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譬喻經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譬喻經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爾時世尊於大眾中,告勝光王曰:「大王!我今為王略說譬喻,諸有生死味著過患,王今諦聽!善思念之。乃往過去,於無量劫,時有一人,游於曠野,為惡象所逐,怖走無依,見一空井,傍有樹根,即尋根下,潛身井中。有黑白二鼠,互齧樹根;於井四邊有四毒蛇,欲螫其人;下有毒龍。心畏龍蛇恐樹根斷。樹根蜂蜜,五滴墮口,樹搖蜂散,下螫斯人,野火復來,燒然此樹。」

王曰:「是人云何,受無量苦,貪彼少味?」

爾時世尊告言:「大王!曠野者喻於無明長夜曠遠,言彼人者喻於異生,象喻無常,井喻生死,險岸樹根喻命,黑白二鼠以喻晝夜,齧樹根者喻念念滅,其四毒蛇喻於四大,蜜喻五欲,蜂喻邪思,火喻老病,毒龍喻死。是故大王!當知生老病死,甚可怖畏,常應思念,勿被五欲之所吞迫。」

爾時世尊重說頌曰:

「曠野無明路,  人走喻凡夫,
 大象比無常,  井喻生死岸;
 樹根喻於命,  二鼠晝夜同,
 齧根念念衰,  四蛇同四大;
 蜜滴喻五欲,  蜂螫比邪思,
 火同於老病,  毒龍方死苦。
 智者觀斯事,  象可厭生津,
 五欲心無著,  方名解脫人。
 鎮處無明海,  常為死王驅,
 寧知戀聲色,  不樂離凡夫。」

爾時勝光大王聞佛為說生死過患,得未曾有,深生厭離,合掌恭敬,一心瞻仰,白佛言:「世尊!如來大慈,為說如是微妙法義,我今頂戴。」

佛言:「善哉善哉!大王!當如說行,勿為放逸。」

時勝光王及諸大眾,皆悉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譬喻經


上篇:大魚事經

下篇:佛說灌頂王喻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本緣部目錄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註音版】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佛說施燈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捨...

佛說佛名經

佛說佛名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婆提城祇樹給...

佛為海龍王說法印經

佛為海龍王說法印經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詔譯 如是我...

觀所緣論釋

觀所緣論釋 護法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

護命放生軌儀法

護命放生軌儀法 唐三藏法師義淨撰 夫以懷生者。皆愛其...

曼殊室利菩薩咒藏中一字咒王經

曼殊室利菩薩咒藏中一字咒王經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

佛說大意經

佛說大意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

普曜經

佛說普曜經卷第一(一名方等本起)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

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佈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雜譬喻經

(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

玉女耶經

玉耶女經 失譯人名今附西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

大方廣如來秘密藏經

大方廣如來秘密藏經卷上 失譯人名附三秦錄 如是我聞:...

光讚經

光讚經卷第一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摩訶般若波羅蜜光讚品...

起世因本經

起世因本經卷第一 隋天竺沙門達摩笈多譯 閻浮洲品第一...

佛說內身觀章句經

佛說內身觀章句經 失譯人名在後漢錄  一切一其心, ...

【註音版】華嚴經善財童子參觀自在菩薩章

善財童子參觀自在菩薩章...

佛說分別佈施經

佛說分別佈施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

【註音版】佛說浴像功德經

佛說浴像功德經...

【佛教詞典】彌陀

(佛名)如來名,即阿彌陀佛之省稱。南史庚說傳曰:舉...

【佛教詞典】延命法

梵語 jani-tam。以金剛壽命陀羅尼經為基礎之密教修法。...

念頭不受控制要怎麼辦

問: 我學佛很久了,可是還常常有各種各樣的不好的念...

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

《大方廣佛華嚴經 淨行品》的大致內容是,在華嚴法會上...

如何安住我們的心

當年,源律和尚向慧海和尚請教: 源問:怎麼用功? 慧...

憨山大師論般若

佛祖出世。說般若之法。教人修行。必以般若為本。般若...

以僧眾為對境修恭敬

僧,是四人以上的出家的團隊,不局限於某一個人。有一...

邪見的過失是很可怕的

我們都知道在貪瞋癡當中,癡造罪是最重的,但是癡心造...

佛門裡為何把酒列入重戒

我們知道,因為酒的味道引起很多人的煩惱和壞的毛病,...

一切皆是禪

有一位雲水僧聽人傳說無相禪師禪道高妙,想和其辯論禪...

阿彌陀佛涅槃後將去哪裡

問: 未來際觀音菩薩接阿彌陀佛的班,阿彌陀佛將去哪...

大安法師:菩提心的八種相狀

大乘行人發菩提心,由於當人的根性與時節因緣的差異。...

念佛有何竅門

弟子:閉關時,在吃的方面是否要越吃越少呢? 老和尚說...

造作十惡業的來世果報

眾所周知:吾人須堅守『五戒』,方能來世保持人身;須...

【視頻】《佛說七佛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七佛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遵式大師:淨土行願禮懺門(45分鐘長版)

遵式大師:淨土行願禮懺門(45分鐘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