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賴耶識

星雲法師  2010/06/1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阿賴耶識」是印度的語言,中文的意義就是「我」的意思。人有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前七識都有死亡、毀壞的時候,只有第八阿賴耶識的「我」,是吾人的真心本性,它可以隨著我們流轉五趣六道、輪迴天上人間,是永恆而不會消滅的。

阿賴耶識這個「我」的生命,就像念珠的線,把一顆顆的念珠串起來;阿賴耶識把我們一期一期、一階段一階段的生命銜接起來。在三世流轉的生命裡,雖然因為人有「隔陰之迷」,因此不知道前世、來生,但生命的業力流轉,那是絲毫不差的。

玄奘大師形容阿賴耶識是「去後來先做主翁」。意思是說,人到世間上來,阿賴耶識比眼耳鼻舌身意先進入母胎;人死之後,阿賴耶識是最後離開的識,它是我們生命的主體。阿賴耶識有四種比喻,恰好說明它的功能與特色:

一、阿賴耶識像一塊田地:田地是生長禾苗的地方,播了什麼種子,就生長什麼果實。阿賴耶識帶著前六識所造的業,不管善的、惡的,經過第七識傳送給它,它都會一一接受。然後在八識田中隨著業力成長,是善是惡、是幸是不幸,前面的諸識都不管了,只有第八識像一塊田,讓種子發芽,成為果報。

二、阿賴耶識像一個倉庫:倉庫是存放東西的地方,金銀財寶可以存放在倉庫裡,桌椅條凳也可以存放在倉庫裡。阿賴耶識就像倉庫一樣,存放貪、執所造作的成果,在這間倉庫裡,都不會被人盜取,也不會爛壞。只要等到時機因緣成熟,就會顯現報應,那就是吾人在人間產生苦樂人生的主因了。

三、阿賴耶識像一片大海:在唯識家看來,阿賴耶識就像大海一樣,河川溪水流到大海,大海不會嫌棄、排拒;即使把肮髒的垃圾丟到大海,也不會污染大海的清潔。就等於人在世間所造作的業力,盡管生命的主體阿賴耶識要去受業報,但業報是有盡的,生命的存在是永恆的。所以人有生死,那是業報的現象;但是真實說來,生命主體的阿賴耶識,生也未曾生,死也未曾死,它永遠與時空同在,與自然共存。

四、阿賴耶識像一條命根:阿賴耶識就是吾人生命的主體,這個主體的命根就如木柴燒火,木柴燒了一根再燒一根,一根又一根的木柴盡管不同,但生命的火炬會一直延續。這就如同我們在五趣六道裡流轉,盡管張三、李四,豬、馬、牛、羊,生命的形體不一樣,但是生命的火都是一樣地燃燒,所以真正的生命是不死的。

所謂「木有本,水有源」,生命其來有自,並不要神明創造,也不要上天給予,那是自然的循環、自然的業報。所以吾人在世間,只要管好自己的身口意三業,行善做功德,就算這些不是真實的,但是會影響我們的主人翁阿賴耶識去受報,因此人生的幸與不幸,就看自己的業報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星雲大師文章列表
佛教知識文章列表

【推薦】所有的外境,都是你內心的影像

我們引用這個《占察業報經》裡面有一段的這個無分別智...

把八識成四智菩提

大般涅槃當中,到底它是產生了一個多大的作用,所謂的...

打妄想就會把過去的業給牽動起來

當業力跟妄想結合的時候,人生無解,真的無解!其實人...

怎樣才算是真信佛

【原文】 所謂真信者,第一要信得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

【推薦】殺生為何短命,布施為何有福,這些都從哪裡來

我講一個小故事,把十行作總結,故事出自於坐花志果:...

阿賴耶識的種子有六義

剎那滅俱有,恆隨轉應知,決定待眾緣,唯能引自果。 大...

為什麼布施會有福報

我們布施為什麼會有福報?這個福報是從什麼地方來?諸...

痛苦是內心引生的,而不是外境引生的

當我們想要從痛苦當中得到解脫之前,我們一定要先知道...

【大藏經】【註音版】准提咒持誦儀軌

准提咒持誦儀軌...

【大藏經】【註音版】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嘉興藏流通本)...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什麼是般舟三昧

各位有緣,阿彌陀佛,在淨土法門中,有一種特別的修法...

八關齋戒的含義是什麼

初名雲戒、雲齋、雲關者,眾名乃異,莫不攝淨歸心也。...

佛學常見辭彙(六畫)

【色】 指一切有形象和佔有空間的物質。色可分為內色...

佛教的「掛單」是什麼意思

掛單是指我國漢傳佛教寺院中有一些已受過具足戒的比丘...

真的好怕死,怎樣才能不「死」

問: 印祖一再地說不要怕死,可是我真的好怕死,生活的...

為什麼幫助越貧窮的人功德就越大

問: 為什麼幫助越貧窮的人功德就越大,請講解一下。...

《法華經》中的七種比喻

《法華經》是佛教的重要經典,被佛教界稱為經中之王,...

只偷一次

石屋禪師外出,碰到一位陌生人,暢談之下,不覺天色已...

禪堂法器與規矩詳解

寺院的中心為禪堂。禪堂有四大法器:鐘板、香板、散香...

【推薦】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

(1)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念佛的宗旨,是生真信(即信...

生氣對身體的9大害處

經常生氣是百病之源。從中醫角度來看,生氣至少有以下...

真正明智的富貴之人

有一天,波斯匿王前往佛陀所在的精舍,頂禮佛陀之後向...

破了戒的僧寶你沒有資格去說,除非破見

你知道這個菩薩犯了重罪,你跟他交情不錯,就私下去找...

收攝六根,調伏愛取

這個聲聞法這一塊我們講過,我們只用聲聞的一部分的概...

最上等的供養

佛陀游化到一座城中,城主聽到釋迦牟尼佛入城,知道佛...

他在炮火中安然念佛

日軍戰機轟炸恩施縣城,恩施法院院長黃曉浦居士(法名...

【佛教詞典】二種論

(名數)一宗經論,以大小乘經教為所依而造之論也,如...

【佛教詞典】定散

定者禪定,心常住於一境;散者散亂,心常攀緣六塵之境...

【視頻】定圓法師《人生之最後》MP3

定圓法師《人生之最後》MP3

【視頻】大安法師《無作四諦》

大安法師《無作四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