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思惟略要法

姚秦三藏羅什法師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重,動有劫數受諸苦惱,唯佛良醫能為製藥。行者無量世界長嬰此疾,今始造行,當令其心決定專精不惜身命,如人入賊,心不決定不能破賊,破亂想軍亦復如是。如佛言曰:「血肉雖盡,但有皮筋尚在,不舍精進,如人火燒身衣,但欲救火更無餘念。」出煩惱苦亦復如是,當忍事病苦飢渴、寒熱瞋恨等,當避憒閙樂住閑寂。所以者何?眾音亂定,如入棘林。

凡求初禪先習諸觀,或行四無量、或觀不淨、或觀因緣、或念佛三昧、或安那般那,然後得入初禪則易。若利根之人直求禪者,觀於五欲種種過患,猶如火坑亦如廁舍;念初禪地,如清涼池如高台觀,五蓋則除便得初禪。如波利仙人初學禪時,道見死女膖脹爛臭,諦心取相,自觀其身如彼不異,靜處專思便得初禪。佛在恆水邊坐禪,有一寡聞比丘問佛:「云何得道?」佛言:「他物莫取。」便解法空即得道跡,有多聞比丘,自怪無所得而問於佛。佛言:「取恆水中小石,以君遲水淨洗。」比丘如教。佛問:「恆水多?君遲水多?」答:「不可為喻也。」佛言:「不以指洗,雖多無用也。」行者當勤精進,用智定指洗除心垢,若不如是,不能離法也。

四無量觀法:

求佛道者,當先行四無量心。其心無量,功德亦無量。於一切眾生中,凡有三分:一者父母親裡善知識等,二者怨賊嫌人常欲惱害者,三者中人不親不怨。行者於此三品人中,慈心視之當如親裡,老者如父母,中年如兄弟,少年如兒子,常應修集如是慈心。人之為怨以有惡緣,惡因緣盡還復成親,怨親無定。何以故?今世是怨後世成親,瞋憎之心自失大利,破忍辱福、失慈心業、障佛道因緣,是故不應瞋憎。怨賊應當視之如其親裡。所以者何?是怨賊令我得佛道因緣,若使怨賊無惡於我,我無所忍,是則為我善知識也,令我得成忍辱波羅蜜。怨賊之中得是慈已,於十方眾生慈心愛念。普遍世界,見諸眾生無常變異,有老病死眾苦逼切,蜎蜚蠕動皆無安者而起悲心。若見眾生得今世樂及後世樂,得生天樂賢聖道樂而起喜心。不見眾生有苦樂事,不憂不喜以慧自御,但緣眾生而起舍心,是名四無量心。於十方眾生慈心遍滿故名為無量,行者常應修集是心。若或時有瞋恚心起,如蛇如火在於身上,即應急卻。若心馳散入於五欲,及為五蓋所覆,當以精進智慧之力強攝之還。修習慈心,常念眾生令得佛樂,習之不息,便得離五欲、除五蓋、入初禪。得初禪相者喜樂遍身,諸善法中生歡喜樂,見有種種微妙之色,是名入佛道初門禪定福德因緣也。得是四無量心已,於一切眾生忍辱不瞋,是名眾生忍。得眾生忍已,易得法忍。法忍者,所謂諸法不生不滅畢竟空相。能信受是法忍,是名無生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當得作佛。行者應當如是修習也。

不淨觀法:

貪慾、瞋恚、愚癡是眾生之大病,愛身著欲則生瞋恚,顛倒所惑即是愚癡,愚癡所覆故內身外身愛著浮相,習之來久染心難遣,欲除貪慾當觀不淨。瞋恚由外既爾可制,如人破竹初節為難,既制貪慾,餘二自伏。不淨觀者,當知此身生於不淨,處在胞胎,還從不淨中出。薄皮之內純是不淨,外有四大變為飲食充實其內,諦心觀察,從足至發從發至足,皮囊之裡無一淨者,腦膜涕唾、膿血屎尿等,略說則三十六,廣說則無量。譬如農夫開倉,種種別知麻米豆麥等。行者以心眼開是身倉,見種種惡露肝肺腸胃諸蟲動食,九孔流出不淨,常無休止。眼流眵淚、耳出結矃、鼻中涕流、口出唌吐、大小便孔常出屎尿,雖復衣食障覆,實是行廁。身狀如此,何由是淨?又觀此身假名為人,四大和合譬之如屋,嵴骨如棟、脇肋如椽、骸骨如柱、皮如四壁、肉如泥塗,虛偽假合,人為安在?危脆非真,幻化須臾。腳骨上脛骨接之,脛骨上髀骨接之,髀骨上嵴骨接之,嵴骨上髑髏接之,骨骨相拄危如累卵。諦觀此身無一可取,如是心則生厭惡。常念不淨三十六物,如實分別,內身如此外身不異。若心不住,制之令還專念不淨。心住相者,身體柔軟漸得快樂。心故不住,當自訶心:「從無數劫來常隨汝故,更歷三惡道中苦毒萬端。從今日去我當伏汝,汝且隨我。」還系其心令得成就。若極厭惡其身,當進白骨觀,亦可入初禪。行者志求大乘者,命終隨意生諸佛前,不爾必至兜率天上得見彌勒。

