常;為破眾生的貪著,所以說一切事物都是苦的。

假使說,一切法「常」,而不是「無常」,那麼大學一年級生不會升為二年級,二年級生不會升為三、四年級。這樣,大學生就永遠畢業不了。一年級可升為二、三、四果,辟支;菩薩從凡夫位歷進而經信,住、行、向、地、這都說明「無常」的道理。若不是「無常」,等覺不應更妙覺,人文的進步,自然的演化,處處說明了這一切無常。

世間人看不破這一點。於是放不下,妄念生顛倒貪著;由顛倒貪著的緣故,於是產生很多的罪惡。

或者有人說:「喔!無常的道理我明白了,但是苦的觀念我不同意。因為我們應該樂觀,不應該苦觀。」

其實明白了無常的道理,便應明白苦的道理;如果不明白苦的道理,那還沒明白無常的道理,因為無常,所以才苦嘛。

至於談到樂觀,那是和「樂天觀」不同的。樂觀代表精進,積極,奮鬥。而樂天觀是懈怠、消極、麻木。樂觀是智慧的抉擇,而樂天觀是愚癡的行為。所謂「知苦」,正是智慧的、精進的,奮鬥的。

為什麼由於無常才有苦呢?因為「生苦」是無常,無常所以有「生苦」;「老苦」是無常,無常所以有「老苦」;其他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盛,都是因為無常,才有這麼多的苦。

什麼是求不得?如世人欲求離苦,而不能如願,欲求得樂而不能得到。又如有好職位,待遇也豐厚,於是終日提心吊膽,唯恐夫去這個位置;但是偏偏被裁汰了。諸如此類,都是求不得苦。

什麼是五陰熾盛苦呢?五陰身心輪迴六道,生死熾熱,使眾生不得自在,所以大苦無窮。

由於八苦都是無常所致,因為無常才有八苦。能看破無常而知苦,放下貪著而斷除聚集眾苦的因,實是大智慧者,怎能說它是消極的呢?現在我們念佛求生極樂,那裡的眾生,不受眾苦,但受諸樂,在這七天當中,大家看破、放下、念佛,以求往生極樂,這怎麼能說是消極呢?

現在我們從「理」上講講看破一切法無,我空的道理。看破了法無、我空,便能放下「假名相」。不生執著了,不執著於「假名相」,便可證如「實相」。

或者有人會說:「你講,無我,現在不是我在這兒聽你講開示嗎「?這完全是一種淺見的說法。

對於法無,我空的道理,我們可從幾方面來解釋。

第一、法要是實有,應有其自性,今一切法都沒有自性,所以知道一切法無。譬如面前這雙拜墊,若說真有拜墊的話,便應有拜墊的自性,然而這雙拜墊是塑膠皮和木頭鐵釘製成的,這兒只有塑膠皮木頭鐵釘的性質,沒有拜墊的性質。再如我們這座蓮風樓,實在是鋼筋水泥木材等性質,而沒有所謂樓的自性,如果蓮鳳樓真有其自性,應該在鋼筋水泥木材等以外,另有蓮風樓真有其性,應該在鋼筋水泥木材等以外,另有蓮風樓的自性才對;而現在所謂蓮風樓只是一個假名,而無有自性。

於是我們要以例知,其他一切法也都是假名而無自性。於是我們可以例知,其他一切法也都是假名而無自性。所以佛在經上說,「說第一波羅密,即非第一波羅密,是名第一波羅密。」我們也可以說「拜墊即非拜墊,是名拜墊;說蓮風樓,即非蓮風樓,是名蓮風樓,同理可知,說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由此可知,一切事物只有假名,而實在是沒有的,所以說是「法無」。

第二方面,說我空,如果有「我」,我應該完全自在,但事實並不如此。譬如我這個身體,我不欲其老,而它要老壞,我不得自在。要是身體是我,應該是我要老就老,我不要老就不老才對。現在它不聽我的指揮,這就證明它不是我。再如我怕生病,而這身體偏偏生病;我不想死,它偏偏要死。再有些人怕頭髮白,想盡辦法想把它染黑,但是它偏要白,使我不得自在。這樣,又怎能說它是「我」呢?

