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印光大師臨終助念的解讀

2014/01/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印光大師臨終助念的解讀

臨終念佛不可怕死,也不能求病好 

況求生西方者,不可怕死。若今日即死,今日即生西方。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豈可今日要死,且不願死。既貪戀塵境,不能放下。便因貪成障,淨土之境不現,而隨業受生於善惡道中之境便現。境現,則隨業受生於善惡道中矣。往生西方,便成畫餅。故修西方人,今日死也好,再活一百二十歲死也好。一切任彼前業,不去妄生計校。倘信願真切,報終命盡,便即神超淨域,業謝塵勞。蓮開九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記矣。(《增廣文鈔·復高邵麟居士書(一)》)

然不可求病速愈,只可求速往生。求病癒,若壽盡,便不得往生。求往生,若壽未盡,則速得痊癒。往生西方,好處說不盡,較彼生到天上,做天帝天王,尚要高超過無數無量萬萬萬萬倍。你切不可癡心妄想怕死,有怕死的心,就不得往生了。」(《文鈔續編·示華權師病中法語》)

病人一心念佛待死, 壽若未盡, 則當速愈。壽若已盡, 則決定往生。倘於病時, 急於求好, 絕無求往生之念。即或壽未盡, 以急於求好, 不肯一心念佛。縱念佛, 以求好之妄念過重, 反致與佛不相應矣。決難速愈。若壽已盡, 以求病癒之心切, 決無往生之事。則成求墮三途六道, 永不出離耳。(《文鈔三編·復溫光熹居士書(四)》)

所以臨終病危只可發一個願:求生西方,求阿彌陀佛早來接引,不求病好。

臨終念佛不可懷疑、自謙

中國人自古崇尚謙虛,所謂謙受益滿招損。總認為自己不行,不如別人,修行不夠,高調做事低調做人,這是公認的美德。在積德行善和修行的追求層次上,確實應當永不知足,見賢思齊,查找不足,低調修行。但在往生之事的願望上,千萬不要自謙、自抑、自卑,因謙成障、成疑,信心不足,難以與佛感應道交。

印祖在《臨終三大要》裡開導:

且莫疑我系業力凡夫,何能以少時念佛,便可出離生死,往生西方?當知佛大慈悲,即十惡五逆之極重罪人,臨終地獄之相已現,若有善知識教以念佛,或念十聲,或止一聲,亦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此種人念此幾句,尚得往生,又何得以業力重,念佛數少,而生疑乎?

臨終不能昏沉,不能打失正念

臨終欲不昏沉, 必須平常有真行持。平常泛泛悠悠, 臨終何能清白。朱榮鑫事, 若非虛說, 決定可以往生。一因其宿有善根。二因全家助念。助念之事, 利益甚大。若不為助念, 便成破壞正念。勿道無功夫之人不能往生。即有功夫之人, 由家人破壞, 亦不能往生。故當深勸家人同修淨業, 方可不致功敗於垂成。或仍沉淪於生死苦海也。(《文鈔三編·復呂智明居士書》)

如何保持臨終的正念,心不顛倒?印祖在《復章緣淨書》說:

有淨業正因,再加以正信心自念,眷屬助念,何慮不生。所不生者,由情愛一起,正念即失。勿道功夫淺,即功夫深,亦不能生。以凡情用事,與佛聖氣分相隔故也。

臨終功夫得力,重在平時;不真修、好高務勝、偽善之人難以得正念,極可能虛生浪死。印祖在續編《復又真師覺三居士書》指出:

念佛之人,當恭敬至誠,字字句句,心裡念得清清楚楚,口裡念得清清楚楚。果能如是,縱不能完全了無妄念,然亦不至過甚。多有只圖快圖多,隨口滑讀,故無效也。若能攝心,方可謂為真念佛人……今人念佛,多多都是不肯認真,故無效耳。

在《增廣文鈔·復鄧伯誠居士書(一)》又指出:

念佛一法,乃至簡至易,至廣至大之法。必須懇切志誠之極,方能感應道交,即生親獲實益。若懶惰懈怠,毫無敬畏,雖種遠因,而褻慢之罪,有不堪設想者。

為保持正念,臨終家屬不能為病危者換衣、揩身、哭泣等,應組織助念。在《陳了常往生髮隱》指出:「臨終一關,最為要緊。」

世有愚人,於父母眷屬臨終時,輒為悲痛哭泣,洗身換衣。只圖世人好看,不計貽害亡人。不念佛者,且置勿論;即志切往生,臨終遇此眷屬,多皆破壞正念,仍留此界。臨終助念,譬如怯夫上山,自力不足,幸有前牽後推左右扶掖之力,便可登峰造極。凡有平素念佛之人,或其人之子孫信佛,於臨命終時,請眾居士助念,其利益甚大。(《文鈔續編·復楊慧昌書二》)

在《文鈔三編·與劉壽民居士書》:

人至臨終,全在令其心不起別種念頭。倘一搬動及哭泣,則念佛之清淨心便失。而愛戀之心,並搬動難受之瞋恨心即起。此種行為,名為落井下石。而愚人不知,謂為行孝,誠堪痛惜。

理論上講念佛與念觀音一樣,但臨終念佛為好。

彌陀、觀音,同是一事。而觀音悲深願重,故當兼念,以期速得感通也。所有閑議論,均用不著。古人云,「遵其所聞,行其所知」。此二句,乃真實修持之龜鑒也。觀音乃過去古佛,為彌陀輔弼。念觀音求生西方,亦可如願,有何不可?(《文鈔續編·復念佛居士書》)