白骨觀法:

白骨觀者,除身皮血筋肉都盡,骨骨相拄白如珂雪,光亦如是。若不見者,譬如癩人,醫語其家:「若令飲血色同乳者,便可得差。」家中所有悉令作白,銀桮盛血,語之:「飲乳,病必得差。」癩人言:「血也。」答言:「白物治之,汝豈不見家中諸物悉是白耶?罪故見血,但當專心乳想,莫謂是血也。」如是七日便變為乳,何況實白而不能見?既見骨人,當觀骨人之中,其心生滅相續如綖穿珠,如意所見及觀外身,亦復如是。若心欲住,精勤莫廢,如攢火見煙、掘井見濕,必得不久。若心靜住,開眼閉眼光骨明瞭,如水澄靜則見面像,濁則不了,竭則不見。

觀佛三昧法:

佛為法王,能令人得種種善法,是故習禪之人先當念佛。念佛者,令無量劫重罪微薄得至禪定。至心念佛。佛亦念之,如人為王所念,怨家債主不敢侵近。念佛之人。諸餘惡法不來擾亂,若念佛者佛常在也。云何憶念?人之自信無過於眼,當觀好像便如真佛。先從肉髻、眉間白毫下至於足,從足復至肉髻,如是相相諦取,還於靜處閉目思惟,係心在像不令他念。若念餘緣,攝之令還,心目觀察如意得見,是為得觀像定。當作是念:「我亦不往,像亦不來,而得見者,由心定想住也。」然後進觀生身便得見之,如對面無異也。人心馳散多緣惡法,當如乳母伺視其子,莫令墜於坑井險道。念則如子,行者如母,若心不住,當自責心:「念老病死甚為切近。若生天者,著於妙欲,無有治心善法;若墮三惡道,苦惱怖懅善心不生。今受妙法,云何可不至心專念耶?」又作念言:「生在末法,末法垂已欲滅,猶如赦鼓開門放囚,鼓音漸已欲止,門扉已閉一扇,豈可自寬不求出獄。過去無始世界已來,所更生死苦惱萬端,今所受法未得成就,無常死賊須臾叵保,當復更受無央數劫生死之苦。」如是種種鞭心,令心得住。心住相者,坐臥行步常得見佛,然後更進生身、法身。得初觀已,展轉則易。

生身觀法:

生身觀者,既已觀像,心想成就,撿意入定,即便得見,當因於像以念生身。觀佛坐於菩提樹下,光明顯照相好奇特;或如鹿野苑中坐,為五比丘說四諦法時;或如耆闍崛山放大光明,為諸大眾說波若時。如是隨用一處,繫念在緣不令外散,心想得住即便見佛,舉身快樂樂徹骨髓。譬如熱得涼池、寒得溫室,世間之樂無以為喻也。

法身觀法:

法身觀者,已於空中見佛生身,當因生身觀內法身,十力、四無所畏、大慈大悲無量善業。如人先念金瓶,後觀瓶內摩尼寶珠,所以尊妙神智無比,無遠無近無難無易,無限世界悉如目前,無有一人在於外者,一切諸法無所不了。常當專念不令心散,心念餘緣攝之令還。復次,一切愚智當其死時,外失諸根如投黑坑,若能發聲聲至梵天。大力大苦大怖大畏無過死賊,唯佛一人力能救拔,能與種種人天涅槃之樂。復次,一切諸佛,世世常為一切眾生故不惜身命。如釋迦牟尼佛昔為太子時,出遊道見癩人,勅醫令治。醫言:「當須不瞋人血飲之,以髓塗之,乃可得差。」太子念言:「是人難得,設使有者復不可爾。」即便以身與之令治。若為一切眾生,亦復如是。佛恩深重過於父母,若使一切眾生悉為父母,佛為一分,二分之中常當念佛,不應餘念。如是種種功德,隨念何事,若此定成除斷結縛,乃至可得無生法忍。若於中間諸病起者,隨病習藥。若不得定,六欲天中豪尊第一,飛行所至宮殿自隨。或生諸佛前,終不空也;若人藥和赤銅,若不成金,不失銀也。