根據這個道理,六道之中找不到我。如果人是我,我不想人身壞,它應該不壞才對。人身壞了,轉生為畜生,但我不想轉為畜生,而偏要轉為畜生身。乃至投生為畜生,便又執畜生是我。由畜生道落入鬼道,又執鬼道是我。若是真的鬼是我的話,那麼當初人道,畜生道又是誰?這樣,於六道輪迴之中,只是因緣業報,根本沒有我。

既然諸法無我,所以知一切都是空的。如果人能看破一切法都是空的,便不會於「空」中妄生貪瞋癡,造下許多惡業了;如能不被業系,自然可隨意往生十方佛國土了,所以說,看破,放下,念佛,便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念佛人能看破人生無常苦,便能除人我執,得「事一心不亂」,了「分段生死」,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方便聖居土。如再能看破一切法無我,一切法空,便能放下法我執,得「理一心不亂」,了「變易生死」,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實報莊嚴土,甚至可分證常寂光土。這樣,看破,放下、念佛,能說是消極嗎?說看破、放下、念佛是消極的人,實在是愚癡顛倒極了。

所以,我們對內要看破五陰身心是無常,是苦的;對外要看破興衰、稱譏、毀益、苦樂都是無我,是空的;然後才能放下貪戀執著,念佛求生西方。

最後,我要勸,世間一般的人也要看破放下。對於別人,能容忍時,便容忍一步;能退讓時,便退讓一步,這便是氣度寬宏大丈夫作略。對別人有利時,便利他一分;可以助人時,便助他一臂,這便是助人為樂的高尚品德。

如果你說:「我不能懂這麼深的道理。」不要緊,只要你放下一切牽掛,至誠念佛,也一定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智諭法師文章列表

如何看待修其他宗看不起淨土法門

問: 現在密宗很興盛,許多修密宗的人看不起念佛法門...

看開生死,沒你想得那麼難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來時歡喜去時悲,合...

要正確的憶念娑婆世界

我們這一塊應該準備什麼東西呢?按照《念佛圓通章》的...

前世一念之迷與淨土失之交臂

生苦我們都忘記了。雖然我們在娘胎裡那個苦啊,我們每...

念佛為什麼得不到受用

憨山大師說:一般的人念佛為什麼得不到受用,甚至不能...

晝夜經行念佛需要注意什麼

乾陀訶提菩薩是《佛說阿彌陀經》中的四尊菩薩之一,乾...

放下心靈的包袱

一個得道的高僧養了一條狗,名字就叫放下,每到給它餵...

淨業行人應閱讀哪些書籍

問: 請為年輕淨業行人推薦應該閱讀的書目。其中哪些需...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出家功德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大藏經】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

【大藏經】【註音版】朝時課誦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佛教與環境保護

古人說:世上好話佛說盡,天下名山僧佔多。中土佛教一...

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態度

有的時候,別人對我們莫名其妙地熱情,有的時候又無端...

隨遇而安是人生的一種境界

凡事都要隨緣,人必須隨著天定的因緣來處理事情。反之...

面對生死,舍身就能歡喜解脫嗎

最近,一段關於安樂死的家庭錄像在網絡上廣為流傳。沒...

人格的熏陶

佛陀出去托缽,路過皇宮的樓閣,看到難陀和愛妃正在享...

作福不嫌多,但用於解脫正道

有一次,佛陀來到憍薩羅國首都舍衛城游化,住在城南郊...

阿彌陀佛憐念眾生,生生世世不相舍離

【原文】 阿彌陀佛慈悲願力,遍周法界,普接眾生,作大...

「敵人仇人」可以激發我們的潛能

大學剛畢業的時候,某電視公司請我去主持個特別節目,...

我的這顆心到底是哪個「心」

問: 我深信大千世界是依心而成的,可是哲學中提到兩種...

憶佛念佛就是真如熏無明

這個憶佛就是憶念佛的功德,憶念佛的慈悲,憶念佛的光...

用慈悲觀來對治嗔恨心

我們眾生的煩惱,也是各式各樣的,有些人貪煩惱重,有...

最容易的超度法門是念佛

最容易的超度法門是念佛,不論時地,不揀根機,只要念...

四大類垃圾食品

垃圾食品(Junk Food),是指僅僅提供一些熱量,別無其...

乳腺癌是吃肉和喝牛奶引發的

美國的柯林坎貝爾博士是世界著名營養學家,被譽為營養...

佛讚不放逸法

佛陀時代,有一位仁德愛民、護持佛法的波斯匿王。一天...

如何將世出世間法圓融

問: 印祖一再說:念佛人當須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

【佛教詞典】四種遍滿所緣境事

【四種遍滿所緣境事】 p0462 如遍滿所緣境事中說。又云...

【佛教詞典】端心正意

謂端正嚴肅己心與意念,即制止貪瞋癡三毒而不作眾惡。...

【視頻】夢參老和尚《華嚴經-佛不思議法品》

夢參老和尚《華嚴經-佛不思議法品》

【視頻】慧律法師2020新春開示《改變命與業》

慧律法師2020新春開示《改變命與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