觀音與苦難眾生有大因緣,因此人們在危難中多求觀音菩薩保佑(平時、災難、生產時應多念觀音菩薩聖號)。很多人在病人臨終不捨其死去,所以念觀音往往含有求病人好轉之意,往生之意則不清晰了。對此印祖在《文鈔三編·答卓智立居士問》就明確地答覆,臨終宜念佛為主:

問:世俗專認念佛為送死, 念觀音為保生, 以故修淨土未精者, 及年未老者, 臨終多因戀世, 念觀音。助念者, 往往徇其意, 或從其家屬之意, 因亦助念觀音, 不念佛。果病癒, 固無憾, 否則既礙靈感之名稱, 又誤生西之機緣。未知若遇此根性, 如何辦法, 始圓通。是否先念觀音以保生, 及其既死, 轉念佛號以送死乎。或始終專念觀音, 亦可令彼壽未盡即愈, 壽已盡即生西乎。

答:人有大病, 即當作往生想, 一心念佛。若壽未盡, 由念佛故, 即可速愈。(阿彌陀, 即無量壽, 即是消災延壽。)至於為人助念, 何可為念觀音, 又為祈壽乎。念佛, 壽未盡亦能延生。念觀音, 則無求往生之心念。若壽已盡, 則誤事。非念佛定死, 念觀音定不能往生。然癡人以無求往生之心念之, 故亦只成誤事之一種業感也。無量光, 即消災。無量壽, 即延壽。念阿彌陀佛, 極功尚能成佛, 豈不能延壽而令速死乎。(師於答辭中, 癡人二字旁, 抹三筆以警, 後死者, 切勿自誤也。)

印祖在《文鈔三編·復獨山楊慧芳居士書》對臨終助念問題概括道:

無論老幼、男女、貴賤、賢愚、在家、出家,若肯生真信,發切願,至誠懇切念佛聖號,無一不於現生臨終得往生者。世之念佛人多,往生人少者,一以不依佛教,口說往生,心戀塵境。一以不教眷屬念佛,並不預說助念之利益,及瞎張羅,預先抹澡,換衣,問事,哭泣等禍害。及至臨終,眷屬不唯不助念,反為破壞正念。功敗垂成,事依俗見,令亡人沉生死苦海。可不哀哉。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印光大師文章列表

念佛一定要「念茲在茲」

我們很多人念念佛,念念佛這個心就會像野馬,就往外跑...

念佛心是攀緣嗎

問:用攀緣心為自性,如煮沙成饌。今念佛心,是攀緣邪...

助念時應三班相續佛聲不斷

三班相續,佛聲不斷。病人力能念,則隨之小聲念;不能...

業障煩惱覆蔽身心時,需要念往生咒嗎

問: 業障煩惱覆蔽身心時,是否一定須念《拔一切業障根...

《阿彌陀經》與《金剛經》是否矛盾

弟子業障深重,賦質愚蒙,幸聞淨土法門,而得皈依座下...

極樂世界的三種莊嚴

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

宏海法師:淨土十疑論

(第一講) 各位同修,請大家隨著我合掌。 南無本師釋...

人情世故耽誤了道業

所以這方面在修道的過程當中,你對這些人情世故過分地...

【大藏經】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

【大藏經】【註音版】慈悲道場懺法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一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二 慈悲道場懺法...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淨土法門,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

念佛求生淨土法門,乃如來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普被...

情慾如水,因果輪迴如堤壩

原文: 譬如長江大河,由有堤圩,故不橫流。人情如水,...

【推薦】當鬚髮決定心,臨終定欲往生西方

書中語語真實,欲得佛法實益。但以未知淨土法門之所以...

人生世間縱獲高壽,亦瞬息即過

【原文】 人生世間,縱獲高壽,亦瞬息即過。倘不自勉力...

節後上班吃點素

明天,春節假期就過完了,又開始了正常的工作生活了。...

善導大師:臨終往生正念文

知歸子問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來,便屬後世...

水滴式的修行方法

這個拜懺,你最好有一個相續的時間。你不要說拜一天,...

只此浮生是夢中

許多時候,一些從事演藝工作的人,不覺都會發出對生命...

臨終被冤親債主糾纏,該如何往生

問: 念佛人臨命終時被過去世的冤親債主糾纏,該如何...

止惡揚善——由孝產生的人生態度

現在有的子女也比較孝,然而他有時候就從自己的主觀意...

佛學常見辭彙(十二畫)

【惠能】 人名,為禪宗第六祖。六祖降生時,有異僧到...

吃素的30個理由

1.不殺生是培養慈悲心的第一步。 2.人皆貪生怕死,將...

念佛人為何還會遭遇車禍

近日,有位初學佛的賈居士講述了一件事。最初帶領賈居...

念佛的感受及心路歷程

問: 想聽師父分享現今念佛時的感受,及師父念佛的心...

一誠長老《無雜相》:大德行持 總在尋常

01、菩薩呀 虛公喜與和尚說話,見有人來時便不說了。某...

你要用什麼思想來面對果報

第六意識扮演的是我們所強調的受用緣起,它受用果報的...

【佛教詞典】八十種好

梵語 a?īty-anuvyajanāni。為佛菩薩之身所具足之八十...

【佛教詞典】無常苦與空無我二句分別

【無常苦與空無我二句分別】 p1098 瑜伽六十七卷十五頁...

【視頻】人生八苦

人生八苦

【視頻】天因法師《口出妙香的比丘》

天因法師《口出妙香的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