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分別布施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臣施護奉 詔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分別布施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臣施護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釋種住處迦毗羅城尼拘陀樹園,與苾芻眾俱。爾時有一苾芻尼名摩訶波闍波提,持新[疊*毛]衣來詣佛所。到佛所已頂禮佛足退住一面,即白佛言:「世尊!此新[疊*毛]衣我自手作,奉上世尊,惟願納受,令我長夜得大利樂。」

爾時佛告摩訶波闍波提:「汝可持此[疊*毛]衣施諸大眾,所獲勝利同供養我等無有異。」

是時摩訶波闍波提苾芻尼,重白佛言:「我本發心,唯為世尊故造此衣,願佛納受,令我長夜得大利樂。」如是三復慇懃勸請,佛亦如是三復答言:「但當平等施諸大眾,所獲勝利與我無異。」

是時尊者阿難,侍於佛側見是事已,前白佛言:「世尊!此摩訶波闍波提苾芻尼,是佛之親,有大恩德,唯佛自知。此所奉衣,佛為納受,今正是時,令摩訶波闍波提於長夜中得大利樂。」

佛言:「阿難!如是,如是!此摩訶波闍波提是吾之親,有大恩德,我亦自知。今自手造衣來施於我,甚為難事。何以故?阿難當知!所有補特伽羅能起淨信心,歸依佛法僧者甚為難事;又復能持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飲酒等近事戒法,如是補特伽羅轉復難作。何況於佛世尊,合掌恭敬而行布施,施已淨信於佛無疑,及法僧伽亦無疑惑,乃至苦集滅道四聖諦理,永斷疑見。阿難!今此摩訶波闍波提苾芻尼,能起淨信心歸依佛法僧,受持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飲酒等近事戒法,而能於佛及法僧伽,乃至苦集滅道四聖諦理,已斷疑惑,此苾芻尼難作能作,佛亦自知。

「阿難!有十四種較量布施。何等十四?一者、於病苦人而行布施;二者、於破戒人而行布施;三者、於持戒人而行布施;四者、於離染人而行布施;五者、於須陀洹向而行布施;六者、於須陀洹果而行布施;七者、於斯陀含向而行布施;八者、於斯陀含果而行布施;九者、於阿那含向而行布施;十者、於阿那含果而行布施;十一者、於阿羅漢向而行布施;十二者、於阿羅漢果而行布施;十三者、於諸緣覺而行布施;十四者、於如來、應供、正等正覺而行布施。阿難!汝今當知:施病苦人獲二倍福;施破戒人獲百倍福;施持戒人獲千倍福;施離染人獲百千倍福;施須陀洹向獲無量福,何況須陀洹果;施斯陀含向獲無量福,何況斯陀含果;施阿那含向獲無量福,何況阿那含果;施阿羅漢向獲無量福,何況阿羅漢果;施諸緣覺獲無量福,何況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如是名為較量十四種布施功德。

「復次,阿難!當知布施大眾有其七種:一者、施佛現前諸苾芻眾;二者、施佛滅後諸苾芻眾;三者、施佛滅後苾芻尼眾;四者、施佛滅後苾芻、苾芻尼二眾;五者、施佛滅後遊方行化諸苾芻眾;六者、施佛滅後遊方行化苾芻尼眾;七者、施佛滅後遊方行化苾芻、苾芻尼二眾。如是名為七種大眾,當行布施。

「復次,阿難!當知有四種布施清淨。何等為四?一者、能施清淨即無受者;二者、所施清淨即無受者;三者、能受清淨即無施者;四者、所受清淨即無施者。阿難!何名能施清淨即無受者?謂由施者不取其相,即身業清淨、口業清淨、意業清淨,正命清淨,見亦清淨,如是具足即無施相,以無施故即無受者。若施者有所見相,即身口意三業不清淨,命亦不清,淨見亦不清淨;若離是相,即施者受者二皆清淨。

