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十善業道之法,也是成佛之法

宗舜法師  2013/06/13  大字體  護眼色

十善業道之法,也是成佛之法

從大乘佛教的業果學說來看,對業果最重要的認識在於:業果不虛,有因必定感果;而又因為諸行無常,命運可以改造。改造的途徑,即是修習善業。所以《十善業道經》中,佛對龍王說:「皆由自心種種想念,作身語意諸不善業,是故隨業各自受報。汝今常應如是修學,亦令眾生了達因果,修習善業。汝當於此正見不動,勿復墮在斷常見中。」那麼,佛教和其它宗教相比較,業力說有什麼特點呢?印順導師在《佛法概論》中,將佛教的業力學說跟其它宗教的神創說相比,認為有以下四個特點:

第一點,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依自力而非靠他力。人生的命運都是由自己決定的,不是由外在的力量——神決定的,也不受神的支配。

第二點,在業力面前,人人平等。而神教則認為,神創造了人,人與人的差別是天生的。但在佛法看來,人沒有天生的差別,人都是一樣的,每一個人的命運,只不過是隨著自己的業力決定的。人生的一切,都是暫時的,無常變化的。

第三點,前途是光明的而不是絕望的。從業力的角度來看,眾生隨著自己的業力,未來前景總是光明的。而神教卻認為,一個人行善,就會永遠升到天堂,如果為惡,就會被打入地獄裡去,永遠沒有翻身的可能。佛教則認為,即使是地獄道的眾生,一旦業報受盡,只要能行善業,同樣可以再生天或往生佛國。

第四點,是善惡有報,勿用懷疑。即一個人所造的善惡業必定有樂、苦之報,只是成熟的時間有早有晚。

可見佛法世間因果觀的核心是業報輪迴理論,業力說正是佛教的獨有的特色。

既然明白了業力學說的原則,我們自然就會按照「建立幸福人生的十種行為」去做。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行、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慾、不瞋恚、不邪見。行十善業道,能夠使我們獲得種種殊勝的莊嚴:

能夠做到不殺生,即可感得長壽無夭、不為人害莊嚴;

能夠做到不偷盜,即可感得財寶最勝、集佛法藏莊嚴;

能夠做到不邪行,即可感得家人貞順,不為人污莊嚴;

能夠做到不妄語,即可感得離眾譭謗、所作必成莊嚴;

能夠做到不兩舌,即可感得眷屬和睦、同樂無諍莊嚴;

能夠做到不惡口,即可感得眾會歡喜、言無違拒莊嚴;

能夠做到不綺語,即可感得言不虛設、方便斷疑莊嚴;

能夠做到不貪慾,即可感得信解堅固、具大威力莊嚴;

能夠做到不瞋恚,即可感得得無礙智、諸根嚴好莊嚴;

能夠做到不邪見,即可感得生正見家、具菩提心莊嚴。

有這樣十種莊嚴,我們的生活當然是真正幸福的了!更何況依此而行,「乃至能令十力、無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圓滿」,可見十善業道之法,也就是成佛之法。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作為出家人,要尊重佛戒

我那個時候才二十多歲,夜不倒單已經有四五年了,整晚...

佛經中的「吉祥」含義

吉祥一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實不鮮見:如書信裡、賀年片...

若離妄語,即得八種天所讚法

復次,龍王!若離妄語,即得八種天所讚法。何等為八?...

僧人受具足戒前所問遮難的內容及其意義

僧團為簡別出家者是否有資格求受具足戒,事先提出一系...

虛雲老和尚雲居山傳戒開示

戒律是佛法之根本 前來已略說衣缽名相。今將受戒的要義...

持戒念佛--明學長老的堅守

持戒與念佛的統一,一直是淨土祖師倡導的宗風。慧遠大...

佛教的五條基本戒律

佛教的基本戒律是五戒,不管出家在家都要遵守。菩薩戒...

成佛從修菩提心開始

菩薩,乃成佛之因。我們想要成佛,必須從菩薩做起。或...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晚上自己睡覺害怕怎麼辦

問: 師父,晚上自己睡覺害怕怎麼辦?念什麼經,或者有...

志公禪師:十四科頌

菩提煩惱不二 眾生不解修道。便欲斷除煩惱。煩惱本來空...

趙朴初《寬心謠》

趙朴初先生92歲時寫了一首《寬心謠》,讀來發人深省:...

餐桌上4種最不起眼的長壽菜

山珍海味雖然可口,卻不一定健康。如今人們吃東西,營...

聖嚴法師《如何解決情緣的問題》

1.斷所有情緣 每個人在無始以來的輪迴中,到底有多少...

業力凡夫如何保證往生到西方

很多信眾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聽說西方極樂世界這麼莊...

女人在生理期可以念佛誦經嗎

女人從十二三歲,至四十八九歲,皆有月經。有謂當月經...

培養修行習慣的重要性

《釋門自鏡錄》裡記載,有一位叫法衡的比丘,他也是好...

【推薦】佛教寺院養老——福鼎資國寺彌陀村安養院入住指南

1、彌陀村安養院的宗旨和緣起 資國寺住持賢志法師發起...

往生的正行,就是執持名號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親因。種種助道施、戒、禪等名福德...

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

聖嚴法師《`因緣`就是自然現象》

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有一種因緣觀,能幫助我們轉變觀...

你們專注的是錢

有一位長年住在山裡的印第安人因為特殊的機緣,接受一...

深入佛法舍假修真

末學生於一九五四年四月八日,法名演兵,一九七四年高...

略釋天台六即義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契理契機,至頓至圓,...

很恐懼死亡,該怎麼辦

問: 妹妹身體不好,總恐懼死亡怎麼辦?為什麼她放不...

【佛教詞典】四漏

欲漏、有漏、無明漏、見漏。漏是煩惱的別名。...

【佛教詞典】不揲坐具戒開緣

亦名:不揲坐具作新戒開緣、不貼坐具戒開緣 含注戒本·...

【視頻】昌臻法師《淨土法門的十六字綱領》

昌臻法師《淨土法門的十六字綱領》

【視頻】宏海法師參訪華嚴宗祖庭華嚴寺

宏海法師參訪華嚴宗祖庭華嚴寺