十方諸佛觀法:

念十方諸佛者,坐觀東方廓然明淨,無諸山河石壁,唯見一佛結跏趺坐舉手說法。心眼觀察,光明相好畫然了了,繫念在佛不令他緣,心若餘緣攝之令還。如是見者,更增十佛,既見之後復增百千,乃至無有邊際,近身則狹轉遠轉廣,但見諸佛光光相接。心眼觀察得如是者,迴身東南,復如上觀。既得成就,南方西南方,西方西北方,北方東北方,上下方都亦如是。既得方方皆見諸佛,如東方已,當復端坐總觀十方諸佛,一念所緣周匝得見。定心成就者,即於定中十方諸佛皆為說法,疑網雲消得無生忍。若宿罪因緣不見諸佛者,當一日一夜六時懺悔隨喜勸請,漸自得見,縱使諸佛不為說法,是時心得快樂身體安隱。是則名為觀十方諸佛也。

觀無量壽佛法:

觀無量壽佛者,有二種人。鈍根者,先當教令心眼觀察額上一寸,除卻皮肉但見赤骨。繫念在緣不令他念,心若餘緣攝之令還。得如是見者,當復教令變此赤骨辟方一寸令白如珂。既得如是見者,當復教令自變其身皆作白骨,無有皮肉色如珂雪。復得如是見,當更教令變此骨身使作琉璃,光色清淨視表徹裡,既得如是見者,當復教令從此琉璃身中放白光明,自近及遠遍滿閻浮,唯見光明不見諸物,還攝光明入於身中。既入之後,復放如初。凡此諸觀從易及難,其白亦應初少後多。既能如是,當從身中放此白光,乃於光中觀無量壽佛。無量壽佛其身姝大光明亦妙,西向端坐相相諦取,然後總觀其身,結跏趺坐顏容巍巍如紫金山。繫念在佛不令他緣,心若餘緣攝之令還,常如與佛對坐不異,如是不久便可得見。若利根者,但當先作明想,晃然空淨,乃於明中觀佛,便可得見。行者若欲生於無量壽佛國者,當作如是觀無量壽佛也。

諸法實相觀法:

諸法實相觀者,當知諸法從因緣生,因緣生故不得自在,不自在故畢竟空相,但有假名無有實者。若法實有不應說無,先有今無是名為斷。不常不斷亦不有無,心識處滅言說亦盡,是名甚深清淨觀也。又觀淫怒癡法即是實相。何以故?是法不在內不在外。若在內,不應待外因緣生;若在外,則無所住。若無所住亦無生滅,空無所有清淨無為,是名淫怒癡實相觀也。又一切諸法畢竟清淨,非諸佛賢聖所能令爾。但以凡夫未得慧觀,見諸虛妄之法有種種相。得實相者觀之,如鏡中像,但誑人眼,其實不生亦無有滅。如是觀法甚深微妙,行者若能精心思惟,深靜實相不生邪者,即便可得無生法忍。此法難緣,心多馳散,若不馳散或復縮沒,常應清淨其心了了觀察。若心難攝當呵責心:「汝無數劫來常應雜業無有厭足,馳逐世樂不覺為苦,一切世間貪樂致患,隨業因緣受生五道,皆心所為,誰使爾者?汝如狂象,蹈籍殘害無有物制,誰調汝者?若得善調則離世患。當知處胎不淨,苦厄逼迮切身猶如地獄。既生在世,老病死苦憂悲萬端不得自在;若生天上,當復墮落。三界無安,汝何以樂著?」如是種種呵責其心已,還念本緣。心想住者,心得柔軟,見有種種色光從身而出,是名諸法實相觀也。

欲生無量壽佛國者,應當如是上觀無量壽佛。又觀諸法實相,又當觀於世間如夢如幻皆無實者,但以顛倒虛妄之法,橫起煩惱受諸罪報。如人見諸小兒共諍瓦石土木,便生瞋鬪。觀諸世間亦復如是,當興大悲誓度一切,常伏其心修行二忍,所謂眾生忍、法忍也。眾生忍者,若恆河沙等眾生種種加惡,心不瞋恚;種種恭敬供養,心不歡喜。又觀眾生無初無後,若有初者則無因緣,若有因緣是則無初,若無初者中後亦無。如是觀時不墮常斷二邊,用安隱道觀諸眾生不生邪見,是名眾生忍。法忍者,當觀諸法甚深清淨畢竟空相,心無罣礙能忍是事,是名法忍。新發意者雖未得是法忍,當如是修習其心。又觀諸法畢竟空相,而於眾生常興大悲,所有善本盡以迴向,願生無量壽佛國,便得往生。