「又復,何名所施清淨即無受者?若受者身業不清淨、口業不清淨、意業不清淨,命不清淨,見不清淨,即有所施相;若受者三業清淨,命清淨,見清淨,如是具足即無所施相,由離相故即所施清淨。

「又復,何名能受清淨即無施者?若受者身口意三業不清淨,命不清淨,見不清淨,即有能受相;若離是相即無施者。

「又復,何名所受清淨即無施者?謂由施者三業清淨,命清淨,見清淨,即無所施;由離施故即無所受,是故所受清淨。阿難!若能如是了知,即得四種布施清淨。」

爾時摩訶波闍波提苾芻尼,聞佛宣說種種布施法已,即持是衣施諸大眾,是時諸苾芻眾即為納受。

佛告阿難:「於當來世若有信心善男子等,能於大眾起淨信心而行布施者,當知是人獲福無量,何況於今現在行施?」

爾時尊者阿難及摩訶波闍波提苾芻尼聞佛說已,歡喜踴躍,信受奉行。

佛說分別布施經


上篇:佛說應法經

下篇:佛說息諍因緣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阿含部目錄

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

舍利弗摩訶目連游四衢經

舍利弗摩訶目連游四衢經 後漢外國三藏康孟詳譯 聞如是...

佛說兜調經

佛說兜調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

佛說九橫經

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佛說鹹水喻經

佛說鹹水喻經 失譯人名今附西晉錄 聞如是: 一時,婆...

佛說彌勒來時經

佛說彌勒來時經 失譯人名附東晉錄 舍利弗者,是佛第一...

佛說水沫所漂經

佛說水沫所漂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一...

釋淨土群疑論

釋淨土群疑論序 屯田員外郎平昌孟銑撰 虛空無際。天地...

眾經譔雜譬喻

眾經譔雜譬喻卷上 比丘道畧集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佛說梵摩難國王經

佛說梵摩難國王經 失譯人名今附西晉錄 聞如是: 一時...

【註音版】慈悲藥師寶懺

慈悲藥師寶懺...

佛說四品法門經

佛說四品法門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

法鏡經

法鏡經序 夫心者,眾法之原、臧否之根,同出異名,禍...

雲門匡真禪師廣錄

雲門匡真禪師廣錄卷上並序 祖燈相繼數百年間。出類邁...

【佛教詞典】粗細法

【粗細法】 p1473 瑜伽一百卷十六頁云:微著差別故;淨...

【佛教詞典】香華

(物名)香與華俱為供養佛者,六種供養之二。法華經序...

為人處事當寬厚緩

處難處之事愈宜寬, 處難處之人愈宜厚, 處至急之事愈...

破戒人臨終時想念佛卻念不出

大家要注意!業果已成熟,業報一現前時,就沒有辦法免...

預防感冒十七字訣

感冒雖不算什麼大病,但不注意防治可能引發其他多種疾...

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

佛法對人生的解釋,是從因緣的角度來解讀人生的,說諸...

蘇東坡親近四位高僧的故事

東坡居士悟道因緣 內翰東坡居士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

從點滴處注意節儉惜福

我們一定要學會愛惜五穀糧食,浪費糧食是暴殄天物,是...

多聞佛法的重要

第一種,是我們要多聞佛法,聞思修三種智慧,聞法是非...

供僧後又受八關齋戒,得到這樣的現報

我講一個故事聽聽。這個人,他是一個很貧苦的人,夫婦...

不原諒別人就是不原諒自己

一天,艾子乘船在海上漫遊。天漸漸黑下來了,艾子將船...

一個人不能安忍,主要是沒有看到真相

怎麼知道六度一定要智慧的引導呢?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

印光大師有關放生的開示

放生一事,原為感發同人戒殺護生之心,實行自己惻隱不...

台灣醫生30年淋巴癌自救成功:純素和運動

作者簡介:李豐,細胞病理權威、台大醫院主治醫師、國...

【視頻】佛說出家功德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出家功德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佛說七佛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七佛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