法華三昧觀法:

三七日一心精進如說修行,正憶念《法華經》者,當念釋迦牟尼佛於耆闍崛山與多寶佛在七寶塔共坐,十方分身化佛遍滿所移眾生國土之中,一切諸佛各有一生補處菩薩一人為侍,如釋迦牟尼佛以彌勒為侍。一切諸佛現神通力,光明遍照無量國土,欲證實法出其舌相,音聲滿於十方世界。所說《法華經》者,所謂十方三世眾生若大若小,乃至一稱南無佛者,皆當作佛。惟一大乘,無二無三,一切諸法一相一門,所謂無生無滅畢竟空相。唯有此大乘,無有二也。習如是觀者,五欲自斷、五蓋自除,五根增長,即得禪定。住此定中深愛於佛,又當入是甚深微妙一相一門清淨之法。當恭敬普賢、藥王、大樂說、觀世音、得大勢、文殊、彌勒等大菩薩眾,是名一心精進如說修行正憶念《法花經》也。此謂與禪定和合令心堅固,如是三七日中,則普賢菩薩乘六牙白象來至其所,如經中說。

思惟略要法


上篇:禪法要解卷

下篇:達摩多羅禪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舍國靈鷲山中,與...

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禪門鍛煉說

禪門鍛煉說 江西南康雲居山真如禪寺晦山戒顯著 堅誓忍...

止觀大意

止觀大意 唐天台沙門釋湛然述   因員外李華欲知止觀...

禪源諸詮集都序

重刻禪源詮序 道不能自鳴。假人而鳴。鳴雖不同。道則...

高峰原妙禪師禪要

高峰和尚禪要 侍 者 持 正 錄 參學直翁居士 洪喬...

佛說大乘智印經

佛說大乘智印經卷第一 西天三藏寶法大師賜紫沙門智吉...

合部金光明經

合部金光明經序 《金光明經》者,教窮滿字,金鼓擊於...

佛說分別緣生經

佛說分別緣生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教大...

佛說彌勒來時經

佛說彌勒來時經 失譯人名附東晉錄 舍利弗者,是佛第一...

佛說摩鄧女經

佛說摩鄧女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舍衛國王十夢經

佛說舍衛國王十夢經 附西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

弟子死復生經

弟子死復生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祇...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宋中印度三藏求那跋陀羅...

佛遺教經解

明古吳蕅益釋智旭述 歸命常住大悲尊 應病與藥權實法...

菩薩訶色慾法經

菩薩訶色慾法經 後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女色者,世間之枷...

【註音版】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

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

佛說方等般泥洹經

佛說方等般泥洹經卷上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哀泣品第...

【註音版】佛說父母恩難報經

佛說父母恩難報經...

【佛教詞典】疏所緣緣

「親所緣緣」之對稱。唯識宗所立所緣緣二種體性之一。...

【佛教詞典】五欲

欲者希求之義,又染愛之義。言五欲者,謂色聲香味觸也...

如何理解極樂世界的方位

釋迦牟尼佛說極樂世界在娑婆世界之西,但是你不要執著...

出家人所穿「三衣」的含義

三衣依佛教戒律的規定,比丘所可擁有的三種衣服,謂之...

消業障最快最好的方法

首先無論是初學者還是久學者,我們都是業障深重的。業...

世俗忍辱觀與佛教忍辱觀

忍辱波羅蜜,是六波羅蜜之一,為大乘佛教的重要教理和...

如何提升人品

提升人品,不一定是在今天的社會裡才需要,在古代的社...

下品下生者,仗佛力亦能往生

【原文】 下品下生者,乃臨終時,地獄形相已現,能至心...

寂滅性中隨飲啄

放四大,莫把捉,寂滅性中隨飲啄。 四大是地水火風,在...

湛空法師人生感悟

1、沒人知道,下一刻自己到底身在天堂還在位於地獄,...

龍褲國師念佛成就的公案

在明朝萬曆年間,有一位國師,名號為龍褲(法名已經佚...

寬容孕育出高貴性情

心胸狹小,看什麼都不順眼,自然也就很難容得下其他;...

對真理的堅持追求

佛教反對執著,但佛教讚賞對真理的堅持追求。 學佛也...

聖嚴法師《海綿精神》

我們學佛修行的人,應該具備兩種態度內方、外圓。 內...

【視頻】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集輯)黃慧音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集輯)黃慧音

【視頻】《稱讚淨土佛攝受經》道證法師念誦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道證法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